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健康第一;体育运动;行为取向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2-2700)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24-02

自2005年4月下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而后健康教育思想便成为了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主导思想。从中充分体现了体育成为了人类生存意义以及价值的最终关怀,从而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里,使大学生在对体育的认识中灌输了以人为本的体育精神。健康第一,是体现人们对自身的前途和自身命运的一种基本关怀。它体现出在学校体育中应为大学生的健康而服务,并且把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统统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的体系中去,这也符合了社会体育以及学校体育在现时展的需要。也同时将健康第一的理念灌输进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及理解中去,从而改变以往大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行为的态度,使其在体育运动锻炼中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各个方面的发展。

一、概念界定

(一)健康概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将健康第一作为生活中最主要关注的内容之一。健康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在《辞海》(1979)对于健康的概念解释说: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提出了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的四维健康观念。 21世纪是个大健康时代,人类将追求是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完全健康。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公民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相提并论,并将其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提高全民身心健康素质的重要方面。此外,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的提出,将促使学校体育经历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对健康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将会引起人们健康理念的变化。

(二)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生命健康的根本,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的健康具有根本的支持机制,是健康即生命质量的最终担保。同时人们要想健康的生活,必须要育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人们自觉的遵守社会秩序和法律是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国民的道德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三)体育行为与体育运动行为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

二、大学生对健康第一理念的理解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既生活在经济水平迅速发展的时期,还要不断去适应各方面都有竞争力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四维健康观。这种四维健康观包括了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理、心理、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表发现有大部分人认为躯体健康就是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功能正常以及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三、健康第一理念下对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取向研究

(一)心理支配运动行为取向

心理支配是心理对身体以及思想上支配的心理体育行为,对于外在体育锻炼运动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基本上是由大学生对参与体育的动机、对待体育的价值观以及大学生对体育持有的态度这几方面来构成。

1.大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动机在健康第一理念下的发展

大学生要从传统的体育运动就是强身健体这一观念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方向来发展。如今社会经济繁荣,竞争压力激烈,健康不只是单单的身体健康就可以,大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会生存、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就要必须拥有良好的健康第一的理念,这是当今大学生要很好地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2.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动机的学习要向科学健康的知识方面发展

现如今的大学生对于学习体育的需求不只是对体育运动技术以及技能的单一掌握,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而大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知识的需求与理解而不是体育专业知识主要是在对于终身体育的认识和了解关于体育健康的健康知识。 这就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时能够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什么事健康,并且能够从健康第一的角度上去接纳了解,并培养自己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在大学中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的强身健体,而是要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及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

(二)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取向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

体育运动行为是人们在体育运动中过程中有具体的各个身体机能运动的表现。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一般需要通过从体育运动的内容、体育运动的时间、体育运动的方式以及体育运动的空间等几方面来进行。

1.体育运动的内容需要向社会化、大众化以及休闲化的运动方向发展

通过教学以及平时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发现学生目前参与运动项目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涉及了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跆拳道、瑜伽、自行车、定向运动、女子防身术、轮滑、等等。大学生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影响下,慢慢的对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选择的越来越多,因为这些项目既大众化又休闲而且又有社会化。在体育运动中,大部分学生参与球类运动的比较多,这些无论是三大球还是三小球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趣味性比较强,能后使人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心情愉快,振奋精神,而且社交性也比较强。可以满足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社交活动。而其他的带有技术性的运动内容有一定的社会化,大众化,因此提高了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通过大学生对健康第一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一些新兴的现代的体育项目也逐渐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并使他们有兴趣的去参与其中,如高尔夫、斯洛克、攀岩等等项目越来越受大学生的喜爱。而如今的大学生也已意识到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在通过参与各项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他们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而且还能从运动中使大学生能够不断的超越自我、勇于面对和解决迎面而来的困难最后还可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

这些体育运动项目各有各的优点,各个内容的不同,锻炼的效果不同,对提高大学生改善体育锻炼的兴趣,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改变自身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重新认识有较为显著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对健康第一理解又进一步的提高。

2.体育运动时间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根据资料有关研究发现: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间一般以每周3~4次为宜,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20~60分钟最为合适。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由一周的1~2次逐渐发展到每周的3~4次。运动的时间也由每次10~20分钟延长到20~50分钟甚至在一小时左右。这充分说明了学生有了对健康第一理念的认识和,对自己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开始科学合理化。也能够从健康第一认识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身的体育锻炼。

3.体育运动空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对于体育锻炼的运动空间的要求上,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也开始在体育运动的空间上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从不参与到校内空间的要求到进入社会空间以及自然环境的多元化发展,充分说明的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也开始参与社会、使自己融入社会、热爱生命。

四、结论

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大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无论是从心理支配上还是外在的身体锻炼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大学生也在健康第一理念对体育锻炼从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认识逐渐提高到对健康知识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心理支配控制自身的体育锻炼对外在的身体锻炼有着一定的导向和支持作用。大学生的外在身体运动行为是在运动形式上向着社会化、大众化以及休闲化的运动方式进行发展的,在运动项目上也开始注意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大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同,既提高了大学生改善体育锻炼的兴趣,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改变自身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重新认识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也通过体育锻炼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对健康第一理解又进一步的提高。对健康第一的理念指导下,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中也开始注重运动时间的科学合理化以及运动空间方面向着多元化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知识和终身体育的教育和传播,使其在心理上对健康第一理念有着重要的认识,并不断倡导鼓励学生参与各项运动锻炼,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自控、自练、自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俊峰,候培森主编.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2]傅华,李枫主编.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刘一平,余道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体育科学研究.2007,12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2篇

1.1健身与健康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关于健康有许多定义,都有其依据也都有其不完善之处。在众多的定义中比较权威性的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是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身体不适或不衰弱。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技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无论哪种解释,都认为健康是一个复杂的事物,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显然,也不是一种手段能够完成人的健康使命的。体育的作用只是促进健康,“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健身,使身体健康。这样的解释,使得“健身”本身的指向更为具体,而且在操作层面,也更容易实践。也就是说,通过健身,可以使身体健康。

1.2健身教育从“全民健身计划”而不是“全民健康计划”这一口号与纲领上来看,“健身”作为体育领域里一个较为具体的任务与目标,显得更为贴切与真实。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推论出,“健身”之于“体育”倒不失为一种最明确的指向。或者说,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身体健康。在学校体育要竭力打造“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体系的时候,何不用带有明显指向的“健身”作为实践的目标与手段呢?故而,本文采用“运动技能习得基础上的健身教育”这一观点来阐述。

2新《标准》及“阳光体育”的精神实质

潘冬、冯菲、崔健等学者的研究认为,以新《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标》为主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很好地满足了国家机关部门出台的关于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又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人性化需求。这一指导思想以及课程目标体系都呈现出“新气象”。这说明学校体育要以关注学生的健康为落脚点。体育学科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是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这一改革的方向是得到学校体育界的赞成的。当涉及如何对待运动技术学习与促进健康关系的问题时,有的研究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否定运动技术、否定传授性学习的现象,这种对于以运动技术作为体育典型的知识形式的操作性知识的否定,将会影响课程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再次强调,盲目追求体育功能的扩大化,导致追求健康成为体育的主要工作,让健康包含的所有内容都成为体育不可回避的现实,弱化了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功能。这些偏差,让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与体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形成了强烈了对比,几乎形成一种悖论,让我们不得不再次面对现实工作中的问题。从正确的指导思想出发,强调运动技术的功效,并以此为一个必要的途径,以一种健身教育的表象,来完成“健康第一”的使命。“阳光体育”通过中共中央7号文件的形式,推向全国。其目的就是通过高规格的文件形式来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学校体育的工作要点,反观体育本源,就是“促进健康”属性的回归。而体育促进健康的途径就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练习和追求来实现的。这些精神实质直指学校体育的健身教育,一种运动技能习得基础上的健身教育。

3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

张学忠、杨旭东等学者在对诸多关于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文章的梳理后认为,目前对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综合归纳为“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三基教育体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成功体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等主要的几种思想。从这一发展脉络来看,学校体育存在的形式在于运动技能的特殊性。也就是说,是运动技能这一载体承载了学校体育。无论是之前的“军国民体育”,用击技、体能等来武装国民这一显然的运动技能烙印,还是之后的“三基教育”,凸显运动技能的传授与习得,以至于现代的“终生体育”、“健康第一”,这些都是建立在运动技能基础之上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如何进行终身体育的锻炼,如果没有运动技能的练习与保持,“健康第一”如何得以促进?运动技能成为了一种天然的载体和途径,这些都是对运动技能存在于学校体育的肯定。再者,从这些思想所折射出来的目标指向来推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认识,即我们的学校体育正在从技能塑造身体、技能强化身体的“技能论”到身体需要技能、身体驾控技能的“健康论”演进。透过这一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校体育在生命关怀、身体健康这一层面上的操作理论。体育课程通过身体训练和传授运动技能为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平台,保证学生达到基本的身体健康指标,其中也包含运动文化的传承、实现心理目标和社会目标。总之,无论经过怎样的转变,学校体育的育人以及对身体健康的促进始终是其最本质的特征。这是它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成了学校体育的遗传信息。学校体育通过体育课程使学生身体健康,这应该是属于“健身”的一种范畴,即“使身体健康”。通过这样的逻辑归纳,可以把学校体育引申到“运动技能习得基础上的健身教育”这一命题上来。

