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因材施教论文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1篇

(一)行为目标的变化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在古代个别教学的背景下,所谓了解学生就是了解某一个教育对像,其实质是针对个体的个性教育。但这种一一对应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却有不可操作性,因为现代教育的施教对像已从面对面单个的学生状态变成了以院校、专业、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状态。因材施教之“材”即教育对像可以分为个人和群体,故在规模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中,今日所因之“材”更具群体性特征,从教育需了解单个学生的出身、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转向了面对大规模的群体的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公众需求的现实层面,这是目前因材施教现代化改革的实质性变化。

(二)行为策略的改变

受教对像的群体化,导致了因材施教原则的践行策略的存在状态也会有相应变化,具体说来表现为:

1.师生定位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必须讨论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多被认为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独具慧眼先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再因势利导去授业解惑,强调的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但在规模教育的教学舞台上,受教对像的多层次、群体化的复杂局面决定了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演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教师先了解受教群体大致的来源、基础、能力、兴趣的分布类型,再分类分层,进行分类施教。同时,即使在同一级层与类别受教群体内部,教师也面临着了解学生中差异的统计分布,不可能作到绝对的整体把握,故在这种复杂群体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只有把“交往”、“对话”、“互动”等因素列入课堂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动精神,所以现代教育的师生主体定位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再去实现创造性的教师主导,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这才是因材施教教学活动的新的内涵。

2.资源整合上在教学实践中

因材施教之“材”不仅指不同知识类型的学生群体,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及使用何种相应的教学手段。在现代语境下,因材施教不仅意味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教学,还意味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是与周围诸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流中才能实现的,所以现代的因材施教不再是传统的师生直接对话,而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系统,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的整合,是在施教者分析受教群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作整体的改革。总之,是“指向学生个体的巨大变化、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化等所有与教育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

二、大语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理念上的认识是抽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如何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大学语文的因材施教?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明确不同专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性与目标定位,微观上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和实践。

(一)课程定位上

专业特色基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功能属性的多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并存,故欲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必须以厘清各类型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前提,去有所侧重,以此确定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区间。温儒敏先生于《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具体来说,如理工农医专业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突出其社会功能,故此类专业的大语课程应偏重其工具性,注重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具性、人文性并重,偏重大语中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艺术师范类则是人文性、审美性为主,重点应于大语课堂中去作人文精神与美感美德的培育。在夹缝中找到自身的坐标并准确定位,是各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定位准确后,才有相应的学分设置、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的区别,定位是风向标,定位不同,指向上才会凸显差异。

(二)教学内容上

多元组合因材施教的“因材”不仅应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和需要而且还应指凭借适当的课程资源,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必先保证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上既具专业特色又能满足学生多种需求,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1.创建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所谓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是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学校打破单一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以便于不同兴趣、不同专业的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门类组合。如可设置一门《大学语文》必修课程,下设《新闻写作》、《文学名著鉴赏》、《影视欣赏》、《演讲与口才》、《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等专项选修课及各种与专业结合的学科写作课程作为活动课程。这种多元组合的课程设置本质在于不同群体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完成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

2.开展专题式讲座借鉴《百家讲坛》的模式

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专题,开展文化文学专题的讲授模式。在文学史的脉络下,每个专题以经典篇目为主线,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开设诸如: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绘画、诗歌与艺术等不同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文学、史学、美学等多方面感受文学文化的魅力。

3.自筹自编体现专业特色的大语教材

同一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一定只依靠其一,只有单一的一种,而是可以尝试不同专业分别选用不同的大语教材。在编著过程中,尽量选取更多与专业背景、学生专业思维、专业兴趣紧密的篇目。如艺术类专业可以适当增加介绍艺术人生与艺术门类的作品、农林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反映农业科技领域的科普文章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节选、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涉及科幼小说等……保证授课内容贴进专业、与专业有连接与切入点,学生当然会有兴趣。

(三)教学方式上

不变与万变教学方式应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谁来教,二是如何教,即教师与课堂教学方式。从大学语文教学体现专业差异来说,建议教师不变,教法万变。因材施教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最终还是靠教师来实施。由此,我主张同一院校中不同专业的教师应相对固定,一个教师最好只固定教一个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这样便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积累与自己所教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更多精力去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课堂上更紧密地讲授与相关专业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从而拉紧专业学生与大语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不同专业授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因人而异。如理工科学生对文学艺术其情感体验、审美能力、想像力相对较弱,但善于推理、长于逻辑,故可以尝试“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等;艺术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较强,但思维不深入细致,故可以多采用“实践体验法”如“诵读法”、“视听法”、“讲故事法”等方式。总之,以不同之“材”的特点为出发点,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四)考核方式上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2篇

1.因材施教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真正地从学生入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所以它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

2.因材施教可以改善两极分化小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就已经逐渐地产生了差距。拿数学学科而言,有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满分,而有的学生则刚刚及格。这样下去,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而因材施教则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改善两极分化的现象。

3.因材施教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拿四川省来说,有很多的边远地区,教学条件较差,家长意识淡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所以一旦学生得不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就很有可能会破罐破摔,甚至会辍学。所以因材施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二、小学教育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1.正视学生的差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要求,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在每一个班级里,都会有优等生,有中等生,也有后进生;有调皮的学生,也有遵守纪律的学生;有聪明的学生,也有反应迟钝的学生。所以说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差异,对其进行统一要求与评价,而是要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分析每个学生的学情,对他们作出深入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这样才能有条件实施因材施教。

2.进行分类教学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不同,其学习习惯和主要学习方法也存在很大不同。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需要在合理把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分类,并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比如在面对一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予他们以“特别”关注,采用让他们回答问题或者在其身边短暂停留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有意注意意识;针对一些计算基础较差,或者计算能力不能满足现有需求的学生,教师要从对其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总结出发,明确此类学生的特长点,并强化其对运算口诀和手算方式的记忆和应用;而针对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无法理解某些立体图形的学生,教师需要从采用实体模型的方式,结合学生自主的动手操作,让其进一步加深对于立体事物的认识,进而构筑其立体思维结构。总的来说,实施分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同时,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如:(1)基本训练:①求出下列三角形的面积。(单位:分米)②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5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变式训练:①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②一块三角形菜地的面积是276平方米,量的它的底边是46厘米,这块三角形菜地的底边上的高是多少米?(3)深化训练:在图纸上画出底边是4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这样的作业起点低,且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学生的作业要求,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可以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3.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班级内有几十名学生,势必会有情况较为特殊或者行为比较特殊的孩子。这部分学生虽不占多数,却是我们进行因材施教不可忽略的一个群体。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性孤僻,不合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多组织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又如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多细心观察,无微不至地予以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爱;再如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们要多夸奖、鼓励,或者发掘其闪光点,将他们的兴趣从调皮捣蛋转移到努力学习中来。

三、结语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3篇

是历史教师的良好史德历史教师要抱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研究历史和尊重历史,所以他应该是一个为人正直、公正的教师。无论是谁都知道,过去的就是过去的,都已成为历史,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有人想改变也是无法改变的。如果说有人发挥想象力,虚构人物情节,那这绝对不是历史,这是文学。历史是就是历史,不是任何人想象的,也不允许想象。我们都承认,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历史学界的传统。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以求实的态度搜集史料,以公允的态度解释和运用史料,这样才无愧是一名真正的历史教师。历史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而且其可塑性强,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就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史德,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在评价历史的时候要客观公正,不能随便下结论。不能捏造历史,随心所欲地想当然,更不能用虚假的“事实”给学生讲解。另一方面,一个初中历史教师在真实地讲述历史的同时,自己对历史的感情也应该是真实的。历史教师的情绪,他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对历史中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流露。教师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这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因素

是历史教师的博大情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爱心,有责任心。初中历史教师更应如此。在因材施教基础上,初中历史教师还要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这在孩子们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有自己的历史眼光,还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工作中要跟大家团结协作。万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历史学科也要与其他学科相整合,用自己远大的眼光和博大情怀同其他学科相结合,这也是自己博大情怀的体现,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教学。有爱心和责任心才有人格魅力,教师是这样,历史教师也不例外,我们要爱护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洽,愿意与学生经常沟通,更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以心交心。初中生不是大人,更需要朋友,教师把他们当朋友看待,这就是一种博大的情怀的体现。这样的历史教师学生怎能不喜欢不爱戴?这样的教师的教学效果怎能不提高?一个博大情怀的历史教师,会表现在方方面面,把他的爱心和责任心无形融入课堂。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正能量,它会使整个历史课堂生动起来。小而言之,提高了教学效果;大而言之,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因素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是目前大学语丈课程普遍不受欢迎,大学语文教学日益陷入困境。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国家教委高教司指出:“大学浯文课,是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而。”…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对大学语文十分重视,但是这门课程与同为公共基础课的英语、政治、计算机相比,地位十分尴尬。从学生方面而言,由于大学语文不象专业课一样给予他们陌生感、新鲜感,不象专业课一样上一堂课就能实实在在学到以前不知道的技能知识,因而缺乏学习兴趣,认为与专业课相比,大学语文可有可无,甚至有学生认为自己从小就讲中文,而且已经学过十多年的语文了,到了大学就没必要再上语文课了。从教师方面而言,由于大学语文不象专业课和英语、政治、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一样是一门定位明确、教学范围确定的学科,不知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将中文专业的文学史课、文学作品选课搬到大学语文的课堂上,这样不顾对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然行不通,于是学生更加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也不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问无法彤成呼应、产生共鸣,教师也渐渐失去教学的热情。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这就是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一、大学语文是什么?

