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71-02

一、引言

伴随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和跨国界的交往日渐增多,但由于各国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距离和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善于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更能适应全球化的需求。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尤其需要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上,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母语和外语即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所以我们有必要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本族语和外语的文化知识与能力。本文结合整合理论,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具体探讨了如何整合大学英语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

二、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Byram(1997)提出跨文化能力,他认为跨文化能力指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异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的能力问题。诸多学者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于跨文化能力。胡文仲、高一虹(1997)对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有相关论述,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涉及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这能为跨文化教学的设计提供参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课程设置要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求,并将选修课分为三类:语言技能课程、语言文化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这三类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相辅相成,它能培养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给优秀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平台。这使得在大学英语课程群中开设跨文化交际类选修课程有理可依。给非英语专业学生教授大学英语课程的同时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化,真正成为能活学活用英语的人才。跨文化交际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首先是它能促进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作品能在输入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同时,跨文化交际课程能培养学生对异族文化宽容的态度,提高人文素质。使学生能在文化体验中调节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和行为,理解产生差异的原因,养成欣赏和接受差异的积极态度,并学会处理文化定式和文化差异。

三、整合理论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地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黄甫全,1997)。对此我们了解了整合理论,就是把不同的课程或科目,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学习计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益的课程,在此课程中实现不同课程的独特价值和共同价值。我们把这一理论用于本文研究中,将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非英语专业的选修课,使得大学英语系列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形成整体效益,因为它们的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目标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语言水平,又能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和人文素质。这样的整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需要,能满足社会对跨文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具体措施

到底如何将大学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课程合理有效地整合,本文主要从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可涉及跨文化交际概述、本土文化、外国文化、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英语专业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知识,比如文化维度,高低语境等。但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了让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精通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好处,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出跨文化交际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就教学目标的整合而言,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涉及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按国际惯例从事国际活动,处理各种关系,有英语沟通和完成工作的能力(王立非,2009)。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选修课并不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跨文化知识,我们要求他们能阅读和欣赏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的英语作品,并在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语言的兴趣、语言基本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增强对中西文化的了解,这些都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走向国际化应该具备的能力。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一般贯穿整个本科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通常只学习两年英语,我们可参照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开设适合他们的选修课,如跨文化概论、英语演讲、商务沟通、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文化等。开设时间建议在大二上学期,因为这时学生已经熟悉了大学英语的学习方法又正是学生准备四六级考试的时期,而四六级的考题又往往会涉及很多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这能使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的开设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达到整合。就教学方法来说,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教学内容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多元的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由于学生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详细介绍与补充相关文化背景。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提高学生知识和兴趣并重,使得整个英语学习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

从上文对大学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整合,我们看出跨文化交际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选修课是可行和必要的。它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同能力,又可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社会对国际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Byram,M.Linguistic an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for bildung and citizenship[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0,94(2).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7,(3).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课程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的内化不足上。而之所以如此,又与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不无关系。由此,本文主要想就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做一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改进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这一问题提出部分不成熟的看法。缘于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不一、所指不同,特对课程这一范畴做出如下三点限定,以免引生歧义:其一,本文的“课程”主要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除去具体课堂师生教学活动之外的学科、经验、活动方案等”,它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前者主要指“作为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之基本依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等”,后者则主要指“物化形态上的校园建筑、活动场所和观念形态上的校园氛围、人际关系两类等”。上述界定是对国内廖哲勋、施良方、吴康宁、董泽芳四位教授关于课程界定的综合,分别参见: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5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2-273;吴康宁.课程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4;董泽芳.教育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58。其二,课程是学校教育中师生“教”、“学”及二者交互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育业已制度化的今天,课程的教学至少已与教师的教并驾齐驱。其三,课程乃文化之文化,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根本特性在于其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它“充当着文化传承的工具角色,并且课程文化的主体地位正是由它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而获得的”[1]。在简要表明笔者对课程及其包含内容理解之后,下面就按上述维度来对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作别类分析。

概而言之,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主要有二:

1-显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的科目比例、课时少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大学课程的结构通常以专业为单位,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部分构成,之后进行了改革,开始在大学低年级开设通识教育课程[2]。高等院校的文化传承与通识课程休戚相关,尽管限于资料收集能力,笔者没有查阅到国家关于大学课程设置具体统一的课程计划(或许由于各高校性质、类别、程度不同,国家确实也没有就此做出明确规定或限制),但综观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主要特点有二:从结构上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两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主要以公共必修课为主。从国内已有学者对大学通识课程问题的研究来看,当前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似乎比中小学更为欠缺。一是公共必修课多,素质教育选修课少。在公共必修课中,我国主要以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为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尤以两课和外语为最。有研究表明,“北大、武大、厦大、南大、陕师、上交、汕大等八所高校的素质选修课程占通识课程的比例不足30%,并且其两课和外语占公共课的平均比例高达66%左右”[3],素质教育课程不仅比例小,而且大多还是选修课。二是公共课内容庞杂,真正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课时少。那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除在形式上是“选修”之外,其内容也相当庞杂,几乎囊括了所有自然、人文、社会、艺术、基本技能等领域,并且各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关涉传统文化内容的仅为其中很少一部分。以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年度下学期的课表为例:该年度本科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31门,周总课时数为138节次,关于人文社科的有7门,而7门人文社科中真正关于中国文化的只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门,且课时只有4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3%和2%;本科选修科目共计95门,周总课时数为476节次,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有14门,周总课时为28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14-7%和5%;研究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15门,其中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为0;研究生选修科目有35门,除长拳、太极拳、乒乓球等体育类项目外,关于中国文化的几乎没有[4]。三是国、外语比例严重失衡,外语具有超值化倾向。许多高校都十分强调外语的必修性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予以明确安排,而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诸如国语的课程不够重视或语焉不详。不仅如此,外语科还在课时上呈上升、在考核上呈从严趋势。这一点,只要随意查阅一下当下各大学实施的课表及对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强调便可一览无遗。

2-隐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因素、内容少

隐性课程传统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两方面,由于观念形态的隐性课程主要与学校中的师生、生生人际交往活动及学校各项制度相关,笔者曾在其它场所已做论述[5],因而,此处主要就物化形态上隐性课程的传统文化缺失情况作一阐述。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一是校园建筑日益物质化,缺乏传统学校气质。大学作为传递知识、陶冶性情,锻造人格的场所,应该具有一种特殊的学校气质,校园建筑应以一定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作支撑,要与历史对话,正如芬兰建筑师奥尔托所言,“纵然只残存一座烟囱也应围绕这个遗迹来重新建设”[6]。但近年来,在市场化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不管国家和自身是否具有经济承受能力,也不问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要,把商业性建筑的处理手法照抄照搬到学校建筑中来,日益物质化,遍地透着官僚气息和铜臭味,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二是校园环境日趋商业化,缺乏传统文化氛围。如果说大学的独特气质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质性,那么学校的内涵则体现在其文化上。但现在我们的校园受西方的影响很大,不仅对已有古老建筑的爱惜不够,随意拆毁,而且新建校园又不注意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却仅为追求时尚而耗财费力。“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这是一种明显地代表着文化衰落、乃至灭亡的现象”[7],因此我们的大学应该注重文化性的生成。三是活动场所日渐机械化,缺乏传统人文关怀。如今的学校在活动场所方面愈发表现出机械化特征,缺乏传统的人文关怀。教学场所由于其活动主体更多的是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人”,因而,其“机械化”程度还不算明显,但后两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运动场所,如今的大部分学校都在一系列达标评估中,不断地圈地,购买设备,受西方的影响,各式各样的锻炼器械被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大学的各个运动场所,那些所谓的个性化锻炼设备似乎都是为个体运动所准备的,即一个人面对器材并操作器材,继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然而,这种场除了听到锻炼者对机器设备“做功”时所发出的刺耳响声、使肌肉组织变得不一般外,似乎对人的心境陶冶并无多少良效。同时,生活场所诸如食堂、宿舍等也都是为个性化设计的,不断地强调个体的空间,而相对忽视学生之间的交往,加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的限制,使得在校学生的生活毫无生机可言。

那么,如何通过课程来加强大学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笔者以为措施有二:

