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

医学教育体系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第1篇

我国现行医学教育培养机制存在多个层次,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之分。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对于特定历史时期快速解决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困境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当有无问题解决之后,质量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了。一方面,各层次教育所拥有的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差距巨大,导致每年有相当数量缺乏足够训练的医师进入临床,医疗活动出现更多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医学归根到底是一门经验学问,接受了更长时间基础知识系统训练的医生进入临床初期,事务性临床工作能力反而有所欠缺,于是滋生了“高学历、低能力”的怪现象,客观上促使后来的医学生止步于接受更为长期和系统的医学基础训练。总体来讲,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逐渐将培养重点转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重点,对于强调医学生培养均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部分地区试行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四证合一”的模式,以及对不同教育层次来源的医学毕业生设定不同的住院医师培训周期和计划,对完善医学教育培养机制是很好的探索。

二、基础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

传统的医学教育中,本科层次是医学基础教育的主体,研究生阶段则主要侧重于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然而,作为医学教育主体的本科教育,基本上又被人为划分为4+1模式,即4年基础课程学习和1年临床生产实习,部分学校在生产实习之前,有数周时间不等的集中见习期。这种看似计划性和可执行性良好的教育程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逐渐显现出一个难以克服的弊端:学生在基础课学习期间,对于临床相关的生理、病理、解剖等知识,理解过于抽象,无法获得客观体验;而到了后期实习阶段,先期学过的基础知识早已淡忘于记忆曲线的远端;再者,对疾病的全面认识和治疗,大体上要求包括从基础的生理、生化、医学物理直至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割裂式的医学知识讲授过程无助于培养医学毕业生系统性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许多授课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学习氛围低落的大学课堂,结合讲授知识适时引入临床病例分析,往往是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授课依从性的良方。这恰恰体现了学生想要将干瘪、枯燥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病例联系起来的急迫需求。国内一项针对在校医学生的调查显示,有76.75%的被访者认为临床实践显著影响就业能力,高居所有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首位。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基本上来源于西方国家在“弗氏报告(AbrahamFlexnerreport)”基础上建立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模式(Disciplinebasedcurriculummodel,DBCM),以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结构基础。在此基础上,又逐渐发展衍生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模式(Outcome-basededucation,OBE),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具备足够临床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但我国大学医学教育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最显著的地方是,西方医学生所需要的生物医学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进入医学院校以前即已完成,而国内是进入医学院校以后才开始学习。其所导致的结果是,虽然我们医学院校的学制与西方国家接近,但耗费在生物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学习上的时间,让医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被大大削减了。为试图弥补这一缺陷,国内部分医学院校相继开展了7年制、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以增加医学生临床实践机会。但与学制延长相伴随的还有培养层次的提升,教、学双方都保有着某种功利因素。而且,它的教学方法仍然只是传统5年制教育的扩充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基础教育与临床实践环节脱节的弊端,在教学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改进。

三、毕业后教育体系功利因素掺杂

严格的说,医学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体系,毕业前教育解决的是职业门槛问题,而毕业后教育解决的是职业成就问题。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缺乏对医疗从业者全面、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体系,往往不能从医疗工作者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能力的角度来评价个人成绩,毕业后教育往往被这种相对落后的评价体系所绑架。各种会议、研讨班、继续教育项目、进修、学习背后往往由晋级、升职、评选等因素所驱动,而非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原动力。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专业学位教育,根本上就是要将毕业后教育的精力主要花在培养医学毕业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方面,这是一种非常值得肯定的教育改革尝试。但是,如果不能在个人业绩评定、薪酬、晋升等方面探索配套的改革措施,不但有可能大大削弱改革的效果,而且,可能使新一代医疗从业者后期职业生涯遭遇迷途。五、社会道德环境催生职业孤立感对多数医学生来说,医学教育是怀揣着“白衣天使”梦,以“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神圣誓言开始的。相对于中学阶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环境,随着专业知识和社会信息接触的爆发式增长,各种负面社会影响随之进入医学生的精神世界,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医学生因此认为职业前景黯淡,职业孤立感油然而生,甚至放弃职业前途。从高等教育战略层面上来说,这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逐渐凸显为影响医学教育体系效率的重要社会问题。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第2篇

