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班德育教育范文

小班德育教育范文

小班德育教育

小班德育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班主任;情感教育;重要性

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工作向来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对教育事业倾入情感,用满腔热情投入教育事业,有了对事业的热爱,教育就不仅仅是一份责任,一项工作,而是一种希望、一份快乐。真心的关爱和情感可以使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促进他们形成蓬勃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一、爱孩子的同时接受孩子们的爱

老师的爱是一种职业的爱,他应该是无私的,广阔的爱。学生的各项智能发展不仅要照顾到每一个人,而且还要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全体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展现自己的舞台,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下成功的种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那么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不断的进取,积极向上。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是一方净土,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把自己真诚的爱给予学生,去爱每一位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也会同时爱老师。这时候作为班主任,我们就要去接受孩子们的爱,满足他们的自尊心,比如孩子们兴高采烈的给你画了一幅画,这时候我们就要欣然的接受,因为这是学生回报与我们的爱,用他们那稚嫩的心灵在表达对老师的爱,正是因为这种以相互关爱为基础的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师生情感才能得以充分的交流,学生才能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方法,适时地引导、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情感因素,使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为较好地实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创造条件。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孩子来到学校不只是为了学习,也是为了和同伴们会面,和他们一起玩,彼此交换新闻乃至玩具等等。学生永远不会丢掉那些使他他兴奋的,使他忧伤的、使他快乐的以及他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我们对孩子付出全部的爱,那么,孩子来到校园,就不仅仅只是学习和考试,良好的情感教育有时候会比他们的学习更重要。

二、用宽容的爱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一直觉得自己给与学生的是最真诚、最无私的爱,可再仔细想想,其实爱也有不同。对于孩子们来说,自己的爱是宽容的,希望他过得快乐,因而很少去批评他们,只是想方设法去引导。但现实往往与理想相违背,学生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学校就会降低对教师的评价,班级的考评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表面上的爱是相同的,其实本质上也有着诸多的不同。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拥有一颗处处宽容,博大的胸怀,而且还要去容纳班里的每一位孩子的对与错。这种无私的情感教育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微笑,少一分严厉。只有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使孩子们接收你的爱护,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引领他们走上成功之路。

三、夸奖比批评更具有诱惑力

情感,是学生成长的基础;而情感教育,是儿童时期的重要内容。著名儿童教育家、“知心姐姐”卢群曾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要时刻注意孩子的每一份细微的进步和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时常应该对孩子说:“你表现得很好”“你是老师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等。因为小学阶段孩子们年龄小,老师适时的夸奖和赞美的语言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优秀。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从而使孩子不断进步,夸奖永远比批评更具有诱惑力。四、用爱的温度呵护孩子成长情感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当下的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等等,而且一个人的情感发育程度将长久的影响其人生的价值和幸福度。要想帮助孩子,必须走进他、了解他的家庭具体情况、学习情况,才能对症下药。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社会、自身的原因:认为自己没有拥有温馨的家庭,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希望,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兴趣十足,对班级各种活动都表现的无动于衷。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就要像“妈妈”一样,用我们的真诚和爱心去关注、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在班级中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对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委以重任”。这样就会让他找到自信,找到重新飞翔的力量。不仅达到了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有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信任,拉进来师生之间的距离,而我们更多的是体验到了一种用爱种下的幸福。小学时期是情感因素养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情感丰富、脆弱且波动性大的时期。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更应该抓好小学生情感教育,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小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小学生心灵的成长,注意培养学生坚强、自信、勤奋、善良、互爱,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名言》.2004-1.

小班德育教育范文第2篇

德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怎样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是我们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与主导作用。

关键词:

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效性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因此,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自己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担任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就怎样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谈一些体会:

1班主任必须了解和掌握班级的每一位学生

对于我们学校而言,由于生源的特点,每个班级里都有很多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各有特色,有的学生很聪明,只是学习成绩很差,上课做小动作不听老师讲课,作业互相抄袭,考试喜欢作弊,虽然经常违犯纪律,但是做得很隐蔽,这样的学生老师就要动脑子分析他们,预测他们,实实在在地抓住他们违犯纪律的事实,并要记录在案,为以后教育他们,提供依据。有的学生智商不高,又不爱学习,他们经常犯错误又经常被老师发现,老师感到很头疼,屡教不改,屡次犯错,这就要我们老师要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备至。谁叫我们是老师呢,既然选择了当老师这个行业,就要为自己的工作付出无私的爱,建立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情况,然后对学生作出有针对的引导和教育。