1-改进课程设置,细心呵护显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内容

首先,在课程目标上,应充分挖掘并体现传统文化因子。从纵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逐级内化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当中。课程目标的陈述不能过于宽泛笼统,教学目标的陈述则应越细越好。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参照美国课程学专家伊劳特(M.R.Eraut)提出的课程目标密度公式。伊氏曾就课程目标密度提出过一个公式,即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并认为,一般目标应以不到1/50为好;课程目标应以1/5为适中;教学目标则应在1/2到1/6不等。参见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7。: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8](P97)。特别要注意非人文社会学科传统文化因子的挖掘与利用,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点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在讲解宇宙万物现象的物理现象时,也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天人合一”。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有待我们的学科教学法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横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分别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方式纳入到各学科文化传承之内,将课程目标一分为三地综合表述之。如国史一科,不仅要明确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识记的基本史实,还要培养其对中国历史的感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文明的认同。国文一科,不仅要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古典诗词美文阅读、背诵的数量,还要使学生由此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精深博大,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自然科学,除基本的科学知识之外,也应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等有所了解。

其次,在课程结构和类型上,应调整并增加传统文化的学科和课时比例。在课程结构上,应改变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比例偏低的状况,在平衡自然、人文、社会三类学科科目比例的前提下,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通识课程中对半开的比例,将汉语类(如大学语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和国史类(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等)科目作为必修课予以开设,并赋予传统文化科目一定的课时量。在课程类型上,从总体上遵循以学科、授受、显性、必修课程为主,以活动、探究、隐性、选修课程为辅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应以选修、活动尤其是探究课程为主,因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已表现出某种倾向性,并能就传统文化中某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与判断。

再次,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应拓充并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将那些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知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选入教材,从古代的蒙学教材、儒学的“四书”、“五经”以及先秦诸子的文本中选取出一些经典之作,将其纳入国语教材;还要注意内容的社会贴近性,使所选内容与当前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思想政治科应选取那些能够部分抑制当前过分功利化、个人化的传统伦理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国史科要选取那些与当今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重大问题密切相关的史实,等等;更要注意所选内容的可读性,使篇幅和内容短小精悍。在教材编写上,应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制形式,除在总体上坚持传统文化学科教材的编制以“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8](P106)三种形式相结合为原则外,还要在具体操作上有所区别,如国文语一科,应采用螺旋式、心理顺序编制原则;中国历史一科,应采用直线式、以历史发展本身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其内容,特别是在中学开设过的中国历史,大学阶段不能简单重复,而应予以实质性的拓展;思想政治一科,应采用心理顺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按自身、家庭、他人、国家、社会逐次拓展的方式来进行编制。对此,传统文化中关于“修齐治平”的伦理规范渐次养成模式应该优于自小学到大学均为清一色的马克思基本原理内容螺旋扩展模式。

2-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养护隐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氛围

首先,要整体改造学校布局,适度遏制当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建筑运动。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不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就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筑规模、投资预算及相关标准做出明文规定,对各超标学校建筑应给予相应处理,使其明了物质条件的优越给传统文化传承带来的负面效果,还要反思正在或业已进行的各项“学校评估达标”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制定的“达标”细则是否符合现有国家和各地经济发展实情。就各学校而言,不仅要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学校的传统人文气息,自觉抵制校园建筑商业化倾向,还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营造静态的校园环境来赋予学校以传统人文气息,如在学校适时之处建立一些楼台亭阁、花草树木、雕塑圣像等以精雕细刻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艺术景点”,在图书馆、阅读栏、各楼廊墙壁等地尽可能镶嵌上中国传统格言警句和书法、绘画等作品,以最大限度地凸显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人文景观”,等等。

其次,要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克服当前学校只关注学生“认知模式”的文化传承格局。不仅要在校内组织开展多种文化传承活动,如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板报、广播站、班级团队,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组织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围绕传统文化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各类征文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选编并背诵一些传统名言警句,以警示自己、教育他人等;还要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挖掘周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景点,从愉悦中自然浸润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其间最为重要的要对上述活动的具体实施制定出评估方案,切实督促各校开展上述隐性课程文化传承活动。

再次,要着力传承优良校风,精心打造学校师生的传统精神人格。在内容上,可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孝、忠、信、恕、勤、俭、毅为准绳,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交往活动;在形式上,则可采取“三段螺旋式”的人格养成模式,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格养成,第一阶段可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基本品质,主要解决做“人”的问题;第二阶段可以传统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中国人”的问题;第三阶段可以时代要求的“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及与他人一起生活”[10](P76-85)和“培养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培养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10](P183-192)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兼具传统人格精神和新时代品质的现代复合型人格,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问题。在方法上,则应注重教职员工的榜样示范。教职员工特别是授课教师不仅自身要以传统文化精神来行为处事,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做出表率。还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切实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对那些有悖传统美德或文化精神的人与事进行

有效监督,在校园内弘扬倡导传统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45.

[2]王伟廉.中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造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4):58.

[3]陈晓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学位论文,2006:229-231.

[4]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服务中心.2005-2006年第2期课程表[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2005.

[5]容中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中国传统“师道”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1):88-97.

[6]转引自张卫宇.浅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校园建筑文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82.

[7]阎利雅.学校文化的环境:空间文化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28-30.

[8]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具体地说,我校“大学物理”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块教学内容组成,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整体优化.由于课时所限,“工科物理”必须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精简学时,为后续选修课程腾出教学时间.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课时由128学时调整为112学时.必修课后,同学根据专业需要和自身兴趣,必须任选至少一门后续选修课程,同时计入公选课学分.多年来,经过凝练内容,总结经验,渐进实施,已经形成大学物理Ⅰ(必修课)+X(选修课)课程方案.首先,注重主干课程“工科物理”的建设.1996年起,以“教学内容现代化”和“教学手段改革”为核心,围绕教材、资源、方法、效果等要素,博采众长,持续发展.我们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出版了适应教改要求的“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工科物理教程》;倡导多媒体综合教学手段,1998年率先完成的大学物理电子教案在国内有一定的示范影响;加强辅助学习条件建设,组织编写了《大学物理综合练习》等资料,建设了内容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总之,对“工科物理”成熟的课程模式,我们博采众家之所长,以资源建设为先导,教学内容和手段现代化为核心,深化课程内涵建设,成果丰富,分别于2004年和2000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其次,2005年以来,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进一步强化系列课程建设,融合创新,力创自我之特色.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包含现代物理知识、科学艺术交融、高新技术应用、创新实验探究等.教学手段广泛采用多媒体技术,所有课程都开发了多媒体电子教案,建立了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资源丰富.同时,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探索以研究型教学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目前,“物理与艺术”已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并于2012年分别被遴选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工科物理”和“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已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系列课程建设成果于2011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文理交融培养素质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有利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物理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体现了文理交融、科艺相济的先进教育理念.首先,从2005年开始,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大量的素材积累,我们在全国率先开设了“物理与艺术”选修课,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分析比较他们在创新意识和思维方法上的共同点,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与人文素质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之目的.经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已经构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哲学到物理学与绘画的开端;乔托的“透视”与伽利略的“参照系”;牛顿与达•芬奇;现代科学革命与现代美术革命;光与色彩的意义;空间的意义与立体主义画派;时间的意义与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派;量子风云与抽象主义艺术;宇宙与人文;对称与不对称;混沌和分形与抽象表现主义画派;东方的艺术之道与西方的科学之道等.简而言之,我们追寻着物理和艺术的发展历史,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揭示它们发展的每一次重大革命中的创新点.“物理与艺术”课程建设是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创新思想,在国内率先完成,并取得优秀教学实践效果和师生广泛赞誉的教学成果.由李政道先生亲题书名,杨叔子院士作序的“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物理与艺术》(附课件光盘)出版后,在物理教育界产生重要影响,2012年被评为部级精品教材.其次,开设的“文化物理”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包括文科类),文理兼济,特色鲜明.课程采取“案例”式教学,追寻物理学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分析物理学重大发现的社会背景和深刻影响,凝练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世界(宇宙)的情感、科学研究的态度、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崇尚人文科学精神的价值取向.部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文化物理》特色鲜明,全书不依靠数学公式,而是以科学意义的图片代替方程,科学内涵的图景理解概念.用简洁的语言和发人深省的科学故事,在科学文化的视野下,鼓励学生欣赏物理学和体味蕴涵其中的深刻思想.

