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

(1)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原理与现状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整合而成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处于不同位置的计算机可以通过路由器、交换器的连接形成一个通信网络系统,使不同的地区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计算机通信网络除了能够满足当地学校、企业等单位对数据传输和文件处理的要求之外,还能满足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对数据和信息的需求,除了数据和信息的处理之外,还能为网络通信用户提供图像、语音等服务,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已经形成了数据库通信网络,建立起相互联系的网络设备,信息处理和服务行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通讯技术和数据库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用户已经实现了联机,实现了信息的自由交换和交流,信息流量大大增加,信息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使信息能够创造价值。计算机网络通信给信息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利用和处理提供了很大便利,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建立,对于信息的传输与处理有着重要作用。

(2)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方式

根据计算机通信传输方式和连接方式差异,可以将计算机通信网络分为两种方式:直接连接式、间接连接式。如果两部计算机是通过点与点之间或者是多个点之间直接相连,这样的方式是直接式,如果利用计算机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在传输数据时只能通过网络交换才能实现,那么这种方式就是间接式。

(3)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类型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方式有很多,主要的类型是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来划分的。

根据通信网络覆盖范围进行划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式、广域式和城域式。

所谓局域式,又叫局域网,在学校、大中型企业、机关单位等组织比较常用,这些组织单位一般都占地面就比较广,在其所占用的地域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就构成局域网。局域式通信的覆盖范围一般在直径为数公里的范围内。

网络覆盖范围涉及一个城市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就是城域式的,覆盖范围一般直径为数十公里。

广域式计算机通信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一般覆盖到数百数千公里,乃至上万公里。往往是覆盖多个城市、一个或数个国家,直至全球各地。

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进行连接而形成的通信网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确保计算机效能得到充分利用。

2.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概述及其应用

电话机虽然可以实现远程通话,但是也只是能提供语音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单纯的语音服务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计算机电话集成(cti技术)应运而生,推动电话通信向新的方向和深度发展。

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不仅提供语音服务,还有数据服务。利用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可以推动使用行业和部门的服务的个性化和有效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可以满足人们对语音、图像、文字等多角度信息的需要,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信息的获得,提高信息融汇和提取的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其不断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产生了多种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和辅助程序设备。例如,有mstapi设备,这是一种编程接口设备,可以实现电话应用之间的互联,实现开放式服务,这个接口设备的接口有两个,一个是服务提供商接口,一个是应用编程接口,可以实现开放式的服务。

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电话集成技术,对电话进行监视和控制,

转贴于论文联盟

实现电话与计算机之间的协同工作。利用开发的noteltapi2.0,可以实现呼叫转移等基本的通话功能,同时还可以对拨打的号码进行识别,对网络标识进行识别,实现交互式语音交流。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可行性分析;干扰率;屏蔽;布线;老化;滤波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7-0114-01

随着辉县供电公司城网光纤综合业务通信网的建成,各变电站、供电所的通信可靠性大幅提高,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由于行政和调度电话采用光传输PCM延伸的方式实现,而吴村变、洪州变、北郊变、冀屯变等变电站离中波发射台较近,这几个站点的办公电话存在不同程度广播干扰,电话耳机中广播声较大,严重影响正常通话,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便。降低PCM二线话路的广播干扰成为电力通信维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1 选题理由与技术小组的确立

根据《调度通信专业管理制度汇编》,电网通信系统话路干扰率不得高于10%,吴村变等4站由于距中波发射台较劲,电话耳机广播声较大,严重影响正常通话。技术小组应以通信专业方向人才或领导担任协调和指导的组长,总领小组研究事物,制定研究方向。确立总的活动时间,确保人均接受TQM教育的时间大于60小时。根据组内人员专业水平,将人员职责分为总策划、组织策划、实施、检测、资料整理等,各岗位应有专人担任,其中检测与实施均应有两人以上担任,其他岗位可兼任。

2 现状调查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我们于2012年2月至3月对冀屯变电站、吴村变电站、北郊变电站和洪州变电站4个站点的电话话路进行主观通话测试。我们将干扰现象分为严重干扰与轻微干扰。前者指用户拿起电话听筒不拨号时,广播声比拨号音声音大;通话时,广播声比通话声音大,通话比较困难。后者指用户拿起电话听筒不拨号时,听不到广播声;通话时,广播声比通话声音小,能通话但有影响。话路干扰测试统计中,吴村变干扰率62.5%,冀屯变56.25%,北郊变81.25%,洪州变75%。

按照相关规整要求,将目标定为PCM二线话路的广播总干扰率由68.75%降低到10%,从而实现用户运行要求(通信系统的话路运行不受影响),其余变电站干扰率均不超过10%。经过相关技术资料与典型案例对比,可以确立这一目标。

3 因果分析及要因确认

为了找出干扰原因,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调查、测试,认真分析仔细查找,从设备本身、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三个方面进行查找干扰原因,查找到的原因为对策分别为:音频电缆没有屏蔽,将音频电缆在配线架一端做屏蔽层接地;用户线未使用屏蔽线,用户线更换为屏蔽线;用户线没使用五类双绞,将用户线更换为五类双绞线;音频电缆屏蔽层接地没有处理好,将音频电缆的两端屏蔽层在配线架和分线盒分别接地;用户布线不规范,我们针对性地对干扰比较大的变电站布线进行了规范施工,仍然存在干扰;用户话机抗干扰能力差,在用户端用四种品牌的话机轮流测试,没有明显差异;PCM部分元器件老化,在用户A、B线上各并一个4700pf电容到地。

对于情况1,音频电缆没有屏蔽,在吴村变电站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为将音频电缆在配线架一端做屏蔽层接地,结论非主要原因;对于情况2,用户线未使用屏蔽线,在吴村变电站进行测试。测试方法用户线更换为屏蔽线,结论非主要原因;对于情况3,在北郊变电站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将用户线更换为五类双绞线,结论非主要原因;对于情况4,音频电缆屏蔽层接地没有处理好,在北郊变电站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将音频电缆的两端屏蔽层在配线架和分线盒分别接地,结论非主要原因;对于情况5,用户布线不规范,在冀屯变电站进行测试。测试方法针对性地对一家干扰比较大的用户布线进行了规范施工,结论非主要原因;对于情况6,用户话机抗干扰能力差,在吴村变电站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在用户端用四种品牌的话机轮流测试,结论非主要原因;对于情况7,PCM部分元器件老化,在北郊变电站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在用户A、B线上各并一个4700pf电容到地,话路干扰声音明显减小,结论为主要原因。

4 制定对策

针对找出的主要原因,利用电容滤波特性,当电容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容抗的大小与信号频率成反比。经分析中波发射信号干扰频率为639 kHz和1604 kHz两个频点,而PCM本身音频信号频率取上限为4000HZ,由此可见中波发射信号干扰频点频率是音频频率的160倍和400倍,也就是说旁路电容对音频信号的阻力是对干扰信号阻力的160倍和400倍,由此可见在广播高频信号进入PCM电路前用电容将它旁路到地,可以消除二线话路广播干扰。

试验过程如下:在配线架上做实验,先在用户A、B线上各并一个4700pf电容到地,发现干扰的声音减小了。说明并电容的方法对解决这种高频串音是有效的。尝试加大电容的容值,在A、B线处各并两个0.1μF的电容到地,广播干扰基本消失,几乎听不到,通话正常。考虑到在配线架加装电容不好固定,而且不美观,我们将旁路电容移到PCM的二线用户板上,在用户板的背面找到每路用户AB线的相应焊点就近和地线之间焊上旁路电容。由上试验总结出我们的对策是:在PCM二线用户板上的16个用户AB线出口各接0.1μF/200V高频电容到地,旁路广播高频信号,不让广播高频信号进入PCM电路,避免电路解调出广播音频信号,从而消除广播干扰。

5 结束语

本次技术活动有效解决了PCM话路干扰,提高了光纤系统运行效率,将此项措施列入《辉县电力通信网现场运行规程》。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分工与配合井然有序。使每一位技术人员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增强了大家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今后的工作中,应当继续加强业务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学习,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去分析、研究、改进,使得技术活动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廖晓滨,赵熙.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技术.应用及演进[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Tagg R C,Push M.Enzyme catalyzed cellular transaminations[M]//Round A F .Advances in Enzymology,vol 1.3rd ed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54:125.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VPN;企业用户;构造发展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3-0096-01

VPN主要是基于公共网络的一种设施,一般是利用了隧道技术方法从而实现私有网络的一种传输数据。在企业内部虚拟专用网是一种对网络的扩展需求,通常情况下,如果远程或者是移动用户需要以拨号的形式对公司进行远程访问时,这种网络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应用以往相对传统方法进行远程通话,所应用的资费是非常高的,并且在进行传输数据时速度较慢,也不能确保安全性,存在一定的漏洞。在电信行业以及在IT业当中,IP是一个非常响亮的概念,从它的自身上来看,就知道它是解决网络技术的名词。我们知道,IP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语音的压缩设备上再处理压缩编码,并且把这些数据再通过协议对其打包,再通过IP网络传送到数据需要的目的地,通过对语音数据包进行一定的串联,最后对其进行解码处理,把语音信号还原,达到最终的传送目的。由于在当前的信息技术下,IP电话已经逐渐成为最新型的一种业务,并且应用在全世界当中,所以这项技术已经对原有的电话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电话形式无论发展成什么样子,IP电话将成为最广泛的市场,并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VPN技术

在电话通信系统当中的VPN技术一般指的就是在公共电话的系统网络平台上为用户提供一个专用的通讯功能,从而可以帮助用户可以在同一个交换机上进行工作,例如,主要包括了编号方案、网内的通信以及呼叫等待等相关业务,在语音业务当中可以应用到VPN这项技术。

1)电话网的应用一般是在电路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提供语音服务的同时,可以利用公共交换电话网从而达到电路交换的技术,在成功连接以后,就可以在通话时建立一条专属路径,用于连接双方的通话。

2)在当前,由于VPN技术已经在广泛的使用当中了,并且很多运营商也都在推广这项技术,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技术。一般可以在VPN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专属网络。同时可以把企业内部所需要的固定电话统一编制成专用的一个网络,并且满足所有用户都可以应用短号码进行呼叫,从而享受到通话的优惠,达到智能和便捷的理想目标。

