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过程管理 实施细则 审核 责任预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13-01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的重要环节。2000年颁布并在全国高等院校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学生而言,毕业论文是检验其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学术能力的标准之一。而对学校,毕业论文的质量是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检验学校行政能力的良好手段。因此,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部门都需对毕业论文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一 制定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全局宏观把控毕业论文写作

在《大纲》中,明确了“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这一要求仅仅只明确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字数、撰写语言和纲领性要求。而毕业论文究竟应该怎么写、写什么,学生还需要更为具体的细则来作为准绳。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而言,每个学校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就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的详细指南。毕业论文实施细则一般要求各专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列明论文进度安排、选题范围和要求、撰写语言、最低参考文献数量等部分。一旦细则出台并能严格执行,学生可从中了解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详细步骤和要求,学校也能从宏观上根据细则把控毕业论文写作的进度和质量。

以进度安排为例,毕业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由于本科生的研究深度欠缺,因此本科毕业论文需要学生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大量阅读前人理论、研究和著作之上。英语毕业论文除中文文献之外,还需要学生阅览大量的外文文献。这一过程是集翻译、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的一个综合过程。所以在制定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的进度安排时如能把整个论文进度提前,将有益于学生的研究。同样,选题作为论文的重头戏,一旦选定研究方向,切入点找得好,学生论文自然写得也顺畅,不会出现写不下去、需要重新选题的情况。所以在制定进度安排时也可以适当延长选题的时间,让学生能找准切入点,有时间将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做充分,从而从源头上提高论文质量。

二 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毕业论文审核及责任预警机制,实时调控毕业论文质量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浙教高教〔2004〕137号)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各校教学水平、进行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的质量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业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上,同时也体现在导师的指导和学校的监管上。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协作,从整体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毕业论文审核及责任预警机制就成为了提高论文质量最好的助推剂。

在选题和结构方面,可以建立从论文指导老师到论文小组再到专业的三层审核工作,层层汇报、层层负责的预警机制,充分运用专业老师的学术严谨性和权威性,而学校作为管理单位可以起到总体监督、避免重复选题的作用。而在语言严谨性和格式规范性方面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审能力,在专业和学校给出一定要求和参考模板的前提下,激发学生自查和互查的能力,互相取长补短有所学习和借鉴,从源头上做好质量的保证,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专业导师在语言和格式方面的后续审查效率。学校管理层面以表格工具的形式走程序化管理线路,做到所有重要质量监控环节执行情况都有据可查。

三 充分调动、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更好的环境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翻译,异化,归化,伦理

 

1、引言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1953~ )美籍意大利学者,首次提出“异化”和“归化”两个概念,并引入翻译学研究中。异化翻译是一种保持原有的“异国情调”和道德伦理价值,风俗或习惯,尽量贴近原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在国家的意识形态等。归化翻译是一种为了适应本国的价值取向或本国读者群体,而采用一种符合本国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价值观,尽量使用本国的通俗易懂的本国语言的表达方式翻译外来作品,往往这些国家在经济、政治或军事上处于霸权地位,导致文化上也处于权利优势。这在20世纪初尤为明显,当时英美国家使用的英语语言处于话语霸权的位置,所以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从外文译成英文书籍数量之少,简直和英语译入外文的书籍无法媲美,只能是望尘莫及。这就体现出翻译中的文化霸权地位和话语权利的问题。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翻译外文时采取归化翻译策略,目的就是体现出本国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让英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体现的是一种“民族中心主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译者,在不同时期为了不同的目的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异化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就是最好的例证。

2、翻译与伦理的关系

伦理何为?“伦理”一词在中西方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从英文词源来看,ethics来自希腊文ethos,是品性、品格以及风俗习惯的意思,内在意义是关于人的行为规范和原则等。直到公元前4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研究道德品行的学问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称之为伦理学。后来,西方伦理学看作哲学的一个分支,并加以科学化,主要研究探讨什么是好的善的,什么是坏的恶的,及关于一个人的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一个道德标准。对于西方的伦理,可以这样理解:“言乎风俗习惯,略近吾国所谓礼,言乎品性气禀,略近吾国所谓性;曰伦理学,曰道德哲学,殆犹吾先哲之互理学道学。”[1]在中国,伦理思想更是源远流长,伦理思想从先秦开始萌芽,到西周时期中国伦理思想正式诞生,再到秦汉时期伦理思想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以至于后来伦理学又经历了魏晋玄学、儒道佛相争,宋明理学等发展,中国的伦理思想体系进一步深化和系统。以中国古代儒家为例,从孔子提出的“仁”开始关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孟子将仁义作为道德的根本准则,提出“五伦”,到董仲舒的“三纲”等,无不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有人说中国的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伦理,所以也可以说中国哲学就是伦理哲学。

翻译是什么?许多学者曾给出翻译这样的定义。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和查尔斯R 奈伯(Charles R. Taber)将翻译定义为原语中的信息在译入语中找到最贴切的自然对等,首先是意思对等,其次是风格对等论文格式范文。[2]奥廷格(Oettinger)把翻译定义为把一些符号或文字表达转换为另一些符号或文字表达的过程。[3]约翰C卡特福德(John C. Catford)则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中的对等文本材料去替代另一种语言中的文本材料。[4] 而这些定义只是从文本层面看待翻译,没有看到翻译的真正本质特征。直到近代,许多学者发现翻译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的转换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交流。翻译不仅承载着文本意义,更多的是一种伦理的价值观的问题。翻译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在社会各个要素的影响下的社会活动。在翻译过程中,承载着不同文化伦理价值的语言文字不仅仅面临着意义的转换,也必然面临着不同伦理价值体系的冲突和融合。[5]既然翻译不是简单、单纯的语言符号转化的过程,而是在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本操作的过程,包括译本的选择、译者的心理因素、出版者的干预和读者的接受与否等等因素。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会受到文本内和文本外各种因素的限制。吕俊曾就翻译发表过这样的言论,他认为,翻译活动必定包含着准则和规范,有道德和义务的要求,所以翻译是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翻译活动还是文化和语言之间的交换活动,由于涉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地位的差异,使翻译需要伦理学的指导,也是翻译活动本身对伦理学的需要。另一方面,语言本身也存在伦理因素,因为在长期使用一种语言过程中,人们的习惯和伦理的关系也必定沉淀在语言当中,既然翻译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活动,那么势必要考虑伦理的因素。[6] 伯曼认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翻译要回答三个问题,即为什么翻译,翻译什么,如何翻译,这些问题是翻译理论史最中心的问题。[7]既然翻译是一种在语言信息甚至是文化的交流转换的活动,势必涉及到翻译什么,为什么翻译,翻译采取何种策略,什么决定译者采取何种策略等等问题,上述翻译概念都是无法回答的,只有翻译伦理可以解释和回答。由此可知翻译与伦理学关系密切,而作为翻译中的两种策略方法---异化和归化,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

3、异化和归化翻译中的伦理思想

异化和归化作为翻译的两个策略,译者是翻译实施过程的主体。韦努蒂认为必须把翻译与特定的文化环境相联系,与外国文学的接受情况的具体时期相联系,或与本土价值体系相联系,才可以界定“归化”或“异化”(Venuti,1995a:272)早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德国的译坛就逐渐分化为两派:一派是归化派,即路德式翻译传统,注重译语的通俗和流畅,以易于被大众接受为翻译标准;另一派是异化派,即浪漫主义翻译传统,注重艺术的理性探讨,坚持精英主义的立场以“诗化”和艺术化为翻译的最高境界。这个时期有许多的理论家提出的理论都涉及到这两种策略。庞德的自主性翻译论,庞德认为翻译的自主性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阐释型翻译”和“其他类型”,前者是异域文本的“伴随物”,而后者则具有一定美学独立性,这里的“其他类型”是指译者完全创造出了一首新诗,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原创型的写作(Pound,2004:86-96)。又如施莱尔马赫的二元论,1813年,在拿破仑战争时期间,施莱尔马赫在柏林发表了“论不同的翻译方法”的演讲,其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翻译论:“翻译只存在两种方法:要不译者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把读者领向作者;要不译者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把作者领向读者。两种方法可谓完全迥异,译者采用其中之一时必须严格遵守。若将两种混合,则会产生混淆,则会产生令人难以置信之后果,作者与读者可因此而终不得相见(Venuti,2004a:48)下面主要是讨论译者在这两种翻译方法中的道德伦理反映。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异化”或“归化”,译者除了受到自己的道德伦理价值思考的影响外,还受到中间人(赞助人、出版商等)和译本读者的影响。

译者是文本选择中起决定作用的重要环节。一个译者必须能够很好的判断作品;他不仅应该确定原文的文学质量,而且也应该确定它在道德上的严肃性。[8]译者本身采取何种翻译策略也与译者的伦理观息息相关。一方面,译者出于某种政治心理,一味的迎合、追随主流意识形态的归化,可以说是趋炎附势的表现,导致瓦解和消除了主体性,以主体性的灭绝为代价,寻求与译入语体系规范的一致。但另一方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归化的主体,译者面临不至于使文化或意识形态冲突表面化的任务。(孙艺凤:《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第3-9页)异化翻译就是保留异国情调,但是不可避免的会有些异域特色与本族语言、文化及伦理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也不符合本族读者的阅读习惯,语言习惯以及道德习惯。这样的译者一般是处于文化劣势的地位,属于弱势文化的一方。但是为什么译者还要采取这样的翻译方式呢?而归化翻译就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和愿望,用一种合乎本族道德伦理价值观和符合本族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原文会做出删除或增加,但是势必不利于本族文化、社会的发展,无法注入新鲜的活力来促进其发展。不论是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还是归化的翻译方式,一定有其目的性论文格式范文。

