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身体训练哲学;武术训练;对比研究;中西融合

中图分类号:G 808.1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146-05 文献标志码:A

1.中西方身体哲学的差异

人类对身体认识比对人类文明的认识要更早,不同人类文明,形成其特有的文化,世界上各个民族五彩缤纷的灿烂文化,其根源应该追溯到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同。对自然认识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身体观,不同的身体观造就了身体训练哲学。身体训练哲学是指关于身体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同时探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身体训练哲学也是研究和指导身体训练的重要理论。

1.1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所谓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圈。由于中西方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产生了几近截然相反的自然观。何裕民先生指出,应当从哲学和医学的视角论述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另q:西方文化表现出偏重于结构还原、个别分析和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研究等传统倾向;而东方文化表现为偏重于功能研究、整体综合和自然感应现象的思辨性探讨等特长。在认识自然世界视角方面,双方的出发点已经出现偏差。吕韶钧教授等从认识基础上深刻剖析:中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分别以“元气论”和“原子论”为自然观的基础,形成了以“整体论”和“还原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在形成自然观的理论基础方面,完全不同,可见,中西方对于自然的解释与认识是2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自然观。

1.2中西方身体观的差异

身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载体,人类的各种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交互过程,由于地域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及历史的叠加,人们对身体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会随民族与性别的不同而不同,随历史与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身体一直在无形中被重视并且“敬身为大”。在儒家思想中,“孝”始于对生命身体的珍重,因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老子也有“贵以身为天下“以身观身”的观点。儒家的积极人世与道家的崇尚自然从不同层面对“身心一元论”的格局进行了印证。

在西方传统思想中,身体与精神产生了对立,身体阻碍人类智慧提升。柏拉图把身体与灵魂相分离,认为离开灵魂的指引,身体本身是无法接近真理的;奥占斯则认为身体障碍了人类接近上帝;苏格拉底认为,身体是不可信赖的因素,是获取知识、寻求真理、正义和美德的障碍。传统的西方视角偏袒灵魂,而有意贬低身体。笛卡儿把身体解释为机器,可以被机械地理解并被灵魂所控制,这强化了身体作为纯粹物质的经验主义身体观。可见,西方传统将灵魂凌驾于身体之上,并始终将身体置于“身心二元论”的格局。

中西方对身体的认识方式不尽相同,中国古代思想家,是直接由人自身启发对宇宙思考,中国讲究“顺应天命,天人合一”;而西方古代的思想家则是始于探索自然,最后回到人自身,崇尚“挑战极限,征服自然”。中西方身体观区别的根本原因,是理解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的区别。中国依据“阴阳论”,逐步发展定型为。元气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精气神学说”;西方则摹霸素论”起步,然后定型为“原子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细胞学说”。

1.3中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差异比较

中西方传统思想对身体认知的偏差,促使中西方对身体运动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由此而形成的身体文化,中西方身体运动形式截然不同,身体运动形式决定了身体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特点。在2种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身体观,即中国的“精气神学说”和西方“细胞学说”,促使中西方针对“身体”这样一个训练主体同时也是训练的对象,分别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对立”的自然观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会相同。这使得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形成了整体观的价值取向,而西方身体训练则走向还原论的“科学”之路。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身体与内心互为表里,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身体始终与外界的环境和内心相互融通。身体感知外界的信息,同时身体表达了内心世界。身体是沟通自我与外界的渠道,认为身体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要求“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同时也强调身体的完整性和对身体的尊重。在身体营养方面,孔子追求“食不厌精”;在身体的尊重方面,韩信视为“跨下之辱”;在身体的功能方面,王阳明则认为“万事皆备于我”。中国人对待身体从来都以身为本。可见,身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本体地位。

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修炼的过程,注重对人格的塑造,注重对身体的规训。在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中主要依靠主观的感知与体会进行训练和传习,例如武术中的桩功要求心静、体松、气沉、凝神等练功要领,并都有阶段划分,功夫程序中要求由静入定、由定入空的功力层级划分,这些练功要领都是以主观感知来判断。虽然这些技术有明显的阶段划分、层级划分,但是这些划分阶段、层级都是依据主观经验的提炼,在客观方面,无法对其主要标准身体指标上进行量化;因此,训练的技术动作和竞技结果方面很难有可操作的标准。例如传统的太极拳推手,并不只是比武竞技的项目,而是作为一种训练手段而存在,主要感受双方劲力的变化。这种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哲学思维催生了“天人合一”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朴素哲学思想决定了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的基准,西医为西方身体训练理论解释范式上提供了更直观的依据,使其趋向“科学”。其中,被公认为西方运动训练理论先驱的有3位,即运动医学之父赫罗狄库、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这3位古代学者是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奠基人,他们的理论构建了西方身体训练的理论体系主题框架。同样,古希腊奥运会则从身体实践方面总结出成熟的运动训练方法的理论体系。直至今天,西方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依然较广泛地借鉴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运动训练理论,其方法包括合理饮食、系统训练、充足睡眠,其中清洗肠道、出汗、放血是平衡体液的重要手段。

在“科学”的引领下,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进入了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中,这种人为的身心二元分离奠定了西方世界对于身体的理性思维,并促使对身体与性灵的认识,分属于不同的现代学科,进而建立了直观分解为基础的“身体观”,使身体成为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心灵的问题则隶属于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这种分解的“身体观”为西方现代体育学科范式的形成和理论认识奠定了学科基础。今天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仍然存有西方身w哲学的缩影,高度、速度、远度、重量、分数、点数等成为竞技体育量化评判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其优点是这种量化的思维和评判方式促进了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走向公平和公正;但这种身体哲学却把西方体育引入了“天人对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2.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

2种文化背景下,身体训练哲学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身体训练方法,它们相安无事、并行不悖地存在了近千年。随着近代世界格局的变迁,二者得以谋面,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在与西方身体训练比较时,我们自身存在优势;但是由于中国文化被排斥在世界主流文化之外,中国的身体训练理论和方法,不能被世界所认知,就不可能被认同,更不能像西方体育的各种训练方法那样,被全世界所推崇。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不可能由别人来开发整理,必须认识到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任重道远,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学者,每一个人都该担负这样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添砖加瓦。

然而,在近些年,运动训练理论不断更新,国外的新理论不断被引入国内,例如核心训练理论、悬吊训练法(SET)、肌筋膜训练理论、动力链理论、身体功能训练理论,这些新的训练方法被国内运动训练专家们顶礼膜拜。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优势,发现依托西方的现代体育科学的训练理论正在不自觉地向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靠拢、转化、融合。可见,这些被国人引进的西方训练方法似乎可以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找到影子。当中国教练员与中国学者对西方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津津乐道时,这也在倒逼我们去反思如何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优势基因,挖掘整理中国武术和养生项目中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为现代体育训练服务。这也正是吕韶钧先生呼吁的,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身体训练领域里的科学研究和规范,在内容上坚持传统观点,在理念上坚持国际语境,建立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身体训练新模式。

2.1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处惊人地相似。例如风靡一时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在深入对比之后发现,“核心力量”与中国人的“气存丹田”具有异曲同工的妙用,“以不动之腰脊运动之”中,腰脊的“不动”,反映了在运动中核心区的稳定作用,“催”手足的运动则反映了核心力量提高运动效能的作用。中国人的训练关注于身体内在训练的“写意性”,而西方的“核心力量”更注重训练手段的“写实性”。

传统身体训练中对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理念随处可见,特别是武术的功法中有静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例如平衡动作功法、铁板桥功法、睡罗汉功等功法;有动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鲤鱼打挺、龙穿虎坐、端腹、栽碑、抢背等动作。与“核心力量”理论相比较,传统武术所强调的“整劲”“丹田”“以气催力”等概念确实有殊途同归的效果,确实反映了武术前辈们的“先知先觉”,这些认知与理念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传统武术功法训练方法与现代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相比较,二者运动原理相同,只是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例如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就是要求腰部力量的稳定性,胯部的松活,身体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做到太极拳“起于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理中说的腰,包含腹前的丹田、腰后的命门所在的关键部位。许多相关的研究表明,武术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及核心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这说明武术的身体训练早已经具备西方训练新发明的“核心力量”,从武术理论上不难发现,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有学者从现代体能训练的角度将武术功法中腰功的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进行对比,认为2种训练都是针对脐下的臀、髋周围的核心区。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特征将其训练方法归为3大类:调整自身肢置使核心区肌肉受力的训练法、身体应对不稳定条件下维持核心稳定力的训练法、增强核心区稳定性与核心区肌肉作为主动肌时的训练方法。通过以上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对于核心力量的分析与总结,然后对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进行梳理,该学者引入了“腰马合一”理论、“丹田”理论和“三节”理论3个与核心力量有关的传统武术功法训练理论。在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与手段中归纳了3大类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一是以调整自身肢置而训练核心区肌肉力量的卧虎功和面壁功;二是身体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提高稳定性的水中抗阻训练、一线穿、梅花桩等;三是变化外力使核心区稳定性与动力性增强的抖大杆、扎大枪等3套训练手段。当我们对核心力量进行整体认识之后,我们再回归到传统武术中去寻找我们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发现129个拳种中无穷无尽的身体训练理论、方法、手段对于现代竞技体育身体训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2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动力链理论

人体运动动力链理论认为参与完成人体动作的组织结构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链条式结构,每一条完整的动力链由肌肉链、骨关节链和神经肌肉链3种次级结构构成,肌肉链在神经肌肉链的控制和调节下收缩和舒张,为骨关节链提供机械运动的动力,3条链相互协同配合而完成目标动作。目前,在功能性力量训练理念基础上形成了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悬吊训练等具体的训练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竞技体育中的“弱链接”现象。这不由地让我们想到中国武术“内三合,外三合”。因为武术更多地讲究的是劲,劲在身体内有清晰的劲路。“劲”就是动力的传导,“路”就是动力传导的路径。劲路与动力链理论有一种中西方身体训练的不谋而合。例如,武术的劈挂拳讲究大合大开、猛起硬落、吞吐伸缩、放长击远、回环折叠的动作特点,这些技术动作对现代体育项目的许多“鞭打”“蓄劲”有很强的启示,对于加发力的训练,提高动作效能,增强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都有积极的意义。其实用动力链理论就是巩固神经肌肉链对于动作模式、增强肌肉链的动力、提高骨关节链做功效能。又如太极拳拳谚说道:“劲起于根,顺于腰,达于稍,腰一发力,力达四稍。”其实质是要求人体各部位的发力顺序正确,实现力量顺达,这“动力链”理论强调的动作模式极为相似。对于传统的太极拳的发劲,老拳师们一般不讲发的大与小,而讲发劲发的整。这里的整就是整体,不是注重局部的快慢,而是整体的协调与配合。集全身之力发于一点,才会显得威力无比。太极拳讲究“一身备五弓”,太极拳平时对于“弓”的训练,就是改善动力“弱链接”的方法。

2.3中国传统身体训练中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关注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追求动力链的高效、动作模式稳定、整个运动过程能量传递的效率与经济性、训练产生的身体素质长效性。笔者在张英波教授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中亲身经历了专家们对运动员进行从前链到后链、从侧链到旋转链、从短链到长链的训练过程。中国武术注重整体。例如,形意拳中最基本的动作是三体式站桩,动作外形简单;但是讲究的是桩功的内劲,特别强调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通过意念反复地内视身体,理顺劲路(动作模式训练),达到出拳发劲时动力链的稳定与高效。这就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核心理念:在不利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成为上下肢运动的支点,从而提供发力的动力,并使得其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的机能状态,从而产生优异的运动功能效益。不论是体能方面还是技能方面,竞技体育中都有传统身体训练的身影。摔柔项目都把“听”劲作为其核心的技术训练,就引进了太极拳站桩功法,且效果显著。我们还可以将桩功、拍打功、靠桩、太极推手、太极拳听劲等功法训练作为专项体能训练,为篮球、足球等对抗性项目的训练寻求突破点。此外,传统功法中的眼功训练方法、泅水术的训练方法、硬功训练方法、轻功训练方法、导引养生功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现代运动项目特点和规律与射击眼力训练、水上项目体能训练、格斗对抗性项目的体能训练、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从而极大地完善训练方法与手段,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做出贡献。

康复训练在对运动损伤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干预作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康复训练始终贯穿于人体的康复过程。打破以往的先治疗再康复的理念,在损伤治疗于康复之前、之中、之后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中国传统武术经典著作中有着丰富康复医学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例如《人身穴道并治疗法》《拳经》《少林寺伤科妙方》等著作,其中有大量阐述经络、穴位、脏腑、气血、导引等方面理论,对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治疗运动员损伤时,传统正骨理筋的手法来处理肌肉和韧带的局部撕裂、整治脱臼错位显得更便捷、更有效;因为传统正骨理筋手法,可以消除肌腱与健鞘、肌肉与筋膜的粘连,分解人体组织中产生的结块,增强营养的输人与代谢废物的排出,达到活血化淤的作用。这样可以促进组织的新旧交替,加快变性组织修复,加快运动功能的恢复。这应该成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新的技术资源。

当今多赛制的竞技体育,已经让运动员在面对训练与比赛的矛盾时,难堪重负,许多运动员的损伤可能就意味着失去比赛的机会。预康复理念的提出,就是针对受伤的部位与因子,进行提前训练以达到预防的作用,不至于等到亡羊再去补牢;而是通过提高固定肌的稳定性作用,提高协同协调作用,提高拮抗肌的放松作用,来巩固正解的动作模式,避免了运动的代偿与动作效能的流失,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运动损伤。这似乎与中医养生理念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不谋而合。从身体功能训练与中国传统武术比较发现,科学水平越高,越是发现东西方的人体科学惊人地相似,在表现的手法上也是逐渐的弥合、趋近。目前,在运动损伤的诊疗中,己经引入了中医的推拿、按摩、针灸、火罐、针刺等多种手段,但对武术伤科、气功、药功、按摩、正骨的认识还不够。这也是许多学者慨叹的:懂传统武术的人不懂现代竞技体育,懂现代竞技体育的人不会传统武术。复合型人才可能会在体育领域中的创新力取得更大的突破,当然这些需要这2个领域的学者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好的结合。

3.结束语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肌筋膜训练法、悬吊训练法等方法不胜枚举,细细推敲这些“洋方法“洋手段”时,才发现有些是民族传统体育身体训练的某一个理论,或者是我们拳谚中要求的某一个口诀。由此可见,在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过程中,西方体育对中国身体训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2种文明孕育出的身体训练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如果把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精华进行开发和整理,有着比西方训练理论更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一元论”训练理论;“二元论”训练理论;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1-0092-04

“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实践不断发展的产物。学术界对“一元论”训练理论和“二元论”训练理论各有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运动训练的本质而言,究竟是“一元论”训练理论还是“二元论”训练理论,至今都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研究从“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内核着手,从其理论基础、训练周期观、早期专项化训练观、“元因素”主导地位观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旨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1“一元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的理论基础辩证分析

任何一项运动训练理论的产生都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作基石,

“一元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也不例外。从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和系统性来看,“它组织系统”成为构建“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基石,训练机体被看作一个由若干“元素”组成的“它组织系统”,训练过程就是给训练机体一个持续的“有效刺激”,训练目的旨在于发展其“功能素质”。它认为运动训练的本质是人体与环境的相互运动中设置和变换种种条件,在生命运动的物质代谢配合下,促使有序状态调整、发展,从现实状态过渡向目标状态。

