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医学护理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1.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对医疗安全教育的解决措施
1.1开设专业医疗安全知识教育课程现在医学院校大多开设了口腔学、中医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多门专业,每个专业都分为理论课、专业课、基础实践课三个课别,要求每位教师分别教学不同课别。其中专业课程中要加入医疗安全知识教育,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病例与医疗差错案例相结合;模拟诊疗与角色互换相结合;人文教育与医护道德相结合。按照以上内容授课,学生不仅能充分掌握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及方法,还能把单方面问诊转变为医生与病人之间沟通的从医习惯。医疗安全指导贯穿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科,涉及方面广,理论内容多。学院方面要实行医疗安全教育学的单科结业方式。医疗安全知识及实践与毕业考试一同进行。考试时根据平时课堂笔记不同程度地理解考试题目,从而做答。学生毕业考试将参考医疗安全知识教育学科成绩,成绩未达标者不予毕业,必须再次接受专项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毕业[3]。
1.2加强医疗护理专业学生的医疗安全常识医护人员进入实习阶段后,很直接地从学校的学习环境中转换到医院的实习环境中,这样的转换能更直观地了解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学校应委派一位区域教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医院可提供一些典型案例或医疗安全性事件加以分析、总结,说明不同医疗安全事件主要发生在哪个环节、具备哪些客观因素、如何应对补救等教训启示,使学生对医疗安全的认识更清楚、更形象化。
1.3学生撰写有关医疗安全问题论文即将毕业的学生要结合自己在实习学习中发生的医疗安全隐患、医疗事故等真实案例撰写一篇评述论文,详细阐述事故的发生、原因、事件分析、结果及个人看法等,并通过学校审核后存入人事档案[4]。
1.4结合医疗安全问题充实教学资源在医疗安全教育的建设中,提供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医疗安全问题具有传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既可方便教师之间的交流,又可为学生提供自学、讨论、测试等功能。在医疗安全教育学科中,既可以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又可使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能力与实验课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
2.结语
本文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安全教育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讨论,发现医护专业学习中发生危险的概率很高,其中最主要的是注射器、手术刀等利器及放射性隐患和化学物质。由于我国目前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的医疗安全教育在部分地区比较落后,现阶段最应全国推动医护专业安全教育课程的展开,院校领导要加以重视,加快实施医疗安全学科,并进行很好的培训教育、考试考核及论文撰写。当然以上这些措施的有些细节还需要在实际情况中不断修正,努力完善,但医学院将医疗安全问题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势必会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会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对医疗安全的防护意识,对自身与病患是种保护,降低医院损失。
作者:刘凤妮单位: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理念;重症医学;护理效果
重症医学科室中的医护人员需要面对较多的危重病人,从而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便会逐步增加,在此种情况的影响下,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会降低,护理质量逐步下降。因此,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理念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使护理效率显著提高,此种方法应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现选取我院36名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36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8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36.4±22.1)岁;实验组男12例,女6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37.4±2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运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方法,医院将医护人员划分成第一线人员与第二线人员,第一线人员的经验较为丰富,由年轻的护士与年长的护士共同组成,二线护理人员将由护士长与主管护师共同组成,从而在二者共同配合的情况下,便能使护理过程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医护人员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了解。此外,医院会运用组长负责制的理念,由经验优秀的人员担任组长,其对年轻的护理人员实施全面指导,并具有弹性的排班制度,从而使医护人员具有较大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建立各种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各组的护理人员会全面交流,进而将会具有良好的沟通氛围,护理人员的紧张情绪会获得全面缓解。
1.3疗效判定标准
1使用物品的准备
首先,应该对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手套的包装、型号和大小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无菌治疗碗包的密封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破损和返潮的现象,同时还应该对消毒条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看其是否在有效期内;其次,检查无菌持物钳包装是否存在破损的情况,无菌容器是否存在破损以及返潮的现象;再次,检查无菌溶液瓶口是否出现了松动的现象,整个瓶身是否存在损坏的情况,然后对容器内溶液的颜色、有无沉淀物、是否有絮状物以及是否澄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保证容器内的溶液在有效期内使用;最后,检查棉签的使用期限,同时对消毒水的使用期限以及医用弯盘的清洁和干燥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操作过程中的无菌环境。
