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

中医外治法论文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古籍;信息特征

目前,中医古籍依据《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简称《联目》)体系进行分类,从总体来看,《联目》较客观地体现了中医古籍文献的特征。但是,中医古籍所承载信息是一书含有多科内容,因而《联目》的分类目录不能将古代文献内容完全呈现出来,即分类目录不能反映中医古代文献多个信息单元。本文将以《联目》中的类目为例,分析论述中医古代文献内容的信息特征。

1.《联目》的分类目录

《联目》将中医古籍分为12个大类,医经、基础理论、伤寒金匮、诊法、针灸按摩、本草、方书、临证各科、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综合性著作。其中共设一级类目12个,二级类目61个,三级类目86个。《联目》是图书馆馆藏中医古籍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其具体分类体系如下[1]:

1.1医经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内经(本文,注释,类编与摘编,发挥);素问(本文,注释,发挥);灵枢(本文,注释,发挥);难经(本文,注释,发挥);内经、难经合类。

1.2基础理论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理论综合;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象骨度;中医生理;病源病机;中医病理类目。

1.3伤寒金匮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伤寒金匮合编(合刻,注释发挥,方论,歌括,杂著);伤寒论(本文,别本,注释,发挥,方论,歌括,杂著);金匮要略(本文与注释,发挥,方论,歌括)类目。

1.4诊法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诊法通论;脉诊(脉经,脉诀,诸家脉学);望诊;舌诊;其他诊法类目。

1.5针灸推拿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针灸通论;经络孔穴;针灸方法(针法,灸法,太乙神针,子午流注);针灸临床(针灸治疗,针灸医案);推拿按摩;外治法类目。

1.6本草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本草经(本经辑本,本经注释);综合本草(唐五代以前本草,宋元本草,明本草,清本草,现代本草,国外本草);歌括便读;食疗本草(食疗,救荒本草,饮膳杂著);单味药专类药研究;炮制;本草谱录;杂著类目。

1.7方书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晋唐方书;宋元方书;明代方书;清代及近代方书(一般方书,方剂汇编、讲义,歌括、便读,单方与验方,本草附方,成方药目);国外方书类目。

1.8临证各科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临证综合;温病(四时温病,温疫,疟痢,痧胀霍乱,鼠疫);内科(内科通论,风痨臌膈,其他);妇产科(妇产科通论,产科,广嗣);儿科(儿科通论,痘疹,惊疳);外科(外科通论,外科专论,皮肤病,痔瘘);伤科;眼科;咽喉口齿(咽喉通论,白喉,喉痧,口齿)类目。

1.9养生

包含的二级类目:养生通论;导引、气功;练丹类目,在总目中没有呈现三级类目。

1.10医案医话医论

包含的二级类目:医案;医话医论;笔记杂录类目,在总目中没有呈现三级类目。

1.11医史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通史;专史;传记(汇传,先秦医家传,秦汉三国医家传,唐宋元医家传,明清及近代医家传);史料;杂著类目。

1.12综合性著作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医学通论;丛书、合刻文史丛书中的医学若作;工具书(辞典,书目索引,表谱)类目。

2.中医古籍内容的信息特征分析[2]

2.1中医古籍记载的基础学科著作

中医基础理论著作,虽然是类分到基础学科,但其中不但含有临床疾病的内容,还涉及到药书、方书等内容。

2.1.1医经类

明代李中梓《内经知要》二卷,全书共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进行论述。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上卷讨论了养生、诊法、本草以及风暑燥湿寒等病邪的病机等,中、下卷论述临床常见病的证治。

2.1.2伤寒金匮类

宋代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六卷,卷一论述六经分证,卷二论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结胸、痞气、阴阳毒、狐惑、百合、痞、湿、、杂病等,卷四论暑病、时行、寒疫、斑痘等,卷五论天行温病、黄病、小儿伤寒,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伤寒方、伤寒暑病通刺法等。清代张志聪《伤寒论纲目》九卷,一至七卷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止,卷八为痉、湿、、汗、吐、下,卷九为辨脉、平脉及六经通气论略。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三卷,25篇,608节条文。书中论述内、外、妇等科杂病,而以内科杂病为主,兼论中毒急救等。元代朱震亨《金匮钩玄》三卷,全书内容列中风等内科杂病87种,喉科、外科病证12种,妇科病证22种,儿科病证21种。每证前有论,叙述病因、治则、兼证及预后,然后列方药。

2.2临床学科著作

虽标明为临床类,但亦含有基础理论的内容,其内容广泛涉及理、法、方、药各方面的问题。从中医古籍记载的内容来看,综合性临床著作极为丰富,这些古籍内容广泛而繁多,一书中兼有多科内容。

明代袁班《证治心传》一卷,内容有证治总纲、阴阳虚实、四时用药说、四诊记、用药宜精审、胃为生化源、保身可以却疾、侍疾应知、疟咳嗽、中风肿胀、虚劳、幼科治验、胸肋腹胀肝胃气逆辨、温热温疫辨等14篇论述,多为临证经验。

明代王纶《明医杂著》六卷,一至三卷为医论,分题讨论发热、劳瘵、泄泻、痢、疟、咳、痰饮、喘胀、饮食过伤、头痛、小便不禁、阳痿、梦遗、暑病等内科杂病和眼、耳病以及妇女经病、半产等的证治,并且还讨论了补阴丸、枳术丸、化痰丸及气虚血虚和东垣、丹溪治病方论等,末附滑寿《诊家枢要》。卷四论风证,卷五论小儿各病,卷六为附方。

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十卷。卷一为医说、五脏六腑病虚实、血气论、五运六气、本草、药论等基础理论,卷二为中风、伤寒、瘟疫等10余症,卷三为痰饮、咳嗽等20症,卷四为补益法、斑疹、诸血证及老年病证治等,卷五为眩晕、麻木等30余症,卷六为头痛、耳病、口舌等10余症,卷七为妇人总论、调经、闭经、带下等10余症,卷八为小儿科病75症,卷九为外科20余症,卷十为单品杂治、杂方、灸法、金疮等。全书先论述,后列方,并附医案。

2.3方书类著作

方书类著作中既有基础学科的内容,又有临床方药。特别是综合性方书中,其含有临证各科内容。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八卷,全书共73篇,所列疾病有急性传染病及内、外、妇、儿、眼科和毒虫伤等,详论病证,略述病源,因证取方。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全书共232门,载方5300首。内容包括妇人、少儿、七窍、风毒脚气、肾脏、膀胱、疔肿、痈疽、痔漏、解毒、杂治、食治、养性、平脉、针灸等。

宋代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全书1670门,载方16834首。全书体例为首先详述诊脉辨阴阳虚实之法,次叙处方用药之法则,然后分述各科病因、病理、证候与方剂药物的关系。

2.4药书类著作

药书类著作,并非为论药专书,其中即有大量方书的内容,又有论及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的内容。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全书分为十六纲,62目,共载药物1892种,并附有药方11000余首。一至二卷论述历代本草性味归经等内容,三至四卷阐述110多种病的病证及主治药,五至五十二卷分为16个纲目记述了药物的释名、集解、气味、主治及附方等。

清代郭佩兰《本草汇》十八卷,全书共载药470余种。本书前八卷为杂论、用药式、病机及主治,并在卷二之中简述四诊、运气、经络内容;后十卷论药性,并附有验方、秘方。

清代何镇《本草纲目类纂必读》三十八卷,全书共收药600余种。本书着重介绍每种药功能主治,并附有何氏所撰的《济生邃论》和《家传集验方》。

2.5医案、医话医论类著作

医案、医话、医论类著作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繁杂,既有基础学科内容,又有临证治疗经验,其著作多为本人或后人将其临证经验汇集而成。其论述中涉及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内容。

2.5.1医案

明代汪机《石山医案》三卷,本书是由汪氏弟子汇集汪氏临床验案编辑而成,内容包括四诊、证治以及临床疾病个案治疗等多方面的内容。清代吴塘《吴鞠通医案》四卷,全书按疾病分类,卷一为温病、伤寒,列病7种;卷二、卷三为杂病,列病32种;卷四为妇、儿科,列病16种。每病下载有医案若干。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十卷,一至八卷列内科杂病、外科、五官科病75种疾病,卷九为妇科病5种,卷十为儿科病6种,每病列医案若干,后附治法准则及方药。

2.5.2医话

清代黄凯钧《友渔斋医话》八卷,内容包括卷一为养生导引之法,二、三卷为辨证辨治辨药及病后调养,卷四为五脏解剖及调摄治疗,五、六卷为黄氏随录验案,卷七为黄氏四十年临证经验,卷八为黄氏常用药320种性味、效用、主治。清代陆以■《冷庐医话》五卷,一、二卷记述了医范、医鉴、慎疾、诊法、用药及对古今医家、医书评论,三至五卷按病证、针药等搜集历代名医治案。清代计楠《客尘医话》三卷,全书分杂证述略、妇科述略、产科述略,主要阐述计氏临床经验。

