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范文

时间:2022-11-18 08:23:2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关键指标,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推进的方向和思路。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核心内容有思想的获得感、情感的获得感、道德和规则的获得感、成长的获得感。这些获得感互补互促,共同聚焦于增强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些获得感不是孤立的,也并不是某种获得感完全对应于某一门课程,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都有增强这些获得感的使命,只是在侧重点上有所区别。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思想的获得感;情感的获得感;道德和规则的获得感;成长的获得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1]“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着力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2]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指标。这无疑抓住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根本和核心,必将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此,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一是如何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二是增强学生的什么获得感?对于第一个问题,不论是教学实践还是教学研究,都做了大量的探索,也卓有成效。对于第二个问题则探讨不多,但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获得感与教学目标同属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从教学本身对课程提出的目标,获得感则是从学生体验本身对课程提出的目标,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具有统一性。对于“增强学生的什么获得感”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推进的方向和思路。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核心内容,即思想的获得感、情感的获得感、道德和规则的获得感、成长的获得感;这些获得感又都要共同聚焦于提出的“五个认同”,即增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3]在这里虽然是针对民族工作提出的要求和目标,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的课程目标。

一、思想的获得感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来看,思想是这个概念的题眼,是指要通过政治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授让学生深刻感受和理解蕴含其中的思想,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上成“思想课”,而不能单纯上成“知识课”或“理论课”。这个思想是什么?这个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类解放的追求。“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继承者、实践者不断创新的关于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类解放的科学。”[4]这一思想在中国的具体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通过教学把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类解放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性的思想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通过这些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实现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如果“沉迷”于单纯性的知识或理论的讲授,失掉了其中的思想,必然会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没有“灵魂”的单纯知识性的课程,而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也不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感受到思想的触动。而且,由于不是“专业课”,单纯知识性的课程也必然不会受到学生的青睐。在增强思想的获得感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都负有重要职责,但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层次。以本科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要着眼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讲授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类解放的追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要着眼于近现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过程深入讲授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深入讲授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要着眼于社会主义规范深入讲授社会主义的人民道德思想和人民法律思想,“形势与政策”要着眼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深入讲授中国发展所体现的追求人民美好生活的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教学任务是系统地讲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最根本、最核心的人民主体性的思想。具体课程中的讲授,在此以“原理”课为例来进行说明。首先要在导论的讲授中点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类解放的追求,通过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概述体现这一思想,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开始就明白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思想。尤其是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进行重点概述,深入讲解其中所蕴含的人民主体性的思想主旨。习在2012年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伊始就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之后的前三章,即“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这样的章节看似好讲,其实不然,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学生往往“听不进去”,对此就要多用案例的形式,用案例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案例来凸显这一思想。后四章,即“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都很强,且跟社会现实发展密切相关,对此就要通过把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发展成就的分析结合起来,深刻地体现出这一思想。以共产主义内容的讲授为例,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形态”,是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解放的最高状态,具有理想性;从现实的视野来看,“作为成分的共产主义因素,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现实中。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不是在某个早晨一觉醒来就会出现的,它有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种具有连续性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共产主义因素在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过程。党中央确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强调共同富裕,强调全部脱贫,强调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既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发挥政府的作用、公共财政的作用。凡是泽及全体人民的公共福利,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朝共同富裕方向前进,就是在社会主义中不断增加共产主义因素”,[6]“我们把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应该抓住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的实质,就是对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批判,特别是对资本的恣意扩张和无节制的剩余价值的追求的批判;是对现实社会进行现实改造的现实运动;是对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的向往。对共产主义做这样的理解,共产主义就和当今现实自然地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共产主义的现实性也就非常明确了”。[7]这样就把理想性和现实性深切地结合起来了,在这种结合中贯穿着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解放的追求的思想。