2操作过程
2.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方法使用这种器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递无菌材料和器械等,在使用过程中,正确的使用方法是,首先,将无菌钳包打开,将装置放置于操作台上,然后在标签上标注清楚打开的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其次,将标签贴于无菌持物钳的容器壁外侧,使用无菌持物钳时应该保证前端闭合向下,不能接触到容器的瓶口,使用完毕之后应该将持物钳迅速放入容器内,并把密封盖盖好。在加持远距离的无菌物品时,应该连同装持物钳的容器一起搬到距离物品较近的距离进行操作,在进行物品加持过程中应该将容器的瓶口盖紧,避免物品接触到容器的边缘。
2.2无菌包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无菌包过程中,首先,在打开无菌包过程中,手不能接触无菌包的内侧,用手轻轻的打开无菌包,然后将系带轻轻的放在操作台的一侧[2]。在无菌包中,无菌治疗巾包内消毒指示条码是变色的。在使用无菌钳加持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无菌包内如果还存在没有使用的物品时,应该按照原来的包装重新包裹起来,无菌包系带都是横向结扎,其有效期在一天之内,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将标签贴于无菌包的外侧。
2.3无菌容器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无菌容器的过程中,应该用手托住底部,从无菌容器内部加持物品,然后将盖子全部打开,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物品容器的边缘污染容器[3]。物品取出后应该立即将容器的盖子盖住,使用过程中无菌容器的使用期限也是一天。
2.4无菌溶液的使用方法在无菌溶液提取过程中,首先应该拿消毒液对盛放溶液容器的瓶口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手接触到瓶口以及瓶盖的内部,另一只手托住溶液瓶,然后将容器中的溶液缓慢倒入弯盘内部,符合剂量大小之后,将溶液瓶放好之后迅速盖上瓶盖,再一次对瓶口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溶液瓶开启之后,无菌溶液的有效期限为一天。
作者:姚玉美单位:张店区中医院
1专科护理模式
(1)心理护理干预。由于不孕症病因复杂,长时间、多周期的治疗,以及昂贵的医疗费,给患者家庭、经济等方面造成很大影响,心理压力较大。进入治疗周期后,过度紧张、焦虑、担心、恐惧时常伴随着患者,她们期望成功、害怕失败、担心流产,心理状态复杂。同时对医务人员过度依赖,希望得到过多的关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妇女并不希望别人知道她们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帮助才受孕的,对他人的言行敏感。所以,心理治疗已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要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要仔细倾听患者的意见,给予同情和理解,允许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共同探讨有关生育方面的问题,满足患者的咨询愿望,讲解生育的各个环节,治疗作用及失败的可能,讲解不孕不育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前景,使她们既有治疗成功的信心,又有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实施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在和谐优雅的环境中消除疾病、痛苦、恢复身心健康,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的一种护理理念。首先,要创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设置专门的咨询室,随时解答患者在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初诊患者,陌生的环境,给治疗等各方面带来很多不便,前台护士应发挥工作主动性,及时为患者分忧解难。我们中心设有宽敞、明亮的大厅,温馨的环境,正面墙壁上设有科室结构分布图,人工授精流程图,健康教育索引及咨询电话;侧面墙壁有科室工作人员简介,可帮助患者选择值得信任的医生、护士。走廊两侧墙壁上有许多有关生殖健康的介绍,常见女性内分泌疾病及男性不育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不孕不育相关辅助检查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大厅一角书报架上有我们印发的健康教育资料、杂志、报刊,供患者随时阅览。同时门诊大厅配有饮水机,一次性水杯,座椅。电视滚动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介绍治疗程序,使患者在闲暇的时间了解一些不孕知识,增强治疗观念。手术室安静、整洁,温度适宜,操作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多给予患者鼓励的语言,可增强其治疗信心。术后送上“希望您心想事成,尽快听到您的好消息”等温馨祝福。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人性化服务的实施,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患者满意度较前有了很大提高。(3)健康教育指导。不孕不育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压力,不同的治疗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而患者所获相关信息及信息准确性是影响其心理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健康教育必须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对重点环节,要加强指导,避免患者因紧张、焦虑导致遗忘、出错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终止治疗。内容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便于患者容易接受。我们根据患者的社会角色和心理特征、共感性采用定期授课、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个别心理指导。为了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2012年3月成立好孕课堂,由笔者负责每周定期授课,凭借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及多媒体工具,讲解不孕症患者就诊注意事项,就诊流程,生殖保健知识,各项辅助检查要求,不孕症治疗的方法,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流程,术后注意事项,手术费用,手术成功率等,在接受辅助生殖手术前,建议不孕夫妇至少参加一次好孕课堂系统讲座。