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耦合论文范文

耦合论文范文

耦合论文

耦合论文范文第1篇

国外关于风险理论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学者们对风险的概念提出了多种解释和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风险应是结果的不确定性(WilliamF,etal.,1995;[3]ArthurWilliams,etal.,2004;[4]奈特,2006;[5]魏华林,2006[6]);第二种,风险是损益的实际结果与其期望值的偏离(WilliamsCA,etal.,2004);[7]第三种,风险是风险因素变化的波动性(MarkowitzH,1952,[8]1959[9]);第四种,风险仅指用概率表示的损失发生的可能性(Haynes,1985)[10]等。尽管目前对风险的概念尚无一致的表述,但企业风险的基本内涵均可表述为:企业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未达到预期经营目标,因而面临遭遇挫折甚至失败的可能性。由于企业内部各个业务单元之间存在相互利益关系,导致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流动性与可传导性。但是关于企业风险的研究多为静态研究,关于动态研究,尤其是企业风险传导的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涉及较少(叶建木,等,2005)。[11]关于企业风险传导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多米诺骨牌理论(WHHeinrich,1931)[12]和能量释放理论(Wiili-amHaddon,1970)。[13]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人为因素在风险发生与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理论认为88%的风险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且风险的发生过程为:不确定的环境—人为因素—伴随机械和物理伤害的危险行为—事故—危险或损失。能量释放理论则认为引致风险发生的物理因素是重要的,风险是超过系统承受的能量极限所导致的。企业风险传导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随机性与突发性、联动性与非线性(张云起,2001)[14]、不可逆性(杨乃定,姜继娇,2004)[15]、变动性(陈文俊,2005)[16]以及路径依赖性(冯胜,2005)。[17]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企业风险传导可分为多种类型。依据传导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内部风险传导与外部风险传导;依据风险的表现特征,叶厚元(2005)[18]将其划分为泡沫式、结构坍塌式、要素稀缺式、链式反应型、海啸波浪式以及有路径式风险传导等六种类型。本文则以企业风险传动的动因为切入点,研究基于组织体系内企业业务单元之间的联动性、互动性而产生的风险联动耦合效应,及其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数学模型

所有的经济行为必然嵌入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StephenPBorgatti,PaceyCFoster,2003)和复杂的动态环境中。[19]重复的市场关系、社会和商业关系的链接使得企业嵌入在紧密的社会网络关系中,并与多个业务单元发生功能与利益关联(DiMaggio,Louch,1998;Uzzi,1996,1997;Uzzi,Gillespie,2002),[20-23]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由于业务关联会引发各种风险流的相互交汇。企业的各种风险流不仅依附于这些功能节点进行传导,而且还会与依附于其他功能结点的不同性质的风险流发生不同的匹配关系,交汇的风险流会产生不同的耦合结果,导致企业风险流总量增强或减弱,甚至突变。“耦合”一词多出现于物理学中,物理学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称为耦合”(王玉梅,等,2010)。[24]通常,我们将风险之间的关联耦合性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单向关联:风险X影响风险Y,而风险Y不影响风险X,即X→Y;二是双向关联:风险X影响风险Y,风险Y影响风险X,即XY;三是相互独立:风险X不影响风险Y,风险Y不影响风险X,即XY。基于企业各功能节点之间业务关联的多重性,任何风险都会形成相应的风险关联集M=(m1,m2,…,mn)(其中,M代表某一风险,mn代表与其相关的第n个风险)。因而,不同风险关联集中的各个风险因子,也是风险管理与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的风险耦合效应明显与风险关联系数和风险匹配度相关。ΔR(t)与风险关联系数β、γ及风险转化率m、n为正向的关系。明显地,企业不同功能节点间的业务关联度越高风险耦合效应会越强。设α1、α2、α3分别表示风险之间的相互独立关联系数、单向关联系数和双向关联系数,则存在α1<α2<α3,也就是说在这3种关联类型中,风险流之间的关联度逐渐提高,独立性逐渐减弱,风险关联度越高,企业风险流产生的耦合效应就越强,所需的时间越短。

三、风险关联耦合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

本文所选样本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通过分析整理,筛选出2005~2010年财务数据较全的279家企业,以考察附着于不同业务单元的企业风险联动耦合效应①,并以销售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传导为例进行风险联动关系与耦合效应的检验。营业收入增长率(OIGR)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以及企业成长状况与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可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并同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两指标的波动率(方差)可有效反映企业的销售与财务风险(王建秀,2012)②。

