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

保障技术论文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1提高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度

首先,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是需要所有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人员共同承担的责任。网络信息安全得到了保障,才能够使存储的信息不被破坏,减少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提高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度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些国家直属机关,做好国家机密信息的保护是减少敌对势力入侵的前提,更是维护国家尊严的体现。

1.1.1开展必要的保密教育工作相关部门要针对上述出现的信息泄露等问题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人员的保密安全观念与意识,使其具有保密自觉性。还要定期开展科学性强、有教育意义的宣传活动,对国内典型的信息外泄事件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信息安全保密方法,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关注度。

1.1.2不断对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应用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中的技术要能够不断进行更新,借助现代化手段对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要将研究出来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到网络系统中,使其从形式转变为方法,真正发挥其在整个网络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2网络安全保障措施

1.2.1采用先进技术支持网络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单位的发展与经营,为此,要在技术上做好监管,其网络性能要从内置软件到传输硬件等多个方面进行加强,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落实各项操作。通常来说,防火墙技术加密处理是最常见的应用方法,能够为整个系统网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1.2.2保障系统稳定运行要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网络安全,必要时对系统稳定性进行检测,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维护与创新,确保整个网络系统各项程序能够安全运行。还要对系统冗余进行防护,在分析多个角度的运行安全效果以后,提高网络安全运用水平。做好防火墙的技术加密处理,从而为系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平台。

1.2.3重视外部网络可靠性外部网络能够为企业提供必要、稳定的系统支持,这个方面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小觑的,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能够体现出外网的时效性与稳定性。为此,要能够适当的将外网的故障降到最低,并要提供连续性的服务。

1.2.4重视开放性监督一般来说,网络安全系统的开放程度非常强,正是因为这种开放性,在网络中加强对其的监督非常有必要,在数据传输中,其安全性也能够有效体现出来。

1.3系统硬件及软件上的保障对策

计算机一般都是以CPU为主进行设置的,其设置标准是33位。为此,其服务器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随着科技进步,当前的CPU已经扩充到了65位,其有效处理器最高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十,如果内存增大,内部配置量也会随之增加。由此,借助硬件设备的改进提高网络安全性能是非常有效的。软件技术对网络信息安全也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因为硬件系统在可靠性与安全性上有非常强大的处理功能,能够为软件性能创造足够的空间。比如,可以将槽位进行扩充,这样能够使计算机的信息存储能力增强,还可以在网络系统的外部增添一些功能全面的辅助设备,这些软硬件设备共同运行更能够保障系统安全运行。此外,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还要做好日常保密管理工作,要对网站进行定期维护检测,定期对存在的系统垃圾进行删除,使系统的运行能够更加轻松,更有效的防止病毒入侵。

2结语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Abstract: Equipment support mode transformation is development request and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equipment support, 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cientific theory to guid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ummariza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of equipment support transformation, the composition of equipment support mode was analyzed, and then from the support layer, the content layer and implementation layer three levels, the equipment support model transformation ways was promoted, as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equipment support mode transformation.

关键词: 装备保障模式;装备保障转型;构成;转型途径

Key words: equipment support mode;equipment support transformation;composition;transformation ways

中图分类号:E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299-02

0 引言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以一体化联合作战、网络中心战等为主要作战方式的信息化战争逐渐代替以数量规模型阵地战为主的机械化战争,战争节奏快、杀伤力大且武器装备技术复杂,传统的装备保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亟需进行装备保障模式转型。进行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构成与途径研究可以帮助全面梳理转型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概述

当前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态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新的作战形态和作战样式,对新形势下的装备保障产生了重要影响。

军事转型从军事变革演变而来,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林建超[2]提出军事变革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起武器装备的演进,进而引起军队编成、作战方式和军事理论等方面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最终导致整个军事形态发生质变的特殊社会现象。”军队建设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军事变革,是世界各国军队积极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不断调整军队建设方向的共同选择。

由此可见,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随着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不断开发新的装备保障概念和能力,以信息系统为支撑,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对各种装备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高度整合,建立新的编制体制,以便有效地应对新的战略和战役挑战的进程。

2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构成分析

装备保障转型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引入,也不单是通过新技术提高保障效率,而是对装备保障体系的全面提升,因此装备保障转型涉及文化、保障理论、编制体制、技术、设施设备、装备等装备保障系统全方位,并形成新型保障体系,全面提升装备保障能力。装备保障转型构成如图1所示。

2.1 文化思想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首先需要解决文化思想问题,摒弃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充分认识装备保障转型对推进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作用,深入把握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科学内涵;建立创新型文化,不断深入转型工作;从上而下全员重视,保证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高质量。

2.2 保障理论 装备保障转型的过程也是装备保障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装备保障理论领域已经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作战装备保障理论是装备保障理论创新的重点,是推行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依据和指针。装备保障理论创新上最重要的突破,是对装备保障最终发展趋势的研究。

2.3 编制体制 体系对抗是信息化作战的突出特点,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必须打破条块分割、按级供给的保障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把保障单元、保障要素和指挥系统联为一体,树立“大需求、大供给”和“一盘棋”的保障思想,紧紧围绕作战行动,快速聚合各个方向、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系统的保障力量,使各军兵种及社会化保障力量成为相互联动、相互依托、相互增效的整体,形成综合保障优势。对各种装备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高度整合,建立新的编制体制,是装备保障建设转型的必然要求。在保障力量上,充分利用地方保障力量也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也需要建立相应的体制来实现,使军队装备保障社会化程度得到提高。

2.4 保障技术 即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众多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隐形化、精确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装备保障建设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信息化战争和数字化部队必然要求信息化、数字化的装备保障与之相配套。应把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装备保障建设的核心,研制和装备更先进的装备指挥与管理自动化系统,以提高整个保障系统中所有资源的透明度,从而实现对装备保障资源的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以便准确、快速、高效地配置、调动和利用装备保障资源,对作战部队的装备保障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利用扫描器、射频标签、条形码、数据库及其依托的战术互联网开发的“全资可视化”技术,通过“全维可视”,达到“全程可控”,从而实现精确保障。依托信息平台,以信息流引导物资流、技术流,达到适时、适地、适量、高质的保障效能,实现保障的即时化、综合化、精确化和经济性。

2.5 设施设备 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能力,需要利用先进的保障技术,更加需要硬件作为支撑,需要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完善目前的装备保障的硬件基础。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手段、信息处理手段、装备管理手段、装备指挥手段、维修手段、供应手段等等,使装备保障转型落到实处,全面提高装备保障的效率和效能。

2.6 保障装备 加快发展和改造保障装备。随着探测技术、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定向能技术、光电技术等一大批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很多信息化保障装备将陆续问世,保障装备的信息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综合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因此,改进和完善野战抢救抢修装备,发展故障自动诊断和检测技术,将检测设备的检测电路和传感器部分安装到装备上,不用外部设备,即可自动显示主要部件状况,一旦出现故障,即可换件修理。

2.7 保障训练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激烈复杂,装备保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对装备保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保障训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训练已经成为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途径研究

依据武器装备保障转型的涵义、时代特征,考虑信息化战争对装备保障的直接影响,从当前保障系统实际出发,通过进行保障模式转型,形成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新型装备保障模式,为达成此目标,需要科学规划实施途径,为全面展开装备保障转型建立基础。依照上述思想,从支撑层、内容层和实施层三个层次建立装备保障模式转型途径如图2所示。

支撑层主要描述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客观环境,包括科学发展观、科技进步、武器发展、作战理论、战争形态、保障需求等,为装备保障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发展动力和物质基础;内容层主要描述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保障理论研究、编制体制调整、保障技术研究、方法手段开发、保障训练改进等,从而使装备保障模式转型顺利展开;实施层主要是从操作层面表明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实施步骤和逻辑程序,包括文化引领、路线规划、理论探索、试验验证、典型试点、分步实施等。

3.1 支撑层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需要一定的思想、理论和环境作为支撑。首先,装备保障模式转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将装备保障转型的全面、持久、可持续发展作为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目标;其次,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建立在科技进步、武器更新换代、作战理论发展、战争形态变化、保障要求提高的基础上,进行装备保障转型建设,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多方面的影响。

3.2 内容层 装备保障转型主要针对传统保障系统的保障资源、保障程序、力量编配等要素,通过进行有机整合,在装备保障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进行保障理论研究、编制体制调整、保障技术研究、方法手段开发、保障训练改进,对保障模式转型进行深入分析、理论探索和组织实施,达成新型的具有信息化时代特点的装备保障体系,使新型保障体系主要具有组元改进、结构优化、功能提升、运行完善和适应环境等特点。

装备保障建设转型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军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保障能力,在装备保障建设转型过程中,必须把装备保障训练放在战略地位,用训练检验装备保障转型实践是否符合实战需求,用训练检验新型装备战时的保障水平。保障训练转型目标主要是通过保障训练,强化装备保障的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保障要素集成训练、保障单元集成训练、保障体系融合训练等。在保障训练中,应加强快速反应训练,提高机动保障能力;加强战略战役投送训练,弥补投送能力的不足;加强联合保障训练,实现精确保障;加强技术保障训练,提高装备保障效能;加强基地化、模拟化和网络化训练,提高训练效益。

3.3 实施层 装备保障转型工作首先应该从文化转型开始,通过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加强转型思想观念;按照路线图制定方法,制定装备保障转型路线图;在结合原有装备保障理论的基础上,融入新技术、新思想,对新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创新装备保障理论;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机构,对保障转型方案、转型技术以及新型保障设备进行试验验证,以期发挥其最大效能;典型试点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按转型路线图制定步骤稳步推进,逐步实现全军范围的装备保障模式转型。

4 结束语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我军面临的重要使命,从宏观层面分析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构成及途径,为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提供重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春良.陆军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研究[R].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2012.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基础理论;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故障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154-01

本文主要以可靠性系统工程最初构成进程为根本,并进一步论述可靠性系统工程涵义,以此提出相应理论机制及技术框架,对可靠性系统工程这一学科远景做开端瞻望。

1 回顾可靠性系统工程形成

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外在可靠性、维修性及保障性等工程方面发展迅速。其发展趋势体现在如下两方面:1)RMS指标有效综合;2)RSM工程技术体系得以综合。90年代早期,又发展了并行工程这一新概念。与此同时,欧洲一些国家也将可靠性工程技术、维修性工程技术、维修保障工程技术等相关技术进行有机综合,发展成可信性技术。