二、情感的获得感

情感是认同产生的基础,没有真挚的情感就不会产生深切的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固然要讲“理”,但只有“理”,缺失了“情”,认同也难以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学生被教学内容所叙述的历史和人物所感动,产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真挚的深厚感情,又通过这种深厚的感情产生强烈而持久的认同。德国学者约恩·吕森认为:“情感不仅是认知的组成部分,而且包含了比认知所产生的更强的洞察力”,“在通过历史陈述形成认同的心理过程中,没有人可以否认情感因素的力量。但是非常有必要了解到,这些标志认同的情感因素与解读因素密不可分、合为一体。其实就是叙述故事的心理过程将这些因素综合成一个整体。故事本身可被描述成某人自我的主叙述,可以是某个体的(自)传体,还可以是某群体的主叙述。”[8]不仅历史的学习需要情感因素,即使在历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种“情感转向”[9]的趋势。在情感的获得感方面,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纲要”课具有独特的优势。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是由人推动的,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既要注重宏观的历史脉络、具体的历史事实的讲授,也要注重历史人物特别是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物的事迹的讲授。干巴巴地讲历史事实、历史脉络,不但不会吸引学生的关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反感。辅之以历史人物事迹的叙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以人触动人,进而吸引学生喜欢“历史”、喜欢“纲要”课。每个人都有英雄情结,青年学生尤甚,在“纲要”课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青年学生的这种英雄情结,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上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事迹,用这些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对这些人物的认识和认同切入历史的脉络,感受历史的脉动,“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进而形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人物—情感—历史—认同,是“纲要”课合乎认知逻辑的教学展开。这里试举几例。比如,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的历史必然,单纯按照历史的脉络来进行历史叙事,学生很难会感兴趣,也不会对历史形成直观的感受,而如果从孙中山的革命经历讲起,讲到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治国方略,但被拒绝,认识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学生就会从孙中山的遭遇深刻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和反动,以及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必要性。武昌起义后,1911年底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同时随着清帝的退位,达到了辛亥革命的最高潮,但也仅仅在三个月后,孙中山被迫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虽然此后孙中山认识到袁世凯的窃国本质,开展反袁斗争,组织“护法”运动,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临终仍感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大学生从孙中山的这一段经历中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既不懂得、更由于阶级基础而不会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是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再比如,讲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的革命经历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并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在大革命中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民党内部的反动派,以及此时党的部分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大革命最终失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遭遇重大挫折。此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通过对大革命失败教训的总结,在同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取政权的理论,领导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由于王明等人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正确主张,被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在残酷的事实面前,确立了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在此后的中国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的领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从的革命经历,从思想在中央确立领导地位的历史过程,从在思想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过程,大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革命的筚路蓝缕,进而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深刻的情感认同。这种从人物切入历史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利用了大学生的英雄情结,让大学生在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深刻认识中形成深刻的情感认同。在历史人物的讲述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讲述真实的历史人物事迹。许多历史人物,往往是真实的事迹和传说的故事并存,在讲述历史人物时,就要认真予以辨别,讲述真实的事迹。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信息很容易被证伪,一旦把传说的故事当成了真实的事迹,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嘲笑”,教学实效就会大打折扣。二是带着情感讲述历史人物故事。情感才能打动情感,要带着情感讲述历史人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事迹,这样才能让青年学生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中产生情感,进而对历史产生兴趣。没有情感的讲述,甚至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三是注重讲述话语的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讲述同一个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话语方式,在今天的时代沿用之前的话语方式讲述,就不会取得在那个时代所产生的震撼效果。因此,选择恰当的话语非常重要,讲述历史人物要注重话语的与时俱进。四是避免夸大式的话语讲述。在网络媒体上,经常有以“XXX,不得了”为标题的文章,但打开以后又讲的并不是那么回事。因此,这种现象被戏称为“标题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注意避免转发这类的文章,在讲述历史人物时也要注意避免使用类似的夸大似的话语,否则就会遭致学生的“不信任”。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实事求是的风格、平实的话语来讲分析历史人物,才能真正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情感的获得感。

