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调查范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调查范文

时间:2022-01-08 11:12:12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调查

摘要:

人际关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一般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本文以自测式问卷对湖北省武汉市某大学在校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进行调查,以此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的一般情况,并提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

人际关系;和谐;心理距离

一、导言

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按照其形成过程中的特征,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后致性人际关系”,是人们之间通过交往而建立和形成的关系,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性格、喜好以及价值取向等个人意愿,有选择地投入感情、物资支援,由个人意愿决定是否保持和发展或是中断与他人的关系。另一种是“先赋性人际关系”,是人们之间以血缘或者地缘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关系。“后致性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可选择性和契约性,“先赋性人际关系”中的个体在建立、保持和中断上面的选择性不大,特别是在建立上(杨宜音,1995)。

人际关系的研究方法上,主要有两种测量方法。其一,由美国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莫里洛建立的社会测量法,它根据群体成员彼此间作出的好恶选择,对群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加以分析,以了解人们相互之间的好感或者反感等情绪关系,以及在群体中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的人与孤独者。典型的是“小群体研究”。另一种方法由前苏联学者比德诺夫斯基建立的“参照测量法”。这种方法是让群体成员在相互评价的基础上,自由地选看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确定群体中真正的“中心人物”(李宁宁,1987)。人际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学者不仅仅关心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产率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且注重人际关系对人的生活和全面发展的作用,注重人际关系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

从社会现实看,有关大学生因为人际关系不和谐诱发心理问题并产生不良乃至恶劣社会影响的报道日渐增多,这直接引发了笔者作一次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的想法。本文无意于分析这些问题的社会性原因,而是试图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某大学在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说明和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的状况。问卷采用自测式的调查问卷,旨在使用心理的距离反映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性。本文之所以选择湖北省武汉市的这所大学,是因为该大学作为一所全国招生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工等学科门类齐全,全国各省份生源比例接近一致,男女性别比接近于全国高校平均数,农村、城市比例也接近于全国的比例。因此,选取该大学作相关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一种简单可行的途径。

二、研究方法

1.抽样方法研究对象及样本基本情况将湖北省武汉市某大学48个本科专业随机排列,然后按照等距的原则抽取20个专业,每个专业选择第一个班级,每个班级均发放问卷20份,抽取学生时,对性别、专业做了适当的平衡。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8份,有效回收率为94.5%。被调查者中,男生占54.0%(204人),女生46.0%(174人);平均年龄20.53岁,标准差1.21岁。由于多数四年级学生外出求职,研究中将三、四年级学生合并为“高年级”学生,一、二年级学生分别称为“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样本中,低年级学生占41.8%(158人),中间年级学生占38.1%(144人),高年级学生仅占20.1%(76人);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占49.2%(186人),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占50.8%(192人)。

2.研究工具结合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从人际关系的一般状况(和班级同学的人际关系状况)、人际危机的处理能力、异性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四个维度衡量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研究问卷参考了心理测量中《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与《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测量表》⑴,结合实际情况自编了一套人际关系和谐性问卷,涉及下列问题:遇到烦恼时是否有倾诉对象;与异性的交往状况;社交场合的交际状况;与周围(主要是寝室和班级)同学的关系状况;个人的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家庭基本状况(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入学动机、兴趣爱好等问题。研究还参考心理学问卷中的方法,将定类变量当作定距变量处理后累加,得分在某一段内的认定为人际关系和谐或者比较和谐,另一阶段的则分别认定为一般(尚待改善)以及较差或者很差(急需改善)。

三、研究结果

1.人际关系一般状况大学生人际和谐性数据显示(表1),人际关系和谐的学生达到了半数以上,有效百分比占52.9%;人际关系状况处在一般状态或者有些困扰的学生近1/3,有效百分比占31.6%;人际关系状况处在较差或者不和谐状态的比例为15.5%。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很强的占3.2%,良好的占4.2%,出于中间状态的占30.2%,处于较差与很差状态的分别占39.7%和22.8%。2.不同群体人际关系的差异性统计数据显示,男生和女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父亲的职业状态、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母亲的这些特征则具备统计学意义。3.人际关系和谐性和一些变量的相关性数据表明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与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显著地呈高度正相关。

使用心理适应能力来估计人际关系和谐性可以减少73.9%的误差。将研究设计的四个角度中的“与异性关系”得分、“社交能力”得分、“人际危机处理能力”得分和“人际关系总分”(均为定距变量)作逐步回归,得到的复相关系数R的平方依次为0.574,0.789,0.843,可以认定,回归的效果很好。校正后的R2依次为0.573,0.788,0.842,可以认为,第三个方程的效果最好。由此获得人际关系与以上三个变量的最优回归方程是:人际关系=1.847=1.437*异性关系+1.474*社交能力+0.899*人际危机处理能力。通过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发现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与异性的关系,其次是社会交往能力,第三位的是人际危机处理能力。四、结论与讨论描述性数据显示,1/2以上的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近1/3的学生会遇到一些困惑,近1/6的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相关分析显示,人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女学生多于男学生。母亲的教育程度、职业状况以及健康状况显著地影响着学生的人际关系:母亲的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在大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比例大;母亲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在大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比例大;母亲的职业属于干部或者教师的学生在大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比例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状况与人际关系高度正相关;与异性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人际危机处理能力显著地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得分。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总体很好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结合相关分析的一些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对策:第一,从宏观层面上看。要逐渐抛弃陈旧的性别差异观念,减少女孩的失学率,提高她们的教育水平。从回归分析可以看到(表13),与异性的关系在研究设计的几个维度中最为重要;从列联表分析可以看到(表9),母亲的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在大学人际关系和谐的比例多。农业类院校女生的实际比例大约占学生总数的1/3。因此,有必要加强宣传教育,降低女孩失学率,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第二,从中观层面上看。首先,学校要正视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现实,教育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与恋爱的关系。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合法的社团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其次,新闻媒体要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报道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现状,正确地引导人民群众。第三,从微观角度而言。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鼓励和教育子女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小就注意培养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每个学生要认识到人际关系对于自身学习、生活与成长的重要性,正确地看待人际关系,加强与周围同学的交流,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做到宽以待人。

参考文献

[1]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0):250-252.

[2]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1995(5):18-23.

[3]李宁宁.人际关系的两种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法与参照测量法的对比分析.社会学研究,1987(02):81-86.

[4]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会学研究,1993(4):74-83.

作者:王筱木子 曾祥明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调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rjgxlw/68542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