中国在可靠性工程方面源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可靠性工程方面首先得到发展的是电子工业部门。随后在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逐渐兴起。80年代初期,我国在现代化武器等装备进行研制中已经推行并实施RMS工程,且取得卓越成就。中国不仅汲取国外较为先进科学技术,也总结了自身缺点和不足,以此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并具有实践性RMS工程。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了可靠性系统工程这一理论框架,从而对我国RMS工程在应用与发展方面进行相应指导。从那以后,这一理论在经过实践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一门学科而言,可靠性系统工程必然具备其特有内涵。

2 对可靠性系统工程进行定义

当代质量观显示,工程装备质量不仅包括装备功能性,同时还包括装备自身可靠性、装备耐用性、装备环境适应性、装备维修性、装备测试性、装备保障性以及装备安全性等装备所具有的重要属性。经过对这些装备属性有效研究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装备故障不但受装备性能属性影响,也与装备其他属性脱不开干系。

可靠性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是对产品有效过程同产品发生故障斗争进行有效研究,可靠性系统工程从系统整体性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辩证角度进行剖析,对产品故障机制及其发生规律,产品发生故障在预防方面、控制方面及修复方面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并运用相关理论与机制开展一系列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等。

可靠性系统工程大体具备整体性、综合性、择优性与社会性等特征,且各个特征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整体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作为一个简单整体,其自身涵盖可靠性系统工程同产品在保障方面相关联较为完整且充实理论和技术;综合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工程同时具备时间性与空间性,且为二者结合;择优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具备能够量化这一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综合且有效优化配置;社会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工程不仅涵盖系统技术,也涵盖了系统管理。

3 可靠性系统工程学科内涵

可靠性系统工程以独立学科形式出现,其内涵可以通过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集成技术这三个层次分别进行阐述。可靠性系统工程在其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指的是对于系统工程故障规律合理解释,其中包含故障发生及其表现规律等。可靠性系统工程在其基础技术方面主要以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为基础,进而形成故障在预防、控制及其修复方面技术。集成技术主要以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为基础,进而形成用于产品设计和分析、产品生产保证、产品运用和保障、产品试验和评价、产品综合论证等应用技术,并以此提高可靠性系统应用能力。

3.1 可靠性系统基础理论

产品正常独立运行与产品故障发生均为产品基础行为,然而一旦产品投入使用,往往无法预测产品将有怎样故障产生,未来对产品发生故障进行有效预防、合理控制并及时修复,我们必须掌握产品发生故障相关原因及其机制。若不了解产品发生故障原因及其机制同故障变现规律,我们将无法有效预防产品发生故障,且产品故障不能得到技术解决。

产品发生故障主要是由产品原材料、结构、生产工艺、使用方式、使用环境以及认为因素等原因造成。有效揭示产品故障内因和故障外因相互之间耦合作用所导致故障发生机制及故障表现规律对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可谓重中之重。综合对产品故障发生原因进行考虑,分析故障发生随机性、故障发生确定性及故障发生模糊性,揭示故障发生客观规律,便是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

3.2 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

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指的是以故障产生规律为基础,进一步应用故障产生规律,并发展其他相关可利用技术,这些技术便构成了基础技术。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主要包括产品故障预防技术、产品故障控制技术、产品故障修复技术等。

3.3 可靠性系统工程集成技术

集成技术指的是将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有机结合,进而形成用于产品设计和分析、产品生产保证、产品运用和保障、产品试验和评价、产品综合论证等应用技术,并以此提高可靠性系统应用能力。例如产品故障属性设计和分析、产品故障属性度量等。

4 结束语

可靠性系统工程将产品产生故障有关机制与理论及其技术有机融合,最后形成一个可利用、完整理论,使我们对产品发生故障规律及其应用更充分了解。尽管当今科技发展迅速,但产品故障仍无法完全避免。客观来讲,无论什么产品,一旦投入使用,就无法避免故障产生。在同产品故障作斗争的过程中,可靠性系统工程理论机制及其技术应用也将得以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康锐,王自力.装备全系统 全特性 全过程质量管理概述[J].国防技术基础,2007(04).

[2]王靖,康锐.可靠性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8(03).

[3]康锐,章国栋,吕川.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效能模型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02).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装备保障;装备运用;专业工程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171-1.5

纵观当前国内关于“装备运用工程”的概念描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备运用活动与其他装备保障活动或者装备管理活动分不清;装备运用实践与装备运用工程专业理论分不清;运用工程专业理论与“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的学科体系分不清。本文将根据装甲装备运用工程教材编写和授课中的一些体会,对装备运用工程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剖析,以推动该理论能够沿着“专业工程”的方向深入发展。

一、装备运用活动和运用工程

装备运用工程中相关概念的混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运用活动”的范围界定不清造成的。所以首先探讨哪些是“装备运用活动”。

目前所收集到的专业文献中都没有对“运用”概念进行明确解释。这里引用新华字典中的定义:运用是根据事物的特性(性能)加以利用,而对“利用”的解释是: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装备运用活动,实际上对装备性能加以利用,从而充分发挥装备效能的一些活动。

装备性能。“运用”的字典解释中,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事物特性”,这里可以理解为“装备性能”。在“装备性能”的基础上谈“运用”,需要进一步明确“装备性能”的范围,按照目前美军对装备性能的认识,装备性能可以区分为装备作战性能和保障性能。但是,我们更倾向于把发挥装备作战性能的相关活动称为运用;而把与保障性能有关的活动称为保障。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装备运用”同“装备保障”区别开来,有利于这两类活动都分别向着专业工程的方向发展。

装备运用活动的主体。不仅仅靠装备性能的定义能够把“运用”、“保障”和“管理”分开,依赖这些活动的主体同样能够对这些活动进行区分。无论是装备运用、装备保障还是装备管理,都需要明确特定的主体。即由谁来从事这些活动。从活动主体上,可以看出:装备运用活动的主体是乘员,而乘员的主要任务是发挥装备的作战性能。

装备技术运用与战术运用。谈到装备运用,就不能回避“技术运用”和“战术运用”两个概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非常著名的坦克运用名将,如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但是,这些名将所从事的坦克“运用”和我们所说的装甲装备“运用”仍旧在概念上存在差异:古德里安所擅长的是坦克兵种的“战术运用”,是一种作战指挥活动,而在装备运用工程理论中,我们更强调的是乘员的技术运用。两者无论在活动主体、活动表现形式上都有明显的区别。例如技术运用主要考虑装备操作技能的发挥,乘员是运用的主体。而战术运用的主体则是连、营、团一级的指挥员。重点考虑装备集群的效能发挥。但是,技术运用是战术运用的基础和保证,战术运用应该建立在乘员对装备技术运用熟练的前提下。两个概念同样在更高层次上存在联系,但不宜在基础概念方面进行混淆。

装备运用活动内容。在明确了装备运用是以乘员为主体的技术活动后,可以很容易确定出装备运用活动的主要内容。《装甲兵技术条例》对乘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会操作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显然,与这些要求相对应的活动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装备运用活动。另外,在常见的维护保养教材中,维护保养的主要工作内容又定为:清洁、、检查、调整、排除故障。所以,如果采用更为严谨的说法,乘员所从事的装备运用活动实质上只有两类活动:使用和保养。尽管从工程理论角度,每一项保养活动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不一样。

通过上述概念辨析,较为清楚地界定了运用与维修、保障、管理等专业活动之间的区别,同时也为装备运用工程专业理论与学科体系之间的区别奠定了基础。

装备运用工程的概念。通俗地讲,技术运用的重点是研究“怎么做(经验总结)”;而“装备运用工程”的重点则在于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角度说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是合理的”,甚至能够帮助乘员发现更为合理的操作实践。从这个角度而言,运用工程理论既不能等同于装备构造知识,同时与常见装备的运用实践甚至经验总结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以目前装备运用工程中比较成熟的机动性运用理论为例,装备构造的理论内容为传动部分各部件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过程,装备运用实践则重点叙述乘员的操作(驾驶动作要领)。而机动性运用理论则是通过各种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重点分析乘员操作是如何转化和影响装备机动性能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乘员操作技能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装备运用工程相关概念层次模型。人们普遍认为,技术状况变化理论是运用工程的核心内容。以装备各种性能仿真模型为基础构建的多种技术状况变化模型,不仅可以用来对乘员的操作行为进行解释和改进;而且可以反映不同的使用保障条件和环境条件对装备性能发挥的影响。以此观点出发构建一个与装备运用工程相关的各种概念层次模型,如下图所示。

该图中,装备运用工程的理论核心是技术状况模型;但该模型的输入则是乘员的运用(操作)实践;同时,使用保障条件和环境条件都可以作为技术状况模型的输入或者约束条件;技术状况模型的最终输出是装备效能。基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各种装备技术状况模型,不仅能够解释由于乘员操作差异而造成的各种装备性能输出差异现象,而且能够还能够根据各种输入条件(环境、车辆技术状况)的变化为乘员的不同操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上图中,如果去掉核心的装备技术状况模型,处在中间层次的“乘员运用实践”“使用保障条件”“环境条件”对“装备效能”的影响可以构成技术使用的主要研究内容,用于总结和归纳我军装备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经验以及必要的运用知识。处在该模型最外层次的是“装备保障”、“装备管理”“战术运用”等更大范围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知识体系。上述所有这些概念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更为广义的“装备运用工程”学科体系,整个学科体系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发挥、保持、恢复甚至于提高装备效能。

二、结语

本文结合《装备运用工程》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授课体会,从活动主体、工程理论和学科体系等多个角度对当前与装备运用工程有关的概念进行了简单区分,相关成果不仅对《装备运用工程》课程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利于推动该理论能够沿着“专业工程”的方向深入发展,有利于保持我院在装备运用工程专业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孔繁柯.军用车辆运用工程[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层次分析法

1 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中普遍存在问题如下

1.1 房屋标准 针对部分地方存在的建筑工程户型不合理、功能不完善、标准太低等问题,重点加强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管理。在项目选址、规划布局、户型设计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

1.2 节能环保 新建楼房要按照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的要求,满足节能65%的规定。

1.3 高新技术 推广应用太阳能、地源热泵、供热分户计量等新技术。

通过组织开展廉租住房、回迁安置房户型设计大赛、社会主义新农居规划设计竞赛等活动,广泛征集方案,评选出户型合理、功能完善、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的优秀设计,编制户型标准图集,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设计水平。

本文针对目前保障性住房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对保障性住房的科技支撑水平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首先初步构建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流程如下:

为了更加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择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比较了解、有较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相关知识的专家、相关学者、业界人士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管理者等作为咨询专家群,共进行了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在评估中专家人数一般控制在 30%-50%之间,为保证评估的准确性,评估人数不少于20人。本课题为了广泛地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在第一轮问卷调查中,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问卷调查形式,邀请专家填写调查问卷。从调查的总体结果来看,除个别专家对某些指标提出修改建议外,其余指标均得到专家们的认可。第一轮调查结果得出后,再次查阅有关文献,结合第一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重新拟定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各级评价指标制成问卷,进行第二轮专家调查。在第二轮调查中,原则上不要求专家提出新的指标。

接下来通过第二论专家问卷调查,并结合保障性安居工程科技支撑水平的特征、指标选取原则等,本文最终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表作为评价保障性安居工程科技支撑水平的情况。

2 实证分析

2.1 调查问卷形成 结合以上指标按照珲春矿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形成分析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问卷调查表。

2.2 指标筛选及分析 本文选取了5人专家组对科技支撑调查问卷进行打分,通过问卷获得了5名专家对第二层要素、第三层要素和第四层要素中各个建筑能效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值,最后将个体成员的判断综合成专家组的综合判断,判断矩阵如下

3 结论

采用yaahp0.5.2对矩阵结果进行分析结论为:标度类型:e^(0/5)~e^(8/5)。外部环境气候温差、季风特点:0.0314;建筑间距体形与科学分区:0.0123;交通可达性:0.0225;建筑方位朝向:0.0146;建筑地点:0.0184;电梯节能技术:0.0157;建筑布局形式:0.0112;制冷节能技术:0.0111;采暖节能技术:0.0285;照明节能技术:0.0234:安防自动化:0.0221;小区微环境:0.0369;给排水:0.0270;屋顶节能技术:0.0842;门窗节能技术:0.0432;外墙节能技术:0.0737;住宅设计公私分区:0.0122;室内空气质量:0.0404;居住空间最低面积控制标准:0.0271;公共健身设施、活动中心:0.0174;医疗保健设施:0.0278;社区商业配套:0.0199:软硬景观:0.0085;绿化指标:0.0177;自然环保:0.0246;环境卫生:0.0210;污水和中水处理:0.0314;垃圾收集与处理:0.0314;表面材料:0.0380;防晒、遮阳材料:0.0195;新型的节能保温隔热墙体材料、复合墙体材料:0.0406;节能环保型保温隔热屋面材料:0.0732;屋顶设置温度阻尼区:0.0732。

经过专家对问卷调查的打分,分析上述指标的权重设定均符合矩阵一致性,因此可以将上述的科技指标作为保障性住房的科技水平支撑。

参考文献

[1]项铮.住宅品质需要建筑科技硬支撑[N].科技日报, 2003-07-31.

[2] 李宏伟 冯凯 关柯.推动我国住宅产业科技进步的对策[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0(2):3-5

[3] 王美媛.浅议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困难与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0(22):252-253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反水雷装备;装备保障;保障现代化;合同商保障;精确保障;发展趋势

1.前言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各种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组织编制等许多军事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使得各国军队建设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世界各国军队不仅在为21世纪进行兵力结构的重新设计,而且在对21世纪各种装备保障进行着全新的设计;用迅捷的、经济可承受的运输和信息系统取代现有的多层次的组织体系;规模型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向“按需输送”的高度敏捷、可靠的保障体系转变。

对于反水雷武器装备而言,反水雷武器装备近些年来的发展十分迅猛。许多新型反水雷装备应运而生,形成了许多完整的反水雷武器装备体系。这些反水雷装备同样需要建立完备的保障体系,以便使得其在未来的反水雷作战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水雷装备目前正朝着综合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得反水雷装备更加有效并能够胜任未来海战的需要,智能化和通用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专家认为反水雷装备保障还将向着模块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就这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2.反水雷装备保障将朝着全系统、全寿命保障方向发展

全系统、全寿命管理是系统论在反水雷装备保障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反水雷装备全系统、全寿命保障的核心是在反水雷装备的设计、研制、生产、采购、补给、使用和报废的全过程中,把反水雷装备保障因素考虑进去,从而提高反水雷装备的战备完好性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反水雷装备保障思想和理念,这种思想不仅反映在反水雷装备保障的纲领性文件中,同时也在理论、体制、法规等多方面表现出来。

2.1 反水雷装备发展的全系统思想

(1)反水雷作战装备与反水雷保障装备同步发展;

(2)硬件系统与相关的软件系统协调配套开发。

2.2 全寿命保障的典型做法

(1)在研制阶段注重维修性设计

反水雷装备的维修性设计是一种质量特性,始于论证阶段,贯穿于研制生产的全过程。在新型反水雷装备的设计阶段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反水雷装备具有良好的维修可达性,要求合理布置反水雷装备各组成部分及其检测点、维修点,保证有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合理开设维修通道、窗口;二是利用权衡分析和迭代设计使系统功能划分和模块组合最优化,提高组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和互换性;三是完善防差错措施及识别标记,提高维修工作中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2)注重测试性设计

随着反水雷武器装备功能的多样化、结构的复杂化,故障检测诊断、性能测试已经成为维修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反水雷装备研制阶段需要实施测试性分析、设计和验证,包括系统的检测方式、检测系统、检测点配置等,通过设计使检测诊断更加简便、迅速、准确、可靠。

今后需要重视研制和使用模块化、嵌入式的通用自动化检测设备,通过配备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自动对不同装备进行故障监控、原位检测、隔离和识别。此外,还需要大力推广许多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如声阻抗法、全息摄影、红外检测、声发射、磁橡胶法等,使故障检测率有较大的提高,检测范围要从外表损伤扩大到复合材料结合的缺陷、内部结构的胶接质量、疲劳裂纹的严重程度等。

3.技术创新成为实现反水雷装备保障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反水雷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地也要求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来实现反水雷装备保障的现代化。因此,今后将普遍重视在反水雷装备保障领域采用新的技术,这种做法将对反水雷保障的指挥和保障实施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在反水雷装备保障领域采取的技术创新手段主要包括:

3.1 将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装备保障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套加速数据采集、集成和传输的工具,是准确、及时地获取资产状态信息的关键手段之一。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无需或仅需少量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地向自动化信息系统传送数据。

自动识别技术包含多种用于获取资产识别信息的数据存储技术。这些技术包括条码技术、磁条、集成电路卡、光储卡和射频卡,均可用来标识单件物品、多件装备、空运托盘和集装箱。自动识别技术装置的数据存储容量可从少量字符至数千字节。这些装置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询问。询问所得的信息以电子方式提供给自动化信息系统。自动识别技术还包括形成存储信息、读出所储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其他后勤数据相综合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资产自动识别技术装置主要包括条码、射频数据通信、光储卡、射频识别、灵巧卡、卫星跟踪系统和业务处理服务器等。

3.2 以远程支援技术补充基层部队的反水雷装备保障能力

远程支援技术是近年来反水雷武器装备保障领域发展十分迅速的技术。远程支援技术是随着高技术反水雷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装备保障手段。它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前方的保障人员与后方的技术专家紧密联系起来,并为前方反水雷武器装备的使用、维护、修理以及战场抢修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持。前方保障人员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联网将现场的图像、声音和装备的技术参数等,传输给远方的技术专家,请求技术支援;远方的技术专家在进行分析研究后,迅速作出结论,并通过网络对前方的使用维护保障工作进行实时指导,协助前方人员迅速、准确地完成任务。

随着高技术反水雷武器装备的大量服役,许多新型反水雷武器装备往往集多种高新技术、多种系统于一身,使反水雷武器装备保障的难度增大。反水雷装备保障不仅要解决大量硬件技术问题,还要解决许多软件方面的技术难题。因此,仅仅依靠前方技术人员,完成修理的重任是十分困难和不现实的。即使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技术保障人员,也难以准确及时地判断故障原因或确定最佳的修理方案,常常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对受损装备反复进行分析、检测,最后才能“确诊”。应用远程支援技术,前方的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得到许多技术专家的帮助和实时的指导,加快受损装备的维修过程,以满足时效性要求。

3.3 加强装备保障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

高效的信息收集与传递能力是提高反水雷装备保障效能的基础和手段,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库资源,将通过这种先进的传感器和其他侦察监视手段所获得的保障信息及时汇总和分发,确保装备保障的决策和实施人员能够得到足够准确、近实时的信息。

4.发展高技术反水雷保障装备是反水雷装备保障手段建设的重点

高技术武器装备势必由高技术保障设备来加以保障,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因此应统筹规划,同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各种新型保障设备,以适应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现代保障设备,是多种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的综合体,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使保障设备的技术含量提升到更高的档次,先进的工艺使原有的理论得到更高层次的应用。近年来各国的反水雷保障装备发展迅速,总结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4.1 提高反水雷保障装备的机动能力和防护能力

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反水雷保障装备的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反水雷保障装备的机动能力不仅是重要的保障力,而且也是战斗力,基于这种认识,世界各国军队都很重视提高反水雷保障装备的机动性。

为了提高保障装备的生存能力,还必须重视加强反水雷保障装备的防护能力。

4.2 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特征的高技术反水雷保障装备得到进一步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调制和解调等高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保障信息的获取、显示、存储、处理以及装备实际的保障工作更为方便、快捷、精确和可靠,并达到实时化的程度。

智能化就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设备中,使其具有人的意识,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3 反水雷保障装备呈现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综合化特点

为提高反水雷保障设备的适应性,跟上装备更新的步伐,必须重视发展多功能、高效率、综合性强的通用反水雷保障装备。通用反水雷保障装备的特点是节省研制经费,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维修性和方便使用等效果。

反水雷保障装备的标准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标准化的反水雷保障装备可以显著降低开发费用和寿命周期内的使用保障费用。

模块化是指在设备研制时立足于现有的要求和技术水平,但在功能上和技术上留有充分的余地,给设备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和技术的更新做好准备,一旦条件成熟,即可适时地将扩充的功能和新技术引入到系统中,从而使设备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能达到新的水平,随技术的更新而逐步升级。

综合化就是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权衡分析,把与保障有关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研制出多功能的综合反水雷保障设备。例如,美军目前非常重视发展综合自动检测和诊断设备,即将目前各种有效的检测诊断方法,如声、振测试和分析技术、测温技术、油液分析技术、应力、应变测试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综合在一起,能够给出装备性能的综合判据。

5.合同商保障成为军队反水雷保障力量的有益补充

合同商保障是军队作战能力的倍增器。合同商保障能够提高现有的军事能力,扩大对补给品和维修服务的选择余地。由合同商提供保障,使得军队能够根据作战需要,迅速及时地扩大或压缩可用的保障资源,持续地获得作战所必要的保障,同时能够降低保障费用。

