美章网 精品范文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耕作技术论文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部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350~3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4]汪涛,庞蓉,刘远芝.浅谈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2):39.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1、科学术语的研究与规范具有积极的意义

科学术语就是指某一门学科中的各种专门语言,用来表示某一特有的概念与状态。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专门的科学术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术语也在日益丰富与发展、规范。但存在着新术语层出不穷,术语混乱现象又很严重的情况,很多旧的术语存在着口语化、含糊话、解释意义不同等很多缺陷,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术语表达的含义的单一化、专业化、体系化与准确化。因此,在现代汉语中研究科学术语问题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与科学意义。首先,知识的规范需要科学术语的规范。随着知识的高度发展,知识信息已经成为大海,其中涉及到的各种概念、物品、状态难以数计,知识之间交叉重扎,科学术语之间极其容易混淆。这就对术语的规范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个术语的含义必须是单一含义、特指某一事物的,术语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必须是严格的,命名必须遵循一定的系统性与原则性。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于科学术语的规范性要求会越来越高。其次,科技文化的传承需要科学术语作为载体。科技术语是科学研究与科学技术文化传承的桥梁和纽带,没有科技术语就没有科技知识,这与“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是同样的道理。在科学知识教育中,科学术语承载着历史上科学家们对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且一代一代传递下去,逐步丰富发展着学科的体系,我国古代科学发展成果丰硕,要理解古代科学技术精华,必须研究古代典籍中的科学术语。术语构成了知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知识就是这些单元构成的结构体系。再次,是信息社会信息管理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已经波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对人类社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要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首先就要求术语规范化。很显然,如果术语混乱,计算机将无法进行工作。随着学科知识体系与信息技术的日益结合,科学知识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规范表达,这需要建立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属于数据库,这就对术语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适应知识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知识的国家化已经迎来了科学知识表达的国际化,世界需要接轨,科学术语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上进行国际统一。当前以英语为标准的科学术语体系已经汇集了世界科学知识研究的精华,而我们的汉语言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的科学术语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汉语言发展适应科学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科学术语表达非常缺乏科学规范化。古代的科学典籍中的科学术语在现代科学中存在着理解的误区,很多科学研究着缺乏古汉语基础,对史书典籍中的属于做出了非本意的解释;我国方言复杂,民族众多,不同地方的语言对古代与现代科学术语的理解都存在着差别。可见,科学术语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学研究与科技的推广学习。

2、“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中重要的术语

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术语,耕作制度简称耕作制,也可以叫做种植制度,或者栽培制度,是刊用耕地组织作物生产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制度。一种耕作制度,综合反映了作物生产中用地的程度、内容和方式。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确定种什么作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即作物布局问题;作物在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种几茬?还是哪一个生长季节或那一年不种?即复种或休闲问题;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制顺序如何安排即轮作或连作问题。还包括对土地的使用情况,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土壤耕作以及农田保护等。耕作制度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是极其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即对种植作物种类与结构,土地使用的效率,种植时间的安排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天我们很多农民还是依靠传统的耕作制度进行农业生产的。不同地区的耕作制度是不同的,优化耕作制度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收入与产出非常重要。一个合理科学的耕作制度需要结合地区生态、地理、等各种条件进行合理安排,按照古代与今天的科学发展思想,耕作制度还需要考虑到耕地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农业技术的进步等因素。随着市场的变化、科技的变化,传统的耕作制度必须进行调整与改变,以适应经济效益的需要。所以,耕作制度反映农作物生产的结构和水平,是一项较为系统综合的技术一经济措施,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极为广泛复杂。深入研究耕作制度,将充实丰富许多学科,对提高和发展农业科学有重要意意。耕作制度是现代科学制定的科学术语,在我国古代的农书典籍中没有出现“耕作制度”这四个字,但是其中对于农作物生产时间、操作步骤的安排以及要求等当中,早已对耕作制度这样的重要术语有着自己的表达,但是由于我国的农书典籍存世较少,章目不全,表述差错、解释不同等问题,其中部分耕作适度也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深入理解我国古代农书中对耕作制度的研究,有必要厘清古代农书中具体的词语表达方式,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农业技术,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关农业术语“耕作制度”的文章

经过资料的详细检索,在目前的我国古代农书及典籍中虽然对耕作制度有较为详细的分析,但是没有出现术语“耕作制度”一词。在现代书籍与各种有关论文中,有很多对耕作制度进行研究的文章,其中都对耕作制度的含义作用进行了科学规范的分析,但是并不是从语言文字角度进行直接分析的。有一部分文章对我国的科学术语规范进行研究的文章,但是没有对耕作制度一词进行专门的分析。所以,可以说针对“耕作制度”一词进行单独分析研究的文章没有查阅到。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查阅的文章进行简单综述。首先,对于术语的研究文章很多。我国很早就重视术语的规范化,早在战国时期,荀子的《正名篇》中,就有六分之五的内容谈到有关术语的间题。到了本世纪初,术语工作更向前发展,1932年,成立了南京国立编译馆,制定了严格的术语审订程序,出版了《化学命名原则》一书。解放后,我国的术语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成立,制定了“统一学术名词工作的初步方案。”1984年,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1985年,又成立了“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些组织在术语的拟制和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其次,对于耕作制度概念的研究分析。在很多的教材与文章中,很多人提到了“耕作制度”的含义。词典中给它下的定义是:农作物栽培的方式及用地、养地农业技术体系的总称,又称农作制度。它以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包括土壤耕作、栽培、施肥、灌溉、水土保持、植保等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陈启锋在《论中国耕作制度》(1983年福建农学院学报)中,认为耕作制度是刊用耕地(及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组织作物生产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制度。孙声如在《试论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把我国古代的耕作制度分为抛荒制(公元前6000年以前)、轮荒制(公元前6000年一一西周)、连作制(东周一一秦)、轮作制(西汉一一南北朝)、二熟制和多熟制(隋唐一一清)。《齐民要术•种谷》:“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著、大豆为下,谷田必须岁易。”所谓“岁易”,就是轮作换茬的总结。另外,我国古代《汉书•食货志》引李悝的“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损亦如之。”《荀子•富国》中的“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晋书•傅玄列传》中的“耕夫务多种,而耕暵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的“顷不比亩善。谓多恶不如少善也。”等等,都是对耕作制度的阐释。对于《齐民要术》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多,其中大部分是针对耕作制度的。如:游修龄《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作物栽培》(《农业学报》1957年第7期);古世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谷子品种不是86个》(《山西农业科学》1981年第10期);李家文《从“齐民要术”看古代蔬菜生产》(《大众日报》1961年12月9日);匡明纲《“齐民要术”中的果树遗传育种》(《中国农史》1985年第1期);游修龄《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肥料科学》(游修龄编著《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7月);万国鼎:《“齐民要术”所记农业技术及其在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地位》(《南京农学院学报》1956年第1期)。等等。

三、《齐民要术》关于农业术语“耕作制度”的确切表述

《齐民要术》的语言具有专业性、口语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书中蕴含着众多的农业专门术语,贾思勰在自序中说:“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经过分析,在《齐民要术》中没有直接出现耕作制度一词语,但是整个一本书都是围绕着耕作制度的介绍来展开的。其中重点介绍了“畎亩法”、“区田法”、“代田法”、“轮作法”,这些耕作方法本身就是对耕作制度的描述,贯串着中国古代农耕制度中“精耕细作”精神。我们可以从《齐民要术》中看到很多对耕作制度的描述性语言。如:“(苗)其弱也欲孤,其长也欲相与俱,其熟也欲相与扶。”(《齐民要术•杂说》引自《吕氏春秋》)。反映了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分行栽培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因此有了横成行、纵成列的分行种植技术。对于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主要指耕、耙为主的整地技术,和以耘田为主的水田管理技术,在《齐民要术•卷二》中也有简要的介绍,交待了耕播锄耰的要领(当时尚无“插秧”技术)。这是对我国古代旱地作业技术的描述,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较为发达的水利事业,但却长期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加上自然方面的原因,使得干旱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不利因素。抗旱耕作技术是中国农业在数千年时间里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齐民要术》一书在谈到耕作技术的时候,没有开篇就直接介绍耕作技术,而是首先提到了耕、耙、耱等重要的农具,可见工具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齐民要术》归纳概括了我国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特点及气候特征:处于内陆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或夏季降雨量稀少,降雨时多为暴雨。鉴于这种独特的气候状况,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抗旱保墒(保墒即保持田地里的湿度)方面的问题做了详尽的探讨。从汉代开始,连年种植在华北的许多地区已是司空见惯,到了贾思勰生活的北魏时期,民间开始推广实施轮作制,并且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方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给我们提出了一套完整而又复杂的大田作物的轮作,即“作物轮栽”法。针对北方干旱少雨的情况,《齐民要术》中对怎样打井浇地、积雪、冬灌等等问题,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见。特别是总结了耕、耙、耱、锄、压等一整套保墒防旱的技术。对于这些环节之间的巧妙配合及灵活操作、运用都做了系统的归纳。《齐民要术》中列举了形式多样的耕作方式,有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等。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过程中,他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此外,对于已经耕坏了的土地,作者也记述了补救和改良的措施。《齐民要术》在耕作技术上注重培养地力,提倡多粪肥田、绿肥轮作。它提倡“粪种”,施用有机农肥,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为此还总结出施肥“三宜”经验:时宜、土宜和物宜。《齐民要术》提及的有机肥料有苗粪、草粪、泥粪、人粪、畜粪、骨蛤灰粪、渣粪、黑豆粪、皮毛粪等,都是农民辛苦制作的有机农肥。书中认为,粪有生熟之分,有些肥料在未经发酵腐熟之前使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施用有机肥,确保地力不衰减,是中国生态农业的关键性措施。书中还记叙了种子单选、单收、单藏、单种种子田、单独加以管理的方法。为了保证种子入土后能够保持完好,并顺利的发育成熟,长出健康的嫩芽,《齐民要术》意交待了播种前要做的准备工作。书中还介绍了水选、溲种、晒种等多种处理种子的方法,在育苗的步骤中提到了水稻的催芽技术。《齐民要术》中介绍了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在具体情况下的播种比例。如讲到种小豆时,书中记载到:夏至后十天种小豆是最佳的时节,一亩用豆种八升。初伏终了下种稍差,一亩用一斗豆种。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区域;优势;措施

