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

定位技术论文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质,定义,目标,定位。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通过对信息的认识、评价、开发、利用、管理等过程的学习与训练,能有效地促进信息创新意识、信息创新思维、信息创新技能、信息创新人格的形成。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一是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初具规模。目前,全省近半数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有些大型企业还设有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达到了4.17万人,占员工总数的3.85%,研发经费达到了72.85亿元,约占产品销售收人的1.0%o。

二是校企合作日益加深。至2012年底,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与国内外100多所大学和200多个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哈电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飞集团和哈电机厂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哈汽轮机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实现了重大突破。

三是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创新成果。依托老工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我省企业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内乃至国际居领先地位或先进水平,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大庆油田采油技术、哈电站集团高等级超临界锅炉等都可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在三峡工程、神舟飞船等国家实施的许多重大工程项目中都有我省的技术成果与产品。

二、黑龙江省高等院校情况

黑龙江省共拥有高等院校78所,年培养毕业生近30万人。近年来,我省加强了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我省高校特色的开放性、综合性的知识创新体系。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是我省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哈尔滨理工大学志阳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已为合作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部级大学科技园,已经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人孵企业,新产品开发数量逐年上升,年产值超10亿元。近年来我省高等院校基础研究水平、知识原创能力、高技术研究开发能力稳步提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生出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无论是承担国家973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项目数量,还是出版科技专著与学术论文数量均逐年上升。

三、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撑情况

如前所述,黑龙江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及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我省拥有一批研究型的有实力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已建成一批部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一些产业科技园,拥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基础条件。但是,由于高等院校在我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不清,高等院校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不明,高等院校对技术创新体系融人性差等原因,我省丰富的高校科技资源并未被企业充分利用。中国科技发展研究研究小组成果显示,2012年,我省人均国际数量位居全国第2,高等院校数量、科技人才数量也一直位居全国中上游。但知识创造能力排名却由2011年的14位跌到了全国第18位,知识获取能力位于第12位,创新绩效更是排到了全国第27位,各项指标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众多资料表明,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不仅落后于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对比同样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也有一定的差距。我省高等院校如何融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四、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高等院校定位

1.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黑龙江省要加快发展,急需眼界开阔、思维超前的领导人才;急需敢闯市场、善闯市场的经营管理者;急需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专业技术带头人;急需熟悉金融业务、熟悉资本运作的专门人才;急需技术熟练、精湛、素质高的劳动者。为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重点建设的装备制造、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产品加工六大基地广揽人才已成为当前的急切任务。就科技人才而言,黑龙江省企业不仅缺乏高素质的科研人员,而且高级技工现有人员也不能适应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工占技工总量的40%以上,而我国只占3.5%,黑龙江省虽高于全国,也只占7%。有好的设计,缺乏好的工艺,有好的工艺,又缺乏能工巧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制约了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如齐齐哈尔一家国有企业近几年引进大批数控机床后,急需大量数控机床操作员,虽有不少企业技术骨干应聘,但应聘者全都不适应岗位职能要求,竟没有一名合格的。省内一些企业由于缺乏熟练技术工人,出现产品有订单,生产缺技工的尴尬局面。

2.辅助企业完成创新能力转化

企业创新能力是指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黑龙江省高等院校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科技资源优势,但科技资源优势并不等于创新优势,也不等于创新能力。黑龙江省的问题主要是科技优势较强,而创新能力较弱。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创新虽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东南沿海地区及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黑龙江省经济腾飞,必然需要创新能力来支撑,而校企合作恰恰是创新能力转化的关键一环。随着我国科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省科技人员必须增强市场意识,高等院校也必须加强开发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创新能力转化密切进行官、产、学、研、金、介合作,促使科研模式逐步由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的封闭性模式转向以开放性、市场化和政府拨款相结合的模式。

3.满足企业知识增长需求

当今知识经济的出现和未来的发展,必将空前地推动和加快产业升级,这将从本质上改变传统产业结构格局,知识密集型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这种变化趋势,为我省产业结构变革展示出新的方向。今后,经知识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由此可见,知识的产业化和产业的知识化将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在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对知识增长需求十分迫切。知识增加是通过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而增加的,知识的增加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创新来自于一个创新的思想、发明或科技的突破。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知识源、技术源和人才源,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其知识创造活动是重要创新来源。黑龙江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要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通过它们的科研活动,创造更多的知识,申报更多的专利,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五、黑龙江高等院校融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对策

1.面向企业人才需求,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

针对我省企业高水平科研人才匮乏,吸引人才困难问题,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鼓励高等院校中高水平科研工作者到企业兼职,为其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以及团队支持,鼓励其围绕企业需求进行科研工作。同时,高等院校可针对企业中高层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培训,打造企业高水平科研团队,促进企业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提高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省高等院校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工业基地振兴,瞄准产业发展重点,集中科技优势力量,尽快建立起一支以高校为主、企业参加的精干、高水平的产学研创新队伍;建立起一支具有国内一流的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基地和具有明显优势与行业特色的创新团队,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科技人才。针对我省人才产业、地区分布不合理、技术工人缺乏等结构性矛盾,我省必须统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主要区域中心城市的高等学校区域布局,建立多功能并形成各自发展重点的大学园区。高等院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定位,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新增专业重点向我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急需的专业倾斜。加强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实施新型工业化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快发展适应我省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第三产业需要的专业,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与成人教育体系,形成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

2.面向企业技术需求,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

我省应加强和完善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功能及其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计划。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要在科技中介组织企业法人转制基础上,积极构建两个平台:一是构建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平台,加强我省重点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以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为骨干,整合有关高校科研实验室,按照我省振兴老工业基地所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行业和领域,单独或与企业共同建立专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确定科研主攻方向。二是构建高校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平台,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科技产业发展。在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统筹下,将高校与相关企业通过科技与人才供求联系起来,促进校企之间的对接与合作。建立高校科技人才、成果信息资源库,建立企业科技需求信息库,推进项目对接和科技合作。鼓励与支持高校建立科技孵化器,联合企业共建研发基地、实验室,共同开展科技开发工作。整合大学科技园的科技资源,发挥和完善科技园的孵化器功能和成果产业化功能。以培育新产品、新技术和科技企业为主旨,优先吸纳有利于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省重点发展行业的科技人才和企业人园创业。

3.面向企业知识需求,促进知识传播共享

首先要加强高校自身建设,增加知识储备。加大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力度。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大师,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快制定和完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包括“龙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龙江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龙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营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努力构建吸引、培养和用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支持体系。探索人才组织模式,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以特聘教授为核心建设创新团队,紧密结合关键领域的前沿学科研究和国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促进学科综合,开发配置人才资源,使之成为我省重要的研究创新基地和研究主力军,为我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P2P、资源管理、Gnutella、哈希查找

1P2P技术简介

1.1概念及特征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是指:通过使用分布资源,借助于分布计算技术来完成关键任务的系统和应用的总称。这里的分布式资源包括计算能力、数据(包括存储介质和内容)、网络带宽和其它资源(如计算机、人力资源等);分布计算包括算法、数据、元数据等,或者是三者总体;关键任务包括分布计算、数据(或内容)共享、通信与协作,或者是平台服务等。

P2P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弱化服务器作用,甚至取消服务器,使分布式系统中的各个节点逻辑对等,这种技术出现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中所蕴含的潜在资源。与C/S模型不同,P2P模型中每个节点既可以是服务(或者资源)的提供者,也可以是使用者,充其量就是提供的服务(或资源)的类型不同。

1.2需求与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入网络的主机增加,可用资源丰富,然而目前的互联网仍然是以C/S模式为主,尤其是Web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Web服务器成为信息的主要提供源,整个Internet系统依附于这些少量的服务器节点,而大量的个人主机中的资源却成了网络中的信息孤岛,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能否发挥这些闲散资源的使用效率(或者作用)构成了人们关注P2P的理由。

