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历史教学范文

大历史教学范文

大历史教学

大历史教学范文第1篇

答: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什么是礼貌?

答: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3、什么是礼节?

答: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4、什么是仪表?

答: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5、什么是仪式?

答:仪式是指在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6、礼仪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阶级影响性、时展性。

7、礼仪的四个原则是什么?

答:尊重的原则、遵守的原则、适度的原则、自律的原则。

8、礼仪的四个功能是什么?

答: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

9、为什么说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答: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10、为什么要讲究礼仪?

答: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11、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12、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

13、加强个人自身修养要做到什么?

答:(1)要自觉提高个人品德修养;(2)要有正义感和原则性;(3)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肋人为乐。

14、怎样陶冶自我情操?

答:(1)加强科学文化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2)性格乐观、开朗、大方;(3)热情诚恳、善解人意、善良友好。

15、交友的原则是什么?

答: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宽宏大度、不卑不亢。

16、什么是化妆?

答:化妆是人们在政务、商务、事务及社交生活中,以化妆品及艺术描绘手法来装扮自己,以达到振奋精神和尊重他人的目的。

17、仪表礼仪应注重什么?

答:应该注重仪表的协调,注重色彩的搭配,注重场合。

18、佩戴饰物要注意什么原则?

答:无论佩戴的是何种饰物,都必须配合自己的体型、脸型及服装的美感。

19、佩戴戒指在不同的千指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般来说,戴在食指上表示求婚;中指上表示正处往热恋中;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小指上则表示独身;而大拇指上一般不戴戒指。20、选择项链主要考虑哪些方面?

答:项链的选择,价格并不重要,个管是什么样的款式,与年龄、肤色、服装的搭配协调才是主要的。

21、说明饰物中耳环的作用?

答:耳环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有保护视力、防治眼病、预防和治疗近视的作用。

22、选戴手镯时应注意什么?

答:如果只戴一个手镯,应戴在左手上;戴两个时,可每只手戴一个,也可以都戴在左手上;戴三个时,应都戴在左手上,不可一手戴一个,另一手戴两个;手镯要与戒指、服装样式协调统一。23、胸针是一种什么样的装饰品?

答:胸针是人们佩戴在胸前的一种装饰品,广义的胸针包括别针、插针、胸花等。

24、选戴眼镜时应注意什么?

答:眼镜影响整个面部轮廓的印象,选戴时应注意镜框形状和脸型必须平衡:镜框颜色应与肤色相协调。

25、女性的披肩起什么作用?

答:披肩除了装饰外还有应付早晚温差大的作用。

26、女性皮包的作用?分为几种?

答:是女性在各种场合中都不可缺少的饰物,它既有装饰价值又有实用性。就外型和用途来说可以分为三种:肩挂式、平提式、平拿式。

27、女性服饰中丝补袜的作用?

答:一双漂亮的丝袜可以衬托出女性腿部的曲线美和神秘感,丝袜是女性必备的服饰。

28、戴什么面料的手套可使女性显得温柔,更加女性化?

答:针织手套。

29、行握手礼要注意什么?

答:(1)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2)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3)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4)握手时,男士应脱下手套,女士如戒指戴在手套外面可不脱手套;(5)握手时,应伸出右手,绝不可伸出左手;(6)握手的力量要把握适中,既不能有气无力,也不能太用力。

30、跨国文化交流的人如何注意无声语言“手势”的交流?

答: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无声语言也因民族而异。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内一种手势可能十分普遍,而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内,这种手势可能毫无意义,甚至意思完全相反。所以进行跨国文化交流的人来说,最保险的行动准则是“入乡随俗”,这样可以避免误会,避免陷入困境。

31、简要说明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答: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尤其迎接,是给客人良好印象的最重要工作。

32、简述接待人员在走廊的引导方法。

答: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33、简述接待人员在楼梯的引导方法。

答: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走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

34、简述接待人员在电梯的引导方法。

答: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应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由接待人员按开电梯门,让客人先走出电梯门。

35、简述接待人员在客厅的引导方法。

答: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时,应请客人改坐上座(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36、乘车礼仪中小轿车的座位如何排定。

答: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位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座位再次之,前座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未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37、乘车礼仪中旅行车的座位如何排定。

