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

计划与市场论文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划经济 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1978年,我们党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经济改革开始的,而经济改革,可以说一开始就是朝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走的。但从最开始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经历了一个曲折演变、不断突破和深化发展的认识过程。

经典理论家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和货币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列宁和斯大林开始也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因片面理解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和受前苏联的影响,也一度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只有利用、限制、排斥和消灭商品经济,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统的过多、管的过死,难以做到资源配置优化的弊端日趋明显。在50年代中期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已有所觉察,他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批评了斯大林模式。之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和“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重要论断,并号召全党学习尊重价值规律。但由于对当时中国经济性质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受传统理论的影响,对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存在着深刻的偏见,使这一思想没能坚持下去。1966-1976年“”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及其理论的发展再一次被粗暴地压制和推迟了。真正从经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中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前,突破大一统的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谈话时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1979年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指出,必须通过政策建立起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党的十二大更加明确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承认了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必要性和有益性,从过去计划经济完全排斥市场经济转向容许市场经济存在,并试图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引入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上的一次大突破。

第二个阶段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一九九0年,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市场取向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并强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备条件”。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国际共运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大突破。邓小平多次高度评价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他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是这么个评价。”又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邓小平高兴地称这个文件是个“纲领性文件”。说“全世界都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问题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突破了把商品经济排除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外的陈旧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当作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二是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当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根本特征的传统观念,肯定了指导性计划也是计划的一种形式。但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只承认商品经济而不承认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1987年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为什么一谈到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生产力发展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意见。十三大报告放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明确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特别是明确提出深化改革的任务主要是“……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这种新的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进一步接近,使我们对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再认识又推进了一步。

第三个阶段从一九九0年到十六大前,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三大以后,我国改革加快了步伐。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改革目标,等等。当然,在那个时期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还是存在不少不同看法与观点,争论的关键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的问题。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及时总结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探索成果,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1990年他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一系列科学论断,纠正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消除了人们对计划和市场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顾虑,打开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思路,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市场与计划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以及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有了新的重大突破。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正式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从原则上指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解决了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并轨,改革举措由过去的小步推进、单项实施变为整体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改革的重心开始由“破”而“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此进入了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所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具体化和系统化,进一步构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蓝图和基本框架。1997年9月年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具有突破性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第四个阶段主要是党的十六大以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果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基本框架和基本要求,那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主要重点在于我们要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方方面面。《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在充分总结改革开放25年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国内外形势后反复酝酿制定的,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又一突破和创新。

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进程,可以看出,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破了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科学思想,从理论上非常明确地回答了长期困惑人们的一个重大问题,即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由此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一段话的丰富内涵,更加坚定了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8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91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08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203页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市场,规划,文献综述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circles to professional marke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relevant foreign business circle theory, comparison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the professional market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time, summarized marketing professional market demand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influence, and professional market for the future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professional market, planning, literature review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外专业市场经济理论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引用了英国皇家营销权利和税收委员会《最终报告》(1891)中的集贸市场定义,即“得到当局批准的、商品买家和卖家在某个特定时间相聚、或多或少受到严格限制或规定的公共场所”,经济学界习惯于把专业市场视为集贸市场中的一种。

关于商业的研究,国外比较早也比较多,有关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国外,商圈分析模型及理论:主要有雷利法则、哈佛模型等。商圈研究专业市场规划的重要因素,商圈的确定无论在微观经济还是在宏观经济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理论对于商品市场划定商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市场选址的重要依据,被大多数国家所运用。

欧美、日本等等地的批发市场发展比较发达,日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非常健全,包括市场建设的法律法规、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主体培育、管理和交易方式等各方面的发展程度都很高,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国外规划和建筑设计理论对专业市场的影响

国外城市规划理论有著名的《雅典》和《马丘比》。其中,《雅黄》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希腊雅典召开会议时提出的。该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提出“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四大活动是研究及分析现代城市设计时最基本的分类”。大纲认为,“每个城市都应该有一个城市规划方案,与区域计划、国家计划整个地配合起来”,并且“必须制定必要的法律以保证其实现”。《马丘比》是1977年12月,以《雅典》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这个涵盖了《雅典》所包含的各项概念,又增加了对诸如城市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工业技术、设计与实践等问题的分析与论述。在城市与区域方面,认为规划过程应包括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还提出了“区域与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的观念,并在城市与建筑设计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雅典》和《马丘比》并没有直接表达专业市场的规划,但专业市场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一部分,研究城市规划是其适应于城市的规划,专业市场自身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推动着城市规划的发展。特别是专业市场对城市环境、交通的影响。

二次世界大战巴克等人建立的行为场所理论的兴起,是行为科学在环境设计中取得的重要进展。认为建筑环境的物质形态是由一组不同性质的界面构成,而由界面围合而成的空间则是包含了行为流线的活动系统,行为场所就是活动和环境的稳定结合,常常需要进行各种分隔来限定和保障正常的活动进行。十九世纪后期欧美形成的功能主义建筑理论,突出强调建筑的功能作用,对建筑界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商业建筑的分支,专业市场的设计也受到了这些理论的影响。

日本从1889年开始研究建筑策划,代表性文献是下田菊太朗发表的的《建筑计划论》。1941年西山卯三发表《建筑策划的方法论》,书中提出住宅水准依据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人类生活等确定。吉武泰水在继续了西山卯三的基础上,其调查方法更细致更科学化,在分析手法、预测手法上更客观化,更现代化。其研究对象从住宅逐渐扩展到了公共建筑。美国对建筑策划的研究较早,其中David Canter的《设计方法论》蕴涵建筑策划的基本思想。美国卡内基.梅龙大学建筑系与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从1996年开始联合开发了支持建筑规划的计算机软件,它支持各种建筑规划模式。专业市场建筑策划是商业建筑策划的重要应用领域,与其它商业建筑或住宅建筑相比,专业市场建筑投资规模大、风险大,经营成功回报也大。商业建筑策划,对专业市场项目的成功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

由此可见,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大型专业市场的选址、规划、建筑设计理论都比较成熟和完善,这对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国内经济理论和政策理论对专业市场影响

专业市场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策推动下而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此后的二十余年在我独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正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地方政府在改革实践中对专业市场作用的高度概括。

在我国,不同领域学者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出发给予专业市场不同的定义。孙家贤结合我国专业市场的成长历史,提出了专业市场的定义:“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要经营者以一种(类)或几种(类)有连带性的商品为主要文易对象以批发为主要经营方式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商品交易场所。”罗卫东认为“专业市场是由多个主要以批发为主经营单一种类商品的主体(摊位、店铺)聚集在一块相对固定的场地内而形成的大型市场” 。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专业市场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但是随着专业市场的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发展的观点对专业市场的合理定义可以是:专业市场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众多经营者交易某一类或若干类具有某种逻辑关系的商品,以批发为主或批零兼营,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有形或有形无形相结合的现货商品交易场所。

在社会专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策的出台和更新对专业市场起到推动、保护、规范其发展的作用。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改革现有的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在重要的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建立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批发市场。” 至此,培育市场体系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我国批发市场进入一个数量型扩张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批发市场的法律建设也开始起步,先后制订了《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全国商品市场规划纲要》等法规。现阶段专业市场在我国的商品流通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地政府对其极为重视,纷纷进行研究和规范管理,广州市政府就出台了《广州市大中型批发市场规划》,对专业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持。

四、国内专业市场规划和建筑设计研究和实践应用

梁之坚、周国平的《大型市场建筑设计浅论》认为市场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商业建筑,除去商业建筑的一般特点之外,市场建筑有其自身规律。通过一些工程实例,对该类建筑的平面布置方式,消防设计难点进行探索与研究。何鹏的《南方专业市场建筑功能布局的探索性研究》认为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极大繁荣,我国的专业市场在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由于目前国内规划建筑界对这类商业建筑的关注与研究极为有限,理论研究与现实建设的错位导致了专业市场的建设存在自发、盲目、无序等不合理现象,严重影响了专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并给城市的长远发展留下了隐患。文娟的《中国南方专业批发市场选址及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表示专业市场已成为我国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总结了近几年专业批发市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我国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作出大胆的预测。以上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对专业市场的规划、选址、建筑布局、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建设性研究成果,对于当今相当多数的专业市场规划设计启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纵观以上国内专家外学者从经济、建筑设计等不同角度对专业市场有影响的的文献,并结合专业市场经营模式和其特有商业建筑规划设计特点进行了深入研,不难发展,限于各种原因,能将两者结合的专业市场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却不多。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建设不是静止的,而是世界和国家经济变化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如何在贸易自由化、国际化背景下规划建设我国专业市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前人所从事的研究,无疑会拓展后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视野,并且在许多方面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西山卯三.すまい考今學現代日本住宅史.東京:彰国社,1989:12-63

[2]徐柏园,李蓉著.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01-06

[3]何鹏.南方专业市场建筑功能布局的探索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湖南大学,2008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告学;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广告在营销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高校,经管专业已普遍开设了“广告学”课程,市场营销专业的“广告学”课程正是为配合市场营销知识而设置的。在广告与营销日益融合的趋势下,市场营销专业的“广告学”课程必须明确课程定位,合理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偏重理论教学

