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小城镇发展现状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事业;小城镇体育;现状

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在农村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具备城市的一些基本功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小型社区,包括县城、县城以下较发达的集镇或乡级行政机关、文化中心所在地,以及在大城市周围郊县建立的卫星城,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服务中心,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

从我市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只有0.076平方米的数据来看,我市的小城镇体育事业发展较全省平均水平来说相对滞后。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健身需要。区域间、人群间和城乡间存在体育发展不平衡,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存在发展不协调。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小城镇居民可利用的体育设施不够完善,已经具备的体育设施比较陈旧落后或已经损坏。大部分小城镇政府对体育事业的管理形式粗放,制度建设不完善,体育社团组织不够健全。参与体育运动群众较少,竞赛活动较单一,传统与特色项目推广不够,日常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低。政府投资不足,大部分小城镇业余体校和场馆经费短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小城镇体育事业在当地的发展。

体育基础设施是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普通居民对体育基础设施的需求、体育设施对居民体育锻炼的满足程度在调查中得到了验证。在对参加锻炼的固定场所调查中显示:有固定的体育健身地点的64%,无固定锻炼场所者34%;在对锻炼场地选择调查中分别显示:体育场馆56%,公园24%,附近的校园22%,公路、街道14%;在对现有体育场地满意度的调查中,超过80%的受调查者认为体育设施基本满足使用需要,对现状的硬件设施不满意的占了2%,很不满意的占了4%,种种数据迹象表明,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体育社会化程度影响了场馆建设的物质投入和后期维护,体育锻炼环境日趋改善。为此,无论从当前设施的组成还是总量上来分析,当前小城镇的基础体育设施等硬件是影响体育发展、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小城镇体育组织调查中我们发现,经常组织举办传统的项目比赛的镇有30%,偶尔举办64%,从不举办4%。个人行为和自发组织占了全部活动的86%。有40%的镇有指导员,有30%的人接受过社会指导员的指导,有26%的人肯定社会指导员的指导工作。目前,小城镇体育组织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同时也存在缺乏经费、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缺乏与上级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缺乏必要的制度建设等问题,其根本原因与经济薄弱、管理松懈、缺乏指导直接相关。因此,在发展小城镇体育时,政府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培训和指导,尽快更新各类组织管理者的体育观念和意识,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群众体育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

社会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直接制约着社会体育的发展规模,体育必须与经济协调发

展。当前,我国小城镇体育的社会化程度较低。政府对体育的行为依然是主要形式。小城镇体育活动的开展仍以行政手段为主要特征,对基层政府的依赖性很大,体育社会化程度较低。因此,应建立一个具有全局性和长远约束力的城乡群众体育发展规划,建立城乡人财物统筹兼顾、资源相互支持协作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就要逐步改变投入倚轻倚重,发展水平严重不一,享受政策和福利相差悬殊的局面,建立全国和各地群众体育协调的发展机制。要明确和理顺政府与社会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法律地位。国家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之间必须相互协调,进行责、权、利的重新调整。

通过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享受生活。以学校为基地,借助各种媒介覆盖式的影响,建立健全小城镇体育健身网络,提升居民认知能力。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健身价值,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享受和实现体育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亲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价值。全方位提升小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孔靖,高菲菲.对小城镇体育发展策略的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6(01):9-11.

[2]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04):3-6.

[3]陈双,张兆才.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现状分析[J].铜陵学院体育报,2008(04):12.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 加大小城市培育力度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江苏:落实主体责任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春天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长株潭城市群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中小城市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浅析 湖北省大都市与大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需慎重考虑 发展成渝城市群的关键:激活中小城市 长株潭城市群知识产权发展现状研究 论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大中小城镇连绵群 我国中小城市电影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金义永中小城市群竞争力研究 中小城市心理咨询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日本料理店在中小城市经营现状及发展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的探析 中小城市城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小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现状及趋势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3-06-27.

[3]王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历史与现实 [J].城市规划 ,2007,(05).

[4]尉迟衡.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哲学视角 [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 2001,(1).

[5]张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10):4-5.

[6]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 [EB/OL].[2013-06-10]

[7]陶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0).

[8]刘永法,王世斌.改善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社会保障的初步设想[J].山东劳动保障,2005 ,(13).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定安县;小城镇;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2-0086-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08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将城镇化作为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手段。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小城镇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如何利用好小城镇发展载体推动广大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义上的小城镇是指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和农村集镇;狭义的小城镇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包括县城镇)和集镇(一般是指乡政府所在地或经济比较发达的集镇)。定安县行政辖管定城等10个镇及南海等3个国营农场,县域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定城镇辖仙沟、龙州两个集镇,龙湖镇辖永丰一个集镇,新竹镇辖新序一个集镇,富文镇辖坡寨一个集镇,同时国营金鸡岭农场和中瑞农场场部也是具有相当规模的集镇。

1.城镇人口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根据2007年人口普查数据,定安县人口在3万以上的城镇仅有定城镇、黄竹镇、雷鸣镇和龙河镇,人口最少的翰林镇仅1.6万人。全县各镇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平均水平较低。全县城市化水平为29%,远低于全国36%和全省40%的平均水平,只有定城镇城市化水平达到58%。

2.城镇经济结构单一,城镇财政收入少。全县除定城镇作为县域中心,功能比较综合以外,其它各城镇功能较为单一。黄竹、龙河、龙湖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他镇产业为简单的农副产品交易和初级加工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全县城镇第一产业比例偏重,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例尚待提高,可以判断出全县城镇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比例达到10%以上的城镇仅有定城镇(54:13:33)、龙湖镇(59:15:26)、龙河镇(48:11:41)、新竹镇(72:10:18)。从城镇财政收入来看,城镇财政收入达到500万以上的仅有定城镇,其他镇的财政收入均在250万以下。

3.城镇现状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吸引力不强。全县城镇内部道路体系不建全。过境公路穿越镇区中心,新建街道交通与镇区商贸人流矛盾日益尖锐。中心镇区的建设错乱无序,人居环境质量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排污系统,公共绿地、加油站、消防站、长途汽车站、公共停车场及居民休闲活动场所,对周边村落未能形成较强的吸引力。[1]

二、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受限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的原因。

1.政府宏观调控、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城镇化演进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同时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同时城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的不合理,给政府调控与协调造成困难,制约了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提高,也制约了生产要素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镇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镇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建制镇数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自身存在着严重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创新滞后,致使农民离土不离乡,“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5.历史传统观念影响。定安地处内陆县,没有通商口岩和商(产)品批发集散地。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定安跟文昌、琼海等市县相比差距不在于乡镇,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对发展小城镇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加上小城镇建设长期没有排上乡镇工作的议事日程,大多数乡镇党政领导对小城镇建设没有从经济发展战略上去认识。

6.资金、人才和技术短缺。由于城镇经济实力薄弱,地方财政拮据,资金较为紧缺,很难拿出太多的资金进行建设。加之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收缩县级和农村机构业务,使城镇发展深受“失血”之痛。而且由于受地理、各种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不能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难以吸引人才。大学生毕业回县城工作的不多,愿意去乡镇工作的就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的吸引力,人才流失严重。既缺乏一般人才,更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经济型人才。人才缺乏导致了科技力量的薄弱,科技创新难,科技基础差。加上投资软硬环境相对较差,吸引资金、技术也相对较少。

三、加快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是基础。首先在各级党委政府中确定“小城镇、大战略”的理念,将小城镇发展战略提高到破解“三农经济”难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政治高度来认识。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把握,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的契机,全面扫除阻碍小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小城镇方面的理论和业务培训,提高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发展小城镇的本领,让他们在实施小城镇战略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2.规划先行是前提。各镇要将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要按照“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遗憾”的要求,尽快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突出科学超前、特色、节约和生态的理念,在已经完成的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尽快修编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规划,统筹安排好工业、农业、商贸、文化、教育、生活、娱乐、水、电、路、气以及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3.增加投入是关键。由于城镇经济发展相对水平落后,银行、居民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进行建设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要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培育税源,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要积极研究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投资体制,通过多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小城镇建设中,政府既要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房地产商带资开发,公用事业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旧城改造盘活存量,以项目为载体采用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等。