2班主任必须要有仁爱之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我们常常说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爱护,但是实际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很高的境界,无私的奉献,无私的付出。因为我们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的希望之火。对于学生来说,出错是难免的,用宽容对待学生身上的出错,用爱心对待学生生命个体之间的差异。情感的投入要不计回报,因为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但越是这样,才越需要加大情感的投入,用爱感染学生。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努力去付出,再差的学生也会产生内疚并寻求改变。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做好一名好老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大公无私,让爱撒向每一个角落,让每一朵花都沐浴阳光。

3班主任要“立德树人”

十八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时刻都要坚持全员育人的原则,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老百姓常说一锅馍好蒸,一个馍不好蒸,就是这一个馍也需要同样的时间来蒸,要不然馍馍就熟不了。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就是来蒸这样一个馍的行业。我们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他们自己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4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在家里,孩子模仿的人是父母,在学校,学生模仿的人是老师,而班主任是学生的直接接触者、教育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为此班主任一定要严于律己,无论在思想品质,还是个人修养以及学风学识上都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一定不要去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做到教好书育好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5班主任要与家长形成教育的合力

常言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教育当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父母的一言一行、自身素养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可是有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在感叹:“我为孩子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可孩子还是不争气,真不知道还要我怎么样。”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毫无办法,他们教育不好,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指望我们来教育。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同家长联系,要让学生家长能够深深感觉到老师是在关心自己的孩子,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心地关爱自己,这样家长和孩子就会相信你说的话,就会听你的,按你的说法去做。班主任不要告状,试想学校领导经常批评你,你心里舒服吗?班主任要诚恳地与家长共同探讨转化的方法,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心和帮助学生的进步及发展。

6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学生知道感恩、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才会对父母、对亲戚、对朋友有付出,做事情想问题就会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对社会作出贡献。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一家一个孩子,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就是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不让孩子吃苦受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不懂得感恩,不知道奉献,缺乏责任意识。因此,班主任要让学生先学会感恩,才能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适应社会的生存条件,才能学会为人处事,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努力工作,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要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求我们教育者有过硬的教育基本功,有娴熟的教育技巧,更要求我们心中时刻时刻装着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为出发点、着落点,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葛金国主编.德育新理念与班主任工作[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小班德育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班级管理;探究

良好的品德与素质是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优良品德与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现状

目前,在小学班级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他们通常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地给学生进行讲解,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学透就可以了。这样的态度,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首先,部分教师对于班级的一些优良思想品德的宣传,通常都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并没有更深层次地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德育教育太过表面化了,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优良品德。其次,教师在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上仍然采取的传统模式,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在德育课堂上,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对德育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这将影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吸收,更不能让学生将德育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德育教育的高效开展。如果要让德育教学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就要不断地解决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此让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让小学班级管理更加高效。

二、基于德育教育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班级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不断地渗透到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德育环境,进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与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积极主动地为班上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帮助。对于班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他们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温暖的班级环境中健康地成长。这种良好的德育氛围可以有效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庭和学校一起,共同管理好学生。家校联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得到发展。

(二)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小学班级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活动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德、行教育的渗透。老师在渗透德育教育的班级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德育活动。例如,在每年的三月份,教师就可以在班级里组织“学雷锋”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好人好事进行记录,并且记录下自己做完好人好事之后的心理感受,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在中秋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里的学生去敬老院为老人们送月饼,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在十•一国庆节,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为话题的活动,让学生围绕的爱国话题进行话剧、演讲、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2]在每次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这些优良品质的魅力,以此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让班级管理也更加高效。

(三)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教育效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德育知识,让德育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教师在班会中进行德育教育,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短片、动画、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可以调动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让学生与德育教学内容产生共鸣,从而让德育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标准。又如,在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品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野百合女孩》《最美红领巾》《雷锋》等助人为乐为题材的电影,让学生可以从电影中学习到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以此让小学班级德育教育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3]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点。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一是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充分地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二是在班级管理上,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育方法,让德育教学能够有效地得到渗透;三是教师要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丕春,孙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2):157-157.

[2]刘长海.包班教学背景下美国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及其启示[J].中小学德育,2012(12):17-20.