2.5.3医论

明代王肯堂《肯堂医论》三卷,卷一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卷二论望色、芤脉,论人参、犀角和杂记,卷三为三疟治验、神水治验、制神水秘法、妇科验方。明代刘浴德《医谭一得》二集,共91题,内容主要有内伤、外感、六淫为病以及具体内科杂病,兼论五官科、外科疾病。每题一论,阐述病因、病机、脉象、治则等。清代汪文绮《杂症会心录》,共53篇,书中论述了内科、妇科、杂症症治,并列医方、医案。为作者研究古典医籍心得及临床经验总结汇辑。

3.结语

《联目》分类体系,借鉴了现代图书分类法的优点使中医古籍分类有所改进,但中医古籍的内容信息特征表现为,一书含有多主题的内容,而图书分类法是一种线性结构,一个类目只能揭示一个主题内容,不能将中医古籍所记载的内容全部揭示出来,因而导致分类体系“以类求书”的功能较弱,使中医古籍中隐含的大量信息得不到充分有效的揭示。

参考文献: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高专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渗透

随着医学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命权、健康权的日益重视,医疗卫生服务已经逐渐由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心理治疗、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多元模式。这些都对医学生的以人生态度、道德行为和职业价值观等为重要内容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和更迫切的要求。新形势下,建立富有特色的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紧紧围绕党中央制定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紧紧结合医学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及“90后”学生的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医学高专的临床医学专业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执业医师为主要目标,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以培养医学技术、辅助医疗和药学专门人才为主,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对医学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围绕医学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展开,体现医学性、实践性的特点。另外,“90后”医学生已经成为医学院校高等教育中的主体,从“90后”医学生思想现状入手,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四个渗透”

(一)渗透医学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医学生德育教育对全面提升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实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医疗工作质量。二是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三是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完成。一是医德的理论教育,一是医德的实践教育。医德的理论教育包括两大课程设置。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侧重强化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二是包含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医学语言艺术、医学哲学、医学美学、医学语言艺术等更具专业化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医学高专的医德教育不可能等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医德教育,因其学制短的特点,别说把上述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都开齐、开足,就连医德教育的核心课程《医学伦理学》的课时都难以保证。因此,基于实际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把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之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为例,在授课过程就必须强化医学职业道德修养这一核心内容。

(二)渗透卫生法律法规及医疗卫生政策教育

医学的职业性质,决定其基本关系是医患关系。随着患者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用法律衡量医疗行为和结果及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学生防范纠纷意识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加强医药卫生法制教育是防范医患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一些医学高专学校,或是因为课时安排紧张或是因思想上的本来不重视,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几乎就是空白。法制教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法制教育中凸出卫生法教育是实现医学高专培养目标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是以《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在法律基础这部分内容上,除了讲授民法、刑法等基础法律知识外,辅助补充讲授卫生法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卫生政策往往反映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动态,如了解医疗体制改革及现阶段的公立医院改革等,大多数医学生都很关注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这事关医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紧扣了他们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也就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渗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与方法教育

人际关系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行为失谐,尚可挽正;人际失谐,百事难成。只有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点,才能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现实矛盾,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全面发展,建设健康和谐的美好社会。对于医生这一职业来说,近些年,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差,危及医护人员健康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如果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掌握一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掌握一些化解冲突的技巧,积极沟通,诚心诚意地同患者进行交流,绝大部分纠纷是能够解决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对于个体来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能力,作为一种习惯和能力来说,越早培养越好。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促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理所应当关注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在医学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渗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把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渗透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表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下同)的教学中,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就应该针对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举一些现实的例子,传授一些科学实用的方法。另外,在第五章《遵守社会功德 维护公共秩序》及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及和谐家庭关系的理念及知识。表现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下同)的教学中,第十一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适合结合人际关系的内容教学,因为和谐社会理所应当就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渗透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医药文化载体的典籍大致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是有关“医德”的典故,例如“孙思邈大医精诚”“范彬救人”“何澄医德高尚”等。据有关文献研究显示,中医药文化具有医德风范的代表性人物共557人,其中,有36位医家的医德言论在医德文化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第二类是有关“医术”的典故,例如“张仲景望诊侍中”“华佗指戒”“张至和一诊值百金”等。除前述两类之外的则统归为第三类,即“医趣”类。主要是医学界的奇闻异事,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以上3类中医药文化的内容都可以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可以得到充分展现。

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可以促进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任务是借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方法来实现的。好的方法可以极大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除了讲解、提问、案例及使用多媒体等常规教学方法手段外,医学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及专业特点采取以下方法、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培养学习兴趣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育方式很难使理论教育取得理想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强调研究教育对象的接受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接受”,即表示人们对外在信息的理解、解释、择取、整合、运用的关系。接受理论给我们的重要的启示就是有助于我们转换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即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把研究的重点转刭接受者方面。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把接受者作为主体,充分考虑接受者的需要。过去我们往往是从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而不大注意同时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实用知识技术教育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其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表现在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因与学生需要的脱节,再加上医学教育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教育,让一些人对医学院校,特别是对学制短的医学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心理。但是事实上,学生并不是不需要学习做人和学习为人处世,而是非常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

(二)以“微实践”为载体,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

“微实践”是相对于学校组织的大型社会实践而言,是一种具有切入点小、全天候、开放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等优势,符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低成本、易习得、可持续”的内在价值要求的实践教育模式。 首先是以“大思政”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力配合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开展勤奋学习、诚信考试、待人有礼、遵守纪律、生活简朴、仪表整洁、爱护卫生、绿色上网等八个方面的养成教育。 三是以班级或以系部为单位,组织开展以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或讨论会。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参与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社区开展义务劳动或医疗扶贫活动。“微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的重要途径。

(三)以微群、qq群等新新媒体为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答疑解惑,对错误思想迅速纠错

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通过微群、qq群等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一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二可以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形成网上正确、健康、向上的舆论强势,对错误思想迅速纠错。当然,以上两个教育目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建立和谐互信的虚拟交往关系之上。只有营造出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通过平等沟通、互动交流,以真理教育人,以事实说服人,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武晓静,黄岚.加强临床实习生防范医疗纠纷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4—25.

[4]冯春,刘学罡.探析中医医德文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3):71-72.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3篇

江苏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流派、世医流派和学术流派。在学术流派之中,江苏的中医外科颇有特色,出现了诸多著名外科医家及其外科文献,在我国中医学术特别是外科学术发展史上极有影响,奠定了江苏中医外科在全国的学术地位。据初步统计,在数千部江苏中医古籍之中,外科专著有200多部,详细记载了中医外科的学术内容,其它非外科专著中,也有大量的中医外科知识,全面反映了中医外科的学术内涵,是研究江苏及全国中医外科发展的重要文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江苏中医外科学术内涵及发展各阶段有其不同特色,兹分述如下。

秦汉至隋唐时期

秦汉到隋唐时期可谓中医外科的草创阶段,外科专著不多,但一些医籍方书和本草文献中记述了大量的有关中医外科技术和药物,如著名的晋代方书《肘后备急方》由江苏医家葛洪所著,书中对外科疮疡及外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预后判断等均有全面论述,特别是在治疗上提倡以灸法为主,方药为辅,药物多为日常容易得之者。该书所载方剂之简,主要在于药物不需炮制加工和煎煮,直接外用,是中医外科特色所在[1]。《刘涓子鬼遗方》[2]是晋末医家刘涓子在江苏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专著《痈疽方》10卷(今本只存5卷,又称《神仙遗论》),后经北齐龚庆宣整理而成的外科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该书除了记载痈疽类疾病的发病及治疗外,还涉及了金疮、瘀血、外伤的治疗,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镞等,全书共载方140余首,其中治疗金疮外伤跌仆的处方共34首。

南朝梁时陶弘景(456年-536年)系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对《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进行系统整理,并汇集魏晋间药学新识而撰《本草经集注》[3],共载药物730种,全面概述药性、功效和主治内容,其中不乏治疗外科疾病的药物。从该书中还可以看出,南北朝之前中药的应用以治疗外伤疾病如疮疡痈肿、跌仆损伤、蛇毒咬伤为主,甚至一些目前常用的具有补益作用的内服药,当时也作为外用药使用,治疗外伤疾病,如当归“主治咳逆上气……诸恶疮疡,金疮等病,皆可煮汁服用”。又载蒺藜子味苦,辛温,微寒,无毒,主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身体风痒,小儿头疮,痈肿等多种外科疾患。唐代医家王焘(670年-755年)原籍陕西,曾官至江苏徐州司马,他考据众多唐前医籍,集成《外台秘要》40卷,卷23、24及25与外伤疾病有关,保存了唐以前大量已亡佚的外科文献,其中有许多属于江苏医家的学术思想与经验。该书收录方剂9000余首,其中属于外治法的方剂就有1200余首,具体的药物外用方法有草药外敷、研末敷药、膏药、油膏及掺药等,全面反映了当时中医外科理法方药之特色,表明了到唐代我国中医外科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4]。从以上文献中相关内容可以看出,秦汉至隋唐时期江苏中医外科在治疗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在理论的认识上已全面而丰富,在技术方法上不仅简便而且多样化,为今后中医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宋元时期