1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现状

在我国,虽然AM、AHC、AHS都是新兴概念,但就其实质而言,我国医学院校的发展长期以来基本遵循了这几种模式。目前,医学院校加上附属医院就组成了AHC,成为创造知识、培养人才和医疗服务的中心。我国大部分医学资源集中在AHC,但是其服务范围仍局限于医疗服务,特别是高度的专科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卫生服务需求。2009年启动的新医改提出,要通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严峻的中国老年人口的保健和医护照顾及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然而,当前我国全科医学人才数量非常匮乏,质量也亟待提高,这是阻碍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新医改和医学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当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有4种形式,包括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以及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当前进行的转岗培训、规范化培训等教育和培训形式只是针对目前国情采取的过渡期培训形式,长期的能力培养需要靠学习型组织和系统连续性的职业发展空间的构建。

2AHS在全科医学学科中的应用

卫生系统要根据人群的需要不断调整其模式和功能,教育系统要为卫生系统提供相应的卫生人才、医疗证据与知识创新。AHS的系统观在于垂直统一协调教育、研究和服务,强调系统内的所有机构均有教育、研究和服务的功能,形成紧密体系协同发展,以解决教育系统与卫生系统沟通不畅,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胜任实际工作需求的问题。AHS涵盖的机构、内容正符合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全科医学教育和研究发展中应引入该体系的观点,现从国家的政策导向及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基本功能的角度说明AHS在全科医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2.1政策支持在AHS的宏观协调下,全科医学的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系统与卫生系统的衔接,政府应加快解决全科医学定位问题,切实增加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投入,并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和政策,保证社会资源更多地向全科医学流动[10]。从我国国情出发,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方式和办学方法:一方面,尽快建立规范的全科医生教育和培训制度,落实全科医生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另一方面,明确规定各级医疗机构的教育、科研和服务职责,为全科医学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空间,保证全科医学队伍的整体水平。

2.2人才培养教育是AHS最核心、最基本的目标,在AHS理念的指导下,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施、基地与师资建设及专业设置上,进行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改革:①在培养目标上,需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为“精英教育”的定位,将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适应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且合理定义全科医学人才的核心能力,改变目前学校培养定位不准确、医学生就业期望值高,培养出来的人才“下不去”的现状。②在课程设置上,针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整合基础、临床学科的内容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专科知识,形成独特的全科医学专科知识体系。③在基地建设上,全科医学的实践基地应由从三级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级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等组成,以学校及其附属医院为核心,整合区域内所有与健康相关的机构和单位,包括医疗单位、护理康复机构、疾病预防保健机构等,建立综合广泛的实践网路系统,提供最优质的一线教学资源。④在师资建设上,通过学校和三级医院提供的学术支持和技术指导,将有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理念等理论基础,并且在基层社区服务工作的全科医生选择作为全科医生师资培训的骨干,专科医生做全科医生的导师,提供医疗技能方面的指导。通过对临床教师的培训,丰富各级临床教师专业和教学知识,促进临床教师的成长,满足临床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提高临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1]。⑤在专业设置上,AHS不仅有医学、药学、口腔、公卫、护理人才的培养,还包含了健康相关专长的培养,如检验师、营养师、理疗师,跨本科、毕业后教育到继续教育等多个层面。在英国,全科诊所通常以团队的形式运行,由5~6名全科医生、2名护士、7~8名接待员、1名健康服务助手、1名管理者组成,负责所在社区9000~10000个患者的初级医疗保健[12]。在我国,相对全科医生而言,其他全科医学人才的缺口更为巨大,全科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康复理疗师等也是基层卫生机构急需的人才,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同时,也应完善这些相关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2.3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方面,AHS除了传统的基础科学研究外,更强调转化医学和应用研究,以及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卫生服务研究等。AHS的建立为高等学校和各级各类健康服务机构的合作创造了条件,促进各部门协调发展。各级各类健康服务机构需要得到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循证医学、临床路径等方面的学术支持和技术指导;同时,各机构为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科研提供研究的课题和来源以及研究的场所,特别是现场工作方面,为各类人员的培养提供实践基地,如在社区中结合健康档案建立、随访制度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干预研究等。

2.4服务社会建立AHS的意义在于强化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妇幼保健、疾控中心等各级医疗相关机构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服务功能方面,AHS提供从出生(甚至出生前的产前护理)到死亡的所有卫生服务,AHS将提供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基层医院及社区与医疗技术水平高、专科化程度发达的三级医院统一协调管理,通过加强三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鼓励三级医院的医生到基层服务,基层医院的医生到三级医院培训,支持和开展远程会诊等,建成相互依存、各司其责的大卫生系统。并且,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吸引患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在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实现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良好地分工。全科医学人才真正发挥基础医疗保健的“守门人”作用,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模式,缓解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