论文摘要 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裸露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 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 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部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 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 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 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 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 350~3 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 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 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4] 汪涛,庞蓉,刘远芝.浅谈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2):39.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2-0048-02

1 引 言

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具有干旱或者半干旱的地域特征,为了实现北方农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旱作农业技术进行充分的推广并进行积极的创新。虽然我国北方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种植制度以及耕作方式等有所差别,但是都应当以机械化的耕作技术作为旱作技术推广以及创新的重点来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技术的不断前进。

2 传统耕作方式与机械化技术

在我国农业耕作的历史上,人们通常都是采用传统的耕作农具,依靠人力或者牲畜来进行土地的耕作开垦劳动。由于这些传统的耕作工具性能比较落后,加之还要受到体力的制约,所以这种耕作方式下的耕作深度以及破碎与疏松土壤的程度都不易达到较高的耕种要求,而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性的劳动,这就形成了多耕、多耙、多耱的传统的旱作农业耕作方式。在使用了新式的耕作农具进行作业之后,土地的耕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拖拉机作为动力牵引的农具耕作,不仅能够加大土地的耕作深度,而且还有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够直接达到秸秆还田的目的,从而形成以机械化劳作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土地的肥力以及蓄水能力得到了加强,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在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中,应当先使用铧式犁对土地进行耕翻,然后再用圆盘耙把土壤中的大块耙碎,之后又出现了旋耕机以及驱动耙的使用,上述这些劳动都被称作播前整地,进行完播种之后,在农作物的生长期还应当多次中耕除草以及松土。上述这种耕种方法具有增强土地蓄水能力、提高土壤增温透气能力的功用。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犁耕作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项重要的耕作技术,已经发展了上千年,在农作物的播种以及增产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会继续、持久地应用下去。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犁耕技术中存在的欠缺与不足,应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进行耕作技术创新的着力点应当放在消除犁底层、减轻对土壤压实以及节约能源消耗等环节上。第一,要进行耕整地联合作业机械的研究与创新,加强进行深松翻耕犁配套碎土装置的多功能作业机械的开发工作,争取实现只需一次作业就能把土地打造成理想的种床以及土壤“水库”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降低使用拖拉机作业的次数,减轻对土地的碾压等不利影响;第二,要加强土壤工作部件的新型结构以及新型材料的研究,积极寻求农机作业节能技术的新手段。

3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及优势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把农作物的秸秆及其残渣留存在耕地的表层,形成一层地面覆盖膜,从而达到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减少水土流失以及耕地土壤水分的蒸发,充分利用微生物的松土作用,同时应用除草剂进行杂草的清除工作。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理论认为:在使用铧式犁对土壤进行了耕翻之后,虽然为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苗床以及跟床的环境,但是由于之后还要进行若干次的机械化操作,就会使耕地土壤又被压实,这基本上同不进行耕翻的土地效果差不多。除此之外,由于土壤下层的肥力高于表层的土壤,所以没有必要把下层土壤翻下去,在耕翻的过程中还会引起表层土壤被风蚀以及水蚀的加剧。从我国十几年的试点实际作业来看,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具备抗旱保土的功能。使用农作物秸秆覆盖耕地表面以及减少机械进地作业的次数可以极大的增强耕地的蓄水能力,即便是在气候长时间干旱的时期,仍然会因为有农作物秸秆覆盖而使土壤能够保持在比较湿润的环境下。在长时期下雨的状况下,秸秆保护膜也能够起到缓解雨滴对土壤的冲击作用,从而增强土壤对雨水的吸收渗透功能,减少地表径流,避免水土流失带来的损失。

(2)具有培肥地力的功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使用秸秆覆盖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3)具有防治农田风蚀水蚀的功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把秸秆在土壤表层进行覆盖,可以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大面积采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耕地沙尘现象的发生,防止或者减轻农田引发的沙尘暴气候。

(4)具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中机械进地作业的次数少、效率高,不需要进行灭茬、耕地以及精细整地等多个环节的频繁作业,大大简化了作业程序,不仅提高了劳动作业的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4 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及优势

地膜覆盖,也叫做塑料薄膜覆盖,是20世纪70年代从国外引进,并在我国北方旱区广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在我国多年的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温度,降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减少土壤的流失,提高农作物产量等多个优势,特别是在冷凉干旱的地区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的主要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以及烟草等经济作物,还有在干旱冷凉区的玉米、小麦以及马铃薯等粮食作物。

推广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首先应当做的就是使用铺膜机进行铺膜。由于使用人工进行铺膜既费时又费工,而且比较难保证铺膜的质量与效果,所以可以采用机械化技术来进行铺膜,采用机械铺膜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铺膜质量。铺膜机的种类有很多,我们通常使用的地膜覆盖播种机具有膜上播种以及膜侧播种两大类。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人力式和机引式两种,从用途上分有单用途的机型和兼有旋耕、起垄、播种、施肥、坐水等功能的联合作业机型。单用途铺膜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有卷膜辊、放膜装置、压膜轮和覆土装置等。使用铺膜机进行工作时,应当事先将卷膜辊上的塑料薄膜的一端在地头用土壤压住,然后再随着铺膜机向前行进,薄膜经放膜装置被铺放于地面,随后由膜面镇压轮将薄膜两个侧边压住,依次用土把薄膜固定。

近几年来,我国农机部门正在开展W型地膜覆盖模式的试验,将要开发新的更适应机械作业的地膜覆盖模式,以及新型地膜覆盖作业机械。这就需要与农机部门进行合作研究和改进,就作业机械来说,应当能够在垄沟成型、地膜覆盖作业的同时,进行精密播种和播后覆土。

参考文献: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长效机制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S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211-01

引言

周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43万亩,是西安市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属一年两作地区以小麦、玉米为主。2007年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面积7.85万亩,推广辐射面积达15万多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39%。通过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浅旋、机械深松、免耕播种、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充分显现了保护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减少生产工序,节约作业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为农民年节本增效2160余万元。

一、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的必备条件

1.成熟的技术模式和合理的工艺路线

我县区域内耕种条件参差不齐,西宝沿线土地平坦,水利条件好;西南为丘陵地形,土层厚实,水利条件差;渭河沿岸水利条件好,土壤中含砂量较高。针对不同的耕种条件,我们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建立多个对比试验测试点,进行多种技术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最终探索出了适合我县不同土壤结构作业区域的保护性耕作最佳技术模式和工艺路线:

西宝沿线:小麦机收—(地表处理 +免耕播种)—田间管理—玉米机收—机械深松—免耕播种—田间管理

西南丘陵:小麦机收—高留茬—玉米硬茬播种—田间管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机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田间管理

渭河流域:小麦机收—玉米免耕播种—田间管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田间管理

2.优质的保护性耕作机具

保护性耕作机具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效保障,我县依托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积极做好保护性耕作机具推广工作,采取宣传培训、作业演示,对比试验等方式使农民充分认识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作业优点,乐意采用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近年来新增秸秆还田机781台,玉米免耕播种机472台,小麦(玉米)两用免耕播种机154台,深松机30台,高效植保机械2710台(件),为保护性耕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具保障。

3.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户与机手是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的关键。在项目实施初期针对农户不愿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手没有足够的作业量,为提高机具利用效率,我们积极争取乡镇、村组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组织开展联片耕作,通过联片耕作比分散作业提高工效3倍,作业周期缩短3—5天。通过六年来对小麦、玉米两茬轮作周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平均小麦亩增产15—20公斤,节省工序作业费用35-60元/亩;玉米平均亩增产17公斤,节约工序作业费用50元/亩,亩节本增效144元左右。

二、如何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

只有广大农户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积极主动的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那么,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就能够健康发展。因此,在目前情况下,要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需作好以下工作:

1.实施项目带动

通过建设项目示范区,确立当地的主推技术模式和工艺流程,确定适合当地的成熟机型,培养实施推广技术的技术人员和农民队伍,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根据农民的认识变化,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支持重点,依靠农民实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创办试验示范区,向农民宣传示范,让农民逐步掌握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和操作要领,看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

2.抓好宣传培训

做好宣传工作是扩大保护性耕作影响和提高社会共识的重要途径,搞好技术培训是保证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转变农民传统耕作观念,树立科学种田意识。注重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让机手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领和机具操作规程;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作业中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3.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在借鉴国内外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必须针对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开展适应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逐步解决当前示范推广中的机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等瓶颈问题,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和示范,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

4.强化生产管理

在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过程中,要积极与农技各部门协作,安排专人做好土肥、苗情、墒情、病虫草害的监视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制订技术指导及防治方案,由村民委员会组织群众按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和及时防治,做到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综合防治,从而减少农业生产费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结论