尽管宋元时期不是江苏中医发展的鼎盛阶段,医药文献也相对较少,但也出现了一些外科专著,如宋代长洲(今苏州)颜直之(1172年-1222年)著有《疡医方论》和《外科会海》,惜两书均已亡佚,前者于《苏州府志》录有书名,后者著录于《幼幼新书•近世方书》。现存可见的外科专著有宋代东轩居士(生平欠详)的《卫济宝书》和元代齐德之(生平欠详)的《外科精义》。《卫济宝书》[5]卷上为痈疽论治,“五发”(癌、瘭、痼、疽)图说,试疮溃法,长肉、溃脓法、打针法、骑竹马灸、灸恶疮法等;卷下为正药指授散等40首外科方剂及乳痈、软疖的证治。该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对痈疡的辨别诊断、治疗及用药等分析论述。该书详述癌症尤其是乳癌的临床表现,是最早记载癌病中医文献,认为癌症为“痈疽五发之一”,属于外科疾病一种。该书重视痈疽的鉴别,将痈与疽从病因和症状表现上细致区分,并提出痈疽治疗的不同原则,即治痈则“成者祛之,盛者疾之,攻内后外,三日成功”,治疽则需“来者速泄阳会,败者急救其里”,用药多为清热、养阴、活血之品。

《外科精义》[6]从外科疾病的辨证与诊断到护理均予以全面阐述,特别是对化脓性疾病如何辨脓和判断预后的阐发尤为深刻,其中对附骨疽、缓疽、石疽等诊断鉴别与治疗处方进行了总结,对指导外科疾病的诊断与处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宋元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发展阶段,江苏中医外科发展更是如此,唐以前着重是方法上认识与应用,而宋元时期可谓是外科理论形成阶段,特别是对外科疾病病因病机的阐发与论述、理法方药及治疗手段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明清时期

中医外科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出现了诸多外科专著和外科学说。明代外科著作有陈实功《外科正宗》、王肯堂《证治准绳•疡科》、薛己《外科发挥》、窦梦麟《疡科经验全书》、陈文治《疡科选粹》、陈司成《梅疮秘录》等,清代外科著作有沙石安《疡科补苴》、高秉钧《外科心得集》、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等,其它一些医家如戴思恭、缪希雍、王泰林、叶天士等均有外科的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流传于世。明代戴思恭,原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晚年移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为吴门医派奠基人之一,著有《秘传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等书,认为痈疮之患要注意鉴别,防其恶变,治疗用药要因人而异,又着重强调疮疡痈疽病因均归于“火热之邪”,治疗主张滋阴降火,以去其根[7]。明代南通外科名家陈实功(1555年-1636年)所著《外科正宗》[8]是部“列症最详,论治最精”的外科专著,对后世影响颇大,全书4卷157论,载有痈疽、疔疮、流注、瘰疬、瘿瘤、肠痈、痔瘘、白癜风、烫伤、疥疮等141种外科疾病,书中对外科诸疾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论述很为详细,并提出内外并治及刀针与药物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内治上要注意顾护脾胃,调理气血,主张消、托、补;外治强调“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成为后世外科辨治之宗,也是“正宗派”之鼻祖[9]。

明代王肯堂(1549年-1613年)《证治准绳•疡科》[10]对外科疮痈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护理技巧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大量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所载治疗疮疡单方,并按照疮疡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分类。明代吴县薛己(1480年-1658年)是通晓各科而尤精外科的著名医家,外科方面除了《外科发挥》外,还著有《疠疮机要》、《外科心法》、《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外科精义校注》共6种外科著作。薛己在外科的辨治上重视整体观,认为所有外科疾病均发于内,治疗主张以调整内部气血为主;在诊断上,注重四诊合参,尤关注望诊和切诊[11]。清代江苏丹徒新港医家沙石安(1812年-1887年)著有《疡科补苴》[12],书中对疮疡之属寒属热、属阴属阳、痛与不痛、坚硬与脓腐腥秽等机理及治疗方法有许多独到见解,在外用药上强调不同疾病阶段宜用轻重不同药物,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时时注意“顾阴”。书中强调及时使用针刀排脓祛腐,认为“内溃者,放脓宜早;外溃者,脱腐为先”,并要求手法“分寸有度”,“用之得当”,遇“乳岩、玉茎肿硬、血瘤、石疽、失荣、膝盖等疾”不宜用火针。#p#分页标题#e#

锡山(今江苏无锡)高秉钧(1755年-1827年)《外科心得集》[13]一部外科临证心得著作,书中对外科病症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用药明显受到温病学术的影响,阐发外科学新思想和新特色,确立了“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提出了“毒入五脏”的主要证候及治疗方法,创中医外科“三陷变局”学说,提出“疡科四绝症”,治疗上博采众方,灵活多变,成为“心得派”掌门人。吴县王维德(1669年-1749年)《外科证治全生集》[14]是在继承《黄帝内经》等学术思想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临证经验编纂而成,提出了外科病症可分阴阳两类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尤其重视阴疽的辨证和治疗,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外科学的内容,为中医外科三大派别之一“全生派”的代表。江苏中医外科发展到明清时期已趋成熟,形成了不同的中医外科流派,在治疗方法上由重视外科手术和手法的应用,到外科内治理论,认识上已相当全面,特别是三大流派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外科的发展。

民国至今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全科医学;中医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80-02

中医全科医生是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理论为指导,熟练掌握中西医实用诊疗技术,具有预防、诊疗、养生、康复等全面的医疗技能,具有为各科病人和城镇社区进行连续性、综合性、指导能力的高级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我校自2015年开设中医全科专业,这是发挥中医专长的特色专业,是适应健康保健新形势的优势专业。

一、全科是中医的特色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体系最大特点是整体观,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自然界以及社有密切的联系[1]。中医并非不分科,早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将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金元明清时期分科,不尽相同,最多达13科。但临床医家绝非仅以一科见长,多是一专多能:医祖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2]华佗更是民间全科医师的典范,精于针、灸、内、外、妇、儿各科,且药食同用,擅长情志疗法;李东垣也非专擅脾胃病,元好问在《伤寒会要》称李氏“大概其学,于伤寒、痈疽、眼病为尤长”,其脾胃学说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有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痘疹诠、外科钤,还有本草正、古方八阵、新方八阵,更是一部理论结合临床、医理兼具药理的全科著作。叶天士位列温病四大家,但其杂病治疗同样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如胃阴学说、久病入络、奇经辨治等,临床诊治广及各科[3]。即使以专科擅长的医家如钱乙、王维德、高锦庭等医家,也均是博览医书,在全科基础上对一科有独到认识,而流传后世。

二、全科是专科的基础

中医的经典是各科的基础,《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体系,其中详于针略于药,但阐述了中医的生理病理的基本理论、药物理论和诊疗大法,论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揭示了中医临床治则治法,是后世各科的基础;《神农本草经》药分三品,阐述了药物在保健和治疗各科疾病的功效;《伤寒杂病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首创六经辨证,主辨外感,兼辨杂病。后世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大大充实了有关杂病的辨证论治的内容,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供了有效科学的方法,而且也为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一般的规律。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各科疾病均采用相同的理论体系,有相同的病因病机学说,相同的治疗大法,在这共同基础上再加以各科的特色诊疗内容,才能提高专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如果抛开中医基础理论,凭一两个“秘方”治病,就不会有好的疗效。如《景岳全书・病家两要说》所云:“有曰专门,绝非通达,不明理性,何物神圣?”

