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

安全中级论文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安全等级评价模糊随机特征量模糊特征量可能性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fuzzy eval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re pointed out as the time of system safety grade being defined. by using fuzzy random variable theory and fuzzy set theory, the concept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of fuzzy random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re put forward. both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nd its variable are the value obtained from the fuzzy sub-set of safety grade on domain, and are not a definite point. calculation method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possibility is also given. system safety in future can be evaluated and forecasted in a definite condition b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uzzy random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examples demonstrate that calculation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nd the possibility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a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key words:safety gradeevaluationfuzzy random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fuzzy characteristic quantitypossibility

1系统安全等级的模糊性

在评价系统的安全水平或等级时,人们常用“极其安全”、“十分安全”、“十分危险”和“极其危险”等不确定性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因为安全和危险是相对的,两者具有亦此亦彼的过渡性质,即具有模糊性。因此,要准确、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安全等级却十分困难,只能尽可能地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其原因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众多而复杂,且具有模糊性。例如,机械设备可靠性及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与“低”,环境条件的“优”与“劣”,人、机配合的“好”与“差”,等等。在进行评价时,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也具有模糊性。当然,也不能排除在某些系统中,影响其安全的因素具有确定性,其安全等级也具有确定性的情况。根据模糊集理论,确定性可以看作是模糊性或随机性的一个特例。所以,不管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其安全性均可采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系统安全评价的非模糊集方法往往也包含有模糊性。例如,采用概率评价法时最终所得结果是系统处于安全或危险状态的概率,尽管概率值是确定的,但它所代表的含义则具有模糊性。等级系数法和dow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可见,系统安全状态的模糊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可以说,模糊集方法是评价系统安全性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采用模糊集方法进行安全评价时,所得结果是对应于各安全等级的隶属度,然后按照最大隶属原则或评分法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目前,此法也存在如下问题:①最大隶属原则会丢失许多信息[1],存在着使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性。②计算评分值时,与安全等级论域u相对应的分数的选取不尽合理;③一个确定的总分值是相空间中的一个点,而不是一个模糊集合,既不符合模糊集理论,同时也很难反映系统实际的安全状况,亦即其评价结果可能高于或低于实际的安全等级。笔者对这些问题,作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2安全等级特征量

系统安全评价可分为对系统未来状况和对系统现状的安全评价。对于系统未来状况的安全评价可以称作预评价,它分现实系统的预评价和待建系统的预评价。本文讨论前一种情况。对于现实系统未来的安全性,由于无法控制条件,一些偶然因素使系统运行的结果不可能准确地预先掌握,故具有随机性。安全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所以,对系统未来的安全评价可以运用模糊随机变量理论。模糊随机变量的概念于1978年由h.kwakernaak首次提出的,随后,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模糊随机变量进行了研究[4~6]。由于系统的现状是已经发生的事件,所以具有确定性。但由于人们所掌握的信息是模糊的,且安全本身具有模糊性,所以,对系统现状的评价要使用模糊集理论。

2.1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与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

系统安全等级或安全状态不宜分得过少,但也不宜过多。不失一般性,将系统安全等级分成c级,则其论域为u,并定义ui,i=1,2,…,c,随着i的增大,系统安全性增加,危险性降低。令ωi<ωi+1,则此时相当于ωi越大,系统越安全。与论域u相对应的取值论域为

对于ω,也可以定义相反的情况。

对系统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后,所得出的对各安全等级的隶属度向量为

并且,

是(ω,a,p)上的模糊随机变量。对于i=1,2,…,c,可得[4~6]

随机区间为

针对ω及模糊集理论,构造如下的对称三角闭模糊数,即

除对称的三角模糊数外,也可用三角函数型模糊数。三角函数型模糊数为

选用对称的三角模糊数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且计算方便,所以应用较多。

由式(4)可得随机区间,即

用于确定安全等级的ω上的集合称为安全等级特征量。根据模糊随机变量理论,考虑现实系统未来状况的安全等级变量 的模糊随机性时,可得如下的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即

其α水平集为

当α=0时,h0fr 为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支集。其特征量的中值为:

如果安全等级模糊随机变量 的方差存在,对 α∈(0,1],则有[6]

式中,

对系统的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时,通常是根据隶属度向量计算特征量的加权平均值[1] ,即

式中,x(ω′i)为相空间中一个确定的点。

在现有的模糊综合评价中,不同的文献对x(ω′i)的取值不同。有的取各安全等级对应区间值的下限,有的取中值,也有的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及区间宽度来取值。不同的取值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安全等级也有可能存在差别,从而人为地使安全等级高于或低于实际的安全等级。对系统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时,安全等级变量不是相空间中的一个确定点,也就是不具有确定性,而具有模糊性,即为一随机区间。那么,可以定义以下的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即

尽管式(14)与式(7)相似,且 但其意义截然不同,因为概率和隶属度是两个不同的量。由于 已知,当采用对称三角模糊数时,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为

此时,有100%的把握保证安全等级落在该区间内。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的中值为:

在划分系统安全等级时,除规定上述取值论域,即取值愈大,系统安全等级愈高外,有时采用ⅰ、ⅱ、ⅲ…的安全等级划分方式。此时在系统安全等级论域u中, 随着i的增大系统安全性降低,危险性增加。与u相对应的取值论域定义为:

针对ω′,在计算安全等级特征量时,可利用式(4)的对称三角模糊数和式(5)的三角函数型模糊数。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及其α水平集、中值、方差,模糊特征量及其中值,可分别按照式(6)~(16)进行计算。

2.2安全等级的可能性

1)现实系统预评价安全等级的相对可能性和绝对可能性

设在α水平上,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为hαfr=[hα-fr,hα+fr],则可以定义现实系统预评价安全等级的相对可能性,即: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等级的相对可能性为πri=100%,其绝对可能性为πai=1-α。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级的相对可能性为:

其绝对可能性为:

为 等级的相对可能性为:

绝对可能性为:

以上各式中 (ω)为计算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时所构造的隶属函数。

2)对系统现状评价的安全等级的可能性

对系统现状评价的安全等级只存在绝对可能性,而不存在相对可能性。将其称为安全等级的绝对可能性,简称为安全等级的可能性。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等级的可能性为100%。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等级的可能性为:

为 +1等级的可能性为:

以上各式中 为计算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时所构造的隶属函数。

2.3安全等级的确定

计算出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其可能性以后,根据安全等级论域及其取值论域,即可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为了更加具体化,可将每个等级再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如果安全等级论域为ω,即安全等级特征量为计分值,则可将各个等级对应的区间均分。设安全等级特征量越高系统越安全,则对于 等级来说, 则为 等级的上等,用 +来表示; ∈[(ωi+1+2ωi)/3,(2ωi+1+ωi)/3],则为 等级的中等,用a0i来表示; ∈[ωi,(ωi+1+2ωi)/3]则为 等级的下等,用 -来表示。如果安全等级的取值论域为ω′,即安全等级按习惯上的等级进行划分,那么也可以上述类似方法确定安全等级。与 相对应的 的区间分别为[ωi,ωi+1/3]、[ωi+1/3,ωi+1-1/3] 、[ωi+1,-1/3,ωi+1]。

3应用实例

对于系统安全等级或状态的描述,可借助于层次分析中的(1~9)级表度法,将系统安全状态分5个或7个等级。这主要是考虑到安全与危险具有互补性,即系统的安全性用危险性来表述与危险性用安全性来刻画的结果是完全等价的。此外,将系统安全状态分成3个等级显得过于粗糙,而分成8个及其以上等级又过于烦琐,分成4个或6个等级时,尽管从数学意义上看安全与危险满足互补性的要求,但在语言表达上却不方便。这是因为对某个系统进行评价时,如果其危险性一般,那么其安全性也一般。所以分成奇数个等级更为合适一些,如分成5个或7个等级,其中以分成5个等级为最好。安全等级论域u7={极其安全,安全,较安全,安全性一般,较危险,危险,极其危险}; u5={安全,较安全,安全性一般,较危险,危险}。

1)设某一系统未来处于各安全等级的概率向量为p=(0.32, 0.30, 0.16, 0.22, 0),令α=0.20,由式(8)、(9)可知,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α置信水平及中值,分别为 h0.20fr=[1.88,2.68],h0.20mfr=2.28;由式(17)、(19)和式(18)、(20)可得安全等级为2级和3级的相对可能性和绝对可能性,分别为πr2=91.65%,πr3=8.35%,πa2=73.32%,πa3=6.68%。可见,安全等级为(1.88~2.68)级,它相当于习惯上的2.28级。由式(18)~(20),可得方差为d0.20( )=[0.072,3.501]。

2)以对南平化纤厂的评价结果为例。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 =(0.190, 0.341, 0.372,0.067, 0.030),由式(15)和(16)分别可得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 =[2.054,2.758]及其中值 =2.411;由式(21)和式(22)可得安全等级为2级和3级的可能性,即π2=74.93%,π3=25.07%。可见安全等级为2级偏下,它相当于习惯上的2.411级。其最低安全等级为2.758级,亦即在3级范围之列,最高则恰好为2级。按照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所确定的最低安全等级为3级,与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及加权平均法确定的安全等级相一致,但二者仍有偏差。其原因是由最大隶属原则丢失许多有用信息和加权平均法在取值时带有主观任意性所致。为3级的可能性仅为25.07%,可见本文提出的方法更为科学、合理。

3)有关文献将系统安全等级分为“优、良、可、劣”4级, =(0.438,0.375,0.125,0.062),并确定安全等级为“优”,按照本文的方法计算的 =[1.485, 2.135], =1.81;π1=0.06%,π2=99.94%。安全等级应为1.81级,即良好偏上。可见其所得结果偏高。

4)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有可能使各等级的隶属度趋于均化。为此,有关文献认为需对该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使得各等级的隶属度产生显著差别。实际上,人为的处理会使评价结果失真,除非有一种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本身就产生显著差异。该文献中的一评价结果为 =[0.152,0.254,0.251,0.213,0.130],处理后的 =[0.096,0.866, 0.849, 0.555, 0.029]。尽管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第2和第3级的隶属度仍然相差很小。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安全等级仍为2级。针对 ,按式(15)和式(16)分别求得 =[2.521,3.314], =2.918,安全等级为3级中等,π3=100%。对 进行规一化并计算,可得 =[2.470, 3.158], =2.814;π′2=0.21%,π′3=99.73%。可见,经过处理后,人为地使安全等级有所提高。本例说明,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的计算是确定评价结果趋于均化的安全等级的好方法。当然,它也适用于非均化的情况。有的文献还根据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中的最大隶属度及各安全等级取值区间的间隔值来确定安全等级,也会人为地使得安全等级增高。仅取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中几个较大的隶属度,其余视为零,并经规一化再重复一次上述步骤,以确定安全等级的方法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如将其中一隶属度向量为 =[0.132, 0.986, 0.893, 0.522, 0],其评价结果为2-,即为2级偏下。加以规一化,按照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可得, =[2.373, 3.053], =2.713;安全等级为2级的可能性为π2=5.0%,3级的可能性 π3=95.0%.可见,本文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更为符合实际。

