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

拉管技术论文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线工程;排水施工;钻孔导向;非开挖;拉管技术;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某工业区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涉及50多家企业,约2.8km长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管网及纳入城市排水管网的部分支管管网改造。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企业的道路影响,厂区内外的污水纳管工程广泛使用了非开挖拉管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前期调查

项目实施前,通过全面的调查,掌握拉管施工区域地表和地下地质情况,合理设计管线走向和进出洞口位置,在满足拉管施工控制需要的同时,注意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的需要。

拉管施工区域调查的内容包括:一是地下管线的探查,主要是通过查阅原始资料和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力求避开和避免损害既有管线;二是地质勘察,主要对管线位置的地下暗浜、既往回填、地下设施以及土质情况进行调查;三是地表障碍物调查,地表面可满足导航设备通过,具有实施控制的基本条件。

三、拉管施工技术要点

3.1导向孔轨迹的设计

导向孔是扩孔拉管的母线,也是最终形成的管线孔。与其它管线不同,重力管对于深度、坡度允许误差均有较严格的要求,施工难度大。因此,对于正在生产的厂区,管线设计既要考虑厂区的实际情况,又要满足施工的基本条件,以确保管线钻进时有较小的入土角度。根据综合设计和实际需要,工作井区间一般按100~200m的间距设置。当管线较深时,为保证入土角度,入土工作坑设计见图1。

3.2回拉力的计算及定向钻机的选择

定向钻根据穿越长度实际需要的回拉力进行选型,回拉力的计算参考2007年福建省工程建设标准《水平定向钻进管线铺设工程技术规程》,具体公式如下:

F拉=πLf[D2γ泥/4-dδ1(D-δ1)]+K粘πDL

式中:F拉——计算的拉力,kN;L——穿越长度,m;f——摩擦系数,f=0.1~0.3;

D——生产管直径,m;γ泥——泥浆密度,kg/m3;δ1——生产管壁厚,m;K粘——粘滞系数,K粘=0.01~0.03。

本项目采用国产DDW—350铺管钻机、马克3导向仪。另配功率为45kW的不停钻射流循环泥浆搅拌系统,可快速制备钻进用泥浆;操纵台全功能数字仪表显示,具有独立的液压锚桩系统。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发动机功率为200kW,最大推力/拉力为380kN,最大回转扭矩为18kN.m,输出轴转速为0~110r/min,泥浆系统功率为45kW,泥浆泵流量为320L/min,泥浆泵压力为10Mpa,角度为8°~20°。

3.3管材的选用

根据设计文件,管材选用HDPE管,该管具有如下特点:①高韧性,抗拉能力强,抗刮痕能力好;②采用热熔对接一体化连接,密封可靠,连接强度高于本身强度,适于拖拉;③可挠性能好,管道走向容易按照施工轨道进行改变;④快速裂纹传递抵抗能力好。

3.4泥浆的配制

采用聚合物加强性泥浆,由优质膨润土泥浆加少量聚合物制成。该配方中膨润土和聚合物添加量约占泥浆质量的2%。扩孔拖拉中采用同样比例的泥浆,造壁性能良好,和降低扭矩的效果明显,未发生塌陷等情况。

3.5导向孔的施工

根据测量定位的轴线,操作定向钻机水平钻进,路面上部采用控向仪等导航设备控制钻头的方向和深度,严格按设计轴线形成一条直径约为100mm的圆孔通道,孔道中心线即为所需铺设管道的中心线。开钻时采用轻压慢转,进人平直段采用轻压快转以保持钻具的导向性和稳定性。根据地层变化和钻进深度,适时调整钻进参数。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钻进过程中有无扭矩、钻压突变、泥浆漏失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施工。导向孔完成后,对工作坑入土口、接收坑出土口的标高和方位进行复核,确保按设计轴线成孔。

3.6扩孔

导向孔完成后,卸下起始杆和导向钻头,换回扩钻头进行回扩。回扩过程中始终保持合适的泥浆量,对泥浆各性能参数进行不定期检测,以调整泥浆性能指标。根据地层的实际特点,合理控制回扩钻进速度,以利排渣。扩孔分3~5次完成,最后一次回扩需采用相应的挤扩式钻头,若回拖力和回扩扭矩较大,则需多回扩一次,以利孔壁成型和稳定。针对广东地区粉淤质土质的特点,实际操作时在泥浆混配系统中加入适量TERRA等稀释粉,该粉具有固化洞壁、钻杆、塑管等作用并能起到防止管材变形等功能。在钻进回扩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发现钻进时间、轴线角度、扭矩、顶拉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施工。

3.7回拖管材

HDPE管的管材连接要严格按电热熔施工要求施焊,回拖前应检查电热熔焊接质量,待焊接自然冷却、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拖管。在回拖管道过程中,密切注意孔内情况,钻机操作手应密切注意钻机回拖力、扭矩的变化。回拖应平稳、顺利,严禁蛮拖。管材要一次性拖入已成形的孔洞中,中途尽量避免停顿,以减小回拖的阻力。

四、拉管工艺的控制分析

4.1管线轨迹的设计

与其它管线不同,排水管道的重力流特征决定了其必须控制较小的坡度和标高误差,这对拉管的成孔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引导精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管线设计时,充分考虑引导实施的可行性;二是适当设置工作坑,确保入土角度和标高;三是增加测定频率,精确换算管位深度,每0.5m测定一次;四是尽量减少测定干扰,尽量选择在生产间隙、车辆较少的时间进行施工。采取以上措施后,纳管工程约10km的拉管段,标高偏差基本上控制在50mm以内,满足了排水工艺要求。

4.2成孔质量的控制

重力流排水管成孔的主要特征是有一定坡度的直线段、较小的误差以及不设曲线段,这是与其它管线的根本不同,也是施工难点所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开挖相当的入出土工作井,以设计坡度或较小的入出土角度控制出入土点;二是在无法做到图1所示的工作坑时,必须对出入口附近的少量管段进行二次排管并接顺至检查井,确保有效段管线的顺直及一定的坡度。

4.3沉降预防

施工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防沉降。由于回扩头的质量、大小不同,加之不良土质的影响,在水管的外边产生间隙是必然的,这种间隙在管径较大、埋深较浅的管段容易发生沉降,主要需要防止、控制的地方是穿越主要道路下的管段。在拉管施工中,2m以下的较小管段基本上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较浅的局部地方在一至两月以后有轻微下沉。为了杜绝在穿越道路时有下沉情况的发生,工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分多次完成扩管,这样可以尽可能消除土体受挠动后的变形;二是选择适于管径的刀头,尽量减小空隙;三是采取补救措施,对确定必须杜绝但有可能发生下沉的管段随管注浆。在这样的管段回拖管材时,外侧附带25~30mm的塑料注浆管,在完成拉管后封堵好井端管外缝隙,用注浆机注满水泥浆。这一措施对于短距离的管段简单可行,可有效杜绝路面下沉问题。

五、结语

非开挖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管线建设方法,最近几年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开挖铺管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在国际上非开挖技术的推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下管线施工科技含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发达国家非开挖技术的施工量有的已高达40%。笔者通过在某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污水纳管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它对于大规模推广该项技术在重力排水管施工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线工程;排水施工;钻孔导向;非开挖;拉管技术;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某工业区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涉及50多家企业,约2.8km长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管网及纳入城市排水管网的部分支管管网改造。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企业的道路影响,厂区内外的污水纳管工程广泛使用了非开挖拉管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前期调查

项目实施前,通过全面的调查,掌握拉管施工区域地表和地下地质情况,合理设计管线走向和进出洞口位置,在满足拉管施工控制需要的同时,注意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的需要。

拉管施工区域调查的内容包括:一是地下管线的探查,主要是通过查阅原始资料和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力求避开和避免损害既有管线;二是地质勘察,主要对管线位置的地下暗浜、既往回填、地下设施以及土质情况进行调查;三是地表障碍物调查,地表面可满足导航设备通过,具有实施控制的基本条件。

3.拉管施工技术要点

3.1导向孔轨迹的设计

导向孔是扩孔拉管的母线,也是最终形成的管线孔。与其它管线不同,重力管对于深度、坡度允许误差均有较严格的要求,施工难度大。因此,对于正在生产的厂区,管线设计既要考虑厂区的实际情况,又要满足施工的基本条件,以确保管线钻进时有较小的入土角度。根据综合设计和实际需要,工作井区间一般按100~200m的间距设置。当管线较深时,为保证入土角度,入土工作坑设计见图1。

3.2回拉力的计算及定向钻机的选择

定向钻根据穿越长度实际需要的回拉力进行选型,回拉力的计算参考2007年福建省工程建设标准《水平定向钻进管线铺设工程技术规程》,具体公式如下:

F拉=πLf[D2γ泥/4-dδ1(D-δ1)]+K粘πDL

式中:F拉——计算的拉力,kN;L——穿越长度,m;f——摩擦系数,f=0.1~0.3;

D——生产管直径,m;γ泥——泥浆密度,kg/m3;δ1——生产管壁厚,m;K粘——粘滞系数,K粘=0.01~0.03。

本项目采用国产DDW—350铺管钻机、马克3导向仪。另配功率为45kW的不停钻射流循环泥浆搅拌系统,可快速制备钻进用泥浆;操纵台全功能数字仪表显示,具有独立的液压锚桩系统。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发动机功率为200kW,最大推力/拉力为380kN,最大回转扭矩为18kN.m,输出轴转速为0~110r/min,泥浆系统功率为45kW,泥浆泵流量为320L/min,泥浆泵压力为10Mpa,角度为8°~20°。

3.3管材的选用

根据设计文件,管材选用HDPE管,该管具有如下特点:①高韧性,抗拉能力强,抗刮痕能力好;②采用热熔对接一体化连接,密封可靠,连接强度高于本身强度,适于拖拉;③可挠性能好,管道走向容易按照施工轨道进行改变;④快速裂纹传递抵抗能力好。

3.4泥浆的配制

采用聚合物加强性泥浆,由优质膨润土泥浆加少量聚合物制成。该配方中膨润土和聚合物添加量约占泥浆质量的2%。扩孔拖拉中采用同样比例的泥浆,造壁性能良好,和降低扭矩的效果明显,未发生塌陷等情况。

3.5导向孔的施工

根据测量定位的轴线,操作定向钻机水平钻进,路面上部采用控向仪等导航设备控制钻头的方向和深度,严格按设计轴线形成一条直径约为100mm的圆孔通道,孔道中心线即为所需铺设管道的中心线。开钻时采用轻压慢转,进人平直段采用轻压快转以保持钻具的导向性和稳定性。根据地层变化和钻进深度,适时调整钻进参数。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钻进过程中有无扭矩、钻压突变、泥浆漏失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施工。导向孔完成后,对工作坑入土口、接收坑出土口的标高和方位进行复核,确保按设计轴线成孔。

3.6扩孔

导向孔完成后,卸下起始杆和导向钻头,换回扩钻头进行回扩。回扩过程中始终保持合适的泥浆量,对泥浆各性能参数进行不定期检测,以调整泥浆性能指标。根据地层的实际特点,合理控制回扩钻进速度,以利排渣。扩孔分3~5次完成,最后一次回扩需采用相应的挤扩式钻头,若回拖力和回扩扭矩较大,则需多回扩一次,以利孔壁成型和稳定。针对广东地区粉淤质土质的特点,实际操作时在泥浆混配系统中加入适量TERRA等稀释粉,该粉具有固化洞壁、钻杆、塑管等作用并能起到防止管材变形等功能。在钻进回扩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发现钻进时间、轴线角度、扭矩、顶拉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施工。