三、全科是中医的优势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最显著的特色,是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临床实践。中医认为人和自然界以及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亦相互影响。整体观的思维方法贯串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所有领域中。而在整体观指导下的诊疗,更切合病因病机,治疗更为有效。现代中医医院的分科多套用西医的诊疗体系,分科过细,甚至消化科又分出肝胆科、脾胃科。过细的分科不是中医的特色,局限了临床医生的思路,久之,则思路西化,失去了中医整体观的特色,不能发挥中医的优势。整体观贯穿于中医诊疗全过程中,内在五脏与体表之五官、五体相关联,有诸内形诸外,形诸外的病,也多从内论治。如患者既有面部痤疮、口腔溃疡,并有带下异味,在医院就要看皮肤科、消化科和妇科,而中医辨证,可用清利湿热的方法综合治疗[4]。

四、全科是社会的需要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全科医学的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中医科科医学作为新兴学科,在当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中医的理论体系和疹疗手段源于实践和基层,其“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和简便的治疗手段在社区医学中最为适用。中医的治病方法,除中药、针灸处,推拿、按摩、拔罐、刺血、灌肠、烟熏、蒸浴等民间疗法,成本低廉,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受百姓欢迎。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中医全科医生可传授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技能,可以开展推广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慢性病的防治和康复中,强调因人、因时、因地治宜,强调中医和谐观对养生保健的作用,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5]整体观是中医思维的鲜明特色,全科是中医的具体体现,中医全科最能发挥中医优势,更是国家发展社区医学的主要力量。

五、全科医师的培养

全科医学是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基于此,全科医师的培养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厚基础,包括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中医理论是各科的基础,指导养生保健、康复治疗,越是全科,越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融会贯通;西医基础在全科医师的培养中同样非常重要,具有扎实西医知识的社区医师,是我国推行社区首诊制度和分级就诊体系的保障。

二是注重掌握临床实用技术。其实普通中医学所设课程,包括内外妇儿,已兼顾各科,那么作为全科专业的医师,将来更多是面向基层和社区,而不是细化分科的综合性医院,这样掌握中西医实用性技术更显重要,有全面多样的治疗手段,才能更好适应临床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4.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2121.

[3]常存库.中国医学史[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0.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壮医;肝炎;调研

【中图分类号】R291.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06-03

壮族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山地丘陵性盆地区域,房屋多依山而建,且与外界较隔绝,使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医药文化。另外,壮族地区温和多雨,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常用壮药有近2000种[1],为壮医治疗肝炎的尝试提供了基础。作者于2013年1月19日至2013年2月2日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壮医治疗肝炎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对壮医文献收载的壮医治疗肝炎的方药进行了整理、分析,现总结如下:

1壮医对肝炎的认识

1.1壮医的基本理论简述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加上壮、汉文化的交流,使壮医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主要有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自然观,脏腑、气血、骨肉,“三道”“两路”的生理病理观,毒虚致百病的病因病机论和调气补虚解毒的治疗法则。其中“三道”“两路”学说是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三道指谷道、水道、气道,两路指龙路、火路。人体内三道、两路通畅,调节有度,则人体内天、地、人三气同步,身体健康;若不通畅或调节失度,则三气不同步而致百病生。

1.2壮医对肝炎病因的认识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了解到,壮医对肝病的认识有明显的岭南民族特色,对肝炎致病因素的认识与壮族的居住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壮族地处亚热带,山林茂盛,气候湿热,动植物腐败产生瘴毒,野生有毒的动植物和其他毒物也较多,因此,壮族先民对毒有较深刻的认识。壮医认为,毒和虚是人体的两大致病因素:在人体正气不足时,极易导致毒邪侵袭人体。肝炎的发生也不例外,在毒邪侵入人体,导致肝脏(壮语为咪叠)内的龙路、火路闭塞,并久留于肝脏,使三气(天气、地气、人气)不能同步运行,不适应大自然变化,致肝炎生。而虚使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弱,也使肝脏功能降低,毒邪更易侵入并长留肝脏,最终肝脏毒、虚并存,肝炎发展。

1.3壮医对肝炎的诊断壮医对肝炎的诊断方法有目诊、甲诊等,有独特之处。

1.3.1目诊壮医称眼睛为“勒答”,认为眼睛是天、地、人三气的精华所在,能反映百病。壮医目诊判断是否为肝炎,分为望黑睛和望白睛两部分,主要望白睛,观察白睛上血络着色的深浅、弯曲频度、有无混浊、是否散乱、有无斑点,以及肝反映区等。具体来说,着色深浅判断疾病时间长短,深表示时间长,浅表示时间短;血络弯曲度判断疾病轻重,弯曲度大表示急病、重病,小表示轻病、久病或慢性病;以白睛上脉络分布情况及斑点情况判断疾病类型。例如乙肝,应用壮医目诊法,乙肝患者的白睛肝脏反映区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呈淡青色或血管较细呈“U ”型的信号;黑睛肝功能环色彩浓厚、变暗或色彩浅淡,而黑睛的肝反映区多见色素堆积或陷凹空窿。目诊阳性征与生化检查的符合率是大三阳:黑睛84.6%,白睛89.2%;小三阳:黑睛87%,白睛89.4%;谷丙转氨酶升高90.5%[2]。通过目诊判断肝炎的符合率高,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1.3.2甲诊壮医甲诊主要观察指甲颜色、质地、月痕、按压甲尖情况、甲襞。甲象分为28种,肝炎的常见甲象为黄色甲、瘪螺甲、扭曲甲、横沟甲、软薄甲、红紫甲、斑点甲等。有的甲象十分相似,难以分辨,并且临床病症复杂,所以甲诊应结合其他诊法一起使用,来提高确诊率。中医对甲诊的记载比较详细,但壮医对甲诊的认识更深刻、系统。两者之间互相学习有助于自身发展。

1.4壮医对肝炎的治疗原则的认识壮医古来无肝炎病名,肝炎的症状与文献记载的一类“蛊”的症状相似:面目青黄、腹部疼痛、头痛腹泻等。古时壮医很大程度上把肝炎当作蛊来治疗。主要治则是排毒祛邪、补益正气、疏通道路、调和三气。这与肝炎的致病因素相对应。壮医以调气、解毒、补虚为治疗原则和治疗大法,在治疗方法上既讲究内治,更重视外治;既注重调气,也重视祛毒;扶正补虚,必配血肉有情之品[3]。壮医之所以更重视外治,是壮医认为人之所以发生疾病,从外因来说是受到痧、瘴、蛊、毒、风、湿等毒邪侵犯,治疗上以祛毒为先;另外,壮族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有许多有毒动植物和湿毒、瘴毒等邪毒,又因过去内伤尤其精神上的疾病较少,人体疾病主要是外因引起的。对于黄疸型肝炎,壮医还以“以黄治黄”的法则治疗,是用黄色的药治疗体征为黄色的疾病,如用田基黄、木连黄、黄龙藤、虎杖等来治疗黄疸型肝炎。

2壮医治疗肝炎的经验分析

2

鉴于这些药的高使用频率,作者推测这些药对治疗肝炎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2.2壮医治疗肝炎的药物治法分析

[JP+1]壮药从功用上主要分为解毒药、补虚药、调气机药、通三道两路药、治“巧坞”(即头脑)病药、止血药、打虫药、收涩药和专科药。对共647张处方的168味壮药进行归类分析,发现壮医治疗肝炎的壮药主要为解毒药,其中又以解热毒药和解湿毒药居多。并且解热毒药和解湿毒药的使用频次也是最高的。由此可以看出壮医治疗肝炎主要从解毒入手,这正好与壮医的毒邪致病论相对应。推测肝炎主要由热毒和湿毒引起,解热毒药和解湿毒药对治疗肝炎有良好作用。结果见表2。[JP]

2.3壮医治疗肝炎药物治法特点分析

经过统计还发现,壮医方中药味较少。壮医治疗肝炎的方子药物组成简单,多为单味药,极少超过9味,壮医专家认为这样能够力专效宏,反映出壮医用药简、便、廉的特点。由见表3可知,治疗肝炎的处方647个中有100个方子为单味药,比例最大,3至6味的也较多,共占47.6%。超过9味药的只有8.0%。

肉可以补虚;有些药有毒,配肉可以减轻毒性对人体的伤害,例如:土常山、千层纸根各适量,与瘦猪肉或猪肚煲服,处方中土常山有毒;有些药的有效成分是脂溶性的,加肉使其更易溶出,利于人体吸收。例如壮族用水蚕木、虎杖配鸡肉炖煮,能帮助虎杖中白藜芦醇、大黄素等脂溶性有效成分更好地溶出。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壮医使用的草药多为鲜品,药量较大。

2.4药物治疗肝炎的文献分析运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壮医使用药物治疗肝炎的疗效,例如王毛生[4]用黄龙汤,水煎服,同时配用壮药舒肝散外敷肝区,治疗慢性乙肝总有效率为100%;陆璇霖[5]采用壮药二号疏肝饮治疗慢性乙肝,总有效率为92.86%;采用珍珠草乙肝汤治疗慢性乙肝,总有效率为87.5%[6],论证了壮药方对治疗肝炎有良好效果。另外,在药物治疗乙肝上,选用的实验药方往往经过改良,味数较多,虽然减弱了壮医简、廉的优势,但副作用较少;草药为干品,质量较轻。

2.5壮医治疗肝炎的外治法分析除了草药,壮医还使用针挑、刮痧排毒等治疗肝炎。壮医认为肝炎是由于种种因素使龙路、火路不通,用针挑、刮痧等外治法刺激穴位,可以疏通龙路、火路,使龙路、火路运行正常,达到治疗肝炎的目的。李洪[7]在使用干扰素基础上加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对改善肝脏功能,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有较好的疗效,比单独使用干扰素效果要好。加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能够通龙路、火路,引邪外出,调整人体三气同步的状态, 提高治疗效果。还有一些特色的疗法,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滚蛋疗法、竹罐疗法等,对治疗肝炎都有一定的疗效。

3讨论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壮族没有规范的文字,壮医只是通过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随着壮族与汉族融合增多,壮医与中医的理论体系及临床实践也具有了相似性,如壮医的道路学说类似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又保留其独特性。两者在诊疗方面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又有许多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加强交流,有利于两者的发展。壮医与中医在治疗肝炎方面有各自的优势。我们期待两者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肝炎的疗法,共同发展。

致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壮医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武鸣县中医院。

参考文献

[1]钟鸣.壮药理论的研究现状与述评[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4(4):65-67.

