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

指导思想论文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所谓统计思想,就是在统计实际工作、统计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统计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等思想。文章通过对统计思想的阐释,提出关于统计思想认识的三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统计学;统计思想;认识

1关于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既研究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也研究统计方法。统计学是继承和发展基础统计的理论成果,坚持统计学的社会科学性质,使统计理论研究更接近统计工作实际,在国家和社会得到广泛发展。

2统计学中的几种统计思想

2.1统计思想的形成

统计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经历统计观念、统计意识、统计理念等阶段。统计思想是根据人类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开展各种统计实践、统计理论研究与概括,才能逐步形成系统的统计思想。

2.2比较常用的几种统计思想

所谓统计思想,就是统计实际工作、统计学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统计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现分述如下:

2.2.1均值思想

均值是对所要研究对象的简明而重要的代表。均值概念几乎涉及所有统计学理论,是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均值思想也要求从总体上看问题,但要求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故也体现了总体观。

2.2.2变异思想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它的前提则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统计方法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2.2.3估计思想

估计以样本推测总体,是对同类事物的由此及彼式的认识方法。使用估计方法有一个预设:样本与总体具有相同的性质。样本才能代表总体。但样本的代表性受偶然因素影响,在估计理论对置信程度的测量就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

2.2.4相关思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变化中,经常出现一些事物相随共变或相随共现的情况,总体又是由许多个别事务所组成,这些个别事物是相互关联的,而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总体又是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形成。因而,总体中的个体之间、这一总体与另一总体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

2.2.5拟合思想

拟合是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所有实际事物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这种方法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拟合的成果是模型,反映一般趋势。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式和基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

2.2.6检验思想

统计方法总是归纳性的,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可信,检验过程就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

2.3统计思想的特点

作为一门应用统计学,它从数理统计学派汲取新的营养,并且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学方法,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在统计思想的体现上与通用学派相比,还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其基本特点能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

(1)统计思想强调方法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2)统计思想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统计思想强调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4)统计思想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

3对统计思想的一些思考

3.1要更正当前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统计学家高尔顿曾经说过:“统计学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非凡能力,当科学的探索者在前进的过程中荆棘载途时,唯有统计学可以帮助他们打开一条通道”。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可能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此外,有些人认为方法越复杂越科学,在实际的分析研究中,喜欢简单问题复杂化,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其科学含量。其实,真正的科学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追求复杂化。与此相关联的是,有些人认为只有推断统计才是科学,描述统计不是科学,并延伸扩大到只有数理统计是科学、社会经济统计不是科学这样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至少是对社会经济统计的无知。比利时数学家凯特勒不仅研究概率论,并且注重于把统计学应用于人类事物,试图把统计学创建成改良社会的一种工具。经济学和人口统计学中的某些近代概念,如GNP、人口增长率等等,均是凯特勒及其弟子们的遗产。

3.2要不断拓展统计思维方式

统计学是以归纳推理或归纳思维为主要的逻辑方式的。众所周知,逻辑推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基于观测到的数据信息(尤其是不完全甚至劣质的信息)去产生新的知识或去验证一个假设,即以所掌握的数据信息为依据,归纳得出具有一般特征的结论。归纳推理是要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透过偶然性去发现必然性。演绎推理是对统计认识能力的深化,尤其是在根据必然性去研究和认识偶然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3.3深化对数据分析的认识

任何统计研究都离不开数据分析。因为这是得到统计研究结论的必要环节。虽然统计分析的形式随时代的推移而变化着,但是“从数据中提取一切信息”或者“归纳和揭示”作为统计分析的目的却一直没有改变。对统计数据分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同样的数据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分析结论;二是我们所面对的分析数据有时是缺损的或存在不真实性;三是我们所面对的分析数据有时则又是海量的,让人无从下手。虽然统计数据分析已经经历了描述性数据分析(DDA)、推断性数据分析(IDA)和探索性数据分析(EDA)等阶段,分析的方法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与人类不断提高的要求相比,存在的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必须深化对数据分析的认识,围绕“准确解答特定问题并且从数据中获取一切有效信息”这一目的,不断拓展研究思路,继续开展数据分析方法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2004,(05).

[2]庞有贵.统计工作及统计思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3).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新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我国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化代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根据我个人学习《决议》的初步心得,我国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学习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对青少年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的思想教育,这是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好《决议》基本任务的关键。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主要内容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动力,以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为标志,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明确农业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智力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能够长时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形式,其他分配方式作补充;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逐步实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实现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第三步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程度,基本上实现四个现代化。

大家知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以蒸汽机为标志的首次产业革命,以电动机、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逐步形成全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一体化。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基本矛盾而派生出来的经济危机和抢夺世界市场而由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尽管现在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较小,但这种制度长期形成的国和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各民族之间不同的而产生的矛盾,从而形成的地区间的局部战争至今不断,为了从根本上发动战争和制造灾难的资本主义制度,列宁领导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中国人民“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知,即将过去的20世纪,也就是战争和革命的世纪。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吸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这个教训概括起来就是六轻六重:“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环保;重个人,轻集体;重本国,轻世界”。由此产生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一国之内和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世界上少数富国强国,借“人权”、“民主”、“自由”等幌子,对大多数穷国、弱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实行经济上的掠夺、将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污染转嫁到第三世界的双料殖民主义。

为了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和现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再三强调:我国实行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要协调发展,城乡一起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一起抓。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倡导富国和穷国、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一律平等,引导全人类向和平、发展、进步、繁荣方向前进。

各级各类学校在学习和落实《决议》过程中,同时要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其中非凡要重视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目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我认为,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实行“三个尊重”,这既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又是落实《决议》必须把握的指导思想的要点。因此,要将学习落实《决议》和坚持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中主要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即要求教育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大家知道,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现代化就等于工业化,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它既未区分古代小农经济和现代大农业经济,又未考虑当今世界57.7亿人口中,发达国家只占11.7亿人口,46亿人口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80的人口都在农村,假如农村、农业、农民不现代化,这些国家就根本谈不上现代化。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用农村的愚昧、落后创造城市的文明、进步”。现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而要走城乡一起现代化的新路。中国一直强调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并且再三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从而实现城乡一起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农村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广大农民创办起上千万个乡镇企业,据1995年的统计,全国共有乡镇企业2463万家,总产值5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28,出货值4400亿元,利税3095亿元,从业人员1.26亿人,占全国剩余劳动力的一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实行亦工亦农,就地利用物力和人力资源来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农业脆弱、农民贫困的状况,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尽快地奔赴小康。现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有了良好的起步。例如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总结该村经济腾飞有三靠:一靠教育,二靠政策,三靠干部。华西村早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现正在普及高级中等教育。华西村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区别也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时,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思想教育中,要以“育人”为中心、“做人”为主线,来规划和实施《决议》。正如《决议》所指出的,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非凡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在“三个面向”战略方针指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家庭教育,优化整个社会的育人环境,从各个方面各条战线形成培养“四有”新人的合力,从小至大,逐步养成“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里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四有’好公民”。为此,要注重探究和改进以下五个方面的新问题。

第一,要善于利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育人”和“做人”的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有利因素大致上有三点。一是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平均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得比资本主义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增强,广大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二是城乡落后面貌正在得到迅速改变。我国不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是改变农村落后、愚昧状况最好的国家。据统计,中国1978年有贫困人口2.5亿人,经过党和政府实行推广科技的“星火”计划,改良耕作技术和推广优良品种的“丰收”计划,实行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燎原”计划,经过18年的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目前的6500万人,也就是说,78的人已经脱贫致富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心,最近已下决心,要在2000年前,努力解决剩下的6500万人的贫困新问题,从而使12亿人都一齐奔向小康。三是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获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正在大力抓紧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涌现出张家港市、天津市和平区等先进典型,而且还涌现出徐虎和李素丽等模范人物,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今后将随着《决议》的落实,逐步达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在全国范围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就可以避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滑下来的老路。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而产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困惑和动摇。这些消极因素,又会对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有利因素来克服负面影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能够认真形势,明白道理,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能成功的信心。

第二,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合一的原则。要把课堂讲道理和走向社会了解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要善于利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部门的倡导,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要让学生看一百部好电影,唱一百首革命歌曲,看一百本好书,参观一百个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项活动。同时,学校自身也因地因校制宜开展校庆活动、运动会、艺术节,升国旗、唱国歌,请劳动模范、老干部、老红军和老校友作报告、讲传统,收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实效。切忌“假、大、空”,搞形式主义。

第三,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指校舍、教室、实验室、图书仪器设备和校园的整个布局力求绿化、美化;软件建设主要指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各种规章制度等精神面貌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当前国家财力物力有限和教育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精神,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来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硬件建设力求简单、实用、大方、美丽,软件建设力求高尚、育人、实效。要力求使校园文化建设既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能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起示范功能。

第四,在“三德”教育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以社会公德为标准,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家庭美德教育为基础,使三者有机地形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目前,我国12亿人口生活在3.2亿个城乡居民家庭之中,每个家庭都是整个社会的基层细胞,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就要依靠3.2亿家庭。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既要发扬中华民族子女孝顺父母长辈的美德,夫妻双方忠诚相爱、白头偕老、关心保护子女的传统美德,又要具有男女平等、喜好学习、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家庭成员中只有切实做到子女对老人尽“孝”、夫妻双方忠诚相待、父母对子女既爱又教,才能达到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有少数男女青年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性解放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克服这种消极影响。

至于说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新问题,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天下父母皆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非凡是随着独生子女日愈增多,许多年青父母正在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教,但也有不少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期望过高和受到不上大学不成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家教不甚得法,往往采取加重子女学习负担的方式(如有些学校布置更多的作业,让子女上英语班、计算机班或其他学科补习班等),为使子女能考上重点大、中、小学,忙得不亦乐乎。正如一个人食之过多的东西反而消化不良一样,不仅收效不大,反而有损于孩子的健康。更有甚者,为了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习,就不让孩子参和家务劳动,使孩子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小姐,这就难于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许多学校现在都在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从孩子的心理、生理、喜好、喜好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应该提倡。

各级各类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校中尊老师,家中孝父母”的教育。现在我国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小型家庭日愈增多,“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大家庭日愈减少,儿孙利用节假日去看望父母、祖父母,享受一次“天伦之乐”,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年青人,平时对父母少奉献而多索取,父母故去时兄弟姊妹之间去争夺父母有限的遗产,甚至有人把失去生活能力的父母推之门外而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这种不良现象也要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加以克服,并果断杜绝。

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指导下,依靠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和各界知识分子开拓创新,奋发努力,艰苦奋斗,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当前的新问题就在于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不高、效益较差、浪费很大的新问题。解决这个新问题的关键在于一要进行技术开发,二要加强科学管理,三要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这三者都要依靠倡导“爱岗敬业、老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现在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职业岗位上亿万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只要有李素丽、徐虎式的高尚职业道德,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问题,正是由于相对稳定使得我们难以用发展的眼光去把握它。当前坚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忽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

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中,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问题已经被边缘化,甚至被忽视掉。随着高校扩招,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不断增长的矛盾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和实践中着力解决的问题。围绕着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方法、特征等等问题成为了理论界深入研究的问题。然而,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却被“雪藏”于理论之中,没有人进行专门挖掘。在实践中,由于全社会关注的是大学生就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关注的重点往往也是就业。他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价值取向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定的约束,但是模糊的价值取向往往被忽视从而始终敌不过现实,往往理论让位于了现实,就业与否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功利性和狭隘心态,导致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往往成为了一种流于形式的口号。

