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师范生;师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223-01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精神,是需要长期培育、悉心经营的教育氛围。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立足于学校现实,着眼于学校未来,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人成长发展的“精神家园”,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促进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一、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场所,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让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学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花一叶皆陶意,一草一木总怡情。于无声处诉说着真善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实现师德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以师德文化加强学校舆论文化建设,强化舆论载体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楼道空间、橱窗、班级板报专栏等载体,设置师德规范、师德楷模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师范生在师德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实现对师德规范要求的内化和认同,加强师德知识教育,解决各种疑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师德观念。以师德文化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以班级文化促进师范生师德建设。班级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集体心理氛围和价值取向,以及科学态度与校风班风的建设。

教师不仅以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在于以自己的品格育人,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教育者的人格是全部教育的基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为人师表。为人师表也就是要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三、以师德文化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科学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要建立健全、公开、严格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师德建设机制。通过建立教师培训制度,谈话制度等,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和学校规章制度培训和履行师德规范的谈话,帮助新教师尽快树立以德治教的意识;建立规范的学术规章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加强学术合作和交流,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的科研成就。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其次,把师德文化渗透到学生管理制度中,促进学生师德的养成。师范学校(院系)的学生管理制度建设,要服务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把师德文化渗透于学生的管理制度中,在管理中促进学生师德意识的提升。在开展评选“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等活动中,渗透师德规范要求,发挥师德导向、约束作用。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师德修养,物质、精神、制度缺一不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硬件,是环境育人;精神文化建设是灵魂,是塑造师德教育的核心;制度文化建设是规范,是保障,是教育的准则。这三方面相互结合,增强师德在校园文化中的份量,形成一种尊师重教、崇尚师德的良好风气。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才能培养出我国教育战线的生力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3]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加强德育教材建设,建立相互配套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以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基础,大力开发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并应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赋予德育课程体系个性特色。

高校德育课程建设近几年得到了明显加强,德育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切实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离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只有加强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构建和谐的、富有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使之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和学生整个日常生活之中,开发利用一切资源,才能充分挖掘德育培养人、塑造人的潜力。笔者认为,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德育教材建设,建立相互配套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

德育教材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因此,要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严肃性。教材的选用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选用统编教材,因为这是集全国思政理论专家智慧,经过科学、严谨的工作编纂完成的。它既注重普遍性规律,也及时吸收了最新的理论成果,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

同时,除统编教材外,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编写部分辅导性读本,帮助学生理解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实事,以德育理论阐述现象,揭示事物本质。

选用规范的教材后,还应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

从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来看,在课程体系方面,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道德与法律。其中道德部分包括绪论分为7章,占了绝大部分,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律部分有2章,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关键在于建立起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应让他们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树立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道德修养能促进大学生做一个遵守法律法规的守法公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也能内化为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在教学实践中,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必须准确把握这个体系。

在教学体系方面,必须明白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体系的实施会存在一些差异,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周密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开始阶段首先在于建立学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如果不能使学生明白这门课到底要学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学习这门课?那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将无法展开,或者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配合,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无法实现。

根据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将它划分为课程介绍、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道德观培养、法制观念培养等几大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内容和总学时分配好各部分的课时数,并应适当留有余地、适时灵活处理,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都考虑进去,应该懂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应与课程体系相适应,与其他教师协调,与学生专业吻合。

二、以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基础,开发隐性德育课程资源

“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者培养学生懂得必要思想道德知识;形成道德信念;付诸道德行为的“三统一”过程。”[1]因此,除加强显性德育课程建设外,大力开发隐性课程资源势在必行。

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隐性德育课程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程,它没有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计划等要求,主要是学校物质环境与精神“动力场”构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德育资源[2];也有学者认为,隐性德育课程一般是指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3]。由此可知,隐性德育课程包括多个方面,它与显性德育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可优化隐性课程“活教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关键。

和谐师生关系,应从尊重学生人格出发。尊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获得尊重是每个人的内心需求。《论语•侍坐篇》曾记载古圣人孔丘带领子路、冉有等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踏青的情景,孔子对待学生,一一询问,循循善诱,让学生尽情抒发自身的理想,因而,学生聆听尊师教诲,大多有“如沐春风”之感。这既体现了孔子高超的教学艺术,也体现了他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基本要义,也是我们今天高校德育教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德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看待师与生,与学生交朋友。因此,在高校德育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到育人先育己,带头践行自己提倡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用高尚的情操、正直的人格去熏陶和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运用隐性资源促进了高校德育课程的建设。

三、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赋予德育课程体系个性特色

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以校园的物质环境为载体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规划、建筑设计、班级教室设置以及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4]。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设施并非是毫无生命和感彩的客观存在物。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 “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的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校园各种物质景观积淀着学校的历史,传递着社会文化和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它们以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

严格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制度形态为内容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的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它们也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作用,具体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机制,学生宿舍生活及活动的安排方式,各项规章制度等。规章制度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但规章制定本身渗透着学校对学生的关爱,严格而又合理的规章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高校要在吸纳学生广泛参与制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白秀钦.增强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教学研究.2005(11).

[2] 戴智杰.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师德培育 路径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01-02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文化上也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为主导,资本主义极端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等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价值格局。在这种大背景下,新时期的师德培育应该有新探索、新思路。本文就新形势下的师德培育拟提出如下新路径,以供学界商榷。

一、推进师德问题认知的“哥白尼式革命”,走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辩证思维路径

受到初级阶段文化格局中的封建官文化遗毒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师德认知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单极思维定式的倾向性,其片面地认为师德问题是教师一方引起,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社会无关。师德下滑应该由一线教师负全部责任,解决师德问题的对象应单极定位于一线教师身上,所采取的措施也只是针对一线任课教师。师德实践是教师在自己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与学生、教育管理者、社会之间的多维度互动性活动。师德实践的结果与师德培育的成效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教育管理者、社会各界人士为客体,主、客体双方互动作用的结果,并非教师单方面所致。可见,师德的好坏,不单独取决于教师一方。在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路径选择上,只针对教师尤其是一线任课教师的做法,只会导致师德培育走向歧途。

消除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定式,必须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方法论,正确认识师德实践的主客体结构与互动关系。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师德问题,就是要求我们以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魄力,转变师德认知观念,这是我们进行师德培育的认识论前提。在康德之前,欧洲哲学界关于认识论的研究,存在两大阵营:唯理论与经验论。经验论认为一切认识都来自于感觉经验,经验之外不存在认识的客观必然性。唯理论则认为感觉经验不可靠,一切正确认识都来自于人的理性思维。经验论、唯理论各执一端,争论不休。面对这种窘境,康德另辟新径,抛弃了将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对立起来的单极思维方法,将感性与理性、经验与思维在“先验统觉”和“综合思维判断”中统一起来,在先验论基础上消除了经验论与唯理论对峙的局面,实现了认识论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为马克思创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架起了桥梁。康德先验认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开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先河,为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创立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论方法的前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中起到了先导作用。新时期我们也应该让康德认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在师德认知问题上发挥其桥梁和先导作用,启发和引导学术界以康德认识论“哥白尼式革命”和马克思的实践主客体辩证法思想,重新建构师德认知体系,“彻底摒弃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确立师德认知的辩证思维,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和两点论的认识方法指导师德建设实践”,[1]揭开师德建设与培育困境背后的多元文化价值的面纱,走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辩证思维路径。

二、重视和发挥规范价值的等位效应,营造师德培育公正、公平的规范环境

重视和发挥规范价值的等位效应,是新时期师德培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术界之所以提出规范价值的命题,是因为价值作为一种主体性现象,是实践主体个体对于实践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价值的个体主体性与人类主体性之间,当下现实性与理想性之间,感性确定性与社会、文化规定的超越性之间,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紧张,这是价值问题本质复杂性的一种表现,也是主体性复杂性的一种表现。”[2]由于实践主体既可以是不同的个人,也可以是不同的利益群体、阶级和阶层,又由于不同的实践主体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必然导致不同价值主体之间在谋求价值和价值评价标准的矛盾冲突。价值的主体间性凸显,规范价值担当着协调主体间价值冲突的重要角色。规范价值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标准,也是一种评价标准。同样,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也有自己的道德规范与规范价值。师德的规范价值既是师德评价的标准,也是一定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标准。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各自都有自己的师德评价标准,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规范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一种普遍适用的师德价值规范。这种师德价值规范不能只有一线教师遵循,还要有教育教学管理者、学生、党政机构、社会团体共同遵守。师德规范作为一种价值规范,对师德实践的主客体,相关各方均有约束力。师德的规范价值就在于它的等位性,在师德规范的制定与遵循面前人人平等。为此,在师德规范、师德评价过程中,要力戒官本位和学生本位,要力争做到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的等位。这种师德规范的等位性要体现在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师德规范的制定修改权、解释权、执行权、评价权均应在师德实践的各个相关方一律平等。完善教育教学法规,使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不被变通,并明确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师德责任与学生的学德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师德的规范价值,为师德培育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规范环境。

三、克服多元文化价值的负面影响,加强马克思主义主导文化价值对师德培育的引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还存在着多种文化价值,新时期是一个“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价值格局。“一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文化价值,“多元”主要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文化价值、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封建主义等级文化价值、封建官文化价值”。[3]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历史推进作用,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它们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因为这些文化价值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价值规律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竞争现象已经随处可见。但是,竞争在政治生活和上层建筑的层面,一旦产生不正当竞争,则危害巨大。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业绩绩效考核等方面,如有不正当竞争产生,将直接影响到师德建设的成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功利主义颇有微词,其实极端功利主义不可取,适当的功利追求则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教师是人而不是神,追求物质利益应当予以肯定。不应该把正当的功利追求与师德高低联系起来,但是,个别教师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利欲熏心的工具,极端功利主义思想膨胀,这是我们应该加以抵制的。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对当今师德建设造成了冲击。克服多元文化价值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价值的主导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指导当今师德建设,使之成为师德实践的主客体各方都遵守的道德价值标准。

四、确立“以师为本”理念,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消除师德下滑的经济土壤

由于官本位和官文化的影响,各级学校管理高度行政化,利益分配行政化不断加强,使个别教师只好以“钱数”与“分数”做交易,加重了师德建设的难度。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就是把教师看成是生活在现实的“分工”与“分配”关系中的人,消除物质利益分配行政化、身份化的倾向,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铲除师德下滑的经济根源。

教师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不是离群索居的人。马克思把这种社会关系最终归结为物质关系,教师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高低受到分工的制约,也受到由分工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的制约。马克思指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4]分工包含着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等所有这些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在分工还不能被消除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争取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以及产品分配上的平等,就是要做到按劳分配,而不是以政治地位、官方身份的高低论分配。前者是以经济等位来实现政治地位的等位和社会地位的等位,后者则是以政治地位的不等,导致经济地位的不等,进而巩固特殊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努力争取做到按劳分配,消除按身份地位分配。

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就可以为师德培育提供物质保障,使师德养成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使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师德,建立在厚实的、坚固的经济基础之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师德建设观。否则,一切师德培育与师德建设的做法,都是唯心主义的口号,不可能解决师德问题,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师德培育路径。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宇,李世忠.师德建设困境的单极认知思维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4):86.