[2]谭俊,付小珍.150例乙肝患者壮医目诊阳性征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28(8):145-146.

[3]林辰,黄汉儒,薛丽.论壮医学的基本特点及核心理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8(11):1205-1206.

[4]王毛生.壮医黄龙汤治疗慢性乙肝64例临床总结[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3):21-22.

[5]陆璇霖.“壮药二号疏肝饮”治疗慢性乙肝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7):37.

[6]韦涛,曾振东,陈术.壮药珍珠草乙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广西: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2005:145-147.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6篇

"生病起于过用"探析 范薇,杨剑

《黄帝内经》与《希氏文集》的粗略比较 于薇,Yu Wei

《内经》医学气象理论琐谈 许柏泉,Xu Boquan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书考略 章健,李洪涛

中医神志学说的文献研究 李滨

论仲景的血室证治 黄海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的逻辑学方法探讨 邓高丕

徐灵胎外科学术思想探要 李古松

浅析《外科精要》的学术贡献 刘青林,吴积华,刘天骥

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分类研究

对仲景运用桂枝汤加减浅析 蔡善政,郑侠

《医学衷中参西录》血证用药经验探要 段海涛,唐学游

张锡纯运用白芍心法浅析 崔连有

中国宫廷美容发展简史

试论白居易诗歌的医药学思想 张英强

健脾胃法在治疗植物状态中的运用 袁婉丽,胡节惠

中医药文献计算机检索培训多媒体教学实践 曾展鹏,张美,朱世哲

黄元御及其医学成就 蔡锡英,柳少逸

我国中药材农药残留污染现状与对策

南宋医家陈文中儿科特色 赵艳,郭君双

罗志瑜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经验 钟力炜,章家福

针药并用排痰治喘 阮伟蓉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史 周明忻,Zhou Minxin

《岭南中医》读后 靳士英

近百年中医妇科主要文献评述 刘兰林,黄安宁

加拿大哥伦比亚省中医药发展状况一瞥

益气通络验案三则 赵静

验案三则 蒋萍,周宁

太乙神针流传考 王雪苔,Wang Xuetai

中药郁金的现代研究概况

汪机学术思想及临床思维探析 顾植山,Gu Zhishan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探析

《金匮要略》黄芪七方浅析 李古松,Li Gusong

《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特点 李具双,Li Jushuang

元代儿科医家曾世荣的学术贡献 任现志

孔伯华芳香透窍学术特色浅识 周旭生

温阳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思考

《谦斋医学讲稿》学术思想探讨 杨雨田,郑雪君,杨悦娅

论金元时期学风的转变 薛益明,周晓红

杨志一《胃病研究》的学术思想初探 焦丽杰

王肯堂《证治准绳》对呼吸困难的论治 梁润英,宋建平,高华

明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校刻特点 胡春雨,赵允南,张沁园

腰背经穴与脊神经关系的解剖观察 郭大畅,GUO Dachang

经筋论治脑卒中后痉挛状态 岳增辉,刘伍立

三版《中医各家学说·喉科学说》若干问题之商榷 黄兆强

活婴福幼八十载-儿科泰斗董廷瑶 王霞芳,Wang Xiafang

哈医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董廷瑶儿科临证"九要"浅识 陈家树,Chen Jiashu

董廷瑶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经验 倪菊秀,徐秋琼

董廷瑶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经验 林洁

医案四则 夏近宜

推拿作用原理的现代研究

董廷瑶治疗小儿癫痫经验 王霞芳,林洁

董廷瑶验方二则 邓嘉成

董廷瑶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经验 董幼祺

八段锦简史 包来发,Bao Laifa

《伤寒论》子目考 钱超尘,Qian Chaocheng

俄藏敦煌钟乳散方释读考证 张如青,ZHANG Ruqing

全国各地出土的秦汉以前医药文化资源(续一) 马继兴

《格致余论》等文献对痛风的认识 张玉萍,Zhang Yuping

论王清任医学理论体系源于解剖学 刘玉玮,温武兵

心悸理论源流初探 汤晓龙

袁枚与《随园食单》 万少菊,Wan Shaoju

古代中医文献中对肝硬化的认识 张应文,张琴

中国古代修炼术述略 金芷君,Jing Zhijun

古代中医对眩晕病证的机理探析 方力行

中医学第二次创业

1949年以前岭南医家医案整理研究方法探讨 李禾,刘小斌,赖文,贺小英

《黄帝内经》痿证考 王丽慧

《诸病源候论》外感热病析 程磐基,张再良,刘俊

贫血的中医治疗

浅议中西医认识和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从马王堆医帛书到《灵枢·经脉》看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李海峰

九种抄本推拿古籍述要 程东旗,刘培生,程英

《素问·气厥论》中脏腑寒热相移次序解读 顾植山,Gu Zhishan

谈中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学术的继承与发展 范晓艳

从气功源流考看社会性集体练功之弊端 王耀

试论气功偏差的临床诊断与辨证分型 肖斌,Xiao Bin

王翘楚治不寐学术思想初探 许良,Xu Liang

钱伯文医案(续完)

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与探讨 方东行,Fang Dongxing

全国各地出土的秦汉以前医药文化资源 马继兴,Ma Jixing

中医养生学文献整理研究 盛康毅,Sheng Kangyi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千金要方》改动评析 曾凤

《黄帝内经太素》与《黄帝泰素》的关系研究 徐春波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文献研究 李洁,Li Jie

现代中医论治失眠症的临床思路述评 吴九伟

"伏火"正诂 孙孝忠

《黄帝内经太素》论天人合一与人体内环境 费国斌

少腹逐瘀汤治疗输卵管阻塞不通不孕症

小儿麻疹的中医论治

从医籍中的"台"字看古今音变 范开珍,谭庆刚

《灵枢》"濇渗"当作"沍燥"考 范登脉

"太冲脉"初探 许慧红,Xu Huihong

《太平圣惠方》从肝论治骨关节疼痛的探讨 肖林榕

释"不" 叶光祖

浅谈中医整体思想优势

《齐民要术》中的药用植物学知识 张炯炯,Zhang Jiongjiong

促进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编写《中医临床文献学》的几点思考 余瀛鳌,Yu Ying'ao

电子版中医古籍的文献学考察 沈澍农,Sheng Shunong

愈骨丹治疗椎间盘突出

《内经》行为医学观拾零

温潜法治不寐三家医案述评 招萼华

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40例 袁顺兴

方宝华治疗白血病医案二则 朱美华

钱伯文医案(续一)

药粥疗法简史 包来发,Bao Laifa

流行楚地民间的一个中医学派简介

宋金元时期医案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陶御风

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古今文献研究 徐学功,蔡永敏

黄卷青灯风雨兼程 张仁

祝《中医文献杂志》创刊二十周年 宋立人

发遑古义推陈致新 王庆其

《伤寒论》397法的真实内容与统计方法 钱超尘

郑梅涧手写本《灵药秘方》的初步研究 郑日新

对中医治法若干特性的认识 叶显纯

全国各地出土的秦汉以前医药文化资源(续四) 马继兴

王朝奉方论考略 杜勇

二陈汤及其类方的化裁与应用 李滨

《活幼口议》作者考 李国菁,潘远根

从“妄下雌黄”谈古书的“入潢”与“灭误” 杨金萍

医经中“脉搏”用法考 李具双

李东垣善用升散药探讨 张俐敏,陈文莉

孙思邈对麻风病的临床实践 安贺军

浅谈中医胎养中的静道观 陈丽霞,彬

《名医类案》涌吐法评述 陈淑霞

《医贯·咳嗽论》析 焦庆华

玉屏风散防治“非典”机理探讨 唐国顺

试论中医的实证问题

提高儿童单纯性血尿疗效的思路与方法 董飞侠

近10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浅议抑郁症的中医归属 冯文林,梅晓云

《中医诊断学》表实证概念及称谓的商榷 崔连有

黄吉赓诊治痰饮咳嗽经验 朱砚萍,黄吉赓

杜顺福外用大黄的经验 林茵绿,杜顺福

中医药对不孕症相关受体影响的研究现状

清代虚劳专家吴澄与《不居集》 岳旭东

正视否定中医药学的思潮

新中国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工作简要回顾 张灿玾

《西溪书屋夜话录》浅绎(续一) 彭景星,彭慕斌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结合点; 教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同时存在的两种医学结合的产物,中、西医学在各自的存在价值及所承担的防病治病的任务上具有共同性,两种医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交叉渗透。中西医结合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结合点的认识,如果没有结合点,那就无从谈中西医结合。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探索外科疾病中西医学的交叉点、结合点,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讨论,增加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1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形式