(二)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滞后

当前,所有高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性强、情感丰富、富于理想、易受外界干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进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缺位,从而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后的收入很可能不如农民工收入,读大学的时间还不如自己到外面打工挣钱。面对这样一种读书无用论思想,如何从价值取向角度帮助大学生认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实现二者统一是需要我们予以回答的。

(三)片面理解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由于对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忽视导致在实践中对于该价值取向的理解不统一或者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展工作,因此,对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解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比如,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的形成和完善并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达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理想和国家统一需要长时间的过程。由于片面的理解,在定位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时,往往只重视择业的学生,忽视其他在校生。其实,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覆盖所有在校学生,只是必须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片面理解也使得我们把学生就业作为判断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忽视了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二、坚持就业指导中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取向应处理的几对主要关系纠正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辩证地把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一)做好就业指导与突出人文关怀

就应然的角度而言,人文关怀应当内含于就业指导当中。然而,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过去人们通常会简单地认为就业指导是技术性工作,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学生找工作,从而割裂就业指导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要么忽视人文关怀,要么轻视人文关怀。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贫困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的择业问题备受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尽管如此,由于体制、机制、方法等原因,当前就业指导与人文关怀还存在水乳难融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摆脱传统思维,正确处理就业指导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将二者炼成“一块整钢”。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需要我们摒弃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并在做好就业信息收集、,求职技能培训,学生择业观树立等等就业工作的同时,在择业学生中建立特殊困难学生排查、帮扶,心理问题学生预警、干预,家校联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养等等人文关怀机制。

(二)积极引导与学生主体角色定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和客体性问题时,学生往往片面地被理解为教育的客体,成为了被灌输、被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忘记其实学生本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他们也是主体,而且内因是根本,只有让学生成为主体,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即将毕业的学生多数都在校外实习、求职,实习的忙碌、求职的压力使得他们很少和教师保持有效的沟通。空间的距离,时间的难以把握,教师也难以对这部分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解决择业过程中的思想问题自己就是最好、或许是唯一的“老师”。因此,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尤其需要学生实现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化。这样的转化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在就业指导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精神,提高战胜挫折的勇气,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三)学生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

毫无疑问,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就像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青年只有在满足国家建设需要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我们要通过长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市场经济不良思想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国家需要统一起来,刻苦学习,努力奋斗,修身成才,将青春奉献给国家建设。这样,学生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四)把握多样性与创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作了阐述,对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和大学生就业和成才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高等学校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进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党和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学生就业指导有着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2002年以来,就业工作作为高校“一把手工程”被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的各种教育因素都有不同的作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育作用,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核心和灵魂,并贯彻其全过程,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提高大学生对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步骤,认清国家现行的就业方针、政策,从而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自觉接受政策的约束,在政策的范围内就业;引导学生认识和对待就业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答他们对就业形势认识中的困惑和疑问;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全局与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正确的认识和观念下进行正确的就业选择。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能引导大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能约束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树立良好的求职求德;能促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快能变角色,激励他们在任何职业领域都爱岗敬业。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基本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想。

择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同时又能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是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引导他们在为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能帮助他们从现实出发,调整就业期望,并为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

2.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职业价值观含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在从业过程中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在对社会贡献中实现自身价值。

3.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的。

使他们认识到无论身在何处,都应当心系祖国心系民众……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三、清除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

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急剧变化,新旧观念不断更新、更换的时期,在旧的观念没有完全打破,新的观念没有完全建立起的转型条件下,再加上各种外来思潮的冲击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很容易受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防止和清除不良思想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顺利成才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消除大学生遭受不良思想侵蚀。因为,解决思想领域的问题,不能靠强迫命令,只能靠深入、细致、长期、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抛弃旧的思想观念,不断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式是我国改革进程中的新事物,需要大学生树立起全新的择业观念。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决定了它能把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从而引导大学生抛弃传统的与当前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2.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危害性。

坚持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价值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3.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签别力和意志力,抵制各种不良思想侵蚀。

四、及时纠正当前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思想和行为上存在的偏差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期,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不自觉地把是否有利于就业作为衡量各种问题的标准。加之思想上的一些误解和困惑,必然导致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当前,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思想和行为上主要存在的偏差表现在①对学生出现的“就业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②择业观念趋向功利化。③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存在诚信缺失行为。④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主要有第一,自负心理。第二,自卑心理。第三,攀比心理。第四,挫折心理。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有的转化功能和调节功能,可以及时纠正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偏差。

1.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大学生注入新的知识。

影响或改变其原来错误的体系,使大学生对就业问题有一个全面、正确认识,使其在认识上发生转变。

2.通过反复教育。使大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认同。

然后服从,最后内化形成自己的新的正确的思想观念,比如新的择业观。

3.这种新的思想观念会促使大学生对错误的行为进行纠正。

如大学生有了诚信就业的思想,就会对自己不诚信的就业行为进行矫正,直至以正确的行为代替错误的行为。由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反复性,因此对大学生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转化也需要不断的反复。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主要是通过心理调适的途径纠正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不良心理。思想政治工作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恰当的方式,如心理咨询,对毕业生进行具体有效的心理调适。引导毕业生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顺利就业。

五、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要的健康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体力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心理素质决定了大学生能否客观正确的认识自我和社会的需要,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第二,就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能否接受各种考验,能否果断处理各种矛盾,能否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择业目标的实现,起着促进和保障作用。第四,大学生求职择业完成后即将在工作岗位,角色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环境的变化,都需要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去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和环境。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要的健康心理素质。

1.培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大学生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学毕业生重要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有了自信心,在求职中才能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和从容不迫的风度,由此赢得用人单位的赏识和信任,有了自信心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地认识和估量环境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并以最旺盛、最活跃的精神状态去克服困难,以足够的耐受力面对挫折,以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能把握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和心理变化规律,通过各种各样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首先,新生一入校就对他们进行“爱校、爱系、爱专业”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增强自信心的前提。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信心。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都予以肯定和赏识。教师的赏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有着深刻的影响。除此以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帮助大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所遇到的困难,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战胜困难,满怀信心迎接挑战。

2.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进取心。

所谓坚韧不拔的进取心是指在艰苦、困难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努力向前的心理态势,它是大学生就业和事业成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和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择业中的挫折,很容易打击大学生的满腔热情。有的甚至可能一蹶不振,在怨天尤人之余忘却了当初制定的目标,失去了本应有的进取心。

思想政治教育能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进取心。第一,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不断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确立相应的认知、态度、情感,并产生相应的行为。第二,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方法,激发和鼓励大学生的进取心,如运用表扬批评、奖励惩罚等手段。来激励上进,鞭策后进。第三,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有了一定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还需要意志,只要有了坚定的意志品质,这些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才能得以巩固。培养学生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坚定意志,保持积极进取精神。

3.培养大学生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

主动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满足生存需要而积极与环境发生调节作用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必须必然接受市场的筛选,竞争的考验,因此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否则会被无情地淘汰。另外,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难免有些不适应,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适应能力,才能尽快适应环境,获得更充分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第一,可以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使大学生面临新环境变化,能够尽快了解新的要求,明确新的努力方向。第;,可以引导大学生对自己全面、客观评价,了解自己在新的环境下不适应的表现和存在的差距,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说服、沟通、调节和疏导等机制,培养大学生坚韧顽强、果断的精神和较强的自制力,竞争意识以及对人宽容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第四,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明确社会对人才的追求,从而培养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4、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它。如果能以积极的态度和适应的方法去对待挫折,把挫折看作是磨砺成长的磨石,就能获得对挫折的良好适应,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战胜失败。否则就会丧失信心,使挫折成为成功的绊脚石。因此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心理素质。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毕业生就业是高职院校的头等大事,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应开展国情与形势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及心理素质教育等,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教育学界和其他相关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引导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实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有效途径。

一、毕业生就业是高职院校的头等大事

所谓“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人的行为(《辞海》1999年版)。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价值在于人的工作。因此,就业或参加工作,并获得相应报酬,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最大愿望。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是人学就读的最终目标诉求,是其实现人生价值,回报家庭、回报社会的根本途径。同时,就业也是学生家长的价值取向,是家庭投资子女教育的最终目的。

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就教育这个领域来说,就业已不仅仅是受教育者单方面的诉求,它同时成为教育者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者的价值取向。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高校扩招,打破传统的统招统分体制,学校自主办学、学生自主择业,放开教育市场,将竞争机制引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高校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来是生源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毕业生就业率的竞争。常言道:“出口畅则进口旺。”而进口旺的学校才能兴盛。就业率是社会认同高校的主要标尺。招生制度的改革,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就读学校的机会和余地,而考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的同时,更关心的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那些毕业生就业率高的高校就成了考生和家长的首选目标。有生源,才有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也才有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在这一点上,高职院校尤其突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由于历史和自身的一些原因,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声誉,与普通院校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要真正达到现代化的教育水平尚有一段路要走,同时,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和认同,也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职院校在竞争中优势不明显,考生及家长对普通高校选择的空间更大,机会更多。如果说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普通高校时尚有“慕名”的成份的话,那么,选择高职院校则完全就“图就业”了。因而就业不仅是学生的心事,更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它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直接检验,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周济部长指出:“毕业生就业是一把手工程。并要求“各省市的教育厅长和分管副厅长以及高职院校党委书记和院长亲自挂帅.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毕业生的就业有着重大意义,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刻不容缓。那么,就业指导工作从何入手呢?我们认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融入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世界观,理想与抱负,激发毕业生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二、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加上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等原因,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相对萎缩,特别是被大学生普遍看好的一些单位和行业的岗位已基本趋于饱和。但毕业生的期望值却普遍较高。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是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和收入较高的地区、单位和职业。竭尽全力争取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往进入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外资和合资企业,不愿到基层单位和艰苦地方去工作,更不愿选择自主创业。在择业过程中过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与利益,而忽视了国家的需要以及职业的社会价值。不良的择业和就业观念,使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呈现出功利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淡化了大学生应有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不少毕业生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在择业过程中,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现象时有发生,仅仅注重择业的结果而忽视了完美人格的塑造,毕业择业竞争的加剧,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迷茫、焦虑、忧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以上种种表明,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做好就业准备,正确择业、有效就业,尽快适应社会,创造辉煌业绩。:

三、就业指导工作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举措

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互相渗透,相互补充的成分。尽管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各有自己的侧重点和针对性,但二者在各自的实施过程中,也都存在一定的空间和余地,若能实现二者的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就可达到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人生观、择业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其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内容相互渗透。一方面是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教育、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等又与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择业观、职业道德教育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进行国情与形势教育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高等学校开始大幅度地扩大招生规模,随之而来的是几年内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批毕业生陆续走向社会,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职业院校毕业生遭遇到暂时困境,归纳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整个社会就业工作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客观上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二是毕业生数量在短期内迅猛增加,但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速有限,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三是毕业生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观念尚存偏差。一些学生向往“到国外去,到大城市去,到钱多的地方去”,不愿下基层从事具体工作,从而在比较狭窄的就业市场中竞争十分激烈。应该看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农村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一些艰苦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长点,这些地区和行业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帮助学生认清国情、分析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心理准备和理想信念,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且有利于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2.突出“三观”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称“三观”,是个体对整个世界及人生价值的总的看法,是个体一切行为的思想根源。“三观”是影响择业观形成的重要内因,大学生一旦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及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和态度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恰当的择业期望值,把服从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发挥个人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观上的偏差,正是一些不良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反映。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三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追求个人利益和承担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大学德育优势,有助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个别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功近利,向所服务的人员索取不正当的利益;怕苦怕累,缺乏责任感,没有敬业精神,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有的毕业生甚至把协议单位作为跳板,在获得一定技能知识后,不是为协议单位努力工作,而是把所学知识作为获取经济利益或达到个人目的的筹码,达不到要求不是闹调走,就是不辞而别。这种行为不仅挫伤了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毕业生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教育;热爱本职工作,提高业务本领教育;团结协作,有团队精神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作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4.注重心理素质教育

