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

节能减排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节能减排

随着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土木工程建设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近几年随着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不断扩增,在促进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节能问题。土木工程建筑建设需要以节能减排为目的,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样才可以促进土木工程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就我国当前能源消耗情况来看,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占比最大,其中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如水泥、钢筋等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减缓能源紧缺问题,就需要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就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在能源利用率上始终比较低,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加剧了能源紧缺问题。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实施节能减排的措施是极为重要的[1]。

2当前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较低

近几年,人们对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愈加重视,很多建筑工程都采用了节能减排技术,但就实际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情况来看,很多工程虽然实施了节能减排技术,但并未达到预期的节能减排目标,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全面落实。实际上,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节能减排是一项极具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采用节能减排技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落实建筑节能技术[1]。就我国当前建筑节能减排情况来看,相较于建筑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影响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效果。

2.2对节能型住宅建筑缺乏正确认识

很多建筑工程的开发商都未能正确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对节能型住宅建筑缺乏正确认识,使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采用节能减排技术。一些建筑工程开发商为了谋取经济效益,盲目采用较为流行的欧式风格建筑或是美式风格建筑形式,这些建筑形式在节能方面与我国实际的节能建筑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这直接影响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此外,很多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时都未能充分利用当地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浪费。

2.3节能减排体制与管理上存在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前最为重要的便是工程设计环节,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需要将建筑节能减排理念充分地应用到设计中,然而就我国当前大部分的设计单位来看,很多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在节能减排体制与管理上都存在不足。建设节能型住宅建筑是一项集综合性与专业性于一体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许多各专业互相协作,但是很多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时都处于独立,建筑节能热工计算由暖通专业单独完成,建筑节能排水由排水专业单独完成,各专业间缺乏沟通协调,这直接影响了建筑节能的系统性[2]。各专业的节能要求不同,如果缺乏沟通协作,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建筑节能停留在理论上,无法真正地发挥其优势。

3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减排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技术管理体制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都未建立建筑节能技术管理体制,开发资源节约型的政策尚未全面建立,这使得很多建筑工程都疏于监督管理,导致节能减排技术未能真正地得到落实。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建筑节能减排技术管理体制,建筑节能工作在开展时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建筑节能工作进展缓慢[1]。因此,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切实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通过制定完善的建筑节能法规与标准,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约束,确保节能减排技术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全面落实。

3.2提高对土木工程建筑节能的认识

很多建筑单位在建筑工程节能减排上都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建筑施工节能减排措施是建筑工程开发商与国家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事情,与建筑单位并不存在明确的关系,这是这样的认识误区,导致很多建筑单位未能提高对土木工程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恶化与资源紧缺问题。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切实加强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节能减排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建筑施工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使其可以正确认识建设节能型住宅建筑的意义。通过节能减排的知识宣传,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建筑节能减排的意义,认知到建筑施工的节能减排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同时,还需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在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房屋基本居住条件与安全条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能源,使用新型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建筑工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2]。

3.3提高资源利用率

建筑工程节能减排的开展需要依托于新型技术与新型材料,相关建筑工程研发人员需要坚持技术创新,积极开发新型技术与新型材料,提升建筑的品质与性能,科学充分地利用当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实现资源的高效率化。建筑工程人员需要科学选择节约型资源的技术新途径,降低资源消耗量,尽可能少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使用清洁能源代替,这样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1]。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多地使用高性能材料产品,这样可以为资源利用提供保障。建筑结构材料在具有基本的强度与持久性性能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坚决抵制污染性材料,严格控制有害物质排放,避免建筑废物污染环境。

3.4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

建筑节能技术的实施需要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辅助,建筑单位需要切实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节能意识,使其可以全面掌握节能技术并将节能技术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这样更有利于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结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土木工程建筑的节能减排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理念进一步更新,节能与环保作为衡量节约型住宅建筑的重要指标,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节能措施上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建筑单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将节能减排技术充分地应用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中,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闫斌 单位:黑龙江省九州方圆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2篇

1.1能源浪费严重

我国的电力工业耗能巨大,电力工业大多采用燃烧煤炭的方式进行发电,这样的比重占到了五分之四以上,消耗了我国近半的煤炭资源。但是这些工业部门并没有完全利用资源,而是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2009年,该产业平均供电煤耗为320克/千瓦时,厂电率为4%。但是早在十年前,日本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法国更是超越了这一水平,达到了供电煤耗331克/千瓦时,厂用电率为5.42%(包括脱硫过程消耗的电能)的高水平。不难看出,我国电力工业在此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能源浪费程度较高,有待改善。

1.2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节能减排工作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如若没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我国根本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只能一直处于落后阶段,目前我国已经与世界水平拉开了接近二十年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很难获得节能减排方面的融资,以致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研究,只能依靠从国外进行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对许多新的技术、设备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但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投入有限、创新元素相对较少、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弱等等。

1.3数据杂乱

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是以全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的,综合了行政、法制以及市场的多种手段。在参与主体当中,政府起到主要的领导作用,通过颁发行政命令统领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出现数据文件多、杂、重复、不协调等问题,致使工作进程缓慢。与之相比,市场的调解与促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国在此方面的力度显然不够。

1.4体系不完善

第一,电力企业需要进改革和完善相关的考核机制和评估体系;第二,强化节能减排系统能力,解决一部分电厂没有完整历史记录,物料分配不均衡,脱硫系统的台账不够明确等相关内容;三是强化节能减排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提高专业化程度的培训。

2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系统评价指标数据

优化保证严谨地对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有效测评,本文深入多角度进行分析,提供多元化的分析思路,创建更加完整的电力节能减排评价模型,此模型主要的功能是分析电力行业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评价的思路如下:

2.1选择评价指标

总结电力领域中节能减排评价的基本目标,重建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详细、具有方向性评价指标要具体表现出电力领域进行节能减排的效果,尽量符合节能减排所提出的相关需求。

2.2将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

首先,在定量评价指标的无量钢化处理过程中,即是对数据进行求解隶属函数的过程,要根据指标本身的性质来确定相关的函数。其次,定性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对于只能进行定性评价的指标,采用评价等级(差、较差、一般、较好、好)隶属度的方法来确定。

2.3对节能减排系统中政府层面及企业层面进行分析

深入对电力与涉及到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各种指标反映出来的评价结果。政府方面,要颁布完整并且极富有执行性的发展规划与保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刺激各个监管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督工作与考核制度。企业方面,一级评价指标是指准入性评价指标,将绩效性评价指标与工作指标相结合在一起,另外一级评价指标值指专家得出的具体结论与分析办法。两级指标共同组成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3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系统指标数据优化措施

3.1完善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机制

节能降低消耗与减少排放在节能行业中都占有重大的分量,两者双管齐下可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节能工作是一项需要长久的恒心才能实现,完善整个企业的减排规划,让减排工作可以进行科学性的实施。将工作用科学理论进行严格的规划与实践,整个减排工作就会更加有序性。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阻碍问题与标准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逐一的解决。

3.2积极改善产业环境

煤矿行业主要向发电厂实现煤炭供应,这个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发电技术基本都是通过火力发电实现的。煤炭的储备量相比其他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其不可再生的性质,以及目前大规模的开采,使得可利用资源逐渐减少,并且受到运输、资源开发、环境等相关因素的限制。清洁能源相比较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凭借可再生能源、开发机会多、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在目前比较受欢迎。因此,促进清洁能源的迅速崛起,协调企业内部电源结构,让可再生能源消耗保持稳定。

3.3加大电力企业的政策执行力度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3篇

顾名思义,所谓“节能”就是在能源的利用上做到节约、不浪费,“减排”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进而减少污染,而“优化调度”是指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对资源做到合理安排、分配。短期火电系统的节能减排优化调度是指在一定的调度周期内,即24小时内,在满足系统负荷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各机组负荷实现最优分配。而所应用的优化发电调度方式,是按照机组发电效率确定次序的调度规则,是实现电力工业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可以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的效率,对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压力有重大意义。火电系统的节能减排优化调度问题是一个高维、非凸、非线性的有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国内外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常见的方法有遗传算法、差分进化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本文即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分析解决火电系统的节能减排优化调度问题。

2优化算法在节能减排调度中的应用

国内外学者对应用到火电系统的算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有遗传算法、差分进化法、粒子群算法等,接下来对各算法一一进行分析。

2.1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遗传算法是是模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学机理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遗传算法是解决搜索问题的通用算法,其步骤一般为复制、交叉、变异。

2.2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Evolution)

差分进化算法是由Storn等人于1995年提出的,它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的随机模型,通过反复迭代,使得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存了下来。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具有保优思想的贪婪遗传算法,同遗传算法一样,差分进化算法包含变异和交叉操作,但同时相较于遗传算法的选择操作,差分进化算法采用一对一的淘汰机制来更新种群。对于优化问题。

2.3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

粒子群算法是在1995年由Eberhart博士和Kenned博士提出,源于对鸟群捕食的行为研究。该算法最初是受到飞鸟集群活动的规律性启发,进而利用群体智能建立的一个简化模型。粒子群算法在对动物集群活动行为观察基础上,利用群体中的个体对信息的共享使整个群体的运动在问题求解空间中产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从而获得最优解。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类似,也是一种基于迭代的优化算法,但是它没有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和变异,而是粒子在解空间追随最优的粒子进行搜索。同遗传算法比较,PSO的优势在于简单容易实现并且没有许多参数需要调整。基于此,决定用粒子群算法来解决短期火电系统的节能减排优化调度问题。

3结论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三大杠杆节能减排机制

夹江县是全国四大陶瓷生产基地之一,全县有陶瓷企业98论文家,生产线238条。随着全县陶瓷产业迅速兴起,全县每年天然气耗用近4亿立方米,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近年来,夹江县巧用行政、财政和税收三大杠杆,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重点企业,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跟踪和管理,加大重点河流污染治理,建立GDP能耗公报制度,着力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三大杠杆促进能源往高处走(一)运用行政杠杆促使气电优化配置1.健全能耗目标考核体系。将节能降耗纳入对乡镇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实行规模以上企业能耗月报制度,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形成能耗工作问责制。2.强化能耗审核机制。把能耗水平作为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实行新、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新上项目部门联动机制和新开工项目公示制度。3.建立节能监察机制。成立县节能监察中心,对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机构的用能行为进行监察。4.实行气电联动机制。制定并实施《夹江县工业企业气电联动、同步供能实施办法》和《工业用天然气优化配置方案》,对全县企业从单位产值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进行统计排序,对能耗相对过高、排放相对过多的企业在用能上给予限制,特别是在削减电、气负荷时首先对排位靠后企业拉闸限电限气,避免了供能企业、工业企业之间不协调而浪费气电资源,促进了气电资源向单位能耗低、排放少的企业配置。