   

中西医结合在在内容上有如下几种方式。

1.1  兼容性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不仅为西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剖学、遗传学、细菌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学科中、西医学应共用。现代临床ct、b超、mri等先进的诊疗手段中西医都可以应用。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应兼容中医学、西医学的精华,才能得到发展。

1.2  互补性结合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与不同文化背影下形成的,互有长短,互补性很强。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并注重整体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其整体、宏观、辨证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堪称绝佳;西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以实验分析法为主,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以至分子水平,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故中、西医学兼并融合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征。如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部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为手术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了急症手术率,增加了择期手术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肿瘤治疗上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副作用很多。中医在调节整体、增加食欲、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

1.3  创新性结合任何科学的建立源于创新,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观点、新治则就是创新性结合的例证,如外科感染的“菌毒并治”理论;“动静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煨脓长肉”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理论;“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等[1]。

2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总结探索

   

在总结探索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选择内容选择中、西医学认识比较成熟的几个系统。如外科感染、围手术期处理、急腹症、乳房疾病、肛门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

2.2  查阅文献掌握中、西医学理论的认识观点及现代研究进展。

2.3  临床调查调查临床的诊断、治疗的新方法。

2.4  专家访谈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他们的认识和经验。

2.5  总结分析 对上述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炼探索上述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将上述总结提炼的内容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本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本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哪里,提高教学效果。

3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来上课大多按教材的顺序来讲,依次讲解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往往是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二者之间常常孤立、脱节,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现象,不能将中、西医融合在一起,或优势互补,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使学生感到困惑,达不到开设学习这门课的真正目的。以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在讲解“外科感染”这一章节时,以“菌毒并治”的新理论为切合点,展开讲解,西医认为外科感染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突出“菌”,在治疗上主张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于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没有作用。中医将外科感染归属为“疮疡”范畴,认为主要的原因为热毒侵袭,突出“毒”,在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通过清热解毒不仅能达到杀菌的作用,而且能够消除细菌的毒素。所以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要突出“菌毒并治”,从而突出中、西医学的优势,弥补了其不足,能够达到单纯应用中医、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2]。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能兼容中、西医学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交融汇通,丰富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3.2  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医学临床思维的特征是不需依赖实验仪器检测,着重于整体宏观、联系变化、全程综合的“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分析判断疾病的暗箱方法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临证方法。西医学的实证思维则重视人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视病原学检查,注重体征和组织病理损害等客观依据,强调结构和功能、局部病理整体病象的一致性,从而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准确诊察指标量化,以进行特异性和对症治疗。我们抓住中、西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结合点展开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并合理地渗透到具体病证的各个内容环节中。通过学习,对外科病证应能运用中、西医学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既要注意疾病过程的局部病理改变,重视病原学检查,掌握运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病原、病理采取西医学方法防治疾病,又要重视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和病人的个体特征,研究分析某病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运用中医学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尤其在疾病后期作为一个“病”的基本特征已不明显时,更应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调治的优势,使患病机体获得更完全的康复。这样,就能使西医学的实证分析思维方法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辨证思维方法在外科学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与统一。在教学中重视阐释和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同时,尤其应该将这些方法和结合点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和科技创新能力[3]。

   

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优势所在,在认识和运用中、西两种医学基础理论解决临床问题时,突破彼此固有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互补的新思维,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长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乾利. 对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1):116.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8篇

山西省阳泉第二监狱四大队政工师、二级警督关东恩,一位普通的人民警察,怀着对中医药的无限热爱,在继承中医药文化潜心研究创新中医药技术上抵死磨砺终问鼎,独创了《中医暴露干燥疗法根治烧伤》的技术,来证明中医药在治疗烧伤的战场上的成就。

自人类发现和发明用火以来,严重烧伤就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灾难。烧伤,尤其是大面积烧伤,其破坏程度相当严重,它破坏了患者整体内外的恒定,引起极大的内在应激效应,产生物理变化、化学反应,对人体造成极大的破坏。烧伤达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且死亡率高。

自1985年起,关东恩与中医药结缘,师承传统医学,用中医药文化思想理论热爱生活和学习各种技术,成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综合性人才。

暴露干燥疗法是以医疗技术恢复烧伤患者原貌的终点作为消灭烧伤的起点,瞬间地起到创造性的高速、高效、无害铲除烧伤破坏力,免除了烧伤对患者内部环境五脏六腑的外在影响。关东恩主张对极重和特大面积的烧伤患者,使用暴露干燥疗法根治烧伤的医疗技术,使用特效药物瞬间铲除烧伤破坏力,瞬间封闭住所有烧伤创面,铲除烧伤伤疡存在的条件和基础。采取针对性地选方配伍,激发、激活患者免疫修复潜在的能力,提高药力形成的效果,防止发生脱水、休克、感染、伤疡,并进一步发展到创面脓毒症、血液败血症、血管内弥漫性凝血等危险境地,经过一涂一撒一抹进行烧伤伤害治疗。

中医讲究中庸和平,通过理论、技术、扶持、扶助人体达到阴阳平衡,以保护人体健康为最高目标。暴露干燥疗法根治烧伤,相较于西医手术治疗,更加安全。同时中医药物毒副作用小,强力药物药力作用于外而提毒不让入血,不让入内脏,不动手术即可解除烧伤对皮肤的破坏和对生命的威胁。

中医暴露干燥疗法治疗烧伤,用中医药文化独自研制成功“中药药品武器,以及中医各种辅助疗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这是中医药文化、理论、成果、技术实施下的不可分离的整体,是对中医药文化的诠释。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结合点; 教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同时存在的两种医学结合的产物,中、西医学在各自的存在价值及所承担的防病治病的任务上具有共同性,两种医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交叉渗透。中西医结合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结合点的认识,如果没有结合点,那就无从谈中西医结合。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探索外科疾病中西医学的交叉点、结合点,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讨论,增加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1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形式

中西医结合在在内容上有如下几种方式。

1.1 兼容性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不仅为西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剖学、遗传学、细菌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学科中、西医学应共用。现代临床CT、B超、MRI等先进的诊疗手段中西医都可以应用。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应兼容中医学、西医学的精华,才能得到发展。

1.2 互补性结合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与不同文化背影下形成的,互有长短,互补性很强。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并注重整体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其整体、宏观、辨证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堪称绝佳;西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以实验分析法为主,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以至分子水平,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故中、西医学兼并融合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征。如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部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为手术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了急症手术率,增加了择期手术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肿瘤治疗上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副作用很多。中医在调节整体、增加食欲、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

1.3 创新性结合任何科学的建立源于创新,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观点、新治则就是创新性结合的例证,如外科感染的“菌毒并治”理论;“动静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煨脓长肉”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理论;“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等[1]。

2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总结探索

在总结探索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选择内容选择中、西医学认识比较成熟的几个系统。如外科感染、围手术期处理、急腹症、乳房疾病、肛门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

2.2 查阅文献掌握中、西医学理论的认识观点及现代研究进展。

2.3 临床调查调查临床的诊断、治疗的新方法。

2.4 专家访谈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他们的认识和经验。

2.5 总结分析 对上述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炼探索上述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将上述总结提炼的内容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本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本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哪里,提高教学效果。

3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来上课大多按教材的顺序来讲,依次讲解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往往是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二者之间常常孤立、脱节,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现象,不能将中、西医融合在一起,或优势互补,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使学生感到困惑,达不到开设学习这门课的真正目的。以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在讲解“外科感染”这一章节时,以“菌毒并治”的新理论为切合点,展开讲解,西医认为外科感染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突出“菌”,在治疗上主张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于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没有作用。中医将外科感染归属为“疮疡”范畴,认为主要的原因为热毒侵袭,突出“毒”,在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通过清热解毒不仅能达到杀菌的作用,而且能够消除细菌的毒素。所以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要突出“菌毒并治”,从而突出中、西医学的优势,弥补了其不足,能够达到单纯应用中医、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2]。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能兼容中、西医学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交融汇通,丰富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3.2 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医学临床思维的特征是不需依赖实验仪器检测,着重于整体宏观、联系变化、全程综合的“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分析判断疾病的暗箱方法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临证方法。西医学的实证思维则重视人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视病原学检查,注重体征和组织病理损害等客观依据,强调结构和功能、局部病理整体病象的一致性,从而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准确诊察指标量化,以进行特异性和对症治疗。我们抓住中、西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结合点展开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并合理地渗透到具体病证的各个内容环节中。通过学习,对外科病证应能运用中、西医学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既要注意疾病过程的局部病理改变,重视病原学检查,掌握运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病原、病理采取西医学方法防治疾病,又要重视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和病人的个体特征,研究分析某病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运用中医学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尤其在疾病后期作为一个“病”的基本特征已不明显时,更应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调治的优势,使患病机体获得更完全的康复。这样,就能使西医学的实证分析思维方法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辨证思维方法在外科学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与统一。在教学中重视阐释和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同时,尤其应该将这些方法和结合点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和科技创新能力[3]。