1.3P2P与网格的联系与区别

网格与P2P在技术上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在广域网条件下实现资源共享和分布计算。正因如此,全球网格论坛(GGF)与对等网络研究小组(P2PWG)已宣布合并。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网格类似于电力系统,格点(或者节点)类似发电站,通过整个网络输送给用户,相对于P2P,更象是将一些大型资源组织起来,供社会共享,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生物研究网格和网络教育服务网格都可作为其辅证;P2P则泛指闲散资源的组织。

(1)应用面

网格较侧重于重大科学计算和大型专业性的协同,其一个或多个主要节点仍有较重的服务器色彩;P2P提供普通的信息、计算服务,每个参与者明显地兼有客户、服务器双重身份。

(2)访问对象

网格访问计算资源、数据资源、软件资源,相对来说,有较固定的目标;P2P完全是随机访问,随机使用。

(3)安全性

网格中每个节点都有身份鉴定、授权、防火墙保护的能力;P2P每个参与者不保证这些能力,甚至是匿名的。

(4)控制

网格在资源监视/分配和作业调度上仍有较多的集中控制;P2P仅有很少的或没有集中控制,主要靠自行组织。

(5)服务质量

网格确保可靠的服务质量;P2P只有部分的保证,某些参与者甚至是不可信的。以上这些区别是相对而言,随着不断发展和改进,这些区别会逐步缩小。

1.4P2P与C/S的联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许不应该将P2P和C/S模式完全的对立起来,就某项特定的应用,以及特定的时间,P2P网络也许是以C/S方式进行工作的。例如:如果每个用户都有一些软件资源(例如文字处理程序)或者硬件设施(例如:打印机),自然,可以采用P2P的方式进行可控共享,此时,提供打印机的客户(本地的某个进程)就临时充当了服务器的角色。再分析一下目前的Web工作方式,我们更多的应用是文件(或者资料)的查找,Web页面成为文件资源的目录,存储对应文件的主机成为提供者,原理上,该主机可以独立于Web服务器,这也可认为是P2P的一种形式。

2P2P资源发现与定位

目前P2P技术已在文件交换,分布式计算,搜索,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即时通信,网络游戏等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有一些公司在开发基于P2P的平台。但是,无论是通信、P2P协作、分布式搜索引擎还是共享计算和交互式游戏等功能的实现,都只能以很好解决网内资源的迅速准确定位问题为前提。所以,P2P网络中资源发现是及其重要的。

目前,资源的定位一般采用的是“地址查询”的方法,即:每个资源有一个全局唯一标识符OID和一个包含其所在地址的指针P,系统将<OID,P>保存起来,当用户需要访问该资源时,根据OID来查询P,从而进行定位。定位机制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按照实现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两类:集中目录式、泛洪请求式

2.1集中目录式

在集中目录式(CentralIndexServer)中,有一个类似于服务器的节点集中提供资源索引信息。当用户共享资源时,需将资源的<OID,P>向索引服务器进行资源注册,索引服务器中保存着系统中所有资源的标识符和指针列表。当用户需要查找资源时,首先通过资源标识符查询索引服务器,服务器返回该资源的指针,用户通过该指针定位。当定位到资源的存储位置后,资源的下载在节点之间直接进行,与索引服务器没有关系。

集中式的优点是:简单、容易实现。大多数的分布式系统采用的都是这种方法,例如:三种分布式对象计算环境(CORBA,DCOM,JAVARMI)提供的分布对象名字服务、大量的通用目录服务(如X.500、LDAP和NIS)和一些实用分布式系统(如Napster)的资源定位方法等。

集中式的缺点很明显:类似于C/S模式,缺乏可扩展性和存在单点故障问题。

2.2泛洪请求式

与集中目录式不同,泛洪请求式(FloodingRequest)没有中央目录服务器,用户的请求通过所有连接的节点传递,这些节点或者响应该请求,或者在不能满足请求时,将该请求向与自己相连的其他节点广播,直到请求得到响应为止(泛洪)。为了减少广播带来的网络带宽浪费,一般将广播传递限制在7~8跳以内,即如果请求在经过有限的循环广播之后,仍不能得到响应,则发送请求的节点将得到一个错误信息。Gnutella是泛洪的经典之作,Gnutella协议设置了三种机制来控制消息数量的指数增长。

机制一:消息生存时间(Time-to-Live简称TTL)

消息生存时间主要是控制消息在网络中传播时能够生存的时间,是消息头中的一个字段,在消息生成时被赋予一个初始值。当消息被发送出去,其它主机结点接收到该消息时,首先将该消息的TTL值减1,如果为零,则将该消息丢弃掉。否则,发给它的邻居结点。TTL值越大,消息能传播的距离就越远,反之,就越近。机制二:消息的唯一标识符(UniqueMessageIdentification简称UID).

消息的唯一标识符是为了避免一个消息在同一个主机节点重复传播而设计的。UID也被包含在消息头中,每个消息的标识符都是不一样的。当消息被发送出去,其它主机结点接收到该消息时,取出它的消息头中的UID字段,同本地记录的UID列表相比较,如果该消息的UID己经在列表中,说明该主机结点己经看过这条消息,它将直接把这条消息丢弃掉。否则,如果该消息的UID不在本地列表中,该主机结点将储存这条消息的UID到本地UID列表,然后将该消息传播出去。

机制三:路径标识符(PathIdentification)。

路径标识符是为了防止消息循环的出现及指导返回消息按原路返回而设置的。路径标识符其实是一个地址列表,记录了该消息所经过的结点的地址。当一个主机结点接收到一条消息后,该主机结点会检查自己的主机地址是否在消息所经过的地址列表中,若在,说明该条消息已经到过该主机结点,则该主机结点会将这条消息直接丢弃。否则,该主机将自己的地址加入消息的地址列表中,然后发送出去。

以上三个控制机制保证了消息在网络中不会被无限制的扩散,从而确保Gnutella网络可以正常的运行。但是,这三种控制机制也不是尽善尽美,也会导致很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短路效应。

泛洪请求式由于通过广播方式进行查找和定位,因此一般扩展性差,但在小范围内效率高,可靠性好。此外如果在系统中存在一些所谓的超级节点(即该节点拥有大量的资源信息),则可以显著减少带宽的浪费。

目前第二代泛洪请求式的资源定位主要采用分布式Hash表算法:赋予系统中每个节点一个全局唯一标识符NID,通过一个哈希函数建立起资源唯一标识符OID和NID之间的对应关系:NID=HASH(OID),NID与OID是一对多的关系。将资源的定位信息<OID,P>保存到节点标识符为HASH(OID)的节点上。当用户需要查找对象时,首先通过OID和哈希函数计算出该资源定位信息所在节点的标识符HASH(OID),然后将该请求发送到该节点上,即可找到该对象。由于P2P中,任意两个节点可以通讯,并且各个节点上的哈希函数都相同,因此,只要知道对象的OID,用户可以从任何一个节点出发找到该对象。

根据节点的NID与OID之间的映射关系不同,分布式Hash表算法有许多不同的实现形式,如Chord、CAN、Pastry、Tapestry等。目前的最好效率是发现资源需要的路由表长度为logN(N为P2P网络总节点数),查询资源需要的通信量为logN。