3)使用电话网时,它具有方便和简单的扩容性,并且可以利用它这种特点,在交换系统的设计当中,主要包括在软件与硬件方面的应用,可以增加模块,并且达到扩容的目的。因此,在电话网当中的VPN技术就可以利用软件与硬件当中的模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只对软件的配置进行改变也可以达到目的。

4)在电话网当中的一些所需核心设备,主要会应用一些专属集成电器路的冗余技术。一般应用程控交换机可以帮助检查故障,并且对其及时的进行定位与检测,排除故障,所以VPN持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

2 IP技术

与传统电话相对比,IP技术还是存在很多不同的应用系统。在传输过程当中,对于语音媒介会存在不一样的应用,由于IP电话必须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传统的电话只是作为一个交换网来使用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交换方式是不相同的。在当前,由于IP电话有着迅猛的发展,也就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可以节省电话费,最为显著的就是可以节省国际长途电话的费用,并且可以节省很多,传统电话是通过电话网,相对IP电话则是通过互联网,因此会更加便捷。

1)与传统电话相比,由于IP电话占的带宽相对是较低的,因此在电话费的成本方面也就会少很多。

2)从传输技术来说,电话网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即电话通信的电路一旦接通后,电话用户就占用了一个信道,无论用户是否在讲话,只要用户不挂断,信道就一直被占用着,因此用电路交换方式时线路利用率很低,至少有50% 以上的时间被浪费掉。因此,利用因特网传送语音信息要比电话网传送语音的线路利用率提高许多倍,这也是电话费用大大降低的重要原因。

3 企业内部基于VPN技术的IP转换

当前,在很多企业当中都已经建立了私有网络系统,并且建立了IP网,由于企业在拥有自己的网络下,就可以应用IP语音系统,它可以在总部和分部的二者之间建立一个话音综合网,并且在二者之间再为企业形成一个电话网,只限于内部使用,这样方便企业内部的沟通,并且节省了很多的话费,也降低了对外联系的话费。此外,在建设IP网络的同时,也可以更加完善公司的管理业务,可以提升办公自动化的管理水平,更为有效的利用企业资源。

由于IP语音系统设备,主要是通过把语音信号转变为数字再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送的过程,此外,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把语音数据转变为模拟语音再传送到电话交换机上,这也就达到了一个IP电话的使用功能。在企业内部,可以先选择一个局域网,再根据不同的办公地点与VPN相连接,再通过电话机的程控交换机把信号传送至IP网络,此时,网关就会把语音信号的编码再经过压缩传送至路由器;此时,VPN就会自动判断应该把信号传送到哪个应用办公室,并且跟随VPN隧道再传送信号至路由器。如果是远端的VPN则可以把信号传送到IP网关,需要一个连接的过程,再通过把IP网关传送信号到相应的电话机上或者是交换机上。在此期间,应用这种技术需要的设备有几种,包括了必须要为企业申请ADSL的网络设置,并且为企业内部的办公地点安装一个VPN路由器,还需要安装一个IP语音网关。都安装好后便可以在远程的协助下,在办公室之间进行自由随意的进行通话了,并且不用支付话费。通过远程,应用VPN可以把不同地点的局域网相连接,方便传输数据。

4 结论

应用VPN技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当中,主要还是基于电话网,也是在传统的IP网络上的技术。由于VPN主要是基于公共网络的一种设施,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利用了隧道技术方法从而实现私有网络的一种传输数据,所以如果是远程或者是移动用户需要以拨号的形式对公司进行远程访问时,这种网络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这种应用技术的发展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新宇.综合VPN业务的实现与技术研究[D].南京邮政大学,2012.

[2]刘洁.IP网络技术及标准的发展[J].广东通信技术,2000(10).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电话通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技术,目前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话通信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比如信号的稳定性,通话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数据量的不断增加,都使得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话通信技术的效果,促进了电话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就点算计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电话终端进行探究,指出了网络电话通信技术设计思路以及电话终端实现方法。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是传统电话通信技术的革新和延续,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较传统电话通信来说,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数据量传输量更大。网络资源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具有非常大的使用价值和推广空间,目前,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

    1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的一种新型信号信号传播模式。通过USB接口,将电话电话终端与网络设备相连接,并在电话终端连接上用户电话,实现网络语音及数据的接收和传播,最终实现网络电话通信功能。一般来说,电话终端设备由脉冲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实现,所谓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就是一种能够模拟通信信号的数字化变化方式,相较于其他信号通信技术而言,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的信道利用率更高、数据损失更小、通信效果也更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调制技术。

    为实现电话终端的PCM码流,往往需要借助USB数据接口,能够有效将计算机设备同电话终端进行连接,实现通话信号的告诉传输,从而快速传递到计算机节点当中。USB接口的有效利用,实现了计算机外设同计算机设备的有效连接,实现了将计算机外的数据信息有效的导入计算机网络当中,从而解决了传输问题,确保了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有效实现,USB技术同PCM技术的有效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有效实现。

    1.1电话终端的硬件实现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需要电话终端硬件来实现最后的数据解码和通话活动,电话终端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单片机控制电路

    单片机控制电路是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中电话终端硬件的一部分,是电话终端设备的电路核心,主要由存储电路、CPU、输入接口以及输出接口电路四部分组成,单片机控制电路实现了对电话信号控制音的发生,实现电话信号的输送,并能够对DTMF的双音多频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完成对电路的接受,并能够有效控制USB接口,读取用户在电路中的通话状态,以及对系统参数的读取。

    1.3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是一种厚膜集成电路,由MITEL工作研制,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的26mA恒流馈电,用以验证网络电话用户的电话使用状态、电话的拨号脉冲等等数据,从而确保网络电话的正常使用效果。用户电路是确保网络电话终端通过效果的重要组成单元,目前能够有效支持2-4线的交换,属于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的基础模拟接口。

    1.4编解码电路

    编解码电路也是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PCM编解码电路是该电路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单元,该系统主要组成单元有数据接收滤波器、数据发送滤波器、基准电压源、输入电路、输出电路、逻辑控制单元以及PCM编解码电路等等,用以对数据信号的编解码,确保网络通信信号的有效性。

    1.5电话终端的软件实现

    电话终端数据通信的实现,不光需要硬件的支持,同样需要软件的支持,终端软件功能的实现,才能够使终端硬件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信息的传输、信号的编解码,最终实现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作。

    2终端主程序

    网络电话终端的出程序,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计算机电话通信系统的初始化,包括了单片机定时器、时钟。USB等设备的复位即初始化,对于网络电话终端的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网络电话主程序软件应用过程中,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即在程序中设置队列性任务表,按照先后顺序履行相关工作任务要求。电话终端主程序其实一种无限循环的数据查询系统,不断更新和制定查询任务表内容,并获知需要处理的相关任务,并以此进行相关任务的实现。在主程序运行过程中检测到了需要执行的相关任务,就会根据程序中已经安排好的子程序序列,进行任务工作的处理和解决,逐一进行任务标准的处理。主程序主要采用“先进先出”的工作原理,如果任务的子程序到最后的工作单元,并实行重复循环。

    2.1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就是实现信号传输的开启和关闭,一般采用的是计数的形式,其定时器由0开始,最大值为65535,并且以16.384Mhz的脉冲进行计数,持续时间约为4ms,如果电话终端设备采用AMBE芯片,则每个接收即发送数据包的周期更变为20ms;当终端服务程序的计数达到5120次之后,就能够实现20ms的数据终端,完成数据包的接收机发送工作。

    2.2任务子程序

    任务子程序,主要负责对电话终端设备的摘机及断机实现判断,根据用户的主叫和被叫等不同信号接收形式,完成相应的操作及工作的执行。当电话终端设备处于主叫摘机状态时,电话终端设备将会向AMBE程序发送拨号音控制数据;当电话终端设备处于摘机状态时,子程序将会向USB接口发送被叫的应答信号,从而判断电话终端的相关状态。

    2.3电话终端设备的工作过程

    当通话数据传输到电话终端设备时,用户做出摘机动作,然后USB接口就会向计算机网络传输摘机信号,同时,计算机电话通信网络就会向主叫发送拨号音,并做出信息传输反应,使用户电话重点设备接收数据信号并进行语音通话。当网络电话系统呼叫本电话终端的相关用户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会直接做出内部处理,接通被叫用户;如果呼叫的是其他其他电话终端的用户,则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就会直接栓送被叫用户号码,并等待对方的应答。当USB接口发回信息表明用户电话终端被叫忙信号时,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机会发送语音提示信息告知用户被叫用户繁忙并发送忙音。

    如果是外部用户对本网络电话终端用户进行呼叫时,USB接口接收到被叫信号后就会进行数据解码,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如果用户繁忙,USB接口就会向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反馈相关信息,并向呼叫用户反馈机主繁忙的信息,并发出电话忙音。如果机主处于离开状态,即用户闲时,USB接口就会向向用户发出相关提示信息,以及用户振铃提示,以提示用户进行电话信息的接收。当被叫用户听到振铃并做出摘机反应后,USB接口就会向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反馈相关信息,并随机开展数据信息的传送,网络电话终端就会开启语音传送功能。

    3总结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应用,是传统电话通信技术的一种革新和延续,能够有效提高电话数据的传输效率和传输速度,使电话通讯信号更加清晰,是未来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发展方向。在计算机哦电话通信系统当中,电话终端无需购买其他电话网络设备,经过USB接口同计算机设备向连接,很有效避免了繁琐的电话线路,使电话通信技术设备的成本大大降低,优化了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效益的增长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对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先进的网络电话通信技术来逐渐替代传统电话通信技术,确保电话传输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促进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磊.论网络电话类证据.中国政法大学, 2011

    郭峰江.网络电话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1

    李正贤.韩国网络电话进入中国的营销战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邓勇全. PC-PC的IP电话(网络电话)设计.华中师范大学,2009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对电信产业规制政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大多数经济学家将A-J效应视为成本加成规制下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缺乏的反映,认为ROR规制是低强度的规制,这不利于促进电信产业的发展。价格上限之所以具有潜在的激励作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激励长期固定价格契约的特征,可以使企业在合同期限内获得成本降低的全部收益[1]。

但是,1992年Sherman在对电信行业的研究中认为,在ROR规制下,如果规制者不对被规制企业施加额外的价格限制,被规制企业不会经营缺乏需求弹性的业务,并且即使所从事的业务缺乏需求弹性,规制者和消费者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也不会允许价格上升。因此,在ROR规制下的企业也会发展增加需求的业务并会降低运营成本,并且也会规避风险[2]。在高强度规制政策下,电信产业主要致力于降低运营成本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加速网络现代化[3]。