“二元论”训练理论更加强调训练内容的“先分后合”,“先基础、再专项”的训练思路,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成绩的目的,最终实现体能与技术的统一性。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训练”方面,先注重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逐步过渡到专项技能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训练,每一阶段的身体素质训练强调“板块化”、“程序化”。“二元论”训练理论把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的提高作为研究基点,认为运动负荷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由于运动负荷的量的变化导致运动成绩的质的变化,在新的质的基础上进行量变,由新的量变再导致质变的运动成绩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二元论”训练理论在努力寻找一种更合适的、更专项化的运动素质,抓住了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但在具体的训练实践过程中,未能宏观地、系统地把握机体遗传得来的体内固有的发展动力学规律(机体是时变的、非线性的)和机体运动能力的整体陛。机体之所以能够不断适应外界的刺激,主要是由于机体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杂系统(人体是“非线性的、时变的、自组织的”),体内有自我调节机制,该机制可以调节体内的有序状态以能动地适应训练刺激。

从运动训练的长期性和战略高度来看,“机体属于一个有机的复杂适应系统”成为构建“一元论”训练理论的基石。从体育哲学生命观和辩证人体观对训练理论、训练实践进行剖析,运动能力取决于有机整体的功能水平。

“一元论”训练理论更加强调训练内容的“统一协同”训练思路,注重身体素质与技能的协同发展,更加突出训练过程中的“整体化”和“模式化”,训练强调以专项运动水平为中心,以提高专项竞技能力为归宿,根据专项的需要来发展身体(素质),最终实现以提高专项成绩为目的的、以身体健康为基础的机体系统平衡。

从运动训练学和哲学观的角度来分析,“一元论”训练理论更加注重机体的系统性,但缺乏充足的科学理论依据,同时没有结合专项特点来反映运动训练的专项化特征;

“二元论”训练理论更加强调机体发展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强调训练过程中的身体素质发展的“共性”特点,但未能结合机体的差异f生特点实施训练,同时忽略了机体的“个性”(专项技术特点)训练。

综合对“一元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的理论基础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的研究视角不同,注重的训练内容也不相同,它们的主要分歧在于构成运动训练整体的“元因素”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问题。

2“一元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的训练周期观辩证分析

基于对运动能力(成绩)的不同表达,“一元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的训练周期观也不相同。“一元论”训练理论认为运动能力(成绩)在于身体有序状态本身,是机体生命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特定时刻中的一种表达(时相),它既是机体有序状态空间关系上的一种组合表达,也是时间关系上的一种组合表达(聚焦性的会聚),是这两重关系共同的综合表达。“二元论”训练理论则认为运动能力(成绩)是机体在某一阶段或时刻,构成运动训练机体的“多维因素”阶段性作用而最终综合表现出来的一种训练水平。

“二元论”训练理论的训练周期观实质上是年度训练计划的规划与安排,以形成竞技状态的规律性成为其安排全年训练过程的客观依据。“二元论”训练理论认为训练周期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机体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其训练任务和内容是不相同的。“二元论”训练理论主张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划分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以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安排比例为特点,即在准备期以训练量和一般“身体训练”为主,在比赛期以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为主。

“一元论”训练理论把机体看作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它认为运动员幼年至成年,提供了合理的训练时机,就是运动能力全部的“可生长期”。“一元论”训练理论的训练周期观是以根据人的竞技高峰状态在一年之中出现的次数为依据,在训练周期的选择上强调结合具体项目特征及训练特点,主张运动训练周期由若干“训练波”(训练小周期)构成,“训练波”的时间安排要根据项目和个体的差异进行安排,“训练波”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能力)的、滚动式训练安排的、完整的基础环节。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年度比赛次数的增多和比赛激烈程度的增加,原有的训练周期理论根本不能适应当时的比赛需要,由此一种新的训练理论应运而生,即“小周期”训练理论的诞生,当时“小周期”作为大周期的补充。当前大多数运动项目,均全年不息地进行着比赛,全年比赛多达几十场次,“小周期”的地位不断突显。但实际上,根据现代运动项目的比赛特点,“二元论”训练周期理论也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现代训练比赛的特点,“小周期”较“大周期”地位突出,从周期理论的结构上看,以“小周期”为主构成“中周期”,以“中周期”为主构成“长周期”,以“长周期”为主构成“大周期”,但其基本单位仍然是“小周期”训练波。

由此可以看出,“二元论”训练理论已经突破了传统训练理论的理论模式,向着系统化、综合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训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成较为科学的训练体系。“一元论”训练理论在“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新赛制的特点和运动员对比赛的需求变化,向着职业化、商业化、科学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在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一元论”训练理论是对“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延续和补充。

3“一元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的早期专项化训练观辩证分析

“一元论”训练理论把“早期专项化训练”看作是专项训练完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训练系统,强调身体素质的专项化训练和技能训练的专门化训练的协同进行,更加注重素质与技术协同训练的专项化程度。在“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过程中,突出以专项训练为核心,采取专项训练手段以提高机体的专项竞技能力为目标,旨在努力提高专项运动水平,其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训练结果的“合力效应”。“一元论”训练理论的“早期专项化训练”理论更加适合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它忽略了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少年,未能考虑其身心特点,不能清晰的辨别“早期专项化”与“早期专门化”的不同层次问题,导致盲目早期专项化。

“二元论”训练理论则认为“专门化训练”是“专项化训练”系统过程中具体解决训练实际问题的子系统,在“专项化训练”的完整系统中,有若干个不确定的“专门化训练”的子系统,也就是在“专项化训练”系统训练过程中,为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而专门在身体能力、技术、战术、心智等方面采取的具体手段与方法。“二元论”训练理论更加强调专项身体素质或技术的专门化训练手段,注重围绕某项身体素质或技术,分阶段地有步骤地实施专门化训练手段,有针对性地提高或突破某项身体素质或技能水平,其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训练结果的“分力效应”。

因此,由于所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视角不同,导致“一元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的早期专项化训练观也不相同。应该跳出“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误区,针对“早期专门化”问题,结合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围绕其所处阶段所需要的专项素质或技术,确定什么该练、什么不该练,因时制宜。

4“一元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元因素”主导地位观辩证分析

运动训练学认为,运动成绩应包括竞技水平、竞赛的胜负或名次,其中竞技水平(或竞技能力)应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构成。对在运动成绩“元因素”构成上的理解差异,是直接导致“一元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元因素”主导地位观的理解不同。

“一元论”训练理论认为:运动成绩是由身体状况、年龄状况、训练经历以及比赛条件等因素共同构成的,技术与体能是同时存在于一体,它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它认为技术首先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结构”中,在整个机体的有机配合下,这种“信息结构”指挥机体运动,“体能”随之呈现出来。所以,在训练安排的顺序中,一般必须先掌握技术,后在技术训练中提高专项体能。从专项竞技过程来看,竞技能力是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一元论”训练理论认为运动成绩的起落是由机体的“体力波”造成的,由于机体内“体力波”的波动变化造成运动成绩的波动起伏;它把人体有序状态的调整和发展看作是运动成绩进步的根本原因。

“二元论”训练理论认为运动成绩是由体能与技术两个因素构成,体能与技术是“二元”的,是相对独立存在的,体能是基础,技术是在体能的基础上逐渐得以掌握的。它强调在训练过程中,先抓体能训练,当储备好一定的体能后再练习技术。

“二元论”训练理论认为运动成绩的起落是由于训练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在训练周期的不同阶段,成绩有所变化和波动;不同的训练周期,成绩也会有起落;它认为超量恢复是运动成绩提高的根本原因。

从现实运动训练工作中的内容来看,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训练是整个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推动运动成绩进步的两个主要矛盾(二元论),从运动成绩的本质上看,运动成绩是体能与专项技术统一体的外在表现(一元论)。可见,“二元论”训练理论是针对运动成绩构成的主要因素,是从提高运动成绩进步的主要矛盾方面考虑的,而“一元论”训练理论的提出,主要是)从运动成绩的内在本质以及外在表现两方面来考虑的。

5“一元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协同发展辩证分析

“一元论”对于“二元论”理论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训练成绩内在归因贡献。运动成绩的起落是由机体“体力波”的变化所影响的,“体力波”的波动变化是导致运动成绩提高的真正内在因素,机体良好的竞技状态是通过机体一系列的“体力波”链的作用而形成的。二是专项化训练理念贡献。“一元论”训练理论强调身体素质的专项化训练和技能训练的专门化训练的协同进行,注重专项化训练效果的“综合效应”,为“二元论”训练理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三是训练元要素贡献。运动成绩是训练效果的外在表现,是体能与专项技术表现于外界的一种形式。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训练是提高训练成绩不可缺少的两项主要内容。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既要注重充分发挥基础训练的基础性作用,也要通过推进专项化训练来进一步提高专项水平,为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离开“一元论”的基础性作用,试图在基础训练上实现专项化、个性化是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二元论”训练理论的辐射作用和其训练理念的扩张功能,要实现基础训练向专项训练的转变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协同基础化、专项化、个性化训练,对提高专项竞技水平和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6结语

运动训练实践是推动运动理论发展的源泉。任何一种训练理论都是运动实践的反映。“一元论”训练理论和“二元论”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实践不断发展的产物,是适应比赛新形势和运动训练特点新要求的结晶。

“一元论”训练理论和“二元论”训练理论必将推动运动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它对人们重新认识运动训练和比赛特点的新规律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元论”训练理论和“二元论”训练理论就其理论的实质而言,它们是协同发展的,是训练本身不同方面的不同表现。

参考文献:

[1]茅鹏,严政,程志理.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3(7):5-10.

[2]茅

鹏.一元理论与训练实践[J].体育与科学,2003(9):1-5.

[3]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健,杨建成.互补理论一反思“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95-98.

[5]顾善光,陶于.二元与一元运动训练理论辨析[J].体育学刊,2007(5):19-23.

[6]黄璐,邱新宇,杨磊,等.对“一元训练理论”的几点质疑[J].体育学刊,2007(2):117-120.

[7]王磊,顾善光.结构·解构·建构一我国竞技体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07(2):27-29.

[8]魏际英,杨威.从茅鹏的“一元训练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103-106.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为了加深对个性化训练理念的认识,实现个性化训练理论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本文针对个性化训练理念的概念内涵及其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流程和应用要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青少年运动训练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个性化训练理论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再加上,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多元化特征揭示出了不同运动员在训练指导思想、内容、方法以及负荷安排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使得个性化训练理论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领域开始逐渐得到了重视与关注。鉴于此,为了加深对个性化训练理念的认识,实现个性化训练理论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本文就针对个性化训练理念的概念内涵及其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流程和应用要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 个性化训练理论的概念与内涵

性化训练理念,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在开展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工作时,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训练实际,教练员的个性特点、执教能力和执教风格以及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来选择训练方式和训练方法的一种理念。在理解个性化训练理论时,要注意,“个性化训练”与“个体化训练”的概念存在明显的不同。“个性化训练”,不但充分肯定了体育运动训练工作中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对运动训练的影响,要求在选择训练方式和训练方法时,要注意考虑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和能力水平,同时还肯定了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运动训练工作的影响,强调在选择训练方式和训练方法时,要注意考虑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个体化训练”关注的只是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对训练的影响,要求在训练开展的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训练方式和训练方法,而且忽略了运动员的个性特点、执教能力、执教风格以及教练员与运动员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运动训练工作的影响。在将个性化训练理念应用于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是,一定要注意“个性化训练”与“个体化训练”的区别。

二、 个性化训练理论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流程

一是沟通交流,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计划。在采用个性化训练理念指导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时,首先要在深入理解和掌握个性化训练理念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而为了确保训练计划制定的科学性,教练员不但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运动基础,同时还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在制定训练计划之前,教练员应与运动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以尽可能全面的了解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参与后续训练活动的心理准备情况,并和运动员一起参与到后续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之中,确保训练计划制定的个性化。

二是观察指导,贯彻实施运动训练计划。在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环节,教练员要注意通过观察指导及时、准确的掌握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情况,并根据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的表现进行相应的指导。例如:针对运动训练完成情况不够理想的运动员,教练员应注意了解影响训练效果的原因,并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切忌因为随意呵斥或者是打骂而伤害青少年运动员的自尊心。而在教练员了解影响训练效果的原因,并给予适时适当指导时,青少年运动员往往会感觉到自己得到了尊重,从而在后续的训练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训练质量的提升。

三是及时反思,检查分析运动训练计划。在将个性化训练理念贯穿于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时,教练员的及时反思对于训练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练员在针对训练活动进行反思时,要注意一方面应在训练的过程中及时反思,以给出运动员有针对性的训练意见;另一方面还要在训练结束之后及时进行反思,并将反思的结果作为信息传递给运动员,为下一次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是积极反馈,科学评定运动训练计划。在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开展体育运动训练时,及时、准确的将训练信息反馈给运动员是教练员有效指挥运动员开展训练活动的保证。在应用个性化训练理论指导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工作时,由于涉及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运动基础和个性心理特点等多个方面,因此,往往反馈的路径会比较复杂。针对这种情况,为了确保反馈的有效性,教练员一方面要根据训练中的观察尽可能使得反馈的信息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则要重视训练中的及时反馈,通过及时反馈,来确保训练质量的提升。

三、 个性化训练理论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要点

首先,教练员应具备与个性化训练相适应的能力素质。教练员所应具备的与个性化训练相适应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练员不但要能够全面把握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运动基础,同时还必须善于了解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二是,教练员要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对自身的执教能力和执教风格等有一个科学的认知;三是,教练员应从内心尊重运动员的人格和权利,做到对运动员需求的真正关心。教练员只有具备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才能够真正把握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自身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以及与运动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方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训练。

其次,个性化训练与普适性训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个性化训练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并不意味着对普适性训练的完全摒弃,实际上青少年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对应着的就是从普适性训练向个性化训练的转化过程。也就是说,在青少年训练的初期应以普适性训练为主,而随着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在运动员的个体特质开始凸显之后,就应逐步转变为以个性化训练为主。

参考文献: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4篇

(一)“由局部到整体”是内容范围逐步扩大的训练序列。

所谓“局部训练”,从内容来看,是单项训练;从篇章来看,是片断作文。如多角度立论、论点的表述、论据的选择等环节的训练。而所谓“整体训练”,则是一种综合性的写作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对议论文写作从题目的拟定、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以及合理安排篇章结构的全方位的作文训练。

1.局部训练

局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突破议论文写作中的单个环节。在训练中,要注意诱导学生,使他们通过这一训练能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还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结合他们的思维特点,真正地使学生掌握并熟悉这一环节。比如在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多角度立论时,首先应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对整则材料作全面的思维聚焦。其次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尽量开拓思路,扣住材料的本质意义进行多角度立论。最后指导学生揭示出材料的社会价值,作为最佳的立论角度。

例:下面一则材料,可从哪些角度立论?

