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文地理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研究范文

人文地理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2-01-08 10:16:33

人文地理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摘要:以城乡规划变革为背景,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分析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新特点,说明了该专业的新技术需求。根据技术更新要求,提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整方案,最后给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化设计框架。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整

引言

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设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的设立及发展可以缓解西部省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乡规划人才紧缺的问题,对解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显著的作用[1]。然而,2018年3月13日,中国规划行业迎来了重大变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组建自然资源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避免空间规划重叠,其核心是“多规合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整个城乡规划体系将面临重大变革,这就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遇与挑战,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结合新时代规划人才需求,探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调整,为我国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奠定基础。现有研究中主要针对2012年教育部颁布新的专业目录,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后,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调整等[2-7]进行相关研究,还有对该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8-11]方面的课程进行探索研究。但对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新的规划体系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调整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城乡规划变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根据新的技能要求,提出该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整方案和培养方案的模块化优化设计框架。

1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新特点

我系在2013年首次正式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招生时,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轮调整。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城乡规划体系的重大改革,新的国土空间“多规合一”的要求下,城乡规划体系以“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新型规划”为新模式,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又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图1所示为新时代的城乡规划体系。目前教育部尚未出台该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指导性文件,我系根据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后所涵盖的规划内容及相关技术要求,对2018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新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调整。考虑该专业与工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的联系和区别,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注重宏观层面的区域或者城镇体系在自然、人文要素等方面的时空分析,突出大尺度空间的理学分析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事区域或城乡规划的定性、定位、定向、定策等方面的工作。

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技术更新

根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新特点,以及该专业对毕业生的技能需求,需要在原有现状调研技能、宏观分析技能、规划设计技能、规划表现技能等方面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国土空间规划、区域空间分析、GIS绘图、手绘表现等方面相关技能,如图2所示。

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调整

3.1学生就业方向重新定位自然资源部已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合并建立新的空间规划体系,随之而来的是地方负责相关事务的行政体系改革,原基层的国土行政部门将统筹空间规划体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方向将不再只局限于城乡规划领域,可以拓展到土地利用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方向,就业方向也随之得到扩展,这次规划体系变革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就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3.2强化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培养从该专业已毕业的学生(或继续就读的研究生)和在城市规划课程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来看,学生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不强,对城市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析能力还存在不足。因此,在制定新一轮的专业培养方案时,我们将原来只注重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门大课程进行调整,进一步强化部门地理学课程的学习,在减少人文地理学单门大课程学时的基础上,增加开设中国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部门地理学课程,目的是加强学生在城市自然要素方面和人文要素方面的空间分析方法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学会将这些地理学方法应用于区域分析、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等区域或城市大尺度空间分析的规划体系中。

3.3提升GIS空间绘图技术为了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具备更好的技术优势,在该专业新一轮培养方案调整中,我们保留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搭建的基础,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课程进行细分,对该课程学时进行拆分,设置2学时主要用于学习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基础原理,将学生空间绘图技术的提升作为培养重点,新开设4学时的GIS空间分析与专题制图,目的是加强学生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制图能力。此外,对于学有余力,且对GIS开发有兴趣的学生,我们还开设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和GIS开发与设计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4加强手绘技术的训练在大学期间需要通过增加美术类相关课程,加强手绘技术的训练,在新一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时候,增加了美术课程的学分,还在大学二年级增加了4学时的景观设计初步,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一方面提升学生手绘动手能力,以及大学三年级阶段增加了3学时的规划效果图制作课程,这些课程都是聘请我院园林专业,具有深厚手绘功底的老师进行授课,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手绘技术。

4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优化设计

根据城乡规划新的就业方向,将地理学、土地管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学科融合,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在原有模块化设计教学培养框架基础上,重新对教学模块进行优化,在原通识课程模块、跨学科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发展模块中,原专业发展模块分成了三个方向,新的专业发展模块只保留一个发展方向,针对城乡规划专项规划的技术学习,取消了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发展方向和其他任选类发展方向,只保留城乡规划与设计发展方向,而其他模块也根据培养重点的调整,对相关课程进行了调整。新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模块优化设计框架如图3所示。5结语本文在新时代城乡规划体系变革的基础上,结合往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及近几年来相关教师在学生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总结,是新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优化调整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提出了该专业学生未来发展所需具备的相关技能及相关技术更新,需要具备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区域空间分析技能、GIS空间绘图技能、手绘表现技能等,通过加强这些技能,我系对该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对课程学分、课程体系、课程设计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归纳了该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培养模块化设计框架,可为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提供借鉴,也为该专业未来发展提供经验总结。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还需要在未来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此外,教育部也尚未对该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出台相应指导性文件,未来还需要结合相关文件做进一步调整;目前新型规划正在各地探索实践,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是未来城乡规划发展的重点和热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在该领域有所长的规划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航,周国富.理学背景下城乡规划师的教学培养体系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4,40(14):258-260.

[2]许章华,税伟,罗敏.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福州大学构建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6(9):43-49.

[3]张军以,苏维词,李孝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5(4):19-21.•922•第44卷第36期2018年12月赵航:新时代背景下人文地理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作者:赵航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人文地理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dlkxjzzz/72586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