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养老保险制度财务论文范文

养老保险制度财务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24 03:44:36

养老保险制度财务论文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分析及其带来的后果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收支不平衡的现状1.半数省份社保基金收不抵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①,其中指出我国近半数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按其亏损额排序依次为黑龙江、辽宁、天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吉林、河南、陕西、江西、湖南、广西、上海、海南、重庆、河北。虽然收不抵支的省份由2002年的29个下降到2011年的14个,但是负结余越来越有集中趋势且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额为1.76万亿元,2011年却高达2.22万亿。由于统筹基金的支付困难不断透支着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严重。2.基金结余主要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其趋势不断上升从1998年到2011年的这12年,各级财政累计补贴达到1.26万亿元,财政补贴额呈逐年上升势头。中央财政补贴从1998年的2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846.9亿元,地方财政补贴从1999年的18.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25.1亿元。用养老金当期结余剔除财政补贴和补缴,再剔除预缴的以及清除历史债务,2011年结余几乎是零。主要靠政府补贴的基金累计结余快速增长,长期来看却是不可持续的,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经济增长将进入结构性减速的通道,财政收入的增长也会相应趋缓,长期通过财政补贴所带来的代价显然是越来越高昂。

(二)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收支不平衡的后果1.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平衡公式为:缴费率=养老金替代率×制度赡养率。从以上的公式可知,缴费率、制度赡养率和养老金替代率这三个制度参数对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起着关键性作用。如: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率为12.4%,赡养率为1/3,从财务平衡公式可以算出其养老金替代率为37.2%,美国实际养老金的替代率为37%左右②,也就是说制度各参数之间的数据和财务平衡公式存在着对应关系。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率为28%左右,赡养率为1/3,从财务平衡公式可以推算出养老金替代率为87%,但是我国实际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左右。我国的养老金实际替代率从原来的85%降到58%,再降到现在的40%左右,养老金替代率近年来呈现逐渐走低的趋势。按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社保系主任褚福灵测算,2011年我国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低于国际警戒线,40%左右养老金替代率警示我们,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已经远远低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③2.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财政负担沉重养老金替代率如果太低,将难以维持退休人员基本的生活保障。这将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低保障水平将会使参保人失去信心,进而发生退保问题,从而导致制度不可持续。老农保例子说明了这一问题,老农保由于其待遇水平太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农保刚开始实施的2009年,统筹养老金每月55元的替代率是12.8%,但到2012年就下降到8.3%。新农保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次,低保障水平需要政府投入财政予以补贴,大量的财政补贴会造成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进而产生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又会带来经济问题,严重时政府会破产。希腊危机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希腊的高福利给社保体系带来巨大的负担,这导致了政府的公共债务不断攀升,政府财政赤字严重,希腊优厚的福利待遇也带来了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挤占了再教育、科研的投入,给经济和养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导致储蓄率远低于世界和欧盟水平,给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收支不平衡会对人民的生活、国家财政与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进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主要从缴费率和制度赡养率两个参数维度探究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一)缴费率参数分析1.缴费基数不实,缴费口径小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所有职工工资在60%—300%之间的,按实申报。而工资低于60%的按60%作为缴费基数,高于300%的按300%作为缴费基数。在现实中,一部分企业和个人为了减轻自身负担而选择少报工资收入,包括一些高收入在内的企业选择最低工资档作为缴费基数,全国各地区都普遍存在缴费基数不实的情况。不少用人单位实际缴费基数只是应缴基数的50%−60%,缴费工资总额与统计工资总额以及统计工资总额与职工实际收入实际上相距甚远。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其收入工资化、货币化程度高,劳动收入与以劳动收入作为社会保险费基数的工资总额几乎相等,并且很少有少报工资总额的情况。