3.7回拖管材

HDPE管的管材连接要严格按电热熔施工要求施焊,回拖前应检查电热熔焊接质量,待焊接自然冷却、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拖管。在回拖管道过程中,密切注意孔内情况,钻机操作手应密切注意钻机回拖力、扭矩的变化。回拖应平稳、顺利,严禁蛮拖。管材要一次性拖入已成形的孔洞中,中途尽量避免停顿,以减小回拖的阻力。

4.拉管工艺的控制分析

4.1管线轨迹的设计

与其它管线不同,排水管道的重力流特征决定了其必须控制较小的坡度和标高误差,这对拉管的成孔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引导精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管线设计时,充分考虑引导实施的可行性;二是适当设置工作坑,确保入土角度和标高;三是增加测定频率,精确换算管位深度,每0.5m测定一次;四是尽量减少测定干扰,尽量选择在生产间隙、车辆较少的时间进行施工。采取以上措施后,纳管工程约10km的拉管段,标高偏差基本上控制在50mm以内,满足了排水工艺要求。

4.2成孔质量的控制

重力流排水管成孔的主要特征是有一定坡度的直线段、较小的误差以及不设曲线段,这是与其它管线的根本不同,也是施工难点所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开挖相当的入出土工作井,以设计坡度或较小的入出土角度控制出入土点;二是在无法做到图1所示的工作坑时,必须对出入口附近的少量管段进行二次排管并接顺至检查井,确保有效段管线的顺直及一定的坡度。

4.3沉降预防

施工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防沉降。由于回扩头的质量、大小不同,加之不良土质的影响,在水管的外边产生间隙是必然的,这种间隙在管径较大、埋深较浅的管段容易发生沉降,主要需要防止、控制的地方是穿越主要道路下的管段。在拉管施工中,2m以下的较小管段基本上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较浅的局部地方在一至两月以后有轻微下沉。为了杜绝在穿越道路时有下沉情况的发生,工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分多次完成扩管,这样可以尽可能消除土体受挠动后的变形;二是选择适于管径的刀头,尽量减小空隙;三是采取补救措施,对确定必须杜绝但有可能发生下沉的管段随管注浆。在这样的管段回拖管材时,外侧附带25~30mm的塑料注浆管,在完成拉管后封堵好井端管外缝隙,用注浆机注满水泥浆。这一措施对于短距离的管段简单可行,可有效杜绝路面下沉问题。

5.结语

非开挖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管线建设方法,最近几年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开挖铺管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在国际上非开挖技术的推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下管线施工科技含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发达国家非开挖技术的施工量有的已高达40%。笔者通过在某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污水纳管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它对于大规模推广该项技术在重力排水管施工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型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S2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67

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是确保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也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包括《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从目前来看,各种新类型、新型号的拖拉机层出不穷,对于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新型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进行探讨。

1 全面开展新型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专项检查

为了加强新型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对辖区内的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开展检查。检查组应按照《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听取汇报、现场实地察看、抽查档案资料等方式,重点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培训任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和费用的收支等进行认真检查。农机管理部门要将拖拉机驾驶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培训机构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整改,努力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培训质量,以此来取得较好的培训成效。

2 进一步推进培训教学规范化

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各培训机构应该对档案管理员、校长、教练员、理论教员的岗位职责进行建立健全,建立起一系列的规章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练车管理制度等,坚持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强化教员的责任意识。无论是教练员,还是理论教员都应该持证上岗,坚持做到“谁教学、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教练员在出车之前,要注意维护保养教练机;培训记录上全部的签名都要严禁代签、做到实名制;值得注意的是,档案资料要及时归档,且完整、齐全,坚持做到1期1卷、1人1档;对各项制度和职责都要坚持执行,尤其是要重点落实资料归档、理论教学、业务公开、结业考试、资格审查、实践训练、培训学时等工作,确实做到位;要建立起统一的业务运转流程,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农业部所出台的拖拉机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从资料归档、核发证书、结业考试、业务公开、资格审查、实践训练、理论培训、培训报名等方面入手来让业务运转流程变得统一、顺畅。另外还要加强对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讲道德、讲形象、比技术,培养遵章守法、文明驾驶的良好习惯,确保教学培训质量。

3 进一步推进培训服务优质化

新型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的培训对象是农民机手,要坚持秉承“以学员为本”、“以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为原则来进一步推进培训服务优质化。做好宣传工作。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来进行宣传,及早告知培训时间安排及培训报名条件,便于广大学员能够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宣讲《农机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培训《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拖拉机机械性能、驾驶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了拖拉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不断总结培训经验和方式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理论与实践、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重视拖拉机驾驶操作实践,加强理论知识的宣讲;结合近年来在省内、外发生的拖拉机安全事故案例,逐一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通报了公安农机联合执法中查处的农机违法行为,促进机手保安全、防事故思想的形成;培训安排要方便学员。为了避免学员往返奔波,无论是培训报名,还是考试报名,亦或者领取驾驶证,都要为学员提供一条龙服务;培训的时间要尽量要选择在农闲时间,并且安排固定时间节点,以便能够让广大学员自主选择相应时间。而培训地点也要秉承“就近就地培训”的原则,要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学员居住地相对集中的星级合作社、中心村组、乡镇等处;培训方式要创新。在理论授课时,教员要多采用对照实物、模型、挂图等方式来直观明了地对广大学员进行讲解;在实践训练时,要仔细分解操作要领,编成口诀,方便学员记忆。

参考文献

[1]黄春福.关于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与考试的思考[J].福建农机.2013(1):120-124.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改善与创新,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由于具有抗裂性好,刚度大、节省材料及减小自重等方面的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施工难度大、安全性低等方面的缺陷。因此,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建筑预应力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难点,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为64000平方米,地上25层,地下2层,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设计要求,地下基础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屋面层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结构。地下室为停车库,采用¢15.24预应力钢绞线,锚具为I级,混凝土强度为C40。

2 施工难点

由于建筑基础底板层预应力筋的体量较大且间距较小,加上板带部位的预应力筋数量较多,以及基础底板厚度较大,因此预应力筋的施工顺序、张拉端的安装等方面成为了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在工程中有些预应力筋的长度达到了45m,因此,预应力筋的线形控制也是施工中技术难点。

3 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3.1 预应力钢筋加工和穿束

3.1.1钢绞线下料

按照设计的长度切割好预应力筋,待下料完成后,应开始固定端锚具的制作与加工,加工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需要按照以下公式进行预应力筋下料。

两端张拉: L=L0+2(L1+L2+L3+100)

单端张拉: L=L0+L1+L2+L3+L4+100

在上式中:L0为孔道曲线长度;L1为工作锚厚度;L2为千斤顶长度;L3 为工具锚厚度;L4为挤压锚长度;L1+L2+L3+L4+100取1000mm。

3.1.2预应力筋穿束

长度大于40m的预应力钢绞线下料以后,接着进行编束钢绞线工作,在钢绞线编束时需要按照图纸上钢绞线编束的要求进行,同时要理顺钢绞线,确保钢绞线松邦的一致性,同一束钢绞线内不能扭转,并采用20号铁丝按1~1.5m的距离进行绑扎,以确保预应力筋穿束的质量。

3.2 混凝土构件制作、孔道预留

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波纹管一般采用镀锌波纹金属管,并根据施工要求对波纹管进行加工,制作成曲线、折线等各类孔道。首先,按照管道的设计曲线确定各个管道的有关数据,其次,按照设计要求将管道绑扎在定位网片上,将钢筋卡子焊接在箍筋上,箍筋下面垫好垫块,各个卡子间距应≤600mm,波纹管连接接头应该采用大一号的同型波纹管,搭接长度≥200mm,并利用密封胶带进行封口;在进行波纹管安装时,应尽量避免反复弯曲,防止管壁开裂,同时焊接钢筋时应控制与波纹管之间的间距,以免烧伤镀锌波纹金属管壁;波纹管安装完毕后,应对波纹管外壁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波纹管的质量。

3.3 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尽量确保振捣棒与预应力波纹管、预应力筋及灌浆孔和排气孔组件发生碰撞,以预防止波纹管受到破坏,从而造成水泥浆进入预应力孔道内。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后,需要对张拉端的模板进行拆除,并对张拉端锚垫板处的混凝土进行清理,以便于锚具安装顺利开展,为预应力筋张拉做好准备。

3.4 预应力筋张拉

(1)张拉设备的选择。本工程千斤顶采用 YDC240型,高压油泵采用YCW150型。在使用张拉前需要进行标定,同时按照报告换算出张拉力的油表读数,以采用油表读数进行张拉的控制。

(2)张拉控制。在进行张拉控制时,按设计要求,其张拉应力应控制为1302MPa,每根张拉力应控制为182.3kN。

(3)张拉程序。根据设计要求,张拉时一般的程序为:O10% 20%σcon100%σcon锚固。主要是从三层开始按照顺序张拉到屋面,每层的张拉时需要按照结构一边向另一边的顺序进行张拉。

(4)预应力筋伸长值。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需要进行应力控制和伸长值测量控制。本工程在张拉之前应进行试张拉,以实施摩擦损失系数的测试,再按照测试结果计算张拉力及计算伸长值。要确保张拉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控制在+6%以内,如果偏差值大于+6%,应立即停止张拉操作,并查明原因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张拉。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FP为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KN);AP为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为预应力筋的长度(m);ES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l为预应力筋长度。

(5)张拉记录。在进行预应力筋张拉时,需要做好现场的记录工作。不仅要记录好伸长值数据,而且要对预应力筋断丝、断束及破损等情况进行记录,如果在记录中发生严重问题,需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与协调,以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3.5 孔道灌浆

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应对预应力孔道进行灌浆。孔道灌浆作为有粘结预应力施工中重点工序,在进行压浆之前,需要严格检查压浆机的质量,确保达标后方可采用压浆机进行管内注压清水,以冲洗干净管道,管道冲洗完成才能进行孔道压浆。在进行预应力孔道灌浆过程中,要采用泵送的方式将水泥浆灌到孔道当中。在纯水泥浆配制时,应采用标号为 42.5的硅酸盐水泥进行配制,水灰比控制在0.4~0.5,加5%的减水剂。同时,要确保一次性完成每一道孔道灌浆,中途不能中断,在灌浆中喷嘴要紧贴关键孔,以避免有空气进入而产生气泡,压浆时间以另一端冒浆浓度达到设计要求为宜。

4 施工中注意事项

(1)施工设备机具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校验。在进行预应力筋张拉时,如果遇到预应力筋张拉时出现连续断裂;千斤顶油封损坏;油压表指针不能正常工作;初期张拉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异过等问题时,要及进分析原因并进行重新校验。

(2)在拆除钢绞线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安全,防止线头弹伤施工人员。牵引开盘操作人员应集中精力,确保抛出的弧度适宜,如果碰到有意外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止钢绞线工作。在进行钢绞线切割时,要确保两端要有人操作,以防止断头伤到施工人员,切割钢绞线宜采用砂轮锯切割,不能氧气切割或者电弧切割。另外,张拉时,操作人员应站在梁板的侧面,不能正对预应力筋张拉方向。