5)有关文献对煤层开采自燃危险性预先分析所得隶属度向量经规一化分别为μ1=[0.205, 0.248, 0.297, 0.25],μ2=[0.337, 0.196, 0.256, 0.211]。针对μ1,按本文方法计算,得 =[2.198, 2.965], =2.582;2级的可能性为 π2=29.67%,3级的可能性为π3=70.33%。最高危险性等级约为习惯等级上的3级,与有关文献按最大隶属原则所得危险性等级的结论一致。最低危险等级约为2级。针对μ2,经计算,得 =[1.972, 2.710], =2.341;π2=87.39%,π3=12.61%。结果为1级,两者偏差较大。而对1级的隶属度和对3级的隶属度相差不是很大,综合考虑所有信息,本文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6)有的文献将污水处理厂管理效果分成“很好”、“好”、“中”、“差”和“很差”五级。上旬和中旬的隶属度向量分别为 =[0.43, 0.34, 0.11, 0.09, 0.02], =[0.33,0.26,0.13,0.09, 0.19]。经计算得, =[1.566, 2.232], =1.899; =[2.169,2.931], =2.55, π′2=37.1%,π′3=62.9%。可知,上旬的管理效果比中旬好,结论一致,但意义不同。

4结论

系统安全本身具有模糊性,适合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一般为与各安全等级相对应的隶属度向量。最大隶属原则存在使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本文所提出的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其计算方法可合理地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也适用于根据隶属度向量确定等级的任何评价。

1)利用模糊随机变量理论,笔者提出了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α水平集及其中值和方差的计算方法。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为一集合而非相空间中的一个确定点。利用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可对现实系统未来的安全性进行预评价。

2)系统现状的安全性是一个确定事件,不具有随机性。根据模糊集理论提出了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同样为一集合,可对系统现状进行安全性评价,从而评出系统的最高和最低安全等级。

3)根据安全等级特征量对安全等级取值论域中各模糊集的相容程度不同,定义了安全等级的绝对可能性和相对可能性。它们可用于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

4)安全等级变量在各区间中的取值不能根据经验选取,而且也谈不上经验性。取值的理论基础是模糊集理论。

5)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中的隶属度可能趋于均化,用人为方法使其产生显著差别会丢失许多评价信息,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

6)安全等级应分成奇数个等级,其中以分成5个等级为最好。

7)利用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其α水平集、中值以及安全等级的可能性等,可有效地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实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参考文献

1陈守煜.系统模糊决策理论与应用.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1~98.

2李洪兴、汪群、段钦治等.工程模糊数学方法及应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2~57.

3h.kwakernaak.fuzzy random variables-ⅱ.algorithms and examples for the discrete case.inform.sci,1979,17:253~278.

4张跃.模糊随机变量,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22(3):12~20.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等级评价模糊随机特征量模糊特征量可能性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fuzzy eval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re pointed out as the time of system safety grade being defined. by using fuzzy random variable theory and fuzzy set theory, the concept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of fuzzy random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re put forward. both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nd its variable are the value obtained from the fuzzy sub-set of safety grade on domain, and are not a definite point. calculation method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possibility is also given. system safety in future can be evaluated and forecasted in a definite condition b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uzzy random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examples demonstrate that calculation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nd the possibility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a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key words:safety gradeevaluationfuzzy random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fuzzy characteristic quantitypossibility

1系统安全等级的模糊性

在评价系统的安全水平或等级时,人们常用“极其安全”、“十分安全”、“十分危险”和“极其危险”等不确定性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因为安全和危险是相对的,两者具有亦此亦彼的过渡性质,即具有模糊性。因此,要准确、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安全等级却十分困难,只能尽可能地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其原因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众多而复杂,且具有模糊性。例如,机械设备可靠性及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与“低”,环境条件的“优”与“劣”,人、机配合的“好”与“差”,等等。在进行评价时,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也具有模糊性。当然,也不能排除在某些系统中,影响其安全的因素具有确定性,其安全等级也具有确定性的情况。根据模糊集理论,确定性可以看作是模糊性或随机性的一个特例。所以,不管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其安全性均可采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系统安全评价的非模糊集方法往往也包含有模糊性。例如,采用概率评价法时最终所得结果是系统处于安全或危险状态的概率,尽管概率值是确定的,但它所代表的含义则具有模糊性。等级系数法和dow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可见,系统安全状态的模糊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可以说,模糊集方法是评价系统安全性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采用模糊集方法进行安全评价时,所得结果是对应于各安全等级的隶属度,然后按照最大隶属原则或评分法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目前,此法也存在如下问题:①最大隶属原则会丢失许多信息[1],存在着使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性。②计算评分值时,与安全等级论域u相对应的分数的选取不尽合理;③一个确定的总分值是相空间中的一个点,而不是一个模糊集合,既不符合模糊集理论,同时也很难反映系统实际的安全状况,亦即其评价结果可能高于或低于实际的安全等级。笔者对这些问题,作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2安全等级特征量

系统安全评价可分为对系统未来状况和对系统现状的安全评价。对于系统未来状况的安全评价可以称作预评价,它分现实系统的预评价和待建系统的预评价。本文讨论前一种情况。对于现实系统未来的安全性,由于无法控制条件,一些偶然因素使系统运行的结果不可能准确地预先掌握,故具有随机性。安全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所以,对系统未来的安全评价可以运用模糊随机变量理论。模糊随机变量的概念于1978年由h.kwakernaak首次提出的,随后,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模糊随机变量进行了研究[4~6]。由于系统的现状是已经发生的事件,所以具有确定性。但由于人们所掌握的信息是模糊的,且安全本身具有模糊性,所以,对系统现状的评价要使用模糊集理论。

2.1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与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

系统安全等级或安全状态不宜分得过少,但也不宜过多。不失一般性,将系统安全等级分成c级,则其论域为u,并定义ui,i=1,2,…,c,随着i的增大,系统安全性增加,危险性降低。令ωi<ωi+1,则此时相当于ωi越大,系统越安全。与论域u相对应的取值论域为

对于ω,也可以定义相反的情况。

对系统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后,所得出的对各安全等级的隶属度向量为

并且,

是(ω,a,p)上的模糊随机变量。对于i=1,2,…,c,可得[4~6]

随机区间为

针对ω及模糊集理论,构造如下的对称三角闭模糊数,即

除对称的三角模糊数外,也可用三角函数型模糊数。三角函数型模糊数为

选用对称的三角模糊数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且计算方便,所以应用较多。

由式(4)可得随机区间,即

用于确定安全等级的ω上的集合称为安全等级特征量。根据模糊随机变量理论,考虑现实系统未来状况的安全等级变量 的模糊随机性时,可得如下的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即

其α水平集为

当α=0时,h0fr 为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支集。其特征量的中值为:

如果安全等级模糊随机变量 的方差存在,对 α∈(0,1],则有[6]

式中,

对系统的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时,通常是根据隶属度向量计算特征量的加权平均值[1] ,即

式中,x(ω′i)为相空间中一个确定的点。

在现有的模糊综合评价中,不同的文献对x(ω′i)的取值不同。有的取各安全等级对应区间值的下限,有的取中值,也有的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及区间宽度来取值。不同的取值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安全等级也有可能存在差别,从而人为地使安全等级高于或低于实际的安全等级。对系统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时,安全等级变量不是相空间中的一个确定点,也就是不具有确定性,而具有模糊性,即为一随机区间。那么,可以定义以下的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即

尽管式(14)与式(7)相似,且 但其意义截然不同,因为概率和隶属度是两个不同的量。由于 已知,当采用对称三角模糊数时,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为

此时,有100%的把握保证安全等级落在该区间内。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的中值为:

在划分系统安全等级时,除规定上述取值论域,即取值愈大,系统安全等级愈高外,有时采用ⅰ、ⅱ、ⅲ…的安全等级划分方式。此时在系统安全等级论域u中, 随着i的增大系统安全性降低,危险性增加。与u相对应的取值论域定义为:

针对ω′,在计算安全等级特征量时,可利用式(4)的对称三角模糊数和式(5)的三角函数型模糊数。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及其α水平集、中值、方差,模糊特征量及其中值,可分别按照式(6)~(16)进行计算。

2.2安全等级的可能性

1)现实系统预评价安全等级的相对可能性和绝对可能性

设在α水平上,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为hαfr=[hα-fr,hα+fr],则可以定义现实系统预评价安全等级的相对可能性,即: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等级的相对可能性为πri=100%,其绝对可能性为πai=1-α。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级的相对可能性为:

其绝对可能性为:

为 等级的相对可能性为:

绝对可能性为:

以上各式中 (ω)为计算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时所构造的隶属函数。

2)对系统现状评价的安全等级的可能性

对系统现状评价的安全等级只存在绝对可能性,而不存在相对可能性。将其称为安全等级的绝对可能性,简称为安全等级的可能性。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等级的可能性为100%。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等级的可能性为:

为 +1等级的可能性为:

以上各式中 为计算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时所构造的隶属函数。

2.3安全等级的确定

计算出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其可能性以后,根据安全等级论域及其取值论域,即可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为了更加具体化,可将每个等级再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如果安全等级论域为ω,即安全等级特征量为计分值,则可将各个等级对应的区间均分。设安全等级特征量越高系统越安全,则对于 等级来说, 则为 等级的上等,用 +来表示; ∈[(ωi+1+2ωi)/3,(2ωi+1+ωi)/3],则为 等级的中等,用a0i来表示; ∈[ωi,(ωi+1+2ωi)/3]则为 等级的下等,用 -来表示。如果安全等级的取值论域为ω′,即安全等级按习惯上的等级进行划分,那么也可以上述类似方法确定安全等级。与 相对应的 的区间分别为[ωi,ωi+1/3]、[ωi+1/3,ωi+1-1/3] 、[ωi+1,-1/3,ωi+1]。

3应用实例

对于系统安全等级或状态的描述,可借助于层次分析中的(1~9)级表度法,将系统安全状态分5个或7个等级。这主要是考虑到安全与危险具有互补性,即系统的安全性用危险性来表述与危险性用安全性来刻画的结果是完全等价的。此外,将系统安全状态分成3个等级显得过于粗糙,而分成8个及其以上等级又过于烦琐,分成4个或6个等级时,尽管从数学意义上看安全与危险满足互补性的要求,但在语言表达上却不方便。这是因为对某个系统进行评价时,如果其危险性一般,那么其安全性也一般。所以分成奇数个等级更为合适一些,如分成5个或7个等级,其中以分成5个等级为最好。安全等级论域u7={极其安全,安全,较安全,安全性一般,较危险,危险,极其危险}; u5={安全,较安全,安全性一般,较危险,危险}。

