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

工艺发展论文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艺美术;工艺美学;工艺文化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工艺美学是建立在工艺学和美学的基础上,探讨工艺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工艺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这些生活日用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产生了朦胧的工艺美学思想。在工艺美术的学科领域里,应当开展对于美学的研究,可称之为“工艺美学”。工艺美学研究工艺美和生活美的关系,研究工艺美的法则和规律,研究工艺美术的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以及材料美、结构美,研究社会发展的新工艺美等。

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承载着衣食住行的工艺造物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工艺造物文化和美学思想,是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众所周知,中国工艺美术及造物文化的悠久、发达、辉煌、丰厚,无与伦比、举世公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未能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学科。但是没有系统整理不能误解为没有系统的工艺美学思想存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工艺美学已经初步形成了思想体系和理论形态。

一、工艺美学思想的发展

工艺美术至所以重要,是由于工艺美术的特性所决定的。不同种类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认识现实、反映生活的艺术手法,也具有不同的艺术作用和社会职能。工艺美术不同于绘画,由于它受实用性的制约,以及制作条件的限制,所以它往往不以直接描写具体事件为艺术手段,而是通过人们的精神世界,即通过人们的爱好、情趣、风尚等去把握现实,反映生活。这一点,它和音乐有某些共同之处。音乐也主要是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不过音乐是以听觉的感受为基础的时间艺术,而工艺美术则是可视的空间艺术。工艺美术和建筑则是极为接近,就两者的性质来说,只有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差别。工艺美术总是注重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的方面,予以肯定、歌颂、充实,或是使不美的变为美,而很少去表现批判。总之,是为了创造工艺美。

从理论上讲,艺术的作用包括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三个方面,它们是统一的,也是互相联系的。但不同种类的艺术,根据它们的性质和用途,这三个方面又往往各有侧重。工艺美术的审美作用占有首要的地位,比之其它艺术是更为重要得多。工艺美术主要是通过审美作用而达到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因此,审美作用决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思想、意志等交溶在一起。人们的审美观,关系到对社会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也关系到对社会的实践行为。崇高进步的社会活动,不仅会引起道德上的颂扬,同时也会产生审美的赞赏。真善美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曾说:“艺术,也是趣味。艺术家一切的制作,都是他们内心的反映,是对于房屋、家具……人类灵魂的微笑,是渗入一切供人使用的物品中的感情和思想的魔力。”工艺美术,也正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创造“人类灵魂的微笑”,又是用审美的手段,以发挥其对于“情感和思想的魔力”。它运用审美手段去表现生活,又通过审美作用来实现其社会职能。它是为了创造工艺美,并用工艺美服务于生活。

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制作精美,在世界工艺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显然,古代和民间许多优秀的工艺品,是劳动者运用了工艺美学法则进行创造的。例如:原始社会的彩陶工艺,在装饰纹样上虚实的变化,黑白的交替,曲直的对比,都构成了音乐般的节奏和韵律。它运用双关的图案组织所产生的复杂的结构变化,注意从正视和侧视都能体现的完美的艺术效果,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庄重的造型,对称的装饰,具有神秘和威严感的饕餮纹,从工艺美学上成功实现了当时奴隶社会对于工艺美术的社会要求。西汉,是漆器工艺史上的发展和繁荣时期。装饰纹样的题材内容丰富,并采用线描、针刻、錾金、镶嵌等多种新技艺,使线条曲折萦回,流畅不滞,图案瑰丽。宋代陶瓷的辉煌成就,与其说是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还不如说,在造型和釉色等美学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明式家具给我们创造出典雅优美的工艺形象。一点一线,赋予了很强的艺术表现力,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成为我们学习古代家具的典范。

在我国古代的工艺美学思想里,十分重视不同工艺种类的特性,从而以发挥各自的特点,以创造工艺美。材料是体现工艺美的物质条件,所以在古代许多有关工艺的著作中,把注意材料的性能和运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即所谓“工以理材为难”。所谓理材,就是利用材料和改造材料。各种不同种类的工艺,由于材料性能的不同,因而需要运用不同的理材过程,以体现工艺美的效果。陶瓷、染织、金工和木工、玉工、石工就各有区别。陶瓷和釉料和胎土,印染的配色,金工的合金,往往因为经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处理,而产生与原材料完全不同的新的艺术效果。

我国春秋末年的《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工艺学理论文献之一。它提出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一朴素的工艺观,至今仍可作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蕴含有丰富的工艺美学思想,明代黄大成的《髹饰录》,系统阐述漆艺的基本原理,制定“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三法则和“二戒”、“四失”、“三病”的工艺制作原则,已经接触到工艺美学的有关内容。虽然工艺美学思想的产生很早,但都是零散的,未能上升到理论的形态。工艺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后半叶英国威廉・莫里斯和“艺术与工艺运动兴起”之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人研究。工艺美学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工艺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工艺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工艺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工艺创造的形式美的法则;工艺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工艺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工艺的发展历程和工艺观念、流派、风格的兴替嬗变过程;鉴赏工艺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

在工艺美学要求上,许多工艺论著大多强调一个“宜”字。例如:陶瓷的“各随其宜”,刺绣的“因其所宜”,(《绣谱》),园林布置的“精在体宜”(《园冶》),等等。所谓宜,就是和谐,就是适应,就是合理,这可以说也是工艺美的一种高度的境界。

古代的工艺美学观,对于工艺制作,注重“致用”,主张 “利人”。所谓“百工者以致用为本”,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实用第一性,正是科学地反映了工艺的本质。墨子提出“利人谓之巧,不利人谓之拙”,是以利人作为巧拙的审美标准。明代《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主张“贵五谷而贱金玉”。都是出于同一的观点。这些观点显得十分可贵。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技术思想是和古代的哲学思想融汇一体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道与器、物与欲、文与质、技与艺、用与美等工艺美学基本范畴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或取譬引类,或直言阐述,连篇累牍,史不绝书。

工艺及工业历史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之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实际上工艺美学比传统美学更接近哲学。建立在实用理性、经验直觉、意象思维方式和讲究“经世致用”的传统哲学如《易・系辞》,更接近于广义的“营造学”。如果说《考工记》为传统工艺美学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论,那么《易・系辞》为传统工艺学提供了基本范畴和方法论。两者构成了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我国古代的工艺美学思想,尽管只是些零散的,但内容却是很丰富的。上面提到的一些,也只能是工艺界产生的形形的工艺思潮,对于我们都有正面或反面的参考作用。

在工艺美学领域里,外国还有不少关于形式法则的研究,其中包括实验美学的探讨,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形式主义而被拒之门外。例如:著名的“黄金分割律”,以及由此引伸的关于矩形、涡线、级数、律的研究;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三原形的研究,以及“桑齐原型”的组合,以三原形组成九个基本形,经过两个、三个、四个互相交替结合,而可获得几千个不同形体的成型;与此类似的“玛台尔型体”的组合,以方形为基础,运用曲线和直线两种线型组合的多种形体变化。六十年代以来流行的“欧普美术”,或称光效应美术,利用几何线形所产生的视幻觉的种种变化,等等。都是可以启发和开拓我们对于造型和装饰的设计意象的。

工艺美源于生活美,生活是工艺美的源泉。工艺美离开了现实生活,就会失去艺术生命力。一切古代的或外国的资料,都只能是我们的借鉴。历史在前进,生活在发展,工艺美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革新,不断提高,不断丰富。例如: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又给我们提供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工艺形象资料,开拓了工艺美的更新的领域。

美是可知的,也是具体的。美不在幻想的太空,而是在现实的土地上。一句话,美并不神秘。人们对于现实的观察和掌握,经常包含着审美因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着自己的美学观点,对于自己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美学要求。人们用自己的美学观,评价和对待自己周围的事物。

美学不应只是研究艺术美的科学,也应该研究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更为广阔的审美关系。美学应当从学院派的研究方式中解放出来,努力加强同人民生活的联系,使成为生活的美学,大众的美学,使人们感到生动、亲切。这一点,工艺美学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有些艺术理论家和美学家,往往把工艺美术排于艺术之外,也把工艺美排于美学之外,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生活需要的。

工艺美能够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性质,体现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美的创造智慧,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面貌。所以,工艺美不仅能使人们在美的陶冶中,提高审美趣味,加强美学修养,也能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建树优良的道德品质。它是塑造新的精神风貌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民族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工艺文化的传承

传统工艺文化有自己独特造型理念、创造心态、视觉模式和构形规律。从形象发生学范畴讲求意、象、形三分,而不像西方“就形论形”或追求所谓科学的视象(如透视、光影等)。反映了中国造型哲学和艺术思维的独特性。首先形、象对举而有别:“视之则形也,察之则象也”。形是视而得之的客观形貌,偏重于客观性、空间性、静止性的一面;象是“心眼”观察思考得来的形象,与形的实体性相比,具有空灵性、意想性、象征性的明显特征,是对有形之物的超越。以象形取意、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突出“意”的主导地位,树立了“意象”和“意匠”的核心概念,奠定了传统艺术注重心理意象创造的基本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美学偏向伦理或社会美学的价值取向。制器的社会象征意义或祈福、纳吉等观念意蕴的表达,成为传统工艺美学显著的构形意识。

工艺文化是工艺造物活动及其物质、精神成果文化内涵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工艺文化观念、工艺历史衍变、工艺显型式样、工艺文化符号诸方面的复合整体。工艺美学思想体系是以工艺的立美、审美为主干,以工艺造物论、工艺形象论、工艺鉴赏论为网络,融汇设计思想、技术思想、美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思想为一体,广泛涉及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建制的思想体系。这是一个由历史衍生、选择、建构和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而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就是这一理论大厦的基石。所谓工艺美术优秀传统,不是指保留至今的大量古代工艺美术珍品,也不是传统图案或某种风格式样,而是传统工艺文化一种内在的思想定势和定向发展的内趋力,其核心就是传承沿续不断发展的工艺美学思想。它的丰富内容和理论指导价值,正是传统工艺文化的精华所在。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以勤劳和智慧为人类工艺文化历史创造了境界独到、风范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艺造物样式。传统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主要体现出:

1、和谐性。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2、象征性。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

3、灵动性。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

4、天趣性。中国工艺思想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

5、工巧性。对工艺加工技术的讲求和重视是工艺美术的一贯传统。丰富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并有意识地在两种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审美理想境界,刻意雕琢之迹的浑然天成之工巧性和尽情微穷奇绝之雕镂画绘的工巧性。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陕西省不仅是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相当集中的省份,也是全国旅游大省。作为其旅游的代表地区——西安,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也较为迅猛,但作为旅游业最重要的一环——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西安旅游纪念品的供给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就西安旅游纪念品的深度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发展策略和思路。

旅游纪念品指以旅游景点的文化古迹或自然风光为题材,利用当地特有原料制作的带有纪念性的工艺品,如旅游纪念章、旅游纪念图片、带有地方特色的各种器皿、玩具、雕塑、编制以及各种印刷品。旅游纪念品在旅游购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旅游业十分重要的收入来源。精美的旅游纪念品,能唤起旅游者对旅游经历的美好回忆,能让更多的人分享他们的愉受。近年来,西安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发展却相对滞后。

一、西安旅游纪念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西安旅游业的发展,西安的旅游纪念品发展也较快,逐渐形成了一部分专门从事旅游纪念品生产的队伍。许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旅游纪念品得以挖掘生产,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如果作一下横向对比,就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在西安旅游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旅游纪念品收入占旅游收入的比重的增长并不大。旅游纪念品已成为西安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滞后因素,其开发、研制、销售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西安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1.轻旅游纪念品发展的落后观念

审视近年来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在整体观念上,西安旅游业开发企业重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轻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行业普遍认为建成风景区,游客就会来看、来游、来吃、来住,旅游就会发展,再加上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收益高,资本回收期也比较短,有利于公司和企业发展,而纪念品的开发难度大、资本回收的风险大,且产权保护难。由于此种观念长期根存于西安旅游发展企业之中,自然让西安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受到“冷遇”,也致使西安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相对滞后。

2.产品缺乏特色和规模

西安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企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的经营规模,缺乏支撑性的企业力量。旅游纪念品的生产、销售大多属于个体经营,技术与资金不足,设计包装简陋,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此外,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低,品牌意识薄弱。因此,导致西安有着一流的旅游资源,但旅游纪念品却不尽人意。如兵马俑仿制品大都工艺简单,品种单调,制作粗糙,质量低下。而极少数质量高的,则价格昂贵,让游客望而却步,加之没有形成知名品牌,旅游者对其实际价值持质疑态度。

此外,各个景点附近出售的旅游纪念品大同小异,独特性和创新性不足,无法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如西安碑林拓本、刺绣等,未能把秦、汉文化及西安民俗风情很好地融汇进来,且装帧水平较低。

3.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

西安旅游纪念品市场缺乏高效的发展机制,市场主体发展不够完善。生产、供应、销售各自为政,多数还处于小作坊式的经营状态,缺乏有效地协作和沟通,导致市场信息无法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流通和反馈,生产不能根据市场变化来及时调整。此外,由于规模小、资金不足,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促销活动,不能扩大旅游者对纪念品的认知和感知。这种零散的个体经营,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档次,开展灵活、深入地营销活动,这些将对西安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整体发展极为不利。

二、西安旅游纪念品的深度开发策略

据有关调查,西安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开发率最高,而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类和遗址遗迹类资源开发率普遍偏低,其中尤以旅游商品类资源开发率最低。西安的特色旅游纪念品种类繁多,但目前的旅游利用率并不高。西安旅游纪念品的经济价值潜力巨大,可待挖掘的空间广阔,若对其进行合理、科学、有效的开发,必定会改善西安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现状,使其呈现新的面貌。

1.促进社会共识,培育商旅结合思想

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业总体收入份额的高低,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在提高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促进西安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就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商旅结合的战略意义。如可以采用“商店与馆藏结合”、“商店与艺术表演结合”、“商店与风景胜地结合”、“商店与保健结合”等模式,将购物功能与旅游功能合二为一,形成优质服务体系,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企业是中心环节,政府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来鼓励社会企业开发旅游纪念品,增强其开发活力,还可以利用新闻媒体,把思想传播到社会中去,为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2.明确市场定位、确保发展规模

市场定位决定着开发产品的具体内容和档次规模,准确、良好的市场定位有助于开发出畅销的旅游纪念品。在西安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可依照消费群体的特点进行市场细分,认真分析和掌握各类旅游者的偏好,正确进行市场定位、商品定位和价格定位。如在西安的入境旅游者中,欧美游客对西安的仿古工艺品、瓷器、民族用品比较喜爱,尤其是老年游客,他们欣赏的是古风古韵的东方情调;而到西安的日韩游客,由于和我国有相近的文化渊源,他们对西安剪纸、西安刺绣等民族工艺品情有独钟。因此,在产品开发上要做到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的特点来进行,才能有好的销路。此外,中档价位的旅游纪念品是西安旅游纪念品市场的薄弱环节。据调查,景区中50元以下的中低价位旅游纪念品销路最好,纪念品花费一般占旅游者景点总花费的10%~15%。因此,中低档纪念品的生产要达到一定规模,同时务必确保质量。如秦兵马俑和铜车马复制品可以定位为西安的代表性旅游纪念品之一,分高、中、低档次进行生产,其中以中低档为主。

3.“古”为支点,以文化为根基,进一步创新

同其他产品一样,旅游纪念品也有其生命周期,鉴于西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旅游纪念品日趋老化的现象,应加紧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此外,旅游纪念品本身就是特色旅游商品,它集地方性、纪念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特色,是旅游纪念品的灵魂。因此,要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将秦汉的传统文化、现代的工艺技术和当地的物质资源结合起来,设计和制造出独具特色、品位较高的旅游纪念品,才能使西安旅游纪念品市场重获生机。以资源为依托,对相关旅游纪念品进行深度开发将是目前西安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的重点,兵马俑应该作为龙头产品来发展。兵马俑的开发要从秦代文化为切入点。可以利用现代工艺技术,模拟兵马俑或秦始皇陵墓中的部分,制作成类似机械玩具的各种精美复制品,或变形金刚似的大秦武士,从而再现兵马俑和古时秦代生活方式,来突出其地域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若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内核心和源泉,就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和较高的价值。

4.以消费者为中心,提高产品附加值

要改变西安某些旅游纪念品开发不成功或市场销售乏力的现象,就需以消费者为中心,加强对旅游消费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要注重旅游消费者的特殊需求,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该注重精致,注重将实用性、艺术性、独特性、宣传性、携带方便性有机结合。此外,精美的包装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既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审美要求,还可以提高商品的档次,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便于游客收藏或向亲友展示、馈赠。

5.设立专门机构,促进旅游纪念品发展

设立专门机构,促进旅游纪念品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设立专门的旅游纪念品生产基地。旅游纪念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应立足于现有的经济与生产厂家,选择一两个基本的生产基地,带动附近的乡镇企业生产。(2)建议成立“西安市旅游商品开发协会”或“西安市旅游商品科技开发基金会”。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综合部门配合,共同成立专门的协会或基金会,扶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生产。(3)设立专门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机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西安旅游纪念品的生产都是经验导向,难以上升为系统的开发模式。因此,可考虑在部分高校或研究机构内鼓励开展旅游纪念品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进行科学论证与合理引导;另一方面,加大纪念品的科技投入,提高同业进入门槛,减少模仿、抄袭。

参考文献:

[1]简王华:旅游规划与开发[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9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镇江民间工艺;政府扶持;产业集聚;市场化;品牌建设

镇江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名城,拥有3500多年历史,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手工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通过在镇江市各辖区进行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普查调研来看,本土民间工艺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展现着本地域民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是民众智慧的佐证。镇江地域民间工艺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剪纸、面塑、竹编、石雕、挑花、正则绣、扎染画缋、烙铁画、瓷刻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普查的辖区内民间技艺传承人中就有全国十大民间美术家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名,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有8名。

当前,镇江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及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张,地方本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多样性冲击,有的传统工艺品因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而被淘汰;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传承困难,一些传统民间绝技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民间工艺行业发展创新意识薄弱,地方民间工艺缺乏产业个性化规模运作:民间工艺行业亟待长远规范管理与保护;民间工艺发展资金短缺:民间工艺发展人才匮乏。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应当采取什么方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促进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和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发展措施:

一、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和扶持民间工艺的发展

民间艺术的发展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作为地方政府,要想促进其发展,必须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其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对于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和生产要大力支持,给予多种名誉上的奖励,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开发奖、市场开拓奖、理论研究奖、组织奖等进行引导,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把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培养部级的大师,提高名牌产品知名度,进而促进民间工艺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

通过打造民间工艺亮点产业,实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全国乃至世界接轨,通过实践,镇江市在此方面已取得了可喜尝试。去年,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组织了彩蛋、泥塑民间艺术家远赴德国曼哈姆市参加复活节期间的展销,富有东方神韵的镇江蛋雕艺术品《慈寿塔》、《昭关石塔》、《十二生肖》等几十个品种受到德国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参展的140多件蛋雕艺术品供不应求。赚取了大笔外汇。而在德国欧洲第二大生态公园路易圣公园内举行的镇江民间泥塑艺术家葛志仲的泥塑展,带着东方特有的写意手法,为来宾现场惟妙惟肖地捏制了20多位德国名人的头像,直至镇江泥塑艺术家带去的5公斤上好的紫砂泥全部用完,德国艺术家同行们还仍意犹未尽,竞相购买。蛋雕和泥塑的热销,说明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质的民间工艺品通过产品的周密研发、包装、推介就能顺利开辟国外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是互通的,通过与世界的文化交流,镇江民间工艺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有效的战略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业务优势和环境机会,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地域民间工艺的特殊优势已经开始凸现,它的内在文化动力是最具爆发的生产力,因此,要深入生产性保护和生态保护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通过生产性保护,将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创意产业。另~方面,作为镇江要立足“原生态”优势推动生态性保护,在保护中必须维护民间工艺资源“整体性”特征,基于其中的诸多要素存在于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和促进的复杂关系链中,所以要全方位协调好产业集群的整体区位,引导好民间工艺资源的合理利用。

文化产业属于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的范畴,而软实力要以硬实力为基础。它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抓住重点文化资源项目的保护性再生产,即是抓住了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而带动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耍创新思维更新观念.在破与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确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通过符合镇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政策,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具有镇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产业集群,真正把镇江民间工艺资源潜力变成产业优势,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消费的互推互动,培育市场,激活消费,实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政府要整合各方资源,为民间工艺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法规等支持平台。

二、加大镇江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投入

要积极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采取划拨专项资金进行项目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确保地方财政对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要积极借鉴民间资本在其他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降低民间资本跨入门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民间工艺的效益是多方位的,不能只看到它的经济效益,还要看到它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消除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不断完善优化地方民间工艺资源发展的决策,营造出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产业、出效益的发展氛围。

三、从艺术的角度解决民间工艺品的质量问题

产品占领市场的首要要素是质量,没有质量的产品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是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民间工艺品也不例外,而且,质量要求更为特殊,为此,一是民间工艺品必须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其表现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变异。即一方面要借鉴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比如镇江剪纸就可以吸收地域特色景观题材,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西津渡风景等,并把以此类题材制作的成品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使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含量再为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比如剪纸在图案设计上可以表现世界古典神话图腾,以加强国际民族文化的认同交流,同时外销产品要考虑世界各地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

四、积极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传统民间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必须与现代装饰结合起来,成为居家实用点缀,目前镇江丹阳的正则绣已有一些新的探索。如增加了特定背景的壁挂,使它成为装饰品进入家庭,使之实用化,深受人们喜爱。

要大力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不论哪种工艺品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镇江扬中竹编在艺术手法上,编制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在特色上做文章。或在刀工上有突破。或在造型上有特长,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和流派,从而增加自己的艺术魅力。要以产品特色鲜明、基础条件较好、关联度大的民间工艺制作行业为重点,以资本资产为纽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