Shin和Ying以及Ai和Sappington发现运营成本的增加将会引发总投入成本的增加,同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网络现代化的发展则会降低总投入成本[4-3]。既然网络现代化也意味着资本密集,那么,此发现也是对ROR规制下存在A-J效应的暗示。Cabral和Riordan在1989年比较了在收益率规制和价格上限规制下的创新,他们的结论证明了价格上限规制的优势。Vogelsang认为在不变成本和需求条件下的规制会导致有效价格(包括接入价格和使用价格)。Kridel等在1996年通过调查发现高强度规制会提高生产率、促进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利润水平和促进新服务的提供。Noel通过对美国主要电信本地交换运营商1988—1998年的数据分析,认为价格上限规制的实施似乎没有对生产效率的增长产生很大的影响[7-8-9]。高强度规制政策能否实现其理论上的优势是一个需要实践检验的主题。

国内学者在分析规制政策对电信产业不同环节效率的影响中,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电信产业目前的生产效率不高,网络效应较低,应该继续引入竞争并加强互联互通。刘戒骄通过对电信产业20多年来数据的比较分析认为,电信产业的总体经济效益没有多大变化,许多企业一直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其原因虽然复杂多样,但肯定与以个别成本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很大关系[11]。在受规制的电信产业中,企业利润主要不是来自成本节省,而是来自凭借垄断力量提高价格的能力,规制带来的X非效率会扼杀生产效率。干春晖、李雪运用圆周城市模型(Spatialcompetitionincircularcitymodel)分析电信产业中存在网络效应下的两阶段选址定价模型,证明了在存在弱网络效应时,网络效应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净福利水平;而在强网络效应下,厂商数量越少则社会净福利越大,最优市场结构为独家垄断[12]。他们认为我国电信行业网络效应较低,产权结构仍比较单一,电信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低下。孟庆国和陈剑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激励机制对电信网络运营商互联互通的利益分配的影响[14]。2004年,梅洁在对我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的绩效分析中认为,互联互通不仅是电信产业绩效提高的关键,也是电信运营企业的一项新业务,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的不畅主要是经济利益问题。董保民、冯陶陶[13]在Laffont和Tirole[5]框架内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福利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存在网际价格歧视和呼出方付费时,如果需求弹性较大,则非对称价格规制会导致福利损失,认为保护竞争者而不是保护竞争过程的政策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仁慈的”规制者的目标。

国内学者对电信产业的规制效率大多是从理论模型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主要侧重于规范分析方法的应用,对于电信产业的规制效率究竟如何的实证分析文献较少,本文利用DEA方法,对电信产业的规制效率进行分析。

二、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对生产效率的分析可以看出规制政策是否可以促进被规制的电信产业引进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效率水平。规制对电信运营商效率影响的测定主要是基于运营商被规制服务的生产率的测定,由于对电信产业的规制主要是以通话业务为规制对象,这样需要测定的业务包括本地网服务、长途通话服务和本地接入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

1·模型的选取

由于对企业进行效率分析所涉及到的企业投入产出数据很多,都属于企业自身的保密数据,除非有一些合作项目,一般很难得到。本文在研究规制对电信产业效率的影响时考虑到所获得数据的单位并不统一,并且各个电信运营商的数据较难获取,同时还要排除非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分析时选用了DEA分析模型,主要采用C2R模型来分析电信产业的技术效率:

其中,hk是一个标量。λ是每一个n*1向量的系数。hk的值即为每一个时期的效率值,它满足hk≤1。1为边界点所以也是最大效率值。因此对每一个时期而言都要求得一个hk值。采用BC2模型来分析电信产业的规模效率和纯粹技术效率问题,也就是分析规模报酬可变时的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技术效率是规模效率与纯粹技术效率的乘积,因此,各DMU的规模效率即为(1)式与(2)式相除。

2·样本与数据

本研究以电信产业历年来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信息产业部的数据①,数据来源可靠,但这些数据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本文的研究也会产生一些影响。电信产业原属邮电部管理,后邮电部取消又归信息产业部管理,管理部门的转换使得部分统计数据的管理有些混乱,没有统一性。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使得在统计中增加了不少新的统计项目,合并或分开或取消原来的一些统计项目,这些都使得统计数据选取的难度加大,并且对效率的分析也会产生影响。虽然这些数据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但仍不失其准确性,具有分析的价值。

(1)产出数据

产出数据包括三项:本地服务、本地接入服务和长途服务。本地服务可由本地固定网通话次数和移动本地通话时长表示;由于主要考察政府规制对国内电信的效率影响,所以长途通话服务方面不考虑国外长途服务的问题,用国内长途通话次数表示;本地接入服务主要是指用户线和接入交换机(或称本地交换机)连接而形成本地接入,本地用户可直接通过本地交换完成相互通信,当本地用户和非本地用户建立通信连接时,就要通过汇接局交换机完成和目的地交换机的连接,因此,本地接入服务的产出也被计入本地通话次数和长途通话次数中。综上,产出共包括三项:本地网通话次数(包括本地网内区内通话次数和本地网内区间通话次数)、移动本地通话时长和国内长途通话次数。

(2)投入数据

在对电信企业的投入分析指标选择上,考虑以下因素:劳动、资本和原材料。

劳动即劳动力,也就是电信行业的职工人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劳动统计年报》,由于2003年以前电信业和邮政业的数据合并在一起,所以无法得到单独的相关数据,并且2003年以后的职工人数也是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综合数据,因此,在职工人数上为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所使用的数据是电信和邮政的合并数据。同时,因为DEA分析法所得到的效率是一种相对效率,所以只需历年的数据统计口径一致即可,因此采用总的职工人数对最终结果的影响不大。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对我国电信主要通信能力的分析指标以及有关文献的实践分析参数,在投入的资本方面选用的数据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数据,包括局用交换机容量、长途交换机容量、用户交换机容量、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光缆总长度②等方面的数据指标。

对于电信产业所使用的原材料的相关数据较难获取,再加上设备的折旧和摊销费用等方面的费用,因此以主营业务成本代替计算这方面的数据。

三、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投入产出数据,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资料包络分析,先以C2R模型求出技术效率,而后以BC2模型求得纯粹技术效率,技术效率除以纯粹技术效率即可求出规模效率。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经过DEA分析显示,我国电信产业所实施的规制政策对电信产业的效率提高没有显著影响,而技术非效率主要来源于规模非效率。利用DEA方法对电信产业的技术效率、纯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种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不论是对本地服务业务的效率计算还是对长途服务业务的效率计算,都没有明显数据显示我国对电信产业所实施的收益率规制确实提高了电信产业的效率。同时对电信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总体的计算分析,所得结果也基本一致,亦支持目前所采用的激励规制对电信产业的效率影响不大的结论。我国目前的规制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规制政策对中国电信产业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电信产业存在着生产非效率。这主要是由于电信产业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对国内电信产业的规制强度不够从而导致规制效率变化不大。这说明我国电信产业应继续深化改革,提高其规制政策的激励强度。

四、结论

我国目前电信产业的规制效率变化并不显著,这主要源于目前所采取的规制政策。2005年9月之前,我国在对电信行业的规制是采取收益率规制和价格上限规制同时并存的规制,这导致价格上限规制中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无法发生作用,收益率规制中产品(服务)的质量保障机制也无法发生作用。因此,这种规制政策对电信产业的技术效率影响也不会很大。2005年9月2日,信息产业部的《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尽管说明电信规制正向着高强度的价格上限规制转变,但对电信产业的低强度规制政策并没有产生本质影响。在我国电信企业即将面临国外强大对手挑战的今天,如何快速提升企业的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电信业最紧迫的问题,因此,采取高强度的激励规制政策,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是目前电信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中国电信产业规制

论文摘要:基于规制理论的分析表明,规制政策对电信产业效率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利用DEA方法对电信产业的规制效率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目前的政府规制对电信产业的效率影响并不显著,并指明规制影响不显著的原因。

参考文献:

[1]T·P·LyonandH·Huang·LegalRemediesforBreachoftheRegulatory“Contract”[J]·Journalofregulationeconomics,2002,(2):107-132·

[2]L·R·Blank,V·W·DavisandC·E·Reed·TelecommunicationInfrastructureInvestmentsandStateRegulatoryReform:APrelmiinaryLookattheData[C]·PapersfortheNationalRegulatoryResearchInstitute,1994·12·

[3]C·AiandD·E·M·Sappington·TheImpactofStateIncentiveRegulationontheU·S·TelecommunicationsIndustry[J]·JournalofRegulatoryEconomics·2002,(20):133-59·

[4]R·T·Shin,andJ·Ying·Costlygainstobreakingup:LECsandtheBabyBells[J]·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93,(98):357-361·

[5]J·J·LaffontandJ·Tirole·CreatingCompetitionthroughInterconnection:TheoryandPractice[J]·JournalofRegulatoryEconomics,1996,(10):227-256·

[6]D·E·M·Sappington·TheEffectRegulationonRetailTelephoneServiceQualityintheUnitedStates[J]·ReviewofNetworkEconomics,2003,(4):355-375·

[7]NoelD·Uri·Technicalefficiency,Aallocativeefficiency,andtheimpactofincentiveregulationintelecommuni-cationsintheUnitedStates[J]·StructuralChangeandEconomicDynamics,2001,(8):59-73·

[8]NoelD·Uri·Theeffectofincentiveregulationonproductiveefficiencyintelecommunications[J]·JournalofPolicyModeling,2001,(23):825-846·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电话通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技术,目前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话通信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比如信号的稳定性,通话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数据量的不断增加,都使得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话通信技术的效果,促进了电话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就点算计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电话终端进行探究,指出了网络电话通信技术设计思路以及电话终端实现方法。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是传统电话通信技术的革新和延续,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较传统电话通信来说,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数据量传输量更大。网络资源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具有非常大的使用价值和推广空间,目前,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

1、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的一种新型信号信号传播模式。通过USB接口,将电话电话终端与网络设备相连接,并在电话终端连接上用户电话,实现网络语音及数据的接收和传播,最终实现网络电话通信功能。一般来说,电话终端设备由脉冲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实现,所谓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就是一种能够模拟通信信号的数字化变化方式,相较于其他信号通信技术而言,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的信道利用率更高、数据损失更小、通信效果也更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调制技术。

