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视频教学论文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魏玉芬滕颖莉工作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根据既定的培训目标和内容,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带教老师由年资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担任,采取基础理论讲解、现场操作示范、观看手术录像及自制操作视频等方式进行培训,完成阶段性的培训目标后,由科内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成绩合格后便可独立顶岗。基础理论与技能熟悉手术室工作环境,包括各区域功能流程和各类物资存放区域;学习我院制定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手册,掌握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加强无菌观念,培养慎独意识。仪器设备的操作带教老师根据仪器设备操作说明及实际操作经验制作P盯,包括基本工作原理、各部件名称及功能、简单故障的排除等内容,先使新护士对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手术使用过程中再重点予以详细的讲解,手术结束后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由新护士反复进行操作练习,以便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促使其能尽快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手术的护理配合为了能更加直观地将所培训内容一一授予新护士,根据我院的实际工作流程,我们自行录制了教学视频,动态地展示由病人进人到手术室到手术结束后离开手术室所有的工作内容。手术前准备强调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保障。内容包括:术前病人的访视,包括对病人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中注意的一些问题等,以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更好地配合完成手术;根据不同专业类别的手术准备所需的常规物品和特殊物品;备齐手术所需器械并灭菌;检查各类仪器设备是否功能完好,正确摆放控制脚踏的位置。手术中配合手术开始前带教老师有针对性的播放手术录像,详细地讲解每一个手术步骤,包括每一个手术步骤所用到的器械、物品,手术中的配合要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处理术中并发症时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各类仪器设备管线的正确连接,使之对手术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直观的认识。手术后处理手术间的终末处理,整理各类物品,垃圾分类放置;手术资料的整理与登录;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与保养,按照器械清洗流程规范要求,先用流水清洗,多酶清洗液浸泡,大量流水漂洗以去除多酶,去离子水终末漂洗后吹干保存。

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组成的科内考核小组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给予评价与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操作技能考核时进行录像,考核完毕后由考核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回放录像对被考核人的不规范操作予以指正,并重新进行讲解与示范,直到完全理解与掌握为止。

通过利用理论知识和录像资料相结合的带教方式,使得新护士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也使带教工作更加规范,同时也提高了带教业务骨干自身业务素质与水平。针对培训过程中新护士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堵住疏漏,防止其演变成护理差错,既解决了问题,也完善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随着我院医疗工作水平的不断向前推进,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培训出专业知识强、工作水平高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以利于医护间良好的沟通与默契的合作,给病人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质量,也利于各类精密仪器设备和器械的管理,确保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编写教材:护理部组织本院教学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本科教材《基础护理学》第5版,编写理论授课教材,并制作成PPT,讲解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概念、目的、流程、要点、注意事项、技术规范、服务规范等,培养护士良好的慎独修养,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4]。(2)制作视频:护理部组织近年来在市县级护理操作竞赛获奖的优秀护士,按照新修订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演示;邀请专业人士录制操作视频;拍摄地点根据情况选在示教室或病房,患者以真人模拟为主,个别操作选用模型(如心肺复苏、大量不保留灌肠、女患者留置导尿);视频录制好以后,进行后期剪辑,制作成规范化操作视频。护理部将授课课件及操作视频分享在本院内网上,供全院护士下载学习。(3)集中培训:护理部每月组织低年资护士统一集中培训,采取PTT理论授课—观看操作视频—现场示教、讲解—提问、释疑—实地练习的方式,将护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4)临床训练:每个科室安排带教组长对本科室低年资护士进行技术指导,护士互相扮演患者和护士角色,通过亲身感受来相互评价操作中存在的不足,有些护士采取反馈式视频录制方式[5],来寻找发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提高了年轻护士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方法每月底由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及示教老师进行操作考核,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80分为合格;考核中采用现场观看、提问、终末质量评价等方法对护士进行考核,每名护士操作结束后均对其优缺点给予点评、指导;考核不合格的护士给予一定时间练习后进行补考。考核结束后,护理部对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通报全院,以利及时改进。护士个人考核成绩参与科室绩效考核和年度评优,科室操作平均分计入季度在职培训考核结果及年度评优。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2014年1~12月,本院共培训基础护理操作12项,考核2012~2013年新入职护士134人,共1608人次,不合格补考29人次,合格率为98.20%(1579/1608),与2013年操作考核成绩比较(2013年参加全部12项操作考核护士为121人,共1452人次),除肌内注射外,其余11项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护理教学培训模式更系统、规范、科学本院传统护理操作培训模式为培训教师现场进行操作示范,因为参培人员较多,往往会看不清楚,听不清楚,记不清楚,需要分批培训讲解,但分批培训又存在每次讲解内容有所差异,参培人员得到的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在培训现场,也有部分护士自发用手机拍摄视频,但有时会过于关注取景、角度、采光等因素而分散精力[6],没有关注老师的示教和讲解,培训效果欠佳。现本院统一操作流程、统一示教、统一拍摄,采用PPT理论授课与视频教学结合的培训方法,不仅更加系统、直观、形象、生动,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而且参培人员集中授课,能保证护士得到相同的知识信息,使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向系统、规范、科学的新护理培训模式转变[7]。

3.2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培训效果明显传统培训方式,护士的学习主要靠在现场用眼看,用手记,如果没看清记清就会和教师讲解的内容出现偏差,一旦有疑惑或争议,不能及时与教学教师沟通,不能掌握正确知识。新的培训模式实行后,护理部将理论授课PPT及操作视频分享在本院内网上,每个护士都能观看、下载,对一些重点、难点可以反复观看、揣摩,还可下载在手机上,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学习时间更加自主、灵活;护理部还建立了微信群,护士有疑问时可以第一时间与教师进行网上答疑、交流,学习效果更好。在2014年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合格率为98.20%,除皮内注射技术外,其余11项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较2013年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带教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修订操作流程和标准时发现,随着医学科技的日新月异,很多新材料、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书本上的内容明显滞后于现在的临床的工作[8],如一次性用物的应用、操作环境的评估、规范的洗手、垃圾分类等。教学实践中,护理部和带教教师共同参与操作流程和标准的修订,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改进,紧贴临床,应用新材料,简化流程,大大提高了带教教师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及创新意识;通过在全院的讲课、示教、与护士的互动答疑,带教教师的授课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提升,体现了自我价值。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音视频交流;传统二语课堂教学;二语习得

1 研究目的

本文试图研究传统的第二语言一对一授课课堂的语言交流与通过skype软件进行的语言交流的差异,从中发现这两种交流方式对学习者习得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并讨论两者的利与弊。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两种二语交际的描述、解释与比较,探讨语音视频交际的可推广性。

为此本文设立了如下三个具体的研究问题:

教师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提问频率与改错是否存在差异?

学习者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主动提问频率是否存在差异?

学习者对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的评价是否存在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参加者

本研究的参加者包括八名2013年春季在北京美国各大学联合汉语中心(associated colleges in china, acc)留学的美国大学习者。acc成立十余年以来,以其高强度、高标准的课程设置以及只说中文的语言誓约(language pledge)而著称。同时为了实现高度个人化的教学,acc每天设置一堂50分钟到80分钟的一对一课程,称为“单班课”。在单班课课堂上,学习者有大量的机会与教师展开讨论,进行互动。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大部分( 87.5%)为20与21岁,(平均年龄=20.7, sd = 0.5463);均以英文为母语。75%的学习者在来中国留学之前接受过一至两年的大学程度中文正规教育。可以说,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具有非常相似的背景。

2.2 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录像、录音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所有录像、录音收集数据的工作在2013年2月完成。参加者填写调查问卷的时间没有限制,大致在十分钟之内填写完毕。

2.3 研究材料

单班课录像材料与语音视频交际录音材料

单班课的录像资料来源于学习者与任课教师的真实课堂录像,教师与学习者的讨论内容均按照当天的授课进度严格执行。当天下午,同一个学习者与同一位任课教师利用skype语音视频软件进行30分钟的讨论与互动,讨论的主话题与当天上午单班课的相同。从这些录像与录音材料中,我们得到了如下变量:

1 教师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行为变量:

a.教师提问频率 the frequency of teacher’s questions.

b.教师改错频率 the frequency of teacher’s corrections.

2.学习者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主动提问频率 the frequency of student’s initial questions.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请学习者就他们所经历的单班课与语音视频课在如下方面分别给予评价:

1.听力理解

2.自我表达

3.师生互动

4.教师改错

此外,学习者被要求用文字形式回答他们更喜欢哪种授课方式,同时给出理由。

3 研究发现

研究问题1:教师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提问频率与改错频率是否存在差异?

本研究对教师提问频率与教师改错频率变量实现配对样本t-test后获得结果如下(见表一、表二):

如表一、表二所示,两组的t-test结果差异不显著(sig. of t >α 值0.05),此外该两组变量的置信区间包含零数值。由此得出结论,教师无论在单班课上或是语音视频教学中的教学提问频率与改错频率无显著差异。

研究问题二:学习者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主动提问频率是否存在差异?