3结语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发展医学技术和医学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加强临床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认识、解决临床专业学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培养资源质量重叠的矛盾、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教育等几个方面对临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正式开始研究生招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招生人数上还是培养质量上都今非昔比。目前,培养的各个专业研究生已经能满足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1]。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关于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与数量问题,质与量的问题关乎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质与量的提升对我国医学事业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2]。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及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下称几点意见),将医学分为2种学位类型即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3],增加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数量。科研型与临床型研究生的主要差别在于培养重点的不同。较临床型而言,科研型更关注学生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且科研型研究生在毕业之后可获得医学学位。临床型也称为专业型,更关注学生临床思维和能力的训练[4],其目的主要是把研究生培养成为某一医学领域的专家。与科研型不同,临床型医学生在毕业后可获得医学专业学位。尽管对临床型与科研型医学生培养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2种类型的研究生都能通过发挥自己的潜力,为医疗事业贡献最大力量[5],两者都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为人类自身的健康为目的。几点意见的这一决策使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进一步加大,更多高学历、高水平的研究生进入临床,成为医院发展的技术骨干,为医院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医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医学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本文就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初步剖析,并以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为例,对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和考核标准不统一

目前,每个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基地都有各自的培养和考核标准,很多医学院校都是由教学单位的科室自行组织研究生进行临床各类操作技能的考试,而科室的每个带教老师也不能做到绝对的统一,导致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标准出现差异,进而导致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的考核是结合该学生在轮转科室所接触的患者种类、患者数量及其对患者各类临床操作进行的,其考核指标缺乏细化和客观性。科室带教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缺乏监督,容易因管理漏洞而导致教师工作懈怠、滋生舞弊等问题。以上因素造成了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差异,导致了临床医生能力不同。

2.2缺乏对临床专业学位的正确认识

以往对于研究生的教育未进行明确分类,学生在进行临床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科研培训,要求毕业时至少有1篇文章见刊,导致学生减少临床轮转时间,投入科研,自身临床技能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从1998年对研究生培养教育进行划分后,仍有部分院校的导师对专业学位缺乏正确的认识,仍旧按照以前的模式培养学生,片面注重科研,关心每年学生数量和申请课题数量,削减学生的临床时间,使得学生临床技能未得到充分培养。还有导师认为专业学位的培养就相当于进修医师来医院进修,完全将学生当成免费劳动力,所谓的临床培养形同虚设,忽视了在临床上更多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2.3专业学位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存在重叠

毕业生在完成学校设置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后需要完成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也是医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必经阶段。其内容包括相关科室培训和本科室专业培训。这个阶段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整体素质起着关键性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试点工作,在长达数十年的摸索和完善中逐渐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目前,相当一部分研究生选择临床专业学位,读研期间进行了临床相关科室的培训,但毕业后还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造成培养资源的浪费[6]。

2.4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人文教育不足

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只强调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注重专业知识的摄取,忽视了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因此,很多医学院校的研究生们都缺少对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的认知,特别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种情况普遍出现于重医学轻人文的医学院校之中。这也导致医学研究生缺乏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理承受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等[7-8]。我国传统医学主张“医乃仁术”,强调在整个医疗治疗过程中应该以患者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医疗权利,不仅从疾病上对患者进行诊治,而且要从思想上予以关注和关心。一个没有医德的医生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患者,良好的医德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水平[9],学生进入临床后只注重对病史的采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养成其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局观念。因此,如何将临床医学和人文精神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也是目前临床专业学位学生培养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3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3.1加强对临床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认识

我国目前临床专业学位教育未能很好地遵循专业学位培养规律,突出临床专业学位的教学特点[10],针对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临床专业学位应从课程设置、临床技能培训、考核的内容指标、科研思维的培养等方面与科学学位有明确的区分[11]。在学校学习理论课时,除了基础课程学习(如分子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等)和基础实验课程的操作之外,临床专业学位的学生更应结合自身专业,侧重临床所需要的专业课程。进入临床后,要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统一临床技能的考核。首先,要对带教老师进行统一培训,统一各类患者的操作和诊疗过程,这是保证学生临床培训质量的前提。其次,专人带教培训,每位学生由1位指定老师带教,避免因带教老师授课风格的不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最后,要详细指定各类病种的考核指标,以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细化,同时,考核必须要第三方的监督,避免舞弊。