为实现电话终端的PCM码流,往往需要借助USB数据接口,能够有效将计算机设备同电话终端进行连接,实现通话信号的告诉传输,从而快速传递到计算机节点当中。USB接口的有效利用,实现了计算机外设同计算机设备的有效连接,实现了将计算机外的数据信息有效的导入计算机网络当中,从而解决了传输问题,确保了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有效实现,USB技术同PCM技术的有效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有效实现。

1.1电话终端的硬件实现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需要电话终端硬件来实现最后的数据解码和通话活动,电话终端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单片机控制电路

单片机控制电路是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中电话终端硬件的一部分,是电话终端设备的电路核心,主要由存储电路、CPU、输入接口以及输出接口电路四部分组成,单片机控制电路实现了对电话信号控制音的发生,实现电话信号的输送,并能够对DTMF的双音多频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完成对电路的接受,并能够有效控制USB接口,读取用户在电路中的通话状态,以及对系统参数的读取。

1.3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是一种厚膜集成电路,由MITEL工作研制,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的26mA恒流馈电,用以验证网络电话用户的电话使用状态、电话的拨号脉冲等等数据,从而确保网络电话的正常使用效果。用户电路是确保网络电话终端通过效果的重要组成单元,目前能够有效支持2-4线的交换,属于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的基础模拟接口。

1.4编解码电路

编解码电路也是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PCM编解码电路是该电路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单元,该系统主要组成单元有数据接收滤波器、数据发送滤波器、基准电压源、输入电路、输出电路、逻辑控制单元以及PCM编解码电路等等,用以对数据信号的编解码,确保网络通信信号的有效性。

1.5电话终端的软件实现

电话终端数据通信的实现,不光需要硬件的支持,同样需要软件的支持,终端软件功能的实现,才能够使终端硬件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信息的传输、信号的编解码,最终实现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作。

2、终端主程序

网络电话终端的出程序,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计算机电话通信系统的初始化,包括了单片机定时器、时钟。USB等设备的复位即初始化,对于网络电话终端的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网络电话主程序软件应用过程中,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即在程序中设置队列性任务表,按照先后顺序履行相关工作任务要求。电话终端主程序其实一种无限循环的数据查询系统,不断更新和制定查询任务表内容,并获知需要处理的相关任务,并以此进行相关任务的实现。在主程序运行过程中检测到了需要执行的相关任务,就会根据程序中已经安排好的子程序序列,进行任务工作的处理和解决,逐一进行任务标准的处理。主程序主要采用“先进先出”的工作原理,如果任务的子程序到最后的工作单元,并实行重复循环。

2.1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就是实现信号传输的开启和关闭,一般采用的是计数的形式,其定时器由0开始,最大值为65535,并且以16.384Mhz的脉冲进行计数,持续时间约为4ms,如果电话终端设备采用AMBE芯片,则每个接收即发送数据包的周期更变为20ms;当终端服务程序的计数达到5120次之后,就能够实现20ms的数据终端,完成数据包的接收机发送工作。

2.2任务子程序

任务子程序,主要负责对电话终端设备的摘机及断机实现判断,根据用户的主叫和被叫等不同信号接收形式,完成相应的操作及工作的执行。当电话终端设备处于主叫摘机状态时,电话终端设备将会向AMBE程序发送拨号音控制数据;当电话终端设备处于摘机状态时,子程序将会向USB接口发送被叫的应答信号,从而判断电话终端的相关状态。

2.3电话终端设备的工作过程

当通话数据传输到电话终端设备时,用户做出摘机动作,然后USB接口就会向计算机网络传输摘机信号,同时,计算机电话通信网络就会向主叫发送拨号音,并做出信息传输反应,使用户电话重点设备接收数据信号并进行语音通话。当网络电话系统呼叫本电话终端的相关用户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会直接做出内部处理,接通被叫用户;如果呼叫的是其他其他电话终端的用户,则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就会直接栓送被叫用户号码,并等待对方的应答。当USB接口发回信息表明用户电话终端被叫忙信号时,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机会发送语音提示信息告知用户被叫用户繁忙并发送忙音。

如果是外部用户对本网络电话终端用户进行呼叫时,USB接口接收到被叫信号后就会进行数据解码,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如果用户繁忙,USB接口就会向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反馈相关信息,并向呼叫用户反馈机主繁忙的信息,并发出电话忙音。如果机主处于离开状态,即用户闲时,USB接口就会向向用户发出相关提示信息,以及用户振铃提示,以提示用户进行电话信息的接收。当被叫用户听到振铃并做出摘机反应后,USB接口就会向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反馈相关信息,并随机开展数据信息的传送,网络电话终端就会开启语音传送功能。

3、 总结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应用,是传统电话通信技术的一种革新和延续,能够有效提高电话数据的传输效率和传输速度,使电话通讯信号更加清晰,是未来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发展方向。在计算机哦电话通信系统当中,电话终端无需购买其他电话网络设备,经过USB接口同计算机设备向连接,很有效避免了繁琐的电话线路,使电话通信技术设备的成本大大降低,优化了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效益的增长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对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先进的网络电话通信技术来逐渐替代传统电话通信技术,确保电话传输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促进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磊.论网络电话类证据.中国政法大学, 2011

[2]郭峰江.网络电话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1

[3]李正贤.韩国网络电话进入中国的营销战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4]邓勇全. PC-PC的IP电话(网络电话)设计.华中师范大学,2009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论文讨论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数据交换每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着重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交换设备是人类信息交互中的重要实施,在相互通信中起着立交桥的作用。交换技术的发展总是依赖于人类的信息需求、传送信息的格式和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螺旋型发展。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过程。人们对可视电话、可视图文、图象通信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将大大地推动异步传输技术(atm)和同步数字系列技术(sdh)及宽带用户接入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一、电路交换

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路交换技术从最初的人工接续方式,经历了机电与电子式自动交换、存储程序控制的模拟和数字交换、第三方可编程交换等技术的变革,当前正在发展中的融合多媒体格式相互通信的软交换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这类交换机称作电子交换机。最初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引入电子技术,话路部分仍采用机械接点,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只有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后,才开始了全电子交换机的迅速发展。

1 9 4 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对交换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通信传输系统中,对通话质量和节约线路设备成本都产生了很大好处。随着数字通信与p c 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是产生了将p c m信息直接交换的思想,各国开始研制程控数字交换机。1970年法国首先在拉尼翁(lanion)成功地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到了数字交换时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采用pcm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非常适合信息数字化应用,除应用于普通电话通信以外,并且为开通用户电报、数据传送等非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在电信网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机全部为程控数字交换机,可向用户提供电路方式的固定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和窄带isdn业务。

二、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每个节点在收到整个报文并检查无误后,就暂存这个报文,然后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再把整个报文传送给下一个节点。因此,端与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报文在每个节点的延迟时间,等于接收报文所需的时间加上向下一个节点转发所需的排队延迟时间之和。

三、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交换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代表着网络未来演进的方向。分组交换方式兼有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技术使用统计复用,与电路交换相比大大提高了带宽利用率。这要求在交换节点使用存储转发,从而导致掉队现象的发生。因此,分组交换全引入不固定的延迟的概念。分组交换网络主要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方式.分组网络包含3个功能面,分别是数据面、控制面和管理面。数据面负责分组转发,因此需要高性能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分组交换网包括面向连接的x.25、帧中继、atm、mpls以及无连接的以太网、cp/ip网络。

分组交换网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对于分组交换技术来说,面向连接的网络与电路交换类似,也需要通过连接建立过程在交换机中分配资源;但由于它采用统计复用,所分配的资源是用逻辑标号来表示的。自分组交换技术出现以来,已经有多种分组交换网投人运行。电信领域最早提出的是x.2 5网络,但由于它协议复杂,速度有限,逐渐被性能更好的网络如帧中继代替。帧中继网络可以认为是x.2 5的改进版本,它简化了协议以提高处理效率。

计算机领域的一个侧重点是局域网,即小范围、小规模的网络,用于互连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目前以太网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局域网技术。

在2 0世纪9 0年代中后期,因特网获得较大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对核心路由器吞吐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路由器对i p分组进行转发时路由表的查找比较复杂,转发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前面指出,面向连接网络使用逻辑子信道标号进行转发表查找,速度是很快的。人们结合atm技术在这方面的优点,提出将核心网络改为使用类似于a t m的交换机,而只在边缘网络使用路由器的i p交换技术,最终发展为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提出了多种实用的高速路由查找方法,使其不再成为瓶颈。此时,mpls最大的优点就是流量工程(tramc en小needng)能力,即人为控制分组流向。但是由于目前高速路由器还能够很好地工作,mpls技术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四、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集语音、数据、图文传真、可视电话等各种业务为一体的网络,适用于不同的带宽要求和多样的业务要求。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就是用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种交换技术。a t m是在分组交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用固定长度分组,并使用空闲信元来填充信道,从而使信道被等长的时间小段。由于光纤通信提供了低误码率的传输通道,因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便可移到用户终端,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从而使传输时延减小。所以a t m适用于高速数据交换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迫使电信网络必须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方向发展。这要求通信网络和交换设备既要容纳非实时的数据业务,又要容纳实时性的电话和电视信号业务,还要考虑到满足突发性强、瞬时业务量大的要求,提高通信效率和经济性。在这样的通信业务条件下,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都不能够胜任。电路交换的主要缺点是信道带宽(速率)分配缺乏灵活性,以及在处理突发业务情况下效率低。而分组交换则由于处理操作带来的时延而不适宜于实时通信。因此,在研究新的传送模式时需要找出两全的办法,既能达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使各种通信业务获得高质量的传送水平。这种新的传送模式就是后来出现的“异步转移模式”(atm)。

a t m是在光纤大容量传输媒体的环境中分组交换技术的新发展。在大量使用光缆之前,数字通信网中的中继线路是最紧张也是质量最差的资源,提高线路利用率和减少误码是最着重考虑的事情。光缆的大量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通信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传输质量。这使得人们逐渐倾向于宁可牺牲部分线路利用率来减少节点的处理负担。

与此同时,人类对于通信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传送图像信息和海量数据,已经使人们对于数据通信的速率由过去的几千比特/秒增加到几兆比特/秒。这样,节点的处理能力成了数据通信网中的“瓶颈”。a t m对于节点处理能力的要求远低于分组转送方式,更能适应现代的这种环境。

a t m方式中,采用了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形式,同时在呼叫建立过程中向网络提出传输所希望使用的资源,网络根据当前的状态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呼叫。可以说,a t m方式既兼顾了网络运营效率,又能够满足接入网络的连接进行快速数据传送的需要。