3联系前沿激发创新

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培养创新精神,进行工科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改革成为共识.自2000年起,我们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近代物理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及其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为主线,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了“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课程.在面向航空主机类专业的“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将激光武器、红外探测与隐身、巨磁阻材料、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发展和成果介绍给学生,并且注意本校学生的专业方向特点.教学中结合航空航天方面的高新技术发展的事例,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如高能激光、激光制导、激光推进,飞机和火箭等飞行器的红外辐射特征及其隐身技术等,使课程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在面向电子信息技术类“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Ⅱ”课程教学中,我们注意加强半导体物理与微电子技术的教学,并将最新的微电子制备技术和测试分析技术介绍给学生.

在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为大二、大三学生的特点,我们认真分析研究了他们已接受的数学、物理等方面课程学习的情况,精心编写出版了《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教材.全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因材施教,注意不过多地涉及高深理论和技术细节,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力求采用普通物理学的教学方法(即所谓的“普物化”)完成近代物理的教学.在内容处理上,适当铺垫一些理论过程,既有一定的深入又不至于太难,又要浅出又不流于肤浅,使课程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近代物理学和高新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近代物理对高新技术的作用、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认识到近代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近代物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能力,初步掌握近代物理和高新技术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因此,我校利用“211工程”项目建设了近代物理实验室,面向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拓展性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原子核物理、原子物理、低温物理、磁共振技术、微波技术、谱线分析、相对论、光信息处理、光纤通信等方面建立起基本的实验手段,为适应培养新世纪高科技人才的要求提供了基本的实验平台.我们积极探索研究型实验教学新模式.在形式上,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重复或验证实验现象,而是组织若干个围绕某一专题的物理实验,比如,“STM实验与纳米技术”“狭义相对论和核物理技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等8个专题性实验,要求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自学专题实验涉及的知识内容,然后自己动手,观察和验证现象,以科研训练方式完成实验,最终形成论文式的实验报告.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形成现代自然观和提高创新能力有显著的作用.我们以“特色化、精品化、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建设了一个“物理演示与探究实验室”,并开设“物理演示与探究”选修课程.

一方面,购置各类原理性演示实验,以配合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贯彻科研与教学相互融合的先进理念,把本校若干项重要的科研成果中的物理原理提炼出来,在相关专家指导下,设计开发物理与科研相互结合的演示仪器,并通过申请校内“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资助,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完成.这一过程性、研究型教育的设计思想和实践,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使他们体会到物理知识对他们今后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整个实验室建设和特色演示实验仪器的研制已经形成一个由学生参与,不断发展、不断积累和不断完善的学习过程.近代物理实验和演示实验向所有选课学生开放.近几年来,学生参与研制的实验作品60余台,26次获国家或省级创新竞赛奖.其中,“大场景360°环视动态显示系统”“数字水墙”分别荣获十二届和十一届“挑战杯”竞赛一等奖;“旋转磁场演示仪”获全国高校物理演示教学仪器奖;还有20余项成果在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中获奖.

4实践应用影响广泛

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课程模式的变革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首先对选修课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完善,最终形成目前成熟的课程群.其次我们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探究实验、网络平台、开放课题等不同教学媒介,形成开放的、动态的、个性化的学习过程.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实现了由单一的物理知识学习模式向多元化、混合型学习模式的转变(见图2).特别强调指出,我们的传统“工科物理”主干课程,和后续系列课程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后续系列课程的建设成果不断融入到工科物理的教学中,反哺工科物理的教学改革,使得整个大学物理教学充满活力.这种由单一的物理知识教育向提高素质、培混合型课程群养创新能力转变的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同学选修2门以上的课程.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微课程是相对常规课程而言时间短(数十秒到二十分钟短课程),知识点单一、针对性强、表现生动活泼的一种传授知识的方法。微课程自1993年初见雏形,经十几年的发展,于2008年正式提出。目前该授课方式已经得到了国外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所发展。微课程主要特点在于灵活生动,有别于常规的老师讲授或ppt授课的刻板和枯燥。微课程用多媒体手段将视、音频用于教学。它生动的表现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其灵活性也是主要优势之一,它不仅可用于课堂授课,还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平台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供学习资源。其次由于学生可提前了解课堂所学知识,课堂上可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还能解放学生禁锢在课堂上的思维,极大地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这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知识的拓展有很大的帮助。介于以上微课程的优势,它可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将传统学生机械接受式向研究型、合作研究型转变(特别是是研究生阶段的应用),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和社会性有较大的提高。尽管微课程与常规课程比有很多优势,但由于微课课时短,知识点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高等教育上的应用。其次微课程对学生自觉主动性要求颇高。尽管微课程相比传统的授课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数分钟的课时只能让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掌握或理解某一个单纯的知识点,而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甚至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这就要求他们在课下花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否则其教学结果可能还不如常规授课有效。从国外微课程应用结果来看,它的有效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国内如何普及和扬长避短,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是公共平台的建设。微课资源平台建设离不开数字校园或智慧校园的建设,它不只是要提供可上传下载的微课程资源。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除了学,还能有配套的习题,建立探讨互动结构单元,建设合理的评估系统。总之,微课程教学的发展和普及离不开公共网络平台的支撑。第二建立跨专业成员合作团队。传统板书授课到多媒体ppt的应用,老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需掌握计算机常用的一些办公软件。而微课程是集专业知识、动画、视频、甚至计算机语言等为一体的工程,对老师要求越来越高。教授某一门课程的老师,很难独立完成具备高水平、又精炼精美的微课程的制作。这就要求一个跨专业的团队共同完成这样一项任务。当然由此制作出的微课程它不仅能够满足某一阶段的教学任务,还可以根据领域发展,对微课程实时更新。第三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这是微课程能否普及最主要的因素。微课程灵活多样,给学生听觉视觉上的新鲜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这都是相对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当微课程普及如常规教学课程一样时,久而久之学生依然会产生“疲劳”,进而对该种方法失去兴趣。正如多媒体ppt引入教学初期时,很多学生也是极为新鲜好奇,而接触时间长了似乎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的板书。从长远来看,微课程更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开放自由以及灵活性。学生利用微课程学习时,不仅局限于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等随时随地学习。当学习不受课堂老师约束时,那么学生学习自觉性就变得尤为重要。此时只有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优势。

2微课程在大学化学中的应用

目前微课程已成功用于中小学和研究生阶段教学。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小学课堂知识点单一、明确,利用微课程特征既能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老师还能在短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而微课程成功用于研究生教学,主要跟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不开。研究生课程课时少,每课时知识容量却非常大,若单凭微课程单一的知识点完全不能满足教与学。以微课程为核心内容的更多知识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只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能通过微课程涉及知识点不断放大拓展,从而完整的理解掌握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大学专业基础课课堂知识量与中小学不同,知识点多,信息量大,数分钟的微课程很难覆盖教学内容。而与研究生相比,大学生自学能力还处于培养阶段,学习过程更依赖于老师的引导。然而传统的授课方式枯燥乏味,让更多地学生处于“被学习”的境地。如何利用灵活生动的微课程改善大学化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学习”到“主动学习”,将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我认为将微课程用于大学化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将授课内容凝练成数分钟微课程。尽管一节常规课的内容或者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多尔繁杂,但通常我们都可以将其凝练成1~5张动画ppt或者几分钟的音频录音。我们不能依赖于它替代正常授课,可以将其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这种微课程最大优点可以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由于这种形式的微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全面,如果学生能在课前做些预习,那么正常上课时师生有更多的时间互动,对知识点深入拓展,达到良好的授课目的。(2)将与理论知识相关领域的应用制作成微课程。有机化学理论或机理相关知识多与微观结构相关,学生初次接触时总是很难理解,更有甚者认为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又缺乏逻辑思维的理论学习有何用处。殊不知对有机物的认识都是从微观结构开始,而有机化学产品的合成也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大学有机化学理论学习是有机化学重要内容之一。例如亲和取代反应机理(SN2/SN1)涉及构型问题。很多同学不理解构型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而理解反应产生的构型变化也没有实际意义。从事有机化学研究工作特别是药物研究的都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构型不同,其旋光性也是不同的,就意味着同一种化合物的左旋体和右旋体生理特性不一样,有的可以用来治病,有的对病毫无效果。关于反应引起的构型变化在指导医药合成上十分关键。介于以上的案例,我们老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程的特征,来引导学习。制作一节具有左旋体右旋体药物的应用实例,通过告知学生左旋体右旋体之所以药物特性不同,主要跟其构型有关,而不同的构型可通过SN2/SN1反应得到。这样一来,把原本机械接受型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意义接受型方式,让学生觉得这些枯燥无味的反应机理原来是非常有用的。将应用实例制作成微课程,实质是抓住学生好奇和学以致用的心理。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方向十分重要的课程,但往往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深奥,且相对教条枯燥,因此学生厌学。能够找些知识点对应的应用实例或者相关领域前沿动态,激发学生好奇心并认识其重要性,无疑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将与化学本质相关的有趣的现象制作成微课程。化学神秘而有趣,一些化学反应会呈现美丽的色彩,会长出规则的晶体,原本不可见的气体会出现有色有型的固体,氧化还原反应能够使灯泡发光。当你把那些有趣的化学现象通过微课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时,会极大的刺激他们求知欲望,探索化学本质心里会更加强烈,此时再引入相关的知识点,学生接受起来会容易的多。