(二)运用财政杠杆撬动企业技术改造1.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在工业发展资金中设立80万元的节能降耗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节能宣传和培训、节能示范项目补贴、节能新技术推广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支持陶瓷企业加大环保节能技术研发。2.财政激励引导升级。凡列入省市级重点节能示范项目的,免征其土地设施所涉及的县级行政收费,所形成的电力、天然气节约量,按照节约价值的5%给予一次性奖励;列入国家、省、市节能示范项目的,帮助申请国债资金的补助和支持;对集中建设排污设施的,由县财政给予补助;对重点耗能企业申请银行贷款用于节能降耗项目改造的,由县财政给予3%的项目贷款贴息。米兰诺公司获省2008年第一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80万元,水工机械和汇丰陶瓷公司各获省2008年第一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10万元。3.搬迁关停强制节能。加大清理整顿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力度,公布淘汰企业名单及淘汰时限;落实节能环保搬迁补助资金,对列入关停、取缔名单的企业采取“五停”(停水、停电、停运、停贷、停气)等强制性措施,促进污染企业搬迁。规矩水泥环保搬迁已正式获省经委核准,7月30日已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6月底搬迁完毕。

(三)运用税收杠杆助推质量效益升级1.税收能源消耗挂钩制度。针对全县陶瓷行业均是中小企业且税务监控难的实际,由两税、统计等部门深入企业、气、电等能源供应部门调研,广泛收集企业产能、产值、总能源消耗等数据,测算出行业平均气、电、煤等单位能耗产值,结合行业实际分产品大类,将产品单位能耗作为税收的重要参考,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降低能耗。2.节能项目税收优惠制度。企业从事节能项目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年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前三年县级企业所得税全部返还,第四年至第六年企业所得税减半返还;企业购买并使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节能设备,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缴纳税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3.节能研发税收抵扣制度。企业为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年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三大特点凸显节能减排成效

(一)走出了一条政府多种手段调控能耗的新路子1.节能降耗初见成效。2008年1—6月,全县130家模以上企业,总能耗76万吨标煤,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285吨标煤,较去年同期下降8.08%,节约标煤6.687万吨。2.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率先在四川省施行环保信誉考核制度和乐山市在建立乡镇环保办,企业环保信誉考核制度和约见谈话制度不断巩固,网格式环境监察不断扩展,新万兴公司投资566.55万元,治理喷雾干燥塔5座、压制生产线5条和磨边生产线5条,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911.2吨。2008年1—6月,全县削减二氧化硫1021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84.96%。3.生态环境初步改善。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成片造林5000亩,四旁植树35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0.6个百分点,全县城区环境质量好于二级天数占总天数的93%。2008年1—6月,全县财政投入140万元,撬动企业和社会各界投入3.5亿元投入节能环保技术改造。

(二)走出了一条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新路子1.开展废料循环利用。建辉、新万兴等21家陶瓷企业建成废水处理循环利用设施,抛光线日耗水从2000吨/条减为600吨/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1%;全部陶企废水沉淀物压滤干化后再次用作陶瓷生产坯料,减少原料消耗和废物排放;峨佳、峨顶水泥厂每天使用陶瓷废渣200—300吨,年产熟料水泥20—25万吨。2.实施工业窑炉节能。推广陶瓷窑炉一次烧成技术、窑炉内堂涂节能材料及加长燃气喷枪、改造风机和烧嘴脉冲助燃,威尼陶瓷改传统的二次烧成为一次快烧,年节约天然气达150万方以上,节能率达20%;明珠陶瓷改单层为双层燃气生产线,下层煅烧窑炉的热能直接作用于上层干燥窑炉,综合能耗下降20%,产能提高30%。3.实现余热余压利用。重点在陶瓷行业推广窑炉尾气余热复用喷雾塔技术和陶瓷辊道窑余热发电技术,东泰陶瓷厂利用蒸汽发电机余热发电,可满足企业自身50-70%的生产用电,年可发电250万度,度电成本仅为0.05元;米兰诺等企业利用窑炉尾气余热复用喷雾塔,可节省喷雾塔原煤或天然气耗用,尾气利用率达到30%,节能率达13%。4.推进机电系统节能。以电力电子技术传动方式改造机械传动方式,采用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重点推广高效节能电动机、稀土永磁电动机和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合理匹配电机系统,消除“大马拉小车”现象。5.推广能量系统优化。重点在陶瓷行业通过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和改善管理,提高能源系统效率。近两年,新中源、新万兴、米兰诺等企业投入技改资金达7亿多元,科达陶瓷在省内陶企业中首家通过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西部瓷都陶瓷产区实现煤渣固体垃圾的零排放。

(三)走出了一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子1.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3家企业进入了全国建陶行业销售收入30强,2家进入“四川省行业领先中小企业”200强。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改善。组建四川省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档红坯陶瓷共性技术研发取得初步成果,研发出“玉晶石”系列产品,利用钒钛矿渣生产有色仿古砖技术得到突破,企业新获专利授权3件,建辉公司被命名为四川省建设创新型培育企业。3.品牌战略实现突破。目前全县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个、省级名牌2个和16个国家免检产品。新万兴年底将建成中国名牌产品,建辉、米兰诺将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三、四位一体建立节能长效机制

(一)完善行政问责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节能减排责任,对本行政辖区内节能减排考核结果实行四挂钩。1.跟政绩挂钩。将节能排污总量指标分值和经济增长的分值实行同等权重。2.跟职务任免挂钩。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被评为差和较差的不予提拔。3.跟评先评优挂钩。节能减排差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4.跟执行纪律挂钩。对监管失职、渎职、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造成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给予纪律处分。

(二)完善能效准入制1.制定目录。根据国家、省、市产业政策以及夹江县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及产业发展的现状,加快制订夹江县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能耗审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或节能篇(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必须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3.能效标识。严格执行国家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加强对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产品的监督检查,积极推动节能产品质量认证。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5篇

1.1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以及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追踪,从本文将从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污染物综合处理三个方面来构建山东省工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不同年份无量纲化处理后的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值见表2所示,指标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2004~2012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2004~2013年)。其中工业资源消耗中的指标值是各工业能源消耗量与当年工业GDP的比值,同时工业GDP值排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

1.2构造投影指标函数对表2中的指标数据,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通过matlab进行处理可得到最大的投影指标函数值为82.88,最佳投影a=(0.115,0.099,0.044,0.21,0.226,0.432,0.108,0.097,0.198,0.059,0.16,0.067,0.207,0.09,0.41,0.023,0.302,0.073,0.038,0.236),将a带入式3中即得各样本的投影值Z(i),其结果见表3。

1.3评价结果及分析根据表3可知,山东省工业节能减排绩效的优劣顺序依次为(即按最佳投影值大小),2012、2011、2010、2009、2008、2007、2005、2006、2004、2003年。其中“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效果要明显优于“十一五”期间,十年间,节能减排的水平不断提高,除在2006年出现短暂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2006年能源消耗较2005年有明显的好转,各项指标都呈上升的趋势,而污染物排放的大部分指标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下降,这是导致2006年节能减排绩效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污染物综合治理方面,工业化学需氧量去除量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的减少也是造成其节能减排绩效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及工业化学去除量是下降幅度最大的三项指标。而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作为工业废弃物两种主要污染物,其排放量超标是由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易产生废水的行业产值大幅度提升造成的,这四个行业总产值较上年分别提升了20.3%、33.6%、28.7%及20.4%。同时,作为节能减排“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减排机制不够健全,减排措施不配套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2006年节能减排成效的下降。

根据最佳投影方向,可分析出各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在本例中,根据a的值可知,对节能减排绩效影响程度最大的两个指标是工业废水达标量和二氧化硫去除量。总的来说,三项一级指标对山东省工业节能减排绩效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业污染物综合治理、资源能源消耗、工业污染物的排放。(1)工业污染物综合治理。从表2可以看出,工业污染物综合治理情况除在某些年份出现短暂的下降外,整体是不断上升的。“十二五”期间的污染物处理情况要优于“十一五”和“十五”期间,其中工业三废的处置量由2003年的最低值,逐渐上升在2011年和2012年逐渐达到最大值。主要是由于“十一五”期间,重工业的年均增长率为18.52%,较轻工业的增长速度较快,而重工业大多是资源或能源密集型产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相对较多,从而给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十二五”前三年的重工业年均增长率则下降到了12.8%。同时,根据最佳投影向量,这7项指标中对节能减排成效的影响最大的三项指标为工业废水达标量,工业二氧化硫达标量以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而工业化学需氧量的去除量影响最小。显然,化学需氧量作为废水中的一种污染物,工业废水达标量越高其化学需氧量的去除量也就越大。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量则呈波动性上升状态。因而,为了提高工业污染物的综合治理情况,应将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工业废水、二氧化硫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上。加大造纸、化工、食品加工等重点企业工艺技术改造和废水治理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脱硫脱硝工程,加快推动燃煤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脱硫脱硝。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积极开发无废、低废的清洁工艺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二氧化硫重复利用,促进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2)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能进一步反应经济的发展与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剔除了价格因素后,便于不同年份之间的纵向比较。本例中,山东省的能源资源消耗量虽然不断上升,但是其单位能耗却不断下降,能源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除万元GDP能耗和规模以上万元增加值能耗在2005年出现急剧上升外,其他各项指标都呈稳步好转的态势。200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的上升直接推动了全省万元GDP能耗总体水平的上升。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是由于山东省高耗能工业快速扩张造成的。2005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十大高能耗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8.2%,同时高耗能行业单位个数比上年增加2265家。根据表3中节能减排最佳投影值,对节能减排影响最大的3个工业资源能源消耗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万元GDP能耗和单位GDP用水量。前两项指标从整体上衡量了对煤、石油、电力等能源的消耗情况。因而山东省应将其节能重点放在这三个指标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建设以节能服务公司、能效服务网络和第三方节能审核机构为一体的节能服务体系。提高工业生产用水系统的利用效率及重复利用率,实行清洁生产战略,控制耗水量,通过提高水费,促使工业企业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积极有效的节约用水。(3)工业污染物排放。从表2中可得,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除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外。前者主要是由于废水排放量前4的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及农副食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造成的。后者则是由电力行业以及采矿、冶炼行业扩张造成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波动性则比较大,“十二五”期间其排放量呈现出反向变动的趋势,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排放量最大,2011年和2012年分别占到了工业总排放量的52.2%、52%。煤炭的大量使用是造成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同样根据节能减排最佳投影向量,工业污染物排放的7个指标对山东省工业节能减排成效影响比较大的3个指标为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及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了降低全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应该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氨氮作为现阶段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山东省需要完善氨氮的排放标准,推进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大幅度强化氨氮削减作用,以重点行业为主,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在火电、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行业实施烟(粉)尘深度治理,努力减少颗粒物排放量。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进德州世纪威能风电设备项目,青岛宜德海浪能发电项目等节能项目的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此外,实施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

2结论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6篇

1.破坏生态环境尽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短期内也使本地区GDP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有些还是不可逆转的,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悲惨性增长、创造性破坏”,此外更为严峻的是,这种模式有着很大的隐患和后患,如果不加以纠正,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创造1亿美元的GDP,就要消耗12.03万吨标准煤,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的4.3倍和11.5倍,甚至还是印度的1.2倍,能源利用率不及美国的1/3,日本的1/10[2]。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雾霾问题就是最有力的证明。2.破坏市场均衡各地区产业基础不同,经济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不同,但为了完成上级下派的硬性指标,往往采取既简单又直接的办法,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地域、行业之间的不平衡。比如,2011年北京万元GDP能耗仅为0.46吨标准煤,居于全国最低,而最高的宁夏是2.28吨标准煤,其间有0.82吨的差距。此外,为了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多数地方都是“一刀切”,强制关停一批能源消耗大的中小企业,人为打破了公平竞争,造成了行业垄断,而那些真正高耗能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因为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免于处理。更为严重的是,为了追求单一指标的下降,在某些低能耗行业也开始了重复性建设,引发了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市场机制的扭曲、价格信号的失灵,最终影响的还是市场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基于科斯定理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在上述过程中,表面看是政府自身行为的矛盾,背后反映的是市场体制和行政体制的矛盾,一方面是市场机制的逐利行为,另一方面则是行政体制的内部压力,二者的结合处就是政府。特别是在我国,地方政府既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又有自身特殊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它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选择上,存在着矛盾的地方。应当讲,科斯定理为走出这一困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然而它又存在自身逻辑上的矛盾和与实现相脱节的矛盾,应该加以必要的修正。