答: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以每排右侧向左侧递减。

大历史教学范文第2篇

一、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

1、家庭中礼仪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一生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礼仪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礼仪习惯的养成过程,自然家庭礼仪教育就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从胎教开始,父母就比较重视智力的培养。很多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坚持唯成绩论、唯分数论,对孩子的成绩抓的很紧。但是在生活上,基于对孩子的宠爱,忽视了孩子文明礼貌行为的教育,觉得家庭礼仪教育可有可无,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能“一俊遮百丑”。有些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及自己言谈举止没给孩子做好榜样,也给孩子家庭礼仪教育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2、学校对礼仪教育的忽视。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主要工作是提高升学率和应试水平;大学阶段,学校则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科研成果,以及就业率。即使开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般也只是把重点放在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上,而对礼仪知识的教育不够重视。部分高校开展了礼仪教育,但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说教形式,方式和手段单一,效果不佳。

3、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西方各种思想大量涌入中国,多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冲击。对于礼仪教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的“礼”文化重视不够,没有很好继承和发扬;对于外来文化却盲目追捧,积极迎合、快速接纳。社会上出现了各种不讲礼仪、有失文明的现象,当代大学生没有认真辨别,只是一味地追随,带着“个性”和“特色”的帽子,忽视了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和修养,甚至出现了违反道德和社会规范的行为。

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1、建立高校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大学生礼仪教育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建立高校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高校要将大学生礼仪教育与人生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党团活动、职业指导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意识。应该把大学生礼仪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要把礼仪规范要求制度化,制定大学生礼仪规范要求,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大学生礼仪行为。高校还要把大学生礼仪行为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通过可以量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礼仪行为进行考核和监督。

2、营造礼仪育人的良好校园氛围。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礼仪育人效果。礼仪教育不仅仅针对学生,教师同样要接受必要的礼仪训练。教师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陶行知先生说过:“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学校还应该通过报纸、网络、微博、校园雕塑等多种载体,将尊师重教、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典型故事贯穿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文明礼仪的校园氛围。学校还可以通过不文明、有失礼仪现象评选,引发学生共鸣,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如武汉某高校开展的“抵制校园十大陋习”活动,收集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十种不文明现象,包括教室里吃东西、公共场所吸烟、沉迷网游、举止过分亲密、浪费食物、课桌刻字、乱扔垃圾、衣衫不整、长时间占座和聚众等,又通过“海贼王”漫画版通缉令、“织妹妹”文明服务岗等活泼、新颖的宣传方式,培养学生文明意识,规范学生校园行为,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入选了省青少年思想文化活动典型案例。

大历史教学范文第3篇

在当今组织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已成为组织赢得竞争的核心资源,胜任特征的概念也已经广泛运用到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中。古罗马时代,人们就通过构建胜任剖面图(CompetencyProfiling)来说明“一名好的罗马战士”的属性。到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国务院在选拔外交官的过程中邀请哈佛大学McClelland博士设计出一种能有效预测实际工作业绩人员的选拔方法。McClelland博士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提出,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一些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因素(如智商),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由此,胜任特征的研究和发展在各个领域和行业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学府的一类特殊的学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为社会服务的社会职能。教师资源作为高校中最重要的资源,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近现代管理理论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学科,在政府、企业等各类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价值,其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变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管理类课程教师不但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某些学科特殊的素养。除此,不能忽视了研究型大学社会职能传导到教师身上要求教师应体现的素质。

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胜任力研究方法在全球的广泛研究中已获得了大量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围绕企业组织的领导胜任力进行,而在国内教育领域,有关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胜任力的实证研究还相对有限。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欲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思想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初步探索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应该具备的胜任特征,对实践中的高校绩效考评、教师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过程与模型设计

1.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设

1.1研究目标

(1)检验由理论推演的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胜任力模型

(2)在理论推演和实证研究结合的基础上构建《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胜任力模型》

1.2研究假设

在探索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的胜任特征时,我们考虑了三点因素:(1)研究型大学社会职能对教师的要求;(2)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3)管理类课程本身的特点。结合这三点,才能更有效地探究本文欲研究的胜任特征结构维度和内涵。据此,我们结合徐建平博士等人对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成果,理论推演出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的胜任力

2.测量工具

2.1开放式调查问卷

对管理学院的高层领导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让他们对“您认为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特征?(请您尽可能考虑到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对老师的要求,以及管理类课程需要老师具备的素质,请从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描述,越详细越好)”这一问题自由作答。

2.2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胜任力词汇问卷

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进行胜任力词汇的收集。此词汇问卷,是通过对开放式问卷的分析,结合徐建平博士的《胜任力检核表》,并融合笔者对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胜任特征的理论推演结论编制而成。实验中,由被试从问卷中的66项胜任力词汇中选出10到15项其认为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最重要的胜任力词汇。