(二)企业风险联动耦合效应的检验

1.净资产收益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描述性统计根据图1、图2各项数据可知,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两序列均为非正态分布,且分别呈现左偏与右偏以及“尖峰厚尾”的特征。JarqueBera(JB)统计检验结果也显著拒绝正态分布的原假设。单位根检验拒绝了两序列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而两序列是平稳的。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净资产收益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34,说明两序列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两序列的交叉自相关图以及偏自相关图也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见图3)。两个序列相关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也不能说明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向。为此,我们对这两个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见表1)。从表1可知,OIGR不是ROE的Granger因,ROE是OIGR的Granger因,即OIGR的变化不会引起ROE的变化,但ROE的变化可以引起OIGR的变化。这一结果说明,销售风险与财务风险之间具有单向关联耦合效应。3.脉冲响应分析本文还采用了脉冲响应(ImpulseResponses)的分析方法,对企业风险的关联耦合效应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要分析残差项的一个标准误差的冲击对二者当前值与未来值的影响,即其变动影响作用的大小。ROE与OIGR残差的相关系数为0.2966,说明其残差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图4中,横轴坐标为时期数,纵轴坐标为脉冲响应函数的大小。由图4可知,OIGR对ROE扰动的响应在第一期为0,在第二期达到最高,在第三期即逐渐趋于零。而ROE对来自OIGR扰动的响应相比较为强烈,在第一期即达到最高,随后逐渐减弱,在第五期后渐趋于零。也就是说,OIGR会在某种程度上明显影响ROE的波动。图4得出的结论与格兰杰检验的结果相一致。4.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可以用来描述企业的风险状态。方差分解可以分析出在不同的预测期,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变化中相互所能做出解释的比例,方差分解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每个变量第一个时期的变动均来自于变量本身的信息,换句话说,第一期的变动是由自身序列的变化所引起的。从表2看出,在未来5年内,净资产收益率99.86%的变化是由序列本身的变化解释,剩余0.14%的变化是由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变化来解释。这些数字表明净资产收益率受营业收入增长率变化的影响较小;营业收入增长率从第三期开始89.03%的变化由序列自身的变化解释,10.97%的变化由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来解释。从上面分析可知,两序列存在波动效应,且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受净资产收益率变化的影响较明显。由于企业各功能结点间存在业务关联,因此其风险传导也会相互影响,并具有一定的耦合效应。业务联动关系是导致企业风险传导耦合的主要原因,且耦合效应的强度与风险的关联系数呈明显正相关。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营业收入增长率波动所体现的销售风险受净资产收益率所体现的财务风险的影响较大。因而,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会导致企业销售风险的增强,并导致企业风险总量明显增大。

四、结论与启示

分析企业风险关联耦合性的目的是为企业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依据上述分析,本文的研究启示包括以下几点:

(一)准确判定风险之间的关联属性

风险之间的关联除直接关联外,还会有间接关联。因此,风险管理者应能准确判定风险之间的关联属性,并在降低直接关联的强耦合风险耦合性的同时,降低由间接关联所导致的风险耦合。

(二)确定风险关联集

企业应准确确定不同风险的相关风险关联集,并将风险关联集作为制定控制风险策略的依据。依据相关风险关联集,判定风险关联集中各风险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以便从多方面降低强耦合风险因子之间的耦合程度。

(三)降低风险因子在时间上的同步性

努力降低强耦合效应的风险因子之间的同步性是降低风险发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如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降低人力资源风险与技术风险的耦合效应,避免由于人才短缺造成技术瓶颈,以及引发技术风险的发生等。

(四)将风险管理纳入全员日常业务管理中

耦合论文范文第2篇

自20世纪末以来,系统耦合理论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系统耦合理论对交叉领域的深入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理论的指导下,人们构架了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的桥梁。“耦合”一词系借用物理学的概念。《辞海》关于耦合的解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例如,两个单摆中间连一根线或一根弹簧,它们的振动就是此起彼伏;原子内部电子的总角动量就是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组成一个网络时,其中一个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发生变化,能影响到其他电路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现象叫电路的耦合。电路之间的耦合方式包括电感耦合、电阻耦合、互感耦合、电容耦合、电阻电容耦合等。在化学反应领域有耦合反应,将两个化学反应联合后,其中一个化学势大于零的反应,可以带动另一个化学势小于零,单独存在不能进行的反应能够进行。生物系统中许多反应就是靠这一原理实现了由不可能变成可能。在生物、生态、农学、地理学等领域,都有人们引用耦合的思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近的生态系统具有互相亲和的趋势。当条件成熟时,它们可以结合为一个新的、高一级的结构———功能体,这就是系统耦合,属于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状态,任何系统,其非平衡态是绝对的,平衡态是相对的、偶存的。系统自由能的积累可使系统进入非平衡状态。通常人们说“能量是系统的驱动力”,无疑也适用于系统耦合。当条件和参量适当时,系统势能延伸,可以使不同系统实现结构功能的结合,产生新的且高一层的系统。它不是原系统量的增大,而是新功能体———具有新质的较高层次的系统。它联通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发生系统耦合,由此产生的新系统称之为耦合系统。系统耦合的相关因子主要包括:耦合的关联性、耦合的整体性、耦合的多样性以及耦合的协调性等等。系统耦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其理论意义在于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所固有的开放性带来的外延特性(自由能的积累),导致系统进化和生产潜力的解放。系统耦合的生产潜力源于其催化潜势、位差潜势、多稳定潜势和管理潜势。耦合的关键是要打破原有系统的界限,破除原有系统的束缚,以构成要素的自然关联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为原则,将关联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具有自组织结构的、系统内各要素具有能动性的新主体联合系统。例如人们关注的环境保护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关系(如图2所示),两者存在催化潜势、位差潜势、多稳定潜势和管理潜势等等,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联起来,建立畅通的信息通道,建立新的自组结构体系,使各要素之间充分发挥能动性,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从而构建新的动态平衡系统,找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耦合经济概念的提出