(一)庇古税存在的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可以通过征收环境税的方法,来纠正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以防止排污者污染环境的行为,从而使环境外部性的问题得到解决[3]。但是这种办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来政府征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况且这些成本都是净损失,需要由社会来承担,这无疑又一次加重了整个社会的负担。假如税率设置得不科学,还有可能造成资源配置的失调,引发市场的不均衡。二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削减政府节能减排的动力,助长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因为政府作为“理性人”,也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具体说来,就是由于按照这种制度安排,企业排污量越大,交的税相应也越多,而政府作为以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利益主体,自觉不自觉地就会默许企业的排污行为,甚至可能还会有意扶植这样的企业发展。

(二)科斯定理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科斯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他在其代表作———《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其观点被他的后继者归纳为科斯定理,即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能够通过当事人的高效协商加以解决,从而达到了利益均衡,实现了整体利益最大化。所谓某些条件,主要指两点,一是财政权是明确的,二是交易成本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进一步来讲,无论在开始时产权赋予了谁,市场交换都可以自行解决某一方侵害另一方利益的问题,并且最终结果都是均衡的、有效率的,这也就是说,和私人物品一样,拥有较大外部性资源的配置同样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这一过程中,政府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明确和规范产权,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基于这种理论的指导,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开展了污染物排放权或排放指标的交易。应当讲,与庇古税相比,科斯定理无疑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对于解决我国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行为困境,更是有着积极意义。因为按照它的说法,地方政府不用直接干涉市场主体的行为,只要成功做到上述两个方面,市场自然会平衡好各方利益,与此同时,地域经济也会实现快速均衡增长。

三、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运用市场来解决外部性的分析范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行政体制对市场体制的干扰,对于规范和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促进节能减排,都有着积极作用。但遗憾的是,科斯定理也是建立在多重假设的理想模式之中,更重要的是,他把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通过假设的方式,人为悄悄地“删除”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实践效果。

(一)对科斯定理的必要修正首先,资源环境都是公共产品,在名义上是全体人民共同所有,但实际上存在所有权主体缺位的问题,因此规范产权一说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更不可能把资源环境变成少数人享有的独占品,这就决定了无法通过私下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其次,即使能够通过交易协商的方式,使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但也无法制止企业对环境的破坏行为,特别是当企业看到排污依然有利可图时,必然会变本加厉,最终污染环境所付出的代价,还是要由整个社会、全体人民来承担。第三,科斯定理假设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很小,这与实际情况相差更远,尤其当环境污染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时,解决起来就更加棘手,一旦启动司法程序,交易成本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会大幅增加[4]。第四,环境具有不可恢复和不可逆转的特点,即使当事双方达成了解决方案,受害一方也得到了满意的补偿,环境质量恶化的净损失仍然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外,作为单个居民,也因为环境外在性的影响,缺乏修复的内在动力和现实能力。第五,地方政府虽然没有了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但在裁决纠纷时却扮演了重要角色,出于增加财政收入的考虑,也会变相支持企业一方,使自己不能处于公正位置。科斯定理所描绘出的完美市场图景,就是把所有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简单归结为市场交易行为,再通过假设交易成本为零,直接得出了有效市场的结论。对此,如果不加修正便直接移植到节能减排上,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另外,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均衡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总量问题,前者所追求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均衡,也就是所谓帕累托最优状态,与总体利益最大化之间还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同个人理性并不能代表集体理性的道理一样,个人利益的总和永远不能等同于总体利益。

(二)新型社会治理体制的建立坚持科斯定理的合理性,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积极作用,构建相应的制度框架,保障企业、行业和区域之间的公平发展、均衡发展;对科斯定理加以必要的修正,就是基于弥补市场先天缺陷的考虑,重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乃至个人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建立多元的社会治理体制予以保障。社会治理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率先提出的,主要是指各类社会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同一平台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共同管理其公共事物。与以往相比,这种新型模式更加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模式的民主化、法制化。具体到节能减排中,就是通过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的协商交流,共同谋求解决的方案。政府可以通过审批、补贴、处罚等各种手段,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坚决防止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进入市场;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使不达标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当地居民也可以根据环境污染程度以及对自身利益的损害程度,通过各种方式寻求自身利益的补偿。总之,就是要通过政府管理、市场杠杆、社会监督三管齐下,形成推进节能减排的联动机制。

四、大力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句话形象准确地表达了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确,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决不能损害我们共同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有两条原则必须认真把握:一是必须坚持市场在节能减排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必须坚持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监管作用,二者既不可缺位,也不可错位。具体来讲,一方面,由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可以保障企业、行业和区域之间的公平发展、均衡发展,另一方面,由政府出面实施监管,可以有效补充市场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实行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对地方政府发展经济、节能减排等行政行为定期开展考核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合理的政绩考核指标和机制,捆住了地方政府和领导的手脚,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反而助长了他们的趋利行为。比如,各地普遍存在唯GDP和财政收入至上的惯性思维,为了完成这一指标,不惜牺牲资源环境,乃至后世子孙的利益。由此看来,建立科学多元的一揽子绩效考核指标应当成为当务之急。一是绿色GDP。所谓绿色GDP,指的是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形成的国内生产总值[5]。简单来说,就是从现行的GDP中减去环境污染等因素带来的经济损失。二是节能减排指标。不只是关注单位GDP能耗下降的比例,还应考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能耗下降的程度;不仅满足于纵向比较,还要考虑行业之间、同行内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能耗的比较。

(二)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环保产业主要是指,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等。在我国,环保产业是朝阳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各地区可以通过大力扶植环保产业的发展,来弥补节能减排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从广义上讲,环保不是专指某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是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理念或技术,它具有很强的辐射、渗透作用,能够带动其他行业在技术装备、生产工艺、服务方式、管理模式上的革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首选。从这个角度来讲,环保产业影响的将是整个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此外,还要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坚持以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下游的废物变成上游的原料,进而变成供消费者使用的商品,从而实现对产品从“生”到“死”的全程呵护。

(三)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是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在排污者之间进行排污权的交易,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治理污染的目的。目前,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已经是西方发达国家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式,他们从中获取了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尽管这一制度在我国已有了成功实践,但仍处于“草创”阶段。让企业以购买排污权的方式,进行扩大再生产,并通过出售没有用完的排污权收回资金,就能够使节能减排从企业的被动行为变成主动行为。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17年年底基本建立这一制度的目标。这一利好消息,对于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治理,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7篇

1.1发电调度计划对节能减排的考虑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电力系统发电计划调度模式主要包括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式、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式以及含节能减排因素的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式[5-6]。其调度目标可分别简述为火电机组的运行能耗最低、火电机组的运行费用和污染气体排放综合最低、火电机组运行费用最低等三个方面。1)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式[5]。该模式是我国电力行业结合其自身特殊的电源结构,在原有的“三公”经济发电调度计划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以火电为主,且火电机组的煤耗率较高(或称能耗水平较低),其重点强调是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耗问题,即节能问题。2)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式[6]。该模式主要由欧美等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由于这些国家火电机组的煤耗率较低以及其电源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其重点强调的是火电机组调度运行中的污染气体排放(即减排问题)和经济性的协调。3)含节能减排因素的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式[7]。该模式在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式的框架内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各机组对应的能耗价值、环保价值以及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等诸多因素采用可量化的货币价值,再利用传统的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式进行发电调度。需指出的是,这种模式本质上是采用了市场化的方法将各机组的能耗、污染气体以及对系统安全运行等的影响转化到了统一的货币化度量平台,其运行条件必须依赖于电力市场的成熟以及交易规则的完善。

1.2电力市场对节能减排的考虑基于市场化的手段考虑电力系统节能减排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模式:节能电力市场模式、基于外部成本内置法的电力市场模式、基于排放权交易的电力市场模式、基于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的电力市场模式以及基于发电权交易的电力市场模式。1)节能电力市场模式[8]。该模式主要借鉴了节能发电调度计划的思想,通过在电力市场中增加能耗惩罚或者能耗约束的方式,使得购电单位在满足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效益最大化,从而达到促进电力系统节能减排的目的。2)基于外部成本内置法的电力市场模式[9]。该模式采用了外部成本内置法的方法对火电机组的化石燃料外部环境成本进行测算和货币化,并将其计入到发电燃料的内部成本中。该方法本质上是对市场交易中各售电单位的原始报价进行了环境因素的修正,从而使得电力市场的交易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蕴含了环境污染最小化的思想。3)基于排放权交易的电力市场模式[10]。排放权交易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设立的,其本质思想是任何企业要排放温室气体,则其必须拥有相应数量的排放权。排放权不足的企业可以从排放权市场上购买排放权;而排放权剩余的企业可在市场上出售排放权,获得收益。排放权的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排放权交易产生的成本或者收益其实就是外部环境成本的货币化体现。4)基于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的电力市场模式[11]。该模式主要是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避免可再生能源由于技术成本较高无法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保护政策。该模式为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力系统节能减排效益的最大化。5)基于发电权交易的电力市场模式[10]。发电权是指各类发电机组在政府下发的年度发电量计划或者通过发电权交易竞争获得的发电电量,而发电权交易是指发电企业将部分或全部发电权电量有偿转让给有剩余发电能力的高效率机组。该交易作为现阶段电力市场节能减排的重要品种,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而实际中也取得了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实效。

2考虑节能减排的发购电计划研究述评

2.1考虑节能减排的发电调度计划研究述评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现有文献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结合节能发电调度计划试点运行均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如2007年8月,文献[5]从国家层面制定的《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成为指导节能发电调度计划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此背景下,文献[12-14]分别结合广东、四川和贵州节能发电的实施情况建立了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型。其中文献[12]重点考虑了网络约束、时段耦合和网损等3个问题,并提出了启发式的2阶段算法求解所建模型,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处理“寻优”与“时段耦合”之间的关系。文献[13]重点从实时节能调度的角度建立线性化的增量交易模型,并基于等微增率原理最优次序法求解所建模型,该算法具有计算快速、鲁棒性好的优点。文献[14]重点考虑网损对节能调度计划的影响,该模型采用了2阶段算法求解。然而,上述文献均在日或实时调度的时间范畴内研究节能发电问题,为了实现节能效益时间尺度上的统筹,也有一些文献在月度范畴内建立了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算法。如文献[15]定性提出了建立月度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型的基本框架,并给出了其与日发电调度计划的协调方法和求解该类问题的通用算法,即将模型中的约束条件适当转化后利用标准的非线性优化软件包求解。文献[16-17]则利用机组有序启停方式建立了月度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型,以实现在“三公调度”基础上系统煤耗最小,所建模型采用启发式算法求解。上述文献重点从发电侧节能降耗的角度开展研究,没有考虑需求侧对发电调度计划节能降耗的影响,而实际中通过需求侧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节能降耗。由此,文献[18-19]提出一种基于需求侧节能降耗的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型;文献[20-21]则建立了考虑采暖需求管理的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型。上述模型均采用了成熟的非线性规划软件包求解。