广告属于市场营销4P中促销(Promotion)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市场营销服务,但又独立于市场营销。“广告学”课程也与“营销策划”课程一样,本身是具有实践指向的应用型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调研、策划、创意到制作上“广告学”都要求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然而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薄弱和教材、课堂的限制,教师在“广告学”的教学上更偏重于理论知识,轻视广告设计实践,所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对于广告设计与运用的能力仍然比较欠缺,难以与营销策划等知识相互配合。另外,广告是引导消费、传递信息、刺激需求、美化生活的一种产业,它的相关课程性质应是能引起学生兴趣、活泼生动的课程。而在“广告学”教学中避免学生参与广告设计实践,则难以使广告学与市场营销的其他专业知识的相互对接与促进。

1.2教师专业背景问题

目前“广告学”的教学主要形成了三大类型:艺术设计类、新闻传播类和市场营销类,这三种类型相关专业的教师在进行“广告学”教学时,风格各不相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在“广告学”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夸大美学艺术的作用,强调广告的创意和美感;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则偏重于广告活动的基本原理、广告行业中的高层次领导者、管理者定位知识,而对营销的关联性知识和能力掌握得较少,且易于忽视广告的策划与设计应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更强调广告的营销效果,推崇广告策划与运作,但在广告的设计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很多教师在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广告学”教学时,没有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片面孤立地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不明白怎样将广告设计与营销策划知识相结合,在策划实践时难以将所学广告学知识进行应用,进而觉得这门课程很难学,导致学生对“广告学”失去学习兴趣。

1.3教学方式问题

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老师单一地讲与学生单一地听,这种单项传播模式居多。1.4考核方式问题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广告学”课程主要是以考试试卷为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更偏重于理论知识,违背了“广告学”的互动性与应用性特点,因而难以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的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

2教学改革

2.1特色教学法研究

本门课程将依托非广告专业的优势,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凸显“广告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上的实践性、应用性与贯通性。本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总学时为52学时,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课时按3:2的比例进行分配。2.1.1理论教学教学学时:32学时教学目的:随着媒介的融合、网络的广泛应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广告、市场营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本门课程将通过“广告学”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广告实践的经验和技巧,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的系统知识,掌握“广告学”基础知识概念、了解广告新媒体、学会撰写广告策划案及不同传播媒介的广告文案,学会广告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章广告导论了解广告的概念、作用与功能,广告的主要参演者与类型,广告的演变与现状,重点理解广告与整合营销传播的关系。第二章广告是如何奏效的了解作为传播方式的广告是如何起作用的,支撑广告有效性的广告效果是怎样的,广告多面模型“感知、认知、联想、说服、行为、文化与社会”的特征。第三章消费者受众了解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文化、社会、心理与行为因素,如何选择正确的目标受众。第四章广告战略性调查与战略计划学会进行广告战略性调查,了解调查的类型与方法。基本的战略计划决策中,如何进行SWOT分析、制订广告目标与广告战略,然后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最后进行广告的预算与评估。第五章媒介计划了解印刷媒介与家外媒介、电波媒介、互动媒介与另类媒介、广告媒介计划与购买的基本概念。第六章广告创意与讯息战略创意是营销策划的灵魂,学会创意的思考,获得创意的基本方法。第七章广告文案撰写了解广告语言,掌握印刷、广播、电视、网络广告文案的撰写方法。并在此章节中,结合实验课程为广告设计作品撰写一份海报广告文案和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第八章广告设计与制作结合实验课程,讲解标志、海报、包装设计的要素与方法;重点讲解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要求和过程;同时,教师选取不同媒介的优秀广告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如何借鉴优秀广告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第九章网络新媒介的运用随着媒介的融合、网络的广泛应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广告、市场营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此章节将着重讲解H5、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介在广告中的运用。第十章广告效果评估了解广告效果评估、文案测试、媒介评估、广告活动与整合营销传播评估的基本概念。2.1.2实验教学教学学时:20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教学,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掌握VI、海报、包装、广告效果图设计的基本能力,促使学生将广告学理论知识与设计经验相结合,提高营销策划的实践能力。实验一VI设计结合理论课程中标志设计的草稿作业,教师演示如何将手绘标志的设计草稿通过电脑AI软件绘制成标准标志,进而使用现有素材完成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的设计。学生先完成教师所给的示例图,掌握AI标志绘制基本原理,然后根据教师所给素材完成各自的VI设计。实验二海报设计结合理论课程中海报文案作业与海报设计的理论方法,教师通过PS软件演示三种字体设计的方法,将图形元素与文字进行组合、排版完成一幅海报设计。学生完成教师演示案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理论课所完成的海报文案在网络上寻找符合海报主题的图形素材,然后独立完成一幅各自选题的海报设计。实验三包装设计结合理论课程,教师演示包装设计的步骤过程,讲解如何在网络上寻找图片资料开启设计灵感,然后通过PS软件将所搜集的有用素材制作成包装设计效果图。学生按教师所给素材完成示例图,并按教师所讲方法完成各自选题的包装设计效果图。实验四广告效果图设计结合三次实验课程所绘的广告设计图,教师通过PS软件演示如何配合广告策划的需要将所设计的广告平面图PS到现实场景,增加广告策划文案的可信度。

2.2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改革

在“广告学”教学中要避免讲授纯理论,要与市场营销专业其他课程的知识相结合。另外,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学习“广告学”是为了服务于营销,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只教授广告设计也是不正确的。在“广告学”教学中常规的以考试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只注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这样将难以考核学生在此门课程中真正掌握的知识情况,特此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以“考察”为此课程的考核方式,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给出题目方向———以本省某品牌或产品为广告策划对象,以分组的形式(每组3人),各组自主选择一个策划对象,各组学生需要按阶段完成作业,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广告策划案。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阶段作业,通过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进行广告调研,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及所售产品进行分析介绍,了解所要策划对象的现有消费者构成与其目标市场策略,了解企业已有的广告宣传手法。其次,要求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进行竞争对手分析、SWOT分析,得出品牌知名度、消费者需求,最后给出结论,提出现存问题与给出合理化建议。作业以报告形式递交,并在完成此阶段作业后,由每组学生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讲解,由其余学生进行评论与建议,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第二阶段作业,在完成以上步骤后,理论课程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阶段根据上次作业得出的数据,学习新的内容,将作业带入到课堂知识中,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目标受众分析与市场细分及定位,进而选择广告策略。同时,教师讲授新媒体广告案例,鼓励学生运用新媒体为传播媒介进行广告策划。在此阶段中,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撰写一个海报广告与一个电视脚本文案,并写明媒介计划与购买说明。此阶段作业需要实验课程进行配合,以便学生能够完成海报设计与新媒介效果图设计。作业以报告形式递交,并选出优秀作品请学生欣赏。第三阶段作业,每组学生根据所选题目搜集所选品牌原有标志并对它进行分析,然后请每个组员各自为企业设计一个新的标志,分别为草稿版和电脑标准版,并写出设计说明,最后完成一套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以个人成果形式在班级进行展览。第四阶段作业,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促销策划,并由小组成员分别独立绘制一个POP手绘海报,并在班级进行展览。最后,四个阶段的作业形成一本完整的广告策划书,把需要实践操作的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巧妙地隐含、穿插在每个“任务”之中,鼓励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搜集大量的广告案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此考核方式以广告策划书为主线,学生分组完成四项报告内容,最终以一份完整的作业报告的形式评定成绩。最终成绩评定为:总成绩=课堂出勤(总分100分,占比30%)+广告策划书(总分100分,占比70%)。

3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本次通过“广告学”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上着重凸显“广告学”与“营销策划”的关系,以丰富优秀的案例、生动的课程实践体验,把整个课程转化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过程,让学生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在选定作业中掌握广告策划、广告文案的撰写和广告创意设计的能力,为大学生参加创业、营销策划类的比赛做好技术准备,最终培养学生成为营销策划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安心.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教学改革[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484-497.

