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探究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探究范文

时间:2022-11-20 09:29:2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摘要】主客体及其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问题。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瓶颈与现实困境日益凸显。文章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本遵循,从思想、行为、方法和过程等四个层面出发,构建教育思维、交往关系、教学组织、协同育人的“四位一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教育模式

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在围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实践与探索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关注与争论。综观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探讨,其研究基础都建立在哲学意义之上。而从教育学意义上对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探讨则构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研究的直接基础。基于主体性理论基础,以往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教育主体的确定上,进而逐步形成了“单一主体”(教育者主体说)、“双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为主客体说)和“交互主体”(教育者主导与受教育者主观能动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说)等三种理论观点。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由主体性逐渐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无疑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维度。

一、主体间性的理论要义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开启了近现代哲学理论由主客二分的思维范式转向“交互主体”关系模式的新阶段。西方学者胡塞尔、舒茨、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哈贝马斯等分别从认识论、生存论、交往行动理论角度阐释和定义了主体间性理论的本质属性,并从哲学层面厘清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状态,强调主体之间在交往沟通中形成的共通性、一致性和统一性即为主体间性的规定。概言之,主体间性是指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主体和主体之间以对话、沟通和理解等交往互动方式来实现思想认知的“同频共振”和实践行为的“和谐一致”[2]。事实上,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就具有师生对话、沟通和理解的特征属性和客观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活动过程的主体间性,是在强调教育参与双方主体共在性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实践交互关系作出的规定性。因此,对于教育范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体间性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双方建立起和谐共生的主体关系,并共同作用于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资料等教育客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交往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关系属性[3]。由此可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规定了建立在平等交互关系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主体—主体”关系和以教育双方共同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主体—客体”关系的双重模式,体现了主体间性哲学的内在规定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需求性[4]。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教育观念固化,师生关系阶层化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始终处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教育权、话语权、选择权和控制权的主体地位,而将受教育者置于接受者、被动者和跟随者的附属地位。在这一固化的教育观念引导下,教育者被赋予绝对的权威,使得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自我中心化”,表现出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完全占有关系。这种导致师生之间形成主客二分的结果,必然使得师生关系被阶层化,在师生教与学关系上难以构建教育平等地位,进而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二)学生主体地位弱化,教育活动功利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普遍认同,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效果。然而,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思维定势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仍受制于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仍得不到应有重视和理解,其学习热情和潜能不能得到充分激活,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未能真正确立。有的教育者错误理解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内涵,要么处处牵制着受教育者,遏制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么对受教育者放任不管,任其发展;任务式的、功利性的教育活动依然存在,一味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归咎于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缺失,教育者追求教育教学量的完成,受教育者追求获得学分,并未真正将“中国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三)培养方案模式化,教育内容书本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和教育内容被事先设定,教育者在模式化的培养方案和程式化的教育环节上总是将社会本位置于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养成和个体需求之上,将强调国家需要和社会价值,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受教育者的创造精神和主体意识相割裂。重知识传授、轻科学思维训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传道轻解惑,重理论轻实践,刻意追求书本理论的“应然”标准,而忽视对现实问题的“实然”剖析。这就使得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也产生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由于学习不深、理解不透,以致出现所谓“5+2≤0”现象,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不能产生正向效果,更谈不上达成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效果平庸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单一的知识传授不同,更注重的是实现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则过多地强调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服从性。在这种固化的科层式关系模式中,教育者依然只习惯于单一的单向灌输教学方法,通过照本宣科、我说你听的简单说教和硬性灌输的教育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受教育者往往只是充当听众和“接收器”,使得受教育者对科学理论的内在转化不够,加之课程考核手段单一,很多学生将突击记忆、应付考试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惯例,影响了教学效果,难以较好地实现思想改造和教育目标。

三、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张耀灿教授指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创造性地表述了教育参与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内在关系及相互影响[5]。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形成了一定的修正和超越,也是对直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和顺应时展要求的积极回应。就具体实践而言,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紧扣主体间性理论本真,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效果反馈,从思想、行为、方法和过程等层面加以考量与改进,着力打造教育思维、交往关系、教学组织、协同育人的“四位一体”组合模式。

(一)培植“双主体”理念,彰显主体间性教育思维模式主体间性教育思维模式是从思想层面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变革与有益启迪,也是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首要任务和思维原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束缚于主客二分的思想藩篱,还分别用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来定义各自主体和客体地位,虽然在受教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这种“互为主客体模式”仍然难以摆脱对教育者主体的依附关系。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双主体”理念,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之间是“主—主”关系,而非传统的“主—客”关系[6]。美国著名教育家克罗韦尔认为“教育正承受着严峻的挑战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重要转换与深刻变革,摈弃“自我中心论”,培植“双主体”理念,树立主体间性教育思维模式。首先,要从对象性思维转向关系性思维。即要将主客对立的、物化了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强调主体间基于人的客观存在而建立起来的积极对话与互动的关系性思维。其次,要从线性思维转向发散性思维。即要从现实需要出发,变过去的单向性思维方式为多向性思维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非线性地、多维度地、发散性地来思考教育活动过程,以及受教育者思想观念中各部分之间的非对称性关系,以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再者,要从封闭性思维转向开放性思维。即要改变传统的自我封闭、僵化与故步自封的思维习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开放性环境过程中,打破学科壁垒,树立包容开放的良好心态,做到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增强对受教育者自主发展与自主建构的信心。总之,“双主体”理念旨在让受教育者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教育的主体。就像《大学章程》规定的那样,以思维理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以制度设计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以实际行动支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展示,以学生自主发展促进育人效果。