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很多经济问题,例如个别的如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环境容量不相容的矛盾,有望在已经立法促进的循环经济阶段解决。其他的矛盾,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这是因为按照物理中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规定,能量是单向滑向退质劣化以至于彻底失去做功能力的。因此能量的消耗是持续的。再比如,现行的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定律与生态系统的供求定律是相悖的,例如市场上海鲜鱼类的供给量减少,则价格上涨,从而刺激捕捞量增加,而海鲜鱼类的保有量则会下降。使这种相悖的规律通过耦合协同起来,扭转向耗竭方向恶性发展的局面,是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实现马克思所指出的:“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必须靠机制创新才能做到。继循环经济之后,人类社会进一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经济形态是“耦合经济”。所谓的耦合经济,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当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生产活动相互耦合,人造财富生产能力、自然资源消耗能力与自然资产生产能力相和谐,经济活动中排放氧化物的规模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还原规模相和谐;人类社会所依赖的能源在依靠工程技术使能量得到梯级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工程科学突破了对物理学中热力学第二定律限制性的理解,以耦合作为创新的主要手段,在地球环境条件下,发展能够把赋存于地球环境中的能量聚集起来,使之成为新能源的可持续能源技术,最终实现由可持续能源支撑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使经济形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安排。简而言之,耦合经济就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以及自然生产要素相耦合,经济(Economic)、环境(Environment)、可持续社会(Ecotopia)三者(3E)协调、和谐、共同发展,构筑“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友好复合型社会体系.

三、耦合经济的制度创新设计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提出来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其含义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即消费者追求满足程度(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一般说他们并不企图增加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们所增加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但是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引导他们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们真心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产生的效果好。后来经过后世经济学家A•马歇尔等人的不断完善和演进,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今天市场经济理论中关于市场可以有效率地实现稀缺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现在我们尝试移植这一原理,把它应用到自然资产的生产和消费领域中来。我们把这一原理中市场参与者的个人追求定义为明确目的,把在不经意中达到的目的定义为伴生目的。把这只新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描述为复合社会(包括自然界在内)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满足。一般来说,他们并不企图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资产,也不知道他们所作的贡献有多大,但是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去达到伴生目的,并且其效果要比他们真心想的效果好。很显然,如果在实践中做到了这样,那就是将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活动耦合起来,在人们追求个人幸福的努力过程中,同时达到了生态友好、环境友好、气候友好的伴生目的。这只新的看不见的手,将是有效果的。作者构思了一个关于“空气资产”生产消费等行为中新的看不见的手起引导作用的模型(如图4所示),它初步显示,经过努力这条路是可行的.假如我们每时每刻呼吸的空气资产为某个拥有者所有,消费者不按市场价格付费,就无法取得呼吸用的空气,就像哺育婴儿需要牛奶,婴儿没有付费购买牛奶的能力,而是由其抚养人代付的。由此我们建立这样的市场关系:空气资源拥有者依靠出卖自己的空气取得收入而生存发展,他会按照市场竞争决定的价格向消费者收取费用。由于排污者对空气产生污染,降低了空气的效用,进而降低了拥有者出售空气的价格,并因此受到损失。在法律的保护下,拥有者向排污者收取赔偿金而加大了排污者的行为成本。空气拥有者为了永续经营下去,会将出售空气得到的资金和向排污者收取的赔偿金用于根据消费者需要、维持和扩大生产者的生产量的投资,如用于清除污染从而提高销售价格的投入。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排污者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使空气受到污染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扩散过程,而拥有者要治理污染物的时候,首先是一个把污染物富集起来、分离出来的不能自发的过程,其后才是把污染物无毒、无害化转化的过程。较之排污者在排放之前污染物尚处于“浓相”时治理,至少是多出了把污染物富集起来、分离出来的成本。排污者终究会发现,赔偿损失比自己治理的花费要大,从自身利益考虑,他最终会选择自己治理而不是向空气排放污染物。这个很简单的模型告诉我们,通过导入一只新的看不见的手,使现行市场经济体系参与自然系统的运行耦合起来,最终实现建立在自然系统上的良性发展,自然资产保值增值基础上的经济繁荣、社会财富增长,是能够做到的。