2.3现有的问题与改进

如上所述,Gnutella中存在着短路效应。如图4所示,假设Gnutella网络上有A,B,C三台主机,当有消息M(TTL=t)由主机A发出,假设有两条路径可以到达主机B,一条路径是沿Ll(x1,x2,…,xp),路径长度为p;一条是L2(y1,y2,…,yq),路径长度为q。另有一条由主机B到主机C的路径L3(z1,…,zr),路径长度为r,其中有p+r>t且q+r<t。设从路径Ll传递的消息称为M1,把从路径L2传递的消息称为M2。按照Gnutella的传输协议及以上介绍的三种控制机制,从主机A发出的消息,应该能够到达所有的符合以下条件的主机:这些主机距离主机A的跳数小于初始TTL值(从一个主机到另外一个与它直接相连的主机的距离称之为一跳)。按照这条规则,从主机A发出的消息M也应该能够到达主机C,因为存在这样一条路径(y1,…,yq,z1,…,zr),该路径长度(q+r)小于消息的初始TTL值t。但是,由于网络异构延迟的影响,消息M却可能无法到达主机C。原因在于从主机A到主机B的传输过程中,假设从路径Ll传递的消息M1先于从路径L2传递的消息M2到达主机B,主机B在收到M1后,检查它的UID及TTL,发现此UID并不在本地的消息列表中,它的TTL值t-p也大于0,所以它会先记录M1的UID到本地的消息列表,然后将TTL值减去1,最后将M1发送给它的所有的邻居。但是M1肯定无法到达主机C,因为从主机A到主机C的跳数p+r大于消息的初始TTL值。在主机B处理过消息M1后,沿路径L2的消息M2也将到达该主机。因为M2和M1都是同一条消息的两个副本,它们的UID也必然相同,因而当主机B检查消息M2的UID时,会发现该UID己经存在于本地的UID列表中,按照控制机制二,主机B会丢弃消息M2。如此一来,便没有可以到达主机C的消息。这就是短路效应。需要说明的是,当网络规模大到一定的程度时,由于网络结构、带宽等的差异,异构延迟现象的存在是很正常并且是很普遍的。实验表明,在现在的Gnutella网络中,在异构延迟的影响下,消息的可达率一般在55%左右,即一条消息发出后,在应该收到该消息的主机中,约有一半数量的主机实际上收不到这条消息。这就大大降低了整个Gnutella网络的查询效率。

在原来的机制二中,主机结点在检查完消息的UID后,如果发现该UID已经在本地的消息列表中,则直接就将它丢弃了。从以上的分析知道,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该消息有可能到达比己经存在的那条消息更远的距离。因此,可以首先保存每一条消息的TTL值,当一个主机结点检查一条消息的UID,发现该UID已经存在时,再检查该消息的TTL值,如果新的消息的TTL值比原来保存的TTL值要大,则将用较大的TTL值替换较小的TTL值,并将该消息继续前传播。这里用较大的TTL值替换较小的TTL值,是考虑到如果后面还有另一个网络延迟更厉害但TTL值更大的副本到达时,主机不会把它丢弃掉。但是,这样改进之后还会引发另外一个返回结果的问题。如图4,当M1到达主机B后,如果它有主机A要查询的数据,则主机B会产生一条回应消息,沿着M1来时的路径传送到主机A。那么当消息M2到达时,主机B还会产生一条回应消息,沿着M2的路径传送到主机A。但是M2的回应消息己经没有必要,因为一是M2的路径延迟要比M1厉害,二是多发送的那条消息是重复的,白白占用了网络的带宽。因此做一个规定,当一个主机先后接收到相同UID的消息后,如果需要回应,只回应第一条消息,其它的在做完TTL及UID检查后,或丢弃,或只简单的传给它的邻居结点。

3结束语

虽然P2P的概念出现由来已久,但是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其的研究和应用日益成为热点。目前Intel,SUN等多家国际IT企业都在投入相当大的力量研究适用的P2P计算模型及其实现。由于P2P技术在对等计算、协同工作方面的强大优势,今后肯定会在这两个方面迅猛发展;将P2P技术和C/S模式的互联网结合起来,在搜索引擎、文件共享方面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商业化产品投入使用,但由于P2P技术本身存在不易管理、安全性差等缺陷,造成P2P技术自出现以来,并没有大规模应用,而且这两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成为P2P技术在这两个方面发展的主要瓶颈。

参考文献

1.L.TassiulasandA.Ephremides,Stabilitypropertiesofconstrainedqueueingsystemsandschedulingpoliciesformaximumthroughputinmultihopradionetworks.IEEETransactionsonAutomaticControl,Vol37,No12,Dec.1992,pp:1936~1948

2.DanaMoore,JohnHebeler著.对等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AndyOram编.Harnessingthebenefitsfoadisruptivetechnolody.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Peer-to-PeerComputing[EB/OL].

sics.se/perbrand/,2001211203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根据GPS定位系统的相关规范,在地心参照系中,通过静态定位的精度能够达到毫米。在连续观测中,相邻的多次观测基线的产犊年变化率值能够控制在2毫米的范围内。通过多年的勘察和几率,工程精度三百千米到一千五百千米定位中,每小时的测量误差都不会超过一毫米。在使用RTK作业过程中,基准线能够通过数据链把基准站采集到的载波香味及时地发送给流动测量站。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一些算法就能够定位坐标点,进而计算出具体的定位,精度达到厘米。

2煤田地质勘查中GPS、RTK定位技术的应用

2.1构建煤田勘探控制网

建立煤田勘查控制网需要勘查测量人员不仅要完成地质勘查研究区域的地质剖面测量数据,还需要控制测量数据以及勘查的点位等工作,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应该对地形的高差、坡度等方面加以注意,我们应该采用相关的定位系统测量规范中的精度要求来进行设置测量点并对这些点进行网络实时测量。在煤炭勘察测控网建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RT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点位。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在实时的测量中对这些定点的精度和坐标实时获取,实现了不同点的完全通视,比传统测量方法操作更加方便。

2.2修缮煤田工程地质平面图

煤田工程地质平面图大多都是使用1:5000或者是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为了能够保证煤炭开采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在测量之前就成立专门的测绘小组,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选择最佳的测量手段,而且如果使用全站仪进行修缮地质平面图的话,那么就需要增加测量水文地形情况、附近新增加的居民点、公路网络等方面,这对于工程人员来说面临时间久、任务量大、成本高、精度低的问题。如果我们采用RTK定位技术做这项工作,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2.3工程测绘地质剖面图及地质勘探放样

RTK定位技术的优点主要有勘查半径大、通视条件要求低、能够长时间的连续性工作,精准度也比较高。这项技术不仅能够避免一些通视环境比较差的地区,而且其勘查的精度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在进行放样的时候,就直接把坐标对应到这项技术的手册当中,该系统就自动生成坐标点,方位以及相对距离也能够直接反映出来,这就方便了放样人员的工作。

3结束语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1.1有源RFID定位技术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根据标识卡是否需要供电又可分为有源RFID技术及无源RFID技术,无源RFID标识卡一般识别距离在几厘米~几米,难以达到矿井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要求。因此,目前,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用较多的是有源RFID技术:每个下井人员携带一个433MHz或2.4GHz的有源定位标识卡,该标识卡每隔一段时间(1~3s)发送一次代表携带人员身份的射频编码,该编码信号被安装在矿井巷道内的读卡器接收并传送到地面服务器,由于读卡器的位置在定位系统中已经设置完成,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井下人员的位置。该系统的优点网络结构、算法简单,建设成本较低,缺点是定位精度低,一般为读卡器的接收半径,约几十米~几百米。

1.2RSSI定位技术

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是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RSSI定位技术是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来测定信号发送点与接收点之间的距离,进而根据接收点位置坐标来进行定位计算的一种定位技术,该技术在矿井人员系统中应用较多,如TICC2431芯片就集成了RSSI定位引擎。RSSI定位技术精度较有源RFID定位技术有所提高,通过算法优化的RSSI定位精度可达8m。RSSI定位技术的主要问题是易受环境的影响,如环境湿度的变化、人体的遮挡等均会引起信号强度的较大变化,使得测试数据波动较大。

1.3TDOA定位技术

TDOA(到达时间差)方法是通过测量移动目标发出的信号到达多个接收基站的时间差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的方法,即各接收基站对来自同一移动台的信号作到达时间TOA的测量,然后将各TOA值传送到定位处理中心,中心根据TOA求出各基站间的TDOA并计算出目标的位置坐标。