鉴于上述文献的优化空间均在一个省网内,其优化空间有限,为了在更大的空间范畴实现发电调度计划节能降耗的统筹,文献[22]提出了建立考虑空间尺度协调的节能发电调度计划基本框架;文献[23-25]则重点引入了经济学中高低匹配的思想在跨省的区域电力市场范畴内建立了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型,其中文献[24-25]还给出了基于撮合交易的启发式算法求解所建模型的思路。考虑到采用集中式的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时发电企业的自受到较大约束,从而影响了节能发电调度的深入开展,文献[26]通过授予发电企业较大自的方式,更有效地将发电指标从能耗高机组向能耗低机组的转移,从而实现了发电调度计划的节能降耗。而文献[27]则进一步考虑发电侧、用户和调度中心的三方互动,初步构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互动式节能发电调度计划体系的基本框架。目前该类问题还处于定性探索性研究阶段,未见具体的模型和求解算法的研究文献报道。上述文献均没有考虑污染气体排放对节能发电调度计划的影响,为了兼顾污染气体排放的控制,文献[28-30]从节能和减排2个角度建立节能发电调度计划多目标模型。其中,文献[28]采用了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模型;文献[29]通过对煤耗微增率特性曲线分段线性化后,采用线性规划法求解所建模型;文献[30]采用了非线性多目标加权模糊优化算法求解所建模型。在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中,文献[31-32]提出了在经济发电调度计划中考虑污染气体排放管理的基本思想。文献[33-35]建立了纯火电系统的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前者采用了混沌遗传混合优化算法求解;后两者均采用经典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解。文献[36]重点研究了水火电力混合系统的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采用了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所建模型。文献[37]建立了考虑含热电联产机组的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模型采用了经典的遗传算法求解。另外,也有文献重点在市场环境下展开了对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的研究。如文献[38]在排污权交易的市场背景下建立了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文献[39]则强调了更广域的市场环境下实现节能减排来建立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所建模型采用了基于电网分解与协调原理的分布式并行算法求解。显然,上述文献均没有考虑风电出力、负荷功率的随机性对发电调度计划节能减排的影响,无法满足未来大规模绿色能源接入以及负荷需求多样化的需要。考虑风电出力,负荷随机性的节能减排发电调度模型,其重点在于强调如何兼顾风电良好的节能减排特性和出力随机性之间的矛盾,以使得所建立的发电调度计划模型能够确保在风电出力和负荷功率随机性造成电网运行条件恶化的环境下,尽可能实现电力系统发电调度计划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最优化。考虑风电出力随机性对节能发电调度计划的影响,文献[40-41]在日调度周期内分别建立了负荷分配和机组组合节能发电调度模型。前者采用了遗传算法求解,后者采用了量子遗传算法求解。文献[30]综合考虑风电、水电的随机性,采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的方法首先模拟出风电、水电电量,再以此作为已知值建立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型。由于在建立模型前,模型中的风电和水电等数据是已知的模拟值,故本质上该模型仍属于确定性的模型范畴。同时还需指出的是,由于该模型研究的是月度时间范畴,忽略负荷随机性有待商榷。电力市场环境下考虑风电等随机性的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其基本思想是将各类机组的环境价值、能耗价值以及对电网安全运行的正面或者负面影响,均折算成经济价值,再进行经济发电调度计划的决策。如文献[43]就是这一思路的最好佐证。

基于上述思路的延续,文献[44]进一步考虑了风电备用容量补偿成本及风电场“负效率”运行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风电场极限穿透功率惩罚成本的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考虑所建模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该模型采用了遗传算法求解。文献[45]则通过加入备用罚函数、风电盈余罚函数和污染评估罚函数来建立考虑风电成本的发电调度模型,该模型也采用了遗传算法求解。文献[46]通过分析风电出力可能被高估和低估的概率,对风电接入将导致系统维持稳定运行的成本增加风险加以考虑,构建了含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所建模型采用了非劣排序微分进化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文献[47]则重点通过引入利润备用容量惩罚成本构建含风电机组的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由于所建模型是在含机会约束的随机规划框架内建模,该模型采用了MonteCarlo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智能算法求解。鉴于目前全球温室效应突出,考虑节能减排的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中,也有重点从温室气体CO2排放的角度研究低碳发电调度。本质上而言,该类模型是节能减排发电调度模型的具体化(即将多种排放气体的控制改变为直接针对CO2)。如文献[48-49]均将CO2的排放作为一类可调度的资源,在综合考虑低碳电力技术、碳成本和碳约束等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低碳电力调度模型以协调“电平衡”与“碳平衡”。一般而言,考虑节能减排的发电调度计划模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系统网损,而在随机环境下发电调度的系统网损会变得愈加明显,基于这一思考,文献[50]建立考虑交流潮流安全约束的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从而确保了优化结果的最优性。该模型采用了细菌觅食算法(BacterialForagingAlgorithm)求解。鉴于风电出力随机性较大,传统文献中只考虑上旋转备用的发电调度计划模型已不能够满足发电调度的需要,由此,含风电出力随机性的发电调度模型需要考虑上下两种旋转备用。其中,上旋转备用用来应对风电场出力突然较少或者火电机组强迫停运;下旋转备用用于应对负荷突然减少或风电场出力突然增加。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文献[51]重点考虑系统上、下旋转备用容量的影响,构建了含风电场的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所建模型采用了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文献[52]通过计算下一个调度日风电场实际出力的条件期望与计划出力的差值,确定了风电对系统上、下旋转备用的需求来建立环境经济发电调度模型,所建模型采用了粒子群算法求解。文献[53]则提出了考虑风电渗透功率的增、减出力旋转备用量化模型,所建模型采用了粒子群算法求解。文献[54]通过定义风电功率间歇波动引起系统备用紧张程度指标以规范化风电备用风险,从而建立了一体化制定经济发电与旋转备用的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所建模型采用分解交替迭代求解策略,即将原问题分解为经济发电和旋转备用2个混合优化子问题求解。为应对风电随机性导致的电网运行安全问题,也有文献将风电出力作为“可控”的优化变量。如文献[41,55]认为在风电预测出力范围之内其出力可向下调整,从而避免了风电出力随机性可能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本质上而言,这种思路在风电出力无法不满足电网运行安全要求时,采用了“弃风”手段来确保调度方案的可行性。这在风电等随机性绿色能源的渗透率较高,以及其随机性较大时的电网系统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严格意义上讲火电机组的出力存在“阀点效应”,为了使得建立的发电调度计划节能减排模型更具合理性,应该考虑火电机组阀点效应对发电调度计划节能减排的影响。基于这一认识,文献[56-57]建立了含火电机组阀点效应的发电调度计划模型。但需指出的是,阀点效应的考虑改变了机组能耗与出力之间函数关系的单调性,大幅增加了模型的求解难度。基于此,上述文献均采用了智能算法中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文献[57-59]考虑风电出力、负荷功率的随机性,建立了多场景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模型。这类模型的优点在于充分描述了风电出力和负荷随机性对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的影响,但其优化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场景数的多少。当场景数较大时模型求解非常困难;当场景数较少时其优化结果的最优性又得不到保证。上述模型均采用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以提高模型求解效率和优化结果的最优性。纵观发电调度计划节能减排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节能发电调度计划、环境经济发电调度计划以及到考虑节能减排因素的经济发电调度计划三者本质上均是在追求在满足机组和电网安全等各种约束条件下,如何兼顾节能减排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问题。现有文献重点研究了各类随机因素对发电调度计划内在运行条件的影响,如旋转备用、电网安全、网损等因素。但是,针对发电调度计划中节能减排问题,现有文献均停留在含确定性的节能减排评估指标优化模型的研究范畴,特别是还缺乏节能减排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

2.2市场环境下考虑节能减排的购电计划研究述评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建立了严格的环境监管体系、提高了排放税收额度、引入了大气排放物(主要是CO和NOX)的额度交易等措施,其考虑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较为成熟,从而使得电力行业中的发电企业不得不将环保上的成本和效益体现在发电报价中,通过市场机制执行了政府在节能和环保上的导向作用。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的市场环境下的购电计划模型,在考虑节能减排因素后依然适用。在我国,由于电力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还面临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故非常有必要结合我国电力系统节能减排的实际情况,再借鉴成熟电力市场的研究经验来研究基于市场化手段的电力系统节能减排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有学者针对我国电力系统节能减排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节能电力市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文献[60]提出了采用市场机制的节能发电调度计划安排原则及节能发电的调度模式,为节能减排与电力市场的结合打下了基础。文献[8]定性探讨了节能优先、能耗电价和能耗约束三种节能电力市场模式的初步方案。文献[61]则明确提出了兼顾节能减排和电力市场的初步方案,但对于如何进行节能减排与电力市场的深度结合还需作深入研究。文献[62]明确提出了节能发电调度计划与电力市场两个层面的节能降耗模型,在节能发电调度计划的技术层面中考虑煤耗、网损、排污等因素确定调度优先级;而在电力市场层面则根据交易双方的报价水平以及引起网损的变化来确定交易优先级。延续上述研究思路,文献[63]结合我国湖北省在电力市场开展节能减排的实际情况,初步设计了涵盖年度与月度电力市场的节能减排交易模式,其核心思路是首先确保新能源、清洁机组分配到合理的发电空间,然后再以购电费用最小(社会福利最大)为原则安排火电等机组的电能交易。文献[64]明确提出了准市场化的节能发电调度计划模式。文献[65]提出了能耗权交易和能耗折价标准的概念,实现了能量、能耗、排污三者统一的市场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再按照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的目标来优化调度发电机组。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文献[66]进一步提出了细分节能电力市场模式的概念,但市场细分后由于各市场的竞争者较少,该市场模式存在市场力干扰的可能性极大。上述文献还处于对节能电力市场模式设计的初步阶段,具体表现在:这些节能电力市场模式以定性研究为主,没有形成完整的节能电力市场模式;没有涉及到市场主体在节能电力市场环境下购电方法的研究;没有考虑绿色能源和负荷需求随机性对市场交易节能减排的影响。另一方面,就区域电力市场环境下的购电计划模型来看,文献[67]只考虑了电量的优化分配问题,也没有考虑绿色能源、负荷需求等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其研究成果无法满足我国广域电力市场环境下通过跨省交易实现节能减排的需要。

3电力系统节能减排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8篇

按照内部审计转型要求,在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绩效审计。

(一)节能减排工作的合规性

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明确其职责,是否设立专人负责的能源管理岗位并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是否制定明确的能源节约目标和具体的年度量化指标,是否对能源消耗和节约潜力进行分析;是否加强节能减排制度建设,能源消耗分项计量和统计管理、能耗设备节能审查等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及时开展各项节能减排工作;是否按规定实施了能源消耗分项计量并提供消耗计量数据;能否定期对重点用能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新建项目是否开展节能减排评审、原材料及设备设施是否满足节能减排要求,既有建筑节能减排改造是否加强对中央空调、供暖和用电等高耗能设施、设备的测试、诊断;公用车辆管理是否严格。