1)设某一系统未来处于各安全等级的概率向量为p=(0.32, 0.30, 0.16, 0.22, 0),令α=0.20,由式(8)、(9)可知,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α置信水平及中值,分别为 h0.20fr=[1.88,2.68],h0.20mfr=2.28;由式(17)、(19)和式(18)、(20)可得安全等级为2级和3级的相对可能性和绝对可能性,分别为πr2=91.65%,πr3=8.35%,πa2=73.32%,πa3=6.68%。可见,安全等级为(1.88~2.68)级,它相当于习惯上的2.28级。由式(18)~(20),可得方差为d0.20( )=[0.072,3.501]。

2)以对南平化纤厂的评价结果为例。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 =(0.190, 0.341, 0.372,0.067, 0.030),由式(15)和(16)分别可得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 =[2.054,2.758]及其中值 =2.411;由式(21)和式(22)可得安全等级为2级和3级的可能性,即π2=74.93%,π3=25.07%。可见安全等级为2级偏下,它相当于习惯上的2.411级。其最低安全等级为2.758级,亦即在3级范围之列,最高则恰好为2级。按照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所确定的最低安全等级为3级,与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及加权平均法确定的安全等级相一致,但二者仍有偏差。其原因是由最大隶属原则丢失许多有用信息和加权平均法在取值时带有主观任意性所致。为3级的可能性仅为25.07%,可见本文提出的方法更为科学、合理。

3)有关文献将系统安全等级分为“优、良、可、劣”4级, =(0.438,0.375,0.125,0.062),并确定安全等级为“优”,按照本文的方法计算的 =[1.485, 2.135], =1.81;π1=0.06%,π2=99.94%。安全等级应为1.81级,即良好偏上。可见其所得结果偏高。

4)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有可能使各等级的隶属度趋于均化。为此,有关文献认为需对该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使得各等级的隶属度产生显著差别。实际上,人为的处理会使评价结果失真,除非有一种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本身就产生显著差异。该文献中的一评价结果为 =[0.152,0.254,0.251,0.213,0.130],处理后的 =[0.096,0.866, 0.849, 0.555, 0.029]。尽管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第2和第3级的隶属度仍然相差很小。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安全等级仍为2级。针对 ,按式(15)和式(16)分别求得 =[2.521,3.314], =2.918,安全等级为3级中等,π3=100%。对 进行规一化并计算,可得 =[2.470, 3.158], =2.814;π′2=0.21%,π′3=99.73%。可见,经过处理后,人为地使安全等级有所提高。本例说明,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的计算是确定评价结果趋于均化的安全等级的好方法。当然,它也适用于非均化的情况。有的文献还根据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中的最大隶属度及各安全等级取值区间的间隔值来确定安全等级,也会人为地使得安全等级增高。仅取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中几个较大的隶属度,其余视为零,并经规一化再重复一次上述步骤,以确定安全等级的方法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如将其中一隶属度向量为 =[0.132, 0.986, 0.893, 0.522, 0],其评价结果为2-,即为2级偏下。加以规一化,按照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可得, =[2.373, 3.053], =2.713;安全等级为2级的可能性为π2=5.0%,3级的可能性 π3=95.0%.可见,本文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更为符合实际。

5)有关文献对煤层开采自燃危险性预先分析所得隶属度向量经规一化分别为μ1=[0.205, 0.248, 0.297, 0.25],μ2=[0.337, 0.196, 0.256, 0.211]。针对μ1,按本文方法计算,得 =[2.198, 2.965], =2.582;2级的可能性为 π2=29.67%,3级的可能性为π3=70.33%。最高危险性等级约为习惯等级上的3级,与有关文献按最大隶属原则所得危险性等级的结论一致。最低危险等级约为2级。针对μ2,经计算,得 =[1.972, 2.710], =2.341;π2=87.39%,π3=12.61%。结果为1级,两者偏差较大。而对1级的隶属度和对3级的隶属度相差不是很大,综合考虑所有信息,本文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6)有的文献将污水处理厂管理效果分成“很好”、“好”、“中”、“差”和“很差”五级。上旬和中旬的隶属度向量分别为 =[0.43, 0.34, 0.11, 0.09, 0.02], =[0.33,0.26,0.13,0.09, 0.19]。经计算得, =[1.566, 2.232], =1.899; =[2.169,2.931], =2.55, π′2=37.1%,π′3=62.9%。可知,上旬的管理效果比中旬好,结论一致,但意义不同。

4结论

系统安全本身具有模糊性,适合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一般为与各安全等级相对应的隶属度向量。最大隶属原则存在使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本文所提出的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其计算方法可合理地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也适用于根据隶属度向量确定等级的任何评价。

1)利用模糊随机变量理论,笔者提出了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α水平集及其中值和方差的计算方法。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为一集合而非相空间中的一个确定点。利用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可对现实系统未来的安全性进行预评价。

2)系统现状的安全性是一个确定事件,不具有随机性。根据模糊集理论提出了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同样为一集合,可对系统现状进行安全性评价,从而评出系统的最高和最低安全等级。

3)根据安全等级特征量对安全等级取值论域中各模糊集的相容程度不同,定义了安全等级的绝对可能性和相对可能性。它们可用于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

4)安全等级变量在各区间中的取值不能根据经验选取,而且也谈不上经验性。取值的理论基础是模糊集理论。

5)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中的隶属度可能趋于均化,用人为方法使其产生显著差别会丢失许多评价信息,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

6)安全等级应分成奇数个等级,其中以分成5个等级为最好。

7)利用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其α水平集、中值以及安全等级的可能性等,可有效地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实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参考文献

1陈守煜.系统模糊决策理论与应用.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1~98.

2李洪兴、汪群、段钦治等.工程模糊数学方法及应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2~57.

3h.kwakernaak.fuzzy random variables-ⅱ.algorithms and examples for the discrete case.inform.sci,1979,17:253~278.

4张跃.模糊随机变量,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22(3):12~20.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全等级评价模糊随机特征量模糊特征量可能性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fuzzy eval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re pointed out as the time of system safety grade being defined. by using fuzzy random variable theory and fuzzy set theory, the concept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of fuzzy random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re put forward. both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nd its variable are the value obtained from the fuzzy sub-set of safety grade on domain, and are not a definite point. calculation method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possibility is also given. system safety in future can be evaluated and forecasted in a definite condition b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uzzy random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examples demonstrate that calculation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nd the possibility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a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key words:safety gradeevaluationfuzzy random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fuzzy characteristic quantitypossibility

1系统安全等级的模糊性

在评价系统的安全水平或等级时,人们常用“极其安全”、“十分安全”、“十分危险”和“极其危险”等不确定性的语言表达方式。WwW.133229.Com这是因为安全和危险是相对的,两者具有亦此亦彼的过渡性质,即具有模糊性。因此,要准确、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安全等级却十分困难,只能尽可能地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其原因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众多而复杂,且具有模糊性。例如,机械设备可靠性及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与“低”,环境条件的“优”与“劣”,人、机配合的“好”与“差”,等等。在进行评价时,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也具有模糊性。当然,也不能排除在某些系统中,影响其安全的因素具有确定性,其安全等级也具有确定性的情况。根据模糊集理论,确定性可以看作是模糊性或随机性的一个特例。所以,不管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其安全性均可采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系统安全评价的非模糊集方法往往也包含有模糊性。例如,采用概率评价法时最终所得结果是系统处于安全或危险状态的概率,尽管概率值是确定的,但它所代表的含义则具有模糊性。等级系数法和dow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可见,系统安全状态的模糊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可以说,模糊集方法是评价系统安全性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采用模糊集方法进行安全评价时,所得结果是对应于各安全等级的隶属度,然后按照最大隶属原则或评分法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目前,此法也存在如下问题:①最大隶属原则会丢失许多信息[1],存在着使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性。②计算评分值时,与安全等级论域u相对应的分数的选取不尽合理;③一个确定的总分值是相空间中的一个点,而不是一个模糊集合,既不符合模糊集理论,同时也很难反映系统实际的安全状况,亦即其评价结果可能高于或低于实际的安全等级。笔者对这些问题,作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2安全等级特征量

系统安全评价可分为对系统未来状况和对系统现状的安全评价。对于系统未来状况的安全评价可以称作预评价,它分现实系统的预评价和待建系统的预评价。本文讨论前一种情况。对于现实系统未来的安全性,由于无法控制条件,一些偶然因素使系统运行的结果不可能准确地预先掌握,故具有随机性。安全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所以,对系统未来的安全评价可以运用模糊随机变量理论。模糊随机变量的概念于1978年由h.kwakernaak首次提出的,随后,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模糊随机变量进行了研究[4~6]。由于系统的现状是已经发生的事件,所以具有确定性。但由于人们所掌握的信息是模糊的,且安全本身具有模糊性,所以,对系统现状的评价要使用模糊集理论。

2.1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与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

系统安全等级或安全状态不宜分得过少,但也不宜过多。不失一般性,将系统安全等级分成c级,则其论域为u,并定义ui,i=1,2,…,c,随着i的增大,系统安全性增加,危险性降低。令ωi<ωi+1,则此时相当于ωi越大,系统越安全。与论域u相对应的取值论域为

对于ω,也可以定义相反的情况。

对系统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后,所得出的对各安全等级的隶属度向量为

并且,

是(ω,a,p)上的模糊随机变量。对于i=1,2,…,c,可得[4~6]

随机区间为

针对ω及模糊集理论,构造如下的对称三角闭模糊数,即

除对称的三角模糊数外,也可用三角函数型模糊数。三角函数型模糊数为

选用对称的三角模糊数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且计算方便,所以应用较多。

由式(4)可得随机区间,即

用于确定安全等级的ω上的集合称为安全等级特征量。根据模糊随机变量理论,考虑现实系统未来状况的安全等级变量 的模糊随机性时,可得如下的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即

其α水平集为

当α=0时,h0fr 为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支集。其特征量的中值为:

如果安全等级模糊随机变量 的方差存在,对 α∈(0,1],则有[6]

式中,

对系统的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时,通常是根据隶属度向量计算特征量的加权平均值[1] ,即

式中,x(ω′i)为相空间中一个确定的点。

在现有的模糊综合评价中,不同的文献对x(ω′i)的取值不同。有的取各安全等级对应区间值的下限,有的取中值,也有的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及区间宽度来取值。不同的取值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安全等级也有可能存在差别,从而人为地使安全等级高于或低于实际的安全等级。对系统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时,安全等级变量不是相空间中的一个确定点,也就是不具有确定性,而具有模糊性,即为一随机区间。那么,可以定义以下的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即

尽管式(14)与式(7)相似,且 但其意义截然不同,因为概率和隶属度是两个不同的量。由于 已知,当采用对称三角模糊数时,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为

此时,有100%的把握保证安全等级落在该区间内。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的中值为:

在划分系统安全等级时,除规定上述取值论域,即取值愈大,系统安全等级愈高外,有时采用ⅰ、ⅱ、ⅲ…的安全等级划分方式。此时在系统安全等级论域u中, 随着i的增大系统安全性降低,危险性增加。与u相对应的取值论域定义为:

针对ω′,在计算安全等级特征量时,可利用式(4)的对称三角模糊数和式(5)的三角函数型模糊数。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及其α水平集、中值、方差,模糊特征量及其中值,可分别按照式(6)~(16)进行计算。

2.2安全等级的可能性

1)现实系统预评价安全等级的相对可能性和绝对可能性

设在α水平上,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为hαfr=[hα-fr,hα+fr],则可以定义现实系统预评价安全等级的相对可能性,即: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等级的相对可能性为πri=100%,其绝对可能性为πai=1-α。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级的相对可能性为:

其绝对可能性为:

为 等级的相对可能性为:

绝对可能性为:

以上各式中 (ω)为计算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时所构造的隶属函数。

2)对系统现状评价的安全等级的可能性

对系统现状评价的安全等级只存在绝对可能性,而不存在相对可能性。将其称为安全等级的绝对可能性,简称为安全等级的可能性。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等级的可能性为100%。

当 时,安全等级为 等级的可能性为:

为 +1等级的可能性为:

以上各式中 为计算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时所构造的隶属函数。

2.3安全等级的确定

计算出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其可能性以后,根据安全等级论域及其取值论域,即可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为了更加具体化,可将每个等级再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如果安全等级论域为ω,即安全等级特征量为计分值,则可将各个等级对应的区间均分。设安全等级特征量越高系统越安全,则对于 等级来说, 则为 等级的上等,用 +来表示; ∈[(ωi+1+2ωi)/3,(2ωi+1+ωi)/3],则为 等级的中等,用a0i来表示; ∈[ωi,(ωi+1+2ωi)/3]则为 等级的下等,用 -来表示。如果安全等级的取值论域为ω′,即安全等级按习惯上的等级进行划分,那么也可以上述类似方法确定安全等级。与 相对应的 的区间分别为[ωi,ωi+1/3]、[ωi+1/3,ωi+1-1/3] 、[ωi+1,-1/3,ωi+1]。

3应用实例

对于系统安全等级或状态的描述,可借助于层次分析中的(1~9)级表度法,将系统安全状态分5个或7个等级。这主要是考虑到安全与危险具有互补性,即系统的安全性用危险性来表述与危险性用安全性来刻画的结果是完全等价的。此外,将系统安全状态分成3个等级显得过于粗糙,而分成8个及其以上等级又过于烦琐,分成4个或6个等级时,尽管从数学意义上看安全与危险满足互补性的要求,但在语言表达上却不方便。这是因为对某个系统进行评价时,如果其危险性一般,那么其安全性也一般。所以分成奇数个等级更为合适一些,如分成5个或7个等级,其中以分成5个等级为最好。安全等级论域u7={极其安全,安全,较安全,安全性一般,较危险,危险,极其危险}; u5={安全,较安全,安全性一般,较危险,危险}。

1)设某一系统未来处于各安全等级的概率向量为p=(0.32, 0.30, 0.16, 0.22, 0),令α=0.20,由式(8)、(9)可知,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α置信水平及中值,分别为 h0.20fr=[1.88,2.68],h0.20mfr=2.28;由式(17)、(19)和式(18)、(20)可得安全等级为2级和3级的相对可能性和绝对可能性,分别为πr2=91.65%,πr3=8.35%,πa2=73.32%,πa3=6.68%。可见,安全等级为(1.88~2.68)级,它相当于习惯上的2.28级。由式(18)~(20),可得方差为d0.20( )=[0.072,3.501]。

2)以对南平化纤厂的评价结果为例。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 =(0.190, 0.341, 0.372,0.067, 0.030),由式(15)和(16)分别可得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 =[2.054,2.758]及其中值 =2.411;由式(21)和式(22)可得安全等级为2级和3级的可能性,即π2=74.93%,π3=25.07%。可见安全等级为2级偏下,它相当于习惯上的2.411级。其最低安全等级为2.758级,亦即在3级范围之列,最高则恰好为2级。按照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所确定的最低安全等级为3级,与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及加权平均法确定的安全等级相一致,但二者仍有偏差。其原因是由最大隶属原则丢失许多有用信息和加权平均法在取值时带有主观任意性所致。为3级的可能性仅为25.07%,可见本文提出的方法更为科学、合理。

3)有关文献将系统安全等级分为“优、良、可、劣”4级, =(0.438,0.375,0.125,0.062),并确定安全等级为“优”,按照本文的方法计算的 =[1.485, 2.135], =1.81;π1=0.06%,π2=99.94%。安全等级应为1.81级,即良好偏上。可见其所得结果偏高。

4)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有可能使各等级的隶属度趋于均化。为此,有关文献认为需对该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使得各等级的隶属度产生显著差别。实际上,人为的处理会使评价结果失真,除非有一种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本身就产生显著差异。该文献中的一评价结果为 =[0.152,0.254,0.251,0.213,0.130],处理后的 =[0.096,0.866, 0.849, 0.555, 0.029]。尽管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第2和第3级的隶属度仍然相差很小。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安全等级仍为2级。针对 ,按式(15)和式(16)分别求得 =[2.521,3.314], =2.918,安全等级为3级中等,π3=100%。对 进行规一化并计算,可得 =[2.470, 3.158], =2.814;π′2=0.21%,π′3=99.73%。可见,经过处理后,人为地使安全等级有所提高。本例说明,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的计算是确定评价结果趋于均化的安全等级的好方法。当然,它也适用于非均化的情况。有的文献还根据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中的最大隶属度及各安全等级取值区间的间隔值来确定安全等级,也会人为地使得安全等级增高。仅取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中几个较大的隶属度,其余视为零,并经规一化再重复一次上述步骤,以确定安全等级的方法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如将其中一隶属度向量为 =[0.132, 0.986, 0.893, 0.522, 0],其评价结果为2-,即为2级偏下。加以规一化,按照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可得, =[2.373, 3.053], =2.713;安全等级为2级的可能性为π2=5.0%,3级的可能性 π3=95.0%.可见,本文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更为符合实际。

5)有关文献对煤层开采自燃危险性预先分析所得隶属度向量经规一化分别为μ1=[0.205, 0.248, 0.297, 0.25],μ2=[0.337, 0.196, 0.256, 0.211]。针对μ1,按本文方法计算,得 =[2.198, 2.965], =2.582;2级的可能性为 π2=29.67%,3级的可能性为π3=70.33%。最高危险性等级约为习惯等级上的3级,与有关文献按最大隶属原则所得危险性等级的结论一致。最低危险等级约为2级。针对μ2,经计算,得 =[1.972, 2.710], =2.341;π2=87.39%,π3=12.61%。结果为1级,两者偏差较大。而对1级的隶属度和对3级的隶属度相差不是很大,综合考虑所有信息,本文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6)有的文献将污水处理厂管理效果分成“很好”、“好”、“中”、“差”和“很差”五级。上旬和中旬的隶属度向量分别为 =[0.43, 0.34, 0.11, 0.09, 0.02], =[0.33,0.26,0.13,0.09, 0.19]。经计算得, =[1.566, 2.232], =1.899; =[2.169,2.931], =2.55, π′2=37.1%,π′3=62.9%。可知,上旬的管理效果比中旬好,结论一致,但意义不同。

4结论

系统安全本身具有模糊性,适合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一般为与各安全等级相对应的隶属度向量。最大隶属原则存在使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本文所提出的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其计算方法可合理地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也适用于根据隶属度向量确定等级的任何评价。

1)利用模糊随机变量理论,笔者提出了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的α水平集及其中值和方差的计算方法。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为一集合而非相空间中的一个确定点。利用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可对现实系统未来的安全性进行预评价。

2)系统现状的安全性是一个确定事件,不具有随机性。根据模糊集理论提出了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同样为一集合,可对系统现状进行安全性评价,从而评出系统的最高和最低安全等级。

3)根据安全等级特征量对安全等级取值论域中各模糊集的相容程度不同,定义了安全等级的绝对可能性和相对可能性。它们可用于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

4)安全等级变量在各区间中的取值不能根据经验选取,而且也谈不上经验性。取值的理论基础是模糊集理论。

5)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中的隶属度可能趋于均化,用人为方法使其产生显著差别会丢失许多评价信息,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

6)安全等级应分成奇数个等级,其中以分成5个等级为最好。

7)利用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其α水平集、中值以及安全等级的可能性等,可有效地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实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参考文献

1陈守煜.系统模糊决策理论与应用.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1~98.

2李洪兴、汪群、段钦治等.工程模糊数学方法及应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2~57.

3h.kwakernaak.fuzzy random variables-ⅱ.algorithms and examples for the discrete case.inform.sci,1979,17:253~278.

4张跃.模糊随机变量,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22(3):12~20.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反应堆;物项安全;安全分级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4-0029-02

1 概述

我国反应堆物项安全的目标是:必须保障工作人员、群众和环境不致遭到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辐射照射和污染,并将辐射照射和污染减少至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反应堆物项安全目标是我国原子能法、核安全法规明确提出的,适用于中国所有堆型。

美国或IAEA所给出安全目标是:可凭借适当的分析工具,建立并确认与安全重要物项的设计基准,保证机组的设计符合每种机组条件所规定的辐射剂量和释放量的限值。设计、制造、建造和调试等均应同安全分析相结合,保证设计意图在竣的工机组中得以体现。

2 基本原则

为保证反应堆安全(包括研究堆和动力堆),我国各种堆型的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的基本原则都是相同的,概括起来有三条,即:

(1)必须提供安全停堆手段,使反应堆无论在运行状态还是事故工况及事故工况后都能实现安全停堆,并使其保持安全停堆状态。

(2)必须提供余热排出手段,使反应堆在停堆后(包括事故工况停堆后),余热可以从堆芯排出。

(3)必须提供必要的手段以减少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并确保其释放满足规定要求。

基本原则从安全停堆、余热导出和包容三个方面入手对反应堆的安全进行了论述,这三条原则是反应堆安全的基本出发点,是确定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的基本依据。

在美国,安全评价是一个系统过程,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以实现确保机组在设计时满足所有相关安全要求的目的,即:监管者和营运单位的安全要求。安全评价至少包括正式的安全分析。

3 分级方法

我国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的依据是物项所承担的安全功能。从三条基本原则出发,将安全功能划分为很多类。在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中,从安全功能失效后的后果和要求执行安全功能的概率将安全功能排序,排列到前面的安全功能所涉及的物项具有较高的安全等级。根据具体物项所承担的安全功能以及其所承担的安全功能的重要程度,将反应堆物项进行分级。

我国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的基本方法是相同的,都是从安全功能出发,从设备失效的角度进行分级。也就是说,主要采用的是确定论方法,从假设的一系列基准事故的角度,确定设备的重要程度,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进行安全分级。

