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

英语老师论文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激励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动力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然而,高职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师、生相互抱怨的情况。教师认为学生英语基础太差,无论付出多少,成绩提高不大。学生则认为就读高职院校,是以学技术为主,至于学不学英语无关紧要,甚至还抱怨教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此,提出一些有关英语教学中使用激励策略的建议。

一、教师激励策略应用的理论依据

1、学习态度

心理学家D.Brown认为态度像人类情感的所有方面一样,在孩童时期就开始发展,并FL受人类经验中情感因素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人的自我感觉,以及对别人和事物的感性认识。态度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学习者都能因积极的态度而受益,因消极的态度而受损。D.Brown得出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结论是,消极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就需要了解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

2、学习动力

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动力是激发人们去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力。著名学习动力研究者Gardner曾用下列公式表述动力的成分:动力=努力十目标十态度。

按照传统的观点,心理学家将学习动力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大类。内在动力理论认为,学习的愿望是内在动力之源,具有内在动力的人自由地从事他感兴趣的事,他们的学习完全出于自愿,而不指望报偿。外在动力理论则认为,具有外在动力的人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而是注重学习活动产生的某些功利后果,即得到某种报偿。研究者认为,学习动力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两者相辅相成。D.Brown也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当学习者缺乏内在动力时,语言教师应怎样去给他们以外在动力。这就暗示了学习动力不仅仅是自发的而月是可以培养的。Gardner,Lambert等专家指出,态度和动力往往被归结一组因素,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成功与否共同产生影响。可见,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成败。

二、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学习态度、学习经历等。外部因素主要指教师、教学方法、学习环境、教学管理体制及社会环境等。

1、内部因素

一是学习态度。态度包括这样几种成分:认识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信心。高职学生对学习外语的目的认识不够,因而学习外语的信心不足;情感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好恶程度。有的学生因与教师关系相处不融洽而不喜欢该课程,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对学习外语持消极态度。

二是学习经历。个人学习经历主要指个人过去的学习成功与否,它对学习动机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一个人过去的外语学习成绩很好,有自己的成功经验,那么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强大的动力。当一个人过去的学习成绩较差,那他就会缺乏自信心,对外语产生厌恶情绪,无法激起学习外语的兴趣,学习动机大大减弱。总之,不同的学习经历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2、外部因素

一是教师。有研究表明,具有下列品质的教师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工作积极负责、乐于奉献;教学方法新颖,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信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强,课堂生动有趣等。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十分重要。

二是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当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不适合教学情况时,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就会减弱。当教师根据情况,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学习动力也会大大增强。

只是学习环境。一方面指具体环境,即教室里的具体教学设备等。例如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等。另一方面指课堂学习氛围,或者说班风。一个班级具有优良的班风,学生之间既有竞争意识也有合作精神,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同学友好相处,关系和谐,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外语学习的成功。

四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一些高职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学习实用技术,英语不是主要课程,再加上大学的管理制度较之中学要宽松一些,学生心理无法形成压力,不能控制好自己,缺乏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最终导致外语学习失败。

五是社会环境。语言存在于社会环境中,语言同社会在好多方面都是密切相连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也不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产生不同影响。如果这一地区经济发达,对外交往多,需要外语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人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这一地区经济落后,很少同外国人打交道,学好外语也用不上,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无法保持很强的学习动力。

三、激励策略的应用

1、帮助学生确定和完成外语学习的目标

确定学习目标是激发语言学习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学习中,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或不切实际,这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因此,外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并督促学生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2、发展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师要接纳和关心学生,要注重与学生保持思想上的沟通,起到表率作用。师生之间不仅要保持宽松的学术关系,而目要建立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的平等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3、创设良好的外语课堂教学环境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理想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至置身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教学目标明确,任务难易适度。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较低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能过高,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要自然,注重语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外语,在交际过程中不要怕出错;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活动一定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一白由度培养他们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教师则以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活动,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努力使课堂成为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环境更接近真实生活环境。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老师 引导 跨文化交际 避免 跨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89-02

一、总述

英国民族学和人类学创始人泰勒(E.B.Tylor)在其著名的《原始文化》(The 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可见,不管是东、西方文化都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而这种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的思想、行为、语言、非语言等方面的交往称为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实际交际中,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语言、信仰、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及文化心理都有着极大的差别。中国学生由于对英汉民族文化习俗了解不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造成交际障碍,交际就会显得别扭,“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往往发生。

所谓“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休克”本来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但是,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相异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语言学家艾奇(Edge)曾经说过:“人们通常并不介意外国人所犯的语法错误,但对于在社交场合所犯的错误(social mistakes)却无法谅解。”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尽量避免中外跨文化冲突或是跨文化语用失误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二、大学英语老师引导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的价值理念、基本习俗是避免跨文化冲突的基石

在跨文化交际中,每个国家、民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就了其特有的民族性格。美国人不拘礼节、欧洲人重视称谓、德国人喜欢直截了当,英国人性格相对保守并且讲究礼仪,澳大利亚人在一定程度上兼有英国人的性格但是更趋于开放。因此,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具体交往对象具体对待的原则。但前提是必须了解他国的基本习俗,否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处处出错的尴尬局面。

(一)东西方价值理念的不同。西方社会主要受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哲学影响,相信世界是直线的(a line)和可控的(controllable),因此西方人非常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人们推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而东方主要受到孔子(Confucius)学说的影响,认为世界是个圆(a circle)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constantly changing),所以中国社会一直推崇集体主义(collectivism),追求个人的发展被视为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受到社会的谴责。因此,大学英语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文化差异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东西方国家不同的价值理念,参照他国的理念与其进行不卑不亢的交往。

(二)西方各种不同的习俗都是源于其不同的价值观念。民族习俗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道德传统的反映和体现,它具有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功能。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问候习俗、介绍习俗、送礼习俗、拜访习俗、宴客习俗、隐私习俗及禁忌习俗等等。

1.社交习俗:首次见面握手是一个很自然的动作,而欧美人更习惯拥抱。讲话时眼睛看着对方,在英美被认为诚恳、诚实;而眼睛到处乱看,会被认为是狡猾、不诚实。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而黑人则略有不同,他们说话时眼睛盯着对方,听话时却东张西望。“OK”的手势在美国是表示“成功”而在巴西是“”的替代语,向某人做这一手势是指某人作风不检点。

2.隐私习俗:如果你对一位英国朋友说: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is your salary?你就不要指望英国朋友有什么友好的回应,因为在他看来,对你这种毫无礼貌地打探个人隐私的人是不必理睬的。

3.宗教、饮食习俗:在接待外宾中,要根据被接待的民族特性、等来配菜。如来者是伊斯兰教徒你千万不要上猪肉,是印度教徒你一定不要上牛肉。很多英语国家的人们忌吃各种动物的头、脚、内脏,忌吃狗肉、蛇肉等。不要试图劝说对方多吃,更不能给对方夹菜,而是以宾客自主为益(Help yourself…)。

4.送礼习俗:送花忌送双数,忌送白色,因为他们被看作是厄运的征兆或死亡的象征。日本人不喜欢荷花,意大利人讨厌。

5.颜色习俗:红色在西方的反面含义是专横、暴躁和傲慢;在美国黄色有期待、怀念和思慕远方亲人归来的意思;蓝色的反面含义在一些国家是抑郁、悲哀、空虚阴冷的意思;绿色是穆斯林教徒最偏爱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生命、青春、活力和希望。

另外还有称谓习俗、数字习俗、动植物习俗等等。总之,掌握各个国家的民族习俗,对避免跨文化冲突起到了直接的基石作用。

三、大学英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词句、短语及习语等在西方国家的不同用法以避免尴尬的境地

