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改革发展中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探析范文

改革发展中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探析范文

时间:2022-06-13 09:24:00

改革发展中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探析

摘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是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安全、人民财务安全的大事要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充分认识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永恒性,正确看待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准确判断当前金融风险防控形势,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牢牢掌握风险防控工作主动权,在深化改革和发展中,把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做得更好,坚决打好打赢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

关键词:改革;发展;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一、充分认识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永恒性,正确看待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

邓小平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招棋活,则满盘皆活。多次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是国家安全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先后就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组织中央政治局专题学习,尤其是党的以来,又明确把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提到了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明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是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安全、人民财务安全的大事要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必须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永恒性,是由金融工作的本质所决定的。金融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风险管理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把过去、现在与未来不同时期联系起来的信用工具。金融与风险从来都是相伴而生,要受到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无论从成因还是影响来说,金融风险都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等多种特点,因此,防控金融风险是永恒的主题,是金融业永恒的生命,需要充分认识,并积极加以应对。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各相关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贯彻好“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政策,多措并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稳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不断强化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进一步明确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定位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二是从宏观上管好货币总闸门,严格控制宏观杠杆率。三是运用多种货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四是平稳有序地处置高风险机构的风险。五是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大力整顿金融秩序。六是有序处置民营企业债券违约事件,积极应对股市震荡和外汇市场跨境资本流动冲击。七是制定资管新规等一系列重要监管政策,加快弥补金融监管制度短板。河南省委省政府对金融风险防控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王国生要求“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眼中有你、心中有你的信赖关系,处理好防风险与担风险的关系,既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又要在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上勇于担当作为”。省长陈润儿亲自部署风险排查,专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风险防控工作。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会同监管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守好“责任田”,主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金融风险的防控工作思路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一是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以创新发展防范风险,着力构建普惠金融、金融扶贫、自贸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

建设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持续深化“一平台四体系”模式并在22个市县复制推广,支持乡村振兴;参与构建金融扶贫“三级四体系”“卢氏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创新发展自贸金融,支持河南自贸区建设和河南融入“一带一路”走出去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南阳市申报第二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打赢防治污染攻坚战;积极发展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郑汴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河南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在市县筛选1万余家企业,建立重点支持企业名录库,充分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几家抬”合力,疏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目前,金融业对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和前提。二是着力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确定“摸清底数、综合施策、控制增量、处置存量”的不良资产处置思路,严格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持续监测逾期和关注类贷款,加强重点行业、地区和企业信贷风险排查防控。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呆账核销、债务重组及责任追究力度,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补能力。三是着力化解国有企业杠杆率过高风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高杠杆问题的解决步伐,对“僵尸企业”坚决实行市场出清。加大对不良资产的盘活力度,运用不良资产收购、债务重组、债转股、资产重组等手段,积极化解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河南省基本建立了完善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帮助企业化解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发挥债权人委员会作用,妥善处置企业债券兑付和担保连带风险。四是持续打击和清理非法金融活动及金融乱象。近年来,河南省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采取了持续强化的监管和打击措施,重点做好支付结算执法检查、无证经营支付业务专项整治、“断直连”备付金集中存管等重点工作,加大对签发空头支票企业的惩戒力度,支付清算市场监管全面加强。改进反洗钱监管工作,开展金融机构反洗钱现场检查,实现义务机构全覆盖。组织开展外汇业务重点领域专项检查。积极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和金融知识教育普及活动。强调必须把法律挺在前面,密切配合政府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活动。这些活动已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河南省非法集资立案数量、涉案金额和参与人数呈现“三降态势”。经过前期集中整治,河南的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得到有序处置,金融运行整体平稳,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从全国层面看,河南的金融风险并不突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良好开局和明显阶段性成效。河南的金融形势总体稳定,呈现稳中见优的良好态势。归纳起来,河南省金融业发展有四大特点。第一,机构多、种类全。目前,河南省银证保、信托、产业基金、资管、股权交易、消费金融、投资基金、金控等金融业态齐备,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全部落户。中原银行、中原证券、中原资产、中原农险、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等“金融豫军”不断发展壮大。