要积极促进民间工艺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民间工艺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抓好民间工艺项目产业集群的开发创意建设。并以此为中心,进一步抓紧建好特色民间工艺产业传习所及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要注重打造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品牌。一方面,要加强网路资源共享及与媒体的合作宣传。进一步加大外延推介力度,建立专业化的科研信息机构。联合组建一批民间工艺产业教研基地。共同开发一批核心品牌项目。另一方面,要整合民间工艺精品资源,增强创新力和辐射力。可以通过专家的评价、大赛的评奖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同时对民间工艺家创造的品牌要注册商标,要申请专利,专利是走向世界的敲门砖.既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产品。避免抄袭,又要学会用专利打开国际市场。

五、加强民间工艺产品的生产管理

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准要求高于一般企业。因为工艺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既要懂艺术,又要懂市场。否则只懂市场,企业难以创新发展,只懂工艺艺术容易走入“象牙塔”。现在大多数厂长,虽对市场有所了解,但文化品位有限,所以很难开发出高品位的、适合市场需求的工艺品。因而生产企业非常需要一些既懂市场、又精艺术的人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其次是要打破家庭作坊式生产,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多数民间工艺品生产企业都是一些散兵游勇式的个体生产厂家,缺少产业化管理,规模小,艺术人才单打独斗。形不成技术优势。面对当今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产品必须提高艺术品位。然而,目前的家庭作坊,足不出户,观念陈旧,保守的传艺思想,使他们只能重复过去,难以吸收到新东西,立足点低,进步困难,所以发展工艺品产业,必须走开放式发展路子,艺术与市场的研究至少需要两人以上的人才,互相切磋,所以企业要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集中人才进行开发。

六、坚持走市场化发展之路

现在的民间工艺品市场正从低谷中走向回升,其表现是:高档产品的出现和价格的回升。随着经济的复苏,艺术品市场已从前几年的成本销售,转向为高档次文化精品的走俏,所以企业要树立长远意识,加大技术、人才投入,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重复抄袭。

民间工艺品多用于馈赠。由于它大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属自产自销产品,所以消费也均在本地区,是过年过节、婚庆喜宴、庆典之日的一种增加喜庆氛围的装饰性手工艺品,由于当地的交通不便,市场局限,几乎所有的手工艺品在很少的范围内流通,其数量很少,有些则属季节性销售,如镇江丹徒挑花女红制品,多在农闲季节制作,为贴补家用销售,这种经济营销模式,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已无用武之地。所以民间工艺品未来的出路在于走进都市生活,走向正在兴起的现代经济大市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间工艺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镇江剪纸已在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看好,开发国际市场是它今后的又一发展出路。

民间工艺品市场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培育市场要选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民间工艺品的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然而。现在的消费者,仅仅是个人喜欢,谈不上欣赏,所以导致消费市场混乱。可见,民间工艺品要走进千家万户,需要抓好大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和培训,比如说,可以开展一些有关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点评、具有艺术欣赏的广告宣传、艺术培训班等,更重要的是要在民间艺术产品的推介销售中,让全社会通过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使其得以扶持和弘扬。

七、大力培育民间工艺人才

几年来,通过在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也再一次证明,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保护措施中,重中之重强调的保护措施依然是为艺术遗产“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要求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所有民间艺术遗产的保护都是以传承人带徒传艺活动的保护为核心的。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民间艺术后备人才是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保护。应该全面地搜集本地民间艺人的资料,建立人才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和奖励,如定期举行民间工艺活动或相关的竞赛,对优秀的民间工艺传人应给予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重点保护,政府或企业可设立类似“工艺创作设计室”的专门机构,集中地方上优秀艺人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给民间工艺企业或家庭作坊予以经费补贴并提供优惠的政策.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能制作出顶尖的民间工艺精品。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其生产和组织形式有多种,可分为民俗性质的工艺美术、官办作坊的工艺美术、民办作坊的工艺美术和现代产业化的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作为民俗、民间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市场化程度较低。封建时代官办作坊的工艺美术服务于宫廷和上层贵族,用料昂贵,工艺精细,适用人群小。民办工艺美术作坊属于传统手工业或农业中的副业生产形式,一般以前店后坊的形式面向商品市场生产普通人群所需的日用品,它的适用面最广。鸦片战争以后,官办工艺美术逐渐式微。新中国成立后,私营工艺美术作坊经过公私合营等方式的改造,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国营或集体工艺美术企业。改革开放后,绝大多数国营和集体工艺美术企业重被改制,化整为零,个体和私营的手工作坊形式再度兴盛。与此同时,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涌现出了具有现代企业性质的工艺美术企业。

在过去的百余年里,工艺美术从生产经营方式到产品,它所发生的转变是深刻的。一些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的民间工艺美术纷纷走出乡村,积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一些有悠久历史的家族式工艺美术作坊大胆融合现代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在数年间扩张为大工业企业;而东南沿海城市则兴起着现代首饰和现代礼品的产业群,许多洋味十足的礼品和装饰物占领着普通百姓的消费市场,塑造着新的民风民俗。WWw.133229.COm工艺美术行业内部的变化更新着我们日常生活的面貌,只要环视左右,就会发出“时代变了”的感叹!年轻一代的衣、食、住、行与上一辈相比变化明显。如今,即使在最偏远的乡村,现代文明新风也在冲击着人们原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经济和技术的一体化以及文化的全球化既给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创造了机遇,也给传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许多有久远传承史的工艺美术种类遭遇市场淘汰而面临消亡。在近百年里,技艺失传或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类难计其数,有人因此发出传统工艺美术是“夕阳”艺术的感叹!技术、资本和文化的力量似无形的巨手推动着中国社会的文化变迁,为应对这种变迁造成的传统文化特质的丢失,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此后,全国多数省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制定了保护条例和具体实施细则。2006年7月,经过实地调研南方四省一市(粤、闽、浙、宁、沪)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状况以及分析其他省市的上报材料,笔者认为,这些年全国各省市对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对工艺美术在全球化时代遇到的文化矛盾认识不足,以至出现保护与发展上的失衡现象。

一、手工制作与机器生产的矛盾

传统的工艺美术重视手工技能,手工艺人掌握着设计和加工秘诀,他们全神贯注于一个事物,在一个事物身上花费大量的劳动时间,产品或作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凝聚着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还体现在它凝聚着手工艺人的惊人毅力。但工艺美术是否必须是纯手工制作?半机器生产的、依然保留了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特质的产品是否算工艺美术?技术和工具是否是决定工艺美术本质的东西?

从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来看,工具的改进始终在发生,新旧技术的更替也都在尽可能地进行,利用机械辅助人手加工制作工艺美术品古已有之。旧时碾玉用脚踏转轮,也属于半机械化,现在使用电动钻头更加降低了碾玉工人的劳作强度,缩短了劳动时间。旧时纯手工的抽纱刺绣,在上世纪50年代后在剪裁、打样及洗熨等后处理工序方面整体上实现了机械化;牙雕行业在机械时代有条件改进雕刻工具,用电动蛇皮钻代替了手工粗雕部分。当下,走上产业化之路的工艺美术企业表现出对人造智能的依赖,大量控制性工具如自动雕刻机、自动化系统和电脑——支持技术被运用到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流程中。

工艺美术重手工技艺,并不排斥以机械之力辅助之。工艺美术在各个发展阶段中,都是那个时代高新科技与先进工艺的集合,无论是瓷器烧造工艺,还是历史更久远的玉雕和铸剑工艺,无不折射出科技和设计水平的发展进步历程。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之所以能够绵延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其核心就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半自动机械、全自动机械甚至智能化机械取代手工,这是工艺美术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尽管在“机械复制时代”工艺美术品被大批量生产后,在艺术韵味上较之纯手工制作品有所削弱,却并没有改变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工艺美术本质上依然是“在制作造物品时,将美观的要求和实用的要求融合为一体,以实现美与用的双重功用”①。当工艺美术师的双手部分地被机器解放了出来,与此相关的文化记忆并没有完全在机器面前消失,他们的设计创新思维反倒成了一种特殊的技艺。福建仙游的木雕工艺师在试制完小样之后,借助自动控制的雕刻机,可以仅用数人之力完成高达几十米的佛像。南京云锦因工序复杂、技术繁难,一度濒临失传,如今借助电脑编程技术,初步实现了图样设计的智能化。广州的骨雕厂设计流水线用以批量生产骨雕作品,却基本保留了传统象牙雕的工艺特色。

华美的织锦起源于最简单的手工编织,精细的制瓷工艺源自粗陋的泥条盘筑,由手工技艺发展过渡到机械化、智能化,其间既有跳跃性,也有技术发展的连续性。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技术体系。纯手工时代,所有的技术都是经验性的,以百工技能的形式体现,工序的程式化和手工艺人的感性动作中都贯穿着复杂的技术体系;半机械化时代,许多高新技术已然与手工技艺结合到一起,成为手工与机械相辅相成的技术系统。当代的技术体系与传统的技术体系之间并非完全断裂,而是存在文化上的关联,或者说存在人类经验的连续性。

恩伯说:“发现和发明是一切文化变迁的根本源泉,它们可以在一个社会的内部产生也可以在外部产生。”②虽然有不少文化人类学学者对l.a.怀特所持的技术决定论抱着质疑态度③,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谁也不能阻挡高技术向低技术文明区域的传播。如今造成导致社会变迁的技术力量以信息控制技术为代表,技术的引进还伴随着更为复杂的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民主化的社会结构也在促使传统的社会机制发生变化。

在全球化时代,要发展工艺美术行业不可能完全拒绝现代技术工具;要保护好传统工艺美术,同样也不能一味地拒绝现代技术工具。巧妙地让双手与机器工具结合起来,让人脑与电脑结合起来,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下去。否则,那种“救济”式、“输血”式的保护只是一种保守的文化保护措施,根本无法让一种濒临灭绝的工艺美术焕发生机。只有那些依然能服务于民众生活的工艺美术才是有生命力的,也才是参与了当代文化建设的好的工艺美术。

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到,机器生产不可能彻底取代手工制作。在以往任何时代,高尖端的技术发明都无法覆盖所有的生产和生活领域。社会文化有分层,技术体系也有分层。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手工艺人的技能所反映出来的艺术品位和个性价值不会在工艺美术行业中彻底失去位置。

当今一些文化保护工作者过于强调手工技艺的重要性,把它视为“诗意”的存在。其实,手工艺仍然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现代机器工业的有益补充,我们不必过度强调它的重要性,甚至用它来抗拒被“妖魔化”了的机器巨子。虽然手工制作与机器生产之间存在着文化冲突,但不能以保护传统文化之名,拒绝现代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尤其是不能阻止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的进程。毕竟社会进步、文化变迁随时都在发生,对于促使这一变迁的技术逻辑应该有足够的尊重。

二、用与美的矛盾

美不仅仅存在于纯艺术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也就是文化中。杜威的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文化意义上的人造物,都有一种指向美的形式的倾向④。由于艺术与传统手工技艺以及现代工业的关系都十分密切,让人难以从实用技术中划分出艺术的边界。威廉姆斯曾用“好的艺术”(fine arts)与“有用的艺术”(useful arts)⑤来区分日益复杂的艺术现象。这种区分方法并不是十分有效,因为易给人产生这样的错觉:有用的艺术与好品质是天然对立的;好的艺术也必定是彻底摆脱了功利性质。事实上,人类古往今来的绝大多数艺术行为都不纯然是非功利的,今天堂而皇之占据着博物馆神圣展示位置的艺术杰作,通常都诞生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之中。今天被视为传世杰作的工艺美术品曾经都是人们的日用器物。

有用之物可细分为生活必需物和特殊装饰物,工艺美术可大致分为日用工艺美术和欣赏用工艺美术,但不管是哪种性质的工艺美术都兼具“用”与“美”两种功能。作为收藏品、室内陈设品以及一般装饰物的工艺美术以审美欣赏为第一功能,同时它可以起到美化环境、改善人的气质的作用。日用工艺美术之用主要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其审美的功用是次要的、连属的。

日用工艺美术和欣赏用工艺美术并不是截然分别的,随着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迁,许多原本是日用的工艺美术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却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审美价值,演变成以装饰审美功能为主的欣赏用艺术。如传统建筑构件上的木雕逐步与建筑物分离,走上人们的案桌,成为独立的摆件;原本用于插花盛水的瓷瓶,发展成独立的陈设瓶;原本用于沏茶的紫砂壶成为橱窗里的珍玩。工艺美术发展还潜藏着另一条规律:当一种工艺美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原本的实用功能可能被艺术表象掩盖了,从而造成工艺美术向非功利的转化。如刺绣与书画结合、竹编与书画结合、瓷雕与雕塑结合等等都使得这类工艺美术有“边缘”艺术的特点。当然,这条看似工艺美术自我发展的规律其实依然受社会文化环境变迁这根本原因的制约。

作为当下消费者而言,最佳的工艺美术恐怕是既经济、实用,又美观的人造物。“用”与“美”的矛盾其实是一对文化矛盾,不同世界观的人们对此有不同偏向。过去,官办手工作坊直接服务于宫廷和上层贵族,生产者的个人意志基本上以消费对象的群体意志为转移(鲁迅曾把艺术区分为“生产者的艺术”和“消费者的艺术”)。他们生产的工艺美术品不论是日用之物,还是欣赏用之物都表现出价值失衡的现象。这类工艺美术品无明确的实用目的,过多地追求华美繁复的装饰效果,以“淫巧奇技”取胜,只能满足极少数权贵对财富和权力的占有欲。如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代和田玉雕“大禹治水图”,既不经济、实用,也不具有健康的审美趣味。中国现当代的工艺美术品在一定程度上还沿袭着宫廷工艺美术的特点,残留着重雕镂装潢、轻实用和艺术的倾向,如不少牙雕、木雕、瓷雕、微雕作品乍一看令人惊异,叹服于作品的工巧和毅力,但看过之后,没有留下多少回味的东西。此类材料贵重、造型陈旧、工艺繁复的作品显然已落后于时代,这些难以唤起当代人审美感情的人造物既无实用价值,也无审美价值。

对比宫廷工艺美术的做法,民间工艺美术和文人工艺美术在处理用与美的文化矛盾上有较合理的做法。民间工艺美术主实用,同时又适度地进行装饰美化,达到“用”与“美”的高度统一。尽管可能装饰手法上略显粗陋,却因为真诚而显示出质朴的美感。文人工艺美术尽管不一定是文人创造的,却是他们直接或间接参与指导的结果,具有精雅的文化气息,达到了“用”与“美”的高度平衡。诞生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的上海露香园顾绣,积极地从书画艺术中汲取营养,在题材、绣法和格调上改造了传统刺绣的面目,使其具有了高雅的文化品位。嘉定竹刻自明代始就声誉鹊起,一个主要原因是历代的竹刻艺人都自觉地提高这门技艺的文化内涵。以徐素白为例,他广泛与文人雅士交往,并与当时的书画名家如江寒汀、钱瘦铁、唐云、沈尹默、程十发等合作,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艺术品。

历史上优秀的工艺美术品的问世,几乎都离不开作者真诚面对生活的心态和自觉地接受文化的滋润。工艺美术的“用”指的是适用于当下的生活,工艺美术的“美”指的是能唤醒当代人的审美情感。只有贯彻这一思想,工艺美术才具有打动消费者的魅力,才具有“移风易俗”的社会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倡导的“工艺品实用化,日用品工艺化”的方针依然是解决“用”与“美”矛盾的有效方针。三、经济事业与文化事业的矛盾

笔者在南方四省一市的调研中,听当地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负责人陈述较多的一个困惑是:工艺美术究竟是经济事业,还是文化事业?现实的状况是政府把它划归经济部门管理,完全按工业企业的性质向工艺美术企业征收税赋,即实行17%的增值税,一些省、市、自治区还根据自己的情况征收程度不等的消费税,少则5%,多则10%。税赋偏重导致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如果把工艺美术视为需要保护的文化事业,或把它归入文化部门管理,这样做又难以令其走上产业化道路。可见,围绕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还须妥善解决经济事业与文化事业的矛盾。

本质上讲,工艺美术有两重属性:一是商品属性;一是文化属性。所以它既不可能是单纯的文化事业,也不可能是单纯的经济事业。弗格森说:“没有一种艺术不是源于人类生活,而且在人类生存的某些环境中,没有一种艺术不意味着实现某种有意目标的手段。由于爱财产生了手工艺术(mechanical arts)和商业艺术(commercial arts),并且由于可能不冒风险,有利可图而得到了促进。”⑥应该看到,经济动机只是手工艺术发生、发展的动机之一,表达信仰、情感和愿望等也是手工艺术发生、发展的重要动机。不管是出于哪种动机而产生的工艺美术品,都凝结和沉淀了社会文化因素,人们的衣食住行最直截了当地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状况。

比较而言,工艺美术的文化属性是隐含的,商品属性却是最外在的、直接的。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工艺美术师受眼前利润的诱惑,专注于经济利益,忽视了文化效应。如历代都曾出现过这样的工艺美术现象:有的人一味追求作品的巨大,或追求作品的微小,力争独一无二。有些人则一味地炫技,使作品烦琐臃肿,毫无美感。鸦片战争以后还曾生产过迎合洋人猎奇心态的“洋庄货”,像官服的补子、女人的小脚鞋等。不排除此类作品有时亦能赢得一些人的好奇心和收藏者的青睐,但在文化上是不可取的。

中国近二十几年的经济生活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当前工艺美术由生计经济基础向商业经济基础转变。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各种文化失衡的现象屡屡发生。如因急功近利,不计其数的质量低劣的工艺美术品充斥旅游点和地摊。在南方某城市出现玉雕作品泛滥、以堆估价的怪现象。有些品类的工艺美术走假古董、伪文化的路线,制造和销售像“发财猫”、“财神爷”这类畸形观念的产品。近几年北京以及周边地区小作坊粗制滥造严重,把景泰蓝多达十几道的复杂工艺缩减到几道,镀镍代替了镀金,机器压制代替了手工掐丝,因此看似差不多的两件中等个头的花瓶,正规企业要卖到1000-2000元,小作坊200-300元就可以出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指出,为蝇头小利损害了景泰蓝的名声,景泰蓝因此背上了“景太滥”的恶名⑦。片面地追求商业利润,忽视了文化传承,可能使一些历史积淀深厚的工艺美术,在当代人面前消散了它原有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韵味。

深圳市这些年采取举办大型“文博会”的形式,力图使工艺美术产品摆脱地摊货的形象,提升整个行业的文化层次⑧。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也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流行做法。笔者认为,让工艺美术回归文化产业,不能仅关注流通领域,而要把文化保护意识渗透到工艺美术设计、生产、流通的全过程。

扬州市保护和发展工艺美术的做法值得重视。原本就有较高声誉的扬州玉器厂和漆器厂至今仍属集体制企业,近年来通过内部改革,充分重视玉雕和漆器工艺的文化意义,走出了一条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进行整体保护之路。如扬州玉器厂坚持办玉校和研究所,按保护文化遗产的标准整修了厂房,拆除了围墙,建设了藏品室和展览馆,花巨资维护了古藤走廊。现在的厂区是开放型的,与扬州护城河连成一体,极具园林文化特色,成为扬州市的文化窗口单位,也是集生产、销售、教育和传播传统文化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社区。李砚祖在十余年前就提出,工艺美术的历史结构中存在两种文化因素:一是具体的工艺美术作品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二是工艺美术的生产和使用形式同样体现出文化意味⑨。扬州经验恰好是一种整体文化保护意识,它成功地处理了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之间的矛盾。

仅从数量上看,当代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为国家和地方创造的物质财富是远远超过以前任何时代的。面对庞大的工艺美术产业经济,我们还应该冷静地评估当代的工艺美术在文化建设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否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那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笔者认为,只有凝聚一个时代人们普遍的生活理想的工艺美术,才具备文化建设意义。

四、文化丢失与文化再生的矛盾

工艺美术的发展伴随着文化丢失和文化再生的过程,该如何来应付这一对矛盾?换句话说,该如何用理性看待一些工艺美术的“合理”消亡,同时,又该如何来判断当下的新工艺美术中哪些属于正常的文化生产,哪些则属于文化垃圾。

从工艺美术发展史看,人和人造物都是文化的载体,物的交换、流通以及人的流动、信息的传播造成了时时刻刻的文化流动。怀特说:“文化的一切方面,其物质的、社会的和意识形态的方面,可以经由社会机制,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以及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进行传播,文化可以说是社会遗传的一种方式。”⑩文化可以做空间性的传播,也可以做时间性的传承。人们不时地在摒弃一些文化,又时刻在吸收着新的文化,并被新文化时尚刺激得异常兴奋。刺激——吸收——平淡化——摒弃,这一文化动态过程不断循环,形成了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文化流。一般而言,它是从文化势力强的一方向文化势力弱的一方流动,如现代工艺对农耕社会的有力渗透。但也有逆向流动的现象,如乡村的剪纸和泥塑等进入都市居室,点缀着都市阶层的生活。“文化的发展是与文化流量的多少成正比例的。文化流量愈大,文化发展也就愈迅速;反之,文化流量愈小,文化发展也就愈缓慢”(11)。当下的工艺美术文化就是一股绵延之流,从时间的上游流到当下这一点上,从外部空间流向比较半开放的空间。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自我的,又是非我的;既找不到纯粹的原生文化,也找不到单一的本土文化。不论是先秦,还是汉、唐、宋、元、明、清,工艺美术的发展都是融中华各民族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于一炉的。文化流与柏格森所描述的人的生命之流有着相似的特征。