5.1 合同商保障的应用日益广泛

随着反水雷武器系统的日趋复杂,高新技术在反水雷武器装备中大量使用,而且在现代形式的战争条件下,反水雷装备保障任务量极其繁重,单独依靠军队来进行保障在军队小型化趋势下变得几乎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民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民间力量完成军队的保障工作得到各国愈来愈多的重视。

5.2 对系统/设备的全寿命保障成为合同商保障的发展方向

现代保障思想的发展造就了基于全系统的合同商保障形式的出现,它是根据武器装备系统从生到死,在不同阶段而采用不同的合同商保障进行划分的。随着反水雷武器装备系统的日趋复杂,保障理论的日益完善,全寿命保障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一事一议的合同商保障类型已经不能适应反水雷装备保障发展的需要,许多人员已经认识到系统开发过程必须奉行切实的“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法,对于反水雷武器装备保障也必须贯彻“从生到死”的方式,所以基于全系统保障的合同商保障——多年全面装备保障合同,全寿命周期装备保障合同已经成为合同保障的发展趋势。

6.精确保障成为反水雷装备保障的迫切要求

精确保障就是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手段,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建设和运用装备保障力量,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为部队作战提供准确数量和高质量的物质技术保障,使反水雷装备保障适时、适地、适量原则达到尽可能精确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节约保障资源。精确保障成为现代反水雷保障发展的趋势,既有军事经济变革的背景,也有军事保障技术高度发展的原因。

6.1 精确保障是快节奏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现代快节奏的信息化战争增加了保障的难度,传统的保障做法已经不能满足战争需要,精确保障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信息化战争中武器打击精确、持续时间短、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作战信息量急剧增加、装备保障的难度明显增大。装备保障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的快节奏和高精度,在信息战争中,过去需要几小时乃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保障任务,现在必须压缩到几分钟甚至数秒钟内,因此对装备保障的精度要求明显提高。在信息化战争中,保障活动必须在恰当的时机把特定的物资器材,送到特定的使用者手中。否则不但会贻误战机,而且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此外,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战场透明度高,武器杀伤精度高,对保障力量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大规模的保障力量和活动,必然成为敌人的重要打击目标,造成保障人员和物资的重大损失。

6.2 信息技术使得“精确保障”成为可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保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实施装备保障,常常是把一切保障物资按计划基数送往战区,大量的物资堆集于战场上,极易造成损失和浪费。实现战场数字化以后,保障部门可随时了解战斗部队的需求,并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未来24—48小时内的保障任务量。保障指挥人员也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系统,准确掌握物资储备情况和保障部队的部署情况,并可对后勤保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因此,在未来的保障中,信息、保障部队和运输手段将融为一体,利用自动化补给网络系统跟踪监测作战部队对各种物资的动态要求,并将所需物资和勤务及时、准确地送到各战略、战役和战术单位。通过网络,保障部门不但可以了解前方的物资消耗情况,而且可以找出最短的运输路线和最快的运输手段,不仅如此,保障部门还可随时协调作战部队周围的后勤补给基地,实现通用物资的补给。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气象雷达 培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C

1 前言

气象雷达作为探测气象要素的重要手段,其装备保障能力是气象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气象雷达装备保障能力和效率,是非常迫切的研究课题。积极推进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部分气象装备的维护维修保障工作,是新形势下做好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补充。新疆气象局作为第一家雷达保障社会化试点单位,在雷达保障工作方面有较多创新点,逐步摆脱了严重依赖厂家保障的不利局面。

加快气象培训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培训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建设一支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推进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新疆分院(以下简称新疆分院)作为气象部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依托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工作创新点探索气象雷达装备保障如何开展培训责无旁贷。

2 新疆雷达装备保障工作介绍

2.1保障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目前拥有1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4部探空雷达和3部风廓线雷达,这些雷达的正常运行对强对流天气、冰雹、局地暴雨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新疆远离雷达厂家,雷达站点之间相距遥远,依托厂家技术服务时效滞后严重。同时,新疆气候多样,对正常的交通出行影响很大,因此新疆雷达运行保障具有耗时长、花费高的特点。再加上新疆基层单位人才、技术匮乏,也不具备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技术保障的条件。

2.2创新工作

雷达远程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保障模式是根据新疆地域和气象雷达布局特点实施的一种全新模式。该保障模式依托运行监控系统、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测试维修平台和专家资料库进行雷达技术保障,突破了时空限制,解决了因新疆地域辽阔所造成的生产厂家技术服务时效滞后的问题,减少了对雷达生产厂家的依赖;有效地避免了因基层雷达站技术力量薄弱所造成的雷达保障不力,最大程度地确保了雷达稳定可靠运行,切实节约了保障经费,真正实现了气象雷达故障“快速发现、快速诊断、快速维修”的目的。

3 现存的雷达装备保障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全国气象系统从事雷达保障人员很多都是从其他工作转行进入这一领域,大多数人员并没有学过雷达基础知识,对于故障的判断大都采用老办法,随着近几年气象雷达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新问题解决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虽然近几年从事雷达保障的新入职人员有学大气探测专业的,但是这些也基本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实际动手能力较弱。

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培训效果不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培训单位雷达仿真模拟环境建设不足,而雷达仿真模拟环境搭建代价高昂,学员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学员学习完雷达机务保障的理论知识后缺少实际动手的机会,无法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理解和描述雷达的工作原理及流程,故障分析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4 此类培训班如何开展初探

4.1实训平台

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开发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实现雷达故障远程会诊,达到了“快速诊断”的目的,在全国来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该系统利用监控平台发现雷达故障后,立即通过远程终端接管系统,实时捕获雷达状态信息工作参数;接着利用远程仪表,测量出雷达工作参数波形。根据已经测量出雷达工作参数波形,结合远程视频语音交互系统,帮助台站保障人员进行故障快速分析、诊断定位和排查,准确及时发现雷达故障。

目前,全国各省大都采用区(省)、地(市)、县(台站)三级装备保障体系,新疆分院依托成熟的雷达远程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平台,开展体系内从业人员雷达装备保障培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提高雷达保障人员的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2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气象雷达装备保障类培训班的教学大纲,是此类培训班的指导性纲领,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由于雷达系统复杂,涵盖知识面涉及大气探测、信息网络、无线电、电子、机械工程等多门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从雷达基本原理出发,以气象雷达系统为基础,介绍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详细介绍雷达接收机、发射机、私服系统、天线及馈线等各个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运行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机务保障工作中标校、测试、维护的正确方法和措施,使学员了解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季维护、年维护的主要内容,并掌握检查和维护的方法,重点围绕雷达信号处理流程及常见故障判断的原理和方法、故障分析处理思路展开教学。

4.3授课方法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典型案例库,每一个典型案例应该包括故障现象描述及发生时间、故障分析思路、排除方法和更换器件名称,其中以故障分析思路和排除方法为重点,结合雷达维修测试平台利用仿真模拟训练技术具有安全经济、可控可重复、不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的限制、无破坏等一系列优点开展仿真模拟故障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行,每一部分的理论教学完毕后,都要安排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应改变以往培训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课程学时数大于理论学时数的模式,利用雷达维修测试平台,一对一上平台操作,实现模块级乃至元器件级的定量分析测试,改变以往培训几个月后仍不敢动手操作,不知道如何分析排查故障的尴尬局面,切实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维修保障;可拓方法;评估

中图分类号 U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096-03

0 引言

车辆装备是军队实施地面机动及保障的基本平台。保持、恢复车辆装备良好技术状态,尽可能的形成和提高车辆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不仅是当前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急需,更是未来部队作战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对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进行深入系统的评估,能为维修保障规划的制定、维修保障资源的配备、维修保障工作的实施和维修分队的科学抓建提供可靠的依据,并能及时发现问题,为决策者尽早地采取措施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1 评估理论基础

可拓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采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 [1]。1983年蔡文教授提出可拓集合理论,很多国内知名学者对可拓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这门学科己经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与若干领域相结合,尤其是在评价领域[2]。

任务的不同,环境的变化,维修保障能力各要素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有些保障任务中,某些指标可能就没有实际的影响。本文基于可拓评价理论,以选择有效指标和重新分配权重的方法,实现对维修保障能力的动态评估,以便于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2 评估模型的建立

基于可拓方法的车辆维修保障能力动态评估模型建立步骤[3-5]。

2.1 确定经典域

设为车辆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所划分的第个评估类型,为第n个评估指标,则有

3 实例分析

车辆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6]所示,根据实际情况将维修保障能力划分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表1列举了由层次分析法得出的各指标常权权重,以便加以对比。

假定在伴随保障过程中,有车辆发生故障损坏,要求某维修分队迅速检查原因,排除故障,确保保障任务顺利完成。在此任务背景条件下,评估维修分队的应急保障能力。

4 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可拓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效指标,并重新分配权重,使整个评估过程更趋科学合理。该方法的最大优势是能反应出随着任务的不同,维修保障能力的动态变化情况,具有更加精细地刻画事物和划分事物的能力,更加贴近实际状况。

参考文献

[1]蔡文,杨春燕,何斌.可拓逻辑初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杨明.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9.

[3]张雄,等.可拓法在直升机维修保障能力评估中的运用[J].系统仿真技术,2011,7(2):163-167.