河南省共有银证保法人机构237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村镇银行80家,位居全国第四;覆盖90个县市,位居全国第一。门类齐全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形成。第二,总量大、结构优。2015年以来,河南省金融机构存款规模连续跨越5万亿元、6万亿元两道门槛,贷款规模连续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三道门槛,存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融资规模稳居中部六省首位。2018年末,河南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2%、14.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水平0.4个、2个百分点。全年社会融资增量占全国社会融资增量的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为74.9%、新增存贷比达126.8%,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信贷投放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基础设施、精准扶贫贷款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民营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第三,是经营稳、总体好。2015—2018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由5.99万亿元增加到8.18万亿元,年均增长10.9%;法人拨备覆盖率由88.1%提高到114.57%,资本充足率由11.63%提高到13.16%,分别提高了26.5个、1.5个百分点。经营状况总体稳健,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实现利润593.7亿元;省内非金融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完成直接融资461.64亿元;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262.85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同比增长12.02%。对外贸易向好,涉外收支总规模1142.5亿美元,同比增长23.7%,顺差16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倍。第四,改革实、成效显。近年来,河南省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农信社改制工作不断推进,截至2018年年底已组建93家农商行。郑州银行成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建设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卢氏县金融扶贫试验区成效明显,创新推出的普惠金融“一平台四体系”兰考模式、金融扶贫“卢氏模式”不断深化并复制推广。自贸金融创新不断,“多元融资、服务高效、一体联控”的自贸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河南自贸区已入驻金融机构420余家。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稳步推进,2018年河南省新增绿色贷款630.5亿元,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5亿元、绿色企业债券1.9亿元。南阳市申报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取得初步进展。日益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二、正确看待当前金融风险防控形势及存在的问题,牢牢把握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主动权

对于当前的金融风险,既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更不能忽视。目前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是完全可控的,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24次提到了风险,其中大多数与防控金融风险有关。报告提出,2018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良好,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运行总体平稳。2019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依然不少,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输入性风险。强调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又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尽管近年来河南省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金融风险防控取得了显著成绩,化解了相当部分显性和隐性债务危机,但对金融风险形势及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不能低估。金融供给中的结构性缺陷,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部分领域潜在风险隐患仍然突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金融资源总量与经济总量还不匹配。这既反映出河南省金融发展空间大,也反映出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有待提升。长期以来,河南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2018年GDP4.8万亿元,人均GDP约为5万元。与之相应的金融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则相对滞后,基本处于第8、第9位的位次。2018年末,河南省人民币各项存款、各项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分别排在全国的第9位、第8位和第7位,均低于经济总量排名,人均存贷款分别为6万元、7万元和5万元,占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2.5%和51%,低于人均GDP占比32.2个和33.7个百分点。二是金融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效率不够高,改革仍然滞后,创新有待加强。金融资源投放与区域发展战略、产业体系结合不够,金融创新能力不强、层次不高,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不够,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自贸金融发展不充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偏好大企业大项目、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领域,贷款集中度偏高,“垒大户”问题突出,既加大了企业债务杠杆,产生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造成潜在债务风险,还挤占金融资源,导致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三农”、农民工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不足。作为河南省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农信社系统机构多、网点多的优势发挥不充分,没有有效弥补大中型金融机构的服务短板。2018年末,河南省农信社系统存贷比、新增存贷比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4个百分点和14.6个百分点,农信社系统支持乡村振兴、“三农”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此外,资本市场利用也不充分,上市公司、IPO在审企业、辅导备案企业数量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明显。三是个别机构和部分地区风险突出,内控不严、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累积,防控压力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风险逐步暴露,个别机构和地区风险突出。2018年末,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部分省管、市管企业和重点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融资规模偏大,资金链相对紧张,少数企业已发生债务违约。以上风险与部分市县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非法集资、非法互联网金融、非法交易场所等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交织在一起,易引发“黑天鹅”“灰犀牛”等事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四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风险溢价高。在经济下行时期,部分地区个别企业守信意识淡化,通过转移资产、破产重组等方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危害银行债权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信用环境不佳推高信贷成本,导致信贷平均成本明显高于周边地区2~3个百分点。产生上述金融风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宏观经济处于下行期是金融风险多发易发的土壤。前期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不断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债务负担加重,部分企业未能实现成功转型,经营困难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产生债务违约风险并向银行传导。二是金融改革没有完全到位。金融市场结构仍然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不足。国有企业占比较高,特别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了隐性担保,更容易获得贷款,导致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较为突出。三是金融机构内控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特别是地方法人机构,如农信社系统由于改革进展缓慢,体制机制未能根本转变,领导班子缺职,导致风险隐患突出。四是金融监管存在一定程度缺失或不到位。分业监管导致对于一些领域的监管处于空白,很多金融控股集团、P2P等打着创新的幌子野蛮成长,导致风险突出。