在我国,翻译出现过三大高潮期,即公元2-7世纪的佛经翻译;16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传播和19世纪的西方思想的传入。这三次翻译浪潮中都是或是采用异化翻译法或是采用归化翻译法,而译者、中间人和读者都是有什么目的呢?在这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当属译者和中间人。在这个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采用的是归化法,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国盛力强的时代,对于周边的一些小国无论在军事还是文化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引译佛经完全是统治者为了禁锢百姓思想,奴役百姓意识,为了更加巩固国家的统治,采用归化法把佛经按照本国的伦理价值思想,译者完全也是按照统治者的意愿翻译佛经,达到国家机构统治民众的目的。统治者作为中间人,决定了译者的地位,按照归化的方法翻译译本,按照当时中国的道德伦理规范翻译作品,从而达到译者也就是统治阶级的愿望。后两个时期采用的是异化法,当时的中国处于四分五裂或是处于外忧内患的时代,中国处于劣势地位,一些仁人志士为了挽救国家存亡,当时的道德伦理要求他们必须这么做,爱国情结激发他们运用手中的笔杆。唤醒人民大众学习西方的反抗精神,团结一致抵御外来侵略,促进国家的统一富强,他们采用异化的方法,保留原文本的异国情调,让本族的人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知识,正是引进这些异国的陌生性,让我们看到了以后的新中国。又如,当代翻译理论家严复,翻译《天演论》时,对于进化论的理解和诠释明显受制于自己个人的伦理价值影响,他认为进化论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就会“人定胜天”。他当时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开启民智,救国兴邦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所以采用异化的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伦理价值观和理解,进行了合理的删减,增添,吸收外来异域文本中积极的精神,鼓励国民学习效仿。类似的还有民国时期的洋务派、维新派的翻译策略等等。无不彰显着不同时期的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的伦理价值观。上述举例例证了无论是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我们都无法评论那种是“好”的翻译或“坏”的翻译,因为他们都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伦理价值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达到一定目的,或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或彰显自己的思想意识,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异化或归化翻译的好坏与否。

4、结语

在翻译过程中,承载着不同文化伦理价值的语言文字不仅仅面临着意义的转换,也必然面临着不同伦理价值体系的冲突和融合。[9]译者处于何种地位何种身份何种国家意识形态决定了其采取相应的何种翻译策略。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翻译,当中无不渗透出关于道德伦理的价值规范,译者或是中间人,甚至是读者,都会有不同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现。归化为了维护话语权利,国家统治稳固或文化霸权地位,异化为了彰显“异国情调”,学习外来先进思想,有什么样的道德伦理规范决定什么样的译者行为规范及翻译策略,由此采用不同的异化或归化翻译策略从而达到不同的目的。所以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于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讨论还会继续,相信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中:《比较伦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2]E.A. Nida & C.R.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Brill, 1969, p.12.

[3]A. Oettinger: AutomaticLanguage Translation Lexic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to Russia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104.

[4]J.C. Catford: Alinguistics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p,20.

[5]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5页。

[6]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0页。

[7]Antoine Berman: The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in Romantic Germany, S. Heyvaert, Albany, tran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2, p.41.

[8]刘重德:《英国彼得纽马克谈翻译理论与技巧》,见《西方译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15页。

[9]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5页。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翻译,异化,归化,伦理

 

1、引言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1953~ )美籍意大利学者,首次提出“异化”和“归化”两个概念,并引入翻译学研究中。异化翻译是一种保持原有的“异国情调”和道德伦理价值,风俗或习惯,尽量贴近原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在国家的意识形态等。归化翻译是一种为了适应本国的价值取向或本国读者群体,而采用一种符合本国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价值观,尽量使用本国的通俗易懂的本国语言的表达方式翻译外来作品,往往这些国家在经济、政治或军事上处于霸权地位,导致文化上也处于权利优势。这在20世纪初尤为明显,当时英美国家使用的英语语言处于话语霸权的位置,所以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从外文译成英文书籍数量之少,简直和英语译入外文的书籍无法媲美,只能是望尘莫及。这就体现出翻译中的文化霸权地位和话语权利的问题。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翻译外文时采取归化翻译策略,目的就是体现出本国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让英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体现的是一种“民族中心主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译者,在不同时期为了不同的目的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异化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就是最好的例证。

2、翻译与伦理的关系

伦理何为?“伦理”一词在中西方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从英文词源来看,ethics来自希腊文ethos,是品性、品格以及风俗习惯的意思,内在意义是关于人的行为规范和原则等。直到公元前4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研究道德品行的学问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称之为伦理学。后来,西方伦理学看作哲学的一个分支,并加以科学化,主要研究探讨什么是好的善的,什么是坏的恶的,及关于一个人的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一个道德标准。对于西方的伦理,可以这样理解:“言乎风俗习惯,略近吾国所谓礼,言乎品性气禀,略近吾国所谓性;曰伦理学,曰道德哲学,殆犹吾先哲之互理学道学。”[1]在中国,伦理思想更是源远流长,伦理思想从先秦开始萌芽,到西周时期中国伦理思想正式诞生,再到秦汉时期伦理思想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以至于后来伦理学又经历了魏晋玄学、儒道佛相争,宋明理学等发展,中国的伦理思想体系进一步深化和系统。以中国古代儒家为例,从孔子提出的“仁”开始关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孟子将仁义作为道德的根本准则,提出“五伦”,到董仲舒的“三纲”等,无不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有人说中国的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伦理,所以也可以说中国哲学就是伦理哲学。

翻译是什么?许多学者曾给出翻译这样的定义。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和查尔斯R 奈伯(Charles R. Taber)将翻译定义为原语中的信息在译入语中找到最贴切的自然对等,首先是意思对等,其次是风格对等论文格式范文。[2]奥廷格(Oettinger)把翻译定义为把一些符号或文字表达转换为另一些符号或文字表达的过程。[3]约翰C卡特福德(John C. Catford)则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中的对等文本材料去替代另一种语言中的文本材料。[4] 而这些定义只是从文本层面看待翻译,没有看到翻译的真正本质特征。直到近代,许多学者发现翻译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的转换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交流。翻译不仅承载着文本意义,更多的是一种伦理的价值观的问题。翻译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在社会各个要素的影响下的社会活动。在翻译过程中,承载着不同文化伦理价值的语言文字不仅仅面临着意义的转换,也必然面临着不同伦理价值体系的冲突和融合。[5]既然翻译不是简单、单纯的语言符号转化的过程,而是在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本操作的过程,包括译本的选择、译者的心理因素、出版者的干预和读者的接受与否等等因素。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会受到文本内和文本外各种因素的限制。吕俊曾就翻译发表过这样的言论,他认为,翻译活动必定包含着准则和规范,有道德和义务的要求,所以翻译是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翻译活动还是文化和语言之间的交换活动,由于涉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地位的差异,使翻译需要伦理学的指导,也是翻译活动本身对伦理学的需要。另一方面,语言本身也存在伦理因素,因为在长期使用一种语言过程中,人们的习惯和伦理的关系也必定沉淀在语言当中,既然翻译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活动,那么势必要考虑伦理的因素。[6] 伯曼认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翻译要回答三个问题,即为什么翻译,翻译什么,如何翻译,这些问题是翻译理论史最中心的问题。[7]既然翻译是一种在语言信息甚至是文化的交流转换的活动,势必涉及到翻译什么,为什么翻译,翻译采取何种策略,什么决定译者采取何种策略等等问题,上述翻译概念都是无法回答的,只有翻译伦理可以解释和回答。由此可知翻译与伦理学关系密切,而作为翻译中的两种策略方法---异化和归化,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

3、异化和归化翻译中的伦理思想

异化和归化作为翻译的两个策略,译者是翻译实施过程的主体。韦努蒂认为必须把翻译与特定的文化环境相联系,与外国文学的接受情况的具体时期相联系,或与本土价值体系相联系,才可以界定“归化”或“异化”(Venuti,1995a:272)早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德国的译坛就逐渐分化为两派:一派是归化派,即路德式翻译传统,注重译语的通俗和流畅,以易于被大众接受为翻译标准;另一派是异化派,即浪漫主义翻译传统,注重艺术的理性探讨,坚持精英主义的立场以“诗化”和艺术化为翻译的最高境界。这个时期有许多的理论家提出的理论都涉及到这两种策略。庞德的自主性翻译论,庞德认为翻译的自主性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阐释型翻译”和“其他类型”,前者是异域文本的“伴随物”,而后者则具有一定美学独立性,这里的“其他类型”是指译者完全创造出了一首新诗,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原创型的写作(Pound,2004:86-96)。又如施莱尔马赫的二元论,1813年,在拿破仑战争时期间,施莱尔马赫在柏林发表了“论不同的翻译方法”的演讲,其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翻译论:“翻译只存在两种方法:要不译者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把读者领向作者;要不译者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把作者领向读者。两种方法可谓完全迥异,译者采用其中之一时必须严格遵守。若将两种混合,则会产生混淆,则会产生令人难以置信之后果,作者与读者可因此而终不得相见(Venuti,2004a:48)下面主要是讨论译者在这两种翻译方法中的道德伦理反映。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异化”或“归化”,译者除了受到自己的道德伦理价值思考的影响外,还受到中间人(赞助人、出版商等)和译本读者的影响。