四、耦合经济解决问题的思路

耦合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因为它符合创新的最本质特征,即把一切不可能变为一切皆有可能。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耦合是构造一个新系统的手段。由于新系统的新结构,决定了新系统的新功能。新系统能够涌现出新的特性或功能,包括把过去的不可能或把在其他存在形式下的不可能变成新系统下的可能。

(一)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的耦合如今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欣喜地看到经世界各国政治家、科学家以及社会名流的大声疾呼和国际组织的不懈努力,各国政治家在遏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并且列入国家议程。在有关制度驱动下的主要行动包括发展循环经济、深入的节能减排、清洁发展机制、低碳经济、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植被恢复与荒漠化治理等。目前,全球人类活动排放的CO2数量远远多于全球自然生态系统还原的CO2数量,处于大气中CO2含量因为总量积累而上升的阶段,且CO2含量处于对气候不友好的、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水平。通过把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耦合起来,先期要达到遏制住大气中CO2浓度继续增长的势头。这要靠发展、繁荣地球自然生态系统,扩大其还原CO2的总规模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依靠发展低碳经济,使全球CO2排放总规模下降。两者相向运动至规模相当。其后一个阶段,是低碳、非碳可持续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CO2排放总规模小于还原总规模,大气中CO2总水平因负积累而下降。最后一个阶段是使CO2排放总规模与还原总规模达到一个动态平衡阶段,此时的平衡使大气中CO2的浓度处于气候友好、生态友好的水平。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里要呼吁的是,我们要把大气层中的CO2看作全球共享的资源。谁把它更多地转化成碳质能源,谁就多了一份竞争优势、生存发展优势。为此,应该制定国家发展耦合经济战略。

(二)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我们今天遇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原因是人类社会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属性上走的太远,因此,我们要跳出现今的社会属性回归自然属性,但这绝不是要解体社会,重新以个体的形式实现人的自然属性,而是要通过创新破除目前这种游离于自然界之外的社会,建立一个包括自然界在内的复合社会。按照扩充后的复合社会去理解,认识论就要丰富和完善其内容。例如,除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外,要增加自然资产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外,要增加自然资产生产力与人造财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正确地解决这些矛盾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复合社会。建立这样的复合社会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在于明确生态资产的产权归属,确立并实现生态资产的价值。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很多问题,看到和想到远远不等于做到,而往往是稳定的利益结构、心智结构、群体的博弈结构在起决定作用。尤其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放弃无回报地索取自然资源的行为,拿出人类劳动成果的相当一部分回馈于自然,这将面临整个价值体系的改变,是极为不易的。构建复合社会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调整与完善问题。首先,构建复合社会要解决的问题是明晰生态资产的产权归属,使生态资产受到有效保护,避免历史上一再发生、被经济学家称为“公地悲剧”的事件;其次,承认自然资产的价值和生态服务的价值并实现它们的价值,最终要在复合社会的框架结构之下,形成价格机制。这将是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解决。为了不至于拖延时间,快捷而有效的办法是向自然资产的采掘、耗用和享受生态服务征收税金,提高现行市场经济成本和价格总水平。然后将征收的税金,以公共财政投入的方式,一方面用于支持耦合经济产业技术开发;另一方面用于扶持生态产业及生态资产所有者,矫正因为价值被忽视的参与市场竞争的先天畸形。因此,我们才能迎来一个生态逐步繁荣,环境容量相应增大,生态系统产出持续提高,生态服务逐步增强,自然资产充分保证的前提下、人造财富最大化得以实现,人与环境系统和谐共荣的未来世界。

(三)自然生产要素之间的耦合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是在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个阶段,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的知识,都是有错误的,仔细推敲下来,对人类社会曾经有过的对征服自然产生的狂热情绪的批评中,有一种声音是“出于人类的无知”。其实,人们对于征服自然产生的狂热情绪并不是完全没有知识的无知,而是基于一些错误的无知。但是,在汲取因为基于偏颇甚至错误的知识而发生不适当的征服自然的行为招致自然报复的教训时,我们也要切实防止消极看待人类对自然进行干预甚至是改造的作用,防止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事实上,就自然的生产力而言,完全自然的状态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但因为自然生产所需要素耦合不完善,而始终发挥不出来。其中的“玄机”一旦被人类看破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干预甚至是改造,往往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把这种潜力释放出来。古往今来,此类成功的实践不胜枚举。尤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又面临可持续发展难题的今天,运用人类知识作用下的劳动,把自然生产要素耦合起来,形成高的自然生产力,服务于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理应成为耦合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必将在耦合经济的实践中得到更加理智地看待和应用,并因为创造出难以估量的自然生产力而推动可持续发展。2000多年前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成就了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古代先人运用自然规律的正确知识,用劳动改造自然、使自然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杰作,它发挥作用的本质可以理解为:通过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变有限水资源(自然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的时空配置格局,使得整个成都平原都能及时得到水资源以与其他各项自然生产要素偶合起来,使自然的生产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工材料提供的支持,人们通过干预和改造自然,形成了能够大幅度提高自然生产力的人工环境。例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北方农民发明并广泛应用的塑料大棚温室种植技术,改变了自然状态下整个漫长冬季因温度和热量水平不足以支持其他要素耦合并转化为生物质的状态,改善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富裕了一方农民。总而言之,在很多丰富而又具有说服力的成功案例的启发下,我们确实该自觉地、能动地、清醒地认识“运用人类知识作用下的劳动,把自然生产要素耦合起来,形成高的自然生产力”这一命题了。