大学语文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在l978年。由于文革十年对教育的破坏,许多在文革结束以后进入大学的学生汉语水平普遍偏低,鉴于这一点,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先生倡导在全国各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程,日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

虽然从大学语文成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以来,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虽然大学语文的开设初衷现在依然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但是,与其它公共基础课相比,大学语文并不出色,非但如此,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口益走向边缘,成为了一门可开可不开、可学不可学的无足轻重的课程。大学语文何去何从?全国许多从事、关心、支持大学语文教学的专家、学者广泛讨论,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出版了不少大学语文教材。从近几年出版的一些影响较大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有四种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的观点。

(一)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这类教材以湖北工业大学周金声教授主编的大学应用语文为代表。大学应用语文》于2007年7月由中同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之一,以应用写作和口才演练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包括常用的应用文体和职业口才技法的内容,而且汲取了当下最新信息和成果,介绍了新型常用的应用文,如短信、多媒体节目解说阔、网络新闻、策划书、申论等文体的写作方法,还分别对淡削、论辩、主持、营销等不同类型的实用口才进行指导训练,是一部实用性、工具性和资料性很强的教材。周金声教授在大学应用语文的后记》中谈到编书的缘起足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基本素质很不如人意,招聘一个能说会写的人才太难了。”

(二)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学性。这种观点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泛,相应地这类教材也最多,其中层次比较高的要数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批评家李庆西、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合编的《大学文学》为代表。之所以将教材命名为《大学文学》而不是《大学语文》,为编者认为“对汉语文来说,其重要元素基本上已经在‘中学语文’中登场表演过了,‘大学语文’的选文无论如何高深,也不会高深在‘语文’方面。既然这样,为什么还非要冒用‘语文’的名义不可昵?”《大学文学》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共四编,基本按照中国文学史的顺序,兼顾外国文学。编者认为文学教育是文、史、哲、理、工、医、农各科大学生人文教养的基础,而不仅仪是文学专业学生的研究对象,大学生学习《大学文学》是“培养他们作为一个人,通过理解文学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的一种心灵的综合能力。”王元化先生也很认可文学教育的观念,亲自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三)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化性。这类教材以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为代表。为什么定名为《高等语文》?温儒敏教授认为“‘大学语文’应当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以及眼光和品位的养成。必须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给学生多一点阅读和写作的机会,更是要通过这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大学语文’就不仅是基础语文的延伸,更是基础语文的更高一级的提升。”在大学理工科的公共课中有高等数学趴高等物理高等化学,那么语文作为中文专业以外的所有大学生的公共课,当然也可以命名为《高等语文》命名不仅仅是命名,如高等数学、物理和化学一样,高等语文也是表明与巾学相应课程的承接与区别,“‘高等语文’的‘高等’是一种教学的定位,意味着这本教材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设计和探求语文教学的高等形态,建立起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语文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

《高等语文》不再同于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重在编选中国古代文学兼及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的老路,而是将视野投射到文史哲及科技等多个领域,比如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孔孟与儒学、老庄与道家文化、九章算术与中国古代数学、《孙子兵法》与古代军事文化、书法艺术与汉字文化,甚至包括学术性的乾嘉学派与“小学”考证、王踊维与他的《人间词话》等等。

(四)认为大学语文是大学阶段的母语教育。这种观点以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任总主审、张新颖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为代表。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以重新发现和认识母语为出发点,希望能够通过多个方面的学习,培养起对母语的感情和信心,激发出自觉意识和责任感,综合提高语文水平和能力。”当然这里所说的语文水平和能力,t要足指现代汉语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大学语文实验教程通过选取古今优秀文章的方式力图从文学的角度讲授语言,从历史的过程中来显现我们现在语文的主要来源和基本构成因素,让学生从文本中感悟民族语言赋予民族文学的风貌和冲韵从而感悟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点。

二、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实际上,以上各种关于大学语义的定位都有其合理性,为语文的含义是很丰富的,它包含口语、文字、文学,甚至文化,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语文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语文直接指向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与人格品质,它应该充分发挥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高校学生在语言、文学、文化、人格、思维等方而的良好影响。

正因为如此,所以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并没有错,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管他学什么专业,都应当具备相当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学性也是应该的,因为文学尤其是经典美文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与包容性,加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有助于提高其人文素质。重视大学语文的文化性无疑有利于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而且大学生学习语文已经不再像中学时期那样受到中考和高考的制约,必需偏重语文的工具性,大学生学习语文,应当也可以比学中学的基础语文更放得开,更拓得深,也更能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能影响一个人思维的广度、深度与灵活度,语言能力是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终生都应该学习母语。

笔者从事了几年的大学语文教学,从或成或败的教学实践中得出一个经验,同时也是一个教训,这就是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虽然大学语文是一门除了中文专业以外都必须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但并不能面对所有的学生讲授同样的内容,而是应当根据所教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能力、兴趣和需求等具体情况来施以教与学。

应该说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收授学生的时候就已经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虽然孔予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但是他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了这一教育理念,体现出孔子对个体差异的认识和尊重。比如孔子从学生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实际出发,教给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例如同是“问孝”,孔子对不同学生的回答就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漏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为孝乎?《为政》

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如学生问什么是礼、仁、政、君子等等,孔子都是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所以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在总结孔子的教学方法时说:“予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因材施教”一语由此而来。

大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因材施教?这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所决定。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已不再是单一的精英教育,而是既有精英教育又有大众教育,既有普通教育又有职业教育,形成了一个包含不同层级教育机构的庞大的大学教育体系。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来源不同,语文基础不一,学习的能力、兴趣、态度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虽然我们至少暂时不可能象孔子那样做到针对每个学生智力、性情的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教育,但是我们应该可以做到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生,而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所有的学生都照一个单子吃药,而应当在教学理念、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相应地具有层次性,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地教学,才有助于各级人才的培养。

其次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同样决定其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除了中文专业学生以外的所有高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适应于所有的学生,它有适应于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生的一面,也有为一部分学生所接受而为另一部分学生所不能接受的一部分。比如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讲授一些历代的画论书论是合适的,学生也会认为与专业相关而比较感兴趣,但是如果同样的内容对理工科的学生去讲授,则未必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因材施教?

大学语文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学生。授课必须先备课,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过去我们长期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啃教材,写教案上,将所有专业的、不同层级的学生想当然地视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不同的学生施以同样的教学内容,至于哪些学生能接受,哪些学生不能接受,教师基本不予考虑,由此导致教与学之间不能形成一个接合点,学生觉得上课学不到什么东西,自然不愿意学。而教师往往忽视自身的原因,总是在埋怨学生不爱学习。其实备课还有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备学生,也就是充分地、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专业、了解他们的语文基础,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这是实行因材施教的必备的前提。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并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他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他的因材施教正是在知人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教育。

由此,我建议在第一堂大学语文课上,教师不妨就大学语文没汁几个问题,作一次调查,以便在学生上大学语文课之前就了解他们的最初想法。比如这样几个问题:

l、上中学时喜欢语文课吗?

2、当你得知大学还有语文课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3、当你们第一次看到、翻阅这本大学语文教材的时候有什么想法?

4、你们所设想的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是怎样的?

5、你们所设想的大学语文课应该是怎样的?

6、你们希望通过学习大学语文能够带来什么收获?

