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

在校大学生论文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篇

(一)加强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大学生犯罪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重点院校的大学生犯罪问题说明我们不能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法律意识融入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中,能够将道德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观念,使法律至上的意识升华为大学生更深层次的道德义务,那么法制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

大学生毕业后是要踏上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法制意识强的毕业生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法制意识差的毕业生可能有意或无意的违法违纪,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造成终身的遗憾。

二、当前在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目前各级高校把法律基础课列入教学,但是对该门课程的投入少。由于课时有限,短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几乎不可能,主要还是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够重视,只是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而没有将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法制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课师资是由非法学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法律课程不重视。

(三)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

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法律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教学,很少给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法律基础知识的教授仅限于几部法律,少有与时俱进的以案说法的内容。

(四)法制教育考核方式不合理

当前,各级高校评价法制教育效果好坏的惟一办法是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法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标准是考试成绩及格,学生们追求的仅仅是该门课程的分数,考完后就将法律知识放在脑后,没有真正的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更谈不上学以致用。

三、强化在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法律基础课有独特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规律,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法律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强化该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重视案例教学法,在挑选法律教学案例时,应选择既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具有正面教育意义,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

(二)重视法律课程教师的培养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还要具备比较系统全面的法律学科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一定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形式,组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三)组织心理咨询和辅导,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成效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结婚权

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从《婚姻法》的角度说这不是个问题,大学生能不能结婚?只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说了算。《婚姻法》第二章第5条明确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也就是说,一对男女,不论是不是大学生,只要自愿,没有《婚姻法》所载明的禁止结婚的情况,且男已满二十二周岁,女已满二十周岁,就可以结婚,任何第三者不得加以干涉。这个“任何第三者”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当然也包括大学。

那么为什么新《婚姻登记条例》出台后,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会成为问题呢?为什么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改变校规,同意符合条件的在校本科大学生结婚成为新闻呢?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校本科大学生游离于《婚姻法》之外,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绝对不允许在校本科大学生结婚。还由于在校本科大学生结婚的确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在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充分尊重大学的办学自。

一、法律允许大学生结婚

法律上,大学生享有结婚的权利,这种主体的自由意志得到了国家的承认,它具有合法性,表现为一种普遍的权利,任何对于它的侵犯都不仅仅是对主体意志的侵犯,也将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回映。这一点在我国的法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注释1)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在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第49条明确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公民的结婚权神圣而不可侵犯。从宪法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大学生可以自由地按照个人意愿来缔结婚姻。但是,《宪法》中所确立的结婚权只是一项原则,它无法实际调整公民的婚姻关系,需要通过具体的部门法来付诸实施。《婚姻法》作为民事领域处理婚姻关系的基本法律,则对公民的结婚权作出了进一步地细化,规定男女双方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只要符合法定婚龄,没有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况,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后就确立了法律上的夫妻关系。从立法的角度看,立法者在制定《婚姻法》时并没有考虑对大学生结婚作出任何限制。大学生可以自由地行使自己的结婚权,这是双方意思自治的表现,如同当事人之间签订的一份合同,只要不违背法律,国家即予以确认,任何第三方不得干涉。德国圣哲康德就曾经把婚姻比作是男女双方互相利用对方性器官的契约。当然,我们认为,婚姻也是男女双方建立在两性结合基础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新《婚姻登记条例》出台后,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原1994年实施的《婚姻登记条例》中,对于公民登记结婚时要求提交的文件主要包括身份证、户口本和单位介绍信等,而在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取消了对于单位介绍信的要求。这意味着什么?结婚提交介绍信,就是要求公民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居委会)出示公民婚姻情况的证明,身处异乡的大学生们,他们要结婚就必须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得到所在学校出具的未婚证明后才能登记结婚。实践中,这就成为了大学生结婚的一个前置性程序,学校可以通过这个前置性程序来审查和控制学生的结婚权,并作为一种手段来禁止大学生结婚,这种制度设计,巧妙地将婚姻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主张兑变为毫无权力支持的程序请求,而权利的被规制实质上意味着权利的被蔑视或权利的消灭。(注释2)对于打算结婚的大学生们来说,这一纸未婚证明就成为一道无形的限制,难以逾越。而介绍信这一法定要件一旦被取消,学校某种程度上就丧失了对于学生结婚权的控制,只能直接面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而无法挽回,这将给学校正常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而更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担忧的问题是:大学生在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一旦结合将难以承受两人世界所带来的种种难题,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实现求知权而耽误学业,影响前程。因此,由于新《婚姻登记条例》的变化,学校实际上陷入了尴尬和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大学生结婚;另一方面,大学生结婚明显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弊大于利,也会给学校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它可以自由地治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最小程度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干扰和支配(注释3).这种自主管理权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教育法》第28条第一项中指出高校有权按照规章进行自主管理,在第43条规定了受教育者应当遵守所在高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1条也规定高等院校应当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校作为公法人,既然手中握有自主管理权这一利剑,面对大学生结婚,校方所能做的就是通过事后惩处来予以控制。原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30条曾对此作出具体地规定,指出“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将作退学处理,”并在第33条强调“取消学籍或退学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应当说,行政机关把如何处置大学生结婚问题的权力授权给了各高校,在这一问题上,校方可以自主规章、自主判断、自由裁量。对此,各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结婚的普遍心态是以限制大学生的结婚权为代价保障其教育权和求知权的实现。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具体国情来看,这一做法也是合情合理的,是站在学生的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社会和家长对此基本上持赞同和默许态度。

现在的问题在于,高校拥有了处置大学生结婚的法律权力,但是在以个人权利为原点的现代法治社会(注释4)(P248),这种权力同大学生享有的法定结婚权之间发生了冲突。从法律位阶的角度,高校禁止在校大学本科生结婚的法律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而《规定》本身只是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一个部门规章,它的法律效力根本不足以对抗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公民婚姻关系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且,当我们重新审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立法主体时,不难发现,原国家教委(教育部)作为国务院下属的一个职能部门,在制定《规定》时根本无权对大学生能否结婚作出任何形式的限制,《规定》第30条明显违背了法律保留原则。结婚权应属于宪法第二章中公民的基本权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的规定,能对这一权利进行限制的立法主体仅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原国家教委的行为是属于典型的越权立法,该条款应视为无效。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得出了一个逻辑上相矛盾的结论,法律上不禁止大学生结婚,而高校禁止大学生结婚虽然违反了法律,却又合乎情理。

二、大学生不应该结婚

对于婚姻,马克思曾经做过非常形象的比喻,他指出,一个人干不了事,要想美好地渡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所以每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到和自己相配的另一半。的确,婚姻是人生的重要支柱,缺少它,就不算是完美的人生。但是,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最重要阶段,是成才的黄金季节,理应好好把握,在青年时期扎扎实实地打好学业的基础,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对大学生来说,奋斗才是根本;相反,婚姻爱情会冲击学习。在人生的宝贵时期,把美好的时光浪费在花前月下,沉溺在脉脉柔情之中,不仅浪费时间,劳民伤财,造成精神上的困扰,也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势必要影响学业。那么,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处理学业和婚姻两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答案只能是个人的情感应当服从于事业(学业),如果脱离了事业(学业),婚姻和爱情就会变得渺小和苍白,失去鲜活的力量。正如培根所说,“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注释5)(P56)

人是唯一有理性的存在,但是理性并非人的一切,人类的情感、意志、欲望乃至群体的无意识等诸多非理性因素每时每刻都在驱动着人们的行为,导向得当,控制有方,它就会和人们的理性相辅相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反之,它将如脱缰之马,决堤之河,造成意想不到的灾祸。(注释6)(P3)婚姻作为人类的体现,其本身的理性与否深刻地影响着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和活动,关系到人们是否可以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与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和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前进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注释7)(P66)在当代中国,面对社会的深刻变革,如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重要、最急需、最紧迫的就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实现这一目标,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前进。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他们的成才与否、是否具备较高的素质是决定整个民族生死攸关的大事。大学生应通过不懈的努力,利用大学创造的育人和成材环境,为个人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创造条件。结婚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将从各个方面影响大学生的成材,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那么,在当前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面对学生权利和高校管理中因限制结婚而引发的冲突,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三、大学生不能结婚

