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

师德主题论文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师德 师德自律 内生动力 外生动力

[中图分类号] G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001-04

教师职业道德课,可称为教师师德课。这门课主要是面对高校师范本、专科大学生而开设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的课程,也是对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及平时师德教育的内容之一。

教师师德课“六论”问题,围绕六个论点展开,即教师师德现实境遇论、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

一、教师职业道德“六论”的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在这里,师德高尚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

教师师德课作为面对高校师范大学生和教师而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或专题讲座,探讨如何改革其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如何使其收到应有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分析

当前,从教师师德的现状看,其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忠于教育事业,具有敬业精神,认真履行从教的职责,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注重师德修养,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潜心治学,崇尚学术,献身科学研究,并能热心为社会服务。但是,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如有的教师理想信念模糊,缺乏敬业精神,缺乏岗位责任心,仅把从教作为谋生的手段;有的教师学习懒惰,知识陈旧,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敷衍了事,不认真备课,不热心辅导学生;有的教师学风浮躁,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欠缺等。针对师德存在的诸种问题,在教师师德“六论”问题中,教师师德现实境遇论,专门探讨在社会大环境中各种社会因素对教师师德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探讨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危害性及原因;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从自律的角度对师德存在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这些无疑有助于对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二)有助于“四好”教师队伍的建设

2014年9月9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并作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的讲话,提出了“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并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重要的是,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即“四好教师”。加强“四好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教育,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二是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爱岗敬业,注重师德修养,注重师德自律,注重升华师德境界,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三是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具有坚实的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具有从教的教育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做智慧型的教师;四是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美的人格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主题,“仁爱之心”是教育的真谛,是撬动学生心灵的钥匙,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本分,是教师的天职。可以说,“四好教师”是全面发展的教师,是高素质的教师,是高境界的教师,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四好教师”呢?教师师德“六论”聚焦探讨了这一问题。其一,在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中,重点探讨了教师如何把从教的必然性要求转化为教师主体的、自主的、内在的需要,这种需要无疑会成为教师向“四好教师”努力的内在动力。其二,在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中,深入论述了构建教师师德行为的调控机制,构建教师权利与义务实现的制度保障,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保障,以及构建教师师德自律的内部与外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保障,这将为教师向“四好教师”努力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其三,在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中,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发展、境界升华的路径、环节和过程,这无疑为教师向“四好教师”努力提供了具体的思路。总之,教师师德“六论”所探讨的内容对加强“四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有益的。

(三)有助于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与升华

教师无论是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还是承担社会服务工作,都需要有教师自身内在动力的推动,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师师德“六论”中,其主题是探讨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与升华问题。可以说,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形成了师德自律和不断升华师德自律的境界,就能够积极认真、自主、自觉地履行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的职责,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上进心,不满足于基本的工作要求和已取得的成绩,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拼搏,不断地升华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和专业水平境界。特别是在教师师德“六论”的论述中,一方面,它较深入地探讨了教师师德自律形成与自律境界升华的内在规律性问题,论述了教师如何把师德的必然性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如何转化为教师的内生动力,这种动力如何外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社会服务的实践行为,使教师师心自律向师行自律的转化;另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如何构建教师师德自律形成、升华的外部环境和氛围,以形成外在的动力,推动教师认同和承接这种外在的动力为自己内在的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内生动力,以形成教师师德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统一。

二、教师职业道德“六论”的内容

教师师德“六论”各论内容相对独立,但又不可分割,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各论的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一)教师师德现实境遇论

教师师德的现状与发展,一方面受到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能动地作用于这些发展。教师面对社会的现实境遇,既有师德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一,社会市场经济、政治民主、科技及文化发展的现实境遇。市场经济具有自由性、平等性、法治性、开放性、效益性、竞争性、创新性、宏观调控性的特点,同时,它天然地生长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等消极的东西,侵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社会上存在的腐败问题,对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以及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带来冲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教师的民主意识、依法执教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必须随之增强。当今,高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及迅猛发展,对教师的知识更新及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对创新精神、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在凸显文化主旋律的同时,也使得教师的师德修养、师德自律、教书育人能力以及信息能力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其二,社会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发展的现实境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卓有成效地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的普及,对教师的师德行为选择能力和师德评价能力、师德素质、为人师表、师德自律、师德境界等的要求更高了。其三,义务教育、终身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的现实境遇。这些方面的境遇,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及技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意识、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师德及师德自律等方面提出了更直接、更迫切、更高的新要求。教师身在其中,深感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必须注重反思与发展,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

(二)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

人的动力问题,尤其是人的精神动力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教师,如何形成师德自律,怎样才能做到和持之以恒地坚持师德自律,不断升华师德自律的境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师德自律的必然性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主体需要,能否形成内生动力。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本质利益关系的深刻认识,是对师德自律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力价值的认同,是自觉践行师德自律的渴求与精神自觉。其一,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其特性具有精神性、自觉性、自主性和稳定性。其二,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具有自主性的师德理性智慧的功能;具有使教师获得师德主体性的功能;具有形成师德主体动力的功能;具有自主地调控教师自身各种需要的功能。其三,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的内容主要有: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道德需要;教师从教职业中维护与发展共同利益的需要;教师思想道德、专业素养等方面全面发展完善的高层次需要;教师人格境界升华的需要。总之,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对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与其境界的提升具有持久的推动作用。

(三)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

教师师德自律既需要内生动力,也需要外生动力。这种外生动力的实质是教师师德自律的他律,它包括教师师德自律的外在导向、外在教育、外在要求、外在约束、外在制度、外在管理、外在保障、外在环境、外在氛围和外在调控等。它是相对于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而言的。其一。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的主要根据是教育职业职责的要求,是教育职业社会关系的要求,特别是反映这种职业职责与社会关系的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其二,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的本质特征有:激励导向性与约束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层次性的统一;管理性与自觉性的统一。其三,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师德自律行为的调控机制,注重教师师德自律行为前导向,以师德规范导向、教师职业价值观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等为主;注重教师师德自律行为过程监督,主要以学校师生的民主监督、年度工作考核、社会舆论监督为主;注重教师师德行为后奖惩,包括学校行政奖惩、舆论褒贬和法律惩处等方式,以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教师师德自律。二是构建教师权利与义务实现的制度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只有得到制度性的安排和保障,才能为教师实践师德规范的要求和履行从教的义务等的内心认同提供一种外生动力。教师既有从教的职责与义务,又有从教的个人利益与权利,两者是统一的。为此,在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保障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的法律保障和学校的组织保障,特别要重视发挥学校工会维权职能的作用。三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保障。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改进和完善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是教师主体性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这一制度要突出教师的主体性;突出教师的发展性;突出柔性管理和突出学校民主管理,以保障教师的主人公地位和其作用的发挥。四是构建教师师德自律的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和其境界的提升,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一环境可分为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校内环境主要是树立校园文化精神,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尤其是推进师德文化建设,张扬良好的师德师风。校外环境,主要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正能量导向作用,为教师的师德自律的形成和其升华提供基本的保障及巨大的外生动力。

(四)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

教师师德师心自律,是教师师德自律形成的路径之一。师心自律,是教师的师德自律意识与师德必然性要求的统一,师德的要求已成为教师内在的自主要求和师德的实践精神。教师师德师心自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复杂因素,但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应是最重要的因素。为此,要形成师德师心自律,一是教师要自觉地培养师德自律意识。这种师德自律意识的形成是教师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长期过程。教师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的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教师师德师心自律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二是教师要实现师德规范内化,即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学习、认知、体验、选择、修养、磨炼、认同,把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师德意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信念、师德准则、师德原则、师德理想、师德良心、师德荣辱观、师德价值观,逐步形成师心自律。

(五)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

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这是教师师德自律形成的路径之二。师行,即教师的师德行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是教师在师心自律的导向下,按师德规范的要求做出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且可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其一,教师师德师行自律的特征:它是教师在师心自律的主导下选择的师德行为,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自主行为、自愿行为;它是教师内心遵循师德规范要求所选择的且与师德规范要求相统一的师德行为;它是教师出于对他人和社会有利所选择和做出的师德行为;它是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师德行为。其二,热爱学生是师德师行自律形成的前提。爱生既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灵魂,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更对教师师行自律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还是教师师行自律社会价值实现的途径。其三,忠于职守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关键。忠于职守,是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尽心尽力完成所应当承担的各项任务,且取得的成效符合其岗位的要求。忠于职守既是教师从教的社会要求,也是教师从教其内心的天职和师德师行自律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忠于职守履行教书育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职责;忠于职守从事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忠于职守用教师的知识、技术等直接为社会服务;忠于职守传承中华文化。其四,行为示范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标志。行为示范,是教师严格自律,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楷模。行为示范,是教师的传统美德,是教师从教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内在本质的根本体现。其五,张扬教师的主体性和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重要保证。

(六)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

教师团队,是教师为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共同目标的实现所组建的工作群体。教师团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教育教学团队、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社会服务团队等。其一,教师团队具有以下特征: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具有专业素质、能力及技能的互补性;具有成员间的互动性。其二,教师团队对教师师德自律的作用。教师团队具有其成员间互动的自觉性、团队运行的规范性和工作协调性的特点。其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教师师德自律的内生动力;其规范性有利于形成教师师德自律的外生动力;其协调性有利于形成师德自律的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良性互动。其三,加强有利于教师师德自律形成和其师德自律境界升华的教师团队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团队的精神、目标、理念的认同,培育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主动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与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的意识。二是加强教师团队有利于形成师德自律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时效性的制度建设。加强教师团队的师德文化建设,能为教师团队形成师德自律和团队的持续性良性运行提供保障。

三、教师职业道德“六论”的深化

关于教师师德“六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做更深入地研究。

(一)现实境遇对教师师德自律影响的内在联系的关联性问题

现实境遇对教师师德自律的影响,既有正面的推动作用,又有负面的消极作用,并且每个时期社会现实境遇都是不一样的,往往同一个教师面对不同时期的现实境遇,不同的教师以及不同经历的教师面对同一时期的现实境遇,其对师德自律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在这些问题当中,影响其内在联系的关联性是否有规律性,或是规律性与偶然性相联系,对诸种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是有意义的。

(二)如何更有效地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的问题

在教师师德自律的问题上,其内生动力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一个教师能否有师德自律的意识,能否认同师德自律,能否自觉实践师德自律的要求,能否形成师德自律的境界,能否不断地升华这一境界,这些问题都与师德自律的内生动力相关联。为此,如何激发教师的师德自律内生动力,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这里就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如社会生活环境怎样才能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教师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与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的关系,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更有效地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等。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对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是有益的。

(三)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关系问题

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教师自由意志的体现,是教师自主自觉张扬主体性与增强职业责任感相统一的体现,是教师自我修养的体现。而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力量,是一种他律,是外在的教育,是外在的制度,是外在的调控机制。这两者在本质上是各不相同的,但在教师师德自律形成和其境界的升华过程中,在客观上两者都不同程度地起到推动作用。为此,两者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影响,外生动力如何才能转化为内生动力,这种转化的中介有哪些等问题,都有待深入地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2篇

一、理论症结

长期以来,师德认知理论与师德建设实践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乃是师德认知理论没有全面反映师德实践的主、客体全貌。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反映论。师德认知理论即师德认识论,应该也必须遵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反映论。它是按照实践认识论原理,在师德建设实践基础上建构的认知理论。而长期以来,师德认知理论脱离师德建设实践的主客体结构,形成了一条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和一个单极认知思维定势,成为制约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一大理论症结。

1.学界流行的师德问题认知“三步走”路线

翻开有关师德问题的专著、论文、教材等,不难发现,这些成果均把师德建设的对象瞄准了一线任课教师,把师德问题的始作俑者定位于一线任课教师身上,并大致按照一条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采用单极思维方法,建构自己的师德建设理论。这种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和单极思维大致如下。

第一步是列举出一大堆师德失范的种种表现,如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与价值观扭曲、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敬业精神缺乏,不备课、不学习,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学术造假;言行举止不文明、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示范作用欠缺;上课自由散漫、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等。

第二步就是找出造成师德失范的原因,诸如市场经济导致教师极端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抬头,价值观发生偏颇;我国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外来腐朽观念侵蚀了教师的灵魂,使部分教师的价值观扭曲、功利主义加重,看重物质上的索取,背离了“为人师表”的价值取向;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监管措施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师德监督乏力、评价机制不健全。