大学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对词句的介绍,一般就只讲其基本用法,有时讲了一词的多种用法,可是学生没有具体的语境练习,久而久之便抛于脑后了,然而这样的一词多意在跨文化交际的中却屡屡出现。笔者在公派去澳洲留学之前对澳洲文化也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在写给澳洲很多大学的自我介绍中用了一个词“naughty”来描述自己有时有点“顽皮的、童心未泯的”性格。结果到了澳洲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并不只是词典里“顽皮的、淘气的”,而是“性感的、不听话的、不守规矩的”。怪不得笔者给澳洲各大学发了那么多的申请信都石沉大海,估计人家还以为她生活作风不检点、道德品德有问题,在试图“勾引”他们呢!笔者曾在澳洲遇到了很多词同义不同的尴尬局面。大家都知道“pink”在英语中是“粉红色的”意思,但是却被澳洲用在公共厕所里,表示女性月经期所用的卫生巾及部分人注射用的针管等必须丢在指定的箱子里。笔者非常困惑,于是向其男性导师讨教,最后造成自己当面想钻地洞的难堪局面。笔者有一次想对导师说“It’s my honor.”(是我的荣幸)但由于口误说成了“I’m a honor.”(我是一个处女。)以至于导师大笑,笔者还痴痴的全然不知道导师在笑什么。

这样的尴尬例子在异国实在是举不胜举,笔者无法在这有限的空间内向大家展示太多的由于跨文化交际导致的同词不同意的用法,只是想用这些例子提醒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不要片面地只学词的个别意思,而应该多查阅课外资料,多形式多渠道学习英语;同时,大学生也要充分利用英语原声电影、收听外语新闻、报刊杂志、英文歌曲、英文原著、赏析地道的英语广告、各种地道的英文标语等,并尽量参加有外籍教师主持的英语角等切实有效的途径来学习英语,尤其是涉及到的跨文化,以避免不同的尴尬局面,在跨文化交际中如鱼得水。

四、大学英语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处理西方国家的禁忌,并学会用委婉语来缓冲跨文化交际的冲突

禁忌语(Taboos)发源于波利尼亚汤加语,意思是“需要极端注意的事情”,也可以被写作tabu或者是tapu。禁忌语主要使用在宗教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能直接说出来的场合。

很多动物在跨文化交际中都属于禁忌的范畴,如:bat(贱妇,丑女、),chicken(见面熟的年轻女人),hen(爱管闲事或嘴碎的中年妇女),cat(恶妇、包藏祸心的女人)等。英国人也不要自以为是地恭维某位中国人是gay dog(快乐的人)、lucky dog(幸运的人)或old dog(老手),因为中国人谁也不会高兴自己是一条“狗”(dog)。因此人们在说话的时候都会尽量避讳运用这些词。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发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说好听的话,古希腊人在祭祀时,都得讲吉利话,即使用委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常常有紧密联系、相互水融的。不能说禁忌的东西自然就有了委婉语来替代。例如:

人们忌用skinny(瘦骨嶙峋)而说slim 或slender(身材苗条)。说plain?鄄looking(长相一般)而不用ugly(丑陋、难看),忌说crippled(瘸子)、blind(瞎子)、deaf(聋子)、dumb(哑巴)等而统称为the handicapped or disabled(残疾人),在美国,没有了poor people(穷人)而只有low?鄄income group(低收入阶层),没有了prostitute()而出现了woman of the street, street walker, fancy woman, girl, girlie, call girl, joy girl, working girl, lady of pleasure等等避讳的称呼,由此可见,随着人类社会向更文明的社会的进步,各国人们观念的更新,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禁忌语、委婉语也在更新,解决的唯一途径就是:“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

五、大学英语老师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师针对大学生特有的特性,对其可以采取渐进式、启发式、交流式、示范式、比较法、融合法、注解法、实践法、专门讲解法、文化讲座法、利用图片展示法、布置学生查找法等进行正面引导。

(一) 教师自己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待文化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并把其放在一定置;与此同时,教师自身要博览各种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资料,力求做到文化教学的实用性、系统性与全面性。

(二)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眼神表情等形象,尽量做到“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尊重隐私,求同存异,信守约定,热情适度,谦虚适度,不卑不亢,爱护环境。

(三)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非言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注意示范和纠正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规范的面部表情、视线接触、站姿坐姿、举手投足、服饰打扮等等。拓展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从而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

广大英语教师在面临繁重教学任务的严峻考验的同时,要挤出宝贵的时间来向学生们传授跨文化交际的“额外知识”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然而作为现代语言教育者,我们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现代语言学家把交际能力概括为“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在什么条件下,对谁,说什么,怎样说”。 这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文化问题。美国语言学家Saplr则把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所为所想……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因此,大学英语老师要创造各种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跨文化交际,尽量避免中外跨文化冲突,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中的泛文化培训(culture?鄄generaltraining)和定文化培训(culture?鄄specific training)。

参考文献:

[1]浅谈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http:///language/2011/0322/w201103221653593934.ht

[2]王美瑜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http:///?i93910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哲学专业英语课程;专业与英语的结合;课程改革;教师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03-02

笔者作为英语专业教师担任哲学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已经两年有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逐渐发现,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目标,实施手段,教材建设等等。关于这些问题已经有不少论文进行讨论。本文只探讨一个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并提供一个自己的解决方案。

本文要讨论的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这个最常见的问题:专业和英语分别是两张皮,无法有机结合。学哲学专业的英语水平不够,学英语专业的人哲学水平不够。导致的问题是,哲学专业老师担任专业英语教学,将重心放在专业内容的讲解上,复杂一点的原著语言自己都读不明白,遑论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受到的专业英语训练自然不足;英语专业的老师担任专业英语教学,则哲学理论修养不足,只能小心翼翼地在语言圈子内徘徊,学生对原著的提问一旦超过语言进入内容层面,老师就无法将理论问题阐述明白。笔者当年曾旁听过一门哲学专业英语课程,讲义是马克思早年未完成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英文版。当时的课程教师不是哲学专业的老师。笔者清楚记得该老师在整理这部著作的思路时遇到的尴尬。讲义中有这样一段英文:

Truth, the cognition of which is the business of philosophy, was in the hands of Hegel no longer an aggregate of finished dogmatic statements, which, once discovered, had merely to be learned by heart. Truth lay now in the process of cognition itself, in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which mounts from lower to ever higher levels of knowledge without ever reaching, by discovering so-called absolute truth, a point at which it can proceed no further, where it would have nothing more to do than to fold its hands and gaze with wonder at the absolute truth to which it had attained[1].

这段英文比较平易,理解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学生问了一个问题:真理不再是既定教条的集合体,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观点在哲学史上有什么意义?往小处说,恩格斯在讨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什么要总结黑格尔的这个贡献?笔者清楚地记得,专业课程的老师当场傻眼,其他同学则在脸上写满了鄙夷。同样,在另一次哲学专业英语课堂上,哲学专业老师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英文版。恩格斯专门用一段话讨论马克思的第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唯物史观。英文原文如下:

Just as Darwin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organic nature, so Marx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simple fact, hitherto concealed by an overgrowth of ideology, that mankind must first of all eat, drink, have shelter and clothing, before it can pursue politics, science, art, religion, etc.; that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of the immediate material means of subsistence and consequently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tained by a given people or during a given epoch form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the state institutions, the legal conceptions, art, and even the ideas on religion, of the people concerned have been evolved, and in the light of which they must, therefore, be explained, instead of vice versa, as had hitherto been the case[2].