[2] 马俊峰. 重视规范价值的研究[J].哲学动态,2007(1):15.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德理论;高校;师德建设

作者简介:李文静(1971-),男,湖北襄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湖北 武汉 430073)陈耀(1983-),男,湖北襄阳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助教。(湖北 襄阳 441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07-02

师德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一些观点对高校师德建设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论著中,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基础和本质,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判断。这些伦理判断有的不是作为道德理论问题专门论述的,而是在论述社会的具体政治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宗教、党建等问题时提出来的。但是,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起来,涉及道德理论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的全貌。[1]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理论进行探讨,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用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

一、联系实际,创新师德规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道德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道德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道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2]由此可见,师德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师德建设应联系经济、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倡导新的师德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现实环境中对师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大学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价值观念冲击,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也出现一些问题:信仰迷茫,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滑坡,照本宣科,创新精神不强;育人意识弱化,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上课不良行为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少;师表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接听手机,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重科研、轻教学,学术浮燥,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等。

2.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没有国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3]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要求高校师德建设要适应国际教育理念,拓展师德修养的内涵。同时,教育国际化使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

3.主流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赋予大学文化创新和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师应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4]另外,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是教师所处的最直接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教风,管理制度体系等都会对师德产生影响。

因此,高校应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主流意识、大学文化等现实因素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把握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科学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师德新规范,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师德规范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与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克服负面影响,倡导新师德,培育新型师德文化;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三,结合学校的现行制度、师德建设历史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划纲要》等法律或文件精神,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师德;第四,把师德标准明确化、合理化、层次化、具体化,能量化的要量化,以便于实施。师德规范主要包括:《教师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学术行为规范》等,其基本方面应涵盖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公正廉洁;自尊自律,为人师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师德规范进行拓展和创新,如在政治立场、荣辱观、改革创新、职业理想、心理健康、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兼容并蓄、终身学习等方面作出要求。

二、完善他律,注重教师自律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的论断,[5]强调自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并认为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因此,师德建设在做好他律(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方面工作的同时,应注重教师自律(自我修养),并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高校应形成师德共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和相关管理。

1.领导重视,健全体制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将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划。为保障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高校应制订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在目标任务、宣传教育、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督查申述、奖惩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健全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人事、宣传、教务、督导、监察、工会等部门互相配合,院、系、教研室层层落实,各方面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另外,高校应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学习培训、表彰先进等活动。

2.教育引导,营造氛围

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二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如举办师德建设学习班、师德报告会,开设师德修养课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学习先进、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四要积极发挥一些品德优秀、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师德素质。

3.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1)考评制度。要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规律,以质为本,注重教师教书育人实绩;规范考评程序,严肃考评工作;注意考评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体现师德的延续性;突出学生在考评中的作用。

(2)激励制度。对师德考评排名前列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校内发文表彰,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出国进修方面予以倾斜,在薪酬、住房方面予以物质奖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在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3)监督制度。应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领导、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并通过“师德监督网站”或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公开评价。

另外,高校的管理层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师德建设的主体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而是教师,工作方法上注重“育”,而不是“管”。教师个人应该加强师德自律,做到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是师德提升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认真学习。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学校的师德规范、师德管理制度等文件,学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师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中,将外在的师德规范和约束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把良好师德外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三是内省克己。按照较高的师德标准,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和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予以克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并做到“慎独”。

三、以师为本,坚持师德实践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6]认为道德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自我完善的中心问题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个人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师德建设应以师为本,关爱教师,把师德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本性和个体价值,师德建设应以教师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价值目标追求和本质力量的实现为旨归。要加强对教师实际生活的研究,教师个人行动研究、生命叙事研究,主动了解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深入了解教师个人内在需求,满足其高级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要把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层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功。还要把师德教育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应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总之,只有通过关心教师、了解教师、帮助教师,使之真正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归宿感和成就感,崇高师德才能形成。

马克思强调,“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7]道德源于实践,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并将其内在化的结果。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应坚持在实践中提升师德。

高校应积极搭建教师实践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育人本领;经常参加教学竞赛、教学观摩讲座、师德经验交流会、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不断提高师德。

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高校教师是这一使命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2][6][7]金可溪.谈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评价——评美国《道德百科全书》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歪曲[J].人文杂志,1997,(4).

[3]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4]刘川生.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要求[J].北京教育,2010,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5篇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摘要: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论文具有德育的诸多优势,应成为德育工作的生力军。他们在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别是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师;德育优势

一、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优势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2.学科德育渗透的含义

德育渗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在物理学知识中的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方面的教育,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目标的确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标,目标对学科德育渗透具有导向作用。确定渗透目标,要依据德育总目标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也包括即使时代变化也不会改变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要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目标要考虑学科特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把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与道德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渠道,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炉。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科特点,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网络、角色扮演和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观点、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品德和培养健康人格。学科德育渗透应在“融”与“合”上做文章。“融”是讲渗透的深度,要调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感知德育内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道德行为;“合”是讲渗透的广度,全面梳理教材中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尽量寻找融合点,日积月累,循环往复,做到“润物细无声”。

(1)教学内容的渗透策略

理工科教学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德育渗透的。自然科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德育的渗透,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整合。整合时,不得把德育当成标签贴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各学科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学和德育的结合点也不同,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2)教学组织形式的渗透策略

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范式,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所不可忽视的。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起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尊重人、接纳人的现代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学科教学情境的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评价。以前,我们看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情况,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情况,看相关的德育要素的渗透情况。其实我们看某一学科教学是否注意体现和渗透了“德育”,不仅要看学生对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体会、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个学科教学的气氛,看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如果教师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与情境,相关的德育渗透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实。

(4)教师人格的渗透策略

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说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更自珍、自爱、自重。当自己进入学科教学领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喜一怒、一哀一乐,都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和自觉地去做了,就可以说,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2]秦鸿滨.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八个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06(5).

[3]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厚德载物;自立;立人;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言行合一

“厚德载物”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原义是指君子当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就其当代内涵而言,则是指教育者以高尚的师德和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生成才。“厚德载物”所内含的先自立、再立人的思想,为当前高校的师德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参考。下面从四个“立”的角度,具体论述思政课教师高尚师德养成的路径。

一、立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需要养成高尚的师德,这是因为,教师的师德水平决定着其“立人”的实际效果。当然,师德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需要教育者将高尚师德的基本要求贯彻在教师自立、立人的全过程中。在高尚师德的诸要素中,优秀的政治素质是师德的核心,对于思政课教师“立”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同志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1]这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有的思想政治素质。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市场经济自身所包含的趋利性、自发性等消极因素,已经和正在对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消极影响,使得少部分教师出现了对理想前途感到迷茫、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觉悟下降等不良现象,这种现状显然违背了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

作为理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有赖于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从主体品德的起源和形成规律来看,个体的思想品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客观环境中,通过实践活动逐渐产生、发展和形成的。教师作为已经经历了这一过程,并且具备了“厚德”特质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群体,如果以“自立”的感悟和体验而“立人”,就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载物”的效果。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自立”“厚德”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有的政治素质。“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为教师政治方面的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它必然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政治师德素质:首先,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坚持和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从理论层次上厘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贴近学生实际和有针对性的讲解,坚定自身和大学生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其次,树立共产主义的政治信念和理想,忠诚党和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以此推动和规范自身的师德建设;最后,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思政课教师才能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立爱岗敬业的态度和精神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所有职业的共同要求,它当然也是教师需要自立的基本师德。这是因为,爱岗反映着教师对待教育教学的态度,爱岗要求思政课教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养自己热爱本职工作的幸福感和荣誉感。特别是在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富有青春活力的学生的情况下,教师更加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敬业需要教师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在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有了上述认识,教师就能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劳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细致的精神生产,其劳动的工具或手段不同于一般劳动中的工具,它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身心素质为工具,以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劳动对象,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2]这决定了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淡泊名利、恪守职守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品质,以此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起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当然,教师这种乐于奉献、淡泊名利、辛勤耕耘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广大思政课教师忠于职守并甘为人梯的爱岗敬业的态度,来源于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教师自身正确的师德义务和责任观念。毫无疑问,一旦教师有了爱岗敬业的义务和责任观念,他将会对教育工作的社会意义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就会对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有更自觉、更主动的体认,就会将爱岗敬业的原则和规范内化于心、自觉持守,就能够抵制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冲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坚定人民教师的教育信念和追求,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大批合格的人才。

三、立娴熟灵活的教书育人技能

娴熟灵活的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师能够顺利进行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因此,教育教学技能应当是教师师德的支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瞬息万变的教育教学情境,教师要利用娴熟灵活的教育教学技能,恰到好处地妥善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常规和突发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为了达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政课教师需要“自立”下列几方面的教书育人技能:首先,具备帮助大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技能。“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将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就必须具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帮助大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