本研究对学习者主动提问频率变量实现配对样本t-test后获得结果如下(见表三、表四)

如表三、表四所示,该组的t-test结果差异不显著(sig. of t >α 值0.05),此外该组变量的置信区间包含零数值。由此得出结论

,学习者无论在单班课上或是语音视频教学中的主动提问频率无显著差异。

研究问题三:学习者对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的评价是否存在差异?

本研究对学习者给予的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的评价实现四对配对样本t-test后获得结果如下(见表五、表六)

如表五、表六所示,第一组及第三组的t-test结果差异显著(sig. of t <α 值0.05),此外该两组变量的置信区间不包含零数值。由此得出结论,学习者对单班课与语音视频课堂上的听力理解、师生互动评价的差异显著,而对自我表达与教师改错的评价差异不显著。

4 讨论与结语

以上三个研究问题的数据分析显示,教师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授课时,他们的提问频率与改错频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同一位教师保持了相似的教学与交际行为,并未因为语音视频这种远程的交流环境而减少自己对学习者的提问数量或者改错的次数。学习者的主动提问频率在这两种课堂中的差异也不显著,并不因为缺少了面对面的真实交际环境而不愿意主动向老师提问。

在比较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授课时,学习者对语音视频交际过程中的听力理解与师生互动的评价均低于单班课(分别下降了1.6250与1.8750);而对自我表达与教师改错的评价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这说明在学习者看来,单班课在第二语言输入与互动上较语音视频授课更胜一筹,但是在自我表达与接受纠错方面,学习者并未感到明显的不同。

由此可见,虽然所有的学习者都声称他们更喜欢传统的面对面的一对一交流方式,然而本研究的数据显示教师的提问频率与纠错频率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授课时并无显著的差异,学习者的主动提问频率也保持了一致性。此外,学习者自我感知中的表达和对教师纠错的反应也无显著差别。因此,在面对面交流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语音视频授课不失为一种理想的二语交际手段,也可以成为对传统的二语课堂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brown, d. (2001).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new york: longman.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目前,在讲授隧道工程的相关内容时,主要采用幻灯片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此模式是“教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形式[3],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静态方法讲授动态内容,缺乏动态性幻灯片加板书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法,不能呈现动态的模拟。如果采用此方法对隧道工程的某些章节进行讲解,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隧道施工方法这一章时,由于隧道的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程序性较强,学生在该课之前未进行过任何与隧道工程相关的实习,若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建立隧道工程施工的相关概念。

2.采用单一性教学方法,缺乏生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定教材,再依据教材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然后进行教学活动,即单一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方式[4]。此教法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将教师的意愿强加于学生,而学生不一定适应教师的备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应该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5],例如,在隧道工程围岩压力这一章中,围岩压力根据其形成机理,可将其划分为形变围岩压力、松动围岩压力、膨胀围岩压力和冲击围岩压力。若简单地按照教案讲授围岩压力的分类,会从这几种围岩压力形成机理的角度来阐述,但是这种讲授方法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以单一的课堂当做唯一的教学场所,缺乏灵活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在固定场所和固定时间从事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比重较大(图1)。当然,可以通过现场实习的方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但是,对于隧道工程的教学,一般情况下,在讲授课程之前,学生未进行任何相关的实习,感性认识处于起步阶段。

二、视频教学模式的优势

视频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直观性、动态性、生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课堂上,若采用文字或简单的图示来阐述复杂的问题,会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此时,若将视频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会使学生从复杂的问题解脱出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复合式衬砌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知识点。笔者将复合式衬砌做成Flas,将外衬、土工布、防水层、内衬分不同的施作时间先后展示在动画之中,然后结合现场拍摄的视频,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复合式衬砌的概念。

2.枯燥问题生动化专业课的讲授容易陷入枯燥无味的境地,如何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呢?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讲,改变教学方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专业课教学的发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视频教学模式作为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延伸,可以把专业课的课程打造得生动有趣。例如,在讲授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这一章节时,若简单地参照教案,难免会显得枯燥。笔者在讲授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利用课间十分钟播放了武汉过江隧道和南京过江隧道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了盾构机的基本构造和盾构机的工作原理,既学到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晦涩问题直观化“隧道工程”这门专业课程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而且某些知识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若不借助视频手段将知识点直观化,很难将问题讲述清楚。例如,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断面面积,钻爆法隧道开挖方法可分为分部开挖法和全断面开挖法,分部开挖法又分为导洞开挖法和台阶开挖法[6]。笔者将每种施工方法做成Flas,然后经过加工将语音讲解添加至视频之中,通过动画展示,将复杂晦涩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知识。需要说明的是,两种方法互不冲突,视频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延续,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两种方法要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视频教学模式在隧道工程课堂中的实践

视频教学模式现已成为我校隧道工程教学的一个有力手段,形成了以“电子幻灯片+板书+视频”为手段的教学体系。

1.隧道工程教学模式的演化过程隧道工程教学模式从构思到成熟大致经历了如图6所示的演化过程。

2.教学内容和视频结合点的获取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结合视频教学方法,部分教学内容无法通过视频来展示,因此,教师在熟练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需找到教学内容和视频的结合点(图7)。然后将结合点通过视频或Flas的形式展示出来。

3.视频和动画的制作与加工视频和动画的制作与加工是耗费人力、物力最多的一个环节,制作和加工的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视频的质量。视频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网络下载和现场拍摄。例如,本门课程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视频来自于网络,隧道施工方法来自于现场拍摄(图8)。Flas的制作需要教师精心策划和精通Flash软件,将隧道相关理论和方法转化为动画的形式。例如,该课程通过Flas展示了复合式衬砌的概念。后期的加工主要包括画面剪辑、字幕和配音的匹配。

4.视频和动画的展示将制作和加工完成了的视频和Flas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视频和Flas的展示需结合电子幻灯片和板书,不能盲目地实施,视频教学模式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视频和动画展示的同时,教师对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5.视频和动画的共享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为了使视频教学得以延续,将视频和Flas上传至我校的“求索学堂”,学生可以在课外下载视频资源进行反复地学习,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结束语及建议

尽管视频教学模式对于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视频教学时间不宜过长课堂教学还是应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视频教学模式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使用,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视频教学不宜占用课堂教学太多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视频教学时间过长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视频教学应与课堂讲解结合起来在课堂中简单地播放视频是视频教学的原始模式,这种做法会使学生误认为视频仅是娱乐课堂的手段,教师应将视频教学与课堂讲解结合起来,并与教学内容同步展开,把学生的焦点放在讲授内容上来,真正发挥视频教学的优势。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作为形体训练的一种,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全身镜进行观察,以增加自我反馈。然而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微格教学方式对体育动作技能进行训练的效果也很好。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2]。

传统的微格训练主要采用较专业的摄录设备,对训练过程进行录像和重放。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上了手机,或利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占整体网民比例的85.8%[3]。据预测,在未来四年内,全球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将达到10亿。而带摄像头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利用手机拍摄微视频对舍宾形体训练进行微格教学成为可能。在对学生进行的移动学习的调查结果中,82%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在多种学习方式中,54%的学生认为基于微视频的学习效果更好[4]。

微视频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管是著名的可汗学院,还是翻转课堂,微视频都得到广泛的利用。据说在利用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实施一年后,某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幅度提高。165名新生中,只有19%的英语不及格,而原来一直在50%以上;数学课上也看到了类似的结果,不及格率从44%降至13% [5]。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某高校29名大一至大四的舍宾形体雕塑训练学员进行研究。选取学员年龄介乎于18~24岁之间,分成四组进行微格教学训练。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对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的相关资料内容进行全面搜集:

①对权威性舍宾形体雕塑训练文献进行查阅;

②对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查阅;

③对微格教学相关文献进行查阅。

2)测试研究。为检验训练效果,研究过程中,相关人员根据学员的状况对学员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基于手机微视频的舍宾形体雕塑微格训练,训练前对选取的29名舍宾俱乐部学员进行身体测量,测量内容主要包括体重、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等。上述测量内容可以有效展现人员的形体美效果,具有实际研究意义。完成上述测量后,对选取的29例资料进行记录,将基本数据记录到数据库中。训练完成后,相关人员要对学员再次进行身体测量,要将测试的数据准确记录录入数据库。使用身体形态测试方法及相应软件对选取学员的身体形态指数进行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统一记录和处理,以研究利用手机微视频进行微格训练的效果。

2 实践过程

确定舍宾形体雕塑训练内容 结合舍宾文献和微格教学文献,对舍宾形体雕塑训练测试研究内容进行细化。分析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目标及手机拍摄要点。本次研究在减脂塑型的基础上对心肺功能、肌肉耐力、肌肉弹性进行训练,针对人体肌肉进行锻炼。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形体语言训练和形体雕塑训练两大部分,由专业训练人员针对女性身体特点,对女子形体雕塑进行完善。

