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涯生命教学的起始点阐述范文

大学生涯生命教学的起始点阐述范文

时间:2022-04-03 02:51:13

大学生涯生命教学的起始点阐述

近年来“90后”大学生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关于高校大学生自杀伤人等暴力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如2011年1月1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华东理工大学宣传部向媒体表示,死者的成绩不好,各门课程及格的比不及格的少很多,有些甚至是零分。2011年1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一名大一男生从4楼跳下,医护人员赶至现场施救时,已不治身亡。2011年5月8日,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校园内一男子因感情问题持刀杀害该校外国语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后自杀。2011年5月9日,西安市长安区一所高校大二女生李某在教室服用敌敌畏自杀……一项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天有560人自杀,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身亡!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结果是,2010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2011年的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了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90后”大学生成长背景分析

要结合生涯辅导视域研究“90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必须先对这一群体的自身特点进行深入剖析,藉此从根源上寻找“90后”大学生漠视生命的原因,为生命教育的研究提供理论与现实的依据。

1物质薄弱之痛

首先,对于家庭较富裕的“90后”大学生来说,大学以前都和父母一起生活,吃、穿、用都由父母直接提供,大多数都是钱花光了就伸手问父母要,而很少有父母去计算每个月到底给子女花费了多少钱。这些“90后”读大学之后,多数是背井离乡,父母按照周围亲戚、朋友的标准给子女特定的生活费,这些刚开始独立生活的孩子们往往不能准确控制自己的月消费,往往是前半学期“吃香喝辣”,后半学期“捉襟见肘”。其次,对于家庭困难的“90后”大学生来说,有的是靠家里卖房子、卖家当供孩子读书,但是贫困地区的微薄收入,相对高昂的大学学杂费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坐在课堂里,担心的是下周的生活费、下学期的学费,这样读书谁都会感到绝望。同时,和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生活,常常会产生攀比、自卑的心理,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2精神残缺之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特别是手机、QQ、MSN、BBS、博客、微博等新媒介载体为年轻人表达个人诉求、展现个人风采提供了全新的便捷,也从根本上转变“90后”大学生这一闲暇群体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第一,新媒体冲击原始的交流方式。人际交流的淡漠化,互联网上交流的隐蔽性,充分满足了“90后”大学生个性化的心理表达方式。对互联网的过度痴迷也在某种意义上让“90后”大学生的注意力从现实转向网络,容易滋生排他心理。仅仅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联系,不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第二,多元文化冲击传统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中,“90后”大学生的接纳方式更加主动,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内容丰富,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在面对多种价值观的冲击时,原始教育逐渐失去了优先、垄断地位,“90后”大学生面临价值观的迷失。

3社会孤立之痛

据统计,“90后”大学生自杀前多数会有孤立无助的感觉。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不愿与他人、与社会交流,而是选择逃避。第一,排他心理使然。“90后”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出生于“四二一”家庭,他们在家是全家的中心,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家里老人的宠爱让他们更加恃宠而骄。在家里,他们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通常都能够得到满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而在学校和一群同样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一起生活后,他们很难相互迁就,这一群体的自我意识较强,在遇到问题时比较容易产生挫折感。第二,理论不能有效地为实践服务。“90后”大学生沉迷书本和网络,很少动手参加社会实践,他们在面临工作选择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当他们自信满满地准备在社会上大展拳脚时,却发现以往的那些才能不能有效地为目标服务,让他们感觉孤立无援。

生涯辅导与生命教育视域融合的路径探索

目前,大学生生涯辅导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物质层面开展生命感知教育、基于精神层面开展生命情感教育、基于社会层面开展生命信仰教育。面对“90后”大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深感作为大学生生涯辅导重要载体的生命教育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毋庸置疑,大学生生涯辅导是生命价值观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老师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奠基人”,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负有主要责任。多年来,高校的专业教育模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在“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模式下,很容易培养出“才子”,但在评估这些学生时往往只看重学业而忽视心理健康。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诉求下,我们迫切地需要加强“90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以期达到和生涯辅导“双声叠韵”的均衡。

1着眼于“三生教育”构筑生命教育的“合力”

马克思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缺一不可。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相互融通、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人的完整生命,三者成为连接无机界与有机界、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环境、精神与物质、外在与内在的结点。云南省教育厅罗崇敏厅长曾提出“三生教育”的新理念。所谓的“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其中,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基础,生存教育是联系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桥梁,生活教育是目标。同时,生存得了、生活得好才能巩固生命的延续。“三生”缺一不可,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大学生生涯辅导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涯辅导需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基于实践层面构筑生命教育的“挡箭牌”

高校应当尽快改变目前生涯辅导教育重求职辅导轻生命教育的现状。开设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根据实际情况把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纳入为公共课或选修课,配备专职授课教师,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生命价值观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留恋,让大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重塑“90后”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为大学生之间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增加“90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认识和体会到生存的不易,培养不屈不挠的毅力,珍惜眼前生活。

3从意识层面构建生命教育的内防线

有研究表明:当代“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总体较高,大多数大学生能珍爱生命,重视生命责任,关注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实现。但发生在少数“90后”大学生身上漠视生命、伤害生命的种种现象也提醒我们: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中也存在着一些偏差,高校生涯辅导应着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命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督促“90后”大学生正视生命价值,充分感知到生命的脆弱与伟大是并存的。

大学生增强自我意识是超越冷漠、形成健康心态的根本保证。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活动和交流中,提高对学校、对他人、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正确评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培养乐观心态。适当规划自己的生活,为自己订立中长期目标并付诸努力。使自己的生活忙而不乱,充实而不紧张。学会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些“90后”的孩子一旦产生消极的情绪可采取如自我宣泄、请人辅导、代偿迁移等措施加以控制和排解。自我意识的重塑是生命教育的内防线,也是“人格重建”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加强意志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有助于从根本上强化“90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法单纯地依靠某一方面的资源得以实现。从长远方面来说,生命教育还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一个科学、规范、协调、互动且适合“90后”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生命教育体系。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是生命教育成败的关键力量。基于大学生生涯辅导的视域,学校应及时、客观地研判“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与成长需求,树立科学的生命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以期为“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韩爱侠张姝单位:徐州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生涯生命教学的起始点阐述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smjylw/61730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