1.4起源蜂窝小区技术

起源蜂窝小区定位技术(COO即CellOfOrigin)是一种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它根据移动台所注册的小区识别号ID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由于矿井无线通信系统的井下基站安装的巷道位置是一般是固定的,只需知道哪些移动台在当前小区注册,系统把该小区基站对应的巷道位置和覆盖半径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就能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方。同时,系统也可通过小区内注册用户信息得到移动台所处的位置信息。起源蜂窝小区技术无需对移动网络和移动台进行修改,响应时间短,方案简单、经济。但是,由此导致的缺点是精度较差,定位误差就是一个蜂窝的大小。

2.基于TD-SCDMA系统的定位技术

本项目研究了基于TD-SCDMA系统的定位技术,系统采用了TA(TimingAdvance)定位技术,又可称为CellID+TA,即小区识别号+时间提前量。无线信号在空中传播是有延迟的,时间提前量TA由基站BTS(BaseTransceiverStation)测量后通知移动台MS提前这段TA时间发送数据,目的是为了补偿基站BTS与MS之间的传输时延。TA定位方法就是利用现有的参数TA来测算定位目标MS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再经过相关软件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终端具置信息,同时体现在监控中心,从而实现通过终端进行定位的功能。TA定位实现原理:

(1)定位请求控制

a.定位中心负责监视定位命令表,发现有用户定位请求,取出用户信息;b.通过诊断测试流程将定位用户消息发送至网元,定位结果返回后写入定位数据表中;c.将命令表中对应的记录状态置为已发送状态。

(2)终端类型判断

由于不同厂商的终端对TA测量处理有差异,部分终端TA测量值差异较大,需要针对终端类型进行距离修正,所以在进行终端定位前,要先获取终端类型。终端的IMEI由15位数字组成,其组成为:前6位数(TAC)是“型号核准号码”,一般代表机型;接着的2位数(FAC)是“最后装配号”,一般代表产地;之后的6位数(SNR)是“串号”,一般代表生产顺序号;最后1位数(SP)为检验码,一般中断效验码都设置为0。在本项目实际使用中,由于同一个批次的终端,前8为数字一般相同,可以根据终端的IMEI前8位来确定终端类型。对于定位请求,RNC在获取终端的IMSI后,发起IdentityRequest,请求类型为IMEI,IUC收到呼叫中心CC的Identity查询后,给RAC发送下行直传消息,请求UE上报IMEI信息。IUC收到RAC的上行直传消息后,从NAS消息中解析出IMEI后,将IMEI写入到UE表中,需要判断UE表中RRC的建立原因,如果是Terminating-causeunknown,该IMEI信息不需要给CN回复。然后给CC回复IMEI查询成功指示消息。

(3)修正值确定

本项目选取一款使用数量较多,且上报TA值稳定的终端,其默认的定位修正值为0,并在每个基站的天线处,通过多次测量TA值,然后取平均值的方法确定各个基站的TA修正值;并通过多次计算,确定出基站修正距离Ud(uepathdistance)、终端修正距离Td(terminaldistance)、阶段修正距离Pd(partdistaice),并配置各基站最大定位范围Md(maximumdistance)为基站间距离,确定修正值后,存入修正值表中。

(4)距离计算方法

定位中心收到一条定位消息,转换为对应表的数据结构,并进行下一步判断。根据终端所在小区CELLID,判断终端位置是在地面还是井下。如果是井上,计算结束。如果是井下,根据IMEI确定终端类型。根据终端类型调用系统中储存的相关修正值。根据测量值减去修正值,得到修正后的测量值。

3.结束语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固定收费授权;单位产出费授权;单位收益费授权;讨价还价;福利

各国政府都已认识到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不仅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也是决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技术授权便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例如,Kline(2003)指出美国每年的技术授权收益高达1千亿美元。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称2011年我国高新企业的技术交易规模达到4 764亿元。

一、 技术授权费用

技术授权费用包括固定费用、单位产出费和单位收益费。现实经济环境中各式各样的授权方式就是这三种授权费用的不同组合运用。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授权费用予以介绍。

1. 固定费用。

如果技术拥有者采取固定收费方式授权技术,那么接受技术授权的企业需要一次性地向技术拥有者支付一笔与产量无关的固定费用。固定费用可以视为被授权企业的固定成本。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技术拥有者会将固定费用设置得足够高,以攫取被授权企业因接受技术授权而增加的全部利润。

2. 单位产出费。

单位产出费又称特许权费或版税。如果技术拥有者通过单位产出费授权技术,那么被授权企业每销售一单位的产品就需要向技术拥有者支付一定费用。单位产出费将转化为被授权企业的边际成本,技术拥有者可以通过单位产出费调节被授权企业的产量。技术拥有者的授权收益等于单位产出费与产品销量的乘积。

3. 单位收益费。

如果技术拥有者运用单位收益费方式授权技术,那么被授权企业需要将产品销售收益的一部分支付给技术拥有者,作为技术拥有者授权技术的补偿。因此,在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下,技术授权双方的利益正相关。

二、 不考虑讨价还价能力情况下的技术授权

研究技术授权的文献较多,分析重点关注授权方式的选择及福利影响等问题。授权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技术拥有者是否参与生产。研究生产性技术拥有者授权技术的经典文献Wang(1998)证明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优于固定收费授权方式,Erkal(2005),Kamien和Tauman(2002),李长英,宋娟(2006)都得出相同的结论;随后Wang(2002)将Wang(1998)的研究拓展到异质产品市场,指出固定收费授权方式与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的优劣比较取决于产品差异程度与技术创新程度。研究非生产性技术拥有者授权技术的文献Kamien和Tauman(1986)认为固定收费授权方式优于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Kamien等(1992)将Kamien和Tauman(1986)的产品需求函数拓展为一般函数,分析得到相似的结论。但这一结论却受到Gallini和Wright(1990),Muto(1993),Sen(2005),Sen和Tauman(2007)的质疑。

上述文献对技术授权的研究虽然已经比较深入,但都未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他们集中于讨论固定收费授权方式和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然而,Bousquet等(1998)对法国的技术授权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达74.9%的授权方式中包含单位收益费。在我国,众所周知的麦当劳、肯德基在向其加盟店进行授权时也都收取单位收益费。基于Bousquet等 (1998)的研究,Martin和Saracho(2010)讨论了生产性技术拥有者对固定收费授权方式、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和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的选择问题。证明了在双寡头横向市场结构中,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会导致授权双方的合谋,故技术拥有者最偏好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但消费者利益却受到损害。

其次,上述文献都没有考虑讨价还价能力。然而,纵观世界各国的情况不难发现大多数技术授权事件都发生在具有讨价还价能力的寡头企业之间。例如,占据电脑芯片市场统治地位的英国ARM公司,先后将其专利技术授权给富士通、英特尔、IBM、SONY、三星电子等公司。再如,英伟达公司(全称为nVIDIA Corporation)将其全部专利技术授权给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因此,在研究技术授权问题时考虑讨价还价能力具有现实意义。从我们查阅到的资料看,这方面的文献较少,只有Din等(2011)在具有讨价还价机制的纵向市场结构中讨论了非生产性技术拥有者授权降低产品成本的技术问题。然而,Din等(2011)只讨论了固定收费授权方式和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后文将分析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并在横向市场结构和纵向市场结构中分别讨论技术授权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上下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对技术授权的影响。

三、 考虑讨价还价能力情况下的技术授权

讨价还价能力经常在购买者势力的文献中讨论。例如,Dobson和Waterson(1997),Chen(2003)等在纵向市场结构中讨论大型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讨价还价行为的反垄断效应。