微格训练步骤

1)学习相关知识。学员参加训练之前,大部分不知道微格教学,少部分大三学生已参加过相关课程的微格教学训练。因此,在实施微格训练之前,组织学员学习有关微格教学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同时对舍宾形体雕塑的主要训练内容和目标进行学习。

2)确定训练目标及手机视频拍摄要点。微格教学一般用于师范技能模拟训练,一般在实施模拟教学之前应学习微格教学相关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然后按照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进行实施。其中,如何定“格”相当重要,即如何划分各类教学技能并确定训练目标。同样,在进行舍宾微格训练之前,如何对舍宾训练内容进行划分,遵循微格训练之“小步子”原则也非常重要。在充分认识了舍宾形体雕塑的训练内容和目标之后,将舍宾形体雕塑训练过程细分为轻体动作、步调、站姿、坐姿、卧姿、表情等的训练。之后根据训练要点,指导学员在利用手机拍摄微视频时应该重点拍摄部位及要求、注意事项。

3)观摩示范。学员在了解了微格教学及舍宾训练主要内容目标之后,通过现有教学视频,重点观摩舍宾形体雕塑训练中轻体动作、步调、站姿、坐姿、卧姿、表情等的训练。观摩示范之后,相关人员针对29例学员的身体素质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身体美感状况对学员进行舍宾形体雕塑训练内容设定,对每个学员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

4)微格训练。在明确了训练目标之后,学员根据细化情况分别进行形体训练。训练内容主要为轻体动作、步调、站姿、坐姿、卧姿、表情等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同组人员利用手机进行视频拍摄。

①走姿辅导结合训练。走姿辅导结合训练主要指在训练的过程中对学员的姿态进行调节,保证走姿优雅度及美观效果。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对学员的步伐进行指导练习,通过变换步、交叉步、十字步、足尖步等辅助联系动作,对学员的柔韧效果进行强化,可以提高学员的身体柔韧度,对学员的肌肉进行锻炼。

②站姿辅助结合训练。站姿是表现形体动作美感的关键。该动作具有非常广泛的派生效果,可以派生成走、跑、跳等动作,是其他姿态的基础。站立的过程中学员要保证腰背成一条直线,身体拔直,挺胸收腹,膝盖并拢,两腿夹紧,这样既可以加大对腿部体脂的锻炼力度,还可以对全身肌肉进行塑形改善。要对学员的重心进行训练控制,提高学员的平衡能力,这对锻炼身体曲线与形体动作美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垫上动作练习。垫上动作练习主要是在垫子上进行的坐姿练习、卧姿练习等,这种练习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人体对关节的压力,减少对关节造成的损伤。通过垫上动作练习,可以增强组织脂肪的协调性,突出身体的曲线美,是实现形体动作美的重要操作。

④舞蹈训练及塑身训练。在本次进行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对舞蹈训练进行优化。针对29例人员的具体身体柔软度和身体曲线状况进行舞蹈训练,指导学员进行摆臂、环绕初步训练,波浪配合、舞蹈组合集体训练,腰部柔韧性、胸部韧性塑形训练。在优雅或激情的音乐下带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员对舞蹈学习的感知效果,提高综合训练的质量。

5)评价反馈。微格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强烈的自我反馈,因此训练拍摄之后的视频重放是微格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训练结束后,及时组织学员观看视频回放,并由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点评。由于手机小巧方便,使得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及时通过手机拍摄的视频进行重放,以检验是否掌握了所训练的动作要领或形体要求,同时由指导教师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针对学员的不足之处,指导教师进一步对其需改进的动作进行示范,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提高。

6)修改完善。评价反馈结束后,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学员调整动作,再次实践。在掌握了某一单项动作技能之后,再进行下一动作的训练、拍摄、反馈、调整。待各项细分动作基本掌握后,再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动作技能训练,以达到整体掌握的目的。

3 结果与分析

体重反映了人体的发育程度和综合营养现状,本次研究中学员原始体重指标达到(58.16±8.90)kg。数据结果显示:参与训练的29例学员原始指标中,身体综合脂肪量较高且多积累于胸、腰、臀、大腿等部位,整体脂肪分布较不均匀,人员身体形态美感较为低下;三个月时,学员身体形态指标开始好于训练前,此时期学员的脂肪出现变化,各部分指标主体呈现下降趋势;六个月后,学员平均体重达到(52.15±6.13)kg、胸围(87.79±5.70)cm、腰围(65.26±6.81)cm、臀围(87.14±5.68)cm、大腿围(51.51±3.64)cm、小腿围(32.58±2.77)cm,平均体重下降6 kg左右。具体结果见表1。

4 总结

舍宾训练通过强化站、走、坐、卧等过程中柔韧性和平衡性状况,对人体各部分、各器官形体美观效果进行优化和提升,可以有效改善体脂、体重、腰围、臀围。在训练的过程中借助手机的视频拍摄功能,按照微格教学理念,通过细分训练动作目标,经过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及手机视频拍摄要点、观摩示范、训练实践、评价反馈、修改完善等步骤,可以有效提高训练的质量,丰富了舍宾形体雕塑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舍宾[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14.htm.

[2]微格教学[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9943.htm.

[3]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5-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中物理课要激发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教学中,在学习中感受客观存在的物理规律和人类智慧。利用微视频丰富新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电功率”时,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电能表指示灯的闪烁,首先关闭所有开关,然后逐个打开用电器,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程度就会不同。用微视频的方式,将家中所有用电器断电,然后只打开一个用电器,比如电冰箱,记录电能表指示灯的闪烁情况。再录一段视频,仅打开台灯,记录指示灯的闪烁情况。通过让学生对比这两段视频中指示灯的闪烁情况,然后再引入电功率这一概念,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快被激发起来。

2.突出教学重难点。初中物理教学要解决好“突出重难点”这一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和认知目标。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常用生动的事例去启发学生,为学生演示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加深记忆。微视频展示的信息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视、听结合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记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比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时,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观看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跳跃动作和气球放气时的现象,视频可以是搞笑形式的,但一定要是真事事实。通过搞笑形式的视频,能激发学生学习这一概念的动力,使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力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什么是力的反作用力等等。

3.将抽象转变为具体。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常常感到难学,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物理内容过于抽象,物理教师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慢慢分析、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立抽象事物的物理模型,然后再具体化抽象模型,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知识的重点与窍门,扫除认知过程中的障碍。

4.增加物理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学生上课的总课时,但教学内容和知识信息却是很多的,这两者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物理课的教学效率,就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有些实验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将其录制成微视频,在课堂上短时间内播放完。比如:在学习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在做无规则运动时,用扩散现象来说明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可以将一个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与装有空气的瓶子进行对接,用拍摄工具记录变化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微视频播放。在播放时,可以用鼠标快进快退来观察前后变化情况,既节约了时间,也能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变化,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5.丰富课外教学活动。物理现象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周围,物理教师要经常提醒和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利用好身边的物品,自己主动做实验,主动研究物理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参与性和能动性。比如:如何让学生制作简单的电路。可以让学生用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一根电线,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向学生讲解电池的正负极,灯泡的电阻以及发电原理等。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和活力。构建微视频教学资源应遵循的原则。初中物理教师在利用微视频构建教学资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内容的分布要坚持合理性原则,播放环境要坚持简洁性的原则,微视频教学资源应注重与学习者进行交流互动。

二、结语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视频;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32-02

慕课为“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创造了平台与氛围,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学视频的制作进行研究,从技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对其制作规范做出探讨,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慕课平台的教学有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视频制作的技术规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是借助慕课平台进行教学的一类课程,制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视频需要遵循慕课视频的技术规范,主要包括视频时长、音频质量、画面摄制和视频编码等内容,这些技术规范主要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视频以清晰、可视性强、适于网络播放的形式呈现。

视频时长规范:相对于传统的在线课程,慕课的教学视频是基于知识点的微视频,每个微视频的时长一般在5~15分钟。其依据在于,慕课是一种网络在线教育形式,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当教学视频时长超过15分钟之后,学习者的注意力会急剧下降,加之微视频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碎片化时间普遍增多以及移动设备普及的趋势。因此,制作成5~15分钟长度的微视频,更加符合网络时代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学的特点,既有助于学习者注意力的有效集中,也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并且易于掌握学习步调。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直以来,校本研修被看做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更是职前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加快自身成长、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是以教学视频案例为载体,通过视频标识工具来完成的。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在现行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省时省力,是职前教师非常受欢迎的校本研修模式。

【关键词】 视频标识技术;职前教师;教学视频案例;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7—0056—04

一、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

内涵、目标和意义

所谓校本研修,“研”是指教学研究,“修”是指教师进修。校本研修主要是指以学校为基本的各种教研、学习和进修活动,是校本教研的拓展与延伸,是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1]。

职前教师是指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毕业生,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就是职前教师以学校为基础从事的各项教研学习活动,其目的一方面是完善职前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加快自身成长、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职前教师必须重视并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开展校本研修。职前教师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对国家未来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很有必要,也有其实际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基于视频标识技术也就是以视频案例为载体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这种模式也符合当今学校的现实条件,且不论是在本地环境下还是在远程环境下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节省时间。从目前来看,笔者认为这是当今比较受欢迎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模式。