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个较漫长的过程,目前,影响长效机制建立的关键因素是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因此,当前政府行为仍应占主导地位,也就是借助行政力量的督导作用,资金的引导作用,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支撑作用,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健全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使农民和农机手在利益的驱动作用下,能够自觉长期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永斌,吕新民,张勋.关中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0,32(3).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分类研究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水土保持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得到了水土保持学的高度关注,还与旱农学、耕作学和作物栽培学等存在紧密的联系。但因专业、学科之间的不同,一些基础技术措施的分类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方便我国水土保持农业方面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与统一。

1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分类

1.1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中国水土保持概论》中的分类

在《中国水土保持概论》中,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属于耕作技术措施,并且将其进一步划分成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覆盖、改良土壤耕作措施。其中,改良小地形耕作措施又可细分为沟垄种植、区田等。而增加地面覆盖、改良土壤又可划分为草田带状间作、间作套种等措施。

1.2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学》中的分类

在《耕作学》中,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被划分为土壤耕作技术、栽培技术与养地技术三类。养地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建设、保护农田与土壤。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有需要,还可将其进行进一步细分。

1.3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旱农学》中的分类

在《旱农学》中,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被划分抗旱节水播种和保苗技术、土壤耕作技术、抗旱品种鉴定和栽培技术、集水和节水技术。其中,对于抗旱节水播种和保苗技术,还可将其细分为打垄添墒播种、坐水添墒播种等技术措施;对于土壤耕作技术,还可将其划分为浅耕及中耕、覆盖耕作法等技术措施;抗旱节水播种和保苗技术还可划分为作物栽培技术与轮作技术,栽培技术为作物栽培技术和轮作;对于集水与节水技术,可进一步细分为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等技术措施。

1.4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水土保持学》中的分类

对于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水土保持学》中的分类,具体如下:第一类为改变微地形,如果有需要,还可进一步划分为沟垄种植、等高耕作等耕作技术。其中,沟垄种植还可更进一步细分为平沟起垄、水平沟种植等耕作措施;第二类为增加植物覆盖,在此类技术措施中,间作、混种、套种、等高状间作、草田轮作等是此类别中较为主要的措施;第三类则为增加地面覆盖,若有需要,还可细分为秸秆覆盖、青草覆盖等措施;第四类为改变土壤物理性质,此分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少耕与免耕,而少耕还可细分为少耕深松、马尔采夫耕作等措施。

1.5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中国水土保持》中的分类

对于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中国水土保持》中的分类,具体为:农牧复合系统、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措施、水土保持集流节水农业技术措施。其中,对于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还可细分为保护性种植法、保护性耕作法以及复式水土保持耕作法。对于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措施,如果有需要,还可将其进行进一步细分,主要包括坡耕地平衡施肥措施与新修梯田改土培肥措施,而其中的新修梯田改土培肥措施还可进一步划分为深耕松土、有机肥增施等技术措施。对于水土保持集流节水农业技术措施,该技术措施是通过结合水土保持、旱作农业措施而形成的,可细分为覆垄微集流栽培技以及隔坡梯田集流技术。农牧复合系统本质上是指在既定土地范围内,将木本植物、牧草类植物进行有效的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多重保护措施系统。近年来,我国诸多行业的专家学者虽然对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分类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分析,但依据存在一些分歧,这主要是因为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现如今还在不断的发展与统一。基于横向的研究可以发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近年来正在从狭义上的耕作技术措施逐渐向广义上发展。此外,基于纵向的研究可以发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逐渐由原先的单项技术措施向复合式技术措施、区域性农业发展模式上发展。

2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分类方案

基于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理念,该技术措施主要由耕作结合、少耕作或者是不耕作的方式,实现改变小地形、提高土壤抗蚀能力等目的,满足农业蓄水、保土要求,并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改造、利用水土资源来保证粮食等作物的高产与稳产。基于此,水土保持技术措施还可依据其落实方式、作用与目标,并在对耕、种与收等农业工艺进行有效结合的前提下,进一步划分为以改变微地形为主要措施的蓄水保墒技术,实现提升土壤抗蚀能力目标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及以增加植物覆盖为主要技术措施的栽培技术。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

3结语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将各种类别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分类,可形成统一的分类系统,此系统可为业界专家学者、有关工作人员就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研究与分析提供有效的、宝贵的参考与依据。因此,有关人员应对当地农业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真正实现因地制宜为目的,采用适宜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农业作业,确保水土保持与农业增产。

参考文献

[1]齐智娟,张忠学,杨爱峥.黑土坡耕地几种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72-75.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吉林省;湿润冷凉区

中图分类号 S513.0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031-01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属半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 ℃,5―9月≥10 ℃积温2 600~2 800 ℃,日照时数2 379 h左右,无霜期120~130 d。耕地多以白浆土、灰棕壤、冲积土和草甸土为主。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坡度多在5°~15°,海拔高度400~700 m。近年来,采用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玉米播种进度,为玉米适时播种提供良好的技术保证。同时,该项技术大大降低玉米播种所需的费用,为玉米生产节本增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更好地发挥该技术优势,提高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质量,为该区域玉米生产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提供根本保障,现将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技术总结如下。

1 适时科学起垄,苗全苗齐苗壮

玉米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生产技术的特点为随时灭茬、随时起垄、随时播种、随时镇压的连环操作,各环节密不可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技术操作时,受到土壤温度的高低、土壤含水量大小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起垄质量、播种质量、出苗质量、除草质量,成熟后对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1]。当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 ℃,土壤含水量小于22%时,可以进行起垄,杜绝起垄产生垡块以及播种质量差等,保证播种后种子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达到出苗后苗齐、苗全、苗壮的目的。该区域的最佳起垄播种期为4月20日左右。

2 合理配套机具,作业优质快速

玉米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技术,是玉米灭茬、起垄由旋耕灭茬起垄机同时完成。旋耕灭茬起垄机的型号,应选择作业幅度为55 cm,并且安装18把旋耕刀的机型。其能够达到最佳灭茬起垄的效果,灭茬率达到98%以上,碎茬块

3 细心观察操作,实现增产增收

在操作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机械运行速度以2档为最佳,过快运行容易造成垄体大小深浅不一,过慢运行降低成垄的工作效率[5]。控制起垄耕深应调节旋转犁深手轮,以使耕深深浅适宜。旋耕深松耕层深浅调节螺栓固定在孔2为最佳[5],旋耕深松灭茬效果最好,使起垄平整且深浅适宜。在作业过程中,随时观察旋耕机旋刀是否正常工作,发现旋耕刀丢失或者损坏应及时安装旋耕刀;观察作业幅度大小变化,及时调整机械作业方向使其符合要求的作业幅度;观察起垄后播种床面是否有残留根茬的存在,发现后及时调整机械作业方向,提高旋耕机械旋转速度[6-7]。在坡耕地灭茬起垄,要从坡的上方向坡下方开始起垄,提高犁铧翻土能力,减少动力的消耗,能够增强机械作业的稳定性。坡耕地起垄作业时还要注意坡向、坡势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机械作业的速度、犁铧翻土的深浅以及犁铧入土的夹角。操作机械时,保持机械匀速平稳运行,新的垄体要平整大小一致。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工作时,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论何时停车、地头转弯、向后倒车,首先必须拨动离合器杆,使动力完全停止输出状态,待旋耕机完全停止作业时,再进行向左、向右、向后的操作工作,这样可以完全避免机械伤人的情况发生[8-9]。

4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旋耕灭茬起垄机进行玉米播种可达到苗全、苗齐、苗匀和苗壮的目的,为玉米高产优质提供有力保障。

5 参考文献

[1] 郭庆法,王庆成,汪黎明,等.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00-517.

[2] 李维岳,才卓,赵化春.吉林玉米[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63-381.

[3]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7,27(4):296-297.

[4] 方向前,边少锋,孟祥盟,等.不同株型玉米单产达12 000 k量构成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5,30(6):13-14.

[5]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83-185.

[6] 高德全,方向前,李伟堂,等.浅谈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应用滚动式播种施肥器播种玉米体系的特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14-115.

[7]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保护性 耕作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95-0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改善作物生长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新乡县从2008年开始承担河南省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以来,连续五年承担了河南省、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全县共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近五万亩,年地块减少机车进地作业次数三次,节约燃油4.5升/亩,平均节本55元/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回顾几年来我县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情况,我们之所以能做好该项工作,主要是具备做好该项工作的条件且认真去组织实施:

一、我们有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理条件和物质基础

1.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旱作技术,在气候干燥少雨的地区实施,才能凸显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新乡县地处豫北平原中部,中心位于北纬35°17′,东经113°48′,属半干旱地区。

2.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要有坚实的物质条件支撑。保护性耕作技术要大面积推广,落到实处需要购买大量的玉米、小麦免耕播种及配套机械,同时技术宣传和对机手操作技术的培训方面也要有很大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不仅地方财政要能够给予资金支持,还要求农民有相当的机械购买力。

二、要有得力的措施并认真组织落实

1.争取领导支持,增强工作动力

为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以主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委、农机部门一把手为副组长,农业、财政、统计主管副职、各乡镇主管副职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县、乡领导到保护性耕作播种现场察看,要求乡镇搞好配合,扎实作好该项工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大动力。

2.广泛深入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保护性耕作技术被广大干部群众认知和接受,我们以宣传为先导,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首先制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宣传光盘,在项目区播放和分发给;其次是在县电视台播放光碟,宣传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和好处,因势利导推介免耕播种技术和机具;第三是组织举办保护性耕作机械现场演示会。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全方位、深层次地感知这项技术,为开展好此项工作营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和坚实的群众基础。