4体育课程的本源论述

一个人身体健康的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体育”与“健康”这两个概念是不等位的。放在一起,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健康是建立在体育基础之上的,体育应该为健康负其全部的责任。体育承载了全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功能,这是体育所不堪重负的。体育可以促进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过量的体育锻炼也会让身体受到伤害,这在竞技体育领域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把一直以来的体育课改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如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走向唯体育健康论或健康体育至上论。无限延伸和过度夸大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上的功能,把健康完全凌驾于体育教学之上,把健康问题都揽到学校体育头上来,在自己身上背负一个沉重的十字架,作茧自缚,去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使得学校体育不堪重负,每况愈下。体育课更多地还是体现在一定的运动技能基础上的学生运动状态下的课堂过程,离开了运动技能,来谈体育课如同探讨空中楼阁。有学者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深入细致地解读、诠释和理解体育课程之本质。通过推导不同阶段研究范式的转变,对体育课程的本质日益明晰,逻辑起点问题由分歧逐渐转向归一,认为育人的本质起点将会被广泛认同。体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以理性方式完成“健康第一”,其基本功能是以一定的身体认知为基础,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体能。值得指出的是,体育课程并不是“体育课程+健康教育课程”的简单结合,而是体现了以通过身体练习去实现健康目标的有机结合,是建立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的课程性质定位之上的。这样的健身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运动技能是一个载体,而健身则是其承载的内容,也是其能承载的内容,运动技能是可以为健身服务的。刘洋、刘峥、邸慧君等学者在对“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审视”的研究中,特别引用了陈智寿先生在1999年所著的《二十年学校体育改革的回顾》文章,再次强调“他们(大三、大四的学生)健身知识贫乏,健身能力差。对从小学至大学14年体育课所学,多数人不会用于健身”。再结合当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揪心状况,难道还不能认可学校体育的健身教育属性以及健身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吗?

5结论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运动技术;体育理论;体育社团;结构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2-0079-04

课程内容决定于课程目标,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称新《纲要》)中有完整的表述,它反映的是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意志和社会对人的需求。当今的人才培养注重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发展,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新《纲要》指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这意味着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有着广泛的外延性,因此,新《纲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值得人们重新审视。

1运动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知识的载体。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那么,身体练习所形成的运动技术是否属于知识?多年来,我国把“三基”作为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也就是把技术、技能和知识区分开来。其实,这是我们在认识上的误差。什么是知识?“知识就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1]黑格尔也说过:“所谓知识,不是别的,即是知道一个对象的特定的内容。”[2]因此,运动技术具有知识的特征,可称之为操作性知识。操作性知识,专指合就目的并实有功效的人体活动的特定程序[3]。运动技术是人在从事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身体练习过程中,在自体内部之间和自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通过综合体验所获得的身体认知[4]。它是新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运动技术上升为知识的范畴,就可以解释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客观存在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一直是学校体育,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必须建立在其掌握适宜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这是十分重要的观点。运动技能是现代人一种必备的生活前提,它是人们掌握生活技能、生产劳动技能的一种训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体育运动国际》中把每一个青少年可以平等地参加运动,并在运动中“获得与其天赋相适应的运动成就”作为一种民利规定下来。参加运动并在运动中加速“社会化”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上述《决定》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正是准确地把握和运用了学校体育的这种特殊的附加功能[5]。新《纲要》也明确提出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方法与技能,才能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且,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是跟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的。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新《纲要》的“两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应该一项为个体性的运动项目、一项为合作性的运动项目。个体性的运动项目指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参加的运动;合作性的运动项目指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参与的运动。大学生应该至少在个体性和合作性运动项目中各掌握一项,这样更切合社会实际,更有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有学者提出高校应该多开设既有健身性、技能性又低的项目,笔者以为不可做得过头。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选择考试容易通过的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但我们要考虑他们的选择是否跟社会体育相衔接。当今社会,奥林匹克运动日益全球化,竞技性的运动项目还是主流,足球、篮球等传统项目在很长时间内还会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运动。而这些运动也正是学生的兴趣之所在。姚本先[6]调查了3756名大学生,57%的学生运动爱好集中在球类,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所以,高校体育不可一味追求新兴运动项目。只要技能考核不过于强调运动技术的精尖,不用运动水平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学生就不会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

2体育理论教育

一直以来,我们理解中的体育课程都是以运动技能为基本内容的,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的主要部分,体育理论教育居于次要的地位。1992年颁布的旧《纲要》规定:“各类体育课均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的学时不得少于教学时数的12%。”而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效果如何呢?1995年对辽宁省1200名在职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1.18%的人认为在大学时期所获得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对工作后的体育活动没什么影响[7]。不少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当前我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无论是教学课时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均亟待改进[8-9]。在这种形势下,新《纲要》对体育理论教育作出这样的规定:“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12%到10%,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究竟何去何从?

当前,很多高校都是把理论教学穿插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但是,能够说得上理论联系实践的多数是一些运动项目的规则等理论。那些健身原理等内容很难在运动实践中穿行,而且这样的讲授缺乏系统性,因而收效也不大。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10%的理论教学也似乎太低了:日本名古屋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体育课全部都是理论保健课;韩国各高校体育课程中体育理论的学时均占到总学时的20%-30%左右;美国的高校体育教学虽有较大自由度,但体育理论课却一直是必修课,并占了50%比重的学分[10]。张勇等[11]认为,当前试图通过片面地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与比例的做法,是不实际、不科学的,也不是解决学生体育意识不高的有效办法。他们建议,把传统体育实践课和体育理论课完全分离开来,把体育理论纳入公共必修课教学中,设立一定授课时数和学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较为彻底的体育课程理论教学改革措施。

考虑到健康教育学和体育课程从目标到内容都有相当的兼容性,可以把二者合而为一。当前,高校的教学计划里都把健康教育学列为公共必修课程(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也列入健康教育体系,课程名称为健康与心理教育),设18学时。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大差异。西北高校在推行健康教育初期,张生芳[12]调查了36所院校,有34所开设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但不到6年时间,有21所院校先后取消了健康教育的内容。白莉[13]调查了我国372所高校,只有36.02%的高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有58.53%的高校只开设健康教育讲座。谢佩娜[14]对浙江省20所高校进行调查,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刘圣国[15]调查的黑龙江44所高校中仅有两所高校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湖南省51所高校有24所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必修课6所,选修课7所,讲座11所[16]。可以说,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已经由系统的集中教育转向了零星的分散教育,这种状况是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

笔者认为,如果把新《纲要》里规定的16学时的必修理论教学课时(4学时/学期,体育课为2年共4学期的必修课)加上18学时的健康教育学必修课时,共计34学时。设立36学时(或32学时,因为有些学校公共课一学期上16周)的高校体育课程理论必修课,基本上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使体育课程理论教学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

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我国学校体育界,体育课程一直跟体质和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体质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是体质的外在表现。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体质是一种“特质”,健康是一种“状态”。体质是人体维持良好健康状态的能力[17]。2002年7月,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的精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实施办法规定,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及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获奖学金;达到优秀成绩者,方可获奖学分;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达到60分为及格,准予毕业;《标准》成绩不及格者,高等学校按肄业处理;对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无故缺勤,一年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1/10或因病、事假缺勤,一学年累计超过 1/3者,其《标准》成绩应记为不及格,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为59分。新《纲要》又规定,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要“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由此可见,高校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属于实施体育课程的范畴。

到目前为止,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实施情况基本良好,近86%的高校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体质测试文件指示精神,全面实施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时按《标准》规定和要求实施成绩评定。测试受众面现已覆盖60%的在校学生,学生普遍对体质测试标准持积极态度[18]。但是,很多研究都局限在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指标的探讨和相关测试指标的统计分析上,较少人研究如何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生掌握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和手段,而这项任务更应该是重中之重。我们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不是为了设置一个考试方式,不是为了要数据而测试。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体育课程的内容,并进行课程化管理是迫切需要。

4体育社团活动

体育社团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它是社会社团的重要类别,也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体育社团是一种社会组织,它执行一定的体育职能,完成特定的体育目标,是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群体。而大学生体育社团是有共同运动爱好的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活动范围主要在大学校园,属于体育社团和社团的范畴,属于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大学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扶植”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是大学体育工作的新任务。

上世纪初,时任校长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进行革新,使北京大学一改暮气沉沉的旧习气,成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的策源地。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扶植社团” ,包括体育社团[19]。1917年12月,北京大学学生发起成立体育会,以练习各种运动技术、强健身体为宗旨。时至今天,这种“扶植社团”的思想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北京大学相继成立了30余个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居各学科协会数量之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高涨。课余体育锻炼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据调查,我国大学约有77%以上的男生和60%以上的女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抱有兴趣。约有70%左右的大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约有40%以上的大学生每周能坚持锻炼3次以上,锻炼时间也能持续30min以上[20]。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集中于本校的体育场馆,其参与锻炼的主要方式趋向于和同学一起锻炼为主,以个人锻炼为辅。球类等有较强趣味性项目是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首选内容。这些都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据1993年对北京市65所大学的调查,学生群众性的体育组织普及程度极低,平均每校只有1-2个,学生群众性体育社团仅仅覆盖3.8%的在校学生[21]。时至今天,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北京大学现有包括登山、自行车、网球、棒垒球、围棋等各种体育项目协会超过30个。2002年,清华大学共有体育类的协会19个,如绿茵协会、游泳协会、棒垒球协会等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十多个体育俱乐部,如武术、跆拳道、自行车、攀岩、健美、健美操、长跑等。上海交通大学1986年成立学生体育总会,到2002年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一室、六部、十九个单项体育协会,逾六千名会员的大型学生体育社团,全面构建起了大学生体育社团健身网络[22]。2003年,吴秋林等[23]调查了华东30所大学,学生总人数为21.1万人,其中参加了各种体育俱乐部的有10.86万人,占总人数的51.47%。可以说,我国的大学生体育社团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是大势所趋。