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中设备的安全功能基本一致,只有中国实验快(CEFR)堆略有不同。CEFR是钠冷堆,由于一回路冷却剂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到氧气或者水等物质会发生强烈的放热化学反应,因此对一回路系统的完整性的要求更高。CEFR与普通的压水堆的安全功能的不同主要是增加了一回路完整性和氩气系统密封性的相关要求。

美国或IAEA的分级方法,主要通过比较成熟的确定论方法证明是否已达到了较高的安全水平。此外,在安全分析中,同时也采用了概率论两种方法。实践证明,这两种分析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概率论方法可以得到对反应堆性能、纵深防御和风险的结果。确定论方法在判断设计的适当性时,运用了一组特定的规则,其目标是处理反应堆在各种工况下的行为,即预定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通常,确定论分析比概率论方法更为保守、更为安全。概率论安全分析(PSA)应该着手确定与反应堆相关的风险的所有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风险异常值及其机组设计是否满足了基本的概率目标。从确定论分析和PSA所得出的结论,都应该在反应堆设计中得到应用。总的说来,这些结论通常具有一

致性。

4 安全分级

在我国,不同类型的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分基本一致,分为安全级和非安全级两大类,凡承担或支持所提及的三条基本安全功能的物项、其损坏可直接或间接造成事故的物项以及其他具有防止或缓解事故功能的物项为安全级物项,其他物项为非安全级物项。

(1)物项安全分级。对不同领域内的物项(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构筑物等),其安全等级的划分要求各有不同。鉴于承压机械设备直接包容反应堆冷却剂或其他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流体,此类物项安全等级划分要比其他领域更为严格。

安全级SC (电气设备也用1E)

安全1级 SC-1

安全2级 SC-2

安全3级 SC-3

非安全级NC (电气设备也用非1E)

非安全级中有特殊要求的NC(S)(电气设备也用SR)

(2)抗震分类。我国反应堆物项抗震分类根据物项所执行的安全功能和发生地震时对物项的特殊要求确定物项的抗震类别。具体分类为:

抗震Ⅰ类

抗震Ⅱ类

非核抗震类(或抗震Ⅲ类)

(3)质量保证等级。我国反应堆物项质量保证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物项的安全等级,原则上安全等级高则质量保证等级高。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和经验等),质保等级与安全等级并不一一对应。具体分级以及各等级的质量保证要求可参考相应标准。具体分级为:

质量保证1级 QA1

质量保证2级 QA2

质量保证3级 QA3

非核质量保证级 QAN

在美国,针对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其基本方法一般从实现一些重要功能物项(部件)的承压外壳的损坏对安全的影响入手,对安全功能进行分级,最后对每一个安全等级给出相应的安全设计要求。对安全影响最大的为安全1级,以此类推,安全等级根据安全影响的大小次序进行排列。定义一个物项(设备、部件)的安全等级,主要考虑如下五个方面:(1)PSA考虑其失效后的后果和燃料元件破损的程度;(2)安全部件失效的后果;(3)放射性物质向环境中释放的概率及其释放量;(4)放射性监测的部件;(5)部件对安全的影响情况。

对物项(包括系统和部件)安全影响评估,并划分其安全等级时,要关注如下问题:(1)物项的安全功能和它们失效(包括其他系统和部件的继发故障)的后果;(2)正常运行工况,物项故障时保持安全功能的概率;(3)预期运行事件和设计基准事故,物项故障时保持安全功能的概率;(4)物项执行安全功能的可利用率和分级;(5)潜在故障探测的可能性;(6)在故障导致丧失部分或全部安全功能前的可维修时间;(7)物项的维修、维护等;(8)当某复杂部件同时具备不同等级属性时,则等级就高,把不同等级部件隔开的部件(设备之间的分界)也就高,但是毗邻部件的保持不变。

5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见,中美两国在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的目的总体上是统一的,即都必须确保反应堆安全,实现反应堆从设计、建造、调试、运行一直到退役,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照射满足标准要求以及不污染环境的目的。美国在安全目标中明确要求了在设计、制造、建造和调试与安全分析结合起来,通过过程控制确保竣工反应堆安全。中美两国在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的原则和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主要采用确定论方法,而美国主要采用了确定论和概率论方法。这些差异主要与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自身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文化背景等有一定关系。从整个反应堆物项安全分级的发展历史来看,美国的分级更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加强借鉴,立足我国现有条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分析方法,使我国反应堆物项分级更为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 国家核安全局.用于沸水堆、压水堆和压力管式反应

堆的安全功能和部件分级(HAD102/03)[S].

[2] 质量技术监督局.压水堆核电厂物项分级(GB/

T 17569-1998)[S].

[3]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潜艇核动力装置设计

安全规定:潜艇核动力装置安全功能和设备分级

(GJB843.7A-2003)[S].

[4] 核设施物项抗震设计分类(ANSI/ANS 2.26-2004)[S].

[5] 适用于构筑物、系统和设备的自然现象危险性能分类

指导方针(DOE-STD-1021-93)[S].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5篇

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

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该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章附则第九十九条规定: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有时还需附上英文的论文摘要。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而参考文献是人们长忽略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格式及排版

1、论文份数:一式三份。一律要求打印。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分割线为3磅双线。

2、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3、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6篇

全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撰写的调研文章获奖或被上级有关刊物采用的,按照市局机关和各县、市、区不同管辖,分别给予稿酬之外的奖励。市局机关民警的奖励标准是:

1.凡是调研报告、论文在市委《决策参考》、市委政法委《政法调研》等市级刊物发表或在市级征文中获奖的,每篇奖励100元。

2.凡是调研报告、论文在省委《调研内参》、省委政法委《XX政法》、省厅《XX公安简报》调研专刊、XX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省级刊物发表或在省级征文中获奖的,每篇奖励200元。

3.凡是调研报告、论文在公安部《公安调研》、《公安研究》、《调研文稿》、《公安大学学报》等部级刊物发表或在部级征文中获奖的,每篇奖励300元。

4.上述奖励标准适用市局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和XX、XX、XX分局,具体奖励审批程序:凡是调研报告、论文有符合奖励条件的,由文稿撰写者提交发表文稿的刊物、证书或文件,填写《XX市公安局调研文稿奖励审批单》(见附表),报市局办公室研究室审核后,由市局办公室主任审批。市局各单位文稿撰写者凭审批单到市局财务领取奖金,XX、XX、XX分局凭审批单到本局财务领取奖金。

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参照市局奖励标准,自行制定奖励机制。

二、实行优秀调研成果评选表彰制

由市局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专题调研和年度调研文章进行评比审定,按照不超过25-30的范围筛选出优秀调研文章,划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四个等级实行表彰通报奖励,分别给予500元、300元、200元、100元的物质奖励,必要时可召开调研成果表彰研讨会。具体奖励额度由办公室提出申报,报市局主要领导或分管财务领导审批,市局财务支付。

三、实行特邀研究员聘任制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7篇

随着国家和各省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对各级领导,包括企业领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也更高,考核力度逐步加大,不少企业在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目标标准时,也要求下属单位领导定期提交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一方面可对照检查其职责落实情况,另一方面,对被检查、被考核者个人而言,则可在回顾、总结和思考过程中提高安全工作业务水平。但部份人不知如何写好述职报告,或者不能有效反映实际问题,或者让审阅者不知所云。下面结合企业安全工作特点,谈谈如何写好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

首先介绍述职报告的定义。根据国家有关公文写作的规定,报告是向上级机关陈述事项的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中议案、报告和请示三个上行文之一。《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述职报告可以说是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是社会组织机关和部门的负责人向上级管理机关陈述自己某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以指导未来实践的履行职务情况的口头报告。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公文,属于报告的一种,又与总结和讲话稿相似。

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特点

(一)个人性。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是积极安全生产责任人自身所负责的组织或者部门在某一阶段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回顾,按照上级规定在一定时间进行,要从安全工作实践中去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不足与教训,从而对过去的工作做出正确的结论。与一般报告不一样的是,述职报告特别强调个人性。个人对本岗位,或所管理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有职责。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督查的材料必须真实。这就要在写作上更多地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还要据实议事,运用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提出主题,写明层义。讲究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是主要的,议论是必要的。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不是详叙,是概叙;说明要平实准确,不能旁征博引。

(二)规律性。述职报告要写事实,但不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实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它必须对搜集来的事实、数据、材料等进行认真的归类、整理、分析、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从中找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得出公正的评价议论,即主题和层义以及众多小观点(包括了经验和规律的思想认识)。议论不是逻辑论证式,而是论断式,因为自身情况就是事实论据。如果不能把感性的事实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高度,就不可能作为未来行动的向导。当然,述职报告中规律性的认识,是从实际出发的认识,实践理性很强,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述职报告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是凭空而来,必须进行“扬弃”,即必须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创新性。而继承性,就是要继承发扬以前工作中好作风、好的方法,去掉不好的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才会有进步。策略性也是规律性的一个方面。策略即今后工作计划,是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重点内容。

(三)通俗性和专业性。安全工作既面向群众,又必须有相当的专业性、学术性,因此要在保持相当的专业性的同时,又不失通俗性内容要尽可能明晰准确,结构是格式化的。如果需要在面对听观宣讲,则必须口语化,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拉近讲话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这就特别讲究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

(三)艺术性。述职报告的艺术性是魅力所在,直接影响着整个报告这一艺术生命体。这样,写作述职报告必然联系整体的讲话活动特点来进行。“述职报告”一词,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待:“述职”,是主体的实质性道理。“报告”,是呈现表像而又整体的艺术生命体。报告者要两者并重。写作述职报告,最好从上述总的认识出发。

安全述职报告的主题

述职报告是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一样,一定要明确树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还要在报告中反复突出。主题要概括全文内容即对社会组织公务情况的深刻认识及办事意向。工作的“主张”、目标,在报告中就是“主题”。确定主题,这是写作首要而且最为重要的工作。要总结出一个集中议论的句子即主题句——口号、标语、广告语,深入人心,作为标题并贯穿全文、反复突出。当然,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离不开“安全”这两个字,其他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应该也相当时髦。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8篇

Abstract: Frequent safety accidents in construction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society and enterprise, and adversely affected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safety accident causing theory, safety culture is the root cause of safety accident. Therefore, safety culture cultivating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lowing safety accidents rate. Based on the multiple-project hierarchy management mod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concept and the form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were defined. And three-level incentive strategy of forming safety cultur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was propos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关键词:安全事故;安全文化;安全激励策略;文化建设;安全绩效

Key word: safety accident;safety culture;safety stimulation strategy;culture building;safety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12-03