3结论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基础理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技术合并研究的意义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此后二十年,应试教育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愈见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三是对创新精神、操作实践、生活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1999年起,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世界高科技创新的挑战,衔接素质与教育、能力与知识的仍然是课程。2001年国务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总战略。各学段有序依次进入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在各级文件中被定义为“新课程实验或实施新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其理解为“新教材使用或新教材教学”。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等教育专家、教授编写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教育学》,在第三章“课程理论”中指出:尽管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是什么却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他们提出了三种理解,罗列出六种观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传燧撰文《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和未来》,概括课改现状为:理念先进、教材完美、制度选课,课堂依旧、教学依旧、书包依旧。他认为现有的课程理论都是洋人的,理念空洞,理念和实践是两张皮,水土不服。他提出未来要加强我们自己本土的课程理论建设,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和引领。由此看来,课改从一开始就有先进理念的指导,但却缺少基础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完整科学的课程基础理论概念及体系,将使课改实践缺少基石,缺乏动力,课改不到位。

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追求科学理论知识,源于生存安全与活动目标有效实现的客观需求,源于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顺势而为,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提高生存的能力及质量。因此,科学界定课程概念,夯实课改实践基础;创建课程理论体系,注入课改实践动力;研发教学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文化平台,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二、课程基础理论的创新

1.文化的整合与分类

达尔文曾这样定义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文化是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在人脑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理论显现,凝聚于事物之中,又游离于事物之外。课改研究中我按属性整合文化事实,获得如下三项文化类别系统,这是人们至今尚未涉及探索的新领域。

一是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指被人类相对普遍认可的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理论表现或代表,通用于相对的人群范围,文本化储存。标志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是科学技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如人类社会的基准主流思想(民主、科学等)、基础通用知识(1+2=3、勾股定理等)、基本生存技能(织布、造纸等)等科学文化。

二是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指自然(或社会性群体)中的人对事物特征和规律的实际掌握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独特展现或展示,是学习主体修炼生成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个个可能的历史。起初展现出的是个性化,具有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某一个体、社会团体、某一地方乡土风俗或思想文化。随着多样性主体文化的横向传播,如果被更多的人普遍认可、通用,就成为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

三是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在人类学习进化成长中,指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或人脑原初发现构建的事物特征和规律被学习主体反映、再现于意识层面,起到衔接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与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的工具作用,是教育用来训练、培养、改变人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是学习主体自主接收体验、感受构建,生产出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文化。课程就属于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生产文化资料的社会表征是:教科书、生活事物、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即课程资源;文化生产方式的社会表征是:教学、生活实践、实验实习等综合活动操作,即课程生产。

2.课程与货币的类比

我们在课改研究中发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课程与文化”如同“货币与商品”。一是货币与课程自身都具有工具性,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物质商品流通使用,课程可以用来传承精神文明交流使用。二是货币反映出的是标准商品,课程反映出的是标准文化。三是货币的生命价值存在于购买兑换之中,货币与购买兑换同生同灭,货币的意义作用存在于商场、商店;课程的生命价值存在于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到意识再现之中,课程与传承影响、教育学习同生同灭,课程的意义作用存在大、小课堂(受教育的场所叫课堂,社会生活是大课堂小教育,学校教育是小课堂大教学)。两者的特点和职能、目标和作用都相同,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仅需要对货币的占有,更渴望、期待和追求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占有(见图1)。

3.课程本质的科学界定

尽管对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概念及关系并无统一的界定,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是:课程论与教学论都是教育科学的一个下位概念或基础概念,属教育学的范畴。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及其教学的工作行为、原则和方法等。课程论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和过程等。课程论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需要,研究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过程等教育问题和现象,探寻学生接受、发现和掌握思想、知识和技术,形成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等相关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最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课程产生的进程,课程的终端就是人的行为能力。

课程与货币一体作为流通生产的工具,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其中,课程是基础动力工具,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被学习主体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所反映,识别接收、感受选择、分类记忆、联想分析、想象拓展、推理归纳、整合分类等完整的因果逻辑关系思维,走进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的本质内部,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折射出一系列心理现象及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上升再现于人脑的意识层面,建构生成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即经验课程,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表征为行为能力,起到了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工具作用。课程作为教育的生产工具、特殊的文化产品,存在于主客体两个世界之中,流转再现于主客体之间,推动着人类世界文化的传播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传承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的本质是用事物的本质关系、特点规律来进化和发展人适应或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课程的标准是在大小课堂的教育实现,既适合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又能够达成在意识层面的再现。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改变、修炼、生产“能力”的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简单讲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生成能力的课堂标准文化进程,隶属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范畴(见图2)。

4.新旧课程的对比

对于旧课程有两种观点:把课程只当作教学内容或者学科综合的集成,或者认为课程是活动或者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新旧课程的定义加以对比。

一是创新课程的定义指出,课程的科学内涵是学习主体自主选择的工具,即生成能力与文化进程。标准文化是指学习主体对“环境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特征规律”反映或再现于意识层面的进程。生成能力是指课程工具的功能或作用,是人外显或展示出的行为及效果,是主体文化进程的终端。这是旧的课程观点中所没有体现的。

二是新旧概念的区分度。新定义明确了课程的终端是人能力的改变,旧概念则不提课程的终端和结果,功能作用不明确;新定义把课程定义为学习主体在自主区间反映、再现的动态进程,以往的旧概念都企图寻找、视课程为主客体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新定义规范了课程内涵,是学习主体对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或原发事物特征规律的反映和再现,即标准文化,旧概念把课程内涵指向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结论或学习方式。

5.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与课程职能

关于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包括课程基本组成三要素――内容、结构和进程;课程七大特性――工具性,生产性,预设性,适合性,流转性,不定性,周期性;课程周期流转的三个阶段――制造研发设计阶段,识别体验接收阶段,感受建构生成阶段。

课程工具性基本职能包括:传承引领,操作使用,传播影响,研发改进,储备储存等。

6.课程特征的整合分类

在社会文化事实中,按照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职能进行整合、梳理划分,可以获得五环课程类型及关系模式集合体“二界、三基、四能、五层、六面”(见图3)。从课程文化分类及关系看课改,会更加明晰其改革的着力点、策略、路径和目标。

“二界”,指按课程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世界的课程。客体世界的文本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外,客体世界中影响引领学习主体成长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基本环境,即课程资源。主体世界的课程,即学习主体的经验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中,学习体验接受、感受构建生成的主观世界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思想、知识和技能,即经验课程。

“三基”,指按课程的教育预期价值可划分为三类标准课程,包括基准思想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基本技能课程。

“四能”,指按经验课程修炼与主体文化表征方式可分为四项能力课程。课程在学习主体身上的表征方式是行为能力或能素质,学科教学通过学科意识、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学科综合等四项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实现人的生活、学习、言语和操作等四个基本能力发展,每项能力都是由相关的思想、知识、技术组成的综合体。

“五层”,指按课程流转周期阶段层次划分为五层课程。近现代北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和凯珀(Kui per)详细说明了课程从研发、理解、操作和实现等不同阶段及层面的课程流转形式。包括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文本课程(written curriculum);解释课程(interpreted curriculum);实施课程(executed curriculum);评价课程(evaluated curriculum)。

“六面”,指按显性的课程社会表现形式划分为六个方面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课标、教材、教案),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综合课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系列课程(基础理论书籍),范例课程(电影、故事、绘画、杂技等),培训课程(专项基本技术修炼)。