二、视频标识技术和教学视频案例介绍

所谓标识,一般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材料时做出标记,把相关信息增加到已有的材料上,这种行为能引起阅读者对标识内容的深度思考,从而促进有效学习和自我反思的发生。在传统的教与学环境中,学习者会在教科书和讲义上做笔记来帮助深度理解文本资源,如突出强调某些词与句、基于上下文进行组织总结、画概念图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传统标识行为。 视频标识是指用户在观看视频获取信息时,伴随的对视频片段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评论发言等一系列操作行为。笔者所指的视频标识区别于传统的视频点播技术的评论方式。传统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评论是针对整个视频而言,用户在观摩整个视频后,对视频的一种整体评论。这里的视频标识技术采用的是片段注释,即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随时对视频片段进行标识,可以自主选择一定时间片段的视频进行标识。视频标识技术以视频案例为载体,依托视频标识系统软件来完成。

教学视频案例的定义有多种,笔者选择比较符合本文实际的定义,即教学视频案例是以教学观摩、教学研究为目的, 以视频为主要形式, 全程记录某一真实教学活动, 并利用网页技术制作的集成了教学案例各类材料( 主要包括文本、图片及视频材料) 的超媒体教学案例[2]。从这一定义也可以看出,教学视频案例不再是简单的课堂录像,而是案例设计、教学研究、课堂互动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就是以这样的教学视频案例为基本载体,依托视频标识系统所提供的技术原理,实现对职前教师教学研修的目的。

三、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的必要性

(一)职前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1.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校本研修

教学设计是一名职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能力对于一名职前教师来说更加重要,它是职前教师获得教师资格必备的能力。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师范院校也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等类似的相关课程,但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课程仅仅提倡技能培养,而忽视或者淡化了对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3]。怎样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最为直接和容易实施的一种方法就是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可以让职前教师以学校为基础开展各种实习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一些高校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预设一些助研助教的岗位,提供给职前教师进行训练培养,让他们自主设计教学,自主开展教学研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2. 职前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提升要求校本研修

具备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并不能有效说明职前教师能够从容地胜任课堂教学。我们一直强调传统课堂的教学基本功,似乎在信息时代下忽略了这一概念,其实并没有忽略,反而信息时代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要求更高[4]。信息时代下不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这些来看,信息时代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比传统课堂要求还要高很多,因此也对职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职前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可以通过校本研修来实现。基于学校的教学实习可以让职前教师充分体验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情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

3. 职前教师实现自我完善、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要求校本研修

职前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完善。成为合格的教师后,在职业生涯中还要有自己的规划,即迈进专家型教师的行列。在这种变化的征程中,职前教师必须尽早规划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职前教师自身能力的完善、专业化的发展同样要求校本研修,并贯穿于职前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综合素质永远保持前列。

(二)当今技术发展所引起的教学变革的要求

当今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教育教学变革,同时也引起了校本研修方式的变化。传统课堂研修方式一般是观摩讨论和文本案例分析,观摩讨论不便于记录,而且教学的过程转瞬即逝,中间夹杂的师生的情感交互都无从体现,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传统的文本案例虽然内容丰富具体,但是无法掺入教学情境,显得枯燥,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5]。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作为一种再现事物全过程的良好手段已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频案例能够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既包含文本案例的一些特性,又掺入了教学情境,显得更加逼真。笔者开发的视频标识系统还能够对视频案例进行片段标识,实时再现教学过程。这一切都说明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具有其他研修不可比拟的优势。

四、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可行性分析

(一)职前教师的积极性

职前教师的积极性是顺利进行校本研修的先决条件。职前教师怀着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梦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同时传统的校本研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感到厌倦,对新型技术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方式充满了好奇,他们自身的内驱力会让其积极投身到教研中去,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职前教师的积极性还体现在可以调动集体的力量来促进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职前教师的校本研修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集体的力量。在一般学校中,职前教师可以利用的人员主要包括职前教师本身、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技术人员。他们的分工主要体现在表1中。

表1 职前教师校本研修队伍人员分工

[人员分类\&职前教师\&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技术人员\&主要任务\&试讲课堂,提供原始素材,自身学习训练\&案例评价、引导、分析、推广、应用等\&提供技术支持,如获取教学视频\&]

(二)技术上的可实施性

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校本研修平台即视频标识系统的开发。

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设计案例,根据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将体现教学核心价值的典型案例有机地植入到教学设计中去;二是由职前教师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并指定一些学生和教研专家听课,技术人员全程拍摄录制教学视频,这是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环节。

视频标识系统的开发目前已基本完成,核心是实现对教学视频的片段标识。系统含有大量的教学视频案例,并拥有按视频形式和案例形式组织分类、标识的搜索查询功能、标识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等功能。视频标识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和教学视频案例库效果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三)设备资源的可靠性

利用视频标识技术来进行校本研修需要设备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服务器、计算机、大容量的存储硬盘,大量的视频资源存储在服务器的硬盘上,客户端通过访问存储在数据库的视频地址来读取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访问的速度。技术在发展,这些硬件在教育方面应用越来越普及,性能越来越可靠。软件方面核心是视频标识系统,可以说硬件和软件的可靠使用有效保证了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顺利进行。

(四)经济上的可支撑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电子产品的性能,批量生产后价格越来越便宜,这对于学校购买各种设备不再是天方夜谭。另外国家鼓励支持信息化教学,鼓励教师利用新设备新思维新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投入也在加大,可以说经济已不再成为教学研究的拦路虎了。

五、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方式

(一)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

职前教师通过观摩已经录制好的教学视频案例来加强学习和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注意到的细节在视频上却能看得一清二楚,通过观摩自身的教学视频,职前教师能有效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优势之处加以强化发扬,对不足之处加以反思并促进改进,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方式可通过图3来表示。

图3 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方式

(二)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

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的经验,他们对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策略的理解都有其独到之处,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能够将经验策略总结与教学视频案例相结合起来给予职前教师最有效的指导[6]。这种指导具有的重要意义是: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给予恰到好处的评论,评论之后再给出实质性的建议。这样的研修方式无疑大大提升职前教师成长的速度。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的研修方式可以用下面的四部曲来进行,如图4所示。

图4 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方式

(三)学科同行讨论交流

与自行观摩反思研修和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相比,学科同行讨论交流研修方式来得更加直接。学科同行对教学的熟悉程度应该更加深刻,他们通过对比能够很快发现教学上和技能上的缺点,从而能够很直接地点出要害,这对于职前教师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召集同行进行访谈座谈,针对某一教学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邮箱、QQ、MSN、微博等多种方式互动,这种校本研修方式也是很多职前教师优先考虑的。

(四)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

前三种方式均是基于观摩方面的研修,虽然也是利用视频技术,但更多的采用的是视频标识系统中教学案例库的功能,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的研修方式则是深入到教学视频内部去剖析职前教师的教学。

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就是学生根据教学视频,任意选取时间段对视频进行标记,标记的时候给出自己的一些注释评论,提交以后即保存在数据库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任意地对每个视频的任意片段进行标记。当所有学生对一个视频全部标识完毕后,职前教师可以搜索到该视频的全部注释,这样就能够全面具体地掌握学生对视频片段的评论与看法,找到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进而对自己的教学情况作出反思。这种来自学生标识的研修方式无疑也是职前教师所需要的,因为教学的最终效果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来自学生标识的方式更贴近一线课堂,更具有参考价值。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研修方式的情况如图5所示、职前教师查看学生标识信息如图6所示。

图5 视频标识

图6 职前教师搜索视频标识列表

六、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分析了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证了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几种方式。这些方式为职前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给了良好的途径。视频标识系统为研修提供了大量规范可操作的教学视频案例资源库,基于视频标识技术下的校本研修为职前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再深造、再培训和再完善的平台。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的指导、同行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标识为职前教师自身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舞台,它必将对职前教师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牛冬梅. 深入开展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

[2] 谯小兵. 对教学视频案例定义的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5).

[3] 张豪锋,王娟. 基于概念图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J]. 理论探讨,2008,(4).

[4] 孙众. 职前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能力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1,(7).

[5] 齐振国,荆永君. 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J]. 中国电化教育,2011,(2).

[6] 齐振国. 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学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9,(6):85-88.

[7] 吴郑红. 教学视频的语义标注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1,(4).

[8] 周勇. 校本研修现状观察与视频案例研究探索[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6).