(二)节能减排措施的创新性

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采暖和空调是否满足国标对空调系统经济运行的要求;办公区域节能减排灯具使用率是否达到规定比例,照明功率密度是否满足相关标准;是否明确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程序和要求,是否委托专业节能减排服务机构提供节能减排诊断、设计、融资、改造、管理服务;是否探索建立能源消耗定额标准体系。

(三)节能减排活动的绩效性

主要审计内容包括:节能减排的效果性,重点审计辖内各支行是否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在上级行专项检查或地方性部门验收中的评价情况;节能减排的经济性,重点审计在新建项目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人、财、物等资源投入的经济性。

二、评价标准和指标

坚持“以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规定为指引、以总分行有关专业考核办法为标准、以上级行专业考核结果及群众评议结果为参考”的评价原则,围绕“节电、节水、节油、办公资源消耗控制”四个重点,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合规性、措施的创新性、活动的绩效性,设计“三性”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涵盖14个评价项目、35项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一)工作合规性评价指标

重点围绕领导组织是否健全、制度建设是否完善、工作开展是否到位设定指标,涉及领导组织、制度建设等4项内容12项指标。

(二)过程创新性评价指标

重点围绕创新措施的可行性及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果设定评价指标,涉及绿色照明、能源合同管理等5项内容11项指标。

(三)结果绩效性评价指标

重点围绕节能减排的效果“好不好”、资源利用“经济不经济”设定指标,涉及既有建筑改造、水电油及办公资源消耗等4项内容12项指标。

三、审计组织和实施

坚持“三个突出”,为提高审计效率和项目质量夯实基础。

(一)突出审计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精心选择培训内容,普及节能减排知识,拓宽审计视野,提高审计能力。一是聘请节能减排专业人员讲解节能知识。二是邀请专业人员讲解人民银行系统节能工程实施方案、节能减排工作考核标准(暂行)等专业性规定。三是由主审人讲解节能减排绩效审计方案,明确审计相关规定。

(二)突出审计创新,改进方式方法

一是改进审计方式。针对审计对象多、路途远这一现实,确定采用报送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有效解决问题。报送审计即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依据调阅清单收集资料送内部审计部门;现场审计则结合报送审计发现,有针对性地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座谈、问卷调查和现场核查,提高审计效率。二是改进审计方法。根据节能减排工作特点,灵活运用新型审计方法,以审核法、观察法为主,以调查问卷、座谈为辅,佐以因素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等先进的分析方法,增强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如采用实地观察法,察看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效果;利用功能分析法,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施的功能进行分析,讨论节能改造目标是否实现等。

(三)突出咨询服务,强化审计职能

改进单一的内部审计查处、确认职能,通过向有关单位和部门通报问题、剖析成因、提出改进建议,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增加组织价值。审计结束后,不仅通过内部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责令被审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对症下药,认真整改,有效解决节能减排欠规范问题;而且通过对既有建筑设备设施节能潜力分析,明确节能减排改造空间,提出继续加强设施改造,实现技术节能;还针对部分单位管理不细致,提出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实现管理节能。上述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审计结论和评价

(一)审计结论

根据绩效评价标准,对中心支行机关和辖内多个县(市)支行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均为B级,为节能减排蓝色达标单位。

(二)审计评价

1.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并积极履行职责。

一是建立了节能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了专人负责节能减排工作。二是制定了节能减排工作制度。均制订了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多数支行结合节能减排工作要求,修订了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用品使用等制度,将节能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三是实施了能耗分项计量和统计分析。制订了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从电耗、水耗、煤耗以及天然气、公车用油等方面采集、上报数据;建立了能源分项计量统计台账,实行了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

2.工作措施得力,突出过程管理。

一是加强节能宣传。各支行通过召开节能减排动员大会、张贴节能温馨提示资料、发出节能倡议书等形式加强宣传,强化全员节能意识。二是加强用电管理。倡导文明节能办公,加强八小时以外用电控制,严格执行冬、夏两季空调定温标准底线,有效控制电耗。三是加强用水管理。重视用水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对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的供水设备及时维修更换。四是加强车辆管理。实行派车登记及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保险,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实现规范管理。五是加强办公资源消耗控制。推行电子政务,加强材料采购和领用环节管理;杜绝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等,减少资源浪费。

3.工作绩效突出,效果性和经济性已经显现。

(1)效果性明显。

一是支行机关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各项节能目标。以2005年为基数,至2010年末,中心支行实现节电36.5%,节水52.5%,人均节电、节水分别为26.68%、45.28%,单位建筑节电、节水分别为33.8%、50.06%。二是辖内多家支行通过抓节能、促管理,电耗、水耗、单位建筑电耗、单位建筑水耗四项指标均实现“十一五”节能20%的目标。三是油料及办公资源消耗控制效果令人满意。与2005年相比,支行机关2010年车辆用油总量减少了1.62万升、下降了17个百分点;辖内多家支行2010年交通费减少17万元、下降了27个百分点。另外,支行机关办公行政成本节约120多万元;辖内各支行办公费支出减少7万余元、下降了20个百分点,电子设备运转费支出减少了11万余元、下降了35个百分点。

(2)经济性突出。

一是支行机关对高能耗设备设施分批进行了技术改造。2007年对热水供给设备进行改造,投入资金1.2万元,将原来的电热水器改造为太阳能,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电8000度,两年收回投资成本。2008年对中央空调进行节能改造,投入资金15万元,引入合同能源管理理念,聘请专业管理公司对中央空调进行节能诊断、分析、设计和改造施工;改造后,当年节电40.71%。按照系统设计使用寿命15年推算,可节约电费21.75万元。2009年推行绿色照明新技术,投入资金3万元,对办公楼走廊、步行楼梯、卫生间公共区域更换红外感应及声光控灯具169个,每年可节约用电量2万度,减少电费支出近2万元。2010年对计算机机房进行改造。将机房空调全部更换为变频节能空调,对机房照明、综合布线、ups电池均进行高标准更新改造。在上述改造项目中,均严格按照集中采购和招投标操作程序进行,共节约资金60余万元。二是部分支行更换耗能设备、设施时注重经济性。辖内多个支行在办公楼维修改造中,将维修改造工程纳入集中采购范畴,牢固树立环保、经济理念,更换空调设备时,把节能、节约作为主要指标,选择性价比高、能耗低的产品,均购置了无氟变频空调。

五、发现问题和不足

(一)专业考核标准方面

节能减排目标考核标准不完善。上级行节能减排工作主要目标只设定指标的降幅,未将能源消耗水平纳入考核范畴,节能减排目标不够全面。

(二)基础性工作方面

1.节能减排岗位设置不够规范。

主要表现在未设置节能减排或能源管理岗位,或未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

2.节能减排基础性制度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在未建立能源消耗定额制度、单车油耗考核奖惩制度、能耗设备节能审查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度。

3.节能减排奖惩机制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未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对支行目标管理综合考核范围,未建立节能减排奖惩办法。

4.节能减排监督指导力度不够。

一是部分时段节能减排推进、指导不力,辖内各支行相关时段节能减排工作资料零散,甚至缺失。二是对辖内各支行节能减排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无法确保节能减排分项计量统计口径准确、数据真实完整。

5.节能减排制度执行不到位。

一是个别制度执行不力。如2008年下发的《关于报送有关节能降耗报表的通知》,从辖内各支行提供的资料看并未得到落实。二是相关工作记录缺失。通过座谈及问卷调查,部分支行节能减排工作已开展,却没有相关记录。三是中心支行机关及支行节能潜力分析还须加强,质量有待提高。

(三)绩效性工作方面

1.个别指标未完成,影响节能减排总体效果。

辖内有的支行未完成人均能耗指标及单位建筑电耗节能指标。

2.未明确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不利于节能减排工作部署。

部分支行未结合实际,对“十一五”期间“节电20%、节水20%、人均节能和单位建筑节能20%”的总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年度节能目标不明确,不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安排部署,可能影响节能减排总目标的实现。

3.能源消耗水平偏高,节能减排管理效率不高。

以2010年为例,辖内各支行人均能耗、单位建筑能耗水平差别较大。以位居能耗高点的两支行为例,人均电耗值高出平均值25个、8个百分点;人均水耗值高出平均值47个、66个百分点;单位建筑电耗值高出平均值79个、61个百分点;单位建筑水耗值高出平均值115个、155个百分点。

4.节能减排措施创新力度不够,影响节能减排效果。

辖区未探索建立能源消耗定额制度或能源消耗定额标准体系,未明确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程序,太阳能等新能源、雨水收集系统等新节水设备未得到推广运用等。

5.设备、设施陈旧,长期运行能耗高且不经济。

有的支行未进行办公楼维修改造,部分高能耗设备、设施未进行更换,节能减排效果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六、审计意见和建议

针对审计发现,围绕“能不能更好”这一主旨,从三个层面提出审计建议。

(一)地方机构

建议市政府节能办结合辖区能耗实际,在确定节能减排各项指标下降百分比的同时,制定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或能源消耗标准,明确人均电耗、人均水耗、单位建筑电耗、单位建筑水耗以及公务用车油耗定额,为辖区公共机构提供节能减排横向比较的量化依据。

(二)主管部门

1.建议上级行完善节能减排考核标准。

审计发现,按照上级行要求,仅对节能减排相关指标降幅进行考核,而不考虑具体能耗值,可能导致考核结果不合情也不合理。因此,建议上级行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将节能减排降幅、能源消耗水平同时纳入考核范畴,使考核标准更加全面、科学。

2.建议上级行适当安排节能改造专项资金。

技改资金不足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瓶颈因素。虽然分行按照“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原则,每年核批专项预算指标,用于县支行办公房维修改造,但受资金限制,辖内仍有支行尚未进行办公楼维修,部分支行楼内设备、设施尚未进行技术改造或淘汰更换。建议上级行进一步安排专项资金,使上述问题得到改观。

(三)审计对象

建议被审计单位及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水平。

1.认真整改,有效解决节能减排欠规范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合理设置节能管理岗位,健全单车油耗考核制度、能耗设备节能审查等制度,加强设施检测、设备维护和车辆管理统计分析工作,健全相关工作档案资料。二是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队伍建设。针对基层行后勤部门懂技术、会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建议加大节能知识培训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后勤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县支行的监督指导力度,使各支行节能基础性工作以及创新工作都有明显提升。

2.强化措施,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绩效。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全员节能意识。通过教育、控制、考核等措施,强化员工节能意识、掌握节能技巧、培养节能习惯。二是找准新的突破点,继续加强技术改造。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程序,对中央空调用户端进行设计、融资、改造和管理服务,实现中央空调用户端温度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提高节电效果。三是继续强化节能管理措施。各支行应加强对用电、用水、车辆油耗的管理控制,重点在制度的有效执行、严格考核奖惩上下工夫,达到节能效果。

3.加强考核,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开展。

建议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综合考核范围,做到奖惩结合,促进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度。

4.统筹安排,分批次解决节能改造项目。

要求有办公楼改造计划的支行,在设计修缮方案时,必须考虑节能改造,支行相关部门验收时也要作为重点予以检查把关。要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通过节能减排服务机构提供融资方式解决资金不足困境,消除节能改造的资金障碍,推动节能创新。