第三步就是依据上述师德失范表现和缘由,提出应对策略或者拿出针对一线教师师德的一篮子整改措施。如强化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使师德建设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自律;落实有关师德规章制度,维持对师德失范的高压态势,使师德他律刚性化;加强师德监督力度,健全师德评估体系,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督导机构,随时查找师德问题;不定期组织学生评教,以开展“人民战争”的方式,将教师的一言一行纳入广大学生的监督视野,把人民教师置于“天罗地网”似的监控之中。

上述就是学界比较流行的师德问题认知的“三步走”路线,即师德下滑表现——成因——对策。这是典型的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它的片面性和单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师德问题的成因上,把教学一线教师看作是导致师德下滑的“元凶”,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问题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履行责任与义务而造成的师德失范。另一方面,在应对策略上治标不治本。由于对成因的片面理解,消除这些成因的措施与对策当然也是片面的。现实也表明,只面对教师一方,而忽视师德问题的更深层次根源的揭示,无法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师德问题的应对措施。

2.对师德认知单极思维的哲学分析

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违反了马克思创建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师德实践主、客体认知的片面性。

无论是师德实践,还是师德建设实践,都具有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师德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师德实践的客体主要是学生,也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师德建设的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领导与学生,甚至还包括社会各界,他们都负有建设师德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师德的好坏,固然与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有关,但是,也与学生的学德、领导的官德、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密切关联。师德实践是师德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行为过程,而非教师单方面的行为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凡是实践活动,均有自己的主体和客体。实践结果由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而促成,并非实践主体单独一方所致。师德建设也是一项实践活动,师德建设实践的效果如何,不单独取决于教师一方,而是取决于师德实践的相关各方的共同作用。而学界一直流行的师德考查方法,并未将师德相关的各方都考虑在内,只是把眼睛盯在一线教师身上。治理师德下滑,就是单独治理教师,不包括对“教育管理者”的官德治理。“管理者”来领导实施师德建设与师德培育,他们具有师德建设的决策权和师德评价的解释权,而他们也是师德培育的重要对象。师德与师德建设的实践结果,由管理者、学生、社会公民与教师共同相互作用而形成,怎么可以把师德治理的对象搞一边倒,片面对准一线教师呢?

第二,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道德观,导致师德认知上的偏差。

一谈到道德下滑,人们就不由自主地将这种下滑的根源归之于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导致人们见利忘义、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这是一种经验主义的直观独断论,是形而上学绝对静止观点的翻版。马克思主义向来反对超时空道德论,认为道德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道德,也不存在一种一劳永逸的道德。在封建社会,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由其决定的道德观念必定是男尊女卑、家国不分的封建皇权至上论、等级秩序观、家族宗法礼教,等等。在封建社会的家庭中,男家长具有至上权威,因为全家老小全靠他种地打粮维持生存。一个家族是一个小家,整个天下就是由这些小家组成的一个“大家”(国家),这个“大家”的家长就是封建皇帝。因此,包括君主制、家长制、等级制等意识形态,因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均具有进步意义。与此相应的师德观念,“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也是当时生产力状况的产物,我们现代人能说这些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在当时是错误的吗?同样,今天我们实行市场经济,也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由市场经济内生出的道德理念,也具有进步性。市场经济就是平等交易、自由买卖,因此自由、平等就是最合理、最正义、最大的道德。自由、平等、竞争、物质索求,都是市场经济内生出来的正当道德取向,树立这些市场观念都是道德的。既然如此,能说我们的人民教师有物质诉求是错误的吗?既然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教师的正当物质诉求有何不道德?即便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有引起道德滑坡的可能,但是人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今社会道德和师德滑坡现象。当今的公民道德滑坡和师德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总体爬坡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表面看是道德滑坡,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总体过程中的道德爬坡。人们不能只看到眼下表面的道德滑坡,而看不到道德总体上的爬坡。道德滑坡是道德爬坡总过程中的阵痛,不代表当今道德发展的主流。同样,师德也是如此。这就是道德、师德发展的辩证法。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不能正确看待当下的师德问题和师德建设;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把教师的正当物质诉求看作是师德下滑,把教师看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超人乃至“神”,而不是把教师当做“感性的人”“现实中的个人”[1]来对待;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会把师德建设引向偏离社会现实的歧途,导致师德培育畸形化。

第三,师德认知理论的偏差还体现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在师德认知论中的缺失,以及对待多元道德的片面性。

道德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道德、师德也同样有这两个特点。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漫长的国家,有着2 000多年的封建传统道德脉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些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道德思想,如孝德、诚信等应该积极继承,而有的道德观念则需要抛弃。但是有些腐朽没落的道德流毒却遗留了下来,甚至正在死灰复燃。考查师德必须充分重视当今多元道德文化并存的现状,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它们对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影响,把握好它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应发挥作用的限度。比如,强调师道尊严可有利于抵制学生辱师现象的发生,强调市场平等、贯彻师生民主平等,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过分强调师生平等,并完全与市场平等混同,则会淡化“尊师重教”,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我国封建等级制度与等级伦理思想,以及“”期间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使得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当然也包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长期受到人格尊严上的压抑。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行,一下子唤醒了国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意识,往往会产生对这些旧道德观念矫枉过正的现象。新的道德观念在冲垮“师徒如父子”等旧师生等级观念的同时,也重创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所以,正确对待多元道德,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极端化,对于师德认识理论的合理建构,意义不可小视。

新时期师德认知所违反的上述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正是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培育陷入误区的理论症结。

二、现实症结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文化价值结构的多元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依然存在着如下多种文化价值:封建官文化价值、等级文化价值、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形态在当今并存[2],都对师德认知与师德建设产生影响。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情况:管理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依靠自己手中掌握的教育教学资源(比如课时、教学岗位、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专业培训、学历进修、评优选模,等等)的优势,顺势掌握起了师德建设的领导权、解释权、评价权,将自己凌驾于教师之上。一线教师只好依附于人人称呼的“领导”或者管理者。在这种情势下,一线教师如何保持自己的高尚道德?这必然导致部分教师势利眼、落井下石现象的发生。教师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的实施,在某些学校导致的现实后果是教育内部阶层的分化:一方是官文化群体,一方是教师亚文化群体;一方是“资本家老板”,另一方是这些“老板”雇用的“工人”(一线任课教师)。“老板”高高在上,不断强化官文化价值和竞争文化价值,挑起教师之间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和矛盾加剧,而“老板”趁机从中渔利,充当他们矛盾的天然裁判,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和权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作用下的竞争,嬗变为一种新的竞争文化价值,被“老板们”看中,在教育界越来越发挥着一种极其特殊的作用。个别教师为了维持自己在单位部门里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昧着良心,不择手段,讨好“老板”,而老实人只能充当最好捏的“软柿子”,在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老板”无“官德”、“工人”无师德的局面。

在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内部,职务级别严格、上级聘用下级,虽有民主成分参与,但由于官文化价值与思想的残存影响,形成了下级依附上级、一线教师永远是最底层下级的局面,可谓封建等级文化价值有了新的变种。初级阶段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多元并存、相互交织、互相嫁接、独特的文化价值生态。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与相互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而这正是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培育中的现实症结所在。

新时期,师德实践与师德建设理论,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人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新形势下师德问题所发生的新动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尤其要看清,新形势下多元文化价值格局的存在现实及其对师德建设和师德培育的影响与挑战;看清师德认知理论中存在的单极思维定势、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的师德反映论。唯如此,才能提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目标、新策略,引导我国的师德建设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系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期多元文化价值格局下师德建设的症结与师德培育路径研究”(课题号:DIB111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师师德;师德自律;内生动力;外生动力

教师职业道德课,可称为教师师德课。这门课主要是面对高校师范本、专科大学生而开设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的课程,也是对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及平时师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教师师德课“六论”问题,围绕六个论点展开,即教师师德现实境遇论、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

一、教师职业道德“六论”的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在这里,师德高尚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教师师德课作为面对高校师范大学生和教师而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或专题讲座,探讨如何改革其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如何使其收到应有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分析

当前,从教师师德的现状看,其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忠于教育事业,具有敬业精神,认真履行从教的职责,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注重师德修养,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潜心治学,崇尚学术,献身科学研究,并能热心为社会服务。但是,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如有的教师理想信念模糊,缺乏敬业精神,缺乏岗位责任心,仅把从教作为谋生的手段;有的教师学习懒惰,知识陈旧,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敷衍了事,不认真备课,不热心辅导学生;有的教师学风浮躁,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欠缺等。针对师德存在的诸种问题,在教师师德“六论”问题中,教师师德现实境遇论,专门探讨在社会大环境中各种社会因素对教师师德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探讨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危害性及原因;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从自律的角度对师德存在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这些无疑有助于对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二)有助于“四好”教师队伍的建设

2014年9月9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并作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的讲话,提出了“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并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重要的是,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即“四好教师”。加强“四好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教育,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二是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爱岗敬业,注重师德修养,注重师德自律,注重升华师德境界,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三是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具有坚实的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具有从教的教育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做智慧型的教师;四是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美的人格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主题,“仁爱之心”是教育的真谛,是撬动学生心灵的钥匙,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本分,是教师的天职。可以说,“四好教师”是全面发展的教师,是高素质的教师,是高境界的教师,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四好教师”呢?教师师德“六论”聚焦探讨了这一问题。其一,在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中,重点探讨了教师如何把从教的必然性要求转化为教师主体的、自主的、内在的需要,这种需要无疑会成为教师向“四好教师”努力的内在动力。其二,在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中,深入论述了构建教师师德行为的调控机制,构建教师权利与义务实现的制度保障,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保障,以及构建教师师德自律的内部与外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保障,这将为教师向“四好教师”努力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其三,在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中,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发展、境界升华的路径、环节和过程,这无疑为教师向“四好教师”努力提供了具体的思路。总之,教师师德“六论”所探讨的内容对加强“四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有益的。

(三)有助于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与升华

教师无论是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还是承担社会服务工作,都需要有教师自身内在动力的推动,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师师德“六论”中,其主题是探讨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与升华问题。可以说,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形成了师德自律和不断升华师德自律的境界,就能够积极认真、自主、自觉地履行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的职责,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上进心,不满足于基本的工作要求和已取得的成绩,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拼搏,不断地升华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和专业水平境界。特别是在教师师德“六论”的论述中,一方面,它较深入地探讨了教师师德自律形成与自律境界升华的内在规律性问题,论述了教师如何把师德的必然性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如何转化为教师的内生动力,这种动力如何外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社会服务的实践行为,使教师师心自律向师行自律的转化;另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如何构建教师师德自律形成、升华的外部环境和氛围,以形成外在的动力,推动教师认同和承接这种外在的动力为自己内在的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内生动力,以形成教师师德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统一。

二、教师职业道德“六论”的内容

教师师德“六论”各论内容相对独立,但又不可分割,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各论的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一)教师师德现实境遇论

教师师德的现状与发展,一方面受到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能动地作用于这些发展。教师面对社会的现实境遇,既有师德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一,社会市场经济、政治民主、科技及文化发展的现实境遇。市场经济具有自由性、平等性、法治性、开放性、效益性、竞争性、创新性、宏观调控性的特点,同时,它天然地生长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等消极的东西,侵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社会上存在的腐败问题,对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以及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带来冲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教师的民主意识、依法执教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必须随之增强。当今,高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及迅猛发展,对教师的知识更新及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对创新精神、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在凸显文化主旋律的同时,也使得教师的师德修养、师德自律、教书育人能力以及信息能力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其二,社会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发展的现实境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卓有成效地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的普及,对教师的师德行为选择能力和师德评价能力、师德素质、为人师表、师德自律、师德境界等的要求更高了。其三,义务教育、终身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的现实境遇。这些方面的境遇,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及技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意识、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师德及师德自律等方面提出了更直接、更迫切、更高的新要求。教师身在其中,深感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必须注重反思与发展,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