3.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示范效果

3.1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购机。为减轻农民购机负担,调动机手购机积极性,对示范区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实行优先审批的补贴政策。对实施免耕播种集中连片的农户给予一定补贴。为保护性耕作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装备保障。

3.2注重技术培训,提高作业质量。为了使机手对免耕播种机和操作技术分别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为了确保播种的质量,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是现场进行培训,在机械供应点设置上技术知识宣传栏和咨询台,对机手发放相关技术资料;在实验场地对机手和群众,可进行现场演示,以让其观摩。第二,举办短期培训班,由农机专家和技术人员担技术顾问,对村干部和农机手等人员技术上指导和现场演练,为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施,能够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3.3完善作业模式,形成长效机制。为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可通过示范性引导。制定机车和机具作业方案,组织机关干部和技术人员到项目区,结合乡镇农机站、村组干部、农机户和农户,搞好供需结对,推行定人、定地、定机的“三定”模式。

3.4强化后勤服务,保障机械出勤。专门成立巡回技术指导和维修服务小组,随时为机手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机械作业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3.5加强部门协作,搞好数据检测。为了对试验示范动态和效果进行准确和全面的了解,切实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可邀请农业部门种子、土肥、植保专家和县统计部门的农调专家,组成保护性耕作实验示范性小组,及时对试验示范区农田的土壤性状、地表覆盖、病虫草害情况进行调查、检测。建立保护性耕作项目档案,为推进这项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3.6实施百亩示范方,搞好项目带动。各示范区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实施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示范方1-2处,发挥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带动作用。

三、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还应注意两个问题

1.保护性耕作机械的选型:随着国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广,市面上出现了个别生产规模较小的农机厂家,粗制滥造的免耕播种机械,这些机械作业中无法保证作业质量,要求我们要引导农户购买到合格优良的机型。

2.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不单是免耕播种机械的简单推广,也不是农机部门一家的工作,必须做到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在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实施过程中,诸如数据监测、病虫害防治等很多工作还要依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来完成。

参考文献

[1]陈树荣. 浅谈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J]. 中国农业信息,2013,19:59-60.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现代机械;北方;农业;耕作;发展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由于人口数量比较大,所以对粮食的需要量比较大,在进行农业耕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与设备,这样才能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农业是我国较大的产业,农村发展也是我国当前重要的任务,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才能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对现代机械与北方农业相结合的耕作方式进行了介绍,要选择现代机械技术时,一定要结合自然气候与传统的耕作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必要性

北方农业有着较大的特点,北方的地形主要是平原类型,而且地域比较辽阔,比较适合耕种,是我国粮食重要的产地,北方地区粮食的产量占全国的一般以上。发展北方农业有着较大的比要性,其可以有效的保证社会物质基础,可以为社会提供重要的粮食资源,提高北方耕作水平,可以提高我国粮食的总产量。北方地区面积比较大,但是耕作的技术却比较落后,而且耕地的条件比较差,很多地区出现了土地退化的现象。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与沿海地区相比,经济也比较落后,所以,很多北方农民缺乏法律意识,没有实现对耕地的有效保护,而且北方地区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很多肥沃的土地由于缺乏有效的养护,所以,大面积的耕地出现了退化现象,有的土地甚至变为盐碱地,不利于种植农作物,实现北方农业耕作的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产量以及经济水平。

2.机械化耕作的优点

2.1有利提高农业生产力

在农业耕作中,应用大量的机械化设备,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量,可以减轻劳作的负担,而且机械化耕作的效率比较高,可以达到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目的。采用机械化耕作方式,还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机械设备的功率比较大,其可以对盐碱地进行改善,有助于提高土地的抗灾能力,在农业耕作中大量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减低自然灾害与农业的影响,可以打破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与约束。

2.2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力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相关工作者结合农业耕作的特点,研制出了较多省力的机械设备,其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耕作,可以减轻工作量,简化耕作流程,有利于现代化机械生产理念的推广。在农业生产中,还可以应用新能源技术,这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可以促进农业耕作技术水平的提升,是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

2.3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在农业耕作中引入现代机械,可以使机械的增产增效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运用现代机械代替原有的人工劳作,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保证农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3.实现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政府支持体系

与南方地区相比,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多为旱作农业,而机械保护性耕地技术更多的也应用在旱作农业方面。随着耕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国家对于耕地的保护措施层出不穷,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了旱作农业示范性工程的实施步伐。同时,还通过下发文件、成立专项小组、设立配套资金等措施,推动保护性耕地政策的健康稳步实施。因此,要在北方农业耕作中大范围的应用现代机械化耕作技术,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对现代机械化耕作技术的英语和发展进行有力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其顺利进行。

3.2加大对于现代机械的宣传力度

要结合实际情况,搞好农业机械科技示范点工作,将现代机械在农业耕作中的实际性能和作用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向农民展示,加强宣传效果,使农民可以切身体会现代机械带来的实惠,买的放心,用的舒心。

3.3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首先,要培养相应的农机操作人员,并进行适当地作业补贴,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并对村民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还可以带货周边的服务市场。其次,以农机大户为依托,建立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使合作社的中介服务、技术服务、作业服务等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快速健康发展。最后,坚持以“广范围覆盖,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3.4落实购机补贴政策

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对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而言意义非凡,这项技术能否得以落实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基层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农机部门应该将相关的补贴政策宣传到位,让每一农户都能够认清政策所带来的好处,调动起广大农民购机的热情,从而推广农机在耕作过程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各级部门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确保国家给予的补贴能够落到实处,争取让补贴的支出公开化、透明化,防止各级部门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中挪用或者贪污,从而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广大的农民朋友真正得到帮助和实惠。

4.结语

现代机械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对现代化机械与北方农业结合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只有大力推广机械化技术,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才能增加粮食的产量。北方地域辽阔,但是经济与农业耕作水平却比较落后,所以,在北方农业耕作中大力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量,可以降低耕作的难度,提高耕作的效率,有助于降低农业耕作的成本,通过实现发现,在北方农业中大力应用机械化技术,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以及国民经济收入,是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林田,郭新荣.全方位深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油菜;免耕直播机收;传统种植方式;效益

中图分类号 S6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024-01

近年来,开化县油菜免耕直播机收的面积逐年增加,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解决了免耕直播油菜的草害和菌核病危害等问题,省工节本及经济效益都相当显著。但仍然有大量农户采用育苗移栽、人工收割的传统方式,认为育苗移栽的油菜产量比免耕直播高,人工收割脱粒比机收干净,不愿意使用免耕直播机收技术。为了更好地推广油菜免耕直播机收技术,研究人员于2013―2014年度、2014―2015年度进行油菜免耕直播机收与传统种植方式的效益比较试验,考查2种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为科学高效种植油菜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年的试验都设在开化县村头镇前村头村某农户责任田进行,面积0.14 hm2,前茬为水稻。

1.2 试验设计

根据种植方式的不同,试验设2个处理,即水稻收割后进行传统种植(面积0.7 hm2);免耕直播机收(面积0.7 hm2)。油菜大田田间管理相同[1-3]。

1.3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油菜。效益计算方式:从播种到收割后油菜籽晒干,记载人工用工数、机械操作费用、种子、肥料和化肥成本,计算投入产出比[4-6]。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本

如表1所示,油菜采用免耕直播机收的费用明显比传统种植方式要低,一般可省工节本6 000~7 500元/hm2。采用育苗移栽、人工收割的传统种植方式,不仅流程多,而且费工;应用免耕直播机收技术,农户不要育苗移栽、不要收割脱粒,大田管理同育苗移栽的差不多,流程简化,节约了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

2.2 产量

油菜籽晒干后,测量油菜籽实际含水量,再折算成标准含水量,实际产量和相关经济性状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传统的种植油菜产量同免耕直播机收基本一致,因为机收(都用柳林牌收割机)的损失率要比人工脱粒的高一点。

2.3 投入产出比

如表3所示,传统种植方式的投入产出比小于1,免耕直播机收的投入产出比大于1。传统种植油菜费工、费力,经济效益差,2014年、2015年的效益分别为-1 096.5、-4 061.7元/hm2,亏损的幅度分别是6%、21%。采用免耕直播机收栽培油菜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2014年、2015年的效益分别为6 147.0、4 678.2元/hm2,赢利的幅度分别是63%、44%。

2.4 生态效益

传统种植方式既要秧田,又要翻耕,容易造成水土和肥

料流失;油菜采用免耕直播既保护土壤耕作层,又减少水土流失。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劳力价格的不断上升,加上油菜籽价格受国际价格影响,传统方式种植油菜效益也将越来越差。因此,油菜种植必须采用免耕直播机收方式才能减少农户用工,才能赢利。采用免耕直播机收与传统方式种植可省工节本增效6 000元/hm2以上,效果显著。同时,油菜采用免耕直播既保护土壤耕作层,又减少水土流失。但是,免耕直播油菜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是草害防治问题[7-9]。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好播前除草、芽前除草和苗期除草,防止杂草丛生,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解决了草害问题,并与其他田间管理配合,免耕直播油菜才能获得高产。

4 参考文献

[1] 徐建祥,舒佳宾,郑校平.浙大619油菜直播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6):35-37.

[2] 汪成法.油菜新品种浙大619免耕直播机收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44-46.

[3] 陈慧芳,胡潮水.油菜直播机收技术推广价值探讨[J].农业机械,2009(19):74-75.

[4] 邓秀兰,祁胜媚.油菜产量与种植密度的新探讨[J].作物学报,1993(3):276-281.