(3)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先要检查隐蔽工程,看是否存在波纹管破损,套管接头鼓包,预结力筋束的最高点、最低点满足设计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检查张拉端和固定端安装是否合理,张拉端外露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做好检查记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项目通过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提高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效率,而且又确保了施工质量。而作为技术人员,需要善于总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一些注意事项,以便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以后的建筑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振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1 拖拉机驾驶培训的发展背景

从2004年农业部第41号部长令实施至今,拖拉机驾驶培训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以我在开原农业学校多年的拖拉机教学经历分析,拖拉机驾驶培训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发生显著变化。

1.1 教学主体发生改变

以我所在的农业学校为例,拖拉机驾驶培训原来多以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开展农机学校或农业机械化操作培训班的模式进行,其它一些机构没有进行培训班的参与。自从管理办法实施后,拖拉机驾驶培训班可以引入更多的办学主体,驾驶培训以社会化的办学模式为主,农机主管部门不能举办相应的驾驶培训班。在这一市场化、社会化的操作过程中,我校就是以此为契机,开展办学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进一步引入社会资金,以单位的形式申请驾驶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还有利于形成驾驶培训竞争市场效力的出现。

1.2 培训对象与培训目标发生改变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以往拖拉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指农村的拖拉机手,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变形拖拉机越来越受到农村道路运输的重视,拖拉机不仅可以应用到农业机械化建设中,还可以专门从事道路运输,因此,很多培训学员参加拖拉机驾驶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道路运输工作。不仅如此,培训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过去培训模式中结构、原理以及使用是拖拉机培训的关键,这在教学过程中属于理论教学的范畴。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拖拉机培训主要以驾驶技术为基础,再加上交通法规、机械保养等目标,虽然是以技能培训为主,但理论培训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

2 拖拉机驾驶培训技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培训主体独立性较弱

目前,辽宁全省共计约有100余家农业学校,其中像我单位这样拥有拖拉机驾驶培训资格的约有80余家。但是,这80余家拥有拖拉机驾驶培训资格的学多数还是归属于农业学校管辖,一些相对独立的拖拉机培训学校很多教职工也是农机学校的原有成员,在培训管理上较为混乱。虽然,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农机校要与驾校进行分离,但由于监管的空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拖拉机驾校管理仍然等同于农机校管理,培训主体意识较为淡薄,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部分拖拉机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自主性的限制,只能先以理论为主,延伸理论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进行讲解。

2.2 培训师资知识性较低

以我校为例,由于很多现任老师大多数毕业年份较早,很多知识已经老化,并且,在教学手段上过于单一,不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学校在教学上倡导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从而进一步增强培训教学水平,提升培训质量。但是,由于部分现任教师教学认知的缺乏,很多教学方法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应用。此外,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员对维修保养知识学习热情不高,通过了解发现,由于很多大中型拖拉机厂商目前已经全面实现“售后三包”服务,很多保养知识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操作需求,由于年龄、学历的限制,部分学员在学习完基本的保养知识后,没有再对操作性进行深入学习。

2.3 培训设备科学性不高

在很多的教学模式中,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显得授课形式过于无聊,就算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但驾驶技术作为一项实用性操作技术,应当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提升学员的综合技能。以笔者所在的开原地区为例,本地区很多拖拉机培训专业未能进行新机型的应用,在培训的过程中甚至应用很多当地已经不再使用的老机型,这就造成学员在完成培训后无法适应新机型的要求更不上拖拉机驾驶培训新形势、新要求。

3 进一步完善拖拉机驾驶培训技术具体对策

3.1 提升教学质量

根据上级农机主管部门的要求,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需要与传统的农机校分开,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操作模式进行独立的驾驶培训模式,驾驶培训学习与培训老师之间实行双向选择的培训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结构合理、业务水平强、技术成熟应当成为一名合格的拖拉机培训老师的基础技能。我们教师可以在定期对相关培训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并使得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得到扩充。

3.2 开展灵活教学

由于拖拉机学院普遍存在学历水平较低、年龄较大的特点,针对这一共同点,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调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开展示教形式、多媒体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趣味性。由于一些学员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可以尽量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多开展一些实际的技能教学实践。在培训时间上,可以以全日制与学时制相互结合的方式,对一些私人事务较忙的学员可以开展学时制教学,保证其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3 完善培训手段

我校对拖拉机驾驶培训专业较为重视,在以往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条件、硬件设施以及相关道路驾驶模拟设施等均进行了配套与更新。在这一标准下,我们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自我,增强培训手段的多元化,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的操作难度、不同的操作需求等制定出详实的培训计划,在充分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对学员的疑问进行解答,对教学难点与教学漏洞进行排查与补充,从而最终使得学员真正掌握拖拉机驾驶技术。

参考文献

[1]华文宏.浅谈拖拉机驾驶培训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07:15-16.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树型”理论;学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2-0063-05

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发表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开展了丰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其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仍还存在诸多缺陷,甚至于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许多争议。这就需要理论学界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继续补充完善这一理论。

一、国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论述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划时代的文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Core Compo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正式确立了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的地位。其主要观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也被世人广泛接受和传播。该文也成为《哈佛商业评论》历史上所有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当时该文发表的时候,国外的企业战略领域正面临着信心危机。一些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被解散或大幅度精简人员,一些管理咨询公司倾向于加强企业的作业改进。一时间企业重组、组织转型、流程再造等充斥企业,而以往被重视的战略规划被弃之不用。因为实际收效甚微,所以战略规划给人一种“听起来激动、做起来没用”的印象。一些公司的领导人往往都会决定宏伟目标,但往往又被“现实的考验”挫掉了锐气。实践中,企业不断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传统的战略与组织理论虽然能对发现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但不能完全回答和解释这些问题。传统理论虽然能对相对的竞争优势提供追踪比较的工具,但对如何培养和建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却阐述甚少。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为代表的一批战略管理学家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使得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结合,为企业发展长期竞争优势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持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是“关于工作的组织和价值的传递”,“核心竞争力是交流、介入和跨越组织边界的深入工作,它涉及许多层次上的人员和所有的职能”。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能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例如,摩托罗拉的快速生产周期核心竞争力就是建立在许多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的,如同一条生产线的产品规格尽量相同的设计原则、弹性制造、高明的定单系统、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等。联存快递公司在路线规划和投送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条码技术、无线通讯、网络管理和线性规划等集合而成的。这种集合正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核心竞争力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与各个组织知识的总和。

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通过学习和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企业就可能尽早地发现产品趋势和市场机会,因而,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与核心竞争力紧密联系的,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进一步描述核心竞争力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树型”理论,见图1。将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是树干和主枝,业务单位是分枝,树叶和花果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里面的知识、技能或它们的集合,尤其是如何协调纷繁复杂的生产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潮流。例如Honda的发动机是核心产品,它建立在Honda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发动机又是Honda的最终产品汽车和摩托车的核心。总之,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物质载体。基于上述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只有在核心竞争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著述,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向未来多种市场的潜在通道。核心竞争力犹如一个“技能源”,通过其发散作用,将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产品。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重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成像扫描仪,传真机等20多个市场领域。

二是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看重的价值。那些能够使企业为用户提供根本性好处的技能,才能称得上是核心竞争力。区别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它给用户的好处是核心的还是非核心的。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技能称之为核心竞争力,而它处理与经销商的能力就不是核心竞争力。

三是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就是竞争者难以模仿的,如果它是个别技术及生产技能的复杂组合,它将是不易掌握的。竞争对手可能获得构成核心竞争力

的一部分技术,但它会发现复制或多或少的内部协调及学习的综合模式更加困难。正因如此,传动系统确实是本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却不是福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因此不易被人轻易占有、转移或模仿。任何企业都不能靠简单模仿其他企业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应靠自身的不断学习、创造乃至在市场竞争中的磨练,才能建立和强化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自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后,国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学术流派与观点。他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是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有学者将之归纳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一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观点,当然这些观点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结果,各有侧重点和优缺点。

国外学者的学术论点相互渗透、相互印证,各自从不同侧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似乎每一种观点都难以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给出精确的令人信服的界定。就连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论文中也没有给出一个前后一贯的定义式的说法。他们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协调性的整合能力,但在举例过程中却以核心技术指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他们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超越不同SBUS(战略事业单位)的产品技术能力,是对传统SBUS组织结构的一种反动。他们常常以简单的融合代替必要的逻辑,缺乏规范理论应有的论证严密性,因此只能称为是一种非正规的理论(杨浩、戴月明,2000)。丹麦学者尼古莱・福斯也有针对性地指出,“企业能力理论研究人员甚至在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不能取得一致意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相当成熟的……企业契约相比,仅仅是崭露头脚和刚刚起步。”

二、国内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论述

国内学者对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研究较早的应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研究员。其著作《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研究报告《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9年)。他认为,核心竞争力通常是指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不可竞争)和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优势因素,核心竞争力往往是难以直接比较和难以进行直接计量的。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否则就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但未必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力中最具长远的和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通常存在于竞争力的“知识”层面的最里层。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核心理念。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领导人做出重大决策、处理重大问题、进行组织沟通所具有的独特观念和技巧,并且能够转化为整个企业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行为,成为企业生命体的核心元素或“全息基因”。也就是说,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理念,而且是“企业的核心理念”。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综合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方可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见图2。

国内其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成果,参见表2。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局限及其展望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企业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虽然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它还存在许多缺陷,甚至于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许多争议。

国内学者提出核心竞争力理论至少存在三种局限性:一是企业规模的局限,因为它是以某行业全球前列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二是市场背景的局限性,该理论来自和服务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三是行业的局限。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主要是在分析电子和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基础之上而提炼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从他们对核心竞争力下的定义和对事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技术与核心产品的偏爱程度。实际上,不同的行业企业对其生产经营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要求,也表现出不同的市场特征,而且不同的行业企业致力于学习的领域和方向也不尽相同。以机械工程为主的行业可能重视生产与作业流程的改进,生物医学行业注重研发和创新,而金融行业则更加重视业务创新、风险控制。

实事求是地讲,核心竞争力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不仅有效地回答了同行业间不同企业的绩效差异,而且也解释了不同行业间的不同企业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理论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建立一套由概念、命题和定理组成更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在对核心竞争力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应该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应用于更为广阔的管理领域中,如金融企业的管理。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桥梁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188-01

引言: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其具有能充分利用材料的高强度性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裂缝,减轻结构自重,增大桥梁跨径,刚度大,行车舒适等优点,在公路桥梁施工上得到普遍的应用。

一、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1、预应力技术在受弯构件中的应用

由于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施工也比较简单,因此采用碳纤维片材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加固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在对受弯构件进行加固前结构已存在初始内力,混凝土已具有初始的压应变和拉应变,因此当受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受弯构件达到了极限承载力。

2、预应力技术在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道路桥梁加固一般是通过对构件的补强和对结构性能的改善来恢复或提高现有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的高要求。然而,实际上卸载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加固施工时混凝土的初始应变。此时可预先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使受压区产生拉应力,受拉区产生压应力,减小构件在初弯矩作用下的拉应变和压应变,以提高在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应变增量和加固钢筋的应力,使加固钢筋得到充分发挥。