工艺美术的文化传播始终是围绕着人们生活需要的变化而展开。恩伯说:“由于文化是习得的行为和观念模式所构成,随着人类需要的变化,既可以放弃旧的文化特质,也可以再次习得新的文化特质。”(12)工艺美术要发展,自然某些旧文化特质要被丢失,如苏绣从民间“断发纹身”的娱情思想发展而成装饰技艺,继而演变为大户人家女子排遣私情的手段,再逐步发展到如今追求绘绣结合的艺术趣味。这一过程,既可见部分文化特质的丢失,也可见文化新质的再生。因为有断裂,才形成各文化阶段;又因为有文化再生,才形成文化系统。断裂和再生是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如l.a.怀特所云:文化似乎是有着自身的生命。

近年来,发生在民间工艺美术方面的文化变迁相当剧烈。陕北农村妇女为儿女和丈夫精心做的“针线活”——绣花鞋、虎头帽、肚兜、垫肩、荷包,表达了她们最质朴的情感与愿望,她们的制作不受订货者的制约。在环境相对封闭的时代里,艺术传播的范围十分有限,她们创造的工艺美术因此有较强的地域色彩,不论在物质载体、思想观念,还是艺术风格上都体现出地域的共性。惠山泥人最初是一种民俗产物,点缀着当地的婚丧仪式和节令风俗。随着当代社会变迁的加快,这类民间文化也逐步走出原生的环境,在流通的市场上获得了商品的意义。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也开始有意识地迎合市场,大胆表露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具有民俗性质的传统工艺美术如剪纸、面花、刺绣、木版年画等脱离了产生它的生活环境之后,附着在它身上的文化隐喻也就丢失了不少,都市文化圈中的人们难以读懂这些民俗性质的工艺美术背后的文化诉求,只是因其有异样的面貌而被视为都市文化圈中的奇异风景。如此,民间工艺美术从产生动机到艺术形式,再到传播对象和使用方式,这一文化链条中不断发生文化特质失落的现象。

有人为此担忧,并进而倡言保护民间工艺美术的原生态文化环境。有学者说:“任何远古艺术的‘魅力’都具有‘族群—地缘—时间—知识—技术—权力’系统的专属性,后来的人们可以仿造‘艺术品’,使之成为‘赝品’,却无法复制其系统的专属性。”(13)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看,许多传统工艺美术种类都已失去了产生它们的社会条件。它们被当代人任意移植、拼贴,被外来文化改造、嫁接,这是工艺美术文化的危机吗?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原生态”只是人类学家的理论假设,正如哲学家向虚无的时间追索世界的本源一样。在历史上,何处存在静态不变的、完全原初、自足的社会结构?只要民间工艺美术在文化变迁中能很好地融入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能始终保持既实用又艺术的品质,那么伴随着无可奈何的文化丢失的同时,也在发生着文化再生。

李泽厚曾乐观地指出,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在新的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下,可以实现“创造性的转变”(14)。所谓创造性的转变意味着平衡好文化丢失与再生的关系。近年来有一些从工艺美术传统中开掘出来的新工艺品类风靡市场,如中国结、唐装、仿古家具、时尚纸扇、旗袍、陈设瓷、竹编日用品等。它们既保留了传统技艺,又有着清新的时代气息。传统工艺美术要焕发生机,需要在切近当代人的生活理想、反映当代人的审美情操的基础上理解文化丢失与再生。广东潮州金漆木雕近年来在装饰风格上有鲜明的变化。当地的工艺美术师认识到,当下民众的欣赏趣味已不同往日,不太容易接受金光灿灿的木雕摆件。所以,近些年的潮州木雕基本不贴金,而是尽量保持木材的质感和工艺师的雕刻痕迹,发掘艺术化的肌理美。潮州木雕由华丽转向素朴,并开发出许多极富生活气息的题材,它的成功说明一件工艺美术品的形成绝不能忽略时代要求。工艺美术师只有深入研究生活,真诚地面对生活,才可能创造新的文化传统。

回顾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可以较容易地注意到每个时代的工艺美术都有那个时代特别的精神气象,如宋、元、明、清瓷器相互间有明显的差异,明代的家具与清代也不尽一致,文化的时代性正反映了文化的丢失和再生属于正常的事情。爱德华·泰勒说:“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15)工艺美术自然是历史发展的“遗留物”,因为它们是“过去的现实”的见证。但工艺美术不应该只具有怀想价值,而应当在现代的社会结构中实现创造性的文化转换,即大胆融摄现当代的知识、信仰、技术、道德以及艺术情调,体现时代精神。

继承中有文化特质的丢失,文化再生中有一定程度的继承。“文化特质不一定都会传播,这就是说,传播是一个有选择性的过程而不是自动化的过程”(16)。工艺美术的任务就是要把好的传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积极面对新时代、新机遇,创造更文明、更和谐的生活方式。

五、文化保护与文化自觉的矛盾

在技术和经济一体化时代,人类学和民族学家热衷于保护一些“落后”民族或群落的“原生文化”,作为抵抗全球化速度、倡导多元文化共存的一种策略。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寄希望于东方和非洲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族能静态地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而不急于去追赶现代化进程。“生态博物馆”概念的提出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法国,其最初的主旨是试图就地、按原样、整体地保护具有特别文化意义的社区,原有社区的面积就是博物馆的面积。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很快得到欧美国家政府的响应,作为一种文化保护模式被推广到世界各地。迄今为止,全球至少已设立了300多个此类博物馆,其中西欧和南欧有70个,北欧有50个,拉丁美洲约90个,北美洲约20个。1998年10月 30日,在挪威政府的帮助下,中国有关方面在贵州省梭戛苗族人聚居区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生态博物馆”。

理想中的“生态博物馆”的功能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原生态、多样性文化的保护;其次是文化传播和研究,即为游客和学者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化模式;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通过“他者”的关注和“他者”的唤醒,提高原住民的“文化自觉”。梭戛“生态博物馆”实际运行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七八年来,博物馆的建立使原本闭塞的乡村社区成了旅游区,对外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文化入侵以很快的速度在消解着传统习俗文化的凝聚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似乎在保护方面仅仅做了一些文献资料的整理,真正的传统文化之链却在“他者”的过度注视下迅速断裂。所以,“生态博物馆”的设计者对于文化丢失和再生的速度的预见是不够充分的。

2003年11月,京城“百工坊”开业了,它位于崇文区龙潭北侧路,“由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联合上海、江苏、陕西等八省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共建。百工坊整体建筑面积 4.2万平方米,工艺、技艺门类超过200种,收藏1.7万余件大师作品。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包括30多个特色工艺坊和100位大师工作室。品种涉及景泰蓝、玉雕、牙雕等、‘燕京八绝’以及泥人、内画等20余个类别的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17)。“百工坊”开业曾轰动舆论界,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有一句话十分惹眼:广招全国身怀民间工艺绝技老艺人,以挽救中华传统百工技艺为己任。保护工艺美术技艺,做“活”的博物馆和工艺美术师的经纪人,应当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实际情况同样不尽如人意,开业一年后记者回访,未见人头攒动的火爆情况,只见店面冷清,一些工艺美术师制作的工艺品的销售价格也十分低廉。

可见,对工艺美术的保护不能急于求成,既不能假想它不变,也不能完全以政府行为替代工艺美术师的主动性。学者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假想那些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性,而不去实地考察那些工艺美术的创造主体在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时所产生的心理震荡。费孝通曾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对于一个正在经济领域创造奇迹的古老国家而言,“文化自觉”实属必要,这一历史逻辑也将要变成现实。但对于处在巨大城乡差别中的乡村农民或手工艺人而言,生存问题以及追赶现代文明的问题在相当长时期里依然压迫着文化的自觉意识。文化自觉的基础是什么?是建立在文化有效性基础上。当一种传统文化成为阻碍人们追求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东西时,当他们睁着眼睛因有比较而为自己的贫穷粗陋感到惭愧时,该从何处寻找骄傲的理由?

因此,保护工艺美术,应该尊重这些技艺主体的个人权利,由他们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那些受过现代教育,有着开阔眼界的年轻一代艺匠有广阔的市场意识和惊人的创造力。他们有新的视野、新的理想,因为决定这些人的眼睛和手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变了。有文化人类学家提出,文化是一种适应性系统(18)。从当今发展形势比较好的工艺美术来看,手工艺人只有贴近现代生活,接受现代文化逻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生活。现代要素指那些具有现代性内涵的思想观念、技术条件、管理模式、生活方式等。

在谈论全球化这个问题时,西方学者抱悲观态度者不少,认为全球化文化是“一种人为的标准化的普适文化永远追求一种难以捕捉的现时性,它没有历史背景,没有发展节奏,没有时序意识。这个人为的全球化文化没有前因后果,无始无终”(19)。全球化文化被描述成没有时间性的、无根的、流动的、无处不在而又无形的事物,它真的强大到能吞噬一切民族文化特质吗?笔者认为,至少不要轻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韧性,一旦国人将它冷落久了又会回忆它、整理它。关于它的一些文化特质会以不期然的方式出现在最具现代感的场景中。

注释:

①张道一:《工艺美术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页。

②(12)(16)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彬彬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2页,第564页,第565页。

③⑩l.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沈原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页,第 350-351页。

④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高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⑤r.williams, 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 41.

⑥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页。

⑦吴卫群:《“景太滥”害了景泰蓝》,载《解放日报》 2005年9月12日。

⑧贺白丹:《让工艺美术回归文化产业》,载《深圳特区报》2006年5月16日。

⑨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中国轻工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1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7页。

(13)彭兆荣:《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14)转引自费孝通、方李莉:《西部开发中的人文思考》,载《民族艺术》2000年第3期。

(15)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7)周暹:《京城百工坊开坊》,载《北京日报》2003年11月27日。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一是把文艺评论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文联已将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列入八次文代会和八届二次、三次全委会报告中。今后,我们要把文艺评论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拓宽工作思路,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活跃文艺评论作出更大努力。

二是切实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中国文联目前已经着手建立三支队伍:一支是头脑清醒、思想敏锐、吃苦耐劳的文艺舆情信息员队伍;一支是思想素养好、学术造诣深、社会影响大的文艺评论员队伍;一支是具备较强知识储备、综合判断和分析能力的文艺研究员队伍。我们要把培养中青年文艺理论评论人才作为加强理论评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继续办好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并使之成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各地方文联为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目前已有14个省区市文联成立了评论家协会,5个省市即将成立类似协会,其他一些省区市文联也着手推进这项工作。

三是努力拓展文艺评论阵地。要在巩固已有文艺评论阵地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文艺评论版面、开设固定评论栏目、加强网站建设等,不断扩大文艺评论阵地,为文艺评论工作者开展健康评论提供更多平台,努力使文联系统的文艺评论工作更具影响力。

四是建立健全文艺评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中国文联系统文艺舆情信息搜集分析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最新文艺动向动态;更加重视调研工作,及时对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努力改进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奖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导向、示范作用;积极加强与新闻媒体以及各团体会员在文艺评论工作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努力提高评论工作的实际效果。

中国作协七项工作推进文艺评论

陈建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艺理论和评论在与文艺创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历程中获得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结出了累累硕果。

然而,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以及文艺的繁荣,都对文艺理论批评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在充分肯定文艺理论批评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就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文艺理论批评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日新月异、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大潮面前,在纷繁复杂的文艺思潮、文艺现象面前,如何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提高文艺评论的有效性;如何立足于中国现实,“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避免拜金主义的影响,抵制商业炒作、人情批评,保证文艺评论应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如何密切文艺理论批评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避免自说自话,曲高和寡。

中国作家协会近期将主要做好以下七项工作:第一是抓理论武装。第二是抓人才培养。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今年将继续举办一期文学理论评论家中青班,培养文学批评人才;在“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选编工作中,对有志于文学理论评论的新人予以特别的关注。第三是抓奖励激励机制。要进一步改进评奖工作,为激励文学理论评论成果发挥作用;在“文学创作重点作品扶持工程”中,加强对文学理论评论申报项目的扶持。第四要抓理论热点的把握和应对。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文学理论评论热点研讨会议,引导文学理论批评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第五要抓优秀作品的推出。第六要抓社会评论力量的整合。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各地的文学理论批评队伍情况调查,试图建立文学理论批评人才库。我们还将定期理论评论选题,以外聘专家的方式,调动各方面人才为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评论施展才干。第七要抓理论评论园地建设。继续发挥《文艺报》、中国作家网等中国作家协会所属报刊、网站的作用。

文艺评论应肩负起引领作用

陈晓光(文化部副部长)

66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他著名的《讲话》中,特别从文艺评论的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辩证关系入手,将文艺评论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当前,要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文艺评论的力量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应该切实提高和增强文艺批评的水平和力度,积极引导和推动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真正发挥文艺评论在引领艺术创作价值和审美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这个重要作用体现在文艺评论要引导艺术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强大兴盛,必须要有包含理想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基本思维模式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文艺作品是这个体系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的文艺必须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艺评论为艺术创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价值导向,就必须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为自觉的追求。

其次,文艺评论要引导艺术创作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艺创造和建设的主体,又是文艺服务的对象。文艺评论要牢牢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基本出发点,大力倡导和激励那些能够体现人民的意愿、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创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促进文艺创作作为文艺评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文艺评论要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引导艺术人才健康成长、引导艺术创作积极关注现实题材等方面,积极发挥批评、引导的重要作用,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更好的舆论环境。

大力构筑文艺评论主阵地

胡占凡(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

广播影视是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于开展文艺评论,传播文艺评论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播影视应进一步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切实成为文艺评论的主阵地。

一是要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具体体现,是确保文艺创作导向的重要手段,要把文艺评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在播出时段、资金物力、评奖评优等方面,加大对文艺评论节目的扶持力度。

二是要明确任务。中央电视台要继续办好《文化访谈录》等文艺评论节目,各省级电台电视台要创造条件开办文艺评论栏目,在文艺栏目中增加评论内容,各级广播影视报刊和网站要积极开辟文艺评论专栏,广播影视创作单位要经常举办文艺创作座谈会,为健康说理的文艺评论搭建平台、开通渠道、提供更大的传播空间。

三是要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形成和完善文艺评论机制,实现文艺评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文艺评论有着其特殊性,既不同于新闻评论,也不同于文艺节目,要建立正确的文艺评论节目评价体系,不能完全按照收视率来评价文艺评论节目。要把文艺评论工作同收听收看、节目监管、评奖评优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文艺评论对于促进文艺繁荣,促进广播影视发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是要提高水平。要切实改进广播影视文艺评论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和制作手段,要深度,不要肤浅;要生动,不要生硬。文艺评论贵在旗帜鲜明、理直气壮,要摒弃吹捧、客套、敷衍、空洞,抵制有偿评论、人情评论,敢于批评,善于批评,不断提高广播影视文艺评论的思想性、指导性、权威性和战斗性。

五是要建设队伍。要把那些政治坚定、眼光敏锐、勇于奉献,懂文艺、懂评论的优秀人才安排到文艺评论岗位。要在思想上、工作上、待遇上对文艺评论工作者给予关心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高尚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心,增强历史使命感,树立严肃、理性、积极、健康的评论作风,从而真正担负起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提高受众的鉴赏力和欣赏水平的重要职责。

深化出版改革促进文艺繁荣

李东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我结合新闻出版总署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入领会《讲话》精神的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出版事业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优秀的文艺作品,感召力大,亲和力强,影响面广,因此,文艺和文艺出版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当前,加强文艺工作和文学艺术出版工作尤为重要,必须从新的历史高度,来认识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的现实意义,并按照十七大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使文艺工作和文艺出版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完成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出版工作者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二、以深化出版改革为动力,以内容形式创新为重点,努力推出一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图书。党的十六大以来,文艺图书的出版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但尽管如此,这类图书的出版增长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促进文艺图书的更大发展和繁荣,必须加快出版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新闻出版总署将进一步实施精品战略和“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鼓励、表彰优秀原创文艺作品的出版,鼓励自主创新,包括题材、体裁和形式的创新,以增强文艺作品图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要大力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和出版队伍的建设,为文艺与出版的繁荣提供重要保证。文艺出版队伍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尊重文艺作家、文艺评论家和文艺理论家,能够为他们多出优秀作品提供良好服务。随着出版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文艺图书出版数量激增,有优秀的文艺图书,也有内容质量不高甚至低劣的图书。因此,书评队伍的建设也很有必要。这支队伍加强了,就能够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文艺发展规律和文艺出版实际,及时开展文艺图书评论,宣传优秀作品,总结创作经验,引导文艺创作,提高鉴赏水平,营造良好的评论环境和良好的出版环境。 提升文学批评的精神价值 雷达(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研究员)

目前,文学批评总体上思维活跃,成果丰富,人才源源不断;就发展态势而言,其学术空间和理论视野也在不断地扩大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不存在相当突出的、亟待克服和改进的问题。

当前的批评显得思想力度不足,精神资源不足,价值坐标不明朗,审美能力不强,批评标准出现某种迷乱现象,其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能够足以解析当前复杂多元的文学现象的思想能力和富于精神价值的审美判断力。而这两种能力,与批评的理论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厚薄是有直接关系的。批评的失血、贫乏、缺乏判断力,根子还在于它不能与各种丰厚的思想资源保持联系,没有整合和创造性转化能力,比如不善于从传统思想资源、外来思想资源、革命思想资源,包括民间思想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思想资源中不断吸取精华,形成自己的思想和审美的坚实基础。

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必定要通过相互碰撞、摩擦、论争,才会显出其内在的分量和力度,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丧失了在真正的批评家身上常见的气质和素养,丧失了争论的勇气、反驳的激情、否定的冲动,丧失了对真理和善良的挚爱,对虚假和丑恶的仇恨,以及对自由和尊严的敏感。商业利益、体制化生存方式和需求的驱动,使得思想文化界和文学批评界日益沉迷于各种操作与“社会资源交换”的活动,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的批判精神。健康有力的文学批评就要祛除这种私心的干扰,站在公正的立场“说话”,直接面对作品,斩断作品与它的后面种种非文学因素的联系,这样的文学批评才能理直气壮、明辨是非,才能无羁绊地深入到作品的内部,探究它的奥秘和文学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文学批评的有无价值,主要取决于批评主体的选择和追求。批评不能跟在现象和创作后面亦步亦趋,需要有更多具有精神价值的发现。作为当代文学潜在的“导航者”和“守夜人”,文学批评重任在肩。

做好“五个调整”

肖云儒(陕西省文联副主席)

在这个大转型的时代,文艺评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提出“五个调整”就教诸位。

(一)调整评论家的生存姿态,调整评论家思考资源的采集方式。改变评论家现有的以书斋、会场为主要生存相,以书本、圈内研讨为主要资源采集地的生存姿态,真正投身到时代生活去,解读各种最新的社会现象,解读各种最新的人群,收集其他与各种最新的生产要素相关的社会、文化、心理信息,使之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最丰厚的思考资源。

(二)调整评论的关注角度。近年评论的关注角度日益多元化,这很好。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突出真正的民众角度、草根角度。除了继续关注名家名作,关注黄钟大吕的重头作品,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媒体文艺、网络文艺,更多地关注群众中新生的创作力量和创作现象,扭转评论缺位的尴尬。

(三)调整评论的表述方式。文艺评论是一种独立的文艺样式,具有自身独有的思辨之美、表述之美,这种表述之美应该考虑到民众接受的可能与接受的乐趣。这些年,电视、广播、网络各种评论性的人文话题节目流行,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可以说是对近年来文艺评论表述艰涩、接受渠道不通畅的一种逆反和惩罚。评论写作如何改变过去仅以书面语言为唯一表述资源和表述渠道的现状,积极探索新的表述方式,是当务之急。

(四)调整评论的接受对象。现在,不少评论家心中的接受对象,首先是作者、出版社、圈内的同行,是学院与社会上的各种评审奖励机制。扪心自问,有多少评论家伏案为文时,心里面对面站着的是老百姓读者?为广大的普通的读者、观众写评论,让他们能读懂而且爱读,是我们的责任。这不是低标准,而是高标准,是一种写作姿态和人生境界。

(五)调整评论的传播渠道。当前大众其实已经以评论者的身份铺天盖地进入了各类新媒体,构筑了规模空前的评论园地。评论家如若自外于这个广阔的动态的平台,只能增加自身的窘迫。要克服对新媒体评论的轻视、歧视倾向。要有把这些评论纳入学术和艺术成果评价体系的新机制。

用《讲话》精神辨别“民族”与“世界”之争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历史经验和艺术常识已经证明,一个民族的优秀文艺创作,一定能得到世界各民族的认可和赞赏,一定能走向世界。我国有些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如书法、传统文人画、京剧等,一时难以为其他民族的一般大众接受,但经过我们的努力传播和国外有识之士的介绍,终究是会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人们通常说的“民族的”,正是指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和气派的优秀艺术,而不是指那些民族文化的糟粕\(诸如男人留长辫、女人褢小脚之类\)。说这些优秀的民族艺术是“世界的”,并非夸大其词。20世纪以来,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我们民族传统艺术在“古为今用”、“推新出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许多既有鲜明民族风采,又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艺术创作,得到了世界艺术界和广大群众的赞赏,可以说正在或已经走向了世界。

那么,中国人借用国外现代艺术形式语言所做的艺术创造,能不能既成为世界的,又是民族的呢?当然可以。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它的内容是积极的、健康的;它与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有内在的联系。

在当代文艺批评中,关于民族的与世界的讨论,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崇洋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鄙视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以为只有用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语言做艺术创作,才能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另一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认为只有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才可能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对外来的新艺术形式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排斥。就目前包括美术界在内的我国文化界的情况看,这两种倾向都存在,都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我以为,崇洋的“西化”情绪,更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重温《讲话》,重读毛泽东同志对民族传统和外来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辟论述,深深感到,它们仍然是指导我们解决当前文艺界有关“民族的”与“世界的”争论的指导原则。