七、审计成效

审计收到四方面成效:一是岗位设置更加合理。市县两级行均增设节能管理岗位,配备专职节能管理员,专门负责能源管理工作。二是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统一制定了辖区能源管理方案、单车油耗考核等管理制度。三是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如改革办公电话管理方式,实行话费包月制,年节约话费10万余元。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支行机关2012年度水、电、油消耗量较上年度下降了11.5、3.3、10.4个百分点,以管理促节能已见成效。四是节能意识更加增强。建立、实施节能减排季度量化考核办法,考核与季度绩效奖惩挂钩。通过审计,辖区银行内部管理更加严密,职工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和谐机关建设得到加强。

八、案例启示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9篇

1.1建设健全组织机构

人员是工作开展的主体,健全、稳定的组织机构是管理理念、要求得以贯彻落实的前提和保障。

1.2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体系是节能减排工作在企业长期、有效、规范开展的有力保障。

1.3建立能源计量网络

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及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制度,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标准、要求以及管理进行细致、明确的规定。

1.4完善能源统计体系

及时、准确、有效的能源统计数据是企业进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指标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保障。

1.5建立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

为科学评价各专业单位的节能减排成效,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过程监测,必须相应的设置符合生产经营实际的节能减排评价指标。

1.6编制节能减排规划

通过现场调研、统计分析和会议研讨等方式搜集整理基础资料,结合当前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对企业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五年)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评估,指导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方向及产业发展方向。

1.7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当期节能减排规划目标,制定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并制定能源消耗计划,作为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执行文件。

1.8落实目标责任考核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工作难度逐步加大,企业应将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到各级用能单位,并将其完成情况纳入单位“一把手”的绩效考核,使之成为各级单位全体员工共同重视和努力解决的工作。

1.9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长效手段,对提高广大员工节能减排意识,深化厉行节约、降本增效的理念,进一步动员广大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10组织节能减排知识培训

丰富的节能减排技术知识和设备维保、操作知识是广大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前提。

1.11建立日常巡检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日常监督检查是“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工作落实具有良好的督促和纠偏作用。

1.12严格考核评价制度

严格落实考核评价制度是落实责任制、实现闭合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13落实奖惩,激励鞭策

奖优罚劣是激励团队、员工开展比拼、赶超、努力完成工作目标不可或缺的有效措施。

1.14开展节能减排劳动竞赛

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技术进步、降本增效、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技能竞赛,激发基层员工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1.15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持续改进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

1.16建立能源消耗定额指标

能源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能源的数量标准。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用经济办法管理公司,加强经济核算,考核经济效果的主要基础工作。海洋石油工程企业拥有较多的船舶等大型设备,建立能耗定额指标并实行定额管理,对于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7借助外部机构强化监督

借助企业外部专业审计机构,开展企业清洁生产、节能监测及能源审计,查找企业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和查找潜力,提出整改建议,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服务,可推动企业从粗放管理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

1.18引入专业服务公司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开展,一些好做的项目基本得以实施,节能工作就会遇到瓶颈,由于企业的业务领域、技术水平所限,想要突破技术瓶颈较为困难。这时就需要引入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帮助企业突破瓶颈,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良好的合作模式。

1.19开展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开展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节能减排工作涉及的环节、单位、部门较多,数据统计和分析量大,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节能减排数据统计分析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海洋石油工程企业节能减排重点方向

2.1设计节能

设计是工程实施的龙头,在满足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前提下,简化流程、优化方案、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裕度,从节省材料、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减少工程船舶的使用量等方面入手实施优化设计,将会对海洋石油工程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在设计中融入节能减排理念,在设计阶段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对油气田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具有举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2.2技术革新

企业要把技术创新作为节能减排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降低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准,融入班组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切实增强一线员工节能减排的执行力。

2.3生产节能

制定节能减排管理实施方案和考核奖惩措施,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通过优化作业方案、合理调度船舶等大型耗能设备实现生产节能。

2.4办公节能

该领域节能减排与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主旨高度契合,能够推动员工形成和深化节能减排意识,我们的目标是先影响一小部分人,然后由人来影响人,在一个企业内部营造节约用能、适度消费的整体人文环境。

3海洋石油工程企业节能减排关键环节

3.1领导层重视

企业领导必须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统筹企业的改革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才能确保生产经营和节能减排两不误。

3.2培养员工意识

宣传是培养员工节能减排意识的根本途径,能够促进员工积极主动参与节能减排,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长效手段。

3.3提升员工节能减排能力

企业应定期的组织公司级节能减排知识培训,推动各二级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节能减排知识培训及技术技术交流。

3.4产业结构调整

拥有技术能力的海洋石油工程企业应尝试推动走出去战略,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营业绩的重要手段。在不断提升自身节能减排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拓宽企业的业务领域,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

4结论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指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为顺利推进这项工作,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势在必行。

一、我国提出节能减排的背景

(一)经济高增长导致能源消耗增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这种快速增长虽然带来国民收入的提高,但也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这种高增长是以高能耗和高污染排放为代价的。我国经济增长是投资拉动型增长,由于投资增长对重工业的拉动作用较强,在经济高增长时期,重工业增加值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上升,使全部工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增大。

2005年与2001相比,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45.2%提高到47.5%;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39.8%提高到42%,分别提高2.3和2.2个百分点。在工业增加值中,食品、饮料、纺织、化纤等轻工业的比重由13.36%下降到10.89%;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等重化工业的比重则由12.87%提高到16.76%。2007年第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六大行业增加值增长20.6%,同比增长6.6个百分点。从中可看出,工业生产尤其是重化工产品生产对能源的需求极大,这就导致随着工业比重的上升,单位GDP的能耗不断提高。同时,工业污染物排放也增长较快。

(二)能源总体转换效率低下,导致能源消耗上升。在我国的能源资源中,煤炭的比重无论是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还是在能源生产总量中均占70%左右。有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69.3%,天然气占2.8%,水电占7.1%(包括核电,核电比重不到1%)。与此同时,我国的煤炭相当部分都是用于发电,而电力70%以上也都来自于燃煤发电。但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煤炭的转换效率较低,造成能源总体转换效率低,这也是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耗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消费结构舟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也导致能耗和污染的加大。200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住、行、通讯以及新一代消费品的消费增长很快。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的加大了能源资源消耗,同时增加了生活污染物排放。2003年至2005年,生活能源消费量较上年的增长幅度依次为13.1%、7.3%和9.9%;生活污水排放量较上年的增长幅度依次为6.5%、5.7%和7.7%。

二、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一)开征“燃油税”。为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德国在1999年实施了生态税改革,即采取“燃油税”附加的方式,收取“生态税”。通过征收生态税,使化石燃料对气候和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的治理成本内部化,即治理费用纳入消费者购买化石燃料产品的价格中。

这一措施实施几年来,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3%,交通能耗战后50年一直上升的趋势得到有效缓解,而且单位油耗下降10%。同时,公共交通客流量上升,缓减了交通压力。

(二)开征“塑料袋税”。我国的香港预计明年年底前实施对购物塑料袋征税,该税针对超级市场、便利店、个人健康和美容产品零售店派发的手提塑料袋,按每个塑料袋0.5元港币征收。港府预期开征此税后,塑料袋使用量预计可减少到每年10亿个,并为政府带来2亿港元的收入。同时可增强港人的环保意识。除香港外,爱尔兰、意大利等国均征收塑料袋税。

(三)开征了。水污染税“。在水污染治理上,由于废水排放、废物抛弃等都会引起水污染,因而许多西方国家对废水排放征收”水污染税“。一般按废水排放量定额征收。由于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各异,对水的污染程度也不同。所以,对废水征税要按一定方式确定废水排放的”标准单位“,也就是纳税人的废水排放量依其污染浓度折算成标准单位后纳税。如荷兰,就是根据污水排放数量和污染程度不同而征税。

(四)开征”垃圾税“。不久前,英国政府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征”垃圾税“。比如。垃圾箱内设定的装置会将每户家庭扔出的垃圾自动称重,然后家庭根据”扔多少付多少税“来缴纳税款。目前,50万个这样的垃圾箱已安置在英国30多个地区,覆盖全国地区总数的1/10。

三、制定和完善我国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一)开征环境税。到目前为止,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已投人大量资金,这些资金既有来自现行税种的税收收入,如城市维护建设税,也有诸如排污费等行政性收费。总体看,这些资金的投入额与实际需要的环境污染治理经费间存在较大缺口,排污费等行政性收费也存在不足、覆盖面窄等同题。因此,应以开征环境税替代排污费,这不仅在资金上有保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和减少枵染物的排放。在征税对象方面,可先把工业污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工业固体垃圾以及超过国家环保标准的噪音作为课税对象,待条件成熟后,再进一步扩大范围。在税基方面,可借鉴国外的做法。以污染物的排放量及浓度为税基。在税率方面,环境税的税率应适中,可采用弹性定额税率来从量计征,以使防治污染的总成本在每一时期都趋于最小化。

(二)开征燃油税。近年来,汽油、柴油等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气体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导致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这为开征燃油税提供了契机。它的开征势必促使车主节约用油,从而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我们可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将燃油税的征收范围设计为汽油、柴油、煤油、石油、天然液化气和其他燃料。而在税率的设计上,可考虑采取一些优惠税率。如,对火车、公交车、飞机用汽柴油(燃料)可实行优惠税率。此外。在税收征管设计上,可将燃油税列为共享税。对军队、武警部队、铁路、国家储备、农垦等直供燃油征收的燃油税以及由海关征收的燃油税全部作为中央收入,其余燃油税收人,中央分享40%。地方分享60%。

(三)完善其他的税收政策。其一,改革现行消费税。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它的利用效率,可考虑对煤炭开征消费税,根据煤炭污染品质确定消费税税额,在开征初期可采用低征收额大征收面的方针,对清洁煤则免征消费税。c2J2006年4月,我国对消费税进行改革。增加了一些税目,但这种改革还不彻底。还可将那些用难以降解和无法再回收利用的材料制造、在使用中会造成严重污染的包装物品、电池及产生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的产品列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此外,近期还可考虑增设一次性餐饮容器、塑料包装袋、镍镉类电池、含磷洗涤剂等产品的消费税税目。其二,扩大征税范围,将一些重要资源列入其中。如,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对水资源课税可促使公众节约用水、企业减少对水的污染,以缓解我国水污染、缺水日益严重的状况;对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课征资源税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为更好的促进经济主体节约资源,应将现行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其三,健全绿色关税。当前,西方各国大多都制定一系列限制进口的环境标准,实行绿色关税壁垒。对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因此,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也应建立绿色壁垒,强化绿色关税,以全面适应环保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需求。其四。给予或取消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如,取消增值税中有关农药、化肥低税率的优惠;对企业购置的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给予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取消或降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正是出于此目的,我国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对2831项商品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包括钢材等一些产品;对废品回收站销售其回收的废品免征增值税。其五,完善企业所得税法。虽然我国即将在2008年1月1日起实行新企业所得税法,但在新税法中仍要改进一些节能减排的鼓励政策。如,在计征收入时,可对企业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计收入;在列支时,可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以及一般企业用于治污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在税收抵免时,可将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为治理污染而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发生的投资纳入其范围;在捐赠扣除时,对企业用于环保及环境美化方面的捐赠也可按企业所得的3%进行扣除。

四、制定促进节能减排的配套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规。制定节能减排的相关法规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企业节能环保的意识。全国人大应抓紧出台《节约能源法》(修订)和《循环经济法》,抓紧制(修)订配套法规。组织制定16个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16项节能设计规范、21项节能基础及方法标准及17种终端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准。

(二)制定促进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提高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力争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000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500万吨;进一步加大淘汰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投资的项目。

(三)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监督,建立并实施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和监测体系。

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的措施在实施中要加大监督力度,对未按要求采取措施的企业向社会公布,并要求其限期整改。

(四)强化污染防治。增加安排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继续加大重点流域、重点行业以及农村污染治理力度。新建燃煤电厂同步安装脱硫设施5000万千瓦;现有燃煤电厂投产运行脱硫设施6500万千瓦,形成脱硫能力约220万吨。对非正常停运脱硫设施的电厂扣减脱硫电价,并实施处罚。

参考文献:

[1]钟和。环境税成为世界税收新亮点[N].中国税务报,2007—06一13.