3、预应力技术在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的应用

多跨连续梁有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一般在支座处为负弯矩,跨中为正弯矩。当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加固处理。跨中正弯矩区抗弯承载力不满足时,可用粘贴碳纤维的方法进行加固,施工相对比较容易,其主要的原因是所加纵筋锚固的问题不宜解决。随着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预应力张拉施工,因其工艺相对较复杂,要求预应力结构施工的专业性强,在实际施工中存在诸多质量问题。

二、在公路桥梁施工常见的预应力张拉问题

1、预应力钢筋张拉伸长量不足

主要原因:预留管道不顺直,致使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内壁的摩擦阻力增加,虽然控制张拉应力未发生改变,但是因预应力钢筋的平均张拉应力降低,而导致伸长量不足;所取预应力钢筋的实际弹性模量与理论计算伸长量时所采用的弹性模量数据有一定的差异。

2、管道堵塞预应力钢筋无法穿入

堵管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波纹管出现堵塞的现象。堵管会容易导致后期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无法通过或张拉预应力时钢绞线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值相差很大,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既影响了施工工期,又耗费了人力。引起堵管的主要原因:由于管道接头处理不好、管壁有小孔或在振捣混泥土时不注意波纹管振漏,在浇筑混泥土时产生漏浆现象,而漏入管道的砂浆或水泥浆粘固,造成波纹管堵塞;在穿入钢筋时,端头将波纹管接头处管壁刺破产生卷曲。

3、预应力损失过大

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原因与施工工艺、材料性能及环境影响有关。但是由于有的施工不够规范,致使实际施工状况与原估算的应力损失的施工情况不完全相符,导致实际预应力损失大于原估算值。预应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不严格;张拉龄期过早;如今梁的预制较多采用早强剂或增强混泥土的级配强度,梁体浇筑的4~5天后混泥土强度就能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有时甚至超过9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对龄期未作明确要求,因此,梁体混泥土浇筑4~5天后就开始出现张拉。砂的级配不规范:先张法张拉施工采用砂箱法放张工艺时,如果选用的砂级配不规范,砂的空隙率大,张拉后砂箱因压缩引起预应力损失偏大。

三、预应力相关问题解决措施

1、预应力钢筋张拉伸长量不足的防治措施

在预埋预应力钢筋管道时,对每个坐标位置都严格按照设计数据准确定位并固定牢靠,使整体管道线形保持圆滑顺直,尤其是禁止有由施工而造成的局部弯曲,在浇筑混泥土前务必经过认真的检查后才可实施施工,并在进行混泥土浇筑振捣时要特别注意,振捣棒不能直接碰撞管道,避免预应力管道发生偏移。

在计算预应力钢筋张拉的理论伸长量时,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要通过试验取得实际数据。

2、管道堵塞问题的解决措施

遇到管道堵塞问题时,首先应根据预应力筋坐标曲线,标注漏浆孔管道堵塞的准确位置,且避开梁的主筋位置,采用冲击钻进行缓慢开孔,以清除波纹管中的水泥浆块,使钢绞线能顺利穿过波纹管并能够自由伸缩。其次待张拉结束后用高等级微膨胀混凝土封堵孔洞。

3、预应力过大解决措施

首先,加强对预应力材料的检验和各工序的质量控制。其次,严格控制梁体中混凝土的龄期,在梁体开始张拉前,除了对梁体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外,还需对梁体混泥土龄期也进行控制,避免过早张拉。再次,在进行设计时就强制规定龄期必须达到10天以上才可进行张拉,以免因减少混凝土收缩和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梁体反拱度过大。最后,采用级配良好的石英砂。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拖拉机驾驶;强化培训;对策

拖拉机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可缺少的动力机械。但是,目前许多山区的拖拉机用户,由于受经济因素制约,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培训,驾驶技术水平低,作业能力差,经济效益低。因此,强化山区拖拉机驾驶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为了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维护农民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山区农机化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乡镇农机管理员应走出办公室,主动走进农村,接触农户,走村进户宣传农机知识,达到熟农民、知农情、转农经,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山区人民了解、关心和支持农机。要通过试验、示范所取得的节本增收实效,让农民自觉自愿接受农机新技术,充分认识到农机技术推广应用是农业增长增收的关键,从而达到农机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目的[1-2]。

2上门服务,无偿培训

为了加快农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速度,改变山区落后的面貌,农机部门应安排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到山区上门无偿培训。培训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山区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3把“治穷”与“治愚”结合起来,扶技又扶志

山区人民群众一般抱有“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既坚持技能培训,提高学员技术水平,施治本之策,坚持精神扶持教育。只有解决精神上的落后,才能让山区人民有信心解除农业技能上的落后。要使山区的广大农户真正做到保证拖拉机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驾驶员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技术状态不良、拖拉机功率不足、机械阻力大、作业期间故障多、排除故障耽误时间长是目前山区拖拉机利用率低下和使用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宣传,让山区农户自己严格执行机务规章制度,认真进行技术维护,保证拖拉机的技术状态。让他们认识到拖拉机的技术维护和保养是前提,妥善保管是基础,正确操作是保证。针对当地风俗习惯、人文地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采用走访谈心与学员交朋友,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振奋精神,从而使他们真正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闯敢干、开拓创新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3]。

4严格实施培训计划

保证培训质量是搞好拖拉机技能培训的关键,是农机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质量树信誉,以信誉促进农机化发展,面对学员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的状况,农机部门在培训全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教学,严格组织实施[4]。

4.1把好理论教学关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来确保理论教学质量,讲授中精心选材、细致构思,用语言、动作、表情、板书、教具等一整套技巧,鱼贯展开,步步深入。理论联系实际,因人、因情而宜,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边理论讲授边实物讲解,让学员深刻地、直观地接受知识。

4.2把好驾驶训练关

在驾驶训练中,教师向学员提供规范动作,学员在教师指导下,尽快做到手、脚、眼、耳等各器官协调配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领会车体意识、车速意识、空间意识及控制拖拉机的能力。一是场地驾驶训练。熟悉拖拉机的操纵结构,车辆的起动、起步、换档、方向运用、停车、倒车等基本技能。教练员不仅做好操作示范,还要讲解动作要领,把复杂的动作分解为局部动作,逐步突破,再连贯练习。合理安排练习次数及时间,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二是道路驾驶训练。遵循先一般道路,再复杂道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训练中有的放矢地培养学员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断开拓视野,放松情绪,做到轻松自如,看远顾近。禁止学员互相比车速,盲目开快车的不良倾向,培训学员养成谨慎驾驶的作风。根据路面情况,正确使用制动、油门、保持车速平稳。熟练掌握会车、让车、超车、转弯、调头、倒车等要领。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过傍山险路、河滩、浸水道等复杂道路驾驶。三是拖拉机驾驶员不但要会运输作业,还必须掌握过硬的田间作业技术。为使学员尽快适应田间作业和掌握某些特殊技巧,通过在场地上划线、竖杆、造弯、造埂、造障碍等形式,突出重点训练。由于拖拉机的振动及田间复杂的环境状况,指导学员放松身体操作,以适应长时间的田间作业,同时严格要求学员遵守操作规范,注意行走路线、耕耙方法、档位的选择、油门的大小,正确过田埂、走四角。

5参考文献

[1]王宗兰.提高农机监管能力的几点措施[j].云南农业,2010(2):46-47.

[2] 叶茱剑,姚晓兵,腾斌.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j].中国农机化,2007(4):8-9.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拖拉机驾驶;强化培训;对策

拖拉机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可缺少的动力机械。但是,目前许多山区的拖拉机用户,由于受经济因素制约,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培训,驾驶技术水平低,作业能力差,经济效益低。因此,强化山区拖拉机驾驶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为了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维护农民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山区农机化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乡镇农机管理员应走出办公室,主动走进农村,接触农户,走村进户宣传农机知识,达到熟农民、知农情、转农经,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山区人民了解、关心和支持农机。要通过试验、示范所取得的节本增收实效,让农民自觉自愿接受农机新技术,充分认识到农机技术推广应用是农业增长增收的关键,从而达到农机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目的[1-2]。

2上门服务,无偿培训

为了加快农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速度,改变山区落后的面貌,农机部门应安排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到山区上门无偿培训。培训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山区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3把“治穷”与“治愚”结合起来,扶技又扶志

山区人民群众一般抱有“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既坚持技能培训,提高学员技术水平,施治本之策,坚持精神扶持教育。只有解决精神上的落后,才能让山区人民有信心解除农业技能上的落后。要使山区的广大农户真正做到保证拖拉机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驾驶员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技术状态不良、拖拉机功率不足、机械阻力大、作业期间故障多、排除故障耽误时间长是目前山区拖拉机利用率低下和使用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宣传,让山区农户自己严格执行机务规章制度,认真进行技术维护,保证拖拉机的技术状态。让他们认识到拖拉机的技术维护和保养是前提,妥善保管是基础,正确操作是保证。针对当地风俗习惯、人文地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采用走访谈心与学员交朋友,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振奋精神,从而使他们真正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闯敢干、开拓创新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3]。

4严格实施培训计划

保证培训质量是搞好拖拉机技能培训的关键,是农机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质量树信誉,以信誉促进农机化发展,面对学员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的状况,农机部门在培训全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教学,严格组织实施[4]。

4.1把好理论教学关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来确保理论教学质量,讲授中精心选材、细致构思,用语言、动作、表情、板书、教具等一整套技巧,鱼贯展开,步步深入。理论联系实际,因人、因情而宜,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边理论讲授边实物讲解,让学员深刻地、直观地接受知识。

4.2把好驾驶训练关

在驾驶训练中,教师向学员提供规范动作,学员在教师指导下,尽快做到手、脚、眼、耳等各器官协调配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领会车体意识、车速意识、空间意识及控制拖拉机的能力。一是场地驾驶训练。熟悉拖拉机的操纵结构,车辆的起动、起步、换档、方向运用、停车、倒车等基本技能。教练员不仅做好操作示范,还要讲解动作要领,把复杂的动作分解为局部动作,逐步突破,再连贯练习。合理安排练习次数及时间,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二是道路驾驶训练。遵循先一般道路,再复杂道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训练中有的放矢地培养学员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断开拓视野,放松情绪,做到轻松自如,看远顾近。禁止学员互相比车速,盲目开快车的不良倾向,培训学员养成谨慎驾驶的作风。根据路面情况,正确使用制动、油门、保持车速平稳。熟练掌握会车、让车、超车、转弯、调头、倒车等要领。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过傍山险路、河滩、浸水道等复杂道路驾驶。三是拖拉机驾驶员不但要会运输作业,还必须掌握过硬的田间作业技术。为使学员尽快适应田间作业和掌握某些特殊技巧,通过在场地上划线、竖杆、造弯、造埂、造障碍等形式,突出重点训练。由于拖拉机的振动及田间复杂的环境状况,指导学员放松身体操作,以适应长时间的田间作业,同时严格要求学员遵守操作规范,注意行走路线、耕耙方法、档位的选择、油门的大小,正确过田埂、走四角。

5参考文献

[1]王宗兰.提高农机监管能力的几点措施[j].云南农业,2010(2):46-47.