[5] 王学芳,孙万仓,李芳,等.中国西部冬油菜种植的生态效应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9(3):647-652.

[6] 姚月明,沈明星,孙华,等.稻茬套播油菜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其成分枝习性的关系[J].上海农业学报,2005(1):29-32.

[7] 张琼瑛.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栽培的特点与技术[J].作物研究,2002(3):139.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业 深松技术 参数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025-01

土壤深松作业是指运用大型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进行行间(行间距为40~60cm)或全方位深层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土壤深松作业是农业耕作技术领域的一种全新的耕作模式,深松机是保护性耕作机具之一, 深松后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和增产增收效果。采用深松技术是我国旱作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国内现有的深松机工作阻力和能耗都较大。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我国耕作现状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传统的耕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在传统农业的耕作制度下,旱作农业耕地的土壤侵蚀严重,耕地退化、沙化严重,从而造成土壤蓄水、储肥等能力降低,进而造成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气候的变化、反常,如沙尘暴、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旱作农业的发展以及该地区农作物的产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另外,由于受不同地区土壤湿度、容重、硬度等土质因素及地表植物的影响,造成土壤比阻不同,而且犁底层深度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同一种机具无法在不同地区通用。

1.2 深松机研究现状

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国内深松机具的研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领域为振动式深松机振动机理及应用效果的研究、深松铲铲形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深松机缠绕堵塞问题的解决、深松机工作状态与受力分析等。目前,国内的深松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全方位深松技术是在传统耕作技术基础上改进形成的一种新的耕作方法,它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加快土壤空气和大气的交换,使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达到作物增产的显著效果。在设计方面,国内也开始采用现代优化手段对深松整地作业机械进行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设计大多是针对某一部件(如深松铲)或某些运动参数的设计与优化,没有一种针对保护性耕作的深松整地机械的整体设计,也没有形成系列化和参数化,应用范围较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加装碎土辊和圆盘刀的振动式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借助于CAD和Pro/E技术完成二维图形的绘制和三维建模,运用有限元理论,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进行模拟和仿真,并利用Pro/E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完成关键部件的参数化设计。随着现代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与软件的迅猛发展,可以直接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对实体模型进行仿真、虚拟装配、形态和模态分析等,确定设计是否满足要求。然后,再通过三维建模软件直接生成二维平面视图。

2.深松部件总体方案设计与优化

2.1 需求分析

随着国家对深松作业的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深松技术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深松机械将有着广阔的市场。传统铧式犁翻耕使得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从而使其缺乏抵抗灾害的能力。深松是传统翻耕的替代技术。传统的铧式犁翻耕作业后土壤,地表无覆盖物,在遇到雨水冲刷时会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遇到大风时会形成扬沙等环境危害。而深松作业则很好地避免了上述缺点,深松后地表覆盖良好,犁底层被打破,在耕层和犁底层形成了虚实相间的土壤构造,能起到“通水通气”的作用,有利于作物根部向下生长,促进作物早熟高产。但与深松机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相比,国内深松机种类较少,机型较为陈旧。深松由于存在上述需求,设计一种高效节能,符合保护性农业作业要求的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既是现实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2.2 深松机铲柄的优化设计

铲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端螺孔处受力较大,有失效的可能性,所以优化的目的是在螺孔处的受力突然增大时,不会对深松铲柄造成破坏。

优化方案1:考虑到螺栓组联接将减少单个螺栓的受力,决定增加固定孔个数,将深松铲柄固定孔个数有两个增加到六个。这种改进方法部分减少了深松铲柄最下端螺栓孔的受力,但距离铲柄旋转中心最远的两个螺栓受力依然很大,较多的螺栓孔也降低了深松铲柄的强度,无法有效保证铲柄的失效。

优化方案2:为了避免铲柄上某处应力出现远大于其他区域的情况,将深松铲柄采:用无孔固定的方式。这种固定方式下深松铲柄的受力会有所减小,最大应力为下端 U 型螺栓处所受到的压应力,其大小为 194MPa,这种受力方式仍然不能保证铲柄在受到较大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不发生变形、断裂等破坏。

优化方案3:这种方案改变了前两种改进设计的思路,将改进的重点脱离了铲柄本身,即将原设计的深松铲柄下端的紧固螺栓改为安全销。同时为了保证深松机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机座对铲柄的夹持不牢而产生横向晃动,可将机座护板与铲柄的重合面积适当增大。综合比较以上三种优化形式,可以发现优化方案3对深松铲的结构改变不大,却能够有效的避免深松铲柄因受到载荷过大而损坏。

3.深松机机架的优化设计

对机架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增加斜拉杆的厚度,以减小接触点的拉应力。将斜拉杆厚度由30mm增加到50mm,使得斜拉杆与上悬挂点之间的接触面积有较大的增加,从而增加受力最大点的强度。适当减小机架前后横梁的管壁厚度。机架管壁厚度过大,不仅使得机械笨重,而且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再考虑到载荷的情况下,将原机架管壁厚度由10mm减小到8mm。优化后机架的受力更加均匀,最大应力点应力由 226MPa减小为136MPa,有效地避免了在载荷增大的情况下危险点断裂的可能性。

4.结论

论文以深松机关键部件――深松铲铲头、铲柱和连接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将经验设计、三维造型与有限元方法有机结合。基于相关经验和理论,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了整机方案:深松类型为行间深松,减阻方案为自激振动;防堵方案:安装破茬装置,深松铲均匀安装在单梁上。确定了关键部件的设计方案。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深松铲柄和机架的结构尺寸进行了结构优化,缩小铲柄下端固定孔径,增加机架斜拉杆强度。并针对实际生产中铲柄易损坏、入土角不可调节等问题,对深松铲固定装置进行重新设计,使其具有了入土角调节和过载保护功能。

参考文献

[1]柏雪源,程卫东.1998.国外几种新型深松机具的研究.农机与食品机械,4: 34-35.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技术;耕地规模;门限效应;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F224;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78-09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获得了迅猛发展,农业产值从1980年的1 922.6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 844.7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在农业产出增加464.15%的同时,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投入要素播种面积和农业劳动分别增加11.64%和-11.56%。在投入要素增长有限的条件下(农业劳动甚至出现负增长),技术进步成为解释农业产出增长的最主要源泉。此外,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国家而言,农业技术进步还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并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投资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1]。因此,合理解释不同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和作用机制,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减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现有研究来看,中国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土地制度创新带来的农业TFP的提高解释了农业产出快速增长的绝大部分[2-3]。而制度因素的作用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在此之后,关于中国农业TFP的研究则关注于制度以外的增长来源。其中,部分研究关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测度,如Yao 等[4]基于中国30个省的农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Jin等[5]对中国1985―2004年23种农产品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和比较分析。钱良信[6]对1978―2008年中部6省农业技术效率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46,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另一部分文献则关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如石慧等[7]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1985―2005年中国地区间农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发现生产要素流动是农业TFP波动的首要推动力。Ito[8]利用SCD生产函数对中国农业BC和M技术进步率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方鸿[9]运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Tobit模型实证研究地区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农业科技力量的加强对技术效率的改善具有正效应。陈飞[10]基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功能性特征及随机前沿理论,对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变化的各类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此外,少数学者考虑到生产决策单元(DMU)可能会面对不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Tian和Yu[11]利用Battese 等[12]提出的共同边界生产函数(Meta-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在对全要素增长率测算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生产率增长研究中存在的争论问题给出解释。杜文杰[13]采用时不变面板随机前沿模型,考虑地区间的生产技术差异性,测算不同阶段的农业技术效率。梁流涛和耿鹏旭[14]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共同边界框架下,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的共同边界效率、群组边界效率以及达到整体理性最佳农业技术效率的追赶程度。

上述文献对于分析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但在多数研究使用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耕地规模使用的前沿生产技术可能不同,因为农场式的规模经营允许大范围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并降低单位产量的平均成本,而耕地规模过小或过于分散使得大型机械设备无法投入使用。这使得研究者不能确定较大耕地规模的高农业产出是由于使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是在同样的技术水平下仅仅是更有效地利用了投入要素。共同边界分析方法虽然能够考虑到,当耕地规模不同时生产决策单元将对应不同的技术前沿面,但该方法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将所有样本合理地划分为k个子群组,这在实证研究中是一个挑战。而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为解决由耕地规模差异造成的前沿生产技术的异质性问题,本文采用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中国农业前沿技术和技术效率的变动机制。