五、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发展的展望

近年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电信观念和体系架构,并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这导致了人类社会对网络业务需求急剧增长,并且对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供话音、数据、视频业务,也要同时支持实时多媒体流的传送,并且要求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性能。下一代网络应是—个能够屏蔽底层通信基础设施多样性,并能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的、可伸缩的、安全稳定和高性能的融合服务平台,能够支持快速灵活地开发、集成、定制和部署新的网络业务。

下一代网络将是—一个以软交换为核心、光网络为基础、分组型传送技术的开放式的融合网。软交换的出现,可通过一个融合的网络为用户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实现国际电联提出的“通过互联互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等网路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率网路,使人类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的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惠文 陈建亚 纪 红 冯春燕:现代交换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本论文讨论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数据交换每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着重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交换设备是人类信息交互中的重要实施,在相互通信中起着立交桥的作用。交换技术的发展总是依赖于人类的信息需求、传送信息的格式和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螺旋型发展。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过程。人们对可视电话、可视图文、图象通信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将大大地推动异步传输技术(ATM)和同步数字系列技术(SDH)及宽带用户接入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一、电路交换

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路交换技术从最初的人工接续方式,经历了机电与电子式自动交换、存储程序控制的模拟和数字交换、第三方可编程交换等技术的变革,当前正在发展中的融合多媒体格式相互通信的软交换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这类交换机称作电子交换机。最初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引入电子技术,话路部分仍采用机械接点,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只有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后,才开始了全电子交换机的迅速发展。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对交换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通信传输系统中,对通话质量和节约线路设备成本都产生了很大好处。随着数字通信与PC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是产生了将PCM信息直接交换的思想,各国开始研制程控数字交换机。1970年法国首先在拉尼翁(Lanion)成功地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到了数字交换时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采用PCM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非常适合信息数字化应用,除应用于普通电话通信以外,并且为开通用户电报、数据传送等非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在电信网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机全部为程控数字交换机,可向用户提供电路方式的固定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和窄带ISDN业务。

二、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每个节点在收到整个报文并检查无误后,就暂存这个报文,然后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再把整个报文传送给下一个节点。因此,端与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报文在每个节点的延迟时间,等于接收报文所需的时间加上向下一个节点转发所需的排队延迟时间之和。

三、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交换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代表着网络未来演进的方向。分组交换方式兼有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技术使用统计复用,与电路交换相比大大提高了带宽利用率。这要求在交换节点使用存储转发,从而导致掉队现象的发生。因此,分组交换全引入不固定的延迟的概念。分组交换网络主要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方式.分组网络包含3个功能面,分别是数据面、控制面和管理面。数据面负责分组转发,因此需要高性能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分组交换网包括面向连接的X.25、帧中继、ATM、MPLS以及无连接的以太网、CP/IP网络。

分组交换网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对于分组交换技术来说,面向连接的网络与电路交换类似,也需要通过连接建立过程在交换机中分配资源;但由于它采用统计复用,所分配的资源是用逻辑标号来表示的。自分组交换技术出现以来,已经有多种分组交换网投人运行。电信领域最早提出的是X.25网络,但由于它协议复杂,速度有限,逐渐被性能更好的网络如帧中继代替。帧中继网络可以认为是X.25的改进版本,它简化了协议以提高处理效率。

计算机领域的一个侧重点是局域网,即小范围、小规模的网络,用于互连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目前以太网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局域网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特网获得较大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对核心路由器吞吐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路由器对IP分组进行转发时路由表的查找比较复杂,转发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前面指出,面向连接网络使用逻辑子信道标号进行转发表查找,速度是很快的。人们结合ATM技术在这方面的优点,提出将核心网络改为使用类似于ATM的交换机,而只在边缘网络使用路由器的IP交换技术,最终发展为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提出了多种实用的高速路由查找方法,使其不再成为瓶颈。此时,MPLS最大的优点就是流量工程(TramcEn小needng)能力,即人为控制分组流向。但是由于目前高速路由器还能够很好地工作,MPLS技术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四、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集语音、数据、图文传真、可视电话等各种业务为一体的网络,适用于不同的带宽要求和多样的业务要求。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就是用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种交换技术。ATM是在分组交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用固定长度分组,并使用空闲信元来填充信道,从而使信道被等长的时间小段。由于光纤通信提供了低误码率的传输通道,因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便可移到用户终端,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从而使传输时延减小。所以ATM适用于高速数据交换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迫使电信网络必须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方向发展。这要求通信网络和交换设备既要容纳非实时的数据业务,又要容纳实时性的电话和电视信号业务,还要考虑到满足突发性强、瞬时业务量大的要求,提高通信效率和经济性。在这样的通信业务条件下,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都不能够胜任。电路交换的主要缺点是信道带宽(速率)分配缺乏灵活性,以及在处理突发业务情况下效率低。而分组交换则由于处理操作带来的时延而不适宜于实时通信。因此,在研究新的传送模式时需要找出两全的办法,既能达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使各种通信业务获得高质量的传送水平。这种新的传送模式就是后来出现的“异步转移模式”(ATM)。ATM是在光纤大容量传输媒体的环境中分组交换技术的新发展。在大量使用光缆之前,数字通信网中的中继线路是最紧张也是质量最差的资源,提高线路利用率和减少误码是最着重考虑的事情。光缆的大量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通信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传输质量。这使得人们逐渐倾向于宁可牺牲部分线路利用率来减少节点的处理负担。

与此同时,人类对于通信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传送图像信息和海量数据,已经使人们对于数据通信的速率由过去的几千比特/秒增加到几兆比特/秒。这样,节点的处理能力成了数据通信网中的“瓶颈”。ATM对于节点处理能力的要求远低于分组转送方式,更能适应现代的这种环境。

ATM方式中,采用了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形式,同时在呼叫建立过程中向网络提出传输所希望使用的资源,网络根据当前的状态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呼叫。可以说,ATM方式既兼顾了网络运营效率,又能够满足接入网络的连接进行快速数据传送的需要。

五、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发展的展望

近年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电信观念和体系架构,并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这导致了人类社会对网络业务需求急剧增长,并且对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供话音、数据、视频业务,也要同时支持实时多媒体流的传送,并且要求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性能。下一代网络应是—个能够屏蔽底层通信基础设施多样性,并能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的、可伸缩的、安全稳定和高性能的融合服务平台,能够支持快速灵活地开发、集成、定制和部署新的网络业务。

下一代网络将是—一个以软交换为核心、光网络为基础、分组型传送技术的开放式的融合网。软交换的出现,可通过一个融合的网络为用户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实现国际电联提出的“通过互联互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等网路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率网路,使人类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的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惠文陈建亚纪红冯春燕:现代交换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本论文讨论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数据交换每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着重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交换设备是人类信息交互中的重要实施,在相互通信中起着立交桥的作用。交换技术的发展总是依赖于人类的信息需求、传送信息的格式和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螺旋型发展。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过程。人们对可视电话、可视图文、图象通信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将大大地推动异步传输技术(atm)和同步数字系列技术(sdh)及宽带用户接入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一、电路交换

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路交换技术从最初的人工接续方式,经历了机电与电子式自动交换、存储程序控制的模拟和数字交换、第三方可编程交换等技术的变革,当前正在发展中的融合多媒体格式相互通信的软交换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这类交换机称作电子交换机。最初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引入电子技术,话路部分仍采用机械接点,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只有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后,才开始了全电子交换机的迅速发展。

1 9 4 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对交换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通信传输系统中,对通话质量和节约线路设备成本都产生了很大好处。随着数字通信与p c 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是产生了将p c m信息直接交换的思想,各国开始研制程控数字交换机。1970年法国首先在拉尼翁(lanion)成功地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到了数字交换时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采用pcm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非常适合信息数字化应用,除应用于普通电话通信以外,并且为开通用户电报、数据传送等非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在电信网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机全部为程控数字交换机,可向用户提供电路方式的固定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和窄带isdn业务。

二、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每个节点在收到整个报文并检查无误后,就暂存这个报文,然后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再把整个报文传送给下一个节点。因此,端与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报文在每个节点的延迟时间,等于接收报文所需的时间加上向下一个节点转发所需的排队延迟时间之和。

三、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交换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代表着网络未来演进的方向。分组交换方式兼有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技术使用统计复用,与电路交换相比大大提高了带宽利用率。这要求在交换节点使用存储转发,从而导致掉队现象的发生。因此,分组交换全引入不固定的延迟的概念。分组交换网络主要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方式.分组网络包含3个功能面,分别是数据面、控制面和管理面。数据面负责分组转发,因此需要高性能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分组交换网包括面向连接的x.25、帧中继、atm、mpls以及无连接的以太网、cp/ip网络。

分组交换网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对于分组交换技术来说,面向连接的网络与电路交换类似,也需要通过连接建立过程在交换机中分配资源;但由于它采用统计复用,所分配的资源是用逻辑标号来表示的。自分组交换技术出现以来,已经有多种分组交换网投人运行。电信领域最早提出的是x.2 5网络,但由于它协议复杂,速度有限,逐渐被性能更好的网络如帧中继代替。帧中继网络可以认为是x.2 5的改进版本,它简化了协议以提高处理效率。

计算机领域的一个侧重点是局域网,即小范围、小规模的网络,用于互连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目前以太网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局域网技术。