(二)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

人的动力问题,尤其是人的精神动力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教师,如何形成师德自律,怎样才能做到和持之以恒地坚持师德自律,不断升华师德自律的境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师德自律的必然性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主体需要,能否形成内生动力。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本质利益关系的深刻认识,是对师德自律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力价值的认同,是自觉践行师德自律的渴求与精神自觉。其一,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其特性具有精神性、自觉性、自主性和稳定性。其二,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具有自主性的师德理性智慧的功能;具有使教师获得师德主体性的功能;具有形成师德主体动力的功能;具有自主地调控教师自身各种需要的功能。其三,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的内容主要有: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道德需要;教师从教职业中维护与发展共同利益的需要;教师思想道德、专业素养等方面全面发展完善的高层次需要;教师人格境界升华的需要。总之,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对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与其境界的提升具有持久的推动作用。

(三)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

教师师德自律既需要内生动力,也需要外生动力。这种外生动力的实质是教师师德自律的他律,它包括教师师德自律的外在导向、外在教育、外在要求、外在约束、外在制度、外在管理、外在保障、外在环境、外在氛围和外在调控等。它是相对于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而言的。其一。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的主要根据是教育职业职责的要求,是教育职业社会关系的要求,特别是反映这种职业职责与社会关系的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其二,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的本质特征有:激励导向性与约束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层次性的统一;管理性与自觉性的统一。其三,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师德自律行为的调控机制,注重教师师德自律行为前导向,以师德规范导向、教师职业价值观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等为主;注重教师师德自律行为过程监督,主要以学校师生的民主监督、年度工作考核、社会舆论监督为主;注重教师师德行为后奖惩,包括学校行政奖惩、舆论褒贬和法律惩处等方式,以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教师师德自律。二是构建教师权利与义务实现的制度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只有得到制度性的安排和保障,才能为教师实践师德规范的要求和履行从教的义务等的内心认同提供一种外生动力。教师既有从教的职责与义务,又有从教的个人利益与权利,两者是统一的。为此,在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保障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的法律保障和学校的组织保障,特别要重视发挥学校工会维权职能的作用。三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保障。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改进和完善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是教师主体性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这一制度要突出教师的主体性;突出教师的发展性;突出柔性管理和突出学校民主管理,以保障教师的主人公地位和其作用的发挥。四是构建教师师德自律的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和其境界的提升,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一环境可分为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校内环境主要是树立校园文化精神,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尤其是推进师德文化建设,张扬良好的师德师风。校外环境,主要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正能量导向作用,为教师的师德自律的形成和其升华提供基本的保障及巨大的外生动力。

(四)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

教师师德师心自律,是教师师德自律形成的路径之一。师心自律,是教师的师德自律意识与师德必然性要求的统一,师德的要求已成为教师内在的自主要求和师德的实践精神。教师师德师心自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复杂因素,但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应是最重要的因素。为此,要形成师德师心自律,一是教师要自觉地培养师德自律意识。这种师德自律意识的形成是教师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长期过程。教师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的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教师师德师心自律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二是教师要实现师德规范内化,即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学习、认知、体验、选择、修养、磨炼、认同,把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师德意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信念、师德准则、师德原则、师德理想、师德良心、师德荣辱观、师德价值观,逐步形成师心自律。

(五)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

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这是教师师德自律形成的路径之二。师行,即教师的师德行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是教师在师心自律的导向下,按师德规范的要求做出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且可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其一,教师师德师行自律的特征:它是教师在师心自律的主导下选择的师德行为,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自主行为、自愿行为;它是教师内心遵循师德规范要求所选择的且与师德规范要求相统一的师德行为;它是教师出于对他人和社会有利所选择和做出的师德行为;它是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师德行为。其二,热爱学生是师德师行自律形成的前提。爱生既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灵魂,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更对教师师行自律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还是教师师行自律社会价值实现的途径。其三,忠于职守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关键。忠于职守,是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尽心尽力完成所应当承担的各项任务,且取得的成效符合其岗位的要求。忠于职守既是教师从教的社会要求,也是教师从教其内心的天职和师德师行自律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忠于职守履行教书育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职责;忠于职守从事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忠于职守用教师的知识、技术等直接为社会服务;忠于职守传承中华文化。其四,行为示范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标志。行为示范,是教师严格自律,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楷模。行为示范,是教师的传统美德,是教师从教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内在本质的根本体现。其五,张扬教师的主体性和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重要保证。

(六)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

教师团队,是教师为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共同目标的实现所组建的工作群体。教师团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教育教学团队、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社会服务团队等。其一,教师团队具有以下特征: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具有专业素质、能力及技能的互补性;具有成员间的互动性。其二,教师团队对教师师德自律的作用。教师团队具有其成员间互动的自觉性、团队运行的规范性和工作协调性的特点。其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教师师德自律的内生动力;其规范性有利于形成教师师德自律的外生动力;其协调性有利于形成师德自律的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良性互动。其三,加强有利于教师师德自律形成和其师德自律境界升华的教师团队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团队的精神、目标、理念的认同,培育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主动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与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的意识。二是加强教师团队有利于形成师德自律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时效性的制度建设。加强教师团队的师德文化建设,能为教师团队形成师德自律和团队的持续性良性运行提供保障。

三、教师职业道德“六论”的深化

关于教师师德“六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做更深入地研究。

(一)现实境遇对教师师德自律影响的内在联系的关联性问题

现实境遇对教师师德自律的影响,既有正面的推动作用,又有负面的消极作用,并且每个时期社会现实境遇都是不一样的,往往同一个教师面对不同时期的现实境遇,不同的教师以及不同经历的教师面对同一时期的现实境遇,其对师德自律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在这些问题当中,影响其内在联系的关联性是否有规律性,或是规律性与偶然性相联系,对诸种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是有意义的。

(二)如何更有效地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的问题

在教师师德自律的问题上,其内生动力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一个教师能否有师德自律的意识,能否认同师德自律,能否自觉实践师德自律的要求,能否形成师德自律的境界,能否不断地升华这一境界,这些问题都与师德自律的内生动力相关联。为此,如何激发教师的师德自律内生动力,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这里就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如社会生活环境怎样才能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教师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与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的关系,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更有效地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等。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对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是有益的。

(三)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关系问题

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教师自由意志的体现,是教师自主自觉张扬主体性与增强职业责任感相统一的体现,是教师自我修养的体现。而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力量,是一种他律,是外在的教育,是外在的制度,是外在的调控机制。这两者在本质上是各不相同的,但在教师师德自律形成和其境界的升华过程中,在客观上两者都不同程度地起到推动作用。为此,两者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影响,外生动力如何才能转化为内生动力,这种转化的中介有哪些等问题,都有待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主体;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149-02

一、关于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履行职业责任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操守、准则。职业道德是从业者的一种内在心理意识和信念,是在长期从业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约束机制,在行业内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者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接受锻炼、教育以及陶冶的提高和完善过程,有他律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自律。

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不但关系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时指出,教师应当“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同志曾号召,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主体的职业道德修养更多的体现为他们的自律行为。而自律就是他们在结合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工作特点而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行为和意识。评价和衡量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主体的职业道德修养,不能只是凭借几个量化的指标,而是要依靠一些可以触及良心、道德甚至是灵魂深处的正确理念和积极导向。一名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人员,其评估毕业论文的行为一定是积极乐观、一丝不苟的,评估结果也一定是真实可靠、公平公正、心安理得和问心无愧的。

二、关于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估主体

评估英语本科毕业论文通常需要六个步骤,分别是确立评估标准、选聘评估主体、将论文交给评估主体、评估主体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反馈、对答辩的评估。在这六个步骤中,除了确立评估标准和选聘评估人员这两个步骤之外,其余步骤均与评估主体密切相关,评估主体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评估毕业论文首先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谁来评”、“评什么”和“怎么评”。确定评估主体实际上就是解决了“谁来评”的问题。

对于一个好的评估主体来说,各成员之间的年龄、学历、专业、性别等结构应该是合理的。黄猛和雷银生等人认为,一个好的毕业论文评估主体应该由开题小组、指导教师、评阅老师以及答辩小组构成。

开题小组负责评估选题的价值、研究方法、论证的逻辑,并给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指导教师负责评估论文的技术和非技术含量。评阅教师负责阅读和评价论文定稿。答辩小组负责评估口头答辩。

三、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主体的职业道德现状

蒋桂芳总结说,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1)政治信念不坚定。(2)缺乏敬业精神。(3)不能为人师表。(4)缺乏育人观念。(5)治学不严谨。

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群体,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主体也存在着蒋桂芳提到的职业道德问题。针对毕业论文评估这一工作,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主体的职业道德问题还突出地表现在这样的几个方面:(1)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本身的重要性存在错误的认识或认识不到位,不能按时、规范地评估毕业论文,有的时候还会带着情绪开展评估工作。(2)不愿意主动学习、钻研测试及评估领域的重要知识和理论,评估毕业论文时主观性随意性太强,打出的成绩往往经不起同行的推敲,可解释性不强,有的时候甚至无法说服学生。(3)评估主体各成员之间在评估的过程中往往各自为阵,缺乏应有的衔接与沟通,更谈不上有效的团队协作。

四、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主体的职业道德对评估工作的影响

①对学生的影响。从开题到答辩,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种“动态”特征意味着学生在前一个阶段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后一个阶段得到弥补。在这种动态评估中,评估主体的职业道德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会更大。往小的方面说,如果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差,那么他所给定的评估结果很有可能是随意的、不可靠的、不公正的,其评估结果会打击或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对下一阶段将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将要接受的评估心生恐惧,进而对自己开展的研究以及原本打算采取的一些弥补措施散失信心。往大的方面说,如果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差,在评估工作中给学生留下的都是不好的印象,带给学生的将是一些消极的、阴暗的记忆,会给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毕业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②对评估信度的影响。一般来说,评估主体的职业道德意识越强,评估的态度就会越端正。评估的态度越端正,评估的过程就会越认真。评估的过程越认真,评估的精确度就会越高。评估的精确度越高,评估结果的可靠程度也就会越高。③对其他评估主体的影响。评估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是开题小组、指导教师、评阅教师以及答辩小组共同的工作。只有各方人员通力协作,评估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如果各评估小组的职业道德意识都很强,那么各个评估环节就会有一个很好的衔接。相反,只要评估主体任何一方的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就会影响到其他评估主体的评估活动,致使评估活动无法有序、顺畅地进行。更为严重的是,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的一方所表现出的不端正的态度和不靠谱的行为有时候会影响到职业道德意识强的一方,让其他原本很好的另一方在思想和意识上受到动摇。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能力;素质模型;德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C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14-02

德育是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德”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德育研究者对制约德育实效的教师德育能力关注得比较少,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也关注不够。

一、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状况

笔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胜任德育工作,有效达成德育目的的能力。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状况非常不乐观,主要表现在:

1.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不够

国内外大多教师教育政策都强调教师教育应该包含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的相关课程,但是,多数国家的教师职业人职标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等均没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于是,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等问题,往往取决于教师教育机构对教师德育能力的个性化理解和他们自身的教育条件。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另外,“教师德育能力(素质)”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部分研究者所认同的概念。就内涵而言,研究者所持观点差异较大。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德育“技术”运用并达到德育目标的能力。就外延而言,研究者分歧也不小。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应该包括教师本身的基本文化素养、良好的人格特征、道德和科学素质及对学生和德育工作的热爱;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素质应该包括道德与文化素养、科学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有的研究者认为,德育能力应包括思想教育工作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德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德育科研能力。凡此种种,均反映了当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亟待加强和深入。

2.研究的科学性不强

为了向中小学教师提供德育能力发展参照标准,帮助,中小学教师迅速提升德育能力,部分中小学教师根据个人的德育经验,提出某些德育能力发展的内容和办法。因此,当前有大量的关于教师德育工作经验方面的书籍不断出版,这些书籍包括本土著作和译著。例如《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给年青班主任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青教师的五项修炼》(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等等。这些书籍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创作的,多针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德育)工作总结的大量经验,这些书籍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些研究由于缺乏客观性和普适性,无法真正改变教师德育能力发展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而且,由于这些经验没有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受具体情景的局限,很难在更大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和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因此其指导作用受到较大限制。

3.缺乏基础理论支撑,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

当前国内外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不多,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更多地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来论述的,导致其研究缺乏系统性,或者因脱离德育特质来论述而缺乏完整性,这都是缺乏基础理论支持的表现。