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耕地规模与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理论关系;第三部分构建基于门限面板模型测度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框架,包括门限面板模型估计、门限效应检验、门限值及其置信区间估计;第四部分利用2001―2012年我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275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实证研究耕地规模影响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门限效应及作用机制;第五部分给出了基于门限面板模型测算的农业技术效率汇总结果;最后给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耕地规模与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理论联系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土地产权制度是由其行为主体为改变土地低效配置、获取潜在的组织效率而引发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其优势在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了利益主体细化,避免了集体劳动监督成本,发挥了个体农户精耕细作优势和生产积极性,从而产生巨大的制度绩效。但受到土地资源限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可避免会导致单个农户所拥有的耕地规模呈现小型化和细碎化特征。当前,世界农业已经逐渐向机械化、技术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而中国小规模农业种植方式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何调整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业适度规模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土地、劳动力和机械等)之间实现最佳配置,从而保证各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或者整体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在理论上,不同投入要素之间具有替代关系,生产者可以根据要素的相对价格和资源优势来选择要素投入数量。但由于土地是农业生产中的最稀缺资源,其他要素投入需要与土地相匹配,因此,农户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决定其农业生产规模。图1显示了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下耕地规模与农业产出间的理论关系,其中,横轴S表示耕地面积,纵轴Q表示农业产出,TP为总产出曲线,AP为平均产出曲线,MP为边际产出曲线。当耕地面积小于S1时,农业生产的机械技术效率、规模报酬收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均受到限制,因此,在此阶段扩大土地规模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产出(产出沿曲线OA变动)。当耕地面积处于S1处,边际产出曲线MP交于平均产出曲线AP的最高点A*,此时平均产出最大,即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最高。当耕地面积为S2时,边际产出曲线MP与横轴相交于点B*,此时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整体经济效益最高,理性农户会根据生产决策目标(最大化要素产出效率或者是整体经济效益),在区间[S1, S2]内决定土地投入。区间[S1, S2]称为一定生产技术下的农业适度规模。当耕地面积大于S2时,总产出、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均处于下降阶段,资源配置无效率。农业适度规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各种要素投入量均会发生变化,农业适度规模也在不断变化。假设某生产者采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用曲线TP表示,其拥有的耕地面积为S3,处于资源配置无效率状态。此时,该生产者的理性选择或者是出租土地(当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时也会出现土地撂荒情况),或者是采用由曲线TP*所表示的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从而实现其收益最大化。可见,对于拥有不同耕地规模的生产者,不仅可能存在着技术效率差异,而且生产者所采用的技术前沿面也可能存在显著不同。

三、门限面板模型的随机前沿分析框架

由于技术效率估计依赖于一个同质生产函数定义的技术前沿面,而我们无法确定不同耕地规模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是由技术前沿面不同还是由技术效率差异所导致的。门限面板模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多个门限值的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基于格点搜索方法估计门限参数,并利用Hansen[15]提出的自助程序法和LR统计量检验门限效应的存在性。下面仅以存在两种前沿生产技术(对应一个门限值)为例,介绍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

3.门限参数的置信区间

在门限效应存在的情况下,对门限参数提供一个置信集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这将增强结果的解释能力。然而,由于门限参数估计值的渐进分布是高度非标准的,导致对于有限样本,基于t统计量的置信集并不可靠。Hansen[18]提出了基于反转似然比检验的参数γ的置信集估计,考虑在零假设H0(γ0):γ=γ0下的检验,γ0是γ定义域内的任意给定值。定义LR统计量为:

LRF(γ0)=(SF(γ0)-SF(F))/2vF(13)

统计量LRF(γ0)的渐进分布为F(x)=(1-exp(-x/2))2,在显著水平α(0

CS(γ;α)={γ0:LRF(γ0)≤c(α)}(14)

单一门限面板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过程可以很容易推广到多个门限的情况,其基本思路为:在门限参数γ的定义域内,首先按由小到大次序搜索第一个门限值,其次对定义域内大于第一个门限值的参数γ的子集,继续按由小到大次序搜索第二个门限值,继续此过程,直到检验不再存在门限值为止。详细内容不再累述,证明参见Hansen[15]的文献。

四、农业前沿生产技术采用的门限效应

由于耕地规模会影响到农业生产技术采用,假设所有生产决策单元面对相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导致模型设定误差[11]。因此,在经验研究中,利用实际数据检验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的存在性,并基于不同技术前沿面测算技术效率更具合理性。

1.变量选择及数据描述

为检验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门限效应,考虑到不同省份农业的相对重要性及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1―2012年20个主要农业省份(分别为江苏、浙江、广东、辽宁、福建、山东、河北、吉林、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内蒙古、陕西、黑龙江、山西、新疆、四川、安徽和广西。)275个地级市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数据集中共包括3 300个观测值。产出变量为农业增加值Y(亿元),用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2012年=100)对其进行平减从而消除价格因素影响;投入变量包括农作物播种面积S(万公顷)、农业从业人员数L(万人)、农用机械总动力K(万千瓦)和化肥施用量V(按折纯量计算,万吨),有效灌溉率x被用作控制变量,选择劳均耕地面积S(亩/人)作为衡量耕地规模的门限变量,数据来源于各省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表1给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农业生产受耕地面积、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生产投入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耕地面积是影响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然而,由于中国地级市领土划分主要依据于历史继承和行政管理的需要,致使不同地区的耕地面积差别很大。表1中的数据显示,最大播种面积为228.75万公顷(黑龙江齐齐哈尔),最小的仅为0.45万公顷(湖北神农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实行以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土地制度,农村家庭所拥有的耕地面积是由其所在村庄的耕地总面积按家庭人口数平均分配得到,这导致不同地区农户的生产规模亦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劳均耕地面积最大的为137.51亩/人(黑龙江大兴安岭),而最小的仅为0.59亩/人(四川南充)。由于中国存在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导致劳均耕地面积远小于世界发达国家,且其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左偏特征,除少部分地区耕地资源较为富裕外,大多数地区家庭耕地规模偏小,2012年劳均耕地面积3亩以下的占30.35%,劳均耕地面积3―9亩的占53.04%。不同的农业生产规模不仅导致要素投入和产出存在巨大差异,而且也会间接影响农户的生产技术采用决策。

2.门限效应检验与模型设定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门限面板模型。考虑到在现实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对耕地规模的依赖性较弱,因此,设定播种面积、劳动力和机械总动力三种投入要素为自变量,农田灌溉为控制变量。另外,门限面板模型形式的具体设定还依赖于门限值的个数,基于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首先,估计包含三个门限参数的门限面板模型(由于该模型与下文给出的两门限面板模型形式类似,这里不再给出该模型具体形式),以及式(9)给出的不具有门限效应的面板模型。其次,利用式(10)计算各门限参数对应的似然比(LR)统计量。最后,基于式(11)定义的自助抽样法过程和式(12)定义的p值计算公式确定LR统计量临界值,重复抽样次数B=500。门限效应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最后三列分别给出了在10%、5%和1%的显著水平上利用自助抽样法获得的LR统计量的临界值,第二列为利用实际数据计算的似然比(LR)统计量值,第三列为各LR统计量对应的自助p值。表2中的结果表明,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门限值,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H0:不存在门限效应;对于第三个门限值无法拒绝

原假设,即不存在第三个门限值。本文基于两门限面板模型(即整个样本集合中存在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第三个门限值)。因此,本文基于两门限面板模型(即整个样本集合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生产技术前沿面)来测度农业技术效率,模型的具体形式由式(15)给出:

lnYit=α+βVlnVit+(βS1lnSit+βL1lnLit+βK1lnKit+βx1xit)I(sit≤γ1)+(βS2lnSit+βL2lnLit+βK2lnKit+βx2xit)I(γ1γ2)-ui+vit(15)

其中,i=1, 2, …, N表示个体;t=1, 2, …, T表示时间;Yit为农业增加值,Sit为播种面积;Lit为农业从业人员数,Kit为农用机械总动力,Vit为化肥施用量,xit为有效灌溉率,劳均耕地面积sit为门限变量。参数βSj、βLj、βKj和βxj,j=1, 2, 3,分别为不同模式下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其他相关说明与式(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3.门限面板模型参数估计

本文利用2001―2012年中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275个地级市的农业面板数据,使用格点搜索方法,基于式(5)和式(6)估计模型(15)中的参数β,基于式(7)和式(14)估计门限参数γ及其95%水平上的置信区间。由于样本量较大NT=3 300,在整个定义域内优化搜索门限参数γ对运算过程有很大限制,本文在这里采用一种简化但对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的搜索方法,可以大幅减少搜索执行回归分析的数量。对门限参数的搜索仅限于劳均耕地面积sit的特定分位数,实证中使用的网格{1.00%, 1.25%, 1.50%, 1.75%, 2.00%, …, 99.00%}共包括393个分位数。使用Matlab程序估计模型参数,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的结果显示,第一个门限参数值为4.76,第二个门限参数值为10.54,两参数值均在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两个门限参数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影响机制区分为三种情况。上述结论符合经济学直观,当一个劳动力需要耕种的土地面积较小时(小于4.76亩),由于其可以通过传统方式来完成生产,出于降低投入成本角度考虑,他将选择减少农用机械投资的决策(当耕地过于细碎时,使用大型农用机械也是不可行的);而单个劳动力耕种土地面积较大时(大于10.54亩),通过传统方式来完成生产已经不再现实,且规模化生产诱使农民对投入回报具有较高预期,其有必要也有动力采用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化肥施用量对产出的影响作用与门限变量无关,影响系数为0.22,且统计显著,这与理论预期相一致。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从业人员数、农用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率对产出的影响作用被门限

变量区分为三种机制。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在三种不同机制下对产出影响均显著为正,表明对于三种区制,农业生产在各自的技术前沿面下均未达到土地投入的最优点,因此,增加土地要素投入有助于提高产出。当4.7610.54时影响系数最小为0.48。对于拥有中等耕地规模的农户而言,已经具备使用先进生产技术的自然条件,但生产规模相对不足限制了农民的增收能力,需要根据预期的收支情况有选择性地增加技术投入。因此,当其有条件扩大生产规模时,将同时产生资源配置优化效应和技术扩张效应,有利于促进产出增长。当农户拥有的耕地规模较小时(sit≤4.76),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要求耕地投入增加与劳动投入增加相匹配,否则将造成耕地的粗放式经营。而此类农户的农业收入已不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更愿意将劳动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非农活动中,从而导致土地的回报率下降。当农户拥有的耕地规模较大时(sit>10.54),土地已不再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土地的产出效应更多取决于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这恰好是中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无效率是导致土地产出弹性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三种机制下,农业从业人员数增加对产出具有负向影响(或者不显著),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情况仍较为严重。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3公顷,日本为2.64公顷,美国为63.82公顷,加拿大为132.36公顷,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耕地资源短缺将是长期抑制中国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农用机械总动力在三种机制下的作用效果差别较大,对于大、中等耕地规模的农业生产情况,机械资本投入能够显著促进产出增加,且有Sit>10.54时的资本产出弹性(0.33)要大于4.76