使患者对治疗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为提高妊娠成功率提供了保证。(4)严格病案管理。根据卫生部关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规范》的规定,生殖中心病案应永久保存,专人统一管理,不得丢失。患者的病史资料、助孕手段、治疗经过及有关卵子、精子和胚胎资料都包含在其中,既是患者的隐私、医疗记录,也是法律文献和医疗证据,也可供医师再次为患者治疗时查阅。生殖中心病历的特点是治疗周期长,涵盖内容多,每次上周期都要找出旧病历供医生参考,看完以后再归档,这就容易出现病案移位,查找困难等问题。故病案室应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手术结束后,及时进行整理,装订、归档、保存、信息录入。建立病历借阅、复印制度,除本科室人员外,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入病案室。特殊情况需提供相关证件方可允许进入。(5)严格的随访制度。患者启动治疗周期后,要留下详细联系方式,并尽量保留多个联系电话,以及身份地址,建立随访登记本、专人负责。人工授精手术后第14天追踪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果,确定是否妊娠;如果受孕则在第30天、50天及妊娠中、晚、分娩期,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指导围产期保健,并及时填写随访记入。随访率要做到100%。护士长要定期进行督导,及时补漏,降低失访率。
2结果
在护理人员无增加的情况下,科室的各项工作量逐年增加,见表1。通过开展特色专科护理,实施人性化服务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对生殖保健知识的认识逐步提高,对辅助生殖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知晓率达90%以上。患者的治疗信心、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护理岗位相对固定,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查找病历迅速、便捷,术后随访率达到100%,无手术并发症、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患者满意度100%。中心每隔两年一次的复审校验都顺利通过,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3讨论
3.1加强业务学习的重要性生殖医学的快速发展对护士提出较高要求,必须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程序。不仅要充当好护士的角色,更是心理指导者、疑问的解答者。一方面配合医生、实验室人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更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要有丰富的专科知识。我们根据科室现有护理人员较少的实际情况,轮流派出进修学习,参加专科学术研讨班,每周科室进行业务讲座,每月进行业务考核,通过多渠道不断提高护士的自身业务素质。
3.2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要贯彻始终由于不孕症病因复杂,治疗周期长,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使病人普遍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必须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之中。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可使患者更多了解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程序及注意事项;人文关怀可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被重视,放下思想包袱,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为提高妊娠率提供了保证。总之,辅助生殖专科护士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知识含量,为病人实施全面、细致的疾病与心理护理,帮助病人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是保证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吕桂芹单位: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1护理方法
1.1加强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为了更好的提高重症医学科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就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对工作年限低于2年的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基础护理理论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对于2~5年的护理人员,要加强其专科知识的培训;对于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主要加强危重患者病情的分析能力,参与病房的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能保证患者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来完成每天的晨间护理、基础护理和晚间护理,病情允许的时候可以为男患者刮胡子,为女患者梳头,为患者修剪指甲等。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保持床单整洁,定期更换被褥,避免褥疮的发生。
1.2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如今专业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已经成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关键内容,重症医学科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较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同时还要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访,家属也不能长时间陪在患者身边,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恐惧、孤独和焦虑感,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护理人员还要主动做好患者生活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向患者做好宣教及康复指导,这样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3观察和评价指标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前后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本文采用了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之后,观察组满意27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97.06%;对照组满意19例,比较满意10例,不满意5例,满意率85.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结果