[2]杨慧.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市场,2011(9).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一、正确认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是事先对生产、分配、消费进行计划的指令型经济,是相对于市场经济而言的。而市场经济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邓小平打破以往经济学家、哲学家论断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他认为,市场和计划一样,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不具备基本制度的性质,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这样既保留了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的传统优势,又能吸收市场经济“突出效率和重点”的优势。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历史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一提到市场经济,容易使人联想到走资本主义道路,容易与政治立场这些一度在中国很敏感的问题挂钩。

(一)相互对立观念的历史由来

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私有制的存在紧密相连的。从某种程度上看,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顺应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人们心中已普遍形成把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再到列宁和都没有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一问题。世界上全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初期几乎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建立正是源于社会主义就等于计划经济的观念。

(二)彼此割裂的所造成的影响

在建国初期建立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当时历史条件的客观需要,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证明了计划经济适合当时的中国,对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恢复和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呈现出它的缺陷和弊端。

一方面,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计划,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作用。只讲按比例发展,对商品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管的过死,从而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造成社会生产与需求脱节,计划管理本身与实际相脱离,反而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这种体制片面强调集中管理,限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一切企业单位都只是按照国家计划下达的指标办事,缺乏自和主动性。特别是在我们这样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这种缺乏活力的计划管理制度将使国民经济陷入僵死状态,显然是不行的。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进程

(一)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的尝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社会主义改造拉开了帷幕。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最终确立。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这种体制一直统领着中国全部经济社会生活,并且一直未被突破过。

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并在短期内高速发展;因为具有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重点建设上去的优势,使国家建成了一大批重要项目,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也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显然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们开始不断探索新的出路。

(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于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人们看法不一,众说纷纭。邓小平同志深思熟虑后,终于在“南方谈话”中旗帜鲜明的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没有必要把它打上社会属性的烙印。只要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性质问题,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社会主义可以有计划,也可以有市场。只有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长处,弥补各自的弱点,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展生产力。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互相融合的结果

从最初的质疑即社会主义能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到如今的社会主义如何与市场经济更好的结合,反映了市场经济观念在我国逐步确立的过程。

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决定性”地位。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历来是改革的核心问题。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也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完美结合过程的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已经使人们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调节手段,不具有社会制度的性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而是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只有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才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

改革在继续,争论未间断。任何时候,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不会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可行的。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否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就有可能被中断甚至停滞。(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3页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贡献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223-02

1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重新思考我国的经济体制问题,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要把市场机制引入我国经济体制中来。1979年2月,李先念首次提出“计划和市场结合”的观点。同年11月,邓小平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等谈话时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6.虽然这些认识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部分,但它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把市场排斥在社会主义经济之外的认识,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又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些认识将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起来,将对市场机制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经济理论,是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的深化。

随着改革逐步深入,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促使党的领导人进一步思考计划和市场的关系。1985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企业家代表团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149.1987年中共十三大又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当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没有再讲到计划经济为主,而把计划和市场看作同一层次的范畴。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上质的突破,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是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而且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特征。这使人们对市场经济有了全新的认识,标志着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1.2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199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调节手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所客观需要的。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这些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标志。”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以积极推进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真正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冲破了传统经济理论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是党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2002年十六大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报告,把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从新的高度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内涵,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1.3 以等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2004年11月指出“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提出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同时在实践上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

2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的贡献2.1 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1978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新经济体制。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具体论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人们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发生质的变化。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使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十五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新世纪新阶段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总结新实践,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 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充分结合起来,是党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造。在此会议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一提法,拓展了公有制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007年在十七大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相互促进新格局。此外,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公有制新的内涵,创造性地区分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2.3 探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行新的实践新的探索,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

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1998年12月,进一步指出,要把按劳分配、劳动所得,同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强调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十七大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必须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以来,党中央又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在新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逐步形成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上推动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吉伟.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发展[J].经济理论与实践,2011(7).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陈云 计划 市场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060-02

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关系处理过程中,中国的经济改革经历过艰难的探索,有过惨痛教训,但同时也收获了巨大成果,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都赋予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更大的力量。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和新举措。《决定》中有许多重大理论突破和思想创新,其中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论断,尤其引人注目。《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过去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今后我国的社会发展如何?同样离不开如何处理好市场和计划的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人之一陈云,依据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两者的关系,对成功实现中国经济顺利平稳过渡功不可没。只要经济运行中存在宏观与微观关系,陈云计划与市场思想就永远不会失其指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陈云计划与市场思想的研究分析,对我们努力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和发展道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陈云关于计划与市场理论的主要思想

在长期从事经济领导工作过程中,陈云始终强调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握经济规律,善于在总结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合乎实际并具有理论创新的指导方针。

1.提出新中国社会经济模式雏形的“三位一体”。陈云领导了我国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建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首先开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并且形成了我国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由国民经济计划化、经营管理企业化和管理民主化三位一体组成。这个模式的形成是由我国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同时打破了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特有的封闭观念,把市场体制引入到我国的经济管理制度中,形成统一生产和分散生产相结合的经济道路,力争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形成与我国实际相符合的经济发展道路。

2.过渡时期经济建设的经验总结:“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论断。陈云由东北调至中央工作之后,承担起了重建和恢复我国经济的重任。建国初期,我国学习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一些经济成就,但同时众多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面对前苏联经济模式的利弊,陈云认为,应当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不能够照搬照抄前苏联经验。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在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论断。这个模式是对前苏联模式的突破,前苏联模式否认以计划为特征的商品经济,而陈云却试图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这个论断虽然始终以计划为主,以市场为补充,但却突破了过去完全排斥和否定商品经济的理论,肯定了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陈云,面对国内经济建设严重失衡,坚持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思想,指出:“我们要改革,但步子要稳”,“这决不是不要改革,而是要使改革有利于调整,也有利于改革本身。”{2}“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要有计划按比例。”1981年底,陈云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理论,{3}这一新的表述与陈云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理论内涵是完全一致的,但明显有强调计划经济的意思,这主要是针对国内用市场否定计划的必要性的现象。陈云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理论的论断,不仅是对计划经济实践的科学总结,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计划理论的重大发展。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陈云所提出的市场调节还不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市场调节,但是,“市场不排斥计划”、“计划和市场是相互包容的、相互作用”这些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党的十四大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其精神与陈云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理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4.“鸟笼子”经济理论。陈云关于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理论在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也逐步走向了成熟。陈云深刻了解我国的实际,并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和体制改革问题研究深入,他将市场与计划的关系进一步总结为“鸟”与“笼子”的关系。认为我国要继续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局面的生动活泼;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努力提供最广阔的空间领域,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陈云关于市场与计划关系的“鸟笼”理论,虽然不能够完全适用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他的理论却是符合我国当时国情的正确理论,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我国日后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二、陈云关于计划与市场理论探索的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以国情为依据。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陈云在各个阶段关于市场与计划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整个陈云经济理论的精髓。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就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说:“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2}这十五个字凝结了他一生的思考和实践。陈云同志一生不尚空谈,论实务实。他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处理问题深思熟虑,统筹兼顾,多谋善断。陈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真正在发展我国经济的过程中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方不同阶段矛盾各不相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也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总之,实事求是是陈云关于市场与计划关系思想的精髓。

2.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人民生活幸福,我们党的宗旨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陈云关于市场与计划的理论都是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一切理论和工作的宗旨和目的的。1953到1957年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过程中,指出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和我国的国力相适应,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首先要把满足人民有吃有穿的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他认为,应该首先是吃放,其次是建设。1956年在中共上,陈云进一步提出要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在我国经济受到严重挫折,同时加上自然灾害的困难,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都相当困难时,陈云指出:“我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把革命搞成功了,千万不要使革命成果在我们手里失掉,现在我们面临着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要安排好六亿多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2}总之,陈云始终把解决人民生活需求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任何经济理论和工作都要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3.突破思想僵化,积极创新理论。陈云关于市场和计划的理论,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是对当时固有封闭僵化思想的重大突破,自始至终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和突破。陈云思想严谨缜密,但又不墨守陈规。他总是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包括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和新的经验。为了防止被以往经验和老框框所束缚,他多次以开放的态度讲过,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复杂,过去适用的一些做法,很多要有改变。做经济工作要高度重视经济统计问题,要善于把握总体情况和总的趋势,要努力研究新情况、学习新东西,不断探索解决新问题。

三、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围绕市场与计划的关系这个主线展开的,从最开始的排斥市场,到要市场,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不仅反映出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过程,也同样反映了人们思想的巨大变化过程。目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思想多元化,社会结构复杂多变,这就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中分析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启示。

首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路路线,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让市场与计划的政策符合我国的不同时期的国情。陈云始终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前提下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以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国情为依据,积极探索与我国实际相符合的经济发展道路。其“只唯实”的科学态度,是陈云将具有理论深度的哲学思想与实践有机地、通俗地结合起来,充分表现为学与用、知与行,及对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的辩证统一。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继续传承和发扬陈云“只唯实”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也要科学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以实事求是精神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其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生活幸福为目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的宗旨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国的政府机关,也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的党要把民生建设放在首位,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密切的问题来落实解决。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最后,正确定位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纵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围绕“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个核心展开的。陈云打破把计划与市场简单对立的观念,突破固有思想的束缚,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依据当时是国情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的各自优势。在未来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过程中,依然要始终伴随着如何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当然,未来经济领域的主要明星依然会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但当市场出现盲目性、滞后性时,计划这只“看得见的手”就会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进而保证经济朝着预期的轨道向前发展,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课题来源: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专项任务:“陈云经济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053)]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2013

{2}陈云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教学改革 案例分析 商业计划书

一、引言

《市场营销学》是教育部规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九门核心课之一,也是管理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覆盖面广、影响大。目前,市场营销课程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广告学、国际贸易、旅游管理、信息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程管理、财务专业等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覆盖面广,影响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浙江经济的腾飞,市场营销专业也是连续多年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专业,实践表明,企业中80%以上岗位与营销相关。目前,许多学校都对《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本文结合自身多年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实践,对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进行经验总结与进一步探讨。

二、案例教学改革目标与要求

1.案例教学改革的目标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方法改革理念是通过大型案例分析和商业计划书贯穿整个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把学生被动式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式、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营销理论知识与探索分析具体案例能力。案例分析重点在于概括、分析与应用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PPT、电子杂志、声音、图像、广告片等,切实提高学生实际案例分析能力与情景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而商业计划书重点在于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系统分析能力,通过学生自己构思有创意的商业点子,然后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知识,重点是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撰写出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要求实现创意、理论知识与实践可行性三者之间有效结合。