在2 0世纪9 0年代中后期,因特网获得较大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对核心路由器吞吐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路由器对i p分组进行转发时路由表的查找比较复杂,转发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前面指出,面向连接网络使用逻辑子信道标号进行转发表查找,速度是很快的。人们结合atm技术在这方面的优点,提出将核心网络改为使用类似于a t m的交换机,而只在边缘网络使用路由器的i p交换技术,最终发展为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提出了多种实用的高速路由查找方法,使其不再成为瓶颈。此时,mpls最大的优点就是流量工程(tramc en小needng)能力,即人为控制分组流向。但是由于目前高速路由器还能够很好地工作,mpls技术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四、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集语音、数据、图文传真、可视电话等各种业务为一体的网络,适用于不同的带宽要求和多样的业务要求。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就是用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种交换技术。a t m是在分组交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用固定长度分组,并使用空闲信元来填充信道,从而使信道被等长的时间小段。由于光纤通信提供了低误码率的传输通道,因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便可移到用户终端,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从而使传输时延减小。所以a t m适用于高速数据交换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迫使电信网络必须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方向发展。这要求通信网络和交换设备既要容纳非实时的数据业务,又要容纳实时性的电话和电视信号业务,还要考虑到满足突发性强、瞬时业务量大的要求,提高通信效率和经济性。在这样的通信业务条件下,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都不能够胜任。电路交换的主要缺点是信道带宽(速率)分配缺乏灵活性,以及在处理突发业务情况下效率低。而分组交换则由于处理操作带来的时延而不适宜于实时通信。因此,在研究新的传送模式时需要找出两全的办法,既能达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使各种通信业务获得高质量的传送水平。这种新的传送模式就是后来出现的“异步转移模式”(atm)。

a t m是在光纤大容量传输媒体的环境中分组交换技术的新发展。在大量使用光缆之前,数字通信网中的中继线路是最紧张也是质量最差的资源,提高线路利用率和减少误码是最着重考虑的事情。光缆的大量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通信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传输质量。这使得人们逐渐倾向于宁可牺牲部分线路利用率来减少节点的处理负担。

与此同时,人类对于通信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传送图像信息和海量数据,已经使人们对于数据通信的速率由过去的几千比特/秒增加到几兆比特/秒。这样,节点的处理能力成了数据通信网中的“瓶颈”。a t m对于节点处理能力的要求远低于分组转送方式,更能适应现代的这种环境。

a t m方式中,采用了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形式,同时在呼叫建立过程中向网络提出传输所希望使用的资源,网络根据当前的状态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呼叫。可以说,a t m方式既兼顾了网络运营效率,又能够满足接入网络的连接进行快速数据传送的需要。

五、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发展的展望

近年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电信观念和体系架构,并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这导致了人类社会对网络业务需求急剧增长,并且对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供话音、数据、视频业务,也要同时支持实时多媒体流的传送,并且要求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性能。下一代网络应是—个能够屏蔽底层通信基础设施多样性,并能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的、可伸缩的、安全稳定和高性能的融合服务平台,能够支持快速灵活地开发、集成、定制和部署新的网络业务。

下一代网络将是—一个以软交换为核心、光网络为基础、分组型传送技术的开放式的融合网。软交换的出现,可通过一个融合的网络为用户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实现国际电联提出的“通过互联互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等网路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率网路,使人类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的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惠文 陈建亚 纪 红 冯春燕:现代交换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银行呼叫中心; 座席系统; 软件开发; 软电话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6-32-03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国内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机和挑战。为了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呼叫中心正是顺应这种潮流的产物。目前国内呼叫中心技术基础运用已相对成熟[1],但是大量的呼叫中心尚未开展统一多媒体应用和CRM应用[2],也没有将其放到重要地位去研究、开发和应用。相对其他行业,现有的银行呼叫中心面临以下一些问题:座席应用功能单一,客户数据无法实时同步;无法提供一站式的座席服务;系统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工具[3]。

座席应用系统是呼叫中心核心应用子系统之一[4],是呼叫中心系统在银行应用的最主要体现。

本文围绕呼叫中心在商业银行的具体运用展开讨论,提出现在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确定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论述了应用系统的逻辑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框架、典型模块的设计思想。系统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J2EE架构和Web2.0技术构建框架来实现软电话、客户信息运用、客户数据控制和员工考评等功能。

1 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系统目标

系统实现如下功能。

⑴ 软电话功能:座席与客户之间的通话控制,具体话务功能有:签入、签出、示忙、示闲、摘机、挂机、保持、恢复、转自动、转座席、内部求助、结束求助、三方通话、电话呼出、话务监听、强插、接管、话务监控。

⑵ 电话智能分配:根据客户历史来电、座席技能、座席当前状态和座席服务质量,将客户来电分配到最合适座席代表[5],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功能包括:来电数据分析、服务数据分析、电话分配等。

⑶ 客户信息管理:包括客户资料信息、客户账户信息、客户级别信息、客户历史操作记录。

⑷ 营销任务管理:包括营销任务提示、提醒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等。

⑸ 事务管理:包括工单受理、增殖服务、个性化菜单、个人事务管理。

⑹ 交易功能:包括口头挂失、账户查询、转帐、通知存款、证券交易、投资类交易、电话支付等。

1.2 系统逻辑架构

整个应用从前往后分为展示层、应用逻辑层和后台服务层。

座席使用浏览器操作。通过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库连接池完成对数据库的访问。通过AG(应用网关)实现对银行后台业务(如帐户查询、转帐、缴费、支持等)的访问。

在座席的主界面上,通过嵌入软电话Applet实现座席电话操作,控制座席话机。

软电话与CTI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当IVR转接CSR时,IVR将客户信息传给CTI服务器,CTI服务器在软电话有来电时,将客户信息同时传送给软电话[6]。这样,软电话在有来电情况下,根据客户信息,可通过应用服务器获得数据库信息,或通过AG获取后台业务信息,最终实现来电弹屏的功能。

座席系统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软电话模块和CTI连接;提供浏览器的显示界面;控制模块用来控制不同的座席操作调用不同的业务逻辑;业务逻辑模块的功能是调用接口返回结果(由多个业务逻辑原子组成);接口负责和系统或数据库连接池、Socket池交互。

2 系统的功能模块

2.1 客户话务记录

客户通话结束后,座席把与客户服务相关的内容录入系统,作为一种资料进行收集,也作为座席考核的依据。并通过历史话务记录菜单,查询以前的服务记录信息。

系统通过线程检测到JMS传递过来的话务挂机事件(MSGBUSINISS_NOTIFY_CTIAGENTDROPOUT),自动为座席弹出客户信息记录页面,其中客户基本信息从系统容器中自动获取,座席只需选择当前通话业务类型,点击保存即可记录客户通话全部信息。

系统通过公共查询模块,为座席提供查询话务历史信息功能。

客户话务记录流程如图3所示。

2.2 客户信息处理模块

客户电话转入座席,座席程序上显示当前客户的资料信息,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客户账户信息、客户交易历史纪录、客户当前操作、客户来电服务信息等。本模块由多个信息子模块组成。每一个子模块为一个结构,并由一个类来提供数据。系统在应用程序配置文件(sturst-config.xml)中配置自定义Rightitem-Params节点,每个节点指向不同的客户资料信息处理类,且每个信息处理类通过实现RightItemInterface接口,利用Java的反射功能,根据配置动态加载类,实现子模块的简单二次开发。

流程图如图4所示。

2.3 交易处理模块

交易功能的实现。在本座席应用系统内不直接实现交易,而是通过XML配置成约定的数据格式,经Socekt发往应用网关实现交易功能,最后将返回数据解析成XML格式显示给客户端的座席人员。

各交易模块通过配置不同的XML交易配置文件,系统在用户请求不同的交易时,依靠解析XML文件结合XSL技术,为不同的交易动态产生交易的Html页面。

最后通过产生的交易页面,利用Java Socket通讯技术与应用网关进行通讯,实现交易的上送与返回。

2.4 营销任务模块设计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从工单模块任务表中获得营销任务数据,并将需要的数据显示到页面上。通过点击能显示内容,打开新窗口能显示详细信息(在新窗口中调用实际处理模块)。

营销任务流程如图6所示。

3 系统的实施

通过在银行的实际应用,我们认为,作为呼叫中心系统最核心的应用子系统,本文介绍的新一代银行呼叫中心座席系统很好地实现了来电数据分析、客户数据同步、与其他系统和银行主机的集成,系统模块清晰、设计灵活,业务的扩充和应用较为方便,提高了系统的二次开发性和易维护性,相对以往的座席系统设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4 结束语

系统实施后,改善了应用系统功能单一、功能模块不完整、可扩展性不足的状况。系统模块清晰、设计灵活,采用了XML+XSL技术来动态生成Html的交易页面,便于业务的扩充,提高了系统的二次开发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实施后,改善了客户数据无法实时同步、客户满意度不高、服务效率低的状况。系统实现了自动客户识别,客户在一次通话中,只需一次验证,就可完成不同的交易内容,自助语音和人工座席间相互转换时也能实现客户数据同步,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的操作。系统自动对高端客户进行卡号识别,实现差异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友好的服务与帮助,提升了客户感受。

参考文献:

[1] 郭华.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发展趋执.原载于CTI论坛,2008.

[2] 伍华.多媒体呼叫中心构建与CRM策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 李怀建.银行呼叫中心发展与管理探讨[J].计算机世界, 2002.8.

[4] 李跃.呼叫中心的关键应用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3G;通信技术;无线网络;终端技术;可视电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3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udy

Jiang Xiaoji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Sun Campus,Wuhan 43001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finition of 3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analysis of the 3G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3G video phone technology,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rious types of 3G technology standards.

Keywords:3G;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Wireless network;Terminal technology;Video Phone

前言: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一、3G无线网络技术

由于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迅速增加和不断推出新的业务要求,现有频率资源、网络容量已经无法支撑未来业务饿发展,必须在空中接口中改变调制方式和技术体制,提升移动通信网络的负载能力。目前3G无限接入将采用新一代的CDMA技术,主要有3种体制:CDMA2000、WCDMA、TD-SCDMA。

(一)CDMA无线接入能力

CDMA2000是由2G的IS-95发展而来的,标准由3GPP2组织制订,版本包括Release0/A、EV-DO和EV-DV。到2.5G时,IS-95/A/B都发展为CDMA20001X技术,对应有CDMA2000的Release0/A版本,在继续发展为符合3G要求的标准时,出现了两个分支:CDMA2000 1XEV-DO和CDMA2000 1XEV-DV。

CDMA2000 EV-DO可以在1.25MHz标准载波中支持平均速率为600kbit/s、峰值速率为2.4Mbit/s的高速数据业务,是在单独的载波上提供分组数据业务而不支持话音。所以它必须与CDMA2000 1X互为补充,为用户提供分组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当1X/DO双模终端工作在DO网上,可以通过监听1X网的寻呼信道避免错过话音呼叫。因此,这种技术体系要求与原有2.5G提供话音业务的网络叠加,实现话音和分组数据业务。

CDMA2000EV-DV可以在一个1.25Mhz的标准载波中,同时提供话音和高速分组数据业务,最高速率可达3.1Mbit/s,并兼容IS-95和CDMA2000 1X终端。这种技术体系能够在同一网络上完整的提供话音业务和分组数据业务,支持话音与分组数据业务的并发功能。