苏联教育家涅德巴耶娃在谈及“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的问题时认为,教师应该具备12种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尽管她没有直接指出哪些能力是教师的德育能力,但是,绝大部分能力都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所必须的能力。只是这些能力之间区分的标准不明确,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也相当松散,没有构成相对系统的德育能力结构。之后,英国教育家赫斯特(P.H.Hirst)、哈里斯(Alan Harris)对德育教学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道德知识方面的要求,道尼(M.Downey)和凯利(A.V.Kelly)提出教师要熟悉学生道德发展心理的德育能力,但这些研究是比较零散的和不成系统的。相对较为系统的研究,是美国的教育研究者莱茵(Kevin Ryan)对德育教师提出的7种能力要求,但这些要求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过程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和学生心理过程对教师德育素质的要求。

在国内,汪刘生从班主任认知过程、意向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讨论了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这是我国早期对班主任德育能力进行探讨的文献之一。但是,这篇论文显然是仅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论述的,缺乏多学科的视角,对德育特质掌握得不够全面,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某些观点的偏颇,而且论文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班主任,不符合当前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戴锐认为,德育能力素质包括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心理品质和操行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他是基于德育过程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的,但是他忽视了教师德育能力的心理结构,使得这些能力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更缺乏能力发展的合理的心理学基础和解释。段洪和张兴认为,德育工作者的素养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点具体内容,这是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研究者忽视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特征把握的能力和相关知识,同时,两位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的事实也缺乏考虑。戚万学和唐汉卫认为,德育教师应该是道德哲学家、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艺术家。但是,书中此部分的内容缺乏详细推理,有对德育教师要求过高之嫌。2007年第4期的《教育研究》刊登了《德育专业化问题笔谈》,数位研究者参与了笔谈,有个别研究者试图参照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提出教师德育专业化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有些没有反映教学能力与德育能力的差异,有些没有突破德育教学的限制,成了仅仅探讨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而且,这些探讨可能局限于“笔谈”这种形式,也没有系统的对教师德育能力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教师德育能力的意义

1.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德育实效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难题,很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都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从德育目的、德育

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角度对当前学校德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但是,作为制约德育实效的另一个因素――教师德育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研究。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缺乏,源于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欠缺。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缺乏客观标准和方向,制约了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德育师资无法满足德育的发展,最终导致德育低效。我们只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把握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从而为提高教师德育实效打下师资方面的基础。

2.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从学科归属的角度讲,属于教师教育理论范畴。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比较零散和不成系统等现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对影响教师德育能力的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形成相对系统的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拓宽和加深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科学化。

3.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缺陷,也无法推动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加深和拓宽教师德育能力理论,将有力于推动教师(德育方面的)专业发展的科学化。

三、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初步设想

对教师德育能力的研究,笔者提出下面几点设想:

1.确定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社会文化是德育的背景和前提,它既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德育任务,又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条件。因此,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的德育能力的要求会有所差别。只有对当前我国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明确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2.分析确定当前学校德育任务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人的活动步骤、过程、方式以及对活动主体的要求都是活动目的的反映。因此,对学校德育任务进行分析,能对教师德育能力要求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3.分析德育特质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引起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产生较大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德育本质认识的分歧。而德育本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它涉及“德”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研究者应该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四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对德育的特质进行分析,然后确定符合德育特质的教师德育能力的基本内容。

4.调查当前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

为了提高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的普适性,扩大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的指导范围,研究者应该尽量避免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研究者应该对那些德育工作实效较高的教师、学生和德育管理者进行调查,总结他们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共同认识和方法。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5-0071-05[HT〗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担负着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责任。所以,教师的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其引导施教的教育效果,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经历了一个急剧的膨胀期,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有61.99万人,到2010年增加到134.31万人,10年间新增教师72.32万人,入职时间不足10年的大学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8%。若以2006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07.6万人来计算,到2010年入职不到6年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0%①。若以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为青年,我国大学基本上是青年教师占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角,他们的职业素养、专业化程度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希望。在大学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中,职业道德是其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本文主要对我国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与反思,进而提出我国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发展方向。

一、 研究概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大学教师职业素养”、“大学教师信仰”、“大学教师伦理”等关键词进行题名精确匹配搜索,1980—2011年共搜集到文献246篇。从检索到的文献来看,1980—1989年仅有2篇文献,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大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关注不够。从1990—1999年共检索到有关研究论文38篇,研究内容涉及大学青年教师师德内涵、职业道德建设内容、社会经济转型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心理学依据和规范机制等问题。2000—2011年共检索到相关论文206篇,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人们研究大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高潮期。此期内,在研究内容上,不仅研究普通高校的师德建设问题,还研究了各级各类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这是与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分不开的。

二、 研究的主题内容

1.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研究。纵观不同时期的研究文献,不同的学者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表述不一,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1\]。在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研究上,争论的焦点是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道德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以“教师职业”为对象和内容,把教师职业道德放到公德领域去理解;而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水平,这是把教师私人领域的个人道德转移到公共领域。其实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师职业道德关注公德,教师道德关注私德,二者之间不能画等号,不加区分,公德私德混为一谈,可能造成教师无谓的道德负担,不关注教师道德,仅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又不能有效地推进师德建设\[2\],所以,理想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把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

2.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研究。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研究上,学者们大多数提到了以下几点内容,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尊重学生、言传身教、严谨治学、关心集体、热爱学生。2011年10月教育部会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列出了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共计6条,分别是爱国守法、敬爱学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3\]。由此可以看出,各个专家学者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研究已经基本涵盖了教育部制定的规范内容。需要指出不同的是,有的学者提出教师道德须从传统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蕴涵着教师的专业责任、道德品性和专业精神。而教师专业伦理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关系的总和\[4\]。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7篇

一、创设情境,激趣与求知欲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要注意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催化剂,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理论也强调培养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动地学习。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多地带有直觉性、形象性,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具体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独具匠心地创设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点燃其求知欲望,激发其兴趣,将其带入一种好奇、渴盼而急不可耐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声像相配,创设与教学内容吻合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道德观念的认知;还可以创编相应的故事、诗歌、小品剧等组织学生去读、去表演,通过学生亲临其境的投入,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道德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创设悬念,巧设启发提问,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并促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表演、小品等活动创设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使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自学课文,探求新知,获得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其间师生双方可以平等、和谐、自由地进行思想情感交流。而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进行自主活动是自主学习理论要求的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学习的权利。

1.让学生自学课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字面含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材的意识,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新思想品德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编排的:低年级教材以图文为主,形象生动;中高年级以故事或典型事例、数据或资料为主要形式,配有相应的插图,行文通俗有趣,所以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且有能力读懂课文。教师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去读、去理解、去感悟,从而获得道德认识。

自读之前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文中的“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探究”、“讨论”、“活动”等,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而把握课文重点。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求得真谛,在亲临其境中悟出哲理,让他们在读、想中开拓思维,教育自我。

2.问题让学生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贵有疑”。李政道也说过,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一切有成就者共同的显著特征。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追根溯源的愿望。质疑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字比解疑更为重要。因此,在指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质疑,是学生提高道德认识、促进和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和培养学生敢疑、善疑、会疑的精神,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样化、新颖独特、有价值而不应该惟书惟师是听。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自主讨论,感悟道理,深化道德认识,强化情感体验

如果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创新教育”的开端,那么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知识深化的过程。讨论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兴趣,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提高学生对思想、行为是非分辨的能力,加深对课文道德观点的理解。在讨论中尽可能地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较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做到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防止出现偏激。要培养学生以科学求实的精神,运用正确的观点和具体事实,认真分析讨论问题的方法,尤其是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和自己的思想来摆事实、讲道理,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达到“真正的教育”。

1.讨论内容可以是结合课文讨论得出的教育观点,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不能释疑的问题。

2.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意见观点相左引起争议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防止学生走入误区。

3.教师要对讨论的场面、得出的观点给予适时的、真诚的赞赏。因为赞美能激发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营造美好的心境。思品课中教师赞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同样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导向和促进作用。

4.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讨论,“蹲下来”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向学生传递信任、尊重、鼓励、亲近的信息,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除此之外,在总结时教师还要以真情实感来激发学生情感,语言要富有激情,简洁形象,以情动情,避免空洞说教。正如思品教学原则所说的:教师要以自身的真情实感,以情载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四、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行为实践,深化道德情感

思品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最终目的。因此,思品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加强学生道德实践的教育指导,深化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而形成自觉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己的行为目标。教师要运用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的行为,尤其让学生以身边的榜样为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做到有始有终。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 主题 方式 教师点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更能突出学生主体,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从目前来看,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虽然引进了讨论式教学,但是教学实效却不高,主要是因为:设计的问题过于随意,不具备讨论价值;讨论方式较为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教师的“介入”不够及时、有效等。基于此,本文拟结合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例,深入分析实施讨论式教学的途径,以全面提升教学实效。

一、设计讨论主题,激发学生讨论

在实施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讨论的中心,设计贴合学生兴趣和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讨论主题,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一课时,笔者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讨论主题是在学生学习完“中华文化”相关的内容之后设计的,旨在促进学生结合中华文化,提出保护文化的合理化建议,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保护责任感。讨论主题:请结合当地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分析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性建议(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这一讨论主题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结合所学习的思想品德知识和社会认知,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并列举当地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分析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样的讨论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从而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丰富讨论方式,增强讨论实效

(一)情境式讨论

情境式讨论主要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再设计一定的情境问题,诱发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形成认知的一种有效的讨论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如综合利用图片、音乐、视频、语言等,让情境生动活泼起来,从而带动学生讨论的情绪。例如在教学苏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磨砺坚强意志》这一课时,笔者以情境方式引出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桑兰、霍金的事迹与成就。这个环节结束后,笔者继续利用多媒体播放田震的歌曲《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来营造氛围,并与学生一起哼唱: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此时,学生已经完全被情境感染了。笔者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讨论:桑兰与霍金的命运有什么共同特点?是什么让他们走向成功?请谈谈你自己的意志在哪方面较为薄弱以及该如何改进。学生结合情境和本课的内容,进行大胆讨论,讨论效果非常好。

(二)辩论式讨论

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而又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辩论式的讨论方式,从而使学生增强理解,学会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在辩论时,双方各抒己见,针锋相对。为了保证辩论顺利进行,教师还必须提前布置辩论任务,引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搜集辩论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在教学苏人版思想品德《培养好习惯》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展开辩论式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辩论的主题为“习惯决定命运”。教师将学生分为正反方,双方在辩论前搜集辩论所需要的资料,并精心汇编,推选主辩论手,安排记录员、总结员等,做好辩论的一切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师的一声“辩论开始”,代表不同观点的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举出“习惯决定命运”的具体例子支撑观点;反方也不甘示弱,提出相反的例子进行反驳。

三、教师介入讨论,点拨激发学生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9篇

一、我校和谐德育科研工作目标

在总课题组“和谐德育论”的指导下,通过《和谐成长》的深化研究及使用,预先设定道德实践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本德育教材,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熏陶道德情感、完善道德意志、疏导道德行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充分、自主的发展;树立德育科研典型学校,充分调动学校各级科研力量,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二、我校和谐德育科研工作要求

1、加强学习,认识到位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教师学习和谐德育理论,让教师充分认识《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课题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⑴、强化首位意识。

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抓不好,其他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要充分认识“道德的力量”、“德育的价值”,坚决摈弃重视考试、轻视德育的种种错误做法与危险做法,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⑵、强化科研意识。

素质教育深化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是搞好科研建设。教师要充分认识“德育科研的力量”,主动地给自己提出科研的任务要求,开展德育科研,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⑶、强化课题意识。

教师要以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使科研走进课堂、走进班级,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的和谐德育科研氛围。同时,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要重视课题申报、研究和推广。

2、思路清晰,注重过程

我校和谐德育科研是是由广大师生参与研究与实验,在总体思路指导下,运用总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和谐成长》为突破口),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验证与丰富总课题的研究成果,群众性、实践性是本课题的一大特色。主要是着眼于提高德育实效与办学水平,创新德育途径,以“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为具体目标、为一线师生搭建一个“三出”大平台。

课题研究不是个别人申领课题后独自研究或少数几个人合作研究,撰写出研究报告就大功告成,而是从所选择的具体课题入手,努力构建相对稳定的校本特色和谐德育体系,因此,学校要采用“全过程质量管理”课题管理模式,即动员全体成员,跟踪指导与服务课题全过程,有效调控影响课题的全部因素,持续改进研究方法和工作方式的一种课题管理模式。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艰苦工作,只有扎实的过程才产生出高质量成果。因此,要切实加强课题实施过程检查、跟踪指导和服务,对部分科研薄弱的班级、新人和新题加强指导、培训,投入必要的科研经费,确保研究计划稳步推进,研究过程扎实开展。