其次,培养学生智慧的教书育人技能。传授知识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任务和目标,但它不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全部和理想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然后,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能力,最终形成智慧的学生。因此,如何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智慧,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必备能力之一,也是教师最基本的师德。

最后,知道如何教、何时教与何地教,是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另一重要技能。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和教育教学内容的差异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及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不同学习阶段的特征,利用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灵活机动的教育机智,开展教书育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以上条件共同构成了思政课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所必备的技能。娴熟的教书育人技能作为师德的支柱,它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并以此和优秀的政治素质、爱岗敬业、言行合一等一起形成高尚的师德,实现教师自身的“自立”过程。

四、立言行合一的立人师德

教师自身实现“自立”,远没有达到厚德载物思想对教师“立人”师德的要求,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张岱年先生认为:“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3]。当教师通过自立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和专业的学识之后,立人就成为教师的主要责任和义务。立人的现实载体是教师的言行合一,它贯穿于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课堂内外的全过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展现着自己形象的同时,也影响、规范和纠正着学生的言行。“双主体”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共同的理想目标是将客体(教育内容、信息、资源等)转化为主体的一部分,如果教师‘不在场’,则人与人之间的能动交流活动即刻停止,从而变成了由学生和教学内容所构成的单纯的主客体之间的活动,这样的过程只能增加‘在场’学生主体的知识,不能发展和培养‘在场’学生主体的品德修养。”[4]因此,言行合一应当是教师师德的精髓,它是教师人格风范和综合师德素质的体现,只有教师自身实现言行合一,才能达到以德立德、以行立行的目的。对于教师言行合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思政课教师,在理想信念的层次上,在日常生活和教书育人活动中,我们都应当坚持言行合一的标准,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并且以春风细雨般的方式影响和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书育人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做到“学为人师”,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师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这种规范不是来源于外在,而是出乎自己,是出于自己必须做这些事情,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要适时、适地地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言行合一的道德品质,并将教育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教育学生言行合一。

总之,观念上的师德只是一个概念,对于它的字面理解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而通过实践所获得的对高尚师德的理解,却可能穷尽我们毕生的精力才能领会其精髓。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自觉自愿地遵守、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的高尚师德。并以此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7篇

我校接触生态体验德育模式概念是从聆听原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室主任刘惊铎教授的相关讲学开始的。生态体验德育模式是“让理论生根,让经验生翅”的德育发展新形态。它能使一线教师超越单纯的经验性试验教学,在专家引领和同侪互助中重新以新的视角指导物理课程和课堂建设。生态体验德育理论对我们有如下启示:

1、要进一步优化师生人际交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我们要在学生的心底必须营造开放、民主的文化心理环境。刘惊铎教授在2000年在《交往之教育价值的理论解读与中国教育改革的重新定位》一文中把教育人际关系的优化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有效交往是增强教育实效性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优化师生人际交往的标准为:“沟通”、“理解”、“认同”;言语行为的标准为“可理解性”、“默契”、“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等。这需要打破传统的必有一方或一人主导的思路,可以在师生双方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由参与者共同地、逐步地形成优化了的人际关系。

2、要重视道德情感体验

刘惊铎教授在其博士论文《道德体验论》中揭示:课堂本来就是学生道德生活的重要部分。一切道德教育只有以体验为基础时才是有意义的,提出了“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的命题。他曾说过:德育的本体不是做了多少活动、做了多少课,体验才是德育教育的本体。道德体验将教育者改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改称为“体验者”,道德体验倡导师生、生生及与父母等之间的相互诉说和分享活动,重视营造体验场,切实诱发导引者和体验者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道德体验使道德教育与体验者发生实际的情感关联,使体验者经历感动,发生切己的理解和领悟,生成新的道德境界。

3、要重视提升校园师生人文素养

刘惊铎教授指出学校德育工作涉及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自然生态是指影响师生课堂学习和德育习得与人生成长的物质环境;类生态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由此而呈现出来的师与生、生与生、组与组等共同遵循的学校教学和德育活动方式,也包括教材隐含的文化观念、思想因素以及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等;内生态是师生内心世界的感受和领悟,包括学习观念、独立精神、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只有三重生态各自的最佳发挥是不够的。三重生态之间应是最佳的组合与有机渗透。这个观点与瓦西留克指出:“人,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谁也不可能代替他这样做,就像最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学生去理解所讲的内容一样。”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我们认为要提升物理教育教学效果必须要营造出适合提高师生人文素养,人格健康成长和有效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课堂情境与师生关系氛围,要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生态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超越枯燥说教的传统课堂模式,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能,彰显物理课堂理性文化的亲近感和吸引力。成为帮助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高中物理课堂、吸引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主动体验和探究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课堂教育模式,为高中物理新课改课堂设计增色.

二、三重生态体验在普通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探索

基于生态体验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智慧启迪,我们课题小组成员认为:提高物理课堂效能应该首先使课堂成为创设情景与氛围的体验场,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理解、表达、共鸣、唤醒、领悟等境界,成为能够有效诱发学生“生活体验”、“内心体验”、“生命体验”的课堂。我们成立了《生态体验德育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能探索》课题实验小组,我们尝试性的把生态体验德育理论作为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引进物理教学实践,以三重生态全新的视角,系统设计了我们的物理课堂。

1、心灵融通的师生人际

我们认为:物理课堂应该提倡师生真实的平等,以知识为纽带和桥梁,促成师生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的最大融通。为达到此项设计的目的,我们主要采用校本活动课程的方法:一是组织学生开展多项文体活动,如:举办学生演讲比赛、学生画展、迎新生文艺演出,间周舞蹈表演,篮球比赛,经典诵读抢答等活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能力和特长展示,让物理教师现场观看、欣赏、评论、参与;二是变换师生交际环境,组织师生到有利于发挥学生能力优势的户外活动和社区服务中去,让物理教师感受到自己平时在学校教育环境下看着那么无知、那么不成熟的学生的“惊艳”的另一面,使教师真正体会到“任何学生都有出色、胜人的一面”、物理学不好,学生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道理,引导教师自觉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形成平凡心和朋友意识。帮助教师逐渐放下教师架子,去掉职业面具,让学生觉得教师确实有平易近人感、亲切感,可以交朋友。目标之二是促成学生走进教师的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利用班会,师生联欢会,年级师生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与物理教师尽可能的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老师崇拜人物、老师喜欢的娱乐明星、网络微信QQ、星座知识、恋爱经历、老师的高中时代和大学时代、老师的孩子、怎么看待考试作弊和早恋、老师的爱好和成就等,交流前一定让物理老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个大概的了解,交流时一定要以真诚、真实、赋予深度为要求,使学生深深地了解教师所具备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2、教科研管理重视物理教学师生情感的体验

我们认为营造成功物理教学体验场是实现和提升物理课堂效能的关键。物理课堂融通的师生关系是提升物理课堂效能的重要前提,解决了学生愿意接受或不反感物理课的问题,但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技能产生兴趣,自发的主动的学习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需要我们注重物理教学过程情感体验场的构建。我们分别从师生和物质环境、生生、师生之间合作、学生本体几方面入手,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情体验。(1)美化物理实验室环境。以明快的色彩绘制彩图布置物理实验室,墙面悬挂物理学家的实验挂像和他们的科学格言。(2)在年级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以周测形式为诊断和反馈方式让物理教师多关心后进生,与学生多交流等等。(3)学生以不同程度分成学习竞赛小组,强化学生作业,实验,考试等过程性考核。举办以热爱物理知识为主题的学科活动:物理学史知识竞赛、物理分组实验赛、物理知识抢答赛。

3、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三重生态和谐共升的物理课堂体验之境

我们着力把物理课堂表达上升为自然生态和类生态对内生态的最佳影响的动人画卷,追求学生内生态体验发挥作用,促使自然生态和类生态的影响发挥到极致。我们主要围绕物理课堂用语为关键切入点,坚持在物理知识的引入、物理教学情景的设计、物理学知识的应用方面一定要突出物理的趣味性和理性之美。我们提出要营造引人入胜,打动人心、三态共升的物理课堂情景。例如:在《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板书、导入语和追问:上课铃声刚落下,物理教师就在黑板上书写一行大字:救救松鼠!!然后就声情并茂的讲述这样的小故事:在一座茂密的深山老林中,一个神稳稳地站在高处,端着枪,全神贯注的瞄准正前方树上的一只松鼠,这是一只哺乳期觅食的母松鼠,身旁的树洞里就隐藏着她心爱的宝贝。此时母松鼠也发现了猎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了保护小松鼠,为了逃命,母松鼠在猎人扣动扳机的同时绝然的放开了支撑自己生命的树枝。枪声响了------大家猜,松鼠的命运会怎样?那只松鼠被从枪口水平飞出的子弹击中了!!!大家想:在子弹飞行过程中,松鼠已经落下了一段距离,可为什么松鼠依然噩运难逃?如果你是这只松鼠,掌握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平抛运动知识后,我们就会知道怎样面对这危急的状况!话音落下,物理老师就在救救松鼠的板书下面,用红粉笔写下:平抛物体的运动。老师接着问:“大家有没有兴趣与我一起救救这只可怜的松鼠?!”