[2]王金南。打造中国绿色税收中国环境税收政策框架设计及实施战略[J]。环境经济。2006。(9)。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11篇

1.1对开展节能管理意义缺乏足够认识

(1)是“节约能耗,降低办学成本”节约举措。高校餐厅、锅炉房设施种类多、能耗总量大、人均能耗高、节约潜力巨大。基于2010年我校能耗统计结果测算:我校用水总量400.87吨,是全国人均生活用水量1.95倍。到2015年,高校水耗生均降低15%,按在校生15000测算,我校每年节水近4.35吨,相对于一个三口之家全年的生活用水总量。根据统计数据推算,如果我校餐厅、锅炉房都采取行之有效水电节能措施,每年节约水电约资金可达20多万元。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我校校开展餐厅、锅炉房节能管理的重要意义。

(2)是“量在节约,质在育人”教育举措。目前我校在校生达15000人,他们知识性强,思维活跃、敏捷,对科学发展的理念、勤俭节约的文明行为接受最快。更重要的是,高校大学生是传播节能减排意识的重要载体,是传播节能理念,掀起民间与社会节能热潮的强大力量。我校每年毕业生4000多人,这些毕业生毕业后走入千家万户,走向全社会的每一工作岗位、每一角落,他们能像绿色的种子一样播撒在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节能环保理念宣传的主要载体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在高校中开展节能管理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3)是全社会开展“绿色家园,低碳生活”创建活动的示范与引领举措。节能减排、建设“绿色大学”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高校通过开展餐厅、锅炉房等后勤领域节能管理等活动,带头做到了降低能耗,减少了水、煤、电、气、地、材等资源的使用与消耗,极大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量,有力促进了社会环保和节能减排工作,与政府提出的创建“低碳社会”、推行“低碳经济”目标相辅相成,为创造碧海蓝天、清新怡人生态环境、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1.2缺乏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经济学上有“公地悲剧”理论:即公地是公共的,随都可以拥有使用,收益是自己的、问题是大家的,只要可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公共资源浪费与否无人关心。目前大多数高校水电管理,由于制度缺失,使得资源浪费严重,导致“公地悲剧”理论在校园所演绎出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如餐厅不关水龙头、水龙头不拧紧;锅炉房浴室无人洗浴时水仍长流;绿化浇水长时间“涌灌”到水漫金山;地下管网渗漏不闻不问或束手无策;水管破裂见者不报、置若罔闻;办公室人员下班不关电脑、显示器与打印机;白天光线充足仍然电灯开放;学生宿舍楼内“人去灯明、细水长流”;路灯不在规定时间内开启以及施工用水电大肆浪费等等。造成这些浪费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缺乏,缺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岗位职责不明晰;计量、统计、分析工作不细致、不及时;检查、指导、监督、考核、奖惩机制不落实;用水用电成本未与部门或个人的利益挂钩;维修人员、经费、材料落实不力,程序复杂、相互扯皮、效率低下。既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又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1.3缺乏新技术、新产品节能改造

餐厅、锅炉房管理要取得更大成效,除了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实行精细化管理之外,还需要适时地引入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对水电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引入的节能产品数量少,节能技术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既制约了高校餐厅、锅炉房节能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也成了高校节能减排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与推进的瓶颈之一。

2改进管理工作,打造“火热”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到政策节能首先,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开展以餐厅、锅炉房为主要内容的节能管理工作在高校的必要性、紧迫性。要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创建“绿色大学”目标当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举措。其次,要结合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利用目前高校正在进行岗位设置的契机,从长远出发,设立专门节能管理机构,配备懂经营善管理、掌握一技之长、具有强烈事业心与责任感的人员、并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从源头上保证学校节能工作能顺利开展。

2.2推进餐厅、锅炉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到管理节能

(1)制订餐厅、锅炉房管理总则,使学校节能管理有章可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节能管理也是这样,没有科学、明确的管理制度,水电管理就缺少了“尚方宝剑”、就失去了制度支撑、丧失了“法律”依据,管理的水平与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当前,各校首先要必须重新审视并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餐厅、锅炉房节能管理办法》,对水电计量、统计、核算、分析、回收以及水电使用程序与违章处理都做出严格规定,真正使水电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断规范运行秩序,树立节能管理部门权威形象,推动学校节能管理水平提升。

(2)完善岗位职责制,健全岗位标准规范。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实行严格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标准、规范,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如计量岗位工作职责中,要明确规定各餐厅、各锅炉房水电表多长周期抄录一次、多长周期上报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如何处理;核算岗位工作职责中,要明确规定统计分析周期,制订严格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及年报表制度。并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数据分析与比较,及时发现了水电管网消耗异常现象;在餐厅、锅炉房运行管理岗位职责中,要求根据水表安装动态变化情况,及时绘制计量网络图、地下管网图以及用水设施分布图,及时为科学统计分析提供详细基础资料,对报修项目,需在第一时间安排处理,确保小修不过夜,应急项目全天候安排抢修;巡查岗位工作职责中,每天分区制、多轮次轮流巡查制度,发现情况,及时登记反馈;测漏岗位工作职责中,要明确规定餐厅、锅炉房各范围定期测漏、重点部位根据巡查及数据分析情况随时测漏,并将测漏情况及时反馈到水电运行管理人员,及时安排施工队伍维修。

(3)大力推进高校节能管理体制改革,推行节能指标管理。要通过经济杠杆对水电使用进行调节,逐步建立“谁使用、谁管理”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耗使用机制,增强高校办学成本意识和师生员工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与行为,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在推进水电节能精细化管理方面,要在“查、控、堵、护”上狠下功夫,即加强检查、加强监控、及时堵漏,及时维护,切实做到“不漏一滴水、不费一度电”,师生共同努力,把餐厅、锅炉房管理工作做细做透。

2.3加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再生能源使用与推广力度,做到技术节能

管理节能必须与技术节能相结合,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各个领域节能新技术及新产品研究,选择行之有效节能方案,促进节能效果提升。

2.3.1在锅炉房节能减排方面:

(1)大力推广使用清洁无污染能源在当前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及运行成本不断增大的大环境下,针对大耗能的锅炉,应该对生产中z用的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进行推广。

(2)不断提高锅炉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在锅炉生产中,为使能源被高效地利用,同时能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那么锅炉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就要不断的提高,从而确保锅炉系统能高效安全地运行。锅炉操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技能培训需要不断加强,这样锅炉操作人员对锅炉设备的使用就更加熟练。此外,锅炉操作员还要定期试验锅炉设备,积极联系检修,进行设备消缺工作,以确保锅炉设备处于高效运转的最佳状态。

(3)积极改造锅炉的燃烧系统要通过锅炉设备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就需积极改造和升级当前的锅炉设备,例如对锅炉中的燃烧室进行不断优化。可改造机组低碳燃烧器,即让燃烧器各喷口标高和一次风喷口结构型式保持不变,在燃烧器上方增加四层SOFA风以达到炉膛空气分级燃烧的目的。对二次风喷口面积进行重新设计,确保二次风速。改造后,优化锅炉运行的配风方式。利用炉膛空气分级燃烧和优化配风技术,使锅炉NOx的排放量低于450mg/Nm3,同时改善锅炉结焦积灰的情况。

(4)在管理中积极推广锅炉水的相关处理技术按照相关测算,锅炉内的水垢厚度每增加1mm,那么锅炉的热效率就有约3%的下降率,并且这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也会产生影响。因此要加大技术创新及改革力度,在锅炉工作场所对新的水处理技术和除垢技术积极推广,从而加强对锅炉中给水、原水、回水及锅水的质量分析和检验,以实现锅炉无水垢运转的目的,促进锅炉热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3.2在餐厅节能减排管理方面:

(1)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光盘行动不但为消费者减少了浪费,也为餐减少餐厨垃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鼓励学生吃光盘中餐,可以通过设置大小份菜单、给予用餐者一定优惠幅度来自觉践行减排增效。

(2)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和浪费。“出于环保和节能的考虑,我们成立了保护森林为目的的‘筷联盟’,拒绝或减少提供一次性筷子。提倡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仅是餐厅的自觉行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觉地接受、促使学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节能理念。”为此,餐厅为到学生提供瓷质碗、碟、勺及密胺材质的筷子,所有用具在每次使用完后都会经过严格的清洗-冲洗-消毒-再冲洗-高温灭菌五道工序才再次供学生使用,让学生用得放心、吃得安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用非一次性筷子。

3结语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12篇

目前,我国农村沼气已发展到2200万户,每年为农村提供了1350万吨标准煤的高品位清洁能源;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9亿户、节能炕2000万铺,形成年节能能力近5000万吨标准煤。如果从惠及的人口和农户数量上来说,这是全球最大的节能减排工程。近年来,农业部还组织各地开展了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乡村清洁工程示范,示范区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农作物秸秆资源转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使3万多户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中国乡镇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农业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也有巨大的潜力。比如农业部与国际组织共同实施的“乡镇企业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就是很好的说明。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仅试点推广企业就形成了年节能能力45万吨标准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多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氮肥需消耗1.4吨标准煤,全国氮肥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减少氮肥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250万吨标准煤。我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6亿多吨秸秆,畜禽养殖产生25亿吨的粪便,如果不合理利用,既浪费又污染。此外,农村还有大量宜农宜林荒山、荒坡和盐碱地,可用于种植非粮能源作物,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潜力很大。

“中国乡镇企业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评估小组成员、新西兰可持续能源咨询师弗兰克·普尔认为,在项目实施的制砖、水泥、铸造、炼焦四产业乡镇企业中,仍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比如对提供中国95%建筑用砖的、现有的10万个砖窑进行技术改造。“中国乡镇企业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示范和推广的改进型霍夫曼砖窑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改进,并在更大范围加以推广,同时还需引进并验证新一代砖窑——隧道窑,采用隧道窑可以改进砖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绝热性,并可以节省原材料,而通过采用工业废渣和煤渣为制砖原料和燃料,在隧道窑上还存在着应用余热回收发电技术的潜力。