⑵、积极开展有针对性校本培训,课题研讨活动

学校要调动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多角度、多形式、多途径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可以结合某项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展开研讨,可以围绕一个突出问题、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习,也可以集合学校内一些课题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交流、推广。尤其要针对常用的、典型的和先进的科研方法的选择、实施和结果分析处理等内容,搜集典型案例进行有计划系统性研讨、培训。

同时,课题研究还需要学校的校长的重视,要有经费的支持、时间的保障,以及对科研教师的科学评价,都是课题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⑶、对课题研究过程的调整要合理合法

①、课题方案的调整。有些课题最初设计得比较大,在研究时发现不好落实,于是有些题目会出现缩小研究范围的情况,这时就要调整研究方案;还有的课题在研究时发现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故而也需要调整方案。

②人员的调整。包括人员的调动和人员的退出、加入等情况,这也是课题研究中的必然。

③研究内容的调整。有些研究内容不能落实或有些内容需要增加,这时会有删减或增加研究内容的情况。

④随着研究的推进,还要根据其他相关课题研究的进展来调整自己的课题,如果别人的研究走在了自己的前面,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地探索,而是借鉴别人的经验进行验证性研究即可。

3、工作到位,出好成果

⑴、在课题立项后,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建立健全机构,切实加强领导;

②组织课题论证,拟定研究方案;

③健全相关制度,制定年度计划(包括课题组例会、学习、检查、树立榜样、成果申报等);

④用好载体《和谐成长》(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丰富和创新《和谐成长》的内容和实验方式);

⑤定期组织培训,建设科研队伍;

⑥重视阶段检测,认真抓好年审;

⑦积极迎接年会,申报科研成果;

⑧重视积累资料,做好结题准备。

⑵、指导老师写好科研论文

许多老师对论文的撰写存在一定的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表达有困难。第二,没有材料可写。第三,没有理论依据。有些教师手头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中例子,但是,不知道怎样进行提炼。写出的论文好像小学生写的记叙文一样,评比不能得奖。课题研究正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除了实践,必须在平时做些文字积累。而经常性地动笔,能使你的笔头自然变得顺畅。平时有了丰富的积累,没有材料可写当然就不可能了。课题研究强调依靠相关的理论支撑,写作论文没有理论依据的问题同时得到了解决。因此,课题研究,会使教师写出优质的论文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

三、我校和谐德育内涵的深化研究

1、以“小课题”探究为突破口,立足课堂,师生共同研究

⑴、我校和谐德育“小课题”研究是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

①从研究目的看,“小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研究如何让经常迟到的学生不迟到,研究如何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研究如何在班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问题等等,这些课题都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是有实效的课题。

②从承担者的角度看,“小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小组确立并承担,教师即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

③从研究内容看,“小课题”研究的是教育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个教师真正参与其中,能够及时反思、总结,这种来自于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的“小课题”研究,必定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④ 从成果表达方式看,“小课题”研究成果表达除了研究报告以外,还有它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日志、叙事、案例、反思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我校所有有教师均建立有柳州教育都乐博客,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在博客中展示,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⑵、我校的和谐德育开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①、因为我们提倡“以班级管理或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确定为个人的研究课题,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使科研走进课堂、走进班级,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的和谐德育科研氛围。

②、实行老师申报为主、学生参与科研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班级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和谐成长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班级管理,营造班级氛围,发挥班级功能,提升班级形象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学生品质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班风建设以及各类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⑴、用和谐的班级文化陶冶学生

①、让教室具有文化特质----教室布置、环境熏陶。主要通过名人警句、班号、班规、学生座右铭等构成教室文化气息。

②、让班徽闪亮,让班歌嘹亮,让班号添彩。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徽、班歌、班号、班服等,亮出自己的风采。

③、每人一句座右铭,引领个人发展方向。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座右铭,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⑵、制定发展计划,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实现学生自我激励。

①、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包括近期、中期、远期规划。

②、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包括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商量制定符合自己班上学生情况的班级奋斗目标。

近期目标(一周或一个月)、中期(一个学期或一年)、远期(三年)。

制定班级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班级的未来发展方向。

⑶、规范班级制度,人人争创文明。

围绕学生学习纪律、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制度执行、班务管理等方面来把握重点内容、进行制度设计;在制定方式上要反映民主性和群众性。

⑷、建立班级自主管理,实行学生自我教育。

比如高一(11)班的口号是:我的班级我建设,我的成长我做主。

高二(3)班的口号是: 名牌重点不是梦,关键在行动。

高三(15)的口号是: 没有淘汰,只有先后;没有失败,只有磨练。

班级自主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班干例会;学生家访;学生“导师制”;学生自己主持主题班会;家长会;班级信箱等。

3、以活动为载体,以特色为主体,有效创新《和谐成长》内涵

主要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我们的工作主要结合学生成长的特点和学校实际,既注意抓好常规,又注重研究,创新方式,拓宽渠道,以活动为载体,以特色为主体,开展一系列适合我校发展的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丰富和创新《和谐成长》的内涵。

主题活动课是学校或班主任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型课程形式。它从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确定教育主题,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⑵、主题确定

①、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主题教育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

②、教育内容的确定,主要通过科研处、政教处以及高一、高二年级科研副组长共同协商,于开学一周内制定好计划,把本学期所有的活动主题公布在和谐德育工作研究计划中,让老师有所准备。每周还要把当周的主题公布在“学校工作安排”上,让学生、班主任有充分的准备过程。

③、不同的班级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另选主题。

⑵、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形式

①、国旗下讲话:由学生国旗下演讲、老师的赠语、行政领导的发言组成。讲话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主题而展开。

学生国旗下的演讲:由高一、高二各班轮流上岗,每周轮一个班,由1-2名学生演讲,讲话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本周主题,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例子,倡导校园文明,宏扬榜样力量,提高学生自我教育。

老师的赠言:每个星期由2-3位老师主讲,主要由优秀班主任、刚获得重要荣誉的优秀教师、或者是德高望重、名声在外的老教师,也有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组成。每位老师送给全校师生一句或一段自己认为最鼓舞人心的话,给师生们受到启发。

行政领导的发言:主要由校长、德育副校长和政教处领导组成,就本周的主题教育进行“画龙点睛”式的鼓动发言。

②、开展系列主题班会。

我校主题班会主要由学生主持、班主任引导或总结。可以有交流、讨论,但主要以“实话实说”的个人发言为主,每个同学都能在班会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达到解剖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每次主题班会都要写好班会教案,并做好班会记录。

班会课比赛采用“开放性班会”的形式:学校安排领导点评、各班邀请科任老师、家长、社区代表参加,这种开放性教育可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提高育人效果。

③、黑板报,以及广播站的宣传报道等。

多渠道、多方位的主题教育活动,使我校和谐德育得以健康、有效的发展。

本学期,我校主要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下:

1、开展感动校园系列活动

⑴、观看中央电视台《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晚会,学习和感受《2008感动中国》10大人物的感动事迹。

播放时间:3月2日--4日,每天播放2-3个人物

⑵、通过主题班会课,开展《2008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大讨论、并开展黑板报评比。

时间:3月9日(大讨论)、3月16日(黑板报评比)

⑶、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感动就在我的身边”感动校园征文比赛。

时间:3月下旬

⑷、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感动就在我身边”的《感动校园》摄影、书画比赛

时间:4月上旬

⑸、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感动就在我身边”的《感动校园》演讲比赛

时间:段考后两周

⑹、开展“感动就在我身边”的《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时间:4月下旬

⑺、开展“感动校园”人大人物颁奖晚会

时间:5月初

㈡、开展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

月主题周主题

3月

感动

中国、

感动

校园3月2—4日观看中央电视台《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晚会

3月5日开展学雷锋活动

3月9日开展“让爱在心中飞翔”主题班会

----《2008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大讨论

3月16日开展“感动就在我身边”的主题班会

----说说自己身边的感动人物

3月23日开展“感受关爱,勤奋学习”主题班会

----怎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段考后两周开展“感动就在我身边”演讲比赛

4月

“四月的怀念”

爱国教育4月5日--6日清明扫墓活动

4月13日开展“四月的怀念”主题班会

----铭刻历史、珍惜生活

4月20日开展“爱在这里起步”主题班会

----爱国主义教育

4月27日开展“学会分享更快乐”主题班会

----利他行为教育

5月

“阳光五月”心理健康教育5月4日“5.4”青年节活动

5月11日开展“给生命找一个主题”主题班会

------生命教育

5月18日开展“阳光总在风雨后”主题班会

-----抗挫折教育

5月25日开展“爱拼才会赢”主题班会

----竟争意识教育

6月“路在脚下”理想信念教育6月1日开展“崇高的理想,成功的一半”主题班会

----理想信念教育

6月8日开展“梦在心中路在脚下”主题班会

----理想信念教育

6月22日开展“做时间的主人”主题班会

----惜时教育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师德性;教师德性研究目标;教师德性研究内容;教师德性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40-05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基于我校“以德立校、以智化人”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现实的发展需要等由朦胧到清晰逐渐“浮现”出来的。首先,这一研究承接了我校90余年一贯的办学理念。我校创建之初为“私立敬孺高等小学校”,以张謇之侄张敬孺名下二万元私产大洋建校,故以其名命意学校。此后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德立校、以智化人”的人文脉绪并一直延续至今。新形势下如何提炼出有我校特色的教师德要求,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总结研究的。其次,这一研究是改变社会转型时期教师行为失范的需要。社会转型时期部分教师身上出现了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反教育的行为,一些教师身上还出现了较严重的职业倦怠。因此,必须通过教师德的内在特征与规范研究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再次,这一研究是加强教师道德行为领导力的要求。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有着强烈的向师性和模仿性,要提升教师对学生道德行为的领导力,教师首先要有端正的品行、健全的人格,用丰富的课堂智慧、端庄大方的衣着举止,同化人感染人、示范人引导人,而这都离不开对教师智慧型德的塑造。第四,这一研究是引导教师追寻自身职业幸福的需要。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的生活是合乎德性的生活。传统师德“安贫乐道”等理想化的崇高标准在现阶段很难与现实合拍,也难为常人所能企及。“我们正处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建构时期,仅仅有理想和激情是无法解决中国社会人的建设的问题的,因而人的教育必须以社会哲学的眼界为根本依托。”[1]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当下现实,在照亮他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理性的本质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发现。”(柏拉图语)课题明确提出后,我们却发现已有专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我们通读专家们的观点并结合实际发现,从伦理角度探求的至善德性现阶段大多教师并不缺乏,我们要探求的是基于教师职业基础上的智慧性工作带来的幸福感及成就,也就是说,我们所研究的教师德性,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传统的道德范畴,还从智慧、创造的角度,寻找教师德性的张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1)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教育理论界有一些围绕“道德生活”的讨论,提出“教学作为一种道德生活”的命题,但总体上表达的还是“教学的伦理性”这一传统意蕴。如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等人的观点即是如此。(2)杜国民等的论文《论教师德性的内在价值》,强调教师德性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德性对于教师个体生命的浇铸、对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撑、对于学生教育影响等三个主要方面。(3)黎琼锋等的论文《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提出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并以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相辅相成……我们在学习思考专家学者关于教师德性论述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哲学,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创造性地开展了自己的个性研究。

二、研究的思路及研究策略

我们原来确定的研究思路:一是把研究与学校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研究,使教师教学工作、生活状态、学校面貌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或优化;二是以行动研究为主,以大量的行动贯穿研究始终;又在行动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和适度的理论表达;三是采用子课题“工程项目承包”方法,由子课题负责人进行承包,并担当责任。实践证明第一个思路是可行的、符合实际的;而第二条思路我们发现必须要调整,因为对“什么是德性、什么是教师德性生活,它们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这类问题如果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很难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师的行为要求作出符合德性要求的导向;第三条思路则由于老师们工作忙、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大多不能按时完成,即使是我们已经对子课题进行了分解的情况下,老师们仍然心惧三分、心存忧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老师们的忧虑是“文献研究看不懂,实践研究无抓手,理论表述无话说”。于是,我们重新调整了原先的研究思路:组建文献研究组和实践研究组,每组邀请相应的专家作指导,制定了定期的学习计划和交流时间,并规定了各自的研究范围、职责、期限、任务,实践证明这一变化是行之有效的。