2.3运用上述问卷进行调查,对理论部分的模型进行检验

在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从全院3个系61名教师中抽取不同职称的20名教师,发放问卷共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为100%。

3.统计结果分析

我们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从两个维度进行数据处理:

(1)描述统计:计算样本在专业、职称、性别的分布。

(2)频次分析:计算有关变量出现的频数并排序。

3.1样本描述

1)北师大管理学院各系教师人数和各样本数与全院教师人数百分比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包括信息管理系、系统科学系与公共管理系三个大系,共有教师61名。各系教师的数量不尽相同。其中,公共管理系教师最多,占全院的52.4%,信息管理系最少,仅占21.3%。为了充分吸纳不同系的教师对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看法,我们在选取样本时,采取了分层抽样法:即按照各系教师在全院的比例抽取相应数量的样本。

3.2胜任力词汇频次统计结果问卷的20名被试为教授管理类课程的教师或是主管教学的院领导,笔者由此认定他们为专家小组。他们选择同一胜任力词汇次数的多少反映了该胜任力词汇的重要性。由统计软件得出,66项胜任力词汇中有20项词汇被选的次数大于等于5,最多的高达14,可见专家对该20项的认同一致性较高。这20项胜任力词汇按被选次数由高到低依次是:国际思维,钻研精神,团队协作,专业知识,责任心,理解能力,沟通技能,注重理论应用,分析性思维,信息收集,创造性,明确的发展目标,个人影响力,解释信息的能力,技术专长,自信,推理能力,灵活性,培养下属和敏感性。

三、结论

由数据分析看出,实证研究的结果与理论推演不谋而合。由问卷调查得到的最重要的20项胜任力项目全都涵盖在理论的23项胜任力项目里,与之相比,只是缺少主动性、说服能力和记忆力3个胜任力项目。可见,实证研究很好的支持了理论推演的结论。

知识技能中的专业知识技能既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也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等基本教育知识技能。从研究型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特点来看,教师应该有关注社会问题、致力于探究解决方案的意识,承担一定的研究、服务的责任。而管理类学科更是对教师掌握前沿的管理理论,并运用学科工具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要求。

成就特征包括自信心、创造力、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钻研精神等。按照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对渴望成功地完成某件事情的客观需要的一种主观状态。1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在具有这种成就需要的同时,更加强调钻研精神、创造力、信息收集能力和团队协作几个部分,这是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科研素质和管理学科对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的体现。

师德特征包括了责任心和培养下属。这个维度主要强调了研究型大学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所承担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大历史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管理;大学教师;良知

在某大学教务管理部门组织的一次院系教学调研活动中,与会教师代表和调研人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的关键词是大学管理、大学教师、良知、教学质量,它集中反映的是当前我国大学究竟应当如何管理才能办好大学的重大问题。对此,大学管理者和教师两方基本观点针锋相对:前者认为办好大学要靠加强管理,而管理的基本内涵就是对教师严加管控,因为他们认为大学教师的良知是靠不住的;后者则认为办好大学的根本在于大学教师发挥良知的作用,管理只能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不是对大学教师严加管控,那样造成的结果是适得其反。此事反映出来的问题恐怕并非只在个别大学中存在,因而值得深究。本文认为管理者一方的观点根本不能成立,不但逻辑混乱,导向错误,结果也是非常有害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并强化了20余年来人们普遍诟病的“大学行政化”问题[1],其实质就是大学内部的“喧宾夺主”:大学管理者替代了大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大学管理替代了大学教师发挥良知的作用。此一问题危害极大,党和国家早已明确提出要“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2]。这种做法还对大学教师普遍造成了伤害,致其产生丧失工作的动力、荣誉感、快乐感和成就感,甚至产生生理耗竭、心智枯竭、情绪衰竭、价值枯竭、非人性化、攻击性行为等“心理枯竭”疾病[3]。所以只有教师一方的观点才是真正符合大学性质和规律的,才是大学管理的真义和正道。