收稿日期: 2013-02-25

作者简介:王会霞,硕士,副教授,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438000)。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微视频;教学资源;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1-0074-03

随着网络视频课、微课程、MOOCs、数字图书馆等微视频应用的推广和普及,教学微视频资源库在教学及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学微视频资源库整合了数字化的视频资源,对资源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更好地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教学微视频资源库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工具性、教学性等特点,具备资源管理和学习平台的作用。

教学微视频资源库的建设需求

教学微视频作为一种多媒体资源,具有视觉信息数据量大、检索难度大,教学中累积的数量会不断增加,使用时需要进行信息互动等操作的特点,因而对微视频资源的管理和使用都需要有较为完善的功能设计。

教学微视频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①资源管理,对微视频的上传、归类、标签添加等进行管理;②资源存储,教学微视频资源数量多,所占存储空间大,需要合理地安排存储空间和选择高效的存储策略;③用户管理,实现不同用户在资源库中的权限管理,以及用户个人空间的管理;④资源检索,利用数据库检索技术对微视频实现关键词、标签、关键帧等智能化检索;⑤资源播放,通过视频播放服务进行解码、播放,并能适应不同终端的播放需求;⑥用户交互,用户可以对微视频资源添加标记、评论等功能,系统可以根据资源使用数据的分析结果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和通知,用户还可以通过资源库平台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教学微视频资源库的设计

1.教学微视频资源库的系统组成

教学微视频资源库采用B/S方式实现,主要由视频服务器、存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管理平台、浏览器等五大部分组成(如图1)。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登录资源管理平台对微视频资源进行使用和操作。视频服务、存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主要由系统管理员完成。资源管理平台通过Web服务的方式工作,可实现对资源的管理和用户交互等功能。

2.教学微视频资源库的功能设计

教学微视频资源库的主要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视频上传功能设计:视频上传主要通过Web服务界面进行操作,视频文件存放在专用的视频存储服务器上,对应视频的基本信息数据、用户信息资料、交互信息等则存放在系统数据库中。基于教学互动的需求,除了提供视频文件上传方式外,为了便于教师或学习者之间进行及时互动,还提供了在浏览器中通过调用使用者终端的音、视频设备进行实时视频录制或屏幕录制的方式创建微视频并上传。

用户空间功能设计:用户登录后,可根据系统分配的权限在资源库平台进行相关的操作。平台通过对资源使用情况的分析,为用户推送如相关视频、可能感兴趣的视频、有更新的视频、上次浏览进度等协助用户使用的信息。用户个人空间还可以进行如我的上传、视频收藏、用户参与记录等个性化使用管理功能。

微视频资源标准化功能设计:用户上传的微视频在来源、内容、格式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为使微视频资源库中的资源标准化,在平台内各不同界面上实现统一调用,需要对视频资源进行标准化操作。首先,对视频资源进行基本信息录入的标准化,如标题、作者、适用学科等信息采用统一格式录入;其次,对视频标签标准化,如视频内容关键词、内容关键帧、时间注释、评论内容等进行格式上的统一;再次,对视频及附加资源格式化,用户上传的微视频如符合格式要求则直接存储到服务器,不符合要求的微视频则通过视频服务器进行格式化,统一转换为H.264编码、MP4格式的文件,将视频设置为高清或流畅两种不通码流的文件,供不同网络终端使用,附加的课件、图片、文档等也按照相应的格式要求进行统一并存储。

资源检索功能设计: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视频文件名进行检索,还可以通过视频相关内容进行检索,如视频的评论、时间长度、内容关键词、内容关键帧图片等。

资源使用数据分析功能设计:微视频被使用之后,数据库中将自动记录使用的情况,如点播次数、播放时长、评论数量、点播用户类型等,这些数据统计可作为微视频使用的参考。例如,在资源库首页可提供不同科目的点播排行、评论排行等,在用户界面可以进行微视频的推荐、更新提醒等信息的推送,还可以将微视频资源的使用情况形成报表,为资源库的管维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交互界面管理功能设计:对微视频资源库所有的操作都在浏览器中进行,因此涉及的页面数量众多,为了便于管理,可以参照CMS的管理方式,利用界面管理模块对资源库界面、用户界面、管理界面、播放界面等页面进行管理,可对资源库各模块进行页面布局调整、内容增删、表单功能调整等修改操作。

交互功能设计:交互功能设计主要考虑到教学微视频资源库中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包括视频上传者与视频浏览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在视频播放界面,设计有视频标签添加、视频评论、视频打点(按时间定位的评论)、视频评分等互动功能,方便视频浏览者在浏览时对视频进行讨论、提问,视频标签的添加还可使视频的检索更为方便;视频上传者或教师还可以在播放界面添加类似信息,或在资源管理界面进行统一回复、评分、微视频解答、附加信息整理等互动操作。

教学微视频资源库的技术实现

教学微视频资源库采用B/S架构,用户只需使用浏览器即可登录进行访问操作,可减少对不同终端的使用限制。教学微视频资源库是利用CMS和Moodle进行二次开发的,Moodle本身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用户管理、视频资源管理及交互功能,在此基础上再开发,周期和难度可以缩短和降低。一般需要部署三台服务器:Web服务部分采用Linux+PHP+MySQL环境构建,资源管理的数据库可以存放在该服务器上;视频转换及视频服务采用单独架设的流媒体服务器,存储部分可采用数据中心提供的云存储服务;在微视频数据及浏览量较少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普通的存储服务器。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课程;教学;视频教学法

相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而言,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同时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学习及生活状态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同时在生活方面也与高中阶段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因此,在高校的课程教学当中,就应该针对高校培养目标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变化,科学、合理和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教学,以使他们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理论,并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当前,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仍以讲授为主,如果不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则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实现。而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科学和合理地使用视频教学法,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能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学习知识理论,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此外,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充分,学习的知识理论就越容易被理解和巩固,从而越有立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视频教学法,不仅能增进师生互动及教学的双向交流,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科学、合理和有效地使用视频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视频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高等教育阶段,学校更注重的是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方面,高校为培养大学生而开设的课程数量较多,所涉及知识理论的领域比较宽泛,知识和信息量较大,每个学期大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和内容也较多。另一方面,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状况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在思想方面,大学生日趋独立、自主,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体系;在学习方面,从高中时代的被动接受型的学习,逐渐变成了自主型的学习阶段,正如俄国教育学家乌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因此大学生对某课程的兴趣爱好就变得尤为重要;生活方面,由于大学生活相对轻松和自由,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又相对容易养成思想懒散、学习懒惰的行为和习惯,这又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高校更注重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大学生自身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变化,视频教学法可为高校课程教学有效地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作为提升高校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视频教学法也有其自身的众多优势。

(一)视频教学法能让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论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大学生对高校课程知识理论的消化和吸收

相关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用声光同步,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记忆的比例可高达65%,因此合理的应用视频教学法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此外,高校课程中的知识理论大多数比较抽象,教师单采用讲授、板书等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阐述,大学生不太容易识记所学知识理论,从而影响他们对知识理论的消化和吸收。而视频教学是由声音和图像相结合而成的动态系统,它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和具体,与起其它教学手段相比,它在相同的时间单元内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从而大幅度提升大学生对高校课程知识理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二)视频教学法能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高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是客体。教师以讲授为主,其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所提出的问题等可能都是教师事先备好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寻找到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再通过创设多种相关情景,从而可激发出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此外,多媒体视频在高校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还可以生动、直观地呈现课堂教学内容。因此,视频教学法可以使大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使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趣味性,从而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有利于高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视频教学法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科学和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运用视频教学法除了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充实课堂内容,让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把大学生从只注重识记知识理论结论的传统学习方法,引向注重探究问题所需要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从而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因此,通过视频教学法,在激发大学生兴趣、爱好,提搞他们求学、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前提下,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而在增强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通过引导大学生发散性地去思考问题,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逐渐培养出大学生的科学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二、视频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视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众多优势,但不科学、合理和有效地运用,则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效果,更无法有效地实现高校对大学生的教学和培养目标。因此,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运用视频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视频教学法进行的时间不能太长,太长不利于学生记忆,且容易使他们产生视觉和听觉疲劳,以致教学效果大减

在高校课程教学中,一般教学型视频播放15分钟后,学生就会开始出现交头接耳、注意力分散等现象。检查视频播放的效果发现,学生对视频播放前15分钟的内容印象较深刻,掌握也比较牢固。因此,课堂教学中播放视频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以10分钟左右为宜,最长也不要超过15分钟。此外,高校课程的课时也有限,而多媒体视频一般容量都较大,如不合理运用,则容易挤占课堂时间,课堂上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必然会影响大学生对视频内容的消化和吸收,教学效果反而下降,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视频教学的运用时间,不能过多地使用视频,更不能用视频来取代教师授课。

(二)视频内容应紧扣课程教学内容和主题,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在高校课程教学中,教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其目的不外乎是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尽管教师可剪切编辑各种影视材料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但视频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是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视频资料要紧贴所讲授课程的内容和主题,且最好能有所延伸。此外,即使是类似的视频教学资料,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果视频内容与教学内容和主题不符,就会干扰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思维,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选取视频材料的时候,既要注重视频的可视性和生动性,也更要注意选取紧扣教学内容、主题和目标的素材,最好能在使用视频资料前进行一定的剪辑,突出重点和难点,以实现教学目标。

(三)在运用视频教学法时,应根据具体需要恰当使用其播放方式。课堂上播放视频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放映—讲授”式,即先播放视频再讲授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该方式通过先播放视频导入课程,然后通过设计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教师再对课堂教学的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进行阐述和点评,其侧重点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思考。