在了解学生关于语文方而的情况后,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学活动中t分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使用什么样的教材基本就决定了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怎样的,决定了教师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就以上所举的几种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大学应用语文》比较适合文秘、社会工作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当然对理工科的学生授课,同样可以教他们怎样写应聘书、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等将来求职和工作中运用得上的文体。大学文学适合于热爱文学的学生,比如哲学专业,艺术专业的学生。《高等语文》是一本很有深度的教材,也正因为这一点使它不可能成为全国各高校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它适合于直点高校的学生,不太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实际上是通过文学作品来实施母语教育,其文学性很强,也比较适合干爱好文学的学生。

当然教材并不限于这几种,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编著适合学生的教材。比如艺术、农业、医学等专业性强的院校,同一层次的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可以联合起来编著适合本专业、本层次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编著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可以选朱熹的《送郭拱辰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萧伯纳的《贝多芬百年祭》;编著农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可以适当增加反映农业科技领域的科普文章,如沈括的《梦溪笔谈》;编著医学专业的大学爵文教材,就要考虑到医学尤其是中医专业的学生,他们需要接触大量的古医籍,应该选取历代名医的作品,重视古汉语基础知识的传授。结合学生的专业与层次来选取、编著大学语文教材,这能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博大,语文是和各种专业相关的一门课程,从而对大学语文产生学习兴趣。当然不管怎样编教材,都应该在语文的范围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初中语文课改如何进行的更加顺利,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和老师如何找准定位就变的至关重要。为了切实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就势在必行。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兴趣进行目的性的教学,通过种种策略和手段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建立科学而有效的语文教育体系,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种种人文素质,以达到语文教学课改应有的目得。

前言: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协作的双边活动,是思维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等重要的,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创新是人类改造并超越现实世界的活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既是创新教育能否深刻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中心思想的把握,写作知识的揭示及借鉴,文言文的理解都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的活动中,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此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语文课改的参与程度。

一、新课程下的新老师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之一,培养创新能力是新课程实施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依赖与有效的教学活动,而老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的掌握,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影响着学生本身个体的发展。因此,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其创造和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知人善教,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众所周知,创新来源于个性。学生的创造里又从何而来?从富有个性的学习中来。教师在充分了解了教育对象的情况的基础上,尽可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建立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不同教学内容的思维因素,最大限度的为不同的学生创造培养和发展的机会。心中装着教学对象,手中掌握教学目标,眼中关注着课堂学生的学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都可以选择尝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教学,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

2.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积极参与,勇于实践,是创造力产生的前提,也是学生主体意识体现的标志。教育者的智慧首先表现在有决断的勇气,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心理上的支撑点,给学生以信赖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潜力才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当学生因教师的吸引和点拨,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耶或因文言文语言的趣味性而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耶或遨游于想像语言的海洋中,寻找知识的真谛……此时,创造思维的火花哪怕是闪烁即逝也是令人心醉的。

3.授人以渔,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对于一位有现实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教师来说,关键是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合作,探究,呼唤教师关注学生这一动态生命体,为了学生计,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设想,充分讨论,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在引导,启发,归纳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索中学会探索,在创造中学会创造。问题是数学的来源,解决语文教学问题应该按照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这四个基本步骤来进行。语文教学中,例题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应启发他们对一个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既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想像能力,以达到教学预定目标。

二、新课程下的新课堂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应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而有效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还在于教师合理的引导。因此,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利于学生有主动获得未来知识的动向。教师要在研究新课程标准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动机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让学生有主动了解未知知识的情感动机,这些知识并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本身从心理上有着迫切求知的欲望,从而主动获取。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勇于充当陪练员,那么就能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足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用自己的观点评价学生的对错,而是要把这种权利适当的交给学生。

2.合作学习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按照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在合作中讨论问题,这样能提供给学生合作的环境,并让学生在合作中有明确的分工,有和明确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体现出一定的团队精神。同时,要能让学生在这其中有一定的成就感,感觉自己能够行,以培养自信。

3.探究学习策略

探究学习方法下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能根据研究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然后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得出结论以及能对探究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估。探究学习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大胆探索,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勇气和精神,在这种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和价值观。教师通过对探究方向的掌握,以引导学生。

三、新课程下的新学生

纵观和反思现行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课程体系,其中最明显的“硬伤”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为此,在新课改伊始就需要给于足够的重视,注重在新课程改革中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人类科学和人文精神不断融合,发展与完善的历史。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理性认识,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人性,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真理的精神。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也就是通俗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人文理念来观察,欣赏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学校人文精神的精髓就在于从根本上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信,自尊和自强,启发学生自重,自爱。不懈的去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以理解,包容,和谐的人性去关爱学生。

结语: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与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倡导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让人文精神更具有科学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促进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成长,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推动两者的完善结合,这也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张孔义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4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法;小学语文;运用策略;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7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让学生得到综合发展与主动发展成为全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教学,要在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在新课改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人才,必须实施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1. 多层次的学生需要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相片树叶,人也是一样,没有人的资质、能力天生相同,后天的成长环境与所受教育不同,这些都会导致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各异。但后天教育非常重要,良好的后天教育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具有较强的情感表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等。鉴于此,对于多层次的学生,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2.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因材施教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各行各业都需要不同特长的人来完成。而要想真正培养出多元化的人才,需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始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对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簦只有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教育事业才可以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才能够为社会输送多元化的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方式。

3.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需要因材施教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而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便是要从根本上促使每个学生成才。因此,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方式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意愿与需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质,尽最大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有这样,“关照和促进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功能才可以真正发挥出来。

4. 落实素质教育需要因材施教

当代教育的热点问题是素质教育,核心是提高全民素养,要尽最大努力将人的素质提高生来,促使人格、道德、品质、智力、体能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生活与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人的素质并不是凭空养成的,需要具有先天或者后天的培养,教师要多去开发与指导,将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起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所以,素质教育与教育的实质是相一致的,与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质也是一致的。

二、因材施教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策略是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发挥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1. 课前准备环节

课前准备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因材施教之时,需要在备课之时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可以根据优等、中等、差等三个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特长等确定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指导方式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真正的做到个体与全体的共同发展。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好教学目标之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安排不同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步骤。比如,在学习《那天》时,对于优等生可以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自读和小组议论相结合;对于中等生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读、讲相结合进行学习;对于差等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先读,之后进行重点讲解。这样,从整体角度进行教学划分、设计与安排,才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2. 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场所。对此,在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时,教师要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语文基本训练内容。对于差等生而言,可以安排一些主要记忆性与理解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对于中等生而言,可以安排一般性的学习内容;对于优等生而言,除了一般性的学习内容之外,还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高难度的学习内容训练。另外,安排课堂提问时,也需要遵循递进式原则,由课堂提问给予学生提升学习层次的机会。

3. 课后作业环节

作业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巩固环节,更是学生迁移学习的重要环节,所以,作业环节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作业内容需要与教学目标、内容相一致,有难有易,要成阶梯性,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与深化题三项,给予不同层次学生巩固与提升的机会。作业批改也是一样,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循序渐进地进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更是促使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合理地运用好此方式,为小学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汤诗颖.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4(3).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7篇

初中生会被教学中比较困难的内容和极其容易的内容挫伤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如果学习难度比较大,则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优秀的学生而言,如果学习的难度比较低,则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因材施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针对不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及要求,可以让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充满斗志,激发学习动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因

(一)教师素质问题

因为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很难因材施教,导致因材施教的综合效率不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专业素质不足,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不够,当教材与文章拿到手的时候,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准确无误的掌握,因为内容掌握得不准确,导致教学方案制订缺乏有效性,所以,教学中会存在很多问题。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导致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优点及长处进行充分了解,导致因材施教不能良好进行。

(二)班级人数多问题

现在,中小学班级人数比较多,教师要想在这样一个大容量的班级中因材施教非常困难。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想法,且性格特点大不相同,对于学习的方法和见解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性格特点都要有所了解并据此制订教学方案不现实。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作业入手,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总结。

(三)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限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的难点、重点及内容都发生了改变,针对教学时间比较长的教师而言,对教材内容倒背如流,教师想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高效教学,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在备课上浪费的时间就比较多。中学班级的容量比较大,教师还兼任班主任一职,所以,因为烦琐事的困扰,导致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及精力因材施教。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对新教材内容的掌握很容易,但是要想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不易。

三、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因材施教的方法

(一)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成正比。因此,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加深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并将二者与语文课堂相融合,并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为提高教学质量,要运用不同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根据不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进行满足。

(二)了解学生

班级中的学生是存在差异的,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低,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因此,学习语文能力也就比基础差的学生高,还有的学生会排斥语文学习。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不同的,因此,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水平等,从而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订科学合理教学方案,进行有效教学。

(三)了解初中语文教材

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结构及大纲有所了解。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任务的安排。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后,学生得到了充分发展,不仅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不丧失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达到较高学习要求,从而因材施教。