恩格斯一气呵成,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含义讲得非常清楚。但是这位老师被复杂的句法彻底搅晕,最后直接要求同学去找官方译本对照阅读。他的要求引来学生毫不客气的白眼。

这就是研究生哲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很大问题:课程老师无法同时解决自己的语言问题和专业问题,因此不是在语言上,就是在专业上遇到问题。更糟糕的是,在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大量老师也匆忙上马,专业课程出现老师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双重不过关的情况。

仔细思考,便能发现问题来自以下的未经反思与检验的错误认识:英语专业的老师认为,上课前浏览教材或讲义内的生词即可。没有生词,自己的阅读能力又强,讲解就应该没有问题。这个想法是十分肤浅有害的。因为一个英语词汇,你不认识它,你认为查阅字典后就认识了。但是这样你只是知道了一个词的名称(常常就是汉语翻译),而不是内涵。哲学不是经验科学,基础性词汇内涵很大,只知道一个哲学词用汉语如何说远远不够。例如, “metaphysics”一词,老师仅仅知道翻译成“形而上学”就远远不够,因为这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中和在西方哲学话语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涵义。科任老师对哲学专业词汇的掌握如果不能从名称上升到涵义,可想而知他的教学经不起学生的任何发问。

认为只要没有生词就能胜任哲学专业英语教学,这种看法还有一个错误: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模式。如果老师不深入其中,接受熏陶,那么他的课程讲解就无法显示专业水准,出现理论表述的根本错误也不知道,尤其是概念混乱而不自知。比如黑格尔的著作《精神现象学》的序言是“论科学认识”,第一节和第一小节分别是“当代的科学任务”和“真理之为科学的体系”。 要理解序言,别的不说,先得知道黑格尔所讲的科学是什么东西吧。记得我在讲课过程中提到这本书时,就有学生问我“李老师,黑格尔是个哲学家,为什么一直在讲科学的问题?”这个学生的问题概念混乱而不自知的典型。这个学生理解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可能还有社会科学,但多半是社会科学。启蒙运动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逐渐确立自己的地位乃至霸权。但是在黑格尔的理论话语中,科学根本不是那种科学,尤其不是以数理逻辑为基础,借重试验的那种意义上的科学,而是对经验,常识的超越,是用辩证法构建的一种整体性体系性的把握精神历程的方式。可见,没有理论学习,出现概念的混乱是不容易被觉察的。

鉴于以上描述和分析的问题,笔者认为,哲学专业英语的课程应该实行改革,以提升课程老师的水准:

第一,对课程老师实行水平测试,以鉴定老师的英语水平。课程老师首先应该具备很强的基础阅读能力,能够从语言的角度,把专业课程的语言读清楚,说明白,杜绝直接用权威翻译取代英语阅读理解的做法。尤其是哲学专业课程教师,对文献很熟悉,在专业英语课程上,常常直接用讲解取代阅读。这些老师脑子里装的是权威的汉语版本,学生上课根本没有得到英语专业阅读的训练。经过鉴定,合格的老师应该在讲课的时候和学生一起,从专业英语中来,到专业英语中去,这样才能取得该有的效果。

第二,对课程老师(尤其是来自英语专业)提出专业理论素养的要求,熟悉理论体系和话语模式,明白基础性概念的内涵。通过这种要求,可以让老师跳出语言的圈子,进行理论的阐述和梳理,并回答学生的语言之外的问题,建立真正的课堂互动。比如,在讲解德国哲学家Hans Gerog Jadamer的著作《真理与方法》时,进行过理论学习的老师就能对这部著作的标题进行正确的解读:真理并不是近代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观,而是艺术作品揭示的真理;但方法却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者要证明的是:使用在近现代占霸权地位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我们没有办法获得艺术经验中的真理!作者想要证明,“科学认识不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艺术经验的唯一方法,我们决不能以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真理概念作为衡量我们其他一切认识方式的标准。”这种准确的理论话语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哲学专业研究生英语的课程教师如果在课程要求的压力之下,能获得理论修养和理论表达能力,那么这门课程的质量就会有很大提高了。

参考文献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4篇

一、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

英语组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我们每星期三下午定期组织研讨,学习理论知识。如任务型教学,全体英语教师每周一起讨论学习有关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互相研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在课堂操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组织好每周的科组活动,进行了理论学习,如:学习《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等理论文章,组织学习了有关新科程改革教育理论的文章,通过学习,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结构、标准、教学过程和评价,了解时代的发展要求和英语科的最新教研动态,赶上时展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育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学习,对老师们的教学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利用科组活动时间,组织科组教师介绍个人的教学特色,共同探讨教学上的疑惑,从而使科组教师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形成开放、合作、轻松的科组学习氛围。

二、大力推进教研教学工作

本学期,本科组在教研工作方面,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探讨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组织本科组老师观看全国英语优质课教学光碟,通过学习,英语教师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在这些英语教学研讨活动中,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寻求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教学策略。老师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发展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潜能,从而达到学习文化、传递文化和发展文化的目的。

2、组织公开课教学

本学期组织公开课教学4次,主讲老师有肖海龙3次,张梅珍1次。主讲老师认真备课,听课老师虚心学习,认真评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肖海龙老师在校公开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3、切实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为了切实抓好常规教学工作,我们各年级备课组扎实抓好日常教学工作,努力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等教学环节,努力做到:教育学生要“敢管善管,早管齐管,严管细管”;备课要“钻教材,备对象,重学法”;上课要“抓组织,善启发,讲练测,动手脑”;作业要“分层练,人人做,量适当,速批改”;辅导要“施爱心,人平等,善鼓励,讲耐心”;检测要“抓单元,过章节,见解新,成论文”。全体英语教师都能完成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测验任务。 尤其重视中段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和总结,认真制订下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我们的教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使学生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基本技能的灵活使用,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科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教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教学热情。

4、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期集体备课共15次,其中七年级5次,主持人:麦珠姨 老师。八年级5次,主持人:王彩玲。 九年级5次,主持人:孙銮梅 。采用“立足本校,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本学期本科组有2位教师省上去听课学习,还几位老师参加了市教研室英语教研活动,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从实际出发分层教学

因我校生源较差,学困生比较多的情况,我们全面推广分层教学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整体提高,使基础好的学生钻得深,基础差的学生学得通,不同层次的学生最终都有进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积极分类辅导尖子生和学习困难生,开展后进生追踪挂钩工作,偏爱后进生。如初三级分a、b、c层教学,对a 层学生,要求强化思维,培养创造力。对b 层的学生,要求扎实基础,提高技能,开拓思维。对c 层的学生,要求培养兴趣,感性认识;对初一、初二的学习困难生,教师们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学好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6、教学研究与成绩

本学期有许多教师积极参加课件制作、教学设计、说课、论文等多项比赛,并取得较好得成绩。其中何慧老师制作的课件获部级三等奖。撰写的说课稿在三亚市说课比赛中获二等奖,教学设计《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section a 1a—2c》获海南省“教科杯”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撰写的论文获三亚市论文比赛一等奖。韩晓丽老师制作的课件在国家教师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撰写的论文, 《浅谈初中低年级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优效性》获三亚市论文比赛二等奖。郑庆珠老师制作的课件获部级比赛三等奖等。

学生在学校英语书法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词汇比赛,英语书面表达比赛中有170人不同程度的获奖。

三、组织英语课外活动,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英语活动周中,全体英语老师积极主动地组织好各年级的课外活动,七年级组织了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八年级组织了英语词汇比赛,九年级组织了英语书面表达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也促进了英语教学发展。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5篇

一、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

英语组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我们每星期三下午定期组织研讨,学习理论知识。如任务型教学,全体英语教师每周一起讨论学习有关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互相研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在课堂操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组织好每周的科组活动,进行了理论学习,如:学习《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等理论文章,组织学习了有关新科程改革教育理论的文章,通过学习,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结构、标准、教学过程和评价,了解时代的发展要求和英语科的最新教研动态,赶上时展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育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学习,对老师们的教学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利用科组活动时间,组织科组教师介绍个人的教学特色,共同探讨教学上的疑惑,从而使科组教师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形成开放、合作、轻松的科组学习氛围。

二、大力推进教研教学工作

本学期,本科组在教研工作方面,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探讨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组织本科组老师观看全国英语优质课教学光碟,通过学习,英语教师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在这些英语教学研讨活动中,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寻求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教学策略。老师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发展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潜能,从而达到学习文化、传递文化和发展文化的目的。