三、教学基本技术的创新

按照课程定义及理论体系,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的质量,既与适合(标准)有关,又与感官(进程)有关,人体所有的感受器官都可以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传导进入大脑中枢形成反射弧。因此,人体的所有感官都能成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通道,都可以反映、再现事物的特征规律于大脑意识层面。本来课程发生是无限的、不确定的、没有次序的,也没有次数限制的,但不同的感官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是有其共性和规律的,既与次序有关(知、情、意、行),又与次数有关(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反映的)。视觉接收信息的质量远远大于听觉,听觉判断方位的功能优于嗅觉等。单独感官体验,在没有其他感官参与确认或验证的条件下,课程流转回路难以形成,仅仅是一个符号储存,停留在知的层面,或很快被遗忘掉,更别说构建生产和生成使用。

凯洛夫传统的五步大教学模式文化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课程概念指导下建立的,是适应单纯的系统知识接受型教学的文化传承影响平台,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其是有效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普遍习惯的大教学基本文化技术线路模式。课程基础理论为旧五步大教学改革转型升级为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引领基础。表1显示的就是在新课程基础理论引领下,陕西省商洛市的研究者建立的一整套课堂教学进程技术操作系统。

对于前面提到的新五环教学技术,有如下使用建议:一是新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一般宜上新课使用;二是旧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对知识系统性、结构性地接受和记诵,一般宜复习课使用;三是新旧五环并轨后的学校育人模式可以避免单纯的填鸭式“听、答、练”,也可以避免单纯的放羊式“自由、合作、寻找”,而是在三基标准课程引导下,自主开放的赛马式“看、听、嗅、议、尝、做”;四是关于新五环教学技术可参见《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该著作集教育学和教学法于一体,从十三个方面探索形成了系统的课堂大教学课程基础理论体系,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利用课程基础理论和教学

基本技术解决实践问题

一是解决课堂大教学中的理论引领问题。研究者从实际的课程起源、来源、接收到生成的相互关系中,探寻课改路径、探索课程理论,使实践与理论相贯通。构建了新的课堂大教学课程理论概念体系,引领教师改革封闭、接受、被动考试式的教学文化模式,升级建立开放、发现、自主思考式的大教学文化模式;引导学生善于认识知识的内部本质,自主建构,沟通客体(一般)文化与主体(差异)文化,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链接。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一、重新思考与确定文学批评课程的性质

文学批评课程是以文学批评作为对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长期以来,这门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一样,是一门令学生费解难懂的抽象、枯燥、乏味的老大难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不佳。然而,这门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意义:一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是以文学概论课程为核心的文艺学系列课程、后续课程、应用课程,是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桥梁与中介;二是与文学史课程密切相关,文学课程无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是民族文学、民间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等课程,其教学都离不开对作家、作品及其文学史评论,其评价内容、形式和方法都需要以文学批评为基础;三是人类行为、活动都必须具备认识与评价素质和能力,文学批评作为对文学进行评价的一种行为活动方式,其文学评价能力带动与影响人类其他行为活动能力,使评价作为人类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表征。因此,文学批评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学生选课的积极性与教学状况的窘境、不佳效果形成反差和矛盾,不仅影响文学理论课程的作用与效果,也会影响其他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课程对象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学科的构成部分,与文学理论、文学史构成文艺学三大组成部分。因此长期以来文学批评课程因文学批评的文艺学定位,而将此门课程也定位于理论课程,是文艺学系列课程之一,也是中文专业主干课程文学概论的后续课程,其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思路都是围绕文学理论来拟定的。因此,文学批评课程的定位受到文学批评定位影响,长期以来教学的理论性、学术性、学科性较强,从而忽略了应用性教学、教学实践性环节以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学生反映此门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一样抽象、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文学批评课程改革及其教学改革首先应是课程观、教学观的观念的改革,针对现实实际问题与教学改革思路,重新思考与确立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

其一,文学批评课程的应用理论型课程性质的定位。长期以来,文学批评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理论型的文艺学系列课程之一,文学理论是文艺学基础与核心,故而文学批评定位于理论型课程,加强教学宗旨、目的、内容、方法的理论性、逻辑性、体系性,成为文学批评学,或者文学批评理论,多在批评本体论、存在论、价值论、源流论、构成论等理论结构与体系构成基础上确立教学内容,甚至按照文学概论的理论体系框架设置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框架,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混淆。这明显还带有前苏联文艺学学科设置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关系处理上有所失误的后遗症,从而形成我们现在认识上的偏差。美国学者韦勒克认为:“我们必须回到建立一种文学理论、一套原则体系、一种价值理论的任务上来,这就一定要依据对于具体艺术作品的批评并且不断争取文学史的帮助。但是这三个学科是而且将来也是各自不同的。”显而易见,文艺学构成中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是三足鼎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三者的功能与职责及其分工与定位是明确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对正在进行时的文学现象进行评论的一种独立形式及其活动形态,是运用文学理论对文学实践进行评价的行为,可谓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文学批评既是文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相对于文学理论而言的实践活动;也是文学实践推动文学理论建设发展的、相对于文学实践而言的理论运动。因此,文学批评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性质特征,既具有理论品质,又具有实践品格。但过去我们偏重于其理论性而忽略实践性,偏重于其基础性而忽略应用性,尤其在教学中偏重于作为理论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学而忽略作为理论应用的实践性教学及其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训练。由此而言,简单将文学批评视为理论活动是有所偏颇的,以此将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定位于理论型课程也是有所失误的。根据文学批评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特点,应该将其准确定位于应用理论课程,强化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特点,强化其教学的理论运用的实践性品格,强化其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的训练。因此,对文学批评性质的认识,不仅有利于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及其文学史性质和关系的认识,从而推动文学观、批评观的观念更新,更有利于推进文学批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对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的认识,以推动教学观、课程观的观念更新,更有利于教学改革及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二,文学批评课程性质还需要将其放在课程教学系统中来确立。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固然是由课程对象内容性质所确立,但还需要依据课程教学规律与特点来确立,应该充分考虑课程体系与教学结构及其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中文专业选修课的文学批评课程,在选修课系列化的课程群板块中被列入理论型选修课,从其归属于文艺学课程体系,作为文学理论课程的深化与后续课程而言无可厚非,但却忽略其自身作用与独立地位,一方面作为文学理论的实践运用与实际效果的实践性品格有所削弱;另一方面作为文学批评的独立功能作用未能更好体现;再一方面作为课程体系构成与教学内容结构的特点也被忽略。从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设置角度而论,文学批评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往往也会决定其性质,一般将文学批评课程安排在大二或大三年级段开设,决定其在课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过去我们考虑较多的是承接文学概论课程,因此容易将其理解为批评概论的承接性,而忽略其理论运用的实践性;同时,更容易忽略其对其他课程,尤其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承接性。其实这些正在进行中的文学实践现象更为文学批评提供基础与资源,作为后续课程更应该承接其课程的实践性品格。对于所谓启下课程而论,在大三或大四安排课程大部分是非基础课的实践性、实用性、深化与拓宽知识的课程,对于文学批评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特点而言,无疑既奠定了承上启下的基础与条件,而且其上下左右课程也决定其应用理论性质及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特点的定位。其三,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立。中文专业主要培养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人才,分别通过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以及其他类型院校中文专业的学校与专业定位来确立人才类型,如作家、教师、编辑、研究者等。但无论哪一种文学人才,不管其职业类型如何,在大学所受的中文专业教育都应该包括文学、语言、理论三大系列的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就好定位在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复合型、综合性的中文专业人才上,具体而言就是培养中文学生的听、说、读、写、做、思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中的“写”是其核心素质与能力。显然,中文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不足以完全能承担这一功能,还必须与文学、语言、理论等专业课程共同承担,文学批评课程无疑也是承担评论写作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因此,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其文学批评课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及其应用理论课程性质也就理所当然。此外,过去大学教育通常是培养高精尖的理论型、研究型、基础型人才,忽略应用型、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在当前教育大众化、教育社会化时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进一步扩大,有必要强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从而也有必要强化其课程体系与教学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内容,确定其专业基础课程、理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品格,以及将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特点的课程性质。因此,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就应该确定为应用理论型课程,应该与中文专业文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联系。当然,对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的重新认识不意味着削弱与淡化其理论性,也并不意味着要将其理论型课程转换为实践型课程,而是针对过去忽略实践性与应用性的问题与缺陷加以校正,强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特点,确认其应用理论型课程性质。只有确定准确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才能明确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思路。