[4]陈军生,周文明. 基于可拓方法的装备保障动态评估模型[J].四川兵工学报,2011,31(11):1-4.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故障;自动故障检测;诊断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不断增多,对暖通空调系统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障暖通空调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实现优质、节能运行是目前该系统的主要问题。在暖通空调系统日常应用中,常出现不同类型故障影响系统运行,当诊断调试后仍可能出现故障,直接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因此,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加强故障检测与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常用方法,并对该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目标及方向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加强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 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常用方法

(一)直接方法

直接方法主要是指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以不同的输入、输出参数为依据作为故障检测基本症状,直接将这些症状输入分类器中。利用预期设置完成的分类策略对分类器中症状进行具体分类,即对系统故障进行分类,再以此为依据作出准确故障诊断结果。该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常用于分类器设计中,较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专家规则、贝叶斯分类法等等。利用这些具体方法可有效实现对设备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效果良好,操作便利,诊断数据较准确。

(二)间接方法

间接方法主要是指通过系统模型预测,该方法的应用前提条件是要先设立正常系统运行条件,并对已经确定的故障进行系统建模。在此基础上构建标准化模型系统,进而展开进一步针对性预测,再将预测结果所得参数与实测参数对比,将对比后偏差作为输入参数,再输入至分类器,确定故障类型。其分类方法包括贝叶斯分类法、故障树与神经网络法等等。其主要建模方法则为回归法等。

2 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与发展

传统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进依靠手提式诊断器检测,通过技术人员利用工具进行维修检验,以一台仪器对多个系统进行检测,并利用高精度配置传感器进行辅助检测,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效率。但该检测与诊断方法的不足在于无法实现在线检测,不能对系统动态运行情况进行反映,因此在故障处理后不能立即发挥效用。随着技术不断提升,以及应用需求不断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中融入了保护系统,利用对设备启停操作确定故障检测,例如,暖通空调的制冷系统达到其压力上限时,应对该制冷系统进行中止操作,检测设备保护系统的应用则能够对制冷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并明确诊断其影响原因。

这种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对保障系统稳定,延长系统使用寿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保护系统安全也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中应用这汇总安全系统仅局限与出现较严重故障的设备检测与诊断,对系统继续恶化起不到有效监测与动态控制作用,因此会造成设备因严重故障无法有效修复,延长维修周期,造成资源浪费。

为进一步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应充分结合技术理论及经济性理论,在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性,有效降低暖通空调出现故障的几率,提升暖通空调应用质量及寿命。在今后的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过程中,从几个方面进行强化研究:

(1)经济性角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在今后的强化研究中应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进一步为人们带来应用保障。加强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和暖通空调系统的结合,最大限度利用系统元器件,减少对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的改动。

(2)可靠性角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暖通空调的应用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其他不可预见为题,所以要加强对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可靠性,最大限度避免降低设备错误警报,避免出现造成干扰,提高暖通空调运行保障。

(3)理论角度。暖通空调属于较复杂的服务性制冷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干扰,因此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应趋向简单、实用性高等方面,以保证其运行稳定。因此,通过加强理论验证与研究正式满足这一要求的必要性十分重要,以切实有效为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提供理论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加强故障检测与诊断对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应充分结合技术理论及经济性理论,在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性,有效降低暖通空调出现故障的几率,提升暖通空调应用质量及寿命。同时加强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暖通空调系统创新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友明.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在暖通空调中的研究与应用[J].暖通空调,2014,03:29-33.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舰载直升机;信息化;维修保障

中图分类号:E2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78-01

0 引言

舰载直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武器装备,随着现代战争的需求,飞机系统及其任务系统的复杂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装备的可靠性(Reliability)、维修性(Maintainability)和保障性(Suppoability)的要求日趋迫切。美军在维修保障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借助各种信息平台,对维修资源实现优化管理与共享,对维修技术实现远程通信支援,以实现维修保障的各种目标。如何有效运用信息化维修保障技术,以最低的资源消耗,保持和恢复舰载直升机战术技术性能,保证部队作战训练任务的正常完成,是舰载直升机维修保障的根本目的。以往现场维修时,采用人工测试方式,由机务人员根据故障现象,利用图纸、简单仪器仪表和个人经验,查找故障位置,维修过程耗时长,对故障的判别不够准确。因此,为了提高舰载直升机维修保障能力,必须研究相应的信息化维修保障技术极其应用。

1 舰载直升机维修保障特点分析

舰载直升机由于经常远离基地执行海上作战、训练任务,海洋自然环境和舰船作战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舰载直升机维修保障具有以下特点:

①空间有限。保障人员、设施、设备与物资等集中在狭小的空间内,保障资源数量受到严格限制。舰艇存放条件受限,往往是多处存放,需要通过动态调度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作到菜单式管理,以增加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并按其使用频率分地点合理存放,对每项物资按功能用途登记装箱落实到人,从而满足面向作战的实时动态保障需求。②维修困难。舰船长时间远离基地在海上航行,舰载直升机需要面对各种突况随时起飞,因此要求机务人员完成的维修工作量比陆上大的多。目前舰艇上仅能开展基层级维修,作战训练任务结束后才可以进行基地级维修,维修保障过程中很多难题都无法得到基地的技术支持,维修难度有很大提高,对维修保障能力要求很高。③任务海区自然环境复杂。执行过程中面临“三高”(高温、高盐、高湿)现象明显,6、7月份季风季节扬沙天气增多,台风和高海况时有发生等复杂环境,对舰载直升机维修保障影响巨大。④任务时间长。飞机经常随航执行远海任务,航行时间长,维修保障技术难度大。

2 舰载直升机信息化维修保障技术

2.1智能BIT技术智能BIT是在常规BIT的基础上,针对常规BIT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功能缺陷,将包括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理论、信息融合等在内的智能理论应用到BIT的设计、检测、诊断和决策等方面,提高BIT的综合效能,从而提高舰载直升机战备完好性,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的理论与技术。

智能BIT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舰载直升机维修保障当中,例如为了减少飞机的BIT虚警,可以将AI技术引入飞机BIT和状态监控系统中,以提高BIT能力。美军已经利用AI技术将航空电子故障树分析器方案综合到飞机的航空电子系统中,在专家系统软件支持下,可以在机上直接把故障隔离到SRA,从而避免了虚警事件的发生。

2.2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PMA)PMA是英文PortableMaintenance Aids的简称,是在维修点上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通过采用PMA,可以使维修人员在工作地点根据维修作业和舰载直升机现状,实时地存取维修数据,为多个用户快速地提供可视化资料:使相关人员在作业期间接收详细的技术数据,为自动识别技术和电子化维修手段的普及应用提供远程支持:允许与舰载直升机进行直接通信,以便于故障的定位。对不具备嵌入式自动故障诊断和预计功能的舰载直升机而言,PMA发挥的作用尤其重大。

当飞机完成飞行任务返回后,由驾驶员报告飞机的故障及问题,并利用PMA下载机上数据存储单元的信息来确认故障,数据存储单元记录了飞机飞行中关键系统的数据,当这些故障信息报告被和维修工作项目下载到PMA中后,生成故障信息报告和维修工作项目,从而知道机务人员对飞机进行准确维修保障。维修完毕后PMA被送回维修控制中心,将维修数据存入信息管理系统中。

2.3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舰载直升机的保障技术资料是其使用和维修保重的重要技术支撑。据美军统计,若技术资料保障及时,85%的任务可在第一时间内正确完成。因此,技术资料实现数字化,形成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对于提高舰载直升机机维修保障能力,降低保障费用具有显著作用。IETM包含了与舰载直升机的使用和维修相关的各种信息,使机务人员可以随时快速、方便地浏览、修改文件内容,提高舰载直升机的维修保障速度。

例如美军将F-16战斗机的技术文档制作成39片CD-ROM光盘;美海军“宙斯盾”(AEGIS)作战系统由于使用了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每年至少节约100万美元。

2.4自动测试设备ATE自动测试设备(简称ATE)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器件、电路板和子系统等测试的设备。ATE通用平台是一个可升级、参数化的测试平台,其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测试效果,以方便工具的调用,模块功能信息的熟悉,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为测试人员提供良好的测试环境,从而提高测试进度。

先进的ATE技术,能够将舰载直升机维修测试效率提高10倍以上,故障隔离效率提高30%,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节省测试维修保障费用20%以上。因此ATE已成为提高战斗力的高效武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美、法两国走在前列。

3 结束语

舰载直升机信息化维修保障技术还包括自动识别技术(AIT)、网络化远程维修技术、可穿戴计算机技术等。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微机电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系统复杂化、综合化的提高,舰载直升机信息化维修保障技术将向着覆盖整个飞机重要系统和关键部件的全面预测与诊断方向发展演变。

参考文献:

[1]张宝珍,曾天翔.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及其在美军装备中的应用[J]测控技术,2002,21(1):55-59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作为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一项较为新兴的技术,综合运用了数理统计、模式识别、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多项先进技术,主要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来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从大型的数据库数据中挖掘一些人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本文主要讲了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数据挖掘技术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中的实现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等问题。

数据挖掘技术作为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一项较为新兴的技术,综合运用了数理统计、模式识别、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多项先进技术,主要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来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也就是从大型的数据库数据中挖掘一些人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技术也是现在智能理论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已经开始被应用于行政管理、医学、金融、商业、工业等不同的领域当中,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一、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主要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有用信息和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当前数据挖掘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了医药业、保险业、制造业、电信业、银行业、市场营销等不同的领域,随着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故障诊断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被广泛地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当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对这些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实践而且也很难挖掘到有效的信息数据,同时,尽管智能诊断以及专家系统等方式在故障的诊断过程中已经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方法却仍然存在着很多推理困难、知识瓶颈等一些尚未完全被解决的问题,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来解决这些难题,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主要有遗传算法、粗集方法、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决策树方法等。

二、数据挖掘技术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中的实现方法

1.基本原理。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故障诊断,也就是说根据这一设备的运行记录,对其运行的趋势进行预测,并对其可能存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类,故障诊断的实质就是一种模式识别方式,对机器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的过程也就是该模式匹配和获取的过程。

2.对故障诊断的数据挖掘方法建模。针对机械故障的诊断来说,首先就应当获取一些关于本机组的一些运行参数,既要包括机器在正常运行以及平稳工作时的信息数据,也应当包括机器在出现故障时的一些信息数据,在现场的监控系统中往往就会存在着相应的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出现故障时的不同运行参数,而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样本库中找出其中所隐藏着的内在规律,并且从中提取各自故障的不同特征,在对故障的模式进行划分时,我们通常可以借助概率统计的方式,在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较为成熟的关联规则理论,实现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最终得到分类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规则,从而最终达到分类的目的,依据这些规则,就可以对一些新来的数据进行判断,而且可以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分类,找出故障所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故障的正确方法。

三、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

1.数据传输功能。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就是故障信息的分站系统,而分站系统中的数据是各个子站的一个数据汇总,而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所采用的获取数据的主要方式就是一些专门的通信程序构建起系统与分站之间的联系,将分站上的一些汇总数据传输到故障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分析系统所具有的数据传输功能,在进行数据的处理时又能做到不影响原先分站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并且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2.数据的分析功能。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会从故障信息子站或者是分站采集相关的数据并且对这些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得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庞大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分类以及整理,能够有效地找出有用的信息,归并一些冗余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存储和分类。另外,数据挖掘技术还具有信息查询的功能,可以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查询,例如按时间段、报告类型、设备型号以及单位等进行查询,实现查询后的备份转存等,根据故障信息系统所提供高的数据信息以及本系统库中所保存的一些整定阻抗值,可以通过逻辑判断生产继电保护动作的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对故障过程的简述、故障切除情况以及保护动作情况等,可以便于继电保护人员直观的对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进行分析。