一位顾客在一家商店闲逛。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兴奋的火花。本来不想买东西的她,立刻喊来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标价牌上偏偏少了一个零!这显然是制作标牌的工作人员粗心大意所致。

售货小姐看了标牌有错误,不敢作主,便请来股长,股长了解缘由和真相后也婉言回绝。顾客毫不让步,连部门经理出面斡旋都不为所动。最后总经理出场了。总经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当场定夺:按标价卖!而且送货上门,免费调音,直到满意为止。

提示:要写好多角度的材料作文,关键是选准最佳角度。这则材料若从顾客角度考虑,可有以下几项立论:“机遇属于敏锐的人”(A);“成功需要据理力争”(B);“如此便宜不该占”(C)。若从制作标牌工作人员的角度,可立论为“粗心大意危害大”(D)。若从总经理的角度,可立论为“错误也是机遇”(E)——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一个商店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那位总经理将错就错,极其巧妙地为自己商店树立起良好的恪守信誉的形象,给人的启示是极为深刻的。显然,上述五个角度以(E)最佳,(C)项次之,(A)、(B)分别只扣了第一段和第二段材料,(D)项过于肤浅平俗。

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论应准确、新颖、有意的原则便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能逐渐熟练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一个好的论点需要有准确可靠、充分典型的材料证明。所以,紧接着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论据的训练。选择论据,又涉及到材料的引述、对材料的分析等环节。如果这些环节突破了,论点的表述也就水到渠成并顺理成章了。同时,为下一步的整体训练打下了基础。

2.整体训练

“整体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它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整地合情合理地表达某种观点的写作训练。这种训练的基础应是局部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目前许多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大多重视整体训练,而轻视或忽视局部训练。依笔者愚见,中学议论文写作训练,还是按“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为好。其实“整体训练”和“局部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体训练”中不断发现作文的缺陷,从而又不断地进行有重点的局部强化训练,相互推进,达到提高整体写作水平的能力。

由“局部到整体”的序列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范围积极进行辩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二)“从浅显到深奥”,是内容不断深化的训练序列。

由于“内容”通常指文章表达的宗旨(观点、中心、主题)和所使用的材料,因此“深化训练”实质就是针对前一作的浅显的宗旨、简单的材料,更换成后一作的较深奥的宗旨、较复杂的材料,然后训练。如此进展不断,就形成内容深度上的训练序列。

策动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序列训练就在于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教师布置一些较难的题目(或材料),那么,必然会使学生陷入无米可炊又不能不炊的尴尬之中。因此,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教师应布置一些内容浅显而学生熟悉的题目进行训练,逐渐加深。

在培养学生掌握给材料议论文写作技能时,我是按照培养“评述说理─引申说理─辩证说理”的能力进行序列训练的,此训练体现文章内容上“由浅显到深奥”的训练序列。

1.评述说理

评述说理,就是根据材料提供某一件事、某一个生活现象、某一种思想言论或某个故事等,联系现实生活讲明道理。评述说理的能力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从议论对象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2.引申说理

引申说理,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思维能力,是评述说理的进一步深化。它把笔锋指向社会实际,使文章内容扩展,中心突出,涵义加深。引申说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是联想和想象。

3.辩证说理

辩证说理,指的是用哲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现象,阐述事理的一种思维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在写材料议论文时,提出的观点就不会偏离,在联系实际展开议论时,就能居高临下,左右逢源。

“由浅显到深奥”的序列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全面透彻地辩证地分析问题。

不管是“由局部到整体”,还是“由浅显到深奥”的训练序列,我都遵循螺旋式的目的原理,即同一种大目标下的序列训练在目的上具有局部的反复性和整体的上升性。“局部的反复性”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写作机会,提高训练效果,巩固所学的写作知识。“整体的上升性”是为了在更广更深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本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辩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讲究序列,务求“三性”。

1.科学性

序列训练以写作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写作要求为依据,其内容、目标、训练层次则完全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而制定的。可以说,序列训练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作文训练系统。

2.系统性

多年来,由于教材编写体制、中学生年龄心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学作文训练不强调写作理论的系统性传授,写作知识只在高中部分散布在课文或知识短文中。而中学生又似乎不适合系统性地讲授写作学的“纯理论”,序列训练恰好弥补了以往中学作文训练中的缺乏理论指导的不足。序列训练化系统为局部,将写作基础理论分解为若干“点”,教师在训练时可以将这一个“点”的有关理论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即可不讲成“纯理论”的写作课,又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写作理论传授给学生。这样三年下来,“点点”相联,由点成面,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因此可以说,序列训练是在系统写作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

3.渐进性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以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帆板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训练过程跟踪监测统计法通过对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帆板运动员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帆板运动对队员的体能要求较高,功能训练对提高翻版运动员成绩有显著成效.

关键词 帆板运动 功能训练

帆板运动是集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在奥运会比赛中也占据重要位置,拥有两块金牌。本研究第一次将帆板功能训练作为研究对象,在继承优秀的训练理念和方法的前提下,引入目前世界比较热门,比较先进的“功能训练”理论及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帆板运动员的成绩.虽然功能训练早就有相关的应用和研究,但是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相关正式的定义理论。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功能训练的研究

KegerreiS在1983年在训练中加入了一些特定的动作模式和技能,并且介绍了功能训练对于帆板运动员心理恢复的重要性。他同样也介绍了功能训练在康复中非常重要的科学原理,尤其是恢复时间的缩短和本体感受的恢复。此时,功能训练放在了绝对的优先高度。

(二)国内关于功能训练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功能训练的研究较少,2006年我国训练学专家刘爱杰首次将功能训练引入到中国竞技体育的体能训练实践中,并开始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2007年刘爱杰,李少丹,在《中国体育教练员》发表的《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一文中首将“功能性训练”一词应用于竞技体育的训练中,文中详细介绍了功能训练的概念、功能训练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他们提出功能训练是一种为提高专项运动能力,通过加强核心力量并能使神经肌肉系统更加有效率的训练方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帆板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l)各类体育学术期刊、报刊、杂志等所刊登的有关功能训练的各类了讲究论文、文章、著作。

(2)与帆板运动相关的报纸、联系内容、编排等的专业论文、报告、著作。

(3)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优秀帆板运动员的专业论文、报告、文章、著作等。

2.专家访谈法

针对功能训练和帆板运动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我国功能训练和帆板运动领域的专家、教授和优秀教练员以及运动员进行访谈,建立适合帆板运动功能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基本框架。

3.训练过程跟踪监测统计法

在帆板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跟随教练艇下海观看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和教练员的指导,获取了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观察和把握,尤其是海上比赛期间,教练员之间随时对运动员比赛现场做出评价和调控指导,为本论文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事实基础。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功能训练概念的界定

综上研究所述,并通过对国内外体能训练专家和学者的访谈,本研究认为:功能训练是一种针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状态,为提高专项运动能力,通过针对性的动作训练,使人体神经肌肉系统更加有效率,使运动员能力在项目中的功能更加优化的一种体能训练方法。

(二)重视脊柱力量的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功能训练重要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已无可厚非,核心训练能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保持身体运动姿态和正确的动力链传递顺序。近几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训练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核心力量的概念、发展以及具体的方法手段。

(三)强化动力链的训练

动力链原则是分析体育活动或者其他动作模式最重要的一部分。动力链则介绍了人体如何被看成是一系列相关的链结或部分。动力链是在中枢和运动神经支配下的按某专项特定动作顺序的多关节、多肌肉参与的联合运动过程中的动力传递。身体某一部分活动会影响到相链接的近端和末端的部分,“动力链”原则为人体动作模式以及整个身体的体能训练和康复训练的练习提供了一个整体构架。在进行帆板运动训练时,应加强对队员身体及肌肉各方面的练习,达到身体各方面协调发展.

四、结论

功能训练是现代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帆板运动员预防伤病,提高运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练在安排陆地上进行体能课时要根据训练计划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在体能训练课中融入功能训练,使运动员的训练更加合理化。功能训练可以强化帆板运动员核心稳定力,融合肩骸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动作姿态的准确性,促进动力链传递的有效性,使帆板运动员海上专项操作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爱华.帆板运动员创伤的流行病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2):136.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体育哲学;运动训练;哲学

中图分类号:G80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6-0007-06

Philosophical study of sports training: theories, hot topics and expectations

ZHANG Xue-heng,LIU Xin-r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China)

Abstract: Philosophy is a scale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Exploring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sports training is the intrinsic need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Knowledge systems, concept connotations, thinking scope, value orientation, principles and patterns, experience examination and practice criticism in the overall philosophical morphology of sports training, are contents concerned by philosophy. Sports training is a complete process of practice, letting people sense the limits and limitations of body abilities in motion, and proving the existence of life form in the way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ssues such as ontology, epistemology, axi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sports training, are the core part of philosophical study, also the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scientific examination,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n issues, speculative hot topics and theory expectations regarding philosophical study of sports training, so as to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ideas and methods for understanding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sports training.

Key words: sports philosophy;sports training;philosophy

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构建过程中,我国学者一直秉承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观,来指导训练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体系,《运动训练学》[1]教材的出版成为了这一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我国运动训练学从理论探索、创立、发展到完善,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运动训练实践现象的简单描述,而一直致力于寻找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规律,从专项到一般、个性到共性、特殊到普遍、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形成内容丰富、知识健全、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运动训练学知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必定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训练的思想观念、价值、思维认识和内容手段,都必须经过实践经验总结后的理性思考、辨证批判和哲学反思,才能上升为运动训练学知识的内涵。对于运动训练的哲学问题,始终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此,对近几年我国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问题进行审视、梳理和解析,力求从中发掘运动训练实践理性的意义所在。

1 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理论问题

对于运动训练整体形态中知识系统、概念内涵、思维范畴、价值取向、原理规律、经验审视和实践批判,都是哲学所关注的内容。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都在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中显现。

1.1 本体论:运动训练是什么

哲学起源于人们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与追求。哲学总是在思考“是什么”,探寻事物之所是的存在方式,进而寻找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样,“运动训练是什么”,这是运动训练理论的起点和支点,任何研究、探索和思考都是从这个问题开始。“是什么”涉及到概念和定义的问题,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有相应的定义与其对应。如: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竞技能力、竞技状态、竞技战术、竞技参赛、竞技管理、运动技术、运动成绩、体能等。对概念的科学定义是基础,是研究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必定探究“有什么存在”,也就是运动训练既然是存在的,其内容也应该存在,如:运动训练原则、方法、负荷、过程、计划等,以及项群训练理论。2000年版《运动训练学》[2]教材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并且清晰的将以上概念呈现。但是,事物是永恒运动和发展变化的,对于概念的梳理和定义的考察,也将成为运动训练学之所以存在的关键。于是,郭可雷[3]对《运动训练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一次梳理和重新定义。田麦久[4]对运动训练原则的部分内容再次进行辨证思考和确立。刘欣然等[5-6]研究发现竞技的本质不是游戏而是技艺。以上研究都是在本体论的范畴中,探索运动训练得以存在的根据。因此,《运动训练学》这门学科理论创新的生机和活力,一定是在“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争辩中前进。

1.2 认识论:运动训练为什么

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前提。人有对自我存在思考的理性追求,康德[7]称之为“理性的一种自然趋向”,于是,“为什么”的问题被提了出来。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同样是在告诫我们,对于运动训练的哲学思考也需要不断的加以认识、审视和探索,才能解释运动训练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为什么”中不仅牵涉认识的方式和途径,还揭示事物的普遍规律和知识内涵。人为什么需要运动训练?运动训练认识何以可能?又将如何使它的面貌呈现?这些都是运动训练自身原理体系中必须解答的问题。实践经验是认识运动训练规律的唯一来源,同时,对运动训练的哲学反思又服务于实践的特殊需求。认识的能动性、主体的差异性、感觉的局限性,经验的对象性,都在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认识途径中,完成对运动训练的知识构建、理论分析和哲学探察。运动训练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汇集。实践决定了认识的来源、基础和动力,马克思[8]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运动训练对自身规律的揭示、价值的认可、原理的探究,是理论自身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田麦久等[9]竞技参赛的基本原则,刘大庆等[10]潜优势项目特点及制胜规律,刘建和[11]实践意识和学科任务,樊晓[12]逻辑起点与理论体系,都是对运动训练内涵不断深入认识,创造性的能动探索过程。运动训练所反映的知识谱系,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证明,所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是运动训练理论永恒的思维途径。

1.3 价值论:运动训练有什么用处

回答“有什么用处”,显然面对的是一个价值问题,任何事物得以存在,必定经过价值思维的审视,并得出相应的价值分析和判断。“所谓价值,是一个反映主客体关系特定质态的范畴”[13]。一切价值都是相对于人而言的,运动训练是否有价值?有何种价值?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有用的判断尺度。人的自我实现不仅需要理论理性,同样需要实践理性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运动训练是一种人自我生成、改造和实践的本质活动。对于人的实践改造活动来说,运动训练具有之于人的存在价值,用于竞技能力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的生产。其价值表现为:(1)工具价值。运动训练是人实践和改造自然活动的具体工具,它增强了人的肉体力量,使物质力量向精神力量转变,是实践认识的工具。(2)知识价值。运动训练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实践知识的一个部分,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知识就是力量;(3)实践价值。作为一种实践知识的存在方式,它提供着认识的手段,指导运动训练的价值实现;(4)生命价值。运动训练关注人本身,生物的人、社会的人和文化的人,以实现人生命价值的运动超越为己任;(5)目的价值。运动训练是满足、提升和实现自我能力的实践活动,人的内在尺度和目的价值需要寻找合理的实现手段。运动训练是让人成为人的一种实践途径。同时,运动训练还有潜在的价值,使行为主体“知行合一”,满足人在教育[14]、审美[15]和伦理[16]价值中的理想追求,并使人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价值实现。

1.4 方法论:运动训练用什么手段

黑格尔[17]说:“手段是比外在的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目的,通过具体的实践行为和工具手段,反映在客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上,使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社会实践,在改造客体的活动中得到统一。运动训练,是人类自身能力发展具有超越意义的实践行为,它以改造身体运动能力为目的,并使实践行为统一于自身的发展之中。运动训练需要练什么(内容),练多少(负荷),怎么练(方法)是3个基本问题,反映出运动训练内涵的逻辑形式。内容,是达成训练目的的具体工具,它是认识的基础和起点,是运动训练固有的内在属性。负荷,指运动训练的数量、程度、幅度、深度和速度等,是训练过程内部和外部特征的具体表现。方法,是获得运动训练目的的具体手段、方式、步骤和途径,是行为实践的过程。从中也牵涉到运动训练质、量、关系和模态的问题[18]。质,是运动训练内在的规定性,是本源的起因和动力;量,是运动训练的规模、范围、位置、数量和负荷等,是内部可变化的存在和时空状态变更的呈现;关系,是运动训练自我与它物之间的联系统一,不仅是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的联系,还表现为一种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呈现;模态,是运动训练表象的方式和经验的对象,由力量、能力和动力所组成的运动实体,在现象中获得训练的具体感知。陈小平[19]的耐力训练;荣敦国等[20]的心理训练;邓运龙[21]的个案训练;夏培玲等[22]的高原训练;崔东霞等[23]的板块训练,都是在方法论中解决运动训练“怎么办”和“怎么练”的问题。