二、文学批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决定其在专业教学系统及其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其应用理论性质决定了它兼有理论型课程与应用型课程的特点,也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特色,更具有以评论写作带动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的优势。因此,这门课程的改革必须充C-j,-~虑其在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其一,文学批评课程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群中的定位和作用。文艺学系列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定位在理论型课程,文学批评在文艺学理论型课程群中定位在应用理论课程,一是相对于文学概论课程而言,其理论应用性与应用理论性更为凸显,它不仅是对文学概论课程的延续和深化,而且是文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与实践行为。从这层意义而言,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践行,相对于文学概论其实践性、应用性更强。二是相对于文艺学系列课程群的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等选修课而言,这些深化和拓宽的理论型课程既为文学批评提供古今中外的理论资源及其指导思想,也为文学批评扩大理论视野与领域;文学批评课程也为其提供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空间,深化和拓展了理论空间,使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行为活动,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群中的ttg位作用必然凸显。三是在文艺学构成中,批评与理论的互动互渗形成理论批评化和批评理论化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文艺学课程体系中文学概论的改革,面对理论课程教学的概念化、抽象化、教条化所带来的困境,强化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拓展理论的批评空间,成为文学概论课程改革的趋向.,批评作为“运动的美学”、“批评永远是和它所批评的现象相适应的”,其地位作用得以强化;对于文学批评课程而言,批评理论化倾向确实存在正面与负面双重影响,克服其负面影响的途径是强化批评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使其所谓理论化形成理论应用性的优势和特点,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因此,必须在文艺学理论型课程群中强化其作为应用理论性质课程的特点与作用,才能凸显其在文艺学课程群中的地位作用。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32-02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的文化,以校园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的精神和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也随之不断加快,尤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上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但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日,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中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还有诸多工作要做。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

首先,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由于受到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把关注的重点仅仅放在了外在的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而对内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较为忽视。专业课程对于学生在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在短时间内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则是渐进的,不会立竿见影。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从人员的配置到经费、政策的支持等诸多方面,使得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出现了不太均衡的现象。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待创新。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学校的关注重点又集中于专业课程领域,致使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相对滞后,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非常常见,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虽然打破了原有的单调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单一。致使在课堂上师生间很难产生应有的共鸣,最终导致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亟待提高。一方面,由于受到国家统编教材和高职学生状况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并不如普通高等学校那样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在学校内部很难得到和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重视也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着得过且过,应付差事的认识,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从而直接想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间的关系

2.1 内容是共通的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应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对高职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高职大学生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高职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践行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目的是相同的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希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教育高职大学生,以提高当代高职大学生们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提升政治思想觉悟,坚定信念。并且,以正确的思想为着力点,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帮助高职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促进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增强其全体成员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从而使校园文化也成为一种有力的思想武器,对广大在校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凝聚广大学生的人心和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力,并最终使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途径是互补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虽然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但形式难免单一。因此,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短时间内虽可以被学生记住,但很难保持长久,最终还是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校园文化中的校园文化活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气氛和谐、寓教于乐,易于被学生所接纳和接受,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直接灌输相比,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虽然在短时间内并不明显,但其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最为稳定的影响而发挥作用。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将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优势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来,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3 借助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首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相结合。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为保证正常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拥有全部外在物质条件所内含的文化内容的总和。它既是高职院校的物质财富,也蕴涵着高职院校的精神内涵。物质文化外在体现为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实训场地、运动场、宿舍、食堂等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实现师生生活娱乐所具备的物质设施条件;内在则表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文化氛围、价值追求等内在精神要求。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不能把教学方式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各种物质载体,通过这些物质载体来传达精神实质,最终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等方面的目的。

其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相融合。精神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其影响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其它构成要素。是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和长期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高职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同的意识和观念。包括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识、高职精神的理解、高职价值的追求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学院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等传递给高职学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良好的精神文化也有助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职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再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行为文化相联合。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以及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文化形态的总和,是高职院校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外在显现,体现了高职院校精神面貌、学院作风和人际关系等内容。包括教学、科研、学习、娱乐和生活等各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和操守以及文化品位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的参加学校中各种与学生有关的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直观观察和感受到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表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这些直观的现象再带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中,并对此加以分析和引导。必然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最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相对接。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基于高职教育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式,为实现其教育、教学和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使之自觉成为高职院校全体成员的工作、学习和行为的准则而形成的文化理念。是高职院校落实高职教育理念,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同样也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等诸多规范和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和其它专业课程在课程性质、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而在当今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把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从而容易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相关保障。因此,有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全面而有效的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保障。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如果能够依托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势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达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欣.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159.

[2] 林彬,李天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的路径探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07-110.

[3] 安德志.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结合[J].河南农业,2011(1):111-114.

[4] 尹露露.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J].时代金融,2012(2):50.

[5] 赵颖慧.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途径的研究―― 以高职院校为例[J].学理论,2012(36):345-346.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8篇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2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1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24-02

一、课程设置的框架

我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五大类别。公共基础课包括“两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体育和军事理论。这几门课程是大学本科学生任何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和课时占本科生毕业所需学分和课时的四分之一左右。通识课是为了使大学生广泛地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开设的限选课。一般学分设置在10学分左右,课时数在150~200课时左右。实践课包括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通识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本科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不同本科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重要体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学分一定会占到总学时学分的一半以上。在一些院校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的比较明显,专业基础课是指专业所在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或者所在学院的平台课;专业课是指本专业所特有的,明显与其他专业不同的专业课。而有些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并不明显,而统称为专业课。

有些学者认为现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在专业课方面需要开什么课、开多少门课、每门课教授多少学时,课程之间的层次和先后顺序都没有统一的认识,更缺乏严密的论证。大多数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是仓促上马,课程的设置多是依据所在院系原有的师资情况而定。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一定需要全国一致的课程设置,可以从开办高校自身的特色出发,通过实践得到不同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办学的经验,这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目前,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大致可以分为艺术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政法类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其中,艺术类院校多以经纪人、艺术管理和院团管理为其特色;财经类院校多以文化产业经济、金融管理为其特色;政法类院校多以政策与法律问题和版权法为其特色。后三类院校的情况较为近似,特色不足的问题也比较一致。但总的看来,如果课程设置差异性太大是不利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如果课程设置完全不同,无论科研项目的涵盖范围,学术评价的标准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如果所学内容没有共通性,社会对于该专业的认同度会大为下降,学生就业也就成了问题,跨学校考研升学也会有障碍。所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必须有几门必开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无论哪一类的院校都应该在这八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置实例

如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被分为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三个部分。

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国文学经典、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学经典、世界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经典、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经典、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是同济大学以文化批评为基础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体现,着重加强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的基础知识,强调对哲学史、思想史的学习。

专业基础课包括文化产业学、创意学概论、文化研究导论、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品与营销、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案例分析、知识产权专题、市场调查与策划。除了传播学的相关课程开设在专业特色课中,基本上涵盖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开的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课包括文化发展规划专题、创意设计概论、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互联网文化概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专题、文化创意项目管理、新媒体策划与写作、城市文化专题、艺术市场与文化消费、文化艺术策展实务、互联网传播专题、新媒体广告。体现其开创性的办学思路,着重于文化产业的创意性、新媒体和城市文化三个角度。

再如长春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其专业课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包括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产业理论专题、文艺学 、美学、大众传播学。已经包括了专业必开的核心课程。

专业必修课包括文化经纪人概论、中国古代美学、民俗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公共关系、实用文体写作等课程。这种侧重于文学课的设置并不是因为其专业开办于文学班底的院系,而是因为文学修养给予人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对于内容的敏感性,使其成为了文化产业从业者必备的基础能力。文学成为了进入“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的一个路径,给出了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个特色化办学的思路。

专业选修课包括艺术品鉴赏与拍卖、会展产业实务、广告创意与文案、出版产业实务、旅游产业实务、影视艺术概论、通俗文学专题、知识产权法、文化品牌研究等课程。可以看出其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多是产业实务课程,这也符合地方普通高校服务地方,培养文化产业项目执行层面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层次。

三、课程设置的思路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实践环节中的社会调查、社会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置。其核心内容在于上哪几门专业课、每门专业课讲授多少学时、课程的先后顺序,使其成为有机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科研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从事相应的社会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应该分为三个层次:文化基础课、文化产业基础课、文化产业实务课。每个层次的学时学分数量应该是相近的。

文化基础课就如同济大学的学科基础课,长春大学的文学类课程,是教授学生必要的文化素养,在其学习文化产业专业课程之前,对文史哲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的知识有一个必要、基础性的积累。有了文化底蕴才可能产生文化创意,才能不违背文化规律做事情,才能避免用产业来危害文化。文化基础课可以选择历史、文学、文化史或者哲学思想史等角度来进行教授。如果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角度就要包含其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应碎片化。

文化产业基础课应该包含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八门必修课,这八门课程组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为核心的知识体系。目前,我国招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高校所出的专业科目,也基本没有超出这八门课范围的。

文化产业实务课如同济大学的专业特色课,长春大学的专业选修课,是在八门文化产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文化产业管理的产业实际或者细分的知识体系。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文化产业实务课的内容,最好是形成几个不同的方向,每一个方向有三至五门成体系的课程打包选修,防止学生盲目选课而使知识体系不完整。

这三个层次的课程应该首先教授文化基础课,之后教授文化产业基础课,在高年级再教授文化产业实务课,使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学概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洪叶.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科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12.