4.发展模式是手段。要积极研究如何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重点研究如何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契机,引导农村集体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建设小城镇。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与此同时,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尽快完善以个人出资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经济发展是目的。各镇要因地制宜,突出不同乡镇的产业文化特色,作到一镇一品、一镇一策,做大做强域镇经济。定城镇,要借助县委县政府打造仙沟片区的契机,研究如何带动仙沟片区农村集体发展,研究潭黎瓜菜批发基地和龙州洋瓜菜基地的产业特色,推动龙州墟的发展。雷鸣镇要依托南丽湖风景名胜区和文笔峰旅游区,积极做好产业延伸服务,研究如何发展旅游风情小镇。龙门镇要利用特殊的交通枢纽位置,积极研究如何承上启下,承接全县南北经济发展,打造特色的商贸小城镇。黄竹镇要抓住南海农场合并的契机,充分利用高速路出口的交通优势,研究如何做大旅游、房产、加工业,打造定安通往三亚的门户形象。龙河镇是定安的南部重镇,要充分研究茶根糖厂和部队驻军的因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小城镇。

6.综合整治是抓手。在推进小城镇发展战略中,要以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提升城镇功能,建设和谐城镇,以县城、龙河、雷鸣、黄竹、新竹等城镇为重点,争取每年打造2个示范小城镇,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第一轮小城镇建设。在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上,力争每个镇做到“六个一”工程,即卫生洁化、美化、亮化、畅通、绿化、饮水工程,全面打造宜居城镇。在努力打造城镇市政设施的基础上,还要狠抓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商店、市场、金融、文化体育、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布局合理而不凌乱,建筑集中而不分散,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城镇,社区体育

 

前言:城镇社区体育是城镇体育的重要摘要的意义。论文大全,小城镇。

1:小城镇社区体育的概念

在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论文大全,小城镇。

2:小城镇社区体育现状

2.1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我国城镇社区体育居民活动所采用的运动项目有着很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在比较富裕的城镇有着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又有着传统的健身养生方法和地方特色项目,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大多数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体育发展政策、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以及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社区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大多数居民选择在不花钱或花钱少的体育场、学校、公园、生活小区的空地、田间小道等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因此,选择运动项目主要是对那些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技术简单易学、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具有一定娱乐性的现代运动项目以及被认为有健身、防治疾病的地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的选择与居民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等有关系的。论文大全,小城镇。论文大全,小城镇。比如:散步与慢跑时老年人选择的首要项目,青少年喜欢比较激烈的项目,比如篮球、羽毛球、排球等在学校从事过或者教师教过的竞技运动项目。

2.2 社区体育群众参与状况

首先,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率低于城市。城镇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是在校学生,其次是科教文卫人员以及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乡镇企业工人和小城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少,这也许与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与城市社区体育的老龄化和女性化现象不同的是,城镇社区体育的参与者以中青年为主;这也许由于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老年人和妇女的运动能力和体育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其次,大部分城镇居民的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与国际国内体育人口的规定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国际惯例,体育人口的界定是“每周参加3次或以上的中等强度和量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很多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还不属于真正的体育人口;在许多富裕的城市如此,可想而知在城镇的情况便可想而知。

3: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3.1小城镇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小城镇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由于以城市为主体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吸引,城镇居民模仿、学习和消费城市文明、现代文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城市先进的体育价值观念提前被城镇居民所接受,形成超前消费,从而使城镇体育社会化进程超前发展的情况成为可能。

社会化是小城镇社区体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动员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实现社区力量的整合;同时,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社区需求本为原则,以服务社区内所有成员,一切从群众出发,解决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社区体育资源开发的重点,从而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3.2小城镇居民体育观念意识增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视,小城镇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提高,使得城镇居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加上双休日的实行,业余时间增多;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极大的提高,享受观念逐渐普遍;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大中城市社区体育的辐射和影响,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将发生重大改变,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健身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自我实现等方面的价值,逐渐将体育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手段。

3.3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

随着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社区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将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鉴于目前商业经营型的体育组织收费较高,一段时间内只有部分较高收入阶层的群体才能承担,因此,为适应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促进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应大力发展公益型的民间社区体育组织。论文大全,小城镇。建议政府积极主动帮助并扶持其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4小城镇社区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

为了吸引更多的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服务人员必须改变目前社区体育活动项目单一的状况,开发更多的运动项目,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

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提高参与率,社区体育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可采用以下方法加强运动项目的开发;首先: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简化规则,简化技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使各种运动内容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对不同参加者提出不同要求,这就是社区体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根据社区的情况,可将几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引入社区。再次:民族、民间传统项目的开发。最后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发;可利用各种自然形成的条件进行,最好的例子就是现在的拓展训练,他以后会逐渐走向社区的。让人们更快的接触的。

目前,由于城镇社区体育组织不够健全,城镇社区居民都是自由组合与自发的形式为主,参加的各个单位的人数都没城市的多;随着城镇社区体育化程度逐渐提高,社区体育组织的逐渐健全,城镇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性将逐渐增强,有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增多,社区体育将向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3.5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逐渐得到重视

社区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时一个普遍性的事实,城镇社区更是如此。体育场地设施时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条件,是现代文明和一个地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的体育设施,如何开发和改造现有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是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短缺的根本途径;21世纪是大众体育世纪,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枢纽,它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对周围的农村有强烈的影响,因此小城镇社区体育不仅关系到城镇居民的体质问题,还与广大的中国农村人口体质强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体育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的事实已暴露,并且正随着社区人口的而进一步加剧;

因此,体育界要通过各种媒体,有关会议等各种途径是地方部门认识到,社区体育中有一部分属于公共福利事业,政府部门有义务着手进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和建设,否则日后将会造成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与社区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从而提高小城镇政府对小城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重视。

3.6小城镇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壮大

专业人才决定着某一领域的成熟度和发展质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体育骨干队伍。由于城镇社区居民较多,需求多样化,仅靠城镇极少数的体育专职人员或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社区体育指导活动,显然不够现实;同时,城镇居民文化程度低,“不会锻炼”的人口较多,需要有人指导;因而,指导力量的缺乏成为制约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体育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城市对体育专业人员的减少,将有更多的人才走向城镇和农村。同时社会体育迅速发展也将促使小城镇的体育教师、有体育特长的人员积极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小城镇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将逐渐壮大。论文大全,小城镇。

4结论

随着我国对小城镇发展战略地位的重视,小城镇的经济将突飞猛进,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将使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再加上体育高等教育的扩招和体育专业人才逐渐向农村转移,这些都预示着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将迎来它发展的黄金阶段。目前,小城镇社区场地设施、社区体育指导员等体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事实已暴露无遗,并且这种状况正随着社区锻炼人口的增加而进一步加剧。这要求小城镇政府在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时,要摆脱传统的只为物质建设服务的规划思想,确立以全面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发展模式要求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规划思想,无论是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还是社区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等软件项目的规划与发展,既要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更要考虑到未来社区人口结构、素质、规模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引起的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新的需求、新的期望,为未来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要动员社区内居民、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力量的整合,实现社区体育资源的共建、共有、共享,形成社会集资为主,政府资助为辅,民办官助、民办民助、法人投资相结合的社区体育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

[2]周建军,仇军,罗时铭.我国乡镇体育的发展背景与模式选择[J].体育科学,2003,23(5)

[3]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0

[4]郑旗.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

[5]刘志民.小城镇政府与小城镇体育发展公共政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

[6]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旅游小镇;动力机制;四川

旅游小镇指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区位交通条件、人文资源或特色优势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集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城镇。旅游小镇是消费者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产物,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趋势下,旅游小镇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当前,推动旅游小镇开发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

近年来,四川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2015年四川城镇化率达到了47.69%,各地发展如火如荼的旅游小镇便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生力军。为了进一步推进四川旅游业发展,四川提出了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在新型城镇化和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指导下,四川进一步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旅游资源赋存较好的地区、城市周边、重要旅游通道节点等有条件的地方,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成效