一、大学真正的主体是大学教师

尽人皆知,大学的基本人员构成就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但不能说这三个部分都是大学的主体,这就需要考察大学的功能,以之为终极依据。大学功能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大学的功能也无一定之规,且不是一成不变的[4]。不过在大学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某些常见的模式:在古典大学阶段,大学功能单一,即教学或人才培养功能;在近代大学阶段(以1810年柏林大学的成立为起点和标志),大学增加了科学研究功能;在现代大学阶段(以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思想为起点和标志),大学又被赋予了社会服务功能[5]。有人还认为大学具有文化传承的第四种功能[6]。对于大学的这些功能,有学者认为它们之间也不是并列同等的,其中大学的根本功能是教学和研究,而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等则是衍生功能,因为大学主要就是通过教学和研究的方式来传承文化与服务社会的[7]。另有学者更进一步,认为大学的核心功能是人才培养,其余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8]。应当说所有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不过比较而言,把教学和研究看成是大学的核心功能更加符合大学的实际情况,也是最普遍和最常见的大学模式。大学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所有大学共通的功能,是教学或者说培养高等人才。现代以来,早先那种在大学之外的学术研究,大多也已转移到大学中来,大学已成为一国的学术研究中心,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此大学普遍承担着学术研究的功能,且与教学难分难舍,这已经成为大学的基本特征。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功能,却通常因大学各自定位和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并且总是建立在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功能基础之上,所以不宜看成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如果说大学的核心功能就是教学和研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高等教育和高深学术研究(蔡元培校长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那么这两种核心功能就证明了大学真正的主体只可能是大学教师,因为这两种核心功能都是由大学教师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来承担的。大学最先的确只是一种教育机构,大学教师的唯一功能就是教学和培养人才。后来大学普遍增加了高深学术研究的功能。虽然有些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并聘用一些专职的研究人员,但总的来看,全世界承担学术研究功能的大学,都是以大学教师为最主要的研究人员。大学教师既从事教学工作又从事学术研究,可以说是大学的常态。所以大学的真正主体是大学教师,这本不应有什么争议。梅贻琦校长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是很多人对此充耳不闻或者不解其意。丁冬先生也说:“所谓学校,本来只需两方面来构成———教师和学生,其他机构和人员都是派生物。教授不是大学的雇员,而是大学本身。有了合格的教授,在哪里办学,都可以成为大学。……但没有教授,在何处办学都不能成为大学。”[9]简言之,我们讲大学的真正主体是大学教师,其含义就是:大学就等于大学教师。

二、大学教师的良知决定大学的表现和前途

既然大学教师是大学真正的主体,那么办好大学就只能依靠大学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大学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根本上要靠良知来激励,所以大学的表现和前途从根本上说是由大学教师的良知来决定的。1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本上要靠良知来激励人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主观能动性不能自发产生,它需要激发。不可否认,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有着强大的刺激作用,所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利益激励基础之上。但仅仅依靠这种激励是不行的,因为一方面,仅仅依靠这种激励极易扭曲人们的行为,即“见利忘义”,做出不正确的事情;另一方面,仅仅依靠这种激励也难以维持长久,人们的行为动力将呈衰减趋势。所以,在不否定必要的物质利益激励的基础上,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良知来激励。在中国,“良知”一说最早见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10]此后王阳明在其“致良知”的修身学说中沿袭了这种提法[11],其晚年提出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2]360是这一学说的精辟概括(所谓“四句教”)。可见,良知指的是人的道德意识和认知能力,是人们内在的道德自律机制。从修身的角度来说,“致良知”就是要求凡事从目的动机到行为本身都要保持道德意识和认知,都要按照道德的指引“为善去恶”。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目的动机的道德性,因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12]302—303。既然良知是人们内在的道德自律机制,而不是外在的他律机制,那么一个人根据良知来做事的时候,就必然会产生真正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他是完全自主的,而不是受外力引诱或迫使才行动的。不仅如此,根据良知行事,一个人也才可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他的良知不断地审视和监督着他的动机。此外,根据良知行事,一个人才会获得持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他追求的不是短暂的物质利益,而是认为在做正确的甚至崇高的事情,实现的是更高远的价值。所以我们说,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要靠良知来激励。2大学教师的良知决定其作用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本上要靠良知来激励,这对于大学教师来说当然也成立。尽管大学教师的工作都是教学育人和学术研究,但他们是否受到良知激励,将导致诸多的差异,最终发挥不同的作用(如表1所示)。从教学方面来说,受良知激励的大学教师懂得和明确大学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了正确的出发点,他们才会用心教学,集中心思和精力去提升教学效果,一切以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工作的主轴。其结果当然是学生受益,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不受良知激励的大学教师,仅将教学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这种错误的出发点导致的是教学敷衍行为,当然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造成对学生时间和大学资金的严重浪费。从研究方面来看,受良知激励的大学教师追求真善美,懂得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于人类有益的知识,帮助人类走向真善美和摆脱各种弊害。爱因斯坦就表示,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有益于人类,所以要关心人本身,要保证科学思想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13]。有了正确的出发点,他们也就必然会恪守学术道德,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善意志,创造出真正的学问。而对那些不受良知激励的大学教师来说,学术研究不过是用以沽名钓誉或者得实惠的手段。结果为达到这些势利而卑下的目的,投机取巧、抄袭剽窃、购买代劳、作弊造假等不端的学术行为就出现了。这些作为当然不可能创造出真正对人类有益的知识,而只会制造出一大堆无用的文字垃圾,严重败坏大学的声誉。