2 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热点

2.1 技术与人文

在运动训练中,我们需要追求什么?将会获得什么?这是所有运动训练工作从业者的自我追问。不管是永无止境的强化体能,还是追求竞技能力的增长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都无法摆脱运动训练的工具属性和目的特征。在自我和它物中,不见人本身。运动员物化成为获取运动成绩的工具,而技术打着科学的旗号凌驾于人之上,运动员成为技术的实验对象。万炳军[24]通过“绿色”训练理念的解析,提出了运动训练中“技术”和“人文”的问题。技术,是人类运用科学改造世界的手段和方法,是具体的实践形式。运动训练通过具体的技术手段,挑战着人体的生理极限,技术化约为数理统计、指标模型和回归方程,将运动训练的整体过程解构成为一连串的数据符号。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即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文化关怀、自然本性、理想追求和价值实现。运动训练中的人文意义,是将训练过程纳入到人生命整体的文化关怀中,将追求竞技成绩的单一向度,转变成为人终极发展的整体思考。“‘技术’只告诉人‘怎么做’,‘人文’却教你‘为什么’,思考‘这么做’的途径、目的和结果”[25]。运动训练中技术的指标拆解、工具身体、成绩资本和物化危机,必须通过人文的理性统束、生命关怀、价值思考和认识重构进行化解,将人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融入到训练理念之中。运动训练是一个复杂意义同构体,技术的分割与黏合,人性的张扬与遮蔽,都会反映在追求竞技成绩的过程中。在技术和人文之间,寻找意义的平衡点,才是运动训练成为人生命行为的理性选择。

2.2 内化与外向

在运动训练的哲学研究中,纯粹理性的思维运用和直观感性的实践体验,不应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在物与我的二分世界中,是竞技成绩第一性,还是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将成为运动训练知识体系建构中值得思考的理论问题。乔凤杰[26]的内向和外向训练,无疑又构造起运动训练另一哲思的范式。“内与外”的问题,将运动训练拉回到了运动员本身,成为对人训练意义的终极思考。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经验心和超验心、物自身和现象、本我与他物的哲学观中,强调通过实践培养出本体的“我”,而实现“我”能力的提升,需要在经验和超验的范畴中确立“我”的主体价值。在运动训练中,物自身的“我”的经验心和超验心是不能分割的整体,都是“我”在经验世界中,能力状态开显的行为反映。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希望提升自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有两种途径:一是内向训练(彰显超验心);二是外向训练(建构经验心)。内向训练,就是要超越具体的训练手段、方法、思维和观念的局限,将训练实质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形式,使潜在的本能发挥到极至。外向训练,就是采用具体的训练途径、计划和内容,进行身体能力的实践改造和超越,通过负荷刺激、生理适应和机能恢复,在体能、技能、战能、心理和智能的共同作用中,达到训练之初所设定的目标。外向训练考虑具体的训练方式和取得的实际效果;而内向训练将潜在本能激发,并内化为自身能力的结果。在现在科学训练方法化的模式中,人们只重视外向训练中技术手段、指标体系和实验观察的经验分析,而忽视内向训练中人整体行为、生命超越和能力内化的理念反馈。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应该是道与器的并举,物与我的合一,使训练内化为自身能力的自在存在,并外化为行为经验的实践拓展。

2.3 一元与二元

自苏格拉底“肉体与灵魂”二元对立的理论开始,西方哲学中呈现出一组组有序的概念范畴,(如:一与多、有与无、是与非、存在与虚无、运动与静止、本质与现象、理性与感性等),成为哲学研究的基本形态。在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中,茅鹏先生提出一元训练理论,将“体能和技能”作为类似“内容与形式”的一组对立范畴来看待。这一理论提出,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争辩,周爱国等[27]从哲学的视角分析,认为: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是整体论和还原论之争。整体论从事物的整体出发,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状态,即:一元训练理论的认识形式;还原论从事物的局部认知,最终回到事物的整体形态,即:二元训练理论的思维模式。两种观点都透视出竞技能力的复杂性问题,竞技能力是由多个组件构成(体能、技能、战能、心理、智能),是将其拆分为具体的单一形式加以认识,还是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竞技能力的呈现,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路径。训练整体论思维,不考虑孤立地子能力的单一性,各子能力受整体规律的统一约束,最终,运动成绩也从人总体上反映出来。训练还原论思维,从各子能力的具体形态出发,对局部加以认识和研究,使各子能力从整体中划分出来,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独立性和操作性,使运动训练活动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洪晓彬等[28]仔细对一元训练理论加以考察,发现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之争,根本就不是哲学问题,更不存在内容与形式的区别,同时,也不构成整体和部分的对立。一元训练理论,目的只是想凸显出专项训练的重要性,而将一般训练的基础性给抹杀,而二元训练理论完全是主观臆断的结果。反倒是一般训练理论更多的考虑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尊重运动员作为人而存在的生物自然规律和生理属性。

2.4 简单与复杂

自然界的构造是由不可逆性、随机性、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因素所组成,而人为的科学过程,是在复杂中寻找简单的对称性、决定性、可逆性、稳定性和有序的基本规律。“一切系统都含有混沌和无序的子系统”[29]。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在运动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有序、稳定和同一的训练手段,会通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差异、不等和无序的状态表现出来。以运动训练作为一个整体,其复杂性外部概观使得内部的线性规律遮蔽了,有序的组织训练其竞技成绩却是无序状态的呈现。王向宏等[30]的耗散结构的运动训练理论;仇乃民等[31]的竞技能力的复杂性,都从训练实践中揭示出复杂性问题。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而对“人”自身问题的探究从生理、心理到社会,都显示出复杂性的系统特征。运动训练中因素交错、变量结织,使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时间和空间、整体和部分、显性与隐性、质与量的关系中生成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训练实践理论。竞技能力中,木通理论、合金理论、积木理论、胶泥理论、复杂素质、非衡结构及其补偿、双子模型和皮球理论等,都充分说明运动训练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实践过程。竞技状态中,克拉克现象、Choking现象、流畅或高峰体验、黑马现象,反映出复杂性出现在运动训练的各个角落。竞技供能中,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3种类型,但在实际运动中肌肉耗能的比例、效率却不一致。运动训练的复杂性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给我们的认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复杂性思维,从混沌中把握有序的规律。从简单中辨识复杂性的模式,从复杂中寻找简单性的规律,这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运动训练本质和现象的思维视角。

3 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展望

对于运动训练的科学探求,我们必须做到内求理性的本质和根源、外探物性的现象和规律,使实践经验的各种感性直观转变成为理性的普遍知识。人身体能力的各项素质,通过训练手段的运用在竞赛中呈现出来。竞技潜能的激发、竞技能力的调遣、竞技状态的呈现、竞技规律的揭示,都需要由训练实践上升为经验的总结、知识的积累、理论的探究和哲学的思辨。对于运动训练的哲学问题,我们还将继续关注,如:存在的本质、现象的理由、概念的解析、定义的基础、科学的范式、思维的形态、运动的精神、训练的维度、实践的经验和竞技的意义等等。由于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本质与现象的鸿沟,一般训练的抽象与专项训练的迟滞,都导致运动训练解释性与描述性研究较多,而开拓性与原创性探索不足等问题。鉴于此,为提高运动训练学科的综合性基础理论,尤其在哲学问题的研究中,有必要做深入的研究。

3.1 运动与训练

运动训练,是运动还是训练?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也是学科研究的基础部分。在思想认识的途径中,这也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这牵涉到经验知识的提升和实践操作的方向。运动是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运动训练中的运动必定指向身体运动,身体局部的运动是生理、生化和医学的研究对象,而身体整体的运动又过多地被训练所关注,因此,运动训练是身体运动与身体训练的统一。运动与训练,在学科中谁更为本原?运动是基础,训练是手段,成绩是目的,身体运动是身体训练的基础。运动训练中,训与练的关系?在教练员的规训和训导下,运动员进行身体练习和锻炼。以上初步提了3个问题,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中,运动与训练的关系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这有助于学科理论基础的奠定、研究方向的明确和实践价值的探明。

3.2 竞争与技艺

竞技体育是运动训练学科发展的动因。竞技中竞争与技艺的问题,体现在本质属性中,决定着竞技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依据。竞争是生物生存的自然法则。技艺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动力量。竞技是竞争的技艺,体现在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使人的身体能力提升,具备征服自然的情感和愿望。竞技中竞赛与表演的问题,这是真与美的问题,牵涉出知识和情感,同时使竞技的社会属性增强。竞赛制造运动成绩的差异性,同时也使运动结果具备不确定性,并产生超越和挑战身体极限的愿望。表演展现出运动的魅力,吸引着目光和人心,人在运动场中体验着激情和呐喊。竞技中技术和艺术的问题,同时也是科学与人文之争。技术追求彻底的解构,依寻着规律剖析出事物的简单性。艺术营造着美感,将竞技当成是文化的盛宴,表现着人行为实践的奥妙。

3.3 时间与空间

时间与空间是哲学中的一组范畴。运动训练也跳不出时间的约束和空间的局限,在时空的状态中,运动训练进行着自身的实践活动。时间和空间体现在运动训练的全过程中,两者总是同时出现,因此,在训练实践过程中也应该统一设计和考虑。时间,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运动训练中分期理论[32]、周期计划、课次安排和竞赛的前、中、后阶段,都是时间因素的体现,训练过程与时间维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空间,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表现为目标事物的概念范围。运动训练中的内容、手段、方法、强度和规则都离不开空间的范畴,训练场地、高原训练和奥运竞赛等都在空间中实现。时间和空间是运动训练赖以存在的基础,竞技能力、竞技状态和竞技成绩都凝结在时空因素的协同模式中,时空观应该融入到运动训练的整体哲学思考中。

3.4 潜在与显在

运动训练是生产和制造运动成绩的劳动。它将人竞技能力的潜能激发和调遣,从而使人所固有的内在力量呈现。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尚未显露出来。“在各种潜能中,有一些是与生俱来的”[33],有些是后天练习的结果。运动训练就是在寻找和探索,人到底能跑多快、跳多高、掷多远、力多大和游多久,人体能的极限负荷,技能的完美程度,心理的承受能力和战术的实施精度,都是运动训练所挖掘的对象,也是人对自身能力提出的问号。显在,已经感受和意识到事物的存在。运动训练是探索和认可人自身能力的过程,从否定、可能到肯定,竞技能力孕生在这种运动过程之中,显现于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的确认。从潜在到显在,是人自身能力的生成过程,其中蕴涵着超越、进取、求新和获胜的精神力量,是生命力的竞争和自信心的彰显。

运动训练并不是单一的实践操作的学问,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融混交叉于其间,因此,对于运动训练的科学审视,我们更应该运用哲学的思维,发现其间隐含的问题。巴门尼德[34]谈到:“思维与存在同一性。”是在告诉我们作为学科存在的运动训练学,必定具备着普遍性、共性和整体性的问题,因此,一般训练理论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共同的学科基础。而同时,赫拉克利特[35]论证:“世界是变动的,无物常存。”又将我们引入事物的特殊性,在变化的世界中不可能存在两种完全一样的东西,因此,专项训练和个案训练成为制造冠军的法宝。两种思维路径都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正、反、合),成为调和这两种思想的有力武器。在运动训练的思维中,我们需要运用哲学辨证法来看待一般与专项、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普遍与特殊等揭示运动训练本质、原则、规律、特征和价值等问题。运动训练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让人在运动中感知身体能力的极值和界限,并以生产成绩的方式证明生命形式的存在。我们需要在运动训练的哲思过程中,感悟人运动的本性,训练人强健的身体,磨砺人坚毅的品行,在获取胜利和荣誉的追求中,证明人存在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刘大庆.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2]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郭可雷. 《运动训练学》若干定义的重新审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12-115.

[4] 田麦久. 关于运动训练原则的辨证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9.

[5] 刘欣然,余晓玲. 竞技本质非“游戏论”――就本质主义立场与军献兄商榷[J]. 体育学刊,2011,18(3):7-13.

[6] 刘欣然,罗林. 竞技本质技艺论――基于本体论的考察[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54-59.

[7] 康德. 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 庞景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60.

[8]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9] 田麦久,熊焰,石岩,等. 论竞技参赛的基本原则[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3):1-10.

[10] 刘大庆,张莉清,周爱国,等. 我国潜优势项目特点及制胜规律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107-114.

[11] 刘建和. 论“实践问题意识”的强化与“学科基本任务”的坚守――关于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理论研究的两点反思[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11):1-5.

[12] 樊晓,段长波. 论运动训练学的逻辑起点与理论体系[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4):100-103.

[13] 李德顺. 价值论[M]. 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 宋继新. 竞技教育学(修订本)[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5] 雷国. 体育审美方略[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16] 章淑慧. 竞技体育伦理基础理论和核心价值观研究[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7] 黑格尔. 小逻辑[M]. 黄昀,常培育,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45.

[18] 康德.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M]. 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7.

[19] 陈小平. 有氧与无氧耐力的动态关系及其对当前我国耐力训练的启示[J]. 体育科学,2010,30(4):63-68.

[20] 荣敦国,吴瑛,张雪飞. PIN结合论对运动训练几个基本问题的看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16-119.

[21] 邓运龙. 运动训练的基本体系及优秀运动员的实践途径(二)[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60-65.

[22] 夏培玲,王.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高原训练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J]. 体育科学,2011,31(4):75-80.

[23] 崔东霞,李钊. 比较与批判:生理学与方法学视野下的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4):72-75.

[24] 万炳军. 运动员“绿色”训练理念――基于技术哲学的人文关怀[J]. 体育科学,2012,32(7):78-84.

[25] 尼尔・破斯曼.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8.

[26] 乔凤杰. 对运动训练的哲学思考――基于古代哲学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的理论分析[J]. 体育学刊,2011,18(2):94-100.

[27] 周爱国,张猛.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辨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106-108.

[28] 洪晓彬,张生康,刘欣然. 一元训练理论若干问题辨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1):116-119.

[29] 普里戈金. 从混沌到有序[M]. 曾庆宏,沈小蜂,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0] 王向宏,曹淼孙.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运动训练特征[J]. 体育学刊,2011,18(5):111-113.

[31] 仇乃民,李少丹. 论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复杂性[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113-116.

[32] 姚颂平.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 体育科学,2012,32(5):3-11.