小班德育教育范文第4篇

1、“民办”的特殊身份

民办高职院校出现以上德育教育问题除了由于学生水平层次比较低外,民办高职院校的“民办”这一特殊身份似乎是问题的根本原因。既为民办,自然学校的各类收支都需要自己亲自盘算,不管什么活动都需要成本与收益的算计,对于德育教育这类软教育力量而言,若是要配备齐全高水平的专业德育教师必然会增加学校开支,但其与投入学生实际技术操作的收入相比相差甚远,这也与他们的“自负盈亏”行为理念相违背。为此,在现实利益追逐之下,民办高职院校的领导们认为这门功课只要能有人上且不给学校增加负担就行。

2、对德育教育重视度不够

由于市场中对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民办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多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目的是为市场或企业培养需要的技术人才。因此,学院对学生培养重视的是技术掌握水平以及熟练程度,实训课程或者实习课程占据大部分内容,除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间或者实训室里操练着技术,德育教育的课程除了大一刚进校时以公开课形式开设一学期外,到后面阶段基本就没再有类似德育的课程。校内或者校外的德育教育活动也比较少,让学生除了抽象地认识与理解部分德育观念外并无太多的德育教育安排与活动。

3、学生对自身要求偏低

民办高职院校面对的学生群体,文化素质底子本身就比较差,他们对自身的要求并不像其它较高层次学生那样高,大部分学生认为到学校学个手艺或者拿个文凭就可以。所以,对他们而言,学习认真与否以及学习成绩好坏并不关乎什么大事,只要后面能学到技术拿到文凭就可以。而且他们自身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再加上缺乏明确的学习与奋斗目标,他们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不能吸引他们兴趣的课程,他们压根就不愿意去学习和了解,从而更加谈不上学习的步伐,也就愈加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本身就存在问题的民办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方式方法更难在他们身上凑效。

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问题的路径分析

1、转变传统德育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德育教育观念

学校应该转变传统的重技术与文化知识轻思想品德修养的教育观念,转而树立技术、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修养并重的教育观念。学校需要明白,除了知识与技术外,为人处世才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学生们需要知识与技术教育,同时也需要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德育教育对他们而言是除了文化知识与技术教育之外的一门必修课。

2、加强德育教育方面的教育投资

民办高职院校需要从长远发展考虑,加大对学校软实力的投资尤其是德育教育方面的投资。从外校聘请专业德育教育的专职教师,投入资金与人力进行课改,像文化课与专业课那样进行教育投资,寻找适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特点的德育教育方法,形成有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德育文化与教育方法,让从学校走出的毕业生除了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外能够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觉悟,这样学生才会在企业中在社会中才能够受到更多的欢迎和喜爱,当然这样的投入也将是学校最有效的“收益”。

3、加强对德育教育者的培训与管理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必然要求老师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并且为人师表。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师,他们除了需要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外,也许需要比普通本科院校老师更高的道德素养,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本身就缺少自觉性与自我道德约束力的学生。为此,民办高职院校要解决好德育教育问题,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社会需要与欢迎的人才,需要在加强对专业技术教师的管理与培训外,加强对德育教育老师的管理与培养。

4、转变传统德育教育方法,创新德育教育课程与方法

小班德育教育范文第5篇

一、学前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的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融合了钢琴基础知识、伴奏技能以及能够灵活多变的按照旋律迅速的弹奏出伴奏音乐的一种技能,针对学前教育而言,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不仅要求伴奏者具备钢琴基础知识,还要求伴奏者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能够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中对幼儿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在日后幼儿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幼儿音乐情感,必须加强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学习,通过不断提高自己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通过观察、分析、研究笔者发现,一些学前教育幼儿教师演唱儿歌的水平良好,但是,一旦进入钢琴即兴伴奏环节,这些幼儿教师就明显表现出即兴演奏能力不足等问题,幼儿教师即兴伴奏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到幼儿对于钢琴即兴伴奏演唱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也影响了幼儿乐感的启发与培养。导致幼儿渐渐对钢琴课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到学生钢琴审美水平的锻炼、提升。因此,在学前教育钢琴课程时,一定要高度重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通过不断提升自我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促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快乐的学习。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提升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一)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钢琴音乐素养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学前教育都开设了钢琴即兴伴奏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所以,笔者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形式,根据学前教学的教育特点,对学琴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要想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质量,首先,一定要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钢琴音乐素养。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些音乐专业知识能力,如:钢琴理论知识、视唱练耳、曲式、和声等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其灵活性,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才能够有效果。所以,我们必须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始,加强其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经常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各个幼儿园中去听课,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学特点、需求以及实际工作情况,使学生对学前教育钢琴即兴教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会将自己的所学更好的融入到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有效地开展教学课程根据幼儿园实际教学特点和情况,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更加贴近教学的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教材编写,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即兴伴奏教材编撰时,实用性应作为重点加以考虑。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课程内容很多,基本的专业课就有10多门,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课,还要学习一些公共文化课程等必修课,这就导致许多学生钢琴弹奏实践较少,所以,编撰钢琴即兴伴奏教材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材的内容,不要将课程内容设置太多,这样,学生由于缺少练习钢琴时间,而逐步失去练习钢琴的兴趣。学生在校期间钢琴即兴伴奏时间较少,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会影响其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所以,在教材编撰的过程中,一定要精挑细选教学内容,同时,增加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练习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整体上不断提升幼儿教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想提高幼儿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还必须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就应该结合实际的工作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钢琴即兴伴奏非常多,所以,在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加强对教学实践的设计,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加强训练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以便于在日后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小班德育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有效性