5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体系

笔者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结构,主要针对一、二年级的一般学生。大学一年级设置体育与健康理论必修课,采用多媒体或者网络教学。一、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初,进行体质测试(含心理健康测试),主要测试指标(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达到国内常模的中上水平(或者达到《体质健康标准》的良好以上)者进入运动技能学习,否则进入运动处方式教学班,进行主要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练习。对经心理测试显示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运动技能的学习以体育俱乐部式(即体育选项课)教学为主,学校体育部门统一制定各运动项目的考核标准,学生每学期可有多次考核机会,通过的可以免修此运动项目,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当学生在两年内体育与健康理论考试、体质健康测试通过,又有两项运动技能(必须为个体性和合作性运动各一项)考核通过,可以免修体育课,但仍需进行体质监控,保留其学习运动技能的权利,鼓励学生掌握第三项以上的运动技能。体育部门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档案,如实记录体质检测结果和运动技能学习状况,并为之保密。学校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组织,主要由体育部门统一进行学分制管理。

图1 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结构

图2 高校体育课程附属结构

新《纲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的全面关心。在此,本研究的体育课程附属结构主要针对这三类学生设计: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不适合上体育课的特殊群体、学校运动代表队(见图2)。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可以是运动项目,也可以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之类的课程。对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康复课。除了体弱、残疾的学生可以参加学习外,对体育保健康复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选修。结合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和中医的有关理论,向学生传授“体医”结合的系统知识。还可以导入保健按摩师的技能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学会科学进行养护,甚至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我国当前开展体育保健康复课的状况不甚理想。林建华等[24]调查了上海、北京等十个省市的27所高校,开设保健体育课程的学校为59.25%。虞荣娟等[25]调查了41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体育保健课的占51.3%。吴燕丹等[26]调查了50所实施新《纲要》的高校,仅有68%的高校开设了保健课程。有的高校即使已开设体育保健课多年,但授课中只注重体育实践技术教学,传授一些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未能将保健体育课教学提高到应能使学生长远效益,乃至终生健身的高度;甚至有的高校保健体育课程形同虚设。因此,新《纲要》下,高校体育保健康复课程的设置与课程建设的完善势在必行。

高校开展竞技运动,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是当今形势发展的必然。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学校体育作为战略重点。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关键,大学出人才,这是一些体育发达国家的一条共同经验。在美国,NBA球员中有60%来自大学篮球联盟,每年“选秀”的对象主要就是大学生。因此,新《纲要》把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纳入体育课程是时展的需要。我国50到60年代前期的实践已经证明了高等院校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一个重要基地。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北京高校的十多名运动员获得了金牌,有的还是全国纪录保持者。现在,从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到一般院校都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运动项目主要有篮球、乒乓球、游泳和田径,该校己拥有国际健将23名,健将26名,一级运动员103名。各院校都以培养出全国冠军、世界冠军为荣。据了解,雅典奥运会冠军中至少有18人来自大学校园,包括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烟台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有许多有利条件:师资结构完善,文化素质高;有较好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作保证;专家学者众多,科研条件优越,便于集中力量,协同作战;大学生文化素质高,易于领会和接受训练计划。高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有利于促进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以提高带动普及,并为学校创出名声。可以预见,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事业还会随着我国体育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运动训练纳入课程化管理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冯契. 哲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010.

[2]黑格尔. 小逻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28.

[3]张洪潭. 技术健身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3.

[4]邹玉玲,史曙生,顾渊彦. 体育课程导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6.

[5]卢元镇. 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14.

[6]姚本先. 当代大学生兴趣研究[J]. 心理科学,2000,23,(1):113-114.

[7]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体协. 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展望[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8]吴明智,曾吉,李智伟.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5):22-23.

[9]高军,郄捍烈. 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92-93.

[10]邓艳香,林少娜,周斌. 21世纪高校体育发展趋势的探讨[J]. 体育科技, 2002, 3(4) :75-78.

[11]张勇,许传宝. 普通高校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反思[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4):33-35.

[12]张生芳. 西北高校健康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27-28.

[13]白莉.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体育科学,2003,23(3):23-28

[14]谢佩娜. 对我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内容的改革与设计[D].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1.

[15]刘圣国. 黑龙江省大学生健康教育状况透视[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6):62-64.

[16]盛祖龙. 湖南省高校健康教育现状和展望[J]. 中国健康教育,1996,12(1):5-9.

[17]何仲恺. 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

[18]陈小容.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2006年高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东南大学)资料,2006.

[19]石新明. 论蔡元培先生的“扶植社团”思想[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31-34.

[20]王华倬,刘玫瑾,于秀. 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89-91.

[21]杨东东. 北京市65所高校学生群众性体育社团现状的调查分析[D].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1993.

[22]陈小蓉,顾渊彦.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52.

[23]吴秋林,茆飞霞. 华东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25-26.

[24]林建华,郭琼珠. 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及课程设置的若干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44-46.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健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要求,对健康文化及内容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诠释,因此提出了各种创新性的健康理念,其中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理念――“健商”(Health Quotient,HQ),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来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健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涉及面也十分广泛,诸如生理、心理以及人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健商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健商”已经渗透至高校教学过程之中。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观念,这不仅是我国教育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1 健商内涵与外延

健商(HQ)作为21世纪人类最新的健康文化和全新的健康理念,由国际著名健康专家、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拿大籍华人谢华真教授首先提出并运用。所谓健商(HQ),是健康商数(Health Quotient)的缩写,用来衡量一个人所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它反映一个人的健康才智,代表一个人的健康层面及对健康的全新态度。健商理念能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商教育是指有计划地通过信息传播和教育等手段,动员全社会各类人群参与,使人人拥有维护健康的意愿、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教育活动。

2 高校体育开展健商教育的现状

2.1高校体育理论教材的现状

在体育教育中,把健康与体育,科学锻炼与自我能力相结合,即不但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了解科学的健康知识,科学的锻炼方法,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体育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能力与健康知识的培养,高校体育要实现健商这一目标,有目的的选择体育教材是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调查以及走访相关教师和学生发现:当前时期下我国高校体育理论教材大多数均是以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卫生、运动损伤的自我处理与修复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方面为基本内容,对于大学生心理障碍以及针对心理障碍而提出的心理健康知识涉及的少之又少。由此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体育教材的内容十分单一、不全面、针对性与实用性严重缺乏,再加上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缺乏一定的指导,不能将教材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之中,因此,他们的健康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甚至出现了倒退的情况。

2.2高校体育中健商教育融合的现状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仍然以体育技术技能为主,忽视了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教育,据了解部分高校没有开设体育理论课,有部分开设了的,但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高校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也大部分为竞技体育项目,对于考核手段甚至是教学方法与组织方式,一般都会采取竞技运动的方式,而对于疾病的处理以及学生身体不适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内容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根据笔者的实际走访和查阅相关文献不难发现:当前高校体育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与增强上面,而且教师所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多数为竞技类的运动项目,其采用的具体的评估方法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教学目标,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误认为体育就是单纯的各项运动技术的学习。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体育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考试,而并非将学习体育看作是增强体质以及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有力武器。对此,笔者认为当前时期下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健商教育的融合十分之匮乏。

3 高校体育开展教育的对策

3.1注重加强体育理论教材建设,将理论课落到实处

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体的教材内容,重新构建适合于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教材体系,以满足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需要,为此,高校体育教材的构建应以贯穿健商文化教育为主线,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要而编制,其体系应从健身、娱乐、康体、休闲等角度加以考虑,多选择一些难度小、易开展、趣味性强,融健康、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项目,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了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更加全面的健商知识且运用这些所掌握的健商知识来对实践加以指导,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该从高校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现状出发,编写出一套包含丰富健商理论知识的体育理论教材,这样能够很好地对高校体育教学加以补充,最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健商水平。

3.2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激发、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健商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教师运用游戏法、竞赛法、评比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将趣味性和难度有机结合,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体会到体育对自己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帮助,产生“我要练”欲望,让学生从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上感悟体育锻炼与健康之要素,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运动习惯。

3.3改变高校体育教学评估体系

考核制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体育课的考核是为完成体育教学目的服务的,根据HQ的理念、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考核这一手段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习惯。在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体育教学中,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已是高校体育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锻炼的动力,作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成绩进步幅度、应用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三方面全盘考虑,即学习态度+运动成绩+运动成绩变量,这种评价体系是值得借鉴的,它的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能充分体现出学生体育能力的各个方面,即侧重于明天,着眼于进步,侧重于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体育基础上得到提高。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182-02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和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以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而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应用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营养学和体育保健学等多种人体科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综合性科学知识体系。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融入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模式,既能丰富健康教育的内容,又能体现体育在健康中的作用。