三、道德和规则的获得感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法规意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重视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获得感和规则获得感。由于二者都属于规范的层面,因此可以合称为道德和规则的获得感。本文着重于从规范层面探讨道德和规则的获得感,对二者不做具体的区分。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收获较强的道德和规则的获得感,是“基础”课的重要职责。通常来讲,大学生的道德和规则的获得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习得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明确什么行为是符合道德和法律的,什么行为是违反道德和法律的;第二个层面是在公共舆论的监督和法律法规的威慑下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第三个层面是出于维护社会健康运行的自觉,自觉地遵守和维护道德规范及法律法规。这三个层次是递进的,尤其是从第二个层面向第三个层面的跨越,也即从他律向自律的跨越,是一个人的道德和规则意识成熟的基本标志。但在现实中,这三个层次往往并没有实现有效的递进和跨越。从第一个层面向第二个层面的发展来说,仅仅习得了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并不见得就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优秀者也不一定就是遵守道德和法律的模范。同样,从第二个层面向第三个层面的跨越来说,仅仅是在公共舆论的监督和法律法规的威慑下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还不能说达到了国家和社会对一个人在道德和规则上的要求。因此,“基础”课教学要着力于实现三个层面的顺利过渡。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满足于讲授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有的教师面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在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上乏力,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从他律向自律跨越上没有自觉意识,这些都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基础”课的价值。“基础”课教学既要让学生感受到社会舆论和法律规范的要求而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更要让学生受到社会上道德模范的感动,深刻认识到国家和社会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根本价值,从而由他律跨越到自律,让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成为自觉的行为。

四、成长的获得感

相对于专业课因就业的压力和“有用性”而迫使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纯粹是以自身的魅力留住学生的心的课程。对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地散发和增强自身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感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用的。大学生最关心自身的成长,他们对待课程的态度也主要是基于此考虑的,能增强自身成长的获得感的“有用”的课程他们就会认真学,否则只会因为获得学分而身在课堂、心在课外。因此,除了上述的获得感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从学生直接感受到的有助于成长的获得感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增强学生成长的获得感。这种成长的获得感是一系列获得感的组合,具体来说可分为成才的获得感、学习的获得感、创业的获得感、消费的获得感、婚恋的获得感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因自身独特的“思想”属性,能够有效地在这些方面提供其他类课程所不能提供的获得感。从成才的获得感来说,大学生的成才观一般是成功就业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成才的最基本的层面,还未上升到较高级的层面。而且,在实现了这些最基本的层面后,往往陷入到成才的迷茫中,对下一步的人生发展缺乏规划和追求。对于青年的成长成才,指出:“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10]“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11]“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12]这就把青年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建设结合了起来,为国家建设创造的精彩的人生才是值得追求的人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成才观上进行这样的引导,才会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成长价值,这样的成才观才会指引着大学生创造精彩的人生。从创业的获得感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能为青年大学生将来创业提供辩证的思维和方法论,也能够为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指导。创业是一项风险系数很高的活动,缺乏辩证思维很难取得创业成功。拥有辩证的思维能让创业者在困难时看到转机,在顺境时看到危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内容的教学上应当既注重理论的传授,也注重在生活实际特别是学生创业中的运用,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学习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如果只是在理论上讲授唯物辩证法,而不注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大学生就只会把它当成理论而束之高阁,而体会不到它的重要价值。此外,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信仰素养的大学生也能在创业中自觉维护良好的劳资关系,自觉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长远发展。这样的创业者多了,自然就能更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同时在讲述劳动价值论等内容时,结合社会实际让大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信念。限于篇幅,在此不再对成长的获得感中其他的具体方面赘述。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增强大学生思想的获得感、情感的获得感、道德和规则的获得感、成长的获得感。在此,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使这些获得感互补互促,共同聚焦于增强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二是这些获得感不是孤立的,也并不是某种获得感完全对应于某一门课程,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都有增强这些获得感的使命,只是在侧重点上有所区别。

作者:朱国栋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dnyzhzz/72388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