在上述思路做了相应的调整后,本课题研究采取了以下研究策略:

第一,大力占有文献和资料,并对相关资料实施了全面的理性分析和归类。本课题研究始于2009年11月,尽管如今关于教师德性的论述有上百篇甚至更多,但当2009年年初我们通过百度、中国知网和维普网等渠道收集与教师德性、德行相关的内容时,仅仅收集到刘万海、吴安春等的几篇文章或专著。于是,我们专门向朱小曼、成尚荣、严清、冯卫东等专家作了请教,在他们的指导下,课题组拜读了英美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德性之后》,重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奥古斯特・孔德的《论实证精神》、王南堤的《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等,此后又陆续收集到了薛晓阳、吴永军、吕素珍等专家学者的文章,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上述资料进行了梳理。课题组采集、收集的研究文献和资料,总量达到20多万字,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二,高度重视教师行为、行动研究,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德行案例分析。我们分析讨论了班主任在工作中所碰到的难点问题或感到迷茫的问题,如学生在课上使用手机,多次教育不改正家长又不配合怎么办?对学生有爱心、经常向困难学生捐资捐物的教师是否就一定是有德性的教师?等等。在分析探讨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厘清教师德性的本质内涵――有德性的教师在于对学生终身发展尽责,进而为我校校本化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大量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的运用,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也是提炼出科学的教育主张、观点或见解的基础。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不仅收集了我校教师近五年实践中的大量案例,而且从报刊上、网络上遴选了大量的有典型意义的教育案例或教育叙事,这为增强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起到了开阔视野、关注人的多维需求等方面的作用,让我们从大量具体详实典型的案例中抽象出具有共性意义的教师德性要求及行动特征,进而让我们的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窥斑见豹的效果。

三、研究的成果及主要结论

有专家认为,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我们在实践中对这一观点也有深切的感受。对于教师德性的本质及内涵这一难于回答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师们,从理论基础、实践做法,为如今教师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相当多的科学依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觉得教师德性不能仅仅拘泥于道德哲学的角度,即在评判教师德性时,不能仅仅限于“无私”“忘我”“他性”或“否定自我”的道德理念,否则会否定教师德性的“生产性”意义和创造价值[2],试想,一位教师如果失去了对现实问题的把握能力,失去了面向生活的追问意识,其教学能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吗?由此我们觉得教师德性研究应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关注教师的社会现实和命运,关注教师的专业工作状态,“关注教师工作过程中的专业品质: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3]。我国先人在描述教师形象时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隐含了中国古代对教师提出的“智者”和“仁者”的双重要求;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这都表明,研究教师德性,必须既关注教师的道德状态、精神品质,又必须关注教师的工作智慧和创造力量。只有从这两个维度来考察教师德性,才能达到“教好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的愿景和目标。

从道德的角度说,我们寻求的是教师生存和学生进步以及学校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尊重、责任、关怀、享受,引导教师悦纳自我、欣赏他人。在此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一个切入点――教师人格提升与教师心理满足,目标是让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游刃有余,让教师面对学生时充满爱与智慧,让教师面对知识时充盈渴望。为此,我们总结提炼了一系列口号。如,帮助学生展开梦想的“双翼”/平凡的生命也会有怒放的灿烂/好教师应该学会用亮点自励/做一个传递自信的教师/教师成为和谐社会的德性典范/教师的德性是一种力量/教师德性是社会德性的标杆等等。上述口号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①关心教师内在需要,减少其生活忧烦感和职业倦怠;②营造教师工作良好氛围,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人际相融,拓展成才快车道;④引领教师高雅生活,倡导积极的阳光心理。既让教师有敬畏感,又让教师有幸福感;既让教师欣赏自我,又引导教师超越自己;既让教师克服机械和单调、平庸和乏味,避免在题海里挣扎,又让教师珍视学生稚嫩的尊重和翱翔的胆量,分享学生成长的愉悦。

从社会哲学的角度说,我们必须用历史命运的意识来审视教师德性的构建,由此必须考量教师智慧的生成、运用及其在发展学生、成就自身中的巨大作用。“人的教育是一个严肃的社会课题,包含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人的教育,它不仅源于学生心灵升华的需要,而且同时又源于时代的命运和责任。”[4]“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而是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主体意识、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以及社会参与的能力。”[5]由此我们超越了以往“圣洁”的教师德性,从社会哲学的角度重新考量了教师的德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关注教师的现实境遇及工作实践。1932年教育家潘光旦先生在《教育与成见破除》一文中就说:“教育有两大目的,一是教人认识自己,尤其是认识自己在能力上的限制,二是教人破除成见,少受些成见的蒙蔽。”国学大师南怀瑾也曾说,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由此我们觉得,任何关于德性的思考与研究,如果脱离实践的旨归,其意义都会逐步消弭,对教师德性的关注与讨论也是如此。从实践的角度看,人的行为首先是受一定思想观点支配的,同时也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创造行为。由此我们引导教师实现了以下三个转变:第一,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单纯以应试的态度对待课程探究,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方式才是符合德性的创造之举;第二,引导学生追求答案标准而不是标准答案,由“以题论题”向“以题论法”转变,让学生在自我运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第三,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过程,而不是一味让学生模仿解题思路套路,还学生以探索、归纳、体会、创意和思路启蒙的过程。冯契曾说过德行乃“德性自证”。实践中教师们以南怀瑾先生所讲的三种错误作为一面镜子,在实现上述三个转变中,努力避免三种错误在自己身上出现。其二,引导教师在实践反思过程中涌动德性品质。教师德性的完满有利于教师价值的实现,利己利人、意义巨大。那么,教师德性如何形成呢?人们习惯地认为,教师德性涉及师德、敬业、礼仪三方面,而这些方面通过教育与培训是可以多快好省地得到提升的。我们并不完全否认上述做法的合理性,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各类培训都存在“重识”倾向,外在的知识经过告知后也并不天然地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遇事不盲从、不迷信,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并追求事物的合理性,是一般的认知规律,也是快乐工作、和谐交流的基本要求。实践中我们觉得引导教师作实践反思是一条提升其德性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本人的心智与人格成为了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自我反思’提倡教师的批判意识和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6]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实践反思是教师“外张性”的德性品质涌动的开始,是教师生命力量的体现,它让我们的生命时刻处于锐意进取的状态当中。有反思才有创造,有反思才有智慧,有反思才会有“茅塞顿开”,才能突破自己业已形成的“经验屏障”而生成新的能力。如今教师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没有对自己以往教育行为方式的实践反思,没有对现实实践问题的反复追问,就不会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会有新的实践智慧的生成与共享,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心必是低层次的口头之语。可见,实践反思是让教师自身成为一部非常生动、丰富而又深刻的活生生的教科书的主要途径。其三,全面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把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本的善的品质。但实践中人们对什么是教师爱、教师爱应该如何体现、教师爱的本质内涵是什么等问题却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明确的界定,由此人们在实践中也仅把教师爱理解为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爱:把教师爱理解为教师教育学生时的爱心、诚心、耐心,理解为教师对学生不求回报的道德奉献,理解为对后进生的“心痛”。于是,我们经常从报刊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为困难学生买书本等学习用品甚至是买羽绒服等生活用品的教师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下雨天把自己的雨伞雨披让给学生的教师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时常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的教师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而那些教学艺术高超、教学技艺精湛、教学业绩优秀的教师则往往很难同时得到认可宣传。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职业反映了专业在社会系统中重要的社会价值、公众对它的需要和期望。这表明应该从专业的视角来看待教师对学生的爱。实践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仅仅是口头上或者是内心想表达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爱应该是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道德爱与专业爱的统一。具有专业爱的教师有着极强的学习愿望并能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具有专业爱的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智慧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专业爱的教师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并能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夸美纽斯把人生的目的放在超越于“生”的人生。把教师道德爱与专业爱统一起来的爱,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成熟的爱”。

四、成果形式及后续问题讨论

“基于和谐价值追求的教师德性生活行动研究”已经历时四年多。在众多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四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成果的主要形式有:1.系列论文。《教师德性:基于实践的原点与回归》在2012年9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发表,《教师的德性蕴育与能力提升》在2012年11月《生活教育》发表,《道德爱与专业爱:教师爱不可或缺的内涵》在2012年《江苏教育研究》8A发表等。2.教师“德性生活”校本化活动口号。3.《南通市第二中学教师“德性生活”行动优秀个案汇编》,已经出版。4.《“敬孺”精神的时代诠释――记南通二中教师群体》,南通市电视台对我校优秀教师群体电视报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述成果都只是初步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像“教师德性”这样博大精深的课题,我们读书越多、研究越深入,就感受到问题越多。不少问题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大的方面来说,至少有下列问题仍需要我们去探索:

第一,教师德性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一般来说,确定性的东西可以用规则函数来描述,具有重复出现的特征,而事物的不确定性则包含着大量的个体样本。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尽管通过撰写读书心得、沙龙辩论、校友访谈、专家讲座等活动让全校教师受益匪浅,形成了“以德立校、以智化人”的办学理念,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现阶段教师队伍素质仍参差不齐,有些人并不是真正热爱教育事业而进入教师行列的,我们进行的大量的个案研究也不能保证结论的规准和确定,这方面必须有后续的研究继续跟进。

第二,教师德性的时代性与普适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研究了大量的个案,而且系统收集了有关教师德性的大量理论资料。在研究初期,我们曾经试图将专家学者们关于教师德性的理论阐述做一个系统归类,并整理成有关教师德性的理论源头,但在阅读专家们理论的同时,我们发现专家学者们关于教师德性的阐述也有不少差异,有些差异还较大。理论上的模糊性让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发生了困惑。但我们通过系统的分析又发现,有关教师德性理论上的差异性主要源于时代特点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政策对教师德性素养的要求有差异。当然,这里的影响主要指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如何形成科学完整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德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仍是我们在教改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4]薛晓阳.人的教育:一种社会哲学的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2]薛晓阳.超越“圣洁”:教师德性的哲学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2).

[3]张日华.道德爱与专业爱:教师爱不可或缺的内涵[J].江苏教育研究,2012(8A).

[5]曾水兵.当今教育改造的症结在哪里[J].教育科学研究,2012(9).

[6]黄玉珍.试论“德性教师论”视野下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Teacher Morality Study: Goal, Content and Strategy

CHEN Yu-bin

(Nantong No. 2 Middle School, Nantong 226002, China)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11篇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队伍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师德水平,促进我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根据《关于印发〈合肥市2014—2015学年度中小学"师德提升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合教【2014】299号)、区教育局《蜀山区2014—2015学年度"师德提升工程"》蜀教体[2014]87号等文件精神,根据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三爱四有"(爱校爱岗爱生、有工作激情、有创新能力、有奉献精神、有职业操守)为主题,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为核心,以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整体提高,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转变作风、优化行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主要任务

(一)坚定职业理想,工作热情明显增强。高涨的工作热情源于对职业的热爱。要教育和引导教师,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做到"有心、用心、尽心".

