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3篇)范文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3篇)范文

时间:2022-10-17 10:31:1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3篇)

第一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该文研究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广东高职院校为例,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问题,提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并做出了反思与总结。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1],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可见,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仍是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结合广东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相近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对同类院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而高职院校与校外合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相关结构的共同合作,国外统称为“合作教育”,国内我们简称为“校企合作”,这种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市场需求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是职业教育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办学的一种发展样式,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3]。是在社会教育和培训合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其基本要义是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4]。

2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问题

为了解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施情况,课题组成员对广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与分析,找出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

2.1校企合作层次较浅,未达到深度融合

被调研的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开展了合作教学,有的院校校企合作的企业数目达数百家,但是这些合作大多处于较浅层次。一些院校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视不够,意识淡薄,没有把它上升为一种学校办学模式的高度来认识,合作的意识不强,合作的诚意不足,合作的力度不够。最普遍的就是“2+1”的顶岗实习模式,2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学校认为把学生留在合作企业“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在一线帮助企业生产产品、创造利润,就是“校企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不愿付出太多成本,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2.2缺乏政府支持、有效政策保障和长效运行机制

1)政府宏观调控不力、校企合作经费支持少。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角色定位不明确,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

2)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国家虽然已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但政策内容中并没有监督和约束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能从合作企业引进实验、实训设备,减少教育成本的投入,而企业在合作中必须投入一定的成本,包括投入的设备,指派到现场指导学生的培训人员等。因此,企业不太愿意深度合作,校企合作缺乏激励政策和法律保障。

3)校企合作缺少长效运行机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还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较少能得到行业的支持,缺乏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

2.3校企合作对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作用不明显

高职院校一直看重的是合作所带来的企业资金投入和招生宣传效应,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由于教师教学工作量大,科研任务重,很难花太多时间深入企业生产现场,了解企业文化,学习生产现场的最新技术,所以围绕教师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因此,校企合作对促进教学改革作用不明显。

2.4学校难吸引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对比,优势不明显,自身实力弱。大多数企业不愿与实力相对较弱的高职院校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3.1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成功经验,为明确企业参与教育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必须通过立法,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5]。在当前政府倡导的校企合作中,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联动行业协会等机构,制定能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让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好处,调动他们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政府行政部门还要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各方面的投入,改变高职院校的弱势地位,增强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实力和对企业的吸引力。

3.2加强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合作办学是通过高职院校(培养方)和校外企业(需求方)的合作,让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生产需求,增加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建成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适合当前企业需求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合作企业应主动、及时与学校沟通、交流,按照企业的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发合作教材,学校可邀请企业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来校担任校外兼职教师,及时使学生能体验企业文化,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必须依托校企合作,加强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培养目标。

3.3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双师队伍建设

当前大部分教师,教学工作量大,科研任务重,教师不可能有太多时间、精力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这也是校企无法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要创造更优越的条件让教师安心下企业锻炼和学习。最终组建一支“能上讲台、能下工厂”的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高实际课堂教学效果。

3.4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利用学校丰富的学生人力资源和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展开深度合作,共建“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基地,共建“厂中校”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能直接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把理论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生产,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巩固,对学校、企业是互利共赢。为彻底解决学生顶岗实习“放羊式”管理的普遍现象,完善对学生顶岗过程的跟踪、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化建设。学校要整合实训基地的有效资源,发挥自我造血功能,拓展多专业实训、实习功能,建成更多集教学、生产、培训、的紧密型校内、外实训基地,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5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

为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学校对开展校企合作活动进行引导,对运行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对活动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高职院校要建设好校企合作制度,建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活动的管理制度。在校企合作中,还要引入企业文化,与企业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长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4结束语

总之,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更加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要求。由于研究时间较短,其研究成果对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的预期影响还没有充分展现,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运用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关理论指导,借鉴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为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实现高职教育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S].200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S].2011.