新时代的新形势下,教育在不断改革,有革新也有保留,德育教育被推上了越来越高的地位。德育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在学生接受传统知识传输型教育的同时也可以接收到对于思想道德个人素养方面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对于学生有着特殊的地位,亦师亦友,所以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以下将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不同于科任老师,它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门学科这么简单,他是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老师,无论是在清早的早自习还是深夜的晚自习,甚至是哪个平淡无奇的课间,都有班主任的默默陪伴。同时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班主任老师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长时间相处,这样可以更好的展开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的地位不容忽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熏陶着学生,而且,他们必须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与教育也是相对公平的。

二、目前德育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懂得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所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同,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个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不同,为了将学生特长挖掘出来,必须要因材施教。(二)教师自身的德育观念需要提高。教师具有一些固有的陈旧思想,由于传统应试教育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大多数班主任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以考试成绩定义学生的好坏程度,相反在德育教育方面十分忽视。导致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缺失。(三)德育教育方法有待改善。目前德育教育方法没有系统化。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具有随意性,以千篇一律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个性特征被忽视,因此,就当下的德育教学工作而言,班主任应及时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探索适合学生的、简单易行的策略实施德育教育。(四)班主任缺乏与家长的沟通。学生的德育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多方合作完成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班主任个人的工作,还需要家长倾尽全力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多多沟通和联系,可以使班主任更好的掌握学生状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三、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班主任提高自身德育素养。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人物,在德育教育方面要以身作则,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用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优秀的个人魅力去感悟学生。班主任自身也要时常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学习运用教学基础理论,借鉴学习成功教学案例。为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做好铺垫。而且,对于德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班主任也要充分认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学校期间,不但让学生收获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也在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全面促进自身的发展。(二)将德育教育赋予真实感情。德育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爱的,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真心喜爱学生、细心关照学生,用真心去感悟学生稚嫩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感觉,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力量。初中时期是学生叛逆期到来的时期,他们或许感情会非常敏感,讨厌被约束被管教。这时班主任就要细致小心的照顾关心学生,每天早早来到学校查看班级状况,每天查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经常与学生面对面聊天谈心,缩小师生间的距离。真心换真心,只有班主任对学生细致关怀、和蔼可亲,学生才会同样付出真心,师生才会成为朋友,关系健康。(三)以课堂为教育主要阵地。课堂上是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刻,也是学生接收知识最直接的方式。语文课上学生可以学习到古代文人雅士的高雅思想,品德课上学生可以学习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课堂上教学内容涉及广泛,学习机会也很多,其中涵盖着许多人生的道理、做人的道理。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是很好的思想道德学习。班主任在课堂教学时要紧跟教材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积极倡导学习的正确思想,也可以在教材之上适当引导学生向生活中发现学习美德。班主任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课堂上不断学习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思想美德。(四)丰富课外活动,发展德育思想。步入初中的学生相比小学来说学习任务增加了许多,长此已久学生内心压力增大,心里承受的心思越来越重,对其成长发展极其不利。因此,一些课外活动的开展对提升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十分有必要。学生对社会是陌生的、好奇的,我们为学生计划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是明智之举。例如,在五四青年节时,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踏青,为学生讲述五四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爱国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青年精神。在周末,班主任可以组织同学去养老院、特殊学校参加活动,陪老人聊天散步;教小孩子写字画画,与孩子们一起唱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习惯。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并付诸实际活动。在一举一动下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接受到德育教育。(五)班主任要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是学生成长中的“陪伴”,他们的言行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学生步入初中虽然与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大大减少了,与班主任与同学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增加了,但是父母在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上仍具有作用。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洽谈解决问题,对于孩子的个别问题,班主任也要向家长反映,使家长及时了解情况,并亲自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担负起家长的义务。例如,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老师应该密切联系家长,定期进行家访,对孩子家庭情况进行了解,面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另外班主任可以创建家长沟通微信群,大家可以提问答疑互相交流。让学生家长意识到叛逆期孩子的特点,更加细致的关爱孩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意。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给孩子一个健康正确的爱。

德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班主任在其中要积极动员,积极引导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也要积极组织家长协同合作,班主任自身也要自我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创新教育理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人性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为学生着想。有效的德育教育可以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展现风采。

参考文献:

[1]赵赛萍.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8(3).