一、健康教育与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1 使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具吸引力。在健康教育教学中结合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将健康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结合起来,突出健康教育的体育特色。让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能够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受益终身。如饭后不宜立即运动,小运动量应该在饭后半小时,中运动量在饭后一个小时,大运动量应该在饭后两个小时。因为饭后马上运动。一是会使流向胃部的血液分流,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引起胃肠疾病;二是胃部食物未消化,也会影响运动效果。如果在健康教育中引入类似的知识点,会使学生对健康教育更感兴趣。

2 使运动人体科学的内容更加充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仅仅停留于传统运动技能的学习,忽视健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是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体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要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运动人体科学所学科目广泛涉及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研究目的之一就是保障人体健康。许多教材的章节都与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健康教育内容,如个人卫生教育、运动教育、疾病预防教育、营养教育、环境与健康教育、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等,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健康教育,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运动人体科学

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在维多利亚健康宣言中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科学健身是进行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通过学习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学校是体育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最痴迷体育的人群所在。因此,在健康教育过程中穿插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如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很多健康教育的书本涉及“体育锻炼与健康”时都会提到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如果没有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如超量恢复、靶心率等,那么老师的叙述就会显得很空洞,学生也比较难以理解。当然,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健康教育过程都会涉及运动人体科学的内容,为了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融入运动人体科学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融合健康教育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新标准,因而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融合健康教育。

1 身体健康。对于身体健康方面,运动人体科学主要学习运动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由于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不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将来从事的健康教育工作,都需要获取大量的预防保健、卫生等基础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改变过去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弊病,在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上体现“健康第一”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身体健康教育素材,找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穿插到课堂讲授中。如讲运动系统时,可以穿插骨骼的保健知识;讲呼吸系统时,可以穿插呼吸疾病及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讲到循环系统,可以加入一些心脏病的知识及高脂血症的知识。其它方面的学习也可以融入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既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传授给学生身体健康教育的知识,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 心理健康。体育专业学生性格外向活泼,文化功底相对薄弱,对需要理解记忆和实践操作的运动人体科学的学习有一定的畏难情绪。通过运动人体科学内容的系统学习,包括课堂讲解提问、实验动手操作、课后作业完成、期末复习考试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严谨踏实、团结合作、勇于进取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要结合健康教育,近年来研究发现,A型性格(急性子)的人容易罹患冠心病,而C型行为(过度压抑情绪)是一种易患癌症的心理模式,在讲述运动对心理方面影响时可注意培养学生乐观平和的心态。

3 道德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道德健康定义为: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作贡献,能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不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善、美、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所有体育活动都是在公平、公正情况下进行的。讲到运动损伤时,可以指出某些人在运动中不遵守规则,动作粗野,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在生活中不遵守社会准则的人必然会把不良行为带到运动中去。当讲到生殖系统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性道德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4 社会健康。为了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在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中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思想。根据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专业培养口径,辐射其它体育相关领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在相关章节中渗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型人群的体质特点及健身要求等,以满足学生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需要。又如,学习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时,激励学生尝试对各种体育动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以适应学生从事体育训练、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等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健身效果;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035―04

投稿日期:2005-03-15

基金项目: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国家体育总局应用基础课题,并获2004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通讯作者:邢文华。

作者简介:甄志平(1975-),女,河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质与健康。

本研究通过在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锻炼)中实施健身运动处方锻炼的教育实验,探讨应用健身运动处方进行体质与健康干预的可行性,以期有助于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化及定量化,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实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石家庄市3所中学初二、高二年级l 45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15.73±3.42岁。

1.2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调查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研究中主要运动处方及教学方法选取体操(含健美操)、武术、球类(篮排球为主,结合各种小球的选修)为主体课程资源,结合素质练习和各种体育游戏设计Ⅰ型健身(身体素质)系列运动处方和Ⅱ型健身(运动技能及健康教育)系列运动处方。

在教育干预过程中,把课程分为3个阶段,每阶段6―8周;其中穿插理论和知识的室内课6次,开展全校性健康讲座6次。理论课教案全部制成PowerPoint、Flash或Action课件的形式,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

2.1.1 Ⅰ型健身(身体素质)运动处方主要内容及操作要点

实验前,对学生进行综合体质测试,并按体质标准分和学生性别,将实验班学生分成6组,即男,女体质优组、男/女体质中等组和男/女体质弱组,每组10~12人。

1)跑跳组合和力速组合。2)操化组合。3)球类组合。4)健身路径组合练习。5)综合练习。6)趣味组合。

2.1.2 Ⅱ型健身(运动技能及健康教育)运动处方主要内容及操作要点根据美国健康教育学家凯尔曼(1981)的“服从、同化、内化”的态度转变三阶段理论,将体育课教学与课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相结合,在体育课上学习新知(技),发展能力;在俱乐部中巩固技能,提高素质。

2.1.3实验研究中主要教学方法及操作要点 本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常用教学方法,并将其特点和操作要点加以归纳(表3)。

10.03%提高到18.73%,良好率由26.99%提高到45.13%,不及格率由16.96%下降到8.11%。对照组学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幅度没有实验组大,实验后两组的测试结果组间差异显著(P<0.05)。回测时,学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都有一定的下降,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仍然显著。

干预后的锻炼感觉测试表明,实验组学生在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两个维度的比较中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同时安静感均值下降而疲劳感上升,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学生积极的锻炼感觉表明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心理状态,也是运动习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2.2.1.2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对学生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表6表明,实验组学生干预后知识得分增长最为显著。

2.2.2对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教育干预过程的评价结果显示,有83.26%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可以接受,89.32%的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上这门课,通过学习,共有94.74%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收获,其中分别有52.19%、23.71%和18.84%的学生表示有“很多”、“较多”和“一些”收获。

2.2.2.1专家教师对干预教育过程的评价干预过程中,聘请实验学校中三位高级教师(教育巡视员)对实验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具体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学习状态、课上紧急或特殊情况处理能力、课后小结情况等进行评分(表7)。

2.2.2.2学生对干预教育过程的评价实验结束后,由实验组学生填写《体育与健康教育综合评价表》,对实验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情况进行评分(表8)。

3 结论

1)在课内外体育锻炼中,应用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身心的自我锻炼技能。

2)采用多种器械和运动组合,结合实用健身技能和时尚健身方式的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是受学生欢迎的、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7篇

摘 要 运动参与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体育学习领域,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原有运动参与概念只是对运动参与领域目标的总体描述,而不是其真正定义,不利于理解运动参与的内涵。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之一的运动参与可以说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运动参与领域目标达成现状直接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其它学习领域的实施。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运动参与 目标达成

受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虽然近百年来学校体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其地位一直处于“边缘”的状态。在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历程,而且其影响也是巨大的。运动参与学习领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重中之重,我们应以重视。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之学习领域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之路在近十年间,正在继往开来,不断前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成果正在不断涌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各学习领域体现了时代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和需要,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的成果,并且它们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协调统一。

二、运动参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中的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重在突出体育活动的实践性。作为一门动作类课程,没有活动类实践,体育课程的实施就等于一纸空谈。运动参与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要学习领域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实践性。而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目标达成正是在运动参与中得到发展、锻炼、培养和提高的。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之一的运动参与可以说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目标的达成直接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其它学习领域的实施。

三、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目标达成的指标与评价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运动参与的定义和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目标达成情况包括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态度和运动行为表现,具体指标有出勤与服装符合要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主动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为达到目标而反复练习、认真接受老师的指导等。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中对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具备积极态度、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是否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运动参与中、对体育运动参与认知状况等出发,重点评价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的体育态度以及其运动行为表现。运动参与领域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学习领域之一,其目标达成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四、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目标达成指标的内在联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目标达成指标重点包括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态度和运动行为表现,那么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有研究表明:锻炼态度与锻炼行为之间存在行为意向这一变量,行为意向对锻炼行为起着重要的直接作用,但需要有情感体验、主观标准、行为控制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体育锻炼态度和运动行为表现是学生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五、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目标达成现状的调查

关于对学生运动参与各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手段目前多种多样,有的利用量表调查,有的则利用问卷调查法。对于学生运动参与现状的调查主要包括对学生运动参与态度现状的调查和运动参与中体育行为表现现状的调查,调查者以采用自己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的方式居多,鲜有采用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的,其中以量表作为调查和研究手段的当属毛荣建的硕士论文《青少年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他在Fishbein等人(1975)的“合理行动理论”和Ajzen等人(1988)的“计划行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态度—行为因果关系的“锻炼态度量表”。他对该方面量表的研究制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后人研究该方面的内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六、小结

基于国内体育学者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该方面的研究仅限于体育学习与锻炼中体育态度的研究、影响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因素以及对其激励因素的研究等一些理论的研究,对运动参与领域现状的研究还不多,对其目标要求还不明确,对其研究手段和方法单一,再者就是对运动参与的具体元素的研究不足。

鉴于现今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不足,我们今后对该方面的研究应该围绕以下几方面:运动参与学习领域具体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目标达成的调查与研究;如何促进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目标达成方面,重点对运动参与领域目标构成的具体元素进行研究分析,如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体育锻炼认知、体育行为意向、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晓军,郑可珍.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66.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体育运动干预;研究