人类学家威廉`斯蒂芬认为,婚姻是:⑴社会的合法的性结合,⑵开始于一种公众宣告,⑶具有某种共同的思想职能,⑷假设有一个明确的婚姻契约。(注释8)中国先秦时期的礼仪选集《礼记》中说:“昏礼者,将合二妇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应该说,古今中外都把男女两性结为夫妻看作一种社会关系的运动,认为这种关系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马克思在《19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深刻地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人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注释9)(P80)缔结婚姻既然是两性之间的一种现实性的社会行为,它就需要一定的基础,这种基础包括生理、心理、物质等各个方面。我们认为在校本科大学生除了基本具备结婚的生理基础外,并不具备结婚的其他条件。其一,在心理方面。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但由于缺少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幸福观等都还处在形成的过程中。总的来说大学生在心理上缺乏稳定性,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控制力不强,情绪波动起伏较大,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带有浓厚的感性色彩。把爱情等同于浪漫,把恋爱等同于婚姻。他们对于婚姻的理想化程度较高,对于婚姻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而婚姻作为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并非易事。婚姻关系中包含着对对方强烈的责任感。实际上,婚姻就是生活,家庭就是责任。婚姻家庭中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处理绝不是恋爱中的大学生所能预料的,校园环境的单一性使他们对诸多问题的理性分析常常流于表面和肤浅。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他们对于婚姻和组建家庭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因此,从心理年龄上看,大学生不适宜结婚。其二,不具备起码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两性关系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繁衍需要而存在的一种生产,它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一样,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生产。它以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如果历史地看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婚姻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分配关系的一种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物质基础本身已经成为稳定巩固配偶关系的手段。直至今天,婚姻仍然受生产资料所有制和财产占有关系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生产资料和财产占有关系所导致的普遍存在的经济利益的差别会进一步反映到婚姻的选择决定和婚姻生活上。大学生中很多人是处于浪漫爱情的高潮之中来谈婚论嫁的,他们将结婚视为浪漫爱情的最高潮和总结。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结婚是一种社会制度,必是涉及到诸多利害的选择,有很多庸俗的问题要处理,”(注释10)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予以保障。大学生身处求学阶段,尚未取得经济上的独立,还处于一种物质上的依附状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费用是由家庭来供给,并不宽裕,对于结婚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根本无力面对和承载。经济条件如同一把利剑,约束着大学生的婚姻权,而“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机构以及由经济机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注释11)(P20)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学生的婚姻是空中楼阁,看上去美妙,但完全没有现实性。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人在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必会产生对异性的要求,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人是社会的动物,还具有社会属性。这就决定了婚姻不仅仅是男女双方在思想感情、精神境界、情趣志向方面的协调一致,还包括双方能够承担的对于婚姻的义务和责任。人类之爱之所以不同于纯粹的动物之间的好感,就因为她还承载着社会的责任,而社会责任的承担又必须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在缺乏足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独立经济能力的条件下,大学生根本无法承担对于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婚姻,只能是无果之花;这样的婚姻,是真正的爱情的坟墓。因此大学生结婚作为一种权利,虽然写在法律上,但永远只具有可能性,在转化为实际权利的过程中缺乏社会物质基础,不具有现实性。

四、怎样解决法律与现实的冲突

一方面是法律不禁止在校大学本科生结婚,另一方面是大学生不具有结婚的可能性、不应该结婚,怎么办?是象原来那样法律规定法律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另行一套,自行其是,在法律外禁止大学生结婚呢,还是在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的前提下另辟蹊径呢?答案当然是后者。换一句话说我们也反对在校本科大学生结婚,但不能采取原来违法禁止的办法,我们认为要用法律来禁止在校本科大学生结婚,即用婚姻特别法或婚姻法的特别条款来解决这一问题。

法律不应该一成不变,法律必须在某些情况、某些时候加以变革。(注释12)(P80-81)我们认为,通过制定婚姻特别法或婚姻法的特别条款来禁止在校本科大学生结婚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的。因为这种禁止性规定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达到产出最大化。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相反的,法律应以社会为基础。(注释13)(P291)”婚姻的本质和婚姻关系的特殊性要求婚姻规范必须切中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婚姻关系不仅关系到男女双方当事人,而且也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中国当前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而转型时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人们新旧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导致在行为选择上出现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的倾向。因此,国家机关必须审时度势,适时地对现有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对转型期的各种社会问题作出不同的法律救济,以容纳和推进改革社会结构的优化。(注释14)我们建议,在对《婚姻法》进行下一次修改之前,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决定”的形式制定婚姻特别法,禁止在校本科大学生结婚。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当然,也有人从纯粹价值的角度出发,主张自由高于一切,因为“法典应当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法及其确保的秩序在立法上必须对自由退让,它只能是自由的确认者、分配者、保护者而不是自由的否定者、妨碍者。在既定的法之下,当自由和秩序发生冲突时,应当强调自由而不惜牺牲秩序。以秩序损害自由的法本身不是良好的法。(注释15)对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首先,自由是重要的,自由是法律追求的最高价值。但自由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于经济条件,并且从不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政治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注释16)P121-P122片面地彰显个性自由而不顾及其与本土国情的冲突,必然不会融化为国人所心悦诚服的法律资源。其次,自由只能在秩序中获得。马克思曾经说过:”法律是首肯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人的任性的性质。“(注释17)(P179)马克思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自由具有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意的性质,自由是对个别人的任意的超越和对普遍性的认同,自由的这种不取决于任何人的任意的性质是在”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法律秩序中获得的,法律秩序是自由的保障。自由和秩序之间是辩证的、联系的、同一的关系,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冲突。自由永远是相对的,是和限制联系在一起,不明白自由的限制在哪里,就不能明白什么是自由,正所谓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人为了获得整体的发展,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摆脱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利因素的束缚,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限制其自由,我们认为是可取的。自由的价值只有通过秩序才能实现。一旦秩序被打破,自由也就荡然无存。亚里士多德在其传世之作《政治学》中曾指出:法律要获得普遍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应制定得良好(Obediencetothelawslaiddown,andwell-enactedlawslaiddownbywhichpeopleaside)。(注释18)(P88)从法的价值角度看,真正的良法不仅要符合正义,还应当同时促进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才能获得人们广泛的服从,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大学生结婚是符合其切身利益的,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也必将得到全社会的接受和认同。

法乃善良公正之术,(注释19)(P51)不管是权利保障还是限制,其本源都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状。不至于因权利、自由的滥用而导致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艰难。过度的自由只会损害而不是实现自由。一旦违反了“度”的本体性要求,危及的将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注释20)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是我们限制大学生结婚权的现实基础,而婚姻关系的本质及其特殊性更加警醒我们,任何非现实主义的态度都将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坚信,只有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还大学生和社会以更大的自由。

*本文所论及的大学生仅限于高校中符合法定结婚条件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405。

2、欧卫安,论行政法理念的更新,行政与法[J],2004(8),P84。

3、谢小静,论高校的自主管理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P17。

4、石红心,权利需求与司法回应,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P248。

5、培根,培根论人生[M],何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P56。

6、吴宁,社会历史中的非理性[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P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9.P66。

8、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页码未注)。

9、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P80。

10、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J],法理学法哲学;北京:2003年第9期,P42。

11、全国人大办公厅研究室,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宁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P20。

1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P80-P81。

13、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P291。

14、刘文学,程乃胜。自愿婚前医学检查的法律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2):P184。

15、龙文懋,自由与秩序的法律价值冲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P191。

16、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P121-P122。

17、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P179。

18、周天玮,法治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88。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3篇

家庭教育好差深受传统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自然会产生较好的家庭生活习惯和行为。良好的家教,规范的家风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感染和影响,最终促使一个习惯良好、行为规范的家庭诞生。但同时,家庭习惯和环境的好差又深受家庭主要社会关系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在家庭社会关系中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的成员,由于他们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他们的言行在家族或家庭中起主导作用,对整个家族、家庭的影响力更大。所以,社会地位较高的家族或家庭成员更应该自觉地培养和完善良好的个人道德行为规范,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积极发挥出表率作用。因此,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必定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2家长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启蒙老师

2.1家长品格与行为

家庭是大学生生活与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大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个大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对唤起大学生工作后的社会责任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的言行、习惯及行为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宣染作用。同时,家长自身的习惯与行为的好差,更会引起大学生的直接效仿,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变之为他们自己的习惯和行为。家长的品格与行为受到家族及家庭中长辈们的影响和传教,一个良好的习惯与行为可以世代相传,发扬光大。同样,一个陋习明显的家长或长辈,其言行举止也一定会传承到家族的成员之中,并相互作用。因此,家长的品行与行为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作为家长,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基本素质和道德行为的修炼与提高,不断规范和完善自身的言行和准则,努力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做人做事榜样,为培养好下一代做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家长品格、行为的修炼与完善,又受到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强化社会公共管理意识,净化社会空气和土壤,加强公民社会道德意识教育,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大未成年人和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主流和社会正能量,促进全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同时,还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用情管家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设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逐步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加强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制度建设,努力使社会道德状况向着好的方向转化。