[4]陈立萍.在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设置文学类课程的探索[A].近30年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实践与学科建设——第六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8-10.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其次,注意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加强文化研究类课程的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领域的激烈变革,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文艺活动前所未有的市场化,这一切“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文学这一传统范畴与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呈现出较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何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文艺学课程的改革呢?这里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为众多学者所倡导的文艺学的“文化论”转向,文化研究是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综合交叉,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应对面的结果。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影视文化的普及,图像、网络文化代替了以往以印刷、出版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固守传统上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门类为中心的文学观念,适应时展的需要,文艺学学科几年前已经:出现了“文化论”转向。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师,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中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给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所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剖析各种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作为对时代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的回应,在文学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应当开设文化研究类课程?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其次,注意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加强文化研究类课程的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领域的激烈变革,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文艺活动前所未有的市场化,这一切“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文学这一传统范畴与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呈现出较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何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文艺学课程的改革呢?这里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为众多学者所倡导的文艺学的“文化论”转向,文化研究是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综合交叉,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应对面的结果。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影视文化的普及,图像、网络文化代替了以往以印刷、出版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固守传统上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门类为中心的文学观念,适应时展的需要,文艺学学科几年前已经:出现了“文化论”转向。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师,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中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给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所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剖析各种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作为对时代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的回应,在文学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应当开设文化研究类课程?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观念变革 载体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更加重视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问题,更加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持续开展。以此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必须要呈现出满足这一目标需求的观念和载体的创新思考。

一、课程论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

课程本质是一个归属于课程论思考的问题,相关的讨论会涉及关于课程概念的探讨。对于什么是课程,教育学家们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仅《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就列出9种不同的课程定义,在此不一一列举。尽管各种定义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都在某种程度上部分地揭示了课程的本质,基本思想是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学科或教材;课程是学生的经验;课程是计划;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认为课程可包含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由于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现代课程的发展来看,广义的课程概念更能体现出现代学校课程的特征与本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课程的内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以下五个发展趋势:现代课程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现实体验,主张学生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现代课程越来越重视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越来越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整合互动的生长性;越来越重视开放形态下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资源整合;越来越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学生不仅在课程中学习到计划范围的知识体系和规范,而且还学习到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即隐性课程带来的影响。

在课程论的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和观念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问题,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的本质呈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生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协同互动、创造教育情境、体验教育生活、建构教育整合结构的过程,其中固然包含知识性内容的间接学习,但也包括了直接学习的经验因素,体现出生成性,表现出一种“未完成态”、一种“进行时”。思想政治素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首先有赖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思想互动的广度和深度。生成式学习的特点反映出教育过程中的非直接传递性、不可控性以及学习结果的不确定性。在信息社会中,简单化的、直接灌输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因为其具体方式缺乏对体验式学习特有的非直接传授性的关注而缺乏更有效的内化途径。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在内容、方式、手段和载体上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抽象性,但也应同时以丰富的道德体验作为基础和氛围。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整合性。学习从内容上说,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基本类型的学习,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认知类学习主要是通过专门的课程达到教育目标,而对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的关注和研究则相对缺乏。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和需要状态、学生在行为中是否获得一定的行为方式并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等方面一直以来的研究是不够的,也正是基于上述欠缺,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个性特点、人际互动、生活方式中表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特点以及时代与国情的特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隐性课程建设是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特定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阶级性与社会性、主导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共存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它所具有的隐蔽性、变动性更利于在保持适当张力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目的,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性更为凸显。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情感性。没有情感投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学习是无法达到教育效果的,孤立的认知学习和行为学习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也是有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学习都需要丰富的情感累积作为规范内化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不可直接传承的,因为情感作为个人的心理体验有很大的内隐性和个性化色彩,只能通过体验式活动而不断累积,这就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在宏观上具有的价值传递性的同时,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在具体方式上体现出非直接传授性。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个别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规范的个体认同与实践。如同所有的教育过程一样,对个人的差异性与个别性的充分尊重是教育过程中主体自由与解放的需要。在特别强调主体,『生的当今时代,缺乏个体尊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脱离实际的,也是无法满足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要求的,因此,教育能否触动大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是考量教育途径与方法适用性的标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观念变革

基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质的上述认识,其课程教学改革的观念变革必然超越课程本身的思考而呈现出更广阔、更开放的视野。从人的主体视角观察,教育的目的要远远大于知识教学本身的内容,“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与智慧的完满与自足,知识是生命获得完满不可或缺的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只有让知识与价值、认知与情感、智慧与道德同步发展,生命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观念变革主要体现为五个“重新认识”,以此对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要素、教育目标和途径进行反思。

重新认识课程属性。课程的性质和属性是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是在教育学科课程论领域的内容,就属性而言,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服务于教育内容、服务于教育对象、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可塑性,简言之,课程属性是服从于课程性质的。

重新认识过程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体系中的各个具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要素都是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课程人力资源的意义上都是主体。需要指出的是主体地位的分担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矛盾,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是教育有效性的基础,真正的受教育一定要体现主体的过程参与。 转贴于

重新认识资源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各高校社科部的教学工作,也是学校课程集群建设的组成部分,整合学校内外的学科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和社区、城市和所在区域的地域优势,如,中文系的文学经典研究优势、理工专业的科技伦理、经济伦理研究案例,实现校内整合、地域融合。

重新认识服务对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中,受益者是学生,但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决定的,要结合区域发展中的社区文化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建设等目标,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影响,培养一支立足大学、服务社会的专家团队,展现大学的文化魅力,立足学科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动力。

重新认识教育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就项目而言,目标是建设精品课程;就学校而言,目标是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就领域而言,目标是提高学校在全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中的影响力和好评度;就成果而言,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确证文化底色,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从而终生受益。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载体创新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体建设,会顿感载体建设滞后的压力。事实层面中的载体缺失需要通过创新来弥补。

第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各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展现的精神风貌、职业素质、民主素养、国际意识、人文品位、价值判断等都会对学生的“三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并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制度文化的理解。教师本人不仅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尊重、平等、民主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对社会规范的信任和归属感,以及确立人际交往的规则。在课程改革中可以通过文化热点建设引导学生参与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网站建设、宿舍文化和个人网页建设,把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提高课程影响的保有度,要充分利用学生来源广泛、专业互补、文化多样、本群体认同程度高的特点和优势,为课程网站搜集文本和影像资料、积累典型案例,体现出在参与中受教育,在实践中促成长的教育本质。根据学生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讲理论先讲事实、讲结论先讲过程、讲规范先讲系统、讲政治先讲人文、讲社会先讲人生。总之,教学视野要宽广、课程导人要切身,把宏大性的内容讲扎实,把规律性的内容讲亲切,把规范性的内容讲细致,着力避免直白、空泛、粗线条、低响应的无效灌输。

第二,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综合化、网络化、实践化是当代学校德育的必然趋势,关于实践活动有两种层次的理解,从广义上说指学生参加的一切社会活动;从狭义上说则仅指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为了完成某种学习任务或从实践中进行体验以帮助某项学习任务的完成的校内外活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就是要把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而把校园和社会联系起来的基础,就是本土的价值观,即适合本国社会需要的政治思想观念。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教学实习、劳动锻炼、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公益劳动、社团活动、合作交流、参观访问等,还包括社会风气、校风学风、学校管理、校园景观、家庭关系等环境体验。社会实践教育既有社会教育的属性,又有学校教育的属性,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联结,是学生通达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影响是各国教育模式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如日本的劳动教育活动、美国的学校企业双元式商业实践及社会服务活动等。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3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理论的品牌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社会拓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XJC71000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096-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更加重视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问题,更加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持续开展。以此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必须要呈现出满足这一目标需求的观念和载体的创新思考。