随着年龄增长,日益退化的生理功能使老年人身患各种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体育运动是一种能有效增进人的身体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方式,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20世纪末,体育学界逐渐开始对健康生命质量与体育运动干预这方面的研究。随着社会学、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生活质量理论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以及有关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得以在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领域广泛开展,体育运动干预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其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与体育运动干预研究的发展趋势,希望对今后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与体育运动干预方面的研究有促进和指导的意义。

一、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与体育运动干预研究的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很多的体育学者、专家将研究的视野投向了老年体育,对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与体育运动干预专题研究较少,有《论老年体育与提高生命质量》、《论体育与老年人生活质量》、《体育活动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作用》等。《体育活动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指出将体育运动入日常生活,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特征的生活方式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肖建原、王天生也指出了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产生改善其人际关系质量的重要心理效应。支建明、李靖、岳文雨、赵锋、曹士云等对我国部分城市老年体育的调查表明体育锻炼在延年益寿、延缓衰老的同时,也能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帮助保持社交关系,调节老年人的心理平衡;朱寒笑等的《试析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他们主要从体育锻炼对心理学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而对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与体育运动干预的实证研究有:马为等人分别揭示了中长跑、健步走、保健功、太极拳、秧歌、健身操、交谊舞、气功等不同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身体的良好影响。这些研究对于老年人在进行各种锻炼中如何把握量和强度没有做出确切的说明。

二、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

1.体育运动的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系的专题理论研究较薄弱

在体育学的研究领域,在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内涵、老年人的体育行为、老年人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状况等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与关系研究方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因此制约了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的实证方面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体育方面的学者、专家们对老年人体育运动行为的研究多数是从某一理论角度去认识,注重心理因素方面的分析,对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机制缺少应有的探索,直接影响到对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等方面系统科学地研究。

2.体育运动的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较片面

在有关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系的实证性研究中,有些研究只是从老年人的地域、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作为简单的分类标准,并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际的研究中调查对象的数量,调查的方式方法等很多因素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使的研究的结果太大众化,不具有针对性。这就显现出缺乏对某一类的人群,疾病等的具体划分,也不能充分地反应与体育运动干预的互动关系。

3.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结合模式研究不够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通过体育运动引导老年人形成良好体育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体育活动是如何影响生命质量的,它们怎样结合的,具体什么样的结合模式更能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应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今缺乏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两者相关的结合模式的研究。

4.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缺乏量化标准

不同年龄、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疾病的老年人群体在进行同一体育项目时,所要选择的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时间、每周进行的次数都应该有不同的量化标准和要求。目前的研究中缺乏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不同的老年群体生命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需要制定相关内容的量化标准的如下:选择运动的内容、运动的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的频度、运动的量和活动场所、方法特征等。

三、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研究的发展趋势

1.强创新,充实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

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要想更好地研究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关系,就必修加强理论创新,将社会学、经济学、医学、人口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引入到体育学科中来,充实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

2.全面系统的论证体育运动干预与不同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

体育运动干预与不同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关系的实证研究将是未来体育领域研究的发展。体育运动干预与不同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关系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对健康的老年人群的进行研究,以提高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次就是要对体育运动干预对患有不同疾病的老年群体的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患病群体选择相应的同样运动项目进行干预的研究。

3.开发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结合模式和制定其量化标准的研究

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为了让老年人都能够根据的自己的兴趣爱好,患病状况,身体条件,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就要求体育专家与学者尽快的开发研究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制定不同年龄、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疾病在进行同一体育项目时运动的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的频度、运动的量和活动场所、方法特征等细化的量化标准,

四、结论

体育运动的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系方面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专题理论研究较薄弱、实证研究较片面、结合模式研究较少、缺乏量化标准等。为使老年人形成一个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的整个水的生活质量。我们应从充实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关系的理论,全面系统的论证体育运动干预与不同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开发体育运动干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结合模式及其量化标准的研究,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及内涵、体育运动干预与生命质量关系方面的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春林等.体育运动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1)

[2]龙建新,谭洁.体育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影响研究述评[J].学术论坛科技资讯.2007.35

[3]赵淑英.体育活动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

[4]傅健等.长期游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 6)

[5]朱寒笑等.试析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1 .20(2)

作者简介: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理论依据实际问题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考试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对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一个测试。但是如果考试的这些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那么考试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论的兴趣,并形成终身体育思想,高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中不仅要进行体育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考核,还要实施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而在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影响其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实际问题的分析,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体育理论考试体系。

2.高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的理论依据

2.1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深入了解的重要途径。

现在普通高校体育理论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运动技术,全面发展身体,提高身体各项素质,而且要让他们学习专项知识、生理知识、训练学知识等各项理论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做到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身的体育锻炼,从而终生受益。通过体育理论教学使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并能根据自己身体条件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进行锻炼,这既是体育理论教学的任务,又是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达到终身受益目的的关键。因此,加强体育理论的教学是对体育教育本质更深层、更全面的认识。体育理论考试是让学生真正重视体育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理论考试可以促使学生更系统、全面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更有效地解决体育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达到对体育运动的深层次了解。

2.2《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根据各高校的体育现状对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改,制定出一套符合本校体育教学的工作方案。”高校要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就必须进行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以增进健康、发展身体、终身受益为目的。体育教育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依据,体育课的教学按照教育学的原理,包括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个环节,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同时发展理论。没有理论体系的教育或没有实践过程的教育都不能视为完整的教育。而实现体育教育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和全面化,既要进行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考试,又要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知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加强体育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2.3体育科学自身的发展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教学和考试。

现代社会的发展加快了体育社会化的速度。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科学的发展涉及许多领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理论体系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渗透能力正发挥着惊人的作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透过“奥运精神”、“女排精神”等,人们看到了奋发向上的民族进取意识。人们谈论体育,参与体育,提高民族素质的意识空前高涨,进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还可以丰富和发展体育科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智能和体育意识。强化学生的体育智能和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也就是通过理论考试的形式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既了解体育科学知识,又牢固掌握体育科学知识、运用体育科学知识,最终使体育科学知识与各个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不断完善体育科学体系。因此,体育科学的自身发展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教学和考试。

3.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1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认识存在误区。

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考试的结果虽然只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往往被高校作为学生获奖、毕业、拿到学位证的一项硬性指标,因此学生一切为了分数而考试,为了取得学分而考试,对考试的目的认识存在误区。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实施专项课教学,学生都能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但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专项课就是要进行运动训练,重技术轻理论,对学习专项理论知识思想认识不清,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考前突击复习,考后万事大吉”的学生占大多数,学生学完就考,考完就忘的现象普遍存在,失去了专项体育理论对体育专项技术的指导作用,学生对考试结果不去认真地总结分析,更达不到理论联系技术,理论指导训练,完善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目的。

3.2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考试不够重视,考试的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师以“技术教学”见长,以上好实践课为本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技术教学上,很少接受主讲理论课的专门训练,也缺乏理论教学经验及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因而对体育理论考试不是十分重视。部分体育教师因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体育理论教学和考试的重要性,对讲授内容和计划准备不充分而依据自己的主观喜好给学生上课,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理论知识缺乏实用性、指导性、针对性和时代性。这样必然造成学生对体育认识不足、学习态度差,并且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学习兴趣,造成部分学生对上理论课时持消极、抵触甚至反对态度,其教学质量和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在考试的形式上一般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考试方法比较单一,理论考试前教师进行考前辅导,圈定考试范围,画出重点,以让学生死记硬背通过理论考试,使理论考试失去检查、反馈、促进、提高的作用。

3.3《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题库不够完善。

首先,一些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题库认识不够全面,认为题库就是试题的仓库,只要多出几套题积存起来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题库建设还需要稳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明确的考试目标,试卷的命题必须以考试目标为指导来进行。其次,在考试分析中,一些教师未对试题质量进行详尽分析。而试题质量分析是完善并提高题库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可以检查试题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试题的份量、难易程度、区分度是否恰当等问题。这也就从根本上影响到了试卷题型的确定、难易程度的区分等问题,并影响到试题库的质量和数量。

3.4《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存在不足。

理论考试体系囊括体育理论考试题型的确定、命题的范围、考试过程和考试成绩的评定等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题型一般采用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这几种题型是一直使用的受考题型,易于让学生接受,但部分教师在命题中不区分试题的难易程度,不注意题型搭配问题,对各种题型进行简单罗列,导致命题难度不一致,试卷区分程度不均等问题;在命题范围的选择上,部分教师仅仅限于书上内容,使学生所学理论内容与所学运动技术很难联系,达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锻练的目的。此外,在考试过程中,存在着考试时间安排集中、人员密集、部分监考不到位等问题;在考试成绩评定中,存在着答案唯一性强等问题。因此,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体系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

4.完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的建议

4.1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端正学生对理论学习和理论考试的态度。

高校学生年轻好动,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教师可结合学生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目的性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有利于对自身健康状况、运动技术水平等作出正确的判断,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教师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技术教学有机联系起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教学或者精选一些典型的案例,对体育运动的一些现象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为,真正体验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在理论考试中,题型的确定应紧密结合所学技术,不对考试范围进行圈定,而是将相关体育专项理论渗透在平时教学实践中,这样,理论考试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达到理论联系技术,理论指导训练,完善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目的。