2.2家长义务与责任

义务是指公民按法律规定在政治上、法律上、经济上和道义上应履行的责任,责任是指一定范围内应该做的事务。家长对大学生的义务与责任就是要自觉培养、教育他们健康生活,努力学习,遵纪守法,服务社会,使之成年后成为对社会负责任的有用人才。家长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主要表现在情感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和上进教育等方面。每个孩子出生后,最早看到的亲人就是母亲,随后便是亲人、亲戚及好友。孩子在婴儿、幼儿时期,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培养非常重要,健康的习惯,良好的家教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极为重要。特别是孩子3岁左右时期的培养及家教更为重要,很有可能影响孩子的终生。因此,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换好家庭角色,克服一切困难,认真担负起培养和教育孩子的义务与责任。家长义务与责任的履行,实际上也是家长自身做人处事行为习惯的表现过程。尽职的家长会自觉、主动担负起培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与责任,同时,也会注重家庭教育气氛和生活环境的培养,努力营造积极上进,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的心灵从小定格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家长在培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完全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意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很困难的。但作为家长,一定要履行做家长的义务和责任,正确处理教育子女与自身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无论工作多忙,必须合理分配好时间与场所,花费一定的时间用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认真、踏实完成做家长的义务与责任。同时,家长还要完善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与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平时注重读书学习,勤于思考问题,为子女树立爱学习的榜样。

3家庭教育对90后在校大学生的影响

3.1心理影响

心理是指人的思想、情感等内心活动,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家庭教育对90后在校大学生的影响胡旭宇摘要: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将一直影响到他们工作后的过程。90后在校大学生的自身特征与80后相比,有所不同。他们的生活条件更加富有,家庭环境更加优越,四二型的特定人为关怀与溺爱,使他们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信息时代进入家庭生活,电子产品握在市民手中。家境较好的90后大学生从小便开始接触或使用手机和电脑等物品。他们的视野较早的进入到信息世界,接触到成人社会生活,萌发出功利主义、崇拜金钱和相互攀比的思潮。同时,由于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增大,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导致心理失衡,造成他们对社会现象产生较多的误解。家庭教育对人的心理影响较大,尤其是对90后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更大。90后大学生从小与父母及家族成员生活在一起,衣食起居,形影不离,家长或家族长辈的言行举止及日常生活习惯始终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同时,90后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他们从入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一直在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各种辅导班、提高班占用他们大量的课余时间,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学校按等级分班,分数排名的方式方法使他们逐步对原本应该了解掌握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倦和烦恼。学前的快乐与学后的不快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上社会竞争压力影响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使他们心理出现了波动情绪,发生了严重的分化,学习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进入大学后,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之间的各种差距更加拉大。这就需要家长从心理角度出发,细致观察和认真分析大学生学习产生厌烦和学习成绩下降的内在因数,从而找出真正的原因,耐心疏导,反复沟通,逐步解决,使他们用良好、稳定的心态投入学习,并完成学业。家庭成员或家族长辈要自觉担负起疏导大学生心理的义务和责任,要特别注重自身的良好心理品格的修炼与培养,转变教育理念,从心理疏导和聊天谈话方式做起,探讨积极、健康的心理教育方式,努力营造和谐、自然和健康的家庭环境。同时,把家风教育引入日常生活,倡导智力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走出校园后有着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因素,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变化。

3.2学习影响

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行为,它包括阅读、听课、仿效和研究等形式。家庭教育对学习的影响作用非常之大,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源于家庭的生活习惯和启蒙教育。一个人在幼年时期的生活习惯直接受家庭的影响,虽然上学后也会受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但决定性的影响因素还是来自家庭。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家庭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族长辈及家长要养成自身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行为,在家里培养大学生爱好读书思考的习惯,引导大学生明确学习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触到获取和掌握知识的乐趣与价值。同时,有效将理论知识学习和生活娱乐相结合,逐步使他们懂得掌握知识和学习文化的现实意义。家长还要规范好自己的言行,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思考,与大学生保持学习上的一致性,绝不能在他们学习的同时,自己娱乐享受,给他们造成负面影响。家庭必须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家长要尽力满足大学生的学习要求。有条件的家庭可拓宽大学生的学习思路,扩大学习范围和技能,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要提供有效的学习用具。特别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与社会接触较多,消费标准会有所提高,家长有责任限制其生活标准超高,但对于其学习用品的要求,还是应该尽可能给予支持。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去获取知识和技能。对于90后在校大学生的家庭,家长的责任更不能松懈,不能因为孩子不在身边,就放任自流,不加约束。家长要与学校保持联系,共同承担教育大学生的义务和责任。家长可运用网络、电讯等现代通讯手段时常与大学生保持联系,也可定期走访学校,了解和询问他们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引导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理性思考社会现象与人生目标。家庭是大学生的根据地,家长是大学生的经纪人。作为长辈和父母,家长一定要关心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给他们传递积极、上进和健康的社会正能量,努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3.3品质影响

品质是指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出来的本质。人的品质高低决定人生的追求目标,人品高低、好差也深受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个家教规范的家庭可以培养出品质良好的人员,一个修养较好的人员一定出自于家教良好的家庭。因此,家庭教育影响人的品质和道德,也决定人生的目标。家庭品质培养与教育主要来自于家族文化和习俗的传承以及家长自身的言行与品德,同时,又受到家长自身教育程度和社会环境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基础是道德培养,成才先成人,许多家长从小就要求孩子做到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这在无数的家庭已成为传统教育。家长从小就必须引导孩子追求诚信、善良和上进,逐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规范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孩子进入学校后,配合学校共同完成应尽的教育义务和责任,使孩子成年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对于90后在校大学生的品质教育,家庭及家长依旧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大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行为也反映出家庭及家长所投入的教育力度,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无论发生任何情况,家长首先要与孩子及学校沟通交流,问明情况,明理是非,查找原因,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绝不可以凭感情办事,袒护孩子,责骂学校,更不可以打骂孩子,激化矛盾。家长要耐心细致引导孩子,反复与他们交流沟通,交朋友,在和谐的气氛中,使他们接受和感触到家长的教育用心之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品质影响较大,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的最朴实的教育将一直影响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以及走向社会后的自我发展和终身目标。因此,家长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启示工作,在家庭积极灌输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美德,弘扬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追求健康、上进的生活方式,释放社会正能量,全力配合学校把90后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合格人才。

4结束语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4篇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大量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最终导致应届毕业生的总体规模不断增长,据教育部预测,我国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727万人,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目前,自主创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尽管大学生创业能为实现个人梦想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契机,但是社会各界人士依然对大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持怀疑态度,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的社会大环境是否适合大学生创业?相应的扶持政策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质,但社会阅历和人脉关系网浅,其创业成功的概率是否比其他类型创业者高?再次,部分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就开始创业活动,能否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有限的时间是更应该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还是学习与创业能够兼顾?为了详细了解目前大学生创业相关问题,课题组选取了九江本地的九江学院、九江职业大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校,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0份,除去数据不完整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85份。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级、学历、专业、创业兴趣、选择自主创业的因素、创业存在的障碍等。

2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

2.1九江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

调查结果显示,有59%的大学生表示对创业感兴趣,明确表示没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所占比重比较低,仅有15%,这说明九江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比较强,而在有兴趣开展自主创业的学生中,男性大学生占85%,女性大学生占15%,这说明性别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识有着强烈的影响。对于“当创业和学业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这一问题,有69%的被访者选择边学习边创业,剩余31%的被访者选择了找人业务,没有任何被访者选择休学创业或彻底放弃学业去创业。这表明,更多的被访者还是更愿意选择先完成学业,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取得毕业证书较之自主创业还是更能提供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就业机会,九江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具有一定的理性。

2.2九江高校大学生创业目的比较明确

本次调查关注了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大学生认为“创业能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有30%的人表示“创业成功能使自己和家人的经济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认为“创业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的比重约占被访者的14%;完全是为了挑战自己的能力而选择创业的比重非常低,仅占8%。总体而言,九江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创业目的比较明确,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创业的首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或直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2.3九江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障碍

对于“你创业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这一问题,约44%的被访者选择了没有物质、经济基础,28%的被访者选择了与学业有冲突,14%的被访者选择了没有好的创业方向,6%的被访者选择了创业团队难以组建,有8%的被访者还选择了其他因素,而没有得到家人或身边人支持这一因素则没有人选择。由此可见,良好的物质、资金支持是阻扰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没有得到家人和朋友支持”这一选项没有被访者选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普遍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2.4九江大学对创业必备素质的认识比较清晰

85%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具有较好的组织、领导能力,70%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善于交际,60%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具备吃苦精神,55%的被访者认为其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有60%的被访者认为其应还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只有25%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具备创新意识。由此可见,九江地区大学生普遍对于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2.5九江大学生创业行业的选择多样化

到底该选择什么行业进行创业是每一个想创业的大学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此本次问卷调查设计了“如果创业,你会选择什么行业”的问题,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创业,其比重占到45%,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努力想把专业知识变成自己创业的“武器”;而明确表示会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关的领域来创业的比重也占到30%左右,这说明大学生创业的行业选择日益多样化,已经超出了专业的限制。

