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思政教育引导范文

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思政教育引导范文

时间:2022-07-24 09:38:26

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思政教育引导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因其主体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好奇心理重、个性化特征明显,这种特殊性导致了高校网络舆情出现的易发性、广泛性。作为大学生有这个群体所关注的特殊问题,而网络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范围又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渠道也非常广泛的。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处置研究已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述求机制

随着互联网功能和应用的不断完备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我国网民数量快速攀升。截至2016年末,我国网民数量已达7.31亿人,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网站以及社会化媒体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革,这对网络舆情状态的影响更加复杂,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标志,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舆情是社会上一定范围的公众在一定时期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集中表现出这一特定群体的思想活动及情愫,是群体意见、要求等的综合反映。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高校内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紧密相连的一些网络载体上所形成的较为集中的意见、情绪和言论等,它与学生利益相关联,一般形成于与校园有关的网站以及学生关注的论坛,受众面集中,网络主题又较一般公众更为社会所关注,所以其影响面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如果引导不好,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案例简介

2016年6月14日中午本人接到校学生工作处电话告知,我院一毕业生在微博上匿名负面帖子影响学校声誉的消息。第一时间与毕业班辅导员联系了解事件情况。事由:六月,毕业季,天气闷热,辅导员事务繁杂。由于第一次带毕业生,与教学秘书沟通不够,辅导员没有在学生返校第一时间收回毕业生实习鉴定表,同时还有部分学生申请不返校,这样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实习鉴定表无法及时上交,而学校在14号将召开毕业生学士学位认定会议,这将直接影响全院毕业生无法正常毕业。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只能在线上向各班班干解释,并要求他们赶紧收齐将实习鉴定表上交,否则将会影响大家拿毕业证书。由于发帖次数较多,结果某位同学匿名在班级群辱骂辅导员,辅导员直接在群里请这位同学三日内到办公室说清楚理由,不要带着情绪毕业。结果该学生担心老师报复,拿不到毕业证书,在微博上将这些记录晒出,并发表了敏感字眼,**学院一辅导员因被学生辱骂扬言扣发学生毕业证书。在毕业季,这样敏感的字眼立刻吸引了媒体的眼球,仅两个小时就陆续被多家新闻媒体转发,跟帖人数迅速增加。

二、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网络因其快捷性、延展性、互动性、即时性等传播特性,使得网络传播舆情环境变得异为复杂。

1.启动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14号中午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汇报,同时向校安全处和校宣传部汇报并寻求媒体帮助,召开院学生工作领导会议,成立应急小组。同时将工作进展情况实时向院领导、学工处、安全处、宣传部报告。

2.线上积极引导。根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原则”,应急小组了解到事件的原由后迅速抢占舆论先机,掌握舆论主动权。首先,14号下午1点30分组织该班了解事情真相的学生干部开会。会议期间直接将网络微博打开让学生查看帖子,并让学生干部明白一旦此贴被大量转载后,将对我校声誉造成严重的伤害,也明确表示我校不会因为这样的理由而扣发学生的毕业证书,同时强调今天的会议不是要追查哪个学生,不是要责罚哪个学生,而是事情发生后,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将事件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的伤害降到最小。其次,从爱护学校,关心校誉,关爱老师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干部明白解决此事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干部当场表态,将全力维护学校声誉,维护老师尊严,同时还为班上这位同学的行为向老师道歉。最后,会后学生干部迅速发动学生在网络上开始进行正面的引导,部分学生甚至直接表明身份,还原事情真相,第一时间跟帖主动维护学校声誉,维护老师形象,同时不过分谴责该同学,在线上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3.线下多方真诚沟通,舒缓学生情绪。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公众舆论的关注焦点往往是事件真相,报道或信息内容是否属实,公众趋向于从新闻媒体及官方通报寻找真相的原则,我们采取各种应对措施。首先,应急小组主动与转发帖子的新闻媒体单位联系,告知他们新闻报道失实,若不采取相应措施,我们将对失实报道产生的后果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下午3点我院办公室就陆续接到部分新闻媒体单位的核实电话,我院均态度坚决的给予否认,同时强烈要求他们撤销新闻。到下午4:50部分新闻媒体单位陆续撤贴,截止晚上9:30剩一人转发,到晚上10点网上负面报道新闻全部撤贴,无人转帖。应急小组及时将最新情况反馈至各部门,同时密切关注第二天线上新闻报道。其次,利用毕业班辅导员开展毕业生相关工作会议机会,14日下午4:10我院召开全体毕业生会议,院党委副书记到会并专门就今天出现在网络上的负面帖子做专门的解释工作,为四年来学院以及老师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向学生道歉,同时希望全体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常回母校看看,母校的大门向所有毕业生敞开。最后,结合关心关爱毕业生活动,我院领导于14日晚7点下学生宿舍,与毕业生面对面谈心,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同时收集毕业生对我院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学生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转移学生注意力,进一步淡化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报道的影响。