根据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平衡公式,缴费基数变小,养老金就少,所以在缴费率既定的情况下意味着替代率的下降,或者替代率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提高缴费率来维持基金的收支平衡,这就是为何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各参数与平衡公式能够对应,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参数与平衡公式不能够对应的原因之一。缴费基数不实已经影响了养老金收支平衡,我国连年投入大量财政对养老金的缺口进行弥补,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只是一直依靠国家财政投入,需要靠自身制度财务的可持续,做实缴费基数至关重要。2.部分发达地区缴费率较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养老保险缴费率为用人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工资总额的8%,两者相加缴费率为28%,国际劳工组织的《世界社会保障报告﹙2010—2011﹚》表明,中国社保缴费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我国基本的框架费率为28%,但各地因政策不同有一些差别,例如广东省出台《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调整办法》,从2011年7月1日起,将用人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5%的地区调整为15%,将费率低于13%地区的费率调整为13%,浙江省下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统一全省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通知》,从2012年1月1日起浙江省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统一为14%。广东省和浙江省均属于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其养老保险缴费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财务的可持续性却很好,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省属于劳务输入大省,有大量的劳动力流入,年轻的劳动力源源不断的输入社保资金,而支付口径却相对较小,而其它的很多省份缴费率较高却仍然收支不平衡需要国家财政的补贴,社保资金富余地区却不能调剂到社保资金短缺地区,这是因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低,社保资金集聚在地方政府手中不可能进行资金转移调剂,导致社保资金利用效率低。此外,在这些发达省份,一些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为了吸引投资而降低缴费率以降低企业成本,从而使实际缴费率大大低于名义缴费率。实际缴费率偏低成为现收现付制下养老保险制度参数与财务平衡公式不能对应的又一个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快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统筹层次。3.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率低于职工缴费率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率各地政策一般为:进入个人账户比例的为8%,进入社会统筹的为12%,缴费总比例为工资总额20%。和职工养老保险相比,进入统筹的缴费率比例少了8%,灵活就业人员虽然缴费统筹比例低,但是退休后领取的待遇与职工待遇是同一公式计算。养老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可见基础养老金待遇部分并没有和缴费率挂钩,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政策还是倾斜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待遇的。有部分学者提出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率门槛高,要给予降低费率和加大财政倾斜,但是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缴费,其次是待遇。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低于职工缴费比例,这是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平衡公式与各参数不匹配的又一原因。根据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城镇就业人口为38240万,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2218万,职工养老保险参与率达到84%,可以推断出剩下还未参保的人员大多属于灵活就业者。而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又需要继续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虽然当前扩面灵活就业者能带来缴费收入,但同时缴费率相对较小也会相对减少保费收入和降低替代率。4.缴费基数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缩小了缴费口径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当年的缴费基数为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缴费基数并没有跟上当年的工资增长率,这在无形当中缩小了缴费的口径,减少了社保基金的收入。设上年度工资为w,工资增长率为r,按照现行的养老保险缴费规定当年缴费为28%w,如果能够按照当年的工资增长率的情况下来缴费为28%w﹙1+r﹚,将两个式子进行对比可以得出每个人当年缴费漏出28%wr。假定2012年月平均工资3000、薪资增长率为9%,可以算出2013年每人每年大约少缴费907元左右。2013年参加职工养老保险32218万,以这个数字来计算,社保基金收入当年损失2922亿多。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制度替代率的降低和国家财政的大量补贴。总结以上四个因素,可以理解为何我国目前在现收现付制下财务平衡公式与各参数不能匹配,究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在缴费环节。一个健康可持续保障人民生活的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有良好的财务来源,如果参保人只想获取养老待遇而尽可能地避免缴费,而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各个环节也跟着逃避责任,那么道德风险之后将会出现逆向选择。这就是为何出现缴费率设置如此之高而替代率却很低,以上几个因素很好解释了这一问题。