3.2解决临床专业学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培养资源重叠的矛盾

医学学位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毕业后需要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对于临床专业学位的学生,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国全面铺开,目前采取临床专业学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5+3”医学生培养模式),学生在进行临床专业学位培养的同时,兼顾住院医师的培训。通过这种培训方式,老师可以手把手地进行临床带教,规范临床中不正确的操作,同时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学生也能更好地学习,避免以往多人带教的不同标准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同时,临床科室可为学生提供各类教学案例及学习条件[12],避免了以往培训资源的浪费。

3.3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品德教育

对于如何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品德教育,专家认为,应在研究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中把好关,加入人文素质方面的内容。要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注重教师的作用,在各个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13]。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特殊性表现为服务的对象是人,是需要来诊治的患者,因此在这个临床诊疗过程中急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关注患者的生命价值和医疗权利。健康利益和自身人格的医学人文精神是根植于医学实践的人文精神[14]。当前研究生的群体都是“90后”,自身个性鲜明,有独立见解,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高尚的思想品德可以促使医生对患者尽心尽力,培养其对患者的责任感,学生也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小结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针对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端正态度,采取积极措施,充分认识专业医学教育和科学学位教育,结合各自特点有所侧重地发展。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动临床专业学位的发展,开拓进取,培养出更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进军.关于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3):466-468.

[2]陈发明.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931-934.

[3]黄纯美,樊粤光,方熙茹,等.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64-66.

[4]李海志.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之我观[J].医学与哲学,2006,27(3):72-73.

[5]彭芳,毕清,郝敏.浅谈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趋势[J].医学与社会,2010,23(6):99-100.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素养;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不平衡状况,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和重视。为了解决该问题,教育部门也采取了相关调控措施,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考核,这对于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中也存在这一问题,成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1国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到了80年代初期在一些医学院校逐渐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引入教学中,但是相对来说此类课程的整体设置不够科学,缺乏体系,在内容上也缺乏关联性,同时没有规范的配套教材以及教师队伍,因此教学结果并不理想[1]。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开设人文课程,而是将一些科学的理念、人文观念以及伦理观念等融入教学中,构建更加系统、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1.2国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改革医学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生培养中,提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模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国外诸多医学院校学生培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外的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这有利于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但增加了人文课程的设置比重,而且也加强了内容方面的“关联性”。同时注重课堂的一些研讨以及社会实践环节,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精神,需要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以此提高学生的修养以及文化水平。诸如德国有些医学院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同时也会关注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2]。另外,国外的医学院也更加注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比如美国大学的医学院医学人文科学每个课程都会有3~7名教师,其中1~3名教师是负责人,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整体师资队伍素质较高。国外的医学院也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人文精神教育和医院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相结合。比如日本的护士在毕业时会模拟南丁格尔当提灯女郎,切身感受这种精神,用自身的爱心、真心以及责任心去关怀病人。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开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文素质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更高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素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3]。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2.1树立新教育理念和思想

在管理以及教学过程中充分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及思想,树立“德能兼修、学术并进”的人才培养理念。采用多种方法增加师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构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四位一体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模式[4]。

2.2构建多维立体的课程模式

对于教育的实施过程来说具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目前医学人文课程比较单一,因此构建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非常必要。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1)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以及第二课堂的作用,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充分考虑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自然科学素质以及创业意识培养;另外对于第二课堂诸如一些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要给予重视[5]。(2)充分发挥隐形课堂的作用,诸如一些非公开教育经验和教育知识,通过这些隐形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自信心。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部分医学人文课程教师的人文素质以及综合能力欠缺,由于他们大多数是文史、政治教师,导致其教学中对医学知识的渗透不足,且缺乏专业经验。由于教师医学知识相对匮乏,加之对医院现状不够了解,在教学中缺少对临床检验相关经验的传授。为了提高医学人文课程教师能力、素质以及综合水平,需要加强新教师培养。通过采取教师学历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素质较高、政治坚定、结构合理及能力较强的医学人文教师队伍[6]。