四、结语

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在一些重要的设备方面都安装了监测系统,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和数据进行采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一些知识获取瓶颈,将数据挖掘系统充分应用到监控系统中,有效解决故障诊断中的一些困难,事实证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故障诊断中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新型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勋,龚庆武,杨群瑛,罗思需,李社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9

[2]李建业,刘志远,蔡乾,赵洪波.基于web的故障信息系统[j].电力信息化,2007,s1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作为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一项较为新兴的技术,综合运用了数理统计、模式识别、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多项先进技术,主要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来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从大型的数据库数据中挖掘一些人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本文主要讲了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数据挖掘技术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中的实现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等问题。

数据挖掘技术作为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一项较为新兴的技术,综合运用了数理统计、模式识别、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多项先进技术,主要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来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也就是从大型的数据库数据中挖掘一些人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技术也是现在智能理论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已经开始被应用于行政管理、医学、金融、商业、工业等不同的领域当中,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一、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主要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有用信息和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当前数据挖掘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了医药业、保险业、制造业、电信业、银行业、市场营销等不同的领域,随着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故障诊断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被广泛地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当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对这些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实践而且也很难挖掘到有效的信息数据,同时,尽管智能诊断以及专家系统等方式在故障的诊断过程中已经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方法却仍然存在着很多推理困难、知识瓶颈等一些尚未完全被解决的问题,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来解决这些难题,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主要有遗传算法、粗集方法、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决策树方法等。

二、数据挖掘技术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中的实现方法

1.基本原理。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故障诊断,也就是说根据这一设备的运行记录,对其运行的趋势进行预测,并对其可能存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类,故障诊断的实质就是一种模式识别方式,对机器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的过程也就是该模式匹配和获取的过程。

2.对故障诊断的数据挖掘方法建模。针对机械故障的诊断来说,首先就应当获取一些关于本机组的一些运行参数,既要包括机器在正常运行以及平稳工作时的信息数据,也应当包括机器在出现故障时的一些信息数据,在现场的监控系统中往往就会存在着相应的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出现故障时的不同运行参数,而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样本库中找出其中所隐藏着的内在规律,并且从中提取各自故障的不同特征,在对故障的模式进行划分时,我们通常可以借助概率统计的方式,在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较为成熟的关联规则理论,实现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最终得到分类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规则,从而最终达到分类的目的,依据这些规则,就可以对一些新来的数据进行判断,而且可以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分类,找出故障所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故障的正确方法。

三、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

1.数据传输功能。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就是故障信息的分站系统,而分站系统中的数据是各个子站的一个数据汇总,而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所采用的获取数据的主要方式就是一些专门的通信程序构建起系统与分站之间的联系,将分站上的一些汇总数据传输到故障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分析系统所具有的数据传输功能,在进行数据的处理时又能做到不影响原先分站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并且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2.数据的分析功能。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会从故障信息子站或者是分站采集相关的数据并且对这些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得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庞大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分类以及整理,能够有效地找出有用的信息,归并一些冗余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存储和分类。另外,数据挖掘技术还具有信息查询的功能,可以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查询,例如按时间段、报告类型、设备型号以及单位等进行查询,实现查询后的备份转存等,根据故障信息系统所提供高的数据信息以及本系统库中所保存的一些整定阻抗值,可以通过逻辑判断生产继电保护动作的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对故障过程的简述、故障切除情况以及保护动作情况等,可以便于继电保护人员直观的对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进行分析。

四、结语

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在一些重要的设备方面都安装了监测系统,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和数据进行采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一些知识获取瓶颈,将数据挖掘系统充分应用到监控系统中,有效解决故障诊断中的一些困难,事实证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故障诊断中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新型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勋,龚庆武,杨群瑛,罗思需,李社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9

[2]李建业,刘志远,蔡乾,赵洪波.基于Web的故障信息系统[J].电力信息化,2007,S1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of Aviation Equipment Support

Wang Wenxiu; Zhu Huayuan; Jia Xiangjun; Cui Jian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青岛 266041)

(Naval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Qingdao Branch,Qingdao 266041,China)

摘要: 通过梳理整合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运筹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构建凸显航空装备保障与管理特色的应用型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采取“任务驱动式”程式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Abstract: By reviewing and integrating problem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of aviation equipment technical support, the article constructs applied teaching system highlighting aviation equipment support and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is, we take "task-driven" program to organ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optimize course teaching design.

关键词: 任职教育 运筹学 教学内容

Key words: on-post education;operations research;teaching content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07-02

0引言

为培养学员在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工作中的决策优化分析能力,我们在海军航空地勤指挥专业开设了《军事运筹学》这门课程,其教学内容体系基本上是根据运筹学的理论方法体系构建。在我们前期的教学实践中,其教学内容暴露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理论性过强,过分强调运筹学理论方法体系的系统性,学员普遍反映晦涩难懂、难以掌握;二是实用性严重不足,由于与学员任职岗位脱节,学员学习后感觉无所适从,难以有效指导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实践。如何根据任职教育及运筹学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构建具有航空装备保障特色的应用性运筹学教学内容体系是目前海军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人才培养中运筹学教学实施面临的一大问题。

1着力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确立“强化实用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依据“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保障”的任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在前期教学试点的基础上,确立“强化实用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教学内容改革思路,将侧重点从对运筹学理论方法的系统把握转移到对航空装备技术保障重(难)点问题的决策优化分析实践应用上来,强调与航空兵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贴近,与学员岗位任职需求贴近,与学员任职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接轨;打破运筹学理论体系框架,紧紧围绕航空兵部队装备保障运筹现实问题,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带运筹学理论,构建富有航空装备保障与管理特色的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

2梳理整合航空装备技术保障现实问题,构建凸显航空装备保障与管理特色的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

多渠道调研、模块化组装航空装备技术保障现实问题,以问题优化分析为重点,优选整合运筹学理论方法,边研究边实践,持续将相对孤立的运筹学理论方法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保障问题优化分析解决方法,构建凸显航空装备保障与管理特色的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

2.1 模块化组装航空装备保障现实问题,建立了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框架通过学员问卷调查、科研项目调研、到部队任(代)职、与部队专家座谈交流等多种渠道,系统收集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运筹重(难)点问题,如,航空装备保障特性参数估计及保障特性评估,装备战备完好性、航材备件消耗等的预测,机务准备、飞机发动机定检等的工作流程优化,航空部附件校验、装备加改装、航材存储、保障运输等的工作安排优化,故障检测定位方案确定、保障机构选址及保障能力评估等的保障辅助决策等。其后,贯彻全系统全寿命的装备保障与管理理念,依据装备保障与管理基本职能及航空装备保障部(分)队主体任务,将上述问题进行模块化组装,形成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框架。

2.2 以模块化保障问题为中心,优选整合运筹学理论方法遵循岗位任职教育特点与规律,围绕学员岗位任职需求,以模块化的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运筹现实问题为中心,精选保障实例,以问题优化分析为核心目标,打破运筹学理论方法体系框架,优选整合运筹学理论方法,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适用的运筹学理论方法,力求有的放矢。如,在“保障安排优化”教学模块,针对实例化的保障资源分配及配备问题,引入线性规划及非线性规划;针对飞机检查路线、保障物资装载运输及保障机构选址等问题,引入图论相关知识;针对某型机直接机务准备、飞机发动机定检等问题,引入统筹法;针对飞机通电检查、航空部附件校验等问题,引入排队论等。

2.3 强化“实用性、综合性和研究性”,丰富完善模块化教学内容在模块化教学内容的具体设置上,一是强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紧紧围绕学员岗位职责,以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运筹实例为牵引,以现实问题的研究解决为目标,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论述运筹学理论方法。如,在“器材存储与装备更新”教学模块,针对航材存储问题,以学员未来任职岗位职责之一――指导航材筹储供管及航材保障经费使用管理引入问题,介绍存储论基本知识;结合部队航材存储实际需要,重点分析“不允许缺货的成批供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解决航材存储优化管理的一般方法步骤。二是针对运筹学为应用科学、学科交叉性强的实际,强化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融合,强调综合运用运筹学经典基础理论、支持技术理论、边缘交叉科学理论与应用理论。如,在“保障辅助决策”教学模块,在论述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模糊综合评估问题时,引入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理论与维修保障理论,强化对维修保障系统要素构成及评估指标设置原则方法等的定性分析。在“保障预测分析”教学模块,针对实例化的航材备件消耗及装备技术状态预测问题等,在介绍常用时间序列预测、回归预测、概率预测、马尔可夫预测方法等的基础上,针对海军航空装备机型多、机群数量少所带来的小样本数据预测问题,引入最新适用于小样本数据分析的支持向量机及灰色系统理论,增设应用支持向量机预测部附件故障数预测、应用灰色数列预测飞装备完好率和灰色灾变预测机载设备灾变故障时间等保障预测分析内容。三是做好科研学术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工作,强化教学内容的研究性。如,将“航空装备维修质量数据分析”项目成果之一――某型机多型航材备件消耗预测充实到“保障预测分析”教学模块中,将“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项目研究成果梳理整合,充实到“保障辅助决策”教学模块中,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好地丰富完善。

3遵循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和运筹学教学基本规律,持续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注重调查研究教学对象理论知识基础、岗位任职及个性化需求,针对运筹学强调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模型化方法运用等的特点,遵循现职干部任职教育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和运筹学教学基本规律,持续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3.1 紧紧围绕学员岗位任职需求,将教学重点由系统掌握向科学选用运筹学理论方法转变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塑和提升学员决策优化分析能力素养,以在未来任职岗位上更好地指导部队完成具体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工作。为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弱化晦涩难懂、复杂的运筹学算法推导,将重点放在运筹学理论方法的科学选用上。如,在“保障安排优化”模块具体教学实施中,针对大量部队保障资源分配优化实例,重点放在使学员明确线性规划可以解决的部队保障问题,生产计划、物资装载运输、人员值班及分派问题等,其次为线性规划模型的构建方法,而对于模型求解算法――枚举法、图解法、单纯形法等,只简单介绍直观易懂的图解法,使学员明确线性规划模型求解的基本思想。

3.2 遵循运筹学教学基本规律,采取“任务驱动式”组织教学内容应用运筹学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步骤为:提出问题定性分析建立模型求解模型优化分析。为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以典型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运筹问题的分析解决为主线,采用数学建模的程式,以问题带运筹学理论方法,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员思考,以点带面,使学员明确采用相关运筹学理论方法可以解决的其他保障问题。如,在“保障安排优化”教学模块,以某型机直接机务准备工作流程优化问题为驱动,在定性分析直接机务准备工作内容及工作间的关系等的基础上,通过绘制直接机务准备统筹图,介绍统筹图基本构成、统筹图绘制注意事项及时间优化方法措施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员明确运用统筹法可以解决的保障工作流程优化问题,飞机发动机定检、换装发动机、全武器挂载等。

3.3 增设研究性教学环节,进一步提升学员决策优化分析能力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增设“专题研究”这一研究性教学环节。在选题上,教员根据部队保障运筹重(难)点问题,预设若干题目备选;学员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启发下,也可结合自身部队保障实际自主选题。在组织实施上,教员、学员密切配合,共同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学员在课堂上进行专题汇报。通过“专题研究”教学环节,学员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决策优化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曲炜.军事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讨.中国军事教育,2008.