(二)制度赡养率参数分析制度赡养率指的是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与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之比,它是现收现付制能够持续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正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人口与年轻人口比例发生较大的变化,出现与现收现付制相对立的基金制。制度赡养率越高,意味着缴费者的负担越重,进而会导致缴费率的上升或是替代率的下降。1.现行的退休政策会导致制度赡养率持续走高目前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仍然是沿用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所规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但是现在预期寿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分性别看,男性为72.38岁,女性为77.37岁。制度赡养率的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其次是缴费人数,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增加和退休年龄的不变,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将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从而提高了赡养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还将提高,领取养老金绝对人数还会不断增加,而出生率的下降又导致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即缴费人数会相对减少,这一增一减的变化会导致将来赡养率会持续走高。我国还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程度将更加严重。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部2010年世界人口展望,中国2025年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2035进入超级人口老龄化社会。①随着老龄化加剧,制度赡养率上升成为必然,制度赡养率的上升势必带来替代率的下降,这也是现收现付财务平衡公式与各参数不匹配的原因之一。2.非正常退休导致制度赡养率增加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和国外相比已经处于较低的状况,尤其是男女退休年龄悬殊相差10岁,但是提前退休进一步导致我国实际退休年龄低于法定退休年龄,使得制度内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加,进而制度赡养率增加。我国相关部门的一份调查曾指出,在我国10座城市的新增退休人员中,提前退休的已占到了近三分之一,中国职工平均退休年龄低至53岁,各级财政补贴养老金的很大一部分正是用在了提前退休人员的身上。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李绍光了解的情况,从多支付和少缴费的角度来看,一名提前退休的职工对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最少3万元左右,据此估算,如果保守估计中国有100万名职工提前退休,那么其影响的社会保险基金将有300亿之多,这将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缴不抵支”的情况更加严重①。在一些单位提前退休被认为是一种福利,提前退休后除了可以领取退休金,又可选择第二份职业来增加收入,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无形中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三方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趋利避害,有时甚至侵害到了社会整体的利益。目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到通货膨胀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等部分因素,使得在客观上诱导和鼓励个人甚至企业倾向于用提前退休来减少损失。3.制度赡养率差异明显,负担不一我国的制度赡养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存在区域性制度赡养率差异,广东省成为我国制度赡养率最低的省份,制度赡养率为10.87%。接着是浙江省、福建省、北京市等,而重庆市和黑龙江省两地制度赡养率分别达到了51.48%和63.24%②。可见制度赡养率低的省市多为劳动力输入地,而制度赡养率高的多为老工业基地和劳动力输出地,制度赡养率差异悬殊,导致不同地区负担不一。二是不同的企业类型赡养率不同,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企业的赡养率约为其他类型企业的4.5倍之多,2011年国企赡养率为65.69%,其他类型企业则为14.78%③。不同的制度赡养率说明了不同的养老负担,部分省份的制度赡养率超出了全国平均赡养率水平,达到并已经超过了极限,这就是为何尽管缴费率很高的状况下,替代率参数仍然很低。而广东省尽管缴费率低,但他的赡养率也低,所以财务水平持续很好,广东养老保险基金可供支付48月多,是全国最高水平。此外国有企业由于年龄结构中老人比较多,制度赡养率较高,从全国总体水平看,国企的养老保险参保远远高于民企,部分民企就业人员并没有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好处。制度赡养率的差异构成也是财务平衡公式与各参数不匹配的又一原因,扩大覆盖面是降低赡养率的主要途径之一,此外由于统筹层次低各地资金不能进行调配,使得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4.缴费年限偏低造成制度赡养率较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缴费年满15年就可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是世界上缴费年限最低的国家之一。缴费年限偏低,意味着缴费人数少,而领取养老金人数增加,造成制度赡养率高,从而造成各参数与财务平衡公式不匹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有必要适当的延长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和前面的退休年龄问题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退休年龄低意味着缴费年限短,对缴费年限或退休年龄参数的改革将会对制度赡养率参数产生重大影响。以上从制度赡养率的维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退休年龄短、非正常退休、地区差异和缴费年限等问题,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养老金收支平衡,也是各参数与财务平衡公式不匹配的重要原因。