0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增加。建筑业总产值与GDP的比值从2004年的17.9%到2015年的26.2%,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表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然而,近年来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2016年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又大幅上升,2017年3月25日到28天短短四天时间内建筑业发生了5起安全事故,造成24人死亡,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制约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在于安全事故的防范,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应以安全事故指因理论作为指导。行为安全“2-4”模型[1]是我国在古典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并细化管理因素的现代致因理论,该模型指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因素则是员工个体的安全知识、意识和习惯,根本原因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而安全文化则是安全事故的根源因素。从国家安全生产治理的宏观层面和建筑企I长远健康发展的视角来看,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塑造是首要之举。邹小伟等人[2]通过案例研究指出建筑业应树立‘零事故’安全文化,且这种安全文化获得建筑企业的所有管理人员和基层作业人员的承认,才能保证安全行为。王秉、吴超等人[3]研究指出安全文化具有基本、直接、深层外延等三个层次的功能,其中基本功能指满足安全需要的功能;直接功能包括导向认同、情感与凝聚、认知教育和规范调控等功能;深层外延功能包括融合与守望功能,辐射、增誉、激发与跃迁功能,三大功能彼此影响、相互促进,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强劲动力。

实践和理论证明,安全文化对于建筑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企业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需以长效的激励机制得以保障,田利军等人[4]指出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内部激励的控制。因此,本文将在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安全激励机制的运行策略。

1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机理

1.1 安全文化和安全氛围的概念

根据《辞海》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广义上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随着文化与社会生产各方面的结合,如企业文化、安全文化等,文化被赋予更强的功能。安全文化就是将文化与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相结合的典型,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专业术语,但对其定义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总体而言,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认可的关于安全的共识,这些共识渗透在企业各种活动中,是愿景、制度、理念、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元素有序的综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因此,安全文化一般是指公司层面的安全文化,如企业层次的安全文化。

安全氛围则是指组织内部关于安全的气氛和情调。由于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和唯一性等特征,导致工程项目管理需要临时组建一个职能完备的柔性组织,随项目的开始而开始,项目的结束而结束。同理,施工班组也是随分包工程的开始而开始,随分包工程的结束而结束。因此,安全氛围涉及项目级安全氛围和班组级安全氛围。

1.2 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的形成机理

安全文化是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源原因[5],因而建筑企业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保持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优秀的安全文化不是组织随机自然形成的,需要正确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根据建筑企业多项目分级管控模式,结合行为安全的传播属性,构建了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机制。如图1所示。

建筑企业或项目部以安全宣传、教育和设立安全奖励基金等激励方式,自上而下引导管理者和项目现场工人的安全行为。具体、实在的引导和刺激政策能够促使管理者和工人个体产生安全行为的紧迫感和奋进感,从而塑造和固化组织成员个体的安全行为模式。根据行为传播理论,组织成员个体的安全行为将在以自身为核心的影响范围内传播,产生持续的引领和示范效应,从而促使较小范围内的安全氛围的形成。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大都以分包的劳务施工班组为单位,进行协同作业,因此,安全行为的传播和示范效应首先在班组内出现,并逐渐在班组内形成良好的安全共识,逐步扩展到项目部的其他班组,形成班组级安全氛围。

建筑施工专业协同、分工合作的过程中,级班组安全氛围通过各种显性、隐性的方式实现了安全氛围的交融,如通过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安全技术交底、思想观念的交流沟通等方式。随着沟通交流不断深入和渗透,班组内和班组间的安全氛围逐渐形成新的安全共识,包括安全观念、制度规章、流程等方面的共识,既项目级安全氛围。项目级安全氛围是班组级安全氛围的延伸和扩充,能够覆盖没有顾及到的班组间安全氛围。

一般情况,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的业务涵盖房屋建筑、市政、水利、道桥、港口等大型工程,不同性质的项目呈现不同的安全氛围,最终形成分(子)和总公司的安全文化。总之,企业需要依据各项目类型,综合考虑地区因素,塑造符合客观实际的企业安全文化。

2 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营造的激励策略

2.1 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的总体激励思路

根据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的形成机理,提出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的总体激励思路。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的营造应从内容和形成机理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从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出发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安全文化包括了观念、制度、安全教育和安全物态等文化内涵,其中观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层,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教育培训是中介层。另一方面,根据安全文化的形成机制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层层递推,环环相扣,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安全文化。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机制为:工人个体班组级安全氛围项目级氛围公司安全文化。

鉴于此,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总体思路应从上述两个维度综合推进,利用差异化、多层级安全激励策略促进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

2.2 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营造的激励策略

2.2.1 班组级安全激励策略

受“安全股票”和“隐患买卖”两种针对一线工人的经济激励方法的启发,提出基于危险源的班组级安全激励策略。班组级安全激励是指项目经理对施工班组采取的安全管理办法。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在项目经理的主持下,全面识别项目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并建立项目危险源库,以班组为单位合理分配,实施班组长责任制。班组长责任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职能分配,班组长需要向项目部提交正式的安全承诺,最终按危险源管控的结果为评价依据,对班组长和工人进行奖励和处罚。奖励或惩罚的额度为危险源管控的成功数或失败数与各危险源的价值量的乘积(其中危险源的价值量按实际管控难易程度来确定)。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上述激励策略使得项目部与施工班组间建立起了激励与被激励关系,并催生了施工班组间在施工安全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极大程度激励施工班组对安全的追求,增强了安全积极性而促进班组级安全氛围的形成。

2.2.2 项目级安全激励策略

项目级安全激励是指企业级对项目部的激励。一般情况下,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一般由质量、安全、成本、采购、技术等部门构成,受项目经理统一领导,其中项目的安全管理受到质量、成本、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项目经理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更是项目施工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项目级安全氛围形成的激励不能只以安全员和项目经理为对象,还要把相关联的质量、成本、材料等部门加以考虑。赋予各部门明确的安全责任,按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奖惩。具体而言,将主体工程及分包工程、劳务分包项目的安全管理责任分配到各部门,而项目部的安全员负全面监督和指导职能,以效率为原则,根据事故发生情况以及安全投入考核评分进行奖惩。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而不只是安全部的责任,极大程度的促进了项目级安全氛围的形成

2.2.3 企业级安全激励策略

企业级安全文化的形成与项目级、班组级安全氛围的形成稍有差异,差异的存在源于公司层面的安全管理与项目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项目现场的安全氛围和公司安全文化的形成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培育和发展总、分(子)公司安全文化的激励应分为硬性激励和软性激励两个层次。硬性激励是指分(子)公司必须实现预定的安全目标,根据目标达成情况进行一般性的奖励。公司层安全目标如下:

①努力实现“五无”,即全年无死亡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重大生产性火灾事故,无中毒事故,无坍塌事故;②减少重伤和轻伤事故;③坚持一标四规范,现场自检合格率100%,优良率82%以上,大型设备完好率90%以上;④文明安全工地。

现有理论和实践都充分得证明了组织成员之间的非正式沟通交流、正式的安全会议均对促进安全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除此之外,安全活动日的举办、管理者对外交流学习以及提案和建议等方式均有利于公司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因沟通交流、会议、安全活动日、对外交流学习等投入不能量化其效益,故称之为软性激励。对于公司安全总监、安全部门主管、分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激励,应侧重软性激励,增加沟通交流、鼓励建言献策和主动学习。

3 结论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总体上分为三个过程,及班组级安全氛围、项目级安全氛围和企业级安全文化的营造,且各个过程由于组织分工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决定了建筑企业安全文化营造的三层级激励策略。班组级安全氛围是基于危险源的分配和管控绩效进行激励;项目级安全氛围的形成依靠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班组的协同管控,依据协同管控的绩效进行激励;企业级安全文化的培育发展应以硬性激励为基础,增强软性激励。

本文提出了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成的三层级激励策略,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没有考]各企业经营模式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许素睿,项原驰,任国友,等.新的行为安全“2-4”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04):29-33.

[2]邹小伟,邓铁军,周祥蕴.打造零事故的建筑安全文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6):77-84.

[3]王秉,吴超,杨冕,等.安全文化学的基础性问题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08):7-12.

[4]王景博,田利军,陈甜甜.内部控制_安全文化与航空安全_田利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8):1-5.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重载运输,安全评价,物元理论,关联度

1.引言

重载运输因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重载运输已被国际公认为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铁路重载运输由于货车轴重大,列车编组数量多,载重高等特点,其运输组织特点远比普通的货物列车要复杂,承担的安全风险也大。因此,重载列车的开行对运输组织、行车安全和设备安全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文献[1]对重载列车运输安全问题深入研究,探究了列车制动安全问题和线路桥梁设备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1]。文献[2]分析了机车、线路等因素对重载铁路行车安全影响[2]。文献[3]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并构建了铁路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文献[4]构建了重载列车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本文在已有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对铁路重载运输安全评价展开研究,以期为重载铁路运输安全评价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

2重载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通过分析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易操作性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建立铁路重载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8-11],见表1。

3 铁路重载运输安全等级综合评判物元模型

重载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涉及28个二级指标,其中有定量指标,也有难以定量表述的定性指标,选择一种适于定性定量指标混合、规模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重载运输安全评价的关键。物元理论评价方法利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事物多指标性能参数的评定模型,通过关联函数和关联度来判断评价事物属于某集合的程度,能够较完整地反映事物质量的综合水平。具体步骤如下:

3.1 确定待评物元

3.2 经典域及节域物元

3.3 关联函数

重载运输安全等级由待评物元与各等级物元的关联度确定,关联度计算式为:

3.4 确定指标权重

表1中28个指标对重载运输安全等级的影响程度不同,应根据各指标作用大小分别赋不同的权重。考虑到重载运输安全等级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模糊统计法,通过每位专家的指标权重,用加权平均法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见表3。

3.5 计算综合关联度,确定重在运输安全等级

综合关联度是权系数与关联度的乘积,即:

4 实例

本文以某一重载运输线为例,具体量化数据见表4。利用本文构造重载运输安全综合评价物元模型对其安全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根据MATLAB编程求解可得各指标的关联度:

因此,该线重载运输安全综合评价属于安全等级。与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

结论

(1)本论文对重载运输安全评估分析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重载运输的特性建立了重载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理论对重载运输安全等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对其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符合重载运输实际情况。

(2)本文构建的重载运输安全评价物元模型,有些问题尚待深入研究。比如,如何更合理的划分评价等级,如何合理构造经典域、节域物元及关联函数,使得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

参考文献

[1] 朱耀武.重载运输安全问题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3)

[2] 黄凯.呼铁局重载列车运营下线路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3] 王寄存,刘英伟,严川.铁路运输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货运安全,2006,(12):21-24

[4] 宋剑. 重载列车重量与开行密度组配问题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0

[5] 陈佳玲,胡安州,肖贵平.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构成及其运作[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6]蔡文,杨春燕,林伟初.可拓工程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7]徐蔼婷. 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J]. 中国统计.2006,9:57-59

[8] 邹稳根. 国内外机车车辆用车钩缓冲器发展综述[J].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6,3:1-15