四川旅游小镇结合全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充分挖掘地方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地方民俗与自然环境等独特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小镇,彰显四川旅游新亮点,发挥小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四川旅游小镇建设已初见成效:一是旅游小镇环境得到优化,四川旅游小镇在进行旅游保护开发时,坚持“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加强了旅游小镇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效保护;二是旅游小镇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可进入性不断提高,旅游小镇游客中心、停车场、标识标牌系统、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游客可通过手机APP、微博、微信、旅游官网、电子商务等平台实现旅游消费;四是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大大提升,明确了旅游小镇管理主体,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推进标准化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旅游小镇的服务管理水平和游客满意度。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商品同质化严重。目前大多数旅游小镇商业氛围太浓,旅游商品同质性严重,所售旅游商品大多与地方特色文化缺乏关联,所售商品几乎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能买到,真正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不够。二是季节性特征明显。由于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再加上现行的节假日制度,导致旅游小镇的季节性特别明显。三是在建筑上缺乏对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复制照搬现象严重。一些旅游小镇在规划建设中,不惜盲目开发建设,空间布局不合理,建筑风貌与地方文化、周边环境不协调。四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够。随着旅游小镇的发展,本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以及商业活动的冲击,导致部分以传统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特色闻名的小镇逐渐失去其传统生活方式体验、民族文化体验的旅游价值和功能,文化的原真性逐渐消失。在旅游小镇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重视历史建筑、文化古迹的保护而缺乏对城镇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时空格局的保护。这使得小镇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而失去历史感,导致其失去本身的魅力。五是旅游小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导致服务水平低下,直接影响游客对出游抉择和出游质量,进而影响旅游小镇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城互动、宜游、宜业、宜居、宜闲为基本特征,城镇、当地社区、外来游客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相互促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是未来城镇化最重要的动力机制。但同时新型城镇化面临着社会保障、教育平等和农民工市民化等诸多问题。而旅游小镇具有休闲产业聚集、促就业、生态优化、幸福价值提升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完善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旅游厕所、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同时完善银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结合购物、休闲娱乐、度假、商务、会议、旅游地产等多种业态,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其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对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脱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62号)等一系列文件,确立了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四川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始终不谕地把旅游产业作为四川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产业重点培育,努力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同时在旅游资源赋存较好的地区、城市周边、重要旅游通道节点等有条件的地方,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

(三)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居民的旅游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正逐步改变,旅游从单一观光发展到观光和休闲度假并重,游客更加注重对旅游吸引物的深度体验。旅游消费的转型升级,为旅游小镇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从休闲度假的角度看,旅游小镇可以通过创意开发、完善旅游产品功能等方式使平凡的旅游资源变得有吸引力。

三、推动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旅游小镇规划,以规划引领带动旅游小镇发展。在依托当地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旅游小镇建设发展系列规划,用规划指导和引领旅游小镇建设发展。规划要深入挖掘地脉和文脉,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保护小镇风貌和整体格局。规划要与相关规划充分衔接,在做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基础上,要充分对接游客需求,满足旅游功能。

(二)更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建设好旅游小镇。积极探索和创新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改变以往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引入市场机制,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创新投资体制和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参与,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小镇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为旅游小镇的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

(三)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利用。要高度重视保护好旅游小镇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基础上实现合理开发利用。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坚持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破坏,杜绝以破坏性开发谋求短期经济利益的做法。要积极保护和传承旅游小镇传统文化,要大力开发传统习俗,最大程度地体现旅游小镇发展历史、小镇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旅游小镇可通过还原历史生活场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传统节日、习俗重现地方特色。

(四)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小镇发展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要重点抓好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抓好小镇广场、公园绿地、博物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强特色餐饮、住宿、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做到高、中、低档相匹配,大、中、小型相协调,提高接待能力,提升旅游小镇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开发。要挖掘和开发既有观赏性、美观性,有富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既有纪念性、实用性,又便于携带的特色旅游商品,以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满足游客的需求。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特别是当地居民,参与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比如,鼓励当地居民从事传统娱乐和民间工艺表演,如舞龙、舞狮、划龙舟、年画、糖画、剪纸、木偶戏、曲艺等表演;或引导其从事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和旅游服务,如制作特色小吃、手工编织、导游解说、餐饮、住宿等。要重点扶持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旅游商品生产或销售企业。认真落实扶持旅游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如简化办事程序、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将其培育成旅游小镇建设的生力军。

(六)大力加强旅游小镇宣传营销,构建区域旅游品牌。要加大宣传营销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包括政府财政专项经费、旅游企业宣传费用等多元经费体系。创新宣传营销体系,加强与有关旅游组织、旅游客源地的管理部门、开发商、文化、传媒等的合作,建立旅游小镇营销联盟;发挥旅游行业协会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推进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共同开拓市场。调动媒体营销的积极性,促进旅游宣传品创新,发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APP、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立体宣传效应,引导和鼓励聚集一批创意人才和创意企业,根据客源地的不同需求,创新开发多语种、多载体、多形式和各具特色的系列化旅游宣传品。加强旅游营销信息化建设,借助当前我省建设“智慧旅游”的契机,加强四川旅游信息资源网的建设,同时充分利用公众信息服务网、旅游电子商务网等平台和旅游信息服务中心等开展网络营销,使四川旅游小镇形成四川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从而促进四川旅游小镇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精品化、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R].四川省人民政府,2011

[2]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J].云南政报,2005

[3] 黄前东.云南旅游小镇农业产业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

[4] 林峰.休闲旅游小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EB/OL].http://,2015

[5] 云南省建设事业规划[R].云南省人民政府,2009

[6]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J/OL]. http://,2016

[7] 方增福,罗辉,马谊妮,姜芹春,卞云龙.玉溪市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

[8] 高伟.建水旅游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1

[9] 严音莉.旅游小镇:国际旅游岛建设重要突破口[J].今日海南,2011

[10] 张仁开.旅游小镇:小城镇建设的创新模式―兼论上海郊区旅游小镇的发展策略[J].小城镇建设,2007(7)

[11] 李晓阳.黑龙江省旅游小城镇开发现状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8 (8)

[12] 李向明.发展旅游小镇的意义[N].中国旅游报,2010-05-I2

[13] 刘德云.参型旅游小镇规划模式研究―以金门金湖镇为例[J].旅游学刊,2008 (9)

[14] 肖练练.城郊旅游小镇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3

[15] 和丽娟.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云南旅游小镇建设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16] 徐冬东.古镇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研究―以江苏震泽古镇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冀东;小城镇;群众体育;现状;模式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182-03

小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非常特殊的作用,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与纽带,是构建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在区域体育发展格局上,从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梯度推进,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行体育现代化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小城镇体育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冀东地区是河北省经济、旅游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有人口968.34万人,农业人口721.47万人,城市化率34.6%,国民生产总值:1313.77亿元,撤并后乡镇266个,建制镇154个,乡112个。本课题试图对我国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准发展沿海地区小城镇体育的症结,为全面实施城镇发展战略,提供体育方面的实证依据和相应模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冀东地区是指河北省境内的唐山、秦皇岛两个主要地区。调查小城镇266个。包括唐山的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新区,秦皇岛的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8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1个县镇,244个农村乡镇。

1.2研究方法根据总课题的整体设计,在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问卷及《我国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的群众调查问卷。自2004年底采用分片、分层、全面展开的策略进行调查工作,专家问卷发放对象为各县、乡、镇主管领导或相关负责人,群众问卷发放过对象为各县、乡、镇群众。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表1)。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数据统计结果反映出群众普遍采用徒手练习或娱乐性、技术性要求不高的项目,说明普及型、传统型项目参与率较高。从地域资源优势来看,游泳项目并没有成为冀东沿海地区群众体育主要活动内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游泳项目的季节性比较强,技能要求较高。表明冀东地区在水上项目的培养与开展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地域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水上健身运动。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性、全民性的海上健身环境意义重大。

2.1.2居民健身场所

由表3统计结果得知,小城镇群众体育锻炼场所的非正规性明显,完全是群众自发组织和形成的,条件简陋。说明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设施匮乏现状与小城镇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另外,也反映出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小城镇体育设施建设的不平衡性,城市设施投入明显高于小城镇。造成小城镇群众不得不利用公路、马路或街道、住宅小区的空地或其他空地进行补充。因此,加大对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文化中心建设,增加体育投入,配备足够的体育设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是改善小城镇群众体育活动法规建设的重中之中。