[2] 叶茱剑,姚晓兵,腾斌.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j].中国农机化,2007(4):8-9.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技术管理 设计 科研 施工

Abstract: the large span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the complex technology, hi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tent, in home not mature experience, quality and efficient complete large span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sign research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某独立特大桥主桥长1476.0m,桥跨布置为3×67.5+72.5+926+72.5+3×67.5米九跨连续半漂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主跨跨径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二位。边跨为PK断面混凝土箱梁,中跨为PK断面钢箱梁,钢-混结合面设在中跨距索塔中心线12.5m处。边跨范围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单侧预应力混凝土(PC)箱梁总长287.5m,其中12.5m系伸入主跨梁段长度,其余901m均采用钢箱梁。

一、某独立特大桥十大技术难点

某独立特大桥其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大桥建设面临众多技术难点和建设世界级超大跨径桥梁的客观挑战。某独立特大桥关键技术在于:

1、大直径长嵌岩桩施工技术

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

3、超高砼索塔施工技术

4、主桥边跨PC宽箱梁砼防裂、耐久及施工技术

5、钢砼结合段箱梁安全、可靠、耐久性及其施工

6、超重钢箱梁安装施工

7、超长斜拉索施工

8、钢锚箱安装

9、超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

10、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

二、技术管理

(1)以设计为“龙头”,强强合作联合设计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某独立特大桥技术难度和技术含量远高于其它桥梁,在设计和施工上有许多国内外现行规范不能涵盖的内容,为了将大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某独立特大桥设计工作中采取联合体设计、双院制审查咨询、行业主管部门省-交通厅召开专家会审查批准模式,充分发挥了国内设计院强大资源,强强合作、联合设计技术攻关作用。

(2)利用国外技术进行某独立特大桥施工图技术咨询

为了保证桥梁结构的质量,结构受力合理,易于加工制造和架设施工,特别是保证细部构造的合理性和受力均匀,充分利用了具有国外特大型桥梁建设经验的日本某咨询单位进行某独立特大桥施工图技术咨询审查,通过国外设计标准进一步验证桥梁结构钢混结合段、钢箱梁、钢桥面板等的安全性以及细部构造的合理性,确保将某独立特大桥建成为世界级桥梁。

(3)对关键技术通过技术设计进一步分析、研究、论证

某独立特大桥为混合梁斜拉桥,为进一步掌握关键、重点部位的受力传递机理和受力状态,本桥设计阶段增加了主梁钢-混结合段结构型式研究、斜拉索钢箱梁端锚固方式研究、斜拉索混凝土梁端锚固方式研究、索塔锚固区结构型式研究、索塔外形及断面型式研究、拉索类型研究工作。经从结构构造、传力机理、刚度过渡、施工及经济性等方面综合比较,通过技术设计解决了某独立特大桥关键、重大技术问题,为后期的设计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4)依靠专家力量,安全优质高效建设某独立特大桥

公司成立由国内知名桥梁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组,对设计施工中的重大技术方案、关键技术难题、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运用等开展技术咨询,为本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为业主提供了决策依据,负责了技术咨询和审查工作,把好了大桥质量关、技术关、进度关、安全关、环保关。

成立专家顾问组,对于某独立特大桥项目公司来说,在加强技术指导,提升技术水平,扩充技术实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在专家顾问委员组的指引下,某独立特大桥的技术、质量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建设能力得到了有效加强。

(5)“以创新大纲和科研大纲”为核心,设计和科研试验同步开展

结合大桥设计、施工的特点和关键技术问题,工程前期就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五类16项(4项创新课题和12项科研课题科研)试验工作大纲,涉及结构、材料、气象、地质等多个研究领域,有计划地相继开展了《主桥基础桩基承载力试验研究》、《桥址风速观测及风参数研究》、《主桥结构抗风性能试验研究》、《超长斜拉索振动特性及减振措施研究》、《超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边跨PC宽箱梁耐久性能试验研究》、《超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及桥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等专题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通过对钢混结合段、边跨PC宽箱梁等进行传力机理,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有力地确保了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建成。

(6)组织专家积极开展施工技术方案论证

某独立特大桥面临许多技术难题和不确定因素,在技术方案上,积极依托专家论证技术方案,采取第三方复核和设计院复核方法,将施工方案和设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施工方案更能体现设计意图和设计思路,先后完成了《大直径长嵌岩桩施工方案》、《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承台施工方案》、《承台有底钢围堰施工方案》、《索塔下横梁施工方案》、《主桥钢箱梁及斜拉索施工方案》、《主桥钢箱梁合龙方案》等技术方案论证,有力地保证了现场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小结

设计、科研与施工互相依赖、密不可分,如何将众多设计、科研及施工单位揉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其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大桥建设服务是本桥设计、科研、技术管理的关键点和难点。为此,某独立特大桥技术管理坚持一个中心和一个核心的思路进行管理,一个中心就是以大桥公司为中心,核心就是技术为核心,积极处理设计、科研和施工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条件下,通过设计、科研调度会等形式,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工作进度。

首先是设计与科研的关系,首先根据规范和经验拟定基本的构造尺寸制作模型供科研试验,如风参数观测、桩基承载力试验、全桥气弹模型试验、钢混结合段耐久性及安全性试验等,待试验完成后再根据试验结果对结构模型和尺寸做优化调整,在此期间管理的重点是保证科研的时效性,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完成科研工作,并增加科研中间成果提交阶段,以保证科研和设计的同步性。

其次就是科研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关系,由于各科研试验目的、内容侧重点不同,某独立特大桥许多科研课题相互交叉,需要各单位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如钢混结合段耐久性能及安全性试验研究与钢混结合段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

最后,施工单位和设计、科研之间的关系,施工是桥梁建设的主体,是科研、设计成果的执行者,科研和设计需紧紧围绕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安全和质量进行设计和科研工作。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本文阐述了桥梁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技术的孔道预设、穿束、张拉及压浆等主要环节,并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预应力 桥梁施工 应用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也使预应力技术成为桥梁施工领域最热门的一门学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张拉方法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等要求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与先张法相比,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体现于后张法可实现曲线配筋,张拉平台简单,现场施工便捷等等,适应于大型现浇混凝土结构。但后张法在桥梁施工中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对施工各个环节如管道布设精度、张拉力控制油表读数等质量控制要求较高。

一、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工序流程

1、预应力孔道布设工序

作为施工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孔道布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过程的成功与否。当前后张法预应力管道一般采用塑料波纹管。管道直径,一般需要比预应力束的外径大12mm左右。预应力管道采用井字形钢筋架或U型钢筋定位,直线定位筋间距不大于50cm,曲线定位筋间距不大于25cm,管道必须按设计要求布置,并保证其线形平顺,曲线顺畅,确保预应力束的顺利通过,波纹管接头可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连接,并用胶带缠紧,以避免接头漏浆。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发生由于钢筋焊接等操作而导致的波纹管破损情况,若出现波纹管破损,应当及时的进行修护。混凝土振捣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振捣波纹管,以防止波纹管被破坏,同时不能使波纹管位置发生偏离,尤其要控避免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上浮的现象。

2、预应力束下料、穿束工序

预应力钢绞线下料一般采用切割机或砂轮锯进行切割,严禁采用氧割或电焊割,下料长度应根据张拉工作长度来定,并一次对钢绞线进行编号。预应力穿束可采用先穿或后穿:先穿即在混凝土浇筑前穿束,后穿即混凝土浇筑后再穿束。一般短束采用先穿,长束采用后穿。钢绞线可单根穿也可成股或成束穿,成股或成束钢绞线时应使钢绞线相互平行,不应交叉或单股突出,穿束端顺成圆弧形,以便于穿束,且钢束不会破坏管道。

3、预应力张拉工序

预应力张拉前,必须先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张拉设备必须是同一型号并配套标定,配套使用,禁止将不同的张拉设备混用,即要求千斤顶、压力表、油泵必须配套使用。张拉油表读数应根据张拉分级和标定回归方程计算,现场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时采应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力(油表读数)控制为主,以伸长量作为校核,伸长量与理论值偏差超过6%时,应作分析并找出原因,解决后继续张拉。张拉顺序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一般原则为先长束后短束,均匀对称张拉。张拉过程中,严格控制压力表读数和张拉(进油)速度,同时两端张拉力必须同步增长,技术员必须对张拉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填写好张拉记录。

4、预应力管道压浆和封锚工序

预应力管道压浆施工应紧随张拉完成后进行。预应力管道压浆一般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料应提前做好配合比试验,强度不小于主体梁强度,且压浆料应有较好的流动性(水泥浆稠度14s~18s)及和易性、同时保证其颗粒小、泌水率小,以保证压浆料能顺利压入孔道。

预应力管道压浆前,应采用清水进行孔道清洁并润湿。压浆过程要均匀稳定,并保持压浆过程中排气的流畅,当出浆口有均匀的浓浆流出时方可认为压浆完成。压浆完成24小时后,用切割机气割锚具外露钢绞线,并外留3-5cm,按设计要求绑扎、焊接封锚钢筋,及时浇筑同梁标号的微膨胀封锚混凝土。

二、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案

后张法预应力技术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在现场的施工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1、预应力管道出现漏浆堵管;

2、预应力束张拉时出现滑丝、断丝现象。

对于以上问题,现场施工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1、预应力管道材质符合要求,强度、硬度和内径满足设计要求,进场材料进行验收,合格产品才可用于现场施工;预应力管道尺寸与位置与设计位置相符,孔道平顺,孔道端部的预埋锚垫板要垂直于孔道中心线;管道安装设置定位钢筋,直线段按50cm间距设置,曲线段按25间距设置一道,定位钢筋点焊在钢筋骨架上,使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波纹管的接头采用塑料接头,波纹管与锚具相接处用密封胶带缠封,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渗入管内;管道在模板内安装安毕后,应将其端部盖好,防止杂物进入。

2、张拉设备及油表定期进行校验,标定合格方可用于现场施工;选用合格的预应力材料及锚具,如钢绞线选用1860PMa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锚具选用I类,并进行锚固性能试验,合格产品方可用于现场施工;预应力张拉时,梁体强度和弹性模量要达到设计的要求;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双控”,即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张拉力控制由油表读数确定,张拉应缓慢均速加力,不可急拉或急停,张拉控制力按设计要求,不可超张拉;预应力张拉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合格者才能进行张拉操作,禁止不经培训就上机操作;预应力筋张拉前确保管道顺畅,外端锚固系统进行清理,防止发生滑丝、断丝现象。

结语

预应力技术经过一代代人的研究以及不断的创新,从理论到施工实践,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但预应力技术在具体地点具体施工中,因为处于不同的工程条件和施工环境,出现的问题也各式各样以及复杂多变,除了本文所列举的几个问题之外,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常见问题。例如预应力筋改变方向的位置混凝土出现开裂的状况、曲线孔道灌浆密实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实际施工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各个过程的操作规范以及行业准则,以此保证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施工质量。以上是笔者根据施工经验浅谈了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运用,望志同道合之士提出更多的建议。

参考文献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隧道;预应力锚杆;灌注;锚杆安装;张拉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隧道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隧道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对隧道开挖深度也越来越深,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除了要求必须满足自身结构的安全、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确保周边环境与建筑物、道路管线的安全外,同时还必须实现施工对周边的环境影响最少,降低地下污染、降低造价的目的。而预应力锚杆技术,其不仅可决定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还能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在深基坑支护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就隧道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