[33]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M]. 苗力田,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0.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内引外延;协同育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实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11-04

“内引外延”是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起在实施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职业素质养成训练“内容零散,形式单一,与教学、职业、企业脱节”等问题,构建的突出训练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加强体系、机制建设,打破训练和教学、职业、企业之间的“壁垒”,以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发展素质和职业法律素质为基本内容,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以生为本、协同育人”训练理念和“内引外延、文化融合”运行机制的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模式新体系。

一、“内引外延、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构建

(一)探索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机理

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是一个由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习惯不断积淀的过程,按照职业教学理论要求,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与训练体系,让学生接受课程项目(任务)的系统学习和各种训练,在学习训练中增强认知理解,通过体验感悟、反思总结、践行强化与校企文化共同熏陶,促成学生内化养成积极的人格品行,积淀为社会所需的职业素质。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是经过构建职业素质训练体系,通过课程学习获取知识,搭建职业素质训练平台,通过课堂训练、校园训练和顶岗训练,以达到“学训融合、赛训融合和创训融合”的素质训练目的,促使认知心理系统和认知行为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融通,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确立了“以生为本、校企政行协同育人”的训练理念

“以生为本”的训练理念指职业素质训练中,尊重学生的权利与人格,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训练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个性化需要。职业素质训练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这就是校企政行“协同育人”理念的根基所在。

(三)明确了职业素质训练体系目标

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职业素质训练活动,使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法律素养与职业发展能力达到职业岗位素质与行为规范要求。目标分三阶段实施:一年级是培养具有基本职业素质的大学生,二年级是形成全面发展的准职业人,三年级是塑造素质良好的职业人。

(四)把握了职业素质内涵,确定训练体系的基本内容

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是人文精神在职业行为上的彰显。一般来说,职业素质在广义上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适应与交往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等。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在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按照“与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运作策略,江门职院从狭义上,选取了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发展素质、法律素质作为职业素质训练的基本内容。其中,职业心理素质是基础,职业道德素质是重点,职业发展素质是核心,职业法律素质是保障。

(五)构建了训练体系的运行机制

围绕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凸显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文化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根据高职学生职业化成长的育人规律,职业素质训练体系必须在设计思路、内容组织、职业化特点、训练平台、评价和保障机制上进行系统构建。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江门职院逐渐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跟进、三个要素、四个平台、五个保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新体系。(如图2所示)

二、“内引外延、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实践探索

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以“缘于爱、新于融、成于练”为导向,根据学生职业发展与成长成才的规律,江门职院着力构建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2007年至今,经历顶层设计、先试先行和成效推广三个发展阶段(如图3所示),训练体系日趋完善。

(一)贯彻了一条主线

“内引外延”,是指为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化成长,高职院校主动将企业、职场、社会的人才职业素质要求内化为学院人才职业素质培养需求,形成“以生为本”的训练理念和“开放训练、协同训练和全方位训练”的全新体系;以课程为支撑,以校内外实训为路径,将课堂内外训练、竞赛与顶岗实习、校外实践等形式结合起来,打通学校和企业、职场、社会的关节,切实增强职业素质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校企文化结合和协同育人。

(二)落实了两个跟进

“两个跟进”即入学后跟进与顶岗后跟进。学生入学后,江门职院主要通过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教育教学和入学教育活动,建立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档案;学生顶岗后,学校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训练等延伸到企业,与企业配合,按企业职业素质培训要求落实顶岗培训。

(三)确定了三个要素

2008年,学校成立“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中心”,全面负责学院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的实施,如宣传、制定和完善计划、经验推广、进展报道、优秀评选等工作;各教学系部具体负责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企业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与培训。

(四)搭建了四个平台

学院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缘于爱、新于融、成于练”为导向,构建了以课程为支撑,以训练为手段的职业素质训练四大平台。依据职业教育教学论与课程论,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训练课程化,各个平台设计一系列必修和选修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并采用“课程项目(任务)化”,实施教学训练与管理,把职业素质训练具体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职业素质训练主要通过“三个融合”,即学训融合、赛训融合和创训融合,开展课堂训练、校园训练和顶岗训练,形成两两相互作用的、互补共生的立体训练结构(如图4)。其中课堂训练是基础,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素质训练相结合,实现“学训融合”;校园训练是课堂训练的补充,通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竞赛,以竞赛带动素质训练,实现“赛训融合”;顶岗训练是校园训练和课堂训练的延伸,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通过参与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以企业创新实践活动促进素质训练,达到“创训融合”。

(五)落实了五个保障

2008年,学校成立专职机构“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中心”,全面负责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工作,相继出台《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的意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质训练学分认定范围及标准》等。落实了以专任教师、企业培训师、行业企业顾问三结合的职业素质训练师资队伍。设立专项资金,从2010年开始年均拨款18万元,对相关课程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六)建立了评估反馈机制

对课程教学各环节与每一项目训练内容分别设立了监控指标,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专业评估)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调查(校外评价)等进行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健全职业素质训练机制。

三、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的应用成效

(一)全面促进了学生的职业化成长

近七年,学校职业素质训练成效显著,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挑战杯”竞赛中获得部级奖项312人次,省级奖项783人次,市级奖项211人次。

学生心理健康与法律知识知晓率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近三年,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引发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为0,及时发现并成功处理心理危机8人次,转介个案2人次,全部个案均得到妥善处理。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冲突得到了有效缓解,学生在企业顶岗中增强了维权意识。

(二)繁荣了以职业为导向的社团文化

学校85%以上的学生参与了各类社团;90%以上的学生社团聘请行业、企业顾问;每年有5000多人次学生参与以专业社团为主体开展的校园技术节;树立了模拟炒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社团活动品牌。依托集邮协会,学校获得“全国集邮示范校”。2010年,异域舞团街舞培训工作室和启航就业指导中心获江门市创业资金实战运作创业项目。

(三)推进以素质为根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形成了校企“三合作一促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和促进就业)育人特色。学生对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认同度高;根据近四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训练工作评价良好;对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率高。从近三年反馈调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认可度较高。

(四)形成职业素质训练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

项目组成员共公开17篇,其中8篇发表于核心期刊论文,系统总结了职业素质训练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成果,反响较大。公开出版了著作教材7本,都在教学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加强了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建设,并在教学推广中获得了充分应用。2011年,“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建构”项目成为院级教改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模式改革”获得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委托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研究”和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委托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模式改革”顺利结题,并获得优秀等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成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许明.香港全人发展教育与内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对比研究[J].前言,2012,(10).

[2]徐徐.人性化视野下高职素质教育危机审视与发展变革[J].教育与职业,2012,(5).

[3]李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2.

[4]俞立军,朱海岳.“全景式”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1,(17).

[5]沈苏林.体系化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J].江苏高教,2011,(4).

[6]安德志.论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构建[J].河南农业,2011,(4).

[7]张翔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0,(1).

[8]吴光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9]王琦.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实现途径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10]戴亚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11]胡俊文.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缺失与提升途径研究[J].社科纵横,2008,(5).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训练 技能

一、制定目标,明确任务

应当明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教育方法。当采用正常的教学训练模式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时,这也就是教学训练模式力图达到的目标,是整个训练效果的评价标准这一训练不是盲目的、随意的、零星的、可有可无的,而是科学的、规范的、整体的、制度化的。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口号上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而且必须在行动上加以体现—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人正式的课程计划,制定训练、考核标准,确保训练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训练内容,在制定目标的前提下,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任务分析,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分解成若干具体任务并使之序列化,对各项具体训练任务赋予明确的要求。事实上,体育教师的训练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很多,但基本上包括教师上课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有多高的运动竞技水平,主要包括队列队型、徒手操、游戏等根据训练内容,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迫切需要,拟定各自具体可行的训练目标,设计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为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训练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二、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主要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训练的目标及行为价值,提供行为训练的原理或理论说明。要使训练模式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仅仅是教师内心明了还远远不够,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包括了解学习目标和意义,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特殊的知识技能,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鼓舞他们通过训练获得提高的信心;介绍训练模式的方法、教学特点、理论依据及具体步骤;讲解各种技能的特点、目的、类型及应用要点、评价指标等等。由于训练模式可能在一些专门的场所,借助专门设备来实施,故此训练前还有必要组织学生了解有关事项,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训练模式并非要求学生进行盲目的反复训练,在实施训练前作一些理论铺垫工作、讲清动作要求,是十分重要的。相反,那些只有硬性任务要求、一味强化训练而不作合理解释与指导的做法只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导致马虎了事、不求甚解、效果不好。

三、讲解示范与观摩工作

结合理论学习,教师要进行必要技能示范,或提供教学优秀录像带供教师观摩学习,使之获得直观感性认识,通过模仿的样板,将培训目标和要求具体化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在课堂上演示着各种技能动作,他们的教育态度、教学能力与风格、知识面与基本功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提高自身素质、磨练过硬的基本功,力求对学生起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本身的职业技能的榜样示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观摩学习,而且有助于对师范生进行情感熏陶。学生出于对优秀教师的钦佩与向往,往往对自己提高要求并愿意付出努力去磨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情感、技能,是通过外显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可以观察、测量和模仿的.并且,同样是学习技能的练习、实践,有观察和指导与没有观察和指导,仅凭自己去“发现”,效果大不一样。所以,在实际训练前,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教师应该是传播体育文化的大使,从而提升体育在高校中的地位。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从更高层次的角度认识体育。在健身和终身体育的基础上,选择开设一些社会化、传统文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将可能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体现体育的民族特色。在高等学校的普通体育课教学中,应树立以“终身体育,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两条主线,培养学生体育文化意识。同时解决好师资、课程教材教法研究,促进体育改革到一个新局面。

四、促进体育文化对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

体育对造就人的强健体魄,培养人的顽强毅力、拼搏精神,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正确的体育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强化学习动机教育,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力求切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使他们在娱乐中得到教育;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会他们某些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使之终身受益。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欣赏体育比赛,客观的评价体育赛场中发生种种事件,促进全社会对体育文化的认同感。以体育文化学习,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洗礼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陈旧、消极、腐败思想的冲击,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不忘教书育人。在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富裕,体育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最易被现代大学生接受,教师应以体育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文化教育成为大学体育一个不可的部分。体育文化教育作用不仅要体现在课余体育活动中,而且要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体育文化的渗透,促进大学体育向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和未来的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这也是今后高校体育改革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文化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使其在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促进体育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提高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促进大学体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武术训练 创新发展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传统体育训练形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沃土之中不断成长,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武术训练,我们应使之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思想武装头脑,创新发展,才能使得武术精神发扬光大。

一、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的原则

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赋予了传统武术很多新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武术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传统武术训练的原则,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

1.科学性原则

随着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指导武术训练的相关学科理论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如何掌握并熟练运用诸如项群理论,心理训练理论及系统性训练理论全面发展与武术训练形式,就成为了创新武术训练的关键所在。

2.多样性原则

当今社会对武术训练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武术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特点我们要继承,其技术风格也要发展多样性的特点。这就是对武术训练的多样性要求。

3.文化性原则

传统武术是生长在华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的,也就具备了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文化独特性原则是指在传统武术的训练中,对自成体系、理论鲜明的拳种要注重其拳法特点,保持其流派的技术风格和流派的完整性。不同流派的拳种具有不同训练形式,有的注重以形养内,有的强调外形,象形取义。对不同流派风格的传统武术,要尊重其文化特色,遵循其拳理、演练、功法的训练特点,保持其原有风貌。

二、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的模式

针对传统武术,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进行部分的改革。

1.创新武术训练的完整性

武术训练离不开完整性。无论是从简单到复杂还是从初级到高级过程,都要按照基本功法―完整套路―实战应用的过程来进行。武德教育―技术理论学习―修心养性是武术训练的内涵训练实质。它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

2.创新武术训练的独特性

传统武术训练不同于任何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因此我们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全面性和方式方法的独特性,在发展创新武术的过程中,要以传统武术训练的特点为核心,创新独特的训练方式。

3.创新武术训练的发散性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训练项目多元化时期的到来,传统武术的训练目标也在不断地因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变化着。当前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单纯追求武术技击功能已不可能成为人们习武的唯一目的。这样,在传统武术的训练体系下,每一个训练环节中,由于训练目标的不同就会出现训练的侧重,也就表现出不同的训练结果。这就是创新武术训练发散性的表现。

三、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的措施

1.加强传统武术训练的竞技要求

从目前很多的习武者的表现来看,从身体素质到竞赛素质等方面,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一些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体力问题、竞赛战术问题等。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化训练,加强基本身体训练、增加战术训练、提高技术技法的运用技巧等都是必要的。

2.加强对传统武术训练的武德教育

新形势下传统武术的教学与训练应是全方位的,考虑的方面不应仅仅是技法,而更应考虑武德教育。我们要运用全新的传统武术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学员中进行推广,改变传统的方式方法、规范训练标准、培养后备人才、大力开展传统武术的教学训练,重视传统武德教育,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出不息、不淫、不移、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

3.加强对传统武术技术理论的研究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新形势下必须加强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建立传统武术的科学理论体系,来指导传统武术在新形势下的训练实践活动。进行理论研究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先进的科学实验环境,这就需要经济手段的支持和政策杠杆的倾斜。

当代形势和发展现状,决定了传统武术发展创新的走向,我们应充实和完善武术理论体系,梳理清晰武术实践的思路,以期待我们中华武术永葆其博大精深之魅力。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最终还要为实践服务。剖析问题,对比历史,提高对传统武术训练的认识,充实和完善武术理论体系,其目的也是为武术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武术的训练实践,推动武术事业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浩.武术基本功在教学训练中的重要性探究.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儿童少年 早期 专项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一、早期专项化的可行性

“早期专项化”一词,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苏联从事训练工作的学者、专家率先提出来的。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从儿童少年开始,以某一项目为目标而进行的早期训练,它可分为专项训练部分、专项身体素质部分、专项的运动量和强度部分,以及专项所需的心理部分。“早期专项化”这一问题,本来由来已久,但目前仍众说纷纭,褒贬兼有。为此,本综述拟就儿少早期专项化训练问题进行了梳理。

陈正在《儿童少年早期专项化的研究》中,针对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他指出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具有四方面的可行性: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几十年来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了多学科的综合性训练,使儿少早期专项化训练有了科学保证;现代青少年发育成熟年龄与二、三十年前同龄者相比提早了2-3年,从而为儿少早期专项化训练创造了必要条件;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年龄特征,从而也为儿少早期专项化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少年在身体结构上的改善与机能上的发展,比青年和成年人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潜力,这是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的一个有利条件。在《对我国少儿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可行性的探讨》中,徐文娟提出,早期专项化是系统训练的原则;科学训练方法和丰富的运动实践理论,为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提供了身体基础。

总体上来说,前人的一些关于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研究,都各有见解。他们提出了儿童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之所以可行,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选拔优秀人才提供科学基础,也能够更好地为儿少的训练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儿少的训练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营养保障,也能够促进儿少生长发育。总之,儿少早期专项化训练在科学技术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能够更好让儿少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

二、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原则

韩春利、孙晋海《运动员早期训练的运动素质与运动技术初探》中提到:早期的素质与技术训练要全面发展;早期的素质与技术训练要坚持系统训练的指导思想,切忌急于求成;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巩固早期素质与技术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早期训练中要重视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使运动素质与运动技术等同发展。在《对我国少儿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可行性的探讨》中,徐文娟提出关于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有以下原则:突出最优化原则;先量后强度原则;训练手段方法趣味性、游戏性原则。《运用一元训练理论对少年短跑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中,张永胜提出儿少训练:建立适合儿童少年的技术动作模式;重视专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采用适合儿童少年的教学训练方法;要求采用多种多样训练手段。

总之,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不仅要考虑少儿本身的因素,即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还要考虑在儿少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方法,即采用适合儿童少年的训练方法和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同时注意方法和手段的趣味性、最优化;训练的量和强度,要采用先量后强度原则。

三、早期专项化的弊端和误区

黄小平[1]的《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弊端》论述了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弊端,强调了少年儿童过早地开始专项训练,过早地出成绩,过早地、过多地参加各种级别的集训,恰恰不利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研究》中,张玉宝、张玉珍[2]明确出了儿少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误区:早期专项化训练与早期成人化训练;成人运动器材通用于儿童训练;早期专项化训练与早期专一化训练

通过前人的研究,让我明白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要根据儿少生长发育的特点进行训练,否则过早的进行专项化训练,会造成儿少的早衰和伤病,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与早期成人化训练分开,无论是训练方法上,还是运动器材到的使用上等。

四、结论

对于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研究的成果很多,大都是针对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可行性、弊端和误区进行的研究,针对此问题积极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并不多,需要做出努力。通过对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相关文献的梳理,加深了我对此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本人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化此论题,从而指导本人的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黄小平.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弊端[J].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11篇

