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吉林经济增长关联性范文

吉林经济增长关联性范文

时间:2022-12-28 11:02:31

吉林经济增长关联性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及其与劳动生产率增长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根据各年《吉林省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03年吉林省GDP与三次产业增加值(不变价)的绝对量有了较大增长,特别是1991年以后,增长更加迅速。26年来,GDP增长了9.9倍,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了6.5倍,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8.5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9.1倍,即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是GDP增长的近两倍。而就业的增长却远不及经济增长,26年来,全社会从业人员数增长了1.86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也增长1.86了倍,第二产业从人员数只增长了1.02倍,几乎没有增长。不仅如此,1993年以后,第二产业从人员数一直下降,2003年第二产业从人员数较1993年减少了40.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增长了3.28倍,是增长最多的。但是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相比,差了15.82倍。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我们还可以从各年的增长率比较图来看:

由图1可以看出,除了个别年份外,吉林省GDP增长率一直高于就业增长率,特别是1991年以后,GDP增长率远远高于就业增长率。同样,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也高于产业就业增长率。经计算,26年来,全社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25,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26,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002,几乎是零,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46.这说明吉林省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从各产业内部都没有带动就业的相应增长。

(二)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分析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改革开放26年来,吉林省的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不同阶段其特征不同,图2是根据数据绘制的吉林省从1978年到2003年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1978年到1991年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差别不是很大,只是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稍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稍高。但是在1991年以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迅速提高。而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除在1991年以后明显提高外,在1996年国企改革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提高幅度惊人,使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巨大差距。2003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2.6倍,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2.5倍,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6.6倍。这种巨大差距,一方面反映了第二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导致职工下岗,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下降,从而非正常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图3是吉林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个别年份外,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基本吻合,相关系数为0.8.用表示GDP增长率,表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作一元回归得:

Yg=5.6+0.57SgR2=0.8

(6.3)(6.34)

即劳动生产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GDP将增长0.57个百分点,这说明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应该看到,由于在经济增长中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过大,排斥了就业的增加,同时劳动力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高劳动生产率产业就业下降,使得吉林省经济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

二、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的成因分析

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表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表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但是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既可以创造就业也可以破坏(减少)就业。技术进步的取向分为技能替代型和技能偏好型,当技术进步以技能替代型为主时,技术进步通过促进劳动分工,简化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吸收低技能的劳动者进入就业领域,从而扩大就业水平;但是当技术进步以技能偏好型为主时,技术进步将减少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由于技术培训和岗位匹配需要时间和成本,从而出现大量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在短期内对就业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减少就业。另外,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当技术进步创造出生产率更高的岗位,使现有岗位的生产率及其存续价值降低,企业是否保留原有的岗位,取决于该岗位创造的净价值是否大于零,如果该岗位创造的净价值小于零,则企业将放弃这一岗位,从而出现失业。

吉林省在改革开放26年的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不是以技能替代型为主,而是以技能偏好型为主,技术进步需要的是各行业和各产业更高素质的劳动者,而这些高素质劳动者需要时间培训和适应岗位的匹配,同时由于这些劳动者的生产率高,所以所需数量相对少,因此必然导致就业增长缓慢。另外,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比重过大,历史包袱沉重,企业的无效劳动者很多,企业经济效益差。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市场的考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企业必须提高效益。加之技术进步的促进,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必须放弃那些无效劳动者,从而国企职工下岗增加。

除此之外,吉林省在改革中正经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从一般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来看,一个经济早期是以农业为中心,而后逐渐向以工业为中心演进,在向以工业为中心演进的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技术体系的创新、改进、成熟、停滞、再创新、再改进等的循环作用,工业化程度或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会出现波浪式前进的趋势,而且每一次波浪式前进,都使工业更成熟、更壮大,从而推动以工业为依托的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且这种结构升级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从我国建国50多年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看,基本上遵循了这一规律,但是从吉林省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看,却违背了这一规律。违背这一规律的原因是,建国初期,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政府指令性地将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确定为农业与工业并重,并且重点扶持工业的结构状态。这种结构状态不是经济发展水平所致,更不是市场需求所定。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的支持,使得吉林省的工业蓬勃发展,经济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增长。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政府支持的减少,吉林省工业出现了困境,过去的优势不复存在,资源产业资源枯竭,后续替代产业缺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化,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份额逐步萎缩,能源、原材料、装备工业主导产品地位下降,吉林省工业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迅速下降,使计划经济时期人为设计和维持的较高级别的产业结构状况被打破,陷入了结构框架破损的境地。由于产业结构的迅速破坏,就业结构也随之变坏,致使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除了技术进步淘汰低技能劳动者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工业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下降。由于工业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下降,不仅工业本身挤出了劳动力,而且更加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向外转移,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以工业为依托的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三、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要实现吉林省经济和就业同步增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要加大力度,全方位发展经济。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老工业基地,所以要充分发挥农业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业和农机具制造业,形成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扩大和延长,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吉林省有良好的设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的基础,应在重点发展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光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钢铁、新型建材、能源、纺织和旅游等有一定基础和产业关联效应的新支柱产业。通过产业关联,推动产业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就业的不断扩大。

第二,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振吉林的工业。吉林省在建国和改革初期曾保持较高的第二产业比重,1978年为52.4%,而到1998年变为38.3%,下降了14.1个百分点,同期全国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2个百分点,正是第二产业比重的大幅度下降,导致了经济增长中的新增就业人员小于国企职工下岗人员,经济增长没有带动就业。所以,要扩大就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重振吉林的工业。对于没有经历过高工业比重这一产业结构的地区来说,提升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吉林省则不然,吉林省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有着明显的基础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而且还有过高工业比重的经历和经验。所以,只要吉林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支持,就一定能够重振吉林经济。目前应抓住世界制造中心转移这样一个机遇,打开国际市场,占领国内市场,承接世界装备制造业转移的任务,与世界大型装备企业签订合同,建立合资企业,充分利用我们的设备、技术和人才,发挥我们的优势,通过产品出口,提升工业及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使产业结构向优化升级方向转变,在优化升级中,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第三,要全面协调改革目标,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把扩大就业放在第一位。在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企业,前期改革明显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和效率。但是效益和效率的提高,迫使一部分工人下岗,居民收入减少,收入的减少直接影响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从而影响企业的产出和利润。所以现在的国有企业改革决不单单是提高经济效益,而应把提高效益和效率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要尽量减少下岗,扩大就业岗位。另外,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就业结构的调整。

第四,要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容量。城市化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级别、科技创新水平、信息化程度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就业。从吉林省的就业弹性看,第三产业最高为0.46,所以,吉林省一定要通过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城市化进程,从而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生活服务业,加强社区服务、医疗服务、保健服务、体育服务、娱乐服务和大学生服务,开拓就业领域、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岗位。

第五,要积极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历程已证明了这一点。为此,吉林省在发展民营经济时,除了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和其他类型经济一样的支持外,要向南方学习,不怕规模小、市场小,要由小到大,逐步发展。

被举报文档标题:吉林经济增长关联性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qyjjyw/58741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