2.案例教学改革的要求

为了真正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提了三个要求:第一,《商业计划书》必须是原创,不能抄袭,教师将对其作业进行网络反抄袭检查,发现抄袭则本课程考核不合格;《商业计划书》必须达到一定字数要求,按照毕业论文规范要求进行排版,页数必须达到20页以上;第二,案例分析要求选择一个企业,对其所处的市场营销环境、目标市场、竞争者、具体营销策略等进行完整分析,部分条件许可要求进行相应市场调研,然后要求制作相应PPT或电子杂志要求30页以上,要求投影的观看效果良好;第三,要综合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与知识,有效结合具体商业创意或案例进行分析。

三、案例教学实施方案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案例教学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施方案:

第一步:第1周老师授课首先告知学生整个学期的授课计划,教学任务与考核方式,并布置了案例分析与商业计划书的作业,并将此作为本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要求学生以2~4人组成一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企业或产品作为分析,制作成PPT形式或电子杂志形式;同时自主创意和构思一个富有创意的商业点子,计划写出3万字左右的完整《商业计划书》。

第二步:在第1周至第4周的授课中,教师对营销课程的整体理论框架进行简单介绍与分解,要求学生课后先自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了解市场营销课程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对历届学生优秀案例分析和商业计划书作业进行分析。与此同步,要求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在课后完成案例的PPT或电子杂志及《商业计划书》的初稿。

第三步:第5周至第8周,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每次课堂公开选择一组学生的案例和《商业计划书》进行点评,在课后学生与教师交流点评。案例分析则重点从PPT的制作、案例分析的框架结构与营销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商业计划书》侧重商业创意、框架结构与基本理论方面,给出具体修改意见,达到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教师点评与学生修改的互动。

第四步:从第九周开始,每次课程分成两部分,一半时间是教师的理论教学,另一半时间则是学生的案例分析和《商业计划书》的演示与、讨论与点评时间。要求每一组给出案例分析PPT或电子杂志,以及详细的《商业计划书》的WORD文档,并用PPT形式介绍《商业计划书》主要内容,然后进行课堂讨论与点评。

第五步:对学生的商业计划书进行评价与打分,并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

第六步:对整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过程进行总结,并在下一学期教学中进行修正。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具体课堂组织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1 营销案例课堂教学实施技术路线

四、案例教学方法改革绩效分析

总体而言,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实施,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很多同学把课堂作业和准备参加各种创业设计大赛结合起来,涌现出了多组有创意的获奖作品,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其绩效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综合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企业或产品,《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要求学生自主创意,需要在教师没有授课之前综合相关理论进行策划或分析,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随着理论课程的推进,不断加以修改与完善。利用《商业计划书》或案例分析来整合营销理论,使学生对营销的理论框架有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学习的能力。经过调查,制作一份优秀的《商业计划书》或精美的案例PPT或电子杂志,每个小组平均需要耗时在30个小时以上,这也促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为主转向课后学习为主。

2.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每一份的作业,都是经过学生与教师在课堂内与课堂外不断沟通中进行不断修改而完成的。教师不断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与修改意见,学生创意与想法也促动教师的想法。通过面对面沟通,尤其是课后交流,增进了师生的理解与互动,有效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整体理论框架的理解,以及如何有效利用相应理论去撰写商业计划书,切实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3.切实提高了学生理论水平与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撰写《商业计划书》基本的理论素养与逻辑框架,激发出学生的创意与创新,为学生参加相应比赛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与培养了相应的能力。实践也证明,通过《商业计划书》的撰写,部分同学在课堂作业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参加了学校及省教育厅主持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比赛中,均获得优秀成绩。案例分析与商业计划书相结合运用,有效培养了学生从案例分析中认识、理解营销专业理论知识点过渡到理解与运用营销理论知识点,实现 “认识―理解―运用”教学效果的提升。

4.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通过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或《商业计划书》的制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性学习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等类似的能力,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课堂知识对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教学素材或《商业计划书》的优秀模板,供以后的课堂教学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实施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1).

[2]颜帮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6(01).

[3]杨林等.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及其目标选择模式[J].渤海大学学报,2005(03).

[4] 姜锦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分析与建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12).

[5] 贾艳瑞,王玉.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09).

作者简介: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044-01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之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提高,城市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要求更加严格。如何在满足基本建设情况的要求下建设一个适合现代人类居住的城市,并建设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或者是建筑群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而建设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城市建筑个体(即建筑单体)与建筑整体(城市整体格局)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通过合理的设置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的新理念。

1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1.1 城市规划

针对城市在对应期限内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以城市的土地利用、建筑空间布局以及其他各项综合部署为主要内容,对之进行整体设计,属于对城市空间的整体分析与经营。从本质上讲是对城市人的活动区域空间以及与之相关的空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设计,进而动态的解决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和形象,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城市生态形象。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对城市发展历史予以延续,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加以展望,从宏观角度对空间及地域加以营造,形成一种所谓的“实体环境规划”。

1.2 建筑设计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的利用,那么建筑设计就是从微观的具体角度来对城市空间进行打造和落实,是从空间的具体使用、经济、美观的根本要求来对建筑的外形进行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在满足建筑外部形体要求的基础上,在满足对应的时代特征与风格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尽量与城市的历史氛围、周边环境以及城市对应的控制规划想协调,形成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是微观层次对空间低于的规划,其重点关注的对象是建筑单体,从个体出发论述建筑群落的形成。

2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间的关系

2.1 建筑设计限制城市规划的场地选择

从城市规划的整体角度出发,建筑设计不仅只是对单体建筑的设计,同时还涉及到场地的具体设计。为了满足建筑项目用地的具体需求,场地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场地法律法规的现状同时,还应该积极的组织与场地相关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设计活动与因素。其最为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方式使得场地中的各个要素能够和谐相融。其中,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使得建筑能够与其他的要素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具体的体现:从具体的工作内容看,场地设计应该包括除建筑单体设计之外的其他所有建筑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物、交通道路设计、绿化景园设计、场地工程设计与总体安排等详细的工程设计。

2.2 建筑设计影响到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才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建筑作品的创作不断繁荣,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建筑所表现的人文关怀予以足够的重视,但是对建筑环境的关注程度还较为欠缺。在建筑设计过中存在着过于追求“新、奇、特”的现象,没有对建筑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加以考虑,这给城市的整体规划带来了负面影响。以北京的长安街为例,其中的每一栋单体建筑都采用了最好的设计院以及最优秀建筑师的作品,但是其还是成为了建筑行业人士批评的焦点,其最终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忽视了建筑单体对城市整体规划氛围的影响,导致个体不能很好的融入其中,造成个体过于鲜明和突出,不但不能达到很好的建筑效果,反而影响到了城市规划的整体格局与氛围。

2.3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基础

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建筑在整个规划的过程中起着直接的引导作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将建筑直接组合成为有机的建筑整体空间,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面这样几个方面。

(1)与环境相融合。

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城市区域性质的规划,从这一点出发金陵将城市的整体设计与周围的大环境相结合。同时,在设计建筑的外形轮廓时,还应该和周围的其他建筑相互呼应,尽量做到与其他立面形成虚实对比、色彩相融以及环境格调和谐的局面,最终达到符合环境氛围的整体肌理。从人的情感出发,对建筑部的小环境进行细致构造,满足其中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2)建筑造型处理。

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坚持建筑自身的设计风格,突出对应的整体性,在简单的设计方案中突出复杂性,在不变中体现出变化的特征,这就需要对建筑外形构造材料加以合适选择。

(3)理性规划。

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城市历史发展脉络为基础,采用抽象化的方式和手段来保证历史文化得以继承、历史痕迹的得以保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设计的重点集中于人们视觉范围之内进行考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对那些高层建筑的顶部结构,对建筑屋顶的视线处理应该尽可能的简洁有序,这样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俯瞰效果。同时,应该从局部层高以及墙面倾斜等方面来对人的视线加以控制。例如,利用曲面玻璃将天空反射到地面,使得局部低层以及镂空层可以获取阳光。

3 提高建筑设计与规划之间吻合程度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将自然绿化融入到建筑与群体当中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化的关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新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的设计时,建筑环境周围绿地的建设成为了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这种绿地设计还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以广东的中山市为例,近些年在该地区建造了很多花园式的工厂,且在选择所种植的绿地植物时也多加注意,尤其是植物种类方面都符合当地的种植环境,在具有优秀的空气净化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美观效果。而2002年在杭州建成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也属于一个园林化的学校,拥有充足绿地环境的校园将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专业学习。

3.2 尽量利用现有的有利自然环境因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土、木、风、水、光、气、材”等各个方面加以充分的完全利用,尤其是在建筑理论方面强调所谓的“风水”,这与西方的建筑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传统的建筑理论更多的是注重我国具体的地理位置及环境,从自身的具体环境出发,在坚持发扬自身传统优势的同时,要从西方的建筑理论中吸取营养,形成符合自身特征的先进设计理论。以“鸟巢”为例,该设计方案的结构及造型都力求与自然的结合,在“光、气、风、木”等方面的应用都有明显的优势。