1. 横向市场结构。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一、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是指从事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包括学术研究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等中的规则。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社会性。毕业论文中的研究,有重要价值的发明和发现(包括科学中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提出),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几乎都是在他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创造而来的;几乎都是与他人合作的结果。绝大多数也都要使用公共资源。即使是完全由个人辛勤探索获得的成果。要成为被他人承认的知识,也需要一个由人们进行独立判断并决定是否接受的过程。这种社会本性决定了毕业论文研究的基础在于公认的学术规范平台上。

2.学术规范可以减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易错性。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之所以容易犯错误,一是因为客观世界本身极为复杂,且又不断发展变化,任何研究都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二是因为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都受着自身条件的制约,如思维方式、知识背景、个人情感等等的局限,这就使得个人对研究课题的认识和把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和错误,因此需要相应的规范,需要学术共同体来共同努力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偏差和错误。

3.学术规范可以消除个人机会主义倾向。如果没有必要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不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可能想方设法地去走捷径、去投机取巧地多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甚至会出现种种越轨的行为,如伪造、作假、抄袭、剽窃等等,必将严重地损害个人、单位以至整个研究领域的声誉。

二、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考

1.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规范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研究,虽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目的,导致研究过程差别很大,但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毕业设计还是有一套通行的研究方法,通行的毕业论文研究步骤主要包括:(1)发现或确定研究对象;文献研读分析,提出研究问题;围绕文献进行综述,论证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起点;(2)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模型构建,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测量,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案;(3)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分析,解答各研究问题;(4)研究结果的讨论和分析等。由此可见,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必须应该将毕业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规范、研究过程的方法介绍等,以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出来,我国每年有大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通过,但在国际、国内引用的却很少,原因就在于所用得研究方法不明确,所得的研究结果是否合理正确就很难判断,只有清晰合理的研究过程才是证明其研究结果有效性的主要尺度。

2.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建设。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至少应包括:(1)选题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选题对于论文的质量和价值具有决定意义,着眼于选题的质量,主要是看选题是否有新意。(2)观点规范。观点是否鲜明、正确,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性。(3)论据规范。论据是否充分、翔实,论据要具有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正确性,要能有力地阐述观点。(4)论证规范。论证是否严密,富有逻辑性。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言之有序。天衣无缝。做到概念判断准确,有层次、有条理地阐明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5)结构规范。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绪论、本论、结论各部分的主次详略要得当,段落划分要合适,全文要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6)语言规范。语言是否符合论文的语体风格,是否准确、简明、平易、通畅。(7)格式规范。格式是否规范、项目构成是否完整。毕业论文应由以下项目构成:封面、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每一项目都应符合规范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3.加强指导,实施指导教师责任制。职业技术教育指导教师责任制是指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包括:(1)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选题,确定研究方向,介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2)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查阅相关文献,介绍查阅方法,搜集该选题前沿资料及相关信息;(3)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分析等;(4)负责设计调查(实验)大纲、实施方案,分析是否切实可行;(5)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实验研究方案)的撰写,及时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帮助本科生立论和分析调查(实验)结果;(6)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按规定格式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如毕业论文结构规范,中外文摘准确,参考文献引录正确等;(7)本科生撰写完成毕业论文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对毕业论文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论点论据、结构布局、语言文字等方面的问题,写出有针对性的鉴定意见;(8)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论文答辩,针对毕业论文答辩中提出的问题,指导本科生进行修改;(9)通过答辩后,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按考核标准和答辩情况评定最后成绩。

4.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评阅过程制度的规范建设。在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评审中,由评阅人和专家共同构成学位论文评阅组,评阅组人员的组成中通常至少应有一名同一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送审到提交评阅意见应保证评阅人有充分的时间仔细评阅论文。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当聘请同行专家和校友作评阅人,增强了论文的认同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授予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各职业技术高等院校对于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应该采用量化的方法,在本科生学士学位评审过程中,分项、分栏列出对论文评阅的要求,对毕业论文选题的先进性、论文结论的正确性、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主要贡献、论文的错误及有待讨论的方面、对论文的修改意见等分项评审给出鲜明、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这种量化的做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更有依据,一方面要求作者综合考虑论文的各个方面,不应忽视论文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激励评审人尤其是专家提出具体中肯的意见,使论文评审更有针对性。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为充分展示我市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我市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我市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根据《**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决定举办**市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征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市市属、县(市)区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有关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

二、征文内容:

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交叉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观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三、征文要求:

1、参加本届优秀学术论文征评的论文是本人于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过的论文。

2、参加评选的论文由各学会在本会评选择优的基础上,向市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上报;县(市)区参评论文由当地科协组织初评后,报送市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有关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论文由所在单位签署推荐意见后,直接报送市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3、所报论文一式四份(A4纸打印件)。电子版论文在主题中须标明所属学会、姓名、论文题目发至yckpw@。

4、论文报送截止日期:2007年9月30日

四、评选标准:

1、选题新颖、科学,有独特见解,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实用性。论点明确、鲜明,紧扣主题。

2、论证充分严密,论证过程符合逻辑,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简练。论据准确可信,理论材料引用要具权威性,有针对性;事实材料的引用要真实,且具典型性。

3、论文要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的经验、问题、规律和对策,在理论上有一定深度,在实践中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结论的得出自然合理,表述明确严谨。

五、评选与奖励:

1、论文按卫生、农业、教育、综合分为四个学科,聘请有关学科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评论文的评审。

2、评选出的优秀学术论文由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科技领导小组组长为市政府市长)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六、组织工作:

为确保本届优秀论文征评活动顺利开展,成立**市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

**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市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促进人才成长、学科发展、学术繁荣、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银战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优秀论文奖的评选坚持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并重及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繁荣我市的科技事业。

第三条**市优秀论文奖为市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二章组织

第四条成立**市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评委会)。市评委会由市有关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自然学科、交叉学科(或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组成。

第五条市评委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评审工作的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

第三章申报

第六条凡在**市的科技工作者和学会会员的论文均可申报,与外市人员合作的论文,我市科技工作者必须是第一作者。外市作者受我市有关单位委托承担我市有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申报,但要提供委托方的证明。

第七条**市优秀学术论文奖每两年申报评审一次。申报参评的论文是评审年限范围内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的。

第八条申报参加**市优秀学术论文奖的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准确、语言简炼、逻辑性强。

第九条凡要求参加论文评审的学会会员及有关科技人员,必须由论文第一作者提出申请,并详细填写申请表,学会会员可向所在学会申报,没有参加学会的科技工作者可以直接向市评委会办公室(市科协)申报。

第十条数人合作的论文,申报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署名次序应与时一致;以协作组、课题组申报的论文,必须署主要完成人名字,人数不超过5个。

第四章标准

第十一条**市优秀学术论文奖采用等级制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数额根据论文申报情况而定。

第十二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标准为:

(一)凡在理论上、学术上处国内先进、区内领先地位,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论文;或对本学科发展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论文为一等奖。

(二)凡在某一研究领域中有创新的观点,其学术水平属区内先进、市内领先地位;或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论文为二等奖。

(三)凡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观点,其水平属市内先进、行业领先地位;或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产生一定影响的论文为三等奖。

第五章评选

第十三条评审工作按专业评审组(初评)和市评委会(终评)两级进行。所有申报论文均需逐级参加评审。

第十四条专业评审组(或学会)对论文进行认真审阅,并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一、二、三等奖。每篇论文按水平高低,得票多少列出顺序。

第十五条各评审组(或学会)在初评的基础上推荐报送一、二、三等奖各若干篇,其中一等奖不超过申报论文总数的10%;二等奖不超过总数的20%;三等奖不超过总数的30%;

第十六条市评委会根据专业评审组(或学会)推荐,对一、二、三等奖进行终评,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得票超过评委的半数方为有效。

第十七条评选获奖的论文将通过有关媒体公示。

第十八条专业评审组评出的一、二、三等优秀论文在向市评委会推荐上报时应附下列材料:

(一)收到全部参评论文目录清单1份(论文清单应包括专业评审组名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职称、单位);

(二)评审组人员名单一份,投票结果材料l份;

(三)论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封面(要有刊号)及目录l份;

(四)论文申报表、评审组评定等级、评语及论文各一式4份(论文一律用中文书写)。

第六章奖励

第十九条**市优秀学术论文奖本着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优秀论文奖由市科技领导小组发文公布,并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二十条市评委会办公室向获奖者所在单位书面通报获奖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论文作者考核、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及参评各种奖励的依据之一。

第七章纪律

第二十一条凡申报人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及多头评奖的获奖者,由市评委会撤销有关奖励,收回证书和奖金,并通知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获奖论文因知识产权、署名权等引起的纠纷,由获奖者承担责任。

第二十三条市评委会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审纪律,认真执行评审标准,坚持质量第一和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团结协作,秉公尽职,按时完成评审工作。

第二十四条评审人员如有行为,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评审资格。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市评委会负责解释。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受到各级社会和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育技术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学科内部,也是及其学科外部。因此,更深地了解教育技术学,并更好的解决教育技术学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观瞻我国教育技术研究30多年的沧海桑田,我国学者在教育技术学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南国农先生在电化教育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认为运用现代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在这方面下工夫就会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刘美凤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关键是对其理论知识和实践队伍的学科背景的研究以及素质教育的提高。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经济还不算发达,还不完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在一些有关教育技术学的政策问题的认识上还比较模糊,不能给出精确的答案,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管理者的认知水平,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以及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大全,解决策略。

1管理者认知水平的不足

著名管理大师爱迪斯认为:“没有管理就失去了正确的指引,向荒唐的目标挺进,我们一事无成,回过头来才发现走得越远,越无知”[1]。不言而喻,管理对于教育技术学同样重要。由于受到外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影响,我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以前,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使电化教育出现了大好的发展局面。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教育技术却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由于我国没有对教育技术学得到充分的认识,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非常少,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技术只作为提供教室、电教设备、电教资料的服务机构,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受重视;教育技术的教学功能得不到发挥;大量的电教用房和设备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

教育的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会加快世界经济的竞争,因而也会激发教育发展内部需求。教育需求的增加会促使更多的有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关注“如何教育”的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这正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陆续开始在中小学设置计算机的课程,目前,计算机信息教育又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因此,未来的学校教育和教师将不再是“多媒体或先进媒体”盲;更多的其他学科人员也参与到软件制作过程中来等。其实,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技术学的专业人员已经感到了这种迹现象的存在,那就是,对于教育技术方面“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被定位于多媒体及其教育应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优势正在不断减弱,而我们目前自己的弱势(心理学方面的训练)却在新的需求和形势下日趋明显。这样,目前的情况是:以多媒体作为定位的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在不断的减弱,而这个领域潜在的研究队伍却又分散在教育学院、心理学院、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或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各个地方[3]。如果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仍停留在媒体研究方面,而不在广义教育技术学定位上得以发展,那么,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危机就会就会更加凸显。因此,我们要避开这些误区去寻求教育技术学的更大发展。

3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

目前许多刊物、专著和论文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内涵和学科内许多术语的定义,有的还模糊不清,用法混乱。教育技术就出现许多称谓,如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教育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混乱。同时各校教育技术单位隶属的领导单位也不同,有的属于教育科学学院、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由于属性有异,也会使人们对学科的性质造成不同的体会。另外对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借用多,对特色的学科理论则论述少。再如对学科的培养目标太广泛,结合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还没完全建立。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

1教育观念的转变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的意识决定他们的行为。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管理者来说,只要他们能从过去的观念中得到一定的改变,那么,教育技术学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教育观念作为人们通过教育活动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获得的教育认识或教育思想,对人们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具有指导意义和决定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还不先进,社会制度也不够完善,应试教育体系没被打破,现代教育观念就不可能会形成。比如,现在经常有人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只要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得到一定的改变。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培养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队伍

由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知识涉及许多专业理论,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其知识的结构来调整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鼓励性政策,吸引本专业与教育学、哲学、经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事教育技术学相关领域的工作,使这些人员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中进行很好的合作,把教育成果进一步扩大,最终达到研究队伍的完美整合。

3理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培养目标

正确的定位是每个学科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他不仅影响到该学科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将来的健康发展[4]。论文大全,解决策略。首先,从发展历史上看,教育技术学是在视听教育及程序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引进,使教学手段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和丰富,从而形成多媒体技术这一领域。因而可以认为,教育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教学方法中独立出来的学科。其次,从教育技术的有关学科内容及相关知识结构来看,也属于教育学科的内容。论文大全,解决策略。再次,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也是将教育技术学列入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因此,可以将教育技术学列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仍在形成和完善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学科本身还缺乏完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5]。

经研究发现,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研究者从“电化教育”和“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论文大全,解决策略。论文大全,解决策略。一部分学者认为媒体在教育当中的应用,就是他们给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比如,张楚廷先生的著作《教学论纲》是这样评定教育技术学的:教学中老师借助其他工具和手段,这是古之有之的。然而,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当代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一门新型的教育学科―教育技术学迅速兴起。另一部分学者则从“技术”的本质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进行定位。我们应当尽可能发展广义的教育技术学,既要运用媒体,也不能缺乏技术,应该吸取教育学,教育哲学,传播学,心理学,认知论,计算机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精华作为自己的特色理论与实践方法。因此,我们并不能单独从电化教育或技术的本质来定位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性质,应从不同方面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连接性的特性,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育最优化”为目标,来更好的来定位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

另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脱离实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此颇有微词,连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自己也感觉到这种危机。诚如我们所知,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一方面根据教育技术事业本身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另一方面,作为教育技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他又要指导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实践的进步,并且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受到检验。因此,对于这样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其理论脱离实际情况是不能任之长期存在下去的。只要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就会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这样不仅会使教育技术学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而且不会让教育技术的人才大面积流失。同时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才增多,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水平就会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就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定位问题以及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正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给我们描绘出了教育技术学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美好前景。论文大全,解决策略。我们应该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教育技术学必将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参考文献

[1]爱迪斯.完美管理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2-13.

[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9.

[3]刘美凤.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3.(201).

[4]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

[5]赵宏,杨开城,李秀兰.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J].2003.(4)

[6]伊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8.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的基本情况