摘 要 随着人们对我国高校足球教学整体水平提升的日渐重视,如何提高高校足球教学质量成为高校体育界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实施科学高效化训练,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呼声越来越高,组合训练成为当下高校足球训练中不可多得的有效训练方式,高校学生足球竞技水平的提升有赖于组合训练理论与方式的持续更新与优化。本文将对高校足球合作训练的理论进行分析与阐述,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推动足球组合训练效率提升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 高校 足球组合训练 理论与实践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组合训练作为一种连续、多样式、多项目的训练方式,较传统的足球训练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它能基于足球运动的特征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与需求能动地提出各种训练计划,在尽可能提高运动员比赛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众所周知,我国足球事业一度萎靡不振,基于此,高校足球教学只有不断优化足球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才有望打破足球发展的僵局,组合训练法应运而生。

一、高校足球组合训练的相关理论

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足球组合训练应运而生,且方兴未艾。所谓组合训练,就是将多种体育练习手段集合在一起,基于不同足球动作的特征进行系统、规范化的持续练习,不断提高足球训练效果的科学性、全面性与整体性,足球组合训练方法是对传统训练方法的一种优化升级,是对高校足球理论研究的创新与优化,同时也是突破。高校足球组合训练的相关理论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训练理念、训练方式、训练手段。

就训练理念来说,是在人们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思考得出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概念,它不同于实践训练,对实践训练具引导与促进作用,因此,训练者只有对训练过程具有清晰、科学的理性认识才能更好地运用训练理念指导实践训练。训练方法即训练者为达到某种训练目标而采用的具体途径与策略,它是对训练理念与实践的高度总结与概括,训练方法具有帮助学生提升运动技能,完成训练目标,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训练效果的作用。训练手段是指为帮助学生提高其某一项运动技能而采取的可行性强的具体训练,训练手段的合理运动能帮助运动员全面提升各种运动技能,完成训练目标。

二、高校足球组合训练的具体实践

(一)将组合训练理念渗透于足球体能训练

首先,高校足球教师应遵循足球组合体能训练的一般原则,主要是结合球训练、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要协调统一,重视力量训练的基础作用。高校体育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的“球感”,正确处理“结合球”训练与“不结合球”训练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开展足球体能训练。同时,既要保证足球组合体能训练的量,又要将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更要注重对学生力量训练,几手抓,几手都要硬。其次,教师要根据高校足球组合体能训练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与训练步骤。研究表明,球员的耐力、速度和力量是实施组合体能训练的基本因素,因此,教师应基于球员耗能的规律对体能训练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足球体能训练效率。

(二)融组合训练理念于高校足球技术训练

将组合训练理念应用于高校足球技术训练中,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遵循真实情景再现、巧用技术能力和由易到难的训练原则。在高校足球技术训练中,教师应采用两种基本训练方式,简单与复杂,且要注意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简单不断过度到复杂的技能结合训练,加强学生对技巧的学习。营造真实、具体的足球实践战场,遵循运动规律和运动员基本情况,合理运用技术能力,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足球技能的目标。二是在足球组合技能训练中,教师应针对球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传球、射门、对抗等各个项目的训练,要分组进行,不断提升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

(三)巧用组合训练理念指导足球战术训练

将组合训练理念渗透于足球战术训练是高校足球组合训练具体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理论联系实践,巧妙融知识理念于足球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足球战术训练至关重要。所谓足球战术,就是在足球运动与比赛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击败对方而采取的一系列迂回、科学、高效的手段与方法,只有确定了基本的训练战术,才能在足球实践战场上以不变应万变,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运动战术,并根据具体实践不断更新与改正理论战术;二是全面认识与了解足球赛事,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足球比赛战术;三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心理战术上略胜一筹,在战术训练中,学生可以换位思考或进行角色互换,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组合训练理念指导下,足球战术训练将焕发持久生机。

综上所述,为了调高高校足球训练的效率,不断更新组合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将理论科学运用于实践指导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组合训练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方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将组合训练理论渗透于高校足球组合训练中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中,不断推动足球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4JK1814;延安大学校级课题,编号:YDQ2014-22。

参考文献:

[1] 董晓冰.高校足球组合训练的理论与实践[D].湖南大学.2011.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传统形意拳 贵和尚中 文化基本精神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25―03

传统形意拳是以阴阳为母、六合为法、四梢为根、三节为用、五行合一、象形取意等为其主要理论体系,以三体势、五行拳、十二形拳、进退连环拳、杂式捶、鸡形四把、抖大枪、捋麻辫、撕扒等为其主要技法体系,以锻炼内在精、气、神、意、劲为宗旨的内家拳文化体系。因此,长期而系统的形意拳训练,不仅能提高习者的实战技击能力,而且能够内养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培其本而壮其体、实其内而坚其外,达到增大肺活量、疏通经脉、促进新陈代谢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更为重要的是在各种学习、训练等类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中,将其内蕴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文化模式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习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规范着人们现实的生活方式,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表现为一种武术文化精神。

从全息论的视角来审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分支的传统形意拳,必然会因其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内在地整合了儒家、道家、兵家、养生家等的价值因素和文化成分,而内蕴有中华民族文化整体的全息文化基因,即民族文化精神,如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以人为本等。本文的核心就是揭示中国传统形意拳文化“贵和尚中”的基本文化精神,希冀为修习传统形意拳的武术人找到文化精神支柱,同时也为传统武术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贵和尚中”的文化基本精神

“贵和尚中”这一文化思想是历代前贤对自然、社会、思维现象和规律的哲理性认识,是对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和实践的中庸原则的高度概括。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中,这一思想历史凝结在民族文化模式之中,成为维护民族和谐、团结和发展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从儒家经典《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戢们可知,“中”是根本,“中”为体之中、时之中、量之中、度之中,是处理一切事情必须坚持的“执两持中”的用中原则,即在实践中要遵循中道、变通、适中的中庸原则;而“和”是中和的意思,是多样的和谐统一和多元的整体平衡,是在实践中遵循“执中”原则而实现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的理想状态。因此,“贵和尚中”就是在实践中崇尚并坚持中庸原则,来实现整体而和谐的统一、平衡的理想状态,可以讲,“和”是理想、目的,“中”是途经、手段。

然而具体到传统形意拳文化体系,“贵和尚中”作为其理论和技法体系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以中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来指导习者的形意拳技艺修炼过程,即在形意拳功法、套路、对抗以及实战的训练和格斗中,通过中道、变通、适中的中庸式训练与实践,来最终实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的技艺与人生的和谐境界。

2 “贵和”文化精神在形意拳文化体系中的体现

形意拳宗师刘奇兰认为:“形意拳之道无它,不过变化人之气质得其中和而已,从一气而分阴阳,从阴阳而分五行,从五行而还于一气。十二形之理,亦从一气、阴阳、五行变化而生也。”也就是讲,形意拳文化体系的人体观是建立在气一元论的哲学基础之上的,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人是由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精微之气构成的精、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系统,而形意拳的各种技法训练,如三体势、五行拳、十二形等,都是通过易骨、易筋、易髓三个阶段的修炼,来改善习者的精气神的总体状态,提高身心和谐、人与技击招法的统一程度,增强实战技击能力。

2.1 功力训练使身体达到整体协调的中和状态

形意拳从创编之日起,就以刚猛迅捷的劲力闻名于世,这与其重视功力训练是分不开的。而习者功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其根本上是将人体内外上下的各种潜能提高到最高水平,并使其协调一致达到最佳的中和状态、健康状态、内外六合的实战竞技状态。

首先,形意拳通过以三体势为主的桩功,进行调身、调气、调意的静中求动的修炼方式,提高内部各脏腑及其四肢躯干的素质,更重的是提高心意对人之五脏六腑、四肢筋骨、皮肤毛发等的指挥能力,改善身体在心意的指挥下,内外上下各部高度协调,实现心意的攻防指令的能力。正如形意拳宗师李老能在太谷传拳时强调:“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这种心意与内部五脏六腑、外部四肢百骸的整体中和状态,在身心表现为健康状态,在拳表现为刚猛迅捷的劲力,体现为较强的实战技击能力。要想达到上述目标,必须遵循三节合一、四梢警起、内外六合的原则,进行长期而系统的训练,因为这些规则本身就是整体中和思想的具体要求。

具体来讲,如形意拳的三节理论认为,就全身来讲,上肢为上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下节,而这三节又可分为三节,上节之三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中节之三节,胸为梢节,心为中节,丹田为根节;下节之三节,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全身九节,身背五弓。如果三节不明,就会出现“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动辄倾跌。”的现象,因此,形意拳三节合一理论就是全身九节、五弓在心意的指导下达到高度协调的中和状态,发出刚猛迅捷的劲力的具体要求。

又如形意拳四梢理论认为,发为血梢,舌为肉梢,指为筋梢,牙为骨梢,四梢虽为体之梢端,但在攻防实战中爆发劲力时,要警起四梢,即怒发冲冠舌顶颚,牙欲断筋指透骨。显然这种四梢警起是一种全身整体协调的竞技状态的体现,具体来讲就是,在心意的指挥下,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瞬间变化,使体之四梢都谐调一致,服务技击攻防。四梢理论是形意拳的技击劲力的具体要求,但是在平常训练时,应保持似警非警、似松非松的发之于中节的松沉劲,否则,这种大强度、大运动量的发劲训练,会造成过度紧张的积累,有害健康,缩短寿命。

再如形意拳六合理论认为,“内三合有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有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外合一,称之为六合。”六合是形意拳的总体原则,不管是在桩功、套路和对抗训练中,还是在技击实战中,都以此为圭臬。其他如三节合一理论、警起四梢的理论,都是为了实现人体身心内外整体协调的六合竞技能力。

其次,在形意拳的功法训练中,还有各种抖大枪、拓板、捋麻辫、揉球、打砂袋、撞树等辅助训练方法,用来提高头、肩、肘、手、臂、腰、胯、膝、足等身体各部的力量、速度、反应、柔韧等素质,提高功力水平。在这些辅助训练过程中,也必须遵循三节合一、四梢警起、内外六合的原则,这样就能更快、更强地提高习者的身体各项素质,从而提高其实战技击能力。

2.2 套路训练使人与技、人与器械达到高度协调如一的状态

形意拳套路的本质是一系列基本拳法或招法的有机组合,通过套路的训练不仅仅可以提高人体的身体素质,更为重要的可以提高人与技法的类本能的合一,人与器械的整体如一的协调。在进行形意拳的套路训练时,运用各种基本拳法和套路的训练,建立各种实战招法意念,通过千锤百炼的重复训练,使每招每势都达到高度协调而精准的类本能的随意运动,没有任何多余浪费的动作。在这种动中求静的形意拳套路训练过程中,同样要遵循形意拳形神合一、三节合一、四梢警起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实现人与技、人与器械的整体六合的竞技状态。

在套路训练中,首先要进行五行拳、十二形拳、进退连环拳、杂式捶、鸡形四把等单练套路的训练,其次进行对练套路的训练,这样可以为下一步的对抗训练打下坚实的技术招法的基础。

2.3 对抗训练使人达到随感而发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的竞技实战状态

通过功法、套路训练,使人具备一定的功力基础和招法储备,然后就要进行接近于实战的对抗训练。具体的传统形意拳的对抗训练方式有双人对练、单势拆招、定步或活步打桩以及撕扒等,在这些对抗训练中,主要训练运用形意拳招法于实战攻防的能力,在不同的距离间,运用形意拳的各种步法、手法、腿法、肘法、膝法、身法等,将形意拳的各种刚猛迅捷的抖绝劲作用到对方的身体要害。实战技击能力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必须在对抗训练中,既要将十二形动物的进攻特技及其神意内化到自身的攻防技击中,更要揣摩体会形意五行拳中内含的似斧、似闪、似箭、似炮、似弹的神意,培养出心身内外合一、三节合一、四梢警起、整体六合的形神意高度统一的竞技实战能力。随着对抗训练的深入,这种因时因地制宜的攻防实战能力,逐渐达到随感而发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的最佳竞技状态。

综上所述,遵循形意拳形神合一、三节合一、四稍警起、整体六合等形意拳理论的指导,通过长期而系统的功法、套路、对抗训练,能使心身达到整体协调的中和状态,也能使人与技法、人与器械达到高度协调如一的状态,还能使人达到随感而发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的竞技实战状态。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整体中和的“贵和”文化基本精神。

3 “尚中”文化精神在形意拳文化体系中的体现

“尚中”是我国古典哲学中的中庸思想,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已历史地有机地凝结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各分支之中。在形意拳文化体系的周身要领中有追求中正安舒、奇正相生的中道原则,在其实战中也有体现中道思想的守中用中的中线原则,在其训练中有循序渐进、无过不及的适中原则,在其实战中有体现时中思想的因时因地制宜的通变原则,这些都是“尚中”文化基本精神在形意拳文化体系中的体现。

首先,本文中的“中道”是指《中庸》中讲的“中立而不依”,即平常所说的“不偏不倚”,具体在形意拳理论中,是指中正安舒、奇正相生的稳定身势。在技击实战中,下盘稳固的身势是发劲取胜的基础,而这稳如泰山的下盘功夫固然要经过长期而系统的三体势等桩功训练,但也离不开正确的周身要领的指导。形意拳周身要领的具体要求为:虚领顶颈、松肩坠肘、舒指塌腕、含胸拔背、松腹塌腰、敛臀扣膝、脚底平稳等,几乎所有的形意拳技法训练都要遵循这一原则,才能锻炼出前进不栽、退步不仰、左转不偏、右转不斜、中立稳固、不高不低的实战身势。另外,形意拳理论要求,实战身势要似正似斜、看斜似正、奇正相生,这样的实战身势,既有利于反侧趋避,有利于进退攻防,还有利于减小攻击面,便于防守。

其次,用中执中的“中道”思想在形意拳的技击理论中,体现为进中攻中守中的中线原则。如拳经云:“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脚踏中门抢他位,就是神仙也难防。”又云“进步发掌,先占中门,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又云“上打咽喉下撩阴,左右两肋在心中。”又云“肘护内五行,手护外五行。”从这些拳经可以看出,人体中线是形意拳进攻防守的核心部位,一方面,人体重要穴位、要害主要集中在人体中线,人体的重心也在腰腹部中线,进击人体中线既容易破坏对方的平衡,也会给对方造成严重创伤,而守护住自己的中线是保证不被击倒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当中线相对时,击中对方的距离最短,速度最快,受力较大,伤害较重,易于制服对方,因此,形意拳的实战技法基本上是以进攻和防守人体中线为主,体现了用中执中的中道思想。

第三,形意拳具有系统而完善的理论和技法体系,各种技能的提高是以理论的学习和功法、套路、对抗训练为基础的。在形意拳的修炼中,既要遵循技术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的适中原则,在具体训练中,也要遵循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恰当适中的原则。因此,按照“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内家修炼理论,形意拳的训练要进行易骨、易筋、易髓的三步功夫,来循序渐进地改善人的气质和体质,而形意拳的劲力也要进行明劲、暗劲、化劲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劲力修炼,要掌握火候,循序渐进地修炼,不能越级而炼,否则,效果事倍功半,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因此,形意拳的各种技能的训练,必须遵循适中的原则,也正是这种适中的训练理论,体现了“尚中”的文化精神。

第四,重视功力的修炼是形意拳实战的基础,但招法多变的能力也是形意拳实战的重中之重。在形意拳的技法体系中,基本拳法只有五行拳,十二形拳的技法是劈钻崩炮横按照象形取意、整体六合等理论原则的组合变化,而其他形意拳套路也都是以五行拳和十二形拳进一步的组合变化,所以,从形意拳的套路体系就可知,形意拳套路训练不是为练套路而练套路,而是训练一种根据实战需要变招发劲打击对方的能力,即形意拳技法的通变能力。当然这种技法通变能力,是以三节合一、四梢警起、五行合一、整体六合等理论为前提条件的。具体在攻防实战中,这种变招发劲打击对方的通变,一方面,就体现在把身体头、手、肘、肩、胯、膝、脚等作为身体武器进击对方的七拳变化理论,只要有利于进击对方,身体各处都能作为进击对方的武器;另一方面,体现在身体九节五弓调整发劲的方面,通过身体三节起、随、催的节节贯穿的变化,将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整体抖绝劲力作用到对方的要害。总之,不管是形意拳套路训练的目的,还是七拳变化攻防,还是身体三节变化发劲,都体现了时中通变的“尚中”文化思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形意拳文化体系中,按照中庸的实践原则――中道原则、适度原则、时中通变原则――进行形意拳的各种训练和实战,可以使人心身达到整体协调的中和状态,也可以使人与技法、人与器械达到高度协调如一的状态,还可以使人达到随感而发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的竞技实战状态,进而提高习者的功力、技艺、实战技能,达到儒家致中和的和合境界,最终体现出“贵和尚中”的文化基本精神。

参考文献:

[1]来可泓.大学直解・中庸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41,143.