三、保障大学教师的良知是大学管理的真义

大历史教学范文第5篇

1.人际关系的压力。远离家乡、父母以及青春期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往往会产生孤独感,从而使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和压力。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由于未来工作的要求,则面临更严峻的人际交往的挑战和压力。

2.就业的压力。2010年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了《2009届教育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通过对比发现,2009届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和平均月薪均低于非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有的大学生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难以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产生心情烦躁、精神不振、无所适从的心理压力。

3.经济的压力。目前全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经济的压力进而影响人际交往,产生心理压力。

二、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

笔者采取分层整群抽样,从某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中抽取样本,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后共获得有效问卷508份,有效率为92%。研究工具采用由田澜、沈国成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所收回的调查问卷经过筛选、将无效问卷剔除后,采用SPSS17.0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维度分析。

(1)在性别维度上,人际交往压力、经济与地位压力、学习压力、体能与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这说明在心理压力问题上,不管何种性别均存在这一问题。

(2)在是否独生这个维度上,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在人际交往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的压力显著高于非独生子。由于父母关注比较集中,独生子女更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同时,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少了兄弟姐妹等倾诉对象,相对缺乏支持来源。因此,在面对大学内复杂的环境,更容易出现压力问题。

(3)在年级这一维度上,仅在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这两个压力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是由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需要考虑考研和就业等一系列学业和发展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4)在文理维度上,对大学生压力的各个维度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这符合徐长江的调查研究:专业对大学生压力源总分及各个维度都没有显著性地影响。

(5)在家庭来源维度,心理压力农村大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相对贫困的农村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自身素质、学习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学习成绩和就业出路往往并不尽人意。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2.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分析。

对得到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接受测试的508人中,人际交往压力的平均数为29.61,标准差为6.646,而且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指数集中在25~40之间,这说明大多数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心理压力。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在参加测验的508人中,经济与地位的压力这一压力源的平均数为25.35,标准差为7.891,而且从图2中可以看出,分数在10~40之间的人数比较多,在40~50之间的人数比较少,这说明经济与地位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一大因素。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SPSS操作分析,可以得出学习压力的平均数为27.79,标准差为7.075,通过图3也可以看出,学习压力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又一“高峰期”对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体能与生活压力的平均数为12.78,标准差为4.901,通过图4可以看出,体能与生活压力这一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的影响比较小,并不是导致当代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就业心理压力这一压力源的平均数为13.71,标准差为5.028,而且从图5中可以看出,关于就业心理压力这一压力源所跨越的幅度比较小,这就说明就业心理压力也不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心理压力是各种压力源的总和,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心理压力的平均数为109.24,标准差为23.931,从图6中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心理压力在70~140之间,在被调查的所有大学生中有82.1%的人表示体验到“非常大的”或“比较大的”压力,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正在承载着较高水平的心理压力。在高校扩招以及大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轨的情势下,大部分的大学生承受着与以往不同的各种压力。

三、建议

大历史教学范文第6篇

1.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美国心理学家Posner曾在1989年提出了经典的教师成长公式,即教师成长等于经验与反思之和。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为一门实践课程,众所周知英语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其语言技能。因此,学生的学习成果才是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方式。教师在对材料进行组织,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加以考虑,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设法调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究自身的教学效果,对学科发展的动向时刻留意,对教学反馈的信息着意收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业务能力进行提高。优秀的教师往往会在信息的积累过程中不断反思,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这点来说,反思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是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外,还是一个学习者。教师一方面要着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使教与学齐头并进。反思性教学能够帮助大学英语教师认真思考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对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反思的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达到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3.反思性教学能够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责任感。大学的不断扩招,加重了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和工作压力,使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科研任务。反思性教学这种通过反思和解决问题来提高教师能力的理论,能够帮助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实践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观察,对某些问题的反思、实施和验证有利于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其论文撰写和科研提供素材。此外,反思性教学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反思性教学中可以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

二、基于反思性教学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进入20世纪后,广大教师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逐渐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通过反思性教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研究中一直被强调的问题。在终身教育的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作用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对新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探讨,改进教学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总体来说,在反思性教学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