4.2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理论题库。

首先,在考试命题上,特别是在体育理论的命题上,要注重对命题人员的选拔,选择一批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人员共同参与,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及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命题,注重与任课老师及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这样不但能提高任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与测试学生能力的一致性,而且能避免出现偏题、怪题,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命题中,在主、客观题比例上一定要把握好,题型的选择也要恰当,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规范、科学的理论题库。其次,要制订一定范围的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不要完全拘泥于一种答案,可采用按照要点给分、关键词和关键句给分,还要注意一些新知识、新观念在标准答案中的补充,增加创新答案鼓励分等。最后,要加强考试过程的管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严肃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

5.结语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考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实施有利于完善高校体育考试体系,是高校考试改革的一个环节,应当引起学校教学及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高校师生要共同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教与学的创新环境与条件,努力探索科学的高校体育理论课考试体系,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型与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阮霞.创新教育中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3]戚一峰.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健康第一 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

健康第一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三难健康目标。与传统的健康相比,其领域更宽,不仅仅停留在体质健康的层面上,而且还要关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新课程标准下的健康第一是否有必要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又如何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呢?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变人们对体育的误解

旧的教学大纲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致使人们误解为体育生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几乎就是体育生的代名词,片面认为上体育课是学一些无用的东西,是不务正业,在他们眼里体育不能用来考大学,只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会阻碍着文化课的学习。在这种不负责任的舆论误导下,部分学生家长、文化课带课老师,甚至校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体育课程的开设。有的学校每周只一节体育课,有的甚至没有体育课,偌大的一个学校连操场都没有。而现行体育课标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就彻底打破了这一偏激的看法。新体育课标不仅仅强调增强学生体质,还注重对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来保证学习的正常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参与运动使学生学会正常交往,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体育运动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

2.有利于改变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整体下滑的不良状况

近年来,“应试教育”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青少年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近年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专家提出,新课标进一步贯彻了人道主义和民主化精神,强调了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现实性和迫切性,改善了学校体育的各个工作环节,改变了学校体育工作的被动局面,与此相适应,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健康生活的观念,以体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也成为体育专家及教师研究的对象和学校体育实践的内容。

3.有利于突出个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终身体育

这里所说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让学生样样都会,而是为终身体育做准备,让学生学会怎样随时随地锻炼身体。例如,在不同地点,能适应当地人们的锻炼的习惯,有的地方便于爬山,有的地方则便于游戏,有的地方则可以武术。不同季节也会有不同的项目,如夏季能游泳,冬季能滑雪。一个人能在学校学到不同方面的知识,他就会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选择适合于自身运动的项目进行身体锻炼,保证每时每刻身体健康。

二、“健康第一”思想的误区

1.将《体育与健康》与《健康教育》相混淆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以体育促健康,不是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的综合,它解决不了所有的学生健康问题。而《健康教育》不是一般卫生知识的传播和宣传,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是帮助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2.片面认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开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运动促健康,达到身与心的和谐健康。

三、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途径

1.融合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体育与健康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它与多个学科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给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体育与健康知道理论与技能,还要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要把与体育与健康有关的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去。如运动生理学、教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都是与人体有直接联系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以与体育技能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传授,也可单独利用理论知识课来传授。还有体育运动中的物理学原理,要求教师不但要熟知物理学,而且善于把物理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运动技术要以物理力学为指导,从而更容易把握运动技术原理,掌握运动技术,在运动训练学习中减少运动损伤,保证身体健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常用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游戏、学习认知,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体会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2.领会“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涵义,并将其精神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

“健康第一”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核心,强化体育项目为我所用的选择性。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这里,“学会学习”指的是终身体育。对每个学生个体而言,随着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变化,体育活动的内容、方法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走出校门以后是否能继续选择适宜的体育活动内容,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显得更为重要。“学会生存”指的是强身健体,从了解和掌握营养健康知识、科学锻炼的知识与技能到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会在各种环境下如何生存。“学会做人”指的是社会适应,在与同学、老师、家长及其他社会交往中懂得怎样为人处世,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

3.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注重增进学生整体健康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体育范畴,与竞技体育有本质的区别。而以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增强学生体质,教师只注重体育“尖子生”的培养,却忽视了那部分先天体质较弱的学生,认为这些学生没有“增强体质”必要。在新体育课程标准下,指导思想彻底得到了改变,要求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体育课上对有体育天赋的学生让其充分发挥个性的同时,注重对其思想品德的培养,以优带差,带领后进生体育学习锻炼;而对后进生,教会其运动的方法,让他们积极参与,让他们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克服其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健康,为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代表了最新的体育教学理念,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有助于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正规化,符合体育教学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彻底领会其深刻涵义,切实把这一指导思想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李静.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学校体育改革\[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2]喻坚.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2005,(5).

[3]林麟.谈学校体育与健康第一的关系\[J\].体育师友,2003,(4).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卫生保健 健康教育

体育运动是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不科学的体育运动会违反人体生理结构,既起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可能引发运动性损伤,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当代青少年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组织功能都有很大发展的潜力。因此,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生长发育、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学校开展体育保健课的重要性

1.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实施健康教育的需要。在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我国教育部发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从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的能力,增强卫生保健知识。

2.有利于提高学生健身意识。教师在传授学生体育技术动作的同时,更应加强对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在体育活动中既能修身养性、舒心减压,更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学校要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宗旨,严格区别于竞技体育,以强身健体为目标,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懂得科学的体育运动对人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让更多的人亲身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丰富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文化,让体育运动伴随我们每一天。

3.有利于增强终生体育意识。目前,人们对体育健身的意识日益增强,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在全民中根深蒂固,在全国民众中逐渐形成共识,他既能够提高全民族的体育素质,也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4.树立现代健康观的需要。现代人对健康观的理解有了新的标准,不是从过去以身体不生病就是健康的思想转变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舒适的状态。随着现代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家庭压力、社会压力、不良生活规律,使现代人有很大一部分处在亚健康状态,往往不健康的身体是从亚健康状态转变的,树立良好的健康观是实现终身体育的有利保障。

二、体育保健课的内容

根据保健课的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积极预防、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发展为目的进行课程设计,如以中国的武术套路为主,体操、体育舞蹈、瑜伽、健身器械练习为辅进行教学。理论授课内容以卫生保健知识、健康指标检测、营养饮食知识为主进行授课。

三、学校体育保健课的教学教法

1.以理论为基础。卫生保健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涉及到很多学科内容,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只能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传授,制定适应学生发展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知道怎样的锻炼方法才是最科学的,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法,运用合理的手段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因此,学生必须进行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医学、营养学、中医保健学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为长期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检验自己在运动中身体各机能指标,对自己身体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使学生不仅掌握理论概念而且还能把这些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呈现在学生面前。

3.教学过程内外结合互帮互教。体育保健课必须循序渐进,课内教学要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找出共性的地方,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因材施教。要发挥身体素质好,掌握技术动作快的优秀学生,协助老师做好指导保护工作,让他们既掌握运动技术又不能出现运动性损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辅导,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4.注重师生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按照高标准要求自己,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达到优秀的目的。

5.教师应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教师除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相关的知识外,更应重点加强运动医学、运动康复、中医养生等医学知识的积累,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处方设计。

四、学校开展体育保健课策略

1.提高学生的保健意识。学校应把体育卫生保健课的发展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之中,制定目标、内容、评价等,学校从领导到学生都应重视卫生保健课程的开展,把保健知识、生理知识、运动医学知识与体育专项课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知识了解自己身心发展情况,理解健康与环境、生活与运动的关系,使学生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有显注提高。

2.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学校应有计划对在职教师进行保健知识的培训,培养专门人才,不断丰富教师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科学仪器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经常开展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形成研讨体育保健知识氛围,为今后的教学、科研打好基础促进健康教育发展。

3.学校领导重视。学校领导应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如学校的硬件设施、图书资料、课时量等。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让学生接受体育保健教育,在教学教法上进行创新,让全体学生学到体育保健知识和方法终身受用。

4.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体育保健教学应与学校医务室相互配合,根据学生入学体检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保健教育,同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以便及时了解掌握每个学生健康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在体育教学中贯穿卫生保健教育,对于增强学生卫生保健观念提高体育育人水平,对坚定终身体育锻炼信念,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具有深远意义。世界文明在飞速发展,对人才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在体育锻炼中所必须遵循的各项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可以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理论,体育锻炼促进

 

任何一门学科教育,当它停留在技术层面时,它是低级的不成熟的。当进入到人们的精神层面,影响到人的行为时,它才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体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授促进学生健康的终身身体活动,培养学生对身体活动积极的行为方式。体育锻炼行为是一种健康行为,体育习惯是一种健康行为习惯,因而对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培养也遵循健康教育规律并符合相关理论。在体育教育中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是一种健康的体育教育形式,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所需,更是一种对健康体育教育的探索、尝试和创新,也以期对实现体育学科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有所裨益。

1.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及体育活动行为阶段划分

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是于1982年由Prochaska和Diclinente在其开展的戒烟项目中提出来的,该模式理论依据是: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而且每个作出行为改变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其理论基本点为:1. 人们以不同的速度在行为改变的五个阶段之间变动。2. 在改变的过程中,人们在这五个阶段之间反复往返;3. 对不同的个体,要使其发生行为的改变,应该对其采用不同的认知和行为策略。每一种行为变化都可以被人为地划分为五个阶段:1无打算阶段;2打算阶段;3准备阶段;4行为阶段;5维持阶段。针对成瘾性行为如吸毒和酗酒,行为的改变还包括第六个阶段:彻底戒除阶段。