4、三重生态德育体验使物理课堂充满人文的魅力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馆员 大学生 德育 哲学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083-03

21世纪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批有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人才。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高等院校必须把大学生德育教育放在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人才的首位。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而馆员作为沟通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是“知识传递”的使者,是高校推进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中介力量。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掌握好这个最好的思想武器,有利于指导高校图书馆馆员实施对大学生读者的德育工作,从而实现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

一、学校德育的定义和内容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当今学校德育由四部分组成,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部分。[1]

二、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教育的辩证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德育工作在大学生全面教育中起主导和动力作用;智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体育是德育、智育的保证;美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目前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总体上出现了滑坡,如缺乏诚信,不遵守学校纪律,不尊敬师长,社会公德、心理素质较弱等,加上旧社会的遗毒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意识的侵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比较常见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欠缺的表现,如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不尊重馆员,撕书,藏书等。

四、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大学生德育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大学生读者之间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德育工作是教师和学生双方自觉能动的活动过程。在施教过程中,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被学的客体。在不同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的主客体关系可以互为转化。教师施教传道和学生受教修养是德育教育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大学生德育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辩证原理

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主体是内因,客体就是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外因指此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事物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决定力量,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三) 正确处理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大学生德育教育主客体辩证关系的意义

要把握德育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既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让两者密切配合、协调一致,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质量。

五、 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实施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正确处理以下的几种关系

(一) 长远方向与当前要求

1.长远方向与当前要求的含义。德育的长远方向是指共产主义方向,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德育的根本原则。当前要求是指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德育教育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制订符合当前形式的德育要求。

2.长远方向与当前要求的辩证关系。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大学生德育教育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当前现实出发实施德育教育,理论才能切合实际,取得实效。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是对立规律的基本内容,也是全部唯物辩证法核心的东西。[3]

3.高校图书馆馆员如何运用二者的辩证关系来实施大学生德育教育。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服务工作中,主动、热情地向读者介绍名著和经典书籍,推荐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的、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劝善惩恶”的熏陶教育。教育学生立足于脚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让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无形中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二)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

1.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范畴。学生集体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凝聚力的一个学校的学生群体。[4]集体教育指教育面向学生集体的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教育对象,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个别是指单个的人,是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和意识属性的并能以单独的形式从事实际活动而有个性的实体。[5]个别教育是指每个学生个性、思想觉悟、政治素质、生活经历、接受能力等都存在差异,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辩证原理。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一切矛盾由于个性而分别地表现为单个的具体事物,又由于共性而隶属于一定的种类。事物的个性不能脱离同类事物的共性。[6]集体是由无数的个体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群体。而个体不仅是生物的实体,也是社会的实体。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始终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3.二者的辩证关系在高校图书馆馆员实施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灵活运用。 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实施德育教育中,要通过对集体的教育来教育每个成员,又要针对每个成员的个别教育来影响集体,巩固和发展集体。面对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复杂的网上图书馆检索途径,很多学生会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时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专业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馆员应热情地为全体学生提供咨询和导读服务,提供有效的检索途径,帮助学生搜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对某些复杂、数据量较大的信息处理工作,馆员应注重培养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组织大家一起工作,相互激励,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针对个别需要具体帮助的学生,如检索某篇文章,查找某本图书,馆员应热心地提供帮助,馆员还可以就个别学生的论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指导性的参考意见等。

(三) 说服教育与情感教育

1.说服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界定。 说服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以正面教育等主要形式实施德育教育。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以情感化、教育人。

2.说服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说服教育就是“晓之以理”,情感教育就是“动之以情”。“理”与“情”是人的意识的两种方式,它们相辅相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对立统一。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感情是说服教育的基础。但光有情也不行,必须有理。情不能代替理。只有寓理以情,情理交融,才能实现“通情达理”。

3.说服教育与情感教育在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实际运用。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大学生服务的理念,对读者要热情大方,言语亲切,态度和蔼,微笑服务,处处为读者着想,急读者所急。在读者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身教重于言教,“做”得好,“说”才有分量;“行”得正,“言”才有号召力,以自身人格的力量去感化大学生。对读者的不良行为批评教育时,要讲究说理的方式和方法,以理服人。如大学生读者经常因为自己的借书证已借书满额,就使用别的读者的借书证冒借。针对这种现象,馆员首先要肯定读者爱学习的动机是好的,同时耐心地向读者解释这样做的后果,如果借的书丢失了,按规定是要赔偿的,赔书该追究谁的责任,因为直接关系到读者的切身利益,所以,图书馆不允许这样的做法。然后,态度亲切,语气和蔼的向读者阐明,冒借图书行为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诚信问题,诚信乃做人之本,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坚守诚信。只有把情、理、利通过行体现出来,才能真正起到感化人、说服人、教育人的作用。

(四) 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

1.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内涵 。理论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法纪及道德规范教育的学习。实践活动是指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中。

2.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的辩证关系。 理论与实践是人类认识的两个阶段。人们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为实践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7]理论从实践中来,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社会实践及人们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理论的指导。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3.运用二者的辩证关系来指导高校图书馆馆员实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勤工俭学比较集中的地方。勤工俭学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实施大学生德育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好场所。馆员耐心、细致地给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传授一些图书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让他们独立或合作完成图书馆的一部分业务工作,如上架图书、整理书架、书库的清洁卫生,修补图书等。通过这些工作,让他们了解图书馆馆员工作的辛苦和付出,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自信心,还能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劳动纪律,改变了一些大学生以往散漫拖拉的毛病。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这有利于他们试着发现自身的价值,为今后的择业、就业打下基础。

六、 结束语

邓小平提出“按辩证法办事”,就是要把辩证法的原则和精神贯彻到人的实践活动中,成为自觉的思考和行为。高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造就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每一位教师最高的教育目标和追求。高校图书馆馆员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努力开拓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 参 考 文 献 ]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9篇

本文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国际化专业为例,解析针对引入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水土不服”的问题,做出适应中国本土化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一 中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征对比 

(一)中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 

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由职业院校承担,企业参与度非常有限。受师资、实训场所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实施过程中理论过多,而实践性不强。职教教师无法设计企业真实的学习情境,而是依赖教材、录像、网络等,导致他们的知识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部分职业院校已尝试根据教学与工作实践设计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在实践教学的环节还不能实现如同德国双元制的企业培训,或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教学。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法律保障。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简称BBiG)明确定义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必须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地点交替进行,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70%的时间在企业实践操作,30%的时间在学校进理论学习。企业和学校相互合作,实践与理论培训交叉进行。 

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是全国统一的,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在结业时均设有统一的考试,采用相同的标准,文凭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企业负责实践培训,而且职业院校也会在学习情境中建立相应的实践关联。教师通过参加学校和企业的进修培训,更新知识。相比之下,在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度更高,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标准更高,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的技术培训和文化熏陶,校企双方已实现合作双赢。 

二 开发适合中国“本土化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2011年初,原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教师进修学院院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赫尔穆特·贝克教授受聘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专业特聘教授,引入了德国QMVC教学质量评价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在物流专业组织小范围的教师研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大家就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改善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制定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方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 

通过对比教学计划,物流管理专业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德国双元制模式 

德国路德维希港第一经济学校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理论实践交替的方式进行,学生每周一天半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三天半在签约企业进行实践。在第三学期结束时参加职业教育中期考试(Zwischenpruefung),第六学期结束时参加由行会组织的结业考试(Abschlusspruefung),考试合格即可取得由州文教部颁发毕业证书和手工业行会(IHK)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授课模式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传统物流管理专业”完全采用授课式教学模式,学生按照科目按部就班上课、考试,最后一个学期学生需要自行找一个校外企业进行实习,完成全部学业即可获得毕业证书。此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时间间隔得过长,使学生在校期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学习某一个科目”,而在企业实践时也已忘记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学习企业实际的工作步骤。 

(三)“本土双元制”授课模式 

2013年,按照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的要求,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引入德国路德维希港第一经济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全套原版教材、试题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引入、调整、推广。赫尔穆特·贝克教授全程指导了中德学院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项目,并组织专业教师分别赴德国路德维希港第一经济型、曼海姆双元制大学、戴姆勒职业学校进行实地专业研修。 

教学改革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试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分阶段模块化授课方式。第一学年,安排如军训、思政、大学语文等教学大纲里无法删改的内容,完成基础课。第二学年,以模块化授课方式,在校内进行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的讲授,穿插一次为期六周的企业实践,使学生首次实地感受自己未来工作岗位,找准个人定位。完成第二学年全部课程和实践可参加中期考试(Zwischenpruefung)。第三学年依然以模块化授课方式,在校内进行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的讲授,穿插两次为期六周的企业实践。完成全部课程和实践方可参加结业考试(Abschluss-pruefung),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海外德商会颁发的AHK职业资格证书。 

三 中国“本土化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势 

(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国际人才培养标准 

引入德国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原版德国物流专业教材和课程标准,所有授课教师都接受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物流专业教学课程的培训,使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块、授课方式、实训内容和测评标准等完全与德国标准相吻合,进而推动了教育教学试点工作。 

德国各州文教部都十分注重OES质量控制体系(Objectiv Eigenstaediges System)、巴伐利亚州(Freistaat Bayern)推行的Q2E体系(Quality by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等。虽然各州推行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名称不尽相同,但其宗旨都是希望通过建立和统一质量评估体系标准,保障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质量。 

赫尔穆特·贝克教授借鉴德国莱茵兰普法州、巴登符腾堡州及巴伐利亚州的经验,为物流管理专业引进德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QMVC(Quality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根据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学校发展与质量保证研究所(Institut fuer Schulentwicklung und Qualitaetssicherung)的评估指导意见与评估方法,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特点,研究开发本土化的评价标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予以推广和应用。 

(三)引进国际化师资培养模式,打造国际视野师资队伍 

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项目中,为了使教师切身实地地感受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的文化精神,中德学院组织教师赴德国进行为期三周的教学法、专业技能进修,通过企业真实案例,行动导向、小组教学,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和课程开发理念等方面的培训,开拓了师资队伍的国际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引进美国GLM国际物流师资格认证,在教师培训中嵌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 

(四)搭建高端校企合作平台,强化服务区域经济能力 

为了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德国商会及数十家京津地区德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德国运输物流企业DHL、德国装备制造物流企业戴姆勒奔驰和西门子公司、德国大型连锁经营企业麦德龙等。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联动效应,探索并形成“双元制”理论在中国本土化后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实践经验。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引入企业资源和管理模式、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吸引用友新道投入600万共建“天津中德——用友新道创新学院”。指导在校学生开设创业超市,为学生开辟了良好的就业途径,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良好的校企合作为学校扩大了企业技术培训的规模,强化了服务区域经济能力,进而创造了可观的“隐性”价值。 

四 结语 

构建中国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一方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掌握学生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学生真正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度”,学习期间参加实训、在岗培训、轮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了解岗位需求和企业文化,适应力强。 

无论如何,我们应注意,每一个职业教育的专业都要切合实际,以需求为导向。中国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身也要考虑到学生、企业、社会的需求。学校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的需求办学、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学,才能与企业更好地合作,加强企业投身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Becker,Helmut;Gr?ber,Lisa;Teuffer,Michael,Entwicklung 

und erprobung von kompetenzorientierten Lernsituationen 

sowie deren Implementierung in der Fortbildung - ein 

Beispiel aus dem kaufm?nnischen Bereich[J].Wirtschaft und 

Erziehung,2011(6). 