1.在教学中始终保持反思意识。随着我国政府对英语课程标准的提高,目前进入大学的新生基本都已经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无论听、说、读、写都基本能够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入校后对英语课堂的期待是教师能够教给自己什么,大学英语教师也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才能符合学生的期待。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始终保持反思意识,要有职业危机感,能够根据现有知识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充实和提高以胜任更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与当前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学需要相适应。大学英语教师应将教学当成教学实践与反思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根据自身所处阶段和需求的不同,对自己欠缺的知识结构认真反思并以开放的心态加以弥补,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也可以是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通过反思来促进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

2.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随着社会对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开始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开设了各种不同的英语专业方向。这个发展趋势促进了英语专业类型和专业方向的丰富,但同时也给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通常包括三部分,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但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显示出了一定问题;一些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尚不够全面,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很难真正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于时代步伐,有待加强实践性知识的学习等。面对种种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立足时代的变迁和学科范式的转变,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全面地重新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理论方法为跨学科、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研究理念,对专业发展目标进行清晰的界定,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3.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虽然同教一本书,但由于不用坐班,各个教师之间通常联系较少,基本处于“互不干涉”的状态,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一种封闭式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不利。大学英语教师应对这种教学方式加以反思,认识到彼此工作的相似性,从而加大彼此的对话与合作,通过集体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寻求彼此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协作”,为彼此提供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较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分享,通过观摩示范课等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对同一问题的各种不同处理方式;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应在专业发展中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教师和学者,即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英语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将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自身教学模式从技能型教学向研究性教学转变。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加和组织教改实验,对各种教研、科研论文进行撰写,将教学过程中反思的问题上升为研究主题并投入到研究和行动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完成理论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大历史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人文精神;培养

我们正在走向一个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时代,时代需要的是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充满科学技术的人文[1]。社会对人才模式的要求正在发生着变化,造就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大学教育的趋势。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不能把大学教育的性质仅仅定位在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上[2],还要把大学当作人文精神的发生器和传承器。人文的概念,《辞海》[3]的解释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4]。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定为三个层次: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4]。从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可看出包含了科学的成分。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的每一次发明和创新,都毫无疑问地提升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程度。因此,物理学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对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大有益处,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结合大学物理教学,来探讨大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培养。

一、讲述物理学发展史,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

物理学发展在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物理学发展史中,几乎每一个新发现、新规律、新理论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物理学的诸多研究方法也被广泛应用,物理学家的勇于探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也鼓舞着一代一又代人。譬如在力学的发展史中,每个阶段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物理学家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哥白尼冲破神学的约束,坚持日心说,否定地心说。从1543年哥白尼去世后,人们开始接受他的关于太阳论述的“新天文学”著作《天体运行论》。第谷用毕生精力对天文做系统观测,采集大量数据,为开普勒发现了行星三定律奠定了基础。伽俐略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向权威挑战,得出了落体定律。随后勤于思考、悉心钻研的牛顿把天体运动规律和地面上实验研究成果加以综合,建立牛顿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又如科学家的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贯穿了电磁学的发展过程。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为了解磁可否产生电的问题,他经过十年反复实验和研究,最终于1831年提出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这一伟大的发现是法拉第坚持不懈顽强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1873年前后,麦克斯韦提出的表述电磁场普遍规律的四个方程,建立电磁场的理论基础,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而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赫兹经过不懈的努力于1888年完成了电磁波实验,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而且为无线电和雷达的发展找到了途径。把物理学史穿插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让物理学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教学中,可以还原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物理学家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通过讲述物理学史,还可以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坚强意志的培养,有利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结合课程内容,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大学物理涵盖了“力、热、光、电、磁”等方面的内容,授课内容极其丰富。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思考人文精神教育与物理内容的内在统一,挖掘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与物理知识的最佳结合点,在讲述课程内容的时候,自然地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的提高,可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较远的影响。例如讲授质点运动学部分,介绍位移和距离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是矢量,有方向;后者是标量,无方向。行过很长的距离也不等于位置有较大的改变,如圆周运动。若是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就等于距离。现在大学校园社团多活动多,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同学们的经历也不尽相同。经历多是否就等于成长了呢,不一定。因为成长或许是个矢量,方向正确是非常重要的[1]。由位移和距离的概念可以联系到学生的成长,启发学生思考并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找好自己的方向,更好地发展和成长。再如介绍广义相对论等效原理时,指出所有物理规律具有广义协变形式。广义相对论中,物质的分布和运动影响着思维时空的性质,反过来思维时空的性质也影响着物质的运动,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宇宙物质中的一份子,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对整个时空产生影响,反过来时空也影响着我们。从广义相对论来讲,看上去完全不相干的人和事与我们是有联系的,因为他们的存在影响了整个时空,而时空反过来又影响了每一个人,地球少你一个人,世界就不一样了。森林的砍伐、泥土的流失、物种的灭绝,遥远国家的饥荒、洪灾、海啸、飓风等灾难……这些虽然离我们遥远,但与我们相关,因为它们和我们都是宇宙的一份子。正如海明威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扉页上的小诗[1]“没有人能自全,没有人是孤岛……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与生灵共老……”,我们是统一的整体。由广义相对论引导学生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珍爱生命,保护环境,追求生活的意义。