由于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出现的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选择理想职业标准又比较单一,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之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成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因暂时的失利而丧失求职的信心和勇气。并注意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参与竞争。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6篇

1.1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

1.1.1关于发展阶段划分的不同观点。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方面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从目前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学者们主要有六个观点:“三段论”、“四步说”、“六段说”以及“七步曲”。

(1)三段论。

三段论的影响最大,也是绝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观点,代表人物主要有邓晨光、张国镛、魏礼群等。其中邓晨光在“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中把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即明确提出阶段、理论成熟阶段、深入实践阶段。张国镛、徐东在“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过程的阶段分析”中比较系统的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划分。他指出从萌芽到基本形成阶段时间上应从1999年3月到2003年7月;从2003年7月到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从提出到基本形成阶段;从丰富发展到形成体系阶段是大致从2005年10月到2007年10月。魏礼群在“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的提出和形成阶段。第二是从2004年3月到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历次会议的不断丰富发展阶段。第三是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为标志的不断完善成熟阶段。

(2)四步说。

邹谨,齐德全在“简论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贡献”中指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贡献的考察状况,可以从四个阶段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可以根据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会议讲话和考察,把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深入贯彻落实阶段。

(3)六段说。

张宁在“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即形成阶段、初步发展阶段、蓬勃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贯彻落实阶段、继续完善阶段。张宁的阶段论是对三段论的进一步细化,但是在时间上的界定不清晰。

(4)七步曲。

韩振峰在“科学发展观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分为七个步骤简称七步曲。他更细致的从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发展以及地位变迁的层次,把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归结为:正式提出、地位的最早阐释、科学表述的正式形成、战略地位的重要提升、理论框架的初步概括、理论体系的充实完善、指导地位的最新阐释七个阶段。

1.1.2.最具影响的具体发展阶段论。

三段论,是当今学术界影响力较大的一种观点,代表着当今学术界的一种潮流。通过对比不同的阶段论观点,可以发现他们在大的方面是一致的,主要争论的焦点在于两个问题。一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起点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的成熟阶段的时间界定。张国镛“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过程的阶段分析”较为详尽的阐述了自己关于科学发展观上升为指导思想发展历程的三段论思想,较为合理的分析了这两个阶段,并基于自己的观点,找到了合理的理论依据,因而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

(1)从孕育到萌芽阶段。

张国镛提出的这个阶段一般称为“萌芽阶段”,他指出此阶段时间上应当界定为1999年3月到2003年7月。他指出同志在1999年3月10日和2003年4月,分别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和“全面的发展观”应当看作是科学发展观开始孕育或者说是其起点。而后,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再次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这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全面的发展观”的延伸,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雏形。

(2)从萌芽到基本形成阶段。正式提出阶段的时间范围应当是从2003年7月到2005年10月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他认为2003年7月到10月,在总结抗击“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及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是提出阶段。之后的2003年10月到2005年10月,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真正进行详细阐述和充实,并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了深入阐述而且还对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是基本形成阶段。

(3)从丰富发展到形成体系阶段。

他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形成体系的时间段归结为2005年10月到2007年10月。他认为在这一阶段,不仅继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其作了重新的界定,而且对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理论和实践意义又重新作了全面的阐述,并且对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的要求,从而使科学发展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并完成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历史地位。

1.2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源自实践的需要,它的发展成熟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当前学者针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落实情况,把它的实践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步实践阶段和深入实践阶段。从时间上来看,初步实践大致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到十七大召开前截止;深入实践阶段是指从党的十七大开始到党的十召开前这一期间。

1.2.1初步实践遇到的问题。

步入新世纪,我国已跨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党为跟随时代步伐,顺应广大恩民群众意愿,抓住和利用战略机遇期,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困难的新理论。同时,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首先它需要时间让人民去了解和接受;其次,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所面临着重要的历史任务,因而实践初期便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1)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

彭易芬在“对中共十五大以来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认识的研究”中指出,效率与公平问题,是社会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在现实中,效率与公平很难保持平衡关系,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制订了不同的分配政策,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发展观价值观念的引入,也是为了解决当前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如何合理的协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初步实践所要解决的必然问题。

(2)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关系上。

牛兰英在“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中指出,经济与社会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无论是邓小平还是同志,都对协调两者的关系给予了自己的解答。他们都认为,经济建设是协调两者关系的重点,同时坚持搞社会建设也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而谋求化解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着力改善民生,大力进行社会建设。如何协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实践的目的。

(3)如何处理城乡、地区关系上。

赵黎明在“城乡消费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广泛深入取得巨大经济成就之时,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愈来愈明显。尤其表现在城乡消费差异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两个方面。胡鞍钢在“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中指出,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它是在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的发展速度不平衡性更加明显。地区差异不仅局限于东西部的差异、省内差异也日益明显。。

(4)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上。

曹新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中指出,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发展进程中必然会遇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引发的环境问题。反观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确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我们仍然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冯刚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中进一步指出,当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在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意识、法律等四方面存在欠缺,成为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为广大党员群众所接受的重要举措。

(5)如何看待新旧政绩观上。

有学者在“为什么说当前的社会矛盾本质是新旧发展观和新旧政绩观的矛盾”中指出,现有的政绩观和旧的发展观念滋生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加剧了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科学发展观作为新的发展观念,有利于排除弊病,缓解社会矛盾,但是仍需更多的时间去实施。李俊清在“论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中指出,一直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被一些领导干部理解为以GDP增长率为中心,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错误的政绩观。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正确的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和人民的需求的评价尺度,在相当长时间内部能够得到贯彻实施。如何践行新的政绩观,实现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初步实践取得的成效。

科学发展观初步实践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得到缓解,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被引导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

(1)“十五”期间的成效。

朱之鑫在“‘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一文中指出,在这一阶段内,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迈上新台阶;科教兴国战略稳步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增强。

(2)“十一五”期间的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中指出,在纲要实施两年(2006—2007)的时间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良好并取得了新的进展。具体来看,各项改革发展任务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以“三农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各项任务都取得显著成效。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改善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科教文卫事业也取得长足进展。

1.2.3深入实践遇到的问题。

随着科学发展观地位的逐步提高以及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这一理念逐步被更多的党员群众所接受。如何引领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实现科学发展、提高引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落实五个统筹实现科学发展观等成为深化实践的重点。

(1)如何引领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

周杰在“论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中指出,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的制约注重个人、关心个人利益是必然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个人功利主义、极端利己主义,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理性化的哲学总结。从本质问题中,透视除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核,代表着公众永恒性的理想追求以及知道社会生产生活和人们行为的普遍性的范式和原则。当前的任务就在于引领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

(2)如何引导各方面积极性实现科学发展。

在“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引导各方面的积极性。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仍然存在,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以促进和谐、快速、良好的发展成为关键。

(3)如何提高引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宋士新在“领导干部须提高领导部队发展的能力素质”中指出,部队建设(党)的建设能不能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领导,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是胡主席对部队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因此必须把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特别是领导不对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

(4)如何落实五个统筹真正实现协调发展。

王法仁在“高度关注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关于落实‘五个统筹’发展战略方针的一点思考”中指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强调“五个统筹”的战略方针,这是党中央结合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真正落实五个统筹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1.2.4深化实践取得的成效。

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进一步解决了初步实践遇到的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登上了一个新的层次。通过深入实践的过程,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整个社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阶段。

(1)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入人心。

曹翠生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在当前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全党共识。在接下来的“十二五”建设中需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促进学习型政党建设跃上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转变发展观念实现绿色发展。

陈仲常在“中国GDP能源消耗强度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解析”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能源消耗量不断攀升的同时,GDP能源消耗强度却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表现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并初见成效。

(3)成就辉煌的政治体制改革。

郑言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与基本经验”中指出,中国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全面推进的过程,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民主制度和民主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进一步丰富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和形式;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显著提高;行政改革取得巨大突破,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体制;公共权力结构日趋合理,逐步实现运转高效;各种政治关系得到调整,社会和谐稳定。

(4)五个统筹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个统筹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王卫星在“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展及对策”中指出,新世纪以来到2009年,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政府加大对农村扶持力度,新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正在形成,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在“五年来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中指出,政府逐年加大对科教文卫事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关注民生,有效调调了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武翠翔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中指出,自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把统筹人与自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后,党的十全会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关注力度。巴志鹏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两个着力点”中指出,自十六大以来,党的历次会议积极调整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境界。到党的十基本达成了深化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目标。

2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党的十正式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科学发展观发展到了全新的高度。针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发展历程的命题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通过系统总结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难发现还有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之后,关于科学发展观发展历程研究在层次上停滞不前,为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2.1确立新的研究视角。

学术界针对当前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过热,并由此引发学者在研究角度上跟风,导致研究内容重复较多。如何在接下来一个阶段推陈出新,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境界,需要学者们立足新的研究视角。特别是党的十的召开把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为科学发展观发展历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契机。

2.2拓展研究深度与广度。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7篇

根据我个人学习《决议》的初步体会,我国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学习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对青少年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的思想教育,这是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好《决议》基本任务的关键。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主要内容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动力,以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为标志,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明确农业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智力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能够长时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形式,其他分配方式作补充;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逐步实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实现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第三步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程度,基本上实现四个现代化。

大家知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以蒸汽机为标志的首次产业革命,以电动机、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逐步形成全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一体化。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基本矛盾而派生出来的经济危机和抢夺世界市场而由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尽管现在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较小,但这种制度长期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各民族之间不同的而产生的矛盾,从而形成的地区间的局部战争至今不断,为了从根本上发动战争和制造灾难的资本主义制度,列宁领导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中国人民“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知,即将过去的20世纪,也就是战争和革命的世纪。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吸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这个教训概括起来就是六轻六重:“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环保;重个人,轻集体;重本国,轻世界”。由此产生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一国之内和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世界上少数富国强国,借“人权”、“民主”、“自由”等幌子,对大多数穷国、弱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实行经济上的掠夺、将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污染转嫁到第三世界的双料殖民主义。

为了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和现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三强调:我国实行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要协调发展,城乡一起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一起抓。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倡导富国与穷国、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一律平等,引导全人类向和平、发展、进步、繁荣方向前进。