(二)遵守平等对话机制,畅通主体间性关系交往模式交往互动是主体间性理论的内在遵循,也是构建教育双方主体关系的必然要求。因此,主体间性关系交往模式是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行为指数和观测指标,是建立在行为层面上检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彼此语言交往,使主体之间形成“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机制的建立,改进主体间交往互动,不仅能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共生,更能改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与效果。第一,要确立教育双方平等地位。在主体间性理论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再是阶层化关系,而是建立在独立人格和同等地位意义上的平等关系,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合作共在。平等地位的确立,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一旦地位失衡,便会陷入“主客二分”的窠臼。第二,要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对话体现了一种民主的意识,其本质特征是对“权威意识”的消解,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原为一种交往关系。通过彼此对话,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达成道德价值共识和社会价值规范的认同。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话既是充分表达自我想法和态度的过程,也是倾听对方言说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在、共同参与和共同成长的过程。第三,要完善共同话语体系。话语体系是实现主体间性交往互动的媒介载体和话语空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工具性话语的泛滥、控制性话语的偏好和公共性话语的滥觞极大地造成了师生间话语体系的失衡和缺失。因此,必须从话语内容、话语形式和话语环境等方面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话语体系进行重构。首先,在话语内容上,要果断对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行消除,正如“话不投机半句多”,要以创新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更新,从结构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行优化。其次,在话语形式上,要使其从原先更多的理论性、政治性、抽象性转换为更具教育性、时代性、可读性和实践性。既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精髓和受教育者的信息反馈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教材选择和文本话语重构,也要从宏观和微观领域对日常生活、社会舆论、网络空间、心灵空间等方面进行实践话语的重构。再者,在话语环境上,要在建立平等民主的教育环境之外,充分尊重个体特征,为个体化接触与互动创设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提升教育双方话语表达的深度和广度,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三)改进课堂育人效能,激活主体间性教学组织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7]。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与学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渠道。因此,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激活主体间性教学组织模式是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之一,也是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举措。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的是一种单向度、灌输式的主客体关系,教育者被认为是权威性真理的绝对化身,他们往往只关注教学进度和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灵交流,缺乏真实的情感互动以及精神价值的追寻。因此,围绕主体间性价值理念和教育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主义也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与学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教育者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式、问题探讨式、专题演讲式和合作学习式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融入体验式、启发式、渗透式、咨询式教学组织模式,增强主体间交流互动,促进受教育者的德性生成、发展与完善,提升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实践体验等体验式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在生活化的活动体验中感悟真知,强化其主体意识的自主建构过程。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全媒体优势,设置自主学习与合作课题的教学环节。这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独立、自主、能动的主体特征,提升教学互动的质量和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受教育者之间的“生生互动”弥补“师生互动”的不足,进而更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个性的发展,满足学生自我归属感的需要。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改进课堂育人效能,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变“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让课堂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学生学起来能入脑又入心。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学生全员参与和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幕幕中国近现代史情景剧成为教师书本、讲义的有效补充。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堂上,围绕一个个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话题剖析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一场场主题辩论赛活跃了课堂氛围,更增强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一次次国情社情调研和紧贴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既丰富了思政课程的现实内容,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拓展教育资源平台,搭建主体间性协同育人模式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8]。因此,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育人平台,搭建主体间性协同育人模式是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能量环”和“倍增器”,是从过程塑造与控制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新定义和价值挖掘,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能的应然选择。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拓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和育人平台应从“四化”入手:第一,打造思政教师队伍的职业化。思政教师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其自身的理想信念、政治站位和价值取向无疑是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首要条件。而面临主体间性理论的新要求,对其职业化素养和专业化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企望和全新的挑战。诚然,强调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非对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剥夺和抹杀,主体间性理论承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化。其中,教育者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动、组织和实施的主导角色,受教育者体现着主观、自由和能动的主动角色。但是,“双主体”理念的贯彻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仍然依赖于教育者思维方式的转变、良好职业操守的执行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坚持。否则,便会再次陷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泥潭”。第二,突出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哲学思想、经典论著和党建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和政治遵循,必须加以坚持和学习。但要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情况,在分层次分阶段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实践生活相融合,积极创设现实生活语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受度和针对性。第三,构筑育人载体的立体化。当前,开放式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这就需要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构筑立体化的育人载体,时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辐射面。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通过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要通过建立学校事务的学生民主参与机制,畅通师生交流互动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平性、共享性和协作性;要创设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营造人人参与的实践育人氛围;要主动引领网络、微信、微博等全媒体的舆论高地,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媒体的规范运行和作用发挥,可以利用创设新媒体工作室等方式打造学生自我育人平台。第四,实现育人网络的全员化。

作者:方建强a,崔益虎b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a.体育部;b.校长办公室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xsyzz/72389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