4 结语

本文对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定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加强建筑设计与规划之间吻合程度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柯雄斌.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6):265.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预测;综合案例教学法;SPSS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83-02

一、引言

管理类市场营销专业的骨干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推销及商务谈判等。其中,市场调查与预测是这些骨干课程的核心,该课程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为前期课程,同时又是市场营销策划、推销及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的培养目标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市场调研的理论方法和相关知识,而且能够投入到市场调研的实际运作中,学会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得出有效的结论。

该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常用的案例教学法采用如下教学流程:教学前教师挑选或写作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案例,讨论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与方案并加以点评。这种案例教学法存在如下教学质量问题:(1)案例内容不全面。案例来自教材和学习资料,内容主要是情景问题的叙述和解析,没有同步的问卷设计和调研数据,因此该类案例授课往往只能覆盖市场调研的理论方法剖析方面,无法延伸到实践操作部分,从而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够;(2)案例分析主要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学生独立解决市场调研问题能力的培养达不到好的效果。(3)忽略市场调查与预测中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忽略对于学生技能的训练、数据分析、高级软件如SPSS等的教授和应用。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急需具备市场调查与预测综合能力的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市场调研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更应掌握数理统计方法和软件分析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而在实际教学中涉及的软件仍然停留在EXCEL阶段,错误的认为高级软件是研究生阶段才需掌握的技能。现阶段,本科毕业设计也会涉及到市场调查数据的整合分析问题,掌握SPSS等先进软件,可以减少市场调查的统计工作量,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市场调查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掌握基础的办公软件,而是必须熟练运用SPSS或SAS等专业的市场研究统计软件。综合以上三点,笔者提出综合案例教学法,弥补了现有案例教学法的缺点。

二、何为综合案例教学法

综合案例是指附带研究问卷和相应市场调查数据的整体案例。这种案例不仅可以为学生讲述一市场调研情景问题,同时带有相应的问卷设计和调查数据,供学生操作。学生在理论分析和策划市场调研后,可通过问卷设计和发放过程提高市场调研实施能力,运用统计软件SPSS做调研数据分析,在掌握SPSS软件操作技能的同时,得出市场调查分析结果。

综合案例教学法意味着是在每一个教学知识点中都选取综合案例为学生们讲解和练习。这种案例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案例情景市场调研问题的分析环节。学生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就需要认真负责且充分分析案例问题,找出可行的对策;其次,市场调研的策划和实施,包括相关问卷设计和收发。该部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短暂时间内收发一定数量的有效问卷,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缜密的策划和安排;最后是调研结果分析,调研数据分析。该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先进的统计软件分析技能,如SPSS,快捷的完成调研数据的分析、汇报。

综合案例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极为密切。每一个市场调研环节都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从市场调研策划、相关问卷设计到最后的调研数据分析,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出来,学生参与市场调研的过程即是小型的实际市场调研工作的模拟。综合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软件技能解决市场调研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回答案例分析和后期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审核最终的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综合案例调研的实践经验。

三、综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

综合案例教学法的课程内容主要有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操作两大模块。各个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1.首先讲解和分析市场调研基本知识点并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应用情景。同时进行实践操作环节:市场调研策划。市场调研的策划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可支配时间和能力策划出具体详细的调研方案,例如何时何地访问,访问多长时间,参与人员和访问主线等等。这个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引导学生运用市场调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寻找可实施题材,并做好市场调研的策划部分。

2.讲解市场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设计类型、方法、原则等。问卷设计实践考核学生运用问题设计的方式解决实际市场调研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手脑并用、根据市场调研的具体操作题目科学的设计问题。然后根据市场调研策划的时间、地点、进度安排等,合理组织小组发放和回收问卷。问卷调查的方法有抽样调查法、询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等。具体选择哪种调查法,需要根据调查的对象和环境决定。

3.高级统计软件的功能介绍主要是指SPSS等软件在市场调查统计分析的应用讲解,有统计描述、假设检验和量表分析。对应的该操作部分主要是对调研数据的录入和高级软件的运用:建立数据文件,将调查问卷编码,在SPSS中录入问卷数据;根据市场调研的研究目标,运用SPSS功能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和建立相关图表。最后,根据SPSS分析结果撰写报告。

高校开展综合案例教学法无需经费支持,未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唯一的实施要求是高级统计软件SPSS。而今,很多高校已经具备这个条件:具有安装SPSS高级软件的实验室。因此,综合案例法具有可行性。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较为新颖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授课方法:综合案例教学法。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特殊的实践要求,综合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该教学方法实施一年后,教学效果显著,具统计,95%的学生承认该授课方法有助于调动学习兴趣,同时市场分析能力、问卷设计能力、统计知识运用和SPSS软件操作能力都得到良好的锻炼,对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但是,综合案例教学法的改进和完善还需努力,如运用网络问卷发放或网络访谈;增加高级统计软件的应用,同时教授SPSS,SAS两种分析软件,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等。

参考文献:

[1]曹扬.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3):66-68.

[2]段晓梅.基于SPSS软件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9):58-60.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

一、前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理论的探索进程又拉开了全新的篇章。自那以来,基于我国自身国情的市场经济理论的雏形初现,并最终完善为一套适应时展的体系。而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它与传统理论中认为“市场是资本主义的特有东西”产生了明显的背离,并形成自身的理论。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可谓历经一番寒彻骨,终得梅花扑鼻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而向上发展,并从最初的探索阶段进展为后期的确立完善阶段,使得这一理论从本质上有了新的高度。

二、探索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起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伟大的历史性的转折,一方面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另一方面强调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以此为开端积极探索经济建设规律,使市场因素更多地渗入到经济体制中。在领导集体中,陈云和李先念对市场和计划的关系认识较早,并且对于计划和市场的看法较为一致,他们都认为以往的计划经济对各方面要求得太严,要正确认识和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他们对于市场和计划的兼容态度引领了对计划和市场探索的新思路。1979年11月,邓小平在回答我国经济政策的改革等问题时表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有重大进步意义,突破了把市场排斥在外的传统认AX。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原则。而这个原则直接有助于市场自身调节功能的发挥,使其从原先被计划经济体制局限的牢笼里挣脱出来。而就当时来看,国内学者对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体系也抱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学者刘国光、赵人伟认为,可以结合市场与计划这两者协同作用,使得资源配置体现最大的效用。总之这一时期的理论探索进展,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虽然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观念相比仍算是取得了巨大进步。

三、探索深化阶段

这一阶段起始于十二届三中全会,至南巡讲话前。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从历史角度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史上第一次涉及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经济理论的深化。在1987年的十三大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0年十三届七中全会上,明确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依靠计划和市场两者相结合的思想观点。在那一时期,著名学者于光远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发展初期计划和市场的相结合的必然,而随商品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基于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制度也在逐步走向成熟。

四、最终确立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南巡讲话到十六大召开前。在上世纪90年代后,这一中国特色理论终于提升到了新的发展高度。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讲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开创性论述彻底解除了将计划和市场看作是区分社会基本制度要素的思想束缚,彻底摆脱了凡事都得先考虑一下是姓“资”还是姓“社”的思维定势,为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的最终确立起到根本的稳固作用。十四大又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规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而后,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做了进一步勾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了“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国内专家学者对这一阶段中的理论内涵做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其中,学者张卓元表示,我国市场要熟练地运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先进的手段方针,促进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到了上世纪末,基于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终得以确立。

五、完善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十六大开始至今。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次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2007年十七大召开提出“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创新性地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是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这一转变,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中的新突破。学者张卓元指出,起决定性作用是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展开。这一阶段,在进一步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六、结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对其探索进程进行梳理,从个人角度讲,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其演变过程,以便进行深入研究;从社会角度看,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总结以往的经验,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深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继续扩大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杨干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启动改革大业时就强调:“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1](P138)此后,经济体制改革是目标模式始终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取向。首先,在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确定以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目标模式;接着,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是与这种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经济体制分不开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前期,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理论上始终是把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的。从新中国一建立,就开始把计划经济模式作为快速推动经济发展的体制模式。然而,随着建设经验的积累,也逐渐开始发现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并对如何建立起一个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在探索中提出了一些通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前期成果。这些成果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但毕竟为后来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搭建起了一个思维的桥梁。

一、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后不久便觉察到这一体制存在着不足

新中国建立时,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以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几乎毫无疑义的选择,就是要建立苏联那样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之所以如此明确而又坚定,是由于有以下两个重要的依据:第一,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一个原则性论断。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曾明确论述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2](P757)经典作家这种结论是建立这样的论据之上: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同社会化大生产的固有矛盾,在社会生产上突出地表现为“个别工厂的社会组织和整个生产中的社会无政府状态相矛盾”,[2](P759)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地发生经济危机。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新的即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就应该除了在所有制方面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以外,还必须用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来代替无政府状态的社会生产。第二,这是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在苏联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建设和国防建设中,计划体制曾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苏联从1928年到1938年间,制造业产量增加了7倍以上,达到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与同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全面、严重的经济危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计划经济理论和体制模式就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和基本原则而被肯定下来。二战后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这一经济管理体制。