(四)安排课后练习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8篇

1.1一本授课教材+多本参考教材

由于每本教材的侧重和受众群体的不同,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会有不同的着力点。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授,即使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教材,也不会百分百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广泛参考国内外各类教材的知识分析和应用,查阅相关的期刊资料,及时吸收新的知识,吐故纳新。同时教师不能局限于电子技术这一门课,要大量阅读相关学科的相关书籍资料,增加知识储备,开阔视野,面对学生的求知才能深入的启发和引导学生。

1.2第一节课引人入胜

第一节入门性质的引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积极性,对电子技术这门课有一个整体的感官印象,了解实际应用中电子技术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应用介绍电子技术的实际作用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介绍电子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涵盖的课程内容,将整门课的内容拆分成单元电路又组合并联系起来,同时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水平。

1.3多样化教学

教学手段除了板书、多媒体演示、仿真示例,还有实物展示。实物展示和实验环节并不重复,例如在讲解显示译码器时,可以拿电路板、数码管、译码器以及若干门电路来验证,另外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是否可以显示字母,以HELLO为例,将输入变量的不同取值定义为不同的字母,设计译码器,并逐个显示出来。这种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完成一次课堂考核。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授课教师通过对同一知识点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尝试教学并留意学生的兴趣点,与学生不断的互动,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通过这种尝试—反馈—改进的反复推敲,找到适合该教学班的授课方式。

1.4改革教学内容

淡化分立元件电路,注重集成电路的应用。在集成电路讲解中强调外特性,淡化内特性,注重实际应用的效果,强调单元电路和整体电路相结合,理论电路与实际电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建立模块化的概念,注重各个单元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的外特性。电子技术这门课的知识点非常多且零散,学生常常是学习新的知识点就忘记了旧的知识点,因此开始新的内容之后,应该适度的与之前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比如二极管的特性,二极管会随时应用在之后讲解的各个知识中,比如直流电源中的整流部分,可以借此很好的对二极管的特性进行回顾。

1.5每部分内容辅以典型实例讲解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的引入工程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动手实验热情。例如模拟电路部分,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以蓄电池低压报警电路为例,由集成运放、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若干电阻等元件组成,涵盖了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等知识点。报警电路中,集成运放作为电压比较器工作在非线性状态,电阻R2与稳压管组成电压基准电路,向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电阻R1,R3组成分压电路,其中间点作为电压采样点。当蓄电池电压高于两倍基准电压时,比较器输出正饱和电压,发光二极管不发光,表示电压正常;当蓄电池电压低于两倍基准电压时,比较器输出电压为零,发光二极管发光,表示此时蓄电池电压过低。除单元电路之外,对综合性电路的分析及改进也有助于让学生对知识点在实际中的运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1.6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和进阶要求

由于实验课时不多,8个学时的实验基本为验证性实验,这个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进行实验验证后,可进一步提出进阶要求,例如集成运放的运算电路,基本要求是搭建给定的运算电路,并给定输入信号,对输出信号进行测量,验证加法电路或者减法电路等,进阶要求即可要求学生根据已完成的电路进行适当的改变,完成要求的运算关系,并通过测试加以验证。可以借此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深刻的了解和掌握经典电路的精髓,并能够加以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1.7加强题库建设

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需要讲解大量的知识,即使最深刻的演示也需要课后花时间来巩固和加深记忆。另外有些学生属于慢热型,对课堂知识不能及时领会和灵活运用,往往正是这些慢热的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对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因此题库的建设非常必要。题库的建设原则是根据授课内容挑选习题,编入部分实例,完善题型,重点突出。

2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因材施教并因材考核

根据平时因材施教的培养方案,考核方法就需要随之进行多方位改革,教师要多花时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考核和教学融合在一起,不能只靠期末笔试裁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体现因材施教的作用,进行因材考核,着重于学生的综合技能,包括理论笔试,实验动手,单元电路的理解分析和应用改进等。为避免教师的主观意见影响学生总评的公平性,期末的笔试成绩仍然要占较大比重,但是考试内容会涵盖部分对实践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即笔试包括理论题型和实际题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力求让每位学生的用心和努力都能在考核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3结束语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9篇

1.作为数学的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缺乏联系。当前中职教学过程中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在设置上具有较大比重,但是作为基础课程的中职数学却占有相对较小的比重。再加上大部分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接受专业课的学习。这种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不能联系的教学模式就导致了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技能不扎实、不牢固,无形中也就影响了毕业学生就业和工作的能力。

2.中职学生数学素质参差不齐。当前就业形势下,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急需大量具有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给中职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机遇,使中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所以在教学方面也就采取宽进宽出的模式。但是学生基础较差,数学素质也参差不齐,数学教师要想开展因材施教却难以找到中间的平衡介入点,不能完全按照相关的进度和标准来实施教学。结果只能是基础好的学生重复听已会的知识点,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却总是跟不上。

二、因材施教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因材施教的实施,教师是关键。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因材施教,首先中职数学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掌握不同的专业课程与中职数学之间的关联,还要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素质。在备课方面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和讲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数学教师的工作难度,对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加强数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使其能更好地满足因材施教的要求。