[2]Ausbilden: Eine Investition fur Betriebe[J].die sich auszahlt 

Pressemitteilung, 2009(12). 

[3]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尚德课堂; 内涵; 范式;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03-002

一、“尚德课堂”的构建背景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教育部也出台了“加快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苏州市教育局提出“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作为最基层的学校,如何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并融入现代教育的前沿思考,以促进学校教育自主、全面、深入的综合改革?

古人云:道昭示一切,德承载一切。“崇德”是我校建校初期的办学理念,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进程中,我们从“德”字原初内涵出发,不断挖掘和丰富“德”内涵,链接传统与现代,提出“尚德”教育理念,建构“尚德”文化体系,形成“尚德课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二、“尚德”的内涵

1.“尚德”第一层内涵:遵循本心,顺乎自然

从字源看,甲骨文中,“德”字是这样写的――“ ”,左边“彳”表示与道路行走有关。右边是一只眼睛即“ ”,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视之意,可释为“遵循本心,直视所行之路”。从“德”字原初意义来看,“德”义源于古代登山祭天活动,有发自本心,尊崇敬畏之意,蕴含着先民对季节变迁、天地时令的认知,以引导天下顺应天时,从而更好的生殖、化育万物。因此,“德”的原初意义是“顺乎自然”,不违背“天意”。

在这传统文化底蕴的追溯中,我校提炼出“尚德”境界中的第一层内涵:遵循本心,顺乎自然。

2.“尚德”第二层内涵:厚德载物,养性励行

传统哲学认为,自然界,“道”生化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成长、发育,使万物自立、成熟,使万物都得到润养与庇护,却不使之受到束缚、羁绊。天地之大德在于自然而然,化生万物。

在尚德教育体系中,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尚德”的内涵,就是“道”与“德”。“尚德”之“道”即“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尚德”之“德”即“厚德载物,养性励行”。“德”的第二层内涵指向“道德”或“个性”,即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尚德”追求的是“守道德”或“厚品行”,即“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由此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养性励行”意为涵养个性以更好的创新行动,强调“养”之有素,方能厚积薄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是“尚德教育”的初衷,也是最终诉求,是对所有“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养性励行”的教育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三、尚德课堂的范式

“尚德课堂”应该遵循师生发展的本心,顺乎师生发展的自然意愿,即教师应该遵循本心追求教学,顺乎自然教育规律而开展教学,学生遵循本心的开展学习,顺乎自然的在学校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由此促进师生实现自我愿景,推动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德”是“尚德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论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课堂学习追求的终点。

在建设“尚德课堂”过程中,我们注重校园文化,构建学校“尚德”大育人环境;注重顶层设计,构建学校“尚德”大教育理念;注重探索实践,构建学校“尚德课堂”具体范式。

“范式”是指尚德课堂活动中大家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理念、关键词、同一学科基本思路、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标准等,即与科学教学与研究有关的所有课堂要素。

一要唤醒,以激发学趣:唤醒学生学习动机,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尚德课堂强调在“遵循本心”基础上去“唤醒”学习的原兴趣、新鲜感、神秘性,努力让学生想读、想学、想投入,把阅读、训练、实验变成一次兴致极高的梦想、充满新奇的旅程。

二要顺应,以提升学力:包括顺应学科课程的要求、顺应教材设计的要求、顺应老师教学风格的要求、顺应学生学习品质的要求。教材处理、内容传递、练习测试,要“顺乎自然”的进行,要创设符合学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课堂环境,将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自然结合起来,促进学力提升。

三要“活泼”,有深度交流:即教师以“活”的教学之道,促进学习的生动活泼,探究的生动活泼;学生以“活”的学习方式,促进知识汲取、感受体验的生动活泼。这里的“活”是建立在“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基础上的,最大限度的还原学习的原始功能、自觉自愿品质,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习有法,学有所思。

四要“有得”,以期学有所获:“有得”,即“德成”。强调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以教师的“德”顺应、促进学生的个性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看得见”的发展与提升,教学效果显著。

五要“深化”,以丰厚学养:“尚德课堂”也是深度教学,需要让人看出你上得深刻,或者学生得到深刻的引领,因此课堂需“深化”所学,或者升华所学,从而陶冶学生,让学生丰厚学养。

归结来说,“尚德课堂”教学范式――“唤醒、顺应、活泼、有得和深化,体现在具体的课堂行为特征上分别对应为“激发学趣”、“提升学力”和“丰厚学养”。“尚德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关键是要“动在课堂”,具体落实在三个方面:“思在课堂”、“辩在课堂”和“练在课堂”(见下图)。另外设计出科学规范、具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对“尚德课堂”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四、尚德课堂的践行与成果

1.专家引领有高度

专家引领在于能够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构建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

2014年以来,学校邀请苏大教授母小勇、市教科院傅嘉德主任等来校指导调研,邀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孝如、学术专家袁卫星,省特级教师黄厚江、徐业毅、张一山、沈庆九等人来校做讲座或示范教学。2014年11月以来,每隔两三个星期,我校“尚德课堂”课题小组与特聘华师大专家团队都会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研讨,明确实施目标与具体步骤,并落实下一次的研讨内容。经过华师大教授和校“尚德课题”组成员的多次研讨,逐步明确并完善了“尚德课堂”的教学理念、行为特征、课堂范式、评价标准等。

在学校“尚德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在外聘教授、专家的一次次专题培训和指导下,我校全体教师正经历着一场全新的思想风暴,学校各个层面逐步了解并接纳了“尚德教育”这一全新概念。

2.课堂践行有力度

课堂践行有力度在于一有教学理念的全面渗透和有序指引;二有校长室带领下教务处和教科室等部门的活动开展和平台创设;三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四有名师专家、专业团队的现场观摩和有效指导。

尚德理念最初提出时,教师是模糊的、抽象的,但在校长室有计划、有力度的推动下,广大教师经历了一次次的培训学习,特别是在“尚德课堂”的探索实践、观摩展示、教研讨论的系列活动中,教师对尚德理念、尚德课堂的范式越来越具象化、清晰化。

2014年10月30日我校英语、数学老师开设两堂“尚德课堂”教学观摩课,省特级教师沈庆九老师开设了《苏州园林》“尚德课堂”教学示范课。省特级教师张一山老师对三节“尚德课堂”教学观摩课从尚德理念的角度进行了精彩点评。

2014年12月19日,我校开展了以“聚焦有效教学,打造尚德课堂”为主题的对外公开课展示活动,面向所有学科共开设23节。

2015年4月22日,我校成功举办了面向苏州大市的“尚德课堂”研讨会,来自省、市(区)的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的近百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原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省特级教师、南师大王一军教授高度评价了我校的“尚德课堂”改革。

2015年9月23日,“江苏中小学教学特色观摩学习活动”在学校举行。此次观摩学习活动由“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主办,与会的领导、专家是来自全国的中学校长、副校长、教学主任和一线骨干教师。此次观摩学习活动由三部分组成: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首先观摩了陈雁老师的《醉翁亭记》和陆洪明老师的《动能、势能、机械能》两堂“尚德课堂”的常态教学课;接着,在学校尚德楼四楼会议室听取翁永兴校长的汇报,翁校长就学校基本情况和学校“尚德”特色教学分别作了《传统与现代交融,创新与务实兼济》《顺乎自然归真本,尚德行远重实践》的专题报告;最后,在学校全体行政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校园文化,感受学校独特的“德”文化。承办江苏中小学教学特色观摩学习活动,不仅是学校“尚德”办学理念、“德”文化内涵的全面展示,更是对学校实施“尚德课堂”探索和践行的鞭策。

3.教研结合有深度

教学与教研齐头并进,一线教学中的创新探索和实际践行成为教师教研思考的基本素材和源头活水,教师在“尚德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反思“尚德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甚至还积极撰写“尚德课堂”教学笔记、教学反思、教学论文。创新教学使教研有根,深入教研又使教学有了深层次的思考,两者相辅相成,不仅推动了教师的个人成长,也有力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隐蔽课程 显性课程 德育功能开发与设计

[作者简介]李娜(1979- ),女,河北藁城人,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思政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228)郜文华(1979- ),女,河北平山人,石家庄学院组织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28-02

一、隐蔽课程的含义

美国堪萨斯州大学教授范兰丝在1991年出版的《国家课程百科全书》中,对隐蔽课程作了比较详尽的界定,他说:“隐蔽课程是指那些在课程指导和学校政策中并不明确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结果,即使如此,它仍然是学校经验中经常而有效的部分。”

隐蔽课程首先作为课程现象而存在,因此要界定隐蔽课程必须从界定课程概念开始。所谓课程,是指教育者为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的意识(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和心理反应(包括特定心理反应和非特定心理反应)使教育者获得整体经验的一切内容或要素。我们可以看出,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两部分。显性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主要使受教育者获得认知方面经验的那些内容和要素。

通过显性课程的概念,我们对隐蔽课程作出明确界定:隐蔽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不明确的、间接地、内隐的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主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情意方面经验的那些内容或要素。

二、隐蔽课程的德育功能

(一)物质文化的审美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载体承载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的环境、活动及科研设施,教学、生活的物质条件等。这些物质形态的校园文化都蕴含着教育的因素及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个性发展,向学生默默地传达着学校的治学理念及审美意向,例如,医学院的白求恩塑像向学生传达着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物质文化空间,充分利用物质形态的隐蔽课程,使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到美丽舒适、和谐安全,陶冶学生性情,激发他们爱知识、爱学校的热情,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文精神。