2、“讲授—放映”式,即先讲授再播放视频的方式。该方式先由教师讲解教学内容,让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能有一个基本的理解,然后通过视频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经教师分析和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再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目的是弥补学生思维的不完整性。

3、“穿插”式,即边讲授边播放视频式。该方式的侧重点是协调视频播放与讲授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观看有所指向、思维有所定向,从而达到视思相结合的目的。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及侧重点,灵活运用以上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一、问题的提出

视频案例教学是对案例教学的一种延展,本文所说的视频案例指的是课堂视频案例,是在课堂实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基于一定的教学设计理论,借助先进的设备、编辑技术,将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教师的反思、专家的评价等进行整合而制作出来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1]这种把传统的文字记录改用视频记录,可以更好地捕捉和传递真实的课堂情境,既弥补了文本案例研究的局限,又能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使得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尤其在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方面有其突出的优势。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也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尤其突出实践性非常强的技能教学知识,而技能教学的知识很难只通过传统讲授来获得,视频案例教学恰好搭建起了这座桥梁,将教师的经验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成为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手段。本文将主要探讨视频案例在对外汉语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描绘步骤,分析优势,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二、视频案例教学在对外汉语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文化等要素的课堂教学理论和方法。教学中理论需要理解,技能训练更为重要。为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我们将视频案例应用到各个教学阶段,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

(一)视频案例在准备阶段的应用

课程准备阶段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示范课。学生刚刚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对汉语课堂充满了好奇,优秀而完整的课堂教学案例,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增加对课堂教学的感性认知。对外汉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第一堂课从课型上我们选择了综合课的视频案例,从教学内容上基本包括词语、语法点和课文的讲解和练习,更突出了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从教学阶段上选择了初级阶段教学案例,主要是因为对外汉语教学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基础阶段也拥有最多的学习者,也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为下一步的理论讲析奠定了基础。

(二)视频案例在讲析阶段的应用

本课程讲析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各语言要素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技巧;二是各语言要素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步骤。分别结合视频做案例分析。语音教学通过视频来解决声母、韵母、声调中的难点,掌握常用的教学技巧及练习方式。汉字的笔画、笔顺、部件的教学结合汉字动画制作视频进行教学。词语教学,通过视频案例分析词语的展示顺序展示技巧、词语讲解的各种方法、词语练习的多个题型等。语法教学,通过视频案例分析常用的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如语法项目的引入方式、语法项目的解释角度、语法项目的归纳总结以及多种操练方法等。课文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步骤,即课文的导入——课文的讲练——课文的表演等,可见视频案例的介入使每一部分的讲析显得具体而生动,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视频案例在观摩阶段的应用

观摩阶段是视频案例应用的又一重要环节。首先要求学生做好观摩前的各项准备:要有谦虚的精神,欣赏的眼光,以学习的心态最大限度地从观摩中获得经验;要了解案例所涉及的主体和客体特征;要掌握观摩的具体方法:做到一观察、二思考、三评价。其次观摩阶段由学生分组进行,教师有目的地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案例,并提出观摩要求。学生反复观看案例,观察学生座位的排列、教师的体态语、板书和教学媒体的使用及课堂气氛等;思考教师控制课堂的技巧和方法、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如何控制课堂秩序和教学时间、如何定位和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等;最后对上述内容做出评价,写出观察报告,由小组在班内进行汇报,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观察报告做出点评。

(四)视频案例在实践阶段的应用

实践阶段安排学生课堂模拟。首先教师选择优秀视频案例,从教学过程入手,分析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布置作业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既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又让学生体会教学环节的交叉性和多层次性,然后进入课堂模拟。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10分钟的教学模拟。学生分小组进行,自己选定教学内容,集体编写教案,一人模拟教师,其他成员模拟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课堂环境。班级其他学生对该小组的教学活动进行点评分析,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有异议双方可以交流,模拟小组也可以说出自己的教学设想。整个过程教师做一个倾听者和记录者。模拟进行完毕,教师对模拟方和评论方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和全体同学一起评出最佳小组及优秀个人。第二步30分钟的教学模拟。由评选出来的优秀个人挑选学生组成自己的教学团队,共同编写教案,进行微格试讲,然后把讲课视频拿到班级和全体同学一起观看,师生对这些视频进行分析、讨论和反思,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理论和实践知识都得到了提升。

三、视频案例教学在对外汉语课程中的优势分析

“现代教师培训应当继续开发在行动中学的思路,采用‘案例教学+实践反思的模式’,这才是造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的必由之路”[2],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认为视频案例教学在对外汉语课程中更有其突出优势:

(一)视频案例教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理论的讲授是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以理论为指导,才能使实践有坚实的基础,是开启该教学模式的前提。不论是讲析阶段还是观摩阶段,通过视频案例,学生可以对课堂进行深度观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反思,从而建构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教学实践,最终以观察报告的形式加以总结。如果没有必要的教学理论的指导,这种观察就会流于形式,如果没有视频案例的分析,理论就不能被具象化。因此视频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就如同一座桥梁,把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视频案例以其高情境化、多层次性展示了真实而复杂的课堂教学

视频案例是课堂教学的真实记录,从多个角度、真实地呈现课堂的基本情境,是即时的课堂,属于高情境化的材料,无不展现课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讲析阶段和观摩阶段,展示不同层次的案例:既有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案例,也有一位教师不同内容的案例;既有优秀的示范课,也有存在缺陷的不完美的案例;既有高校教师的案例,也有试讲学生的案例等。大量的案例、众多的信息极大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励着学生不断思考,并最终去指导他们的教学决策和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视频案例改变了师生的角色定位,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视频案例教学使教师的讲授大大缩减,但又处处可见教师的身影,从选取分析案例、提出观摩要求、点评观摩报告、修改学生教案、组织小组模拟及评比到最后的微格试讲,每一个环节得以顺利进行,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在这种高要求中不断经历着困惑、感悟,并在这种困惑和感悟的过程中实施着一个观察者、引领者的角色。同样,视频案例教学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论是个人展示还是小组合作,不论是课下视频观摩、教案的编写,还是课上的教学汇报、讨论互评,处处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学会进行专业观察与思考,既彰显个人能力又突出了团队精神。可见,视频案例教学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了双向交互,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四)视频案例以其灵活性提供了讨论反思的空间、提升了教学效率

上述教学过程能够做到课上课下相互配合,与视频案例使用的灵活性密切相关。课前教师会把视频案例、讨论题目、学习要求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多次观看视频,根据教师的要求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样就首先保证了小组内部共享经验和评论。课上就同一视频案例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对不同意见进行反思;另外,案例的灵活性还体现在随时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例如根据教学内容可以从截取词语教学、语法教学的视频片段分析讨论,也可以按教学环节截取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以及布置作业的片段分析讨论等,甚至同一个视频也可以分阶段重复播放,通过分析讨论便于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总之,视频案例以其灵活性给师生提供了讨论反思的空间,从而提升了教学效率。

四、视频案例教学实施的改进建议

(一)立足自身,加强合作,提升视频案例的品质

“视频案例是一个综合成果,整合了课堂教学视频片段及各种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把教学信息用非线性的方式链接起来,从而为案例教学提供多元化环境。”[3]可见,视频案例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录像,对其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目前我们的案例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国家汉办资源共享平台及部分教学视频网络平台;二是部分高校的资源库;三是本校学生的课堂模拟。其中虽然不乏优秀案例,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视频案例系统性有待完善,课型上主要集中在综合技能课,而专项技能课型较少;内容上语言要素不很均衡;教学阶段上主要集中在初级阶段。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可见教学资源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进一步依托国际交流学院,完善留学生教育平台,并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交流,实现院校间教育资源共享,以提升视频案例的品质。

(二)完善教学平台,实现多媒体视频和网络的无缝对接

视频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提升学生教学技能有突出优势,但实施该教学模式占用时间较多,同时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例如案例的搜集整理、案例的背景介绍尤其是观摩和实践阶段,还需要教师拿出大量课下时间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但现实却是课时不能增加,教师时间也有限,教学技能又急需加强,必要讲析还不能减少。如何来平衡这些矛盾,建议进一步加大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继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多媒体视频和网络的无缝对接,优化教学过程。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提前观看视频、了解视频背景,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感,同时还能和其他同学互动。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登录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网上点评等,一旦这些环节得以借助平成,就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实践,从而实现该模式的效用最大化。

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教学理论知识和汉语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具备过硬的教学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视频案例以其自身具有的情境化、可视化和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特点在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方面有其突出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对外汉语课程中,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然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一门课程的开设、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还远远不够,它需要一个更科学的教学体系,需要多门课程的协力配合,继续加大教改力度,优化教学过程,不仅加强课堂上的实践环节,还需要借助孔子学院、高校国际交流学院以及社会上各级培训机构的力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娟,张景生.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优势与个案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

[2]鲍建生,王洁,顾冷沅.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视频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89-02