译者是文本选择中起决定作用的重要环节。一个译者必须能够很好的判断作品;他不仅应该确定原文的文学质量,而且也应该确定它在道德上的严肃性。[8]译者本身采取何种翻译策略也与译者的伦理观息息相关。一方面,译者出于某种政治心理,一味的迎合、追随主流意识形态的归化,可以说是趋炎附势的表现,导致瓦解和消除了主体性,以主体性的灭绝为代价,寻求与译入语体系规范的一致。但另一方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归化的主体,译者面临不至于使文化或意识形态冲突表面化的任务。(孙艺凤:《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第3-9页)异化翻译就是保留异国情调,但是不可避免的会有些异域特色与本族语言、文化及伦理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也不符合本族读者的阅读习惯,语言习惯以及道德习惯。这样的译者一般是处于文化劣势的地位,属于弱势文化的一方。但是为什么译者还要采取这样的翻译方式呢?而归化翻译就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和愿望,用一种合乎本族道德伦理价值观和符合本族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原文会做出删除或增加,但是势必不利于本族文化、社会的发展,无法注入新鲜的活力来促进其发展。不论是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还是归化的翻译方式,一定有其目的性论文格式范文。

在我国,翻译出现过三大高潮期,即公元2-7世纪的佛经翻译;16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传播和19世纪的西方思想的传入。这三次翻译浪潮中都是或是采用异化翻译法或是采用归化翻译法,而译者、中间人和读者都是有什么目的呢?在这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当属译者和中间人。在这个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采用的是归化法,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国盛力强的时代,对于周边的一些小国无论在军事还是文化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引译佛经完全是统治者为了禁锢百姓思想,奴役百姓意识,为了更加巩固国家的统治,采用归化法把佛经按照本国的伦理价值思想,译者完全也是按照统治者的意愿翻译佛经,达到国家机构统治民众的目的。统治者作为中间人,决定了译者的地位,按照归化的方法翻译译本,按照当时中国的道德伦理规范翻译作品,从而达到译者也就是统治阶级的愿望。后两个时期采用的是异化法,当时的中国处于四分五裂或是处于外忧内患的时代,中国处于劣势地位,一些仁人志士为了挽救国家存亡,当时的道德伦理要求他们必须这么做,爱国情结激发他们运用手中的笔杆。唤醒人民大众学习西方的反抗精神,团结一致抵御外来侵略,促进国家的统一富强,他们采用异化的方法,保留原文本的异国情调,让本族的人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知识,正是引进这些异国的陌生性,让我们看到了以后的新中国。又如,当代翻译理论家严复,翻译《天演论》时,对于进化论的理解和诠释明显受制于自己个人的伦理价值影响,他认为进化论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就会“人定胜天”。他当时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开启民智,救国兴邦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所以采用异化的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伦理价值观和理解,进行了合理的删减,增添,吸收外来异域文本中积极的精神,鼓励国民学习效仿。类似的还有民国时期的洋务派、维新派的翻译策略等等。无不彰显着不同时期的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的伦理价值观。上述举例例证了无论是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我们都无法评论那种是“好”的翻译或“坏”的翻译,因为他们都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伦理价值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达到一定目的,或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或彰显自己的思想意识,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异化或归化翻译的好坏与否。

4、结语

在翻译过程中,承载着不同文化伦理价值的语言文字不仅仅面临着意义的转换,也必然面临着不同伦理价值体系的冲突和融合。[9]译者处于何种地位何种身份何种国家意识形态决定了其采取相应的何种翻译策略。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翻译,当中无不渗透出关于道德伦理的价值规范,译者或是中间人,甚至是读者,都会有不同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现。归化为了维护话语权利,国家统治稳固或文化霸权地位,异化为了彰显“异国情调”,学习外来先进思想,有什么样的道德伦理规范决定什么样的译者行为规范及翻译策略,由此采用不同的异化或归化翻译策略从而达到不同的目的。所以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于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讨论还会继续,相信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中:《比较伦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2]E.A. Nida & C.R.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Brill, 1969, p.12.

[3]A. Oettinger: AutomaticLanguage Translation Lexic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to Russia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104.

[4]J.C. Catford: Alinguistics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p,20.

[5]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5页。

[6]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0页。

[7]Antoine Berman: The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in Romantic Germany, S. Heyvaert, Albany, tran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2, p.41.

[8]刘重德:《英国彼得纽马克谈翻译理论与技巧》,见《西方译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15页。

[9]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5页。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22-01

电大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写作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根据开放教育本科英语(教育方向)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员在基本修完本专业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后,进入以撰写毕业论文为主的集中实践环节。但目前来看,电大开放教育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论文整体质量。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认真思考与分析,更好地解决它们,使电大开放教育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1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2学生写作目的不明确,写作态度不端正。

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训练。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需要,更是培养目标的需要。可是,这种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充分理解和重视。相反,有的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马虎应付,存在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有的学生则存在惧怕心理。因为除了完成一般毕业论文所要完成的各个环节以外,英语专业的学生还需用全英文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但很多人认为自己是成人业余学生,没有能力用英语来写论文,因而缺乏相应的自信。

1.2 论文观点不明确,叙述多,论证少,类似经验总结。

由于外语专业毕业论文既要检查学员的语言水平,又要考察论文内容,因此对学员论文的新颖性要求不高,但一定要求观点明确。有的学员在Introduction 部分写了不少的字,但不知道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例如题目为"O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in the High School"的论文,作者在开头部分讲了"In a word, English read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middle school. I will discuss i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ccording to my teaching experience."看了这些内容,大家认为他下面要写的是经验和心得体会,至于主要观点是什么,读者依然不明白。这种不能明确论点的论文,是没有价值的,也是不符合规范的。

针对以上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做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2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教育方向)学员所写的毕业论文除了具备学术性(scholarly)、创新性(original)、规范性(formal)这几个毕业论文的基本特征外,还具备了英语教育方向的独特性:即职业性(professional)和过程性。

具体来看,本科英语的毕业论文设计分为问题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和项目报告几个阶段。学员的研究必须针对其课堂中确确实实反映出的问题;方案的设计必须符合要求;实施阶段必须严格监控,保证有一个月的实施时间;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要如实评估;项目报告,也就是最后的论文必须符合论文的写作规范,要体现指导过程。

3改进和加强开放教育英语本科阶段论文写作实践环节的措施

根据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及学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措施。

3.1进一步提高本校指导教师、外聘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3.2以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为依据,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

开放教育英语本科阶段针对论文写作环节有一本专门的指导书《论文项目设计》(顾曰国主编,外研社出版),但是以往由于各种原因,我校都没有开设这门课,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学的方式。笔者建议应该由专门的老师系统的讲授这门课,让学员了解电大开放教育英语本科论文的特点及特殊要求,从而避免把普通高校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与电大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混为一谈;同时,通过讲授这门课,让学生熟悉英语论文写作流程,明确英语论文写作规范,少走弯路。

3.2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必须从基础抓起。学生在平时的自主学习中要加强基础语法与句型的训练,加强词的词性、用法、搭配等的学习。辅导教师则可以通过加强对《高级英语写作》这门课的面授辅导,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同时加强对《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等涉及语言文化课程的面授辅导,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的思维方式和写作习惯。教师在导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案例(《跨文化交际》这门课中就有很多)把母语和英语进行比较,找出两种语言的差异,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结语。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极其艰辛的实施过程,改进和加强开放教育学员毕业论文写作的措施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综上所述,只要指导教师能帮助学生端正论文写作态度,明确写作的目的,建立积极的撰写心态,同时合理地指导学生选题,安排论文撰写时间,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开放教育本科英语阶段的论文写作的质量一定能得到大的提高,电大开放教育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的办学宗旨,也一定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5篇

毕业论文一直被认为是检验和展示毕业生专业学习成果的手段之一。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是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针对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国内学者做了一定的研究。吴思锋[1]分析了高职商务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对毕业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实施要求、考核办法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在高职商务类专业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杨志康[2]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对学生所学专业综合知识进行全面考核,改革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刘敏[3]指出对毕业设计选题、模式、评价等方面的创新研究进行了阐述,提出毕业设计的撰写应该综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陈蓓[4]分析了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洪琳[5]认为必须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监控体系,才能促进毕业综合设计质量的提高。冯秀红[6]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模式。张红、肖文萍[7]认为高职毕业考核应由学术性转变为应用性。