2、组织公开课教学

本学期组织公开课教学4次,主讲老师有肖海龙3次,张梅珍1次。主讲老师认真备课,听课老师虚心学习,认真评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肖海龙老师在校公开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3、切实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为了切实抓好常规教学工作,我们各年级备课组扎实抓好日常教学工作,努力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等教学环节,努力做到:教育学生要“敢管善管,早管齐管,严管细管”;备课要“钻教材,备对象,重学法”;上课要“抓组织,善启发,讲练测,动手脑”;作业要“分层练,人人做,量适当,速批改”;辅导要“施爱心,人平等,善鼓励,讲耐心”;检测要“抓单元,过章节,见解新,成论文”。全体英语教师都能完成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测验任务。 尤其重视中段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和总结,认真制订下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我们的教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使学生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基本技能的灵活使用,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科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教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教学热情。

4、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期集体备课共15次,其中七年级5次,主持人:麦珠姨  老师。八年级5次,主持人:王彩玲。   九年级5次,主持人:孙銮梅   。采用“立足本校,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本学期本科组有2位教师省上去听课学习,还几位老师参加了市教研室英语教研活动,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从实际出发分层教学

因我校生源较差,学困生比较多的情况,我们全面推广分层教学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整体提高,使基础好的学生钻得深,基础差的学生学得通,不同层次的学生最终都有进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积极分类辅导尖子生和学习困难生,开展后进生追踪挂钩工作,偏爱后进生。如初三级分a、b、c层教学,对a 层学生,要求强化思维,培养创造力。对b 层的学生,要求扎实基础,提高技能,开拓思维。对c  层的学生,要求培养兴趣,感性认识;对初一、初二的学习困难生,教师们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学好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共2页,当前第1页1

6、教学研究与成绩

本学期有许多教师积极参加课件制作、教学设计、说课、论文等多项比赛,并取得较好得成绩。其中何慧老师制作的课件获部级三等奖。撰写的说课稿在三亚市说课比赛中获二等奖,教学设计《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section a 1a—2c》获海南省“教科杯”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撰写的论文获三亚市论文比赛一等奖。韩晓丽老师制作的课件在国家教师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撰写的论文, 《浅谈初中低年级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优效性》获三亚市论文比赛二等奖。郑庆珠老师制作的课件获部级比赛三等奖等。

学生在学校英语书法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词汇比赛,英语书面表达比赛中有170人不同程度的获奖。

三、组织英语课外活动,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英语活动周中,全体英语老师积极主动地组织好各年级的课外活动,七年级组织了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八年级组织了英语词汇比赛,九年级组织了英语书面表达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也促进了英语教学发展。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老师 英语课程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41-01

1.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情况分析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应的高职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或者问题,比如: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综合学习素质不是很好,这就使得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不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或者要求。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关于注重英语理论知识的教学或者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不关注同学们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这样就可能使得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够。甚至有些老师不能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同时也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兴趣或者激情。正是由于存在着问题或者漏洞,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相对来说不是非常乐观,这就需要相关的教学老师以及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以及思考,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职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能够掌握良好的英语理论知识,以及熟练地进行实际应用。[1]

2.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定位分析

2.1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老师,可以作为教育教学方式的设计工作人员

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老师在设计相应的教学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设计是不是能够符合自己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看其能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或者热情,只有将这两个问题考虑进去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潜力或者能力。

英语教学老师在设置其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可以将社会中所发生的热点以及高职院校的同学们所好奇的事情作为核心内容,与此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教育教学部门所颁布的各项教学政策。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仅仅依靠这些工作是不够,还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们的自身学习习惯以及英语综合掌握情况,向同学们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需要相应的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注意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时间。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说,更注重的就是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以及学习中。因此,英语教学老师需要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回答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解答老师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组织英语语言的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最终达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的目的。

2.2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老师,也可以作为教学工作中的组织人员

英语老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设计者的角色,与此同时也需要扮演组织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或者层次对老师的组织者角色进行分析或者阐述。首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老师,需要将英语课文作为核心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与此同时组织同学们有序的完成这些作业或者任务。第二方面就是英语教学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步骤的组织同学们运用各种学习工具查找各种学习资源,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课堂演讲。

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或者其他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老师有效地组织安排这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相关知识以及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

2.3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老师与学生不仅仅是师生关系,与此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人员

由于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模式的不断更新或者改进,使得英语教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与此同时还需要与学生进行合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们学习相应的英语知识。英语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心理素质进行引导,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综合能力。[2]

英语的教育教学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或者技能进行相应的指导,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与学生们的合作或者交流,让学生们提升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以及热情,这样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学生们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以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中,能够与相关老师进行沟通或者交流。

2.4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老师也需要对整体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专业素质比较良好同时综合素质也很好的教学老师,不能够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了解,从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速度并不是很快。其中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也经常会出现这种问题。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就需要相应的英语教育教学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对学生所学习的各种知识以及能力进行简单的检测或者审查,其中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提问题,或者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一个小测验的方式进行检测,与此同时也可以在课下组织答疑课。通过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进行简单的检测或者审查,才能够发现学生们的薄弱知识点,针对这些薄弱知识点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同时对自己的备课工作进行修改或者修正,从而使得英语老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更加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

3.结束语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定位分析,对于老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相应的教学工作人员对该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以及研究,从而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也能够掌握相对来说比较深厚的英语理论知识以及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我们相信通过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老师以及所有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及奋斗,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所提高,这样就使得高职学生能够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1]

参考文献:

[1]李宗妮.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02):33-45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7篇

长时间以来,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只是简单的教授英语词汇,缺乏相应的英语语言环境,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即便是记住了英语单词,但难以理解单词的真正意义,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对英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要求,如何将语境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英语词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兴趣,将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2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1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情景等语境元素:

人们对语境理论的定义有很多说法,涉及到社会、文化、情景语境等多方面。但无法否认的是,语境和语言运用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英语学习的基础就是对词汇学习,而词汇学习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词汇的词性、词义等,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因为较多的词汇量而对英语学生产生很大的抵触,这也是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初期所面临的难题。因此,英语老师可以在学生学习词汇的初期,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情境、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来辅助英语词汇教学。例如,black一词本身的意思是“黑色的”,但和其他词搭配在一起就是另外一个意思,如Blacktea意思为“红茶”,和语境相联系起来就只是代表一种饮料。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应用方法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以往对词汇学习的死板记忆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学习英语词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不断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

老师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更多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若学生可以按时完成英语词汇学习的任务,并学会合理应用英语的词汇、句型、语法,这样对学生的英语学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老师的英语教学任务也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而当前的英语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英语老师过多的重视教学大纲对教学要求,往往会忽略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英语老师在词汇教学时,应充分应用语境教学,对英语词汇的背景、词义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在英语词汇教学时才能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来支撑,并为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提供更多的语境资源,充分满足学生对情境学习的好奇心。此外,英语老师应打破以往的英语教学大纲对教学的限制,不断积累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进而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之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持的基础。同时,老师还应不断完善具有个性的英语词汇学习方式,树立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态度,开拓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思维。

2.3运用相应的英语教学道具:

老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需要借助相应的教学道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新的英语词汇,并且很多老师对教学工具要求比较高,教学的方法也非常灵活。当前的英语词汇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道具就是卡片,老师可以将一些新的词汇写在卡片上,并将相应的卡片直接贴在和词汇内容相关东西上。例如,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粘贴blackboard;在课桌上粘贴desks等;在红色的东西上标注一些redwine(红酒)、theredcross(红十字)等。通过这样联想记忆单词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力,还可以帮助帮助学生长时间的记忆英语单词,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灵活使用能力,进而拓宽学生对英语词汇、语境理论的了解,进一步实现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3.1增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

将语境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有很的促进作用。英语老师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很难脱离语境而单独地向学生解释单词的意思,如果完全脱离语境来解释,学生就只能了解单词的固定意思,在进行英语写作与练习时,学生将词汇的固定意义直接代入语句中,很有可能会误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对学习到的英语词汇产生疑问。因此,英语老师开展英语词汇教时,应该让学生充分把握语境对单词意义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充分理解词汇的真正意义。并结合相应的语境理解词汇的意思,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来学习英语词汇,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

3.2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力:

将语境理论应用到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所表达的意思,有利于学生灵活地使用英语词汇,从而削弱了因为语境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制约。因此,在语境所提供的语言条件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词汇,并对英语词汇进行练习,熟练的掌握词汇的意思并加以运用,深入的理解英语词汇所蕴含的意义。语境理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理解词汇表达的意义,学生在理解词义时,必须要结合全文来理解词义;另一方面,由于英语词汇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义不同,通常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就需要学会结合相关的语境来理解词义,进而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力。

4总结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8篇

一、根据专业特点编撰教材

目前,专业外语的教学尚无针对农业院校专业特点编撰的相关专业外语教材,开设专业外语的院系多采用自编的形式为教学搜集素材和教学内容。并且,随着授课老师的更换,讲授的内容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根据授课老师专业的不同,教学内容也偏向某一特定领域。目前这种状况对学生学习专业词汇相当不利,对于将来的英语论文写作也没有太大的帮助。针对这一情况,不同院系应该根据本院系的专业设置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适合本院系专业的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应囊括本院系所设置专业的基本英语词汇和理论知识。这样本院系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过程中不仅仅能接触到本专业的英语词汇和论文知识,对于相关专业的英语词汇也有较广泛的认知,由此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与知识储备。编撰过程中应注意涵盖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英语词汇和科技文章,可以参考相关专业中文教材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来组织英文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对中、英专业知识进行对照学习,比较容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只识中文而不知英文表达方法,或者学到专业英语词汇时却不知道对应的中文表述。当学生有了扎实的中文理论知识,再进一步学习专业英语知识时,就很容易产生兴趣,也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英文文献教学内容

由于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不可避免的会学习到本领域内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而教材在选择内容上偏重较为基础的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因此无法在教材中迅速、及时的体现出来。那么在讲授过程中就应该适时的增加2~3篇最新的英文研究文献进行讲授,让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英语词汇和知识之后也能接触到本领域最先进的研究理论、成果和技术,以此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求学或深造的愿望。这部分英文文献讲授内容可以从国际知名杂志的刊发内容中选择,而且讲授内容的可变灵活性可以让每一届学生都能接触到当年最新发表的一些相关专业的科学论文,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更新。英文文献的教学内容作为专业英语教材教学内容之外的补充,能够更好地体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词汇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对于某些需要的学生更加重要,在论文的撰写方面将起到尤为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英文及学术水平

目前担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普遍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但由于其专业的局限性,往往发生这种情况,即在讲授自己较为熟悉或与自己的研究领域较近的英语词汇及知识时得心应手,讲的也比较透彻,而在涉及自己较为陌生的英语词汇及知识时,就稍显不足,讲解也稍显欠缺,不免给学生讲授内容不均匀的感觉,使得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也受讲授老师的影响而偏向某一方面的英语学习。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院系在安排任课老师时,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专业及英文水平安排2~3位老师任课,()在讲授不同内容时,由对要讲授的内容较为熟悉的教师讲授,这样就可避免对教材内容讲授不均、甚至略过某一内容的现象发生。同时,任课老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和写作水平,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最新的研究文献,充实自己的知识,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这样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才可以通过老师学习到更新、更专业的专业英语。

四、加强与学生的英文交流

在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多数教师会选择多用中文进行解释讲析,或者对一些专业词汇与生僻词汇以中文加以解释,在整个过程中仍然以中文为主。英译中成了最主要的授课模式。为了使学生建立英文思维,教师可以尝试以英文解释英文,并且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英文。这样除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当然,这种以英语为主的授课模式与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极大的关系。任课老师应该以此为目标,在不断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基础上,积极与学生以英文为主要交流语言,通过专业英语课程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有所收获。

学校也应适当的给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保证专业英语的授课质量,也为本专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提供保障。 五、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专业英语的授课对象是高校学生,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可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鼓励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为主要内容,撰写英文的短小综述或简介,并请学生在全班或者小组间以英文进行交流讨论,或将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掌握专业词汇的使用和表述方法。教师也可以根据院系条件聘请相关专业的外国专家讲授部分学时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加强与国际专家的交流与联系。只有学生有兴趣,教师有能力,学习有条件,专业英语课程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才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提供保障。

六、使用多媒体教学

无论哪类课程,现在基本上都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有的课程可以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并配以老师的讲解,课堂氛围就会相对活泼。但是,专业英语课程有其特殊性,主要依赖文字教学,即在老师制作的幻灯中多以文字出现,同时教师的讲解也受英语语言水平的限制,多以中文加以说明。这样的内容呈现方式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产生疲惫、厌学的消极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购买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英语科教影像制品,在适当的讲解过一些专业词汇后进行播放,在播放过程中,也可对影像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用法进行讲解,或对讲解中未曾涉及的新技术或理论加以解释。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同时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词汇量,也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影像内容的选择受市场现有产品的限制,在选择范围较窄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相关学科的影像制品作为替代,比如,分子生物学专业的英语课程可适当选择生命的起源、地球的形成或者生物进化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可起到同样的效果。

七、与专业实验相结合

由于多数农业院校开设的专业都有其相应的实验技术,且实验教学是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专业英语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和相应的专业实验教学相结合,担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也应该同时能够胜任实验教学,这样在一次实验课程设置中就可以完成两项教学内容,同时使学生学习实验技术和专业英语词汇,起到双重的作用。可以增加实验课程的课时量,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消化学习的技术和词汇,并可在学生的自己动手过程中加深印象。

八、增加课下英语交流时间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 高专英语 应用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60-01

1 引言

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改中提出,高职高专学生需掌握必备的英语知识与应用技能,可以在日常涉外活动和业务活动中用简单的口语或书面语展开沟通交流,要求保持语句通顺、无重大语法失误、表意清楚。在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考试当中,写作部分均是应用文。但在教学中,这一部分始终没有引起师生们的足够重视。

2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现有的问题

2.1 学生英语知识储备薄弱

经过调查发现,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科目的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其中,学生们在写作部分体现的问题大多为词汇储备量不高、语法基础薄弱、文体格式错误较多。很多学生的文章都文不对题,表意不清。学生缺乏系统性学习,对该科目产生了畏惧的心理。

2.2 学生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认识与理解不足

学生大多没有意识到掌握好应用文写作对他们未来应用于实际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学习应用文写作,把它当成英语学习中可以被忽略的部分。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写作格式就能很好的掌握英语应用文写作,但他们还没认识到英语应用文写作还应当包含特定的语言特点以及语言语境。学生们在认识与理解上的偏差导致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难以顺利开展。

2.3 老师的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主要是老师对英语范文展开解析,或者由老师点评学生的写作。这种教学方式看重的是写作的结果,没有将英语写作的过程当成重点。同时,一个班级通常由很多学生组成,人数过多导致老师教学压力很大,在有限的时间里批改大量学生作业通常会让老师们在批阅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有部分学生在对待英语写作作业时态度散漫,对老师批复的作业么有进行深入思考和完善,这使得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2.4 教学和应用实际的脱节

在实践教学中,老师大多只重视课本的宣导,导致学生只能接收一系列英语概念与语法规则等,他们空有一腔理论知识,但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却得不到有效提升。老师在教授完理论知识以后,并未展开对应的英语实践写作活动,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不到训练机会,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实时应用于实际,知识得不到有效掌握,同时,由于该课程缺乏趣味性,让学生的学习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导致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成效得不到提升,学生们在课后无法真正掌握写作知识及技巧。

3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措施

3.1 加强师生间讨论与交流

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可以深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例如,任务型教学法或者探究性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对问题的钻研及反复实践,实现他们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写作技能上的提升。老师在授课时,可以选择对应的应的写作题目,利用合理化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们对题目展开解析和讨论,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明确应当在写作时使用哪种题材或格式、语言风格。例如,老师可以拟立写作标题,“关于IT公司求职信的写作”,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结合求职信这一写作体裁及IT信公司的自身特色与职位需求,完成对应的写作训练。