以学科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或“科学与技术哲学”或“科技哲学”或“科学哲学与认知哲学”为检索条件,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CALIS学位论文中心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48篇,文献在各数据库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对检索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去重后得到有效学位论文634篇,文献分布时间为1987年到2011年(检索时间2012年3月)。其中,1987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吉林大学张之沧的《科学观新论》,由舒炜光教授指导。张之沧成为我国第一位科学技术哲学博士。1989-1995年期间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较少,平均每年不足3篇。自2002年开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呈现明显递增趋势,具体文献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在检索的文献中,按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统计,排名前十五位的学位授权单位如图3所示。其中,吉林大学以152篇位居首位,东北大学以129篇居于第二位,中国人民大学以58篇居于第三位,北京大学56篇居于第四位,山西大学与复旦大学以39篇居于第五位,文献产出量居于前五位的上述高校占了全部文献的74.6%。从文献分布与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点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机构仍然以北方为主,且博士培养单位较为集中。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对检索的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主题。科学知识图谱是当前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和工具。它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属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范畴〔3〕。科学知识图谱通过直观的动态图像信息,对学科领域的演进脉络和研究前沿进行探索和预测,从而获得较为详尽的前沿科学信息分析结果〔4〕〔5〕。本文分析使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它是近年来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分析技术研究最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软件工具之一〔6〕〔7〕。1)博士学位论文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绘制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4)。从网络图谱的整体来看,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形成了以“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创新”、“技术”、“认知与心理”、“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等为核心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群组,尤其是以“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为核心的两个研究群组是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核心群组,构成了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传统知识基础。根据CiteSpace软件系统的运行结果,统计出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各个节点的计量指标。表2列出关键词共现频次在5次以上的全部节点信息。表中频次的大小是指关键词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共现的频次大小。突现率代表着某一时期内该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陡增情况,突现率越大,意味着该词在某一时期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使用次数增多的程度越明显。其中,“技术哲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哲学”、“技术”等关键词在近年来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突现”,这也折射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中近年来研究前沿的“技术”转向。在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共现频次较大的节点主要有“科学哲学”、“技术创新”、“技术”、“技术哲学”、“可持续发展”等,共现频次最多的“科学哲学”一词的共现频次达32次,共现比率达到5%,这表明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而“技术创新”一词的共现频次也达31余次,共现比率达4.9%,这表明技术哲学延伸出的技术创新相关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价值”、“意义”、“科学”等关键词也保持了较高的共现频次,表明了传统科学哲学中的“意义问题”、“价值问题”仍然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中介中心度的指标通常反映节点关键词在网络图谱中“中介”的重要作用,一般是连接网络中不同群组的关键节点。在选定的阈值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共有两个关键节点词(中介中心度大于0.1),“科学哲学(0.16)”、“科学技术哲学(0.1)”,这也再次表明了传统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题结构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以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体知识结构,关键词共现网络形成聚类161个,可见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较高很多。按照聚类大小和研究的相关度,整理出10项关键词聚类群组(表略)进行分析。结合TF*IDF算法抽取的标识词〔8〕,总结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略)中予以标注。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聚类结果分析,当前国内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传统科学哲学的相关研究;传统技术哲学的研究;企业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思考;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科技史与科技思想史的研究等。其中,从关键词共现的时间角度来看,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和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前沿问题。在25年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培养和教育中,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快速发展,研究的方向迅速呈现多元化,既延续传统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顺应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本土化”特色研究趋向。例如技术的和谐性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新兴技术与产业政策研究等。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发后,国内学者也迅速展开了基于中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相关政策、战略性新兴技术等的研究,这些研究问题也将成为贯穿未来几年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上述是从对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的计量和信息可视化的视角进行的分析,具体的论文文献中包含了大量的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方向,以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思考为例,出现了工程决策的伦理规约研究〔9〕;现代基因技术的伦理学思考等〔10〕。这些都大大丰富和不断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向纵向深远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哲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25年,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研究深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扩宽,研究方向也迅速的多元化。研究主题从20世纪80-90年代初集中于自然辩证法以及传统自然观等问题的研究到90年代中期—2000年基于西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最新研究成果评价的基础上的量子力学哲学、生命科学哲学、生态哲学、信息哲学等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哲学反思,再到21世纪从讨论具体问题的研究转向基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性理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也与我国部分学者对科学技术哲学学术研究方向的描述基本吻合〔1〕。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国家宏观科学技术政策相关的选题一直是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方向。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提出技术哲学研究要融入哲学主流和切近社会现实,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在这样的定位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又成为了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内容。

一 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建立一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

中外技术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虽然成果颇丰,但作为一门学科仍未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仍处于哲学研究的边缘,仍未产生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针对这种困境,为了适应当今技术时展的要求,为了促进技术哲学研究的繁荣,中外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譬如:SPT前主席皮特主张加强技术认识论研究,通过科学哲学之门融人哲学主流;拉普建议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伦克和罗波尔主张建立一门“跨学科的实用主义的技术哲学”;费雷建议,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技术文化环境,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米切姆指出,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呼吁技术哲学家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列中来;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

这些建议凸显了两个“问题意识”。其一,技术哲学研究如何融人哲学主流;其二,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切近社会现实。这两个“问题意识”的确应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技术哲学研究的“定向仪”,应是我们思考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定位的根本指针。

技术哲学研究要融人哲学主流,要切近社会现实,主要取决于它选择什么样的学科主题。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是什么,在中外技术哲学界有很大的争论。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技术哲学是“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从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观视角看,技术解释有两个基本观点,即“技术是目的的手段”,“技术是人的行动”。这两个基本观点实质上是“一体的”。它们贯穿在雅斯贝尔斯关于技术的界定中,它们也正是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本质时首先“穿过的正确的东西”。技术是人的行动,具体地说,国内学者称:“技术就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人工过程或活动本身”。国外学者称:技术是“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技术是“设计一实施”。说到底,“技术是做”,技术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技术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所以,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本应该定位为“自然改造论”,即是研究“关于改造自然这个领域的一般规律”。

更重要的是,这样学科主题的定位,不仅使技术哲学研究在整个现代哲学体系中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价值,而且也使它真正切近社会现实。一方面,马克思在现代哲学的起始处要求“哲学家不仅要研究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造世界”。_18_马克思提出的这项现代哲学研究任务至今远未完成。可以说,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大力发展如此定位的技术哲学研究。而且由于在中外哲学史上,“自然改造”或“造物”的主题始终是缺失的,所以技术哲学研究如此定位就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说,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所以,以这种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哲学必然能真正切近社会现实。

笔者不赞同,技术哲学研究应“以技术认识论为中心”的主张。这种观点的理论预设是,把技术化约为一种“知识体系”,把技术问题归之于认识问题,把技术哲学归结为“技术认识论”。这种观点,究其实质是那种“重视超然的理论思考,轻视实践活动”的哲学传统在今日技术哲学中的继续。如上所论,现在真正需要的是“自然改造论”。“自然改造论”,首要的是指向“自然改造”活动本身,研究其本质、要素、结构和形态,但并不排斥“技术认识论”。技术实践活动中需要知识,有独特的认识现象,技术认识论问题当然有必要研究,但它不足以构成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

研究“自然改造论”,应该从更好的哲学开始。在这里,“更好的哲学”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人们通常把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称作“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聚焦于“人的”“实践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以实践活动作为其世界观的支撑点,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寻求人类解放道路。比较不同的生活世界观,马克思实践哲学突出强调物质生活、实在的对象化活动之于生活世界的基础性,而其他现代哲学则都不同程度地把人的生活归结为日常生活或日常语言交往,都将物质生活、人的对象化活动排除于生活世界之外。所以,只有马克思实践哲学才有一个科学的实践观,才能为“自然改造论”研究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其实,由于其突出的“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内在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改造论”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然改造论”研究,不仅能使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学科得以成长,而且也会推进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如陈昌曙先生所言,“离开自然改造论,实践唯物主义就会被架空。”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要融入现代哲学的主流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事实上,当前欧美技术哲学的发展已经有走向这一定位的端倪。与经典技术哲学家相比,美国当代技术哲学家伯格曼、伊德和费恩伯格都更加走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伯格曼发现当代生活中存在着“装置范式”(deviceparadigm),伊德揭示了技术制品与人的中介联系(relationsofmediation)、他性联系(alterityrelations)和背景联系(backgroundrelations)。两人都专注于日常生活,但都没有关注产生技术装置或技术制品的技术实践活动。比较而言,费恩伯格更关注技术实践领域,他的“工具化理论”(instrumentalizationtheory)就是描述技术制品成为社会的适用工具的实践过程。当前,这种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欧美技术哲学界已发展成为一场“经验转向”运动。它主张,技术哲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对技术“内部”的认识,“必须基于对技术实践本身的理解,即技术制品是如何被设计、开发和生产的。”目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还是初步的,可以预见,其进一步的发展必将指向技术实践论本身,必将使技术实践论研究凸显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技术哲学才能从“关注技术制品使用者阶段(theuserphase)转移到关注其设计、开发和生产阶段”,[]才能真正打开“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意味着,这场在欧美兴起的“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只有彻底地走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之途,方能实现其目标。