2.1.3居民健身动机小城镇居民基本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及社会适应的重要性。在有组织和没有组织的情况下,90%以上的群众能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从健身活动组织形式的选择上集中在个人行为或与邻居、朋友锻炼的占79%,自发组织占11.6%,企业或社区组织占9.3%。从健身方法的需求和使用上,56.9%的群众不能满足自己科学锻炼的需求。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匮乏,对广泛运用的健身运动处方知识和方法了解太少。对自身的健康诊断更是缺乏有效的知识结构,56.8%的群众对自身脉搏测试都缺少认识。广大群众的身体活动基本上是盲目从众。这种恶性循环的状况令人担忧,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对小城镇居民的体育锻炼加以科学的指导。

2.1.4居民健身消费 从调查结果看,居民每月用在体育健身活动上的投资:有79.5%的居民不花钱,有17.8%的居民每月消费在30~50元,超过100元的寥寥无几。这也客观的反映出了冀东小城镇居民的现实体育消费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冀东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4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 085元。体育健身消费反映出冀东地区居民受社会因素如体育价值观、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等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居民收入水平不平衡性,花钱买健康的意识淡薄。同时随着冀东地区城市化规模和创建体育名城的战略实施,小城镇体育基础设施的发展、城镇居民的健身意识和观念的加强,收入的提高,这种状况必将随之得到改善。

2.2冀东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难点问题

2.2.1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地点 小城镇是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空间分配,人类活动必须占有空间。城镇活动空间只有依赖城镇发展计划的诱导和控制方能保证城镇空间环境的舒适、合理和安全。城镇环境空间的舒适和合理包含着提供居民进行健身和健康活动的设施和设备。现代居民的首要目的是健康,城镇居民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保障是高质量的生活设施。从调查结果看,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活动场地、体育馆等设施较少,占样本总数的86.7%,其次是体育场地设施对全社会开放的程度低,占样本总数的13.3%。从实地典型考察看,冀东许多小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住宅建设豪华气派,人们更多的投人在于生活享受,忽视体育健康极其体育文化建设,60%的居民闲暇时问在家里看电视和听音乐,48.9%的居民闲暇时间用于逛大街和购物。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占30%。冀东小城镇体育设施不能满足或不能满足居民体育消费。由此可见,冀东小城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小城镇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处于失衡的状态。

2.2.2体育健身群体年龄特征 从参加健身活动人员的年龄方面看,冀东地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主要表现在:首选为中年人(36~59岁),占样本总数的50%的人不参加,其次是青年人(17~35岁),占样本总数的31.2%不参加,第三是老年人(60岁以上)占样本总数的18.8%不参加,最后是儿童少年和幼儿占样本总数的19.2%不参加。从调查结果看,中、青年人是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这个年龄段是为事业、家庭承担主要责任的中坚力量,他们整天为事业而忙碌,为家庭生活而奔波。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忽视了在他们这一时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发病率较高。因此,尽快改善中青年人体育健身意识,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健身娱乐活动是影响小城镇体育健康稳步发展的关键。

2.2.3体育健身群体知识结构 从体育健身群体知识结构看,冀东小城镇体育活动开展的难点在于小学和中学学历的人群。分别占62.4%和24.8%。表明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的弱势在于低学历群体。小城镇健身群体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小城镇体育的教育程度。小城镇体育健身群体

的知识结构往往给小城镇体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一定的活力,使得体育健身活动始终处于文化交流和发展之中。调查的结果反映出,冀东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低学历群体处于弱势状态。因此,提高弱势群体的健身动机、健身认识、健身意识、健身行为是目前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开展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2.2.4体育健身群体地域结构 从开展活动所面对的人群方面看,冀东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在于:68.8%的人认为在农村,37.6%的人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31.2%的人认为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8.8%的人认为在妇女,12%的人认为在街道和社区,6.4%的人认为在残疾人和知识分子。调查的结果反映出小城镇体育活动开展的最艰苦的地方是农村,其次是少数民族地区,第三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农村地区在各项富民政策的支持下,极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长足发展。但在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却表现出低迷态势。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地域分散,居民种族不集中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表现出体育文化建设的民族特色。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没有精力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2.2.5体育健身时间 从开展活动的时间方面来看,冀东地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在于:43.6%的人认为是闲暇时间不足,12%的人认为是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与健身者活动时间不一致,12%的人认为是群众体育指导员指导时间与健身者活动时间不一致,18.4%的人认为有其他的原因。6.3%的人认为闲暇时间零散。从调查结果看,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活动开展时间上的难点问题在于居民的闲暇时间不足。这可能与冀东地区居民个体中小企业,家庭企业、家庭养殖业居多有关。另外,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富民政策也使得更多的居民投身到农田建设之中。因而,影响他们对体育参与的积极性。2.3影响我国冀东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农村人口的发展应从小城镇居民开始,中国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应从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开始,中国农村人口的体质增强应从小城镇居民的体育观念和体育锻炼开始。冀东小城镇体育与健康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现阶段主要问题是小城镇体育事业发展滞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落后,政府重视程度低,公民体育参与意识不强,体育社会化程度低,体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等方面内容(表4)。

由表4可见,专家和群众对于体育社会化程度,政府重视程度,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公民体育参与意识等五个方面具有相同的观念,经差异显著性测验,P0.05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专家已经看到体育经费的投入的多少,已经影响到体育运动的开展,并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列在第二位,但是群众并没有看到此项的影响。闲暇时间项目的选择,群众与专家具有显著的不同观点,专家认为群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没有列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群众则认为缺乏闲暇时间是一个较重要影响因素。其他项目之间专家与群众具有相同的观点,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体育法规、制度的实施力度,组织领导措施,舆论导向,公民受教育程度,地域文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方面群众与专家具有相同的观念。特别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不仅没有引起群众的重视,而且专家也没有看到其作用。

3 冀东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小城镇体育以农村为重点是我国群众体育一项战略部署。小城镇群众体育的建设和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建设缠绕在一起,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塑造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也不可能有一个模式能适应任何变化的情况,更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时间、宽空间、高程度地稳定在一种模式上。模式的建设依赖于制度的创新,依赖于环境的改善。小城镇群众体育的发展需要“拉力”与“推力”的共同作用,“拉力”是经济的发展,“推力”则是制度政策的约束作用,两者相辅相成。

3.1旅游体育型我国冀东地区拥有山、海、林、岛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各种名胜景区80多处。

海岸线长487 km。可利用森林、山地、湖泊、水库、海滩、等自然资源开展野营、钓鱼、冲浪、划船、游泳等各种体育活动,这样不仅缓解了目前城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现实,而且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增加户外运动的机会和愿望。近几年,国内的旅游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消费领域和经济文化现象。人们外出旅游不仅是为了度假消闲,而是渴望得到在城市里难以得到的刺激,更多的人将选择远离喧闹,走进大自然,体育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

3.2企业体育型“企业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中一个独特的形态。随着对外开放和农村富民政策的逐步改革,冀东地区崛起了一些具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崛起了一些激进派的个体企业。富裕乡镇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已经超过我国农村的一般水准。在某些地方已经超过了城市居民的普遍水平,逐步形成了一种类似城市居民的多层次文化消费倾向。“企业体育”也正逐步在群众体育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冀东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状况和整体情况看,学校体育是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乡镇体育和事业单位体育还处在一个低水平发展的起点上,尤其是乡镇体育,在体育设施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发挥“企业体育”的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是我国冀东地区乡镇体育建设的一个现实和明智的选择。

3.3园区体育型近年来小城镇园区建设规模扩大,园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已有所转变,但其主体对象和任务未变,园区如何实现为广大居民服务的职能。为了保证园区体育工作能经常性开展,应该每年都制定园区文体活动计划,并把园区文化体育工作开展的项目,作为重点纳入属区单位的双文明考核内容,并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健康家庭”奖励。促进居民的锻炼积极性,逐步实现园区体育和谐文化氛围。

3.4家庭体育型 “家庭体育”是小城镇体育的重要社会基础和有机构成,生产、生活一体化是农村家庭的一大特征。农村家庭大多具有独立的庭院,房屋的空间相对较大,这是开展农村家庭体育活动的优势。

4 结束语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城镇经济 价值解析 困境 对策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说, 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影响 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①。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的转变说明, 当前小城镇发展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也意味着小城镇经济发展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价值分析