3.2 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英语学习者对于英语语法、词汇量及遣词造句上的综合能力决定了他们能否很好的进行英语写作,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日常的学习积累。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有帮助很大。词汇量始终是学生头疼的一项学习内容,老师可以采用创新模式展开教学,在降低难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储备量。比如,通过音标、音节、读写记忆、前缀后缀等方法展开教学;语法知识教学十分乏味,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基础句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句型以后再展开后面的学习就会很简单;老师还需要将写作的基本格式教给学生,让他们熟记格式,在遇到各种类型的文章时都可以了然于胸,懂得应用何种格式进行写作。

3.3 教学中采取点评与互评的方式优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开自评与互评,这样可以提高英语教学中的乐趣,让学生体会到强烈的参与感。要及时奖励表现优异的小组和学生,以此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老师要把标准式的英语范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熟悉并掌握对应的写作规范,为他们今后运用于英语写作提供参考范本。还应让学生们多展开写作训练与实践,要让学生在仔细地理解了写作标题,并了解对应的写作技巧和规范后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写作锻炼。这种方式可以让更好地理解与消化写作知识,还可以提升他们实践应用方面的技能,优化教学效果。

4 结语

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掌握好英语应用文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项技能将在他们今后参加工作时发挥巨大作用。目前,国内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面临很多问题,亟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教学上进行创新,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们打好基础知识的根基,强化师生间交流和讨论,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强化他们的写作实践训练。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努力,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一定得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也一定会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 杜周军.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创新型模式探究――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J].为例大众文艺,2012-02-25.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10篇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初中英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英语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详细的论述。

二、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师生之间互动较少

初中英语是初中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的学习自然离不开交流。因此,英语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要和学生之间多交流、多讨论。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现象,即学生词汇量比较丰富,写作能力也比较好,但是不会去表达、不会用英语与人交谈。这一点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是相违背的。

(二)忽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相互结合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去坚持的过程。但是当前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赶进度、赶效率,而忽视了对课外实践时间的利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扮演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仅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抑制,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重视分数的提高和知识的掌握,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英语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相互违背的。

三、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

(一)重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些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但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毫无意义。针对这一现象,初中英语老师要加强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英语老师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进行交流。譬如,在学习“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英语老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以下几个问题:①How much is the sweater in Huaxin Clothes Store?②What are these socks in Huaxin Clothes Store?③Can Mary buy a yellow T-shirt in Huaxin Clothes Store?这些问题与课文有着较强的联系,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英语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强化英语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众所周知,掌握语言技巧以及丰富的英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这??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学习“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英语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声朗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老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语速和语调,结合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英语语感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积累和提升。除此之外,英语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朗读效果对文章中感情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体文章的感情大纲有一个明确的把握。英语老师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性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譬如借助多媒体播放与文章内容有一定关联性的音乐,创建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语感的目的。

(三)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通过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在学习“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英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商场销售衣服鞋袜的图片,引导学生走入到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和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开展英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心学习到的短语和单词模拟服装店大甩卖的场景展开交流和讨论,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复调;多声部;交往行为

前言

在此提笔,颇有感触,是因为在我人生的又一个求学阶段,我的西方文论老师张杰教授让我喜欢上了文学,认识了巴赫金和哈贝马斯。也正是因为对文学理论的博大精深产生的浓厚兴趣和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的强烈的使命感,从而想和各位读者来共同分享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浅薄见解,以此对我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指明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复调小说模式,进行分析和理论概括,在苏联、欧美以及近些年来的中国都有巨大影响。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可以概括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长篇小说的一个崭新的体裁变种――复调小说……我们认为,复调小说的创造不仅是在长篇艺术散文,即长篇小说的河床里延伸的各种体裁的发展中,而且在人类艺术思维发展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理论和方法的双重意义上讲,巴赫金在今天的广泛影响毋庸置疑。笔者在此想要特别强调的是,他就复调小说的“多声部”的平等对话特征,以及对各种对话关系的饶有趣味的描述,从文学评论的思想上说,有助于我们准确了解小说的主人公;然而他所提倡的以元语言学为基础的诗学研究以及我们后人对于该理论的方法论的思考,作为一种探索本身,也应该说是开辟新方法的重大建树,都会给人很多的启发,特别在本文中将要提到的关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更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广泛的研究价值,进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断完善学科建设,相信这也是每位大学英语教学者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最终目的。

巴赫金的话语分析,主要停留在文学语言的层面上。与巴赫金不同,哈贝马斯肯定了交往行为,他关注的是社会行为。交往行为理论方法的具体应用:在文学研究中,把文学文本看成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对话文本,是一个活的存在物。这个文本不是为了告诉后人(读者)什么,而是在与后人(读者)对话交往。而在外语教学中,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种互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目的性的知识传授过程,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我们不只是在学习语言,还在探讨和研究语言。交往行为是双向互动的行为,在动态中对话交往,强调互动。

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分离与交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第二课堂的辅助教学作用。它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不言而喻。具体来说,第二课堂的开展,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因为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个性,还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和积极性。但是每一种行为模式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说,行为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同时共存的、交叉的。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第二课堂)是相互依存,无法互相替代的。

1.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主要尝试

近年来高校中出现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与新的高校课堂模式、教育思维、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所提供的教学氛围相吻合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活动的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兴趣爱好展开活动,而老师可以因材施教,设计形式多样、难度不同的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但实际在第二课堂,老师如同“导游”一般,给学生指明方向,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然而,真正的“风景”如何,要靠学生自己去领略。

众多高校开展的第二课堂,形式多样,但无外乎就是以下几种:发展成熟的英语角,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内容多样的英语广播或者学生自编自演的英语表演,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或者进行不同形式的竞赛,比如口语、演讲、歌曲大赛,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以山东大学外文系为例,他们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演短剧,除此之外还有演讲、外语歌曲演唱等。江苏工业学院外语系的第二课堂则采用英语角、英文短剧表演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和模拟创建电子报刊等系列活动的形式。和其他兄弟院校一样,我们学校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了适合我们自己的一条开展第二课堂的道路。具体来讲,我们学院设立了自己的培训部,专门负责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经过不断的努力实践,我们在每学期都有一次全校范围的英语风采大赛,由学生自编自演,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有歌曲、演讲、话剧表演、电影原声配音等;除此之外,有一支专门负责竞赛的师资队伍,来具体操作校内外的大学英语竞赛,比如:全国大学英语竞赛,CCTV英语演讲大赛和校内英语书法大赛等。可见,到目前为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形式多样,但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第二课堂的规范的评价体系,准确说没有一个教学大纲来指导和规范第二课堂。

实践证明,我们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这一教学模式是成功的。按照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我们是否可以把每个学生看作是一个声部?那么,第二课堂的开展,是否能够体现学生和老师间的对话?学生和老师除了课堂教学以外,第二课堂是否产生了动态的交往行为与对话呢?