1 项目概况

某隧道工程,基坑北侧观测点CX3、S5位移超限,最大位移35.2mm,南侧S2、S10、S11测点位移超限,最大位移54.8mm。根据会后连续监测结果,北侧位移呈逐渐减小趋势并回到控制值范围以内(CX3为22.04mm,S5为17.84mm)。南侧位移有增大趋势(最大值54.8mm)。考虑到本工程未来使用时间较长,在管节浮运时需反复泡水放水,最后施工隧道暗埋段结构还要继续深挖,为安全考虑在超限位置增加一排预应力锚杆。

2 施工要求

本工程在基坑控制点G~P,P~Q区间地下连续墙增加一排预应力锚杆。新增锚杆与连续墙水平夹角参照同位置锚杆,其余参数见新增锚杆立面图和表1。

3 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顺序

预应力锚杆主要施工程序如下:平台搭设钻孔清孔杆体安装封口孔口垫座安装张拉与锁定自由段注浆外露锚杆杆体保护。

3.2 机械化造孔

预应力锚杆采用 YG80型导轨式凿岩机造孔,造孔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锚杆孔孔位测量放样,定出孔位,并用红油漆标识。钻孔时要求钻杆垂直岩面,钻孔平直,孔轴方向偏差不大于1°~3°。由于钻杆仅1.2m长,钻杆钻进1m深左右时,安装钻杆连接套,再连接一根 1.2m长钻杆继续钻进至终孔,造孔完成后,加大钻臂水阀,边冲边退钎,冲洗钻孔。

3.3 内锚段灌注及锚杆安装

利用自制简易台架作为内锚段灌浆及锚杆安装作业平台,速凝型水泥锚固剂药卷使用锚固剂风枪将锚固剂打入内锚段,锚固剂药卷经锚固剂风枪打入输送管(1″PE管),再经输送管打入内锚段孔底,每打入一卷锚固剂,输送管向孔外拉出5cm左右,直至打入锚固剂药卷 60支左右或孔内锚固剂距离孔底 3.0m处(内锚段长度为 3.0m)结束。

锚固剂药卷在打入前先在水中浸泡,浸泡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浸泡直观效果原则上以药卷中心留有黄豆颗粒大小的白蕊,或药卷在水中不冒或冒少量气泡为止。锚固剂风枪工作风压控制在0.5~0.6MPa左右,在风枪的风管输入端安装压力表进行风压控制。

在锚固段速凝水泥药卷打入结束后立即进行预应力锚杆杆体安装,在平台上采用人工插杆,可利用人工扶杆的情况下,锚杆钻臂将锚杆缓慢顶入,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锚杆杆体端部加φ40mm钢管辅助送杆。

3.4 张拉与锁定

在内锚段锚固剂灌浆完毕后24小时左右开始进行锚杆张拉。张拉设备采用TG-2000型扭力扳手。锚杆张拉前,对扭力扳手进行标定。施工中扭力扳手易损坏,要求每周标定一次。

张拉前将钢垫板套入锚杆,调整垫板与锚杆垂直后紧锁螺帽。锚杆正式张拉前,取20%的设计张拉荷载(即2.4t),对其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

张拉力施加值顺序依次为:第一次张拉力为设计值的 25%(3.0t),持荷5分钟后进行第二次张拉,张拉力为设计值的50%(6.0t),持荷5分钟后进行第三次张拉,张拉力为设计值的75%(9.0t),持荷5分钟后进行第四次张拉,张拉力为设计值的100%(12t),最后一级张拉力达到设计值后稳压 30min结束张拉,锁定。每张拉一次均应量测锚杆杆体的伸长值,并作好原始记录。

锚杆锁定后48小时内,若发现预应力损失大于锚杆拉力设计值的10%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3.5 自由段注浆

张拉结束后开始对锚杆自由段回填灌浆施工,灌浆采用纯水泥浆,2SNS型灌浆泵注浆。确认排气管畅通后,才能进行孔内自由段注浆,自由段注浆应饱满,当排气孔不再排气,并有浓浆液溢出时,可结束自由段注浆。浆体凝固前,不得敲击、碰撞和拉拔杆体。

自由段灌浆在一批(30~50根)锚杆张拉完成后集中进行,可实现规模化施工。

4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预应力锚杆施工工序复杂,技术要求严格,为确保施工质量,除了严把程序检验关外,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

(1)对锚杆精轧螺纹钢、锚固剂药卷、水泥等重要材料,要求相关资料齐全,并进行进场抽检,以确保材质优良。张拉前首先对扭力扳手进行标定,标定合格后再用于张拉施工。施工过程中扭力扳手极易损坏,要求每周标定一次,确保张拉精度。

(2)造孔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孔位必须经测量放样,并用红油漆标识。液压凿岩台车要选用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操作手,开钻前要认真调整好钻臂方向,确保孔向垂直岩面再开钻,钻杆匀速钻进,并不断加水冲洗岩粉。钻孔准确度高,不但确保了锚固效果,且确保插杆及承压垫板安装及张拉施工。

(3)内锚段灌浆是否密实,是确保张拉成功的关键环节,首先要确保锚固剂药卷浸泡充分,要求浸泡时间控制在 2.5分钟左右。其次,锚固剂每打入一卷锚固剂,输送管向孔外拉出5cm左右,要确保打入锚固剂药卷60支左右,填满3m锚固段。

(4)张拉是预应力锚杆施工最重要的环节,张拉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分级张拉,全过程严格监控,并做好详细的原始记录。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例对隧道工程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分析与探讨,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1)采用预应力锚杆对隧道进行支护和加固,提高了围岩的自稳性,对隧道的薄弱隔墙和拱脚处加固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2)锚杆锚固深度和密实度现场检测技术,对掌握锚固方法的合理性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并有很好的推广使用前景。

(3)实施设计、施工、检测为一体的施工技术,及时反馈信息并指导隧道的各项技术方案落实,对保证隧道围岩的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15-20-97)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预应力实践教学 实训基地 指导教师培养

前言

预应力混凝土自1928年法国学者弗莱西奈(R.E.Dill)研究成功后,1945年开始大量推广,是土建工程的一种高新结构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大量使用,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些已建成的各类大型桥梁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成为现代桥梁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然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复杂,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操作能力要求极高,对施工质量要求严格,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质量不容乐观,许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预应力筋工作不足,管道灌浆不饱满等等,而其中许多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为了提高桥梁建设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桥梁建设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已成当务之急。应南京市交通质量监督站的委托,组建预应力实训室,对桥梁预应力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本文从实训室建设、教学方法、教师培养和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讲述预应力实践教学。

1.预应力教学

预应力混凝土原理是:预先在结构上施加一压应力,其大小和分布能将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抵消(或部份抵消),从而减少混凝土受拉。预应力混凝土原理看似简单,但设计与施工却十分复杂,导致学习时“一看就会、一学就懂、一做就错”,因此,预应力的实践教学十分重要。

1.1培训教材

目前国内对预应力技术的参考书是施工手册、规范和一些技术方面的专著,基本上是从技术人员的角度进行编制的,预应力施工操作方面尚无相关书籍,因此预应力实训还应编制与技术工人相对应的培训教材和实训指导书。我院从培训工人的角度出发,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工培训教材,主要内容有预应力材料、锚固体系的类型和相关参数,设备的操作方法,常用施工方法、常见质量事故及处理方法、安全管理等;根据实训目标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实训指导书,明确每个项目实训的目标、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技术要求,计算表格等。

1.2预应力实训教学

预应力教学方法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先采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的形式介绍预应力的原理、材料、锚固体系、设备、施工方法、相关施工计算,然后进行实践操作。

实训教学采用小班教学的方法,每个小班分为3个小组,每组6―8人,

实训项目为后张有粘结施工,将其分解为4个操作项目。

(1)波纹管安装

实训室中有预应力空心板梁钢筋骨架2只,长度从梁头开始8米,其余部份省略。学员可分为4组,要求学员正确地按图纸线形要求安装波纹管、螺旋筋、锚垫板、锚具夹具等,并相互检查对方的安装的质量。

(2)油泵操作和P锚制作

由于油泵操作对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因此单独列为1个项目。主要设备有5台油泵,1台P锚挤压器和4台千斤顶模型。学员分为4个小组熟练操作油泵的4个阀门进行进油和回油,千斤顶为透明模型,操作时可看到液压油流动的路线,此时如有操作失误,比如回油到底而忘了关闭阀门导致油压异常升高,液压油将从千斤顶模型的溢流阀中流走,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已能熟练操作油泵的学员,可制作1只挤压锚(P锚),提高对高压油泵的认识。

(3)预应力张拉

张拉是预应力培训操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训室中有3套张拉设备,由3米张拉台座、油泵、千斤顶、锚具夹具、钢铰线组成,可供3个小组进行张拉操作。要求学员能正确掌握钢铰线、锚夹具、限位板、千斤顶的安装方法,能进行张拉力和伸长量的计算,并进行张拉,要求掌握张拉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压浆操作

压浆是后张有粘结施工中最后一个环节,培训方式为示范操作,主要培训学员对压浆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主要的设备有高速搅拌机,压浆机和30m透明压力波纹管组成,由教师进行搅拌水泥浆、压浆操作,讲解关键步骤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3职业技能鉴定

预应力施工技术复杂,其技术要求比同类型的钢筋工、混凝土工、模板工要高得多,技术鉴定时以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并重的方法进行。理论考试采用案例分析考试,将预应力材料、锚固体系、张拉设备、施工方法、质量安全事故分析、施工计算等相关知识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制作成多媒体,要求学员按要求进行答题;操作考试为后张法张拉,公路工程系制作了2片20m预应力预制箱梁,要求学员计算张拉力和伸长量,然后进行张拉,测量伸长量,最终以评分标准的操作过程和张拉结果(双控、理论伸长量和实测伸长量)进行打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均大于60分者为合格。

2.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培训的对象为技术工人和职业院校的学生,因此实训室的建设以实用为目的,应施工现场进行建设,除了练习油泵操作的千斤顶模型外,其它材料、工具、设备均为实物,还制作了大量的预应力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的展板。

预应力实训基地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份。室外部份主要有2片预应力箱梁,可作预应力技术工种技能鉴定时的张拉考试;1套透明塑料波纹管装置,可模拟压浆和真空压浆操作。室内部份为1间210m2的实训室,分为陈列区和张拉区。陈列区放置各种预应力材料、锚固体系、板梁钢筋骨架和设备供学生学习;张拉区为预应力张拉台座,供学生张法操作用。

2.1预应力材料

预应力是一种较新的施工技术,材料设备发展很快,实训室中应收集了常用的预应力钢筋、精轧螺纹钢、预应力钢丝、低松驰预应力钢铰线、无粘结钢铰线、环氧树脂钢铰线等7种不同类型的预应力筋,并用标签注明其类型。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预应力筋的名称,并掌握常用的预应力筋力学性能、直径和面积等参数。收集各种预应力成孔材料,要求学生能识别金属波纹管和塑料波纹管的类型和作用。