各级各类学校在学习和落实《决议》过程中,同时要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其别要重视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目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我认为,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实行“三个尊重”,这既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又是落实《决议》必须掌握的指导思想的要点。因此,要将学习落实《决议》和坚持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中主要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即要求教育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大家知道,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现代化就等于工业化,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它既未区分古代小农经济和现代大农业经济,又未考虑当今世界57.7亿人口中,发达国家只占11.7亿人口,46亿人口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80%的人口都在农村,如果农村、农业、农民不现代化,这些国家就根本谈不上现代化。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用农村的愚昧、落后创造城市的文明、进步”。现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而要走城乡一起现代化的新路。中国一直强调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并且再三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从而实现城乡一起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农村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广大农民创办起上千万个乡镇企业,据1995年的统计,全国共有乡镇企业2463万家,总产值5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28%,出货值4400亿元,利税3095亿元,从业人员1.26亿人,占全国剩余劳动力的一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实行亦工亦农,就地利用物力和人力资源来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农业脆弱、农民贫困的状况,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尽快地奔赴小康。现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有了良好的起步。例如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总结该村经济腾飞有三靠:一靠教育,二靠政策,三靠干部。华西村早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现正在普及高级中等教育。华西村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区别也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时,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思想教育中,要以“育人”为中心、“做人”为主线,来规划和实施《决议》。正如《决议》所指出的,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在“三个面向”战略方针指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家庭教育,优化整个社会的育人环境,从各个方面各条战线形成培养“四有”新人的合力,从小至大,逐步养成“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里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四有’好公民”。为此,要注意研究和改进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善于利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育人”和“做人”的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有利因素大致上有三点。一是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平均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得比资本主义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增强,广大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二是城乡落后面貌正在得到迅速改变。我国不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是改变农村落后、愚昧状况最好的国家。据统计,中国1978年有贫困人口2.5亿人,经过党和政府实行推广科技的“星火”计划,改良耕作技术和推广优良品种的“丰收”计划,实行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燎原”计划,经过18年的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目前的6500万人,也就是说,78%的人已经脱贫致富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最近已下决心,要在2000年前,努力解决剩下的6500万人的贫困问题,从而使12亿人都一齐奔向小康。三是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获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正在大力抓紧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涌现出张家港市、天津市和平区等先进典型,而且还涌现出徐虎和李素丽等模范人物,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今后将随着《决议》的落实,逐步达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在全国范围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就可以避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滑下来的老路。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而产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困惑和动摇。这些消极因素,又会对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有利因素来克服负面影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能够认真形势,明白道理,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能成功的信心。

第二,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合一的原则。要把课堂讲道理和走向社会了解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要善于利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部门的倡导,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要让学生看一百部好电影,唱一百首革命歌曲,看一百本好书,参观一百个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项活动。同时,学校自身也因地因校制宜开展校庆活动、运动会、艺术节,升国旗、唱国歌,请劳动模范、老干部、老红军和老校友作报告、讲传统,收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实效。切忌“假、大、空”,搞形式主义。

第三,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指校舍、教室、实验室、图书仪器设备和校园的整个布局力求绿化、美化;软件建设主要指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各种规章制度等精神面貌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当前国家财力物力有限和教育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精神,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来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硬件建设力求简朴、实用、大方、优美,软件建设力求高尚、育人、实效。要力求使校园文化建设既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能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起示范作用。

第四,在“三德”教育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以社会公德为标准,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家庭美德教育为基础,使三者有机地形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目前,我国12亿人口生活在3.2亿个城乡居民家庭之中,每个家庭都是整个社会的基层细胞,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就要依靠3.2亿家庭。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既要发扬中华民族子女孝顺父母长辈的美德,夫妻双方忠诚相爱、白头偕老、关心爱护子女的传统美德,又要具有男女平等、爱好学习、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家庭成员中只有切实做到子女对老人尽“孝”、夫妻双方忠诚相待、父母对子女既爱又教,才能达到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有少数男女青年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性解放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克服这种消极影响。

至于说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天下父母皆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日愈增多,许多年青父母正在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教,但也有不少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期望过高和受到不上大学不成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家教不甚得法,往往采取加重子女学习负担的方式(如有些学校布置更多的作业,让子女上英语班、计算机班或其他学科补习班等),为使子女能考上重点大、中、小学,忙得不亦乐乎。正如一个人食之过多的东西反而消化不良一样,不仅收效不大,反而有损于孩子的健康。更有甚者,为了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习,就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使孩子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小姐,这就难于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许多学校现在都在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从孩子的心理、生理、兴趣、爱好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应该提倡。

各级各类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校中尊老师,家中孝父母”的教育。现在我国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小型家庭日愈增多,“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大家庭日愈减少,儿孙利用节假日去看望父母、祖父母,享受一次“天伦之乐”,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年青人,平时对父母少奉献而多索取,父母故去时兄弟姊妹之间去争夺父母有限的遗产,甚至有人把失去生活能力的父母推之门外而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这种不良现象也要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加以克服,并坚决杜绝。

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指导下,依靠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和各界知识分子开拓创新,奋发努力,艰苦奋斗,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当前的问题就在于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不高、效益较差、浪费很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一要进行技术开发,二要加强科学管理,三要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这三者都要依靠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现在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职业岗位上亿万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只要有李素丽、徐虎式的高尚职业道德,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艺术创作 文化危机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1艺术创作要发挥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作用,就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必然也应以此为指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艺术创作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性

1.在社会主义艺术创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942年5月,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应“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提出了“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的重要观点。列宁同志也指出,“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 可见,我们的艺术创作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他们是无产阶级,他们需要进一步解放,而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的科学,所以我们进行艺术创作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人民群众在艺术创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必然是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回顾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任何文化成果,无论是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识,还是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文艺形式,追根溯源一定来自群众的原始创造,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历史上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来自人民群众,他们是艺术财富的直接创作者。

3.在艺术创作的实践性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强调实践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所做革命性变革的重要方面。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自艺术产生的那一天起,艺术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没有一种艺术形式是脱离实践的。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依靠感性形象来表现生活、反映生活。因此需要艺术家观察、体验生活,对生活原料进行能动的改造,使之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这意味着在艺术创作中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为指导。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强调了这一观点:“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正接受着挑战:一是全球化条件下世界文艺多样性的挑战,西方文艺理论备受推崇,一些文艺创作者逐渐失去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电子传媒、网络艺术的风靡,让当下文化艺术的创作更加无所适从,低俗化、速食化的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健康、积极的艺术创作。

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多元化和文化创新发展的态度。列宁曾经指出:“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对待借鉴、继承和创新的态度是科学而开放的,列宁一再强调,只有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全部文化的基础上,才可能建设新的无产阶级文化。但这样一种开放的姿态,却是建立在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之上,“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艺术创作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要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

[3]列宁:《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第309页

[4]梁正国. 文化多元化与指导思想的一元化[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9(03)

[5]田心铭. 为什么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二论“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8)

[6]莫其逊. 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实践化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李青. 论艺术创作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J].魅力中国. 2012(25)

作者简介: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理论;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思想

1.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提高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思想

爱因斯坦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表至高无比的秘方。”新教改的全新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鲜知识的能力,并且还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

1.1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1.1要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了解学生就无法从教,这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性格、兴趣、能力和身世,要掌握学生先天生理造就和后天环境培养中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才能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因需而教;

1.1.2要民主的平等的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师生是学校里的伙伴,学习中的益友,生活上的知己的良好观念,为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精神奠定基础。

1.2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1.2.1教师要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只在课外了解掌握和评价学生,还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接受课程内容的程度,创设境界,积极诱发,适时补救。

1.2.2教师要引导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扩展程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1.2.3教师要强调关注学生的合作关系:经验认为,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是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最成功的方法。

1.3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是以学校为督导的思想

学校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园地,而学校以领导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一定的督导作用,新教改的成就在于学校领导监督指导、在于一线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在于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创新和提高,所有这些都必须在理论指导下,才能全面地提高素质教育效果。

2.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思想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因为课堂教学是具有变化的,做一个机智的教育者必须要懂得把握和处理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细节。

2.1注重常规细节的预设,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高效:在教学中,为实现预定的目标,或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突破重难点,我们有必要进行教学设计,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认真的思考;由于事先在备课中注重了这些细节的预设思考,在每节的课堂里,都将会创造出教学互动的亮点,也就提高课堂的高效生成。

2.2关注个性细节的创设,演绎精彩课堂教学魅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细节;

2.2.1创设精彩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前,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精心打造导入细节,创设适当的导入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

2.2.2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思考与探究:对答如流的喧哗课堂并不是有效成功的课堂,静思沉默的时刻也许是知识生成的关键时候;在教学中,只有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才能拓展思维,弘扬个性,达到不教是为了比教更好的效果;

2.2.3捕捉突发的教学细节,点缀精彩的教学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

2.3重视课堂教学细节,显现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抚摸,一句赞美,一次沟通,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看似无意而又寻常的举动背后,却真实地体现着教师的爱,蕴涵着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2.4教学互动实施,加强高效意识激发课堂氛围:新课改“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它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应该焕发生命的活力,这个活力表现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自身必须是满怀热情的,能够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够和学生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奠定小学语文作文基础的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语文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更进一步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抓好作文的写作,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综合语文文化,提高写作水平。

3.1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性:“兴趣是比责任更好的老师。”诚然,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3.1.1从小学生的心理入手:小学学生都有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爱读日记的兴趣,再通过故事、动画、日记的听看读过程中,因势利导提出写作的过程和方法,采取专门培养和无意引导的手段,施以技巧;

3.1.2从小学生的认识入手:小学生认识的范围主要有故事寓言书,电视动画节目,自己所学的课本,巧妙运用、综合思考、及时引导,采取循环渐进潜移默化地方法;

3.1.3从小学生的环境入手: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接触的人主要是父母和老师,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父母,既给予信息提示,又指导空间思考。

3.2促进学生写作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使之运用在写作中,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目的之一,具体方法是:

3.2.1利用讲授美文机会适时提问和引导;

3.2.2借助信息图像设置实施提醒而激发;

3.2.3采取作文评改选优方式实施讲解而促进。

3.3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在指导方法上下功夫,让学生写出规范性和理性的好作文。

3.3.1评改作文,恰当准确的表扬,是增强学生写作成就感的首要方法,能够激发学习与修改的动手习惯,使学生产生“我在写作文上已经不错了”的心理状态;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10篇

