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企发展历程和情况分析范文

国企发展历程和情况分析范文

时间:2022-06-28 10:42:43

国企发展历程和情况分析

国有企业是我国特殊时期的产物,在实行市场经济之后,国有企业不断的在进行着改革和企业改制,逐步的适应着市场的发展,在下面笔者将具体介绍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情况。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情况

国有企业是具有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企业,产生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他指的是企业的全部价值和资本都归国家所有的企业。但是近些年来国有企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在部分的行业允许私人资金进入入股,而国家在股份方面仍然占有大股东地位的企业,也属于国有企业行列。我国的国有企业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看得见的手”代替了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指挥着微观经济和社会资源的配置,这种指挥的重要手段就是通过国有企业来完成。在当时,我国的所有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具有着政治性和经济学两重属性,既是政府干预的手段,又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国有企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49年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政府对所有的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私人企业通过赎买的方式变为了国有企业。当所有的企业都成为了国有企业之后,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生产效率的问题,由于当时实施的是“大锅饭”制度,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很低。消费者购物凭借政府发放的购物票,价格机制没有运行。第二个时期是在1984年到199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由于的冲击,我国的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远远的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生产效率极低,百姓生活很难得到满足。因此,我国政府在这个时期开始进行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允许私人企业成立进入市场,同时允许国有企业进行破产和改制。这样我国的经济就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双轨制”经济,国有企业的政治性减弱,逐步的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第三个时期是在1990年之后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股市的融资体系得以建立,政府的国有企业垄断地位被打破,市场由供小于求变成了供大于求,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化,市场经济得以确立,私人的资产占有权利开始明晰。国有企业的发展走上了新的台阶。我们目前所谈的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制都是在第三个时期进行的,这个时期国有企业的改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首先是在1995年的中共14届5中全会中提出:“我国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完善企业制度”。在16届5中全会上提出:“我国要产生和创立一系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打造国际知名企业,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在这个时期,国家为了管理国有企业,防止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成立的国有资产的专门管理机构国资委。在政府的引导下,国有企业和国有资金的重点不断的向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方向转移,集中在能源类产业、运输类产业和通讯类产业等存在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笔者认为在近些年,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革和产业整合将是国有企业改制的大趋势。

二、国有企业改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有企业不断的在进行着改革和改制,但是,改革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产权问题,国有企业是国家控股的企业,国家是公共的,是所有中国公民的,这样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的产权问题出现了悖论:“国企既是所有人的,又不是任何人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的产权明晰是市场进行自由交换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通过产权的明晰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减少商业纠纷和交易成本。但是,现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实施的是国家控股指派特定的经理进行管理的制度,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既不是政府官员的,也不是企业的管理者的),导致了出现了贪污和受贿的行为,并且容易在政府中和国有企业中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共同分割国有企业的利润。第二、国有企业的政治性。国有企业与其他的私人企业不同,国企除了具有赚取利润的职能之外,同时也要兼顾一定的政治使命。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政府除了要作为“守夜人”一样维护宏观经济秩序之外,还要以间接的手段干预微观经济,矫正市场失灵。而政府干预微观经济的手段不外乎三种即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公共财政。可见国有企业具有着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使命。但是,国有企业的政治性常常会与国企的市场性相矛盾,这样就造成了国有企业的另外一个问题,政治性与市场性的矛盾问题。

三、资本市场对于国有企业改制的作用

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中面临的以上两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用外部的市场机制进行解决,解决的具体方法就是引入资本市场的方法,通过股份制改革的方式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和融资结构,根据产权所有者的意愿控制国有企业的目标,协调国有企业的政治性与市场性。笔者认为资本市场的引入具有以下两个具体作用。

第一、确定产权关系。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的本质就是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了政企关系才能够促进国企的跨越式发展。笔者认为资本市场对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确定的作用可以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首先,政府应该向资本市场进行学习,由传统的管企业逐步的变成管资本,将国有企业按照股份制公司进行经营,政府是国有企业的股东,为国有企业制定目标,而政府按照股份制公司的方法在社会中雇佣职业经理人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对称职的管理给予高薪继续雇佣,对不称职的职业经理人进行解聘。其次,政府按照第一部分分析的方法进行经营国有企业,在政府内部设立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这个管理部门要与政府的其他公共产品的服务部门分割开来,专门受政府的委托负责管理政府的国有资产,代表全体公民的利益,在这个管理部门中要设立新的机构能够反映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将国企的利润进行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再次是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出资人机构受国家委托拥有股权,依《公司法》以股东方式行使出资人权利、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在公司治理框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第二、优化国企融资结构。我国的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可以通过引入资本机制进行明晰,那么国企进行产权明晰的资本市场运作就离不开优化国企的融资结构,笔者认为应该通过资本市场的方式进行国有企业融资。笔者认为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方式:首先国企应该利用资本市场将国有资产证券化,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使静态的国有企业变成动态的股市债券。国有企业可以在我国的各个股市板块中上市经营,实现国企的市场化,并且在证券化之后,国企的企业改制和改革都能够具有方便的手段。其次是对于垄断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由于这些具有自然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占有着垄断地位,使得企业效益较好,同时服务质量较差。但是这些行业的外部性较大,并且具有着自然垄断的特性。所以对于这部分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对于这种垄断性质的国企应该进行市场化改革,对于非自然垄断的国企应完全推向市场进行经营。对于存在着自然垄断的国有企业,笔者认为应该进行特许经营制度,限制自然垄断产品的价格和产量。最后,对于大规模的中央直属的国有企业,应该进行彻底的股份化改革,股份化和上市的方法可以选用改制上市和买壳上市的手段,使得企业由国家控股的企业变为大众持股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中完成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

被举报文档标题:国企发展历程和情况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qygzlw/60466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