[2]孙禄堂.孙禄堂武学录・拳意述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07.

[13]太谷县志办编,吴殿科主编,程素仁,吴秀峰,刘鹏副主编.形意拳术大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4]曹志清.形意拳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118.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体育训练;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3.011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是指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体育特长的学生,他们为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大学,而选择了体育专业,并进行强化训练的体育活动。体育训练时,如果把握不当或训练方法单调、训练内容枯燥,就会引起学生兴趣乏味,甚至造成身体损伤,而体育训练效果的好坏,主要表现在学生参加训练的动机、训练态度以及对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新的体育训练理念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训练,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如何激发体育训练中学生的积极性呢?本文就如何在体育训练中运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的训练态度提出一些见解与认识(见表一)。

一、保健因素分析

保健因素主要是用来消除队员对训练的不满,但不能激发其训练的积极性,它只起到保持队员心里平衡、维持正常训练的作用。保健因素改善了,可以使队员在一个安定舒适的环境下训练(见表二)。

(一)人际关系

这里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师生关系、队友关系和同学关系等。调查中有48人认为人际关系对他们的训练影响很大。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形成一个和谐、团结的氛围,这对个人水平和训练队凝聚力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而体育高考训练又非常辛苦,很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在繁重的文化学习压力下再去“受苦受累”,即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也能够吃苦耐劳,但父母还是不支持,甚至反对孩子参加体育高考训练。体育高考训练队员中,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不牢固,文化考试成绩差,常常受到文化科教师的“歧视”,往往被划分到差生的行列。而队员们与教练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使队员更加信任教练,对教练员布置的训练任务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教练员也能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良好的队友关系能使队员之间相互了解,从而在平时的训练中相互信任,提高训练的效果。高中是同学之间同甘共苦的三年,良好的同学关系则能让队员们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可以让队员们每天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专业训练中去。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学校重视文化科学习,有的学校以体育为特色,有的学校以艺术为特色。校园文化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即校园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中,学生较为关心的是校园绿化和建筑等;外部环境中,学生很关心学校周边的氛围。从调查中不难看出,校园环境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各项保健因素来说还是比较小的。

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物质层面,学校可从体育设施建设入手;而精神层面则可从举办各种体育知识讲座、举办各种体育竞赛以及跨校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着手。

(三)训练设施

在问卷调查中有86%的队员认为训练设施对他们训练积极性的影响很大,大多数队员们都很关心训练时的场地和器材。训练设施对于体育训练来说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队员们的训练积极性,进而影响到训练效果。如果学校拥有室内训练馆,将完全可以避免雨、雪天气和严寒、酷暑气候给训练带来的不利影响,不至于导致训练中断,打断教练员的训练计划,队员也可以减少感冒、中暑的发生,也不会因为不规律的训练时间而对训练产生倦怠。另外,如果有足够多的训练器材保障,教练员可以安排更丰富的器械训练内容,队员则可以同时进行训练,大大提高训练效率。

有条件的学校应做到特长生的训练场地与训练器材要与普通学生的使用有所区别,对体育特长生实行专用场地和器材的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最好的资源用于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和比赛,这种专人专用的管理办法会激发队员优越感,从而调动队员训练的积极性。

(四)生活条件

学生所关心的生活条件主要是指宿舍和食堂设施。调查中有4人认为生活设施对他们的训练没有影响,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有影响,只是影响程度表现出一些差异。

良好的住宿和饮食条件有利于队员们在艰苦的训练过后有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和饮食环境,及时缓解训练带来的疲劳和损伤,保证下次训练时有充沛的体能。由于训练的原由,体育特长生在平时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方面都会与普通的学生有所差别。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住宿、洗浴、饮食等方面提供专门的服务,那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不会被生活上的各种不方便所牵绊,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平时的训练和测试中去。

应当指出,以上因素只是影响队员训练积极性的外在因素,但不可低估。正如赫茨伯格所说,保健因素是外在激励因素,是保证队员正常训练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二、激励因素分析

激励因素主要是用来满足队员个人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等高层次的需要,是与训练本身、训练内容、训练过程、训练成绩直接发生紧密关系的因素,也是激发队员训练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和本质因素(见表三)。

(一)学生的自我认知体系

学生的自我认知体系在激励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训练目的和动机、对体育高考训练的系统认识等。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清楚自己训练的动机与目的,并把它作为激励自己训练的内因。积极正确的训练动机是学生能够坚持系统训练的内在动因,但也不排除有些队员出于一些错误的训练动机来到体育高考训练队,如厌倦文化课学习、吸引异性同学的注意等,显然这样的队员在训练中投入的精力会明显不足,训练的持续性也不会太长,训练效果也会不好。队员的训练目标反映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实现的重视,很多队员都能认识到自身价值观及人生观的重要性。

(二)教练执教水平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教练执教水平对他们的训练影响很大,这表明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学生对教练的依赖性很大。一般每个年级的体育特长生训练都配备了一到两个专职教练,并制定出详细的长年训练计划,有的学校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体育班,由教练员担任班主任,能更好地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了解,从而更好地从精神层面上激励学生更积极地投入训练。

以教练员为中心的传统训练体系已经跟不上现代体育高考训练的要求。体育特长生参加体育高考的小项比较多,且考试内容和规则常有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练员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与学生积极沟通,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训练和生活上的困扰,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让学生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当中,采用互动式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三)训练内容设置

训练内容设置是指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内容的安排、训练手段与方法的应用,是否符合体育高考训练的规律和要求。学生对训练内容和方式是否喜欢,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训练的积极性,因为训练内容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激励因素。良好的训练内容设置将会形成一个良性的训练体系,队员在这个体系下训练会感到轻松愉快不枯燥,运动水平将大幅提高,做到事半功倍。调查显示,大部分队员都认为训练内容设置对他们的训练影响很大。这表明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说,远远不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忍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各种压力和挑战,进行长时间大负荷的枯燥训练,他们往往需要在训练当中得到其他的乐趣,从而训练热情得以激发,训练态度得以端正,这就要求教练员采用丰富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如训练过程中采用游戏训练法和竞赛训练法,从而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和激情,提高训练效果。

(四)训练成绩的提高

训练本身对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动力,每个学生在训练时都有一个自己的终极目标——体育高考,都希望训练成绩能不断提高,最后在体育高考中考出最理想的成绩,考上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学。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运动成绩有所提高,无疑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以后的训练中去。调查发现所有学生都认为训练成绩的提高对激励自己继续艰苦训练起着积极的作用。

以上分析的是一些影响高中体育专业生训练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结语

本文应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对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积极性的影响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由于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积极性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教练员和队员需要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高队员训练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训练水平,在体育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孙珊珊.中学体育特长生训练特点研究[J].运动,2010(15)200 .

[2] 周妙群.管理心理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88—93

[3] 钟岱珂,郭良如.赫茨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 (11)195.

[4] 周欢,陈志宏等.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在湖南省后备人才管理体制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33)54.

[5] 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体育行政管理;二元训练理论;一元训练理论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2-0009-04

1

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夺取金牌总数第一;田径、三大球等高含金量项目的表现,尽量好一些;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金牌不是评价奥运会的唯一因素,却无疑是主要因素之一;高含金量项目水平对评价体育强国更有重大意义。)历史上曾经百多年饱受屈辱(包括 “东亚病夫”的蔑称)而当前正在崛起中的中华民族,能够在奥运大平台上展示出这样的软实力,对于人民增厚平等和自尊感,以进一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这是百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体育为国立功,此其时矣!能不能做到,就在于能否理顺关系,团结和协调全国的有关力量。作为体育战士,就像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一样,这是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即使需要克服再大一点困难,花尽最后一点精力,也是心甘情愿的。在这样的形势下,能否做到、做好,关键就在于体育行政领导了。

2

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百来年,运动成绩水平有了大幅度进步。促使成绩水平进步的主要原因有二: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训练方法的改进。

运动竞赛的胜负,基本上由投入和训练方法这两大因素决定之。“投入”的对立面,就是“投入不足”;如果不存在“投入不足”,就看谁的训练方法更先进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训练方法决定了运动成绩水平。刘翔的辉煌和中国田径大多数项目的沉闷,首先就在于,各自所采取的训练方法大不相同。在这里可以看到:训练方法的能动性和重要性。

几十年来,中国的体育运动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在体制上,中国主要靠国家行政,西方主要靠社会。在大量的低含金量项目上,中国夺得了国际优势;这主要靠“充分投入”,超越于西方的“投入不足”。在高含金量项目上,西方基本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中国在训练方法上的落后,就暴露出来了。高含金量项目成绩水平的差距,从根本上看,主要是训练方法的差距。新中国建立已近六十年,训练方法的差距,不能继续简单地归结于历史原因,而应该主要地归因于行政管理。

3

国际体坛与中国体坛,在行政管理上存在明显区别:国际体坛的训练工作,理论对于实践,虽然具有影响力,却并无行政约束力。中国体育行政所认定的训练理论,对于训练实践,却具有很大的行政约束力。

国际体坛与中国体坛训练理论的核心内涵:“运动成绩由体能+(加)技术构成”,这是全面化的“二元理论”。“体能与技术是同一本质的不同侧面,两者不能彼此分离”,这是专项化的“一元理论”。不同理论决定了不同的训练方法、特别是训练大方法。

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体坛与中国体坛领导层所认定的训练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二元训练理论”。同时,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开始,在中国民间,还逐渐孕育出系统形态的“一元训练理论”;而国际体坛则尚无。

由于行政管理方式上的不同:国际体坛的训练实践中,存在着进化运动(主要由于教练员对训练工作具有充分的自)。中国体坛的训练实践,则基本上不存在进化运动。

无数事实表明:国际体坛训练实践进化运动的发展走势,是从“二元训练理论”潜在地趋向于“一元训练理论”。而中国体育行政却仍然持“二元训练理论”。这就在相同理论认识的掩盖下,运行着相反的实践动向。不但如此,中国体育行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民间的“一元训练理论”萌芽,还进行了有规模、有声势的“大批判”;这就更加加大了对于训练进化运动的阻断力度,加深了与国际训练实践相反的发展动向。

上述差异,就使中国体坛的训练方法,对国际体坛处于“被迫尾随”的局面。这在高含金量项目上,尤其明显。时间的流逝导致积重难返,以至于不得不采取引进洋教练的办法。由于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认识,而引进的选择和实行也难免认识的影响(如期望被引进者“态度谦虚、便于领导”等等);所以,这种引进,只能缓解、并不能扭转“被迫尾随”的局面。

4

来者不弱,弱者不来。对于奥运赛场来说,胜败可能就在毫厘之间。对于赛场上的中国选手,增强一点就可能获胜,坑害一点就可能落败。(对于小胜、大胜、惜败、惨败……等等结果差别,也存在着类似问题。)

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体坛无数实践事例证明,“二元训练理论”可以坑害选手,“一元训练理论”可以增强选手。(刘翔的扬威全球,中国足球的屡战屡败,就是最鲜明的例证。)对于业外人士,不能苛求辨别这一点;对于体育岗位上的领导,若始终不能辨别这一点,将无以对历史交代。能不能辨别,对备战北京奥运会是现实的重大问题。

5

作为“一元训练理论”的原创者之一,几十年来,我从未停止过一次次向中国体育行政领导进行申述。因为,作为已被打入另类的“一元训练理论”,在体育行政未解除批判态度――在实践者存在害怕沾边的条件下,是不可能获得与“二元训练理论”平起平坐的学术竞争地位的。而人为制造着的这种学术壁垒,对中国体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这些申述,绝大部分杳无回音。少数几次,有好心的领导答复我:交给“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去了。于是我们看到,在创新训练理论与训练实践者之间,横亘着不止一道闸门:体育行政、以及为行政决策服务的“有关部门”。

6

这个有关部门我以为是体育的学术庙堂。它能够促使训练方法进步吗?能够欢迎或至少是容忍新生的“一元训练理论”吗?让我们来看看历史和现实:

第一,在新中国体育史上,从朱建华、崔文华到刘翔……有哪一桩重大成功,是在中国体育学术庙堂的经典精神(“二元训练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有哪一桩不是反映专项化征途上的里程碑――突破“框框”取得的?突破谁的“框框”?不就是“体育学术庙堂”自己的“框框”吗?

第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元训练理论”在中国民间刚刚萌芽的时候,不就是由体育学术庙堂打头,才搞出来这次“大批判”,欲一举浇灭这个“星星之火”的吗?四十多年来,不断地打击压制“一元训练理论”的多少次申述努力的,不仍然是这个学术庙堂吗?

第三,由“二元”走向“一元”,虽然是国际体坛训练实践进化运动半世纪来的发展大趋势。但是,在国际体坛理论界,迄今尚无成形的“一元训练理论”呈现(主流理论仍然是“二元训练理论”)。在这样的学术形势下,中国体育学术庙堂,谁敢为了国家利益而不顾眼前得失,主持正义,揭竿而起,欢迎创新理论呢?更何况其背后,还存在着深刻的学术“范式”问题。

7

科学创新,必然激起是是非非。这是否能由原来的学术权威进行公正的判断呢?