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推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在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在高职思政理论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视频技术则是代表性的教学技术手段之一。视频技术是现代多媒体技术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深深契合了高职学生的发展现状与认知规律,对于提升高职思政教学效能、占领高职思想阵地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氛围

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龙头”,教学导入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了后续的教学效能,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由于较为枯燥、单调而被视频教学手段所替代。在视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相关视频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剪辑,进而点燃学生对于理论课学习的激情,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思想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章节教学为例,其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教师将本章节理论讲述有关的视频资料进行了剪辑组合,将《历史告诉未来》《大国崛起》《邓小平》《改革开放三十年》等历史文献纪录片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整合,进而形成了一个10分钟的视频资料。在教学之初,教师将这一精心制作的视频资料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进而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氛围也逐渐浓郁了起来。

然后,当教师已经初步完成兴趣激发、教学氛围营造和教学铺垫之后,可以充分围绕着视频资料作“文章”,引导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活动,而后每一个小组派出代表就观看视频后的感悟、想法进行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将学生思路引向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提升课堂导入效果。

最后,教师根据视频资料播放的效果、学生分组讨论的汇报结果进行最后的点题,并且结合后续教学内容展开理论内容讲述的导入活动。

二、知识传授:解决教学难点与重点,提升教学效能

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高职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和水平的影响,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难点和重点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加之理论难点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就使得这一内容的教学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之下,教师为了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能,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置,使之与视频技术教学手段紧密融合起来,是教学效能的全面提升。在教学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思想时,由于高职学生对于生平、思想发展历程、思想内容等缺乏全面了解与认知,影响到理论知识讲解的氛围、效果,进而引入了视频技术教学手段,其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在教学过程的初期,教师对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概述,使学生能够对于目前的教学内容有着宏观的把握和了解。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了的图片、文献资料、音视频资料片段等,进而引领学生进入到本章节的学习情境中来。尤其是当教师播放音乐《东方红》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被深深吸引过来,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

然后,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过程中,将视频教学手段与理论学习有机地融合起来,以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纪录片《》作为教学切入点和播出平台,通过对纪录片资料的收看、讨论、讲解等环节设置,使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和全面地了解和思想。在视频资料的播放过程中,教师为了全面展示和思想的发展过程,需要充分把握纪录片资料的播放时机,同时及时地进行讲解与指导,实现教学效能的提升。

最后,在完成了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纪录片资料教学等过程后,教师可以不失时机进行课堂讨论、重点和难点点题、观后写作等环节内容,先后组织了“《》专题讨论”“我心目中的主题演讲”“《》观后写作”等活动,进而实现更好地完成了本章节教学目标。

三、互动交流:延伸和拓展理论课堂,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

纵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发展过程,其中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与关系融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视频技术的应用则为教学发展、师生关系构建搭建了一座桥梁。在具体教学过程,视频技术可以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关系融洽创造更多机会,同时也为课后的自主学习、实践调查等搭建完美的平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的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教学为例,其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在这本章节的教学之初,教师将班级同学划分为若干个教学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名为“坚强的力量: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的社会调查活动,同时教师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合作,并且拍摄微视频作为调查研究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手把手地开展实践调查,将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融合在了一起。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此前的社会实践调查、微视频短片作为教学切入点,与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每一个调查小组的调查过程、调查结果、调查表现等进行逐一的分析、评价和认知,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于每一个小组的微视频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重点讲解,进而将理论传授过程蕴藏于师生互动之间。这一过程后,教师利用视频资源平台与学生一起收看《永远的丰碑》系列节目,对本章节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认知和交流,进而将教学效能提升上来。

最后,教师将理论课堂教学平台进行拓展与延伸,带领学生参观《永远的丰碑》系列展览,将理论知识与思考认知结合起来。而后,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真实的行动来践行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视频技术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实践发展的紧密融合,也是视频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深入发展与延伸,其教学优势正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显现出来,成为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升知识传授效能、增强师生互动、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毓.基于视频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

[2]王芳.“概论”课视频运用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8)

[3]孙爱霞,冯宪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07)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料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视频资料运用的必要性

《国际金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科学。从《国际金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看,该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

第一,课程内容丰富。从知识结构上看,《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有关国际收支方面的问题。二是汇率问题。三是国际金融市场及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四是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问题。五是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上述研究内容使得《国际金融》的研究和教学口径宽广,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第二,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强。从《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看,该课程许多学科及课程紧密联系。一是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二是货币银行学中的系列理论。如,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应理论、利率理论等方面。三是其他一些学科。例如,要用到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对《国际金融》原理的阐述还要涉及到一些初级的高等数学知识。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有较好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快。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例如,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新变化,WTO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问题,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和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等热点和核心问题。上述这些特点要求《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由于课程内容的性质的差异,必然要求该课程教学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基础理论的讲述、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紧贴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的信息70%来自视觉,其中活动图像是信息量最丰富、直观、生动、具体的一种承载信息的媒体。视频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就是其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教学中使用的视频资料集语言、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优势于一身,把各个多媒体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能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点,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极强的表现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其强烈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便于探微入里,凸显知识本质发展和学生思维,能够创建出生动的表象,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增强教学效果又避免了教师授课满堂灌的弊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与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的特点与要求极其契合,是国际金融教学方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视频资料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几点体会

通过建设国际金融课程的实践过程,在搜集资料以及把视频资料运用到国际金融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视频资料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具有显著作用。

(一)视频资料可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效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年的金融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常常对于国际金融领域的许多知识点感到学起来很困难,不知从何下手,最终只能疲于应付。通过搜集合适的国际金融视频资料,把这些资料运用到教学当中,收效很好,学生学习的兴趣骤然提高。比如,在进行外汇汇率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运用《货币战争――人民币》视频资料,这段资料从新中国诞生人民币的运行开始全面地报道了建国以来人民币的发展历程,时间近30分钟。这30分钟的视频资料使学生系统了解了人民币的发展改革历程,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汇率改革的全貌,知道汇率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了解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二)运用视频资料,可扩充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研究现实问题的兴趣

《国际金融》课程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视野开阔,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十多章内容上面,否则就会陷入教条化的教学当中。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选取《资本市场》1~8集视频库以及《华尔街》等视频,大约有4个小时的视频资料,内容从资本市场的起源到股票市场的发展以及当今中外资本市场的现状。通过这些资料使学生在历史长河中学习国际金融知识,能够古为今用,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连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学生的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也不再感觉到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割裂,而是紧密相连的。

(三)运用视频案例资料,进行案例教学,效果很好

案例教学一直以其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趣味性强、知识点多、素材丰富等特点为师生所热衷。但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口述或课件介绍案例,然后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比起由教师直接讲授知识效果要好一些。但如果用视频资料中的场景、视觉效果、音频效果、图像效果、文字效果等来展示案例,再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效果会更好。比如欧元诞生、中航油事件等,经典视频案例的运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视频资料库,可培养学生掌握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以及高校宽带网的普及,各个高校学生宿舍都具备条件能够上网,或者在固定的机房上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可推荐一些好的视频网站以及建议搜索的关键词,培养学生自己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向学生推荐选择一些专家的讲座和教学视频,并安排学生思考有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视频资料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运用视频资料切忌时间过长、内容空洞

视频资料的资源主要来自一些影音资源,如著名经济学家的讲座和访谈、电视台的经济栏目、专题纪录片、新闻报道等。但无论是哪种途径,用作案例讨论的一般在20分钟左右即可,既能保证案例的完整,又不会喧宾夺主,冲淡课堂教学效果。视频资料的内容有时也要经过编辑、剪接,形成内容丰富、相对完整的案例内容,需要教师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来做此项工作。

(二)切忌学生将影像资料片当作节目来看,缺乏思考

视频资料直观、形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有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如学生将其作为节目来看,不能进行深入思考,认为是附加内容并不加以重视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保证影像资料片的质量和相关性,切忌滥用影像资料或过分加大信息量而给学生带来负担。二是设计相关环节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深入性。如在课前一周,将查阅相关文字资料的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在观看视频时要求学生将视频资料和查阅的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据此写观后感。

(三)视频资料使用不可过于频繁,以免影响系统的理论教学

视频资料的使用确实可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可体验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但过于频繁地使用视频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观看视频时的视角、听觉、感觉、文字等全方位的刺激与教师理论讲授时的单一、枯燥形成对比,让学生总想轻松地看视频而不愿意全神贯注听课堂讲授,这反而是本末倒置了,因此视频资料的使用要有度,要精、要专。

四、针对促进视频资料在《国际金融》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思考与探索

(一)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教学视频资料库

学生使用U盘复制课件容易引起电脑病毒的传播,也占用了课间休息时间,通过对视频教学资料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并与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对接,为学生提供课后复习的条件,也有利于资料在更大范围传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辅导材料、课件、讲稿、考试模拟试题、案例等与视频资料一起让学生一站式享用全部教学材料,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习、掌握有用的信息技术,同时也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信息化。

(二)组织学生课前课后观看相关视频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教学效果可以把较长的视频资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课后在自己的电脑上或是组织班级的部分同学共同观看。这既是对于课堂知识的巩固,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好方法,也可以在微观结构层面建立与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三)视频资料要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而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新事件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视频资料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国际金融的发展同行,贴近现实生活。教师必须及时修改视频资料的内容与形式,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把国际金融的最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国际金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07,(06).

