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分析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分析范文

时间:2022-12-08 06:28:17

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分析

摘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管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应着力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发展,形成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鉴于此,本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解读高校教育管理内涵,并分析高校教育管理现状,继而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如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育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立足于现有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对各类教学活动开展管理的过程。在高校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体现出不适应性和滞后性,影响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推动高校健康长远发展,高校教育管理的改进和优化势在必行。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管理概述

(一)创新人才内涵

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新人才则是劳动者中最积极进取的成员,对先进文化和生产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家创新型人才数量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如何定义创新人才,目前形成的普遍共识是不在于从事的职业、学历与社会地位高低,只在于能否在其岗位工作中将创新视为己任,通过积极学习和研究在该领域取得创新成果。由此可见,创新人才是具有创造性、开拓性和探索性的综合人才,具体来说需要具备以下特质:首先,学识广博,对知识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兴趣。只有自身知识基础深厚,才能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形成新观念和新判断。其次,创新意识强烈,具备持续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深入研究,明确创新目标,逐步构思新计划和新方案,实现创新成果。再次,创新能力较强,且能够不断开拓新领域。只有人才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提出新理论、新方法等。最后,百折不挠的意志。只有不怕困难和挫折,面对困境时不断探索创新,面对挑战勇于突破,才能获得创新成果。国内学者对创新人才的定义,比如北大教授黄楠森提出,创新人才的最根本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具有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坚强创新能力。因此,关于对创新人才内涵的解读,是广泛指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优良品质、能够在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领域中不断探索和突破并取得杰出创新成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只有深刻解读创新人才的内涵,才能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二)教育管理的内涵

关于教育管理学者们的理解具有一定差异性。卢鸿德主编在书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理论与实务》中指出,教育管理是指管理者遵循客观教学和管理规律,科学组织高校内部教育系统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统筹协调时间与信息等因素,维护高校教育工作的稳定有序进行。在《学校管理学》一书中,葛金国主编对教学管理作出定义,认为其是行政人员为保证高校教育质量、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运用相应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一系列管理行为,对教学工作进行规划、协调、组织和指导,目的在于推动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在《当代教学管理引论》中,作者刘茗著提出,教育案例工作是管理者按照高校教育方针政策、计划和大纲要求,遵循客观教学规律,运用现代化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素进行维护和管理,继而实现高校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事实上,教育管理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解读,本文均是基于狭义角度的教育管理,指高校内部管理。

二、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管理之间的联系

(一)教育管理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伴随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逐步改进了高考招生制度和标准,使得各大高校不断扩招生源,大学生数量呈现每年递增的发展趋势。然而高校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困难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有很大关联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并未高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发展。对此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改革有助于转变传统管理模式,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和综合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开展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始终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在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主观意愿并予以尊重,结合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层次展开针对性培养,按照学生实际性格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逐步转变其传统思想观念,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并逐步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能够打破传统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促使高校顺利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二)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教育管理改革发展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市场人才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着更高要求,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对国家与社会发展而言,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推动国家与社会创新才能实现长久发展,跟随时代脚步,避免被时展所淘汰。由此可见,高校通过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不断促进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使高校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创新人才,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目前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若高校仍然秉持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则难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基于社会和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应不断引进科学理念和方法,推动教育管理工作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一)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教育理念作为教育管理实践的指导,直接决定着教育管理模式。在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下,教育管理工作者通常仅负责教学中的具体事务管理,过度注重管理而忽视教育,将自身定位于管理者角色,导致所运用的教育管理手段和方法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在此背景下,广大师生难以体现教学主体地位,同时也无法发挥其对教育管理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特别是长期从事教育管理的工作者,认为自身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因此并未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积极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思维模式,导致自身眼界狭窄、创新意识匮乏,难以将教育管理工作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教育管理成效始终不够理想,同时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章可依的关键。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教育管理制度现状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一方面,针对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且各项工作内容划分不够清晰,导致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另一方面,教学评价体系发展滞后,过于单一和片面。目前部分高校在教学评价时,通常采取期末考核的形式,将学生期末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并未将学生日常出行以及课堂表现纳入教学评价,难以真正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这种教学评价方式通常设置开卷与闭卷两种不同形式,以笔试为主,考核内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的理论知识。这种考核方式仅能够了解学生是否认真准备考试,大部分学生均在考试前死记硬背,很难真正了解学生能力情况,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发展[1]。