修订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即立法所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或者基本原则。正确、科学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构建先进民事诉讼法的前提要件。 (一)反映现代民事诉讼的理念 现行法的根本性缺陷在于其未反映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关于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理念,已有共识,如接近正义或者保障诉权、程序公正、程序本位(程序本位包括程序自由、程序监督以及程序制裁等具体内容)、处分权原则、辩论原则、程序选择权等一些基本的理念或者基本的诉讼规律。这些基本理念已为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所验证并践行,是任何一部调整市场经济的民事诉讼法所必不可缺的基本理念或者基本指导准则。如果说具体程序制度或者具体规则不能蕴含这些基本理念或者说与这些基本理念不相切合,那么这一条文肯定是落伍于市场经济的。 (二)民事诉讼法的借鉴与本土化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与先进诉讼文化的传播,民事诉讼法的理念与制度呈现出趋同化,并以国际条约的方式得以确认,有些国际条约甚至赋予当事人超国家的救济。但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我国民事诉讼法改革与西方国家改革的背景与目标是截然不同的。“正是司法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引发了它的危机。”西方的司法危机主要表现为诉讼拖延、诉讼成本高昂等,其改革的方向是民事诉讼程序的简化与效率化。而我国有明显的不同,中国的司法改革与西方的司法改革存在着时间的逆差关系,而且在目标上也有一定可逆性。我国的司法危机表现为司法不公、司法权威不彰等方面,我国民事诉讼法改革的目标主要是实现民事诉讼法的完备化,从而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这就涉及到民事诉讼法的本土化问题。法律制度借鉴或者移植与民事诉讼法的本土化,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当代既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又是一个本土化意识越来越强烈的时代。实现民事诉讼法的本土化,是指民事诉讼法的制度设计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民俗,而不能盲目的移植外国法律。任一法律制度都有其存在的气候与土壤。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借鉴一定要考虑移植的法律与其所依存的法律背景之间的关系,对其运行机制、实务运作以及社会环境予以全面考察,并根据我国的社会背景予以相应改造。民事诉讼法的本土化还要求我们不能抛弃我国优良的本土资源,而去移植所谓的先进制度。例如在调解制度的本土资源已经十分丰厚的情况下,我国没有必要再去借鉴域外的ADR制度。此外,民事诉讼法的本土化还要避免另一倾向,即为了片面追求本土化而将法律制度打造得不伦不类,不仅不能真正的实现本土化进程,而且导致弊端丛生。 (三)实现民事诉讼法的完备化与简易化 修改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制定一部较为精密的程序规则,为当事人提供严密、完备的程序保障。慎重正确的裁判与程序规则的严格性、完备性、正当性密不可分,但程序规则的严格、完备及正当与程序规则的复杂或者繁琐是两回事。改革程序法复杂化的弊病使其更接近民众,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司法改革的目标之一,有鉴于此,我国虽然存在着完善程序法的迫切必要,但是在完备民事诉讼规则的同时应当尽量避免程序的过于繁琐。程序的繁琐与戏剧化的严格形式主义类同,而与程序公正无关,程序规则的过于繁琐不仅不利于实现司法公正,而且容易使司法与民众疏远。 (四)努力实现民事诉讼法的社会化 随着社会法治文明的发达,民事诉讼法的社会化潮流也非常明显。民事诉讼法的社会化,首先表现为民事诉讼法对社会大众平等接近法院机会的保障。各国都在加强法院援助的国家责任,设立国家公共基金以为贫穷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鼓励律师提供法律援助,使贫穷当事人可以无偿地接近司法,以保障当事人在法律面前的实质平等。平等接近法院在我国还涉及到诉讼费用的缓、减、免问题,即所谓的诉讼救助,在民事诉讼法中应当明确、具体规定诉讼救助,以基本法律的形式保障诉权行使的真正平等。民事诉讼法的社会化还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的便民性与近民性,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规则的修订,使当事人更加便利地接近法院从而便利地实现其权利,通过法庭向社会开放法律条文、裁判文书的通俗化等,使民事诉讼法更易为人民所了解、接受,从而避免人民因与司法隔离、疏远而导致对司法的不信任,也使民事诉讼法真正成为人民接近法院、接近正义(Access to justice)的制度保障。 > (五)努力实现民事诉讼法的科技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民事诉讼法面临着科技化的趋势。现代科技对民事诉讼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说是全方位的,如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与法院之间可以通过电信传真或电子邮件等传送法律文书,而法院与当事人可以通过传输声音及影像的电子设备对证人进行询问,远距离的当事人也可以通过音像传输设备进行法庭辩论,甚至实现了某些程序审理的电子化。实现民事诉讼法的科技化,增加民事诉讼的科技因素,可以实现民事司法的经济和迅捷便利,符合现代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 立法体例 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是在原有框架内进行还是另起炉灶、推翻重来,是修订民事诉讼法应首先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学界一致认为,现行民事诉讼法尽管当初立法比较粗糙,未反映一些现代民事诉讼的理念,但“整体上是好的,其体例和框架基本符合中国国情”且行之有效,因此,修订应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不宜另起炉灶。新法基本保持原有框架,不仅可以保持法律与民事司法的相对连续性与稳定性,而且在一定程度可避免法律的剧烈变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当然,这并不排斥根据社会背景以及现代诉讼理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微调。民事诉讼法的体例与框架虽然基本妥当,但是由于其诸方面的具体制度已呈现出严重的滞后性与不适应性,因此在原有框架内应当予以全面修订,而不是在原有条文的基础上进行细枝末节或者零零碎碎的删改与补贴。这种贴补式的修法思路并不适合于目前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在民事诉讼法颁行的十几年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贴补式修法无法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诉讼理念。 修法的框架还涉及到民事诉讼法的专门化问题。许多学者强调民事诉讼法的专门化,即根据不同案件规定不同程序,程序的专门化并非一定单独立法。民事诉讼法的专门化并非排斥一部统一的民事诉讼法典,即使某些程序单独立法,也还仍然属于民事诉讼法典的有机组成部分。 目前与民事诉讼法分离的程序主要涉及四大部分:海事诉讼程序、民事证据、破产程序和执行程序。 关于海事诉讼程序,由于其专门性比较强,与民事诉讼法相分离而单独立法具有较大的可行性。目前《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已经单独立法,未来的民事诉讼法不再涵括海事诉讼程序的内容,但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对其有统帅作用,其具体程序制度设计不能违反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并且在其没有具体规定时应当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关于证据,目前有民事证据单独立法以及制定统一的证据法典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无论是将民事证据单独立法,还是制定统一的证据法典都存在着如何与民事诉讼法协调的难题,特别是制定统一的证据法典还存在将三大诉讼的证据规定整合的问题,因而真正进入立法程序并通过的难度是很大的。当然在民事诉讼法全面修订之前,为了保障司法公正讨论民事证据单独立法或者制定统一的证据法典是必要的。从节约立法资源的角度来讲,将民事证据包含于民事诉讼法或者在全面修订民事诉讼法的同时制定统一的证据法典是合理的。因此,在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应当做好两手准备,一旦证据法不能列入立法规划,那么民事诉讼法就应当将民事证据制度纳入其中。 关于执行程序,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强制执行程序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二者统属于民事诉讼法,因此,无论强制执行法是单独立法还是包含于民事诉讼法之中,在理论上均可自圆其说。目前强制执行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因此,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对于执行程序的内容自然不予规定。但是,由于强制执行法仅是民事诉讼法的一个特别法,民事诉讼法中有关法官的回避、送达、期间、当事人适格等规定与强制执行法没有抵触的,应当准用。并且民事诉讼法的一些基本理念如程序本位、程序公正的基本理念仍应对强制执行法起着驾驭作用。 至于破产程序,目前调整破产程序有专门的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这种立法模式造成了破产程序人为的割裂,不利于法律的统一适用,制定统一的、独立的破产法予以调整更具合理性。由于破产法已列入立法规划,因此,修法时不应当再包括破产程序的内容。并且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与破产法的立法应当同步进行,以确保两部法律之间的协调, 毕竟民事诉讼法的很多规定还是适用于破产程序的。如果民事诉讼法不同步修订,那么破产法有关内容又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已滞后的规定,势必于破产法中单独做出规定,且不说这些规定是否与民事诉讼法抑或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不协调,这些繁杂的程序规定必然增加破产法的繁琐,也使破产法成为一部涵盖破产程序与诉讼程序的无所不包的法律。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11篇

摘要: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回顾,着重分析了他们关于教育的本质和作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重要教育思想,充分肯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及其在我国的继承发展和对现实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虽然没有直接写过教育理论方面的专著,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探寻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在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革命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总是把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对许多重大的、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问题作了科学的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他们的教育思想使人类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更加科学的武器,开启了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了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指南。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根据这一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证了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所制约,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并反过来对社会起着某种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也决定了考察一定时期的教育,一定要把它置于这一一定的历史当中。当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时,教育也就具有了阶级性,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剥削阶级把教育变成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工具,利用教育来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马克思、恩格斯以雄辩的事实,揭露了资本主义教育的资产阶级特性。恩格斯在1844—1845年写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中,论述了产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实施教育的虚伪性及其阶级实质,尖锐指出,英国工人阶级所受的教育极其可怜,统治阶级控制了一切知识的来源,他们向工人灌输的只是宗教的狂热和偏见,根本谈不上智力的、精神的及道德的教育。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号召消除教育的资产阶级性质。他们在驳斥资产阶级否定教育的阶级性这一反动论调时指出:“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

以往的教育理论大多用唯心主义观点来解释教育的本质,因而是片面的、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理论贡献。

(二)关于教育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总是把教育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通过教育来灌输本阶级的思想,培养本阶级所需要的人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愿意也害怕劳动人民受教育。“资产者唯恐其灭亡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2]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向人民进行的教育,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只是把人训练成会说话的工具,以便工人们创造更大的利润,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叫训练、异化,它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人的全面发展,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和扭曲。马克思、恩格斯进而把教育同劳苦大众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强调教育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强调教育对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和建设共产主义的重要意义,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3]可见,教育在阶级斗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生产领域,也就是说,教育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而人又是生产力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教育虽然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但它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力,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因而,教育也是一种再生产过程。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劳动者受教育的水平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十分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在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因而,教育的再生产特性更加突出,教育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里,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哲学家和教育家们对人的本质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遗传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片面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即自然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是环境的产物,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出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且可以改变整个社会,夸大了教育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以往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认识上的缺陷,科学地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学从此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且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受着这种社会关系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但是,遗传并不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同样,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肯定环境对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认为人在接受环境影响的时候并不是被动的,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主动地改变着环境和社会,并且改变着人自身。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教育是人的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发展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一定社会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关系的要求,社会关系通过教育而制约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的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反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武器,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条件,首次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首先考察、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揭露了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他们指出,人的畸形发展是与社会分工相联系的。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造成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城乡居民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畸形发展也日趋严重。“现代社会内部分工的特点,在于它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同时也产生职业的痴呆。”[5]工场手工业把生产分成不同的工序,工人的劳动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从而压抑了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了工人片面的技巧。资本主义大工业更加重了人的畸形发展,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品,成为局部机器的一部分,这种机械劳动损害了工人的神经,严重摧残了工人的体力和智力。不仅如此,这种分工也带来了剥削阶级的畸形发展,使他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片面发展。“不仅在身体和智力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都遭到资产阶级的摈弃和忽视。”[6]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是受分工支配的,分工使人成为片面发展的畸形物。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揭示劳动的异化而导致的人的本质异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对人性的压抑,提出人要从一切人对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他们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彻底的发展,使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不复存在,劳动已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为一种生活乐趣,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所以,恩格斯说,无产者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7]。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是紧密相关的。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为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现代工业使分工发生了变革,使资本和工人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工人全面流动,劳动频繁变换,这就要求工人熟悉生产的各个部门,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现代工业不仅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使之成为可能,这是因为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改善了劳动条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如果不废除私有制,尽管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可能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还说,个人的发展是在集体中实现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8]。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集体而发展,而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要吸收前人的成果,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和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发展。离开了人群,个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摆脱分工所带来的片面发展,培养人的各种能力,促使个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包括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在内的全方位的教育内容,认为通过这几方面的教育,人的体力和智力就可以得到和谐发展,成为身心健康、体脑结合、各种才能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许多学者曾经谈到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和傅立叶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欧文曾在自己的工厂中进行实验,将工人的劳动和教育结合在一起。对此,马克思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萌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前人的合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具体分析,科学地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充分肯定了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脱节,也是由于阶级的产生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而造成的。在原始社会,这种分离现象还没有出现;到了奴隶社会,教育成了统治阶级的特权,劳动人民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教育便与生产劳动分离。到了工场手工业阶段,由于生产过程的分工,工人的身体和智力畸形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进一步分离。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生产过程不断更新,工人全面流动,从而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成为历史的必然。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结合不可能真正实现,因为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不可能对劳动者的教育给予真正的关注;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性质,也使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把自己的劳动责任推卸到他人身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才能实现。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又为每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10]。马克思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将对全体儿童实施免费的公立教育,把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极为重视综合技术教育,认为“这种教育要使儿童或少年了解一切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一切最简单的生产工具的技能”[11],从而可以弥补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综合技术学校、农业学校、职业学校等的作用,认为工人子女可以在这里学到一些科学技术知识,促使劳动者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的产生标志着科学教育理论的诞生,引发了教育领域里的一系列革命,其意义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回答了教育领域里的许多重大问题,带来了教育科学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和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教育观,批判和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教育思想;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在不同结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科学地论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综合技术教育理论;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庞大科学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奠定了无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打破了剥削阶级教育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的基础上,描绘了无产阶级教育的壮丽蓝图,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提供了斗争武器,为无产阶级教育实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和表现,这也就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对教育科学的指导意义。它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了教育科学,从而使人们有可能进一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学说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一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不断地使之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1957年,总结了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教育经验,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首次提出了使受教育者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明确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把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检验人才的依据。这既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的,也是对教育功能的本质要求;既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提出的希望和努力目标,也为我国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标准。1958年,又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教育思想的主旨,包含了教育的目的、功能和性质,指明了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标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的教育思想。他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从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给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邓小平将时代“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体化,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概念。“四有”新人理论,深刻阐明了民族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指明了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现途径,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和“四有”人才的培养目标,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思想,也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经验,针对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了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1997年,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2]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3]。根据世纪之交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世界变化的新特点,提出素质教育、教育创新的思想,具有独特的创新内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邓小平时代的“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注入了新的精神和活力。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发展和创新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对于教育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新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科学地阐明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强调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明确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倡导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世界,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在教育活动中,人是根本,人处在中心的位置。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关注“人”,关注生命,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向。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脉相承的,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起构成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5]的要求。这是关于新世纪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目标和总要求,是对新世纪我国教育目的、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功能以及实现途径和要求的新概括,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由此可见,新世纪我国的教育方针,既深刻揭示和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及其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这充分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60.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8,69.