历史实践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当年在选择这一体制模式时,在以下三个问题上认识是不够的: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时,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为背景的,而新中国建立时的生产力状况,还远远没有达到马恩作为论据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水平;第二,即便是马恩的设想,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也不应作为一种一成不变的原则加以固守。20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说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对于社会生产力仍具有相当大的容纳力,并且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已越来越显示出超越社会制度的优势。第三,尽管苏联利用计划经济手段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中国的国情与苏联毕竟还有所不同,中国从来没有经过一个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工业社会化程度也远不如苏联的基础。更何况,苏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计划体制的弊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地暴露出来,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应该引以为鉴。

在建国初期和“一五”计划时期,由于计划调节手段能够调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用于国家的重点建设,因而对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奠定工业化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党在这时对于计划体制优点看的多,对其弊端还基本没有认识。到“一五”后期,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计划体制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单纯借助于行政手段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弊端逐渐地显露出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条块分割,影响和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更不能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就成为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善于总结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计划体制弊端刚刚暴露时就及时地觉察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认为虽然“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955年底,首先提出要“以苏为鉴”、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3](P472)1955年12月,、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直接领导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听取汇报的活动。在汇报中,有些部委的领导同志认为苏联那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特别是针对其中一些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例如产业结构问题――主要是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问题,生产力布局问题――主要是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经济体制问题――主要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问题、管理体制问题――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以及国防工业建设和民用工业建设的关系问题等等,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刘少奇在听取汇报时明确地提出“学习苏联应该有所学有所不学”[2](P482)的观点,其中包括对苏联模式的计划体制中不适合中国情况的做法也不应当照搬。也说:“学习苏联也不要迷信。对的就学,不对的就不学。”[3](P484)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地提出了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说:“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4](P9)同月,在《论十大关系》中又明确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5](P23)

在这种“以苏为鉴”思想的指导下,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主张,尽管这些主张还没有涉及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问题,但是对于计划体制存在着不足,也需要进行改革的思想是树立起来了。

二、1956年前后初步探索取得了以市场为补充的积极成果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不但明确阐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对计划经济体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改革的方案,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是陈云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

陈云在党的的发言中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该是这样的:(一)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但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二)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但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三)因此,我国的市场,绝不会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6](P13)在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也指出,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将实行产品的自产自销;对某些日用工业品,将推行选购办法,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等办法,这将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这些论述,实际已涉及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初步提出了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新模式。这是对长期以来奉为圭臬的苏联模式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于党后来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之后,刘少奇对于如何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探索,提出了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多样性、灵活性的观点。1957年4月,他在一次讲话时提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是有计划性,是计划经济,但是实际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各行各业、各个方面,有几千种、几万种、几十万种,国家计划不可能计划那么几千、几万、几十万种,只能计划那么多少类,结果就把社会经济生活搞得简单了,呆板了。”“如何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具有这样几个特点: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又有灵活性,这就要利用自由市场。一方面自由市场可以补充当前我们社会主义经济的不足,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上搞多样性和灵活性。”[7](P191-192)刘少奇在这里所说的计划性与多样性、灵活性,含义就是计划性与市场性的结合,也就是要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明确地表示出了要在经济体制问题上寻求一种改革途径的趋向,实际上已提出了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雏型。

陈云和所阐述的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体、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为补充的思想,刘少奇提出的计划性与多样性、灵活性相结合的思想,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试图改变像苏联那样的在单一计划下过分集中、缺乏活力的状况,在坚持以计划为主的同时,尽量利用和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这是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之际,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所做的努力。

在上述精神指导下,1957年9月至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关于改进商业体制的规定(草案)》和《关于改进财政体制和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权限的规定(草案)》。这三个文件,于11月由国务院公布施行,中心思想是扩大地方的权力。这些改革措施,虽然其深度和广度都很不够,但对以高度集权、纯而又纯、政企不分为特征的苏联模式来说,却打开了一个缺口。

三、从“”和化运动的教训中重新认识到商品经济的积极作用

从1957年夏季以后,由于反斗争扩大化导致了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日益走向“左”倾,影响到经济领域而导致上述可贵的探索成果没有能够得到贯彻。尤其是1958年的“”运动和化运动,进一步把计划体制推向了极端,非但不再提利用和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还想限制和排斥市场的作用,甚至还提出要消灭商品和货币。1958年8月,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要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各取所值’是法律规定的,也是资产阶级的东西”,“要考虑取消薪水制、恢复供给制问题”等。[8](149)这些话的含义,是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看作是“资产阶级法权”,虽然不得不保留,但必须加以限制。而要限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自然就要限制市场。于是,就从前后想要利用和发挥市场的作用,倒退到了限制和排斥市场的作用。

这次会议之后,在理论上,限制和取消商品经济的言论、观点越来越多,批判“资产阶级法权”的文章不断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其中在上海《解放》半月刊上发表的《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一文,受到的好评。陈伯达等人进而提出了取消商品交换,代之以产品分配的观点。在实践上,化运动中大搞“一平二调”,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队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的某些财产无代价地上调,甚至把社员的个人财产也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破坏等价交换原则;公社内部还实行了“吃饭不要钱”的平均主义的供给制。这些严重“左”倾的理论和实践说明,党在经济体制问题上已步入了盲目追求单纯计划体制的误区。

“”运动尤其是化运动中刮“共产风”和取消自由市场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使党对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反思。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起,、刘少奇等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多次的讲话、谈话和批示中,以及在党中央下发的文件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和市场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论述。主要的观点有:

(一)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要坚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但也要看到计划体制也会出现问题。刘少奇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可以有计划地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也就是用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但是,“‘有计划’,不是客观的,是经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来实现的。如果计划搞得不好,国民经济也可能出现大的失调。”[9](P386)另外,还应看到,计划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因此,就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经济,用市场的调节来弥补计划达不到的地方。“我们不能用计划来指挥生产的东西,就让价值法则来指挥它生产。”[9](P334)

(二)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将长期存在下去。这是因为:第一,“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5](P440)第二,还有分配制度的原因,“将来两种所有制不存在了,只要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消费品的分配,势必采取价值的形式,生产资料也要按价值计算,大体上说,商品还会存在。”[9](P408)第三,也是最根本的是生产力的原因,“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是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10](P58)尤其是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也不发达,因此,就更“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5](P436)

(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说:“必须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有积极作用。”[5](P436)因为,商品生产本身并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的商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不能笼统地把商品经济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5](P439)不同点在于:“它们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的。而不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无政府状态地进行的。”[11](P611)既然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存在着社会制度的区别,那么,就应该“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5](P437)。

上述探索成果,虽然主要是围绕商品经济问题,还没有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问题,但是,从思维的逻辑上来说,这实际已经搭起了一个通往市场经济理论的桥梁。因为从经济学理论来说,市场经济正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也就是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理论进程来看,也正是在先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之后,才通过进一步的探索而逐步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由此可说,上述探索成果实际上已经显示出了在经济体制问题上正确思想的发展趋向。

然而可惜的是,党在商品经济问题的上述正确认识,不久便出现了反复。从1962年10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之后,经济领域的调整尽管仍在继续,但党在指导经济建设时已不再提及上述观点,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强调商品经济的消极作用,在实践中更多地采取了对商品经济和市场作用的限制,更加强化了对经济单位的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到“”前夕,发表著名的“五七指示”,“”期间又发表“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都是要限制商品经济,对市场经济更是视为专属资本主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自“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越加强化,市场调节的作用越受削弱,导致国家的经济生活日益僵化,对生产力的正常发展日益造成阻碍。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肯定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前期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有益的成果,特别是陈云关于以计划为主体、以市场为补充的思想,刘少奇关于既要有计划性,也要有多样性、灵活性的思想,关于大大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都是非常宝贵的思想萌芽,为后来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吴冷西.忆--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5].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刘少奇.刘少奇论合作社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8]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9]刘少奇.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0].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会,1998.

[1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政府市场关系 演变 政府干预 主导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纷纷扮演积极干预市场的角色,凯恩斯主义一时热起,并影响到了我国的市场化改革选择。为正确认识改革取向,必然要把握政府与市场各自扮演的角色的实质,这应该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谈起。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每当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低迷,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都会经历较大调整。

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成是重商主义学说,它始于欧洲封建社会末期,伴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盛而发展。重商主义认为,为了积累财富,除金银矿开采外,主要依靠国家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超地位,以保证金银货币流入国内。因此,它需要国家对内管控各行业,促进资本增长;对外筑立贸易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在垄断竞争中增加金银输入。这种理论的实质是政府积极管控经济生活、干预市场,对于促使资本原始积累有极大意义,但却不利于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重商主义被经济自由主义取代。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一书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奠基之作。亚当・斯密在书中指出,每个人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会努力为自己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在逐利中,他本人并没有想到贡献社会,但却“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个“目的”即“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①。与此同时,他批判了重商主义依靠国家干预积累财富的主张,并界定了政府在此过程的主要职责:“保护社会”不受侵犯;“保护社会任何成员”不受侵犯或压迫;“建立和维护个人或小团体所不感兴趣投入的某些公共设施和公共机构”②。可见,每个人在追逐个人利益过程中,不知不觉被一只“无形之手”牵引着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政府不必干预经济,只要提供好“服务”(扮演“守夜人”角色),放任市场主体追逐利益即可实现资本主义的发展。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长期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践也以此为指导,采取放任市场自由、反对任何形式政府干预的政策。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③然而,这一切在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中遭遇了最严峻的现实挑战,“无形之手”自动调节论陷僵局,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理论应运而生。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批判了亚当・斯密以来的“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建立在“有效需求”之上的充分就业均衡才是真正的“均衡”,如果放任市场自由,这种“均衡”不会“自动调整到最适度水准”,因此,“几百年来执政者尽力追求”的“均衡”绝不是“庸人自扰”。④在凯恩斯看来,政府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改变影响“有效需求”的主客观因素,进而改变“有效需求”,促进充分就业。当然,凯恩斯并没有背离市场原则,而是希望“国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互相合作”⑤。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论影响深远,并逐渐取代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理论的正统地位,可谓是深陷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灵丹妙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以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摆脱了危机,继续保持了几十年的经济繁荣,直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的出现。