耦合论文范文第3篇

1.1数据来源为了从图书情报学人视角揭示我国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结构及演化,在数据收集时我们选定的期刊源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版)收录的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核心期刊。根据选定的期刊源,本研究使用CNKI中文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数据收集,检索时间段为数据库收录起始时间到2013年12月31日。通过对各种检索方法、检索词、检索式及不同检索结果选择分析,最后确定在CNKI中文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高级检索中输入检索条件为:“主题=信息素养OR主题=信息素质OR主题=信息能力”;期刊来源类别中选择“核心期刊”;学科领域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得到论文1190篇,其中有作者的论文共1176篇,这1176篇论文就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数据。

1.2研究方法与工具

1.2.1耦合分析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因为开始研究的时间不长,所以在数据处理时没有固定的做法。笔者认为在进行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时,耦合关系强度的计算、领域内代表性作者与关键词的选择对结果影响最大。现针对本实例进行方法上的探讨。(1)耦合关系强度的计算耦合关系强度的计算是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结构测算的核心问题。基于关键词的作者耦合强度算法有很多种,主要表现在矩阵中元素的取值方法。主要有绝对耦合强度法[4,7,11],包括去重关键词集合交集法,该法是将两作者关键词集去重后再计算交集的次数并视其为两作者的耦合强度值;最小耦合值加权算法则考虑关键词重复,将关键词重复计数,取作者对在同一关键词上较小频次值,然后进行累加。相对耦合强度法[9,12],主要包括对作者耦合次数进行标准化运算后转化为相似性系数在[0,1]之间的相对关键词耦合强度算法以及Jaccard相似度算法与TF/IDF相似度算法。邱均平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论证了最小耦合值加权算法更能反映作者间的实际相似程度,因此本文在绘制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时采用了最小值法[8]。在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时利用了相对关键词耦合强度算法。本研究在构建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时统计了非第一作者,这就造成合著文献作者间必然存在一定数量相同关键词,即存在关键词耦合。现有的做法是排除合著文献,但是笔者认为这样做必然减少了排除文献的作者与其他作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我们的做法是在包含非第一作者情况下做出耦合矩阵,再减去合作作者的关键词耦合值。如作者A与B合著2篇文献,一篇文献包含3个关键词,一篇文献包含2个关键词,那么在最小耦合值加权算法下得到的耦合矩阵中在相应的作者A与B的耦合次数中减去(1*3+1*2),之后这个值就是作者关键词耦合矩阵中作者A与B的最终耦合值。(2)关键词的选择目前,利用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学科结构的数据基本都来自某类期刊的全部论文。笔者在以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时发现某些检索时输入的主题词在输出文献的关键词数据中存在频率很高的现象,这些高频关键词加上非标识文献内容、标识过于模糊的关键词使得最终矩阵在探测领域内代表作者及领域结构时出现重心偏移。输入主题词如信息素质、信息素养以及非标识文献内容关键词对于揭示信息素养领域内知识结构没有实质性作用,并使因子分析时主要因子被解释为信息素质、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等,从而影响了分析结果的揭示功能。所以笔者在分析时去除了这些关键词。(3)代表作者选择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中选择多少代表作者没有标准化的做法[13],张志强等认为在以作者为分析单元的研究中,一般选择的作者数量为100~120人。笔者认为这样选取也符合作者关键词耦合及因子分析可视化的需求。所以笔者在数据样本中提取作者发文数大于1的218人以及词频大于3的159个关键词,在218位作者关键词耦合矩阵中计算每个作者与其他作者的耦合频次总和,保留排名前100的作者,使其成为100位代表作者的耦合矩阵。

1.2.2因子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因子抽取选择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通过观察累积方差确定因子数量,并通过观察因子内作者载荷对因子命名[14]。因子旋转的主要方法有正交旋转、斜交旋转,因为某一具体研究领域内的各个研究主题之间必然存在联系,所以在因子旋转上笔者采用斜交旋转对初始因子进行旋转,并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最后将因子作者载荷矩阵导入Ucinet进行可视化分析。