所谓小城镇 ,是指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生活服务中心②。小城镇位居城市之尾、农村之首, 是连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重要节点,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发展依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化服务。小城镇是农村城镇化的主要部分, 其经济发展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小城镇经济发展作为今后工作重点,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转移。

(一)拉动经济内需增长的重要引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速度直接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 源源不断走进城市的农村人口将成为消费市场的生力军, 小城镇将是这些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落脚点。当农民转为城市人口时, 吃穿住行等需求自然而然会随之跟上 ,特别是住房需求, 整体必然会有大幅提高。

(二)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催化剂。就目前而言,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能够孕育出更高的城镇化水平,作为城镇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城镇也应该有一个更大的提升空间。实践证明, 小城镇的发展是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催化剂, 小城镇的发展使现代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农村得到普及, 农村也能享受城市的生活方式。这种通过小城镇经济发展, 转变农村生活方式的发展模式可以被认定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农村城市化的捷径。

(三)缩小城乡社会分配差距的互助平台。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与转型期间, 城乡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而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 它将城市中的经济、文化、科技联系推向农村, 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著名学者张五常说过 :“工业用地的资本回报率是农业的 10倍左右 ,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的积极性也很高。为了获利的需要, 工业的发展会很快,这也将加速农民向市民的过渡。"③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 一方面使农村工业化程度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是使更多人由从事较低效率的农业劳动转变为从事高效率的第二、三产业的劳动, 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会有很大提升, 这无疑会对扩大消费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打造了一个互助平台。通过激活乡镇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使农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将会极大的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分配均衡和维护社会公平 ,客观上也就缓解了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

二、当前小城镇经济发展困境解析

(一)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发展模式。小城镇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 ,发展模式落后 ,导致投资收益率低下,严重制约着小城镇经济发展。长期以来, 小城镇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或增加物质投入的增长方式, 但随着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地方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直接威胁到了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镇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 客观上也影响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二)小城镇吸纳经济发展要素的天然弱质性。虽然小城镇大多拥有天然的资源优势, 但是在国家优先发展城市经济的制度引导下 ,资源大多被大城市予以霸占。“大城市”的综合产业规划政策造成了 “大而全”的产业结构, 挤压了小城市的产业成长空间。农村经济及小城镇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相比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小城镇地区待遇和生活设施落后于大城市,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降低了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小城镇不仅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 即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也很难吸引,剩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妇女劳动力, 这远远不能满足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小城镇人才的结构分布流向不合理,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于行政事业单位, 而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则更为匮乏。

(三)失地农民就业压力的叠加效应。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村土地实行流转 , 大量农民土地被征占 ,加之农业规模化经营加速, 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 也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 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纷纷涌入小城镇 ,小城镇就业压力进一步凸显。进城农民、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现象,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 ,其身份、生活领域、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各种制度原因, 进城农民工一直不能融入城市生活之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 ,许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就近创业就业, 小城镇无疑是首选 ,因此返乡农民工的劳动力二次转移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小城镇就业的压力。

(四)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政府在给予失地农民的实际收益补偿中, 应建立合理的土地补偿机制, 解决土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延续问题 ,使失地农民在社会政策体系中享有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地位, 并在就业扶持、居住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要给予政策扶持, 保证失地农民顺利地融入农村社区 ,实现市民化的过程。通过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能, 以适应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提升,解决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问题;通过解决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问题, 使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得以清除;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解决供求连接问题, 减少劳动力市场信息供求错位, 强化工资杠杆机制的作用 ,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畅通无阻。近年来的小城镇建设实践也表明, 小城镇已经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空间转移的主要渠道。

小城镇经济发展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全局 ,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是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今后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开拓思路, 注重解决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积极拓展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平欣光.对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思考 [J].中共济南市委 党校学报, 2010, (3).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与预测 2008 -2009 [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陈伯君.“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的发展机遇― 兼论 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J] .社会科学研究, 2007, (3).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贵州 城镇化 经济发展

一、引言

城镇化,即城市化,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等要素向城镇流动、聚集或城镇自身的发展及素质提高,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分工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及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为与国家公布的正式文件的提法一致,本文涉及的“城镇化”与“城市化”是同一个意思。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状况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其城市化水平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 其城市化水平也较低,可以说, 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城市化实现的历史。指出:贵州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动力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也在城镇化,抓城镇化就抓住了投资拉动的助推器、抓住了加速发展的牛鼻子。从做好“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需要来看,贵州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镇化。

本文采取对比法,从贵州与全国部分省市的数据对比,为分析贵州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作铺垫。对城镇化水平的衡量,采用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经济发展水平,采用GDP或人均GDP来衡量。

二、贵州发展现状

(一)贵州省城镇化现状

(二)贵州省经济发展现状

(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建议

要致富,先修路。未来三年,贵州将完成投资4000亿元,新建成高速公路2500公里以上,通车里程5100公里。到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如大动脉,城镇化和工业化犹如贵州经济起飞的两翼。

首先,完善城镇化布局,加快黔中经济区城市带建设,发挥黔中经济区带动效应。加快贵阳现代大都市建设,推动次级城市发展,打造一批大中城市,以贵阳至遵义、安顺、都匀和凯里等若干大中小城市群构建形成,带动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其次,以次区域大中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地区经济发展区域,从而带动城镇化。

第三,努力壮大和发展小城市,充分发挥小城市连接城乡的桥梁作用。努力扩大小城市的商品贸易市场,使小城市成为城乡商品的集散地,起着城乡经济的纽带作用,推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依山就势,纵深推进,走组团式拓展、点状式集中的山区绿色城镇化道路。根据贵州山区的特点,大力发展小城镇,发挥小城镇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繁荣农村经济的作用。

第五,推进城镇化与产业成长、新型工业化发展相融合,逐步形成城区以三产为主、工业园区以二产为主、郊区以特色农业为主的城镇产业由内向外、合理布局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发展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不断激增,小镇发展建设速度日益加快,而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在快速盲目的建设中遇到许多问题,发展亟需科学的指导,这需要我们首先对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发展现状有充分的全面的认识。本课题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旨在对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小镇发展建设提供明确的理论参考和数据资料。

1.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概念内涵

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是指以自然山水环境及其相关资源为主要依托的、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或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小城镇(非城关镇的建制镇)。这些小镇多位于山地或丘陵地带,拥有一定品质的山地景观或水域景观的观光资源,并且生态环境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聚落。依照区位、客源类型、核心旅游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现状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归为三类,即景区接待型、观光游憩型和城郊娱乐型。

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概况

1.1 区位

交通区位对于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至关重要,其距主要交通设施、大城市、交通枢纽的可达性距离,是其区位优劣的主要决定因素。统计数据显示,旅游小城镇距县城及最近特大城市的车程距离均低于小城镇的均值,说明了区位优势对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作用。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大多位于山区,交通条件较之平原地区有着天然的劣势,这也往往成为限制这些小镇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旅游,各地区一直在积极完善山水型旅游小镇的交通基础设施。抽样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都有省级以上公路过境,一些发展较好的小镇如石林镇、黄果树镇等,甚至有多条国道在境内交汇。加之铁路、机场、港口等多元化交通设施的支持,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区位条件正在一步步得到改善。由表2可以看到,山水型旅游小镇与特大城市的车程距离(154km)虽高于小城镇均值(144km),但其与县城车程(39km)已接近旅游小城镇均值(36km),远优于小城镇整体水平(54km)。这也体现了许多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以县城为客运中转枢纽的发展策略,

表格 1 小城镇到各级城市车程距离

资料来源:建设部重点镇百镇调查资料及百度、谷歌地图车程计算整理

1.2 经济

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占据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的半壁江山。而从2006年建设部开展的重点镇百镇调研统计数据来看,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总体不高。除

表格 2 旅游小城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温塘镇以外,其余经济总量均低于13个旅游小城镇的平均值。在人均GDP这项指标上更是全部低于1.67的均值,远远落后于历史文化型旅游小城镇。这种结果一来是由于优质的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往往地处山区,经济产业基础本身薄弱,许多是单纯依靠旅游发展起来的;再者受到区位交通的影响,其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制约。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后一个阶段较前一阶段提高了0.7%,这表明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及人们对自然山水环境的越发向往,山水型旅游小镇正在加速发展。但对比历史文化型旅游小镇来看,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GDP增速明显偏低,尤其以成熟的景区周边服务小镇发展最为缓慢(南岳镇)。这表明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发展遭遇了一定的瓶颈,尤其是对于传统的依托大型景区发展起来的“早熟”的一代旅游小镇。总量低,增速慢,如何突破现状,寻求新的发展契机,是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亟待探讨的问题。