库恩引用大科学家普朗克“悲伤的”话语说:“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并不是靠使它的反对者信服和领悟,还不如说是因为它的反对者终于都死了,而熟悉这个新科学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托马斯.库恩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36页。)库恩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艰巨研究中得出:具体的认识,是与认知思维的“范式”密切联系着的。沉陷在旧“范式”中的、过时的“科学家”,即使已经接触到了新鲜的事实,也不可能认同创新的科学真理。科学创新,首先要突破认知思维的旧有“范式”。

可见,依靠原来的体育学术庙堂权威,来推举创新的训练学理论,这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我国体育学术界的独特问题,而是世界科学界认知运动中的一项普遍规律。

四十多年来,“一元训练理论”得到无数的、显著的实践事实的证实和支持,却不能获得我国体育学术庙堂的认可,这正好证明了库恩的结论。同时说明,“一元”、“二元”两种训练理论,并非简单的、浅显的认识区别;在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范式”鸿沟,它们是不可通约的。

体育行政对于训练理论的重大论争,需要从“范式”演进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对待。对于创新理论,不能漠不关心,不能下意识地拒斥,更不应该简单地交给学术庙堂包办,而应该敏锐地尊重训练实践的判别。科学真理是必须依靠实践、而不是依靠原来的学术权威来进行识别判断的。只有实践,才是最公正、并负有最高判断责任的法官。实践标准,这是进步的动力。这就需要给予创新和实践相互间,结识、结合、互动的自由和方便;需要给予、而不是扼杀有关的条件和机会。

8

压制创新、特别是封闭实践者对于创新思想的可能接触机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严重失误之一;允许、欢迎并鼓励理论和知识的创新,藉以尝试解决实践难题,这正是现代文明的伟大内涵之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精神状态,需要改进和改革。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传统的古国(考古新发现又前推了几千年)。这是同它的优秀的民族精神状态分不开的。中国儒家,主张仁爱、教化、威权、宽容、自强、贡献社会,在这样的精神主导下,历史地成就起伟大的民族。但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状态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唯上、唯书”,讲究大一统,就是一个突出表现。创制,被规范为“上面”的事情。这就严重地抑止了创造性、特别是中下层的创造性;严重削弱了核心竞争力。

《论语》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认识民众也是知识和智慧的创造性源泉,缺乏民主思想。这与“唯上智与下愚不易”是一致的。久而久之,这就不仅是“认知”问题,也是“秩序”(面子、排场)、甚至是“政治秩序”的问题了。结合着对“内圣外王”的讲求,不但是创造性,甚至连知识,也似乎变成统治者和上层的专利了。并认为:若民间搞起创造性,就有“僭越”的嫌疑。若允许、鼓励创新争论,就会予人以“乱糟糟”的印象,予人以社会不稳的危险印象。

这与所有权问题是一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物质财富都归属于最高统治者。他可任意地予取予求(没收),而民众和臣下的财富,均须仰赖于最高统治者的恩惠,是不具有法律保障的。郑和下西洋,秉承的完全是皇帝的意旨;这与哥伦布的自主创新,并且同国王签订有规定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其后果也就完全不同了。

在欧洲中世纪,也存在过与中国传统相似的问题。所以,哥白尼等科学家,正是由于其发现、发明、创新,遭受了残酷的惩罚。然而,经过政治和社会变革,西方的这类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经过文艺复兴等文化运动,群众思想也已基本解放。这就进入了现代社会: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蒸汽机到电算机,风起云涌;从《国富论》到《资本论》,都可以自由出版流行。这就出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空前涌现的历史时代。作为下层职员的亚当•斯密,可以被英国首相尊奉为先生;革命导师马克思,可以被西方社会评价为千年知识分子的首席。

在我国,面临任何难题,群众总是盼望圣人和救世主的出现,而不是解放自己的创新精神去解决。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是,其制造业内容,却主要是仿制和组装型制造,而并非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制造。其要害,就在这里。

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一个伟大的召唤。这既是重大的经济改革和建设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改革和建设问题。陈云同志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15字箴言的核心,就是要改革民族的精神状态,使普通人也能够焕发出自由的精神,进行独立的思考。

9

训练工作由认知、操作、反馈观察三个环节构成。反馈观察就是再认知,三环节实际是两因素。

历史上,训练工作表现出经历训练、经验训练、科研训练三种状态:“经历训练”就是第二次照着第一次重复,徒弟照着师傅重复。“经验训练”就是重复中有改进,而并非简单的重复;它的持续运行,就会演化成训练方法的进化运动。“科研训练”就不是谈重复,而是按科研规律,进行训练工作的认知和操作;这就有可能实现训练方法的改革和跨越。三种状态的区别,是由认知状态的不同所决定的。

从大面上看去:国际的训练工作,主要处于“经验训练”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所称道的“二元训练理论”缺乏科学性,从而缺乏由理论认识指导训练革新的机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其训练理论不具有行政约束力,允许实践中存在进化运动,这就可以在经验中进步(不顾与其所称道的训练理论是否相背)。我国的训练工作,主要处于“经历训练”状态。其所以如此,主要由于在行政干预下,“二元训练理论”具有极强的行政约束力。

然而,同时我国民间,还存在“科研训练”的星星之火。例如,六十年代的南京体院体操班;又如,崔文华、刘翔等训练工作之辉煌成功。这些训练,与“一元训练理论”是符合的,与“二元训练理论”是抵触的。在民间一隅逐步系统发展的“一元训练理论”,是我国的一项独特优势。若把它贯注到大面训练的“认知”环节中去,有可能将“经历训练”改革为“科研训练”。这就可以争取到更多一点的“增强”,更少一点的“坑害”。对于备战北京奥运会来说,这是不容忽视的。

当前我国训练方法发展的关键,在于坚决贯彻“政业分开”,解除对训练创新的束缚。这就是:行政管理尊重创新和教练员自,取消阻碍创新的行政干预。例如,训练工作是否需要由行政来规定方针?如果说需要,这只能是目标性质的方针,这就是“身体健康”和“更快、更高、更强”这样一类。而不能制订限定着训练方法,却反把目标蒙蔽的“方针”。训练工作属于复杂巨系统,它十分需要多环控制,使各个环节均具备自主的灵活控制能力。如若全国统一限定(规定)训练方法,就把单环控制强加给训练工作,使方法凌驾于目标之上;除非聪明的教练员在“下有对策”掩护下进行自主调节,就必然会导致落后和失败。

10

近现代的各种机具装备,迅速地发展着“工作能力”:像“万吨水压机”,突出表现了某种单一的“能力”;像“无人驾驶作战飞机”,突出表现了复杂的“智能型能力”。这个“智能型能力”是以机具内部的智能化为前提。

运动训练所发展的“体力”,由于是由人体所发出的,其本质都属于“智能型能力”。不仅是对外反应,而且同时是内部调整改善。不光篮球、足球等项,表现出非常复杂的“智能型能力”,即使是赛跑、举重等项,所比赛的也都是复杂的“智能型能力”:刘翔比赛能力的“智能型”,十分明显;王军霞之被称为“东方神鹿”,崔文华之被称为“笑面虎”,从群众的称谓中,也均透露出其能力的智能性质。即使是人体一条腿的蹬伸,均需要生理、生化和组织结构等等层面的无数种因素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复杂配合。竞赛中胜出的能力,就反映了这种配合的更高的巧妙性;训练,就在于如何智能地提高这个巧妙性。这就需要多种多样的知识和智慧(特别是科学前沿知识和哲学智慧)之富集、综合、研究。“三从一大”单一强调对于训练耐受性的无节制的蛮拼,排斥多侧面、多层次知识和智慧的选取、富集、运作,这是非常不符合人体特性的。堵塞、排斥多种相宜措施,促使整体向低智能型偏转,阻碍运动能力的可能发展高度。退一万步说,“三从一大”即使作为可供选择的训练方法的一种,其选择,也只能由单个教练员自己作出,而不能由行政、特别是总局这样的国家一级的体育行政来规定。以免排斥了创新所必需的每个教练员的自,从而消失了灵活性、智慧性等等。

11

科学创新的推行和流行,要求创新思想和实践者相互间,自由方便的:结识、结合、互动的可能和机会。这就需要方便地跳越原学术权威,而不是支持原学术权威构筑更坚固的闸门。如果创新观点任由原学术权威给予封杀,那么,出现活跃的创新局面是不可能的。过去半个世纪里,我国体育行政所主导的训练工作的凝滞状态,就已经充分地给予了证明。

我对备战奥运会的具体训练情况缺少了解。但是,仅仅从媒体报道的无心透露中,就可以看到,众多的国家队仍存在由于“二元训练理论”而自我坑害的情况。如果能从“一元训练理论”给予改革,将会有效、有力、现实地提高各自的成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国家利益就是召唤,不容许以自谦来回避。为此我写了:《迎北京奥运训练方法紧急献策》,力求说清楚两种理论在具体训练方法上的不同表现,急切地盼望能够到达各位教练员的手上,以供自由选择,提供结识、结合、甚至互动的机会。该文虽蒙《体育与科学》杂志刊载,但是,我担心刊物的印数有限,而训练实践群体又缺乏阅读风气,相互间本缺联系。若非体育行政有意搭桥,这个《献策》根本无法及时地、广泛地到达训练实践群体的手上。机缘尽失,“供自由选择”就无从谈起。同时,也无从消除害怕沾边情绪。若能由国家体育总局作为参考观点予以印发,表明体育行政对于“双百方针”的醒觉,对于学术创新的态度转变,表达出对创新尝试的鼓励和支持。不仅对这件事情有益,还会有效地激发训练实践群体和科研队伍的广阔的创新积极性。

12

行政管理还需要负责任地抓好宏观调控,注意解决宏观调控缺失的有关问题。例如:

1、鉴于体育总局对训练理论和训练方法的信息,非常闭塞梗阻,影响工作。谨建议总局设立关于训练理论和实践的信息网站,包括信息流通、历史信息、信息分析等分支,为领导了解情况以及与多方面的沟通服务。

2、孙海平教练突出的创造性成功经验,不仅需要从训练方法的角度,而且非常需要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给予总结和推广。梁松利等自由教练,训练出了世界水平的成绩,这也是超越干预,发挥教练员自的成果,显现出训练进化运动的可喜迹象;同时,也显现出市场经济的某些特点。这些,都需要及时、深入地总结,以改善宏观管理。

3、“一元训练理论”强调“运动训练全周期”,重视前期(童少年时期)的正确培育;“二元训练理论”则无视之。

《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7期朱步冲报道:1月28日,21岁的埃塞俄比亚女运动员特鲁纳什•迪巴巴以14′27″42的成绩,打破室内5000米世界纪录,轻松夺得波士顿室内田径邀请赛冠军,其姐姐获得亚军。其另一位姐妹则获得2006年全国3000米铜牌。她们的家乡比库齐,诞生了包括“男子5000米和万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凯内尼萨•贝克勒等众多高手”。这是地处海拔3000米的一座小镇,交通闭塞,10年前才开始用上电,年人均收入不到100美元(迪巴巴现在年收入达100万美元)。迪巴巴从14岁开始训练,现在,比库齐至少有200名青少年进行田径训练,其中接受纽约一家运动基金会帮助的有25人。从报道中可以看出,作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的埃塞俄比亚,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田径运动当之无愧的霸主”,是和先进的“前期培育”,并得到国际帮助分不开的。这种成功经验(训练的、就业的、经济的),值得从宏观管理的角度予以吸取。

显然,比库齐的田径开发,注入的人员和资金都非常有限。具有比库齐相似条件的地点,在我国并不稀缺。如果利用派遣志愿者、或特选工作人员的方法,去进行开发,并不困难。(若从本地培养教练员,则更易坚持。)问题在于,体育行政在管理环节中,是否给予关注,并且是长期的(非短期的、或时断时续的)给予关注。

我国的各个运动项目,均需要重视落实“从娃娃抓起”的精神,在“前期培育”的正确性这一点上,展开与强大对手的竞争。为此,需有重点地建设好各自的、必要的“前期培育”基地,以引导群众性童少年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并有力地促进全民健身事业。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15篇

议论文写作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既是个重点,又是个难点。建立一个既符合教学规律而又切实可行的训练序列,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初步探索到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由浅显到深奥”的训练序列,实践的效果较好。下面略作论述,以求教于各位同行。一、讲究序列,提高效率。

学生对作文规律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遵循着由局部到全局,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循环往复的认识规律。根据这个认识规律以及“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中学议论文写作也完全可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由浅显到深奥”的序列进行训练。

(一)“由局部到整体”是内容范围逐步扩大的训练序列。

所谓“局部训练”,从内容来看,是单项训练;从篇章来看,是片断作文。如多角度立论、论点的表述、论据的选择等环节的训练。而所谓“整体训练”,则是一种综合性的写作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对议论文写作从题目的拟定、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以及合理安排篇章结构的全方位的作文训练。

1.局部训练

局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突破议论文写作中的单个环节。在训练中,要注意诱导学生,使他们通过这一训练能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还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结合他们的思维特点,真正地使学生掌握并熟悉这一环节。比如在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多角度立论时,首先应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对整则材料作全面的思维聚焦。其次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尽量开拓思路,扣住材料的本质意义进行多角度立论。最后指导学生揭示出材料的社会价值,作为最佳的立论角度。

例:下面一则材料,可从哪些角度立论?

一位顾客在一家商店闲逛。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兴奋的火花。本来不想买东西的她,立刻喊来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标价牌上偏偏少了一个零!这显然是制作标牌的工作人员粗心大意所致。

售货小姐看了标牌有错误,不敢作主,便请来股长,股长了解缘由和真相后也婉言回绝。顾客毫不让步,连部门经理出面斡旋都不为所动。最后总经理出场了。总经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当场定夺:按标价卖!而且送货上门,免费调音,直到满意为止。

提示:要写好多角度的材料作文,关键是选准最佳角度。这则材料若从顾客角度考虑,可有以下几项立论:“机遇属于敏锐的人”(A);“成功需要据理力争”(B);“如此便宜不该占”(C)。若从制作标牌工作人员的角度,可立论为“粗心大意危害大”(D)。若从总经理的角度,可立论为“错误也是机遇”(E)——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一个商店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那位总经理将错就错,极其巧妙地为自己商店树立起良好的恪守信誉的形象,给人的启示是极为深刻的。显然,上述五个角度以(E)最佳,(C)项次之,(A)、(B)分别只扣了第一段和第二段材料,(D)项过于肤浅平俗。

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论应准确、新颖、有意的原则便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能逐渐熟练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一个好的论点需要有准确可靠、充分典型的材料证明。所以,紧接着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论据的训练。选择论据,又涉及到材料的引述、对材料的分析等环节。如果这些环节突破了,论点的表述也就水到渠成并顺理成章了。同时,为下一步的整体训练打下了基础。

2.整体训练

“整体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它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整地合情合理地表达某种观点的写作训练。这种训练的基础应是局部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目前许多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大多重视整体训练,而轻视或忽视局部训练。依笔者愚见,中学议论文写作训练,还是按“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为好。其实“整体训练”和“局部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体训练”中不断发现作文的缺陷,从而又不断地进行有重点的局部强化训练,相互推进,达到提高整体写作水平的能力。

由“局部到整体”的序列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范围积极进行辩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二)“从浅显到深奥”,是内容不断深化的训练序列。

由于“内容”通常指文章表达的宗旨(观点、中心、主题)和所使用的材料,因此“深化训练”实质就是针对前一作的浅显的宗旨、简单的材料,更换成后一作的较深奥的宗旨、较复杂的材料,然后训练。如此进展不断,就形成内容深度上的训练序列。

策动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序列训练就在于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教师布置一些较难的题目(或材料),那么,必然会使学生陷入无米可炊又不能不炊的尴尬之中。因此,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教师应布置一些内容浅显而学生熟悉的题目进行训练,逐渐加深。

在培养学生掌握给材料议论文写作技能时,我是按照培养“评述说理─引申说理─辩证说理”的能力进行序列训练的,此训练体现文章内容上“由浅显到深奥”的训练序列。

1.评述说理

评述说理,就是根据材料提供某一件事、某一个生活现象、某一种思想言论或某个故事等,联系现实生活讲明道理。评述说理的能力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从议论对象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2.引申说理

引申说理,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思维能力,是评述说理的进一步深化。它把笔锋指向社会实际,使文章内容扩展,中心突出,涵义加深。引申说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是联想和想象。

3.辩证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