(二)热爱全体学生,育人水平明显提升。热爱学生是教师特有的情感、师德建设的核心。教育和引导教师对学生要做到"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熟悉学生禀赋,理解学生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要热爱每一名学生,善待每一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学风建设,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要取各种措施为教师学习创造条件,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把学习与教育发展要求、与提升创新能力、与破解工作难题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更能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四)规范从教行为,行业作风明显改善。引导教育广大教师要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宪法及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自己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廉洁从教,依法治教、依法施教。树立教师高尚的师德形象,树立教育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塑造文明形象,人文环境明显优化。引导教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自我加压,负重前进;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自觉塑造、维护、发展文明教师形象,营造谦虚友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思想引导与制度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既着重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探索长效机制,靠制度规范师德师风行为。

(二)坚持正面引导和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弘扬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旋律,讲敬业、讲奉献、讲爱心,又要着力解决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学先进、找差距、扬正气、刹歪风、树形象、比奉献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学习教育和活动引领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组织好集中学习和大讨论,又要开展好形式多样的配合活动,使教师在学习中受教育,在活动中有提高,让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

(四)坚持自我查摆与开门纳谏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组织教师对照有关规定认真开展自我查摆,又要取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布征求意见电话和网上信箱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开门纳谏,广泛征求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查摆问题全面准确,分析原因深刻透彻。

(五)坚持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能力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切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又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明素质,使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上新台阶。

四、活动领导小组

为保证本次活动顺利开展,经研究,成立合肥市潜山路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中小学"师德提升工程"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成 员:

五、学习阶段安排

按照学习动员、查摆剖析、整改落实、总结提高四个阶段的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有序推进。

(一)学习动员阶段。2014年10月至12月。在全体教职工中主要抓好宣传动员、全员学习和辅导讨论三个环节。

1.抓好宣传动员。一要召开动员会。组织召开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二要成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要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全区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2.抓好全员学习。一要明确学习内容。一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学习相关法规。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和《合肥市公办学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及规定。三是学习专业理论。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师德师风建设理论的文章。二要明确学习方式。取个人自主学、小组互动学、全校集体学、主题论坛、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师自主学习每周不少于4学时,小组互动学习每周不少于2学时,全校集体学习每周不少于1学时。学校制定学习计划,集体学习要有学习记录,个人学习要有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在学习期间,每个教师都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或反思,保证学习质量。

3.抓好辅导讨论。一要开办道德大讲堂。学校举行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会,组织开展政策法规讲座、师德理论讲座,引导和教育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开展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名师、名校长、师德先进个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对师德的认识和感受,充分发挥带头辐射作用。二要开展专题大讨论。围绕"新时期我们怎么当好教师"的主题,广泛开展大讨论。引导全体教师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教、德识相长";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认识和改进有悖师德师风的不良行为,展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风。

(二)查摆剖析阶段。2015年1月至4月。在全体教师中主要抓好学校和教师自查、征求意见、民主评议等三个环节。

1.开展学校和教师自查。学校要求教师对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和《合肥市公办学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等要求,分别开展自查。

2.广泛征求意见。学校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社会人士代表座谈会,设立师德信箱、公开校长网络邮箱,公开师德监督电话,广泛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征询意见。

3.开展民主评议。学校设置师德调查问卷,并召开由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参加的民主评议会议,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及每位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评议。

(三)整改落实阶段。2015年5月至7月。在全体教师中主要抓好制定整改措施、强化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等三个环节。

1.制定整改措施。针对征求意见、自我剖析中查摆出的问题,结合走访活动,教师个人和学校要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分别制定出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建设整改方案。要突出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

2.强化整改落实。学校制定的整改措施和方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教师个人的整改措施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要坚持边改边查、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的原则,注意把整改过程中新发现的问题及时补充到整改任务中去,确保整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3.建立长效机制。为使师德师风建设达到常态化管理,做到常抓不懈,各校(园)要结合实际,制定出详细的落实细则或措施, 并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

(四)总结提高阶段。2015年8月至9月。在全体教师中主要抓好活动总结、成果推广工作。学校对师德提升工程活动的各个环节工作落实情况要认真梳理,查缺补漏,并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要深入挖掘典型,培树典型,发现和选树一批先进的师德典型。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师德先进典型报告会,推广师德先进典型的好做法、好经验,巩固活动成果,放大活动效益,全面提升师德水平。

六、活动方式

推出"六大提升行动",即:"学习对照提升"、"师生互动提升"、"开门评议提升"、"同伴互助提升"、"标兵引领提升"、"承诺践诺提升".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全面提升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一)"学习对照提升"

开展"学规范、找差距"专项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和《合肥市公办学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及规定,引导教师积极阅读代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经典著作和最新教育理论书籍,结合自身实际,人人"照镜子"、"摆亮点"、"找不足",开展对照自查。着重突出以下内容:

一看依法执教情况,能否做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二看敬业爱岗情况,能否做到忠诚教育事业,勤恳敬业,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看关爱学生情况,能否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四看严谨治学情况,能否做到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五看团结协作情况,能否做到关心集体,维护大局,尊重同志,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六看尊重家长情况,能否做到主动联系家长,听取意见,正确指导家庭教育。

七看为人师表情况,能否做到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八看工作纪律情况,能否做到遵规守纪,不畏困难,乐于奉献,奋发进取。(二)"师生互动提升"

1.开展"走近学生心灵"活动。组织全体教师每名教师与至少1名家庭贫困、后进生,建立学习和教育上的结对帮扶关系,通过辅导关爱、心灵抚慰、思想教育等具体行动去关心学生,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确立"了解——理解——关爱"的爱生理念。

2.开展"感恩老师"活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走近教师",了解教师工作,理解教师,尊重教师,感恩教师。积极开展"感恩教师"征文活动,组织老师、学生、家长参与征文撰写,描述老师的工作、学习、实践等生活情景,向社会宣传展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开门评议提升"

组织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社会评教活动。结合"家长开放日",借助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群众评议师德师风,查找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整改措施。定期公开整改情况,并搞好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

(四)"同伴互助提升"

充分利用教师专业成长管理平台,组织优秀师德论文、实践案例、体会感言、家访记录等评选活动,征集优秀师德师风建设经典案例,编辑成册。定期举行师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师德演讲或师德专场报告会等活动。鼓励教师进行师德反思和总结,积极主动地通过媒体发表师德建设的文章和体会;鼓励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五)"标兵引领提升"

进一步发挥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在提升师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方面的榜样和引领作用,积极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先进个人争创活动,深入挖掘培树典型,定期表彰奖励,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召开师德提升工程总结表彰大会,认真总结活动成果,推动师德提升工程进一步向高水平发展。

(六)"承诺践诺提升"

积极开展师德宣誓和师德承诺活动。通过签订《师德承诺书》、举行师德宣誓等形式,向社会郑重承诺,接受社会监督。要在广泛学习、教育、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关师德建设的工作制度、工作规范,使师德提升工作长效化、制度化。

七、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学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主体,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久的、系统的、事关学校工作全局的大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考虑到师德师风建设的特殊性和长期性,活动安排没有划分阶段,而以"六大提升行动"贯穿活动的全过程。积极发挥报刊、网站和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作用,大力褒奖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树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2.加强领导,强化监督。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校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广泛接受社会对师德师风的监督。

3.创新载体,丰富效果。学校将把师德建设寓于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中,将活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让广大教师在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用新颖的活动载体吸引教师,提高广大教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思想有触动,素养有提升,从而为更好地教书育人提供动力支撑和思想保障。

4.注重统筹兼顾,做好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这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把师德提升工程与学校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及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还要将师德提升工程活动与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校师德建设上新台阶,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贡献。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综述

1引言

新时期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建设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积极应对新要求,如何不断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解决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办法,研究新对策,已经成为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课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21世纪,我国的经济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主要分析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以“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高校师德建设”为主题词都能检索到论文百余篇,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师德相关领域的专著:浦卫忠和周编的《高校师德建设理论与实践》,安云凤主编的《高校师德论》,钱焕綺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等。以上诸多研究成果可以反映出高校师德构建研究的重要性所在,也反映了目前学界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入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国内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师德概念及内涵:大部分学者将“师德”等同于“教师职业道德”或“教师伦理”,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研究和分析:学者们普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于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宏观上看,例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向出发,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放在战略工作的高度加以重视,还从微观上具体总结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还有一些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关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研究:此类研究主要从机制上和制度层面上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具体的对策,如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学习机制等,这些研究成果是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重要理论基石,对高校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以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现状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可变性,我们的研究也很难尽善尽美,主要存在以下三点不足:对象针对性不强: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将教师作为共性群体来普遍性对教师群体师德构建进行一般性的无差别研究,这种一般性研究忽视了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及不同专业背景老师的诸多差异,搞“一刀切”研究,很难收到良好的实践效果。与时代脱节严重: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中国社会群体中的知识密集型和思维密集型群体,具有极其敏锐的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因此最易受到社会环境变迁地带来的影响并发生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青年教师师德培养模式就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目前的学术研究对于此类问题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虽然专家学者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但从总体说来说大多数研究提出的对策都是有交叉和重复的,而且在现实中的实施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可操作性较差。这些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今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和关注的方面,也是我们必须要下大力气研究并解决的关键问题。

4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4.1研究目的

厘清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探索一套符合时代特征、专门针对40周岁以下高校教师队伍、可操作性强的青年教师师德培育模式,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既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素质修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又可以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4.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有利于结合时代需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科学发展;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有利于为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探索正确的师德建设路径、建立全面的师德培养模式。(2)实践意义。首先,加强和改进当前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准,对于建立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觉悟高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有助于在实践中形成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长效机制。师德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高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应着力关注这支队伍,应着重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培育的长效机制。第三,有助于厘清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学生个人的重大影响。厘清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学生个人的重大影响,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张宏宝.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影响因子及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7).

[2]虞文娟.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13篇

关 键 词 道德教育;矮化道德;隐性德育课程;学科德育;人师与经师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5-00-04

引言:美德或者德性是不是可教的

在所有教育中,道德教育最难落实,因为仅仅一个德性(arete)就把我们难住了。譬如,在学校德育中怎么培养“勇敢”这个德性呢?苏格拉底甚至说:“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孩子骑着马到战场上去看看打仗,在安全的地方则让他们靠近前沿,像小野兽那样尝尝血腥味。”[1]

在《柏拉图对话录・普罗塔哥拉篇》中,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辩论什么是美德(德性),美德是否可教等问题。苏格拉底引导普罗塔哥拉讨论公正、虔诚、勇敢、节制和智慧诸德性,这个话题实际上牵涉到美德(德性)与知识的关系。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在“美德(德性)与知识”的谈话中,认为每个人都是矛盾的,自己前面谈话的结论,后面却往往被自己否定。他们的谈话集中在几个话题上:“美德或者德性是不是知识”“美德或者德性是不是可教的”“知识是不是可教的”。所以,“德性或者美德是不是可教的”是一个古老的难题,也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点。这也说明,人类的道德教育,其实是建立在一个人类困境上的。

课程无限丰富性对道德意义的限制

既然“德性或者美德是不是可教的”是人类的一个大话题,那么,这个话题就不是哪一个学科应付得了的。但在后世,我们更多是在教育(学)领域或者学科教学中讨论这个话题。更进一步,把这个话题局限在学校、课堂与课程中,实际上是对这个人类话题的矮化。所以,本文的讨论,也是一个矮化的讨论。

现在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一般通过德育课程来完成。我们一般将德育课程分为三种:学科德育课程、活动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2]。学科德育课程是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这些课程往往是政治导向、学校教育、时代风习、传统德性、现代德性、某种知识倾向与儿童青少年年龄特征的杂糅,很难说有什么学科体系。当下中小学道德课程中,也许孩子更感兴趣的是其中所牵涉的历史与文化知识:如一个孩子对“孟母三迁”的故事很感兴趣,他想知道,那个时代的孟子是怎么上学的?也像现在这样天天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吗?他们的教材是什么样的?书包是什么样的?做操吗?那个时候,人们见面怎么打招呼?