进一步,本文利用估计的门限值对样本城市分类,表4中给出了2001―2012年样本中国275个地级市劳均耕地面积变动的统计分析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对于情形Ⅰ,地级市数量虽然在总体上呈现出略微减小的规律但波动特征也较为突出;对于情形Ⅱ,地级市数量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城市数量共减少53个;对于情形Ⅲ,地级市数量从2001年的65个增加到2012年的131个,整体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200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劳动力为获取更高的要素回报开始向二三产业部门流动,部分农村家庭由于缺少劳动力导致了土地的粗放经营甚至撂荒现象,这是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的一个原因。同时,在中国耕地资源总体趋紧的大前提下,农民基于理性考虑会选择租赁方式来重新配置土地,种粮和养殖大户为追求规模效益和提高生产效率向其他农户承租土地,这是导致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的另一个原因。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倡导土地流转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各地区纷纷出台相关的土地政策和措施,并对土地流转进行经济补贴,各地区的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一些地区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模式正逐步形成,为先进生产技术采用提供了条件。

五、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结果的汇总分析

本文利用表3中的门限面板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以及式(8)计算不同耕地规模情况下的农业技术前沿(经过标准化处理)和技术效率,汇总结果如表5所示。另外,在表5的最后一列还给出了利用线性面板模型测算的技术效率汇总结果,用来对比分析基于不同技术前沿假设和基于单一技术前沿假设下,测算的技术效率结果的差异特征。

表5中的统计结果显示,情形Ⅰ、情形Ⅱ和情形Ⅲ的技术前沿面分别为0.56、0.91和1.00,越大的劳均耕地面积对应于越高的技术前沿水平,上述结论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情形Ⅰ的技术前沿水平要远低于情形Ⅱ和情形Ⅲ,表明耕地规模过小确实对农户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1世纪以来,随着非农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比重的大幅提升,农户(尤其是耕地规模偏小的农村家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农生产经营活动中,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民增收,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土地流转市场还有待完善,农民很难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使得农村“半工半耕”、“男工女耕”的农户兼业化现象较为普遍。兼业生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削弱了农民对生产投资和先进生产技术采用的积极性。规模化生产有助于促进前沿技术采用,但相比较而言,情形Ⅲ的技术前沿水平仅略高于情形Ⅱ,表明与更大规模(情形Ⅲ)农业生产相匹配的技术采用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长期偏低,为降低成本并减少风险,农民对投资量大、见效时限长且预期收益不确定的现代农业技术采用的动力不足。

比较门限面板模型在三种情形下测算的技术效率,我们发现小规模农业生产(情形Ⅰ)的技术效率均值(0.93)最大,且分布较为集中(极差为0.13),这一结果与中国农业现实并不违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小农生产方式经过多年发展,在小规模耕地上的技术应用基本上已经成熟,接近技术前沿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潜力相对较小。大规模农业生产(情形Ⅲ)的技术效率均值(0.77)最小,且分布的离散程度更高(极差为0.45)。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适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急需政府支持,此外,大量农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使得生产中的管理问题较为突出。而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及地方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农业投入和技术应用的巨大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采用受到诸多限制,对整体技术效率提升具有负向贡献,是造成大规模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考察三种情形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定义为技术前沿面与技术效率的乘积),其值分别为0.52、0.73和0.77,这表明尽管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偏低,但由于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前沿技术,导致其对农业产出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并且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表5的最后一列给出了利用线性面板模型计算的技术效率结果,其技术效率均值(0.51)要远小于门限面板模型的测算结果,且分布的离散程度也最高(极差为0.73)。出现这一结果并不意外,因为线性面板模型假设不同耕地规模对应相同的技术前沿面,而对于具有低的技术前沿面的个体而言,这一错误设定使得测算的技术无效率项中不仅包含效率损失,还包含了两个技术前沿面间的技术差距。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测算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时,在横截面或者面板数据集中耕地规模的异质性已成为影响估计结果准确程度的一个主要问题。笔者通过构建门限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框架来解决这一问题,统计推断方法是由Hansen[15]提出的,该方法允许有多个门限值存在。影响门限效应检验的主要问题是门限参数在零假设下没有定义,笔者利用自助法来模拟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非标准分布,并基于检验反转方法确定门限参数的置信区间。

利用2001―2012年中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的275个地级市样本数据估计固定效应门限面板模型,发现门限效应确实存在,两个门限值(4.76和10.54)将农业生产规模区分为三种情况。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和播种面积等要素投入对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要素对产出具有负向影响,资本要素对小规模农业生产的作用不显著,但对中、大等规模农业生产具有正向作用,且耕地规模越大作用效果越显著。第二,总的来看,各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均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变动趋势,劳均耕地面积大于10.54亩的地级市个数从2001年的65个增加到2012年的131个。第三,越大的耕地规模对应于越高的技术前沿面,但同时也具有更多的技术效率损失。在整个样本期间,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还不完善,因此,造成技术效率损失是在所难免的。但总的来说,耕地规模越大则农业TFP对产出的拉动作用越强。第四,基于线性面板模型测算的技术效率要远远小于门限面板模型,这是由线性面板模型设定所有地区的技术前沿面均相同所导致的。

为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基于此笔者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1.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以家庭农场为生产单元的现代农业模式

通过土地流转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使承租土地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种粮收益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此,政府应该实施和完善以下内容:第一,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建立与土地流转相关的评估、咨询和公证机构,为土地供求双方提供信息服务,降低土地流转成本。第二,为吸引更多农民进入流转,财政应该对流出土地的农户进行补贴,相当于国家承担了一部分地租,从而增加土地流转供给。第三,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土地流转与金融领域改革相结合,为农户实现土地流转提供资金支持。

2.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上,着力于提升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管理能力

第一,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研究机构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功能,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基层,负责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工作。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注重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更需要注重提升农民的规模化经营意识,以及与现代农业生产相匹配的生产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生产技术采用成本

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农村基础设施长期缺失和不足使得农户采用前沿生产技术的机会成本过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短期内没有能力提供与现代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服务,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包括:第一,建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长效机制,加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第二,完善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模式,制定相关政策调动社会资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性。第三,组织农户参与基础设施管理,建立和完善村级管理制度,是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公平与公正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蕾,杨向阳,王怀明.改革以来中国省际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07,(1):107-116.

[2] McMillan,J.,Whalley,J.,Zhu,L.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4): 781-807.

[3] Fan,S.G.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on Production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1,73(2):266-275.

[4] Yao,S.,Liu,Z.,Zhang,Z.Spatial Differences of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China,1987-1992[J]. Economics of Planning,2001,34(2):139-157.

[5] Jin,S.Q.,Ma,H.Y.,Huang,J.K.,Hu,R.F.,Scott,R.Productivity,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Change: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s Transforming Agriculture[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10,33(3):191-207.

[6] 钱良信.中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26-9828.

[7] 石慧,孟令杰,王怀明.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8,(3):20-33.

[8] Ito,J.Inter-Regional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Distinction between Biochemical and Machinery Technology[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0,21(3):394-410.

[9] 方鸿.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基于省级层面的测度、发现与解释[J].农业技术经济,2010,(1): 34-41.

[10] 陈飞.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推进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44(7): 147-160.

[11] Tian,X.,Yu,X.The Enigmas of TFP in China: A Meta-Analysis[J].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2,23(2):396-414.

[12] Battese,G.E.,Rao,D.S.P.,O’Donnell,C.J.A Meta-Frontier Frameworks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Estimation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y Gap for Firms Operating under Different Technology[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4,21(1):91-103.

[13] 杜文杰.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政策差异研究――基于时不变阈值面板随机前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9):107-118.

[14] 梁流涛,耿鹏旭.中国省域农业共同边界技术效率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22(12):94-100.

[15] Hansen,B.E.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Testing, 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93(2):345-368.