文化建设急需引领、必须引领

朱向前(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

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文艺理论批评的引领作用,是一个无可回避的时代性课题。

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急需引领、必须引领。随着市场经济全面而深入的渗透,金钱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文艺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彰显,面对众声喧哗,没有一种宏大的声音来引领将是不可思议的。

那么,谁来引领呢?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理论批评队伍,对于理论批评乃至整个文艺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理论批评需要慢功出细活,高投入,低回报,基本上就变成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仅以军旅文学理论批评现状为例,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军旅文学批评和创作初步形成了“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大好局面。可惜从90年代开始,便风流云散,后继乏人。而由此导致的后果已逐渐显露:新世纪军旅文学取得优异成绩,然而其发展却存在着体裁(长、中、短篇小说之间)、题材(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严重失衡,新人新作得不到及时评价,重量级的优秀作品得不到深入研究,问题得不到批评和警策等种种缺憾,长此以往,军旅文学将陷入危机并非危言耸听。推开来看,当下文艺理论批评队伍总体状况亦不容乐观。

究竟该如何引领呢?从主观而言,首先要坚持职业操守、学术追求和道德底线,重塑理论批评者形象;而更关键的是加强理论批评工作者的批评能力。当前文艺现象五彩缤纷,各种思潮风云激荡,若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宏阔的批评视野、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创的文学思维,便难以构建体系产生大师,难以登高一呼引领风气,难以目光四射驾驭全局。从客观而言,应尽快改善当下的文艺生态环境,如建立去金钱化的艺术标准;通过主流的纸媒和强势电媒,提高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度;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和机制等。

提倡实事求是的诚信批评

李美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当代文艺批评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存在某些不足。今天,我们已不太容易读到独创而深刻的思潮论、创作论、作家论、作品论,评论家越来越顾忌发出坦荡、中肯的忠言、诤言,甚至,一些评论家的人格底线和道德底线,也面临着考验和质疑。

由此,我们应该提倡实事求是的诚信批评。“心诚则灵”,“人无信不立”,诚信批评犹如暮鼓晨钟,入耳醒心,让被评论的对象发自内心地感佩敬畏,让读者引为知己。当以理服人的诚信批评遍地开花时,定能在公众中间重振评论雄风,再塑评论声誉,发挥文艺批评独立潮头的引领作用,显现文艺批评高屋建瓴的气质风度。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具有公信力的评论体系。评论工作者除了必备的知识结构、文艺才华外,还要有思想力量、人品素养。评论家的人格素质和专业素质,决定着文艺评论的价值取向和文本质量。立言先立身,评论家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坚守人格理想,摆脱物欲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个体空间。除了对社会和文化有责任感、有独立的思想、敏锐的判断力和独立的批评意识外,批评家最需要的,就是说真话的勇气。只有说真话,才能实现诚信批评。

评论要做到诚实和说真话,有时要摆脱文坛是非和人事的羁绊,要不怕被边缘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拥有表达的自主权和自由权。批评工作者要具备坦荡的心地、透明的人格、超脱的立场和光风霁月的情怀,还应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和击楫中流的胆识,敢于言人之难言,发人之未发,终生都与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依相守。

我们从事创作的人呼唤批评

高满堂(国家一级编剧)

这些年来,我在电视剧创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从《突围》、《家有九凤》、《大工匠》,到最近获得广泛好评的《闯关东》,真实地表现百姓生活,积极地反映时代进步,在这种基本追求的基础上创作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电视剧作品,成为我基本的创作理念。而这个理念的逐渐明确,就有着批评的推动。我们大连的电视剧创作有一个传统,就是一部电视剧的创作在构思立项的阶段直到作品形成、获奖之后,一直悉心倾听批评界的声音。批评的见解往往从项目之初就影响着创作的走向,甚至影响着项目的选择、取舍。在我的那些电视剧作品的创作中,我也于批评界的见解中受益匪浅。我重视与批评家交朋友,那种直言不讳、真诚袒露艺术见解、甚至在一部作品获得大奖之后仍旧肯于指出其中问题的评论家朋友。

创作与批评应当是齐飞的翅膀。尤其在文化市场成为文艺作品进入社会流通主要渠道、文艺创作需要在市场流通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情形下,只有创作、流通、批评三者的和谐并进,才能最终形成整个文艺事业和谐发展的局面。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文艺创作有着较高的自由度,也难免有不同思想、不同追求、不同品格、不同质量的作品充斥其间。我觉得,文艺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欣赏需求是必要的,但是,用优秀的作品满足人们高尚的欣赏需求、引导社会的精神进步,更是必须的。作为一个作者,我不断提示自己努力创作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具有唤起观众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情的进取欲望的作品,同时也不断忧虑着为数不少的情调低迷、艺术价值低下的作品不时涌入观众的视听。文艺需要在正常的竞争中用优秀的创作去证实、弘扬优秀的审美精神,也需要具有思想力量和论辩能力的批评去辨析创作的是非曲直、引导欣赏的好恶取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从事创作的人呼唤批评:呼唤有勇气的批评,呼唤有良知的批评,呼唤有引导力的批评,呼唤有地位的批评。

主动进入新媒介领域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

互联网,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文艺批评的格局。在新媒体的挑战下,专业批评者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其一,逃避新媒介带来的话语喧嚣,钻进学院的象牙之塔。其二,面对新媒介的挑战,进入大众媒介领域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利。

造成专业批评失效的原因众多,而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往往在于:第一,不少专业批评过于坚持原理判断而缺乏感性体验,无法引起读者、观众的情感认同;第二,过于执着于经典标准而不能与时俱进,曲高和寡、孤芳自赏,不能与当下读者/观众,特别是成长背景、文化背景和艺术素养都完全不同的青少年读者、观众的审美趣味相契合;第三,文风陷入文字概念游戏而缺乏更加平易、交流的日常表达;第四,艺术价值观保守、教条和偏见,忽视大众趣味以及大众趣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等。

与非专业的评论人相比,专业批评者有自己独特的“专业优势”。他不仅有长期积累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有社会分工带给他的专业时间和精力,他完全可以成为架设文艺作品与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

在新媒介环境下,专业批评需要重新自我反省、自我定位,重新进入文艺流通的循环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专业权威。第一,要在尊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同时,坚持真善美的主流价值判断。第二,要在理性知识工具的帮助下,尊重艺术的感性经验。实际上,只有批评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达到某种契合的时候,批评才真正具有力量。第三,要在理解艺术传统的基础上,重视与时代的同步。第四,要在各种功利主义的诱惑面前,保持批评的独立性。第五,要接受媒介环境的挑战,成为新媒体领域的弄潮儿。

主动进入新媒介领域,是专业批评不可回避的选择。

建立一支专业的文艺评论队伍

张德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室主任)

文艺评论衰退已经很久了,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根本在于队伍建设。可以说,我们目前没有文艺评论队伍,从事评论的人员,大多都是“业余”的。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旋挖钻机;工艺;优点;局限性;应用;发展

1工程概述

1.1工程基坑支护设计

某工程建设规模为地上16层、地下2层,场地地面标高7.24~7.75m,基坑开挖深度7.62~10.00m。基坑支护的做法为:采用间距为1400的Ф1000钻孔桩加设一道预应力锚索+水泥搅拌桩止水的支护形式,其中钻孔桩的桩长有12.12、10.50、9.50、8.44、10、9.10、9.07、11m等8种,混凝土等级为C25。

1.2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野外钻探结果,场地岩土层按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填土层(Qml)、冲积层(Qal)、残积层(Qe)l以白垩系(K)风化岩带。其中人工填土层为①杂填土,冲积层包含②1粉土、②2淤泥、②3粉质粘土、②4粉土和②5中砂,风化残积层为③粉土,基岩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岩体,包括④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带、④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带、④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带和④4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带。

1.3水文情况

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地下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水位埋深为0.8~1.5m,标高为6.12~6.95m。在场地地层中,杂填土层、粉土和层为相对透水层;中粗砂层为主要含水层,冲积粉质粘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残积粉土层、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带为相对隔水层。场地含水层呈透镜状,局部分布,储水量不大,总的来说场地地下水不丰富。

1.4钻孔桩的实施情况

钻孔桩共264条,投入20台钻孔桩机,计划13d完成。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桩机损坏及天气原因影响,8d成孔122条桩,比计划慢了约40条,即每台钻孔桩机每天成孔0.76条。

现场项目部经过与桩施工队协调,增加投入1台广州地区较少使用的旋挖钻机(如图1)。结果,在最后5d的时间里,钻孔桩机成孔92条,旋挖钻机成孔50条,平均10孔/d。支护桩施工按计划顺利完成,为整个地下室施工赢得了时间。

2旋挖钻机的成孔工艺

旋挖钻机成孔首先是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钻斗内,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钻杆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对粘结性好的岩土层,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钻进工艺,无需泥浆护壁。而对于松散易坍塌地层,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稳定,必须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工艺,向孔内投入护壁泥浆或稳定液进行护壁。旋挖桩施工流程图见图2:

3旋挖钻机成孔的优点

3.1广泛的适应性

在硬土地层,由于传统钻机的自重有限,不可能给钻头施加更大的进给压力。而旋挖钻机由于采用动力头装置,动力头的给进力加上钻杆的重量,钻进能力强。据统计,在相同的地层中,旋挖钻机的成孔速度是转盘钻机的5~10倍。

3.2成孔速度快

旋挖钻机的成孔速度最快能达到1m/min,与传统的循环钻机相比优势明显,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进度,节省了工期,减少了施工投入。

3.3环保特点突出

目前国内传统钻机多采用连接钻杆形式和掏渣桶掏渣,在钻进过程中多采用泥浆循环方式,在施工中需在场内设置泥浆池,文明施工难以控制。而旋挖钻机采用动力头形式,其工作原理是用短螺旋钻头或旋挖斗,利用强大的扭矩直接将土或砂砾等钻渣旋转挖掘,然后快速提出孔外,在不需要泥浆支护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干法施工,即使在特殊地层需要泥浆护壁的情况下,泥浆也只起支护作用,钻削中的泥浆含量相当低,这使污染源大大减少,改善了施工环境,成孔效率大大提高。

3.4提高桩的承载力

由于旋挖钻机的特殊成孔工艺,其钻头的多次上下往复,使孔壁粗糙、不易产生缩径。与传统的钻孔桩相比,旋挖桩的承载力显著提高。

3.5行走移位方便

旋挖钻机的履带机构可将钻机方便地移动到所要到达的位置,而不像传统循环钻机移位那么繁琐,从而加快了施工速度,对场地的适应能力极强。

3.6桩孔对位方便准确

这是传统循环钻机根本达不到的,在对位过程中操作手在驾驶室内利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就可以精确地实现对位,使钻机达到最佳钻进状态。

4旋挖钻机的局限性

4.1受施工土层的制约较大

旋挖钻机主要适用于土层、砂层,以及较松散的、粒径较小的卵砾石层,在粘性土层钻进效果最佳,而在硬岩层、较致密的卵砾石、孤石层施工比较困难,并容易发生孔内事故和机械事故,体现不出旋挖钻进的优越性。

4.2整机的价格较贵

目前国产旋挖钻机价格约为400~500万元,进口钻机价格要600多万元人民币。对于一般的基础施工企业,一次性投资几百甚至上千万元购置设备有一定困难。

4.3维修费用高、时间长

旋挖钻机的全负荷正常工作寿命为6000多个小时,超过这一寿命后,一些部件就需要更换修理,尤其是液压系统主泵、动力头以及钻杆钻具,而往往这些关键部件的维修费用较高,时间也较长。

5旋挖桩在广州地区的应用情况分析

5.1旋挖桩适用地层

旋挖桩适用地层范围较广,有较强的适应性,其适用地质条件如下:

①适用于砂岩、灰岩、花岗岩及黏土层、砂层、淤泥质等地层中;②适用于进入硬岩施工,一般在单轴抗压强度30MPa以下硬岩中成孔速度较理想;③软弱地层成孔速度较快,如有塌孔情况可采用套管跟管钻进或钢护筒护壁的方法处理。

5.2广州地区地质情况

广州位于粤中拗陷(三级单元)的中部,广从、瘦狗岭、广三断裂是本区构造的基本骨架,主要以广从断裂和瘦狗岭断裂为界线分成4个构造区:增城凸起,广花凹陷,东莞盆地,三水断陷盆地。瘦狗岭断裂以南构造区,包括广州市中心及黄埔港一带,处于三水断陷盆地东延部分。主体构造走向是东西向,其次是北西向。岩层埋深较浅,一般为10~20m左右,有的地方甚至从5m开始即进入岩层。该地区微风化岩层单轴抗压强度一般在30MPa左右,有的达到35MPa,有一定起伏。

5.3应用情况分析

根据旋挖桩适用的地层情况,旋挖钻机在广州地区土层中成孔较为理想,其不仅适用于工程围护结构的施工,同时可以作为工程桩的理想桩基施工机械。

6发展前景

旋挖桩技术被誉为“绿色施工工艺”,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进口产品正大量涌入我国市场,而我国同类产品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未来几年将处于急速发展的上升和成熟时期。今天,我国正处在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工程建设急需大量的建设机械,特别是公路桥梁、铁路、水利、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桩工机械设备,从其发展的速度来看,旋挖钻机的市场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在广州,旋挖桩的应用处于萌芽阶段,只在一些大型的工程(如地铁)施工中使用过,可供参考的施工经验较少。但是随着广州及周边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地下工程必然越来越多,旋挖桩施工工艺必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启君国内旋挖钻机的现状与施工技术点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5年07期.

[2]张启君国内外旋挖钻机发展现状与结构特点分析(上篇)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6年04期.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象牙雕刻工艺;象牙原材料;技艺传承

1 中国牙雕工艺的发展历程

(1)中国牙雕工艺的历史进程。

中国象牙雕刻历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懂得使用阴刻、镂雕,甚至圆雕等技法来创作,后又出现透雕和镶嵌。

商代牙料丰富,象牙雕刻盛行,作品风格华美细腻。匠人们采用镂刻、彩绘、染色加之镶嵌等技法,使作品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其婀娜多姿与典雅庄重的青铜工艺相映生辉。西周牙雕沿袭商代,凝厚结实简朴典重又区别于商代的华丽繁密。它的圆雕器物注重立体感,浮雕器物层次变化比较复杂。周代的牙雕主要作为饰品装饰在战车、家具、王室贵族的乘舆以及精美的文房用具上。

秦因牙材匮乏,由“就地取材”至“外出觅材”,赖达官贵人的显贵斗富维系,与春秋战国时代的自给自足形成反差。汉代海上贸易频繁,象牙来源除东南亚、印度之外,还来自非洲。汉代牙雕以线刻、浅浮雕为主,但也有个别作品采用深浮雕、镂雕手法,造型别致生动,刀法质朴。

唐继隋后,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促进了牙雕艺术的繁荣和题材的开拓。到宋时皇家有手工作坊-文思院,文思院下专设象牙作坊,每年大量进口象牙,牙雕规模空前。wWW.133229.Com因城市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宋元之后的象牙雕刻,虽是王榭堂前燕,百姓之家亦可见。

明清牙雕工艺枝叶繁茂,南北两派工匠锻造了中国牙雕史上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辉煌篇章。“天下熙熙,皆为象牙来,天下攘攘,皆为象牙往!”为其写照。

(2)中国牙雕工艺的地域特征。

广州为南派代表。广州得通商口岸之便,象牙原料丰足。以镂空技法独步天下。镂雕象牙球为其一绝。象牙球又称“鬼工球”,整块牙料镂空成多层,每层厚薄均匀,转动自如。1915年巴拿马国际工艺博览会上,日本和中国同时送展象牙球,评委将两个象牙球放进水中煮,结果日本用胶粘合的象牙球遇水而裂,中国象牙球完好无损。另一绝艺是象牙编织。在特定溶液中软化象牙后劈成薄片,再打磨编制。品种有象牙席、宫扇等。因耗工费时,难度极大,作品价值连城。

北京为北派典范。因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故,作品堂皇高雅,静穆大气,有皇室气质、王者风范,以宫廷牙雕为主。题材则多为古装仕女、人物、山水、花鸟,做工细腻,具绘画笔意,装饰精细琐碎,着色填彩均有章法,在康熙、乾隆两朝达到顶峰。制作上流于炫耀技巧,精细繁复。至道光、咸丰后,国势衰微,渐见消亡。

牙雕工艺兴于商,衰于秦,后又复兴于唐宋而盛于明清。故从整个中国牙雕发展历史看,它的繁荣衰落与国势天赐密切相关。

2 中国牙雕工艺的发展现状

象牙有“有机宝石”的美誉。滑润莹澈如玉、纹理细密规则,易受刀,用以雕刻精巧的器物。可怕的是象牙的巨大价值为大象种群带来了屠戮的命运。

上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热衷于象牙首饰,在日本,象牙被制成各种工艺品和日用品,如筷子、佛珠、茶具、日本乐器三味线、钢琴键盘、首饰、印章等。中东的石油富豪们用象牙做建材装饰豪宅。大量耗用象牙使国际市场上每天的象牙交易量竟超1吨,对非洲象的滥捕滥杀使得野生象群急剧减少,象牙价格飞涨。牙料在解放前3美元1公斤,从2004年至今,价格已经翻了4番,达到每公斤850美元。偷猎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虐杀从一开始就成为他们天然的选择,他们用斧子残忍地砍掉大象的头部,再抽取出象牙,巨大尸体被丢弃在原地的血腥凄凉的场面令人毛骨悚然。由于猎杀泛滥,非洲象与亚洲象早已被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野生动物物种。

象牙雕刻艺术与物种保护的目标发生冲突,中国的牙雕业不可避免地遭人诟病而地位尴尬,前景渺茫。禁止象牙贸易,牙雕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原料断档始终是悬挂在牙雕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北京牙雕厂自1990年以来就只能用1990年前进口的库存原材料生产,几年之后仅存的不到20根的牙料用完后也许就要停产。因无牙可雕,广州牙雕大师冯少侠的女儿冯惠盈今已不知所终,北京象牙厂员工从最盛时的800多人锐减到今天的40多人,北京和广州两大象牙厂惨淡经营,许久都未能招募新人。不复当年牙雕名列北京民间工艺的“四大名旦”——牙雕、玉雕、景泰蓝、漆雕之首的辉煌往昔。

3 牙雕艺术的未来

首先是生产原料问题。目前,尚能从事牙雕工艺的唯有广州大新象牙厂和北京象牙雕刻厂等八家企业,主要是靠库存少量象牙维生。艺人们被迫利用河马牙、猛犸牙、鱼牙、驼骨材料等其他动物的齿骨来替代生产和贸易。早在19世纪,德国商人就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发现了一种被称为“象牙椰子” (corozo nut,棕榈科:phytelephas macrocarpa)的植物,其胚乳晒干后色泽质地美如象牙,硬度同为1.5,被称作“植物象牙”,据说能替代象牙材料。但最近国际已摒弃了死板的“禁牙令”,允许从自然死亡或者因病射杀的大象身上获得的象牙贸易,象牙雕刻艺术又现一线生机。日本成为唯一被允许进行象牙贸易的国家,可以一次性从南非进口60吨象牙。由于动物保护主义者称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象牙走私目的国,中国的象牙贸易请求却未获通过。

其次,象牙雕刻专业人才的培养未受足够重视。比材料更珍贵的雕刻技艺同样遭遇冷峻现实。一个入门者,通常要三至五年才能够掌握象牙雕刻的技术,要想雕刻出真正的象牙艺术品,还需经过十年左右历练,再想小有所成,就得殚尽竭虑呕心沥血付出一生。牙雕大师的艺术生命十分短暂,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需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时光都花在学习上,步入中年才能有所进益,从事完成高品质的作品。及至晚年,手颤眼花已不堪胜任精雕细琢。一件精美作品的完成,快则几月,慢则几年!因此牙雕业成品率不到10%。新人不济,导致从业人员的老化非常严重。仅有的几位牙雕大师年龄均在50岁以上。目前,国内高校也无象牙雕刻专业,美院培养的学生在实践上也无法适应生产要求。此外,象牙不但硬而且脆,雕起来与木骨等其他材料的手感有很大不同,虽和木雕和牙雕相似,但即便是紫檀、花梨木等质地硬度和象牙相类的硬木,也缺乏象牙的韧性。用象牙可以雕出昆虫纤细的触角,凌空颤动,其他材质则无法实现。牙雕的高超技艺还需要经年累月的实练,由于象牙原料紧缺,给新人提供练习用的边角余料都极为有限。照此趋势发展,等到现在从事牙雕的人退休,缺乏新鲜血液加注的牙雕业,或许就将谢幕成为历史了。

此外,在这门高难度的行业中有着极为严格的行规,不轻易传授外人,收徒亦有严格的限制,传男不传女。如要拯救这项濒危绝技,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艺术大师也应打破陈规与政府通力协作,尽可能利用现有科技手段收集整理汇编牙雕工艺技能的第一手资料,记录保存牙雕工艺的制作流程,工艺技巧,以供后人学习传承。

4 结语

从物种保护的角度来看,在市场需求旺盛,象牙工艺品价格直线上扬的今天,似乎无法去劝说偷猎者良心发现放下屠刀,而无疑应该摒弃依赖野象生命与鲜血滋养的象牙雕刻工艺,但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这门技艺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它是世代能工巧匠心血与智慧的凝结,它的衰亡同样令人痛惜。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f•卡特在《表土与人类文明》中写道:“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者毁坏了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人类要走出窘境的道路只有一条,这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遵循自然界平衡的法则,在保护和攫取之间寻找一个新的交汇。当新一代的象牙工艺品以耀人眼目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刻,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野象群悠然自得地徜徉蓝天白云之下,我们才将拥有一个更加和谐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从20世纪初便开始兴起,建国之后更是在理论建设发面有着长足的进步,“实用美术”观点、“工艺文化本元论”以及现代设计观念等观点纷纷出现,对我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现在研究工艺美术理论有着很好地借鉴意义。