[3][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7,21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9.

[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84.

[9][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2,360.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12篇

[摘要]EVA财务管理系统是由美国纽约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SternStewart&CO.)所提出的一种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它的目的在于使公司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行为准则。本文对EVA的理论渊源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EVA指标对GAAP的相应调整、EVA标准的制订及与EVA相关的激励制度,希望能对构建我国企业的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有所启示。

[关键词]剩余收益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市场增加值红利银行

目前许多美、英公司都使用EVA财务管理系统来评价企业业绩,西方学术界也出现了大量的文章对其进行探讨。有鉴于此,我们集中地论述了EVA系统的理论基础、对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调整、基准EVA的制订以及与之相关的激励制度,以探寻EVA作为一种监控和激励企业经理工具的内在性质,并希望以此为构建我国企业的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做一参考。

一、剩余收益:EVA的思想渊源

早在19世纪40年代,一些西方会计学者就将一系列未来现金流的现值重新表述成目前账面值与未来剩余收益的现值之和(Preinreich,1938;EdwardsandBell,1961;Peasnell,1982)。奥尔森(1989,1995)、费尔森和奥尔森(1995,1996)对该方比如,AT&T,CocaCola.Chrysler.QuakerOats等等。法进行的理论分析工作更使得该方法的可信度日益增长,目前它已成为在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框架。我们就借助于这一框架来推演作为EVA财务管理系统基础的理论公式。

要使由一系列未来现金流现值之和表述的公司价值等于由目前账面值与未来剩余收益现值之和表述的公司价值,其首要条件是满足净盈余会计联系,即:

Bt=Bt-l+NIt-Ct………………………(1)

上式中Bt表示时刻t权益的账面价(包括债权和股权),NIt表示时刻t—1到时刻t的期间内的会计利润,Ct为该期间对所有者的净支付。净盈余会计联系要求所有影响账面价值的利得与损失都应包括在利润中,即从一个期间到另一个期间账面值的变化等于利润减去股利净支付。该假设允许基于未来盈余和账面价值表示投资者获得的未来现金流,这里的收益是基于股东的角度和利润的实体观来定义的。如果采用利润的实体观,净资产等于股东权益加债权;如果采纳利润的所有权观,净资产等于股东权益。每个期间的剩余收益(则)被定义为该期间的会计利润与该期间的资本成本之差,用公式表述为:

RIt=NIt-(rXBt-1)………………………(2)

这里的r是资本成本,表示收益返还率,假设它是常量。NIt表示该期间的会计利润。

我们用所有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表述公司价值:

上式中Vt表示t时刻公司权益(包括债权和股权)的价值,r是折现率(假定为常量),Ct+r代表来自未来期间的现金流,应用净盈余联系,将上式用剩余收益加以重新表述:

如果令τ趋向于∞时,Bt+r/(1+r)τ趋向于零,则方程(3b)又可表示成:

方程(3c)的成立必须以净盈余联系为前提,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稳健会计的处理方式可以改变方程(3c)右边的两个项目的相对数量,即在t时刻压低权益的账面值,但是将提高后续期间的剩余收益。斯特恩·斯图尔特将账面值和利润的传统会计计量加以调整,并将调整后的剩余收益结果称之为经济增加值(EVA)。这时,又可将方程(3c)表示成:

上式中的Bt是经斯特恩·斯图尔特调整后的账面价值,方程(3d)提供了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经济价值Vt与账面价值Bt之所以不同主要在于利得与损失的确认时间不同。经济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部分被认为是企业未确认的商誉。方程(3d)为该观点提供了一个正式的表述,即企业未确认的商誉是未来EVA的现值。如果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了它投入的资本价值,则该企业是成功的。市场是企业是否成功的最后仲裁者,因而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最后必然导致企业股权和债权的高市值。斯特恩·斯图尔特将市值超过投入资本的部分称为“市场增加值”(MVA),并用公式表述成:

基于上述表述,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主要在于其创造的未来EVA的现值。但是,有人认为,这样定义成功存在一个困难,首先,账面价值反映了所有者投资或再投资的数量(即投入资本和留存盈余),这构成了评估未来成就的基准。第二,账面价值按年累积成就,即确认在过去的EVA中和未分配给所有者的数额。过去确认的利得越大,Bt就越高,所以MVAt就越低。他们认为应从投资基础中排除留存收益以解决该问题。而且,就在目前和将来通过MVA测试而言,过去对利得的会计确认为此制造了负担。仅仅在企业刚开始运营时,方程(4)是对企业价值的明确计量,因为在该时点,不存在不完善的会计计量歪曲企业过去的业绩。

我们用ROAt表示资产收益率,由于ROAt=NIt/Bt-l,所以,还可以将EVA表述成:

MVAt=NIt-rBt-l=(ROAt一r)Bt-l………………..(5)

NIt是经过调整后的净收益。经过以上的论述,我们认为:因为可以将EVA植入一个正式的价值评估模型中,并能将其分解成包括获利能力的项目,所以,它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引人注意之处,即能够基于会计数字表示价值动因。比如,将方程(5)带入方程(3d),能直接产生以EVA为基础的会计价值评估模型。

二、EVA:基于剩余收益对GAAP调整的产物

(一)对剩余收益作为单期间业绩计量指标的指责与回应

首先,批评者认为,投资费用是沉没成本,所以考虑固定投资的利息费用不可能提高生产决策的质量。而且,在资本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忽视分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主要的投资决策推至企业的下层会导致企业价值的损失。对此,斯特恩·斯图尔特指出,许多现代公司已经成长得过大而不能很好地加以管理,因此应授权给管理者使他们成为准所有者,投资决策权可以下放给分部。所有者不能回避早期资本投资的成本,作为准所有者的管理者也不能回避。所以,沉没成本的利息费应被作为剩余收益思想的一个主要优点而不是缺点。

第二,批评者认为,基于单期间剩余收益指标的激励制度会导致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剩余收益是基于公认会计原则(GAAP)来计算的,由于会计系统自身存在着未能成功反映经济真实的危险(包括没有确认特定重要的资产),可能使管理者并没有正确地关注企业的长期经营。其实会计系统所计算的实体的账面价值使其等于实体的经济价值,而通过对剩余收益调整而得出的EVA可以避免该缺陷。

(二)斯特恩·斯图尔特对GAAP的调整

斯特恩·斯图尔特调整了GAAP的120多个方面以得出EVA。但是,他们指出,对特定的公司而言,可能只需要进行10个左右的调整。斯特恩·斯图尔特对GAAP调整的目标在于创造一种能使管理者像所有者一样行动的业绩计量方式,他们的调整基于以下三个目的:

1.对稳健会计影响的调整。这里,我们仅列举了四类敏感的会计处理来说明EVA对稳健会计的调整。(1)对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调整。斯特恩·斯图尔特认为应将所有无形资产投资(比如商誉、研究与开发费(R&D)、广告费用、教育和培训费用)予以资本化,以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对于商誉,他们既反对将商誉费用立即冲销的会计处理,也不赞成将其资本化并予以摊销的做法,他们赞同将其资本化但不予摊销的会计处理,认为外购商誉代表企业的一种投资,该企业必须为其创造有竞争力的收益,商誉应该以全部数量在EVA资产负债表上列示;(2)对石油天然气行业而言,不成功的勘探费用代表发现有生产能力领域的部分真实成本,所以此类成本应该被资本化而不是费用化。而目前的会计处理实务会使管理者过度地厌恶风险;(3)存货计价方式应按后进先出法予以调整,并在报表附注中增设“后进先出准备”的非正式帐户,以消除其稳健的会计效果;(4)关于负债的确认,他们反对递延税会计。首先,递延税负债会计强化了稳健主义,由于递延税负债可以被预期在未来支付以致于它的现值为零。第二,该处理减弱了管理者制订高效税务计划的动机。

2.防止盈余管理的发生。斯特恩·斯图尔特的一些调整在于消除管理者平滑会计利润的机会(至少是使其机会最小)。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坏账准备、担保、存货减损。他们提出,与这些项目相关的费用应该以现金基础来确认。有证据表明,当业绩计量指标与经理红利计划相关时,应计制被利用来管理盈余(比如Healy,1985;Holthauseneta1;1995;Guidry,1998),但是,目前没有实证证据表明坏账准备、担保和存货减损就是盈余管理的手段。

3.消除过去会计误差的调整。斯特恩·斯图尔特提出了一个防止由于过去会计计量的误差而使投资者作出错误撤资决策的程序。如果一项资产的账面值不等于其经济价值(历史成本会计下该现象是非常普通的),可能影响管理者作出经济、正确的留存或撤资决策。

应当说,斯特恩·斯图尔特的方法是与传统会计实践的成果相结合的。他们对GAAP修正的目的在于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和玩数字游戏。但是,在单一期间什么构成了卓越的管理业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通过单一期间的会计计量所能做到的。各种会计调整是否能以一种方式组合,与EVA中的收益概念相一致,关于这一点还并不明确。甚至在调整之后,正的EVA不一定就表示卓越的管理业绩,负的EVA也不一定就表明价值已经遭到减损。斯特恩·斯图尔特也明确指出,即使在他们的调整之后,各种系统偏差仍然存在。

三、基准EVA的制订:对GAAP调整的再调整

尽管斯特恩·斯图尔特对GAAP进行了诸多修正,但是偏差仍然存在。这些偏差来自于会计师记录企业交易的方式。许多企业的支出中包括“利益”的购买,这些“利益”并不直接与它们联系的项目或行动相关,一个主要的例子是“干中学”,它的成本隐藏在每天的运营成本中,这可能使企业资产自身的账面价值小于经济价值。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还有可能大于其经济价值。这种情况发生在周期性产业和“夕阳”产业,如果在折旧计划没有很好的调整以反映资产价值减少的情况下,未来EVA将可能为负。所以,由于经济环境和会计处理不完善影响的存在(也就是上述调整并不能完全消除它们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将EVA评价业绩的基准定位为零,而应相应地定位于零以上或以下。斯特恩·斯图尔特把这称之为“不同天赋”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一些企业中,由于竞争优势的过去意外所得和以前的投资将使得目前的管理团队在未来获得正的净现值相对容易,而在其他的产业,目前管理团队获得甚至为零的EVA就可能代表极大的成功。

如果“零”值EVA不是一个合适的基准,那么EVA的标准应该怎样制订?

