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工智能下的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范文

人工智能下的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范文

时间:2022-01-09 06:41:10

人工智能下的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

[摘要]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的尖端技术,将对图书馆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指出智慧图书馆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方向,认为人工智能实现了对图书馆产业的重塑,分析了人工智能驱动下智慧图书馆的要素与运行方式,最后探讨了智慧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图书馆;产业;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医疗、金融等多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2016年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成功击败世界围棋冠军。2017年谷歌首席执行官在秋季产品会上表示,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国国务院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制定了“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促进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学科与产业的发展[1]。在人工智能驱动下,很多产业的软硬件升级得到推进,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图书馆产业是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借助高新技术将馆藏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产品,参与到社会再生产与市场竞争中,实现文化服务规模化的一系列经营活动的集合。产业不等同于商业,承认图书馆的产业性质,就是借鉴市场运行机制,依托先进信息技术,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提出将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并从理论、实践等多个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图书馆产业的影响,然而由于彼时技术尚不成熟,导致研究成果有限。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更多的学者投身人工智能研究中,提议借助人工智能建设智慧图书馆,为图书馆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智慧图书馆: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方向

智慧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基础上,由物联网、智能化设备等有机结合,实现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新业态。图书馆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趋势,实现服务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而智慧图书馆是其必然发展方向。

1.1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图书馆智慧化

近年来,以大数据、机器学习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促进了信息互动与万物互联,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新热点。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地位日渐式微,这促使图书馆转变与创新服务模式,以突破现阶段的发展困境。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物理图书馆作为信息源的优势正在丧失,图书馆积极调整服务策略,以智能技术提供智慧化服务,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成为必要措施。英国国家图书馆在其发展规划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让图书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智慧化[2]。

1.2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是自身发展需求

人工智能时代面对全新的技术环境,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理念与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只有引入智能化工具,从理念到软硬件上实现智慧化升级,才能建立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服务体系。可以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化转型,将更好地促进自身业务拓展,提高信息服务效率[3]。我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提出图书馆要利用先进技术武装自己,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信息共享平台。在2018年召开的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我们迎来了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图书馆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更要从产业发展角度抢占先机,积极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营造更好的图情未来。

1.3用户需求转变促进图书馆服务升级

图书馆各项业务的实施,是以广大用户的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与用户相互依存,用户需求为图书馆提供了发展动力,图书馆是用户获取信息的源泉。如今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借助智能终端设备获取,用户走进物理图书馆的频率日益减少,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也难以满足用户的深层次知识需求。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挑战,图书馆必将依托新技术“转知为慧”,从数字图书馆走向智慧图书馆,提供更为贴心便捷的智慧化服务[4]。面对用户更加复杂多变的需求,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将图书馆变为信息互联的结构体,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全面提高信息服务品质。

2人工智能驱动下智慧图书馆产业的重塑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图书馆事业带来挑战,也对图书馆产业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从宏观层面看改变了图书馆内外部信息环境,从微观层面看,则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人力结构和服务项目规划。

2.1人工智能引发图书馆信息资源重塑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在促使图书馆实现智慧服务的同时,也对馆藏资源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服务方式,正在逐步被智能化感知、采集与系统所取代,用户获取信息也更为便捷[5]。其中智能感知技术的应用,依托射频识别设备对用户数据进行采集,可以全面掌握用户行为数据,深入分析用户需求,为馆藏资源整合与重构提供依据。而智能检索工具,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即时资源检索,并将这些信息推送至用户终端。例如,康斯坦丁大学图书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馆藏资源、读者、移动终端等多种要素的智能感知互联,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物理书架与虚拟屏幕的互通,方便用户在智能终端上随时获取信息,也引发馆藏资源组织、检索路径和文献服务方式的重塑。

2.2人工智能引发图书馆人力结构重塑

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与有序运营,离不开智慧馆员的作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员需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掌握各类智能化技术,为提供智慧化服务奠定基础。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图书馆发展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就需要图书馆员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缩短知识学习周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日益广泛,已经进入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智能搜索等多个学科领域,也对图书馆人提出了新要求。图书馆可以引入智能设备,替代馆内有规律、繁重的工作,如文献检索、特藏管理等,缓解馆员的工作压力[6]。同时也要对馆员提出全新的要求,督促他们深入学习新技术,研究与智慧化服务相关的各项技能,争做新时代的智慧工匠。

2.3人工智能引发图书馆服务项目重塑

人工智能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改变了图书馆服务环境,影响到资源建设方式与人员结构,也将显著改变图书馆的信息采访、咨询、推送等多个服务环节。如今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高效数据处理提供了支持,也让图书馆突破了常规数据统计的局限,可以在各项服务业务中贯穿大数据,依托数据分析提高服务精准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例如,上海图书馆依托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建立了“一城一网一卡”综合平台,将读者管理系统、馆藏集成系统、数据库访问系统等融为一体,通过大数据挖掘获得读者画像,在深入分析各项业务数据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智能个性化服务。

3人工智能驱动下智慧图书馆的要素与运行方式

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改变了图书馆服务环境,促使图书馆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将既有服务与移动网络、智能设备融合起来,形成能够满足用户深层次需求的智慧化服务业态,也将更好地提高自身服务价值。