一、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变迁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随着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带动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和工艺美术历史研究在借鉴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观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陈之佛、庞薰?、王朝闻等学者也纷纷对中国工艺美术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对以往的工艺美术观点进行兴革,形成了一批赋有时代特色的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分化,因此笔者将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作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史上一个整体阶段进行阐述。

(一)“实用美术”观点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众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关于工艺美术的定义、原则、本质、社会功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方面,其中以陈之佛的“实用美术”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实用美术”观点强调实用与美的统一,要求工艺美术必须兼顾实用和美两方面的要求,工艺美术的落脚点必须放在真正服务于大众上。

长久以来,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宫廷工艺、文人工艺、宗教工艺、民间工艺四者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前进,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也各具特色自成体系,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工艺美术却真正进入了低谷。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大机器生产的产工业品大量涌入,这些产品的物美价廉使得中国传统的工艺产品备受打击,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一落千丈。辛亥革命之后,宫廷工艺体系解体,文人工艺、宗教工艺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日趋衰微,这时的中国手工艺产业以民间工艺为主导,开始向西方学习,引入大机器生产,各种手工作坊兴起,但由于其在工艺形态等方面并无改观,因此中国的手工艺产品仍然没有实力与西方竞争。与此同时,发端于清末的关于手工艺是“奇技淫巧”的狭隘观念迅速发展并影响深远。建国初期,工艺美术更是被许多人错误地理解成“手工艺”,使得“工艺美术”一词一直受到许多非议。

“实用美术”观点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的代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以往狭隘工艺美术观点的纠正。人类的生存要求决定了人类最基本的造物观念是要优先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衡量造物活动的最低标准便是是否能够实现衣食住行用的物质要求,即一件器物是否具有实用功能,在物质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审美――才会应运而生。在历史的发展中,尽管这种精神文化要求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不断提高,产生了以审美鉴赏为主的造物,但这种造物一旦脱离了实用要求的规范,那么它就失去了造物最基本的价值支撑,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失去动力,真正沦落为供少数人鉴赏把玩的“奇技淫巧”,其结果只能是消亡。“实用美术”观点将工艺美术从“奇技淫巧”中解放出来,对工艺美术造物的实用原则进行强调,把以往专注于审美的理念打破,将实用要求和审美要求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同时将工艺美术的受众由以往所认为的“皇室贵族”转变成普通大众,重新确立了工艺美术的地位与作用,对建国初期将工艺美术品与手工艺品或工业品相等同的简单划分进行驳斥,影响了中国现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态势和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行进模式。

(二)与时俱进,顺应时展

建国初期,由于中国工艺美术产品体系发展不完善,因而市场受到西方产品的严重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西方工艺技术和审美观点被引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遭到强烈冲击。“实用美术”观点认为当时的中国工艺美术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层面上,在引进国外的工艺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传统工艺技术的改良与开发,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艺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我国工艺美术产品的整体实力。“实用美术”观点在以往单纯重视产品“美”的基础上加入了“实用”的要求,并将二者的地位等同,这使得工艺美术真正融入大众的需要之中,确立了工艺美术服务于当时社会发展、经济实用的造物原则,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实用美术”观点提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把握传统的同时,按照现代市场要求对传统工艺形态进行改造。“实用美术”观点从理论上指出了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将传统工艺的发展与时代进步相结合,在中国工艺美术衰微之际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标支着工艺自觉时代的到来。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我国一方面积极开发国内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经验,在这种大环境下,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逐渐分化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另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虽然两个方向立足点不同,但二者都注重工艺美术的宏观建构,探寻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完善了工艺美术理论体系与学科构架,属于中国工艺美术理论重要的发展成果。

(一)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

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以张道一先生提出的“工艺文化本元论”(该观点被收于张道一论文集《造物的艺术论》中)最有代表性。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工艺美术从十年浩劫中渐渐复苏,工艺美术产业渐渐兴起,但工艺美术理论亟待完善。当时社会上普遍注重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认为工艺美术是一门类似于绘画、雕塑的“纯艺术”,忽略其实用价值,使得工艺美术日渐脱离大众需求,工艺美术产品日趋落后于西方,更造成国内对西方工艺品的盲目崇拜和模仿。针对这种情况“工艺文化本元论”指出:人类文化都是由最初的一种综合的、一元的文化形态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或分离,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类型;工艺美术是一种带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的本元文化,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造物艺术。

“工艺文化本元论”对造物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行了探讨,同时也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工艺文化本元论”在深刻探讨人类造物活动的实用因素以外,更强调物化过程中对于精神文化因素的理解。我们不能单纯从物质性或精神性上探讨人类的造物活动,造物的核心价值便是二者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致,造物活动必将随着社会需求而发生分化,产生所谓的“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分,当这种分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又不可避免地回归本元,这种分化与回归的最终目的便是适应生活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我们要将工艺美术放到整个造物的脉络中把握,将其实用性和审美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摒弃以往认为工艺美术是由实用性和审美性简单“结合”的论断。

“工艺文化本元论”不但从哲学领域为我们认识工艺美术的双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将这个论断推广到整个艺术领域,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艺术的产生发展规律进行归纳。与此同时,与工艺美术相关的领域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同步的发展,如民间美术、艺术学等,工艺美术的发展对民间艺术研究和艺术学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打开国门相西方学习,“设计”一词也被随之引入,在随后的发展中,“工业设计”作为与“设计”相对应的学科在中国渐渐确定下来。在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持续着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工业设计认为传统工艺美术观念过于老旧,阻碍了工业社会发展;认为工艺美术是一种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手工艺文化,“无法与工业文明、商品经济的外部环境协调”①;发展空间过于狭窄等。与对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其中以柳冠中的设计文化论最为典型(该观点被收于柳冠中论文集《苹果集:设计文化论》中)。

设计文化论对工业设计的概念、范畴、特征、目标等一系列要素都进行了阐释,认为“设计是协调诸矛盾因素的人类改造自然与自身的主动的创造行为”②,工业设计一切以人的需要为核心与出发点,是一种“创造合理的使用方式”的文化,柳冠中曾解释道:“合理的使用方式是工业设计的原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见证,也是人类社会未来的雏形。它包括主宰――人;对象――物;目的――生存。人是主导因素。‘使用’是指人的行为过程;‘方式’是人类文明、文化的具体化;‘合理’是审美标准。因此将为人(或人类社会)作为目的的行为,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水平,又合乎时代的审美标准,这就是工业设计的全部内容。”③

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开拓了空间,使得工业设计能够迅速在国内立足并发展起来,1997年国家正式用“设计艺术学”取代了“工艺美术学”使得设计学科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总体来看,当时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还是有失偏颇的,张道一先生曾经激烈地批判工业设计:“在理论上豪言壮语、大话连篇,诸如‘设计哲学’、‘国土设计’、‘生活方式设计’之类,实际上连‘设计’的概念都不熟悉,更谈不上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溢美之辞超过了本质性的分析;在历史问题上,割断了它与手工业的漫长联系,甚至把西方的‘设计运动一百年’当成了设计史的全部。”④通过对比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主要观点可以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我们可以把工业设计看做是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所谓的“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只不过是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对造物活动的不同称谓而已。

三、当代工艺美术理论深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艺美术理论也在产生着发展与深化,当代工艺美术理论在以往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日趋注重专题性研究与大的理论框架下的子学科体系构建,同时工艺美术所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新兴学科被囊括其中,当代工艺美术理论也在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中不断深化拓展,促进着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的造物艺术的发展。

(一)设计理论的发轫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设计理论主要集中在设计造物的哲学、文化学含义上,并在随后的20年中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当代设计理论发展与以往相比,出现了较大差异。当代设计理论较多集中在对具体的设计行为的分析,如设计者、产品受众、产品流通、人机互动、设计教育、设计管理等方面,利用调查、实验的方法从工程技术角度对设计进行量化分析,注重产品的感性意象与学科间的互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理论研究逐步开始由普遍向特殊发展,在大的学科体系中构建出更为细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子学科体系,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

笔者认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设计理论的发展必将与以下三点紧密相连: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哲学、文化学意义上的造物与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在利用普遍性规律指导与完善生活实践的同时,将在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方法引入理论的探讨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

第二,有计划地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将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保持理论建构能与科技同步发展。

第三,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发掘中国传统工艺的价值与活力,将中国传统工艺理论与西方先进经验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文化理论体系,并将之介绍出去,促进理论的推广与传播。

第四,抓住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构建适合信息时代的理论体系,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交流提高设计实践的效率与质量。

(二)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

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与学科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各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关于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多学科互动,田自秉先生曾在1991年发表的《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指出:“工艺美术学已不只是单纯的美术创作活动的研究,而是一个与多学科相关联的交叉学科,它是一种围绕着物的美化和环境美化而进行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互相协调的综合体。这些学科互相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影响。”⑤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工艺美术表现形式的分析,工艺美术作为一个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体”,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都囊括其中,任何社会需求或观念的变化都会在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体现,因此这就决定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必然是多学科、多角度共同发展的,我们对工艺美术的研究也必须从多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展开。田自秉先生在《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还同时列举了当时工艺美术学涉及的学科种类,其中主要包括:“工艺创造学、工艺功能学、工艺美学、工艺科学、工艺经济学、工艺心理学、工艺信息学等。”⑥显然这个划分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工艺美术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美术理论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工艺美术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其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围绕工艺造物的实用和审美原则,现代工艺美术所涉及的学科种类在以外基础上不断扩大,包括:哲学、美学、文学、文化学、历史学、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方面,为我们研究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了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

注释:

①柳冠中.普罗米修斯――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页.

②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页.

③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页.

④张道一.不要亏待图案[J].设计艺术.2003(1).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艺美术;理论;深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050-03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从20世纪初便开始兴起,建国之后更是在理论建设发面有着长足的进步,“实用美术”观点、“工艺文化本元论”以及现代设计观念等观点纷纷出现,对我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现在研究工艺美术理论有着很好地借鉴意义。

一、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变迁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随着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带动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和工艺美术历史研究在借鉴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观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陈之佛、庞薰、王朝闻等学者也纷纷对中国工艺美术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对以往的工艺美术观点进行兴革,形成了一批赋有时代特色的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分化,因此笔者将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作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史上一个整体阶段进行阐述。

(一)“实用美术”观点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众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关于工艺美术的定义、原则、本质、社会功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方面,其中以陈之佛的“实用美术”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实用美术”观点强调实用与美的统一,要求工艺美术必须兼顾实用和美两方面的要求,工艺美术的落脚点必须放在真正服务于大众上。

长久以来,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宫廷工艺、文人工艺、宗教工艺、民间工艺四者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前进,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也各具特色自成体系,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工艺美术却真正进入了低谷。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大机器生产的产工业品大量涌入,这些产品的物美价廉使得中国传统的工艺产品备受打击,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一落千丈。辛亥革命之后,宫廷工艺体系解体,文人工艺、宗教工艺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日趋衰微,这时的中国手工艺产业以民间工艺为主导,开始向西方学习,引入大机器生产,各种手工作坊兴起,但由于其在工艺形态等方面并无改观,因此中国的手工艺产品仍然没有实力与西方竞争。与此同时,发端于清末的关于手工艺是“奇技淫巧”的狭隘观念迅速发展并影响深远。建国初期,工艺美术更是被许多人错误地理解成“手工艺”,使得“工艺美术”一词一直受到许多非议。

“实用美术”观点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的代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以往狭隘工艺美术观点的纠正。人类的生存要求决定了人类最基本的造物观念是要优先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衡量造物活动的最低标准便是是否能够实现衣食住行用的物质要求,即一件器物是否具有实用功能,在物质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审美――才会应运而生。在历史的发展中,尽管这种精神文化要求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不断提高,产生了以审美鉴赏为主的造物,但这种造物一旦脱离了实用要求的规范,那么它就失去了造物最基本的价值支撑,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失去动力,真正沦落为供少数人鉴赏把玩的“奇技淫巧”,其结果只能是消亡。“实用美术”观点将工艺美术从“奇技淫巧”中解放出来,对工艺美术造物的实用原则进行强调,把以往专注于审美的理念打破,将实用要求和审美要求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同时将工艺美术的受众由以往所认为的“皇室贵族”转变成普通大众,重新确立了工艺美术的地位与作用,对建国初期将工艺美术品与手工艺品或工业品相等同的简单划分进行驳斥,影响了中国现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态势和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行进模式。

(二)与时俱进,顺应时展

建国初期,由于中国工艺美术产品体系发展不完善,因而市场受到西方产品的严重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西方工艺技术和审美观点被引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遭到强烈冲击。“实用美术”观点认为当时的中国工艺美术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层面上,在引进国外的工艺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传统工艺技术的改良与开发,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艺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我国工艺美术产品的整体实力。“实用美术”观点在以往单纯重视产品“美”的基础上加入了“实用”的要求,并将二者的地位等同,这使得工艺美术真正融入大众的需要之中,确立了工艺美术服务于当时社会发展、经济实用的造物原则,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实用美术”观点提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把握传统的同时,按照现代市场要求对传统工艺形态进行改造。“实用美术”观点从理论上指出了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将传统工艺的发展与时代进步相结合,在中国工艺美术衰微之际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标支着工艺自觉时代的到来。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我国一方面积极开发国内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经验,在这种大环境下,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逐渐分化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另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虽然两个方向立足点不同,但二者都注重工艺美术的宏观建构,探寻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完善了工艺美术理论体系与学科构架,属于中国工艺美术理论重要的发展成果。

(一)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

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以张道一先生提出的“工艺文化本元论”(该观点被收于张道一论文集《造物的艺术论》中)最有代表性。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工艺美术从十年浩劫中渐渐复苏,工艺美术产业渐渐兴起,但工艺美术理论亟待完善。当时社会上普遍注重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认为工艺美术是一门类似于绘画、雕塑的“纯艺术”,忽略其实用价值,使得工艺美术日渐脱离大众需求,工艺美术产品日趋落后于西方,更造成国内对西方工艺品的盲目崇拜和模仿。针对这种情况“工艺文化本元论”指出:人类文化都是由最初的一种综合的、一元的文化形态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或分离,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类型;工艺美术是一种带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的本元文化,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造物艺术。

“工艺文化本元论”对造物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行了探讨,同时也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工艺文化本元论”在深刻探讨人类造物活动的实用因素以外,更强调物化过程中对于精神文化因素的理解。我们不能单纯从物质性或精神性上探讨人类的造物活动,造物的核心价值便是二者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致,造物活动必将随着社会需求而发生分化,产生所谓的“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分,当这种分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又不可避免地回归本元,这种分化与回归的最终目的便是适应生活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我们要将工艺美术放到整个造物的脉络中把握,将其实用性和审美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摒弃以往认为工艺美术是由实用性和审美性简单“结合”的论断。

“工艺文化本元论”不但从哲学领域为我们认识工艺美术的双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将这个论断推广到整个艺术领域,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艺术的产生发展规律进行归纳。与此同时,与工艺美术相关的领域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同步的发展,如民间美术、艺术学等,工艺美术的发展对民间艺术研究和艺术学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打开国门相西方学习,“设计”一词也被随之引入,在随后的发展中,“工业设计”作为与“设计”相对应的学科在中国渐渐确定下来。在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持续着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工业设计认为传统工艺美术观念过于老旧,阻碍了工业社会发展;认为工艺美术是一种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手工艺文化,“无法与工业文明、商品经济的外部环境协调”①;发展空间过于狭窄等。与对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其中以柳冠中的设计文化论最为典型(该观点被收于柳冠中论文集《苹果集:设计文化论》中)。

设计文化论对工业设计的概念、范畴、特征、目标等一系列要素都进行了阐释,认为“设计是协调诸矛盾因素的人类改造自然与自身的主动的创造行为”②,工业设计一切以人的需要为核心与出发点,是一种“创造合理的使用方式”的文化,柳冠中曾解释道:“合理的使用方式是工业设计的原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见证,也是人类社会未来的雏形。它包括主宰――人;对象――物;目的――生存。人是主导因素。‘使用’是指人的行为过程;‘方式’是人类文明、文化的具体化;‘合理’是审美标准。因此将为人(或人类社会)作为目的的行为,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水平,又合乎时代的审美标准,这就是工业设计的全部内容。”③

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开拓了空间,使得工业设计能够迅速在国内立足并发展起来,1997年国家正式用“设计艺术学”取代了“工艺美术学”使得设计学科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总体来看,当时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还是有失偏颇的,张道一先生曾经激烈地批判工业设计:“在理论上豪言壮语、大话连篇,诸如‘设计哲学’、‘国土设计’、‘生活方式设计’之类,实际上连‘设计’的概念都不熟悉,更谈不上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溢美之辞超过了本质性的分析;在历史问题上,割断了它与手工业的漫长联系,甚至把西方的‘设计运动一百年’当成了设计史的全部。”④通过对比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主要观点可以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我们可以把工业设计看做是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所谓的“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只不过是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对造物活动的不同称谓而已。

三、当代工艺美术理论深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艺美术理论也在产生着发展与深化,当代工艺美术理论在以往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日趋注重专题性研究与大的理论框架下的子学科体系构建,同时工艺美术所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新兴学科被囊括其中,当代工艺美术理论也在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中不断深化拓展,促进着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的造物艺术的发展。

(一)设计理论的发轫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设计理论主要集中在设计造物的哲学、文化学含义上,并在随后的20年中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当代设计理论发展与以往相比,出现了较大差异。当代设计理论较多集中在对具体的设计行为的分析,如设计者、产品受众、产品流通、人机互动、设计教育、设计管理等方面,利用调查、实验的方法从工程技术角度对设计进行量化分析,注重产品的感性意象与学科间的互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理论研究逐步开始由普遍向特殊发展,在大的学科体系中构建出更为细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子学科体系,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

笔者认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设计理论的发展必将与以下三点紧密相连: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哲学、文化学意义上的造物与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在利用普遍性规律指导与完善生活实践的同时,将在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方法引入理论的探讨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

第二,有计划地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将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保持理论建构能与科技同步发展。

第三,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发掘中国传统工艺的价值与活力,将中国传统工艺理论与西方先进经验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文化理论体系,并将之介绍出去,促进理论的推广与传播。

第四,抓住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构建适合信息时代的理论体系,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交流提高设计实践的效率与质量。

(二)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

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与学科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各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关于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多学科互动,田自秉先生曾在1991年发表的《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指出:“工艺美术学已不只是单纯的美术创作活动的研究,而是一个与多学科相关联的交叉学科,它是一种围绕着物的美化和环境美化而进行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互相协调的综合体。这些学科互相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影响。”⑤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工艺美术表现形式的分析,工艺美术作为一个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体”,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都囊括其中,任何社会需求或观念的变化都会在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体现,因此这就决定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必然是多学科、多角度共同发展的,我们对工艺美术的研究也必须从多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展开。田自秉先生在《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还同时列举了当时工艺美术学涉及的学科种类,其中主要包括:“工艺创造学、工艺功能学、工艺美学、工艺科学、工艺经济学、工艺心理学、工艺信息学等。”⑥显然这个划分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工艺美术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美术理论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工艺美术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其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围绕工艺造物的实用和审美原则,现代工艺美术所涉及的学科种类在以外基础上不断扩大,包括:哲学、美学、文学、文化学、历史学、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方面,为我们研究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了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

注释:

①柳冠中.普罗米修斯――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页.

②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页.

③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页.

④张道一.不要亏待图案[J].设计艺术.2003(1).

⑤田自秉.论工艺美术学[J].装饰. 1991(03).

⑥田自秉.论工艺美术学[J].装饰. 1991(03).

参考文献:

[1]孙建君,潘鲁生.张道一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0.

[2]柳冠中.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陈晓华.工艺与设计之间――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历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金银.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5]田自秉.论工艺美术学[J].装饰.1991(03).

[6]张道一.不要亏待图案[J].设计艺术.2003(1).

[7]胡光华.陈之佛工艺思想研究[J].艺苑(美术版).1996(03).

