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养老设施的避难空间设计研究范文

养老设施的避难空间设计研究范文

时间:2022-07-07 09:39:57

养老设施的避难空间设计研究

1影响高层养老设施应急疏散的主要因素

1.1概念的提出

本文中的应急状态主要是指发生地震、特别是火灾等突发灾难时,养老设施内部将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展开救援及人员疏散、避难时的应急状态。由于老年人自身的身体障碍以及高层建筑疏散不利因素,人员一次性疏散至安全区域具有一定的限制条件,通过改善提高养老设施内的避难空间以降低老年人的伤害将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主要内容。

1.2应急状态下老年人的反应与行为方式

进入老年阶段,人的身体各部位机能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随之逐渐减弱,且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的退化会对其心理活动造成一定影响,在应急状态下,其行为特征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行为的无序性和多种可能性

目前入住养老设施中的老年人体弱多病,行动迟缓,大部分自理老人由于生活可以自理,行动方便,在灾害发生时,理想情况下是可以主动逃生避灾。由于老年人因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所选择的逃生方式呈现出无序性和多种可能性:一些老年人会朝有光亮的地方逃生,一些则因为害怕烟火而朝相反方向逃生,另一部分老年人则可能追随前面的人从而一起逃生。由于在紧张焦急的状态下,常常会摔倒或者擦伤,导致混乱和拥挤,从而延误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2)行为的退缩性

老年人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等。灾难的突然发生及快速蔓延可能会对老年人造成急促而剧烈的刺激,使其惊吓后不能主动逃生,严重者出现昏厥现象或者神智不清,导致无法自行移动,行为的自主性丧失,需要他人的帮助才可以进行逃生,需要采取急救措施才可以保护其生命的安全。

1.3影响应急疏散的主要因素

(1)空间与疏散组织方式

由于养老设施内部空间布局以及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对在应急状态下的人员疏散组织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笔者研究相关资料发现,多层养老设施相对较多地应用混合式的空间组织来进行空间安排以及人流路线。高层养老设施主要采用内廊式、外廊式、集中式、单元式这四种空间组织方式来进行房间以及竖向交通的组合。

(2)安全储备空间分析

①空间需求:养老设施中的介助老人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需要依靠助行器、轮椅来行动,其中介护老人更是长年卧床休息。对于这些老人,在灾害发生时他们不能在第一时间自主逃生,必须借助外部救援才可以到达安全地带。由于现阶段养老设施中居住的老年人绝大部分为介助和介护老人,为了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在建筑中各层设计一定面积的安全储备空间作为其逃生时第二中转空间或者临时避难小间尤为重要。

②现状调研与存在的问题:2007—2010年全国火灾亡人5579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1582人,约占火灾总亡人数的28.36%。2007年—2010年养老院发生火灾189起,死55人,伤13人。老年人逐渐成为火灾中伤亡人员的主体。调研发现,厦门地区目前共有5家高层养老设施,其中只有爱心护理院和集美区社会福利中心(还未投入使用)两家养老设施设置避难地下室作为应急避难空间外,其余3家均没有设置避难空间以及其他辅助疏散设施与设备。且厦门地区的高层养老设施在应急状态下消防电梯都不具备疏散人员的能力,全部是疏散楼梯作为主要的竖向交通疏散途径,其位置虽然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也应顺应人在火灾时可能的疏散方向,但是疏散距离却没有把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考虑在内,大部分老年人在疏散时会觉得非常吃力。更甚者部分养老设施为了合理管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大多把介助和介护老年人安排在养老设施内层数较高的楼层,在应急状态下,这部分老年人在疏散逃生时不仅增加疏散时间也会增加外部人员的救援困难。以爱心护理院为例:总体建筑14层,5层及其以上为老年人卧室,收住老年人263位,其中介助和介护老人比例占总人数的74%。避难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为719.67m2,可掩蔽人数为719人,人均防灾面积1m2/人。根据规定,相对于普通人群,人均防灾面积应≥2.5m2,爱心护理院在设计时考虑的避难面积为1m2/人,目前的防灾避难面积约为2.2m2/人。由于该建筑的使用人群极其特殊,其中收住的50%以上的老年人常年卧病在床,避难空间应当可以容纳足够量的病床以及一些医疗设施,且服务于老年人的避难空间应具备和医疗救护工程相当的辅助房间,如厕所、开水间、盥洗间以及贮水间等为老年人在应急状况下服务。因此,在灾害发生时,爱心护理院的避难空间不仅满足不了正常人的要求,更不能满足体弱多病的老年人的需求。

(3)疏散的设施与设备

为了保证老年人安全疏散,高层养老设施内还应配备足够的应急辅助设施与设备。在应急状态下的辅助疏散设施主要有:作为疏散使用的电梯、疏散阳台、高层建筑物自救缓降装置、适用于老年人的避难滑梯和避难袋以及联系各层之间的竖向坡道,以方便各类型的老年人在应急状态下安全逃生以及避难。设备主要有应急广播扬声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系统,这些都可以在应急疏散以及避难时给老年人和救援人员提供清晰明了的指示。