(二)活动文化的渗透功能

活动文化指高校内大学生的文化活动、体育比赛等,是校园文化中的动态层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在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中,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张扬。健康、积极、活泼向上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特长展现、个性张扬的舞台,有利于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尊重、信任、合作,从而实现对学生思想的有效渗透。

(三)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

爱尔维修认为:制度是年轻人的最好导师。大学制度文化的内容包括其内部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以及大学内的组织结构。这些规章制度是校园精神内涵的制度体现,是学校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凝结。高校的各种组织管理制度及规章守则作为隐蔽课程,隐性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发生影响。这些制度如果是科学的、民主的、以人为本的,将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规范,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直接影响学校的秩序构建。

(四)作用方式的情感功能

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没有情感功能的道德教育对于有思想、有个性的大学生来说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要建立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之间的联系,提高德育效果就需要:一方面改进显性课程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要优化隐蔽课程。显性课程的德育方式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隐蔽课程因其作用方式表现为间接的和潜在的,从而有效避免了这一点。隐蔽课程的潜在性使大学生不知不觉中,愉悦地接受教育。隐蔽课程的特点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创造着隐蔽课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教育内容的认可,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内化为自我情感。

三、高校德育中隐蔽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一)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主体

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主体应当包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其中学校德育分管领导及其部门(如学校党委)和思想政治教师是主导力量,其他教职工是协同力量。同时,全体教职工要明确自己在高校这一特定教育环境中所扮演的道德角色和承担的道德责任,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态度,以真诚、良知去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同时,学生也是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和设计的主体,只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才能使隐蔽课程深入人心,更好地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1.优化隐蔽课程建设的“活教材”就要提升教师素质。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想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在课中与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关心、尊重和爱护学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早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统一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不仅指教师的行为美,同时也是教师心灵美的直接反映。教师的行为里隐含着一定的思想品质因素,因此要构成美好的品德形象,必须将内心和行为表达做到统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行为上遵循道德规范,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品德美,给学生以感染和影响。二是教师要有高深的知识修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人文精神的教师,更容易使大学生信服。三是教师要有良好的感情投入。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师生交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对学生坦诚自然,保持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以及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和谐相融的氛围,能极大地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支持。

2.高校中的行政领导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教学措施的制定者。行政领导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及榜样示范作用相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这样一来,学校行政领导自身也必然成为高校德育隐蔽课程的一部分,行政领导对德育隐蔽课程作用的认同程度和对德育教师价值的认同程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效果。

3.高校各级党政干部和部门的职工,虽然不处在教学第一线,但都在以各种方式服务大学生。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及服务意识对高校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很大影响。所以,高校应高度重视行政人员的职业精神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培养百年育人精神和提高综合职业素养,使他们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发挥好隐蔽课程的德育功能。

(二)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内容

德育隐蔽课程的设计开发者要善于将高校内各种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潜在或现实的因素纳入视野加以控制和规划,使之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综合发展。

1.提高显性课程的建设水平,为隐蔽课程建设搭建发展平台。任何显性课程从静态因素讲,都蕴含着特定的人文精神、社会意识形态。隐蔽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隐蔽课程是具有依附性的,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离不开显性课程。所以要提高隐蔽课程的建设水平就必须首先建设好显性课程,为隐蔽课程搭建良好的平台。如果显性课程没有建设好,隐蔽课程德育功能的发挥就会缺乏基本前提条件,其建设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2.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彰显隐蔽课程建设效果。高校被大学生们称为“小社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高校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包含着校风班风、学生文化、规章制度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1)树立健康文明的校风班风。班风校风是指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典型且相对稳定的风尚。它形成后对整个群体有很大的影响力。良好的班风校风能够增强道德感染力,教化和启迪学生。(2)形成良好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主要是指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与家长、教师或同龄人的交往中模仿其行为,认同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进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者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创建友好和谐的学生文化。(3)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后,就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存在于高校生活中,它对学生来说是不可选择的。因此,在制定与修改规范制度时,要符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公正、公平、奖惩分明的具有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

3.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校园物质文化能够折射出高校的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以形成无形的德育力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首先,校园物质文化空间能够为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营造环境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在其中生活和学习的师生陶冶情操,也体现着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其次,校园建筑与绿化景观对广大师生来说既有实用功能又满足了师生的审美需求,为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营造艺术氛围。因此,在建设校园建筑时应注意实用功能与审美需求的统一融合。再次,校园文化传播媒介为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营造舆论氛围。实物媒介、人体媒介是校园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例如,校服、校徽等都属于实物媒介,它们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风貌。人体媒介,即非常重视校园人物的形象塑造,比如宣传知名校友,邀请其返校演讲,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最后,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对媒介有敏锐性,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5.1%,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新媒体已经成为年轻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载体传播校园文化。

综上所述,隐蔽课程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资源和隐形工具,它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无声无息的,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重视高校中隐蔽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以期把隐蔽课程渗透在高校学生的日常规范、课堂学习及业余生活中,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班华.隐蔽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8(12).

[2]陈玉琨.试论潜在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组织[J].上海高教研究,1988(4).

[3]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6).

[4]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 德育功效 构建设想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渗透于师范学校的教学、管理、生活及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育人工程。而校园文化环境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集陶冶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于一身,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濡养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能使师范生毕业后顺利成长为优秀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一、师范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

(一)师范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龙宝新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中说: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样式,是以身体为载体,以生活为背景,以行为为外显的生活图景与生活图式的统一体。它包括人类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如果将文化内涵折射到学校校园中,那么校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角落就将渗透着文化气息,充满文化符号。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以师范校园为主要空间的文化,是师范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它既包含学校的办学理念,各学科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又包含学校精神、校园文化生活,以及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还包含校园文化的物质外观、外在标志,即硬件文化。

(二)学校德育。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是人类善的行为的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而言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更广义的德育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廉政教育,等等。

(三)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的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生生活由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组成,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及整个社会、家庭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教育正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因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德育。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潜移默化中既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又有价值导向、激励创新、增加凝聚力等诸多作用,所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多元和谐的德育。反过来,德育工作又可以优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与其形成良性互动,真正实现德育目标。

二、现状与问题

(一)社会、学校环境现状。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物质领域空前繁荣,同时也导致道德滑坡、人心扭曲等,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信仰缺失,传统道德观念遭受冲击。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传统道德观念遭到冲击,拥有金钱、财富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力、地位的唯一标尺。社会上的种种腐败行为、拜金现象、享乐主义等无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在现实面前,道德说教变得苍白无力,致使青年一代信仰缺失,道德滑坡。

2.学校德育内容僵化,与现实疏离。目前,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快捷,网络文化、外来文化冲击着社会传统,社会文化已进入多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观念并存,经碰撞、冲突而有不同的选择在所难免。这就带来了群体价值观、道德观的差异,任何一种价值体系都不可能取得独尊地位而压制其他的价值观念。但是目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多是强行把一套主流的道德观念灌输给学生,统一教材,只注重课堂说教。而且大多数学校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情感、德行、人格等的培养。有的学校把德育变成政治教育,或是把德育工作简单地和班主任管理、纪律约束、行为规范管理、学校奖惩等同起来,不能和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导致学校德育和现实脱节,德育没有实效。

3.德育层次颠倒。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很重视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朱熹在《语类》中就明确提出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强调道德教育就要先从良好的习惯养成入手,先从规范的行为开始,身体力行,等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知识年龄增长之后,再教给道理。这是遵循教育规律的经验总结。我国现在的德育层次却颠倒了,从幼儿园到中学,德育大都重在道理说教,轻视行为规范的指导、养成,到了大学却又不得不开展行为细节教育,指导大学生们遵守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不随地吐痰等行为规范。德育层次颠倒,事倍功半。

(二)师范生现状。

近年来,师范学校特别是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师范生源素质正呈现下滑态势,具体表现为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文明礼貌缺失,行为规范欠佳。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心理比较脆弱,缺乏面对挫折、压力的信心和勇气,是非观念淡漠,个人道德修养亟待提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独生子女的唯我独尊,家庭教育对基本道德的忽略,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家长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品德教育,等等。因生源素质状况如此,造成师范学校德育工作复杂而困难。

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今后大部分人要做基层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对社会几代人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尚佳的行为规范,更要有崇高的人文精神。因为德育的核心是信仰、情、意和行。它属于培养人的德行、人格的教育。师范学校要通过对师范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直接推动健全人格的形成,进而使教育理想逐步成为教育现实。

三、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做实环境德育工作

(一)理顺德育次序。

师范学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的。首先,师范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在理顺德育次序上有所作为。因为每所师范学校都有自己的附属学校,师范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和这些附属学校联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师范学生参与这些附属学校的德育实践,从制定日常行为细节入手,到策划宣传方式,怎样搞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期让学生们接受,并逐渐使文明细节成为习惯。师范生自身也教、学、做合一,这样既能提高个人素养,又能为后阶段德育深层精神、批判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行为基础。其次,建立德育覆盖网络。师范毕业生大都应充实到基础教育一线去,在各自工作的学校践行在师范学校学习到的德育理念,营造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从日常细节开始施行有层次、有系统的德育,形成以师范学校为中心的德育工作覆盖网,进而再扩大影响到社会,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1.物质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外显形式。它包括校园的硬件建设,如布局合理美观的学校建筑,让师生身心愉悦的绿化景观、雕塑,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还包括承载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各种标志物,如校徽、校训、校刊、校报、学校的橱窗、各系科、班级的板报等。通过营造充满文化内涵、优美如画的校园环境,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启迪心灵,自我约束言行,提升思想境界。

2.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属于隐含的深层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整体精神风貌。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校纪,师风学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环境是无形的,但又是可感的,它使学校具有凝聚力,学生生活其中,耳濡目染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学生的独具个性的意识形态,肩负起社会开拓者的责任,成为有担当、有创造性的公民。