1.3社会

通过对旅游小城镇的抽样数据分析,2007年,89个旅游小城镇镇域内人口平均为35326人,在镇区居住人口平均为11559人,镇区人口聚集度32.7%[2]。且根据变化趋势,该值呈逐年递增状态。由2009年统计年鉴计算,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镇域人口平均值为29818,镇区居住人口8507,镇区人口聚集度29.25%,略高于当年全国小城镇均值26.4% ,而对比2007年旅游小城镇的均值,仍低了3.45个百分点 。这一方面表明,旅游业对自然山水型小城镇的集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工业水平落后的边远山区;另一方面也显示,由于受到地形环境、生态承载力等多方面限制,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规模相对较小,集聚发展的推进也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对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进行发展规划的时候,不能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快速地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而应更多地考虑如何统筹兼顾镇区及镇域内周边村落的发展,合理巧妙地利用好乡村的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小镇的产业与经济,稳步推进城镇化。

表格 3 小城镇镇区人口聚集度统计

从业人员指标方面,从全国小城镇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镇总从业人员均值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总从业人员中的比重都在逐年上升,旅游小城镇的上升态势更为明显。2007年旅游小城镇平均从业人员为19486人,其中第一产业占36.9%,二三产业63.1%[2]。而2009年,89个抽样旅游小城镇中的44个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总从业人员平均值为仅为16606人,尚低于07年旅游小城镇均值2880人;其中二三产平均从业人员9544人,占总从业人员比重52.3%,也低于2007年旅游小城镇均值10.8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说明,现阶段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为农民提供就业(除农业外)的能力较弱,一方面依然是由于其工业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表格 4 旅游小城镇从业人员及比重

结论

总体来看,旅游虽然为缺乏工业发展条件的山水小镇提供了新的致富发展途径,但与其他类型的小城镇相比,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依然偏低。一方面,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往往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目前仍以观光为主,对地方发展的带动力不足。同时,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还存在着旅游季节性强、局部旅游设施建设强度过大等诸多问题。随着我国的旅游模式由观光主导向休闲度假转变,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模式必须要抓住机遇做出相应调整,从而真正实现旅游业对小镇发展的全面带动。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 中国城镇化道路[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0.

[2] 曾博伟. 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12篇

【关键字】:小城镇;给水;排水;建设;问题;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的加快,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致使小城镇成为了城市发展和农村带动的中间和缓冲的环节,经济的发展凸显了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也逐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尤其是小城镇的给水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难以满足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从而也难以建立小城镇的持续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增长,小城镇的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数量增多,卫生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高。随着发展而来的小城镇的供水体系的建设和规划问题成为了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给水工程现状与思考

1、市政规划与实际脱节

小城镇发展往往重建设、轻规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镇的无序发展,缺乏基本的建设和规划的资料。对小城镇缺乏规划意识也使小城镇实施的规划并未建立在本镇发展的实际之上,从而导致了城镇的规划不符合城镇实际,也难以具体实施。而小城镇的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将对小城镇的影响深远,同时也将造成工程建设上的浪费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城镇的整体规划占据着城镇建设的重要部分,也能实现对城镇发展的指导作用,从而小城镇的发展还应建设好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小城镇给水排水系统规划应先对城镇的基本资料和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包括城镇的需水量、水压大小、径流系数及城镇的经济发展状况等,从而为城市的给水排水的系统规划奠定数据资料基础。小城镇的规划还应建立完善的预测机制,为城镇的发展留下空间。小城镇规划还应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及建立与周边农村的共享设施建设,从而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2、水资源缺乏保障,水厂工艺简陋

小城镇的发展对供水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今小城镇的供水状况是水源地比较单一,缺乏备用水源及水资源保护措施,这些都对其供水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小城镇供水多采用地下水为水资源,而长时间地开采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加上水源地单一常常会造成供水量不足的现象。对此,在水源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开采对水文条件的影响,加强调查与监控,制定管理应急措施,选好备用水源。城镇企业的发展及排水设施的不完善造成污染逐渐加重,水源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相对于此,水厂以往的处理工艺就显得简陋而不能满足要求了。

3、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小城镇给水设施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城镇的供水管网渗漏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小城镇水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小城镇供水不足的现状,对小城镇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供水的压力。供水管道压力不足,有的小城镇建设初期大都为平房,现在建起了多层住宅。这样原有供水压力明显不够,改建供水设施己成为紧迫要求。给水系统缺乏统一规划,随意性强;管网分布不合理,管网基本呈枝状分布,未构成环网,对安全供水不利;城镇的管道设计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管径偏小、供水量不足。为此,小城镇应加强给水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供水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小城镇还应建立具有容纳性的城市规划的供水系统,从而为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预留空间。

4、水厂运营困难

由于小城镇给水缺乏规模性,从而也无法发挥供水系统的整体效益。因此,尽管对给水水质要求较低,水厂的运行成本仍然偏高,致使许多水务集团不愿接收小城镇给水项目,小城镇的水厂运营困难,小城镇给水厂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有待在市场发展的前提和状况下进一步调整。

二、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

1、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与城镇现实脱节,应建立符合实际的供水工程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专业规划、地方机构管理不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规划多处于无序状态。而其中排水系统规划的滞后甚至缺失是造成小城镇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由于小城镇的建设速度较快,缺乏勘测、竣工及一些居民生活水平基础数据及资料,使相关工程建设的管理及以后的规划建设工作难度加大。一些城镇虽已有规划文件,却缺乏可行性。诸如要建设道路规划或是排水工程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拆迁,造成了资金建设的短缺,这样的规划不仅不能指导建设,反而阻碍了其发展速度,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从现状出发,根据发展需要切实可行地作出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小城镇的给水排水的工程系统。

2、排水体制混乱,应建立合理有序的排水体制

合理地选择排水体制是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及维护管理,更关系到环境保护及资金投入。而小城镇排水规划的不完善造成了其排水体制混乱的现状。小城镇的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大多采用的是合流制,而城镇新区是分流制。随着对水环境改善任务的不断加大,合流制排水体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故许多地方提出将合流制改造成为分流制。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老城区分流困难、新建区分流又不彻底、分流区的雨水系统不完善,从而导致雨水借道污水管网等问题凸出。排水体制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小城镇老城区建设规模己基本固定,街道狭小、建筑物密集、商业繁荣、交通拥挤。老城区排水系统多为合流制,由管渠、边沟、小溪和冲沟构成,有的管涵上部己修建房屋,因此在老城区,将原有合流排水系统改造成截流式的合流排水体制具有可操作性。而新城区及扩建区可采取完全分流制与截流式分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相结合的排水体,从而能建立合理的排水体制。

3、污染治理不够,应加强污染治理力度

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同时设计建设,直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水及初期雨水会对其造成严重污染。另外,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由于配套污水处理设备跟不上或污泥处置不当也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安全的排水系统由管网、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系统等组成,因此,必须同时建设。城镇企业的发展往往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尤其是我国东部一些城镇出现了地域上的聚集式生产格局,其工业废水在城镇污水中占较大比例,使城镇污水呈现出一定特点。然而,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逐渐出现了“模式化”现象,即处理工艺选择没有针对性,片面强调一种工艺适用于某一整片区域。这些问题都要求各级部门要加强对所掌握的污水处理技术的归纳和比较,结合当地环境及地质特点进行总结,选择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综合考虑流域的环境容量,控制污染物总量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4、管理工作不完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随着小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最突出的就是建成后的管理问题。众所周之,城市的排水设施都有专业的管理养护部门负责日常的维护、疏通、清扫及管理,这样才保证了市政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小城镇缺乏给水排水系统的专门管理部门,从而造成了“有建设无管理的排水设施,长此以往,便造成堵塞而不能使用,长时间的淤泥堵塞造成了无法清扫疏通而只能翻建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随着排水设施的不断建设,成立专业的管理养护部门对其进行日常的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黄志兵. 浅谈我国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J]. 经营管理者, 2010,(19) .