[8]徐琛.关于“工艺美术”与“设计”的理论沿革[J].美术观察.2006(12).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设计艺术;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研究走向

设计艺术,也即是设计(Design),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由于设计、制造的分离而产生的新学科,在20世纪初就作为新式教育的学科引进到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以“工艺美术”的学科名称存在下来。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在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发展的产物,与西方主流的现代设计相比差异明显。

一.设计艺术的发展的两条主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设计艺术发展主干上开始出现“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两条分支,它们是设计艺术理论领域中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主要理论思想、主要差异也都在“设计艺术”的框架下延续了下来,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仔细探究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异同,对我们真正理解设计、理解现今设计的状况及走向是十分必要的。

1.工艺美术论

工艺美术的核心理论是张道一的“造物文化论”,张道一工艺美术理论的文化内涵大致上有三个源头:中国近现代的现代化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的思想,早期“图案”学科的文化品质,现代设计发展中威廉·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精神。

在中国近现代的现代化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与主张全盘西化两种针锋相对的思想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张道一的设计理论无疑更倾向于前者。从世界范围的现代设计发展来看,与中国工艺美术最有思想渊源的是英国威廉·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他的核心理念一直指引着现代设计的发展,即艺术要为大众服务,艺术要用来改造机器生产。中国的工艺美术无疑延续了这一思想。艺术的社会责任,艺术要用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一直都是工艺美术先驱者们的理想。并且在艺术的终极目标下,手工时代的设计与工业时代的设计是相通的。设计艺术总是艺术与技术(工艺)的结合,不论是现代技术还是手工艺技术都只是设计的表面形式,其内在的目标是不变的。

2.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最核心的理论是柳冠中的“设计文化论”,其文化的含义包括文明、工业体制、生存方式等等广泛的领域,它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明,又似乎指向了一种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思维能力。它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方法,指向目标的“文化论”与指向过程的“方法论”都统一在了其中。

以理性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中心,从文化的角度解决社会、经济问题,这些正是柳冠中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设计文化论”的主要内容。柳冠中的设计理论也正是文化与技术的统一体,是“文化论”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柳冠中工业设计理论的“文化”是文化与技术的统一,是“文化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它既具有认识的能力,也具有实践的能力,它主要是一种思维与观念。

二.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比较

工艺美术的“文化”主要是“造物”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向、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内容。它重视历史、重视传统、重视民间、重视艺术。工业设计的“文化”则是包括器物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的整体文化体系,行为方式是文化体系的中心。

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主要思想。它们的差异构成了中国设计艺术理论的丰富性、多样性;它们的共通之处则构成了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的主要特征。

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都强调现代设计观念,反对纯美术观念对设计领域的侵蚀。不管是以张道一为代表的工艺美术的自我革新,还是以尹定邦、柳冠中为代表的工业设计的兴起,其主要的目标都在于此。

工艺美术的典型理论是“造物的文化论”,其“文化”是立足于本土、立足于传统、立足于生活的,技术、工艺是它的表现手段,艺术是它的存在形式。

工业设计的典型理论是“设计文化论”(设计事理学),其“文化”是文化与技术的统一,是“文化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它既具有认识的能力,也具有实践的能力,它主要是一种思维与观念。

三.现今理论研究的趋势

在理论框架逐渐确立、知识体系逐渐完整的基础上,现今设计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倾向就是,对与设计实践密切相关的设计应用理论形成热点的专题研究,如感性工学、设计管理、设计中的符号学研究等等。还有对使用者认知的研究,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设计教育流程的模型,设计管理的研究,设计管理的应用,设计中应用的方法,设计调查的方法,概念设计的方法,设计评估方法,工程中人类学的应用等。

近年来感性工学方面的研究以人的认知、感性为中心,试图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将这些捉摸不定的个人感受定性化、乃至定量化。由于有工程技术与数学模型作支撑,这类研究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当代设计理论的发展脉络大致如下:设计哲学—设计概论—设计体系—重点专题。此外,在这条主干上,还有横向上的两个层面的理论研究:也即是设计哲学层面上对设计本质、设计体系的宏观建构;与设计“知识”层面上对设计框架中子体系、子学科的充实与完善。前者着眼于从哲学、历史、社会的大视野去定义设计、规划设计、发展设计,后者则着眼于在具体的理论范畴、逻辑论证中去解释设计、分析设计、实践设计。

四.结论、当代设计艺术的反思

80、90年代的设计理论,其主题主要集中在设计的“文化”意义上,主要作用在于“思想”的启蒙。在当下,设计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各种设计(艺术)的“概论”络绎不绝的出版发行,相应的各种设计丛书纷纷出版。理论研究慢慢向“学术”的方向转变,即在“思想”大致划出的框架中作精细、规范、严谨的“学术”构建。尽管在设计理论研究的大方向上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关于设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不同理解的区别已不构成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倡创新、提倡成果转化的大环境下,设计理论如何指导、应用于具体的实践环节成为了首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时期文艺邓小平祝词

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四次文代会”)上所作的祝词(下文简称“《祝词》”)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首次对我国文艺工作发表的较为系统、全面的讲话,也是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要观点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祝词》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道,“集中体现着我们党的文艺思想、文艺路线、文艺方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独特贡献,将长期对我们的文艺事业发挥指导作用”[1]p2150。《祝词》发表之时,正值我国文艺界经历“”(以下简称“”)创伤后开始进行初步拨乱反正,但仍在一些重大文艺理论问题上存在争论。《祝词》的发表初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从而推动了之后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对文艺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文艺事业的发展。

一、文艺领域拨乱反正中的争论

“”期间,文艺领域成为“重灾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下简称“双百”方针)被废除[2]p62-65,文艺彻底成为政治运动的附属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事业被全盘否定,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冤假错案。到“”结束时,我国文艺领域一片萧条。

1977年8月至11月,在邓小平的推动下,教育科技界对“两个估计”①进行了公开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从而突破了“两个凡是”所设置的“”,促进了文艺界的思想解放。以1977年10月5日文化部理论组召开批判“文艺黑线论”的文艺界人士座谈会为标志,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拉开了序幕。到《祝词》发表前,文艺领域进行了初步拨乱反正,但仍在以下两个文艺理论问题上存在着争论。

(一)如何正确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工作。如何正确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工作,是文艺领域拨乱反正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1966年2月2日至20日,在的支持下于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座谈会,在产生的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中诬蔑我国文艺界被一条“主义的黑线专了政”[3]。“”结束后文艺领域拨乱反正的首要任务便是对其进行彻底否定。在《祝词》发表前,对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始终存在着不同声音。

1977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编辑部邀请茅盾、刘白羽等文学界人士举行座谈会,这是文艺界第一次公开声讨“文艺黑线论”。然而迫于压力,会后的报道中提出了“(文艺)黑线是有的”观点[4]p72。此后,虽然文艺界人士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表文章对“文艺黑线论”进行批判,但都不得不承认“文艺黑线”的存在。1978年10月20日,陈荒煤、张光年、李季等文艺界人士在《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编委会联席会议上首次公开否定“文艺黑线”的存在。随后,1979年1月2日,新任部长在中国文联举办的迎新茶话会上首次代表官方公开否定了“文艺黑线论”和“文艺黑线”问题[5]p282。2月26日,在批准的文化部党组关于为文化部的决定中指出,根本不存在所谓“文艺黑线”和“黑线代表人物”。5月3日,中共中央批转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请求报告》,正式撤销纪要,至此“文艺黑线论”和“文艺黑线”被彻底否定。

“”结束后,文艺领域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工作,也在“文艺黑线论”被彻底否定后开始加快。1979年3月底,“全国文艺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出的《联合通知》下发到各地及有关部门,要求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对文艺界冤假错案的工作,并切实落实政策、妥善处理善后问题[6]。此后,全国文艺界冤假错案的进程大大加快。北京、上海等文艺界人士聚集的地区相继为一批“”中及以前被错误批判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例如,1979年3月2日,北京市委决定为“三家村”冤案,并恢复邓拓、吴晗、廖沫沙的党籍,其主要作品,包括吴晗的《海瑞罢官》,邓拓的《燕山夜话》,邓拓、吴晗、廖沫沙合著的《三家村札记》等也先后重新出版。其他在“”中及以前被错误批判的文艺作品也得以解禁。1979年6月7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公开为一大批蒙冤的文艺工作者和被禁的文艺作品,例如巴金的全部作品、李俊民的《杜子美还家》等文学作品,《聂耳》《林则徐》等电影,《白蛇传》《秦香莲》等戏曲剧目,以及丰子恺、林风眠等画家的所谓“黑画”等。

(二)如何正确认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确定和调整文艺政策的重要基础。“”中,文艺彻底成为“政治的奴仆”[3]p324。“”结束后,文艺界呼吁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双百”方针,重建艺术民主与自由。

1977年12月,在为《人民文学》的题词中重提贯彻“双百”方针。1978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双百”方针写入宪法,标志着“双百”方针被重新确立。随着“双百”方针的重新确立,文艺界热切期望重建艺术民主。例如,1978年6月,全国文联主办的《文艺报》就力求通过设置专栏、发表文章的方式来推动文坛的思想解放和民主氛围的实现。为了营造良好的艺术民主氛围,在1979年1月指出,要通过学习1961年6月19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上的讲话,促进文艺民主和理论民主的实现[7]p10。于是,1979年2月4日的《人民日报》、1979年第2期的《文艺报》和1979年第1期的《电影艺术》同时重新发表了的这篇讲话。此后,文艺界举行多次座谈会重新学习讲话,力求以此来推动在全社会营造宽松、民主的艺术氛围[8]。

日渐民主的艺术氛围促进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解放,也带来了由“伤痕文学”所引发的争论。“伤痕文学”是指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后出现的一批作家对于“”和其他政治运动带来的创伤进行揭露、反思的文学作品的统称。伤痕文学出现后得到了文艺界大多数的支持,但也引起了一些不满和非议。其实质是关于文艺应为政治服务进行“歌颂”,还是应反映社会现实进行“暴露”的争论。

1979年6月,《河北文艺》发表的文章《“歌德”与“缺德”》(以下简称“《歌》文”)认为文艺工作者应“歌德”――歌颂党、国家和社会主义,而不是“缺德”――专门揭露“阴暗面”,并对“伤痕文学”进行了过火的政治批判[9]p9。《歌》文发表后各主要媒体和文艺组织纷纷发表文章、举行座谈会,对《歌》文进行批评,认为其是“‘左’的思潮在文艺界的反映”[10],是“操起棍子准备打人”[11]、“貌似正确的谬论”[12]。但也有人赞同《歌》文的观点,认为文艺界的思想解放已经引起了“思想混乱”,甚至会出现1957年反前夕的那种状况。

这场争论引起了的重视,在他的倡导下,1979年9月4日至6日,主持召开了一次包括《歌》文作者在内的20余人参加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发言指出《歌》文的缺点就在于其与“双百”方针、与“”结束以来的文艺方针相违背。对于《歌》文的作者应诚恳地教育、帮助。他还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共对于文艺争论的态度。此后这场争论逐渐平息。

总之,《祝词》发表之前,我国的文艺事业虽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但在如何正确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工作和如何正确认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争论,亟须来自官方的系统的、权威的回答。

二、文代会《祝词》的主要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等人的积极推动下,第四次文代会的筹备和会议文件的起草工作得以加快。1979年5月底6月初,第四次文代会筹备领导小组成立,周扬任组长,林默涵任副组长,专门负责此次文代会的筹备工作。周扬主持筹备工作后开始精心组织准备大会主题报告和邓小平的《祝词》。起初由顾骧、唐因、刘再复参与《祝词》起草并完成一稿,但三人写成的稿子没有被采用。之后起草的《祝词》初稿完成后被分送征求意见时,周扬表示不赞成讲几个问题的写法,其意见得到了邓小平的赞同。随后《祝词》初稿又按照邓小平的要求由胡乔木进行了修改,直至定稿。

《祝词》既对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工作和如何正确认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明确回答,同时指出了今后我国文艺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对文艺领域拨乱反正中争论问题的回答。在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工作时,《祝词》再次否定了所谓“文艺黑线论”,肯定了新中国成立后前17年间我国的文艺路线和文艺工作基本上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祝词》高度评价了“”结束后,我国文艺界所取得的成绩,并认为我国的文艺队伍是好的,是应受到党和人民的信赖、爱护和尊敬的[13]p209。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存在的关于“文艺黑线”的观点,从总体上肯定了“”结束后出现的包括“伤痕文学”在内的文艺作品和我国文艺工作者的地位作用的相关认识。

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祝词》指出文艺与政治既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更不是截然分开的对立关系。《祝词》中不再提“”中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指出文艺发展应追求形式和内容上的多样性,而不应单调刻板地从属于直接、具体的政治任务。同时应反对“文艺完全脱离政治”的倾向,强调文艺不能成为完全脱离政治、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的“空中楼阁”,要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来发展我国的文艺事业。

《祝词》对政治与文艺关系辩证认识的阐述,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成为新时期“文艺政策调整的基础”[14]p76-79。《祝词》在这里实际上也回答了“文艺是否只能‘歌颂’不能‘暴露’”这一问题,即“暴露”与“歌颂”都是可以的,但前提是文艺作品要能带给人以教育、启发和美的享受,要能引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能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这就要求文艺工作承担起社会责任、注重作品的社会效果,同时应主要致力于反映、讴歌人民的现实生活和伟大创造。

(二)对新时期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希望和要求。《祝词》在继承中共关于文艺工作的正确方针、路线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如何实现文艺事业自身更好地发展,以及中共应如何更好地领导文艺工作两个角度,提出了文艺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祝词》从文艺的发展方向、文艺工作者的提高进步和文艺队伍的自身建设三个层面,对文艺事业如何实现更好地发展提出了希望: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要继续坚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发展方向,以及“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更应在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中鼓励创新和多样化。此外,在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中,文艺工作者之间要开展友好的、同志式的文艺批评和讨论,要“允许批评,允许反批评;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3]p212。而文艺作品的成就与价值,根本上来说应由人民来评定。这就为避免出现过火的、上纲上线的文艺批判提供了政策保证,也为解决文艺领域的争论提供了准绳。对于文艺工作者,首先,文艺工作者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应精益求精,应注重作品的社会效果,并坚决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其次,文艺工作者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深入群众、向人民请教的途径,来充实、提高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13]p211;再次,文艺工作者要努力钻研,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对于我国的文艺队伍建设,提出要加强文艺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的作用。

在新时期中共应何更好地领导文艺工作,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15]。邓小平作为当时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之一,在《祝词》中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阐明了这一时期中共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首先,也是根本的一点,便是按照文艺发展的特殊规律来领导文艺工作。具体的文艺创作过程,“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不能发号施令、横加干涉,“衙门作风必须抛弃”[13]p213。其次,要提倡与文艺工作者平等交换意见,党员文艺工作者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再次,应着重帮助文艺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并对其提供物质支持。

邓小平在《祝词》中关于党应如何领导文艺工作的表述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共鸣。根据当时的报道记载,当邓小平讲到这一部分时,得到代表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他们认为,文艺工作者应接受党的领导,但党的领导者应与文艺工作者平等交换意见,“不要把文艺批评当做政治判决”[15]。

三、《祝词》对新时期我国文艺发展的深远影响

《祝词》发表后得到了第四次文代会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在会议通过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决议》中,《祝词》被认为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文学艺术的战斗纲领,必须坚决的贯彻执行”[16]p117。第四次文代会闭幕后,中共中央以《祝词》为基础,对文艺政策做出了进一步调整,并在之后的历次中共主要领导人关于文艺发展的讲话中,都继承和发展了《祝词》的主要观点。主要体现在对“双百”方针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强调和发展中。

(一)为“双百”方针的进一步明确和执行指明了方向。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干部会议讲话”)中进一步丰富了《祝词》的主要观点。讲话明确了文艺政策的调整方向:保障“创作自由”,摆正中共的领导与文艺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坚持安定团结。为此,一方面不应对文艺创作横加干涉;另一方面文艺工作者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人民、国家和党的利益以及安定团结的大局。因此,坚持“双百”方针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之间是完全一致的[13]p256。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1980年1月23日至2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剧本创作座谈会上对若干文艺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以《祝词》为基础,对文艺发展规律和中共应如何发挥领导作用进行了阐述。他同时还指出,在文艺创作中虽然“歌颂和暴露都是需要的”[17]p577,但文艺工作者应正确对待社会阴暗面,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

1981年1月29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不能把‘双百方针’理解为取消四项基本原则”[18]p203。1984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宣读了中央书记处对大会的“祝词”。“祝词”中提出,创作必须是自由的,我们党、政府、文艺团体以及全社会,都应该坚定地保证作家的这种自由。

此后,、和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中,也都坚持并发展了《祝词》中的主要观点,指出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是坚持“双百”方针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艺术实践和平等的争鸣作为文艺评判的标准[1]p2153。同时,文艺工作者应坚持正确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19]p617,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20]。

(二)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口号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在1980年1月16日的干部会议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今后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但文艺不可以也不可能脱离政治,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13]p255-256。邓小平在《祝词》和干部会议讲话中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科学论述,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口号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980年2月21日,周扬在剧本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率先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实际是对《祝词》中提出的文艺应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发展。之后这一口号得到了文艺主管部门的认可。同年5月于北京召开的全国文艺期刊编辑会议上,部长王任重在讲话中提出文艺工作的方向和任务应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得到了文艺界的广泛认同。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文艺工作总的口号、根本目的和总任务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此后,“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被确立为文艺事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21]p2126。

1996年12月,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肯定了《祝词》发表后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决策。同时还继承了《祝词》的观点,认为文艺工作中“所谓不问政治、远离政治,是不可能的”[1]p2154,文艺工作应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指出,文艺工作者应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和“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19]p618。2014年10月16日,在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20]。

总之,《祝词》的发表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在《祝词》指导下,我国文艺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文艺的各个门类,作品数量之多,形式、风格、流派之多样,体裁、题材、主题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各类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广度也是前所未有的[1]p2148。

注释:

①“两个估计”是指1971年4月15日至7月31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由、修改和定稿的会议纪要中提出,“”前17年的教育战线“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原有教师队伍中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

参考文献:

[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黎之.文坛风云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3]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N].人民日报,1967-05-29.

[4]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5]盛平.思想年谱(1975-1989)(上卷)[M].香港:香港泰德时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

[6]加快落实文艺界知识分子政策[N].人民日报,1979-04-07.

[7]徐庆全.与文艺界的拨乱反正[J].湘潮,2005(11).

[8]认真学习讲话繁荣社会主义文艺[N].人民日报,1979-02-06.

[9]李剑.“歌德”与“缺德”[J].河北文艺,1979(6).

[10]警惕春天里的冷风促进文学艺术繁荣[N].文汇报,

1979-08-04.

[11]阎纲.现在还是放得不够[N].人民日报,1979-07-16.

[12]春天里的一股冷风――评《“歌德”与“缺德”》[N].光明日报,1979-07-20.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王达阳.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解读邓小平《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J].思想研究,2012(1).

[15]林嵩,赵尊党.他们在描绘文艺复兴的蓝图[N].北京日报,1979-11-13.

[16]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文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17]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9]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中国特色,文艺理论

 

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以下简称《祝词》)根据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文艺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把文艺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形成邓小平文艺理论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文艺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毛泽东文艺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它既总结了过去特别是文革时期的文艺工作经验与教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新方针

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指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建国后十七年中,党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观点,并进一步提出“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些观点确实在特定时期发挥了作用,但建国后随着我国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再继续沿用革命战争年代的观点和口号,其结果必然使文艺成为政治的工具和附庸,忽略文艺独有的特性和创作的特殊规律,限制和阻碍文艺多种多样社会功能的发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哲学论文,邓小平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明确提出: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借口。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其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党的利益。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之后,邓小平根据我国新的历史条件,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实际情况,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内涵扩展为“为人民服务”;他还根据我国社会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将文艺工作一度出现的“为阶级斗争服务”改变成“为社会主义服务”。他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裂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在强调“二为”方向的同时,邓小平一再重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指出: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化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他指出: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核心期刊目录。

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新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关键词》中,对文艺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他指出: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各条战线的干部和群众,都要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文艺工作者,要同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政治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同志相互合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哲学论文,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者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因此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历史性创造活动。邓小平提出的这些基本要求,构成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基本任务。这一基本任务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既要满足人民的文化娱乐和各种审美需要,又不能脱离时展的中心任务。

三、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标准的新内涵

毛泽东在《讲话》中把衡量文艺作品是非优劣的标准归结为“一个政治标准,一个艺术标准”,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衡量文艺作品是非优劣的政治和艺术标准也必然随之不断变化。为此,邓小平把毛泽东过去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修正为“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去评价”的批评标准。

就政治标准来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最大的利益。”因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就相应地成为衡量当代中国文艺作品的是与非的最大最根本的政治标准。正如邓小平说的“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就艺术标准来说,邓小平根据文艺创作的规律,把深刻的艺术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作为衡量文艺作品优劣的艺术标准。在艺术内容上,他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生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在艺术形式上哲学论文,邓小平指出:“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取、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新时期文艺发展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符合文艺创作的规律,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艺创作水平的提高。

四、阐述了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新方法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如何领导好包括文艺在内的整个意识形态领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也是十分普遍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我国新生的人民政权尚不巩固的情况下,对意识形态领域严格管理,甚至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一定的控制是必要的。但是在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心任务的情况下,在共产党长期执政和政权比较巩固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应该采取新的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呢?邓小平在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文艺发展的自身规律,提出了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方法,作出了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他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地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他还从正确认识文艺创作的特殊性出发,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首要的是对文艺工作思想上的领导,帮助文艺工作者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保证文艺沿着“二为”方向前进。这种领导不是横加干涉核心期刊目录。他说: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他特别尖锐地指出:衙门作风必须抛弃,在文艺创作、文艺批评领域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如果把这类东西看作是坚持党的领导,其结果,只能走向事物的反面。怎样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邓小平指出: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来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繁荣文艺的条件;提倡领导者同文艺工作者文明地、平等地交换意见;党组织严格对党的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哲学论文,不允许任何人自视特殊等。他认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不是包揽政府文化部门和群众文化团体的业务工作,主要的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领导者要不断探索领导文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在第四次文代会之后,在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指导下,1980年代我国文学艺术界迎来了创作的春天,文学和电影的创作成就和影响尤为突出。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生前遗愿,为鼓励长篇小说创作,在1981年设立了当时我国文学家最高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芙蓉镇》《李自成》《将军吟》《东方》《冬天里的春天》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电影最高专业性大奖—金鸡奖也在同年设立,与1979年恢复的《大众电影》百花奖一道成为中国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大奖。《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庐山恋》《邻居》《喜盈门》等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电影获得了大奖。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又获得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包括文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迎来了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春天。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部署文化改革繁荣发展问题,并且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1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锐意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德艺双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弘扬文明道德风尚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中国文联广泛开展对外文学艺术的交流活动,并积极组织和推动各个团体会员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每年接待数以百计的外国文学艺术家代表团来华访问,同时组织为数越来越多的中国文艺家出国访问,与国外文艺界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交流,增进了中外文艺界的友谊和合作。

中国戏剧家协会

成立于1949年7月24日,原名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1953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简称中国剧协)。迄今注册会员有11万余人,团体会员34个。

中国剧协与40多个国家戏剧界进行了友好交流。1981年加入国际剧协。2008年10月在南京成功举办第31届世界戏剧节。同年9月,中国当选为国际剧协常委会成员国。

中国剧协举办的戏剧活动主要有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中国校园戏剧节、BeSeTo(中韩日)戏剧节等;设有中国戏剧奖,含梅花表演奖、曹禺剧本奖、优秀剧目奖、小戏小品奖、校园戏剧奖、理论评论奖等6个子项,2009年增设终身成就奖。2005年成立梅花奖艺术团。