我们再一次回到方程(3d)和(4),它们将提供一个制订合适EVA基准的出发点。因为,MVA可表示成所有未来被资本市场所预期的EVA的现值和。斯提芬(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的执行官、补偿咨询实务的前负责人)指出,应该使用在MVA中被扣掉的预期EVA作为制订未来EVA的基准,将目前MVA转变成一套未来EVA基准要求有一些假定,即关于非零的预期未来EVA将遵循时间序列。他回顾了两个方法。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假定目前的MVA是预期在一个有限的“竞争优势”期间获得的未来EVA的现值。他指出,这个方法虽然简便,但是通过参照在持续经营公司的EVA和MVA的观察,MVA通常并没有在一个短期间内消失。因此,他提出一个替换的方法,该方法假定非零值EVA将无限期地持续,或者至少在任何可预测的期间之外持续。最近,斯特恩·斯图尔特的文献中提到了基于“预期的EVA改进”制订EVA的基准。这个方法能在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如果对会计基本原则的调整不能消除EVA作为计量企业非正常收益的偏差,这时集中于EVA基准上的变化可能获得成功。第二,EVA改进的模型化将预期EVA与一个增长的资本基础的比例作为常量,这与假定市值与账面值比率可能在未来保持不变相一致,这意味着将依据一个永久利得的基准来判断管理者的业绩,即假定任何新的投资总能得出与过去投资相同数量级的正利得。

我们现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以市场为基础制订EVA基准的方法的要旨。假定预期EVA将永久地以一个几何方式成长。进一步假定,预期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都以与EVA相同的增长率增长,因而预计市值与账面值比率将保持不变。在以上前提下,方程(3d)又可以表述成:

Vt=Bt+EVAt+1/(r—g)=Bt+Bt(M—1)……………………………………(6)

上式中的g(gEt[EVAt+1/Bt]=(M—1)(r—g)……………………………………………(7)

在这个例子中,期望EVA率(即方程左边的项目)与市值对账面值的溢价率、资本成本率与增长率的差额正相关。假定其他的条件相同,在t+1时刻的EVA如果小于(M—1)(r—g)Bt,则表示管理者的业绩是不令人满意的,所以迟早将伴随有企业市值的下降。

这个方法简要地例证了以上通过参照未来EVA的市场预期制订EVA基准的方法。但是,利用零值EVA作为基准可能是更好的,因为上述方法将导致一个困难的问题,即:将在多大程度上允许未来EVA的市场预期得出EVA的基准?EVA的实践者不得不尽力克服该问题。比如,假定一个管理团队具有很好的声誉,这会导致市场对他们有更高的未来EVA预期。如果在开始期间制订EVA基准时,这些市场预期被包括在内,那么即使管理者获得了高预期的EVA,他们也不能受到奖励。这并不是一个假想的例子,Carm(PitneyBowe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个EVA的坚定支持者)就提出了相同的考虑。制订标准以此来奖励管理者,是因为他们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他们的“天赋”,该项任务是非常困难的。一种方法可能达到这个目的,它需要以一个“剥离价值”的基础制订EVA基准,即如果用一名具有平均质量的管理者来替代企业的该管理者,通过参照市场对企业价值的估计,来制订该管理者的EVA基准。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认为,EVA的偏差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对经济情况人为地反映不管多么完善,总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但经过不断地调整至少是对经济真实的一种逼近。所以,我们基本赞同斯特恩·斯图尔特的调整思路。

四、EVA系统中的红利银行

斯特恩·斯图尔特指出,应设置红利银行用以管理以EVA为基础的红利奖励。他们的系统与许多公司实际的制度并不一致,所以,我们首先描述了常规的红利计划。

(一)常规的红利计划

许多常规的红利计划具有表1所表示的特点:在企业业绩较低的时候,管理者没有红利。业绩水平一旦达到了L,管理者开始获得红利,随着业绩的增加红利不断增大。但是,在超过U之后,管理者将不能获得额外的红利。在表1所描述的情况中,管理者并没有处于准所有者的位置,一个准所有者的红利支付应随业绩的提高而不断上升。当业绩超过U时,此类红利支付计划并未能有效激发管理者努力工作的动机。而且,如果企业业绩一直小于L,它也不能刺激管理者努力工作。

之所以实行这样的红利计划,其原因在于:在U点,如果管理者知道依据期间业绩的红利额没有界限,他们将会有强烈的动机从事加速收入确认的行为。他们将可能利用会计操纵或以未来的损失为代价进行投资决策以改进目前的经营业绩。L点的存在,是由于存在法定的和劳动力市场对具有较差经营业绩企业管理者的收入水平规定的界限。

(二)EVA系统中的红利银行

在一定程度上,EVA是用于避免操纵盈余进而影响红利支付的行为发生。尽管利润操纵(期间之间利润的再分配)改变了这些利润的现值与相关的红利,但是此类利润的再配置并没有改变EVA的现值。从方程(3d)中能看出这一点:将利润提前确认所带来的“货币时间价值利益”能通过在未来期间EVA中所征收的资本费用予以消除。因此,如果红利直接与EVA相关,这时就可以避免通过各期间的利润操纵来改变红利支付。然而,如果红利未反映全部(包括现在和未来的)的操纵影响,价值不变性将遭到破坏。比如,管理者未来收到的红利可能为0,或者如果管理者能在由于目前的正EVA所导致的未来负EVA效应将影响未来的红利支付前更换工作,这时价值不变性将发生改变。因为此时EVA系统之下,管理者仍然有动机加速收入确认。也就是说,在EVA系统下,仍然不能避免管理者操纵利润行为的发生。

斯特恩·斯图尔特提出了设置将红利报酬与红利支付分割开的红利银行,以防止管理者操纵EVA的行为。在红利银行的制度中,以EVA为基础的单期间管理者红利将计人管理者的红利银行帐户中,该帐户在该期间的期初余额包括以前期间的红利报酬超过以前期间红利支付的余额。本期支付的红利基于更新的红利银行帐户的余额(它由期初余额加该年的报酬组成)。具体运用时又包括各种形式,比较典型的是定期以一个不变的比例支付红利,通常是该红利银行帐户余额的三分之一。如果红利银行帐户的余额为负,将没有红利支付。本期的余额(正或负)将被结转到下一期。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导言:中国法治史与邓小平法治思想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而存在的一种治国理念和方略,它以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权力分立与制衡等为特征,其最高价值目标是在民主的基础上确保人的尊严与自由。法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依靠民主的法律治理国家,是迄今为止人类史上最好的治国模式。

历史上的中国并没有法治的传统。曾经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和法家思想中都缺少一点现代意义的法治精神,亦即从五千年文明史中很难挖掘出“中国特色”的法治遗存。翻开史书,我们所见到的儒家治国之道“德主刑辅”、“刑不上大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封建社会伦理纲常,其强调的是专权与臣服,所要建立的是一种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等级特权社会。即便是法家的“以法为本”、“刑无等级,法不阿贵”、“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等主张,也是建立在君主专制而非民主制度基础上的,君王享有无尚的权威,“君主之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实质上与儒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家天下的人治思想一脉相承。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等法治社会的精华与内核不可能孕育于专权社会的腐朽之中。

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迫于救亡图存的压力,在清末“修律”的基础上,广泛抄袭西方国家主要是德、日两国的法律,制定了形式上较为完善的“六法全书”,但国民党的反动阶级本质决定了不可能建立真正的法治社会。邓小平以一代伟人的睿智,对中国法治建设历史洞中观火,一针见血地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1]我们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建设法治国家的,这决定了中国法治之路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漫长性。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时间,基于领导者的失误,先后出现了反右扩大化和十年“文革”大浩劫,依法定程序选举的国家主席竟因一张大字报而被剥夺人身自由,最终含恨而死。当时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他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许多问题的解决,光靠法律不行,法律是死条文,是谁也不怕的;大字报一贴,群众一批判,会上一斗争,比什么法律都有效”[2]。法律虚无主义和法律无用的观点登峰造极。所以,这一段时期,中国基本上是没有法治可言的。

邓小平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的奠基者、英明的开启者和艰辛的推动者。中国法治建设真正开始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邓小平在这次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第一次有效地吹响了法治建设的号角,中国从此终于走上了循序渐进且又是坚定不移的法治建设之路。邓小平对如何建设法治国家作了如下权威而经典的阐述:“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逻辑结果。

法治是人治的对立面,法院作为和平时期保障正义、公平和市民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和平年代“最后一个讲理的地方”,法院审判工作的好坏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其中的法治思想以逻辑缜密、结构严谨、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而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邓小平法治思想可以高度概括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其核心是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今天,以邓小平法治思想指导法院审判工作,并以此开创法院审判工作新局面,这不仅是21世纪中国法院审判工作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

二、有法可依: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正义的看护人和法律的执行者。我国乃承继了罗马法传统的成文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法律不同的是,判例在我国不具有法律渊源的作用,不能以判例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法官必须以国家颁布的成文法作为审判案件、判断是非的标准,不允许“法官立法”、“法官造法”。这决定了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法可依,即首先要有比较完善的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以使法院审判工作有章可循。

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废除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制定和颁布了宪法、婚姻法、土地法等基本法律,并有了比较周详的立法规划。但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转向,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即逐步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泥淖中,立法工作被废止,律师制度被取消,司法部和国务院法制局被撤销,公、检、法三机关合署办公并进而砸烂公、检、法,停办政法院校。其结果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法律体系未有效建立,法治建设基本上一片空白,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最基本的法律仍然付之阙如,就连国家的根本大法几经修改后,也仅是徒具“宪法”之名的“继续革命”纲领而已。

在百废待举、工作千头万绪之时,邓小平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4],从而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作——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任务。在如何立法的具体问题上,邓小平虽不是一个法学家,但他以政治家的敏锐,根据当时法律一片空白和社会急需法律的现实,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尽快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的可行之路:“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通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5]我们正是按照邓公的这一立法思路,开始了改革开放后最初10年的立法工作,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立法成果。刑法、民法通则、刑诉法、民诉法、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三资企业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得以制定和颁布实施,尽管这些法律一般都比较原则,缺乏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带有较多的计划色彩,但以历史的眼光看,它们仍然满足了那一时期法院审判工作的需要,极大地推动了法院审判工作的开展。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历史新时期。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这一紧迫问题,现实地摆在了中国立法者面前。这一时期的立法,充分吸收了专家学者的意见,更多地援用了国际通行做法,并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现出了立法方面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姿态。立法机关开足马力制定法律,其立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国典型的市场经济立法有:合同法、海商法、证券法、票据法、银行法、公司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以及新修订的刑法、刑诉法、民诉法等等。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已显雏形。在建立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法院审判工作日益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中心和焦点之一,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法院审判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现在已经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似乎是中国封建社会开明君主所不能逃脱的一个悲剧,究其原因,就是人治的悲剧。根据邓小平的法治建设思想,重视立法工作,将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上升为体现国家意志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法律,并有效地延续下去,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6],即人治是没有出路的,只有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中国才能永远欣欣向荣。