2.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

吴思锋[1]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做过调查:在360个选题中,但与商务英语有关的只有230题,占63.89%,与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不到10题,占2.78%;几乎所有的选题都是理论性,且缺乏新意。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一般是英语专业与某一具体职业相结合。学生在大学的基础阶段以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逐渐接触到某一职业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国际商务贸易为职业方向的英语专业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帮助学生掌握国贸实务、外贸单证、报关、报检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酒店商务为方向的英语专业则放在培养学生前厅、餐厅、客房等部门的酒店业务操作技能方面。虽然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之前已经学习了《商务英语》或《酒店英语》等以职业为背景的英语课程,但是在撰写毕业设计的时候,学生往往避开职业话题。尽管现在国家加大了应用性英语研究生的培养力度,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为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的方向一般理论性较强,因此,有些教师喜欢指导中西方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研究、文学研究、语言研究、语言教学研究等毕业设计。

3.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创新思路

3.1论文选题依据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前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选题应该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及将来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

3.1.1就业岗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对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素质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一般来说,一门专业的设置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建立在对市场、行业,以及相关高校等多方面进行缜密调研的基础之上的。在确定了某一专业针对的行业之后,必须对相关的岗位群进行分析。通过认真分析具体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后确定某一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规格与目标。一个专业每门课程的设置都以培养学生具体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标。毕业论文属于一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学分,必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必须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就业岗位和毕业生职业素质与技能要求是关键的内容。下面我将分别以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贸易方向)及应用英语专业(酒店商务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我曾经对常州市及周边城市从事外贸业务的140家企业进行过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共100家企业需要外贸业务员,占62.12%;其次是商务行政助理,共25家企业对此类岗位有需求,占15.52%;需求商务贸易口译/笔译类人才的企业最少,共14家,占8.69%;其他类岗位占13.67%。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商务行政助理、商务贸易口译/笔译、外贸业务员为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贸易)专业的主要三大岗位,占毕业生从事岗位的86.33%。我曾经对常州及周边21家酒店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在应用英语专业(酒店商务方向)学生目前从事的岗位中,酒店管理人员(前厅、客房、餐饮)所占比例最高,为26.56%,其次为服务员(前厅、客房、餐厅、康乐),占25%,再次为酒店行政业务人员,占23.44%。由此可见,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三个部门的岗位应该为该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

3.1.2毕业生素质、技能要求

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贸易方向)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创新意识。能懂得贸易流程与实务操作、营销知识与策略、消费心理学、互联网知识、行业知识。能进行单证制作、报关报检实务操作,了解贸易活动中的国际经济政策、法规等。应用英语专业(酒店商务方向)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流利运用酒店服务用语。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会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酒店商务运作能力。

3.2选题举例

为了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提高应用英语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跟学生一起确定实践性较强、范围较小的题目,学生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或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撰写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如国际商务贸易向可以写“常州大学城商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现状分析及建议”、“?摇?摇?摇?摇?摇(江苏省某一城市)地板行业的外贸出口现状及措施(问卷调查+分析)”、“?摇?摇?摇?摇?摇(江苏省某一城市)机械制造业出口现状及对策(问卷调查+分析)”、“常州恐龙园的运作现状与策略”、“?摇?摇?摇?摇?摇(江苏省某一城市)大型超市的促销策略”等。酒店商务方向的学生可以写“常州市酒店业员工流动率过高现象研究——以**酒店为例”、“嬉戏谷开元度假村SWOT分析”等。

3.3指导方式

为了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毕业论文,最好将毕业论文的撰写安排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进行。学生通过实践,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岗位有了亲身体验,写出的论文能够避免纸上谈兵。高职教育的关键和重中之重是校企合作。在论文撰写期间,可以采取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对学生共同执导。企业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校内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论文和写作指导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两类教师的共同指导能够提高论文撰写的质量及学生的职业技能。

3.4质量监控

3.4.1杜绝抄袭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所学课程与自身水平的限制,为了顺利毕业,只好抄袭他人学术论文,造成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低下[8]。为了杜绝学生抄袭论文的不良风气,指导教师特别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布置论文撰写任务之前,通过学术界的一些事例说明抄袭论文的危害。第二,把好选题关。对于学生报上来的题目,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对于那些经常的题目要毫不留情地让学生更换,建议学生写一些范围较小的题目。题目范围缩小,网络上类似或完全一样的文章几率相对会减少。

3.4.2撰写进度

毕业论文任务下达之初明确地向学生说明选题、开题报告、提纲、初稿、二稿的具体时间。由于毕业论文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进行,论文的指导方式与一般课程大不相同。一些学生往往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认为论文只是形式,只要其他课程通过就行了。由于学生已在顶岗实习,从某一种意义上讲,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没有以前那样宽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因一时疏忽耽误了论文的撰写或敷衍了事不顾质量,导致不能正常毕业,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指导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论文撰写进度实施的跟踪,对于不太自觉的学生,不可完全听之任之,要多做思想工作,毕竟学生刚刚走出校门,社会经验不足,需要老师在思想上开导。

3.4.3语言质量

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通常用英语撰写。由于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往往会犯很多的语言错误,尤其是语法和词语搭配上的错误。在指导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关,一方面通过不断地修改,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会得到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能够确保论文的语言质量。

4.结语

毕业论文撰写是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结合毕业生今后从事的就业岗位及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才能确定切实可行的论文题目。通过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从业人员的共同指导,创新立体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为了确保论文的进度与质量,指导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在思想上和专业上对学生耐心指导。

参考文献:

[1]吴思锋.高职商务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新模式研究——以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27-29.

[2]杨志康.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与形式多元化的探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50-51.

[3]刘敏.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设计的创新探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05-107.

[4]陈蓓.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及创新探索——以南通职业大学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高职教育,2011,(5):178-179.

[5]洪琳.高职院校应用英语毕业设计监控体系研究[J].华章,2012,(28):272-273.

[6]冯秀红.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毕业论文改革探讨——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76-78.

[7]张红、肖文萍.浅议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J].科技与企业,2011,(8):208-211.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改革;英语师范生;从师技能

1 引言

传统看来,英语师范生的毕业论文主要以理论综述为主,即学生就英语教学中的某一理论为写作对象,陈述其概念,分析其特点,研究其使用环境。因此,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查阅现成的文献成为学生论文写作的主要思想来源。长期以来,学生的选题不但没有新意,更与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现状严重脱节,学生的论文写作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未能起到指导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某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自2015年起,实施了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强化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两年以来,从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本次改革达到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目的。

2 改革前后师范生毕业论文的对比

改革后的师范生毕业论文与传统毕业论文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论文的选题、论文结构、论文写作手段等方面。

2.1 论文选题的对比

对于英语师范生来说,论文的选题往往与英语教学相关。从论文的选题来看,改革前后两年的论文题目虽然都一定程度上与英语教学有关,但其中也不难看出改革后论文选题的变化。如表一。

从表一的论文选题上看,2013年和2014年的毕业论文选题主要体现在某一理论或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或影响,学生的论文主要研究该理论或方法的概念、特征等问题,偏重理论性。而2015年和2016年的论文普遍是英语教学现状调查类的论文,即学生须对现实中的基础阶段英语教学进行深入观察后方可获得写作素材,注重教学实践。

2.2 论文结构的对比

改革前后的论文结构也有着极大的区别。以改革前后两篇有关英语学习情感动机的论文为例进行比较,来看两者的区别。如表二。

从表二所反映的论文结构上不难看出,改革前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从某一理论或方法的概念入手,分析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最后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而改革后的论文从结构上看,要求学生就某一英语教学中的现象展开调查研究,不但要确定研究计划,还要搜集相关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总而言之,改革前毕业论文写作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梳理和归纳;而改革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加强了学生深入教学一线进行实际调研的能力。

2.3 论文写作手段的对比

通过表一与表二的对比内容可以看出,改革前毕业论文写作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须要阅读相关书籍,并对理论内容进行梳理。改革后学生要想完成论文的写作,就必须深入到教学一线,通过问卷或访谈等调查手段获取第一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改革前学生论文写作的手段主要是文献综述,而改革后学生论文写作手段主要是调查研究。通过论文写作手段的对比更能反映出从重视学生理论学习到强调学生从师技能实践的变化。

3 毕业论文改革对学生从师技能训练的促进作用

作为毕业前的最后一个作品,论文写作得到学生的普遍重视。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进行长期的准备。而改革前后对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的变化,也给师范生指明了准备的方向。从原来的只要学好英语教学理论,稍作整理就能完成论文写作,变成熟悉英语教学各因素内容,制定详尽的调研计划,深入教学一线,才能使论文写作成为可能。因此,毕业论文改革对师范生从师技能的训练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一,促进学生转变观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英语从师技能的训练。通过与某些用人单位沟通,大学毕业生在走入社会后普遍存在理论素养好,但是从师技能相对薄弱的现象。通过本次毕业论文改革,学生选题的来源一定出自教学实际,需要学生对一线的英语教学有全面的了解,从客观上强迫学生将从师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这样才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教学实践。

第二,促进学生转变方法,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同时,更加重视英语从师技能的提高。传统的论文写作只需学生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不须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改革后的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在自身从师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来寻找恰当的切入点,进行论文的调研与写作。因此,学生须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了解英语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具备分析教材的能力;能够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善于观察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表现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恰恰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7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递知识和文明的接力手,是点燃光明未来的火炬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深知肩负的历史寄托和责任。我清楚要成为优秀的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信息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踏实肯干,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培养出新世纪、新时期的新一代劳动者。