2应急状态下避难空间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2.1设计原则

(1)合理设置逃生路线,控制疏散长度

相对于自理老人来说,在应急状态下,多数是有自主逃生能力的。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合理设置走廊长度,尽量满足老年人身心和体能的特殊要求,以便在应急状态时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顺利逃生避难。优化疏散距离是建筑安全设计最基本的环节,使疏散路线与日常生活流线相结合设置,放大疏散节点空间,路线上多设置为老年人随时停靠休息的座椅以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因此,要合理设置逃生路线,使养老设施的疏散路线上的空间尺度、功能转换,家具布置和设施设备的尺寸要符合老年人人体工程学的特征,以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和应急状态下对安全疏散的需求。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两个安全出口之间距离不应超过60m,然而根据笔者的面谈访问,老年人对于50m以上且没有休息空间的走廊普遍认为较为吃力,尤其在应急状态下,较长的逃生距离会加剧老年人的心理恐惧,引发其他灾害。在水平疏散流线长度的设计上,养老设施中的任何部位最好应有2个或2个以上的安全疏散方向以供老年人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疏散。对于高层养老设施,其整个走廊的长度应控制在50m以内较为合理。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疏散需求可将两个安全出入口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1~40m,确保养老设施中每个老年人房间位置与安全疏散出入口的距离合理控制在20m以内。避免在设计时出现袋形走道,以造成在应急状态下只有一个安全疏散方式。如果发生火灾,内部安全出口被烟火堵住,在走道内的老年人以及救援人员几乎不能平安离开。

(2)平灾结合布置避难间(层)

对于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要着重在避难间(层)的设计上遵循平灾结合的设计原则,最大化地利用资源效力,节省经济和人力。平时老人最常停留的空间如活动室、起居室以及室设置于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附近,结合使用功能,增加防灾等级和防灾设施,在应急状态下成为避难小间或者疏散中转空间等安全储备空间。也可以将设备层、地下车库以及屋顶结合避难层来设计,配备卫生间以及水源、医疗设施等。灾害发生时这些空间启用防灾设施,作为有效的避难场地。因此,提高养老设施的整体防灾能力和使用效率,通过平灾优化设计保证养老设施具有居住和避难的双重功能,使入住的老年人不仅感受到居住空间的舒适感,而且在应急状态下也可使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2.2设计策略

(1)避难层的设计

在灾害发生时,当疏散设施和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尤其是目前入住的介护老年人较多的养老设施,老年人难以在第一时间疏散至室外安全区域,设置合理的避难空间尤其对介助和介护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必备过渡的安全避难空间。由于《高规》规定,超过100m的建筑物才设置避难层,而老年人属于特殊人群,应急状态下多数行动不能自理,《高规》的要求难以满足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笔者认为即使高度没有超过100m的养老设施,根据其规模,等级合理设置避难层。①位置:根据养老设施的实际情况,确保老年人在应急状态下的人身安全,可将高层的避难层与设备层、地下车库(图7)、屋顶平台以及休息观景平台等空间相结合,与使用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避难层可以结合其功能和位置设计为封闭空间,半封闭空间以及开敞的空间,如用地下室改造的避难层就为封闭空间;设备层可以设计半封闭空间;屋顶平台的开放无遮挡空间可作为室外避难层。有些养老设施也可根据建筑物的造型来分区域和分楼层设计室外避难层。位置优先考虑在介助和介护老年人附近楼层,避难空间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200m。如厦门市社会福利院利用建筑的造型为居住在16层的老年人设置休闲娱乐的屋顶花园观景空间,在应急状态时可兼作屋顶避难阳台方便老年人等待直升机救援。②功能:设备层在灾害发生时,可兼作避难层,这样就要优先考虑其层高,最好不应低于2.1m,可以确保人员的正常通行,并且应当集中布置管道。地下空间在平时可以作为洗衣房、地下停车场以及储藏室,屋顶层在平时可作为晾晒场地以及屋顶花园。老年人由于身体病症会出现经常性使用卫生间的状况,因此避难层内可根据老年人的数量以及男女比例,男每20~30人设置一个大便器,女每10~20人设置一个大便器,方便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并且应设有开水间以及盥洗间来为受伤害的老年人提供临时包扎的场所。③设施设备:根据《人防》的设计规范,医疗救护中心等避难空间的净面积最小值为6.4m2/人,16m2/床,2012年9月《北京市综合防灾减灾社区标准(试行)》明确,城乡各社区开设应急疏散避险场所参照的基本标准为:室内安置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低于2m2。由于老年人是特殊群体,部分老年人有使用轮椅等的需求,因此《高规》的规定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避难需求,在计算老年人人均避难空间时,笔者认为其人均的防灾面积值应保证在2.5m2/人~6.2m2/人,可以同时满足自理、介助、介护老年人的需求。且应设独立的防烟通风设施、应急照明系统以及应急广播设施,消防电梯的出口应直达避难层,以保证介助、介护老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场地。

