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城镇建筑文化成因与提升策略范文

小城镇建筑文化成因与提升策略范文

时间:2022-03-30 04:45:49

小城镇建筑文化成因与提升策略

摘要:

通过对吉林省鸭绿江流域小城镇的调查研究,从自然、民族、技术三方面因素对该地区的小城镇建筑文化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更新与提升策略。

关键词:

鸭绿江流域;小城镇;建筑文化;提升

鸭绿江是我国东北平原上一条重要的河流,它原属于中国内河,现在则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它发源于吉林长白山南麓,向南流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然后转向西北流经临江市再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有虚川江、浑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汇入,流域面积达到6.19万平方公里。鸭绿江流域生活着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孕育出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鸭绿江流域小城镇建设量骤增,在大规模开发城乡功能空间的同时,怎样建设更多富有文化内涵、场所精神的城市环境和建筑形态,对于提升小城镇的人民居住环境和城市整体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影响吉林省鸭绿江流域小城镇建筑文化的成因分析

建筑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及其建筑载体与自然环境长期不断互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征[1]。随着吉林省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环境和城镇生活方式趋于相同。鸭绿江流域小城镇的人文生态和建筑文化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从近年来长白山万达旅游区的开发,临江市华山森林度假区开发和集安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等多地旅游业迅猛发展状况可见一斑。鸭绿江流域多民族的聚落形态,共同劳作生息,建筑文化相互交融,又保持各自特征。例如东北汉族民居的土坯房与硬山屋顶,朝鲜族民居的四坡屋顶,外部檐廊与内部的平地火炕以及满族独立式烟囱和“玉米仓子”等等。影响鸭绿江流域小城镇建筑文化的形成因素很多,整体上可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多民族文化交织影响因素和材料及技术因素等,在这些因素共同的影响下产生鸭绿江流域小城镇的建筑文化特色。

1.1自然环境因素

鸭绿江流域地势东北部高,西南部低。上游两岸山岭连绵,森林茂盛,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候使流域内自然生态和物产形成垂直立体型分布。同时由于江水冲击,沿着江边形成大面积适宜耕种的土地,促进了沿河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多样的地貌和环境也极大程度的影响当地人们的聚居地选择和房屋形态的形成,并使得在同一地区出现不同建筑文化。确切的说正是人们在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过程中,不断调节生活方式,改进建造技术,创新建筑形式。本文把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临江市和集安市作为鸭绿江流域小城镇主要研究对象。这些城镇都沿江布局(图1),都位于鸭绿江的沉积岸一侧,避开河水冲刷,在占有高程之外,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提高城镇的防洪防汛能力。从气候影响因素分析,鸭绿江流域地处东北严寒地区,冬季漫长且降雪量大,为防止冬季降雪在屋顶堆积,因此建筑中多采用坡屋顶。在立面上,南侧窗户面积大,积极争取南向采光以达到冬季提升屋内温度的作用

1.2多民族文化交织影响因素

吉林省鸭绿江流域小城镇民族种类主要是汉族、朝鲜族、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汉族居民多为拓荒来到东北,时间很早,从汉代起就有记载。鸭绿江流域的汉族居民绝大多数来自河北、山东、山西等省,来到东北生活的同时也把中原地区的居住建筑形式带到当地。汉族民居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的影响,建筑的布局上等级划分很严格,同时也受风水观念影响。在选址上喜欢朝南的方向,强调中轴线,经常以中轴线为中心,正房布置在中间,左右两侧为厢房。总平面特点为前后长,左右窄的矩形,进深大并且前后相连。汉族在室内南面设置“一”字形单面炕,作为坐卧休息空间,其余作为活动空间。朝鲜族作为“过界民族”,从19世纪中叶开始陆续大量迁入,主要来自朝鲜北部。由于不堪忍受当时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为了生计度过鸭绿江,同满汉杂居共处。朝鲜族中咸境道、平安到、庆尚道人占大多数,其中在通化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中居住的朝鲜族多为平安道后人。朝鲜族在居住方式上保留着很多朝鲜族习俗,如朝鲜族房屋布置时与汉族不同,对于是否南向朝阳并不重视,主要是沿路而建,单体为主,并且绝大部分没有院子和围墙。传统朝鲜族民居的屋顶形式也为坡屋顶(图2),但相比汉族和满族民居屋顶的坡度较缓,并且是四坡屋顶。朝鲜族民居室内铺满火炕,卧室与厨房之间设置隔断,整个活动空间以炕为主,也就形成了其独有的“坐式文化”长白山作为满族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白山脚下满族是最古老的土著民族,满族的建筑文化一直不断发展,满族的居住建筑(图3)屋顶形式与汉族类似多为。满族的先祖在森林地区过“半穴居”式居住生活,随着经济生活状态发生变化,从森林迁到平野,但居住方式仍旧以“万字炕”,“口袋房”的形态传承下来[2]。满族民居院落坐北朝南,在东端南边开口,院墙和正房围合成长方形或正方形院子并在院中建有“苞米楼”。满族建房有“以西为贵,以近水为吉,以依山为富”的原则。房屋建成时以西屋面积最大,成为上屋。这主要原因是西屋内的西炕是祭祀祖先的场所。