如果将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看作是行为改变的目标,规律运动的定义按照公共卫生领域推荐的合理运动量:每周大多数天数中,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根据阶段改变理论的行为改变五个阶段的划分,那么在体育活动促进的范畴中这五个阶段相应地分别可以指:1无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并且没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2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3准备阶段:每周中至少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活动不规律,没有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4行动阶段:体育活动水平达到推荐的合理活动量,但是尚未坚持到6个月。5维持阶段: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并已经坚持6个月以上。

2. 对不同阶段个体进行体育锻炼的促进与干预

针对处于上述不同阶段的个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1 无打算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可能尚未意识到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或是因为以前增加体育或的的尝试失败而充满挫折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不能认为处于无打算阶段者已经作好参加一项锻炼项目的准备,而应该把干预的重点放在向其宣传锻炼的益处,帮助其识别阻碍其进行锻炼的障碍上,鼓励其与坚持锻炼的人交谈以获得激励。另外,即使其暂时不可能有锻炼的行动,也可以鼓励其记录每天有过多少次锻炼的念头来自我激励,帮助处于无打算阶段者从无打算阶段向打算阶段迈进。

2.2 打算阶段:处于打算阶段者,已经有打算锻炼的念头,但还没锻炼。这时需要鼓励其开始尝试锻炼,帮助其分析:为了开始锻炼,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和有利条件,锻炼场所,锻炼应采取的形式,锻炼的时间如何安排。锻炼目标的设立应该从简单易行的短期目标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向干预对象传授一些自我激励和从外界环境和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的技能。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3 准备阶段:处于准备阶段者,已经不规律地进行一些锻炼,但尚未养成规律习惯,尚未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论文写作,健康教育。他们已经切身开始体会到锻炼带来的益处,但不知道怎样能够做到坚持锻炼。这时进一步帮助其识别影响锻炼的有利因素和障碍,继续从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并坚持记录锻炼的情况,这些都有助于其进一步规律地锻炼。

2.4 行动阶段:处于行动阶段者,每周大部分天数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锻炼,而且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但还少于6个月。对于处于行动阶段者的干预重点是设法使其将这一习惯继续坚持下去,帮助其识别影响其坚持锻炼的因素,寻求支持,让家里人和朋友对其进行监督,防止锻炼终止。在这个阶段,需要向干预对象着重强调的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中断锻炼几天或一两周,也不意味着规律锻炼计划的失败,不要因此而气馁甚至放弃自己的锻炼。

2.5 维持阶段:处于维持阶段者,已经成功地坚持规律锻炼6个月以上,将锻炼视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益处及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套适合其自身状况和时间安排的运动方案。在这个阶段,应鼓励其继续记录锻炼情况,尝试一些新的锻炼项目来防止同一项目所带来的枯燥感,并继续进行自我激励。

3. 健康教育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在体育锻炼促进中应用

根据阶段改变理论,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促进时,可以通过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来对处于静坐生活方式的干预对象进行干预,这些策略在上述的各阶段的干预中已有所论及,概括起来讲,针对体育活动促进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各包括5个方面:

3.1 认知策略

1) 增加知识:进行各种知识的宣传教育,如活动和锻炼益处的教育,什么是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怎样合理安排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

2) 理解益处:鼓励干预对象思考采取和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对其个人会有怎样的益处。

3) 警告危害:讨论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4) 考虑对他人的影响:鼓励干预对象思考其静坐生活方式对其家人和朋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5) 增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多动员干预对象积极调查其周围有哪些可利用的进行体育活动的资源和机会,如住所和工作单位附近的公园、体育馆、小区内的健身园和拳操队伍等。

3.2 行为策略

1) 做出承诺:鼓励干预对象设定特定的短期目标。如开始锻炼的第一周,可以设定每周中的3天健步走1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频度,并最终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

2) 获取社会支持:鼓励干预对象从其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中寻找愿与其一起锻炼者。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3) 寻找替代:帮助干预对象根据其日常生活安排,在平时采取静坐生活方式的时段进行锻炼,如在看电视广告的时间散步,或在午休时间进行散步。

4) 自我奖励:鼓励干预对象在自己达到设定的短期或长期目标时,对自己进行奖励,以增强进一步坚持锻炼的信心和动力。

5)自我提醒:教给干预对象一些自我提醒锻炼的技能,如计步数、记录锻炼日记等。

4.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与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教育

健康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认同——态度改变——采纳健康行为”。从知到行要经过的四个层次,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过程,特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行为转变,其过程就更为复杂和困难。从图1中可见健康教育的知、信、行三者的关系,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为了达到行为的目标,就要从这个目标出发使受传者知和信。另外,从知到信到行只存在因果关系,不存在必然性。论文写作,健康教育。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信息知 信 行 增进健康

图1 健康教育模式图

健康行为学认为影响锻炼行为的认知中,知识态度自我效能行为间呈逐步递减的轨迹。

因此,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的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安排活动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动作做得很熟练,并不一定意味着课外学生也会积极参加锻炼。特别是当今,有许多因素阻碍人们经常参加锻炼,如电视和电子游戏机的诱惑,不安全的环境、缺少适宜的场地…因此,系统地学习安排体育活动的技能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尤其应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信念、态度及情感的培养。而上述的认知、行为策略就是一种很好培养与教育方法。

5.小结

由上述可见,在实践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技能与策略培训,如通过家庭作业与家长交流,校外区域体育活动的集团学习等,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目标设定、运动问题解决等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意识,融合公共卫生的要求开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自我负责的意识和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尝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的青少年儿童身体活动监控体制和资源互助机制等措施,使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教育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华,刘波.对我国体育教学与人格精神教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4.1

2.尚大光,姜文生.学校健康经验指导[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1

3.尚大光,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理论基础与操作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

4.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5.sz.gov.cn/tyj/szsport2008/llyj/3/200806/t20080630_901104.htm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3篇

一.高中《体育理论知识》模块的设置

1.《理论知识》模块时数有保障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模块的设置需要有18课时的保证。在我们的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我们所记载的每学期因为天气太冷、太热或雨雾等不利于户外锻炼的课时数,每学期正常能达到5~6节左右,室内课时数远远超出《普高体育与健康课标教学要求》。除去《健康教育专题》每学期所用2~4节,每学期还能剩余的3节左右的室内课,这3节左右的时间,用来开设区别于《健康教育专题》的《体育知识模块》的教学在时间上是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的。

2.《体育与健康》课程室内教学现状

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如今室内体育课时有所确保,很少有或不再有其他文化课教师占课的情况,健康教育专题教学开展良好。但针对每学期多余的室内课时,就有许多体育老师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一般在户外开展,身体力行、实践性强,每学期在教室讲3课时的健康教学就已经完成了教学要求,其余时间就让学生上自习;还有的老师则觉得在室内讲述体育理论知识,这些内容也不参加高考,不如省下时间让他们学习语数英,自己也乐得轻松省事。所以常常可见:体育室外课上得生龙活虎,室内多余课时就变成了全体自习或其他安排。

3. 发扬教学传统 设置《理论知识》模块

早在“教学大纲”年代:就已经将体育课程分为必选内容、限选内容和任选内容三部分,其中“体育、保健基本理论知识和……列为必选内容”。也就是在原来“大纲时代”,还没有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健康教育系列”,早就已经有了初高中的体育理论教学,体育教师们对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规则、运动损伤、奥运知识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已经教授给同学们。如今,我们将《理论知识》模块规定为一个学分18学时,让同学们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深一步地了解实践课上所学运动技术的原理、规则与裁判等;学会观赏一些传统的或民族的、新兴的运动项目;讲授体育锻炼中的自我管理与安全常识,关于体育高考方面的知识等等。

二.模块内容设置多样化 满足学生学习愿望

1.《理论知识》内容设置多样化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课堂上可讲的内容是越来越多,结合同学们的日常喜闻乐见和《高中体育理论知识室内教学内容安排》调查,了解学生们对开展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意见和设想,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形成相对稳定的18学时的新设《体育知识模块》,并在模块中设置若干个教学单元,主要内容为:

(1)本校未开设运动项目模块的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体操类、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民族民间体育类运动和新兴运动类或不太熟知的项目。

(2)简介体育运动保健基本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要区别于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的内容)。

(3)结合日常体育活动中的伤害案例,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规避体育运动伤害。

(4)与体育有关的那些高考(什么是体育高水平考试、体育普通高考、运动训练单招)。

(5)奥运百科知识的学习、形形的奥运会等。

2.满足高中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愿望

《普高体育与健康课标教学要求》指出:学生应该通过阅读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以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体育方面的知识。而在实际上:高中阶段文化学习较为紧张,学生们很少能有较宽余的时间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或探究;也难能安定下来自觉阅读体育与健康课本,或通过其他途径自学体育理论知识。他们寄期望于体育教师能利用室内多余的体育课时,多多讲述一些体育方面的知识,而不是让其他文化课教师占领课堂或改上自习课。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理论,体育锻炼促进

 

任何一门学科教育,当它停留在技术层面时,它是低级的不成熟的。当进入到人们的精神层面,影响到人的行为时,它才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体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授促进学生健康的终身身体活动,培养学生对身体活动积极的行为方式。体育锻炼行为是一种健康行为,体育习惯是一种健康行为习惯,因而对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培养也遵循健康教育规律并符合相关理论。在体育教育中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是一种健康的体育教育形式,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所需,更是一种对健康体育教育的探索、尝试和创新,也以期对实现体育学科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有所裨益。