2.4完善医学人文课程教材,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我国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仍然存在较多不足,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很多课程没有具体的教材可用。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建设至关重要。应加强参考书、教材、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完善电子版教材。另外,还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主进行社会调查、实习以及素质拓展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实际状况,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掌握所学专业技能[7]。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包括如何敬畏生命、关爱病人等方面内容。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竞赛以及考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以及创新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沟通交流能力以及人文素质。

2.5构建更加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没有针对性,从而出现一些不规范以及随意性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和考核方式[8]。在考核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考试也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方面,要关注与之相伴随的态度、社会情感以及自身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2.6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目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至少有8个月的实习时间,而本科至少有12个月,学生在校主要学习基本技能和医学课程,实习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而且要面对不同病人,是实践人文关怀的重要时期。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而医学检验从业人员的处理方式又对检验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医学检验从业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对培养检验医学生人文素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出的具有人文关怀意识、高尚情操、社会责任感的医学生可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新鲜的血液[9-10]。综上所述,医学检验人才培养必须要将职业素养等列为重要内容,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及医德是学生从医的基础。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构建多维立体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真正将人文科学和医学科学有机融合,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适应能力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于丹,夏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2):205-207,215.

[2]张本斯,郭宪国,张雷,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5):712-714.

[3]夏西超,马瑜红,王方,等.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实现实用型检验人才培养目标[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11-13.

[4]张丽红.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5]唐娟,韩爱侠,葛星.基于学生评价的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18,17(2):1-3,7.

[6]赵臣,袁忠海,侯毅鞠,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初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10):1281-1283.

[7]解春宝,罗江蓉,传良敏,等.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8):1146-1148.

[8]张红,金家贵,彭克军,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2):1742-1743,1747.

[9]唐金树.科室教育对年轻医务人员医德养成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4):146-149.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第5篇

体育课教学经常以学生分组的形式进行活动,并且处于动态之中,还具有特定的时间、空间特征,所以体育课教学应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体育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时间的安排,体力的分配,还要考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相互探讨新的组织教法,一堂课的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师生之间的默切配合,教学组织形式如何进行,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及教学步骤如何安排,学生运动如何负荷如何预计,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和使用等,都要经过老师认真进行有艺术性的构思和艺术的组合。体育课的组织艺术贯穿于每一堂课,教师上课的姿态、语言和表情等方面对上课的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上课过程中,教学组织的艺术主要体现在能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自觉地进行练习。

2表演艺术

体育课教学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导演的策划、指导能力,而且还要具备示范和表演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师又应该是一名演员。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体育课上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人们一谈到艺术体操和健美操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优美的旋律和健美的姿态。教师端庄的举止,优美的示范,愉快的表情,内在的气质等。无一不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老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仪表、服装、发式、体态、教态等。教师的示范具有一定的表演艺术,这种表演不同于其他的表演,它要求老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因为观众是学生,表演的内容是学生将要学习的各项技术,因此,正确的示范能便学生更清楚更气接地理解技术动作的要领。所以体育教师应具有正确的示范表演才能。

3语言艺术

教师在语言表达上要有一定的技巧性,讲话的技巧也是语言艺术的表现。教师的语言素养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发音,明晰的语调,适当的模仿动作和一定表情的手势,这种语言的艺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语言艺术要渗透到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的讲解,达到全面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某些体育项目中,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练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消除学生这种心理状况,教师应采用富有一种哲理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例如在障碍、1500米等项目练习中,学生存有一定惧怕心理。因此,老师在强调技术动作的同时,还要强调教书育人的道理:面对小小障碍和短短的1500米,你们却望而却步,那么将来长而坎坷的人生之路怎么去走呢?因此,语就可以激励学生,使学生带着较高的热情进行学习和锻炼。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素质教育

一、我国体育教育中“以人为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各大高校进行了体育教育改革,为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中,正在积极革新与创新传统教学方式、模式,使得体育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各大高校积极响应“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流于形式,教学目标严重脱离“以人为本”指导方针,教学方法没有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等,这些问题给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形式化明显。不少高校在国家教育部门提倡素质教育下,打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纷纷改革了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改革进行的并不够彻底,或者说仅流于表面,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调查研究发现,各大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依旧重视应试教育,严重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体育素质的锻炼。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大多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将学生当做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未能激发到位,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体育知识。体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仅提供几种简单的体育运动方式,让学生从中随意选择,自主练习。学生在体育实践课程中不能学习到基本的运动技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和擅长的体育训练活动。这样的体育教学没有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此种教育方式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有效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体育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脱离。由于我国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思想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致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不明确,并且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相契合。当前,大部分的体育教师还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新体育教育课程的改变,依旧沿用传统的教育形式,使得其教学目标僵化、单一。主要表现为一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严重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育教育质量以及效果不佳,教学目标不具备较强的导向和激烈作用。二是教学目标单一,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旧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将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体育技能训练作为重点,使得体育教学目标放在了学生体育成绩上,严重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进而导致体育教学失去了“以人为本”理念应有的价值和内涵。教育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方向和指导,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就要树立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如果教学目标不能契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那么将会使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该项理念将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得体育教学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二、在体育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方法策略