[3]刘红梅.2l世纪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5):589.

[4]闵建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5]胡萍,赵菲菲,左继军.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2007(11).

作者:黄勇鹏 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渗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方向。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并积极探索了科学的完善策略,以提高职院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策略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但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积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研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而且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战略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机构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松散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大都以院党委副书记为带头人,以学生管理处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党委副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绝对领导权,导致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地体现出“刚性”特征。同时,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学生政治信仰的培养,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重视。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后且教育方法陈旧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按照教育部门或企业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致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都脱离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及企业的实际状况。例如,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强调培养学生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缺乏对学生利益和实际需求的重视。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策略

(一)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机制

首先,高职院校应积极玩啥妇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重视政府在校企合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另外,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成立监督小组,加强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和衔接性,建立健全的目标培养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其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开展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再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培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创新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首先,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强重视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企业文化思想政治资源,实现两种思想政治资源的互补,积极了解企业的运营方式和企业文化,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模仿企业管理方法,加强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其次,高职院校应深入挖掘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加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加强校园制度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另外,高职院校应积极设立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指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型、主导性和实用性。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应积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企业导致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同时,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另外,高职院校应积极聘请导致开展职业道德讲座,加强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其次,高职院校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教育,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

三、小结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渗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积极重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时间较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机构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松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后且教育方法陈旧等一系列问题。为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高职院校应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机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完善策略不仅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而且对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15).

[2]赵发荣,糜红缨.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作者:贾丽丽 单位:张家口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

第三篇: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笔者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多年,在培养模式上也做过多次的探索。本文对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和改革措施进行研究,力求为本专业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艺术设计;校企结合;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发生着重大改变。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把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模式。[1]因此,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一、校企结合培养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当前,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趋势,既需要较强理论知识,同时还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只通过学校自身的培养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是一种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合作的教学模式,发挥了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既给学生提供了应有理论的机会,同时也从实践中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一)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决定着社会人才结构。[2]学校是人才培养单位,所培养的人才只有符合市场需要,才能体现高等院校的价值。校企合作的模式把学校与企业、市场联系在了一起,让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二)校企合作是学校了解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校企合作打破了高等院校原有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增加了学校与社会的交流途径。学校可以随时了解到人才市场的变化,并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培养模式。[3]另一方面,企业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目的地,高素质的人才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

(三)校企结合有利于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校企合作后,企业可以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首先,学校可以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其次,企业可以直接投资学校,为学校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图书室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外,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可以进入学校任教,把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带到学校,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比较强,校企合作模式非常适合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做好如下的工作:

(一)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学校需要和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方案中体现企业的需求。企业可以要求学校开设某类课程,使人才培养的方向更为明确。其次,在方案中要对企业和学校的分工加以明确。第三,重点体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与企业合作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更优越的实践场所,学生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派遣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实现产学结合、资源共享的目标。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习环境。企业帮助学校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建立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校内外实习机会。在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上,企业需要投入一部分资金,为企业建立实习的实验室、提供实习设备等,让学生在平日学习之余就能够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实践,并派出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学生学习一定时间后,安排学生直接到企业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对学生所学的技能进行综合的检验与提高。

(三)校企共同负责师资建设。目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建设的趋势。在校的教师一般理论基础比较好,他们可以与艺术设计企业人员一起合作,进行技术研发、教学创新等,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相反,企业的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合作,把自己的经验转化成科研成果,更好地来指导生产实践。

三、结语

总的来说,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有效方式,并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校与企业通过密切合作达到了互利共赢,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实践基础,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并为自己储备了大量的后备人才;学校通过合作掌握了人才市场的动向,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校企合作的模式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促进了专业的良性发展,在未来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建军,杨喜生,叶勇军.设计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2009(03).

[2]孙以栋,金阳.基于“校企合作”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装饰,2010(7).

[3]赵永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困境与探索[J].成人教育,2011(8).

作者:王超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rcpylw/69888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