从1973年开始,资本主义国家陷入停滞与通货膨胀结合的“滞胀”怪相,持续近十年之久,造成生产停滞、失业剧增、物价飞涨、工资下降。西方学界把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归结为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凯恩斯主义受到新兴经济自由主义的挑战,陷入危机。新兴自由主义以美国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为主要代表。他们认为应该缩小政府干预,给予市场自由。这一时期,新自由主义成为西方国家的“官方经济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此为指导逐渐走出“滞胀”泥沼。20世纪90年代,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再次出现微妙的调整,经济政策显示出向政府干预方向的某种回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政府有回归凯恩斯主义的积极干预的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新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已不同于“古典”的凯恩斯主义和放任自由主义,两种理论的博弈不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不存在完全的政府干预,也不存在纯粹的市场自由,而是在坚持市场原则的基础上界定政府的干预度。在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互助作用过程中,政府职能经历了专制、全能、有限的逐渐转变。现代市场经济正是在这种转变中找寻市场自由与政府“适度”干预的契合点,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以计划与市场地位演变为线索,市场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角色也从全面干预逐步走向有限调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因为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那里,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划等号的,搞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必须实行计划经济。1979年11月,邓小平在同国外人士的一次谈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⑥的论断,而这时距离十一届三中全会还不到一年,尽管这次谈话内容于1990年前后才公开,此间仍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从思想上打破传统思想束缚意义重大。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坚持这一思想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思想指导之下,政府与市场关系出现微妙变化,形成了政府主导、培育市场的格局。这一时期的政府、市场关系探索仍处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框架内,指令性计划仍是调节经济的轴心,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市场处于发育的初步阶段,市场机制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需要政府的呵护和培育。政府培育市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引入市场机制,二是扩大经济主体自,三是调放价格。

“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首次明确提出是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会议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是统一而不是对立和相互排斥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必然要经历商品经济阶段。这个论断的提出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根本改变了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对立、与资本主义等同的认识,为市场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但是,“有计划商品经济”中“计划”与“市场”何为主何为辅,理论界的认识莫衷一是。1987年2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回应,他说:“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⑦对“计划”为主的否定,推动了理论认识的进一步发展。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把“有计划商品经济”深入阐释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并逐渐向市场倾斜。1989年,突如其来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党又回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认识上,“计划性”有所加强,并延续到党的十四大。这一时期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体现为政府培育、调控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场机制与政府计划“”组合运行,这种政府与市场关系特征可以概括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国家―市场―企业”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1989年之后,计划与市场主辅地位理论纷争再起波澜,实践中的改革导向也深受困扰。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手段论”,即“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资”与“社”的区别。⑧基于此,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召开,作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阶段,政府与市场关系角色转换基本趋向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逐步退出微观领域,转向宏观调控;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日渐巩固。该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成熟,距离现代市场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培育市场的作用并没有完结,但是,可以看出,政府尊重市场基础地位的表现显著提升,其对市场干预的范围、力度、准确度不断改善,并努力向“服务型”有限政府迈进。同时,政府也发挥着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市场机制已成为经济生活运作的基本机制,并主导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市场主导下的政府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与市场的角色演变实质表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主导、政府有限的趋势日渐明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决定,明确了政府与市场的基本角色定位。当前,坚持“市场主导”方向,关键是发挥好政府的“有限”作用。

推进改革。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着三种阻碍或推进力量。第一种是市场“反对派”,他们是市场主导化改革的阻碍力量。“反对派”认为“市场”与“计划”仍是区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界限,计划经济显现种种弊端的原因是计划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体制本身并没有根本问题,他们倾向于在计划体制内寻找更有效的配置资源、管理经济的方法,而不是即刻否定。“反对派”是改革中的实际利益受损者,他们以原有体制内的利益群体为主要代表。第二种是市场化推进力量,在改革中居于多数地位。他们在享受改革红利时,不时会对市场“助推者”颂以“赞歌”,希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通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第三种是“维持派”,他们也是市场主导化改革的阻碍力量。转型期的重要特征是新旧体制处于胶着状态,计划与市场并没有实现完全并轨,体制漏洞难免出现,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发财致富的“机遇”。这些人逐渐演变为转型期的既得利益者,甚至形成利益集团,他们既不希望回到计划体制中,也不希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真正建立,而是竭力维持既定状态,从中渔利。在综合分析以上三种基本力量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强体制改革,通过运用制度、法律等手段消除改革的阻碍力量,推进市场主导化改革。

市场培育。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离不开政府的培育作用。当前,政府培育市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维持市场秩序。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是良好市场秩序的最基本要求,它的实现有赖政府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规则和制度体系。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除了它的发展水平较低以外,还在于法制很不完备。随着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任务的提出,市场法制体系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政府应加紧市场规则的制定,并上升到立法层面,建立完善的市场法制体系,使市场主体在共同的行为准则下有序竞争,也使政府对市场秩序的维持有法可依。

另一方面是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具有政府和市场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伴随着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和成熟。我国的市场中介组织已初具规模,但存在诸多问题,如官办色彩浓厚(政府干预过多)、缺乏统一管理等。这些问题影响市场中介组织独立性的发挥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甚至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政府必须在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中担负应有的责任,扮演合适的角色。

宏观调控。市场作用不可能尽善尽美,需要政府干预加以弥补。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在经历了“重商主义”国家干预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之后,表现为更加尊重市场作用。我国选择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干预作用也逐渐从全能走向有限。

由于国情不同,每个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形式不同,但都指向一点,即以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国政府干预过度的问题仍然存在,如行政审批程序繁琐,过多运用行政性手段干预市场主体特别是微观主体等。为了使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需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以矫正政府干预过多问题。首先,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弱化市场作用可能产生的周期性波动影响。其次,政府宏观调控以间接管理为主,以货币、财政政策手段为主。再次,政府宏观调控应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提升宏观调控机制化水平,形成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社会治理。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几十年的转型期间,不得不面临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社会矛盾压缩任务。这导致政府面临多方面的社会治理任务,如果解决的不好,就会大大增加社会不安定性,影响市场化进程。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自由的市场竞争在解决了效率问题的同时必然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甚至悬殊趋势。我国的社会不公平已成为凸显的矛盾问题。现代社会,公平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德国、法国都特别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公平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由于社会不公而导致社会不稳定,也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当前,政府要把公平问题提升到了重要位置,着力解决。不仅如此,改革中期的社会矛盾有加剧趋势,要求政府应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构建安定和谐社会。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赢得民心的历史经验研究”成果)

【注释】

①②[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325~327页,第4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④⑤[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91页,第326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13篇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传统案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综合案例教学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学习、分析问题思维培养和操作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市场调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具备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

关键词:

市场调查与预测;综合案例教学法;SPSS

一、引言

管理类市场营销专业的骨干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推销及商务谈判等。其中,市场调查与预测是这些骨干课程的核心,该课程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为前期课程,同时又是市场营销策划、推销及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的培养目标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市场调研的理论方法和相关知识,而且能够投入到市场调研的实际运作中,学会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得出有效的结论。该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常用的案例教学法采用如下教学流程:教学前教师挑选或写作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案例,讨论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与方案并加以点评。这种案例教学法存在如下教学质量问题:(1)案例内容不全面。案例来自教材和学习资料,内容主要是情景问题的叙述和解析,没有同步的问卷设计和调研数据,因此该类案例授课往往只能覆盖市场调研的理论方法剖析方面,无法延伸到实践操作部分,从而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够;(2)案例分析主要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学生独立解决市场调研问题能力的培养达不到好的效果。(3)忽略市场调查与预测中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忽略对于学生技能的训练、数据分析、高级软件如SPSS等的教授和应用。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急需具备市场调查与预测综合能力的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市场调研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更应掌握数理统计方法和软件分析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而在实际教学中涉及的软件仍然停留在EXCEL阶段,错误的认为高级软件是研究生阶段才需掌握的技能。现阶段,本科毕业设计也会涉及到市场调查数据的整合分析问题,掌握SPSS等先进软件,可以减少市场调查的统计工作量,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市场调查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掌握基础的办公软件,而是必须熟练运用SPSS或SAS等专业的市场研究统计软件。综合以上三点,笔者提出综合案例教学法,弥补了现有案例教学法的缺点。