2.因材施教就是要提高学生基础水平,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中职数学的教学在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了解不同专业课程对于数学这一基础课程的不同要求,树立为专业教育服务的、正确的教学理念。中职数学教学肩负着素质教育、为专业课打基础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任务,既要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必备的数学知识,又要不断提升学生数学素质,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因材施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中职学生数学成绩较差,基础不扎实,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数学非常枯燥乏味,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任何兴趣,甚至厌烦。这就要求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步消除对数学恐惧的心理,让学生理解数学作为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就能够激发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教学质量与施教质量 教学质量的内容首先是“教”的质量,其次是“学”的质量。在“教”“学”质量的关系中,“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前提、是关键,因为它决定着“学”的质量;“学”的质量是我们施教的出发点和归宿;“师高弟子强”,这就是它们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质量问题一直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教育战线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讨论中,存在下列误区:其一是以为只要改善了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可以提高了,其实不尽然,因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环节等,而教学方法只是教学主体因素中的部分内容。其二是把教学方法等同于“教”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讨论中常常忽略“学”的方法的讨论,使其讨论“文不对题”,当然,教师在讨论教学方法时,基于“以身作则”的缘故,主要应讨论“教”的方法。其三是把教师的施教过程简单地概括为施教方法,尤其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施教方法,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得当、有效的施教方法有赖于充分的施教准备,施教准备还与施教指导思想有关;课堂教学仅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已,这无需更多说明。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的主体主要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因此,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对教学组织的探讨,比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来得更为重要,其原因之一是教学方法体现于对教学的组织过程之中;之二是对教学组织的探讨,更加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责任;之三是从讨论的视域来看,更加关注教师施教的全过程,而不仅局限于教学方法,同时,将学生的学习方法排除在了本命题之外,这有利于集中讨论教师如何施教的问题。 二、经济法学的特点 认清经济法学的基本特点,是确立怎样施教的前提。经济法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特点 “经济法”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和法学专业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开设“经济法概论”,在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一般开设“经济法学”,研究生教育阶段一般开设“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所以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所开设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它是法学专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 从法学课程间的关系来看,经济法学具有边缘性的特点:它既包括对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学科理论的继承、运用,也包括对它们的理论的扬弃和发展;从经济法学的历史来看,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经济法学相对于民法学、刑法学等课程而言,还很“年轻”,以至于到目前为止,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内容体系,尚无一致的认识。 经济法学的种种基本特性,给如何实施经济法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使经济法学的教学应当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点。 2.课程关联特点 经济法学的前置课程通常包括法理学、宪法学等,后续课程一般包括税法、国际经济法、市场竞争法等,此外经济法学还与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证据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相关联。由于经济法学与上述课程的关联关系,所以在经济法学的施教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施教内容的衔接关系,既不能彼此间缺乏照应,又不能出现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应当熟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了解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间应当相互沟通和协调,使相关内容———尤其是基础知识等重要内容,既不遗漏,也不重复,而仅限于衔接而已。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教材,还是任课教师,对这个问题,往往不是处理得很合理。 3.经济法现象特点 经济法是立足于社会整体的意志和利益,借助于各种有效方法对经济关系进行系统综合调整之法。国家调整经济关系的目的在于实现宏观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所以,经济法具有直接的经济目的;在经济法律规范中,经济体制、经济技术规范可以直接构成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经济法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经济性或专业性;由于经济法根源于国家对经济的自觉调控和参与,使经济法又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政府主导性特点;国家调整经济关系时可借助的法律方法包括各种层级的法律、各种性质的法律规范、规定丰富多彩的法律后果,这就是调整方法的综合性。国家为追求宏观的、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在尊重和保护个体合法利益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关系进行综合的调整,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4.教材特点 由经济法学的边缘性、年轻性和关联性所决定,迄今尚无比较成熟的《经济法学》教材,《经济法学》教材的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总论体系不完整:一般的《经济法学》教材,总论部分仅涉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经济法律关系的部分内容,有的教材甚至没有论及经济法基本原则。第二,学界“画地为牢”的门户观念束缚了《经济法学》的教材建设:“经济法”界的专家们在编写《经济法学》教材时常常囿于“学界”的“先占”界限,认为经济法中的某些基本法律和基本范畴,历史上就已“划归”其他法律、法学部门,故《经济法学》不再讨论,于是使“经济法”在法学界就成了“拾遗补缺”之法,从而没有从“经济法”本身的内涵及其外延加以系统论及,这也是总论体系不完整的深层次原因。第三,总论与分论不对应,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总论未论及的一般理论,而分论却有重要篇幅,如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等;二是总论的“观点”“流派”虽然较多,但分论的内容大体趋同。第四,总论的“观点”“流派”虽然较多,但实质区分较少,甚至有的“观点”“流派”主要表现为文字上的“游戏”,以至于难于自圆其说。#p#分页标题#e# 第五,分论任意膨胀,分论任意膨胀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经济法现象没有“经济基本法”典,主观原因主要是经济法的学科理论不成熟。 三、教师施教环节的组织 教师施教环节基本可以分为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实践认识、课程考核四个阶段。 (一)备课 备课是施教的前提。备课之前首先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才能开始备课。所以,备课过程中须作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教师的备课准备 教师在备课前的准备工作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备课”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教和学的质量。备课准备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应当熟悉培养方案。熟悉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定位,了解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联性,进而为进行教师间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基本的施教内容,以免课程间内容的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以免施教内容太深、太浅、太宽、太窄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既定培养目标的实现。 (2)应当选用优质教材,“教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一般仅指发给学生而教师又作为主要参考资料的著作,在此可以称之为师生“共用教材”或者“基本教材”;广义上的教材,则应当是除狭义教材以外的其他参考资料,如教师备课参考的著作、论文、案例等,学生学习参考的著作、论文、案例、教师编发的参考资料等。经济法的基本教材版本较多,有的是法律知识读本,有的是非法学专业用的教材,有的是研究生用的教材,有的是对前沿问题进行探讨的专著;有的比较陈旧,有的则较新;有的是经济法学界的专家所编,有的则不然。在选用基本教材时,一般来讲,宜选用经济法学界的专家最新编写的经济法教材。其他参考资料的选用也要遵循新颖、适当、针对性原则。所谓新颖,就是说所选参考资料要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所谓适当,就是说所选参考资料要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难易适度;所谓针对性,就是说所选参考资料要与共用教材的内容———尤其是任课教师的讲稿的各个“章、节、点”内容密切对应,不要偏离施教任务。 (3)应熟练地把握基本教材内容。一般来讲,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普适性、教材内容都有自己的体系。熟练把握基本教材内容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间的关联性作合理的取舍,进而形成具有本学校本专业特色的课程知识体系;有利于对教材中的陈旧内容进行改造,这主要是因为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教学使用,总有一定的“时差”,而经济法的理论在不断的发展,经济法律、法规又在不断地立、改、废,使经济法教材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在备课时必须作到“与时俱进”;同时,基本教材的内容也是我们选用、编写其他参考资料的依据,既然基本教材是代表本学界最新成果和反映学术动态的著作,是师生共用的教材,选用与编写其他参考资料的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教材的内容,在一定限度内扩大学生的视野,所以对于基本教材,必须尊重它、忠实它,其他参考资料的选用与编写,都要围绕基本教材进行,绝不能“喧宾夺主”。 2.备课组织。备课是教师根据培养方案、课程间的关联性、学科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等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施教方法进行精心安排的活动。因此,备课的充分程度、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授课质量,即使口才再好的教师,也莫不如此,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反,只要备课充分、且质量很高,即使任课教师不那么能言善辩,课堂施教质量一定会有基本保障。所以,施教工作的重心是备课,而不是其他施教环节。鉴于“经济法学”所具有的前述特点,培养方案将学生定位于“系统掌握法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的要求,基于此,在此认为在“经济法学”的备课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作好相应工作: (1)教学内容的组织:基础理论知识应当相对系统、完整,法律知识的基本含义应当阐述清楚,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和司法实践,分析其科学性与不足,借此,培养学生学习、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和素质。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培养方案将其分为重点内容、熟悉内容、了解内容和扩大视野的内容等不同的层次,尤其要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关系,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生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问题。 (2)教学材料的组织。教学材料即教学用资料。在外延上大致包括基本教材、讲稿、教案、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教学辅导材料(其内容可设计为教学内容要揽、重点提示、疑难解析、认识实践练习、精典案例解析、阅读案例思考等)。教师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对于基本教材,要明确重点、难点、熟悉、了解的内容所在;对于多媒体课件,其内容要精;参考文献中的著作、论文要基本体现本学科的水平,选编的法律应当是现行法律,如果是国外法律的介绍,则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借鉴价值;对于教学辅导材料,其内容要揽要能基本概括知识点,重点提示要准确,疑难解析要深入浅出、令人信服和精辟;认识实践练习要能反映本课程的知识点,并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对于精典案例解析、阅读案例思考应来源于生活,并具有教学价值。 (3)教案的组织:在制作教案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施教方法和施教手段。施教方法是具体而丰富的,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施教方法,同一内容可以设置多种施教方案,以利于教师根据课堂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在施教手段上,主要是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使之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案中要注明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和要求学生掌握该内容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 课堂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共同场所、是“教”和“学”相结合的主要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于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向学生传授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希望自己遇到的疑惑能得以解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挥其主导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师生的互动性,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施教:比如讲授“经济法的产生”时可以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和讨论式教学法;在讲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时,可以采用演绎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法;在讲到“经济法主体的权利”时,可以采用重点讲授法,在讲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法律规范时,可以采用注释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证分析法、师生讨论法;如此等等。总之,施教方法的运用应因“材”制宜,因学时制宜,多种方法相结合,准备充分,信手拈来,切忌教条。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仅有施教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不够的,其他方面的“软件”也不容忽视,比如对学生的尊重和重视,为此,教师不能傲视学生,而应和蔼可亲;教师在课堂上的“精气神”、语言的抑扬顿挫、适度的幽默与诙谐,都有利于调节庄严神圣的课堂气氛。#p#分页标题#e# 如果课堂教学在内容方面达到了重点突出而知识面又广;课堂氛围方面和谐而不失严肃;施教方法作到了运用得当而又深入浅出,则可以说该课堂组织是成功的。 此外,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认识实践过程,因为它是课堂施教的必要补充。学生认识实践的内容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依据,认识实践的方式可以是教师编制提供各种类型的模拟练习题、或者课程论文、或者到具体的单位进行短期的认识实习;同时,教师应适时地批阅作业,对学生在练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解答,对课程论文进行必要的点评,对实习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 课程考核是施教过程的必然延伸,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目前,经济法学的考核基本采取统一的全卷闭卷考核模式,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是存在弊端的:因为各任课教师的教学在客观上是不尽一致的,这就影响了考核内容的覆盖面;同时全卷闭卷考核不利于考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种考核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是不全面的,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在此建议:对课程的施教可以推行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纲的课程负责制,对课程的考核可以推行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方式。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多元智能;教育观

1.美国多智能理论的提出

多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对人类潜能的本质与实现的研究中提出的成果。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等在内的七种智能。这七种智能代表每个人七种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出来。他们特别强调多元智能在学校教育与家庭中的应用,其所论述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的内容,其理论较为具体。

2.中国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始自孔子,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这一理念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在《论语・公治长》中曾记载孔子曾评价他的学生:“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之间才能差异的明察。这体现了因材施教是要求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注重个体差异。孔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但是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三千弟子成就各不相同:七十二贤人更是精通“六艺”,十名“尖子生”又各有所长。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把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3.芍掷砺鄣谋冉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 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在具体的评价操作方法上,加德纳推荐了“学习档案”的评价方法。而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主张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就是由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双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4.总结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我国被人们广泛继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背景与理念的不断改变,因材施教的理解与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重新认识了智能的涵义,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指导。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教育要促进学生不同智能的全面发展,认识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通过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研究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导向、基本结构,完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构建,弥补以往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从七种智能为着手点,带动学生各个智能的发展,建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的教学活动。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利用因材施教模式开展。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思想,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指导。从多元智能的视角重新探究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为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翠英.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2]杨宏伟.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转变我国教育观念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3]曹睦晗.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山西青年.2016(02)

