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服务业三年跨越发展意见范文

服务业三年跨越发展意见范文

时间:2022-03-14 04:43:37

服务业三年跨越发展意见

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服务业经济期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已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总量规模持续扩大。期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由年末的59.02亿元增加到年的136.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3%以上,占GDP比重由年末的14.8%提高到年的21%,平均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年以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2.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服务业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保险、科技研发、评估咨询、信息软件、物流运输、文化产业等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年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2%、39%、19%,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成为服务业中的主体。

3.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期间,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纷纷启动,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服务业固定资产每年增长超过2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项目投资为179亿元(含基础设施),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68.8%。

4.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期间,全区加大区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初步形成金融商贸服务、生产服务、教育服务、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生活配套服务五大服务体系,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二)存在问题

我区服务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依然较低。跟市总体水平及市其他地区相比,服务业增加值呈现总量偏小、增速偏慢、GDP占比偏低的特点。二是行业结构仍偏传统。传统服务业占比较高,现代服务发展不够充分,尚未有效形成规模优势。三是知名服务品牌和规模企业相对缺乏。开放程度低,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进驻较少,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不充分,缺少带动作用强、服务业增加值贡献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四是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区内服务业发展布局不尽合理,除中心城区基本形成服务业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其他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占比偏低。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1.指导思想

我区服务业三年跨越发展计划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三区三城”总要求,围绕“争先进位”总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加快发展以创新基地为平台的科技服务业和以区域制造业为依托的物流业,提升发展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现代商贸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创新发展以生态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业,加大有效投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增强集聚发展能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2.发展目标

总量规模较快提升。到年,占GDP比重每年提高3-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以上,总量达到310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32%;

贡献份额显著增加。到年,服务业地税收入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55%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

行业结构持续优化。到年,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结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以上。

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每年服务业招商引资规模占全区外资招商30%以上,内资招商的60%以上。到年,引进大型商贸项目10个,总部经济项目15家。

集聚程度显著提高。到年,新建4个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业集聚区。

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到年,形成10家市级服务业标杆企业,10家市级创新型服务业企业。

三、重点任务

实现我区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是一项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积极有效地依托资源与优势,切实加大服务业投入,加快服务业集聚工程建设,实现重点行业突破,以服务业的跨越发展来全面提升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统筹产业布局,加快服务业集聚工程建设

围绕区域空间格局,通过集聚化战略,采取集群式、园区化发展模式,科学有效地配置服务业资源,打造商务商贸、科技服务双核心,培育现代物流集聚带,构建四大生产配套服务区,建设多中心的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即形成“两核、一带、四区、多中心”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1.打造商务商贸、科技服务双核心

围绕商务商贸区和科技城科技服务区,打造商务商贸、科技服务双核心。

商务商贸核心区。以街道、街道为主的中心城区,围绕“T”字型发展主轴,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加大金融、保险、中介、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形成以大型金融业态为主的狮山路沿线金融产业带,以绿宝广场、天都广场等商业载体为核心的长江路沿线商贸集聚带,以创业园、财富广场等创新载体为核心的竹园路沿线科技创新创业产业带,以永利广场、赛格电子市场等为核心的运河路沿线商贸配套产业带。提升的商贸服务能级,成为辐射全市的市级商务副中心。

科技服务核心区。围绕科技城软件园、微系统园、软件实训基地、医工所、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等科技载体,整合全区科研服务资源集聚,为全市、地区提供科技研发服务(包括科技信息服务、科技交易与转化,科技咨询服务、科技创业服务等),形成科技服务核心区。同时,配合区行政中心西移,加快科技城形成商务、商贸、金融新的集聚区,一方面成为次级商务中心,另一方面为科研提供中介、商务等综合服务。

2.培育现代物流集聚带

物流集聚带以运河、铁路、国道三条交通大动脉为轴,涉及、开发区、。在该地区,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实现聚集效应,充分利用综保区政策优势,加强物流通路建设,力争实现内陆区港联动,形成功能上的“自由贸易区”。以该集聚带为中心,向西向南逐渐拓展,多点布局配送中心,从而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立体网络框架。物流集聚带以浒通片区中心为核心为工业企业提供商务办公、金融、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功能,重点发展(保税)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国际货代等现代物流服务,配套发展生产资料专业市场、企业咨询、职业中介服务、贸易经纪与服务等。建设市现代物流中心和国际物流分中心。

3.构建四大生产配套服务区

依托工业园、通安科技产业园和工业组团、枫桥工业园、开发区阳山科技园和工业组团,构建四大次级生产配套服务区,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围绕各园区主导产业,引入国内外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重点建设各种门类的专业服务中心,重点引进品质检验中心、设备维修中心、设备租赁中心、样品制造中心、工程设计咨询中心、产品试验中心、高技能人才中介中心和循环经济服务指导中心等。为全市、同类型工业企业提供专业配套服务,促进中小产业集群的形成。