二、何为综合案例教学法

综合案例是指附带研究问卷和相应市场调查数据的整体案例。这种案例不仅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市场调研情景问题,同时带有相应的问卷设计和调查数据,供学生操作。学生在理论分析和策划市场调研后,可通过问卷设计和发放过程提高市场调研实施能力,运用统计软件SPSS做调研数据分析,在掌握SPSS软件操作技能的同时,得出市场调查分析结果。综合案例教学法意味着是在每一个教学知识点中都选取综合案例为学生们讲解和练习。这种案例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案例情景市场调研问题的分析环节。学生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就需要认真负责且充分分析案例问题,找出可行的对策;其次,市场调研的策划和实施,包括相关问卷设计和收发。该部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短暂时间内收发一定数量的有效问卷,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缜密的策划和安排;最后是调研结果分析,调研数据分析。该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先进的统计软件分析技能,如SPSS,快捷的完成调研数据的分析、汇报。综合案例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极为密切。每一个市场调研环节都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从市场调研策划、相关问卷设计到最后的调研数据分析,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出来,学生参与市场调研的过程即是小型的实际市场调研工作的模拟。综合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软件技能解决市场调研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回答案例分析和后期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审核最终的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综合案例调研的实践经验。

三、综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

综合案例教学法的课程内容主要有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操作两大模块。

1.首先讲解和分析市场调研基本知识点并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应用情景。同时进行实践操作环节:市场调研策划。市场调研的策划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可支配时间和能力策划出具体详细的调研方案,例如何时何地访问,访问多长时间,参与人员和访问主线等等。这个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引导学生运用市场调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寻找可实施题材,并做好市场调研的策划部分。

2.讲解市场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设计类型、方法、原则等。问卷设计实践考核学生运用问题设计的方式解决实际市场调研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手脑并用、根据市场调研的具体操作题目科学的设计问题。然后根据市场调研策划的时间、地点、进度安排等,合理组织小组发放和回收问卷。问卷调查的方法有抽样调查法、询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等。具体选择哪种调查法,需要根据调查的对象和环境决定。

3.高级统计软件的功能介绍主要是指SPSS等软件在市场调查统计分析的应用讲解,有统计描述、假设检验和量表分析。对应的该操作部分主要是对调研数据的录入和高级软件的运用:建立数据文件,将调查问卷编码,在SPSS中录入问卷数据;根据市场调研的研究目标,运用SPSS功能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和建立相关图表。最后,根据SPSS分析结果撰写报告。高校开展综合案例教学法无需经费支持,未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唯一的实施要求是高级统计软件SPSS。而今,很多高校已经具备这个条件:具有安装SPSS高级软件的实验室。因此,综合案例法具有可行性。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较为新颖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授课方法:综合案例教学法。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特殊的实践要求,综合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该教学方法实施一年后,教学效果显著,具统计,95%的学生承认该授课方法有助于调动学习兴趣,同时市场分析能力、问卷设计能力、统计知识运用和SPSS软件操作能力都得到良好的锻炼,对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但是,综合案例教学法的改进和完善还需努力,如运用网络问卷发放或网络访谈;增加高级统计软件的应用,同时教授SPSS,SAS两种分析软件,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等。

作者:宋连莲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扬.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3):66-68.

[2]段晓梅.基于SPSS软件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9):58-60.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产能过剩

经济思想形成至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凯恩斯的《通论》等,无疑是经济思想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斯密强调万物自由,人在有需求时会主动进行商品生产与交换。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经济增长受到经济危机侵袭时,凯恩斯思想诞生于特殊时代,批判了以往的主导经济思想,认为经济要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公有制为制度前提,着重阐述了计划经济等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坚信政府必须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宏观调控,促织各部门协调发展。经济增长受到多方制约,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实现了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然而,21世纪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于是,引起众多专家学者思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有计划的推行市场经济发展,为何还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产业发展不平衡,在各级政府提出“产业转型”的口号时,市场失衡发展、产能过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文首先阐述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而后分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实践。改革开放后,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思想如何引导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最后分析引起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旨在对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重新认识,对解决市场失衡发展、产能过剩问题提供理论建议。

一、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强调在全民公有制的前提下,有计划、公正合理的利用并分配社会资源。马克思的计划经济产生有两大背景,一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本质,建立一种共产主义经济模式。以人为本,人为地去支配社会资源,使其充分为人服务。二是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的不良后果,对其引发的社会危机等深恶痛绝,认为引发的社会危机像瘟疫一样可怕。《资本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认为,人才是构成社会的主体。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中锁存在的剥削者,应该剥夺他们的资产转为公有制,在公有制调节下,逐步建立个人所有制。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本及个人,都在规范地、按照整个社会的统一计划自觉地参与社会建设。但是,马克思计划经济思想过于“空想”,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所有物质资料归全社会共有,至少在未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时期如此。

二、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实践

据萨缪尔森证实,“从19世纪后期开始,在几乎所有国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都在稳步增加”。新中国成立后,将马克思计划经济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建设主导思想。实现全民公有制,合作公社、大锅饭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心中印象非常深刻。计划经济实现了物质、人力等生产资料公平分配,却导致了经济发展缓慢、人均生活水平得不到普遍提高的结果。整个市场缺失竞争活力,竞争活力的缺失导致了大量的滥竽充数的生产。社会生产按照计划进行,却因计划经济思想理论脱离了现实社会状况,计划失误等导致了大量的供需不匹配等经济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或资本的流通。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只是在向人们预示一种共产主义蓝图,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任何脱离实际的理论终归会导致实践偏差。实践证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来知道经济建设,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假定社会公有,假定人是道德至上的经济个体,这种脱离实际的假定,导致了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在实践过程中的偏差,但不能因为时间偏差,就去否定理论的正确性。

三、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实践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根据供需状况进行自主协调。这一理论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之路是正确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指的是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政府计划多一些,市场调节少一些;而私有经济或个体经济则是计划少一些,市场调节多一些。针对某个地区经济发展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一些的省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就要少一些,多一些空间留给市场调节。而西部经济发展较慢的省份,则需要胜负宏观调控力度大一些,通过扶持弱势产业发展、引进人才等政策进行整体规划,市场调节所占的份额就稍微少一些。近四十年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使经济走上全面快速发展之路。

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行了房地产策划师等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探讨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1房地产策划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就业空间广阔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房地产界衍生了一个特殊的新兴职业——房地产策划师。据住建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有65%的房产企业急需策划人员,有90%的企业出现岗位空缺。”这表明,目前中国从事房地产策划工作的人员还远远不够,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随着中国城市化,城市国际化的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策划师已经连续三年蝉联智联招聘十大热门职位。 2005年3月为了满足对房地产策划师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房地产策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将房地产策划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并将房地产策划师共分为四个等级。

房地产策划师可在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投资分析、开发、策划、销售工作;在房地产估价机构从事估价、咨询工作;在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经纪、销售、咨询工作;在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服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土地拍卖行、资产评估事务所从事相关岗位等等多种工作。

2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特征

2.1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

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房地产市场营销及策划理论、销售与管理基础理论、规划设计等知识,锻炼房地产市场调查、项目策划、房屋销售技能及管理等专业能力,同时要加强熟悉房地产政策法规。

2.2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

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房地产策划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等。这无疑为创建富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3.1科学系统地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知识主要课程可以设计安排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房地产概论、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房地产市场策划、房地产商务谈判及推销技巧、公关礼仪、房地产定价理论、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理论、房地产经纪实务、建筑概论、房屋结构与识图、城市规划设计基础、建筑工程概预算、物业管理、房屋维修与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与开发经营、经济法实务、房地产法律法规等课程。

从事房地产策划与销售管理等工作,对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房地产营销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要求较多,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内外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建设、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与材料等基础知识。房地产项目开发早期就较多涉及到与房地产营销后期的协调,如售楼处包装、样板房建设、销售培训内容等,但随着房地产营销意识的深入,房地产产品本身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市场和自身条件而确定房地产产品定位,从营销角度出发指导规划设计已成为普遍做法,这就要求房地产策划师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

3.2加强校内“房地产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设房地产产品概念展示厅(配置房地产主题概念的模型、效果图、沙盘及展示设备),满足形成房地产概念资料库,满足专业及专业群建筑产品从认知与运营等方面的教学需要功能;

建设概念设计实训室(配置概念设计用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设计资料库),满足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等基本技能的实训功能;

建设房地产营销实训大厅(配置楼盘沙盘,洽谈桌椅,销售管理软件及其它售楼道具),满足开展销售策划与销售实务技能实训,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房产营销业务房地产网上交易与交流平台,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样板间实训室,通过建筑构造、装饰构造节点剖析与展示,满足房地产产品销售、建筑构造、装饰构造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训需要,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物业设备实训室(配置各类物业设备,包括消防系统,楼宇智能化运行系统等),满足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设备运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提供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员工上岗培训需要。

在加强院内“房地产实训中心”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通过与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企业等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另一方面为这些企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并储备了急需的人才。

3.3加强《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是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策划、销售等相关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可以帮助分析房地产市场,掌握策划与销售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本课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尝试。

1)自编教材、建立教材群,并重组课程内容,与房地产行业对执业人员的职业认证要求结合起来。采用“双教材”教学,即文字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相结合。

2)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3)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实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如讨论式教学、边讲边练、社会实践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形成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薛长青.房地产营销管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