1.3材料及技术因素

在材料选取上,鸭绿江流域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因此木材、泥土、石材、稻草成为构成建筑的主要材料。井干式(图4)作为一种古老的房屋构造形式存在于在鸭绿江流域,民间又称作“木刻楞”。这种房屋具有以下三种特点:首先就地取材,价格低廉,鸭绿江流域木材产量丰富,建造所用木材可就近选取,择优选材。其次建造工艺简单。房屋建造时无需对木头表面进行加工装饰,甚至连树皮都不需要剥掉,仅需裁切成合适尺寸即可安装.最后是木屋保温性能好。由于木材的天然保温性能好,在建造房屋时木头和泥土构成的墙体厚度可达到35cm,可以充分减少室内热量散失。在结构体系搭建上,鸭绿江流域民居多采用檩杦式木构体系,首先将木柱立在石材基础上,柱的上端支撑大梁,大梁上立瓜柱,瓜柱上承次梁。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五檩五杦,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次梁的,即在主梁上有四个力的集中点,两段式檩杦上承檐檩,中间用两个瓜柱支撑次梁,腰杦和腰檩安置在次梁表面上,在次梁的中间有瓜柱,顶部的荷载通过主次梁分担于主梁的两边,这种做法可以将集中荷载分散,适合于进深较大的房屋;另一种是不带次梁的,这种构架是减掉次梁,在腰檩处多加杦木一根用以拉住结构不使其动摇。其受力结构与传统木构架相同。受力系统的构件全部以骨架为主,承担自然荷载重和材料本身的自重,整个受力系统与墙没有关系。鸭绿江流域的檩杦木构架之所以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在于檩与杦的关系。传统结构中檩下面连接横截面为方形的枋,但檩杦结构中,檩下面相连的是截面为圆形木材。

2吉林省鸭绿江流域小城镇建筑文化的提升策略

小城镇建筑文化不是静态的、凝固的历史传统,而是一种持续创新的文化形态。小城镇建筑的发展需要表现其历史上的延续性,更应该表现其不断创新的过程。鸭绿江小城镇建筑文化的提升与推进,一方面要考虑地域条件,历史传统结合,另一方面也要赋予其具有时代性特征的形式与功能。

2.1建筑文化提升的自然策略

尊重地域自然特征,挖掘城市独特的自然资源所形成的特色,梳理和总结建筑与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相适应的传统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给予发展和利用。充分考虑当地的寒地气候,应用现代的技术方法进行气候适应性设计。

2.2建筑文化提升的人文策略

建筑文化的提升在关注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要深入到建筑的装饰类型、做法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当中.1)保护当地历史建筑历史建筑不单单是一件古董,它同时也是这个地区建筑文化的载体,是这一地区生活人群的共同记忆,可以通过修复和改造进行保护来保持文化技艺的传承。2)抽象提取通过对当地建传统建筑形式进行抽象化,符号化,在设计中以新的形式重现,实现人们从新老记忆之间的过渡。3)记忆迁移零星的古建筑很容易在发展的热潮中被毁坏,可以选择一块适当地点进行迁移,按照当地的传统和习俗进行重新排布,达到人们的情感和记忆上认可。4)公众参与地域建筑文化的记忆是当地人集体的体验,鼓励公众参与当地建筑的设计和保护,在激发公众自身环境意识的同时也有利于设计师更好的了解当地文脉传承,价值取向。

2.3建筑文化提升的技术策略

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充分发掘传统技术的优势结合现代技术特点,以当地建筑性能的提升为基础,创造适宜当地的建筑设计方法的技术手段。利用现代技术的手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提高材料的性能,提升建筑质量,充分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创造新的建筑精神。

3结语

中国建筑行业正经历一场文化危机,虽然中国的建筑市场飞速发展,可是地域小城镇建筑文化濒临断代,面临外国“强势”的文化冲击,如果没有了内在的自强意识,缺乏地域特色,只能淹没在“文化趋同”的浪潮中。作为当代建筑师更要关注并保护地域小城镇建筑文化,让它融入到当代建筑设计中,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独特性和地域精神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江苏建筑文化特质及其提升策略.建筑学报[J],2012-1;103

[2]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以满族、朝鲜族、汉族民居为中心[D].2004

作者:张成龙 于安澜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小城镇建筑文化成因与提升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jzwhlw/68985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