2.6九江大学生对创业外部条件有充分认识

大学生创业成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支持,其比重为85%;认为应有广泛的人脉关系的受访者占到70%;另外,有65%的大学生认为具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也是创业成功的条件之一,还有35%的大学生认为“良好的经济形势”也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外部保障。选择”应有一定的办公场所”的大学生比重非常小,仅占12%。由此可见,“资金支持”、“经验和社会关系”、“良好的创业团队”是九江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自主创业时需要的外部条件。

3对策与建议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深入调查和访谈,我们掌握了九江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总体来看,大学生对创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多数同学也愿意去尝试创业,当然在大学生创业时也暴露出职业素质低、社会经验不足、财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从大学生本人、高校、政府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3.1大学生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兴趣来选择创业的行业

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中有一条就是“需求决定供给”,大学生考虑创业的行业选择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只有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去选择相应的行业创业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另外,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行业,有句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毫无疑问,选择创业时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那一行业,这样自己做起事来也能够事半功倍,不至于创业到一半时自己先放弃了。

3.2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的教育

九江的高校已经对创业教育有了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以九江学院为例,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成功创业人员的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并且将“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必修课,积极鼓励学生坚持创业与就业相结合、与地方经济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成功率。

3.3政府要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已经不再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是走与实践相结合的路线,因而大学生兼职成为潮流也就不难理解。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刚刚半只脚踏入社会的大门,对于外界的防范意识不强,这就造成对兼职大学生的各种侵权事件层出不穷。根据调查,大学生从事兼职时,只有16.3%的人与用人单位于签订书面合同。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在兼职时遇到权益受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被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要求大学生超时工作但无法得到相应报酬或从事无安全保障措施的工作。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利受到侵害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财产权利受侵害。如拖欠、克扣大学生的工资,都直接侵犯了大学生的财产权利。其二,人身权利受侵害。一些用人单位不考虑大学生的人身安全的保护,给大学生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甚至存在危险行,如在无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形下从事于化学相关的工作等”,甚至有女性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遭受性骚扰、犯的事件发生。由此可见兼职大学生群体的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一个急需决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二、大学生兼职中权益受损的保护

从调查中得到的情况看,在大学生兼职的过程中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大约有80%的人维权意识淡薄,极少采取维权措施,一般是自认倒霉;还有一部分是自己有维权的意愿,但是不知该如何进行,不知道应该向什么机构进行投诉。大学生权益受到侵犯与其本人关系最为密切,只有大学生自身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平时留在学校的时间最长,与学校关系关系也极为密切,学校应重视这方面的管理,由学校对于大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这样无论是对于兼职大学生还是将来大学生就业都有很大帮助。学校可以与一些正规的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大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侵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学生个人声音太过弱小,可以有学校牵头,组织一个兼职大学生自己的机构,当大学生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上报机构,有机构出面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涉,以集体的力量来进行维权。

无论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维权意识,还是高校加强对于大学生相关方面的教育,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被侵犯的问题。我国法律对于大学生兼职的行为定位模糊,而据原劳动部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虽然“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但法律只是不承认,在校大学生兼职的行为是就业,但却并没有排除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利,是因为“就业”与“存在劳动关系”这两者之间并不等价。既然兼职大学生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那就应该归属于民法的一般调整,或是适用教育部有关的规定,如《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就目前来讲,我国法律中对于大学生兼职的定性身份模糊,而兼职大学生又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只能适用民法的一般调整,或者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等。大学生兼职无论是假期工还是平时兼职,都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一定要明确每条条款的意思,特别是工资、劳动时间及劳动环境等,是否存在潜在的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都应做出事前的确认及防范,也可以为以后的侵权诉讼准备证据。

三、总结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援助; 高校;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3-0117-03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即和谐校园文化,它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以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载体,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环境育人文化。新时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有机整体,不仅独立存在于高校校园环境中,而且还向校园外渗透和辐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发挥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力量,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是以大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无偿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性组织。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作为适应现阶段社会法治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生事物,是我国法律援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工作,在新时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助推作用,为新时期校园精神文化的丰满、制度文化的探索、行为文化的体现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是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和实践

1.法治文化与法制教育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

大学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而具备良好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是建立法治国家的保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因而,法制教育作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党的十首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将法治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也展示出新阶段的法治新思维,为共和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法治新图景。新一届国家领导层不约而同地举起法治大旗,这一方面说明,敬畏法律,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以法治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社会公平正义,帮助人民实现“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中国梦,已经成为一种施政共识;另一方面,只有当法律成为国民必须信仰与敬畏的规则时,人们才可能在这条规则的底线上行走,道德才不会失守,底线才不会被击穿,秩序才不会破坏,公平正义才能让人有所期许。要让人们真正信仰、敬畏法律,就必须以法治之力,去约束权力随意出界,去责罚破坏规则的行为。只有让法律条文真正成为一种实际准则,法律威严、政府公信才能有所依托,人们对法治才可能拥有虔诚的信仰。要使法律成为国民信仰与敬畏的规则,除了通过自上而下加强对权利的监督和制约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公民的法制信仰、法制教育同样至关重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和深化,如何使高校校园文化顺应“依法治国”这一趋势和潮流,进而有力服务于新形势下人才素质提升及发展需要,是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亟须关注并解决的方向性命题。对此,唯有将法治精神、法制教育提升到必要的高度,才能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而丰满、完善、凸显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育人职能,切实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软实力与生命力。

2.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是传播法治文化进而助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必要途径

目前,我国增强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一项艰难而长远的工作。法制教育是一个国家法律知识普及的根本,而对于高校学生的法制思想教育又是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我们必须普及和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近年来,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一是在理论上的研究不断深入,其成果也日渐显现。二是从教学和钻研方式上出现了多样性,且重点突出了法制教育的务实性。三是所研究的内容逐渐走向专业化。四是从教学方法上开始运用比较来更深层地研究法制业务,通过对国外高校的深入研究和适当的引入,采用中外结合的方式为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当前,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做到知法、守法,但在他们的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法律实践能力较为欠缺。随着高校法律课程的开设和普法教育的深入,当今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有所提高。但我们也发现,大学生在法律素质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法治观、法律实践能力欠缺等。不少高校仍存在重视专业素质教育,轻视法律素质教育;偏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育环节,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寻找和拓展法律素质教育的多种模式,使高校法律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且卓有成效。其中,大学生法律援助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法律素质教育模式,它以法律实践的形式拓宽了高校法制宣传、法制教育的途径,通过在校内进行普法宣传、模拟法庭、周日法谈、学术论坛等活动,在校外开展法律宣讲、社区法律服务、义务咨询、案件等活动,一方面使在校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参与法律实践,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从而有利于推进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使法治文化和法律知识向社会传播、辐射,实现了校园精神文化成果的社会共享与转化。在此过程中,对于从事法律援助的学生群体而言,有机地贯穿了理论与实践,理顺了“知”与“行”之间的关联。为法治文化的传播以及法制教育的开展拓展了思路和视野。

3.法律援助有助于“人本思想”根植于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理念核心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环境中的具体体现,其包括四个基本理念:文化育人理念、以人为本理念、整体构建理念和协调发展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理念为其核心内容,也是新时期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理念。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第八条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正是这样一个依托高校学科、人力资源优势,以大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无偿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和辐射。1992年武汉大学首创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开创了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形式,并开始探索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相结合的道路。此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安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纷纷成立法律援助机构。全国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目前,部分群众对社会上法律工作者产生不信任感,并且其许多合法权益未能得到有力的维护,进而转向具有正直纯洁、敢于伸张正气和系统法学教育的学生法律援助,使很多案件也真正得到了良好的解决。

二、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充分体现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职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把握了素质教育的“大方向”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作为大学生生力军的“90后”,他们思想超前,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他们心理承受力较差,易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他们还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面对事情的处理情绪冲动,不考虑后果的严重性。再加上社会竞争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增加等现象的存在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失衡,所以这个时期课堂以外的“隐性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给予学生积极、健康的影响,势必造成教育的缺失和遗憾。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成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去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工作中培养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法律的尊敬。他们在法律服务的同时,能切身体会到司法公正对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从而牢固地建立正义感。从自己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对社会的重要性中,进一步认识自己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后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重任将由他们来承担,他们只有具备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才能在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管理好。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正是素质教育的“大方向”。

2.法律援助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对探索校园文化的育人职能转化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法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将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法律援助重在实践,采用的方法与传统的法律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法律教育往往过于依赖法律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缺乏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在法律援助组织中,大学生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参与诉讼等方式,把法律知识与现实法律现象进行对照、印证,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处理案件的实际工作方法。例如,中心成员通过社区普法、案件等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法学理论去指导实践活动,在校期间就能够得到与职业律师法庭对抗的机会,通过实践来全面、深度认识法律及其环境,进而通过对一个个实践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与多元化,从而提升学生们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在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之余,中心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各地法律援助的状况,先后在黑龙江省内以及安徽、广东、河南、福建等地进行调研活动,采集到了较为翔实的数据,为黑龙江省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此外,工作部还编辑出版了学术专刊《大学生法律援助》6期、《学生视野中的法律之维》2期,从背景、过程、法理分析等角度系统总结了全部案件,从而总结经验与规律用以指导法律实践。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充分表明,其以知识指引实践,通过实践形成能力与素养进而提升知识水平的模式,对探索校园文化的育人职能转化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3.感染周围师生,传承帮带作用,凸显校园文化的辐射效应及深远影响