(二)WCDMA无线接入能力

WCDMA标准由2G的GSM发展而来,由3GPP组织制订,目前已经有五个版本,即R99、R4、R5、R6、R7,其中R99版本已经稳定,目前处于完善过程中。它的主要特点是空口采用WCDMA技术,核心网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分别支持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并提出了开放业务接入(OSA)的概念,最高下行速率可以达到384kbit/s。

(三)TD-SCDMA无限接入能力

TD-SCDMA标准也由3GPP组织制订,目前采用的是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制订的TSM标准,基于TSM标准的系统其实就是在GSM网络支持下的TD-SCDMA系统。TSM系统的核心思想就是在GSM的核心网上使用TD-SCDMA的基站设备,其A接口和Gb接口与GSM完全相同,只需要对GSM的基站控制器进行升级。一方面利用3G的频谱来解决GSM系统容量不足,特别是在搞密度用户区容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初期最高达384kbit/s的各类数据业务,所以基于TSM标准的TD-SCDMA系统对已有GSM网的运营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TD-SCDMA已经融入3GPP的R4及后续标准中。

二、3G可视电话技术

H.324M标准指的是H.324标准的“移动部分”扩展。H.324协议指定了如何用同步V.34Modem来进行基于POTS的多媒体通信。H.223移动部分附件在错误保护和控制方面做了一些功能定义,这些都有效的使多路复用器在无线网络环境中增强了抗数据通信错误的能力。H.324中使用了ITUH.245建议构成其命令、控制和指示的组件。H.245为H.223总移动扩展部分提供了附加饿命令和控制流程。3GPP采纳H.324建议,为3G网络传统视频电话定了一个标准,并命名为3G-324M,且针对话音、视频和多路复用操作提出了如下要求:GM-AMR称为音频编码的可选编码标准之一;强制规定ITUH.263为视频编码标准;添加H.223附件B用来保护复用数据。

三、3G技术的比较

三种标准均采用了CDMA技术,但是WCDMA与TD-SCDMA在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方面源于CDMA2000,从某种意义上说,WCDMA与TD-SCDMA是为了应对美国在CDMA技术的垄断地位,由分别欧盟于国内的电信设备提供商通过技术创新发展而来的3G标准。WCDMA和CDMA2000则采用频分双工(FDD)方式;而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

四、结论

尽管3G技术的标准不同,但是3G通信中采用的3G网络技术、3G可视电话技术都具有通用性,而TD-SCDMA、WCDMA、CDMA2000等不同3G通信标准的竞争,必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3G通信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智江.3G业务技术及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

[2]柳贺.美国3G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J].第一情报信息产业,2009,12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改革开放以来,论文联盟我国通信事业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通信改革中的作用尤其明显。本文首先介绍了通信发展的几个重要改革,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相关应用,最后以第三代移动通信为例,介绍了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通信技术分为光通信和电通信两大类,而电通信又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个大的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通信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国通信业改革取得的重大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改革中的广泛应用。本文即从我国通信改革的具体过程,介绍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

1 我国通信发展的重要改革及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应用

寻呼机开启了个人即时通信的时代,1983年9月,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次年5月1日,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2007年3月初,中国联通公司停止经营北京等30省市的198/199、126/127等无线寻呼服务,我国的寻呼网络完成其历史使命。寻呼机作为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其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功不可没。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的发明,就不乏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应用。计算机程序语言在其控制方面的作用极其明显。

1987年,我国开始引入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即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国选择了英国的900mhztacs标准,从蜂窝移动系统引入开始,它就以超过人们预期的速度发展,用户数从1987年的700户到1995年的520万户。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已经经历了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一代,gsm技术为代表的第二代到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的第三代。

通信改革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事件是我国大容量程控交换机的研制成功。它是将用户的信息和交换机的控制,维护管理功能预先变成程序,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内。当交换机工作时,控制部分自动监测用户的状态变化和所拨号码,并根据要求执行程序,从而完成各种交换功能.通常这种交换机属于全电子型,采用程序控制方式,因此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或简称为程控交换机。控制部分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外部用户与内部维护管理的要求,执行存储程序和各种命令,以控制相应硬件实现交换及管理功能。程控交换机控制设备的主体是微处理器,为了更好的适应软硬件模块化的要求,提高处理能力及增强系统的灵活性,目前程控交换系统的分散控制程度日趋提高,已广泛采用部分或完全分布式控制方式。可见,计算机技术之一的微处理器技术等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网络通信是通信改革的大势所趋。目前网络通信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现有的网民占世界第一,人们通过网络来通信的方式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网络通信作为通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的计算机技术就更为广泛。集中式计算机网络、分布计算中间件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是网络通信的重要特征。

2 现代通信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

我国现代通信领域改革的重要方向是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等。计算机技术在新一代程控机、移动基站等设备的研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前者为例,介绍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

第三代(3g)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宽带上网、视频通话、手机电视、无线搜索、手机购物等移动通信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这些功能的实现,首先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移动终端,也就是3g 手机。而3g 手机的实现,必须有计算机技术里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和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驱动程序设计技术、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如arm微处理器在移动终端上的广泛应用,window ce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国产的do-easy操作系统等,这些操作系统在手机终端上的应用,才使得手机

转贴于论文联盟

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提高,才可能有3g通信的实现。另外,以无线搜索为例,搜索引擎技术这项计算机技术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搜索引擎如目录式搜索引擎、机器人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等,无一不是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以前者为例,目录式搜索引擎以雅虎、搜狐为代表,它对web上的网站进行分级分类,在数据库中根据内容的不同对各个页面加以简短的描述,是对关键字和分类关键字进行匹配。手机购物的实现,也离不开网站设计等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另外一方面,移动通信公司的各种应用系统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以中国移动通信为例,中国移动国际漫游清算系统,主要负责对已批价过的国内gsm漫游话单、国内模拟tacs漫游话单、国际gsm漫游来访话单和国际g论文联盟sm漫游出访话单进行收集、检错、分拣,按归属省/国际运营者合并下发话单,并按照漫游话单归属地转发到相应的各省计费中心、国际清算中心或各国际运营者。其应用控制系统acs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自主开发的中间件产品。它采用了com/dcom/com+技术、j2ee技术、corba技术等,这些计算机软件技术,为中国移动的正常运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其他方面如移动通信公司的各类网站、移动基站的研制、通信协议的定制,都会用到大量的计算机技术,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智能化小区 网络通信 接入网技术

接入网技术作为住宅小区网络问题的核心,关系到智能化家庭与小区管理中心的交互信息效果,关系到通信网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到提供综合信息与咨询服务的能力,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综合考虑其适用性和先进性,对接入网技术按无线接入和有限接入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有限接入网技术

有限接入网是目前应用和研究最多的接入网技术。因其接入方式和组网技术不同,按传输线路分为DDN专线,基于电话网,CATV网,电力网,ATM接入技术。

(一)DDN专线接入。采用DDN专线接入,用户要填表申请,并与网络服务商ISP连接。用户端无需任务操作链路层的连接已预先设置。可实现与电话拨号上网完全相同的功能,且省去拨号麻烦;上网速度快,可随业务量的增大灵活增加信道带宽或增加信的信道。记费方式为包月记费,价格不菲。适用于业务量大,适时性强的用户使用。

(二)基于电话网的接入技术。电话网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很高的普及率,是目前实现个人用户上网比较实际有效的方式。个人用户上网最基本的是采用Modem方式,用户PC终端连接56Kbps Modem经过PSTN到达ISP,或者经过小区专用电话网到达本区的网络应用平台,然后进入ISP。用户可以获得的带宽为560Kbps,继而发展起来的ISDN和xDSL技术已经得到了广发应用。

(1)ISDN接入技术。ISDN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承载多种电信业务,通过一组标准多用途的用户网络接口接入。它的基本特征是在各住户之间实现以64kbps速率为基础的透明传输。ISDN的速率和标准接口有两种:基本速率接口BRI和基群速率接口PRI。用户可以获得128kbps的带宽。ISDN线路质量稳定,数据传输误码率低。

由于ISDN技术对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只是在用户入网接口上实现,因而综合不完全。其速率仍无法满足高清晰度、高音质的多媒体传输的要求。同时,鉴于ISDN是以数字电话网为基础,限制了ISDN技术的发展及其支持新技术和业务的能力。ISDN目前还有一定的应用性,适用于间歇式通信且分布零散的用户。

(2)xDSL接入技术。xDSL是一种新的传输技术,在现有铜质电话线路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及相应调制技术获得高传输速率。在各种xDSL技术中,ADSL技术目前是最吸引人的。不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能够通过电话铜对双绞线告诉创术数据、语音信号、使用频分多址服用和回波抵消两种方法将带宽划分多个信道。下行速率为1.5Mbps-8Mbps,上行速率为每个用户独享,可较好地保证带宽,在用户端只需增加一个ADSL Modem即可实现高速上网。最大传输距离为5.5Km.ADSL构架简单,能够同时支持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即使ADSL设备故障,普通电话业务POTs也不会受到影响。当然,还应看到,ADSL Modem价格较贵,而且传输率和距离相互制约等问题需要还研究和解决,但因其功能优势和成熟的技术,专家估计ADSL技术在近几年将得到大规模商业应用。

(3)基于CATV网的接入技术。传统的有限电视网一直是单仅向的,仅能提供下行信号单向传输给用户,通过有限电视网改造,提供回传通道,使具备承载双向交互式业务的能力。以HFC为典型应用。

二、HFC综合接入网技术

HFC综合接入网技术是目前有限电视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可扩展、可开发的空间,它以模拟频发服用技术为基础,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传输、光纤和同轴电缆技术、数字压缩、射频技术,采用Cable Modem,以中分割方式把传输频谱分成语音和数据通信,实现了HFC网双向通信业务,上行信道为JFC回传通道,是HFC交互式业务的关键技术。

利用CATV网络进行改造,节省了小区布线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但由于HFC分层树结构,用户分享带宽,如果一条线路用户太多,将减慢速率,而且该网络结构脆弱,容易以点带面,个别设备故障会影响一片用户。

(4)基于电力网的接入技术。把电力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相结合,以电力线为物理媒介,把分布在住宅的微处理器和PC机连成一个网络,实现系统的全分散式控制和管理。该技术的跨媒体传输方式,能在有限媒体(电力线、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和无线媒体(红外线)和(射频)之间相互转发包。