二、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影响和被影响的过程。多年来,我一直用自己正直、坦率、真诚、友爱的朴素人格去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为他们行为示范,用自己对学生、对事业的爱心去带动学生修正不健全的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的社会、家庭、集体的责任感。

年秋天,我父亲身患绝症,家里顿时高度紧张起来,精神压力、痛苦非常之大。但我一节课也没有耽误,只要铃声一响,我就把一切个人的困难、磨难抛在了脑后。学期末,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的时候,他们不相信,他们被感动了:有的学生来安慰我,有的告诉我他们所知道的抗癌网站,有的给我送来剪报,告诉我有关的医疗信息……我也被感动了—我没有做错,我还要坚持。

年月,“非典”肆虐之际,父亲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了他人的健康,我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学院。送走父亲后的转天,就又站到三尺讲台上工作了。看到我臂上戴的黑纱,同事们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年,第一作者“谈母语化外语教育的可行性”;年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多种智力理论与多媒体外语教学”。

四、勤政公仆

我从年1月中旬开始担任英语学院的科研副院长职务。第一次担任中层领导工作,心里充满了惶恐,这种惶恐又转化为我工作的动力。我边干边学,及时向周围的领导和同事们请教,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普通教师到中层干部的角色转换。我分管毕业论文的工作,为提高规范和整体写作水平,在有限的时间内,出台了《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规定》,《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审规定》,《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要求及评分标准》,《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旁听规定》,《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大纲》,《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剽窃问题规定》,《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这些规定都是以前所没有的,在建章立制工作上填补了学院这方面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届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总体组织、现场布置、答辩的具体操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效果。首次允许其他年级同学旁听答辩,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天津市教委专家和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我把643份论文指导教师的评语逐一重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帮助他们认真修改。这项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和赞扬,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行政工作压力大,强度高,琐碎繁杂,但是为了整个学院的利益,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我甘愿作出我个人的牺牲与奉献。期刊,第一作者)“谈母语化外语教育的可行性”;年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多种智力理论与多媒体外语教学”。

四、勤政公仆

我从年月中旬开始担任英语学院的科研副院长职务。第一次担任中层领导工作,心里充满了惶恐,这种惶恐又转化为我工作的动力。我边干边学,及时向周围的领导和同事们请教,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普通教师到中层干部的角色转换。我分管毕业论文的工作,为提高规范和整体写作水平,在有限的时间内,出台了《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规定》,《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审规定》,《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要求及评分标准》,《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旁听规定》,《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大纲》,《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剽窃问题规定》,《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这些规定都是以前所没有的,在建章立制工作上填补了学院这方面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届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总体组织、现场布置、答辩的具体操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效果。首次允许其他年级同学旁听答辩,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天津市教委专家和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8篇

1.学术英语论文写作的过程、挑战与应对策略

2.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3.体裁分析与农业英语论文摘要

4.英语论文摘要的语篇模式与作者介入——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实证研究

5.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6.中国市场营销研究英语论文综述——基于内容及来源的描述分析

7.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

8.英语专业学生撰写英语论文常见错误评析

9.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思考

10.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

11.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

12.中外应用语言学类期刊论文英语题目对比分析

13.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14.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学者国际期刊英语之对比研究

15.中外学者国际期刊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对比研究

16.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国外商务英语研究进展考察(2002—2012)

17.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陆与本族语学者英语科研论文模糊限制语比较研究——以国际期刊《纳米技术》论文为例

18.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英语论文四词词簇特点研究

19.英语论文APA格式评介

20.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21.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

22.生物医学英语论文的语言特征及写作技巧

23.英语论文写作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4.大学生英语论文写作的言据性研究

25.浅谈英语论文如何选题

26.论项目驱动下研究生英语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27.中国作者与英语母语作者英语论文中的介入资源

28.二语能力背景与隐喻思维关系的研究——在学术英语论文答辩语境下对二语隐喻的实证研究

29.英语论文自动评分系统探索

30.英语论文写作与语言学习效果的关系——一项基于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的实证研究

31.英语论文MLA格式要求评介

32.非英语专业多学科大班博士生英语论文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33.课程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展望——基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论文分析(2004-2012)

34.语篇模式与大学生英语论文写作

35.研究生英语论文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调查

36.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一次对全国112所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操作的调查

37.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的改革尝试

38.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及构建写作过程模型

39.浅析英语论文摘要结构要素之应用

40.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历时对比——以1990—1994年与2005—2009年英语医学论文中模糊限制语使用为例

41.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若干思考

42.基于语类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路径研究——以“文献综述”写作教学为例

43.等离子体物理学英语论文的用词与写作特点

44.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ERPP写作研究:回顾与展望

45.英语论文MLA与APA格式中参考书目格式的异同比较

46.英语学术论文中转述动词的时态形式及其意义

47.中外学术语篇中的重述标记比较研究

48.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9.从讲座到工作坊——英语辅修专业论文写作课的任务性和互动性

50.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51.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农业英语论文摘要分析

52.语类意识与英语研究论文写作

53.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54.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之失误例谈(一):语体

55.英语论文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56.“以写促学”提高理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57.中国英语学者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问题与出路

58.理工科英语科研论文“引言部分”研究空间构建对比研究

59.模因论与英语论文写作教学

60.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范式研究

61.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国内CSSCI期刊论文的分析(1994-2013)

62.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

63.基于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英语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64.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65.科技英语论文编辑文字加工中的语态处理

66.中医药主题英语论文语言模式特点初探

67.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农业英语论文摘要分析

68.近30年国内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研究

69.医学英语论文的撰写中英、汉表达差异的探讨

70.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71.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

72.科技英语论文中语态使用的对比分析

73.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探究式学习体系的思考与构建

74.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75.加拿大英语专业博士课程设置、学位论文评估对我国外语专业博士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启示

76.英语医学论文写作模式分析

77.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78.SCI医学英语论文写作格式和技巧

79.过程写作法在IMRAD医学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80.本科英语专业文学论文的选题

81.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82.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原则

83.再谈英语论文写作规范

84.“过程”与“体裁”的良性互动——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论证

85.模因论视角下的英语论文写作研究

86.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7.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其语用交际功能——基于科技英语论文视角

88.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

89.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创新教育策略探究

90.中国学习者英语学术论文手稿中立场标记词块使用研究

91.基于VBA的英语论文文献自动生成工具

92.英语元话语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

93.英语论文写作研究——以“易得”论文写作软件专家系统为案例

94.语料库驱动的科技英语论文词束研究

95.浅谈化学专业英语论文写作

96.人际意义的创建与维系——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的互动问题研究

97.修辞结构理论视角下英汉学术论文摘要的修辞关系对比研究

98.英语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 课程教学 反拨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35-01

该文拟论述毕业论文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分析毕业论文培养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来审视目前的英语本科教育,探索其对英语本科教育的指导性。

1 毕业论文培养环节与课程教学

教学计划上所谓毕业论文培养环节只是用来界定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而对学生的培养远不仅限于此阶段。《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也指出:“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2]由此可见,毕业论文的质量反映了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它表明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1]。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涉及到本科阶段的所有课程教学,远非短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所能及。另外,可以看出毕业论文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检测,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也集中体现了常规教学中的弊端。分析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指导常规课程教学,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必将体现到毕业论文质量上。

2 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对某高校2007、2008级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综合分析,以及对这两界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英语语言能力较差,思路不清晰,语言缺乏逻辑性。学生英语行文能力差,语法错误多,文章可读性较低。写作目的不明确,陈述思路混乱,经常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很多同学虽然用英文行文但是却用汉语思维组织语言,使行文前后不连贯缺乏逻辑性,且不注重段与段之间的粘连,整篇文章呈现出零散,脱节,中心不明确的状态。

其次,缺乏问题意识;论证过程缺乏理论支撑。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对所学的知识大多是被动的接受,很少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另外学生的知识积淀较少,无从发现问题。因此绝大部分学生的选题通过网上搜索,拼凑而来,这给论文写作带了极大的困难。再者,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被动接受,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应用到论证过程中,这使得文章缺乏说服力,大多停留于感性层面的叙述。

根据以上两个方面问题,笔者将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语言能力基础课程,高年级专业课程两类来探究毕业论文对课程教学的反拨效应。

3 对课程教学的反拨效应

3.1 语言能力基础课程

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表现出来的英语行文能力差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写作、语法或某一门课程。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英语语言能力低是所有听说读写的基础课程的问题。反思一下这些基础课程就不难找出其中原因。阅读课和听力课上教师注重传授解题技巧,如何在考试中得高分。通常课程内容是大量解题训练,而不注重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语法课大多是教师孜孜不倦地讲解语法点然后做大量的应试练习,脱离了作为载体的语言,学习语法的意义也仅仅是卷子上一个高低不同的分数而已。写作课亦是如此,固定的框架,模式,句型一切都服务于考试。综合英语本是一门将听说读写整合并形成语言自主输出的课程,但学生被要求背单词,背课文,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接受,很少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主语言输出的机会。不难看出,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的重心偏向于应试训练而忽略学生这个主体,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这样的被动接受。然而,要使教师所传授的这些语言规则支配的语言行为达到完全自由自主的程度,即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是需要大量的自主的语言输出练习才能转化为语言技能,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将语言能力基础课程的重心转向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大量的自主语言输出训练中将输入,分析,理解,归纳,总结,输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