三、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对教学中知识的传递、技能的形成,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对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着关键的作用。如在讲授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可以把此节课设置为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即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三个探究性问题:1.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情况;2.带电粒子在非均匀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及其应用;3.极光的产生条件。课前给学生分组,让学生课下通过查资料、做实验、讨论等方式,最终完成三个主要探究性问题,课堂上以组为单位来解答三个问题。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归纳总结,最终大部分组都能完成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可以算是复习巩固。第二个问题需要查找资料来完成,有一定的难度,组队后经过讨论学生可以完成。第三个问题各组的完成情况差异较大。此题目涉及带电粒子在非均匀磁场中运动时形成磁镜效应。地球两极的磁性最强,地球的磁约束效应形成了天然的瓷瓶,约束了带电粒子,即构成极光产生的一个条件。大多数学生能找到极光产生的三个条件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有的学生还借助于信息技术,展示了磁镜效应及其应用,如瓷瓶、天然瓷瓶,还展示了绚丽多彩的极光。探究性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课内的基本内容,而且拓展了课外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介绍物理科技前沿发展,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为物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在进行万有引力等内容教学时,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焊成就。如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实现了我国几千年的飞天之梦。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世界第三航天大国。我们并不是浅尝辄止,接下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迅速发展。如神舟六号2005年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首次完成太空行走。神舟九号2012年首次进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神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神舟十号2013年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另外,在深空探测方面,嫦娥奔月项目进展顺利,2007年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我国顺利完成了嫦娥工程一期任务。2016年9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目前我国正着手准备到空间实验室进行多方面的实验研究。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成为航天强国。在讲述磁滞回线和磁存储时,介绍我国自行制造成功的“银河”巨型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完成十亿次运行。在讲授电学中“回旋加速度”时,可以把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我国的第一座高能加速器)首次对撞成功的情况向学生介绍。我国当前物理科技前沿的辉煌成就,会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达到育人的目的。

五、了解生活中的物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文价值是科学教育的本然价值[5]。科学扎根于人的“生活世界”,科学与人息息相关。科学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促进人的精神完善[5]。在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物理。摩擦现象和摩擦定律隐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摩擦力,最基本的行走都无法完成。很多的物理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如为什么夏天穿浅色衣服会比较凉爽;雨过天晴为何会出现彩虹;空调为什么会制冷;节能灯泡为什么比传统白炽灯省电;轮船为何不会下沉;智能手机为何可以视频通话;小朋友吹的肥皂泡为什么是彩色的;高清电视的成像原理是怎样的;微波炉为何能加热和煮熟食物等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辆救护车迎面驶来的时候,听到声音比原来高;而车离去的时候声音比原来低。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现象和医院使用的彩超同属于一个原理,这就是多普勒效应。由于观察者(或波源、或二者)相对于媒质运动,而使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多普勒现象[6]。多普勒效应有很多应用,例如交通警察用多普勒效应检测移动车辆的行驶速度。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的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装有多普勒测速仪的监视器有时就装在路的上方,在测速的同时把车辆牌号拍摄下来。应用多普勒效应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可以测量人体内血管中血液的流动速度或工矿企业管道中污水和有悬浮物的液体的流速等。声波的多普勒效应用于医学的诊断,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物理现象不知不觉地贯穿于我们生活中,所以,学习物理科学对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非常必要,乃至对于下一代的科普教育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有了解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基本原理,生活才过得科学而不糊涂,精神生活才丰富而多彩。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质量,教育者需要将人文科学与物理科学进行有机结合,实施整合教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是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物理学不仅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同时包含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教育者要善于捕捉和挖掘人文精神教育与大学物理课程的契合点。作者从讲述物理学史、结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介绍物理科技前沿和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出发,在教学中自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渗透、培养和增强,这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人文精神的提升,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东,王祖源.文科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400.