2.英语第二课堂中师生间的“对话”与“多声部”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英语老师们正是授渔者。第二课堂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应给学生以较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强化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可以把大学英语的课堂比作是个大网,显然第一课堂就活跃在这个大网里,而大网外面就是海阔天空的第二课堂。可见,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角色如同前文所说的导游,主要起指导和检查作用,而真正的主角应是学生自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统筹规划、自己驾驭课堂安排。这样,在老师和学生中间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交往。同时,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及时发现问题,他们也会主动向老师请教,教师可以对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给以客观分析和研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又可以运用在第一课堂,长此以往,这种“互动”也能切实使英语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马寅初先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变化角色,教师应当成为控制者、组织者、评价者、鼓励者、参与者和来源,第二课堂正好适应这一教学模式的要求。在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主进行交流,学生可以主动和老师交流和对话,而第二课堂的每个学生就是一个“声部”,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或是擅长的“乐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尽力做到更好。那么,第二课堂的老师可以担任“指挥”的角色,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配不同的任务,对每个“声部”所选任务给予建设性意见,指导各“声部”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还井然有序地使每个“声部”有力配合,最终奏出最完美的旋律。长此以往,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越战越勇”,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给了充分地肯定,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第二课堂的老师无疑也是听交响乐的享受。

3.目前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从大的语言环境上讲,大学英语的教学还被四、六级牵着鼻子。从1987年至今,将近20年的时间,四、六级考试就像是一把尺子,除了量学生,还要量老师。虽然现在四、六级考试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高校取消了原来四级证和学位相挂钩的决定,但社会对于四级证的需求并没有下降。而有些高校四级改用新题型后,又投入了另外一轮的四级过关率的考验。这样,我们看到了一个恶性循环,大学英语老师将继续承担着“教书匠”的光荣使命,学生也回到了高中打勾划圈的时代。那么,学生和老师的应试心理也会与日俱增。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这种无形中的杠杆对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阻力。

其次,从个体语言环境上讲,要开展第二课堂会受到高校各自办学条件的制约,教师队伍的制约以及学生个体英语水平的制约等等。应用语言学研究表明:人们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程度最终取决于接触和接受该语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采用第二课堂形式来补充第一课堂教学,但是没有考虑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开展二课堂时,没有按照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类实施,即便是目前第二课堂的形式多样,但归根结底也是在老师的安排下学生多了几种选择而已,可能引发的直接后果是老师为了急于求成,学生会丧失信心,甚至对第一课堂都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从第二课堂本身来说,还不具备成熟的语言环境,那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希望老师们仔细斟酌。

结束语: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有其显著的优点和独特的魅力,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在构筑多维语言学习环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作为“多声部”的复调特征,印证了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个体特长得到了极致发挥,同时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和对话,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的饱满热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要注意到由于盲目随从,不顾现状,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内容和效果,必定会适得其反。因此,开展第二课堂势在必行,但也要有章可循,才能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成功地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转化。

参考文献:

[1]胡壮,林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外语,2004,(2).

[2]沈菊芬.浅议英语第二课堂[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3]桂诗春.我国外语教育的根本出路[J].中国外语,2004,(1).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12篇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教师素质

一、大学英语课改中教师必备的素质

1.深刻体会和领悟大学英语的课改目标

英语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教学课程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改革教学目标,由此英语教学方法、模式及手段也才能随之而变。教学中传统教学理念需适时的进行改变,从重视阅读能力向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转变。不仅保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够锻炼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他们敢于开口讲英语。

但在英语教学中,一些老师的思想较为传统,对新的教学理念的接受与实施并不积极。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身为英语教师一定要积极接受利于教学、利于人才培养及利于社会发展的教学举措。

由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刻地领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有效的提高他们在工作与社会生活交流中的口头英语与书面英语的应用能力。

此外,还要不断的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以适应和满足社会的发展的需求。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2.深厚的专业素养与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在新世纪的影响之下,不再只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受更多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中担任着指导、组织及协调的作用。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身后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熟练的掌握与英语学科相关的知识。

站在专业素养的角度,大学英语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应用等,同时教师也要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及反应的能力。在英语学习中,模仿属于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英语教师理所当然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那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换言之也就是教学的质量。

对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不断的补充知识,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保证。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当前,在社会中教师属于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劳动成果并不由教师个体自身来反映,而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表现。在众多学生之中,大学生又属于一个极特殊的教学对象。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怀有远大梦想,因此对他们的培养,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同时这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大学英语的学习,不仅基础很重要,而且其也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大学生存在英语基础差,对专业课不重视,在主观上对厌学,这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付出耐心与责任心为学生补习基础知识,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付出,受到其对教学事业的热爱程度影响。此外,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决定了其对教学事业的心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时刻提醒自己热爱教学,始终保持默默奉献的工作精神。

二、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1.教师做好自身的学习

首先,体现在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在21世纪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们需要终身学习。特别是大学英语老师更应该把钻研英语专业知识放在首要位置。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词汇、语法及语音知识,还要锻炼较强的听、说、读、写及翻译能力。教师要锻炼出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学生的基础教育。

其次,教师要不断对相关知识补充和学习。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元化,也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需拥有一种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传统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老师除了可以借助传统媒介获得知识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媒介获取世界各地的相关信息,以此及时和随地的了解大学英语的相关政策方针与教学改革精神,由此也才能为社会时展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的对传统教学理论及新教学理论进行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理论灵活的运用,同时也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要积极的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以便在课堂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并及时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总结。不仅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同时还能够享受中西方文化的大餐。再就是,大学英语教师还要积极的学习信息技术,操作电脑、网络技术及制作课件等。在教学中,英语老师只有不断的扩充自身的知识,积极的学习与语言与教学相关的只是,最终才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最后,大学英语教师在对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研究学习的前提之下,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以此调整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学习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知识,对两种文化的差异要了解,以此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

2.教师要抓住学习机会

在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条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形式具有优越性。这也久违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优越的教学条件。但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课余时间的合理安排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业余时间实现不断的学习。

大学教师如何抓住自身的学习机会,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学习: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向外专或者外教学习。在大学之中,为满足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每年学校对外不仅聘请优秀的英语老师担任公共外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而且也会聘请在具有知名度的国外学者到学校中举办短暂的讲座,针对的正是语言、经济及其他的专业。由此,外教和外专成为每个学校不可获缺的部分。他们语言知识纯正,而且专业知识深厚,教学方法也独特,同时他们还具备先进的教学理论。因此身为大学英语老师可以通过向外教和外专的学习与交流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此外通过参与讲座,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不断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加深老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了解和学习。

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向同事学习,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和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进行改革的特殊环境中,与任何一门课程相比较,大学英语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式在这样的压力之中,在教学中大学英语老师会面临各种困难。由此,教师可以在开会中,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课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交换意见,最终为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到良好的解决对策。此外,教师之间还可以通过交流上课经验与心得,互相鼓励并实现共同进步。

最后,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借助进修来学习和提高。在每个大学之中,虽然师资力量雄厚,但若要培养优秀的高水平人才,还是需要学校每年为优秀的外语教师提供出国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不仅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水平,而且还为学校教学找到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中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学校积极为老师创造在学习的机会,并鼓励老师考验或者考博,最终提高大学英语老师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在大学之中还为老师的学习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在工作之余只要老师多用心学习,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大学英语教师。

三、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素质的培养,指出了教师对大学生英语培养的重要性。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并最终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式。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本身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教师只要用心学习,一定会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水平的英语教师,同样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高水平高能力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仁宝,王荣德.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黄汗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法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多元智能理论;教学现状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英语作为沟通工具愈发显得重要。在2001年中国教育部将英语纳入小学的基本课程中,《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语言体系。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快速实现新标准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浅析其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这样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介绍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他认为:“每个人应该同时拥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音乐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由于个体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所以个体在能力发展和学习途径也有所不同,并且通过相互作用的影响或者多种智能的结合才能解决学习问题。”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听说读写唱的全面l展,恰好迎合了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心思想,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授课效率,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突出的智能表现,加以利用提升学生学习的品质。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据不完全调查分析表明,90%的学校对英语阅读没有标准和要求,其中有80%的学生对英语没有兴趣,学生对于阅读的基本认识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过分地强调阅读结果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基本必备的阅读技巧,小学英语阅读和高等阶段学习强调的重点不同,小学英语阅读是英语基础的奠定期,然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阅读的数量而忽略阅读技巧的培养和锻炼,导致小学生羞于开口讲英语或者是不敢说英语,从根本上遏制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进步。老师的专业素养有欠缺,一般情况下,小学老师学历基本是大学本科,对于英语专业的素养要求不高,所以老师单词量有时不能够满足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的需求,另外几个重要原因是老师对单词发音不准确和老师对自身阅读量没有定量的标准。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方法

1.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感知多种智能

提高自身素是对老师英语能力素养的基本要求,只有老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才能帮助学生发现其自身优点,让学生对自己的智能有一定的认识,为提升自己学习兴趣做好充分准备。这一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实际经验对学生讲解智能是可以开发的,其目的是告诉学生英语智能是可以培养并鼓励学生敢于阅读。老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智能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用英文介绍自己的特长,必要情形下老师可以恰当地补充其潜在优点,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2.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培养多种智能