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优势所在,在认识和运用中、西两种医学基础理论解决临床问题时,突破彼此固有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互补的新思维,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长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乾利. 对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1):116.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10篇

(1)外科学总论部分有很多疾病都是依据中医学知识来治疗的

例如:麻醉方面,历史上曾有华佗使用中药汤剂麻沸散进行麻醉;外科感染方面,一些局部感染可以使用消肿散、鱼石脂软膏、芙蓉膏、黄金散和玉露散等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消退肿胀;烧伤病人的护理方面,Ⅰ°烧伤使用京万红软膏治疗,II°烧伤使用湿润烧伤膏和麻油纱布包扎治疗;毒蛇咬伤使用季德胜蛇药治疗;肿瘤治疗五大手段其中就有中医的扶正祛邪、通经活络、化瘀散结、清热解毒和以毒攻毒方法。

(2)外科学分论中与中医学有关的内容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可以口服逍遥散和小金丹等中药治疗

肠梗阻病人可以使用大、小承气汤,针刺双侧足三里等方法通便;痔疮治疗使用马应龙痔疮膏,苦参汤坐浴;胆石症治疗使用消炎利胆片、消石片、消石散等药物;胆道蛔虫病使用乌梅汤驱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使用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尿石症使用金钱草颗粒利尿驱石;骨科病人护理涉及中医骨伤学知识;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理疗等方法。

(3)皮肤病和性病病人护理也涉及许多中医学知识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提出治疗湿疹采用“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的治疗之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以使用中药雷公藤;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方法,用雷公藤、青高素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治疗,还可口服火把花根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如白癜风)使用中药丹桃冲剂配合黄芪口服液治疗;银屑病可以使用一些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的止痒方剂(黄连解毒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

2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的优势

2.1培养护生人文素养

中医作为国粹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脉相承。中医的诸多理念就是从我国古代哲学中衍生而来的,譬如阴阳五行理论、相生相克学说、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等。故《素问》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也。”指出学习中医者须通晓天文、地理和医道等。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中医学知识,进而温习中医历史,讲叙如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中医名家的故事,无疑对提高护生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弥补医学院校人文气息薄弱的缺陷。

2.2促进护生身心健康,为护生人生导航

我校护生绝大多数是女生,在教学中讲授一些中医学知识,可以教会护生预防和治疗感冒、腹痛、痛经等常见病,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抵抗力。在讲授西医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古代中医名家的经历和治病救人的事迹,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2.3培养护生严谨的医学态度,树立整体护理理念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这与现代外科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在外科护理学课堂上讲授古代中医名家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培养护生认真的医学态度具有积极作用。现代护理注重整体护理,以实施护理程序为方法,恢复健康为目标,为病人提供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的涉及身心、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优质护理。中西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整体护理要求,对于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中医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历来讲究医护不分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这也符合整体护理观念。

3外科护理学教学中中医学知识的渗透方法

3.1邀请中医护理学教师参与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的一系列活动。邀请中医护理学教师参与外科护理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让其从中医角度阐述外科疾病治疗方法,而外科护理学教师也提出建议,希望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注入外科疾病中医治疗方法的讲解。这样的备课别出心裁,使教师受益匪浅。

3.2鼓励学生参加继续教育学院的中医职业技能培训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开展了诸如中医按摩、中医针灸和中医推拿等项目的职业培训,并且可以授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和级别认定证书。应动员和支持护生参加这些培训,使护生医学技能多样化,成为拥有一本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多本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才,而这些技能也可以在外科护理中得到应用,如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等。

3.3改革外科护理学教材,适当增加中医治疗和护理内容

目前,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使用的外科护理学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2版),该教材实用性强,内容翔实,但缺点是对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介绍较少。可在“骨科病人的护理”章节适当增加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让护生了解中医治疗骨伤的方法;对肿瘤病人的中医护理方法只用一句话带过,没有详细讲解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和药物,护生普遍希望能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因此,可在适当的时候编写校本教材,增加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内容,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复合型护理人才需求。

4结语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斑秃;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19-0081-03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可发于任何年龄,尤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因精神因素引发,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中医称其为“油风病”、“鬼舔头”,俗称“鬼剃头”。本病虽不影响健康,但往往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影响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医中药在斑秃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斑秃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古书籍中对于斑秃病因病机的论述:一为气血虚弱,《诸病源候论》谓:“足少阴,肾之经也,其华在发。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海,谓之血海,其别络上唇口。若血盛则荣于头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秃落”[1];一为血燥风盛, 《外科证治全书・头部论治》谓:“头干枯,成片脱落,皮红光亮,痒甚。由血燥有风所致”[2];一为肾气不足,《黄帝内经》:“肾气衰,则发堕齿槁”[3];一为血瘀,《医林改错》云:“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4]。

2 中医治疗

2.1 内治法

内治法是通过内服中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内服中药主要包括中成药、中药汤剂、中药颗粒剂等。

2.1.1 辨病论治:辨病论治就是把斑秃看作一个疾病类型,不进行辨证,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徐格校[5]运用薄芝片治疗斑秃51例,疗程90d,总有效率64.71%;赵怀智[6]采用精乌胶囊口服治疗斑秃30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93.3%,痊愈率66.7%;李@[7]采用贞芪扶正胶囊治疗斑秃70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72.86%,痊愈率25.71%。

2.1.2 辨病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观察分析疾病,治疗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斑秃的辨病辨证治疗可以分为两类,一为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某一种辨证分型的斑秃患者;一为将斑秃患者分为不同的证型,分别采用与证型相对应的治法,观察疗效。吴国春[8]采用自拟补肾活血汤(当归、茯苓、生熟地各30g、山萸、山药各15g,党参、川芎、柴胡各12g,何首乌、桑葚各10g、红花、皂刺、甘草各10g)治疗肝肾亏虚兼血瘀证斑秃患者57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87.72%,痊愈率68.42%,随访1年复发率8.57%;喻红兵[9]采用养血生发丸(何首乌60g、女贞子30g、党参50g、柏子仁30g、当归50g等组成)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90例,疗程2个月,总有效率93.33%,痊愈率66.67%;董建平[10]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斑秃75例,疗程90d,总有效率97.33%,痊愈率41.33%;周丰宝等[11]将70例斑秃患者辨证分型为肝郁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虚型,分别采用自拟中药治疗,疗程84d,三种类型总的有效率92.86%,痊愈率45.71%。

2.2 外治法

斑秃的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治疗、中药外用等方法[12]。

2.2.1 单一外治方法:罗水平[13]采用10%斑蝥酊治疗斑秃40例,疗程2个月,总有效率75.00%,痊愈率50.00%;王满清[14]采用神奇生发露(人参10g、补骨脂15g、桑葚子15g、蛇蜕3g、珍珠粉6g、提炼出60ml的水溶液制冷,用樟脑5g加入95%的酒精40ml溶解后,再加入提炼出的60ml水溶液即可)外搽治疗斑秃114例,疗程2个月,总有效率100%,痊愈率95.61%;丁晓华等采用双花二乌酊(芫花、红花、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川椒各10g与75%酒精500ml共置密闭容器内浸泡1周)外搽治疗斑秃33例,疗程1~3个月,总有效率87.87%,痊愈率66.67%[15];邓翠荣等[16]采用药线点灸(采用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制作的药线,点燃形成圆珠状炭火,直接灼灸)治疗斑秃50例,疗程90d,总有效率92.00%,痊愈率50.00%。

2.2.2 两种外治法联用:戴红[17]用丹参注射液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交替注射联合生发醑(黄芪、白芷、三棱各20g,侧柏叶100g,用60%酒精1000ml浸泡而成)外用治疗斑秃30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90.00%,痊愈率33.33%;金泽等[18]采用合谷刺法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斑秃35例,疗程30d,总有效率94.29%,痊愈率42.86%;刘云[19]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隔姜灸(将薄姜片覆盖在斑秃处,其上置艾绒点燃施灸,使患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直至皮损区红润)治疗斑秃60例,疗程30d,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0.00%;冯立霞等[20]采用梅花针叩刺联合TDP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斑秃40例,疗程2~3个月,总有效率97.50%,痊愈率80.00%;齐晋等[21]采用梅花针叩刺联合生姜外涂治疗斑秃40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92.50%,痊愈率67.50%,随访半年,有2例复发,复发率7.41%。阮慧红等[22]采用以背腧穴为主的穴位埋线联合梅花针局部扣刺治疗斑秃40例,疗程12周,总有效率95.00%,痊愈率57.50%,随访一年,有1例复发,复发率4.35%。