[2]冯光焰.任职教育特点究竟应当如何归纳.中国军事教育,2007.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教学体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17-02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各行业各领域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大。高等教育要适时培养出国家需要、社会接受、市场认可的、高素质的理论型与实用性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合理的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体系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与方向

“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于社会救济、互助组织、商业保险之中,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是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的。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而社会保障专业就是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1]。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教育部于1998年设置社会保障专业。黑龙江大学也于2008年设置了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学科背景多样化,主要来源于行政管理、计算机、社会工作等专业。社会保障专业产生的背景和学生的构成决定了在教学培养方面要利用学生学科背景的差异性,突出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个性特征,避免学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安排的泛化。未来的人才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实现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创建师生良性互动机制

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范畴,其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重视社会保障理论的熏陶,还应加强民生领域知识的吸收。因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讲授中不断加大课堂信息量,在课堂上不但与学生分享哈耶克、弗里德曼、阿玛蒂亚森等学者的社会保障思想,阐释平等、公平、正义等社会保障理念,还注意将民生领域的最新政策措施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保障审计真实海量的数据作为理论研究的数据支撑。通过大的信息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通,实现教学相长。

(二)拓宽课程学习,夯实学生理论知识体系

“社会保障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因而,经济学家通常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收益分配手段,从而很自然地将社会保障划入经济学范畴;而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学的一个领域;一些政治学者也会说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甚至关系到党派竞争和政治家个人的前途;此外,社会保障还会涉及管理学、法学等学科”[2]。由此可见,在社会保障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面要拓宽课程设置,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需求。在具体课程安排上,坚持以宽口径基础性课程为主,淡化过细、过于专业化的传统课程。跨学科改造和丰富现有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形成以数据平台为核心,包括社会保障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社会学、审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支柱、宽领域的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形成包括政治哲学、政策科学、系统动力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仿真预警技术等多视角的前沿课程体系。

(三)拓展实践范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专业,因而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具体分为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校创新课题项目、学术论坛、毕业论文等部分。其中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是指借助社会保障专业申请的几项部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创新课题项目是指借助学校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术论坛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定期联合其他相关专业举办以学生为主的论坛,每期论坛由一位学生主讲,在互动的过程中,弥补各个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漏洞,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整合教学资源

现代专业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资源的共享,因而,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吸纳多方资源。整合的教学资源既包含师资,也包含教学硬件资源。黑龙江大学借助社会保障审计科研项目,鼓励各个学科背景教师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对真实、海量的社会保障审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尽可能地整合硬件资源,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加大审计和计算机专业设备的开放程度,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数据库,方便各专业广大师生便捷地使用资源,并应用于研究工作。同时,强化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分析、评价、仿真、预警与建议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来推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民生领域科研团队能力,培养多学科背景的跨学科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部级和省级社会保障科研项目,采取联合立项、联合科研、联合创新的方式,增强跨学科师资团队的科研能力建设。此外,加强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建立合作教学、共同培养的机制。

(二)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

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社会保障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的需求选择不同院系的课程,如选择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经济学院福利经济学、审计学、统计学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据库与软件应用等课程。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跨学科进行课程选择,三年选修并完成一定量的课程学习且考试合格,即达到跨学科选修课标准。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特色,在满足广大跨学科研究生选课需求的同时,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将为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我国古代先贤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在治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不同的学术观点,从不同的理论中提取精华。因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鼓励包括社会保障专业在内的多学科背景学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通过学生间的互通,逐渐形成理性思维逻辑,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方法。另一方面,邀请社会保障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审计方面研究者等定期给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通过研讨活动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学科联合培养机制。

(四)开展双语教学

目前,黑龙江大学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领域积极探索开展双语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以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为核心,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英语作为一种拓宽研究视角的工具。

从教学模式上看,以社会保障专业导师选取的最新、最前沿的学术论文为教学素材。目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主要选取《Public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Social Welfare Policy》和《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等SSCI期刊核心论文为授课教材。从授课方式上看,导师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开展广泛讨论与研究,以期达到深入理解论文的目的。教学过程最后由专业导师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业界信息、理论知识、论文写作、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可见,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提升了文献的搜集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国际社会保障最前沿的理论,为学术论文的撰写起到指导性作用。今后黑龙江大学仍将社会保障双语教学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双语教学的内容,打造双语教学的专业特色。

三、教学条件体系的构建

(一)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

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要求,规划要求未来要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这里所指的人才需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目前,黑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高。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在教学条件体系构建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但结合当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建成时间短、学生数量少的实际情况,专业自己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因而在探索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选择“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和专业推荐实习单位”的方式。学校加强同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社区、慈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拓宽实习渠道。

通过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逐步建立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

(二)完善教学配套资源

教学配套资源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实验室和模拟软件建设。社会保障专业根据实际条件,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建设独立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配置相应的电脑硬件、基金精算软件、人力资源软件、社会保险经办模拟软件,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作为黑龙江省最早开设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黑龙江大学在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探索将会为未来学科的不断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保障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Abstract: Equipment support in wartime demand analysis more relies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experience, a process description optional the gender is big, however, with the rise of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new methods, and new methods emerge in endlessly, which makes equipment safeguard demand analysi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description, but the simul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rmy ordnance equipment support in wartime needs analysis is still not formed systemic results, the conclusion from the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lack of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related research summary,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empirical data and simulation dat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w army ordnance equipment support in wartime needs analysis research direction.

关键词:装备保障;需求分析;建模仿真

Key words: equipment support;demand analysis;modeling and 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E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234-04

0 引言

装备保障行动先于作战行动展开、伴随作战全过程、晚于作战任务结束,同作战行动一道成为战争制胜的关键。甚至可以说,谁占据了装备保障优势,谁就掌握了更多制胜先机。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改良和作战方式转变。同时,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允许指挥员对战场情况做出反应的时间越来越短,指挥员必须快速地对现有作战部队的维修保障效能和保障方案进行较为精确地评估和分析,对所需维修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保障,传统的“粗放型”、“概略型”、“模糊型”和“以防万一”式装备保障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战争需求。

然而在实战缺乏、演习耗资巨大,且得不到真实战损及消耗数据的情况下,精确预计未来战争的装备战损、弹药消耗等有极大的难度。探索开发一种能够满足“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确化”和“一体化”现代化战争模式的装备保障需求分析模型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

1 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 装备保障,是军队为使所编配的武器装备顺利遂行各种任务而采取的各项保障性措施与进行的组织指挥活动的统称,是装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2011年版《军语》对装备保障的定义是:“军队为满足作战及其他任务的需要而在装备调配、维修、经费等方面组织实施的保障”。

需求分析主要是通过各种定量化的分析方法,从完成军事任务的预期效果和基本要求出发,经过分析得出装备对象满足上述要求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条件和输出特征,每一个条件和特征称为一个需求条目。需求分析的过程体现的是任务需求和装备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隐含说明了具备这些能力的必要性。

通常,我们把需要认识的事物称为原型,而把那些可以用直接观察的方式研究的、代表原型的那些事物称为模型。模型研究是主动寻求根本性原因与更高可靠性依据,利用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模型研究正是应用科学在探求问题答案过程中的一种科学方法。

装备保障资源是指为满足装备战备完好性与持续作战能力要求,直接用于装备使用与维修所需的人力、物质和信息等的统称,是装备形成保障能力的物质基础,可以概括为物质资源(如保障设备、保障设施、备品备件等)、人力资源(如人员人力和技术专业等级等)和信息资源(如计算机资源和技术手册等)。

装备保障物质资源是装备及其使用、保养和维修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和备品备件的统称。装备保障物质资源供应是组织实施物资筹措、储备、补给的全部活动,是装备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的装备保障物质资源供应实行“总部―战区―集团军以下部队”三级供应体制,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方法。

装备保障人力资源是人员和技术专业等级的统称。人员是使用与维修装备的主体,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术等级是实现人员对装备实施操作的基础。传统装备保障在人力资源配置时,通常把人员的的编制定额和兵员可能达到的文化水平作为约束条件来确定人力资源。

1.2 典型算法及存在问题 装备保障主要有物质保障和技术保障两个基本类别,前者主要是提供相关物资资源来实现,后者主要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因此,又可将装备保障划分为物资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的保障。目前,前者主要通过携运行标准和根据任务情况临时加大两个部分来实现,后者主要通过平时编制、作战编成、加强等措施来实现。其中编制和携行标准是一个常量,而根据任务临时确定的加强和加大的部分就成为研究的关键。

装备保障的目标是既要能保障部队一定时间内的作战需要,又要不影响部队的机动和造成浪费以及损失增大。对于物资和人员的损失,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战场区域的数量成正比。为达到减小损失的目的,应当在不影响保障效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战区内的人员和物资数量。而在一次战斗之后,为便于机动并维持基本战斗力,应当保证人员损失最小化,而物资损失则应当少于或等于携运行量。因此,战斗中消耗量的研究成为储备的关键。关于该部分的概算,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方法。

1.2.1 经验推算法 也称典型战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典型战例的作战指挥、作战任务、作战环境、作战保障、作战进程和作战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计算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数据和资料,并根据未来战争发展趋势和战场态势的特点作必要修正,提出未来作战进程中对装备保障资源的预期投入。经验推算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战场适应性,但在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采用特殊条件下战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缺乏客观性、普遍性和适用性;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部队编制、装备、战略战术和战场环境等因素不断发生改变,装备保障要求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为部队作战提供准确数量和高质量的装备物资及技术保障,使保障以适时、适地、适量原则达到尽可能精确的程度,实战类比法很难适应新型条件下高技术战争的特点,无法满足精确化保障的要求,历史局限性日益突显。

1.2.2 理论计算法 根据敌我双方军事理论原则、编制武器装备数量、战术技术性能和战术手段等基本理论数据,用数学的方法对武器弹药资源消耗数量进行计算,确定所需保障资源和保障能力。理论计算法又可以分为任务量法和战斗推演法。