电力线和信号线合二为一,无需增加专门的布线工程,家电也无需增加双绞线红外接口,只要在内部配备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并更新程序即可。不足之处如电力载波数据传输速度比较慢,传输质量也较差,难以实现多媒体互动平台,信息传递难以跨越变压器。

目前已经研究出的低频载波技术允许信号在电力线上传输很远的距离,甚至能穿过变压器。在电力线上同时使用高频和低频信号,提高了网络性能。

(5)基于ATM接入技术。ATM具有定长短信元和面向连接的特点,同时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有点,ATM把网络带宽分配给通信服务,使多媒体信息通信灵活地共享带宽和时间,适应于猝发的数据通信和不连续或实时的数据通信。其端口总速率可达565Mbps。ATM技术有应用管理虚拟链路,能够实现端到端通信。可以通过DDN专线或虚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二、无线接入网技术

无线接入网技术是新兴的网络接入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固定用户接入,或允许用户在小范围内移动。采用移动网技术如FDMA,TDMA以及无绳电话技术实现多址,通过无线扩频路由器组网,提供数据包交互技术为基础的无线通信平台。

无线接入网技术适用于智能楼宇或住宅小区环境中桌面PC连网。传输速率高、功能稳定,抗干扰、抗衰落能力强,无需申请频率,无需缴纳频率占用费,一次投资长期使用。但目前设备器材价位比较高,在超表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随着无线应用协议的发展及其产品的成熟,住宅小区无线接入网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三、结论

新的接入网技术还在不断涌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区目前的功能需求,经济造价和未来发展的适应性。而如何满足用户增多、细化的需求,如何既保护用户现有投资,又可以迅速提供新增业务,确保网络整体

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显然都是应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跃军.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综合布线[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5,2.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电子通信 技术发展 趋势

引言:电子通信技术虽然属于高科技产业研究内容,但是其成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这一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而来,是影响通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电子通信技术加快了当前通讯领域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其还会创造出更多快捷、方便的通讯方式,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当前,电子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电子信息行业领域中的支撑技术,人们对电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涉及到方方面面。尽管很多研究话题还处于理论探究阶段,但是也成为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助推力。现阶段,由于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带动了宽带技术的蓬勃发展,从有线宽带技术到无线宽带技术已经成为现实,并且广泛被应用到市场中,获得了亿万用户的青睐[1]。基于无线宽带技术的发展,现在UWB、WLAN等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已经成功投入到电子通信领域使用之中,发挥出其快、稳、流畅的作用,给网络用户带来福音。

基于电子通信技术之上的移动通信业务也成功探索新的发展渠道,借助电子通信技术实现了高速发展的愿景。据资料显示,从2010年开始,我国移动电话使用用户人数逐年增加,截至2016年底,移动电话用户净增人口1995.3万,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3.45亿户。未来,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还会对涉及到电子通信技术的行业产生更大的影响,促进更多用户参与到通信业务领域之中[2]。

二、未来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透过当前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可以想象得到未来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迅猛程度,将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新奇变化。

2.1电子通信技术朝向多元化发展

未来电子通信技术将会渗透到更多的领域之中,从方方面面进行改进和发展,实现多元化的目的。电子通信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与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些技术的发展会直接反映在电子通信技术研究成果之中。当前智能软件系统已经成为现实,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智能网络系统将会逐渐步入个人家的计算机系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智能系统融入电子通信技术后,会朝向多种感官体验技术方向发展,为客户提供视觉感官体验、听觉感官体验、触觉感官体验,达到多位一体的综合技术效果。

2.2电子通信技术朝向数字化发展

未来,电子通信技术还会在数字化上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研发,和人们对计算机接受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计算机用户,从计算机中接收更多的信息资源。这为电子通信技术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也是计算机用户期待的效果[3]。未来电子通信技术将会开发更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传递功能,扩大信息传递渠道,同时增加传送的信息和资源容量,满足用户对速度的追求。在探索数字化发展道路之中,还会进一步提高信息传递的安全性,确保在传递过程中的网络安全性能,为计算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2.3电子通信技术朝向更高的程度发展

当前生活中,人们接触电子信息技术最为直接的途径是移动通信业务,从2016年开始移动通信业企业已经开始通知移动用户到营业厅办理2G、3G网络到4G网络过渡的业务,这正表明电子通信技术已经开始朝向更高程度发展。4G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外在体现,其对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未来这一技术将会成为变化更快的电子通信技术。虽然目前移动通信业务还是以3G技术为主体,但是已经开始进入到过渡4G技术的阶段,并且4G用户已经逐渐增加,享受到流畅的4G网络业务。与3G技术相比,4G技术不仅有更高的等级、更大的空间、更广泛的领域、更快的速度,还具备更好的质量,能够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促进通信业务的成熟和发展。可见,未来电子通信技术时代将快速朝向更高程度发展,迈向4G空间,打开5G技术大门。

三、结束语

从当前的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其未来趋势的探讨中,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电子通信技术朝向满足用户需求方向发展,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必然会出现技术革新和技术融合。相信未来电子通信技术会继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深入到千家万户为人们提供服务,改变人类生活。

参 考 文 I

[1]黄信. 浅论未来电子通信的技术发展和主要趋势[J]. 信息通信,2013,07:158.

电话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家庭、火灾探测器、复合功能、开发

一、家庭探测器市场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家庭中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进入了大多数家庭,各种家用电器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人们在享受这些现化设施所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增加了火灾隐患和有害气体中毒等的危险。目前,在消防产品中,产品种类大多集中于公共区域探测器的研制,而且功能单一,火灾探测器、气体探测器。而且各探测器通过声音发出报警信号。由于工程所用的探测器安装影响家庭室内环境美观,且功能单一,性能不稳定。

二、家用探测器主要功能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我们要想研制一种实用新型目的,可以探测多种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危险信号,然后通过对信号收集识别和处理,发出可视化的声光报警信号。而且该家用自动报警产品,结构简单,外观美观,安装方便,所占空间小,使用方便可靠,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调研讨论拟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家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监控机构和执行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远红外线探测器、红外摄像头、CO探测器,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主控单片机、忙音回音检测电路、键盘接口电路及显示电路、语音报警电路和DTMF拨号电路,所述主控单片机分别与所述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远红外线探测器、红外摄像头、CO探测器、忙音回音检测电路、键盘接口电路及显示电路、语音报警电路和DTMF拨号电路相连,所述控制单片机一端还连接有继电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继电器串联有脱扣器,所述脱扣器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相连,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通过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

可以通过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检测现场的烟雾,通过温度探测器检测现场的温度,通过CO探测器检测现场CO的浓度,并通过主控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发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上,远红外线探测器、红外摄像头的设置,一方面可以用来看到现场火灾的画面,另一方面可以很快的发现火灾现场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同时当出现突发事件可以通过控制单片机使控制器与脱扣器失去连接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及时切断供电回路,使用方便可靠,实用性强。

三、家庭探测器技术方案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家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监控机构和执行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4、温度探测器5、远红外线探测器6、红外摄像头7、CO探测器8,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主控单片机1、忙音回音检测电路2、键盘接口电路及显示电路3、语音报警电路10和DTMF拨号电路11,所述主控单片机1分别与所述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4、温度探测器5、远红外线探测器6、红外摄像头7、CO探测器8、忙音回音检测电路2、键盘接口电路及显示电路3、语音报警电路10和DTMF拨号电路11相连,所述控制单片机1一端还连接有继电器12和无线信号发射器14,所述继电器12串联有脱扣器13,所述脱扣器13与继电器12的常开触点相连,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14通过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

经过市场调研设计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初步定为:用户端自动报警器安装于居民住宅,用于对居民住宅各个不同部位的不同类型探测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器远红外线探测器、红外摄像头、光电感烟、温度、一氧化碳进行监测与控制,并对从各个探测器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一旦有室内起火、煤气泄漏等情况发生时,与之相对应的报警探测器立即将相应的报警信号探测器的编号加密后传送给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对报警信号进行解码和判断,得出报警类型,确认无误后,通过家中的电话线路自动拨号报警,并与中央控制器建立联系,将相关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器中,同时当出现突发事件可以通过控制单片机使控制器与脱扣器失去连接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及时切断供电回路,同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查看现场情况。

该智能报警系统可以实现如下功能:89C51单片机对双音多频DTMF编、译码器的控制,使住宅通过电话网实现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 DTMF拨号电路与89C51单片机通过电话网络完成住宅与外部的联络。当探测器检测到意外情况后,就发出报警电平信号到主控制部分89C51单片机处,单片机通过接口电路对读取的电平进行处理,然后控制双音多频拨号芯片向电话线路拨出电话号码,与此同时控制语音芯片拨出事先录制好的语音信号到电话线路,实现语音报警,拨号完成接听回铃声后,模拟挂机,从而完成向区域控制中心的单位保卫部门、110/119报警台电话机或用户发出呼叫信号,告知对方住宅被盗或有火灾发生。报警系统在拨号报警的同时启动现场报警器,进行事件的现场光LED报警,并启动语音电路,播放相应警情的语音提示音。系统不需要另外占用电话线路,当有报警信号时,报警电话享有电话线路的优先权。还需配置有应急按键,当家庭出现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报警主机键盘上的应急按键直接拨号报警。

语音电路APR9600采用模拟存储技术,噪音低,不怕断电,可以反复录放。语音信息可以分8段存放,分别用8个按键控制,按下哪个键就可以录放哪一段而不影响其它段。本系统中的语音信息分为2大类:预警信息和报警信息,其中预警又分为温度偏高预警和烟雾过大预警,报警分为火警和盗警。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随时录制和播放任意一段。当出现预警或报警时,单片机通过P2.2-P2.4控制电子开关实现按键操作,启动相应的录音段,放出相应的语音预、报警信息,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循环播放,播放次数由用户自行设置。

四、结论

本产品可以通俗检测多种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危险信号,然后通过对信号收集识别和处理,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可视化显示。而且该家用自动报警产品,结构简单,外观美观,安装方便,所占空间小,使用方便可靠,实用性强。但本次品对多源信号早期发生时探测灵敏度不高,这是有待提高和完善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陈颖;;火灾增长速率对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影响的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2 汪琼燕,杨振坤,陈晓;可扩展的基于单片机的火灾监控系统研究[J];中国测试技术;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3 秦华礼;常德强;易光旺;陈宝智;;火灾早期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