(一)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为此,高校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第一,在体育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将自身摆在引导者、组织者的位置,教学活动中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主,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理论学习中,实现师生有效互动,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相应的体育理论知识。第二,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体育实践教育,加强体育实践教学。为此,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训练活动,并在具体实践教学中科学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训练,让学生学习相应的体育技能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实际建设中落实,不能是学校的面子工程,须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践行该项理念,使其得到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该项理念的作用,进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目标作为体育教育的方向和指导,应落实在各个教育层上。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由于自身的单一性,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进而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价值。因此,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要以相对稳定为主,设置好相对区间,以教学内容为主针对性进行目标分类,设定符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目标比如可以分为知识、体能和技能等,然后在此分类基础上在对目标进行分层,比如分为识知、理解、具体应用、创新或者是更低、更细的教学目标。这样细分教学目标可以实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进而体验体育学习带来的乐趣,增添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不断向前发展。另外,教学目标要全面。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不能仅仅局限在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或者让学生学会一项基本的体育技能,它追求的应该是认知、技术技能以及兴趣培养等多项目标的内在统一,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既学习到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专项体育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发挥体育所具有的潜能。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从追求“育体”积极转变为全面追求“身心健康发展”,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做到全面性原则,根据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充分挖掘育人的价值,让学生的人格、情趣以及社会性都得到全面发展,切实培养学生的素质。

三、结语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当前高校教育的基本理念,体育教学作为培育新时代人才的一种有效途经,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切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认识自身不足,超越自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主动积极地参与,充分发展自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奠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基础。因此,高校要切实推进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能流于形式,将“以人为本”当做是面子工程,在体育教学中要处处展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科学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施友民.“以为人本”思想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渗透[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1:80~82

[2]陈淑奇.新课程下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6,5:94~95

[3]汪孝英.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J].浙江体育科学,2011,31:17~20

[4]陈空清.“以人为本”教育观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3:75~76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第7篇

体育运动中的很多理论知识是以医学知识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很快地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在体育课教学中将康复体育作为重点,使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不仅能为病人药物治疗,而且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治疗。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且对某些医学上难以治愈的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由此可见,掌握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对将来的医务工作是很重要的。

2终身体育的培养理念

树立良好的生活观,将有效引领我们驶入积极向上的生命轨迹,而树立良好的体育运动观,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勇往充前、顽强奋斗的精神,这将点燃我们对生话、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向以学生可以终身锻炼的教学方向发展,对于铅球、标枪、艺术体操、骑马、跑步等平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运动或者大家都会的本能运动在理论课中做以简单的讲解,有着基本的了解即可。而对与有着广泛的群众热爱基础,又有可实现运动场地的运动或者实用性运动,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太极拳等在技能课中培养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毕业后既懂得规则又有一定运动技巧且有运动场地的技能可以锻炼身体。

3现代体育的健康观培养

重视体育保健学教育,使学生能对健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和健康问题,为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健康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展至涵盖人的所有基本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至少可以分为7大类:(1)社会经济环境;(2)物质环境;(3)健康的发育状态;(4)个人的生活方式;(5)个人的能力和支持;(6)人类生物学和遗传;(7)卫生服务。而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与人的发展、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现代体育必须与社会大系统同步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终极目标,以人类健康作为其发展的终极目的。