现任主席:尚长荣

中国音乐家协会

成立于1949年7月,实行个人会员与团体会员制,现有个人会员14万余名,团体会员36个。中国音乐家协会下设9个专业委员会,并拥有60余个专业二级学会。

其工作任务是:组织会员深入生活,繁荣音乐创作;组织不同门类、高水准的音乐演出活动,为优秀音乐表演人才提供展示的平台,组织中国音乐“金钟奖”等比赛和评奖活动,表彰和奖励成绩突出的音乐家,组织学术研讨活动,推动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评论工作;开展社会音乐活动,提高国民音乐素质;开展对外音乐交流,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现任主席:赵季平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成于1950年3月29日(1987年以前称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87年改为现名),在全国命名中国民间文艺之乡50余个,设立各类民间文艺研究基地、博物馆20余个。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致力于组织、规划、指导全国性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及民俗文化的考察、采集、保护、传承、培育、扶持、发现,表彰民间文化艺术各类人才,开展国际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学术交流、艺术展览、文艺演出、民间文艺节会活动,举办旨在奖励各种民间文艺成果的部级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保护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全方位推动中国民间文艺事业发展进步。

现任主席:冯骥才

中国美术家协会

成立于1949年7月。协会实行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制,集中了全国各地有成就,有影响的美术专家、学者,是综合美术各门类的,全国美术界唯一的部级美术组织。目前有会员11006人。

中国美协负责组织、指导全国美术家进行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承担国家重大美术展览的组织实施、评选评奖,举办大型的全国性美术展览和各种学术展览,出版学术刊物,开展学术研讨,提倡美术教育,努力做好联络、协调、服务工作,构建和谐向上的美术家之家,促进中国美术的繁荣和发展。

现任主席:刘大为

中国电影家协会

成立于1949年7月,原名“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协会”,1957年改称“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1960年改称“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称“中国电影家协会”,简称中国影协。实行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制,目前拥有团体会员31个、个人会员6000多名。

主要任务是: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发挥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权作用:致力于电影理论研究和学术评论,做好电影文化宣传出版工作,扶植、发行放映、研究创新的优秀成果,推动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电影界的交流,致力于中外电影文化交流工作。

现任主席:李雪健

中国书法家协会

成立于1981年5月,现有团体会员41个,个人会员1.2万余人,是由部级的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专业团体。主要任务是广泛团结全国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不断发展和壮大书法事业,切实做好和政府联系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以及书法爱好者的纽带和桥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和各国书法界的联系,为发展和促进中国书法艺术作出贡献。

现任主席:张海

中国舞蹈家协会

于1949年7月成立。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吸收舞蹈表演、编导、理论、教育、编辑、管理及在群众舞蹈组织活动中卓有成就的舞蹈家为会员,目前在全国拥有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舞协及产业文联舞协团体会员,7000余名全国个人会员。

中国舞协的宗旨是:促进和活跃舞蹈艺术创作,进行理论学术研究及作品评论,举行专业舞蹈比赛,发掘培养舞蹈人才,开展群众性舞蹈活动,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组织中外舞蹈文化交流,繁荣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艺术事业。

现任主席:赵汝蘅

中国曲艺家协会

是全国各民族曲艺家组成的人民团体,它的前身是1949年7月成立的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备委员会,及其后改建的中国曲艺研究会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基本职能是联络、协调、服务,通过各项艺术活动,最广泛地团结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协会现有团体会员34个、会员5000余人。

现任主席:姜昆

中国摄影家协会

成立于1956年12月,同志先后两次为协会题写会名。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全国性摄影组织,中国摄影家协会目前拥有各省、市、自治区摄影家协会团体会员32个,行业性摄影团体会员21个,个人会员1.7万余人,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摄影家,以及在摄影理论、教育、出版、活动、技术、制作等方面富有成就的专家,为繁荣发展中国摄影艺术做出重要贡献。

现任主席:王瑶

中国杂技家协会

成立于1981年,现有团体会员30个,个人会员2700余人,主要负责联络、协调、服务和业务指导各杂技团体;组织杂技评奖、演出、交流、观摩等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杂技理论研讨和评论活动;收集、整理和研究国内外杂技资料,积极传播信息;开展中外杂技人士和团体交流、互访、考察活动;宣传介绍中国杂技发展状况,广泛进行国内外艺术交流。

现任主席:边发吉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一是把文艺评论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文联已将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列入八次文代会和八届二次、三次全委会报告中。今后,我们要把文艺评论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拓宽工作思路,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活跃文艺评论作出更大努力。

二是切实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中国文联目前已经着手建立三支队伍:一支是头脑清醒、思想敏锐、吃苦耐劳的文艺舆情信息员队伍;一支是思想素养好、学术造诣深、社会影响大的文艺评论员队伍;一支是具备较强知识储备、综合判断和分析能力的文艺研究员队伍。我们要把培养中青年文艺理论评论人才作为加强理论评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继续办好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并使之成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各地方文联为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目前已有14个省区市文联成立了评论家协会,5个省市即将成立类似协会,其他一些省区市文联也着手推进这项工作。

三是努力拓展文艺评论阵地。要在巩固已有文艺评论阵地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文艺评论版面、开设固定评论栏目、加强网站建设等,不断扩大文艺评论阵地,为文艺评论工作者开展健康评论提供更多平台,努力使文联系统的文艺评论工作更具影响力。

四是建立健全文艺评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中国文联系统文艺舆情信息搜集分析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最新文艺动向动态;更加重视调研工作,及时对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努力改进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奖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导向、示范作用;积极加强与新闻媒体以及各团体会员在文艺评论工作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努力提高评论工作的实际效果。

中国作协七项工作推进文艺评论

陈建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艺理论和评论在与文艺创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历程中获得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结出了累累硕果。

然而,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以及文艺的繁荣,都对文艺理论批评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在充分肯定文艺理论批评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就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文艺理论批评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日新月异、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大潮面前,在纷繁复杂的文艺思潮、文艺现象面前,如何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提高文艺评论的有效性;如何立足于中国现实,“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避免拜金主义的影响,抵制商业炒作、人情批评,保证文艺评论应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如何密切文艺理论批评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避免自说自话,曲高和寡。

中国作家协会近期将主要做好以下七项工作:第一是抓理论武装。第二是抓人才培养。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今年将继续举办一期文学理论评论家中青班,培养文学批评人才;在“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选编工作中,对有志于文学理论评论的新人予以特别的关注。第三是抓奖励激励机制。要进一步改进评奖工作,为激励文学理论评论成果发挥作用;在“文学创作重点作品扶持工程”中,加强对文学理论评论申报项目的扶持。第四要抓理论热点的把握和应对。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文学理论评论热点研讨会议,引导文学理论批评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第五要抓优秀作品的推出。第六要抓社会评论力量的整合。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各地的文学理论批评队伍情况调查,试图建立文学理论批评人才库。我们还将定期理论评论选题,以外聘专家的方式,调动各方面人才为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评论施展才干。第七要抓理论评论园地建设。继续发挥《文艺报》、中国作家网等中国作家协会所属报刊、网站的作用。

文艺评论应肩负起引领作用

陈晓光(文化部副部长)

66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他著名的《讲话》中,特别从文艺评论的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辩证关系入手,将文艺评论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当前,要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文艺评论的力量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应该切实提高和增强文艺批评的水平和力度,积极引导和推动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真正发挥文艺评论在引领艺术创作价值和审美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这个重要作用体现在文艺评论要引导艺术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强大兴盛,必须要有包含理想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基本思维模式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文艺作品是这个体系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的文艺必须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艺评论为艺术创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价值导向,就必须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为自觉的追求。

其次,文艺评论要引导艺术创作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艺创造和建设的主体,又是文艺服务的对象。文艺评论要牢牢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基本出发点,大力倡导和激励那些能够体现人民的意愿、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创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促进文艺创作作为文艺评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文艺评论要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引导艺术人才健康成长、引导艺术创作积极关注现实题材等方面,积极发挥批评、引导的重要作用,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更好的舆论环境。

大力构筑文艺评论主阵地

胡占凡(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

广播影视是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于开展文艺评论,传播文艺评论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播影视应进一步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切实成为文艺评论的主阵地。

一是要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具体体现,是确保文艺创作导向的重要手段,要把文艺评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在播出时段、资金物力、评奖评优等方面,加大对文艺评论节目的扶持力度。

二是要明确任务。中央电视台要继续办好《文化访谈录》等文艺评论节目,各省级电台电视台要创造条件开办文艺评论栏目,在文艺栏目中增加评论内容,各级广播影视报刊和网站要积极开辟文艺评论专栏,广播影视创作单位要经常举办文艺创作座谈会,为健康说理的文艺评论搭建平台、开通渠道、提供更大的传播空间。

三是要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形成和完善文艺评论机制,实现文艺评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文艺评论有着其特殊性,既不同于新闻评论,也不同于文艺节目,要建立正确的文艺评论节目评价体系,不能完全按照收视率来评价文艺评论节目。要把文艺评论工作同收听收看、节目监管、评奖评优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文艺评论对于促进文艺繁荣,促进广播影视发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是要提高水平。要切实改进广播影视文艺评论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和制作手段,要深度,不要肤浅;要生动,不要生硬。文艺评论贵在旗帜鲜明、理直气壮,要摒弃吹捧、客套、敷衍、空洞,抵制有偿评论、人情评论,敢于批评,善于批评,不断提高广播影视文艺评论的思想性、指导性、权威性和战斗性。

五是要建设队伍。要把那些政治坚定、眼光敏锐、勇于奉献,懂文艺、懂评论的优秀人才安排到文艺评论岗位。要在思想上、工作上、待遇上对文艺评论工作者给予关心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高尚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心,增强历史使命感,树立严肃、理性、积极、健康的评论作风,从而真正担负起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提高受众的鉴赏力和欣赏水平的重要职责。

深化出版改革促进文艺繁荣

李东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我结合新闻出版总署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入领会《讲话》精神的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出版事业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优秀的文艺作品,感召力大,亲和力强,影响面广,因此,文艺和文艺出版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当前,加强文艺工作和文学艺术出版工作尤为重要,必须从新的历史高度,来认识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的现实意义,并按照十七大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使文艺工作和文艺出版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完成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出版工作者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二、以深化出版改革为动力,以内容形式创新为重点,努力推出一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图书。党的十六大以来,文艺图书的出版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但尽管如此,这类图书的出版增长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促进文艺图书的更大发展和繁荣,必须加快出版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新闻出版总署将进一步实施精品战略和“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鼓励、表彰优秀原创文艺作品的出版,鼓励自主创新,包括题材、体裁和形式的创新,以增强文艺作品图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要大力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和出版队伍的建设,为文艺与出版的繁荣提供重要保证。文艺出版队伍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尊重文艺作家、文艺评论家和文艺理论家,能够为他们多出优秀作品提供良好服务。随着出版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文艺图书出版数量激增,有优秀的文艺图书,也有内容质量不高甚至低劣的图书。因此,书评队伍的建设也很有必要。这支队伍加强了,就能够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文艺发展规律和文艺出版实际,及时开展文艺图书评论,宣传优秀作品,总结创作经验,引导文艺创作,提高鉴赏水平,营造良好的评论环境和良好的出版环境。 提升文学批评的精神价值 雷达(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研究员)

目前,文学批评总体上思维活跃,成果丰富,人才源源不断;就发展态势而言,其学术空间和理论视野也在不断地扩大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不存在相当突出的、亟待克服和改进的问题。

当前的批评显得思想力度不足,精神资源不足,价值坐标不明朗,审美能力不强,批评标准出现某种迷乱现象,其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能够足以解析当前复杂多元的文学现象的思想能力和富于精神价值的审美判断力。而这两种能力,与批评的理论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厚薄是有直接关系的。批评的失血、贫乏、缺乏判断力,根子还在于它不能与各种丰厚的思想资源保持联系,没有整合和创造性转化能力,比如不善于从传统思想资源、外来思想资源、革命思想资源,包括民间思想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思想资源中不断吸取精华,形成自己的思想和审美的坚实基础。

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必定要通过相互碰撞、摩擦、论争,才会显出其内在的分量和力度,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丧失了在真正的批评家身上常见的气质和素养,丧失了争论的勇气、反驳的激情、否定的冲动,丧失了对真理和善良的挚爱,对虚假和丑恶的仇恨,以及对自由和尊严的敏感。商业利益、体制化生存方式和需求的驱动,使得思想文化界和文学批评界日益沉迷于各种操作与“社会资源交换”的活动,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的批判精神。健康有力的文学批评就要祛除这种私心的干扰,站在公正的立场“说话”,直接面对作品,斩断作品与它的后面种种非文学因素的联系,这样的文学批评才能理直气壮、明辨是非,才能无羁绊地深入到作品的内部,探究它的奥秘和文学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文学批评的有无价值,主要取决于批评主体的选择和追求。批评不能跟在现象和创作后面亦步亦趋,需要有更多具有精神价值的发现。作为当代文学潜在的“导航者”和“守夜人”,文学批评重任在肩。

做好“五个调整”

肖云儒(陕西省文联副主席)

在这个大转型的时代,文艺评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提出“五个调整”就教诸位。

(一)调整评论家的生存姿态,调整评论家思考资源的采集方式。改变评论家现有的以书斋、会场为主要生存相,以书本、圈内研讨为主要资源采集地的生存姿态,真正投身到时代生活去,解读各种最新的社会现象,解读各种最新的人群,收集其他与各种最新的生产要素相关的社会、文化、心理信息,使之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最丰厚的思考资源。

(二)调整评论的关注角度。近年评论的关注角度日益多元化,这很好。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突出真正的民众角度、草根角度。除了继续关注名家名作,关注黄钟大吕的重头作品,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媒体文艺、网络文艺,更多地关注群众中新生的创作力量和创作现象,扭转评论缺位的尴尬。

(三)调整评论的表述方式。文艺评论是一种独立的文艺样式,具有自身独有的思辨之美、表述之美,这种表述之美应该考虑到民众接受的可能与接受的乐趣。这些年,电视、广播、网络各种评论性的人文话题节目流行,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可以说是对近年来文艺评论表述艰涩、接受渠道不通畅的一种逆反和惩罚。评论写作如何改变过去仅以书面语言为唯一表述资源和表述渠道的现状,积极探索新的表述方式,是当务之急。

(四)调整评论的接受对象。现在,不少评论家心中的接受对象,首先是作者、出版社、圈内的同行,是学院与社会上的各种评审奖励机制。扪心自问,有多少评论家伏案为文时,心里面对面站着的是老百姓读者?为广大的普通的读者、观众写评论,让他们能读懂而且爱读,是我们的责任。这不是低标准,而是高标准,是一种写作姿态和人生境界。

(五)调整评论的传播渠道。当前大众其实已经以评论者的身份铺天盖地进入了各类新媒体,构筑了规模空前的评论园地。评论家如若自外于这个广阔的动态的平台,只能增加自身的窘迫。要克服对新媒体评论的轻视、歧视倾向。要有把这些评论纳入学术和艺术成果评价体系的新机制。

用《讲话》精神辨别“民族”与“世界”之争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历史经验和艺术常识已经证明,一个民族的优秀文艺创作,一定能得到世界各民族的认可和赞赏,一定能走向世界。我国有些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如书法、传统文人画、京剧等,一时难以为其他民族的一般大众接受,但经过我们的努力传播和国外有识之士的介绍,终究是会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人们通常说的“民族的”,正是指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和气派的优秀艺术,而不是指那些民族文化的糟粕\(诸如男人留长辫、女人褢小脚之类\)。说这些优秀的民族艺术是“世界的”,并非夸大其词。20世纪以来,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我们民族传统艺术在“古为今用”、“推新出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许多既有鲜明民族风采,又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艺术创作,得到了世界艺术界和广大群众的赞赏,可以说正在或已经走向了世界。

那么,中国人借用国外现代艺术形式语言所做的艺术创造,能不能既成为世界的,又是民族的呢?当然可以。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它的内容是积极的、健康的;它与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有内在的联系。

在当代文艺批评中,关于民族的与世界的讨论,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崇洋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鄙视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以为只有用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语言做艺术创作,才能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另一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认为只有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才可能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对外来的新艺术形式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排斥。就目前包括美术界在内的我国文化界的情况看,这两种倾向都存在,都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我以为,崇洋的“西化”情绪,更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重温《讲话》,重读毛泽东同志对民族传统和外来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辟论述,深深感到,它们仍然是指导我们解决当前文艺界有关“民族的”与“世界的”争论的指导原则。

文化建设急需引领、必须引领

朱向前(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

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文艺理论批评的引领作用,是一个无可回避的时代性课题。

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急需引领、必须引领。随着市场经济全面而深入的渗透,金钱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文艺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彰显,面对众声喧哗,没有一种宏大的声音来引领将是不可思议的。

那么,谁来引领呢?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理论批评队伍,对于理论批评乃至整个文艺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理论批评需要慢功出细活,高投入,低回报,基本上就变成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仅以军旅文学理论批评现状为例,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军旅文学批评和创作初步形成了“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大好局面。可惜从90年代开始,便风流云散,后继乏人。而由此导致的后果已逐渐显露:新世纪军旅文学取得优异成绩,然而其发展却存在着体裁(长、中、短篇小说之间)、题材(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严重失衡,新人新作得不到及时评价,重量级的优秀作品得不到深入研究,问题得不到批评和警策等种种缺憾,长此以往,军旅文学将陷入危机并非危言耸听。推开来看,当下文艺理论批评队伍总体状况亦不容乐观。

究竟该如何引领呢?从主观而言,首先要坚持职业操守、学术追求和道德底线,重塑理论批评者形象;而更关键的是加强理论批评工作者的批评能力。当前文艺现象五彩缤纷,各种思潮风云激荡,若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宏阔的批评视野、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创的文学思维,便难以构建体系产生大师,难以登高一呼引领风气,难以目光四射驾驭全局。从客观而言,应尽快改善当下的文艺生态环境,如建立去金钱化的艺术标准;通过主流的纸媒和强势电媒,提高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度;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和机制等。

提倡实事求是的诚信批评

李美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当代文艺批评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存在某些不足。今天,我们已不太容易读到独创而深刻的思潮论、创作论、作家论、作品论,评论家越来越顾忌发出坦荡、中肯的忠言、诤言,甚至,一些评论家的人格底线和道德底线,也面临着考验和质疑。

由此,我们应该提倡实事求是的诚信批评。“心诚则灵”,“人无信不立”,诚信批评犹如暮鼓晨钟,入耳醒心,让被评论的对象发自内心地感佩敬畏,让读者引为知己。当以理服人的诚信批评遍地开花时,定能在公众中间重振评论雄风,再塑评论声誉,发挥文艺批评独立潮头的引领作用,显现文艺批评高屋建瓴的气质风度。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具有公信力的评论体系。评论工作者除了必备的知识结构、文艺才华外,还要有思想力量、人品素养。评论家的人格素质和专业素质,决定着文艺评论的价值取向和文本质量。立言先立身,评论家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坚守人格理想,摆脱物欲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个体空间。除了对社会和文化有责任感、有独立的思想、敏锐的判断力和独立的批评意识外,批评家最需要的,就是说真话的勇气。只有说真话,才能实现诚信批评。

评论要做到诚实和说真话,有时要摆脱文坛是非和人事的羁绊,要不怕被边缘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拥有表达的自主权和自由权。批评工作者要具备坦荡的心地、透明的人格、超脱的立场和光风霁月的情怀,还应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和击楫中流的胆识,敢于言人之难言,发人之未发,终生都与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依相守。

我们从事创作的人呼唤批评

高满堂(国家一级编剧)

这些年来,我在电视剧创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从《突围》、《家有九凤》、《大工匠》,到最近获得广泛好评的《闯关东》,真实地表现百姓生活,积极地反映时代进步,在这种基本追求的基础上创作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电视剧作品,成为我基本的创作理念。而这个理念的逐渐明确,就有着批评的推动。我们大连的电视剧创作有一个传统,就是一部电视剧的创作在构思立项的阶段直到作品形成、获奖之后,一直悉心倾听批评界的声音。批评的见解往往从项目之初就影响着创作的走向,甚至影响着项目的选择、取舍。在我的那些电视剧作品的创作中,我也于批评界的见解中受益匪浅。我重视与批评家交朋友,那种直言不讳、真诚袒露艺术见解、甚至在一部作品获得大奖之后仍旧肯于指出其中问题的评论家朋友。

创作与批评应当是齐飞的翅膀。尤其在文化市场成为文艺作品进入社会流通主要渠道、文艺创作需要在市场流通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情形下,只有创作、流通、批评三者的和谐并进,才能最终形成整个文艺事业和谐发展的局面。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文艺创作有着较高的自由度,也难免有不同思想、不同追求、不同品格、不同质量的作品充斥其间。我觉得,文艺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欣赏需求是必要的,但是,用优秀的作品满足人们高尚的欣赏需求、引导社会的精神进步,更是必须的。作为一个作者,我不断提示自己努力创作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具有唤起观众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情的进取欲望的作品,同时也不断忧虑着为数不少的情调低迷、艺术价值低下的作品不时涌入观众的视听。文艺需要在正常的竞争中用优秀的创作去证实、弘扬优秀的审美精神,也需要具有思想力量和论辩能力的批评去辨析创作的是非曲直、引导欣赏的好恶取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从事创作的人呼唤批评:呼唤有勇气的批评,呼唤有良知的批评,呼唤有引导力的批评,呼唤有地位的批评。