三、对养老保险制度收支不平衡的几点思考

(一)落实缴费基数问题对缴费率这个参数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的缴费率很高,但是养老金替代率却较低,各参数与财务公式不匹配,这源于缴费出了问题,费基人为变小、费率存在区域差异等。本文认为落实缴费基数问题是关键,比如缴费基数可以调整为以缴费当年平均工资作为基数及做实缴费基数。虽然这是个技术性问题,但落实到具体当中由于增加缴费引起人们的反对而困难重重。所以落实缴费基数问题也是一个配套改革的问题,它要和降低费率、以及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联动起来。在缴费率降下来的同时做实缴费基数,才会避免企业的逆向选择。

(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并与激励机制挂钩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我国要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虽然民众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反映强烈,部分学者也反对延迟退休,认为我国的财政可以承担对社保基金的补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反对延迟退休认为中国今后压力最大的是就业问题,如果大量劳动力不退出劳动力市场,青年人就业就会受到影响,养老金缺口可由财政予以承担。本文认为社保基金和财政补助是可以维持当前养老保险制度财务的可持续,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社保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是存在很大的隐患,并且后期改革的成本将更高。应该未雨绸缪,通过对养老保险制度相关参数的分析,延迟退休可以开源节流、降低赡养率。但延迟退休并非一步到位,应是一个渐进式的做法,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做法,如美国男性从2000年到2027年,退休时间每年推迟2个月,中间停8年后,再继续每年推迟2个月,至67岁为止。可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借鉴进行类似的相关数据演算,用来制定适合我国的逐步延迟退休方案。在进行延长延迟退休年龄的同时,也要注重激励机制的构建和实施,美国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人们延长退休年龄,如到了退休年龄后仍然继续工作到70岁的,每多工作一年,退休金就会提高约7%。如果缺乏相关的激励制度,参保人自然会通过最小的成本而获得最大利益。推行延迟退休的同时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才会减少改革的阻力,才会增加制度的吸引力来引导部分人主动延迟退休。

(三)建立并发展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当前国外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迅速发展,这能极大提高退休生活质量。通常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指的是公共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我国的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大多数退休人员的主要生活来源依靠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极大地增加了第一支柱的支付风险和政府财政压力。我国应该加紧建设发展第二、三支柱,使得第一支柱的缴费率降下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降下来的同时替代率也下降,但通过第二、三支柱的发展可以得到提高补充。西方发达国家第一支柱的替代率普遍是40%,第二、三支柱的替代率为30%,被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第一支柱缴费率下降可以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第二支柱由于其受托专业的投资管理人,其投资收益率普遍高于第一支柱,投资收益率的高额回报可以降低第二支柱缴费率。正是第一支柱的缴费率降低,可以避免在现实当中诸如前面分析的政府、企业、个人合力压低费率、瞒报费基的福利欺诈问题。同时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更强调激励和个人的责任、风险多元化和多渠道满足退休人员的经济生活,从而使得第一支柱的发展具有可持续。也使得基本养老保险回归本身的功能,即主要目标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

(四)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任重道远缴费率和制度赡养率都存在区域差异性的情况,作为劳动力净输入省份的广东省和浙江省的缴费率和赡养率低于其他省份,但其财务可持续性却良好,部分原因是很多的务工人员缴费在工作地,而后期回到家乡去参加养老保险和领取养老金,而劳动力净输出的一些省份制度赡养率已经超出警戒线,如此巨大的差异,富余省份的社保基金却不能调剂使用,造成社保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也损害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与效率性的原则。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但这也是一个需要综合解决的问题,当前财政分灶吃饭,中央与地方,省级政府与县市级政府事权财权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下,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所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上一级政府不愿意承担养老保险这一事权,因此有必要分清责任,厘清边界,把养老金的事权和财权统一起来,由省级统筹过渡全国统筹才是最终目标。

作者:徐婷婷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养老保险制度财务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caiwulunwen/66884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