3.1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智慧图书馆是融入智能设备的服务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智能技术、智慧馆员和智慧化服务三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智能技术包括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是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化服务的基础。智慧馆员需要掌握各种新技术,借鉴国内外图书馆的成功经验,是图书馆开展智慧化管理与服务的执行者,也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依托智能工具促进图书馆各项业务智慧化,是图书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图书馆要想摆脱传统服务模式,可以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构建智能化检索、采访、推荐与咨询等系统,全面提升图书馆系统的服务性能。而智慧馆员充分利用智能化设备,将实现智慧化服务的目标,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需求。

3.2智慧图书馆的运行模式

人工智能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主要目的在于全方位掌握用户需求,让用户摆脱时空约束,随时随地获取智能化信息资源。智慧图书馆是建立在用户导向基础上的智慧系统,常见的运行模式包括立体互联模式、多方协作模式等。其中立体互联模式即图书馆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让内外部网络互通,形成广泛的信息联合体,在三网融合基础上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信息传输效率,让更多的用户受益。这种运行模式促进了虚拟环境下图书馆各项业务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服务效率[7]。多方协作模式即图书馆与政府、出版社等合作,在资源、技术与人力共享的基础上,共同构建智慧化服务平台。这样可以避免资源浪费,优化图书馆服务体系,也可以促进区域智慧化建设,助力智慧城市整体推进。

3.3智慧图书馆的运行路径

智慧图书馆综合运用了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与信息、馆与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联,全面提升了信息服务效率。智慧图书馆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智能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如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存储与管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信息表达、传递与调控等。要想全面实现智慧化服务,图书馆还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驱动,对用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智能化处理,挖掘深层次的知识,实现用户需求与服务的匹配。借助人工智能感知技术,让图书馆系统具备类似人的感知能力,如人脸识别、信息追踪等,进而更好地实现数据智能化处理[8]。而人工智能认知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机器具备思考、学习与理解能力,实现对语义资源的全方位解析,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服务系统,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取和应用知识。

4人工智能驱动下智慧图书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化设备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智慧图书馆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图书馆建立了智慧化平台系统,并在国家政策导向与人工智能驱动下深入研究智慧化服务,相信必将推动智慧图书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1数据资源智能感知处理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可充分利用智能感知设备,在每册图书中嵌入微型感知芯片,实现纸质资源的高效管理。这样不仅方便馆员对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其纳入信息服务系统中,也可以随时了解每本图书的借阅状态,提高馆藏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水平。用户可以借助手机终端,随时查阅所需资源的位置、借阅状态等信息,而智能感知设备也可以自动验证用户信息,并根据用户需求主动推送个性化资源。智慧图书馆也可以借助智能化设备,建立大数据分析中心,实现对用户数据、馆藏资源、内外部环境的实时分析,通过全方位的数据采集,为图书馆各项业务的智慧化提供依据。

4.2智慧化管理服务模式

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感知识别设备的应用,让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迅速传递信息,实时掌握用户所处情境,加快了图书馆内外部信息交换频率,也实现了最大化的信息资源利用与共享。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就可以自由访问图书馆在线系统,自主获取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而图书馆员作为智慧化服务的主体,承担着信息资源智慧化管理的职责,要尽快适应学科馆员向智慧馆员的转变过程。图书馆员不仅需要掌握各类数据的检索、整理与利用方法,保障服务流程智慧化,也要注重对私密、敏感信息的有效保护,制定详细的个人信息管理和保护规则,消除用户顾虑。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与支持。

4.3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方式

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为智慧图书馆数据的采集分析提供了便利,也促使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特色服务提高自身竞争力。为此,一些图书馆在建设智慧服务系统基础上,利用智能化设备建设智能感知空间,让用户可以利用其中的智能触摸屏、可视化系统等,自主获取智能信息检索、语言提醒、馆藏智慧导航等智慧化服务。部分图书馆在集成系统数据基础上,建立大数据分析中心,实现对馆藏资源、用户数据、网络资源的深度挖掘,从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为特色服务提供支持,如智能咨询、科技查新、智能索引等。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引入智能机器人,借助其超强的学习、记忆和检索功能,为用户提供自主信息咨询服务,实现了人机的智能交互。

5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把握人工智能特点成为图书馆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人工智能驱动下,图书馆应认真审视自身定位,依托智能新技术打造智慧服务系统,促进用户与馆员的立体多向交互,全方位提升信息服务质量。虽然目前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读者服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但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将得到不断完善,用户也将获得更为优质的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苏瑞竹,张云开.智慧图书馆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及建设策略研究[J].图书馆界,2017(4):32-36.

[2]张晓林.颠覆性变革与后图书馆时代——推动知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1):4-16.

[3]王世伟.智慧社会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新境界[J].图书馆杂志,2017(12):9-13.

[4]魏群义,廖维,沈敏.智慧图书馆APP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论坛,2017(7):22-26.

[5]袁辉,沈敏,杨新涯.用户行为模型在图书馆“智慧门户”建设中的应用与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7(7):57-61.

[6]秦殿启.智慧图书馆的语境、要素和发展路径[J].图书馆,2016(6):35-38.

[7]曾子明,宋扬扬.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探析[J].图书馆,2017(3):84-89.

[8]陆婷婷.从智慧图书馆到智能图书馆: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转向[J].图书与情报,2017(3):98-101.

作者:成胤钟 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

被举报文档标题:人工智能下的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