主动进入新媒介领域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

互联网,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文艺批评的格局。在新媒体的挑战下,专业批评者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其一,逃避新媒介带来的话语喧嚣,钻进学院的象牙之塔。其二,面对新媒介的挑战,进入大众媒介领域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利。

造成专业批评失效的原因众多,而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往往在于:第一,不少专业批评过于坚持原理判断而缺乏感性体验,无法引起读者、观众的情感认同;第二,过于执着于经典标准而不能与时俱进,曲高和寡、孤芳自赏,不能与当下读者/观众,特别是成长背景、文化背景和艺术素养都完全不同的青少年读者、观众的审美趣味相契合;第三,文风陷入文字概念游戏而缺乏更加平易、交流的日常表达;第四,艺术价值观保守、教条和偏见,忽视大众趣味以及大众趣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等。

与非专业的评论人相比,专业批评者有自己独特的“专业优势”。他不仅有长期积累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有社会分工带给他的专业时间和精力,他完全可以成为架设文艺作品与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

在新媒介环境下,专业批评需要重新自我反省、自我定位,重新进入文艺流通的循环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专业权威。第一,要在尊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同时,坚持真善美的主流价值判断。第二,要在理性知识工具的帮助下,尊重艺术的感性经验。实际上,只有批评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达到某种契合的时候,批评才真正具有力量。第三,要在理解艺术传统的基础上,重视与时代的同步。第四,要在各种功利主义的诱惑面前,保持批评的独立性。第五,要接受媒介环境的挑战,成为新媒体领域的弄潮儿。

主动进入新媒介领域,是专业批评不可回避的选择。

建立一支专业的文艺评论队伍

张德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室主任)

文艺评论衰退已经很久了,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根本在于队伍建设。可以说,我们目前没有文艺评论队伍,从事评论的人员,大多都是“业余”的。

以前评论队伍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1、出版社、文艺杂志社、报社文艺部的编辑。这些人兼编辑与评论家于一身,不仅及时对自己编辑出版的作品予以评论,而且能够结合文坛上的同类作品比较短长,是很称职的评论家。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机构转化成企业了,赚取利润是编辑的首要职责,编辑家早已卸去“评论”的兼职,因为再从事“评论”就是不务正业了,所以现在很少看到身为编辑的“评论家”了。2、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老师以及艺术研究院、社科院文学所部分研究人员,曾经是文艺评论的重要力量,出现过许多知名评论家。现在,教学与科研成为主要任务,科研成果与职称晋升密切相关,并有课题经费作为后盾,从事文艺评论的兴趣和人员越来越少,偶尔为之也不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而已。3、文联以及各协会研究室,原来主要是研究创作现状、文艺现象、文艺思潮,及时发出评论声音,曾经出现过一大批有影响的评论家。随着体制改革,研究室变为行政编制,人员也成为公务员,主要职能也由业务研究转变为公务处理与公文写作,因此,原来栖居在这个机构中的评论家也就失去了栖居的场所。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一是把文艺评论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文联已将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列入八次文代会和八届二次、三次全委会报告中。今后,我们要把文艺评论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拓宽工作思路,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活跃文艺评论作出更大努力。

二是切实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中国文联目前已经着手建立三支队伍:一支是头脑清醒、思想敏锐、吃苦耐劳的文艺舆情信息员队伍;一支是思想素养好、学术造诣深、社会影响大的文艺评论员队伍;一支是具备较强知识储备、综合判断和分析能力的文艺研究员队伍。我们要把培养中青年文艺理论评论人才作为加强理论评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继续办好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并使之成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各地方文联为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目前已有14个省区市文联成立了评论家协会,5个省市即将成立类似协会,其他一些省区市文联也着手推进这项工作。

三是努力拓展文艺评论阵地。要在巩固已有文艺评论阵地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文艺评论版面、开设固定评论栏目、加强网站建设等,不断扩大文艺评论阵地,为文艺评论工作者开展健康评论提供更多平台,努力使文联系统的文艺评论工作更具影响力。

四是建立健全文艺评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中国文联系统文艺舆情信息搜集分析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最新文艺动向动态;更加重视调研工作,及时对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努力改进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奖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导向、示范作用;积极加强与新闻媒体以及各团体会员在文艺评论工作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努力提高评论工作的实际效果。

中国作协七项工作推进文艺评论

陈建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艺理论和评论在与文艺创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历程中获得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结出了累累硕果。

然而,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以及文艺的繁荣,都对文艺理论批评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在充分肯定文艺理论批评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就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文艺理论批评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日新月异、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大潮面前,在纷繁复杂的文艺思潮、文艺现象面前,如何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提高文艺评论的有效性;如何立足于中国现实,“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避免拜金主义的影响,抵制商业炒作、人情批评,保证文艺评论应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如何密切文艺理论批评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避免自说自话,曲高和寡。

中国作家协会近期将主要做好以下七项工作:第一是抓理论武装。第二是抓人才培养。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今年将继续举办一期文学理论评论家中青班,培养文学批评人才;在“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选编工作中,对有志于文学理论评论的新人予以特别的关注。第三是抓奖励激励机制。要进一步改进评奖工作,为激励文学理论评论成果发挥作用;在“文学创作重点作品扶持工程”中,加强对文学理论评论申报项目的扶持。第四要抓理论热点的把握和应对。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文学理论评论热点研讨会议,引导文学理论批评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第五要抓优秀作品的推出。第六要抓社会评论力量的整合。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各地的文学理论批评队伍情况调查,试图建立文学理论批评人才库。我们还将定期理论评论选题,以外聘专家的方式,调动各方面人才为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评论施展才干。第七要抓理论评论园地建设。继续发挥《文艺报》、中国作家网等中国作家协会所属报刊、网站的作用。

文艺评论应肩负起引领作用

陈晓光(文化部副部长)

66年前,同志在他著名的《讲话》中,特别从文艺评论的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辩证关系入手,将文艺评论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当前,要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文艺评论的力量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应该切实提高和增强文艺批评的水平和力度,积极引导和推动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真正发挥文艺评论在引领艺术创作价值和审美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这个重要作用体现在文艺评论要引导艺术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强大兴盛,必须要有包含理想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基本思维模式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文艺作品是这个体系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的文艺必须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艺评论为艺术创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价值导向,就必须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为自觉的追求。

其次,文艺评论要引导艺术创作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艺创造和建设的主体,又是文艺服务的对象。文艺评论要牢牢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基本出发点,大力倡导和激励那些能够体现人民的意愿、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创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促进文艺创作作为文艺评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文艺评论要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引导艺术人才健康成长、引导艺术创作积极关注现实题材等方面,积极发挥批评、引导的重要作用,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更好的舆论环境。

大力构筑文艺评论主阵地

胡占凡(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

广播影视是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于开展文艺评论,传播文艺评论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播影视应进一步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切实成为文艺评论的主阵地。

一是要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具体体现,是确保文艺创作导向的重要手段,要把文艺评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在播出时段、资金物力、评奖评优等方面,加大对文艺评论节目的扶持力度。

二是要明确任务。中央电视台要继续办好《文化访谈录》等文艺评论节目,各省级电台电视台要创造条件开办文艺评论栏目,在文艺栏目中增加评论内容,各级广播影视报刊和网站要积极开辟文艺评论专栏,广播影视创作单位要经常举办文艺创作座谈会,为健康说理的文艺评论搭建平台、开通渠道、提供更大的传播空间。

三是要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形成和完善文艺评论机制,实现文艺评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文艺评论有着其特殊性,既不同于新闻评论,也不同于文艺节目,要建立正确的文艺评论节目评价体系,不能完全按照收视率来评价文艺评论节目。要把文艺评论工作同收听收看、节目监管、评奖评优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文艺评论对于促进文艺繁荣,促进广播影视发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是要提高水平。要切实改进广播影视文艺评论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和制作手段,要深度,不要肤浅;要生动,不要生硬。文艺评论贵在旗帜鲜明、理直气壮,要摒弃吹捧、客套、敷衍、空洞,抵制有偿评论、人情评论,敢于批评,善于批评,不断提高广播影视文艺评论的思想性、指导性、权威性和战斗性。

五是要建设队伍。要把那些政治坚定、眼光敏锐、勇于奉献,懂文艺、懂评论的优秀人才安排到文艺评论岗位。要在思想上、工作上、待遇上对文艺评论工作者给予关心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高尚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心,增强历史使命感,树立严肃、理性、积极、健康的评论作风,从而真正担负起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提高受众的鉴赏力和欣赏水平的重要职责。

深化出版改革促进文艺繁荣

李东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我结合新闻出版总署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入领会《讲话》精神的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出版事业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优秀的文艺作品,感召力大,亲和力强,影响面广,因此,文艺和文艺出版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当前,加强文艺工作和文学艺术出版工作尤为重要,必须从新的历史高度,来认识同志《讲话》精神的现实意义,并按照十七大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使文艺工作和文艺出版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完成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出版工作者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二、以深化出版改革为动力,以内容形式创新为重点,努力推出一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图书。党的十六大以来,文艺图书的出版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但尽管如此,这类图书的出版增长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促进文艺图书的更大发展和繁荣,必须加快出版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新闻出版总署将进一步实施精品战略和“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鼓励、表彰优秀原创文艺作品的出版,鼓励自主创新,包括题材、体裁和形式的创新,以增强文艺作品图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要大力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和出版队伍的建设,为文艺与出版的繁荣提供重要保证。文艺出版队伍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尊重文艺作家、文艺评论家和文艺理论家,能够为他们多出优秀作品提供良好服务。随着出版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文艺图书出版数量激增,有优秀的文艺图书,也有内容质量不高甚至低劣的图书。因此,书评队伍的建设也很有必要。这支队伍加强了,就能够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文艺发展规律和文艺出版实际,及时开展文艺图书评论,宣传优秀作品,总结创作经验,引导文艺创作,提高鉴赏水平,营造良好的评论环境和良好的出版环境。提升文学批评的精神价值雷达(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研究员)

目前,文学批评总体上思维活跃,成果丰富,人才源源不断;就发展态势而言,其学术空间和理论视野也在不断地扩大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不存在相当突出的、亟待克服和改进的问题。

当前的批评显得思想力度不足,精神资源不足,价值坐标不明朗,审美能力不强,批评标准出现某种迷乱现象,其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能够足以解析当前复杂多元的文学现象的思想能力和富于精神价值的审美判断力。而这两种能力,与批评的理论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厚薄是有直接关系的。批评的失血、贫乏、缺乏判断力,根子还在于它不能与各种丰厚的思想资源保持联系,没有整合和创造性转化能力,比如不善于从传统思想资源、外来思想资源、革命思想资源,包括民间思想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思想资源中不断吸取精华,形成自己的思想和审美的坚实基础。

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必定要通过相互碰撞、摩擦、论争,才会显出其内在的分量和力度,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丧失了在真正的批评家身上常见的气质和素养,丧失了争论的勇气、反驳的激情、否定的冲动,丧失了对真理和善良的挚爱,对虚假和丑恶的仇恨,以及对自由和尊严的敏感。商业利益、体制化生存方式和需求的驱动,使得思想文化界和文学批评界日益沉迷于各种操作与“社会资源交换”的活动,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的批判精神。健康有力的文学批评就要祛除这种私心的干扰,站在公正的立场“说话”,直接面对作品,斩断作品与它的后面种种非文学因素的联系,这样的文学批评才能理直气壮、明辨是非,才能无羁绊地深入到作品的内部,探究它的奥秘和文学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文学批评的有无价值,主要取决于批评主体的选择和追求。批评不能跟在现象和创作后面亦步亦趋,需要有更多具有精神价值的发现。作为当代文学潜在的“导航者”和“守夜人”,文学批评重任在肩。

做好“五个调整”

肖云儒(陕西省文联副主席)

在这个大转型的时代,文艺评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提出“五个调整”就教诸位。

(一)调整评论家的生存姿态,调整评论家思考资源的采集方式。改变评论家现有的以书斋、会场为主要生存相,以书本、圈内研讨为主要资源采集地的生存姿态,真正投身到时代生活去,解读各种最新的社会现象,解读各种最新的人群,收集其他与各种最新的生产要素相关的社会、文化、心理信息,使之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最丰厚的思考资源。

(二)调整评论的关注角度。近年评论的关注角度日益多元化,这很好。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突出真正的民众角度、草根角度。除了继续关注名家名作,关注黄钟大吕的重头作品,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媒体文艺、网络文艺,更多地关注群众中新生的创作力量和创作现象,扭转评论缺位的尴尬。

(三)调整评论的表述方式。文艺评论是一种独立的文艺样式,具有自身独有的思辨之美、表述之美,这种表述之美应该考虑到民众接受的可能与接受的乐趣。这些年,电视、广播、网络各种评论性的人文话题节目流行,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可以说是对近年来文艺评论表述艰涩、接受渠道不通畅的一种逆反和惩罚。评论写作如何改变过去仅以书面语言为唯一表述资源和表述渠道的现状,积极探索新的表述方式,是当务之急。

(四)调整评论的接受对象。现在,不少评论家心中的接受对象,首先是作者、出版社、圈内的同行,是学院与社会上的各种评审奖励机制。扪心自问,有多少评论家伏案为文时,心里面对面站着的是老百姓读者?为广大的普通的读者、观众写评论,让他们能读懂而且爱读,是我们的责任。这不是低标准,而是高标准,是一种写作姿态和人生境界。

(五)调整评论的传播渠道。当前大众其实已经以评论者的身份铺天盖地进入了各类新媒体,构筑了规模空前的评论园地。评论家如若自外于这个广阔的动态的平台,只能增加自身的窘迫。要克服对新媒体评论的轻视、歧视倾向。要有把这些评论纳入学术和艺术成果评价体系的新机制。

用《讲话》精神辨别“民族”与“世界”之争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历史经验和艺术常识已经证明,一个民族的优秀文艺创作,一定能得到世界各民族的认可和赞赏,一定能走向世界。我国有些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如书法、传统文人画、京剧等,一时难以为其他民族的一般大众接受,但经过我们的努力传播和国外有识之士的介绍,终究是会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人们通常说的“民族的”,正是指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和气派的优秀艺术,而不是指那些民族文化的糟粕\(诸如男人留长辫、女人褢小脚之类\)。说这些优秀的民族艺术是“世界的”,并非夸大其词。20世纪以来,特别是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我们民族传统艺术在“古为今用”、“推新出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许多既有鲜明民族风采,又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艺术创作,得到了世界艺术界和广大群众的赞赏,可以说正在或已经走向了世界。

那么,中国人借用国外现代艺术形式语言所做的艺术创造,能不能既成为世界的,又是民族的呢?当然可以。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它的内容是积极的、健康的;它与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有内在的联系。

在当代文艺批评中,关于民族的与世界的讨论,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崇洋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鄙视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以为只有用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语言做艺术创作,才能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另一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认为只有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才可能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对外来的新艺术形式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排斥。就目前包括美术界在内的我国文化界的情况看,这两种倾向都存在,都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我以为,崇洋的“西化”情绪,更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重温《讲话》,重读同志对民族传统和外来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辟论述,深深感到,它们仍然是指导我们解决当前文艺界有关“民族的”与“世界的”争论的指导原则。

文化建设急需引领、必须引领

朱向前(艺术学院副院长)

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文艺理论批评的引领作用,是一个无可回避的时代性课题。

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急需引领、必须引领。随着市场经济全面而深入的渗透,金钱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文艺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彰显,面对众声喧哗,没有一种宏大的声音来引领将是不可思议的。

那么,谁来引领呢?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理论批评队伍,对于理论批评乃至整个文艺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理论批评需要慢功出细活,高投入,低回报,基本上就变成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仅以军旅文学理论批评现状为例,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军旅文学批评和创作初步形成了“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大好局面。可惜从90年代开始,便风流云散,后继乏人。而由此导致的后果已逐渐显露:新世纪军旅文学取得优异成绩,然而其发展却存在着体裁(长、中、短篇小说之间)、题材(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严重失衡,新人新作得不到及时评价,重量级的优秀作品得不到深入研究,问题得不到批评和警策等种种缺憾,长此以往,军旅文学将陷入危机并非危言耸听。推开来看,当下文艺理论批评队伍总体状况亦不容乐观。

究竟该如何引领呢?从主观而言,首先要坚持职业操守、学术追求和道德底线,重塑理论批评者形象;而更关键的是加强理论批评工作者的批评能力。当前文艺现象五彩缤纷,各种思潮风云激荡,若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宏阔的批评视野、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创的文学思维,便难以构建体系产生大师,难以登高一呼引领风气,难以目光四射驾驭全局。从客观而言,应尽快改善当下的文艺生态环境,如建立去金钱化的艺术标准;通过主流的纸媒和强势电媒,提高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度;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和机制等。

提倡实事求是的诚信批评

李美皆(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当代文艺批评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存在某些不足。今天,我们已不太容易读到独创而深刻的思潮论、创作论、作家论、作品论,评论家越来越顾忌发出坦荡、中肯的忠言、诤言,甚至,一些评论家的人格底线和道德底线,也面临着考验和质疑。

由此,我们应该提倡实事求是的诚信批评。“心诚则灵”,“人无信不立”,诚信批评犹如暮鼓晨钟,入耳醒心,让被评论的对象发自内心地感佩敬畏,让读者引为知己。当以理服人的诚信批评遍地开花时,定能在公众中间重振评论雄风,再塑评论声誉,发挥文艺批评独立潮头的引领作用,显现文艺批评高屋建瓴的气质风度。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具有公信力的评论体系。评论工作者除了必备的知识结构、文艺才华外,还要有思想力量、人品素养。评论家的人格素质和专业素质,决定着文艺评论的价值取向和文本质量。立言先立身,评论家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坚守人格理想,摆脱物欲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个体空间。除了对社会和文化有责任感、有独立的思想、敏锐的判断力和独立的批评意识外,批评家最需要的,就是说真话的勇气。只有说真话,才能实现诚信批评。

评论要做到诚实和说真话,有时要摆脱文坛是非和人事的羁绊,要不怕被边缘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拥有表达的自和自由权。批评工作者要具备坦荡的心地、透明的人格、超脱的立场和光风霁月的情怀,还应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和击楫中流的胆识,敢于言人之难言,发人之未发,终生都与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依相守。

我们从事创作的人呼唤批评

高满堂(国家一级编剧)

这些年来,我在电视剧创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从《突围》、《家有九凤》、《大工匠》,到最近获得广泛好评的《闯关东》,真实地表现百姓生活,积极地反映时代进步,在这种基本追求的基础上创作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电视剧作品,成为我基本的创作理念。而这个理念的逐渐明确,就有着批评的推动。我们大连的电视剧创作有一个传统,就是一部电视剧的创作在构思立项的阶段直到作品形成、获奖之后,一直悉心倾听批评界的声音。批评的见解往往从项目之初就影响着创作的走向,甚至影响着项目的选择、取舍。在我的那些电视剧作品的创作中,我也于批评界的见解中受益匪浅。我重视与批评家交朋友,那种直言不讳、真诚袒露艺术见解、甚至在一部作品获得大奖之后仍旧肯于指出其中问题的评论家朋友。

创作与批评应当是齐飞的翅膀。尤其在文化市场成为文艺作品进入社会流通主要渠道、文艺创作需要在市场流通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情形下,只有创作、流通、批评三者的和谐并进,才能最终形成整个文艺事业和谐发展的局面。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文艺创作有着较高的自由度,也难免有不同思想、不同追求、不同品格、不同质量的作品充斥其间。我觉得,文艺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欣赏需求是必要的,但是,用优秀的作品满足人们高尚的欣赏需求、引导社会的精神进步,更是必须的。作为一个作者,我不断提示自己努力创作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具有唤起观众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情的进取欲望的作品,同时也不断忧虑着为数不少的情调低迷、艺术价值低下的作品不时涌入观众的视听。文艺需要在正常的竞争中用优秀的创作去证实、弘扬优秀的审美精神,也需要具有思想力量和论辩能力的批评去辨析创作的是非曲直、引导欣赏的好恶取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从事创作的人呼唤批评:呼唤有勇气的批评,呼唤有良知的批评,呼唤有引导力的批评,呼唤有地位的批评。

主动进入新媒介领域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

互联网,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文艺批评的格局。在新媒体的挑战下,专业批评者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其一,逃避新媒介带来的话语喧嚣,钻进学院的象牙之塔。其二,面对新媒介的挑战,进入大众媒介领域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利。

造成专业批评失效的原因众多,而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往往在于:第一,不少专业批评过于坚持原理判断而缺乏感性体验,无法引起读者、观众的情感认同;第二,过于执着于经典标准而不能与时俱进,曲高和寡、孤芳自赏,不能与当下读者/观众,特别是成长背景、文化背景和艺术素养都完全不同的青少年读者、观众的审美趣味相契合;第三,文风陷入文字概念游戏而缺乏更加平易、交流的日常表达;第四,艺术价值观保守、教条和偏见,忽视大众趣味以及大众趣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等。

与非专业的评论人相比,专业批评者有自己独特的“专业优势”。他不仅有长期积累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有社会分工带给他的专业时间和精力,他完全可以成为架设文艺作品与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

在新媒介环境下,专业批评需要重新自我反省、自我定位,重新进入文艺流通的循环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专业权威。第一,要在尊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同时,坚持真善美的主流价值判断。第二,要在理性知识工具的帮助下,尊重艺术的感性经验。实际上,只有批评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达到某种契合的时候,批评才真正具有力量。第三,要在理解艺术传统的基础上,重视与时代的同步。第四,要在各种功利主义的诱惑面前,保持批评的独立性。第五,要接受媒介环境的挑战,成为新媒体领域的弄潮儿。

主动进入新媒介领域,是专业批评不可回避的选择。

建立一支专业的文艺评论队伍

张德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室主任)

文艺评论衰退已经很久了,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根本在于队伍建设。可以说,我们目前没有文艺评论队伍,从事评论的人员,大多都是“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