3.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和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制定的行为规范,等等。这些制度应是以人为本,能体现平等、和谐、健康、民主等人本思想。这样的制度文化环境可以充分地体现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使人文关怀通过制度成为师生习惯,渗透每位师生的血液,使之最终拥有崇高的精神。

(三)突出教师文化。

龙宝新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中这样解释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由那些影响教师个体或群体行为生成的,直接和教师的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经验、常识、习惯、观念、理论、制度、习俗、象征、符号等构成的总体生活景观与其内在的生活图式有机统合而成的复合体。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师范学校,教师文化就更显重要。

首先,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行为品德、价值观念、精神情怀等对学生人格品性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它远胜于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也远好过强行灌输道德信条的效果。其次,师范学生有着双重身份。他们在校是学生,走向社会是教师,是未来的教育主体,所以师范学校突出教师文化就是两代师表,一同塑造。

(四)开放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德育手段。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校也不是一个封闭的桃花源,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的冲击,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浸染,校园文化环境必须更具有开放性。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批判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纷繁的世界面前能保持自己的是非原则、道德底线。

1.组织各种社团活动,走向社会。做志愿者、社工、义务劳动等,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也增强社会责任感。

2.引导网络文化,增强批判能力。充分利用校园网,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远离不良文化。通过宣传真、善、美来加强学生的德育修养,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判断能力。

3.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德育手段。充分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举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各种主题的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赛,歌咏比赛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感受美和崇高。师范学校还可以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专辩论赛。针对网络、社会上的各种热点问题,先发动学生自由讨论,收集各种观点,再集中、提炼出正反两方观点,由班级、系科先进行预赛,最后学校组织决赛,在全校师生面前现场辩论。在辩论准备过程中,既能开阔眼界,锤炼语言组织、逻辑思辨能力,又能提高分析问题、批判问题的能力。在听辨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要坚决抵制的,都清楚地展现在师生面前。理越辩越明,其成效远比课堂的灌输、说教好得多。

德育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也应与时俱进,如何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万俊.学校文化环境的多维性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35.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 德育功效 构建设想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渗透于师范学校的教学、管理、生活及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育人工程。而校园文化环境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集陶冶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于一身,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濡养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能使师范生毕业后顺利成长为优秀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一、师范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

(一)师范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龙宝新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中说:“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样式,是以身体为载体,以生活为背景,以行为为外显的生活图景与生活图式的统一体。”它包括人类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如果将文化内涵折射到学校校园中,那么校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角落就将渗透着文化气息,充满文化符号。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以师范校园为主要空间的文化,是师范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它既包含学校的办学理念,各学科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又包含学校精神、校园文化生活,以及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还包含校园文化的物质外观、外在标志,即硬件文化。

(二)学校德育。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是人类善的行为的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而言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更广义的德育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廉政教育,等等。

(三)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的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生生活由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组成,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及整个社会、家庭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教育正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因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德育。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潜移默化中既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又有价值导向、激励创新、增加凝聚力等诸多作用,所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多元和谐”的德育。反过来,德育工作又可以优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与其形成良性互动,真正实现德育目标。

二、现状与问题

(一)社会、学校环境现状。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物质领域空前繁荣,同时也导致道德滑坡、人心扭曲等,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信仰缺失,传统道德观念遭受冲击。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传统道德观念遭到冲击,拥有金钱、财富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力、地位的唯一标尺。社会上的种种腐败行为、拜金现象、享乐主义等无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在现实面前,道德说教变得苍白无力,致使青年一代信仰缺失,道德滑坡。

2.学校德育内容僵化,与现实疏离。目前,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快捷,网络文化、外来文化冲击着社会传统,社会文化已进入多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观念并存,经碰撞、冲突而有不同的选择在所难免。这就带来了群体价值观、道德观的差异,任何一种价值体系都不可能取得独尊地位而压制其他的价值观念。但是目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多是强行把一套主流的道德观念灌输给学生,统一教材,只注重课堂说教。而且大多数学校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情感、德行、人格等的培养。有的学校把德育变成政治教育,或是把德育工作简单地和班主任管理、纪律约束、行为规范管理、学校奖惩等同起来,不能和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导致学校德育和现实脱节,德育没有实效。

3.德育层次颠倒。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很重视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朱熹在《语类》中就明确提出“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强调道德教育就要先从良好的习惯养成入手,先从规范的行为开始,身体力行,等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知识年龄增长之后,再教给道理。这是遵循教育规律的经验总结。我国现在的德育层次却颠倒了,从幼儿园到中学,德育大都重在道理说教,轻视行为规范的指导、养成,到了大学却又不得不开展行为细节教育,指导大学生们遵守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不随地吐痰等行为规范。德育层次颠倒,事倍功半。

(二)师范生现状。

近年来,师范学校特别是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师范生源素质正呈现下滑态势,具体表现为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文明礼貌缺失,行为规范欠佳。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心理比较脆弱,缺乏面对挫折、压力的信心和勇气,是非观念淡漠,个人道德修养亟待提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独生子女的“唯我独尊”,家庭教育对基本道德的忽略,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家长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品德教育,等等。因生源素质状况如此,造成师范学校德育工作复杂而困难。

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今后大部分人要做基层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对社会几代人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尚佳的行为规范,更要有崇高的人文精神。因为德育的核心是信仰、情、意和行。它属于培养人的德行、人格的教育。师范学校要通过对师范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直接推动健全人格的形成,进而使教育理想逐步成为教育现实。

三、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做实环境德育工作

(一)理顺德育次序。

师范学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的。首先,师范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在理顺德育次序上有所作为。因为每所师范学校都有自己的附属学校,师范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和这些附属学校联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师范学生参与这些附属学校的德育实践,从制定日常行为细节入手,到策划宣传方式,怎样搞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期让学生们接受,并逐渐使文明细节成为习惯。师范生自身也“教、学、做合一”,这样既能提高个人素养,又能为后阶段德育深层精神、批判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行为基础。其次,建立德育覆盖网络。师范毕业生大都应充实到基础教育一线去,在各自工作的学校践行在师范学校学习到的德育理念,营造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从日常细节开始施行有层次、有系统的德育,形成以师范学校为中心的德育工作覆盖网,进而再扩大影响到社会,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转贴于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1.物质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外显形式。它包括校园的硬件建设,如布局合理美观的学校建筑,让师生身心愉悦的绿化景观、雕塑,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还包括承载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各种标志物,如校徽、校训、校刊、校报、学校的橱窗、各系科、班级的板报等。通过营造充满文化内涵、优美如画的校园环境,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启迪心灵,自我约束言行,提升思想境界。

2.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属于隐含的深层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整体精神风貌。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校纪,师风学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环境是无形的,但又是可感的,它使学校具有凝聚力,学生生活其中,耳濡目染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学生的独具个性的意识形态,肩负起社会开拓者的责任,成为有担当、有创造性的公民。

3.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和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制定的行为规范,等等。这些制度应是以人为本,能体现平等、和谐、健康、民主等人本思想。这样的制度文化环境可以充分地体现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使人文关怀通过制度成为师生习惯,渗透每位师生的血液,使之最终拥有崇高的精神。

(三)突出教师文化。

龙宝新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中这样解释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由那些影响教师个体或群体行为生成的,直接和教师的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经验、常识、习惯、观念、理论、制度、习俗、象征、符号等构成的总体生活景观与其内在的生活图式有机统合而成的复合体。”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师范学校,教师文化就更显重要。

首先,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行为品德、价值观念、精神情怀等对学生人格品性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它远胜于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也远好过强行灌输道德信条的效果。其次,师范学生有着双重身份。他们在校是学生,走向社会是教师,是未来的教育主体,所以师范学校突出教师文化就是“两代师表,一同塑造”。

(四)开放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德育手段。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校也不是一个封闭的“桃花源”,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的冲击,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浸染,校园文化环境必须更具有开放性。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批判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纷繁的世界面前能保持自己的是非原则、道德底线。

1.组织各种社团活动,走向社会。做志愿者、社工、义务劳动等,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也增强社会责任感。

2.引导网络文化,增强批判能力。充分利用校园网,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远离不良文化。通过宣传真、善、美来加强学生的德育修养,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判断能力。

3.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德育手段。充分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举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各种主题的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赛,歌咏比赛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感受美和崇高。师范学校还可以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专辩论赛”。针对网络、社会上的各种热点问题,先发动学生自由讨论,收集各种观点,再集中、提炼出正反两方观点,由班级、系科先进行预赛,最后学校组织决赛,在全校师生面前现场辩论。在辩论准备过程中,既能开阔眼界,锤炼语言组织、逻辑思辨能力,又能提高分析问题、批判问题的能力。在听辨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要坚决抵制的,都清楚地展现在师生面前。“理越辩越明”,其成效远比课堂的灌输、说教好得多。

德育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也应与时俱进,如何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万俊.学校文化环境的多维性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35.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 德育功效 构建设想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渗透于师范学校的教学、管理、生活及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育人工程。而校园文化环境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集陶冶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于一身,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濡养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能使师范生毕业后顺利成长为优秀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一、师范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

(一)师范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龙宝新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中说:“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样式,是以身体为载体,以生活为背景,以行为为外显的生活图景与生活图式的统一体。”它包括人类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如果将文化内涵折射到学校校园中,那么校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角落就将渗透着文化气息,充满文化符号。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以师范校园为主要空间的文化,是师范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它既包含学校的办学理念,各学科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又包含学校精神、校园文化生活,以及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还包含校园文化的物质外观、外在标志,即硬件文化。

(二)学校德育。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是人类善的行为的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而言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更广义的德育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廉政教育,等等。

(三)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的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生生活由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组成,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及整个社会、家庭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教育正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因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德育。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潜移默化中既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又有价值导向、激励创新、增加凝聚力等诸多作用,所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多元和谐”的德育。反过来,德育工作又可以优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与其形成良性互动,真正实现德育目标。

二、现状与问题

(一)社会、学校环境现状。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物质领域空前繁荣,同时也导致道德滑坡、人心扭曲等,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信仰缺失,传统道德观念遭受冲击。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传统道德观念遭到冲击,拥有金钱、财富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力、地位的唯一标尺。社会上的种种腐败行为、拜金现象、享乐主义等无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在现实面前,道德说教变得苍白无力,致使青年一代信仰缺失,道德滑坡。