[3]张文强.《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探索,2007,(06).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一视频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案例,组织并指导学生学习、思考、研究以及锻炼能力的教学方法。视频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用典型适用的视频案例,组织学生观看,并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达到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效果。

视频案例教学法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开放式。视频案例教学法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教师要将思考的问题、隐射的原理和蕴涵的结论全部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积极思考问题,用所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此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课堂表现,将学生所思所想与教师所讲所授能够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动态式。动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视频案例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发生的事件;另一方面,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思维处在动态过程中,不时地将思想、事件、原理与问题联系在一起,主动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三是互助式。引用视频案例教学法能够加强教师和学生合作交流,使教师和学生在语言交流和思想碰撞中相互引导,相互启迪。教师引导学生激发兴趣,发展能力,学生引导教师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和自身理论的不足,有效实现教学相长。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教学中,合理使用视频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原理》所讲授的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可以获得相关知识的理性认识,但认识不会很深刻,理解不会很透彻。教师选用合适的视频案例,将书本的抽象知识与现实的具体事例有机联系起来,正确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把握。二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知识讲授法的弊端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趣,难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视频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体验和感受《原理》课程中概念的具体化、原理的故事化以及内容的生活化。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展现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而且可以有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视频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通过质疑、分析、争辩、归纳和总结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所看视频联系起来,找到理论和实际联系的契合点,针对相关教学知识点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在《原理》课教学中引用视频案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而且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选择视频案例应处理的关系

“原理”课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为这门课程既体现政治性,又体现思想性,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理论性,而且包含马克思主义的三部分内容,凝结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华。“原理”课教师在选择视频案例时,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视频案例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教学内容是由教材中的事实、概念、原理及它们的内在联系构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的主要信息。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通俗化,教师所选择的视频案例应该符合教学内容,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实质和精髓。例如,在“原理”课中,讲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时,教师可以选择《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视频案例。这个案例通过千年伟人的评选、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等事件的再现,讲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通过观看这个视频,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深刻影响,从而自觉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敬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第二,视频案例与教学方法的协调性。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利弊,教师应正确各种教学方法的关系,使其达到协调性。在“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选择适用的视频案例,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视频案例有机统一起来,尽量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故事化,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在讲授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时,教师可以选择纪录片《生命的起源》作为视频案例。这个视频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讲述了物质的进化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世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个视频运用3D技术,结合影像和声音,再现了生命的起源过程,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生命现象的出现,从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再到人类的产生。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的变化、生命的起源以及人类的产生,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坚定唯物主义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观点。

第三,视频案例与教学效果的显著性。教学效果是关于教师教学对学生思想、知识、心理等方面影响的总称。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积极成长等。“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是促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锻炼辩证思维能力,运用所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采用视频案例,可以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思想观点和问题融入故事情景之中,运用原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达到指导自身行为的效果。例如,讲授地理环境的作用时,选择播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这个视频讲述了生存于不同环境的人们,依赖自然界,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养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真切感受自然界对于人类的重要影响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从而激发生活热情,热爱大自然,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大潮中,为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强盛而积极奋斗。

三实施视频案例教学法的有效途径

通过视频案例教学法与“原理”课的有效结合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原理”课的教学特点,掌握“原理”课的教学规律,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不断提高视频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视频案例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第一,选择合适的视频案例。教师在选用视频案例时,应坚持“五个原则”:一是政治性和思想性原则。“原理”课的性质具有政治性,内容具有思想性。教师不仅应关注世界局势的发展,更应了解我国的国情。教师所选择的视频案例,既要反映我党的政治立场,又要体现教学内容;既要贯彻我党的政治目标,又要表达教学思想,力争使学生通过视频案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二是科学性和理论性原则。“原理”课的学科具有科学性,体系具有理论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术动态,更要关注理论发展。教师在选用视频案例的时候,应将学科发展动向与学术发展前沿联系起来,使学生及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和新发展。三是真实性和事态性原则。“原理”课的理论与现实的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应关注现实的发展,选用真实的视频案例向学生展现所发生的事件,使学生及时关注现实、了解世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四是文化性和地方性原则。大学所处的环境,不仅展示地域文化,也展现校园文化。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以视频案例的方式展现出来,将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使学生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了解文化,还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五是故事性和趣味性原则。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通俗化、生活化,就应选用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的视频案例,在故事中蕴涵哲理,在趣味中折射思想,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升华境界。

第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就是说,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存在和发展,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旺和发达。“原理”课教师担负着教育、培养学生的重任,应具备“三方面素质”:一是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应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坚定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风范,包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的“以学生为本”的信念、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不朽的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应具备优秀的人格魅力,包括威信力、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二是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和技术是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说:“一个国家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从根本上说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3]教师应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一专多通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三是健康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积极发挥,取决于“三个把握”:一是把握国际形势。“原理”课的政治性特点,要求教师关注世界,关注社会。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效选取关于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视频,有助于合理组织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播放有关事件的视频,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讲授真理内容时,播放十胜利召开的视频,使学生在教育中更加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二是把握学术动态。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源”和“流”关系,即教学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只有关注学术前沿,把握学术动态,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在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三是把握学生思想。大学生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身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他们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学校、关心同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在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学生的思想疑惑,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正视生命价值。

第四,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掌握多媒体技术、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是现代教师的必备条件。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应注重“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积极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要环节。加强教师多媒体技术培训,是教师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第二步是努力学习。适应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型教师。努力学习多媒体技术,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三步是加强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而技能的熟练则在于实践。教师只有不断实践,加强锻炼,才能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原理”课教学不仅体现政治性,而且体现思想性;不仅体现科学性,而且体现艺术性。探索教学方法,追求教学艺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功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将精心备课、精选视频案例与精彩讲课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好讲课、讲好课,达到精、准、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5-6-27.

[3]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徐云峰,张嘉友.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5]陈若松,陈艳飞.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设计元素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273-01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相关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和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政策。在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新型教学理念的影响下,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在教师应用的教学方式还是在其秉承的教学理念方面,都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如何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的教学质量,就成为了相关教育人员的重点研究内容。

Premiere视频编辑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背景下产生的一门全新的 教学科目。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主要涵盖了电子信息数字视频基础概论、Premiere Pro软件相关知识内容以及应用技巧的介绍、Premiere编辑项目的创建以及编辑素材资源合理化应用、视频与音频基本编辑操作步骤、转场效果的添加和应用、后期字幕制作以及音频视频后期配音和音效的处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教学内容。相比各大院校当中其他理论性专业知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具有教学知识综合性更强、创作理论性更为严谨以及对学生在视频和音频编辑制造方面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等较为显著的特点[1]。

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一般情况下严格遵循“以就业作为教学导向、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作为终极教学目标”的教学宗旨。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力求能够让学生在全面理解和掌握Premiere视频编辑相关理论知识内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自身在设计创新、艺术修养以及审美方面的技能应用水平。在目前各大院校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

比如,在开设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期,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先进教学手段,将与Premiere视频编辑类似“分类管理素材项目制作、影视片头与片尾的剪辑与合成、MTV歌词字母制作效果”的实际制作案例以更加立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展现给班级内的同学,让学生能够从制作案例当中学习到更多的Premiere视频编辑制作技巧[2]。

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最后的考核一直以来都是Premiere视频编辑教学课堂之上较为主要和关键性的教学环节。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在职教师在为教学课程设定考核方式时,要将考核内容最大限度的结合本院校内在读学生的个人成长特征以及其实际的学习进展情况。在必要时,Premiere视频编辑考核内容的设定还要充分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进程当中同行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一般情况下,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方式可以在期末专业理论知识测验成绩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本学期日常的学习状况以及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例如,Premiere视频编辑专业的在职教师在为班级内的学生设定考核内容时,就可以转变以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理念,在期末向学生布置自主拟定主题通过利用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制作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进行学期综合测评。将作品中对于主体的展现、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程度以及学生对于片头和片尾的剪辑水平等,作为考核的评定内容。将学生在本学期学习过程当中的日常表现分数占考核总分数三十个百分点的比值,期末终极考核测评的分数则占据整体考核分数数值的七十个百分c。通过促进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期末视频制作的综合考核评定任务,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在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相关知识内容方面自主学习的潜力、提升学习兴趣,最终实现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显著提

升[3]。

3 结语

总而言之,Premiere视频编辑是在当今社会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新型发展阶段的前提下而产生的一门全新的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教学科目。有关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个大院校相关专业在职教师工作生活当中较为重点和主要的研究内容。只有相关教师真正认识到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才能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树立正确的教学认知观念,最终实现自身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雯.高职动漫专业《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文艺,2014,2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