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新时期法院审判工作的当然要求和本质规定

“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完善的法律,只是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法律还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得以有效地贯彻执行,才可堪称为法治和法治国家。

有法必依是指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组织、武装力量、公职人员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宪法和法律,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自己行动和活动的指南与准则,依法办事。邓小平指出:“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7]有了较为完备的法律后,主要的工作就要放在法律的执行上,即有法必依。如果法律制定出来,却束之高阁,成为摆设品和展览品,纯属为制定法律而制定法律,那么法典律章即便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也只是废纸一堆罢了。对于法院审判工作来说,有法必依意味着一切案件的审理和判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都应该而且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审判权,不能以情况特殊为由拒绝适用法律。同时,有法必依还意味着法院审判案件必须准确适用法律,即在弄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适用恰当的法律和法律条文,杜绝适用法律带有较大随意性的危险倾向。那种案件事实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及其条文之间貌合神离、似是而非甚至于张冠李戴,使当事人对法院判决不知所云的做法,表面看也是在依法办事,但其实质却是对世人所仰慕的法律的一种恣意妄为,是对神圣法律的可耻亵渎,与有法必依背道而驰。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运动和法治启蒙与法治建设的初步实践,在目前法院审判工作中,敢于公然不依法审判的,已基本不覆存在,但假借法律之名,行枉法裁判之实的,却并没有完全绝迹。这既有审判人员法律素养不足的原因,也有贪赃枉法、徇私枉法之徒的胆大妄为因素。即使是审判人员法律修养不足而导致的适用法律不准确,也是与法治原则悖逆的,在当前司法公正的呼声中这样的审判人员当然没有存在余地,而故意枉法之审判人员被绳之以法则应是法治原则的题中之义。

执法必严是指严格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不允许背离法律执法、司法。对于法院审判工作,执法必严意味着审判人员一定要忠实于宪法和法律,忠实于国家和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做到执法必严,就要求审判人员应有以下基本的素质: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公正执法和裁判,刚直不阿,坚决反对和杜绝各种司法腐败现象;熟练掌握并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掌握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其他知识,不断提高司法水平;求实务实,严谨细致,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反对和防止形式主义。邓小平对如何做到执法必严有许多重要指示,如“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8]“对于一些严重的破坏活动,不仅要打击一次,而且要打击多次。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9]。执法必严,关键在于严格依法办事,严格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执法、司法,不因执法对象的身份、地位、级别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执法必严的内在要求。执法必严不是指执法严厉或严刑峻法,当然也不是法外开恩或法内施惠,正确的做法是:法律怎么规定的就依法怎么处理,即依法办事就是执法必严。有关法院对大贪官成克杰、胡长清处以极刑,不因他们位高权重而网开一面,这就是执法必严的典型。在法院审判工作中有一种倾向,即一强调执法必严就在法律规定范围之上加大处罚力度、法外施刑。实际上这不是执法必严,而是违法审判,属枉法裁判的范畴。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观念价值让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核心客户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加深入地理解、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经济环境、竞争规则、竞争优势与劣势的转化等方面的新变化,是摆在当今企业面前的深刻课题。

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

企业的营销行为离不开一定的指导思想。在营销学中把这种指导思想称为营销观念,或称为经营哲学、经营思想、或营销导向。营销观念是企业营销活动的灵魂,决定着企业营销活动的性质、内容、形式和效率。

1、牢固树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现代营销观念,为顾客提供最大让渡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随着WTO国际化规则的逐步实施,企业面临着来自更大范围的、更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冲击和压力。企业要想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与顾客维持长久、良好的关系,就要在全体员工中牢固树立起以顾客为中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使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消费者展开,增加顾客的整体利益,自觉地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服务,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信赖。

树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顾客观念和竞争观念是核心。顾客观念表明,企业首先要从满足顾客的需要出发,把提高顾客满意度、忠诚度作为衡量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指标;竞争观念则表明,企业为目标市场所做的一切,包括产品设计、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分销网络的建立、促销以及各种服务等都需要时刻与竞争对手在同样的市场上进行比较,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2、树立战略发展意识,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战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预见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观念和行为,迎合顾客的需求变化,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抓住机会,避开威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制定出正确的、恰当的、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战略规划和市场营销战略,给企业制定一个正确的并可引导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有了这样的战略规划,就能够鼓励企业管理部门系统化地超前思维,并不断完善其目标和政策,使企业各部门、各环节都能按统一的目标运行,保证企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最充分的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营销不仅仅是客户至上,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股东、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只有当员工理解了企业的目标并积极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时,顾客的需求才可能得到充分满足,企业和股东的利益才能实现。目标越清晰,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员工的积极性取决于企业目标的质量和员工对企业目标的理解。因此,企业要向员工详细地阐述其经营战略目标,要让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通过经营战略,把企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制定企业发展的方针、目标、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等,以实现企业环境、企业能力、企业经营目标的动态平衡和统一,谋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3、树立质量意识,维护企业品牌声誉和形象。对于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企业而言,品牌可以帮助企业销售其产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于消费者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同类商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实在难以区分和辨别。但由于不同的品牌代表着不同的商品品质、不同的利益,所以,有了品牌,消费者就可以借助品牌识别和选购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的降低购买风险。

品牌本质上代表着企业对消费者在产品特征、质量、利益和服务等方面的长期的承诺,久负盛名的品牌就是优质质量的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顾客的满意度,直接影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不好,就谈不上满足顾客需要,也谈不上企业的长期发展。

4、树立竞争意识,以创新求发展。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取决于企业的竞争能力,竞争能力的获得不仅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包括品牌、物质技术、顾客满意等方面,还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观念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和游戏规则的创新。如果一个企业认识不到在市场竞争中时时面临着竞争对手的威胁,只知道按照行业老大制定的游戏规则运行,那么它永远也不可能超越老大,甚至还很可能被后来者挤跨。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不能墨守成规,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竞争环境。

开展关系营销,建立起企业理想的外部价值让渡系统

所谓关系营销是指企业与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建立、保持并加强合作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各方实现各自目的的营销方式。关系营销可以节约交易的时间和成本,其最终结果,是为企业带来一种独特的资产,即市场营销网络。在市场营销网络中,企业可以找到战略伙伴并与之联合,以获得一个更广泛更有效的地理占有。这种网络已经超出了纯粹的“市场营销渠道”的概念范畴,借助这个网络,企业可以减少由于产品入市时间的滞后而被富有进攻性的模仿者夺走市场的危险。

一个企业有了正确营销观念做指导,做出了正确的营销组合决策,还不能完全保证企业就能持续发展,还必须得到企业外部价值让渡系统的支持和配合,共同给消费者一个买的理由,才有可能使新产品成功推广。企业外部价值让渡系统是由企业的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共同组成的。企业对于其价值让渡系统的协同发展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例如,松下录像机之所以能战胜Sony的Beta录像机,进入千家万户,就因为它建立了广泛的录像带租赁网络,让消费者相信:拥有了松下录像机,可以花很少的钱在家里很舒服的看自己想看的电影。所以,企业要通过关系营销,建立起企业理想的外部价值让渡系统,并不断发展、维护与外部价值让渡系统的良好合作关系。

借助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真正意义上的以顾客为中心,满足消费者需求,关键在于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做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沟通,理解他们的期望和所关心的事情,及时、准确地发现顾客尚未满足的需要,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测量市场上现有产品及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了解顾客在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包装等方面对商品的选择要求,从而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源泉,顾客满意是达到顾客忠诚的基础,是企业战胜竞争对手的有力手段。因为忠诚的顾客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如何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15篇

准确界定电视广告的“受众群体”,是坚持“受众本位”思想的重要前提。步入信息时代,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极大丰富,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充分提高,而信息是否被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接受和认同,则成为衡量信息传播质量的重要标准。从创作目标来看,一部电视广告所传播的产品信息是有其所对应“受众群”的,而如果未能准确界定“受众群”,整个广告作品的创作方向将发生根本性的错误。例如,某止咳糖浆广告,广告内容为一只豹追逐一个少女,少女问:“为什么追我?”豹答:“我要急支糖浆。”让人颇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谓;电视广告《步步高点读机》则将广告的“受众群体”界定为家长与学生,整部广告的创意、情节设计和人物紧紧围绕着如何解决学生学习难题、避免家长困扰这一点展开,广告的叙事语言和艺术风格亲和、可爱而富于生活气息,整部广告信息明确、传递准确,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二、充分满足受众“需求”

充分满足广大受众“需求”,是坚持“受众本位”思想的关键要素。受众群体是一个基于各种原因聚在一起的信息接收者的集合。群体存在对受众的影响是无形的。在信息传播中,让广大受众感觉到具有实用性价值的广告信息一般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也可以说,受众是否能从电视广告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是决定一部电视广告成功的重要原因。群体对受众的信息接受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群体可以使受众态度定型,并使某些群体共有的观念难以改变,了解某人所隶属或认可的群体,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到这个人的媒介使用行为。当受众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时,就处在群体的这些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中。例如,凉茶饮料王老吉在最初进行宣传时,主要是借助“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来告诉广大受众,王老吉是可以用于消暑解热、避免“上火”的凉茶。从而使受众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明确的印象:夏天可以选择喝王老吉凉茶。最终,王老吉饮料也从原来的安于广东一隅而迅速覆盖全国。

三、牢牢抓住受众“兴趣”

牢牢抓住广大受众“兴趣”,是坚持“受众本位”思想的必然选择。提高广告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广告的关注度,进而提高整部电视广告的宣传效果。例如,《彩虹糖Skittles》广告就以趣味取胜,长相可爱的萌态长颈鹿,妙趣横生的吃彩虹、挤彩虹糖创意,再配上“碰上彩虹、吃定彩虹”的广告语,使受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一款“彩虹糖”产品;而该产品于2014年新春推出的“鸡给黄鼠狼拜年篇”仍一贯延续了搞笑风格,甚至有誓将“无厘头”进行到底的气势,广告中始终胆颤心惊的鸡与开始心怀不轨、最后放下“凶器”的黄鼠狼,因“彩虹糖”而成为“朋友”,再次强调了“送上彩虹,吃定彩虹”的广告主题。

四、有效引发受众“共鸣”

有效引发广大受众“共鸣”,是坚持“受众本位”思想的有效策略。电视广告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如果能够与广大受众之间形成一定的共鸣,那么将会最大可能地提高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常常会采用这一策略,例如,汰渍、碧浪以及奥妙等知名的洗衣产品品牌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进行洗涤实验的广告方式,广告代言人多选取了更加亲民的明星——海清、郭冬临等等,与之搭戏也多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极容易使受众产生“共鸣”和认同;再如,药品“康泰克”广告中,一位得了感冒的年轻人,鼻子被红色的橡皮球堵住,形象地展示了鼻塞这一感冒症状,使受众产生了“鼻塞”的错觉,而当康泰克先生将橡皮球迅速拔出时,年轻人畅快的呼吸,观看广告的受众似乎也感受到了舒爽。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