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从这里走出了300多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共同的经历、精神,使大多工作在法律相关行业的毕业生仍始终关注着中心的动态与发展,并为在校成员提供专业知识、工作方法以及各种支持,体现出了法援人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强大的帮带作用,从深层次折射出优秀校园文化的深远影响。通过十余年来学生法律援助工作的扎实开展,法律援助志愿者立足专业知识,秉承公益心与责任感,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激励感染了无数师生,吸引着大批优秀的非法学专业同学加入到援助队伍当中来,同时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以及社会的尊重、支持和帮助。以法援为原点,将法援精神辐射到全校乃至社会。正是优秀校园文化成果巨大影响力、生命力的完美体现与生动诠释。

目前,大学生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也面临众多问题,如主体不确定、资金保障欠缺、法律保障欠缺等,这些问题的完善与解决有待相关方加强重视与支持等“技术性”措施;另一方面,如何深刻认识“法律援助机构是适应现阶段社会法治发展需要的必要产物”,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大局的角度凸显其作用,进而在更深层次肯定其地位特别是加大建设、扶持力度尤为重要。但仅就高等教育而言,开展并普及大学生法律援助工作对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啻于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和有益的尝试,尤其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向文化成果的转化以及校园文化育人职能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颖.重视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41-44.

[2] 徐柏才.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174-177.

[3] 张淑锵.大学精神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21.

[4] 时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1):18-20.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明修身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2007年5月4日,总书记在《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中,希望广大青年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棋范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作为我国青年中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使高校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四个新一代”,除了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的教育,更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文明修身教育。

一、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重要意义

中央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中进行文明修身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可以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可见,文明修身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明修身教育对巩固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21世纪对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人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等。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其道德意识,做到以德修身,塑造新时期大学生形象是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思考的课题。

二、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主要内容

1.开展基础文明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的言行方式,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和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美化校园”、争创“文明宿舍”等活动中来。

2.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团结协作、谦虚求实、勤俭自强等道德品质。

3.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培育民族精神,倡导修身自省,为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实施策略

1.因材施教,坚持贯穿主线

人的道德层次有所差别。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状况也同样高低不同,参差不齐。因此在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过程中,既要因材施教,分别不同对象,针对不同阶段开展教育。如将“文明修身”渗透到新生入学教育,可以使新生了解“文明修身”的内容、意义,使之在刚迈入高校的大门时就能产生“我已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意识,从而使之在心灵深处树立“做一名合格大学生”的信念。

2.整合资源,注重工作实效

(1)加强“两项教育”

一是加强正面教育。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通过集体学习、竞赛考试、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正面教育,使大学生掌握文明修身的目的任务、内容途径等。二是加强自我教育。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讨论;通过组建“文明督察队”等方式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实践,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从思想上认识文明修身的重要性,从行动上增强文明修身的自觉性、自律性。

(2)发挥“三个作用”。

一是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带头、和批评监督作用。二是发挥团总支、辅导员、班主任的文明修身示范作用。三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3.立体渗透,创新工作载体

(1)通过多种渠道巩固阵地建设

要想使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这一原本不为学生熟知的事物深入人心,首先需要需要巩固完善原有阵地,对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进行全面动员和宣传,如通过院广播站开辟“文明修身之声”栏目、在校报等开辟“文明修身人物风采”及“文明修身大学生论坛”专栏,发表关于“文明修身”的评论文章等。

(2)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制度建设

同法制建设一样,实施“文明修身”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建章立制”、“德法相济”。将“文明修身”渗透到学校规章制度、校纪校风的建设中去,也是“立体渗透”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推出“文明修身条例准则”,将其作为学生的评优、评奖、德育评估、学年鉴定等作为评比的一条重要依据。使文明修身同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通过不断总结,可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推动“文明修身”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沈兴全,吴淑琴,张晓辉:实施文明修身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增刊)

[2]倪鸿雁,施进华.文明修身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1,(3)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中指出:"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以得出,校园文化是由广大师生共同营造的品牌文化,它作为学校精神传统和作风的综合体现,客观地营造了一个育人的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感召力。

一、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学为主要空间,以大学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具体来说,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为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精神等转化为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

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平台,通过开展学术、科教、美育和社团等活动,积极构建以现代社会主义和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思想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其活动的开展必然离不开高校文化为其提供的良好的环境。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程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的物质形态,包括卫生环境和绿化环境,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等硬件设施。整洁的校园环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美感,一条标语、一座雕像都会对学生产生美的教育,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拥有美丽心灵,形成优秀人格。同时先进的硬件设备,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食粮

校园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它包括师生的观念、校风、学风等。良好的学风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生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风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它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品格、磨练人的意志、激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最佳的精神环境条件。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修养、内在素质具有不可低估的熏陶作用。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我们熟悉的校园制度主要有教学管理、校园环境管理、生活行为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能为大学生文明举止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的氛围,对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从而使高校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的来说,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调节、约束、规范和导向作用。此外,作为"大学人",我们应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二、 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新园地,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建设好高校校园文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 坚定地把握社会主义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即要使先进的思想道德内化为人的自觉行为。要完成这一目标,校园文化建设须走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最前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2、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听取学生的心声和采纳他们的意见,从而建设一个更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大学环境。鼓励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知识面,还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锻炼其能力。总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在实践中促进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性。

3、 丰富校园文化环境内涵

先进校园文化环境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需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要完善学校软、硬件设施,如建设现代化开放性的图书馆,聘请教授开展讲座等来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此外,要注重课堂环境文化建设,周边环境文化建设,学生生活区文化建设及网络平台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校园文化这一载体。校园文化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实现高校教育过程中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2]陈展.校园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9篇

(一)学校医疗机构整体满意度低

校医院是公费医疗的服务提供者和医疗制度实施的执行者,在高校公费医疗制度中曾扮演重要角色。在本次调查中,只有4.3%的同学表示对校医院医疗水平十分满意,54.2%表示一般满意,28.9%表示不满意,12.6%表示十分不满意。对于学校医务人员的态度,只有3.5%的同学表示十分满意,55.0%表示一般满意,29.9%表示不满意,11.6%表示十分不满意。总体来说,只有1.3%的同学对校医院的整体满意度十分满意,70.8%表示一般满意,22.3%表示不满意,5.6%表示不满意,医患双方矛盾较严重。

(二)保障范围狭窄,报销手续麻烦

调查的同学中,对于医保的缺点进行分析,有29%的大学生认为报销手续麻烦,占比最大,而参保价格过高以及医疗资金负担太重所占的比例较少。对于医疗保险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34.7%的大学生认为报销繁琐,30.4%认为报销范围过窄,只有18.1%认为公平性不足和15.7%认为参保费用过高。同时,针对医保存在缺陷的调查,有24.2%的学生认为放假期间的事故不能报销。大学生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大学生医疗保险范围不能覆盖全国导致该制度的保障作用受到质疑。综上所述,应该要改进报销手续以及保障范围,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购买医疗保险。

(三)大学生作为消费者,报销的额度不能与居民相提并论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只属于成年人消费者的角色,医疗保险的报销额度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参保热情及长远利益。对于医疗保险如何完善的调查,20%的大学生认为必须加强服务水平,其次针对是增强医疗水平和报销金额增加这两个方面,比例各占19%和17%。针对如何完善医保体系的调查,有23%的大学生认为医疗保险必须增加报销的金额。面对当前物价的不断上涨,医疗、药物的费用的逐渐提高,大学生医疗报销的额度不能与居民相提并论,建立符合大学生群体实际利益的医疗保障显得更为重要。

二、在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后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还是处于初期探讨阶段,存在上述问题只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低水平”的目标决定了在校大学生看病就医的局限性

政府一直强调目前城镇医疗保障体制的发展目标是“广覆盖,低水平”,其中“低水平”,就決定了即使大学生加入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制,所能得到的保障也将是有限的。首先,新的保障体系所能支付的资金数额与实际医疗所需费用存在较大差距。当出现重大疾病或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时,医疗保障体系只会根据报销额度的多少为参保患者报销其中一部分的医疗费用,同时还有报销的最高额度限制。而且新制度的门诊大病和住院只是对某些特定的病种进行报销,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全部的医疗需求。其次,医保基金所能报销的药品种类少,一些治疗重大疾病的特效药品却不包括在报销的范畴之内。而且大学生就医通常还要先自垫医药费用后才拿去报销,加之现在药品价格居高的情況,对于患病学生而言,就医仍然有巨大的经济压力。