[2]刁清利.普通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地区五所初中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7.

小班德育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版画教学;高校美术教育;价值功能

一、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在进行设置的时候侧重于油画专业和中国画专业等,忽视了版画教育。版画课程安排在二年级的基础必修课或者是选修课中,大多是认识版画的历史与鉴赏作品,只有少量的时间来学习丝网版画的技法。同时,只有极个别高校开设了版画专业,尽管某些高校的版画实验室建设比较健全,但是版画教学往往也形同虚设。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版画教学的价值功能。

二、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功能

(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意志力的功能

学生们在进行版画创作的时候,制版的技术性和复杂性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都非常高。制作版画作品的整个过程都必须由艺术家亲自动手完成。换句话来说,艺术家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是否可以顺利的完成作品。特别是在当前时代下,更加需要脑力和手的共同协调来完成作品,在获得身心一致的艺术体验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理想得到实现。除此之外,学生们在制作版画的时候,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力和耐心等多种意志力。

(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功能

版画和其他绘画是有所差别的,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版画属于间接的绘画形式,完成版画作品需要对于制版与印刷等一系列技术方式进行运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制作黑白木版画的时候,不可以与国画或者是油画一样直接用画笔来描绘对象,而是使用木刻刀在木板上进行刻制以后,然后拓印出来的。所采用的这种方法无法把对象客观且真实的表现出来,其在黑白色块的经营和点线面的构成这两个方面往往蕴含着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学生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比如在进行实物拓印技术方面的实验时,不经意间的偶然效果的突现,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创造力与艺术灵感得到很好的激发。还有教师鼓励学生们对于新材料的实验过程当中,往往也会带来创造性思维。版画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把灵活多样的教育面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普及和深入研究版画的功能

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能够让热爱版画的学生更加深入地去对版画进行研究。还有,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作为了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基地,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将来要面对广大的中小学生。如果想要使得版画在当前社会当中的这一尴尬局面真正的得到改变,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教育,避免让版画在未来成为无根之树。学生从小对于版画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认识版画的程度。所以提高对于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视程度,其实也就是大力普及全社会版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版画教学的方法

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且对于版画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版画教学势在必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加强:第一,高校应当调整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前的培养方案中版画课程安排所占的比重非常少,高校可以适当把低年级版画基础必修课中的课时量加大,然后在高年级设置版画创作选修课,对于那些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学校可以开设版画专业;第二,高校应该招聘一批从艺术院校版画专业毕业的人才,让他们给高校学生讲授版画课程,这样才能够使得版画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第三,高校教师与学生应当积极参与版画展览、年会等活动,除了能够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之外,对于他们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结束语通过了解和认识到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功能之后,高校应当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进行改变,把版画教学改革作为契机,培养一批具有创造力与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谷欣雨:浅谈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09期

[2]陈芳:探讨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功能[J].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11期

小班德育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版画教育;认识与思考

一般项目: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版画教育在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发展中的价值”项目编号:16C0357项目负责人:迟洪燕版画教育是手工与绘画的综合体,版画与其他形式的绘画对比有复制、间接、实验和偶然,是其它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一、版画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美术教育不断发展,有着特殊功的版画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版画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完美的人格和审美能力、形象创造性思维、感知能力等。

1.版画教育培育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版画创作的素材和材料的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对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帮助。就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在目前开设的综合版画课程中,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能用的材料如废旧塑料瓶,绳子、扣子等,在课上将其拓印后形成作品。这样由实物转印到纸上的过程是触觉感受到平面视觉感受的一种转换,是种全新的感受。让学生直接感受材料本身的特质与经过转印后呈现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个过程改变了过去生活经验的观察方式。学生通过重组印记,然后完成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又一次提升了审美。这种双重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有了很大的收获,从中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的目的。此外,版画艺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创作中无论是创作对象还是对材料,都是通过感知的具象的思维所得,所以版画培育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版画教育不仅教会学生版画,还要让学生欣赏与享受版画的制作过程。学习和创造的这个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在版画创作过程中提倡让学生尽力表达自我的想法和情感,整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创作的乐趣。所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版画的学习过程中激发的想象力、情感表达等得到提高。同时这种思维的训练又可延伸至跨学科的思考,这样的学习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2.版画教育可以完善人格,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艺术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寓德育于美育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中的自我教育能力。”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美作为审美形式的集中表现,它可以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想,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智慧的发展与完善。因此,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人的良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理,对健全人格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版画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对师范院校师资培养方面提出新要求