[9] 赵铁民. 轨道超高与粘着系数取值的探讨[J]. 铁道建筑.2007,6:96-98

[10] 李洪斌. 张唐重载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1,7:5-9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可拓理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物元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大,建筑施工管理日益呈现动态复杂性与系统性,因建筑施工特点,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易出现各类工程事故,为确保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提供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基于可拓理论,对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定量分析,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结果的合理评价,对可能出现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可有效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

一、基于可拓论的模型分析

1.可拓理论

可拓学原称为物元分析,是由我国蔡文等学者所创的新学科,用形式模型,对事物的拓展可能性进行研究,并找出开拓创新的方法与规律,以处理问题矛盾,其可拓方法为可拓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如分合链、发散树与优度评价等均是可拓方法,这些方法已经在检测控制、计算机、智能与管理等方面获得了应用,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应用可拓理论,可对施工管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预警,以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可拓理论当中,需要对经典域、待评的物元矩阵与节域给予确定,以找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因素,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及其安全。

2.经典域与节域确定

在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事物均有多个不同特征存在,每个特征所对应量值是不同的,因此,在事物评价等级N中,就会存在n个不同特征,即C1、C2…Cn等,其特征所对应量值可表示为ν1、ν2…νn等,有序组公式为:R=(N,C,ν),其中,N表示事物名称,C表示特征,ν表示量值,R表示事物基本元,也称为物元,而N、C、ν为基本元R的要素。物元模型需要确定节域、经典域与待评物元矩阵等,其中,经典域确定的表达式为:

在表达式中,Nj表示j个划分的效果等级,而Ci表示Nj效果等级特征,经典域为Xji表示效果等级有关特征量值的范围。其节域确定的表达式为:

在节域表达式中,P表示全体效果等级,Ci表示效果等级特征,而Xpi表示全体效果等级P有关Ci的量值范围,也就是节域。待评物元矩阵的表达式为:

在待评标的物中,所检测的数据以及分析结果,应该用物元进行表示。表达式中的P0表示标的物,Ci表示效果等级特征,Xi表示标的物有关效果等级特征的量值。在建筑施工当中,安全管理要以国家所规定的相关施工安全标准为参考依据,由安全管理员对每个工地的各项安全管理项目进行随时检查并打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其评分表只是量化指标,基于可拓理论,从各指标间的安全等级与关系制定方面,让施工安全管理相关标准更为明确清晰,运用可拓理论对建筑项目进行评价,再通过结果对施工安全作出预防分析,给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提供标准的参考依据。建筑施工中的效果等级特征主要有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用电、塔吊、脚手架、起重吊装、基坑支护和模板工程等,在建筑施工的某阶段中,这些特征并非同时存在,一旦基本特征出现变化,节域、经典域与待评物元等均随着发生变化。根据国家相关施工安全的检查标准与经验,应该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等级进行划分,并应用可拓理论进行评价分析。

3.关联度与待评定等级的确立

当经典域与节域确立之后,具体安全施工评价方法需要确定,以判断物元等级,在物元评价时,基于可拓理论,适当引入必须满足的条件,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评价,不然不给予评价。在应用过程当中,需要先对初步安全进行评价,对于安全评分表里的所有内容,每项分数应达到总分的七成以上,不然该项目自动认为不安全,并停止后续评价,在这里,该条件成为待评物元所必须给予满足的条件。依据可拓理论,不同等级的关联函数可表示为:

而待评标的物等级关联度可表示为:

其中,Kj表示为评价标的物等级,其数值大小与相关性,能对评价单元等级进行定量反映,以供应用者做出合理的安全决策。

二、物元分析法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施工安全管理的预警模型构建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预警模型构建是必要的,与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方式大体相同,仅是在经典域、待评物元、等级与节域等规定有所不同,事故安全等级可分为无、轻微、中级与重度等四个等级,在建筑工程中,常出现的事故有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与坍塌等三类,影响这三类事故的因素较多,按事故原因来看,对每种事故节域、经典域与待评物元等进行确定,以物体打击为例,等级效果特征包含设备器具、安全防护、挡脚板、安全教育与杂物清理,经过经典域与节域对物体打击情况进行表示,预警模型中的节域与经典域相比,预警模型与安全管理中的评价模型原因相似,依据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经验与打分状况,对建筑施工中存在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确定事故安全发生类别。在建筑施工中,基于可拓理论,其安全管理预警与评价模型思路可归纳为下列方面,首先,要对安全评价的等级进行确定,然后,确定其影响因素、节域、经典域与待评物元,并对安全性进行初步判定,如果评价不合格,要求立即整改,若评价合格,应继续给予评价,对各特征的权重、关联函数与综合关联度等进行确定,以评价其安全等级,若安全评价不合格,应立即整改,安全评价合格的话,应对其他易发的安全事故进行预警,有效杜绝安全隐患,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2.物元分析法的实际应用

在某建筑工程项目中,依据国家有关施工安全检查规范,制定相关施工安全的检查评分表与汇总表,对工程施工中的某阶段进行检查,基于可拓理论,对该工程项目的安全进行评价,通过项目检查可知,物元基本特征主要有文明施工15.6、安全技术交底8.6、安全管理8.1、脚手架8.5、机具用电8.4、塔吊8.5与三宝四口防护8.3,在评分表中,每项指标发生问题,均会给项目安全带来巨大危害,在实际应用中,各物元特征权重是一致的,根据各指标量值信息以及节域、经典域信息的提供,对物元相关联函数与综合关联度的计算可知,此项目安全管理的等级评价是较为安全,也就是还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对常见事故给予安全评价,并加强预防。下一步是易发生事故的安全预警,在建筑施工当中,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与机械伤害是常见事故,其发生概率较高,安全预警模型构建中,对这三种事故均给予安全评价,并对预警类型进行确定,通过待评物元、节域与经典域等分析,这三种常见事故均为轻微预警,在建筑施工中,容易出现这三种事故,需要对项目当中,容易造成这三类事故的项目给予检查与整改,以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是建筑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安全予以保障,才能高效高质量完成施工目的,为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控制,基于可拓理论,对施工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对施工领域的各安全因素进行检查,并运用物元分析法给予评价与预警,编制可靠的量化安全管理程序,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过程控制,坚持安全管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将施工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以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从而保护人员、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增民,吴冲.可拓学在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2]赵冉,顾伟红,李建民.基于可拓理论的铁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6)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11篇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有担当”,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好学生表率

本学期,我一如既往地重视理论学习,积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我校教师师德建设系列规范文件、党的四中全会公报等政治理论学习、并在学习强国APP全面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党的重要文献、红色故事、新时代优秀党员事迹等方面内容,通过学习,提高思想境界,时刻对标,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并向时代楷模、优秀党员看齐,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有担当,并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探索辅导员工作的新方式方法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好学生表率和知心人。

二、恪尽职守,做好辅导员工作

1. 继续加强班风建设,包括班级纪律、班级理论学习制度、专业学习安排等。严格班级一级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

2. 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与文明宿舍建设。学校、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宿舍用电安全和卫生情况。在班例会上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强调宿舍日常生活、学生出行、网络中的人身、财产安全注意事项并检查了学生宿舍的用电安全与宿舍卫生。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班级干部多与同学们交流及用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对有情绪的学生积极疏导。

4. 班级理论学习。本学期开展理论学习9次,主要是组织听学术报告。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12篇

为深化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促进我区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发展,区安全监管局决定,在全区镇乡街道、区级部门和企业单位中开展安全生产十大重要问题调研论文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平安余杭”建设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深入分析我区安全生产工作中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新课题,通过开展深入调研,理性思考,把握特点,探索规律,建立安全监管监察长效机制,促进全区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二、调研和论文选题的参考范围

1、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如何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才能保持高压态势,并使安全生产工作常抓常新。

2、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目前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巩固全区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如何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贯彻落实《余杭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

3、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面对我区企业量大面广的实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从哪些环节着手建立长效机制。

5、深入持久抓好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强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如何使这项工作如何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并在基层特别是在企业得到落实,取得实效。

6、加强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如何建立健全与安全监管监察繁重任务相适应的安监队伍,采取哪些得力措施,提高区和镇乡两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

7、完善执法手段和途径。现阶段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有哪些手段和途径,如何用好这些手段和途径。

8、加强和改进联合执法。采取哪些办法,才能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提高联合执法的效率效能。

9、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我区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应急救援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应着力抓好哪些环节的工作。

10、营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怎样形成强大的舆论环境,凝聚全社会共识,为加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三、论文的基本要求

1、以上所列10个论文选题为参考范围,可在此范围内根据研讨需要自定题目,但要紧紧围绕所列研讨方向。

2、论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体现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理论水平,又要理论联系实际,回答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增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论文要紧扣主题,观点正确,思路和逻辑关系比较清晰,语言比较精炼,力求数据准确,列举事例具体,分析问题深入,善于抓住本质,把握规律性。

四、论文的组织与评选

论文征集活动结束后,区安全监管局将对推荐稿进行评选,并予以一定的奖励。

五、工作要求

1、搞好发动,积极参与。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鼓励支持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积极参与论文征集活动,为搞好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献计献策。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13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电〔*〕22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为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提供舆论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现就做好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宣传和信息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快报》有关工作

为及时传达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以下简称百日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总结、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交流情况,相互促进,按照明电〔*〕22号文件关于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的要求,在百日专项行动期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编印《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快报》(以下称《快报》)。

《快报》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分送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百日专项行动督查组各组长,各省级人民政府安委会主任、分管省级领导和省级安全监管等相关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关中央企业,中央主流媒体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快报》除通过文件收发系统发行外,还通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文件加密传输系统发送到各省级安全监管局、省级煤矿安监机构。

为做好《快报》有关工作,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成立了《快报》协调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快报》编辑组,具体负责《快报》编辑工作。

各地区要加强《快报》稿件提供、信息报送工作,各省级安委会办公室要明确一名同志为《快报》联络员,负责《快报》稿件撰写和信息报送工作。各省(区市)每个工作日为《快报》提供2条稿件,报送时间为下午16时前。

各地要认真做好《快报》发行相关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安全监管政务信息系统等做好《快报》发行工作。二是发送各省级安委会主任、分管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快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委会办公室的联络员负责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文加密传输系统下载、印刷并发送。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也要明确一名同志为《快报》联络员,负责《快报》稿件撰写和信息报送工作。每个工作日为《快报》提供1-2条稿件,报送时间为下午16时前。

各省级安委会办公室、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于4月24日前将联络员名单、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报《快报》编辑组。

二、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期间的有关宣传工作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省级安委会办公室、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明确一名领导分管百日专项行动的宣传和信息工作,并尽快按要求确定一名联络员,做好《快报》信息报送和发行联络工作。

2.要认真贯彻落实明电〔*〕2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百日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为百日专项行动提供舆论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可靠性;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评判类别;水闸