1.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及体育活动行为阶段划分

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是于1982年由Prochaska和Diclinente在其开展的戒烟项目中提出来的,该模式理论依据是: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而且每个作出行为改变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其理论基本点为:1. 人们以不同的速度在行为改变的五个阶段之间变动。2. 在改变的过程中,人们在这五个阶段之间反复往返;3. 对不同的个体,要使其发生行为的改变,应该对其采用不同的认知和行为策略。每一种行为变化都可以被人为地划分为五个阶段:1无打算阶段;2打算阶段;3准备阶段;4行为阶段;5维持阶段。针对成瘾性行为如吸毒和酗酒,行为的改变还包括第六个阶段:彻底戒除阶段。

如果将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看作是行为改变的目标,规律运动的定义按照公共卫生领域推荐的合理运动量:每周大多数天数中,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根据阶段改变理论的行为改变五个阶段的划分,那么在体育活动促进的范畴中这五个阶段相应地分别可以指:1无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并且没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2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3准备阶段:每周中至少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活动不规律,没有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4行动阶段:体育活动水平达到推荐的合理活动量,但是尚未坚持到6个月。5维持阶段: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并已经坚持6个月以上。

2. 对不同阶段个体进行体育锻炼的促进与干预

针对处于上述不同阶段的个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1 无打算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可能尚未意识到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或是因为以前增加体育或的的尝试失败而充满挫折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不能认为处于无打算阶段者已经作好参加一项锻炼项目的准备,而应该把干预的重点放在向其宣传锻炼的益处,帮助其识别阻碍其进行锻炼的障碍上,鼓励其与坚持锻炼的人交谈以获得激励。另外,即使其暂时不可能有锻炼的行动,也可以鼓励其记录每天有过多少次锻炼的念头来自我激励,帮助处于无打算阶段者从无打算阶段向打算阶段迈进。

2.2 打算阶段:处于打算阶段者,已经有打算锻炼的念头,但还没锻炼。这时需要鼓励其开始尝试锻炼,帮助其分析:为了开始锻炼,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和有利条件,锻炼场所,锻炼应采取的形式,锻炼的时间如何安排。锻炼目标的设立应该从简单易行的短期目标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向干预对象传授一些自我激励和从外界环境和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的技能。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3 准备阶段:处于准备阶段者,已经不规律地进行一些锻炼,但尚未养成规律习惯,尚未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论文写作,健康教育。他们已经切身开始体会到锻炼带来的益处,但不知道怎样能够做到坚持锻炼。这时进一步帮助其识别影响锻炼的有利因素和障碍,继续从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并坚持记录锻炼的情况,这些都有助于其进一步规律地锻炼。

2.4 行动阶段:处于行动阶段者,每周大部分天数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锻炼,而且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但还少于6个月。对于处于行动阶段者的干预重点是设法使其将这一习惯继续坚持下去,帮助其识别影响其坚持锻炼的因素,寻求支持,让家里人和朋友对其进行监督,防止锻炼终止。在这个阶段,需要向干预对象着重强调的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中断锻炼几天或一两周,也不意味着规律锻炼计划的失败,不要因此而气馁甚至放弃自己的锻炼。

2.5 维持阶段:处于维持阶段者,已经成功地坚持规律锻炼6个月以上,将锻炼视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益处及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套适合其自身状况和时间安排的运动方案。在这个阶段,应鼓励其继续记录锻炼情况,尝试一些新的锻炼项目来防止同一项目所带来的枯燥感,并继续进行自我激励。

3. 健康教育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在体育锻炼促进中应用

根据阶段改变理论,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促进时,可以通过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来对处于静坐生活方式的干预对象进行干预,这些策略在上述的各阶段的干预中已有所论及,概括起来讲,针对体育活动促进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各包括5个方面:

3.1 认知策略

1) 增加知识:进行各种知识的宣传教育,如活动和锻炼益处的教育,什么是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怎样合理安排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

2) 理解益处:鼓励干预对象思考采取和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对其个人会有怎样的益处。

3) 警告危害:讨论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4) 考虑对他人的影响:鼓励干预对象思考其静坐生活方式对其家人和朋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5) 增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多动员干预对象积极调查其周围有哪些可利用的进行体育活动的资源和机会,如住所和工作单位附近的公园、体育馆、小区内的健身园和拳操队伍等。

3.2 行为策略

1) 做出承诺:鼓励干预对象设定特定的短期目标。如开始锻炼的第一周,可以设定每周中的3天健步走1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频度,并最终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

2) 获取社会支持:鼓励干预对象从其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中寻找愿与其一起锻炼者。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3) 寻找替代:帮助干预对象根据其日常生活安排,在平时采取静坐生活方式的时段进行锻炼,如在看电视广告的时间散步,或在午休时间进行散步。

4) 自我奖励:鼓励干预对象在自己达到设定的短期或长期目标时,对自己进行奖励,以增强进一步坚持锻炼的信心和动力。

5)自我提醒:教给干预对象一些自我提醒锻炼的技能,如计步数、记录锻炼日记等。

4.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与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教育

健康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认同——态度改变——采纳健康行为”。从知到行要经过的四个层次,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过程,特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行为转变,其过程就更为复杂和困难。从图1中可见健康教育的知、信、行三者的关系,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为了达到行为的目标,就要从这个目标出发使受传者知和信。另外,从知到信到行只存在因果关系,不存在必然性。论文写作,健康教育。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信息知 信 行 增进健康

图1 健康教育模式图

健康行为学认为影响锻炼行为的认知中,知识态度自我效能行为间呈逐步递减的轨迹。

因此,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的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安排活动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动作做得很熟练,并不一定意味着课外学生也会积极参加锻炼。特别是当今,有许多因素阻碍人们经常参加锻炼,如电视和电子游戏机的诱惑,不安全的环境、缺少适宜的场地…因此,系统地学习安排体育活动的技能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尤其应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信念、态度及情感的培养。而上述的认知、行为策略就是一种很好培养与教育方法。

5.小结

由上述可见,在实践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技能与策略培训,如通过家庭作业与家长交流,校外区域体育活动的集团学习等,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目标设定、运动问题解决等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意识,融合公共卫生的要求开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自我负责的意识和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尝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的青少年儿童身体活动监控体制和资源互助机制等措施,使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教育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华,刘波.对我国体育教学与人格精神教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4.1

2.尚大光,姜文生.学校健康经验指导[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1

3.尚大光,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理论基础与操作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

4.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5.http://www.sz.gov.cn/tyj/szsport2008/llyj/3/200806/t20080630_901104.htm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阳光体育运动;相互关系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12月20日颁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并于2007年起,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鉴于此,本文通过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为两者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体质健康标准》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有效动机

众所周知,《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7-18岁男女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与2000年相比,身材在增高,体重和胸围在增大;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但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出现下降。与此同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了多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也表明,我国学生部分体能指标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近视率居高不下,己经成为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这些触目惊心的报道无一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忽视。为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提高学生体质,“阳光体育运动”举措应运而生。总的来说,学生体质下降是阳光体育运动举措出台的有效动机。

二、《体质健康标准》是衡量“阳光体育体育运动”开展关键指标

任何事物的发展涉及到多种要素,而在诸多关系要素中,必然存在与其它要素相关、能够协调并运转诸要素、并为大众认可的要素,这就是基本要素。弄懂事物的基本要素,才能使其与其他关系要素形成良性的共生互动的动态的生成性关系,从而在和谐的关系状态中实现整个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从《体质健康标准》与“阳光体育运动”相关文件及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实施范围、主体对象和主体行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实施范围的相似性,都界定在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其次,主体对象的包容性,都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学生;再次,主体行为的兼容性,都要求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总的来说,紧紧把握两者基本要素的相似性,也必然有可能使两者形成良性的共生互动的动态的生成性关系,从而实现两者的共同存在与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成功与否。要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来衡量,而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的标准目前均以《体质健康标准》作为衡量的关键指标。

三、“阳光体育运动”是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最佳方案

2006年12月23日,随着国务委员陈至立宣布“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体学生的一项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拉开了序幕。为了加强对此项活动的指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并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开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是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号召亿万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进行的一项举措。“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要达到设想目标必然涉及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体育课外体育的创新,家庭以及社会体育的配套等等,比如趣味体育进课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社区健身俱乐部的设置以及新型体育项目的改进等。改革、创新、配套的目的均是为实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号召亿万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打破了以前“三段式”的教学程序,给教师教学更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将体育舞蹈、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新型体育项目带入了课内外,师生在教与学上多次产生共鸣,达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目的,同时健身效果也应是不同反响的。另外,课外体育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最大空间,好课外体育的施行对学生健康的教育与健身教育的塑造的效果比课外体育更加广阔,仅以每周2-3节的体育课是达不到目的的。故应号召亿万青少年走出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才能更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阳光体育运动”关注的是酿造一个积极锻炼、全体参与、快乐运动的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对运动与健康因果律的自我觉醒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首要任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针对体育课程及体育活动实现健康追求而制订的人体参数指标。从《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运动两项举措出台至开展所涉及的因素来看,两者不仅具有相同的实施背景,许多因素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何志文,杨大宁.从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透析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全面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Z].教体艺[2006]6号,200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