[16] Schmidt,P.,Sickles,R.C.Production Frontiers and Panel Data[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1984,2(4):367-374.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农机;保护耕地;技术培训;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13

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是县级农机推广培训部门,主要对新技术和新机具的使用进行组织培训。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也是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之一,承担一部分阳光工程的专业技术和职能的培训工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专业技术的重要一部分,通过这项培训,可以将先进技术向农民传达,以达到大面积推广和保护耕地的目的。

1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

2013年8月7日,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承担的阳光培训来到了洼中高村,展开了为期两天的以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主,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为辅的培训。

1.1培训前准备

首先,通过村委会将这次培训的内容、意义及具体安排事先传达给农民,并引导农民主动参加。其次,通过选拔选聘,最后选定包括研究员、高级农艺师在内的9名有高级职称的培训讲师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培训教师在培训前深入到农民中间进行调研,了解农民需要了解的科技知识,并组织编写了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膜下滴灌技术等培训资料,并免费发放给农民。最后,培训教师根据选定的培训内容制作课件以及实物挂图等,让农民充分了解科技知识。准备工作做的充分,保证了教学内容和秩序有条不紊。

1.2培训中突出重点

对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培训的是农安县著名农机专家姜新华教授,姜教授主要向农民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几项核心内容,即改变土壤耕翻的传统模式,实现少耕或免耕;耕作后用秸秆进行覆盖并用农作物残留的茬固定土壤;机械播种,复式作业;用农药控制杂草等。从秋季收获后土地的整理到翌年春季的机械播种,到用农药除草并深松追肥,收获后保留高茬等都做了介绍。同时还着重介绍了秸秆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深入松土并配合施肥可以提高耕层为农作物提供养分等。讲授的课程深入浅出,使农民意识到传统耕作对农田的破坏,同时限制粮食增产,只有通过保护耕作技术才能使农业生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让农民更直接的了解讲授知识,利用挂图分析了土壤深松整地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拖拉机功率小,太深拉不动;二是机具不配套,用的不是深耕机器;三是人为导致的浅耕,为了节省成本。此次培训让农民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机械的原因导致深耕不到位,不能起到理论上的作用的不认同甚至抵触情绪完全被化解。

1.3培训后跟踪服务

培训结束后,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将每位培训教师的联系方式都留给农民,农民在实际生产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学校也会不定期进行回访。另外,学校制定了培训计划,以巩固之前培训内容。洼中高村党委书记董宝占全程参加培训,并表示培训后,一定要按照培训内容来种好村里的责任田,用事实说话,让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洼中高村生根开花,让理论用于实践。

2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2.1加强领导

要成立由农机推广站、植保站等部门的技术专家组成的技术推广实施小组,负责宣传技术,并开展技术培训,包括机器使用演示、跟踪服务、技术指导等,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2.2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可以在每年秋收前结合前几年农作物的免耕播种情况,组织人员编制知识问答,并将问答印刷发放到农机手和农民手中。聘请专家进行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讲座。深入农民家或田间进行现场指导,并解决农民现场遇到的问题。要在电视、网络中加强播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短片,进行多渠道宣传。

2.3做好跟踪服务

要跟踪以确保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项目实施到位。根据各县、镇、村的实际情况制定规划,落实到村、到个人、到地块。与项目示范村和农户签订协议,以确保项目中的任务实施到位。

2.4做好对比实验

由于各村各地块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所以操作工序也不能完全一致。工序不同、地块情况不同都可能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效果。为了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必要在各个重点示范区进行对比试验,主要是进行玉米秸秆还田,不还田直立的情况下免耕播种和传统播种的对比。对比的试验田要采取统一供应种子、统一安排机车作业,并委派专人对试验田进行播种到收获的全程观察,以方便在同样情况下采集第一手资料。可以组织农民对试验田作物的各个生长期进行参观,使农民现场体验,切实体会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

3Y语

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机部门和科研部门联合进行学研产一体化的结果。要想这项技术顺利推广,就要把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做好,让农民充分了解这项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于粮食增产的作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让农民自觉运用这项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不断扩大应用面积,逐渐形成保护性耕作地带,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地块保护耕作技术的创新研究,形成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推进农机农业服务产业化发展,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彩侠.浅谈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J].新视角,2011,(09).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

目前,保护性耕作是全球应用最广泛、效益最高的一项旱作农业耕作技术。机械化代表了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场农业耕作技术的变革。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持续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1.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1.1.深松技术及机械

深松作业指的是在不翻耕土壤的情况下,深松机剪切挤压深层土壤,从而实现土壤松动的一种耕作技术。它在不翻转土壤的基础上加深耕层,地表仍旧是覆盖状态,突破犁底层,增大深层土壤的孔隙度,从而提升了土壤的透气性与持水能力,同时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有利于旱地作物的抗旱增产。可见,深松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1]。

按深松方式来划分,深松机的种类有全方位深松机、局部深松机以及苗间深松机;按照深松铲形式有全方位深松机、凿式深松机和铲式带翼深松机三种;按工作部件来划分,主要有V 形全方位深松机、振动式深松机、凿形铲式深松机等。

1.2.秸秆处理技术及机械

秸秆粉碎是指摘穗后的农作物秸秆被秸秆粉碎机所粉碎,均匀地撒在土地表面直至腐烂,它是培肥地力、不污染水土与环境的一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能够及时处理滞留在农田里的农作物秸秆,避免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的培肥地力、有机物含量,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

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主要构成部件有机架、变速箱、悬挂升降机构、切碎装置等,其中切碎装置是由刀轴、刀座及甩刀等组成。在秸秆粉碎还田机中最关键的零件就是切碎装置中的甩刀,它的形状、数量、切割速度以及耐磨性对秸秆粉碎质量和整机性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1.3.杂草控制技术及机械

目前,我国农田杂草防除的方式主要有人工除草、化学除草、机械除草等。国外的除草机械种类繁多,技术先进。如日本在苗间机械除草方面的研究比较突出,如RX 系列弹齿式除草机,它有着除草效率高、伤苗率低的特性。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较晚,大部分中耕除草机以单双翼铲为主要工作部件,机械除草缺点主要在于较难铲除作物苗间的杂草,有的除草机具能铲除苗间杂草,但存在伤苗率高、除草率低和适应性能差等问题。

1.4.免耕播种技术及机械

免耕播种机械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中最重要的配套机具,它在秸秆覆盖的免耕地上进行播种与施肥,能够清草排堵、苗带镇压以及种肥分层播施等功能。与传统翻耕种植不同,免耕播种时基肥无法提前随翻耕施于土中,需要与种肥和种子一起施入,且基肥和种肥需按照一定比例在不同深度施入,在不造成烧苗的前提下保证作物生长过程各个不同阶段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由于我国的田地条件、耕种作物及模式与国外差别较大,因此需要对免耕播种施肥机械进行改进和创新以使其达到工作要求。

2.推广措施

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整体思路应坚持以技术创新为主导,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节约成本、增加农作物效益为目标。其次对市场化的服务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使得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更为迅速。为此,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3]。

2.1.优化和完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

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发展应用多年,形成了多种比较成功的技术体系。但因每个地区的机械化程度、生产规模以及种植工艺技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遵循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工作原理,同时充分了解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其农艺特点,进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适合本地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

2.2.抓好人才培训,做好技术服务

首先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相关知识及其推广方式的了解。技术指导人员通过现场指导或定期讲座,强化农民科技、理念等方面的知识,提升机具操作能力,学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2.3.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根据农业结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应该以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项目统筹安排,推进措施配套示范,形成规模。这要求既要有短期计划,同时也需制定出长期战略。

2.4.制定有力的引导和扶持政策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政府与有关部门的认同与支持。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将其列入到农业开发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中,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扶持政策来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从而促进旱区农业持续性的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与领导的重视是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前提,技术培训与宣传是关键,作业质量与机具的性能是基本保障。保护性耕作机械应结合各地的自身特点进行创新与改良,才能更好地推广和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焕文.早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1.

[2]王淑宏,赵祥,顾长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节本增效[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2):113.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自古以来中国农业素以精耕细作优良传统著称于世,进入21世纪更是以占世界1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其奥秘在于让每一分耕地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又让土壤保持后劲肥力不衰,用养结合,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课题。而对于影响作物极限产量达52%的土壤机械耕作来说,科学有效地耕作方式及其理论机制则是重中之重。

中国农业大学迟仁立、左淑珍伉俪,自1968和1971年先后知青下乡上山从事农林工作。1972年,迟仁立受到任继周院士所著《划破草皮改良草场》一书的启发,在原黑龙江肈州县光荣公社太平大队科研室进行了深松改良盐验地的试验取得增产25%的效果。他们至今40年如一日地研究深松,通过田间机械耕作试验,钻研农业古籍和农业考古,在全国180余县、市进行试验示范,与国内外同行及相关领域学者学术研讨与交流等活动,对机械深松进行了复杂繁重的全面测试调查,积累了近百万系统实测数据。证实中国深松更能提高效益,并具有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从中总结提出的虚实并存耕作效应原理,为我国和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亮点。

20世纪70年代,迟仁立夫妇研究提出深松有全面深松与局部深松两种,黑龙江深松耕法的核心是间隔耕作,局部深松,属少耕范畴。其实质是古代中国传统精耕细作中“精耕”与“区田不耕旁地”的继承与发展;是现代美国免耕与前苏联翻耕相结合。其原理是虚实并存耕层结构效应,并因此获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一等奖(1979年)。80年代研究提出耕层构造发展史,确立中国深松是优于前苏联翻耕和美国的免耕的三大系列耕层之一,兼具二者优点,摒弃了二者弊病的最优耕作方式,并边试验研究边示范应用,确立了耕层土壤虚实并存效应原理。先后获“黑龙江农技改进二等奖”(1982年)和“中科院科技进三等奖”(1985年)。夫妇两人还于90年代研究提出中国深松增产节水与培肥土壤三者并举,实现农耕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引起国家和科学院领导重视,立了课题,组织起全国125县市试验示范网,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虚实并存耕作》科教影片;另一方面引起国际耕作界重视,迟仁立夫妇连续参加7次国际会议,参加编译了六国文字的土壤耕作名词术语并颁布,发起成立了土壤耕作史专业委员会,批准了2000年国际土壤耕作学会(ISTRO)在中国举办世界代表大会。

1996年5月,迟仁立夫妇调入中国农业大学,他们潜心研究中国深松的基础理论,提出中国深松是独立自主创立,不同于西方的深松。美国的心土深松、前苏联的马尔凯夫无壁犁深松、英国的巴拉犁深松、澳大利亚的侧翼割刀深松与中国深松截然不同,各自具有独立的起源和理论基础,应称为中国深松。并以此申报“丰收计划项目”,前后开了十门课程,为土壤机械耕作培养了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即是中国深松。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深松作业补贴”,随后财政部明确将深松整地纳入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专项补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多次批示要求加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试点、推广和普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