3.2 高年级专业课程

高级专业课程主要是指语言学、文学、翻译方向的相关课程,以及一些行业英语课程。这些课程是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主要来源。然而,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却表现出缺乏问题意识,不能发现问题,更不用说解决问题。而论文选题的动因是在于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就题而论,有话可说。[3]这与基础课程养成的被动接受的习惯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激发学生的低级心里过程(lower mental process)。以文学课为例,老师讲授每个时期特点,文学贡献,某个作家的生平,著作,对文学理论进行介绍以及一些著名作品的分析,考试的内容也大致如此。学生只需要简单背诵,再现即可,背诵再现即是不需要思维的低级心里过程。而毕业论文写作恰恰需要调动学生的高级思维过程(higher mental process),需要学生有缜密的外语思维能力,批判的、系统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4]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很难通过自主思维发现问题,即缺乏问题意识。因此,对于选题往往采取“拿来主义”,以至于论文写作时无话可说,只能继续采取“拿来主义”。由此可见,高级专业课程应该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高级心里过程,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如何发现问题,用缜密严谨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结论

本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毕业论文项目和其它课程均为此系统的构成要素,它们不应是孤立存在而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5]同时,毕业论文对本科教育进行综合检测,对本科教育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促使高校改进并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反作用于毕业论文写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外语卷(修订版)[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1.

[2]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

[3] 张菁.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62.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10篇

毕业论文不仅是一项衡量学生四年所学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性考核,也是一个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北京城市学院英语(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讨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方式,并且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实践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4年4月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毕业设计(论文)旨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在2009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再次明确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从2010年起至今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英语(国际商务)专业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结合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实践,作者对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毕业论文的现状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学术气氛浓厚、重复率高。多集中于“商务谈判的技巧”、“商标的翻译策略”、“商务广告的语言特色”等,与商务实践密切相关的文章寥寥无几。学生在选题上还是侧重于文学和文化,没有充分体现出商务英语的专业方向性。多数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内容脱离实际,没有注重毕业论文的自身价值与实际意义。缺乏实证分析,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有的同学撰写的内容与将来所从事的商务活动毫无关系。大多数学生都是根据指导教师布置的论文题目独自搜索文献、分析整理资料、缺乏了团队协作、限制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如果毕业设计能够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撰写必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与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实践

1.毕业论文改革的形式和内容。

掌握商务文书的基本知识、写作方法、写作技能,能运用娴熟、得心应手地撰写各类商务文书是衡量现代商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根据我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学生实际情况和商务文书撰写的难易程度,英语(国际商务)学生选择商务报告中的调查报告(SurveyReport)开展毕业论文改革。调查报告具体要求:调查报告由2人共同完成,学生需进行社会调查、访谈或其他调研方式。要求调查报告的字数不少于5000字英文,其中含1000字中文概要,调查问卷样卷和访谈提纲样卷为中英文对照版。

2.行业人士进行调查报告撰写的指导和培训。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商务文书的撰写规范,行文要求,专业安排了行业人士对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了指导和培训。调查报告撰写的培训方案:调查报告撰写指导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调查报告的定义、结构、撰写过程进行宏观指导;第二部分主要讲解调查报告的研究方法、资料的收集与研究、问卷和访谈内容的设计;第三部分调查报告的选题和开题指导。

3.调查报告双导师指导的管理与监控。

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是依据北京城市学院办学目标和特色,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特点,通过校内英语指导教师与来自其他学院跨学科或者行业的合作导师“双导师”联合指导,重点实施理论学习环节、调研环节、理论与实践整合环节等双导师式培养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选题环节。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指导教师严格把好选题关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校外合作导师提出若干个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操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毕业论文选题来自于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既体现了实际应用价值,又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学习环节。为了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入第七学期的学习和第八学期工作岗位的实习,我们将理论环节的学习提前到夏季小学期。由校内指导教师和行业合作导师进行联合讲解。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开题报告准备等环节。调研实践环节。在夏季小学期结束后的暑期,学生要开展为期约4周的调研活动。在调研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监督和指导学生的调研实习实践活动,补充学生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商务实操能力。在这一环节,校内英语指导教师也需要及时与校外指导老师沟通,协助学生完成调研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整合环节。学生在调研实践活动后,即完成问卷发放和访谈活动,回到学校进行调研报告的撰写。学生需要在这个环节听取校内英语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建议,展开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双导师综合评定给出毕业设计的成绩。答辩环节。采用校内老师和行业人士联合组成答辩专家组,对调查报告中涉及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提问,双导师以及答辩专家组综合评定后给出每组同学毕业论文成绩。对于学生各项成绩的评定,第一指导教师占总成绩的60%,第二指导教师占40%。专业要求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严格进行前期、中期检查与考核。如果因为教师指导不力,学生没有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将追究校内导师的责任。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不认真、投入不够、完成质量差而又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学部将根据毕业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强调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弥补了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商务实战经验的弊病。“双导师制”将显著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得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从而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通过这种模式的训练,巩固发展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日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4.调查报告的评审标准要适当调整。

毕业论文评价体系是引导毕业论文工作的杠杆和指挥棒。重点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实效性,即毕业论文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研究真实做出来的,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问题,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在评价程序上,整个撰写过程采用双导师(校内英语教师与行业专家)综合评定和指导,在评审的各个环节均采用英语教师和行业专家双评审制度。评分标准也相应地区别于传统的学术论文,例如在选题上要评定“选题是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符合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要求”;调查问卷的设计上要评定“调查问卷的结构、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较为清楚地说明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上要评定“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图表对调查问卷所得结果和数据进行恰当、科学、有效分析”;在调查报告整体质量上要评定“研究结果摘要部分:论述清晰;正文部分:理论运用正确,数据分析科学、合理,论述充分,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结论与建议部分:结论正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调查报告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全文专业术语使用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毕业论文的答辩和评审标准都结合实际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评价的得体性和公平性。

三、政策建议

1.深化毕业论文以及配套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毕业论文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整合各种实践教学资源,使教学理论、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一致。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学校与企业和政府建立实践教学合作关系;请行业专家到学校授课或开办讲座;提倡英语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教学;鼓励英语社团组织承接社会项目;等等。

2.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教师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课题研究、对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等,并且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体系中;学校派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外企外贸公司挂职锻炼,以此来增进教师对社会的了解,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渗透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也可以将具有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各类人员融入到教师队伍里。通过上述措施,强化学校的实践人才培养特色,加快相关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学条件的改善步伐。

3.毕业论文的体裁和形式多样化。

毕业论文体裁可以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特点,体裁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术论文,而且可以将其拓展为商务实用文书的撰写和商务情景的模拟。前者包括标书的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策划、营销方案等,后者包括商务谈判、国际会展、商务洽谈、产品推荐会情景模拟等。毕业论文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均采用团队协作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各尽所长、发挥集体的智慧。

作者:吕英莉 郭晓霞 刘已初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2]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R].

[3]李志生.建筑工程招投标实务与案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刘晓辉,魏俊玲.浅谈经济全球化中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J].中国商贸,2009,(15).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85-02

一、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困境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训练和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然而,当前我国许多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存在抄袭现象严重、同质化现象普遍、写作不规范、选题陈旧、立意不清、质量低下等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广泛地调研和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学经验,总结出造成毕业论文工作问题重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一般都安排在大三下至大四毕业的三个学期开展,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正是用人单位招聘和学生复习考研的高峰期。大多数学生由于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用于找工作和复习备考,因此客观上造成他们没有太多精力去顾及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2)许多高校鲜有专门针对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以及指导学生写作专业论文的课程。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素养的培训和练习,从而缺乏必要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3)学生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初次接触大多始于大三下学期的毕业论文选题阶段,彼此间在还不够深入、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了论文选题和撰写环节,缺乏了必要的磨合和适应环节,也为后期指导过程中教师无法高效并因材施教地给学生提供论文写作指导埋下隐患。

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和毕业论文现状的不近人意两者间日渐彰显的矛盾张力凸显了当前急需改进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紧迫性。本文倡导将本科生导师制引入至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当中,让本科生导师兼任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以期为解决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的教学困境、提高论文指导成效和提升学生综合科研素质寻找出路。

二、本科生导师制与英专毕业论文指导研究概述

导师制是书院教育的精髓,其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欧美诸多一流大学培养学生的重要教育形式。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被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本科生导师制指在本科教育阶段引入导师制,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和心理疏导,从而促使教学与教育结合、教育与管理挂钩,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本科生导师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将单纯的教学活动提升到教育的高度,这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导师需对学生实施教学和思想的教导、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引导,并对学生的疑问提供解答。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本科教学阶段逐渐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当时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曾在部分院系中尝试本科生导师制并由此掀起研究热潮。但是随后由于高校扩招和师生比的不断攀升,本科生导师制渐渐陷入困境,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停滞不前。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在线搜索发现,国内人文科学类别下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始自2004年至今总数仅16篇。这些研究多是对本科生导师制内涵、推广意义和实施措施的理论性讨论(孟宪军,2004;靖国安,2005;姜晖,2011;周志高,2012),教学实践性研究还十分欠缺。