[4]戴长征.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J].新课程(中),2016(04)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12篇

教学质量的内容首先是“教”的质量,其次是“学”的质量。在“教”“学”质量的关系中,“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前提、是关键,因为它决定着“学”的质量;“学”的质量是我们施教的出发点和归宿;“师高弟子强”,这就是它们间的逻辑关系。教学质量问题一直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教育战线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讨论中,存在下列误区:其一是以为只要改善了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可以提高了,其实不尽然,因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环节等,而教学方法只是教学主体因素中的部分内容。其二是把教学方法等同于“教”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讨论中常常忽略“学”的方法的讨论,使其讨论“文不对题”,当然,教师在讨论教学方法时,基于“以身作则”的缘故,主要应讨论“教”的方法。其三是把教师的施教过程简单地概括为施教方法,尤其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施教方法,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得当、有效的施教方法有赖于充分的施教准备,施教准备还与施教指导思想有关;课堂教学仅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已,这无需更多说明。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的主体主要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因此,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对教学组织的探讨,比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来得更为重要,其原因之一是教学方法体现于对教学的组织过程之中;之二是对教学组织的探讨,更加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责任;之三是从讨论的视域来看,更加关注教师施教的全过程,而不仅局限于教学方法,同时,将学生的学习方法排除在了本命题之外,这有利于集中讨论教师如何施教的问题。

二、经济法学的特点

认清经济法学的基本特点,是确立怎样施教的前提。经济法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特点“经济法”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和法学专业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开设“经济法概论”,在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一般开设“经济法学”,研究生教育阶段一般开设“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所以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所开设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它是法学专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从法学课程间的关系来看,经济法学具有边缘性的特点:它既包括对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学科理论的继承、运用,也包括对它们的理论的扬弃和发展;从经济法学的历史来看,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经济法学相对于民法学、刑法学等课程而言,还很“年轻”,以至于到目前为止,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内容体系,尚无一致的认识。经济法学的种种基本特性,给如何实施经济法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使经济法学的教学应当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点。

2.课程关联特点经济法学的前置课程通常包括法理学、宪法学等,后续课程一般包括税法、国际经济法、市场竞争法等,此外经济法学还与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证据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相关联。由于经济法学与上述课程的关联关系,所以在经济法学的施教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施教内容的衔接关系,既不能彼此间缺乏照应,又不能出现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应当熟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了解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间应当相互沟通和协调,使相关内容———尤其是基础知识等重要内容,既不遗漏,也不重复,而仅限于衔接而已。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教材,还是任课教师,对这个问题,往往不是处理得很合理。

3.经济法现象特点经济法是立足于社会整体的意志和利益,借助于各种有效方法对经济关系进行系统综合调整之法。国家调整经济关系的目的在于实现宏观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所以,经济法具有直接的经济目的;在经济法律规范中,经济体制、经济技术规范可以直接构成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经济法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经济性或专业性;由于经济法根源于国家对经济的自觉调控和参与,使经济法又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政府主导性特点;国家调整经济关系时可借助的法律方法包括各种层级的法律、各种性质的法律规范、规定丰富多彩的法律后果,这就是调整方法的综合性。国家为追求宏观的、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在尊重和保护个体合法利益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关系进行综合的调整,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4.教材特点由经济法学的边缘性、年轻性和关联性所决定,迄今尚无比较成熟的《经济法学》教材,《经济法学》教材的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总论体系不完整:一般的《经济法学》教材,总论部分仅涉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经济法律关系的部分内容,有的教材甚至没有论及经济法基本原则。第二,学界“画地为牢”的门户观念束缚了《经济法学》的教材建设:“经济法”界的专家们在编写《经济法学》教材时常常囿于“学界”的“先占”界限,认为经济法中的某些基本法律和基本范畴,历史上就已“划归”其他法律、法学部门,故《经济法学》不再讨论,于是使“经济法”在法学界就成了“拾遗补缺”之法,从而没有从“经济法”本身的内涵及其外延加以系统论及,这也是总论体系不完整的深层次原因。第三,总论与分论不对应,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总论未论及的一般理论,而分论却有重要篇幅,如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等;二是总论的“观点”“流派”虽然较多,但分论的内容大体趋同。第四,总论的“观点”“流派”虽然较多,但实质区分较少,甚至有的“观点”“流派”主要表现为文字上的“游戏”,以至于难于自圆其说。第五,分论任意膨胀,分论任意膨胀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经济法现象没有“经济基本法”典,主观原因主要是经济法的学科理论不成熟。

三、教师施教环节的组织教师施教环节基本可以分为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实践认识、课程考核四个阶段。

(一)备课备课是施教的前提。备课之前首先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才能开始备课。所以,备课过程中须作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教师的备课准备教师在备课前的准备工作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备课”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教和学的质量。备课准备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应当熟悉培养方案。熟悉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定位,了解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联性,进而为进行教师间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基本的施教内容,以免课程间内容的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以免施教内容太深、太浅、太宽、太窄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既定培养目标的实现。

(2)应当选用优质教材,“教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一般仅指发给学生而教师又作为主要参考资料的著作,在此可以称之为师生“共用教材”或者“基本教材”;广义上的教材,则应当是除狭义教材以外的其他参考资料,如教师备课参考的著作、论文、案例等,学生学习参考的著作、论文、案例、教师编发的参考资料等。经济法的基本教材版本较多,有的是法律知识读本,有的是非法学专业用的教材,有的是研究生用的教材,有的是对前沿问题进行探讨的专著;有的比较陈旧,有的则较新;有的是经济法学界的专家所编,有的则不然。在选用基本教材时,一般来讲,宜选用经济法学界的专家最新编写的经济法教材。其他参考资料的选用也要遵循新颖、适当、针对性原则。所谓新颖,就是说所选参考资料要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所谓适当,就是说所选参考资料要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难易适度;所谓针对性,就是说所选参考资料要与共用教材的内容———尤其是任课教师的讲稿的各个“章、节、点”内容密切对应,不要偏离施教任务。

(3)应熟练地把握基本教材内容。一般来讲,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普适性、教材内容都有自己的体系。熟练把握基本教材内容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间的关联性作合理的取舍,进而形成具有本学校本专业特色的课程知识体系;有利于对教材中的陈旧内容进行改造,这主要是因为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教学使用,总有一定的“时差”,而经济法的理论在不断的发展,经济法律、法规又在不断地立、改、废,使经济法教材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在备课时必须作到“与时俱进”;同时,基本教材的内容也是我们选用、编写其他参考资料的依据,既然基本教材是代表本学界最新成果和反映学术动态的著作,是师生共用的教材,选用与编写其他参考资料的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教材的内容,在一定限度内扩大学生的视野,所以对于基本教材,必须尊重它、忠实它,其他参考资料的选用与编写,都要围绕基本教材进行,绝不能“喧宾夺主”。

2.备课组织。备课是教师根据培养方案、课程间的关联性、学科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等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施教方法进行精心安排的活动。因此,备课的充分程度、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授课质量,即使口才再好的教师,也莫不如此,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反,只要备课充分、且质量很高,即使任课教师不那么能言善辩,课堂施教质量一定会有基本保障。所以,施教工作的重心是备课,而不是其他施教环节。鉴于“经济法学”所具有的前述特点,培养方案将学生定位于“系统掌握法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的要求,基于此,在此认为在“经济法学”的备课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作好相应工作:

(1)教学内容的组织:基础理论知识应当相对系统、完整,法律知识的基本含义应当阐述清楚,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和司法实践,分析其科学性与不足,借此,培养学生学习、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和素质。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培养方案将其分为重点内容、熟悉内容、了解内容和扩大视野的内容等不同的层次,尤其要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关系,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生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问题。

(2)教学材料的组织。教学材料即教学用资料。在外延上大致包括基本教材、讲稿、教案、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教学辅导材料(其内容可设计为教学内容要揽、重点提示、疑难解析、认识实践练习、精典案例解析、阅读案例思考等)。教师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对于基本教材,要明确重点、难点、熟悉、了解的内容所在;对于多媒体课件,其内容要精;参考文献中的著作、论文要基本体现本学科的水平,选编的法律应当是现行法律,如果是国外法律的介绍,则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借鉴价值;对于教学辅导材料,其内容要揽要能基本概括知识点,重点提示要准确,疑难解析要深入浅出、令人信服和精辟;认识实践练习要能反映本课程的知识点,并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对于精典案例解析、阅读案例思考应来源于生活,并具有教学价值。