任务量法即按照部队担负的作战任务量的大小,结合作战目标的兵力投入、火力配置、防御工事等作战部署的特点,依靠作战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能力,估算出我军在完成预定任务的前提下需要投入的最少装备保障资源。

战斗推演法就是根据对阵双方的作战背景、作战级别、敌我态势、作战企图、先手方、对阵时间、胜负评估标准等,结合部队制定的作战计划、作战预期目标和保障力量,来粗略预测弹药消耗量、有效修理工时需求量,确定所需保障资源和保障能力的方法。

理论计算法根据敌我双方军事理论原则、编制武器数量、战术技术性能和战术手段等基本理论数据,与现实条件相结合,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富有科学性。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且人在计算过程中又占据主导作用,加上战场环境复杂多变难以量化、人为主观因素无法用数学方法衡量等问题还没解决,因此理论计算法还不能十分准确预算战场装备保障需求。

如图1所示。

2 国内外相关经验

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理论层面的指导和具体应用的分析。

肖劲光撰写的《浅析一体化联合作战精确化保障》中论述了我军目前装备保障建设是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牵引,对保障装备、指挥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使这些装备、系统初步完成数字化建设,为我军装备保障需求分析提供了信息化基础[1];曲明辉在《构建一体化联合作战战区装备保障力量体系》中对一体化联合作战为背景的作战保障理论的阐述,为深入研究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精确、高效保障提供了理论依据[2];刘军等人召开 “信息化战争与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专题研讨会,为创新和发展一体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理论增添了活力[3];刘建国等人提到的霍尔三维结构,即使命需求、威胁需求和发展需求构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综合分析出未来对于装备保障的总体需求,是对任务量确定法的发展和推进。以上研究偏重于理论指导,完善了战时装备保障需求分析模型研究的背景。

朱昱,宋建社等人建立了基于多作战单元的维修任务分配模型,通过优化算法计算出任务分配的结果和任务分配的效益,为决策机构解决任务分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4];张耀辉在其文章中分析了基于任务的装备维修决策过程,研究了多种基于任务的装备维修决策方法,并指出基于任务的维修决策可以在保证装备战备完好性的基础上,保证装备的任务成功性;王文峰和郭波描述了平时装备保障和战时装备保障的特点和区别,并通过研究任务、装备和作战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建立了装备保障需求的基本框架,但该框架中的模型比较笼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5];刘增勇等就某一作战任务对装备保障需求的特点,总结了导致装备故障或损坏的要素,从战损装备和非战损装备这两方面对装备保障需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定量计算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但是该装备保障需求预测模型主要是针对海上的舰船装备,通用性还有待改善[6];范浩对维修保障系统的组成结构、保障机制和运行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维修保障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了仿真建模,实现了备件、维修人员和维修费用等维修资源的准确预测;针对备件和维修人员利用解析或仿真方法建立了相关的优化配置模型;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模型求解方法;最后给出了维修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结构。以上成果是对装备保障需求的具体分析研究,虽然他们的研究主要是提出了具体的逻辑设计方法,或者是某一类型的装备保障需求分析,其普遍应用性还不够,但是提出的建模仿真解决思路,值得借鉴和研究。

2.2 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高度重视装备保障性分析工作,通过使用维修工作分析和保障资源规划的保障系统建设思路,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军队在装备保障系统设计中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国外著作先后从装备保障理论基础、维修保障优化、保障资源运用研究、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保障性分析集成平台[7]。

美国对装备保障的研究工作开始较早。1964年,美国国防部颁布了DODI4100.35《系统和设备的综合后勤保障要求》,第一次提出“综合后勤保障概念”。1973年美国国防部又颁布了综合后勤保障的顶层标准MIL-STD-1388-1《后勤保障分析》和MIL-STD-1388-2《国防部对后勤保障分析记录的要求》。其目的是“在装备设计中,为确定和实现保障性要求提供依据,为保障资源(如保障设备、设施、人力等)提供设计准则,为建立保障系统提供基础,为制订详细的保障计划提供依据,从而对训练方案、器材供应方案、运输与装卸准则以及技术资料需求等产生影响” [8,9]。

近年来,人们纷纷把各种先进技术运用于维修任务优化问题:Dipak Chanhuri应用模糊集理论制定维修和更换策略,可以确定多状态下的最佳维修类型、维修期限和更换时间[10]; Catuneanu主张利用专家经验或知识确定故障分布,然后利用贝叶斯方法进行维修优化。上述文献集中于研究维修间隔期优化问题,它们的中心是选择恰当的维修间隔期,缩短维修时间,以便使设备停机率达到最低,优化维修任务[11]。

Emerson利用RSARITSARTNA仿真模型来分析和优化保障资源供应、保障活动等后勤保障环节,以此来提高飞机出动架次率和相应基地的主动防御能力;Dhakar等采用仿真方法对基地的高费用低需求量的库存情况进行评估,对正常维修、应急维修以及加速订货三种补充模式选择策略,发现价值高的备件其库存费用占了总费用的大部分,而这些备件往往设备使用至关重要,并且故障会导致严重的损失[12]。以上是对保障资源的具体研究,为建立装备保障需求分析模型,特别是优化装备保障资源需求研究提供了基础。

1997 年美国后勤管理学院通过对飞机备件需求率、维修时间、备件费用、飞机数量和备件获取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武器系统完好率为目标,建立了备件优化的数学统计模型,实现了战时一个飞行中队备件保障的优化配置。结果显示,在不降低保障水平的前提下,优化后的备件储备可降低25%,其实效性已得到美国空军和以色列空军等单位的验证[13];2001年,美国空军指挥学院对KC-135型武器系统在现有保障策略下,建立了备件保障率的数学模型,对远征作战备件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有效途径[14];英国在技术方案验证方面,通过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实验机构,运用建模和仿真等手段论证技术方案[15]。这些是国外重点研究单位对装备保障需求分析模型进行的相关研究,是国家意志和学科研究方向的具体体现。

如表1。

综上所述,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装备维修保障建模与仿真研究,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为确保战时需要,从美国本土运去了成百上千吨的作战物资,直到战争结束,还有大量的弹药、油料、食品等未派上用场,光这批多余的作战物资就花费了上亿美元,造成了极大的浪费[16]。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贯彻了一切物资按需要量在需要的时间投放到需要的地点的思想,即精确保障思想,极大地提高了装备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构建的后勤系统,将自动识别技术、全球运输网络、联合资源信息库和决策支撑系统综合在一起,依托其全球资产可视系统实现在储资产、周转资产和在运资产的可视化,实现物资资源实时分享,又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获取装备保障需求模拟数据提供上级决策,从而提高了装备保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时性,降低装备保障资源的部署数量。

3 结论与启示

装备保障需求分析作为一个时兴的装备研究领域,已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关注,研究领域越来越广,研究内容越来越深,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综上所述,解决我军在装备保障中人力配置、物质供应和需求预算方法上存在的不足,需要结合我军信息化装备保障系统开发的现状,借鉴美军信息化装备保障系统的建设经验,开发一套符合我军建设规划要求的装备保障需求分析模型,是提高我军信息化装备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更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必然要求。

装备保障需求分析模型研究应依据装备保障运用仿真平台生成的装备损坏率、物资消耗量等基本数据,测算装备保障任务量,实现装备保障资源预测,进行装备保障能力需求预测,研究探索装备保障需求验证;系统构建一个开放的装备保障需求分析综合集成环境,实现对战术级各层次建制部队、不同作战低于、典型作战样式下的装备保障需求预测,为制定物资消耗与储备标准、科学运用装备保障力量、优化配置保障资源提供数据支撑;需要具有动态化更新机制,能够跟踪装备保障需求的变更,及时对装备保障任务体系进行调整和更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扩展性,使其不仅能够适应当前的装备保障需求,还能满足未来装备保障发展的需要。

在实验模型的核心计算模型建立方面,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提高装备保障需求分析实验模型输出数据的精准度,需要根据仿真数据与经验数据的各自特点,综合其优势,改进其不足,设计出一套合理运用仿真数据和经验数据的计算模型,有效提高实验数据可靠性和计算精度。

通过少量仿真数据与历史经验数据相比较,依据一定的规则整合两类数据,用仿真数据的针对性强、想定多样弥补经验数据无法适应新战争、战争样式固定的不足,用历史经验数据的数据大量积累、经过总结提炼的特点,解决仿真数据难以大量仿真、数据偶然性大的问题。利用经验数据的可靠性和仿真数据的针对性,通过仿真数据合理修正经验数据,实现优中取优,构建核心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了实验模型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肖劲光,王华飞,陈能聪.浅析一体化联合作战精确化保障[J].面向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军事装备科学:284-286.

[2]曲明辉,张春润,于洪敏.构建一体化联合作战战区装备保障力量体系[J].装备指挥学院学报,2006(5):26-29.

[3]刘军,张景玉,王延烽.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精确化初探 [J].面向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军事装备科学,2005(4):391-392.

[4]朱昱,宋建社,等.装备维修任务分配模型研究[J].先进制造与理,2008,27(5):34-37.

[5]王文峰,郭波.基于作战能力的装备保障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33(12):42.

[6]刘增勇,崔益烽,张春润,等.近岸岛屿联合作战船艇装备保障力量需求预测[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0,21(1):19-22.

[7]黄文江,胡起伟,朱宁.保障性分析数据管理及其应用研究文献综述[J].计算机与数学工程,2013(10):1658-1663.

[8]Integrated Logistics Support[EB]: Headquarter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2005.

[9]Bang Ho-kyung. Resarch Notes: Toward an Integrated Logistics System in Northeast Asia[R]. East Asian Review.

[10]Dipak Chanhuri. Heuristic approach for finite time maintenance polic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2, 27(3): 251-256.

[11]Catuneanu, Popentiu. Optimum Spare Allocation Policy for Preventive Maintenance[J].Microelectronics and Reliability,1987, 27(1):45-48.

[12]Dhakar T.,Schmidt C.,Miller D.Base stock level determination for higher cost low demand critical repairable spares[J].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1994.21(4):411-420.

[13]Paul Anderson. Depot Maintenance Persistent Deficiencies Limit Accuracy and Usefulness of DoD’s Funding Allocation Data Reported to Congress[R]. PB2006,10,1941,2005.

[14]Naaman Gurvitz, Sergey Borodetsky, Pierre van Eck. ATLAST Deployment & Push Pack Spares Optimization Module. RAM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