农村节能有“五大文章”可做

抓好农村节能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农村节能,就应该以节肥、节药、节水、节地、节能技术推广为重点,构建农村节约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当前抓好农村节能,大有文章可做,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推进乡镇企业节能,尤其是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进一步淘汰土焦、小立窑水泥、黏土实心砖、小冲天炉等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在水泥生产企业中,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十八项立窑水泥节能节电技术,在炼焦企业推广清洁型回收余热发电、炉门密封技术等,在铸造企业推广新型熔炼技术,在制砖企业推广空心砖、新型节能转窑、窑炉密封、节能风机等节能技术。

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高能耗老旧渔船和装备。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性能,推广节能型船用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燃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

推进耕作制度节能。在广大农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生态农业。比如,四川省推广的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农田作业工序2-5道,每亩节水100立方米,节肥5公斤。

推进畜禽养殖节能。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推广节能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调节畜禽舍温度,降低畜禽舍加温和保温能耗。

推进农村生活节能。更新改造传统的省柴节煤炉灶和节能炕,加快省柴煤灶(炕)的升级换代。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型住房,在北方地区引导农民建造太阳房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危朝安表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还可以以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能源转换为重点,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以发展能源作物为重点,增加商品能源供应。

我国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前景十分巨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工程就是发展农村沼气。在适宜地区广泛普及户用沼气,同时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在这方面,浙江省等地已做了有益的探索。浙江省努力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在欠发达地区推广户用沼气池,发展用户10.5万个,年产沼气每年可替代标煤2.8万吨,同时还加大对生物能、太阳能的应用,全省累计推广太阳能223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标煤40多万吨,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在52%以上。

在实践中,专家研究发现,推进秸秆气化、固化也是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方法。在东北等粮食主产区,完全可以以农村居民炊事和取暖为重点,推广秸秆裂解气化、生物气化和秸秆固化成型技术。此外,应鼓励地方积极种植能源作物,按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利用荒山、荒坡、盐碱地及冬闲田等土地资源,稳步发展甜高粱、甘蔗、木薯和油菜等能源作物。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13篇

    节能减排是为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调整和规范经济发展的空间秩序,成为必然之选和必由之路。 

    去年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发出了调整和规范经济发展空间秩序的强烈信号。 

    《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了“三个支持”、“三个不支持”和“一个创新”的新要求。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国家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对列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淘汰类的新建项目、耗能和污染问题突出且整改不力的企业和项目及列为落后产能的项目不予支持;鼓励银行开展节能减排授信创新。 

    这一系列金融授信管理规定的出台,无疑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的空间格局。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将因无法得到信贷支持而逐渐失去发展甚至生存的能力,而能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的企业,则将因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而发展壮大起来,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从而使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产业、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消亡,逐步退出经济发展舞台。银监会的这一“意见”,压缩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空间,扩大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空间。这两个空间的一收一放,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空间秩序的形成。 

    科技领域也在为这一新空间秩序形成做出努力。 

    在日前召开的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科技部已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的科研经费,调动全社会500亿元的资金投入,实施科技节能减排工程,规模化推广一批重大节能减排技术,重点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攻克一批重点行业、重要区域急需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众所周知,当前包括节能减排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不少,却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到企业生产、人民生活中来,不仅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也影响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着生产行为和经济发展方向。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让社会看到高新技术和环保技术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它们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流力量,将有效地扩大高新技术经济体及其产品的生存、发展与竞争空间,使工艺落后、产品初级、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的经济体及其产品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 

    在市场经济中,金融和科技是影响市场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任何经济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信贷资金的投向,影响着产业或企业的发展方向,决定着经济发展空间的构成;而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支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保障,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社会,以什么水平的科技手段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力量,决定着它们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科技的运用和提升,影响着不同发展模式在经济空间中的消长兴衰,对经济发展空间秩序的完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长期以来,在我国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对经济发展空间秩序的完善缺乏足够紧迫的认识,导致市场经济体系这样那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价格与价值体现的错位,不顾成本、不惜后果的恶性竞争,在落后的产业基础和狭小的经济空间里重复建设、恶性循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环境问题也由此愈演愈烈,缺乏经济发展空间的科学划分和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的合理引导,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必然在单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原有的经济发展空间中运转而没有脱胎换骨的动力。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形势下,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成为贫困地区的倚重,也成为一些正在转型地区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的鸡肋。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14篇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提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首先是国际环境保护的要求,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沙尘天气、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生存权力,因此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各国为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继签订了《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等保护环境的一系列公约,因此各国为实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必须不断依靠自身力量,努力积极行动起来,相互理解、信任才能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国家大力整改,关闭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对企业的要求,提高能源的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后是工业企业自身发展要求企业必须走上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中山市欧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为例,过去企业长期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为长远发展计,从多方面进行改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信息生态环境下工业节能减排知识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节能减排知识管理比原材料管理、资金、技术管理相比价值更高、实用性更强,知识管理本身是信息管理的延续,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应用、传递及创新,因此将企业推进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分为,企业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因素。

2.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宏观概念,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期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企业凝聚力的体现,现如今,我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企业要把握商机,了解消费者需求,进行节能减排知识管理。中山市欧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位于本项目位于中山市东凤镇东和平村,由于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自从企业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了企业自身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获得自身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把企业的经营方向与国家政策相一致,与消费者需要相一致,紧随时代潮流,才能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2.2信息主体。所谓的信息主体,其实就是人本身,信息主体在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知识的载体,信息主体要不断加强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经营理念,勇于接受挑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要开拓思路,重视创新、重视科技的发展,逐步研发、引进节能减排技术、改善企业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2.3企业技术。企业要不断加强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在信息化的今天,企业信息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关系着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关系着企业人力的有效管理,因此企业要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不断健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些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有助于企业信息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有效交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3信息生态环境下工业节能减排知识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

3.1由于全球化的影响,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我国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惊醒企业,将节能减排列入法律范畴,严格要求企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号召社会各界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这也是新时期国家对人民物质文化的新要求,是对企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对人民的精神号召,这样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

3.2进出口环保标准。由于全世界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都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产品安全的重要性,由于世界能源矿产分布不均,及绿色壁垒的存在,对各国进出口贸易及环境都影响加大,因此对于进出口产品都进行严格的环保标准检测,因此我国在产品生产前必须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出口产品要进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审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核,产品必须符合环保标准,出口标准,同时还必须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符合污染物排放要求,符合本产业的政策要求。

3.3国家政策。我国是能源资源大国,能源总量较大,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严重短缺,过去我国过分重视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忽视了环境保护,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严重,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工业设备落后,高耗能、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持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企业只注重经济利益的实现,目光短浅,无视利润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企业技术改造需要经济和人才的支持,因此如科技发展不能够确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便不会尝试技术创新,但是长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大,资源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能源紧张的局面,因此国家为实现开发和节约共同发展,已经先后制定了几部法律、法规,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大方范围IDE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节约资源,现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如想长期发展,必须增加技术创新。

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供暖系统失水原因及防治措施

 

引言

供暖系统每小时失水率一般不超过其循环水量的1-2%,据统计目前有些供暖系统的实际失水率却远超过这个数值,个别供暖系统的实际失水率甚至达到4%以上。在水、电、煤等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供暖系统失水率的增多使许多供热企业不堪重负。因此在国家侣导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背景下,讨论供暖系统失水原因及防治措施意义重大。

1、供暖系统概述

供暖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送管道和散热设备组成。热源是制取具有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蒸汽或热水的设备,热媒输送管道是把热量从热源输送到热用户的管道系统,散热设备是把热量传送给室内空气的设备。供暖系统设备的构成主要包括锅炉房、室外供热热网和室内供暖系统,其中室内供暖系统主要是指室内的供回水管道、管路上的排气阀、仲缩器阀件、散热设备及室内地沟等。

2、供暖系统的分类

供暖系统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热媒的不同可以分

为: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按照热源的不同又分为热电厂供暖、区域锅炉房供暖、集中供暖三大类等。我单位主要是锅炉供暖,工业和民用混合供暖,失水现象非常严重。

3、供暖系统失水的危害及防治失水的意义

3.1供暖系统失水的危害 集中供热系统中的热源、管网、用户系统是直接影响供热系统的压力变化。供热系统严重失水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其危害是极其严重的。锅炉供暖系统,是一个的连通器。失水会造成补水量增大,从而导致热效率降低,造成居民的室内温度低,达不到所需要的供热温度节能减排论文,居民采暖得不到保障。同时供暖部门的成本加大,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3.2防治失水的意义 防治失水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防治失水,可以减少补水量,从而保证了供暖效果,居民采暖得到保障,又可以降低企业因失水而增加的成本,也间接地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4、供暖系统失水的原因

供暖系统失水原因主要以下两种情况:①人为因素引起的中国论文网。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分户采暖系统内,失水一般多是由于采暖用户取用清洁的热水洗涤衣物等,同时每个热网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水利失调现象,还有些采暖用户因为采暖效果不好而采取泄水的办法来增加系统的水循环来提高室温。②供暖系统因索引起的:热网的各种附件如阀门、管道设备之间的链接等,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其失水量无法计算,可看做热网正常失水。可把供暖热网失水的补水量视为正常泄漏量应小于1%。热网的散热器片、控制阀、管道本身及其他附件突然损坏而造成的失水。其失水的多少于破坏程度和关断速度快慢有直接关系,事故发生时的热网补水增加值即为意外事故的水量。

5、供暖系统失水防治措施

5.1领导重视节能减排论文,加强宣传 ;领导要把供暖失水防治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常抓不懈,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到层层有人管,处处有人抓。另外要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宣传,使职工认识到供暖失水的危害性和防治失水的重要意义。

5.2加强管理,落实责任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严密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供暖管理及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在实际工作中抓好检查和落实,并对在供暖防水工作中工作认真负责的给予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或造成失水的给予相应的教育和处罚。各级应及时将计量统计结果反馈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按失水预案及时采取行动,公司加强结果控制和监督。

5.3加强对供暖系统的检修,企业要加人对供暖系统检修经费的投入,每年都安排一定的费用,对供暖系统有重点、有计划地改造和更新陈旧及锈蚀的管道,从而达到防止失水的发生。总结查漏经验,归纳查漏方法;在运行中跟踪整改效果,并做到适时进行流量和供热温度调节,保证供热质量,减少维修放水。

5.4技术手段 可在热网系统中加入一种药剂,如果系统热水

泄漏,泄漏点附近可以散发气味使热网输送管道、阀门的漏点更加容易发现,提高了补漏的效率,有效遏制居民用户的恶意放水;一旦居民家里暖气出现泄漏,屋里就充满了气味,必须迅速报修,将漏点堵上,防止恶意防水现象。由于水中所含的溶解氧和沉积物及CL等阴离子对钢材有腐蚀作用,且随着供热温度升高,腐蚀速度加快,尤其未除氧的软化水的严重腐蚀。所以要提高管网水质管理要求,完善水质管理规定,及时检测循环水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除保持合理的PH值在8.5—9.5外,还要采用除氧设备或缓蚀剂,降低管网腐蚀程度。同时在管网检修中,对裸露钢管进行防腐和保温处理,做到对钢管内外进行保护处理。

供暖系统失水防治是一顼艰巨的任务,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要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加大对人为因素引起失水的处罚力度,做好供暖系统的维修和保养,降低企业供暖成本,从而做到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