(二)放假期间不在本社区发生的医疗事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校大学生寒暑期放假或在外实习期间不在本社区发生的重大疾病或重大意外的医疗事故,尽管不同地方的高校因地制宜地作出了适合本地方的相关规定,但是,就目前来说,在全国范围内,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可行的规定体系。造成许多大学生虽然入保,但是由于其地域距离相差太远和地方规定的不完善等因素,在寒暑假放假或在外实习期间不在本社区内发生的医疗事故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稳妥的解决。这种不完善的制度必然会给大学生的看病就医和各种医疗费用的报销以及问题的解决带来许多麻烦。

(三)政府取消资助后给医疗基金带来负担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人数将越来越多。而且,把在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制后,便取消了政府的直接资助,缺少了一个重要而稳定的资金来源,这将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医保基金的运行负担进一步加重。另外,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人数相比起城镇居民来说相对少得多,大学生总人数占城镇居民总人数的比例低,那么,缴纳的大学生的医疗保险的费用对于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的总缴纳费用来说,其所占的比例也是很低的,所以大学生缴纳的保险费用对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帮助是杯水车薪的。而且,医保的新体制规定了大学生的医疗保险不独立设立账户,而是将剩下的医保基金全部归入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的基金当中,这样一来,不仅加重了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的负担和压力,同时也相当不利于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储备资金的积累。

三、进一步完善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和分析,为了进一步完善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的法律制度

国家应出台综合性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立法,明确政府、高校、医疗机构和大学生个人四个主体,在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规定大学生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中的各地收费标准、给付标准、报销范围与支付方式,明确问题出现以后各方的责任机制,尤其是当医疗问题发生时,能够更快地确认责任主体,高效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督促各方主体自觉履行自身的义务,保证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充分保障大学生应享有的基本医疗保险权利。同时要将高校对大学生疾病预防等工作内容及责任纳入法制的范围。

(二)探索构建覆盖全国、贯通所有的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格式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流动性较强,尤其是大学生在寒暑假或外地实习期间,若在异地不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平等的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结算或医疗服务水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他们就医,且甚至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出现由于治疗费用太大,资金短缺而迫不得已地拖延病情,以至于把小病小痛拖延成重大疾病等的不良后果。因此,国家应该构建覆盖全国的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创新联通全年、处处受保的医疗保障形式,统一医疗保险的缴费金额和报销比例,让在校大学生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三)引入社会力量,发展大学生群体的医疗保险

足够的资金是保障参保人的最根本条件。在政府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为动员和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必不可少。我们要建立一个专门性的大学生医疗救助的公益组织,发挥社会上其他慈善公益组织的力量,利用他们的权威和知名度,来广泛筹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款。一方面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医疗保险投保上的经济补贴,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患重大疾病的大学生提供医疗方面的资金救助。探索模仿美国的医疗模式,利用蓝盾、蓝十字等数家著名的非营利性保险公司提供多种医疗保险服务,鼓励非营利医疗机构的发展,能够未解决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带来方便。

(四)强化政府管理,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医疗保险水平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111-03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更是党的十对全体国民提出的重要课题。在高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认同度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师生通过网络进行的校园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是校园文化内容得以表达和实现的条件与载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因素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创业意识、成长意识的形成,也给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挑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和内容,把符合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先进科技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渠道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师生共进”的和谐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化,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文化的交融与繁衍日益广泛,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政治性特征隐性存在于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活动中。受西方不良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片面追求个体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俗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潜性教育作用和渗透作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精神已是当务之急。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文化的认同度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高度自主的创造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建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形式,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不断提升青年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创建、参与中的互动、开放、平等又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网络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在参与、互动、创建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形态进行传导和散播。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高校网络文化的视野中加以思考,以校园网络文化为载体和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建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关涉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对社会文化“热点”和学生思想“兴奋点”的内容要深度挖掘、深入解读。在理论课课堂上围绕“热点”问题,选准时机,找准事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深入挖掘其教育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引导教育。

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高度开放的社会性为大学生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载体移动方便,信息来源高度开放,交流共时互动,传播跨越时空和身份界限”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它还“打破了校园疆界,破除了地狱鸿沟”。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架构了桥梁。此外,校园网的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但同时又易引起学生对信息资源内容的误解,对信息处理的错误观念,导致信息污染、信息过载的现象,这又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文化选择功能,“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各种环境影响进行选择和调节,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甚至转移环境影响的某些因素,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轨道,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情景”。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应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维护主流文化,批判异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

3 高校网络文化复杂的价值多元性挑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网络社会是一个充斥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尖锐矛盾和冲突的纷繁芜杂的多元世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对现实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网络文化的共同反映。信息来源的开放性带来了内容的多元化,加之新兴社会文化传播方式以更为自由的传播途径,无孔不入,使各种社会舆论信息良莠不齐,这些状况冲击并消解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导致少数学生社会道德生活呈现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维护和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困难和障碍。面对如此复杂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整合功能。要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性,积极提升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有效地传送给受教育者,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与自觉追求,并始终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有序发展和谐共存。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对校园网络文化呈现出的多层面、多渠道的不同声音分门别类,有效识别,唱响主旋律,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新阵地。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

高校网络推动了大学生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合与发展,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性愈加强烈。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虚拟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完全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从虚拟空间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满足。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无助,缓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但同时,网络中的污浊和混沌也在腐蚀着他们的意志和心灵,迷惑他们的行为选择。高校网络文化的这种特性对大学生性情的培养、行为的规范增加了难度,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同时,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研究,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高校教师与学生作为建设主体,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网络渠道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因此,依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鲜明的育人导向功能,探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如何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准确概括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网络文化的特殊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围绕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先进理念,对高校网络文化功能的研究应以育人为主旋律,构建智育、德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研究模式。

1 智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能的锻炼开发大学生的智能。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性研究,积极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高校校园教育网络,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愿科研、自专学术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智育功能。

2 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艺术,遵循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将学生内在需求和时展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着眼于时展语境,利用校园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新途径,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美育,是指以美育人,使大学生在美的创造和鉴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渐实现心理更加健全、人格更趋完美、个性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大美育”观为指导,高校网络文化内容要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例如,网络文化内容按照美的内涵分设“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专栏。“内在美”专栏可通过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优秀作品的正能量的发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在美”专栏可设置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打造青年学生喜爱的时尚、健康主流,在传递富于美感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对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以正确引导。

4 行育,主要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教育,加强高校网络的行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网络建设要抓好网络舆情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关注校园网、博客群、网络社区、BBS论坛等网络空间,真正参与相关内容的建设与交流,建设公平、公正、和谐、友好的网络舆情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高校网络主流舆论。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积极主动研发网络产品,如师生共创微电影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大学生喜欢的个性化沟通平台,如博客,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5 教育,指大学文化育人既要通过显性教育方式。如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具体形式来实现,又要通过隐性教育,即大学的学风、教风、校风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和“润物细无声”的隐性途径来实现。这就要求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在高校网络文化中营造和谐、唯美的校园文化,注重寓教于“境”。如将学校的校史、优良传统记载于网络文化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独特气质和校园气派,自觉地融人到校园情境中。此外,校园网络文化还应匹配相关课程教育的教育资源,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相关人物的介绍、评论。通过榜样人物实例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高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根植于社会,容易受到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受到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碰撞,更易呈现思想纷呈的局面。因此,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原则,以培养德育、智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效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开辟了高校校园网络并将其作为“第三课堂”与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的“第二课堂”并驾齐驱。网络课堂具有超越时空、随时随地开展工作的育人优势。因此,优质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协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 建设优质高校网络文化,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网络既是舆论阵地,又是思想宣传阵地。对高校来说,积极采取措施,创新方法,开拓路径,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管理,营造健康、积极、文明的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建设和谐、优质的高校网络文化,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基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的现实问题。例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实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目的;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现存的社会问题,不被现实问题所困惑。强化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使高校网络真正成为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阵地,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校校外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 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c)-0196-01