关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相关文献不仅数量较缺乏,而且该领域研究还存在研究内容比较分散、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的问题。通过梳理和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我们发现现有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方面的文献内容涉及的有:关于指导对策(王秋华,2002)、写作方法(翟忠和,2000;宋飞,2001;尤肖南,2004)和引文规范的(钟伟珍、黄国文,1999;刘新民,2001),有针对管理、评估或写作教学具体环节作较深入论述的(李家云,1999;余曼筠,2001;黄小苹,2002;李萍,2003),还有调查现状的研究报告(穆凤英,2001;王崇义,2004;杨宇红,2009;张春芳,2011)。然而针对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学环节探究却很少。其中从本科生导师制视角探究毕业论文指导的研究论文更是凤毛麟角,仅2篇(刘洪泉,2005;王娟,2007)。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我们试图在本文中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探究本科生导师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中的应用价值。

三、本科生导师介入下的英专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究

1.模式设计和内容。本科生导师制作p为辅导员和专业课任课教师工作的延伸和拓展,重视师生间的人际互动,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挖掘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本科生四年的大学生涯里,导师通过跟踪式的指导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引导,密切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极大关怀。将本科生导师制融入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让本科生导师兼任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使得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成为本科生导师四年导师生涯中的一个自然终结环节,对提高论文指导成效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在具体的教学模式实施环节里,我们拟通过本科生导师介入式的英专毕业论文指导实践达到如下教学目标:(1)唤醒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元认知意识,激发其论文写作的主观能动性;(2)根据学生特长、知识面和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将论文选题和自身职业发展相结合,增强其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3)通过分步骤、有侧重的教学实践,加深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保障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和提高论文的总体质量;(4)通过个性化指导,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术规范性、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

2.模式的教学价值。现有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因教学和实践时间过短、学生对科学研究认知不足、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间了解不够等诸多弊病的影响,存在优质论文“难产”、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和创新思辨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等问题。上述本科生导师参与毕业论文指导的应用模式可为解决上述教学问题提供实践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导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提早体验科研实践和毕业论文写作,增强其对学术研究的认知并为其毕业论文的写作争取更多的实践时间;(2)导师和学生间的人际互动,保障了导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论文指导的针对性;(3)导师采用个性化培养方式,引导学生将毕业论文选题和其今后职业发展相结合,可增强其创业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4)导师分步骤、有侧重地因材施教,可在保障学生论文质量的同时,加强其学术规范性,提高其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进一步概括即为,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毕业论文的撰写采用本科生导师制兼任论文指导教师的思路,这是缓解当前毕业论文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学术意识不强、论文指导教学效率不高等教学瓶颈问题的一剂良药。

四、结语

本科生导师兼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学工作可优化师资配置,在保证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其论文写作质量的同时,还能因材施教地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及他们的创新和思辨能力。笔者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高校教书育人工作正在探索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将其应用于英语专业高年级毕业论文教学研究还处于尝试和建构阶段,亟待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完善。笔者也希望后续能有更多的项目采用问卷调查、教学实践等多元研究方法,运用定性和定量数据,对本科生导师制在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综合性研究,推动本领域实践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晖,孙永君.高校英语专业导师制模式构建与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12):155-157.

[2]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理论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68-70.

[3]穆凤英.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4):138-142.

[4]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4,(3):59-64.

[5]王秋华.外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对策研究[J].外语教育,2002,(2):332-337.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毕业学生;就业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39-02

如何实现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目前已成为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被动局面,高校必须根据英语专业的特点,紧跟时展的步伐,积极推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1.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由“热”转向“冷”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从2000年到2009年,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一直居各专业前10位。特别是伴随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持续看好。但是,从2010年开始,英语专业毕业生连续三年居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排行榜的榜首,英语专业还被划定为就业率持续走低、失业量较大且薪酬较低的高失业风险专业[1]。这意味着,高校英语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已经由“热”变“凉”,甚至遇“冷”。

2.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门槛由“初级”转向“高端”

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就业市场需要的是精通专业技能、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比如,翻译专业中的“同声传译”就要求从业者的英语听说能力要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感、语调要好,对母语为非英语的发言者的口音也要了解,对政治、金融、制造、环保、文化、哲学等领域要通晓,同时要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因此,该领域已被列为最需人才和含金量最高的领域。由此看出,英语专业就业的门槛已经由“初级”转向“高端”。

3.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要求由“一专”转向“多能”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所以英语专业毕业学生在运用英语与人交流时就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比如商务英语专业就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要熟悉商务法律法规,具备计算机及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能力,同时了解对外贸易、涉外商务、会计、金融、投资、保险及旅游等行业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惯例。这也就是说,该专业的毕业生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要将自己打造成为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影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

1.高校盲目扩招造成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饱和

几年以前,在高校扩招的浪潮中,扩招最多的专业是英语这类“热门专业”。相关调查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具有英语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是200多所,2004年变成了598所,到2011年已增加到959所。与此同时,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也从综合类、师范类扩展到财经类、理工类、农林类和文体类等,这导致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饱和。

2.英语专业的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近年来,一些新兴领域成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福地,如传媒、金融、通信、咨询、物流、娱乐及体育等行业。这些行业对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较高或较多的要求。但目前一些高校英语专业的建设尚不成熟,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较多地集中在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和英语教育上,而翻译、文化研究、商务英语、科技英语、语料库语言学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3.教学方式不够科学,致使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也不能较好地适应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对于很多院校来说,其教学内容仅限于大纲的要求和课本上已有的,所以最终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相对陈旧,且其结构也不合理。以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常常以自己为中心,还用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甚至不给学生以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机会[2]。这样,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的面一般都较窄,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也不强,其就业竞争能力当然也不会较强。

4.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观不成熟[3]

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4]。其中,不少学生甚至不认真思考自己的前途问题,所以就更没有一个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出现这种状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学生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也缺乏寻求顺利实现就业的主动性。及至毕业,许多学生也只看重眼前利益,不考虑自己的专长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没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所以也往往会丢失一些合理就业的机会。更有甚者,因为过分地考虑待遇,过分地在地域等问题上计较,一些人还成了“自愿”的失业者。

三、促进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学校对策

1.确立与就业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毕业时所具有的能获得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能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它是大学毕业生拥有的对雇主有吸引力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组合[5]。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探索英语专业教学如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也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就成了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高校应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实现这种改革,目前重要的是,应利用英语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有紧密联系的状况,以牵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朝着有就业竞争能力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出具备较高的科学和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英语人才。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要提高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必须根据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搞好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在建设课程体系时,要考虑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课程结构,明确各类课程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基础理论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其他相关课程,使之与培养目标的要求相符合,并将相关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3.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专业学习与文化学习脱节,从而导致了学生听说能力差、文化素养不够、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的出现[6]。在对上海地区企业进行的一次需求调查中发现,在回答“大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有与其专业岗位相关的外语能力”这一问题时,91% 的企业选择了“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7]。2009年大连国际IT人才招聘大会吸引了戴尔、惠普、华为等200余家企业参加, 企业提出人才需求5000多个,应聘者近2万人。然而,60%的应聘者因不具备专业英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而落选,说明其英语水平与企业的需要相差甚远[8]。为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就要完善自己的专业课的课程设置,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英语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他们在课堂上无法预知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借鉴别人的经验予以解决,这样也会弥补课堂教学与实际脱节的不足。

4.构建专业演练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孤立而分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面向就业,实施实践性教学。这样,也就要求要加强专业演练教学的建设,要在明确职业指向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现今,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实践教学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是加强各种综合实践演练,加强诸如英语演讲与辩论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计算机辅助下的专业翻译能力、对中西文化的英语表述能力和多学科背景下的英语贯通能力的训练。进行这类训练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同时,高校还可依靠社会和企业,安排学生到企业或社会相关部门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演练。这有利于增加学生演练中的“含金量”,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全面锻炼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5.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高校应加强对授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课的审查力度,严把任课教师上讲台关。高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应全程跟踪任课教师的授课,定期召开教学状况分析会,以便能够认真听取在校学生和已毕业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提出解决存在的问题的办法。高校还应在教师授课质量与教师评职获奖之间建立起联系。部分教师授课内容很丰富,态度也很认真,但缺乏学生就业需要的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因而也感觉离自己的需要较远。据此,应设法增加教师对社会、对企业的了解。除了到国内外相关高校参访或调研外,教师也应多参与社会实践,应与从事英语相关工作的人员多接触,从中了解他们工作、学习甚至生活的实际状况,借此丰富实践经验,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团队. 2010大学生就业报告暨2010年就业蓝皮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赵永欣,孙乃荣,闫惠. 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对学生就业思维的 影响[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

[3]杨志坚.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4).

[4]蔡芝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37(1).

[5]张惠丽. 关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0).