4.建设多中心的特色服务业集聚区

围绕建材区、汽车城、创业园、环保产业园、财富广场、树山养生休闲基地、刺绣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风光带等核心区块,重点建设若干特色服务业集聚区,成为新型专业市场服务、科技创业服务、旅游休闲服务、文化服务的高地。

(二)明确实施要点,实现重点服务行业发展突破

根据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把握国家的政策机遇,结合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资源,聚焦经济增长贡献高、自身增长潜力大的服务业重点行业,通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提高总量,提升质量。

1.加速发展科技服务业

一是整合利用科技城、创业园、高新财富广场等科技载体和平台,以一流的创新载体集聚一流的创新资源,到年研发及服务机构总数达到300家,部省市科技项目超过1000个。二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担保、科技保险和种子基金、VC基金等科技金融业态,私募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三是加快服务外包发展,引进具有深度研发设计的高科技生产制造企业,通过技术溢出和产业链整合作用带动我区服务外包及其他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充分应用省市服务外包相关政策,重点引进一批位居产业链重要环节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迅速形成服务外包企业集群,到年,引进和培育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20家,建成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专业功能载体180万平方米,全区接包合同额达到18亿美元,离岸执行额达到7亿美元。四是加快建设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易程产业园、中科协鑫()工业研究院和职大工研院,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到年,集聚一批以技术开发为主的创新型企业。五是引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专利中心,提供专利数据咨询、业务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发展科技服务业创造良好环境。

2.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

一是加快综保区建设。发挥综保区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分拨以及国际配送业务,积极研究空陆联程中转的操作模式,加快引进内河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内河集装箱港。发挥京杭大运河的水运优势,力争实现与上海洋山港、浙江宁波港通过水路进行对接,大幅提升在海运转运方面优势。通过改善区域物流环境,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到年,监管货值翻一番达到600亿美元。二是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和基地。加快中外运高新物流中心、方正高新港、普罗斯物流园、明德物流园、华润北药等物流基地建设。三是发挥中外运物流、大田物流、开元物流等省市重点物流企业的引领作用,发展一批拥有自身核心业务能力的本地骨干型物流企业,到年,培育3-4家综合物流营业收入超亿元的现代物流重点企业。

3.集聚发展商务服务业

一是加快狮山商贸区建设。充分利用在建和建成的天都大厦、高新国际商务广场、人才大厦、润捷广场、新地中心等大型高层商务载体,集聚企业管理服务、专业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各类商务企业。通过加快退二进三,挖掘土地潜力,加快搬迁狮山路两侧工业企业,利用中心城区内退整理出的土地资源,重点打造“狮山中心核”。二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依托制造业发展优势,提高总部机构业务与本地产业的融合度,着力引进企业营运总部或分公司及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和营销中心等职能性总部。到年,引进和培育总部机构15家。

4.整体提升商贸服务业

保持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一是健全商贸服务业网络。重点加快美罗、亿株美亚、绿宝广场二期等大型商贸设施建设,吸引一批名店名牌入驻,加快引进大型家电商业企业,提高业态整体水平,扩大商贸集聚规模,形成具有全市影响力的商贸核心;二是实施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改造提升计划。到年底,创建由市政府命名的市级商业特色街区6条,完成3条由国家命名的“中国特色商业街”;三是结合城乡一体化、西部开发,加快推动老镇改造,加快社区商业、万村千乡工程的建设。到年,新建6家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建成2家省级、1部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四是完善市场体系,增强服务辐射功能。加快赛格电子市场三期、金屋地板市场、枫桥汽车零配件市场、红酒市场等市场建设,提升国际汽车城、横塘建材装饰城、通安钢材交易市场、高新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刺绣市场等专业市场的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增强对外辐射能力。到年,培育2家交易额超50亿的市场,5个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市场,年总成交金额突破200亿元。

5.做强做大休闲旅游业

一是着力打造太湖大湿地生态休闲带、姑大阳山休闲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加快推进西部生态城旅游度假区、刺绣文化旅游区、树山生态旅游区、太湖湿地公园配套工程、大阳山公园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发掘整合区内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二是围绕乐园啤酒节、白马涧冰雪节、刺绣文化节、树山梨花节等节庆活动,积极造节造会造势,增强区内外影响力。三是积极探索旅游资源与商贸、文化、餐饮、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创新盈利模式,开辟利润增长点,力争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年,达到60亿元。

6.持续健康发展房地产业

以打造“真山真水宜居城市”为目标,合理布局房地产。加快西部生态城、科技城、浒通地区房地产开发力度,到年,全区房地产业投入总量达到150亿元。大力培育房地产品牌企业,国内著名房地产企业数和开发量由目前占总企业数和开发量的17%提升到30%以上。扶持培育本土房地名品牌和规模企业,走出,成为省内外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