1.2.3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可视化社会网络分析法其本质是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和技术分析推导产生的成体系的数学分析方法。Newman认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避免了网络规模受限、数据处理理想化、数据获取主观性等弊端,是研究作者间关系的理想方法[15]。因子结构的可视化主要有表格形式、多维尺度图谱[13]以及通过Pajek软件运行Kamada-Kawai分布算法[16]得到的图谱。本研究采用Ucinet中集成的NetDraw软件来实现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及因子分析的可视化显示,与Pajek软件生成图谱类似利用Net-Draw软件得到的图谱也有信息呈现密度大、呈现效果直观性强的特点。

2结果和讨论

2.1选定代表作者群利用自编VBA程序统计1176篇论文的样本数据得到作者1501人,第一作者1004人。其中独著的有762篇,2人合作的有267篇,3人合作的有93篇,4人合作的有34篇,5人合作的有13篇,6人合作的有5篇,7人合作的有2篇。在数据样本中的1501位作者中提取发文数大于1的218人,从1955个关键词中提取词频大于3的159个关键词。去除检索时使用的关键词“信息素质”、“信息素养”、以及非标识文献内容、标识过于模糊的关键词,如“主题”、“影响”、“对策”等,利用自编VBA程序得到218位作者的作者关键词耦合矩阵(未去除合著论文的关键词耦合),同时利用本文第二部分提到的方法去除合著论文的关键词耦合对最终耦合矩阵的影响,得出218位作者的作者关键词耦合矩阵。在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中,作者与其他作者建立的耦合频次总和是作者研究活力的表征,耦合频次总和越大表明作者在研究领域中的连通性越高。通过自编的VBA程序,笔者得到了各个作者的耦合频次总和,并选取了排名前100位作者的作者关键词耦合矩阵,表1是根据排名前100位作者的作者关键词耦合矩阵计算的耦合频次总和在前30位的作者。各作者的耦合频次总和较低是因为我们在分析时去除了非标识文献内容、标识过于模糊的关键词,同时也是因为该研究领域高发文作者较少,发文量大于3的只有18位作者,其中12位作者在耦合频次总和排名前30位。总体来说发文量及耦合频次总和都突出者可以看作该领域的高活力核心作者。

2.2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结构分析提取的耦合频次总和排名前100位的作者关键词耦合矩阵(部分)见表2。将该矩阵导入Ucinet软件并利用NetDraw可视化软件绘制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见图1。图1所示的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把相同研究领域的作者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全联通的网络,网络密度为0.2261,整体网络联通性好。图中圆点代表作者,圆点的大小代表作者与其他作者的耦合频次总和,圆点越大,耦合频次总和越大。圆点间连线粗细可表征作者间耦合频次的多少。通过对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中心性测度,可以发现初景利、彭奇志、张逸新、柯平、孙平、张士靖的中介中心性、程度中心性与亲近中心性都是比较高的,他们在信息素养研究领域中具有较突出的地位。这与高活力核心作者分析基本是一致的,其实程度中心性与耦合频次总和在计算上方法类似,从而导致了二种分析的密切相关,但是作者之间具体的共同研究主题以及该领域整体的结构就需要进一步通过作者关键词耦合关系因子分析。