三、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工作

金融风险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既有体制机制性因素,也有外源输入性因素,但不管什么因素,时刻加以防控是最根本的一条。通过对这些年来金融风险产生、累积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化解实践,有三点应高度重视。一是金融风险只有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经济发展中才能得到有效防控。体制不改革,经济不发展,金融风险不仅不能得到有效防控,相反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大。二是金融必须端正发展理念和服务方向,必须紧紧围绕实体经济,树立正确的业务经营导向,才能得到稳健发展。经济强,则金融强。金融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金融要与实体经济同甘苦、共患难,银企联手,共度难关,共享繁荣。三是金融监管必须到位。要不断更新金融监管理念,强化金融监管问责,常抓常管、恒抓恒管。从根本上来看,要更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深入推进经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过去的实践经验和现实的情况来看,关键要坚持“三大原则”,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但在金融市场中,金融资本和金融企业天生具有逐利性,商业金融“身居闹市、财富信用、规避风险”的特点,造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金融资源投入不足,更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金融需求,成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强化商业性金融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发展针对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更要大力发展服务于小微企业、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普惠金融,进而构建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普惠金融三大支柱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二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四十多年的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就是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更好发挥市场作用的过程。防范金融风险,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好市场作用,淘汰无效供给,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而降低不良贷款发生率,降低金融风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市场化激励机制,重构市场化决策机制,更好发挥价格和竞争对于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三是要坚持金融稳步开放的道路。

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经验。在坚持三个基本原则的同时,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关键在于把握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确保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合理的经济增长和宏观形势预期,是确保企业稳定投资和生产的基础,短期的强刺激政策,不仅会打乱企业生产节奏,而且会加剧产能过剩问题。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合理区间的基础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从根本上化解经济领域的结构性矛盾。二是处理好强化市场约束机制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要把市场约束机制挺在前面,发挥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作用,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约束,形成准入和退出的常态化机制。形成打破刚性兑付的常态化,不能为了一时的稳定而放弃市场“优胜劣汰”规律。三是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金融创新的关系。金融监管必须到位,金融创新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对于不当创新、过度创新等行为,要加强监管,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对于假创新、伪创新现象要不断更新金融监管理念,及早揭露、及时处罚。从河南的情况来看,要围绕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金融工作。具体来说,要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围绕服从和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大做强金融供给总量。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抓手,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协调配合,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形成合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去杠杆,而不是被动去杠杆。二是优化金融组织体系。配合河南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金融豫军”,进一步丰富机构类型,发展新兴金融业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进一步推动完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强化股东责任和经理层管理,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三是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利用力度,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要利用国家推出科创板的机会,支持河南企业用好、用足资本市场,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鼓励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结构,提升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四是实施“金融扶贫、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自贸金融”强省战略。这几项工作是目前金融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但也是未来金融的发展方向。要充分汲取河南在这些方面,尤其是普惠金融、金融扶贫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凝聚发展共识,打造河南金融优势和特色。五是继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思路,多方合力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工作。重点抓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化解、诚信环境建设、缓解企业资金链、打击非法金融四大工作,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六是强化跟踪问责。进一步发挥金融工作牵头协调作用,加强对河南省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的指导,在强化对金融机构监管问责的同时,探索对监管者的问责制度。

作者:徐诺金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被举报文档标题:改革发展中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jrfxlw/73472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