4.事件发生后,确定了是**同学后,应急小组马上布置宿舍同学和学生干部密切关注其动态。在学生干部和宿舍同学再三确认该生无异常行为后,为避免该生情绪再次受刺激,应急小组在学生领证之前始终没有找她谈话。针对6月15日线上无负面新闻出现,应急小组分别向各部门汇报。同时应急小组持续跟踪,直至该生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所有毕业生文明有序离校。在该生领完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后,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亲自找该生谈话,通过谈话该生为自己一时的偏激行为给老师和学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表示道歉,再三表示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始终保持冷静的思维,不偏激,不冲动,不辜负母校的培养之恩。最终该生未带任何负面情绪文明离校。

三、网络舆情事件中的思政教育引导工作

在当前新形势下,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进一步有效处理大学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稳定,个人认为应该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健全网络述求平台,进行积极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1.坚守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原则”。追求时速、注重网络舆情及时性,不断更新在各种网络舆情出现的消息,教师和学生都会出现心理预期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想要的答案或公众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他们就会主动寻找其他的解释。因此,处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要注重网络舆情的及时性以及真实性,才能对各种危机进行有效干扰,最终降低不良舆情带来的影响,尽可能控制其造成的损失。

2.主动出击,掌握舆论主动权。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作为高校各级主管部门应该牢牢把握“第一时间原则”首先主动出击,主动掌握舆论发言的主动权。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即由高校各主管部门及院系官方信息和意见,如高校网站公布的信息、新闻网站的相关报道、师生在线访谈和论坛交流等;另一种是由下而上的方式,主要是由学生或者校外人士通过论坛发帖、新闻跟帖评论等形成高校舆情集合。

3.提供述求平台,健全述求机制由于大学生群体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阅历不足,加之网络的匿名性,高校网络中也出现不少的偏激言论、激烈的情绪宣泄甚至违法行为。大学生的这种网络互动特点极易将群体效应点燃并扩大,进而形成汹涌的网络舆情甚至推动舆情危机出现。建立大学生意见述求表达机制,加强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述求的情绪引导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学校应该提供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意见的平台,如建立小联,易班之类的网络平台或是意见箱,学生社团组织等平台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避免学生因述求机制不完善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4.加强学生网络素质教育。要进一步避免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给个人、学校、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必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八不”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任课教师课堂潜移默化的引导,使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深入学生心里,让他们自觉提高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从而杜绝不良网络行为。同时,通过定期举办各级各类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及宣传海报,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伟东,刘敏姬.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校园稳定维护[J].教育与职业,2010(7).

[2]周建胜,范志.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及引导处置机制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

[3]张鹏,倪妮.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J].辽宁师范大学.

[4]刘炜.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导.

[5]王天志,戴建友.新媒体视野下的高校网络舆情[J].教育旬刊,2013,(1).

[7]史伟,单中元.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维度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3).

[8]胡玉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10).

作者:范志芬 单位:龙岩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思政教育引导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wlyqlw/71676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