1.1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46例,占53.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2例(37.2%),下呼吸道感染14例(16.3%),胃肠道感染21例(24.4%),泌尿道感染13例(15.1%),其他6例。
1.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ICU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种类较多等均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具体见表1:
1.3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感染均在3天内消失,治愈率为100%。
2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高龄、侵入性操作、ICU住院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联合使用种类较多等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高龄患者机体较为衰弱,机体抵抗力较差,因此极易受到外界感染,而接受有创性检查及治疗患者,机体正常防御技能受到破坏,导致细菌侵入人体难度较大,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侵入性操作中,一些消毒灭菌不合格医疗器材的使用等可诱导感染的发生,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为了抵抗细菌感染,患者多会采用抗生素治疗,然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种类较多等均可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进而导致感染发生,因此针对上述因素,医护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预防及护理干预,减少感染的发生。护理对策:
①重症监护室工作人员工作较为繁重,医院要加强对其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健康教育,同时由院内指派专门感染检测员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及指导;所有侵入性操作所需使用的器械、工具等均需严格消毒并拔管。
②保证ICU内良好的室内环境,在不同患者之间采用屏障进行分隔,医院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安装空气层流设备,对空气污染进行杜绝,室内每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定期消毒清洁室内器械及设备。
一、以病理学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整合的具体措施
1.教学内容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并非是简单的整理合并,而是以人体解剖结构系统为单位,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部分。以消化系统为例,先交待必要的消化系统应用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内容,以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诊断为核心,再进行相关的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外科治疗等教学,将原来枯燥的基础知识作为临床内容的补充,这种教学模式将知识有序的进行组合,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作用,同样避免了知识的重复学习,减少了学生的上大课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实现了宏观与微观、形态与机能、正常与异常、基础与临床的有机结合;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医学知识思考、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整合势必迫切需要改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转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有益于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启发式、案例式、PBL、讨论式、易位、情景模拟、导学、角色扮演等多种交互式方法进行教学。除了课堂教学,网络课程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授课讲义、课堂录像、教学课件、图库、互动式BBS等。这部分涵盖了病理学理论授课的大部分内容,均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全方位的交互呈现,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使枯燥的理论授课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3.评价方法改革课程整合后的考核方法也是改革的重点之一,传统的病理学考试采用简单的笔试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往往会使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摄取而忽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整合后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大块组成,平时成绩中又细化为课堂讨论评分与形成性测验评分,实验成绩主要包括病理切片诊断和绘图的评分,通过成绩加权,得出最终成绩,这对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从而优选出真正适合临床实际要求的创新型全科医学人才。
二、病理学在医学课程整合过程中面对的问题
全科医学课程整合后的病理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完成、教学评价方法的应用方面,都对现在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参与课程整合的病理教师,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知识面、较高的学术水平,还要兼具临床医学背景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我们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出来的,由于长时间局限于某个专业范围内,以至于知识面较局限,各学科“各自为政”,并且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比较少,这也大大影响了课程整合的顺利进展。另外,目前尚没有融合了各学科精要知识点、适合学生预习、复习的教材及参考书,这就需要各学科专家团结协作,将各学科间有联系的内容重新理顺,突出“基础与临床结合,以临床应用为目的”的课程整合主旨。