[2]葛红兵.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0-34.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5]侯新杰.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3):117-119.

大历史教学范文第8篇

(一)文本相关性对于文本中心说,接受美学始终是持相反的观点,文本的存在具有相关性,而相关的来源只有通过读者与作品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文本只有在时间系列中,在读者的文学视野中以及在读者视野的不断交替变化中而存在。文本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加工与改造,润色、并增添读者的思想感情后才能得以完善和具体化,而未经阅读的文本只能算半成品,一个基础的文本一定是需要再次甚至多次填充和勾勒的,读者在欣赏作品时添加进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将文本中被隐藏的情感基因找到并释放,只有这样才会让基础的文本摆脱空洞的叙述,变得有血有肉。

(二)读者中心论它强调读者阅读的创造性、接受的主体性以及主观能动作用。接受美学这样解释读者中心论:在一部作品没有经受读者的阅读、接纳甚至质疑之前,就不能将其定义为作品,只能将其认知为文本,文学作品作为文本的成熟态,是它的升级和最终演变形式。而在这个演化的过程中,读者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读者阅读文本,挖掘到真正的价值意义并做出自己的解释,赋予其内容定位和审美认可,只有这样才实现了其真正的转化过程,完成了作为文本到作品的演化。一个基础文本不一定会成为传世的作品,但是一部历经岁月的佳作一定都经受了最初的文本创作到接受读者们的评判、认可,一次又一次的阅读进而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其审美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挖掘和充实。

(三)期待价值人们的经验不断成熟、知识不断扩充这些都属于期待价值。审美标准、道德观念以及思想觉悟等等都归属于期待价值的范畴。除此之外,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深层感知水平都是人们期待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一次次的阅读和评价最终形成一种综合型的、个性化的审美期待。每个人的期待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譬如成长背景、教育观念、文化水平以及自身性格等。种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就是在阅读时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当然这种期待是会随着阅历不断变化的。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启示

第一,读学生。接受美学的观念比较明确,即没有经过阅读的文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作品不是一部完成的文本,而是要通过读者的阅读赋予其真正的作品属性,读者拥有唯一资格将文本转化为作品。而学生由于各自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社会阅历,从而对文本解读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参差不齐,亦即期待价值各异。而对于人多班大的大学英语课堂而言,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也要考虑到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将学生们的期待价值进行合理分配,依照不同学生的期待特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将教学固有的“文本”转化为学生可理解可接受的“作品”。第二,选教材。教材的对象是有着不同期待视野的学生,教材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即期待价值)进行筛选。

教师准备的教学课程要难度适中,综合衡量班级同学期待价值:难度不宜太大,否则学生的“期待价值”会跟不上,便无法对课文信息重新组合;难度也不应太小,学生学习时会感觉毫无挑战,索然寡味,从而无法达到学生知识水平、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也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培养要求。此外,教材内容的广度也是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教师在选教材时不要囿于单一的教材科目,而要将学生的期待价值横向延展,选择的题材可以涵盖文学、自然、经济政治,还可以涉及艺术、体育,甚至可以综合到一起进行跨文化教学。想要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就需要让学生们启动自身期待价值,将自己特质结合英语知识,成功地完成同一教学文本下的个性化价值期待。接受美学的期待价值理念如果能很好地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学生的英语能力会得到一个飞跃式提升,也能在无形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选教法。教师应摒弃以往那套对字、词、句、意进行讲解的陈旧方法,不能再以绝对权威者的姿态垄断整个课堂。基于“读者中心论”的接受美学观念,放置在教学中就是“学生中心论”,要始终将对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的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重点位置。教师应意识到自己也是文本的读者之一,在阅读过程中只是有着比学生稍多一点语言能力而已。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只能代表他个人的审美体验而非文本的唯一答案,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自己的一己之见强加于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应是促进者或启发者,而绝非唯一的教授者。

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鼓励学生发挥其探究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选择和利用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将各种因素考虑其中,如教学环境、学生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情景氛围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面临文本内涵的困惑与挑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和鼓励学生主动地去解读文本,建构文本,向文本敞开自己;在寻求“我思”的同时,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了的自我。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多种方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任务教学法,譬如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布置给学生相应的教学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学习、梳理所学的知识。这就好比读者阅读一部作品时,第一遍的品读结束后拥有了自己的认知,当带着第一遍对某些情节的不解和争议再次阅读时,就会有更加清楚的定位,对于文章的把握也更加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