编写教材的人,当然有自己的指导思想。但问题在于,学习教材的学生能够“领会”其中的指导思想吗?如品德与生活的主题是“生活”,这个“生活”,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性的生活,并不是儿童自己每天的起床、洗刷、吃饭、上学、回家、作业、看电视、玩耍、睡觉等生活。儿童既是艺术主体,也是生活主体,道德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艺术主体和生活主体的对话”[3],“‘生活’更应该教会儿童去发现生活事件和生活场景背后的东西。让儿童从那些每天都见、每天都过的生活事件和生活场景中提炼出高于世俗生活的精神。要使孩子过健康的、道德的、高雅的生活,须使他们成为具有艺术情怀的文化人。生活应该是艺术化的,不能和儿童的生活贴得太紧,太紧孩子最后不能跳出来。而展现日常生活要用艺术化的方式,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艺术能够揭示宇宙的本质,科学恐怕还不能揭示宇宙的本质”[3]。所以,儿童对教材主题应该有自己的领悟,“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一般来说要用‘生活环境影响人’来解读,却引起乡间一个孩子的疑问:‘孟母为什么一个劲地搬家?’这个孩子对‘生活环境影响人’不感兴趣,因为这是成人的想法,他感兴趣的是‘一个劲地搬家’,好玩?麻烦?新鲜?这似乎才是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文化”[3]。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活动课程,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4]我国最常见的活动课程,无外乎组织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战争纪念馆,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公共餐厅、学生食堂开展“光盘活动”,以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等等。但实际上,学生在参观战争纪念馆的时候,除了激发起爱国主义情感以外,更会生发对战争本质的思考,对战争与人类文明的思考,对历史本质的思考,如:人类到底能不能避免战争?战争与国家是什么关系?没有战争还有没有人类?甚至,有些儿童青少年幻想自己就应该生活在战争年代――很有激情,很浪漫――还可能当英雄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天都和书本、考试分数较劲――这恐怕也是战争题材电影一直为人们喜爱的一个原因。至少,儿童青少年甚至成人,提起战争电影,更多不是感受战争的惨烈,也不是产生什么爱国主义情操,而是关于“那一段历史”“那一段生活”“那一段人生”等诸多复杂的意义。

隐性的德育课程,一般是指学校对学生实施的间接的、内隐的课程。当我们在课堂上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班级气氛、校园文化、教师仪表风度、社会风气等“非正规课程”因素,就已经有意或无意地渗透其中,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道德价值观念及道德行为方式,产生着积极或者消极的感染。这些“非正规课程”,其实就是隐性德育课程。也就是说,并不只有“正规课程”单一地塑造着学生,隐性德育课程同样一起塑造着学生的道德品质。从好的方面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不好的方面说,人沾染坏习气,多是隐性风习的作用。

所以,所谓“隐性”,不但不“隐”,甚至比“正规道德教育课程”作用还大。因为老师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受时间、空间和人的限制,而那些隐性的|西则不受限制;另外,在讨论所谓“隐性课程”或者“隐性德育课程”的时候,我们常常一厢情愿地讨论其积极影响,而对于其消极影响,讨论就比较少。譬如社会良好风气的影响,似乎很难匹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当下老年人跌倒而没有人敢去搀扶起来的“风气”,已经成为社会道德和学校道德的无可奈何!

所以,道德教育课程本身,作为一个教育意图,本身就是矮化了的意图。因为,那些课程具有无限丰富性,而在教材、在课堂上,往往被有意无意地限制在某一个意图上了。这种有意无意的限制本身,就已经偏离道德教育了。

学科教师管不管学生的德育

道德性是道德教育在教学上的第一个道理。语文课、语文老师是管学生语文水平的,数学课、数学老师是管学生数学水平的,道德课程、道德课程老师是管学生道德水平的,是这样的吗?语文课、语文老师,数学课、数学老师不管学生的道德水平吗?这就牵扯到当代教育的“直线对应”思维,或者说“单线接头”的问题。这样的教育,从德育的角度,往往采用的是直接教育的方式,即直接德育。所谓直接德育是指教育者的德育意图明显,学习者明确知道自己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形态,[5]而且知道,那个特定的课程或者活动,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尽管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门课程或者活动,对人的影响或者作用都是多方面的,可学校教育仍然习惯于直接道德教学的思维方式。即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由专任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道德知识与道德观念。也就是说,这个老师、这门课程,就是“管”学生的德育的,而不管学生的语文、数学、体育、美术……似乎这门课程不是用语文知识写的。同样的,似乎语文课、语文老师就只教语文知识,虽然语文课文充斥着道德正确的论调。

如前所述,间接道德教育更具有道德意义。在其它学科教学中,通过各种隐蔽的、间接的方式,如榜样、暗示、艺术熏陶与感染等,进行有意无意的道德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某种道德观念。间接德育在德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比直接德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间接德育本身德育意图不明显,具有潜在性特征,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我们的道德教育,就应将各个学科中固有的道德教育资源发掘出来,这不仅仅是德育老师的任务,也应该是各科任老师的职责。如数学中的勾股定理,外文名称是“Pythagoreans theorem”,即“毕达哥拉斯定理”或者“毕氏定理”,因为它蕴涵着古希腊大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宇宙的本原是数”的哲学思想。勾股定理同样蕴涵着中国古代的智慧: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就提出“勾三、股四、弦五”,相传是在西周由商高发现,故又有称之为“商高定理”,它记载于《周髀算经》中。将科学定理如勾股定理讲清楚,再将其来龙去脉带出来,这给学生和教学带来道德上的冲击。

所以,作为一名老师,不仅应具有本门学科的知识,更应该具有对本门学科知识源头的教育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把学生灵魂中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再也没有比这更道德的教育了,因为,这样的教学,是通向哲学起源的:“古今来人们开始哲学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点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因此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的人);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离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6]

教书育人:人师与经师

中国传统文化把老师分为人师与经师,所谓人师,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教人做人的老师,所谓经师,简单来说就是通一经(《四书五经》)之老师,能够教人一经的老师。真正能够担当道德教育的老师,无疑应该是人师。只是,今天连经师可能都不多了。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在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还要引导他们道德的成长。因此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知识和道德共在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兼顾二者的教师才算是真正的“教书育人”,也就是向人师境界挪步的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只是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各学科教师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义务。各学科老师要将对学生的教育由单个的“授业”转变为“传道授业”。但各科老师所教的学科不同,如何在各个学科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呢?答案就在W科本身。每一门学科都含有大量的间接德育资源,如祖冲之在当时纸笔还没普及的情况下,将圆分割成24567边形,利用算筹计算,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可以引导同学尝试(重复)祖冲之的作法;孔子在周游列国之时,宁愿渴死也不饮盗泉之水――可组织同学们讨论:饮了“盗泉”之水,道德就不高尚了吗?将这些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进行挖掘、开发,就是非常好的隐性道德教育资源。同时,将这种蕴含在学科中的道德因素开发出来,既能对学生进行一场的道德洗礼,又可以增加学科知识的趣味性。

虽然各学科教师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但学科课堂毕竟是以学科知识教学为主、道德教育为辅的课堂,德育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而花费掉大量的学科教学时间。因此各学科教师要注意,进行道德教育的时间不可过多,内容不要过量,应以间接的、连续的、和缓的方式进行。过犹不及,只会因学生内心的反感而得不偿失。

可见,各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极为丰富,需要教师自觉开发,正如里可纳所说:数学和科学课中科学家的生平业绩,生活和治学态度;语文课本中文学上榜样人物的道德作用;历史课中历史伟人的德行与自律精神;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展示适度的自我控制对个人健康和品行的重要性等等,[7]皆是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价值因素。

我国自古代就对教师有很高的道德要求――甚至超过了知识的要求,一个老师可以没有太多的文化,但不能没有高尚的品德,德高方能为师。到了现代,“为人师表”更是人们挂在嘴边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四个字。在道德教育的意义上,我们应该向古人对老师的要求靠拢:希望老师做人师。当然,在以科学与技术为王道的当今时代,老师必须先是经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准是老师的第一道德。

小结

无论怎么讨论,今天的道德教育都没有什么新的东西,甚至都没有把关于道德教育的一般话题的涵义弄清楚,如上文所讨论的几个方面。又如我们基本上不知道“人师经师”的话语了,“人师经师”比现在讨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高明多少倍!我们真的是舍本逐末、数典忘本,因为,我们无知。所以,在道德教育上,把基本命题的深度弄出来加以实施,就已经是超越了。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05.

[2]赵志毅.德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37.

[3]毕世响.“孟母为什么一个劲地搬家?”――生活精神是什么[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

[4][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37,15.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14篇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学者们大多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我国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在一些学校体育教师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师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在教书育人中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不强;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很好地处理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6]在日常生活中不求进取、盲目自信、心理错位;在课堂教学上烦教厌教、言行随意;对待学生缺乏公正、情绪急躁。[7]其次,一些学校在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间题,如评职称时主要不看师德;在教师的培训上轻视师德教育;在考核时往往只重视教学和竞赛成绩,不注重思想道德的考察;在制定师德规范后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师德建设在许多学校还未被纳入工作议程。[8]对于当前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深人的剖析,力求找到其原因所在。有学者提出,师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市场经济的冲击,造成体育教师队伍的显性流失;金钱诱惑使其重功利性,从而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第二,传统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体育观念的束缚,致使部分体育教师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进取精神。第三,不够健全完善的体育制度的困扰,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弱化其教学责任感。第四,学校体育与其它学科间的失衡,使其事业心受到挫伤,职业追求停滞不前。第五,体育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平衡、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缺失;第六,学校对师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在这一问题上,多数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师德教育、舆论环境、制度保障等方面共同推进。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有学者提出,每学年或每学期,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动机和效果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一次全面考察。考评的结果应记入教师的工资档案,在评优、晋升职称、工资进档等各种利益方面要把师德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另一方面,学校建立师德监督机构,发现违规乱纪的教师应立即进行处理,达到以儆效尤的目地。也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本”是体育教师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体育教师是具有自身需要、目的、情感、态度的人,如果仅仅被当作师德建设的工具性对象和一个纯粹的客体,就会丧失自身道德价值感和主动性,从而降低体育教师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如果将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泛化来取代公民道德,会极大地限制甚至取消了体育教师道德主体自由活动的广泛空间,从而损害了体育教师道德主体的正当权益,使体育教师道德主体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致使体育教师道德异化,使师德由美化体育教师的“项链”变成扼杀体育教师正当权益的“枷锁”,并最终影响师德建设的实效。[9]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综观相关文献,多数学者认为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降低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此外,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时有发生,经济待遇不公会不同程度地削弱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提出了要提高体育课的地位和体育教师的经济待遇。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质量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一方面,尽管近些年关于体育教师师德研究的论文数量所有增加,但高质量的论文较少。另一方面,在研究成果分布上,关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对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师师德问题的探究较少。相较之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数更多,在实施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所带来的诸多课题,亟需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研究领域较为狭窄目前,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师德建设的途径两个方面。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涵义和规范的认识仍不够清晰,只是简单地在普遍意义上的师德前面加上体育两个字而已。在师德建设方面,未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所提出的建议或措施如出一辙。因而研究成果显得比较零散繁杂,缺少系统性,这可能导致理论付诸于实践时会产生诸多的困难和矛盾。定性分析多、定量少,研究方法单一在体育教师师德的现有研究文献中,绝大部分的作者都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思辨法,提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现状、失范的原因,然后给出一些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也有少数学者采用了调查法,但调查范围往往集中在某一城市甚至某一学校,调查对象只限于老师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及其家长,在设计问卷时没有考虑到教师填写时的“道德隐藏”现象,加之发放问卷的数量也较少,这就使得调查结果难以准确反映体育教师师德的真实现状及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此外,教师德性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对优秀体育教师的研究要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采用案例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才能挖掘出无穷无尽的道德资源。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 道德 发展 特点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完善道德人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习科学理论,明确修养方向

实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认真学习理论,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才能按教育规律办事,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应坚持多读书,特别是和时代潮流息息相关的书籍,90后的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老师也应该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进而更有效的开展学生工作。

2.投身道德实践,坚持知行统一

道德修养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教师道德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就失去了客观评价教师道德的标准,无法正确地评价教师道德修养的程度和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会暴露出教师道德某些方面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教师努力在实践中加以克服和纠正;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会使广大教师受到激励,道德境界不断得到升华。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是坚持知、行统一的根本途径。教师只有将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逐渐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严于解剖自己,强化道德自律

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经常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进行自省。强化道德自律,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又一要求。在自律道德水平上,则是靠良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个体的道德选择和决定不再被动地受制于外在的道德评价,能够自觉内化外的道德规范,并自觉主动地评判和选择道德行为,从而达到人的外部道德行为和内化道德的理想境界。因此,教师应该强化道德自律,追求这种最高尚、最理想的道德境界。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为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重点是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高尚的道德文化引领并使其不断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

2.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对于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关键是要尊重和反映人文、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要求真务实、勇于追求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文化创作生产规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和丰富的内容。

3.体现厚德博学,为人师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厚德博学,为人师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要淡泊名利,全心全意地把自己的一切才华给学生传授,做到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诱,勇攀艺术高峰。要自尊自律,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能力、强大的人格力量,做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进取和甘于奉献的品行操守有机统一。这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职业道德中必须具备的。德,既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品德,也是指其所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价值取向、社会信誉,以及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精神追求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立身处世之根。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做到实施道德建设。

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思想素质,这是加强高校思想道德、以德治教的基础。高校教师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严以律己、以身立教,确立崇高师德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工作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意识的灌输,都贯穿着道德观念的教育和灵魂的塑造。因此,这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宣传与教育的工作中,就应注意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在道德、人格、心灵等方面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因此,要着力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质,高校的辅导员、主抓学生工作的人员以及宣传部门的有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