(三)缺少先进教学管理方法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运用先进化教学管理方法,才能保证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开展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部分管理者只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忽视了教学目标,所运用的教育管理手段过于僵硬,这不仅造成大量教育资源浪费,也导致教学目标难以科学评价。除此之外,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普及,高校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等设备,然而在教学管理软件系统开发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教育管理工作中难以有效运用计算机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例如,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成绩,通过教育管理软件系统十分方便快捷,但部分教育管理工作者,仍然运用传统操作方法,导致教学管理效率偏低。

(四)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教育管理队伍是决定教学活动开展,以及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高校综合素质水平。纵观国内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精干且专业化教育管理工作者数量不足。部分教育管理工作者在业务能力方面不够熟练,处理各项事务能力不足,且并未充分认知教育管理的本质和重要性,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仅仅是处理排课、调课、查岗等事务,缺少充足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管理及改革。所以教育管理工作者日常工作内容忙碌,但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偏低,最终难以达到理想化的教育管理效果。另外,在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中,部分管理者并未接受过系统化专业学习,自身专业化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准确把握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缺少科学有效的原则和方法,难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助益。

四、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教师与学生是高校开展教育管理活动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所以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理念,充分认知教育管理工作本质是为高校广大师生提供服务,因此必须将人放在第一位,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上,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教育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师生的人格与个性,使其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参与和融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实现教育管理工作者与师生之间的互动,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教育管理成效。这样一来,不仅高校教育管理得以优化,同时充分发挥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对高校现有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不仅能够促进各类教学资源整合,而且能够提高教育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改革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将教育和管理充分结合,对教学秩序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第二,不断构建高校学籍、档案、考试、课程、成绩等管理制度,并结合教育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对该项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2]。在教学管理实践中,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落实,保证教育管理成效。第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高校教育管理现状是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考查理论,却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高校应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可以运用写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等,全方位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践运用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学评价的知识与能力并重,以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形成。

(三)构建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基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开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管理模式,采取民主化管理策略,正确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积极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平衡发展,彼此间发挥相互协同和促进作用。针对教师来说,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主体,要对教学相关资料充分了解,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体系优化,均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所以教育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听取建议,使教师有机会参与教育管理,协同提高教育管理质量。针对学生来说,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教育管理工作,有助于优化目前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所以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开拓高校教育管理新局面。

(四)建设高质量教育管理队伍

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实质上是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教育管理工作者以及整支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有教育管理队伍综合水平较高,才能保证教育管理质量,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因此在建设高质量教育管理队伍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严格把控准入门槛,在教育管理工作者选拔的过程中,需要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且对待业务工作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重点考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感与责任感,采取择优录用的基本原则,选取具备较高业务水平和道德规范的人才纳入管理队伍,为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完善管理队伍的约束激励机制,可以采取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教育管理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划分,并且各项工作应奖罚分明,调动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3]。

第三,注重引导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高校应制订定期培训考核计划,对教育管理工作者展开针对性培训,将培训侧重点放在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以人为本管理工作实施策略方面,引导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管理能力。除此之外,在培训过程中,应添加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培训内容,促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管理工作,以减轻自身的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以及管理队伍等方面的不足,所以需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弥补教育管理的弊端。具体可以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新型教育管理模式以及建设高质量教育管理队伍,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向创新人才培养靠拢,开拓管理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景阳.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1):.

[2]徐维.创新人才培养指导下 的高校教育管理[J].文教资料,0(20):86-87+15.

[3]和洁.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J].高教学刊,6(23):-18.

作者:马秀芝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gllw/75230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