(3)教案的组织:在制作教案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施教方法和施教手段。施教方法是具体而丰富的,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施教方法,同一内容可以设置多种施教方案,以利于教师根据课堂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在施教手段上,主要是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使之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案中要注明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和要求学生掌握该内容的程度。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数学建构主义学习 因材施 教思维构造 心理训练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类对数学、物理、逻辑的认识是不断建构的产物,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为典型的建构主义学习的过程。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质是:主体通过对抽象的形式化思想材料的思维构造,在心理上建构这些思维材料的意义。因此,在数学建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思维构造,积极参与的心理活动,以及学生已有的数学认识结构,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建构主义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现行的教育原则。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原则是“以人为本”,而因材施教正是以人为本的一项重要体现。众所周知,因材施教的意义在于“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它充分体现出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原则,无论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私塾教育,还是现代西方的学院教育,因材施教都应当是教育者遵循的一项教学原则。由于学生的能力、志趣甚至性格,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以往相比,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中将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教师要首先做到善于观察学生,善于总结,善于与学生交流。在这些方面,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表率。对于一个数学教师而言,必须了解学生经历的数学学习背景,熟悉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以及学生已有的数学认识结构,这些也正是进行数学建构主义学习所必备的。因此,因材施教与数学建构主义学习有着内在的实质性的联系。探究数学建构主义学习下的因材施教,对目前的数学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从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质来看,数学思维的构造和数学在心理上的建构是核心要素。在此意义下,实施因材施教,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把握学生思维特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从整体上来说,有的学生擅长形式化思维,有的喜欢抽象性思维,熟悉了学生的思维特征之后,教学中就可以通过数学思维构造力的培养,因势利导,有的放矢,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具体做法:①在几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做的能力,让学生制作各种几何模型,包括平面的、立体的,甚至是一些奇形怪状的,并鼓励学生设计多媒体数学课件,让学生在丰富的色彩与优美的图案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形象化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对于较弱的学生来说得到了较好的弥补。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非单调的、乏味的。②在解题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动脑构造的能力,让学生探究数学解题中辅助元素的构造,包括构造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构造函数、复数,构造不等式、方程,构造矛盾等。这种抽象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暗含了数学想象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弥补抽象思维较弱的学生,强化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生,也引导学生体会到数学解题技巧中的鬼斧神工,在培养学生数学构造力的同时,使学生具有一种数学成就感,因材施教,思维构造是数学创新的发动机。

2.针对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分类实施心理控制训练。数学建构主义学习中,数学学习的心理活动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数学教师在其大学学习阶段都曾修过教育心理学课程,但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却常常被忽视,这是对因材施教极为不利的。美国心理控制论专家麦克斯威尔吗尔茨在其名著《心理控制训练术》中,提出了成功机制运转必须遵从的五项原则:①目标;②信任;③放松;④学习;⑤实践。其大意就是:设定的目标要明确,对目标的实现要充满信心,以一种宽松的心态去对待所犯的错误或一时的失利,要善于通过“试错法”实现技能的学习,并信任自己的创新机制必有用武之地。同样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心理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的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还有的是缺乏目标,没有良好的学习的机制。因此,对学生分类进行数学学习上的心理控制训练是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不可或缺的。具体的来说,就是协助学生制定不同的数学学习副示,激励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目标的实现信心百倍,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充分激发学习数学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数学想象力,对待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挫折,诱导他们以放松的心态对待它,并帮助学生从源头找原因,促使学生善于并乐于从错误之处学习数学技能,在通过数学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品质。

3.文理相通,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无论数学建构主义学习还是因材施教,都不能忽略数学与其它科目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数学不仅与科学休戚相关,它与哲学和文学也是骨肉相连,对数学的不解和各层次的理解,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问题,而始终伴随着某种认识pJ,这种认识与哲学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熟悉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也要了解学生史文类和其它科目的学习状态,这样分类指导学生。文理相通,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可写对一个数学定义或一个数学定理的认识,也可以写对一种数学思维的应用的理解,甚至可以是对一堂数学课的感受。对待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要求他们写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有创新意义的小论文。可见,因材施教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因材施教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原则,在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意义下,实施因材施教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涂荣豹、王光明、宁建华。《新编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5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14篇

“因材施教”在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其关注度与认可度之高,恐很少有出其右者。溯其源头,其实早自孔子倡行“有教无类”始,便已成为其教育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有教无类”的践行,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情致的学生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些学生在一起接受教育,就使得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问题突显出来,各“因”其“材”地“施教”也随之变得必不可少,“因材施教”遂作为一种典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应运而生。其基本内容是,主张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充分发展学生的才情和特长。

“因材施教”一词最早出自于宋代程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括,即“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二程遗书》卷十九),于是,无论是自宋代至明清的书院教育,还是现当代教育,都倍加推崇“因材施教”。例如,北宋“苏湖教法”的创始人胡瑗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选择专攻科目,胡瑗便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和在集体教学条件下通过分科实践“因材施教”的人,相比以往个别教学条件下的“因材施教”,这是一次较大的飞跃。此后,明清时期的王守仁、王夫之、颜元、戴震、郑观应,以及现当代的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家也对“因材施教”这一思想进行了许多研究与实践。

从古到今,“因材施教”的内涵逐步丰富和完善,既关注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又关注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共性,同时也经历了从个别教学到集体教学的转变,涉及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已基本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国在“因材施教”取得一定成绩

第一,论证了“因材施教”的合理性。最初提出“因材施教”时,并未对“因材施教”的合理性、合法性做理论层面的论证,因此,当代学者从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视角,引进国外相关个体差异理论,对“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阐释。

譬如,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的认知与非认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从横向来看,个体之间的心理结构与心理水平的差异,以及从纵向来看,个体心理的发展速度、发展层次与发展方向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基础。尤其是引用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各种智能匹配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由此便很好地论证了“因材施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依托相关哲学思想,也可以论证“因材施教”的合理性。比如,马斯洛提出的人本哲学强调个体的非理性差异,注重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挥最大潜能,这与“因材施教”强调每个学生的最佳发展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共性个性原理与内因外因原理,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因材施教”,即在集体教学中发展共同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特色,教师的教是外因,而学生的学才是内因,“因材施教”就是“因”学习的“内因”进行“施教”。

第二,拓展了“因材施教”的内涵。很多学者倡导“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规律、教育法则、教育思想和教学要素。他们认为“因材施教”之“材”不仅指学生个体的智力差异,还可以指学生个体的非智力差异、教材的差异、教学内外环境的差异,以及群体性的差异等。有人提出应该改变传统的“因材施教”中侧重教师了解和适应学生、学生被动学习的含义,而要重视学生对自身和教师的主动了解,以便教师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三,探索了“因材施教”的各种实践形式。在现今班级授课、集体教学的实际情况下,为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有人提出分组教学的实践形式。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包括对学生进行能力分组、学习成绩分组、学习兴趣分组等,甚至可以展开各种分层教学,比如按学习目标分层、作业分层、学习评价分层等;另一方面,在同一班级中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强调不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特色、学习他人长处,相互助长,共同进步,达到个体特色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双重目的。此外,许多学者还探讨了在小班制教学、小组教学,以及大班制、小组教学、个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形式下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仍面临现实挑战

其一,“因材施教”还处于从属、孤立的现实地位。在当前整个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中,“因材施教”的地位还是从属性的。从耳熟能详的口号“合格加特长”可以看出“因材施教”的这种从属性质―首先要保证合格这一共同目标,保证一般发展、统一要求,其次才加上特长发展、个性发展;只有合格了,达到基本发展要求之后,才能考虑学生个体的特色发展和差异发展,如果连合格都达不到,那就没法考虑特色发展了。除此之外,“因材施教”貌似还处于一种孤立的、外在的地位。人们一般并不把“因材施教”作为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整体问题来对待,而是单纯地把“因材施教”看成是手段、方法和形式,或者仅仅把个体差异看成教学需要处理的一个因素,而没有真正考虑个体差异性的价值与“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合法性。

其二,人们对“因材施教”的功能与价值还存在诸多误解。受经济主义功利思想的影响,加之对“因材施教”的表面化认识,人们会误认为“因材施教”只是针对精英学生或特殊儿童的培养要求,即只是局限于少数学生的;在实施“因材施教”时,往往认为其耗时耗力,影响教育教学效率,影响整体效益;由于“因材施教”所涉及对象、内容、形式、方法等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教师普遍对其有畏难情绪,不能、不愿或者认为不值得为其潜心致力;等等。