创作性版画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传统版画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培养学生的潜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我国中小学美术学习中地位凸显。版画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也对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范院校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版画技能

中小学版画教学的发展要求美术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需要有实践的精神,不仅要实践版画怎么去作,还要探索如何在画面上表达等。版画教学过程相对复杂,版画技能有:版画艺术修养、版画制作技巧、教学能力和版画教育研究等,这些方面需要加强。版画教学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艺术是不可预测的,它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其结果是不可预知的。版画创作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任何学科的教师都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个课题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尽量满足学生对版画学习的要求。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交叉学科,使其也能从版画学习中获益其他学习领域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更有意义。

2.师范院校开设版画课程,构建合适的版画教学体系

在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版画教学被列为美术教材中的必修教材之一。因此,版画教育的特殊教育意义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师范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版画存在的价值目前提供的课程是有局限的,主要模拟训练一些技法,如果不改变现在的版画教学现状,没有构建适合的版画教学体系就很难进行进一步的实践与推广,更无法谈及充分挖掘版画对师范生内在的价值来服务于社会,实现版画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版画的广泛应用带给广大美术教师和师范院校新的挑战,构建合适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促进师范院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满足社会的需要。

3.我国版画教育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儿童还没接触过版画,尤其农村儿童。据调查,我国的中小学儿童版画发展相对缓慢,尤其农村儿童对版画的了解却很少,甚至都没有接触过。就一师范的六年制小教专业生来讲,他们大部分大多来自农村,所以他们也是进入大学后首次接触,对版画知识处于空白状态。现在正常开放的课程内容是有限的模仿训练一些技术,需要改变教学现状,构建合适的版画教学体系充分挖掘版画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内在的价值来服务于社会,实现版画的育人功能。对于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来讲,他们未来要从事的教师行业,所执教的学校是条件有限的农村,不可能都配有专职的美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具备一定的美术技能,一专多能的教师更符合实际的需要。那么版画教育功能对其就有着很好的学习价值,一是现有价值:对于他们自身,学习版画可以提升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艺术修养、技能等综合素质,二是潜在价值:有益于未来所教授的对象,他们可将版画的育人功能应用于农村小学教育中去。但是,在目前全国师范性院校中,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中版画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却因各种原因的限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三、国外版画教育对我国版画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版画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不断进行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注重艺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日本的版画教育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特色,并与相关机构出版版画,从而普及了版画这一艺术形式,对版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的取得有一定推动作用。版画教育功能在日本得到广泛认可,版画课程是他们的必修课程,因为日本教育界充分认识到版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性。专家认为版画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为目的,而是通过版画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造力。日本教育界的版画协会的成员将普及全国版画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宗旨,成员中有版画家,有一线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同时,全国还开展了很多儿童版画教育活动。在各个方面的推动下,日本版画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日本教育版画尽可能多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举办教育年会、竞赛、画展等。诸多的活动让教师和学生更有信心的去学习和创作版画,成为无形的一种推动力量,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结合中国版画教育与师范院校版画教学实践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寻找、探索和发展适合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活文化环境,只有在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资源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的版画教学体系才能得到发展。以一师为例,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局限于对版画技法的一些掌握,版画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既要有个性又能凸显地域性,使版画真正发挥自身价值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美育的发展,版画艺术大众化发展趋势的增强,版画艺术也作为新的课题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对于六年制小学教育这个特殊专业的版画教育更是一个新课题,所以对版画教学要讲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对这一学科有更深的认识和思考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齐凤阁.日本的儿童版画教育[J].美术教育,1990.12.

[3]黎青青苏健敏蔡录江.深圳市桃园小学的软版画教学[J].《中国版画》(教育视角),2003,6.

[4]龚晓青.立体化的日本版画教育[J].西北美术,2008,2.

[5]张桂林.赞中日儿童版画友好交流[J].美术,2003,7.

[6]万亚红.中国与日本儿童美术教育比较[J].读与写杂志,2012,9.

[7]滕大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