[2] 辛桂华,汪再光. 浅谈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 华章, 2010,(23) .

[3] 宁艳华. 给排水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4) .

[4] 滕艳,马广卓. 浅析我国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管理[J]. 知识经济, 2011,(10) .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城镇;体育;现状;发展对策;邵阳市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98-01

前言

看各国大众体育发展历程对中国群众体育发展之基础上,研究邵阳小城镇体育发展战略选择应以邵阳城市体育作用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出小城镇的社会功能,促城市体育带动小城镇体育发展、配置农村体育资源面向14亿人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点、小城镇研究已是前沿热点。135国家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发展方针,小城镇体育是贯彻落实135大健康的需要。

1 研究ο笥敕椒

对象是对邵阳的乡镇的体育领导、中学校长、社区居民进行了座谈。对邵阳小城镇体育之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方法 运用访谈、文献、数理统计之研究方法。查阅小城镇体育研究以及邵阳小城镇建设之文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邵阳小城镇体育场地器材、经费投入:农业大市邵阳,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小城镇都把经济建设放首位,城镇体育设施建设滞后,政府对体育场馆投入有限、体育场地器材多集中在学校、企业、公园、舞厅和住宅楼后、居民体育锻炼场地选择在广场、河边,以大众体育器械为主,有群众基础的篮球、乒乓球靠学校场地和自备器材。从调查、访谈结果是体育设施匮乏挫伤了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之积极性,制约城镇体育之发展。多数城镇居民对城镇体育设施“不满意”和“极不满意”,渴望现有场地对外开放,盼政府部门建起群众体育场馆。 邵阳市小城镇体育人口比例现状 邵阳小城镇居民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占人30%左右,21.7%的人达到中国体育人口标准。1999年和邵阳体育参与者为36%比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人多,但体育人口略高于1999年的20%,明显低于中国1998年8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公布的35.6%的平均水平。在体育人口中按职业分布排序:学生、工人、知识分子、公司职员、农民、个体经营者和其他职业;按年龄统计体育人口中,25岁以下青年和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表明年龄结构程马鞍状;按学历情况统计体育人口的数量、按学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递减。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青年太多。体育组织管理现状 邵阳市城镇体育组织以城镇为层次向乡镇发展。调查发现在城镇居民参加的体育项目中,除乒乓球、门球、钓鱼和节日长跑形成比赛制度以外,其余绝大多数项目还处于自娱自乐状态。小城镇居民竞赛交流机会较少,在所参加晨练的人群中,有95%以上的人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邵阳城镇体育消费现状 城镇居民除学生外有体育消费的人约占总人数的10%人均年消费约100元与中国1998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差不大,比2000年北京、上海等城镇消费人数和金额存在很大差距。看体育消费结构,物质性体育消费目前在邵阳城镇居民中占主导地位,非物质消费比非常小;邵阳城镇居民主要是用自己的钱进行体育消费;从消费目的看小城镇居民都认知体育锻炼重要,目的是强身建体、调节心理、提高适应能力、消遣娱乐,居民能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但部分居民虽然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不付诸行动,小部分居民没有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调查认为经济条件、消费观念、闲暇是影响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之主要因素。因此须对后两部分居民进行体育锻炼重要性教育,使其养成良好锻炼健身的习惯。邵阳小城镇体育存在之问题 分析邵阳体育管理的现状可知,多层次体育组织未建立无法分层开展工作。一般是由乡镇副职主抓体育工作行政管理色彩较浓,组织形式缺乏多样。城镇体育组织单向管理模式缺乏主动因素,管理过程缺少配套网络,组织系统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挥。受组织管理系统影响居民本身运动技能水平较低。邵阳城镇居民对体育运动价值认识不够 是因为邵阳城镇居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尤其老人和女性存在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女性参加体育运动较少。 运动项目单一 场地设施缺乏,导致邵阳小城镇体育运动项目单一,满足不了城镇人口需求。现有运动项目难度较大不符合城镇人口项目配置。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健身方法欠科学。邵阳城镇经济不够发达消费水平低,导致了公共体育设施缺乏,缺乏投入建立体育辅导站。不能吸引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那么城镇居民缺乏专业指导员,缺乏厂地器材配置和科学方法。

3 邵阳小城镇体育的发展对策

政府宏观调空加大小城镇社会化进程。小城镇体育现代化进程要贯彻2005年3月24日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联合审查通过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保证小城镇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加大场地器材建设,加快小城镇体育建设的社会化进程。动员小城镇内居民、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一切力量广泛参与小城镇体育资源开发,实现小城镇经济资源利用、资源的共建、共享、以社会集资为主,政府资助为辅,民办官助、民办民助、法人投资之途径。坚持小城镇需求本位原则,以服务小城镇内所有成员作为小城镇体育资源开发出发点、归宿,从群众需要出发解决小城镇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小城镇体育资源开发的重点,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在体育社会化进程中积极倡导动员并给予经济和政策护持同时发挥其监督、评价和经验推广,用政策去促进小城镇体育资源的开发。增强小城镇居民的体育观念 现小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率低于城市。小城镇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是在校学生,是科教文卫人员、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乡镇企业工人和小城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少,这可能与这部分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以及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念有关。此外,与城市体育的老龄化和女性化现象不同的是。城镇体育的参与者以青少年男性为主。老年人和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历史原因,体育文化亟待需要。“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导致女性参加体育运动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小城镇居民多数把体育当健身手段,且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离国际、国内体育人口的规定有差距。满足需求开发利用小城镇体育配置 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来个人经济状况、体育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与社会角色的人将参与到小城镇体育中来,因而须开发配置好项目资源。建议通过小城镇体育运动项目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小城镇配置将健美、现代舞、门球、软式排球引入小城镇旅游景点。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配置民族传统攀岩、野营、钓鱼、冲浪、划船、游泳等户外项目人和物资源之配置利用。小城镇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利用配置。看上海富裕乡镇已建立起体育辅导站、活动站,配置了专职、兼职、辅导员,这对小城镇是示范作用。邵阳小城镇需配置体育指导员。配置体育骨干解决邵阳小城镇体育发展的资源合理布局途径。迄今高校扩招和专业设置调整,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合理配置到小城镇政府部门,定好制度措施,配置体育人才到城镇和农村,配置利用城镇体育教师、体育特长积极分子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配置小城镇体育人才,利用配置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的资源培训小城镇体育社会指导员资源,解决邵阳小城镇体育指导员人力资源问题。

4 结论展望

通过对邵阳市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建议政府对体育文化加大投入和产出,加强宏观调空;增强小城镇居民的体育观念满足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走135大健康之路,合理配置利用开发小城镇体育资源,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政府为邵阳市大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小城镇;园林景观;山东

1 相关概念

小城镇是指介于城乡之间的聚居地,由于地理因素及城镇发展状态,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存在着差距,但从基础条件上,逐渐接近于城市。小城镇作为聚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体系中的基础单元,起着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作用。

2 山东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的现状

2.1 小城镇本身发展缺少长远规划

小城镇由于本色存在的地理状况和现状,缺少重视,因此缺少规划,通常沿着河流和交通道路而形成,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其存在着与城市较大的差别,也缺乏长远规划。通常存在着交通道路复杂,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加大,小城镇的交通无法适应当前的需求,出现了杂乱的交通现象,道路绿化基本缺少。不注重绿化建设,原有的破坏面积较大。使得整个城镇缺少公共绿地以,缺少优美的自然环境。

2.2 小城镇园林景观缺少特色,模式化发展

如今的小城镇园林景观普遍是类似化,雷同化,同样的城镇入口、城镇道路绿化、城镇公园,甚至有些元素一模一样,缺少小城镇原本的特色,缺失了原有的小城镇内涵,无法通过园林景观体现。

小城镇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往往希望借鉴周边的城镇发展而发展,往往照搬照抄,形成模式化的发展,缺少融入自己城镇的特色,因此而缺失了小城镇本身独特的人文价值观,缺少了独特气息。

2.3 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偏离生态,质量有待加强

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中,注重对铺装、广场的重视,往往期待是混凝土建设,而缺少对生态的重视,建设过程中,往往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对原有的现状进行大量改动,建设混凝土建筑,铺装也大多用混凝土,很少就地取材。