其三,“因材施教”在集体教学中缺乏实现条件。起源于“非制度化个别教学”的“因材施教”,在“制度化集体教学”的条件下缺乏生长土壤。有人说,“因材施教”需要依托特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语言(包括有声的与无声的)和教学行为,才能转化为现实并显示出教育效果,因此,“因材施教”的实现条件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尽管有人主张采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方法来解决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的矛盾,但是从根本上看,“因材施教”与教学形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教育、教学,就是在教者与学者之间、学习者之间展开的特殊的、具有针对性的交往过程。只有教育者领略了“因材施教”的真谛,选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都将是积极有效的。可见,人们对于“因材施教”这种基本教育思想,还是没有足够的思考。

只有把握“因材施教”的内涵,

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

上述一系列问题背后隐藏的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在意识、观念层面还没能够清晰有效地把握“因材施教”本身,没能够按照“因材施教”本身的、内在规定的指引面对当下的教育发展需求。一直以来,我们忙于“因材施教”的传统继承,忙于从国外引进相关学说来改造“因材施教”,忙于“因材施教”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但是对“因材施教”本身,还缺乏对其本质的直观解析,缺乏对其整体的有效反思。而这正是我们以后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对“因材施教”本身的思考,需要关系性的、反思性的、生成性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传统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会让我们陷入理解“因材施教”的诸多误区之中。比如,让“因材施教”、个性自由发展与统一要求、一般发展陷入割裂状态,使“因材施教”与集体教学方式处于矛盾之中,造成“因材施教”的育人功能与效率之间出现悖论。因此,我们必须用复杂性的眼光来审视“因材施教”,基于关系的、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整体反思“因材施教”中的各种问题。

在现当代条件下,我们认为必须对“因材施教”的基本涵义进行分层次把握。具体来讲,在微观层次上,“因材施教”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对应关系(我们称之为“对成”关系)。教师在不断把握学生个体发展差异与实际学习状况的基础上的施教,只是这一关系的一个常见特例,而它彰显了教对学的适应、教与学的契合、教对学的引导与促进。这种适应、契合与促进,是教育质量、水平和效益的基础,更是提升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正能量,帮助学生逐渐走向善于学习、乐于发展、勇于实践的良好状态的必要前提。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属性差异,采取相应的政策调控和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促进各类学生发挥比较优势与独特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异质性和创造性的形式和方法,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创新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因材施教”的理想在于以适当的教育去适合特定的学生,以适宜的教育教学手段去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与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善学乐学,而且要培养出学生良好的素养和独特的个性,以便在个体层面上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国家、民族和人类存在的层面上提高民众素质、孕育民族的创造活力与发展动力。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中学语文;教学应用

前言

因材施教作为孔子的著名教育思想在我国已流传几千年,这一教育思想在今天也仍然具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即按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来进行施教,我国现代的中小学教学采用的是大班教学,如何能让每个学生都学其所能,发挥其最大的潜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这些就都要求能够在教学中有效的进行因材施教。现在对因材施教这一策略有的学者是其提倡者,认为因材施教这一策略完全可以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有的则是认为在因材施教的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教师的注意。

一、 因材施教策略的应用

1、因材施教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学习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所能理解的也各不相同。有学者指出语文是一门定义模糊的学科,它的内涵和外延从来没有被清晰的界定的。词汇,作文,文学常识等等这些语文能力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策略显得更加重要了。

2、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的同学比较擅长写作,有的同学则对阅读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可能对基础的的语文知识掌握不够。中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因材施教。现在提倡的因材施教方法主要有,分层教学,比如给学生有梯度的布置作业;铺设台阶,循序渐进教学;分层次辅导。宏观调控,点面结合,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价来对学生进行宏观的调控,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优点和弱点,把学生归入相应的层次,针对性调控教学。还有一点是,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喜欢阅读,可以鼓励他们多阅读并且推荐课外读本给学生,有的学生喜欢写作可以多创造机会给他们让他们多写作多多指导他们的习作并加以表扬鼓励。

关于在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策略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总之,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其次要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或指导,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进行施教,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使其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最终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 因材施教施行中存在的问题

1、对因材施教的曲解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一直都存在着重点班,这种重点班制度有一个主观原因看起来是根据因材施教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学生作均衡分班。但其实这种制度是对因材施教的一种误读,因材施教中的“因”实际则是指学生个体间的所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全面的即是学生之间有什么差异都应该接受和尊重,而不是因为某一方面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一个均衡的整体。对于一门学科来说这种分班制度是极为不合理的,它只是片面的剥夺了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虽然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了重点班,但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还是各有差异的,教师的授课如果没有改变教学效果仍是失败的。

2、班级教学与因材施教的对立

班级授课制有着很长的历史渊源,由特殊的历史性决定,并一直存在,是现在广泛存在的教学制度。班级授课主要是集中授课,统一要求,整个班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完全一致,很多老师满足于课堂教学,在课后因材施教基本没有实施。教师在进行班级授课时完全忽略因材施教,注重共性而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造成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囫囵吞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感,这也是很多学生偏科的原因之一。还有一部分功利主义者认为,班级授课完再进行因材施教需要花费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计工作量,不计报酬,这也是现在很多人都有的一种思想意识。

3、把因材施教定位到少数学生身上

很多教师在班级授课完后,关注的基本都是少数的尖子生,对尖子生寄予厚望,经常有意无意的对他们进行鼓励,课后可以针对尖子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的辅导,这种情感与教学的倾斜,只是局限的因材施教,并且对班级的其他学生造成了一种情感的失落,有可能会让他们更不喜欢这一门学科。教师不能民主公平的运用因材施教,很多老师认为,只有少数的学生需要课后的针对性辅导,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在统一上课后再进行因材施教就是对班级授课的一种全盘否定。

三、 对因材施教策略应用的的思考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学艺术,从几千年前起就在教学实践中开始实施。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对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策略也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为其注入了许多的新鲜血液,当然同时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的。

1、 现行因材施教策略的实行

因材施教始于孔子的教学中的各因其材思想,后来在朱熹的总结下发展为因材施教的说法,就是根据个人差异进行教育教学,所谓“材”即是指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

这一策略现在的普遍应用就是班级内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来学习,这样的学习小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和自己有着相同的学习兴趣或者学习特点的同学来一起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这一方法对语文学习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按照自己对语文的兴趣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比如喜欢中国古典文化的同学可以组在一起来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喜欢阅读现代小说的同学可以在一起互相推荐喜欢的书目并且可以讨论,这样更加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来提高的,这样的学习小组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兴趣中慢慢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因材施教策略的实施中很多学校和老师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兴趣班,根据学生的兴趣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要上的兴趣班,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解,对学生进行差异教学,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进行课堂设计,使课堂带有教师的个人风格和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选择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与家长进行及时的联系,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给家长一些教育指导,学校与家庭的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2、 对因材施教策略的建议

优化教育资源,小班教学是因材施教策略实行的保障。现在的大班额教学,要实行因材施教是比较困难的,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学生人数多且各有特点,教师没有办法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在一个班级里,注定会有学生成为牺牲品。所以把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进行小班教学,这样也能保障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各有所成。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者特点来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比如,教师在准备一节新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自己对这一课感兴趣的预习,或者查找有关资料让大家在课堂分享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谈论,这样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习便会变得生动而有趣,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痛苦。

小结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不只在我国受欢迎在国外也是被普遍接受的,因材施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最终目标,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最终因“材”而使每一个学生达到自己最大潜能的发展。在现在还不能实行小班教学的条件下,因材施教该如何进行,并且涉及到各门学科中需要怎样实施对学生因材而施教,这些问题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已经做出了一些研究和实践,当然在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关于因材施教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教育达到最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我们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霄. 试论因材施教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现[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2] 卢宝祥. 谈谈当前因材施教的几个误区及其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6).

[3] 吴全华. 义务教育学校重点班制度应该废止―兼析因材施教的误用及后果[J].教育科学研究,2010(10).

[4] 邱永新,杨松初. 因材施教 发展个性―贵港市县西小学培养特长生纪实[J].基础教育研究,1998.

[5] 简悦.因材施教与个性发展―浅谈分级滚动教学[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2).

[6] 郑造桓,吴晨.因材施教 自主学习 注重个性 全面发展―研究型大学培养道路之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5(01).

[7] 王红利,郭连锋.寓“因材施教”于现代教学的新思考[J].岱宗学刊,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