中图分类号:TV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3018904

近年来,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水闸安全评价得到了应用和发展。Therese P.McAllister等[1]对水闸的裂缝发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裂缝发展模型;日本土木工程师协会(JSCE)采用可靠性理论对水闸的结构风险寿命评估进行了研究[2];崔得密、张志俊等人[37]对水闸老化病害评估中的病害指标分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朱炳喜[8]提出了一种关于水闸水上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评估的模糊评估模型;许萍、张文渊、申向东、周革新等人[912]对水闸闸室抗滑稳定校核方法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不同见解;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水闸的检测方法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314]。

黄河上的水闸作为黄河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防洪、供水、灌溉的重要任务。然而黄河上的水闸大多已运行20~30年甚至更长,随着龄期的增长,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病害,再加上黄河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抬高,黄河大堤设防标准也不断提高,水闸的安全形势就变得尤为严峻,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都有可能出现。因此,本文将黄河下游水闸系统可靠性评价模型应用于黄河下游赵口引黄闸工程的可靠性分析中,在现场安全检测和工程复核计算的基础上,从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对该水闸进行了可靠性评价,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1黄河下游水闸系统可靠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1.1水闸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划分

水闸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目标是其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而水闸系统的可靠性又由其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组成。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水闸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见图1。

1.2评估体系的评估准则

本模型将评估指标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将最终评估得到的水闸系统可靠性分为A、B、C、D四个等级,用模糊语言表示即为良好、一般、差、较差,相当于《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 21498)中的一、二、三、四类闸。

1.3评价指标的评分方法

为了使各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本模型将各评估指标评分值统一量化为[0,1]区间内的值,并且规定:当评分值为10时,意味着这项指标所反映的性能完好无损;评分值越低,其损伤就越严重;当评分值为0时,表示此项指标已处于破坏状态。在具体评估时,指标的评分方式可按照指标的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专家评分法、规范验算法等。考虑到黄河下游水闸的安全意义重大,在本指标体系建立时将评估值小于0.6划分为危险等级,即必须立刻采取措施来确保水闸安全。

1.4评价模型各级因素权重的划分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分后得到的判断矩阵,经迭代计算求出水闸系统可靠性的综合评判模型中各级因素的权重。实际应用中,若某个因素因某种原因不需要时可用剩余因素的权值除以它们的累加和作为新的权值。

1.5水闸安全评判等级

综合各级指标权重,水闸安全等级可分为四级:A级(09~1.0);B级(0.75~0.90);C级(0.6~0.75);D级(≤0.6)。其中:当一级指标中有两项评分为B级时,水闸最终评判等级不应优于B级;当一级指标中有一项评分为C级(或D级)时,水闸最终评判等级不应优于C级(或D级)。

2可靠性评价模型在赵口引黄闸工程中的应用赵口引黄闸位于河南省中牟县境内,黄河南岸大堤公里桩号42+675处,为黄河下游引黄1级水工建筑物。该闸为16孔箱涵式水闸,共分三联,边联各5孔,中联6孔。设计流量210 m3/s,设计灌溉引水位86.80 m;设计防洪水位92.50 m,校核防洪水位93.50 m。建筑物总长144.10 m,其中闸室和洞身段共长68.57 m,闸身宽度为55.00 m。西边分出三孔入三刘寨灌溉区,供中牟的万滩、大孟两个乡灌溉用水;东边一孔供中牟的东漳、狼城岗两个乡灌溉用水;中间12孔供开封灌溉放淤改土用水。

3结论

该模型考虑因素全面,可操作性强,所得结论科学可靠,符合工程实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文章采用该模型对赵口引黄闸工程进行了可靠性评价,所得结果为C级,即水闸安全鉴定规定中的三类闸,这与该水闸安全鉴定验收结论是一致的。

模型中规定,在最终评判水闸等级时,如果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评价指标中有两项评分为低级别,则水闸最终的评级不应优于该低级别。这一规定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水闸各部分、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Therese P.McAllister,Bruce R.Ellingwood.Evaluation of Crack Growth in Miter Gate Weldments Using Stochastic Fracture Mechanics[J].Structure Safety.2001,23(4):445465.

[2]Hitoshi Furuta.Bridge Reliability Experiences in Japan[J].Engineering Structures.1998,11(20):972978

[3]张志俊,唐新军.水闸老化病害状态的结构可靠性理论评估方法[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9,22(3):224228(ZHANG Zhijun,TANG Xinjun.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Theory for a Sluice’s Deterioration State[J].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1999,22(3):224228.(in Chinese))

[4]崔得密, 乔润德.水闸老化病害指标分级综合评估法及应用[J].人民长江,2001,32(5):3942.(CUI Demi,QIAO Runde.The Disease Indicators Grad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Sluice Aging[J].Yangtze River,2001,32(5):3942.(in Chinese))

[5]崔得密.水闸老化病害检测、评估及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6,19(3):7479.(CUI Demi.The Monitoring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ging of the Sluices and Its Application[J].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996,19(3):7479.(in Chinese))

[6]张志俊,吴太平,闪黎.水闸老化的模糊集合论评估方法[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98,9(3):249254.(ZHANG Zhijun,WU Taipin,SHAN Li.A method of Rating Deterioration with Fuzzy Sets Theory for Sluice[J].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98,9(3):249254.(in Chinese))

[7]张志俊.水闸老化状态的整体评估方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8,(4):3437.(ZHANG Zhijun.Integr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Ageing Situation of Sluices[J].China Rural Nater and Hydropower,1998,(4):3437.(in Chinese))

[8]朱炳喜.涵闸水上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等级的模糊评估[J].水利水电技术,2000,31(7):2932.(ZHU Bingxi.The Fuzzy Evaluation of Sluices Water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and Durability Grade[J].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000,31(7):2932.(in Chinese))

[9]许萍,夏友明.水闸闸室抗滑稳定可靠度校核方法探讨[J].工程力学,1998,15(2):123129.(XU Ping,XIA Youming.Reliability Checking Method of Gate Chambers Stability Against Sliding[J].Engineering Mechanics,1998,15(2):123129.(in Chinese))

[10]张文渊.小孔径单孔水闸运行稳定计算分析[J].海岸工程,1998,17(4):2933.(ZHANG Wenyuan.Stability Calculating Analysis of Small Aperture Single Arch Sluice Operation[J].Coastal Engineering,1998,17(4):2933.(in Chinese))

[11]申向东,赵占彪.单孔水闸抗滑稳定可靠性分析[J].排灌机械,2000,18(1):2426.(SHEN Xiangdong,ZHAO Zhanbiao.Stability Against of Single Arch Sluice Sliding Reliability Analysis[J].Journal of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Machinery Engineering,2000,18(1):2426.(in Chinese))

[12]周革新,徐雪良.侧向土压力对单孔水闸运行性的影响分析[J].灌溉排水,1998,17(3):5558.(ZHOU Gexin,XU Xueliang.Analysis of Lateral Earth Pressure on the Single Arch Sluice Operation[J].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1998,17(3):5558.(in Chinese))

[13]鲁一辉,李金玉.三家店水闸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估[J].水力发电,1998.(2):5458.(LU Yihui,LI Jinyu.Quality Testing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Sanjiadian Sluice Concrete Structures[J].Water Power,1998.(2):5458.(in Chinese))

安全中级论文范文第15篇

主流操作系统可以隔离用户程序操作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也可以分成内核与用户之分,对应的系统级与用户级有两种处理机的运行层级。操作系统内核代码运行于系统共享地址内。在内核中增加第三方代码,就可能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构成威胁。本文按照计算机的权限结构理论,基于三层特权级的系统安全体系进行研究,防止第三方代码在内核空间通过与修改,防止了用户进程中被恶意访问而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仅供参考。

【关键词】三层特权级 系统安全 计算机系统

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计算机系统如果受到攻击与破坏,就会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的运行和工作,对用户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

早期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实现,受到计算机理论与硬件的水平限制,只是作为工控软件存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在机器上的运行也只是处于资源管理与任务分配的作用,可以说,与应用程序同等地位。而这种扁平结构也影响了操作系统通用和稳定,随着计算机系统硬件与应用的不断升级,一定要为操作系统重新做好设计工作。这种工作方式也会影响计算机系统发展。

低级计算机属性对高层程序员来说属于透明化的,这就加强了计算机系统在开发上的工程性,也确定了用户使用操作系统时对计算机访问的权限,隔离了应用程序在计算计上的稳定与安全方面的影响。计算机层次结构为基于三层特权级的系统安全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 基于三层特权级的系统安全体系研究

2.1 安全隔离的保护目标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核心是为了提高安全访问的控制模块,实现主体对客体访问的权限检测与决策。能有效缓解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传统的安全方案并没有改变两层特权级的结构体系,对操作系统的核心结构来说,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

2.2 保证核心安全运行

要实现操作系统安全,就不能规避操作系统中两层特权级的体系结构问题,不能解决第三方的恶意代码违规操作,导致违规提升特权安全等情况的发生。所以,需要设计出超越两层特权级,能够有效分离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核心、第三方内核代码,才能保证操作系统的结构安全。

2.3 实现访问控制

按照操作系统管理的特性,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管理结构,可以按照角色的访问进行控制,通过对不同空间的访问进行权限,实现对应的访问控制,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将空间访问的权限进一步细化。对操作系统的安全结构将内核拆分后,通过组织管理内核,为用户的进程可以提供两部分,将内核模块由核心的特权级剥离,将内核空间限定为核心的内核空间与内核的模块空间。这就是基于三层特权级的系统安全体系。

2.4 特权级空间数据代码

本文对操作系统的安全结构拆分为系统资源组织管理核心和用户进程的服务内核模块,内核的模块在核心的特权级空间进行剥离,将内核空间划分为核心内核空间与内核模块空间。同时提出了基于三层特权级操作系统安全体系的数据和代码分布,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所示。

表1中的核心内核对于操作系统来说,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有着极高系统权限。而核心内核以内核完成系统管理和控制,由系统管理内核代码与全局数据。在核心内核的空间内,要通过操作系统对防问进行控制和隔离,进行进程切换和消息传递,做好基本中断的处理工作和全局数据的保护工作。

3 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用户进程与关键功能在同一空间运行,存在不稳定和不安全的特性,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系统稳定与安全的运行。本文以三层隔离的操作系统作为安全架构,确定计算机系统内核功能在控制与管理上的层次,可以通过权限进行分层细化与隔离。既保护了内核不被层部分篡改,也使用户进程不影响内核正常的运行。能有效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风险防范,使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昌祥.信息安全工程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02).

[2]陈洪波.如何实现动态网络安全[J].信息网络安全,2011,1(2):15-20.

[3]杨波编.网络安全理论与应用[J].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5(14).

[4]胡炎,谢小荣,辛耀中.电力信息系统安全:建模和定量评估[C].全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桂林,2012.

[5]陈思勤.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实时系统安全分析及防护对策[J].电网技术,2012,28(11):72-75.

[6]周亮,刘开培,李俊娥.一种安全的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构建方案[J].电网技术,2011.28(23):71-75.

作者简介

刁振军,男,现为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助工。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分布式实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