高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结合毕业实习,进行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是高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素质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扩招后,毕业学生数量剧增,高校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压力增大,指导学生人数和工作量成倍增加,而高校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扩招后对学生培养的需求,如专业教师数量与水平、教师科研项目数量与经费、科研仪器设备数量与质量、专业实验室数量与面积,等等,很难满足对学生培养的需求,导致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因此,高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将部分学生送出校外,在校外企事业科研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大幅度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为此,武汉工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近10年来,进行了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提高生物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关工作,另文报道。为了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充分认识大学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现将高校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作如下探讨,以期为高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1 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要创新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因此,高等学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时代的要求。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与校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高校扩招后,由于高校在师资、场地、资金、固定资产、设备、图书等诸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的限制,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呈下降趋势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我国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任何一所高校仅仅依靠自身校内教育资源,是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合格人才的。高校校内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而校外的社会资源是无限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除了大部分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外,将部分学生送出校外,在校外企事业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一方面,可以减少校内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人数,降低工作压力,提高校内毕业论文质量;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结合校外单位科研、生产和应用的实际选题,真题真做,研究工作条件、环境和经费有充分保障,研究结果对所在单位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校外单位满意,达到了互利双赢的效果,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校外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3 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论文选题和研究,要结合校外单位的科学研究实际、工程技术开发实际、产品研发与应用实际,研究目标是解决企事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与生产实际问题,从研究选题、资料查阅、实验设计、科研实验、数据处理分析、论文写作等,学生都要在校外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方式的锻炼,可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素质和水平。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a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345-0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跃校园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办好有特色学校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国家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承担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角色。然而在两项任务进行过程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校园文化受学生价值体认差异影响而难以达成共识,校园文化的传播缺乏有效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面临着形式单一、实践教学匮乏的瓶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急需寻找提供新的方法和资源。然而二者之间恰好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教学与管理割裂开来,各司其职,教育资源不能高效组合,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又影响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因此,在我国大力倡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现状与工作需要,寻找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途径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对此问题做以探讨和研究。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一)二者育人的根本目标一致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称学校文化。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内和课外文化思想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通过师生互动得以体现和形成的,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构成来看,校园文化包括外显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内隐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它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学校建设的灵魂,是决定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高职院校在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都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学校打造成文化养成之地、文化交融之地、文化创新之地、文化传播之地、文化引领之地、文化交流之地。这些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之一。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侧重不同,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二)二者内容交叉,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健全的、开放的、自由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具有交叉性,形式上具有重合性,例如,校园文化中传达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等观念正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常用的形式,如爱国主义的演讲,三观教育的讲座等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载体和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可以互通有无,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实践价值

(一)加强学生对学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慢慢实现的,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校园文化的感悟和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也需要必要的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融入课堂,给予学生明确的分析和指引,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学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使学院文化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教材建设取得成效,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未能与其他工作部门一起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等综合育人的良性体制,理论教学和环境育人未能有效结合,未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导向作用和全程覆盖作用。而此次课题中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全新的视野和方向,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开辟了新的教学资源,能够开启思政课教学的新局面。

(三)提升学院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从理论到实践”,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校园文化注重“从实践到理论”,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炼、总结出理性知识,验证和发展科学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更多符合时展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能够有效地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提升是极大的促进。

(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院一直强调全员育人的理念,就是要将各部门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理论育人、实践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统一的有效机制,营造育人的良好氛围,改变了以往教学与管理割裂开来的局面,将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三、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途径

(一)校园文化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设一定的学时,设置教学专题,向学生介绍本校校园文化中的精髓(如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使学生直接的触碰到校园文化的内涵深处,并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和领悟校园文化的内容。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积极渗透校园文化的内容,包括学校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等,使校园文化中坚持的主流思想和精神在学生的生活中时刻闪现,潜移默化的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二)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与本门课程内容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期内主动去参与实践。并要求学生在活动过后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交活动的心得体会,作为实践考核的一个部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更加留心,注重体会,避免了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也可以实现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即可以减少教师自行组织实践活动的麻烦,避免重复劳动,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保证学生可以有充足的精力完成各项活动。

(三)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工作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因为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具有优势,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具体意见。尤其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和具体形式的设定上,可以与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群策群力,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实现理论育人、实践育人与环境育人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岩.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二识[J].江苏高教,2006,(2).

[2]吕广南,罗丹桂.对高职“两课”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3]朱振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5).

[4]覃晓晗.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拓展——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于松.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7).

[6]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张红.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职业圈,2007,(1l).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校园网络舆论是构成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舆论的整体走向和趋势有重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内涵的概述、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分析、高校在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等方法推动促进健康向上校园舆论环境的建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在传播内容、服务功能、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是政府洞察民意、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窗口[1]。以校园网为载体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及话语权的提升[2]。对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水平,对于促进高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网络舆论的内涵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校园网建设的主流媒体网站及其举办的bbs(电子公告系统)等载体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3]。校园网络舆论具有传统舆论社会意识性、公开传播性、评价引导性等共同性特征。133229.cOM同时还融入了互联网独特的交流性、开放性、及时性、针对性等特征,由于其与高校特定的区域文化密切相连,在舆论主体、客体、数量、质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功能表现等要素构成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特点:自由多元,分散性特征明显;个性张扬,开放性特征明显;偏激盲目,非理性特征明显。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高校热点,学术上的争鸣,校园内部改革,以及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问题。大学师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焦点事件的意见并由此在网上引发广泛的社会议论。随着点击率的攀高,跟帖和发帖数量的增多,各种观点、意见通过相互交流、整合后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舆论定式及舆论环境,个体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识也通过整合而成为一种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意见。

二、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思想和兴趣。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接受行为逐渐依赖于校园网络,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校园舆论环境,校园网络舆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个性化、多元化[4]。网络身份隐匿性使得大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极大自由度,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顾虑很少,大多为真实的意愿表达和心声倾诉。青年学生思想和视野具有多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每个人对事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网络舆论一般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是无数个网友个人观点的汇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校园网上,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言论,甚至对现实不满的声音,都可以被容纳,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机会。

2.现实信息放大化[5]。从“芙蓉姐姐”、“胡戈恶搞”事件到女青年“虐猫”录像等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种种事例表明,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学生民意表达的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场”,网络就好比一面放大镜,现实生活中微小的变化、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包括个人行为等一旦公布在上网,就会成为焦点内容和中心话题,从而引发大量热烈的讨论。

3.“意见领袖”平民化[6]。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在高校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编辑、权威人士的评论左右舆论,他们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校园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完全可以抛开现实社会中年龄、社会地位、资历、学历等的区别,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到任何因素干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学生,都可以通过不断发表帖子,赢取高点击率和高回复率,久而久之,产生号召力、公信力和权威性,成为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

4.舆论内容多为感性表达,情绪化色彩浓厚。网络的隐匿性特点增加了网络言论的开放性,同时也减少了言论的原则性和理性化色彩。在网上发言,因为身份隐匿,发言者不用考虑承担责任的问题,加之大学生易冲动,在网上容易出现过激言论及情绪宣泄。同时,部分学生网民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导致网络舆论的内容带有很严重的感性色彩。

三、当前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堵”不重“疏”,缺乏“引导”的主动性[7]。目前,校园bbs已经成为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场所,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针对出现在校园bbs上的负面言论,尤其是学生关于学校管理事物方面的负面评价,在大多数高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很少能做到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正面回应,采取的措施多是让网管员删除帖子。这种“堵”的做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更容易招致学生们的反感,诱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高度自由的网络世界,更是如此。网民具有自主选择权,一旦网民觉得知情权与发言权被剥夺,他就会选择另外的阵地如微博来发表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助长矛盾的激化。

2.重“平台作用”,轻“媒体效应”,校园网络媒体的主阵地作用未能完全发挥。高校网络媒体应该达到的效果是通过网络整合和联合校内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以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使学生产生比接受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加逼真的“沉浸感”,从而使宣传效果最大化。但是目前由于硬件设施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校园网络新闻媒体仅仅是为校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上网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上仅仅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简单陈列,网络其自身作为“媒体”的作用,“多种手段,一个声音的动态立体传播效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3.重“宣”,不重“教”,高校网络媒体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要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最主要的是靠广大网民,也就是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的提高和文明上网意识的加强。高校网络媒体不仅仅具有宣传功能,而且由于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高校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因而具有育人功能。高校网络媒体在现实中主要着重于事件的报道、动态讯息的传递,仅仅停留在舆论育人的层面上,在实践育人方面还未能充分挖掘,不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到正向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四、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

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正确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首先应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充分认识并拓展网络功能,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其次是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建设基于校园主网的校长在线、学工在线、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可以使网站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整合内容、创新形式,逐步规划覆盖校园生活的全方位,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最后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多种网络应用。学生既是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开发者,他们贴近自身需求开发设计各类网站、主页,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既能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又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在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建立网上文化课堂等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掘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隐性舆论宣传载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辩论赛、网站(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咨询服务等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提高学校引导舆论的能力,为引导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广大师生在享受互联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各高校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渠道,强化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及网络“慎独”境界的教育,不断提高网民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等内在的道德制约力,使他们的网络行为能够自觉地置于正确的善恶引导之下,进而增强网民在网络舆论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及自我控制能力,并有效提高其信息道德,使其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要加强对校园宣传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自律,要培养其社会良知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严格的自律精神来约束自己,认真地履行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公约,积极地倡导文明办网,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4.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8]。博客团队建设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升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班级同辈群体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益网络知识的效率。

五、结语

总之,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将网上虚拟延展到网下现实,将网络虚拟空间有机结合到校园现实中来,倡导并建设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塑造大学生的校园网络责任,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导向。这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玲.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之思考.文教资料,2009,(10).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8).

[5]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思想理论教育,2006,(3).