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为创造有利于开发学生智能奠定发展基础,老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内容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又可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智能。比如在设计一堂以“安全”为主题的课程内容,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征和智能分组,分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意愿,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权,这是对学生潜在智能的保护;其次在分组过程中根据任务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阅读,阅读结果要在课堂上展示,激发学生敢于表现的智能,最后在授课的最后阶段老师应该组织学生回读,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重复阅读,并纠正学生中常见的语音错误,通过以上的授课方式,将会对学生阅读智能培养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3.灵活布置作业,激发多种智能

多元化智能理论可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所以在布置和安排练习作业突破传统的书面作业,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不同作业,从另一方面缩短学生智能之间的差距。多元化的作业就要求老师足够理解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和潜在智能,只有这样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才有真正激发智能的意义。比如老师可以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布置短文章写作,对于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布置阅读和识音标的作业并通知家长监督,需要注意作业量需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让学生感受到压力,也不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阅读不仅对于英语这一门学科重要,在任何一个学科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是一门促进多智能教学的有效途径。从上述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英语阅读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意义所在,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全面学生有着直接促进的作用,但是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还需要各界学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提出的方法仅供商榷。

参考文献: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英语句子;语法;理论与实践

身为英语教师,我们一直都认为英语句子的错与对应该是泾渭分明,如朗朗乾坤;它有自己固定的句式及用法,不符合就是错的。然而,最近,我阅读了高中英语模块 8 unit 1 的using language,发现了大量不符语法习惯的句子出自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日记中,使我对以前苦苦坚守的原则开始质疑。

句子如下:

(1)Arrived early this morning bus.

(2)Went straightto straight to drop my luggage.

(3)Had a late lunch at Fisherman’s wharf.

(4)Am exhausted and don’t feel like doing anything else.

(5)Teamed up with a couple from my hotel.

(6)Stopped many times to admire the view of the city from differentangles.

(7)Spent all day driving around the city.

(8)Now have a really good idea of what the city''s like.

(9)In evening, went to Chinatown with Peter and Terry.

(10)Saw some interesting temples here.

(11)Had a delicious meal and then walked down the hill to our hotel.

(12)In morning , took ferry to Angel Island from the port.

(13)On the way had a good view of the Golden Gate Bridge.

(14)Made me very thoughtful and thankful for my life today.

这样的句子如果出现在中学生的作业本上,老师都会告诉学生说这些句子缺少主语成份,及动作的发出者,并且不厌其烦地举出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初中开始就会这样纠正,到了高中还会这样。当然,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也不例外。然而,课本上一次看见了这么多此类句子,要是纠错我真的缺乏自信了。

这些句子的意思显而易见,只是在语法上缺少了共同的主语“I”。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把省略了主语的句子称为祈使句;而且,一般来说,祈使句中省略的主语都是 “you” 。严格的讲,以上的句子从语法角度上说是不成立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况不影响沟通 —— 很明显,我们都能理解这些句子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语言能够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但目前这种情况下,这样句子明显与我们平时在课堂上所讲的理论出现了矛盾,即英语语言教学与语言实践脱节。这也是许多教育界人士苦苦思考和探寻的问题。许多时候,即使没有生单词出现,学生甚至老师对一些句段都不能理解其正确的含义,纠其原因,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我们的教育体质改革进行了多年,但是,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因此,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我个人认为,虽然无法根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做一些改进。

首先,如果条件允许,为本地区聘请几名外教。外教可以固定在某一个或者两个学术氛围较好学校代课;除此之外,外教还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其他学校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不定期举行座谈,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西安是高新一中就是如此。现在各地区都在进行课改,教材都选自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未曾生活在真正的英语语境中;因此有时候,老师们对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但仍无定论。但是如果有外教,教师就可以向外教了解更多的语言信息和文化背景,给学生讲解是会更生动,更容易理解。

第二,定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口语竞赛,英语朗读大赛等。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沟通与交流。现在许多学校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英语语言本身更为重要的东西。因而,许多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这也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难怪疯狂英语李阳说北大清华的大学毕业生出去找工作时对面试人员说,“请别让我说英语,给我几道选择题”之类的话,听起来可笑,但却耐人寻味。学校应该多从发展学生能力方面考虑,开展有益的活动,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第三,学校应为老师提供更多更新的一手资料供老师学习参考,了解英语学科的最新动态。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比如,现在流行的词语 “给力”、“神马”“杯具”等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老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学生才有可能感到英语语言的奥妙,才有可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才有可能学好英语。

第四,学校应尽可能多的为老师创造教研条件。

英语老师论文范文第15篇

一、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充满激情地迫不及待去教学,而是冷静地理智地思考农村小英教学最终的目标是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我们只有把这个目标定位好才能从根本上给孩子们带来帮助。因此教学的初期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大的原则:

1.以口头教学为主,不要生搬硬套教材,注重发音的准确性。让学生多重复,不要只是老师专心在“教”。

2.教学量不宜太大,尽量合理,看看父母是如何教孩子说汉语就自然明白这一点。

3.合理的考核标准。如果我们最终还是以书面考试决定孩子英语学习好坏或者评价老师的教学成果的话,我们的孩子最终肯定是能够通过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却不敢接外国人电话的那种。考试不是促使学习语言的动力,促使学习语言的动力是表达的需求,因此应该为孩子营造说语言的需求。

二、小学英语老师与学历

一些文章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师以中师毕业或专科毕业为主,学历层次较低,缺少英语语言理论和英语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导致他们难以从客观上把握英语教学态势,无法站在理论的高度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从而影响到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看到这些我想问语言是如何学习的我们思考了没有?中国农村父母教会了孩子汉语可是他们中有几个是汉语高学历?有几个进行过汉语语言理论和汉语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高学历能否等于语言?

在当前的农村,从根本上把老师的学历提高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为何会有教英语需要高学历的想法,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少思考语言是如何学的。我们整天要求孩子思考,现在是该我们思考的时候了。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人生瞄准进修高学位,而是自己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使用英语,学会用英语思考,这样我们才能教会孩子们如何学习英语。因此我们社会对老师的评价指标不应当简单地放在一些表面的数字工程上。如果社会对老师的评价指标不合理,最终导致的肯定是老师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我们自己应当学会判断:一个人是学会使用一门语言容易还是达到这门语言的高学历容易?

三、教会学生的是用英文思考

我们的教材尽量不用汉语,课堂上尽量不说汉语。谈到这些,有人问依照我们农村当前的条件,我们的老师行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当然在开课之前教师要从根本上认识语言的学习规律,然后达到英文交流的基本技能。比如说我们教学生狗“dog”这个单词,我们告诉学生“狗”在英文中是“dog”和我们拿出一幅狗的照片直接对着照片说“dog”,这两个过程表面上是极其的相似,实质上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的一句话非常有道理:学习外语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忘记我们的母语。如果我们的农村小学英语老师按照这种规律学习和教授英语,相信不久我们农村老师自己就完全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语交流。

四、我们教的是英语吗?

学习一门语言,我们要学会它的声音规律。人在儿童阶段是最具有模仿力的,如果我们教孩子的发音不准,将来孩子需要纠正一个错误的发音然后再学会一个正确的发音,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老师本质上是在犯罪。所以我们小学英语老师首先应该纠正自己的发音,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不会很难的,我们可以参考原汁原味的北美磁带、光碟纠正自己的发音。这样我们教出的学生说的英语就不会只有中国人才能听懂。

只学会声音规律还不够,我们还应该学会它的文化知识。如果我们教学生一句英语“Have you eaten(你吃过了吗?)”用来打招呼我们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国外根本不这样问候。如果我们教学生“See book”是“看书”就闹笑话了。当然了这些很简单,但是我们能够保证我们所教授的不是我们自己想当然地把汉语里的东西翻译成英语的吗?犯这些错误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用英语思考,没有融入英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