2.2预应力锚固体系

根据预应力施工的习惯,将预应力锚固体系分为钢筋锚固体系、预应力钢丝锚固体系和钢铰线锚固体系三大类,将最常用锚固体系,如精轧螺纹钢锚固体系、镦头锚钢丝锚固体系、夹片锚(Q锚)中的圆锚和扁锚锚固体系制作为实物模型和图片。要求学生识别各种锚固体系,掌握夹片锚锚固体系张拉端和固定端的组成,识别夹片、锚具、连接器、锚垫板、螺旋筋、P锚等夹片锚组成部件,掌握其功能作用。

2.3预应力设备

预应力实训室的设备按3组配备,主要的设备见表1

3.指导教师培养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必须对预应力施工技术很熟悉,掌握各种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还要有熟练的预应力施工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因此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我院与公路建设相关的校内企业有高速公路检测中心、监理单位、公路施工三家,这三家企业同时是公路系学生和教师的实训基地,有多位教师曾长期在桥梁施工现场从事检测、监理和施工工作,对预应力施工技术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由于预应力张拉、压浆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现场卫生条件较差,一般技术人员对预应力施工操作并不熟悉,因此急需对教师进行操作训练。

在暑假期间,学院派出多位教师前往苏通大桥、宁淮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进行实习,向施工现场的技术员、技术工人学习预应力施工技术,并练习预应力张拉技术,积累施工经验。开始培训时,学院聘请一些桥梁预应力专家和技术工人进行授课,先进行学习,然后逐渐参与教学,最终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达到培训教师的目的。

4 安全管理

预应力施工工艺复杂,设备种类多,用电多,张拉设备液压高达50MPa,张拉力超过100t,而作业时安全防护措施较差,施工过程中钢绞线、夹片飞出伤人,油泵液压油、高压水泥浆喷射伤人,设备操作时冲压伤手指等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和《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的规定及设备操作等相关规定。因此施工安全极为重要。针对学员施工安全意识薄弱的特点,实训前应灌输安全知识,实训时应准备有相关的安全设施,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结

预应力桥梁中应用广泛,施工技术十分复杂,我院进行近一年的准备工作,编制了培训教材和实习指导书,筹建了预应力实训室,进行了5期的预应力技术培训,培训了300多名预应力中、高级工,取得较好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波纹管安装;混凝土浇筑

近年来,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大大减少了截面的尺寸、挠度与裂缝的出现,在施工阶段大大减轻的支撑,能够对结构的预应力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但是在高层建筑预应力施工施工过程中,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和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地下2层,面积为23800m2。地下一、二层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屋面层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预应力梁有8榀,预应力最大跨度为25.4m。梁最大截面为1000mm×2100mm,本工程预应力钢筋采用¢15.24预应力钢绞线,锚具为I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2 施工重点和难点

(1)本工程地下室顶板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平板结构。对于大跨度部分的裙房来说,为了减少梁高和挠度,大梁都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施工。与此同时,由于项目施工穿插时间过长,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专业的协调与配合工作。

(2)为了确保预应力梁有足够的张拉空间,需要在结构内部设置后浇孔,这是预应力技术在大体积建筑内部使用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因此,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图纸预留位置设置好后浇孔。

(3)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相对于无粘结预应力来说,增加了埋设波纹管、孔道灌浆两个工序,此外,为避免张拉时由于局部压力过大,造成在张拉端混凝土的破损,应采取在张拉端设置加强螺旋筋等措施。

3 施工流程

在预应力梁模板及绑扎钢筋绑扎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施工: 支梁底模绑扎梁普通钢筋焊接波纹管固定点支架波纹管留排气孔安装配件安装预应力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张拉预应力筋孔道灌浆切割锚具封闭。

4 建筑预应力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4.1 预应力筋下料、制作

在本工程预应力施工施工前,由于预应力钢筋束较长,需要在现场对预应力筋进行加工;当钢筋束运输到现场后,施工人员应该将预应力钢筋束打开,并进行冷拉、下料、编束等工序。为了减少钢绞线在下料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预拉值采用钢绞线抗拉强度的85%,预拉速度不得过快,当达到设计要求后,保持5-10min,然后放松,钢绞线在下料前应该在两侧切口,并利用细铁丝筋绑扎,做好编束工作,防止钢绞线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松散。

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装在放线盘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较为安全。钢绞线下料实际长度必须有适当的余长,一般按理论下料长度加400-500mm。所需长度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如遇钢绞线有死弯,应切除死弯部分弃用。钢绞线下料完毕,成盘、起吊到工作楼面铺设。

4.2 波纹管安装

在波纹管安装前,需要绑扎好普通钢筋以及固定好支架,当固定好后才能进行波纹管的辅设。在波纹管辅设过程中,先要安装好固定端锚垫板并进行就位,然后从张拉端处按照先后顺序套入波纹管。与此同时,在连接波纹管时,需要采用同一形式的波纹管,并确保长度控制在400mm范围内,旋入边长控制在150mm左右,对接以后要采用胶带进行密封。同时采用棉丝对波纹管与固定端钢绞线连接处进行封堵,再采用胶带进行密封。

4.3 预应力筋穿束

绑扎好普通钢筋以及固定好支架焊以后,应辅设波纹管,并把预应力筋穿入管内,波纹管铺设完成后应绑扎波纹管在固定架上。在预应力筋穿束时,应采用人工单根的方式进行穿束,并采用胶布包缠好穿束端,以避免穿束过程中波纹管受到预应力筋的破损。同时,在穿束预应力筋当中或者完成后,需要严格检查波纹管是否存在破损情况,如果发现有破损现象需要及时采用防水胶带包缠。

4.4 预应力筋就位固定及留排气泌水孔

预应力筋的垂直位置由固定架控制,预应力筋的水平位置应保持顺直。在就位固定后,泌水孔应设置在波纹管最高点及两端部。先在波纹管上方开一直径20mm的圆孔,在开口上用带嘴的塑料压板和海绵覆盖,并用铁丝固定在波纹管上,接头周边用胶带封严,以防漏浆,在塑料压板的嘴上接上直径25mm的塑料管,向外延伸至梁面以上500mm,兼作泌水孔。

4.5 锚垫板的安装与固定

从波纹管端套入锚垫板,并将其稳固焊在柱筋上,固定端锚具必须伸入锚固构件厚度的一半以上。张拉端与固定端垫板均须与预应力筋保持垂直。本工程张拉端垫板缩入构件内固定,垫板前用泡沫塑料填充成孔。

4.6 预应力筋的张拉

在预应力张拉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需要对钢绞线上的锈蚀、泥浆进行清除;第二,当工作锚板套上后,在锚板锥子孔内涂上黄油以及装上工作夹片;第三,千斤顶需要准确的定位与安装;第四,工具锚板安装好之后,在锚板锥孔内装上工具锚夹片。在确保预应力梁的强度值满足设计要求后,应采用合格的张拉设备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一端张拉方式,在进行张拉之前,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脚手架的加固和张拉平台搭建,以确保张拉人员的人身安全及确保张拉的质量。除此之外,在 预应力筋的张拉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张拉设备的选择。本工程千斤顶采用 YDC240型,高压油泵采用YCW150型。在使用张拉前需要进行标定,同时按照报告换算出张拉力的油表读数,以采用油表读数进行张拉的控制。

(2)张拉控制。在进行张拉控制时,按设计要求,其张拉应力应控制为1302MPa,每根张拉力应控制为182.3kN。

(3)张拉程序。根据设计要求,张拉时一般的程序为:O10% σcon100%σcon锚固。主要是从三层开始按照顺序张拉到屋面,每层的张拉时需要按照结构一边向另一边的顺序进行张拉。

(4)预应力筋伸长值。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需要进行应力控制和伸长值测量控制。本工程在张拉之前应进行试张拉,以实施摩擦损失系数的测试,再按照测试结果对张拉力及计算伸长值进行编写。要确保张拉的实际伸长值应小于计算伸长值的+10%,如果发现此值大于+10%,应立即停止张拉操作,并查明原因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张拉。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FP为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KN);AP为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为预应力筋的长度(m);ES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5)张拉记录。在进行预应力筋张拉时,需要做好现场的记录工作。不仅要记录好伸长值数据,而且要对预应力筋断丝、断束及破损等情况进行记录,如果在记录中发生严重问题,需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与协调,以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5 结束语

总之,预应力施工技术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专业性较强的施工作业。因此,在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施工工序,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以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实践证明,在建筑预应力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以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参考文献