(2)避难小间设计

①位置:为了给消防人员争取疏散极其困难的老年人的营救时间,除了设计足够面积的避难层外,可根据各层介助和介护老年人的数量来合理确定避难小间的面积,其位置首先应考虑靠近各层疏散楼梯、交通核心处的房间以及靠近建筑物外墙两侧的房间等。

②功能:这种避难间在平时可以作为老年人公共活动室、起居室或者康复、保健室等空间,有条件的还应在避难间周围设置避难回廊或避难阳台。这种常见的共享空间,依据平灾结合的设计原则既补充了单间的个人隐私,为小团体的老年人提供了每天的社交活动场所,在应急状态下则可以起到避难的作用。

③设施设备:这些空间是老年人日常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应备有急救药品、担架等医疗设施,应急广播扬声器、疏散指示标志以及应急照明系统等设备,其中保健室面积最小为40m2,配有大于等于总床位数的1%~2%的观察病床,日常安全与应急安全相结合,使老年人在应急状态下得到最好的医护照顾,且根据《高规》规定,在尽端的阳台,也应设上下层联通的辅助疏散设施。

(3)备用疏散通道

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性,养老设施通常采用双向疏散的设计,并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再辅以内外廊混合布置以及避难滑梯等辅助设计。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优先考虑自己所熟知的疏散线路。以内走道(包括环形走道,双走道),过厅等结合疏散楼梯,消防电梯构成第一条疏散流线。这样将常用路线与疏散路线结合起来,有利于疏散的快速和安全。除第一条路线外,还可以联通避难阳台,外通廊,环形外廊为纽带,结合室外疏散楼梯、坡道、避难滑梯等构成备用疏散通道,作为应急避难和疏散的有效补充。养老设施内建筑物的走廊和坡道的净宽至少应保证两部以及两部以上的轮椅并排通行,有时轮椅在使用时会需要他人的帮助,使疏散通道的宽度在此前提下满足一部轮椅随时转弯的需求,以避免在应急疏散避难时造成人流的拥堵,发生踩踏灾害。其流线的设置要求使用便利,简洁流畅,导向明确。老人在阳台或外廊上即使无法及时疏散,也可以临时避难,便于外界消防救援。

(4)辅助疏散设施与设备

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多层养老设施内还应配备足够的应急辅助设施及设备。

①医疗电梯与消防电梯相结合作为疏散电梯供老年人使用:相关研究表明,消防电梯可以作为竖向疏散的有力补充,由于介助老年人和介护老年人在疏散时只能依靠电梯来进行逃生,然而大部分养老设施内的消防电梯在火灾发生时根本不能满足其要求。因此应当对养老设施内的部分医疗电梯进行防烟和消防的设计,梯井内设置排烟系统以及独立的备用电源,在应急状态时满足轮椅以及担架老人的需要。

②避难滑梯:是一种螺旋形滑道,占地节省,简便易用,在火灾发生时老年人在他人的帮助下进去避难滑梯,靠自身的重力下滑到室外安全地面逃生,然而对于居住在高层养老设施内的老年人,从火灾层通过避难滑梯一次性滑到安全地面的情况较难实现,且会增加老年人的恐惧心理,造成心脏病突发的情况。可在高层养老设施楼梯处设计多个连续的避难滑梯,老年人可先通过避难滑梯到达避难层或者屋顶花园,以等待救

③逃生缓降器:又称作柔性滑道、避难袋等,其设计原理是在内外两层高抗拉并经静电处理的布管内的适当位置装置由特殊橡胶制成的漏斗状环带,人在布袋里的下降速度为每秒1.5m,体重为20~120kg的人群都适用,环带具有松紧效果,具有缓降的作用,可连续逃生。可用在建筑物的内外部,失火后,将其取出向窗外打开,即可通过滑道滑到室外地面脱离危险,每个自助老年的卧室都应配有避难袋装置,如果火灾发生在2~5层,则老年人可通过避难袋滑到室外安全地面,如果火灾发生在6层及其以上,由于老年人身体较为虚弱,可先通过避难袋滑至下层备用疏散通道,再进行逃生避难。

④层间竖向坡道:火灾发生时,居住在高层的老年人由于自身的原因如体力不支,身体残疾等原因不能通过疏散楼梯进行安全疏散时,可以在建筑物内设置层间竖向坡道来辅助这类老人进行竖向疏散。建筑物内的避难小间利用坡道上下相连,以便火灾层的老年人可快速到达其他层以进行安全疏散,利用阳台每隔1~2层设置建筑外部的层间竖向通道,使避难小间与备用疏散通道相结合,以便老年人快速到达安全空间。这样也能使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在他人帮助下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火灾发生地点。

3结语

避难空间是养老设施所包含的功能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直接关系着老年人的人身安全,目前现有养老设施的设计中尚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安全保障。作为设计人员,应当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老年人自身的身体机能为依据,对于养老设施中的介助老人来说,应当合理安排疏散路线,设置备用疏散通道,对于介助和介护老人来说,采用平灾结合的手段布置避难层与避难小间,并结合相应的辅助疏散设施与设备,相信可以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养老设施。

作者:李茜李健红单位: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养老设施的避难空间设计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kjsjlw/64822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