[6]查建中. 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 中国大学教学,2008(5).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论文写作 选题方向 可行性

一、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性环节。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具有一般写作的意义,而且有其特殊的作用:即培养科研创新意识,锻炼思维组织能力,训练语言运用能力,激活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等。而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论文选题多年来一直是学生和指导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使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论文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即价值。

二、论文写作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生受其自身知识的局限,选题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题目范围过大。比如,有的同学选这样的论题:“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English Culture”,“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其二:题目不够新颖,缺乏创造性。笔者发现,如果选题是文学方面的,题目大都集中在《红字》、《苔丝》、《简爱》、《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飘》等少数几部文学作品上。其三,学生思路太窄,部分题目存在某种雷同现象。以此为根据,笔者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三、论文写作中选题的方向

论文选题应该符合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一般来说,英语专业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选题:

1.文学、文化方向

对文学的研究指的是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形式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以及对作品中的人物、主题、产生的背景、作家的风格、派别等进行分析和评论。学生可以阅读一本或几本英语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个案或对比研究,或对一个或两个英美作家进行个案研究或对比研究,包括作家的出身,所受教育,经历,爱情,家庭,所受其他作家思潮,哲学流派的影响等。也可以以文体分类的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包括小说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等。

2.翻译方向

口、笔译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口、笔译方面毕业论文的选题大致有以下范畴: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理论评介;译文评价;翻译与文化特殊用途语言翻译(如外贸、体育、旅游等专门行业汉英翻译);翻译与文体、修辞;翻译实践等。

3.英语语言学方向

语言学与语法有相关、相连和包容的关系。语言学和语法选题大致包括:语音学,音位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方言;语法学,词法,句法,功能,转换,对比等;词汇学;构词法;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对比;外来词语等。

4.英语教学法研究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外语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与新式教学法比较;各种教学法比较:优势和不足,相辅与互补;分层次教学,优势与弊端,可改进之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利用先进教学辅助设备和手段进行外语教学等。

四、论文写作中选题方向的可行性

关于选题是否有研究的可行性,Creswell 建议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首先,就时间、资源、语料收集而言,该题目研究是否可行? 其次,研究者个人是否对该题目感兴趣,以保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与足够的重视? 另外,该研究是否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观点?换句话说,应遵守论文选题的三原则:价值原则,能力原则,兴趣原则。毕业论文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其次,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题,选择自己能够找到充足材料的题目。论文要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和远见,应该发人深思,使人受益且获得新东西。

根据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原则,结合学生选题的方向及常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文学文化方向选题。这方面的选题资源很多,也是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学生很难跳出一个思维定式,经典名著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该说的已经都说了,怎么创新呢?能够有所突破很难。不过,为了避免学生选一些老掉牙的题目,可以选择新的突破口。比如,选题“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等,笔者认为,这是比较好的题目,写起来可以结合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思也不乏味。还有,学生可以从所学课本取材,《高级英语》的课文大都来自原著,从这方面着手,既挖掘了课本,又开拓了知识,还完成了论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有的同学就有这样的选题:“On the Culture Conflict of”Everyday Use“ by Alice Walker”。再者,也可以从影视文学选题。(2)翻译方向的选题。学生在这一方向选题思路很窄,容易集中,有可能选题部分或全部重复。诸如选题“Culture Difference in Advertisement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Proverb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Color Word and Its Translation”这些题目看似不同,其实写起来可以换汤不换药,可套用相同的写作风格,相同的提纲。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扩大视角,比如,“关于对外交流翻译中不足的反思”是一个较好的题目。可以从电影名的误译,旅游翻译的误译等多方面入手。(3)英语语言学方向的选题。这方面的选题令一般作者望而却步,因为涉及到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是自己能把握的或感兴趣的。但不容易与别的同学重复,也容易创新。比如,“网络发展中的英语进化”就是个不错的话题。(4)英语教学法方向的选题。此选题能查阅的文献很多,也能激发作者的兴趣,只是不太容易把握,涉及到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等。比如,选题“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需要做相应的实验。

综上所述,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查阅书刊文献资料,通过文献阅读,了解某一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每个方向的选题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能力的学生也可有选择地把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文化学等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或对上述学科进行某种类型的比较,寻找一个突破口,建立自己独特的课题,以便能够产生“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的突破性效果,能够形成“弃暗投明”、不落俗套乃至别开生面的选题风格。

五、结语

撰写毕业论文前应当重视选题,深思论文的选题是否有新意、有创见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与本专业有关系、选题范围是否过大。而且应当特别考虑论文题目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题目是否简洁、大小写是否符合规范等几个环节,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题目都不可晦涩难懂。

参考文献:

[1]田贵森,段晓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

[2]Creswell J W. Research Design :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M] .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1994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思辨缺席

一、引言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毕业的条件,旨在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因此, 英专本科毕业论文的评判标准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和是否具备独立的见解、创新的意识。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生不仅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了解学术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是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因此,在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中,毕业论文是重要的考察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专业本科教学的质量。

从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把握学生的分析能力、论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综合概括之即思辨能力。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问题已成为英语教育专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批评之声在高等教育界此起彼伏。本文管窥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思辨缺席的问题,并从一直以来的传统的外语教育模式上寻找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分析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思辨能力的教学途径。

二、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思辨缺席现象

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暴露了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现象严重,有研究者指出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主要问题包括态度不够端正、学术研究能力较低、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我国的英语专业本科生阶段缺乏学术研究氛围、缺乏足够的学术指导、缺乏足够的论文写作训练。[2]就毕业论文的思辨缺席问题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部分学生论文的论点毫无新意,论文只是在重复他人的结论,并且选题陈旧;(二)论文泛泛而谈,没有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思维的创新;(三)有的论文题目大而空,完全是缺乏思辨的介绍性文章;(四)论文本身只是简单的拼凑和堆砌材料,少有论述和辨析,没有运用分析、综合和判断,因此结构松散、论证乏力;(五)在遇到需要探究、分析以及阐述某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时,不能找出事件背后的本质和主要矛盾,往往思维混乱,只是浅显的指出表面能看到的东西。

三、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思辨缺席成因

这样的结果将会是培养出在未来没有创新能力也不可能有创造性成果的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在英语专业教师抱怨论文难写以及缺乏论辩能力的原因。毕业论文的思辨缺席问题充分的暴露出英语专业教学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英语专业教学以追求专四和专八通过率为导向,重视全面培养语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重视语言的模仿和记忆,忽视分析和思辨训练,教师也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由此,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高校多开设了学术英语写作指导课程,但该课程无论是课时还是教师指导的学术训练都严重不足,课程教学效果甚微。在英语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学术英语写作和专业写作课程的设置,其教学资源的投入与毕业论文的权重形成极大反差,学生在实际的撰写阶段仍对论文写作认知和实践知识一片空白,加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的不理想,学生在大四阶段求职升学等事情的诸多干扰造成论文难写、不会写现象普遍。

四、针对毕业论文思辨缺席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为达到“以写促思”、“以思促研”的多种能力建构的培养目标,有必要对英语专业大二到大四的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在整个英语专业课程学习中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进行学术熏陶,唤醒学生的学术意识,树立坚定的学术信念。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渠道的拓展学术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多视角的观察事情并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大四的毕业论文写作获得写作灵感而做好前期的准备。

第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教师间广泛交流学习掌握前言学术动态,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科基本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知识、学术研究特点、写作一般步骤,论文基本篇章结构,并结合具体范例讲解写作策略和技巧。根据学生现有的和临界的能力对论文主题选择、写作质量、论文长度等提出循序渐进的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1-2篇论文,并在论文完成后以书面形式对写作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反思。

第三,教师应就论文写作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和联系,并对写作过程进行细致管理。在论文写作前,教师首先介绍有关的研究理论和发展动向,帮助学生选题,指导学生从网络和图书中获取信息并有效的提取和分析资料。然后安排学生异质分组交流讨论,就主题的研究提纲、框架等展开集体的思辨。

总之,为了切实改变当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教师应认真反思课程教学,强化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其思辨能力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正栓.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指导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翻译实践;翻译评论;创新能力

    Abstract: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processes. However, at present, the major problem in graduation thesis on translation studies is lack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e, and the same is true for graduation thesis on linguistics, literature, cultural studies, etc.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conduct reformation. The author has attempted some changes, and better result has been achieved.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necessity of the changes, what and how to reform and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o inspire this kind of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lation commentary, innovation ability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论文写作更是语言及相关科学研究的一次基本训练,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近年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成果卓越。但在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这一领域还未见正式的调查与研究。毕业论文的撰写、指导与答辩是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前的一项重大的教学活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目前,教育部又把毕业论文列为英语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然而现状却令人担忧。本文作者在指导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时,进行了改革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缺乏创新性

    目前,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性,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选题

    根据历年来学生毕业论文的统计,写文学的论文最多,这不仅仅是某一届的个别现象,往届情形亦如此,而且其它院校也有类似现象。这与文学的影响、文学的吸引力、文学课开课的多少都有关系,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学的资料多而且相对好查、好懂,由于文学方面学生可参考的文献丰富,因此,论文就会写得丰满、顺利一些。所以,文学类的毕业论文较多。而翻译类、教学类和文化类的论文相对较少,这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参考资料有的太专业,抽象难懂,有的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甚至需要教学实验来验证,这些都使学生望而却步。

    1.2 参考资料

    随着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参考资料、报刊杂志的数量和来源比从前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利用这些资源。一半以上的同学利用网上资源获得自己论文中所需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参考和运用一切可接触到的资料是撰写论文的重要过程,但如何从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并通过分析吸收到自己的论文中,很多同学一片茫然。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一半以上是完全借助他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