[6]孙超.论高校新闻媒体的系统整合及其作用互动.理论月刊,2006,(11).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校报 和谐校园 舆论引导力

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高校更好地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的校报,是高校的主要思想舆论阵地,在及时引导舆论控制舆情、维护学校稳定和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传播校园先进文化传承文明、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升高校校报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舆论引导能力,促使校报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是校报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一、高校校报要坚持“三贴近”,始终围绕和谐校园构建开展舆论引导

高校校报作为思想舆论的主要阵地,要实现自身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就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校报面向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和教职员工。高校校报要正确引导师生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动员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敬业乐学,强教兴校,自觉参与到和谐校园的构建中。据笔者调查,尤其是进入大学不久的青年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方式的转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产生迷茫心理,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有大把的时间不知该如何度过,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消极悲观心理,逐渐会将精力放在玩游戏、看电视剧上,形成不良习惯,从而对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和谐校园的建设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对此,校报要发挥正面引导学生的功能。这就要求校报做到让学生喜闻乐见,唯有如此,舆论引导才能借助校报这一载体发挥它的作用。校报不断报道校园内新鲜生动的大事、喜事,报道在师生中开展的各种活动,并在报道形式上寓教于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做到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师生,让师生从中既能了解信息,同时受到启发、教育,进而激发广大师生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的热情。

二、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提升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力应把握的原则和实施策略

高校校报在做优、做活学校的重要新闻,保证其真实性、及时性、可读性的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校园文化等重要任务。高校校报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提升舆论引导力,应把握以下原则和策略:

1、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环境。高校校报要起到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积极为学校的建设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要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校报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高扬主旋律,全面反映学校在教学、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宝贵经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反映师生心声,传承先进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全面营造构建和谐校园的舆论氛围。在进行宣传策划时,校报工作者应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找准宣传内容与学校党政工作大局的结合点,增强宣传的贴近性和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做到舆论引导有的放矢。通过宣传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种成绩,坚定师生员工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的信心,看到学校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希望,从而自觉地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团结稳定。比如,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围绕这一主题,《陕西理工学院报》就通过开设专栏,刊登从本校离休的建国前老党员的访谈文章,及各类纪念党的丰功伟绩,展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和学校几十年来发展变化的征文等,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经历的九十年的风雨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绩,营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学校的舆论氛围,让师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和平,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校报工作者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随时了解学校的中心工作及各种制度的调整变化,严守新闻工作纪律,把握宣传教育的主动权。

2、坚持校报的思想教育原则,以对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透彻分析来引导舆论

在思想观念多元化、信息渠道多样化的当今社会,师生员工接受的思想文化信息丰富多样,十分庞杂。近年来,高校出现的有关大学生的学费拖欠问题、贫困生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问题、违纪学生的处理问题,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水电供应、食堂就餐问题等,有关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工资分配、住房等福利待遇问题等等,都是容易引发矛盾的敏感问题。再加上网络的飞速发展,博客、微博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微博易于被围观和“偏爱坏消息”的传播特点,使得这些问题和矛盾引发的师生的负面情绪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校园中传播。若不及时引导、化解,则会人心不稳甚至引起突发事件,那就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生源大战激烈的状况下,学校的未来发展就会雪上加霜。因此,校报应充分利用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及时做出反应,对社会上、校园里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和现象进行评论,引导师生员工冷静思考,明辨是非,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和有效途径来解决事情,避免矛盾激化,这对于维护稳定的校园环境秩序,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热点问题释疑解惑也要讲究方法,尽力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力争把师生员工的“眼球”吸引到自觉维护学校稳定,努力完成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长远目标的大方向上来。

在舆论引导中,要树立舆论新观念,增强舆论感召力,筑牢舆论主阵地,延伸舆论覆盖面,把握舆论主导权,占据舆论制高点。加强舆论引导就要切实加强加大新闻评论的宣传力度,使校报既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也要有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短小精干、指向性明确的文章,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像《陕西理工学院报》就常结合有关教育的重大事件或高校师生中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件开展评论,进行正面引导。如:在全国学习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之时,校报上就及时连续刊发了两篇评论员文章,对“讲话”进行分析解读,引导全校师生在学习理解“讲话”精神的同时,与当时学校的各项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完成“四个大力”而不懈努力。另外,在西安音乐学院突发的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后故意杀人的恶性事件后,《陕西理工学院报》又在“热点时评”栏目及时刊发了由宣传部部长亲自撰写的《请保持对生命和规则的足够敬畏》的言论文章,以精辟的分析、透彻的说理进行引导。

3、坚持典型引路原则,以先进典型引导舆论

高校校报在宣传中要善于捕捉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在教师中倡导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为青年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架设标杆、树立榜样,督促和引导他们去学习、思考并付诸实际行动,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重视抓先进典型是坚持校园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一方针的具体要求,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具体体现,更是弘扬时代主旋律、把握学校工作大局的需要,校报的典型宣传要自觉地为高校的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这个大局服务。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力求做深,尽力展现出他们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形象,使其内容保证全局性,突出先进性,增强生动性,提升感召力。

近年来,许多高校校报都推出和宣传了一批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的事迹和宣传报道教育、鼓舞、感染了广大师生员工,有的还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凸显了校报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实践证明,典型报道是提高校报的影响力和引导力的有效途径,《陕西理工学院报》就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一是通过对国家或省级单位评选出的本校的教学名师或优秀教师、重大科技成果奖的获得者,在校报开辟“名师风采”栏目,刊发人物通讯,对名师进行重点采访和宣传,在全校树立名师形象;二是结合重大节日,对上级单位或本校党委评选出的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开辟了“党员先锋”栏目,推介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三是在校报开辟“青春・励志获奖感言”栏目,让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优秀学生撰写获奖感言,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特长优势。通过这些生活在大家身边的具体人物、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事件、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事例,来教育和引导师生,大家易于接受,能产生情感共鸣。师生们通过阅读感受心灵的震撼,传递榜样的力量。校报对学校先进模范人物进行重点宣传报道,引起了师生员工的关注,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舆论影响。

4、坚持人文关怀原则,以先进文化引导校园和谐文化

和谐校园的文化精神是以人为本,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科学理性而又体现人文关怀。校报是高校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服从和服务于高校办学及人才培养目标,要为高校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发挥重要的宣传教育及引导作用。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关注学生各个群体的发展,倡导“大爱无疆”、“不歧视,不放弃”的教育理念,以先进文化引导校园和谐,着力营造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诚信友爱的校园风气,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精神。

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校报一定要充分发挥校园第一媒体的作用,关注舆情动态,重视舆情分析,科学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提升校报的舆论引导能力,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正确的舆论支持。

【陕西理工学院科研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LGKY11-37)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校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5篇

在新形势下,各类社团层出不穷,大致可以分为实践型社团、学术钻研型社团以及思想教育类社团等。学生理论社团的兴起对高校党组织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社团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可以说,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理论社团的创新和引导。

一、目前高校社团工作的发展状况

由于高校教育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校的招生率持续增高,高校理论社团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主要原因有:

(一)高校理论社团的影响力持续增高

在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都受到固定不变的班级形式的影响,到了大学,这种根据兴趣爱好组建的社团会大大吸引学生的目光,他们享受这种跨专业、跨班级甚至跨年龄的组织形式。社团的组建为学生在社会和学校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参与到社团组建和发展的学生既可以学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技巧,也可以全面提高自己面对困难的应变能力。

(二)参与到社团的人数持续增长,社团类别和数量也在增多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高校组建了内容不同的社团,主要有思想教育类、志愿服务类、文艺类、文化传播类以及体育类。整体人数的增加为理论社团人数的增加奠定了基础,社团的参与人数也从刚开始的几百人增长到几千人。

二、高校理论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现如今,高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生素质、思想教育和社交能力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高校理论社团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关键渠道,不仅受到国家的重视,也受到学校党组织的关心,因此,高校理论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一是理论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到课外活动的关键途径。

二是高校理论社团充当着“先锋排头兵”的角色,是大学生将理论变为实际的重要场所,社团不仅为大学生努力进步成为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动力,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了精神支撑。

三是高校理论社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理论发表等)的过程中,会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自愿去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综合素质。

三、高校理论社团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给大学生创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现如今,高校理论社团组织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除了要带领学生熟悉理论知识之外,还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大学生在实践学习的时候,可以主动去感受社会事物,培养自己改造社会的想法和能力。如此一来,不仅拉近了学生与社会间的距离,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

(二)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

理论社团的进步和发展方向,在高校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科学、文明的理论社团在根本上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味。理论社团既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为高校政治理论的学习创造了愉快轻松的氛围。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表现的主要形式,理论社团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引领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所以说,高校理论社团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品味。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改新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参与的全面性、选择的自愿性。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指的是其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团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高校社团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校园文化中,在活动中不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高校社团的主要成员是学生,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高校理论社团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机会,在交流过程中会提升各自的政治素养,也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现在的大学生受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也得到了升华。高校理论社团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为高校的党组织建设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理论社团举办的课外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带来便利,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