2.学校德育内容僵化,与现实疏离。目前,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快捷,网络文化、外来文化冲击着社会传统,社会文化已进入多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观念并存,经碰撞、冲突而有不同的选择在所难免。这就带来了群体价值观、道德观的差异,任何一种价值体系都不可能取得独尊地位而压制其他的价值观念。但是目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多是强行把一套主流的道德观念灌输给学生,统一教材,只注重课堂说教。而且大多数学校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情感、德行、人格等的培养。有的学校把德育变成政治教育,或是把德育工作简单地和班主任管理、纪律约束、行为规范管理、学校奖惩等同起来,不能和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导致学校德育和现实脱节,德育没有实效。

3.德育层次颠倒。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很重视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朱熹在《语类》中就明确提出“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强调道德教育就要先从良好的习惯养成入手,先从规范的行为开始,身体力行,等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知识年龄增长之后,再教给道理。这是遵循教育规律的经验总结。我国现在的德育层次却颠倒了,从幼儿园到中学,德育大都重在道理说教,轻视行为规范的指导、养成,到了大学却又不得不开展行为细节教育,指导大学生们遵守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不随地吐痰等行为规范。德育层次颠倒,事倍功半。

(二)师范生现状。

近年来,师范学校特

别是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师范生源素质正呈现下滑态势,具体表现为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文明礼貌缺失,行为规范欠佳。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心理比较脆弱,缺乏面对挫折、压力的信心和勇气,是非观念淡漠,个人道德修养亟待提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独生子女的“唯我独尊”,家庭教育对基本道德的忽略,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家长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品德教育,等等。因生源素质状况如此,造成师范学校德育工作复杂而困难。

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今后大部分人要做基层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对社会几代人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尚佳的行为规范,更要有崇高的人文精神。因为德育的核心是信仰、情、意和行。它属于培养人的德行、人格的教育。师范学校要通过对师范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直接推动健全人格的形成,进而使教育理想逐步成为教育现实。

三、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做实环境德育工作

(一)理顺德育次序。

师范学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的。首先,师范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在理顺德育次序上有所作为。因为每所师范学校都有自己的附属学校,师范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和这些附属学校联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师范学生参与这些附属学校的德育实践,从制定日常行为细节入手,到策划宣传方式,怎样搞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期让学生们接受,并逐渐使文明细节成为习惯。师范生自身也“教、学、做合一”,这样既能提高个人素养,又能为后阶段德育深层精神、批判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行为基础。其次,建立德育覆盖网络。师范毕业生大都应充实到基础教育一线去,在各自工作的学校践行在师范学校学习到的德育理念,营造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从日常细节开始施行有层次、有系统的德育,形成以师范学校为中心的德育工作覆盖网,进而再扩大影响到社会,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1.物质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外显形式。它包括校园的硬件建设,如布局合理美观的学校建筑,让师生身心愉悦的绿化景观、雕塑,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还包括承载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各种标志物,如校徽、校训、校刊、校报、学校的橱窗、各系科、班级的板报等。通过营造充满文化内涵、优美如画的校园环境,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启迪心灵,自我约束言行,提升思想境界。

2.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属于隐含的深层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整体精神风貌。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校纪,师风学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环境是无形的,但又是可感的,它使学校具有凝聚力,学生生活其中,耳濡目染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学生的独具个性的意识形态,肩负起社会开拓者的责任,成为有担当、有创造性的公民。

  3.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和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制定的行为规范,等等。这些制度应是以人为本,能体现平等、和谐、健康、民主等人本思想。这样的制度文化环境可以充分地体现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使人文关怀通过制度成为师生习惯,渗透每位师生的血液,使之最终拥有崇高的精神。

(三)突出教师文化。

龙宝新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中这样解释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由那些影响教师个体或群体行为生成的,直接和教师的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经验、常识、习惯、观念、理论、制度、习俗、象征、符号等构成的总体生活景观与其内在的生活图式有机统合而成的复合体。”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师范学校,教师文化就更显重要。

首先,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行为品德、价值观念、精神情怀等对学生人格品性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它远胜于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也远好过强行灌输道德信条的效果。其次,师范学生有着双重身份。他们在校是学生,走向社会是教师,是未来的教育主体,所以师范学校突出教师文化就是“两代师表,一同塑造”。

(四)开放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德育手段。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校也不是一个封闭的“桃花源”,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的冲击,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浸染,校园文化环境必须更具有开放性。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批判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纷繁的世界面前能保持自己的是非原则、道德底线。

1.组织各种社团活动,走向社会。做志愿者、社工、义务劳动等,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也增强社会责任感。

2.引导网络文化,增强批判能力。充分利用校园网,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远离不良文化。通过宣传真

、善、美来加强学生的德育修养,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判断能力。

3.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德育手段。充分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举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各种主题的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赛,歌咏比赛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感受美和崇高。师范学校还可以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专辩论赛”。针对网络、社会上的各种热点问题,先发动学生自由讨论,收集各种观点,再集中、提炼出正反两方观点,由班级、系科先进行预赛,最后学校组织决赛,在全校师生面前现场辩论。在辩论准备过程中,既能开阔眼界,锤炼语言组织、逻辑思辨能力,又能提高分析问题、批判问题的能力。在听辨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要坚决抵制的,都清楚地展现在师生面前。“理越辩越明”,其成效远比课堂的灌输、说教好得多。

德育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也应与时俱进,如何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万俊.学校文化环境的多维性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35.

[4]石丽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m].教育探索,2010,(8):90-91.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德育

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而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更是明文指出“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紧密结合的新局面”。2004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又称中央8号文件)无疑给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校园文化理论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有力的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展开。

1.校园文化的概念

1.1 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是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一种潜在的隐性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智力,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1.2.1 提升素质。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1.2.2 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1.2.3 营造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表征,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它表现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是关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

2.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关键阶段,从某些意义上来讲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小学校园文化各层次具有很大的德育潜能,以至于柯尔伯格认为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下面也按这三个层次论述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2.1 校园物质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为校园文化服务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物质对象,即按照学校教育目的及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建设的学校物理环境。校园物质文化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校园文化的基础,学校形象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它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建筑群落、场馆建设、绿化美化、卫生环境等。

这些可视设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会对青年学生产生巨大的价值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在于使用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可以影响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行为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会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友善言行、得体举止、优雅风度的养成。另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这种原本没有生命和情感、但经过精心设计的环境,能够滋养并渗透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自觉追求美的道德情感,实现德育主体的外在对象性和内在对象性的结合和互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和培育一种“环境”,将学校所倡导的价值、理想等蕴涵于其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这种文化氛围,启发道德认识。

2.2 校园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手册、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以及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等。它是一所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和保证。包括了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公约守则和建立在这些规章制度基础上的各种组织,它们既是自觉纪律和法制教育的结果,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手段。

校园制度文化是作为一种外部约束力对学校成员施加影响,通过学校成员对这些规章制度、行为标准、管理体系的认可和遵循,来形成他们基本一致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校园制度文化作为学校特有的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有深刻的感染力和强烈的号召力,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协调一致地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高质量的学校管理制度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保证。

2.3 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是小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它不仅具体外化为校园其他层次的文化,而且还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存在。一般说来,它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价值体系、理想信念、人文氛围、思维模式、校风学风、集体舆论等,这些都是学校最具凝聚力、向心力的东西,它们最深刻、最稳定地反映出学校的精神文化氛围。

培育和建构高水平的校园精神文化对于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消除学生个体内在形式与学校外部世界的紧张对立状态,同时极具有渗透力地给学生注入丰富的教育理念和道德信念,唤起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3.构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德育的建议

校园文化建设中包含了异常丰富的德育因素,又体现社会和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和发展的要求,下面就如何构建健康、高尚的校园文化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提出几点建议。

3.1 坚持物质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

对于启蒙教育的小学阶段,优美、整洁、规范、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对小学生兴趣的诱发,思维的活跃,知识的增长,技能的培养,行为的规范和心理的和谐,从而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直接作用。为了把校园建成师生精神的家园和成长的乐园,应围绕学校文化定位,从学校的整体布局、建筑造型、色彩、视野与建筑的协调性以及校园绿化、室内布置、校园卫生、教学硬件的构置、摆放等方面根据培养学生的情操入手进行探索和研究,对全校校园文化整体设计,力求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起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人性”化氛围,展示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应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抓好校园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建设:如办好校园墙(版)报、班级墙(版)报、各种宣传栏、表扬栏、红领巾广播站(室)、学校有线电视转播等,它能引导学生的舆论向着教育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对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2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3.2.1 抓好校风建设。校风是校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集体中长期形成的在价值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问倾向。良好的校风、班风能增加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共同价值的观念,产生群体动力。

3.2.2 抓好教风建设。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个性风格、举止言谈、道德修养等方面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中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楷模,使学生仿效于教师的人格美,从而促使学生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理关系,让学生从心里感到他们的老师是真正的朋友。这样,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信任感,并在交往中可以沟通师生情感,师生感情就会相互作用,并使师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产生心灵上的互动功能。

3.2.3 培养良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坦率和孩子们结成“交心的朋友”,很早就该和他们建立起良性的情感沟通的“桥梁”,只有他们充分地信任,才会把他们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情感都倾吐出来,不会郁积于心。以心灵的沟通来达到孩子们积极思考、增强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而达到其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的意向,使得他们在解决成长过程的问题中快速地成熟起来。

3.3 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完善科学的校园规范

各种规章制度和校园规范,使师生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约束,大大地激发了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热情。所以应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积极进行制度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人的权利,促进人的发展的办学思想,让制度走进教师心中,让制度融入学校文化。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管理与教育活动的各项制度、教研制度、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等,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评价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总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对小学德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育人环境,能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品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学校应不遗余力地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投“资”建设,从而使校园文化充分地发挥出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攀登的德育功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