二 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创新哲学研究

一旦把技术哲学研究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那么在技术哲学研究的众多主题中,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就显得特别关键和紧迫。它不再仅仅是属于“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或“技术方法论研究”领域,而是属于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深入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技术哲学就难以真正确立。从建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实践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实践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揭示技术的内在本质。历史上通常认为,技术是发明家的创造,而创造本身是一种无结构、无过程的心理顿悟,似乎是“来无踪迹”、“带有魔幻色彩”。这种技术创造的“恩赐说”L29J已先行地限制了人们对“技术内部的认识。现在人们则认为,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与技术相适应的社会。这个技术产生的实践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实践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可见,“技术创新”概念本身就意含着使技术创造过程“祛魅”,使其“物质化”而纳入实践范畴的意思,已经内在地向“技术内部”的认识敞开。所以。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实质上,德韶尔早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技术哲学惟有研究技术创造活动,才能发现“技术是如何可能的”。他正确地指出:“为了遇见技术的本质,我们必须到新形式首次被创造的地方去寻找。大规模工业生产只是类似于诗和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再生产,而只有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那里我们才更接近于诗和音乐的本质。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只可惜,他把技术创造活动主要归之于发明家的“内在的作出”(innerworkingout),而未能正确地把它视为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德韶尔这种原本正确的技术哲学研究思想,在后来的技术哲学研究中没有被实行。从整体上看,实际的技术哲学研究“最惊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技术的外部化方法”。目前,在那些打算“认真对待技术”的哲学家那里,德韶尔的这个思想才逐渐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其二,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发展轴心,才能向现实社会“敞开”,指导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在古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隐含着的,可以从史前各种先王从事创造的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从历史深处看,从宏观上说,技术创新的体制化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技术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本体,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标志。从微观上说,技术创新恰恰就是一个新的“制作社会”的形成过程。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必将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如果不“下沉”到“技术创新”层面,则技术哲学研究就不可能实现其重在“改造世界”哲学旨趣。譬如,芒福德、马尔库塞、弗洛姆提出的技术人性化的思想,若要真正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生活,则必须发展出相应的较为具体的人性化技术创新理论。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以技术发明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由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譬如,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至少要包括“实践结构论”和“实践形态论”,而要研究这两方面的内容就必须把“工程的”和“人文的”研究视角结合起来,工程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结构论”必须有人文的透视,而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形态论”必须有工程的基础。

另外,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积极面向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我国企业搞活、民族复兴最终要落实到技术创新上来。面对全球化、生态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如何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供哲学智慧是当代中国技术哲学家的责无旁贷的任务。另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创特色的可能之所在。我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不能再走一味的引进一述评的学科跟随战略。鉴于国际上技术哲学研究尚处于前范式时期,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只要立足中国现实,视野开阔,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创出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理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作为“晚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国家,面对前述的严峻挑战和国情,我国技术创新涉及因素尤为复杂,进行得尤为艰难,因而构成突出的社会实践问题。牢牢抓住当代中国技术创新实践,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指导,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或许能创出自己的特色。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基于数码技术的书籍设计与制作行业特征,笔者从纸材载体的书籍设计制作与数字传媒载体的书籍设计制作两个方面进行职业能力研究。基于数码技术对传统纸材书籍与新数字化载体书籍设计、排版、制作、印刷等技术能力与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将岗位技术标准、工作过程分工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重点放在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制作技术实践模块,以“按岗分工”模式组织教学实践,形成新的课程教学结构体系。纸材载体书籍设计的“按岗分工”数码技术在传统纸材书籍设计与印制行业中产生影响的新型工艺流程,具体为:①数字设计原稿②数字图文输入③数码图文编辑④数码图文输出⑤数码印版制作(晒版)⑥数码打样⑦数字化印刷⑧装订;[2]岗位能力定位:印刷前期数码摄影、策划设计、电子排版、制版技术等能力;印刷后期工艺能力。岗位分工可细化为书籍样本版式原稿设计人员、图文编排人员、书籍样本印刷制版(包括分色检测工作);后期加工制作人员、装订人员。见表1。数码媒体版式设计的“按岗分工”电子书籍版式设计与制作技能;网络传播媒体版式设计领域的综合运用;类IPAD、MP5等新数字传播媒体的阅读版式设计。岗位能力定位:网页整体策划、设计能力与网页版式设计能力;电子书籍(IEbook)整体策划、版式设计能力,同时,应熟练掌握相应的设计软件,如iebook、ZMaker、AdobeInDesign、Flash、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岗位分工:网站策划设计、网页静帧设计、电子书籍设计与制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掌握行业工作流程、制作工艺,同时也使其对自我的岗位定位有了初步认识,从而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岗位定位与选择,确定职业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划分,从基础图文编排版式的制作能力开始,深入到纸材书籍样本、电子书、网页的策划设计以及与各类相关电脑软件技术的合作能力,掌握印刷制版工艺与网络媒体衔接技术,从浅入深、从理论深入实践,在技术能力的实践中体会设计理论的原则意义。“按岗分工”在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将岗位分工与教学内容结合。项目实践作为纵贯线,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使得工作任务对应工作岗位,以完成工作任务情况为衡量学习效果、对应岗位的技术能力要求的主要依据。

二、“分模块”教学

基于数码技术在传统纸材书籍设计行业中的技术应用以及新数字网络媒体对书籍设计领域的延伸这两方面基础上的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定位成为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教学内容重组的依据。书籍设计课程内容融合了书籍设计理论、印刷工艺理论、电子书籍设计规律、网页设计规律以及各类电脑软件技术的实践环节,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交叉出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目标不明、轻重不分的混沌状态,所以课程模块将书籍的概论性理论知识与设计理论、制作技术实践分成单元模块,从而组织课程教学。理论模块书籍设计主要包括了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印刷理论三部分。基础理论以书籍设计的史论为主,它是对书籍历史与发展、数码技术对书籍产生影响的概括性认识与了解,也是汲取设计灵感的基础;设计理论包括传统书籍设计、数字化媒体版式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元素等理论知识,它是找到现代书籍设计的入口,是学生完成项目设计过程的理论依据;印刷理论包括印刷色彩、印刷开本开度、印前工艺制作原则等理论知识,是书籍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印刷行业标准衔接的理论模块。实践模块根据书籍设计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将排版技术、制作能力与数字艺术表现能力等实践技术能力划分为实践模块,在实践模块教学过程中切入相应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传统纸材书籍和数字媒体版面的设计、制作能力这一实践性教学过程与设计理论、印刷理论模块内容紧密结合,并用实践过程来体验、理解与认识基础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划分为8个模块。

三、结语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 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一、 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论文 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三种, 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 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万字, 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 (一)学士论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不太 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有自 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基 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复、 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新的 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学术 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 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论问 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测数据 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象化, 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文正文 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 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一种 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 析和讨论,从而认识客观规律。实验型论文的正文结构与理论型论者不同,主要是由实验 报告的结构演化而来,并已形成一定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有『材料和方法、『结果 和『讨论等三部份。此三部份仍可做适当调整,其重点内容则必须对实验作说明和分析 。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 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一、 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论文 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三种, 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 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万字, 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 (一)学士论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不太 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有自 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基 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复、 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新的 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学术 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 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论问 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测数据 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象化, 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文正文 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 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一种 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 析和讨论,从而认识客观规律。实验型论文的正文结构与理论型论者不同,主要是由实验 报告的结构演化而来,并已形成一定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有『材料和方法、『结果 和『讨论等三部份。此三部份仍可做适当调整,其重点内容则必须对实验作说明和分析 。

定位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一、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三种,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万字,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一)学士论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不太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有自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复、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新的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测数据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象化,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文正文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一种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从而认识客观规律。实验型论文的正文结构与理论型论者不同,主要是由实验报告的结构演化而来,并已形成一定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有『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等三部份。此三部份仍可做适当调整,其重点内容则必须对实验作说明和分析。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