4结合医学与体育知识进行医疗体育教学以适应未来需要

医疗体育,又称康复体育,它在21世纪越来越受到重视,是运动医学的一部分,是指病患者为了配合治愈某些疾病而进行的身体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战争创伤、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生活中意外事故等引起的运动器官伤残都需要进行运动器官的体疗康复,以及骨关节病、身体发育畸形、偏瘫、截瘫、外周神经损伤等运动器官功能障碍的康复等。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有关体育医疗保健知识的学习。如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导引养生功、健身气功等,一般采用动作轻缓、运动负荷较小的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按摩、保健操等。为提高康复效果、缩短疗程而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在医生指导下,按运动处方进行定量锻炼。医疗体育不仅治疗疾病,同时还能促进各种脏器机能的恢复,既对全身有积极影响,又对局部器官产生强有力的作用。医学界把用体育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为体育疗法。这些内容是学生在医学专业课上学不到的,为适应未来医学工作的需要,必须利用体育教学进行学习。

5因学施教,采用不同授课形式

对一年级新生仍以教学班的形式授课,这主要因为学生在入学前各中学开展体育教学的情况不同,造成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同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采用这种授课形式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为以后选修课打基础。高年级上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水平选择上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选择一至二种体育项目,为将来锻炼打下基础。

6结论

体育学院加强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是保证学校体育能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以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教会学生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损伤、防止伤口感染、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进一步的治疗创造条件。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要加大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体育理论和观点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改革教学内容,打破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材体系,建立起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教材新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建立以评定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评定方法。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第8篇

体育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态概念。从目前一些研究资料分析表明,其看法不统一,有的强调体育“三基”,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素养高;有的注重组织教法;有的强调课堂讲解和示范的艺术;有的强调个人风格等,这些只是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体育课堂教学艺术的因素和实践表现。结合以上的教学艺术因素和实践表现,体育课堂教学艺术定义为:是指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的艺术。它是教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体育的“三基”与审美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愉悦中高效率地进行乐学乐练的教学技能技巧,取得终身锻炼效益;它是教师学识与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的升华,同时也是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再现。

2体育课堂教学与艺术的关系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大教学论是简明把一切事物给人类的全部艺术”,这已经说明前人已把教学和艺术融为一体,现在我们探讨体育课堂教学艺术,首先要探讨课堂教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艺术是由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构成的,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艺术家多以人为表现对象,对社会发挥认识、教育、审美三大功能。课堂教学同样也运用语言、动作、图像、色彩等手段,尤其是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图像、色彩、音响等直观因素更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课堂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且是思想感情富于变化的青少年一代,其活动过程也发挥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形声色、语言、动作、方向、角度、路线、速度、幅度、图像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创造性地结合,从而体现出课堂教学艺术的高超,语言用于传授知识、交流感情;动作示范用于传达情意;图像(图表、教具、实物)用于感性直观;现代教学手段(音像、多媒体)用于调动视听和一切注意力。

艺术的加工有现实的,也有虚构的;而体育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整体,它既要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教学中各种规律、原则,又要注重表达方式的艺术性,表达方法的灵活性、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艺术创造者是艺术家,而体育课堂教学艺术的创作主体是体育教师,教师就是学生的欣赏对象(如服装、动作等),其本质也是欣赏者、感受者,教师的欣赏对象是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教学要遵循科学,探求体育课堂教学艺术是为了效益的提高。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艺术不应华而不实,要有机结合各种艺术表现手段于一炉,可听、可视、可触。体育课堂教学不但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门艺术。

3体育课堂教学艺术的内容

3.1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履行神圣职责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而体育课堂教学语言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艺术性。教师语言艺术性越高,则教学效果越佳。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所以许多教育家很重视教师的语言培养。讲话的技巧就是语言艺术性的表现,因此体育教师通过良好的发音、明晰的声调、语调、准确的术语、果断有力的教学语言,可以迅速组织调动队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这种语言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体育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要渗透到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的讲解、美好心灵的培养等方面,达到全面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2课堂教学演练示范艺术

体育教学是一种独特的演示艺术,它区别于其它任何舞台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又是一切行为综合性的示范演练,即语言和非语言的演示。非语言行为是指运用眼神、举止、神态等无声语言将众多信息输送给学生的行为。从某种意义说,非语言表达的方式更加直观形象,也更加复杂、丰富和普遍。许多高难的技术动作、复杂的技术、动作的内在联系,有时是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教师必须用自己的身体姿势将它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教师运用准确合理的手势、目光、面部表情、头部方向、距离、保护与帮助、演示的方向与位置和语言等组织教学,并与其它教学艺术手段相结合(例如: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赋予体育课堂教学艺术的生动和活力,必将产生极大的功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和愉悦,使我们教学跨越一个更加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