7.推进制造业分离服务业

以大中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对象,以主辅分离、整合提升为主要内容,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莱克等重点制造业企业将现代物流、贸易营销、专业配套等环节进行分离。用足用好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做好对分离发展服务业企业的跟踪服务,积极提供税收、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

(三)加大有效投入,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进一步坚持“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聚焦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加快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做到“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三年时间,排出总投资879亿元的97个服务业项目,集中力量建设,切实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1.着力打造大物流项目

充分依托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园等综合优势,加快国际物流大厦、高新港码头二期工程、中外运四期、普罗斯物流园、华润北药医药配送等一批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的建设,打造配套合理、衔接有序、货畅其流的区域物流中心。

2.着力建设大商业项目

一是加快赛格电子市场三期、横塘地板、灯具、陶瓷等5个建材市场的综合改造,建材市场、枫桥红酒交易市场、东渚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等专业市场的建设,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承载能力,增强对全市的辐射能力。二是加快天都广场、绿宝二期、滨河世贸中心、狮山广场等大型商贸设施的建设,加快形成商贸核心圈。

3.着力完善科技平台项目

加快中科院医工所二期、医疗器械科技园、浙江大学工研院、协鑫工研院等一批科技创新载体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全面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区域新能源、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崛起。

4.着力构建公共事业项目

重点实施一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实验中学,学府初级中学、科技城医院、明基医院、科技文化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发展滞后的问题

5.着力加快重点企业培育

加快培育服务业重点企业。注重发挥高新集团总公司、博济堂科技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元集团、欧索软件有限公司、仕德伟网络有限公司、乐园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支持自主品牌好、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推动上市、资金奖励、财政资助等方式做强做大。

四、保障措施

1.完善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

按照全区统筹和地方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一方面对于区域内具有全局性的大型重点服务业载体和项目,从招商到项目建设,由管委会统筹协调,切实保障龙头项目的强势推进,形成对服务业发展强而有力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各镇、街道、开发区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和力量,因地制宜,形成集聚,促使服务业在全区范围内蓬勃发展,实现提升跨越。

2.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根据总体规划,结合“十二五”规划,优化提升我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各相关产业的专项规划。近期加快出台和完善物流、房地产、服务外包、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新一轮发展计划。

3.强力推进载体建设

继续加大服务业载体建设力度。重点加强狮山商贸中心、科技城、综保区、西部生态城等服务业载体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产品交易、研发设计、商务商贸、科技信息、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集聚区发展软环境,着力建设和完善科技、旅游、物流、社区、信用等公共服务平台。

4.优化专业招商队伍

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摆在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由管委会统筹招商资源,用好“退二进三”、“城中村”改造、老镇改造等土地优惠政策,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比例。优化服务业招商队伍、充实服务业招商人员,要重点突出按服务业行业招商,加快建立与行业协会、境外机构的招商合作机制,及时招商信息,拓展招商渠道。

瞄准服务业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关键环节,着力引进金融保险业、证券业,形成集聚效应,成为市保险、证券核心区。积极引进物流、专业配套服务、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探索引进与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等相关的服务业。重点加强对结构优化升级起关键引领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和规模较大、具有发展潜力的服务业企业的引进,力争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服务业项目落户我区。

5.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围绕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加大高端服务业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高端服务人力资源储备库,重点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商业人才、物流人才、科技服务人才以及各类中介经纪人才。通过强化政策激励、人才专项、项目申报、资金跟进、平台搭建、后勤保障等一系列服务机制,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6.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要建立由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又要加强政策的扶持。一是对国家、省、市、区最近几年出台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整理汇编,对出台的引进外资、民营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涉及服务业的进行梳理归并,对我区重点发展的行业(如物流、保险证券等)出台具体扶持办法,支持服务业载体建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型业态的发展。二是要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各级出台的相关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加大财政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继续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逐年增加规模,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行业的发展,对列入国家、省、市各级专项资金扶持计划的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区财政给予1:0.5以上的配套资金扶持。三是对列入省、市、区的服务业重点项目,打造服务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在土地供应、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对特殊项目、重大项目应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灵活把握政策,敢于突破,切实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四是对成功申报省、市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示范区的单位给于一定数量的财政奖励。对省、市服务业积聚区内的企业、项目优先推荐列入国家、省、市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投资计划。

7.加强统计和绩效考核

一是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高度重视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健全服务业统计网络,加强统计人员力量。二是全面梳理我区服务业的统计范围、统计对象、统计内容,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区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加大服务业统计单位的覆盖面,不断提高服务业统计水平,确保统计数据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评价我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三是进一步健全服务业考评体系,切实加强对服务业发展指标、重点任务、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情况的督查考核,确保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被举报文档标题:服务业三年跨越发展意见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jian/zfgzyj/59370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