拉管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一、项目概述: 铝合金预拉伸生产线研制与开发项目是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进一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出口,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铝合金预拉伸中厚板材的需求、提高我国的军事装备水平、支持我国交通运输、石油天然气工业等行业的发展,经重庆市经委渝京投资[2oo0JZ犯号文批复而实施的。 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中,厚板及中厚板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广泛应用机、船舶、火车车辆以及汽车制造领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厚板和中厚板特别是预拉伸板的生产与消费,不仅反映一个国家铝加工发展的状况,更重要地反映了国家国防等尖端科学技术水平及总体经济实力。 近年来,由于制造水平的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出于节约能源等方面的考虑,除航空、航天工业外,交通运输业、轻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船舶工业等使用铝合金厚板及中厚板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民用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高速铁路机车、巨型石油液化气贮罐、快艇、轿车、大客车、特种车辆等铝及铝合金厚板及中厚板的用量增加很多。美国的达文波特(DAVEN-POR刀、麦库克(MOCOOK)、特兰特伍德(TRENT--WOOD)、德国的赫格温斯(H00GOVENS)、日本的福井工厂(FUKUI)、真岗工厂(M00KA)等主要铝加工厂都拥有自己的厚板生产线或厚板生产车间,生产规模都在万吨以上。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铝合金厚板主要用于航空工业及国防工业,当时美国的麦库克工厂、达文波特工厂的厚板生产系统,几乎全部为航空及国防工业所占有。随着宇航技术的发展和国防、民用各工业领域的不断轻型化、节能化等改进的需要,铝合金厚板早已广泛地应用到宇航、火箭、导弹、坦克、装甲车、航空、航天、特种车辆、铁道、汽车、船舶、石油天然气、化学工业、轻工业等各个工业部门。在我国,虽然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铝加工生产体系,但厚板和预拉伸板,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格品种上一直都供应不足。根据统计,目前我国铝及铝合金厚板及中厚板只能由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和西南铝加工厂供应,每年生产厚度大于6~小于ZOmm的厚板及中厚板约6000一10000吨。西南铝加工厂本来规划有生产80mm厚的厚板生产线,但由于拉伸机未安装、缺少淬火设备等原因,厚板生产没有得到发展。东北轻合金加工厂轧机开口度小、拉伸等设备不配套,厚板生产的厚度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生产少量厚度在20~以下的预拉伸板。从航空、航天、船舶工业、汽车工业、铁路、化学工业及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初步了解,铝合金厚板及中厚板近年来在我国已开始广泛使用,而且领域在逐步扩大,用量在不断增加。已经可以预测到的部分行业有航空与飞机制造业;水运及船舶工业;公路运输与汽车制造业;铁路与机车制造;化工容器;石油、天然气工业、轻工业,2004年国内用铝合金厚板及中厚板的需求量在150(X〕吨左右,其中厚度大于20mm的厚板约6000吨。如果按5%一10%的增长速度计算,2008年国内铝合金厚板及中厚板需求量将达到20(刃0一2500(〕吨。由此可见,铝合金厚板及中厚板在国际市场上是非常紧俏的铝材品种。 综上所述,预拉伸铝合金中厚板是国家国防军工急需的产品,市场潜力大,配置设备、开发生产这一类产品一是可以满足国家需求,二是可为企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企业效益,我们在作了上述的充分的市场调查后,决定利用原西南铝库存多年的600ot拉伸机为基础,研制开发铝合金预拉伸板生产线,该项目经内部论证后,上报重庆市经委,经委于2000年12月16日批复同意实施该项目。 二、6000t预拉伸板生产线工程主要工作方法 该生产线的建设,技术难度大,无国内外的借鉴资料,课题组动员参与这项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多个攻关小组,解决技术上、工程上的多个难题,立项的攻关课题有:(1)6000t拉伸机的技术改造(2)6000t拉伸机的安装与调试(3)九辊矫直机的技术改造(4)拉伸过程中断带分析与防范(5)铝板双面抛光机的研制与开发(6)高控制精度板材时效炉的研制开发采取技术攻关的方式,解决生产线研制开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是本项目的主要工作方法。技术攻关又采取课题攻关与联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如6000t拉伸机的技术改造是本课题中难度最大的攻关项目,基本上无资料可借鉴,我们与原设备制造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克服了资料不全、国内无同类项目可参考的困难,应用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液压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在同步控制、人机界面、断带保护装置各个环节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由于拉伸工艺技术的研究也需要大量的资料,该设备改造中也充分考虑到设备改造后,其性能和人机界面能为今后的工艺研究提供很多方便条件。 抛光机的研制与开发采用了联合攻关的方式,在无任何可借鉴资料的情况下,设备、工艺人员联合进行了多次小规模的工艺设备试验,通过一次次的反复试验,确定了双面水抛、及时烘干复膜的技术方案。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又多次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我们独创的、完全满足工艺要求的抛光机列。600ot拉伸机安装也是采用攻关的方式,反复论证安装方案。设备单件重量200多吨,单件部件的就位就有很大的困难,提出吊装就位和牵引就位等多个方案。经过攻关小组的反复论证,最终选用了经济实用的牵引就位方案,花费了最少的费用,保证了最重部件安全平稳的安装就位,并达到了很高的安装精度,实现了一次试车成功。 三、生产线建设的主要内容 6000t预拉伸板生产线由于拉伸机拉伸力达6000t以上,同时要配置精密锯床、精密抛光机、淬火设备等。设备精度高、重量大、难度大,所以世界上只有美国、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安装有这样的生产线。 我们所进行的铝合预拉伸板生产线研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6000t拉伸机的改造、九辊矫直机的改造、精密抛光机的研制与开发、精密锯床的调试、高精度温度控制板材时效炉的研制、厚板淬火设备的研制、各种合金、各种板材的拉伸工艺研究等。 #p#分页标题#e# 1、600ot拉伸机技术改造60(刃t拉伸机技术改造课题是生产线研制与开发中难度最大、技术最复杂的课题。 铝合金厚板拉伸需要的拉伸力大,板材宽度可达2500mm,要有如此宽的钳口,同时拉伸过程中,要求拉伸力稳定,拉伸速度平稳,延伸率能实现自动控制,拉伸过程中突发的铝板断裂,几千吨力量的积放,将会破坏设备,要有完善的断带保护系统等。 6000t拉伸机是我国第一重型机器厂于70年代设计制造的,由于设备不配套,液压电控系统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等原因,长期闲置。预拉伸板生产线的研制与开发项目提出了6(XX)t拉伸机改造的攻关课题。 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液压系统的改造、电控系统的改造、同步控制系统的改造及断带保护系统的改造等。 6000t拉伸机改造的主要技术要点: (1)6000t拉伸机经对液压系统、电控系统、断带保护系统技术改造后,实现了延伸率、预拉伸力用触摸屏设定,并实现了对拉伸过程主要参数的监控。 特别是延伸率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将对提高预拉伸板材的质量起关键作用。 (2)应用MX4同步控制器、比例泵、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设备构成的位置闭环自动调节系统实现了拉伸速度、同步精度、位差等参数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 (3)断带保护系统的改造中,在必要的部位设置了适量的缓冲蓄能器组,用于吸收拉伸过程中,在几千吨的拉力下,铝板突然断裂产生的冲击能量,保护相应部位不会遭到破坏。实践证明,该系统是有效的,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精密铝板抛光机的研制与开发 铝板抛光机是在无任何参考资料的条件下,独立研制开发的。由于铝板在经过淬火、拉伸、辊矫、锯切处理后,表面有划痕及污垢,不能满足表面平整光洁的要求,我们借鉴轧辊清刷机构的原理,经反复试验确定了双面粗抛、精抛、清刷、挤干、烘干、覆膜处理等的工艺过程,最终使抛光出来的产品完全满足工艺要求,可以达到接近镜面的光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铝板抛光机列的主要技术要点: (l)对铝板片两面同时进行双面抛光清洗、烘干、覆膜。 (2)为确保板材表面抛光质量,采用粗抛、粗抛两级抛光,抛光过程采用喷淋式,以减少粉尘污染,并冷却抛光表面确保在抛光过程中不因磨擦而使铝板变色。 (3)板材的抛光工艺为:板片对中—夹送辊夹送—粗抛—精抛—清刷—挤干—烘干—覆膜,各工序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确保板材顺利完成抛光,清洗及覆膜。 (4)经抛光清洗后的板片表面光泽一致,干净、干燥,视觉效果良好。且表面覆膜平整,无皱折,无撕裂缺陷。 3、九辊矫直机的技术改造九辊矫直机也是70年代制造的设备,长期闲置未安装使用。此次生产线的研制将九辊矫直机作为板材淬火后的第一道矫直工序,消除板材淬火后产生的横向及纵向弯曲,然后由拉伸矫直机进行拉伸进一步消除纵弯,并消除中厚板的内应力。 九辊矫直机是目前国内矫直辊最宽、开口度最大、矫直力最大的辊式矫直机,此次改造完善配套了液压、电控系统、可实现机列的自动化操作。 4、生产线其他设备的配置除以上6000t拉伸机、九辊矫直机、精密铝板抛光机之外,生产线还配置了盐浴淬火槽组、精密锯、高控制精度板材时效炉等设备,以完成生产工序中的淬火、时效、成品锯切等工艺过程,设备的配置都达到了高精度预拉伸板材的工艺要求。 四、项目完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投产并达产达标后将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1、该生产线的研制开发成功,建成了亚洲地区最大吨位的铝材中厚板拉伸机,可生产最大宽度2.5米、最大厚度0.巧米、最大长度20米的大规格预拉伸中厚板材。其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都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可替代进口,实现了国产化和产业化,满足了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行业对预拉伸中厚铝材的需求。 2、利用闲置多年、70年代设计制造的6000t拉伸机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技术改造。应用了先进的液压、电控技术,使其成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的板材拉伸机,并配置了良好的人机界面,操作人员可以方便进行工艺性能试验,为拉伸工艺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拉伸机的改造成功,盘活了闲置资产,节约了技术改造的投资费用。 3、生产线的研制开发过程采用了课题攻关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企业培养了人才。 4、生产线的研制开发成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预拉伸中厚板是高附加值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可替代进口,也可出口创汇。根据测算,生产线建成并达产达标,年产量达到8000t以上时,每年可实现销售收人1.67亿元,年销售利润1760万元,同时因应用闲置设备经改造后建成该生产线,比新购置设备配套生产线节约投资6000万元。 五、项目管理创新特点 1、深人调查、充分论证、果断决策、决策创新:该项目的立项前就作了深人的产品市场调查和设备技术性能调查。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预拉伸铝合金中厚板是国防军工、交通运输、船舶制造及机械加工行业急需的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产品附加值高,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国内除有一台4500t拉伸机在工作,亚洲地区无600ot以上的拉伸机生产线,不能生产宽度2米、厚度loomm以上的预拉伸中厚板。对设备性能的调查分析主要是对库存20余年的6000t拉伸机的状况进行了深人检查测试,并对采用当今先进技术对6000t拉伸机进行改造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库存20余年的6000t拉伸机本体部分设计是合理的,制造精度能达到要求,如果采用当今先进的液压元器件和电控系统对其进行改造,并用现代的力学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其受力部位进行分析测试,改造后的6000t拉伸机将是现代化的亚洲地区最大吨位的拉伸机,再配备铝板时效炉、辊矫机、精密锯床、抛光机等设备,将配制成一条能力强大的预拉伸板生产线。经过了深人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充分的第一手材料,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意见,最终果断决策,作出“技术改造与国内研制相结合,建设一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000t预拉伸板生产线。”#p#分页标题#e# 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用技术改造的方式完成了对6000t拉伸机的改造和九辊矫直机的改造,立足国内和厂内力量完成了对抛光机、板材时效炉、板材精密锯床的研制,完成了生产线的设备配置,取得了“投资省、工期短、质量优”的效果。 2、立足自我、突出业主地位、管理创新: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有上万名员工的特大型企业,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在该项目的管理中,自始至终,突出业主地位、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设备技术改造方案的确定与实施,部分设备的设计、制造、设备安装调试等主要工作都由业主完成,其他如工程设计、土建工程实施等,业主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整个项目的管理的全过程全部贯彻了业主的意见。 由于业主有雄厚的专业技术力量,管理的全过程突出了专业化管理,成立了多个专题攻关小组,开展对实施过程中主要难题的技术攻关,该项目中成立的攻关课题小组有:6侧叉〕t拉伸机技术改造攻关小组;铝板双面抛光机的研制攻关小组;九辊矫直机技术改造攻关小组;拉伸过程断带分析与防范攻关小组由于有这些攻关小组的努力工作,使项目实施中碰到的难题逐一得到解决,使得该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项目的推进与生产准备紧密结合,成熟一项,投产一项,生产准备创新。该项目是一条完整的中厚板生产线,但各台设备又可独立形成一道生产工序,在项目实施的两年时间内,各工序陆续投产,安装调试成功,立即投人该台设备的生产,使得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就产生效益。如6(XX)t拉伸机改造成功后,首先投人生产,生产出2米宽度的中厚板及时满足了用户的急需,为企业争得了效益。项目实施的第二年即2001年,就生产出600多吨产品,2002年生产线12月份正式全线投产,当年生产出产品1(XX〕多吨,实现销售收人2625万元,结合项目的实施所做的充分的生产准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以后的类似项目的管理积累了经验。 六、对该项目的综合评价 1、该项目经近两年时间的实施,比计划工期提前300天完成,投资比预算节省8%,项目管理上有许多创新点,该项目的决策、管理都是正确的,为以后的工程管理积累了经验。 2、该项目将闲置20余年的60(刃t拉伸机.九辊矫直机进行了现代化改造,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改造配套成了现代化的生产线,盘活了闲置资产,比新设计制造节省投资6000多万元,为企业节约了投资。 3、建成的6000t拉伸机生产线,具有亚洲最大吨位的铝板拉伸机,可生产最大宽度2.5米、最大厚度0.巧米、最大长度20米的预拉伸中厚铝板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国防、军工的急需,产品可替代进口。 4、经技术改造和配套的生产线具有技术先进设备配置合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