很多小城镇的公园绿化建设往往只是一个指标,很少注重公园或是景观的质量,在建设之后,由于施工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后期往往存在着各种问题,而缺少建设后期的维护,园林景观的实质应用性有待加强。

2.4 小城镇自然文化景观的退化,缺少传承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介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有着独特的形成原因,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城乡的一致化,模式化,而缺少独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小城镇的自然人文景观被慢慢遗忘,缺少传承,整个城镇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退化和丢失,最终失去了小城镇独特的魅力。

3 山东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结合本身特色,因地制宜,长远规划

城镇的发展应当具有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城镇因根据本身的地理因素、各自特色、现有的产业进行不同德定位,对其进行长远规划,现有的小城镇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远规划思想。因此长远规划对小城镇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整体景观应当相协调,园林绿地形成体系,通过点、线、面等景观园林元素相结合,形成绿地体系,最终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2 融入特色,打造个性化城镇

伴随着城市的多样化发展,小城镇的园林景观也应当多样化发展,形成独特景观,打造个性化城镇。

园林景观往往是体现小城镇本身内涵的手法之一,通过园林元素的组合,形成独特的景观依然成为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亮点。因此在小城镇的园林景观发展中切忌模式化发展,应当结合独特的人文元素,通过造园手法和工程建设,形成特色化、个性化园林景观。

3.3 注重生态化建设,进行后期维护

由于当今社会在小城镇的建设及其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应当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及其整体的生态性。注重对园林景观建设后期的维护,如绿化维护和建筑的后期保养等。提高其园林景观的实质应用性。

3.4 传承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

由于小城镇存在着地域性和个人的人文特色,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融入小城镇独特的人文元素,结合自然景观和造园手法,通过不同的元素组合成特色小城镇景观,传承相关文化,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进行恢复和建设,最终展现小城镇独特的城镇魅力。

4 总结

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使得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体现了小城镇独特的人文气息,传承了其特有的景观要素。本文分析了山东当前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中存在着缺少长远规划、园林景观缺少特色,模式化发展;园林景观建设偏离生态,质量有待加强;自然文化景观的退化,缺少传承等问题,提出了在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结合本身特色,因地制宜,长远规划;融入特色,打造个性化城镇; 注重生态化建设,进行后期维护;传承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等建议,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建议,为提高小城镇的园林景观规划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小城镇交通规划;过境交通

引言

小城镇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阵地,由于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大多数城镇是由于交通发展而来,现如今绝大多数城镇仍依赖于过境交通的发展。过境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引力犹如磁场,吸引着小城镇沿公路发展。这种磁性效应在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明显,小城镇高度依赖过境交通追路发展。从规划理论上,为了过境交通的顺畅应将过境交通甩出城外,禁止小城镇夹过境交通发展,所以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常把过境交通迁至镇区外。但从实际情况看,以往由于人们对乡集镇的规划建设的忽视,导致集镇布局呈自然发展,过境公路穿越集镇,集市交易又严重影响交通,越是运输繁忙的公路干线,集镇建设发展越迅速。这些集镇形成了以过境公路干线为主的带状结构布局。过境公路在一些集镇既是交易市场又是集镇交通主要干道,所以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现象十分严重。

一、某镇交通系统现状

某镇镇区现状。在镇区内部,发展成了“沿街一层皮”的镇区现状布局,且镇政府等重要建筑等都位于路的两边,居民的生活和过境公路的交通基本混在一起,对今后镇区的发展影响颇大。

从规划理论上,过境公路应避开集镇,引出集镇。如果以规划年限20年发展预测,考虑集镇远期的发展规模,过境公路规划势必从集镇边缘通过,远离集镇中心,形成外环路,这样对于一个新兴的、经济比较薄弱的集镇,其规划一步到位,投资大也往往不可实施。尽管规划做了,但从领导意识、集镇经济发展上,人们往往又不愿过境公路改线,远离集镇,以免过境公路的引出而使集镇萧条,这样往往形成规划与建设两张皮,已做的规划多年来无法实施,仍然解决不了过境交通与集镇建设的相互矛盾。

二、过境交通穿越集镇的原因

过境交通穿越集镇,促进了集镇以交通运输相配套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集镇的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同时又给过境交通带来干扰和影响。

三、过境交通的安全隐患

集镇建筑沿公路分布,沿路两侧人口密度较大,居民出行穿越的人次增多,汽车行驶速度减慢,造成交通阻塞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集镇利用过境交通公路赶集,形成马路市场。每逢赶集日人流量增大,加之沿公路摆摊设点占用公路路面,往往造成长时间交通堵塞和中断,影响了交通运输效率,又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过境交通沿线集镇,其布局多沿交通沿线两侧分布,多年来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集镇建设紧临公路建筑,距离公路红线较近。过境公路既是集镇生活性道路又是集镇交通干道,若规划进行拓宽改造,征地及拆迁费用较高,这对于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集镇往往不易实施。

四、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

(一)初期阶段。由于小城镇规模小, 自身发展能力低, 主要依赖外界力量, 尤其是对过境交通依赖高。在这一阶段, 过境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拉动力远大于制约力, 因此城镇空间形态往往呈穿心式过境公路布局。目前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带状延伸期阶段。经过初级阶段的发展,小城镇已具有一定的自身发展能力,但仍需借助外界力量拓展,小城镇仍有追路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逐步由追路发展演变为向内的团块状发展。在这一阶段,为避免过境交通的负面效应,其往往与镇区相切而过。经过对店集镇镇区现状的分析,初步认定店集镇已经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发展,并具有中期阶段的雏形:沿街分布大量建筑物,但基本分布在道路红线以北,并形成组团块状结构,南部仅有沿街少量建筑物。

(三)面状拓展阶段。小城镇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潜力扩张,空间形态的拓展已转为内部扩张,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逐步成为城镇空间扩张的制约因素。这一阶段,考虑小城镇的远期发展,将过境交通甩出城外,并在公路与城区用地之间预留发展用地。

五、应对过境公路问题的措施

(一)城镇平行公路发展。对于现状夹公路发展的小城镇,根据过境公路的级别及交通流量大小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设置平行辅道,城镇沿公路一侧发展。对于公路级别较高(如国道),过境交通量较大的集镇,应控制城镇夹道发展,但也不宜将公路远离城镇,可通过设置与公路平行的辅道作为镇区道路,使镇区内的内部交通与镇区外的过境交通既相隔又相通。用辅助道路有效拦截镇区交通,避免直接进入公路,以减少镇区道路与过境公路的出入口、交叉点, 避免开口过多, 人为地造成交通冲突点。二是利用公路作为外环路,带动新区滚动开发。若过境公路级别较低,交通量不大,可利用公路带动城镇新区建设滚动开发。根据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利用公路对新区开发的强大带动力,将穿越镇区的公路段平行挪至一侧,改变原来的夹路发展为沿路一侧发展,近期新建公路可作为集镇的外环路,并预留足够的停车站场,而原来的公路段真正成为内部道路,逢赶集高峰期只作为步行街,这样既可疏通过境交通问题,又可解决集镇的内部交通, 可谓一举两得。经过一定的发展积累,过境公路带动新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将公路迁出城外,作为新的外环路, 这样利用过境交通不断地引导城镇往规划的发展方向拓展,可分期、分步骤地带动新区滚动发展。考虑到经过镇区公路段功能的综合性和小城镇交通工具的复杂性,镇区公路段的断面设计应有别于一般公路, 同时要考虑临时停车的需要, 应适当加宽道路段面, 路宽一般12m到16m。

(二)垂直公路发展。垂直公路发展可分两种情况: 一是城镇有沿公路发展的趋势, 但过境交通量较大, 入城交通量较小,应通过设置垂直道路引导城镇向纵深发展, 控制沿公路发展。这种情况设置垂直道路主要起控制城镇沿线或跨线发展的作用。二是原镇区靠近公路但离公路有一定的距离,公路对城镇发展带动较小,城镇处于相对自发状态下的缓慢圈层发展,对这类城镇应积极构筑对外的联系通道,可通过设置入城道路与公路垂直相接,使过境交通对城镇发展的磁化作用沿入城道路渗透进来,带动入城道路两侧的土地开发,但沿公路一侧应控制一定的建筑红线作为与镇区交通的缓冲距离。这种情况设置垂直道路主要起促进和带动城镇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