2.3我国信息素养领域的结构及演化对作者关键词耦合矩阵进行余弦相似矩阵的转化,在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在参考碎石图(如图2所示)的基础之上,提取出11个因子,11个因子可以解释95.659%的总方差。公因子变动的数值最小为0.791,最大为0.998,小于0.9的公因子只有11个。从分析数据结果上看,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十分理想,这表明利用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方法来研究信息素养领域知识结构的结果更易于解释。因子载荷要达到一定数值对于因子的解释才有意义,一般取值区间为0.3~0.5[5]。本文中笔者选择载荷阀值为0.3,即把作者在因子上的载荷值小于0.3的值变为0。表3为因子及其载荷统计。因子中的最高载荷表征各因子(研究主题)在整体学科内部的显著度,因子的标注是比较复杂的一项工作,因此我们利用了耦合的原理(作者使用共同的关键词)。作者与关键词的矩阵是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的基础,所以在对因子标签进行解释时我们采用了统计因子中高载荷作者的关键词的方法,同时关注高载荷作者与其耦合强度较高作者的共同研究主题(关键词)。通过统计我们大致得到了信息素养领域的9个研究主题。因子1标注为信息素养教学改革及评价标准研究;因子2标注为在数字图书馆背景下信息素养的研究;因子3标注为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因子4标注为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因子5标注为图书馆教育职能研究;因子6标注为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模式;因子7标注为信息素养的比较研究;因子8标注为学科服务研究;因子9标注为网络(Web2.0)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因子10与11没有查明。将因子分析后生成的模式结构矩阵(载荷阀值大于0.3)导入Netdraw软件进行可视化显示,如图3所示。图中圆形节点代表作者,方形节点代表因子,节点标签代表研究主题,节点大小代表该因子中所包含载荷大于0.3的作者的数量,而作者与因子间的连线的粗细代表作者在该因子上的载荷的大小(图中因子载荷大于0.3)。由图3可直观的揭示作者之间的共同研究主题,分析各作者分属的研究主题,可发现彭奇志、张逸新、黄如花同属“信息素养教学改革与评价标准研究”,柯平属“数字图书馆背景下的信息素养研究”,张士靖属“信息素养内涵研究”,这些主题领域研究者数量都较多,属于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其中孙平同属“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模式”与“信息素养教学改革与评价标准研究”,初景利同属“学科服务研究”和“数字图书馆背景下的信息素养研究”,其二元属性不但说明两位作者分别在同领域内研究主题不同,而且说明不同研究主题存在关联性,其连接点就是作者本身。如孙平既发表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评价”这样关于评价标准研究的论文,又发表了“信息素养教学有效模式研究与实施”这样关于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同时也发表了“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架构”这样同时提及评价标准研究与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又如初景利既发表了“试论新一代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这样关于学科服务的论文,又发表了“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求图书馆变革—2007年国际图联大会解读”这样同时包含学科服务与数字图书馆背景下的信息素养研究的论文。利用自编VBA程序得到9个研究主题的高耦合关键词逐年频次矩阵,将各主题内关键词统计合并后导入NetDraw软件进行可视化显示,如图4所示。图4中圆形节点代表信息素养的研究主题,方形节点代表时间。圆形节点的垂线对应的方形节点代表主题内关键词的首现年份,连线的粗细代表领域内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大小。结合图3与图4可知,信息素养领域整体的研究在2009年左右达到顶峰,信息素养内涵主要包涵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这三方面,对信息素养内涵主题研究开始的比较早且后期关注的时间较长且比较平稳,这是因为对研究领域的对象性研究是所有研究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图书馆教育职能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素养教育,这是由于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定位决定的。其研究主要围绕图书馆从传统信息教育转型提升到信息素养教育职能层面,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研究为传统文献检索课的改革和突破以及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模式提供了宏观指导。数字图书馆背景下信息素养的研究从2000年左右开始,研究的繁荣期在2001~2005年。网络环境下的用户教育研究的繁荣期在2000~2005年,与数字图书馆背景下信息素养研究同属于这个时间段的研究热点。这主要是因为在数字图书馆大变革下图书馆的所有服务都面临着结构性的升级,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理所当然的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模式上发生着改变。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学评价从整体来看在2004年后一直保持平稳的研究态势。其中教育模式的研究从2009年后进入繁荣期,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环境改革。教育模式研究主要从传统模式改变为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分为部分或局部嵌入课堂、嵌入到网络教学平台、嵌入到学习管理系统三种形式。其实现模式主要包括目标嵌入、学科专业内容嵌入、科研学习过程嵌入、教学过程嵌入、网络环境嵌入。信息素养领域比较研究开始在2003年左右,2007年后研究明显增多。信息素养领域比较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和美国,比较研究的内容十分的广泛,有指标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平台、信息行为、信息伦理、信息质量建模、感知差异性等。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从2005年开始,2008年后进入研究的繁荣期。信息共享空间作为那个时间段的新兴服务平台与服务模式,具有优势平台资源和个性化、知识化、学科化及多元化的环境体系和服务体系,为信息素养教育从内涵到模式上提供了更为高效的途径和方式。学科服务主题的研究在领域与时间共现图谱中是唯一逐步上升的,也属于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说明信息素养教育正在渗透、嵌入日益普及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去。同时,学科服务的深化促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向学科专业的层面渐近,强调学科专业趋势的分析、隐性知识的关联挖掘、科研思路的构建与设计、大数据时代学科文献数据融合与分析、高效传播与共享。

3结论

本文以国内信息素养领域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因子分析、词频分析来探究我国信息素养领域的高活力核心作者及研究主题的结构与演化,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3.1高活力核心作者通过对作者与其他作者建立的耦合频次总和以及作者的发文数量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信息素养领域的高活力核心作者主要有彭奇志、柯平、初景利、张逸新、周凤飞、徐仕敏等。但总体活力不高,高产作者较少,发文量大于3的只有18位作者。

3.2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通过对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网络整体网络联通性好,但作者整体耦合强度比较低,这与研究领域高发文作者较少有密切的关系。在中介中心性、程度中心性与亲近中心性分析中初景利、彭奇志、张逸新、柯平、孙平等比较突出,与高活力核心作者基本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产、高活力、高网络中心性的一致性。

耦合论文范文第4篇

1.1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通过产学研基地的建立,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实践经验的交流,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按专业知识需求加快对国内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改善教师的学源结构,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邀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学校兼职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2教学改革

1.2.1整合教学内容针对上述课程内聚度较低、课程间耦合度偏高,导致课程系列连贯性差,教学内容交叠现象严重问题,对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接口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与整合,对系列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行了探讨,整合系列课程涵盖的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验课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1.2.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破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教学模式,始终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组织教学,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案例法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实用的专业知识.