传统分科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于实践性极强的全科医学人才的质量则更难以保障。全科医学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从病理学这一“桥梁”课程着手,探索整合医学教育模式,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彻底解决分科教育模式下前学后忘的问题以及早期接触临床缺乏基础理论支撑的问题,是推进全科医学教学改革的最佳途径。
作者:赵丽微钟秀宏杨宁江张以忠杨淑艳单位:吉林医药学院病理教研室
摘要:目的:分析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护理本科实习中针对护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效果。方法:选择某校护理本科专业实习生10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带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带教方案基础上融入转化医学理念,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及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带教效果满意度及科研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出科考试理论成绩、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带教效果的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生带教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科研思维、科研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护理本科实习中针对护生科研能力培养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带教质量,有利于全面方提高其科研能力,更满足临床科研需求。
关键词:转化医学理念;护理本科实习;科研能力
护理研究是临床研究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及护理管理等方面,将转化医学融入护理研究中,这不仅意味着护理课题研究选题面得以扩展,还意味着护理临床需求及护理工作发展获得了新希望或思路。本次研究以呼吸内科护理实习为例,选择2017-01~2017-06为研究时间段,以某高校护理专业本科护生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传统方法带教中,分析带教效果及科研能力,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7-01~2017-06,以某高校护理专业护生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护生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0人,男2人,女48人,年龄18~23岁,平均(20.65±1.55)岁;对照组50例,男1人,女49人,年龄19~23岁,平均(20.25±1.74)岁。对比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通过传统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传统方法带教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2.1呼吸内科护理理论指导依据临床护理要求,授课教师将所需知识进行整合,嘱咐护生需在业余时间阅读书籍,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的结合方式,选择具有一定示教作用的真实病案,注意在示教过程中重点问题的设计,并将人文素养、科研导论等科研相关知识融入其中,比如穿插时机、问题内容、试验设计技巧等。而且教师对于示教病案涉及到的相关疾病通过多媒体进行讲解,促使护生对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及某些抽象内容更加深入了解,便于加深记忆,为提高其科研能力奠定基础。1.2.2内科护理课程前准备带教教师可按照护生学习情况,性格,秉承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将观察组护生分成10个小组,7~8人为一个小组。分组后,每个小组成员都存在成绩高中低不同层次,性格也存在内向及外向的区别。在课程开始前1个星期,教师将选择的主要课题及检索文献资料方法等资料发放至护生手中,允许护生以所属小组为一个单位,通过查阅专业书籍,或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也可直接询问授课教师,或去教习医院查找病历、询问患者等方式收集资料,独立编写演习剧本;同时安排护生进入实验室,带教教师向护生介绍实验器材、常用术语,提高护生基础研究能力。此外,授课教师则在临床实训中心为情景模拟演习准备相关设备及器械,如病房环境、心电监护仪、输液架、病床、血压计等。1.2.3临床内科护理课堂演习在模拟教学室中开始临床病案演习,教师需向护生强调临床护理工作秉承“以人为本”的工作重心,演习过程需包括疾病主要病因、临床特征,常规检查及特殊辅助检查,治疗工作原则及护理工作要点尽量完整地演习出来。以呼衰为示教病案,扮演“患者”的护生呼衰临床特征症状表现出来,“护士”将如何紧急处理心梗措施表现出来,“责任护士”则展现如何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及目标,实施护理计划,“医生”负责解释典型肺功能指标所,提出需完善的检查及治疗方案。住院期间,“患者”出现呼衰症状,“护士”巡查病房发现情况,及时与“医生”一起抢救。在整个过程中,护生充分展现呼吸内科知识综合应用以及处理突发临床事件的能力,而且不慌张、动作规范、语言合理轻柔、态度和蔼耐心,体现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及临床实际能力。1.2.4呼吸内科护理课堂交流带教教师可专门指定一段自由讨论交流时间,允许护生就情景模拟演习中存在的技术操作问题、团队协作等问题自由讨论,并鼓励其提出提出科研课题,并针对已提出的课题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同时开放部分实验室使用权,规定课题结题论文撰写完结时间,并专门安排时间进行论文答辩,每个小组派出1~2人负责讲解论文背景、研究思路、实验设计、关联实验及实验结果,并完成论文答辩,带教教师及其他小组护生均可提出问题;由呼吸内科带教教师负责引导、评估护生科研能力(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技术熟练度、课题创新评分),并做最后总结,同时就在期间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表现良好的,需给予肯定,促使护生能够更加完美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入掌握转化医学理念,有助于提高其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