一、课程论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

课程本质是一个归属于课程论思考的问题,相关的讨论会涉及关于课程概念的探讨。对于什么是课程,教育学家们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仅《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就列出9种不同的课程定义,在此不一一列举。尽管各种定义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都在某种程度上部分地揭示了课程的本质,基本思想是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学科或教材;课程是学生的经验;课程是计划;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认为课程可包含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由于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现代课程的发展来看,广义的课程概念更能体现出现代学校课程的特征与本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课程的内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以下五个发展趋势:现代课程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现实体验,主张学生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现代课程越来越重视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越来越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整合互动的生长性;越来越重视开放形态下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资源整合;越来越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学生不仅在课程中学习到计划范围的知识体系和规范,而且还学习到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即隐性课程带来的影响。

在课程论的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和观念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问题,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的本质呈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生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协同互动、创造教育情境、体验教育生活、建构教育整合结构的过程,其中固然包含知识性内容的间接学习,但也包括了直接学习的经验因素,体现出生成性,表现出一种“未完成态”、一种“进行时”。思想政治素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首先有赖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思想互动的广度和深度。生成式学习的特点反映出教育过程中的非直接传递性、不可控性以及学习结果的不确定性。在信息社会中,简单化的、直接灌输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因为其具体方式缺乏对体验式学习特有的非直接传授性的关注而缺乏更有效的内化途径。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在内容、方式、手段和载体上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抽象性,但也应同时以丰富的道德体验作为基础和氛围。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整合性。学习从内容上说,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基本类型的学习,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认知类学习主要是通过专门的课程达到教育目标,而对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的关注和研究则相对缺乏。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和需要状态、学生在行为中是否获得一定的行为方式并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等方面一直以来的研究是不够的,也正是基于上述欠缺,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个性特点、人际互动、生活方式中表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特点以及时代与国情的特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隐性课程建设是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特定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阶级性与社会性、主导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共存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它所具有的隐蔽性、变动性更利于在保持适当张力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目的,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性更为凸显。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情感性。没有情感投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学习是无法达到教育效果的,孤立的认知学习和行为学习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也是有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学习都需要丰富的情感累积作为规范内化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不可直接传承的,因为情感作为个人的心理体验有很大的内隐性和个性化色彩,只能通过体验式活动而不断累积,这就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在宏观上具有的价值传递性的同时,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在具体方式上体现出非直接传授性。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个别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规范的个体认同与实践。如同所有的教育过程一样,对个人的差异性与个别性的充分尊重是教育过程中主体自由与解放的需要。在特别强调主体,『生的当今时代,缺乏个体尊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脱离实际的,也是无法满足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要求的,因此,教育能否触动大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是考量教育途径与方法适用性的标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观念变革

基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质的上述认识,其课程教学改革的观念变革必然超越课程本身的思考而呈现出更广阔、更开放的视野。从人的主体视角观察,教育的目的要远远大于知识教学本身的内容,“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与智慧的完 满与自足,知识是生命获得完满不可或缺的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只有让知识与价值、认知与情感、智慧与道德同步发展,生命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观念变革主要体现为五个“重新认识”,以此对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要素、教育目标和途径进行反思。

重新认识课程属性。课程的性质和属性是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是在教育学科课程论领域的内容,就属性而言,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服务于教育内容、服务于教育对象、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可塑性,简言之,课程属性是服从于课程性质的。

重新认识过程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体系中的各个具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要素都是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课程人力资源的意义上都是主体。需要指出的是主体地位的分担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矛盾,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是教育有效性的基础,真正的受教育一定要体现主体的过程参与。

重新认识资源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各高校社科部的教学工作,也是学校课程集群建设的组成部分,整合学校内外的学科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和社区、城市和所在区域的地域优势,如,中文系的文学经典研究优势、理工专业的科技伦理、经济伦理研究案例,实现校内整合、地域融合。

重新认识服务对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中,受益者是学生,但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决定的,要结合区域发展中的社区文化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建设等目标,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影响,培养一支立足大学、服务社会的专家团队,展现大学的文化魅力,立足学科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动力。

重新认识教育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就项目而言,目标是建设精品课程;就学校而言,目标是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就领域而言,目标是提高学校在全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中的影响力和好评度;就成果而言,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确证文化底色,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从而终生受益。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载体创新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体建设,会顿感载体建设滞后的压力。事实层面中的载体缺失需要通过创新来弥补。

第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各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展现的精神风貌、职业素质、民主素养、国际意识、人文品位、价值判断等都会对学生的“三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并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制度文化的理解。教师本人不仅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尊重、平等、民主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对社会规范的信任和归属感,以及确立人际交往的规则。在课程改革中可以通过文化热点建设引导学生参与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网站建设、宿舍文化和个人网页建设,把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提高课程影响的保有度,要充分利用学生来源广泛、专业互补、文化多样、本群体认同程度高的特点和优势,为课程网站搜集文本和影像资料、积累典型案例,体现出在参与中受教育,在实践中促成长的教育本质。根据学生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讲理论先讲事实、讲结论先讲过程、讲规范先讲系统、讲政治先讲人文、讲社会先讲人生。总之,教学视野要宽广、课程导人要切身,把宏大性的内容讲扎实,把规律性的内容讲亲切,把规范性的内容讲细致,着力避免直白、空泛、粗线条、低响应的无效灌输。

第二,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综合化、网络化、实践化是当代学校德育的必然趋势,关于实践活动有两种层次的理解,从广义上说指学生参加的一切社会活动;从狭义上说则仅指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为了完成某种学习任务或从实践中进行体验以帮助某项学习任务的完成的校内外活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就是要把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而把校园和社会联系起来的基础,就是本土的价值观,即适合本国社会需要的政治思想观念。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教学实习、劳动锻炼、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公益劳动、社团活动、合作交流、参观访问等,还包括社会风气、校风学风、学校管理、校园景观、家庭关系等环境体验。社会实践教育既有社会教育的属性,又有学校教育的属性,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联结,是学生通达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影响是各国教育模式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如日本的劳动教育活动、美国的学校企业双元式商业实践及社会服务活动等。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4篇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理论基础

1.1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心理学基础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对传统教学中强硬地对学生所学知识做预先的限定,并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且强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课程中的影响强调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主体作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些模式的出现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以马斯洛及罗杰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全人教育和情感教育。马斯洛提出的内在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宜强制学生去学习,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我国体育课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更多的是注重体育的“三基”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及态度等关注得很少,而受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我国体育课程实施中开始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及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意表现。可见人不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新型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2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科学,大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教育过程中课程又是处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教育学理论对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关于大学教育的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马克思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全面发展理论强调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理论中还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德、智、体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马克思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等理论应作为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理论基础。

1.3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社会学基础

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教育的关系,如文化与课程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生成绩的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等。教育社会学的这些理论对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某些方面上说课程的目的是为继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及发展人类的文明,而大学体育课程要达到继承和发展体育文化就应该依据体育社会学的原理进行对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其次,人的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且逐步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其人的社会化的本质是对人类长期发展的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与人的社会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能促进人的社会化,而体育促进人社会化主要是表现在通过学习后掌握体育的技能和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功能上,这符合开展大学体育课程的目的,所以应把社会学作为大学体育课程优化的理论基础。

2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动因分析

2.1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外部效应驱因

(1)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蓬勃兴起。随着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纲要》的贯彻实施,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蓬勃兴起,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关系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及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在高效的教学质量下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所以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应与时俱进,加快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及优化,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世界大学体育课程先进理念的启示。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已趋向综合化、社会化及人本化的方向发展,在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上表现了较强的操作性,体育课程目标具体、清晰及准确,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

在教学方面上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向学生的体育文化及体育理念的掌握上。普通高校应借此机会进行对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研究,以促进大学体育课程跟上时展的步伐,促进与世界文化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发展理念相一致,以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以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2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内部主体驱动

(1)大学体育课程功能的延伸。随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施行,使得增强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为了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随之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理念及成功体育理念等体育理念相继出现,并打破了之前增强体质、传授“三基”的体育主导思想,并且随着2000年新《纲要》的颁步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开始重视学生体育意识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大学体育课程也开始注重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及体育健身原理的教授,在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得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促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灵活性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2)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拓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但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如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而心理疾病率则呈直线上升趋势等,促使身体健康成为了人们日益普通关注的问题,随之人们对于健康、娱乐、消遣等活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迫使大学体育的培养目标也应进一步的转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个性化方向的培养,而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多样化拓展,必然导致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加奎.关于体育课程模式构建之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