1.3建设产学研互助平台

1.3.1建设实习基地建立示范性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参观和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拓宽视野和专业知识面,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找准定位;建立合作培养实习基地,让学生参加基地项目活动并接受小规模的软件系统开发实训,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专业技能.

1.3.2参加实训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把企业生产研发项目引入教学,校企共建项目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教学项目与生产性项目实训,强化学生软件设计的就业能力的培养.

1.3.3完善实验体系按专业需求特性划分,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使其提供的实验能有效地覆盖实验教学环节的多种实践能力的要求,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使学生能充分使用实验室设备,编写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验教学指导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订制关键过程

在培养方案的设计框架中,以课程系列作为关键过程,一方面体现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各课程知识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便于按照项目生命周期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和做.关键过程是学生能力培养,其要点如下:

2.1基本个人能力

2.1.1数学系列软件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为此需要计算机应用人员具有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主要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

2.1.2计算理论系列计算理论系列课程是指运用计算机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计算数学知识相关的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基础.主要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和编译原理等.

2.1.3计算系统系列计算系统系列课程是指与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软硬件系统基础知识相关的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基础.主要课程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基础、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2.1.4工程实训系列通过工程实训系列实践,掌握应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软件应用的综合分析能力.主要课程包括:工程实训、毕业实习、综合论文训练等.

2.2人际能力

2.2.1人文素质系列软件是知识密集型的产品,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人文素质系列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协作沟通交流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主要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及全校选修课等.

2.2.2外语系列软件人才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通过不间断的外语教育,强化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学生了解IT文化奠定基础.主要课程包括:基础英语或日语、英语或日语听说.

2.2.3创新创业系列创新创业是工程教育的高级阶段,也是工程教育的目标之一.通过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使学生了解学科应用的前沿技术和理论,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知晓创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主要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前沿与创新、科技发展与创新等.

2.3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

2.3.1开发工具系列开发工具系列课程是指与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所需的程序设计语言、开发环境等知识相关的课程.主要课程包括:C/C++程序设计基础、可视化程序设计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编程与设计、用户界面设计与评价和软件测试技术等.

2.3.2基础设计系列目的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加深对专业的初步认同,培养学生对基本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主要课程包括:C/C++程序设计实践、软件实用技术实践Ⅰ和软件实用技术实践Ⅱ等.

2.3.3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软件工程技术系列课程是指与进行大型软件开发所需的软件项目开发技术知识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软件体系结构、大型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架构平台技术、高级3D动漫制作、3D游戏开发、游戏架构与策划、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系统设计、嵌入式DSP软件开发等.

2.3.4专业设计系列实践通过专业设计系列实践,学生能够利用专业的开发环境和工具,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应用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工具与环境实践、应用软件设计技术综合实践等.

2.3.5工程实训系列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环境下,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实际软件应用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实训、项目实践等.

3质量控制体系

教学质量的保障,离不开质量监督机制.为了保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管理与控制,必须设计规范的教学管理和监控制度,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

3.1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机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系主任全面领导教学管理,第二部分是教研室负责专业建设工作,第三部分是系成立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工作专家组负责专业建设及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工作.通过教学管理机构实施一系列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

3.1.1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学法活动制定了常规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过程进行讨论,同一课程群的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更新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学研讨,不断强化教职工的两个意识,即人才培养适应人才需求的意识以及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意识,并主动将这种意识贯彻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3.1.2采用各种方式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学校组织考评专家组听课,组织学生进行中期教学座谈会和网上投票等方式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如江西理工大学采用多种方式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学校考评专家组听课和学生意见反映的情况来看,本专业教师上课的优良率达85%.近五年来,有8位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3.2教学监控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教学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整个培养过程进行多层次评估,并将信息反馈到质量控制体系中,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

3.2.1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估与监控考评专家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检查评估.对课堂教学和实验进行随堂听课.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课后答疑、专家听课意见、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后续课程反映等情况,评价学生某门课程的能力和素质.使教师能及时获得准确、可靠的学习效果信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2.2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与监控实践教学是与课堂理论教学并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好的教学方式.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估与监控,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实验能力和实验报告的质量等方面.通过对实验前预习报告的检查、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的检查、实验过程中实验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察、实验结果的验收和成绩评定、实验报告的批改等,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和指导,并及时与课程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沟通,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