2.2.3 三种及以上外治法联用:王B、许贤静等[23]采用磁热疗法、生发酊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60例,疗程10周,总有效率100.00%,痊愈率73.33%;王会珍[24]采用梅花针叩刺、自制二姜旱莲酊外涂联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斑秃66例,疗程5周,总有效率93.94%,痊愈率54.55%。

2.3 内治和外治相结合

斑秃是局部的病变,又是全身气血阴阳失调在局部的表现。中医药内治法针对全身,调和阴阳、纠正气血失和,局部外治,刺激毛囊,共同促进新发生长。

2.3.1 口服药物联合针灸治疗:饶美荣等[25]用八珍颗粒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50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76%,痊愈率14%;张品等[26]采用火针(取阿是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消毒后用单头火针点刺)联合自拟中药(当归、何首乌、二至丸、白芍、黄精等)内服治疗斑秃18例,疗程最长12周,总有效率100%,痊愈率100%;周贞迪等[27]采用自制养血解毒丸(熟地、当归、白芍、制首乌、川芎等组成)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66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78.95%,痊愈率44.74%;罗和平等[28]采用梅花针叩刺联合自拟补肾养血生发汤(制何首乌30g,熟地黄、白芍、菟丝子、枸杞子各15g,当归、天麻、补骨脂、怀牛膝、茯苓各10g,川芎、蛇蜕各5g,甘草3g组成)治疗斑秃54例,疗程60d,总有效率92.59%,痊愈率51.85%。

2.3.2 口服药物联合中药外用:王广银等[29]采用首乌生发合剂(制首乌15g、桑椹子15g、生黄芪15g、枸杞子15g、菟丝子20g、玄参15g、酒当归9g、就川芎3g、补骨脂12g、生地12g、熟地12g、党参12g、黑芝麻24g组成)口服联合复方补骨脂酊(补骨脂150g、红花150g、白芷150g、丹参150g,取以上诸药粗粉加70%乙醇1 000ml浸泡7d滤渣加70%乙醇至1 000ml)外涂治疗斑秃45例,疗程2个月,总有效率86.67%,痊愈率77.78%;宋绍潼[30]采用四物汤加味口服联合自拟复生酊外搽治疗斑秃125例,疗程72d,总有效率96.80%,痊愈率84.00%;薛素琴等[31]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口服联合消斑酊(由骨碎补、红花、白芷等制成)外搽治疗斑秃35例,疗程2个月,总有效率94.29%,痊愈率54.29%;高婷婷[32]采用养血生发胶囊口服联合自制生发酊(红花、丹参、黄芪、补骨脂、红干椒等组成)外搽治疗斑秃42例,疗程8周,总有效率97.62%,痊愈率69.05%。

2.3.3 口服药物、针灸治疗联合中药外用:曾家燕采用自拟补肾生发汤(熟地黄15g、何首乌12g、山萸肉10g、旱莲草12g、女贞子12g、枸杞12g、桑椹12g、山药12g、茯苓10g 组成)内服、生发酊(补骨脂20g、丹参15g、红花10g、白芷10g、侧柏叶10g、上药加入70%酒精150ml中浸泡10d)外搽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35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97.14%,痊愈率80.00%,1年后随访痊愈的28例,复发5例,复发率为17.85%[33];刘凤年[34]采用自拟滋肝补肾方、梅花针叩刺联合生姜片外擦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64例,疗程2个月,总有效率98.44%,痊愈率53.13%。

3 小结及展望

中医药治疗斑秃的方法众多,主要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搽、梅花针叩刺、毫针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等,且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中医药治疗斑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基本都在90%以上,痊愈率也基本达到50%,但据我们临床观察,斑秃的复发率较高,近五年的课题研究缺乏对复发率的随访观察。轻度斑秃、病程短的患者可以采用单一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重度斑秃或病程长的患者采用中医内治和外治相结合的方法,疗效较好。斑秃的病程从几天到几月不等,越早治疗疗效越好,临床研究的疗效观察应区分不同的病程。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斑秃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使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隋.巢元方著,宋白杨校注.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50.

[2]清.许克昌.毕法同辑,曲祖贻校注.外科证治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9.

[3]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

[4]清.王清任著,穆俊霞、张文平校注.医林改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1.

[5]徐格校.薄芝片治疗斑秃51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5):167-168.

[6]赵怀智,屠辉辉.精乌胶囊治疗斑秃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34-35.

[7]李@.贞芪扶正胶囊对斑秃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300-301.

[8]吴国春,杨孝华.补肾活血汤治疗多发性斑秃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3,5(16):74-75.

[9]喻红兵.养血生发丸治疗斑秃(肝肾不足证)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2):52-53.

[10]董建平.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型斑秃75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2A):60.

[11]周丰宝,陈美南,杜翠翠.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斑秃70例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7):610-611.

[12]黄晓凌,段渠,杨成蓉.斑秃的中医局部外治法综述[J].四川中医,2008,26(9):43-44.

[13]罗水平.斑蝥酊治疗斑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新中医,2012,44(7):90-91.

[14]王满清.神奇生发露治疗斑秃114例[J].江西中医药,2012,43(360):35.

[15]丁晓华,倪红,陈克彦.双花二乌酊外搽治疗斑秃33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7):856.

[16]邓翠荣,黎玉宣,肖汉文,等.药线点灸对斑秃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新中医,2011,43(9):76-77.

[17]戴红.丹参穴位注射联合外用生发醑治疗斑秃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2011,28(4):200-201.

[18]金泽,杨菲,王玉琳.合谷刺法配合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728-729.

[19]刘云.梅花针配合隔姜灸治疗斑秃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11):27-28.

[20]冯立霞,赵晓红.梅花针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26-327.

[21]齐晋,匡玉琴.梅花针加生姜外涂治疗斑秃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4):2102-2103.

[22]阮慧红,李鸣九,梁智江,等.穴位埋线配合梅花针治疗斑秃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7):61-62.

[23]王B,许贤静,张骞.磁热疗法、生发酊联合梅花针治疗斑秃6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7):75.

[24]王会珍.梅花针叩刺为主治疗斑秃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8:604.

[25]饶美荣,钟咪,张佳音,等.八珍颗粒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1):1225-1226.

[26]张品,艾明媚,李岩.火针配合中药治疗斑秃1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2):109.

[27]周贞迪,周薇.养血解毒丸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1):61.

[28]罗和平,叶锐.针药结合治疗斑秃54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7):97-98.

[29]王广银,马洪涛,何慧.首乌生发合剂联合复方补骨脂酊治疗斑秃45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1):1107-1108.

[30]宋绍潼.四物汤加味联合复生酊外用治疗斑秃12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杂志,2012,11(1):60.

[31]薛素琴,李东海.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斑秃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6):1127.

[32]高婷婷,高慈.中药内服外搽治疗斑秃4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4):332.

[33]曾家燕.中医综合治疗斑秃35例[J].光明中医,2012,27(10):1996-1997.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导引按跷按摩推拿手法考证沿革定义中医的外治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然而二千多年的沧桑变化,许多早先的医疗方法已是面目全非,或被淡忘或历经岁月而逐渐演化。本文将对导引、按跷、按摩、推拿、手法的定义及它们的演变过程逐一论述。

1《黄帝内经》确立了导引、导引按跷、导引按摩在中医治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微的中国传统医学。从中医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医非常“早熟”,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体系。在黄帝内经《灵枢・病传》就有:“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火芮、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灵枢》这段文字清楚的表明在黄帝内经的体系里,外治法优于内治法,“导引行气”是中医治法中的主导,它单独使用或指导其它治疗方法:乔(按跷)、摩(按摩)、灸(艾灸)、熨(热敷)、刺(针刺)、火芮(火针)、饮药(服药)。按跷、按摩则是治疗方法中的优先选择。《黄帝内经》历代奉为“至道之宗”,黄帝内经为何如此重视导引?何以优先选择按跷、按摩呢?值得深思与研究。

早在秦汉时期,中医的治疗就可根据临床中所遇到不同的患者、病邪的性质、病邪所处的身体部位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病邪盛衰变化与出没传变,以导引行气为主导,依次有选择地采用乔、摩、灸、熨、刺、火芮、饮药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效地对各类疾病进行治疗,以减少痛苦和不良反应,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康复。

2导引的历史渊源、定义与特点

据考,导引在中国用于养生治病有五千年历史,华夏先祖,黄帝、神农、伏羲都精通导引。“导引”一词始见于《庄子・刻意》“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兽而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者也”。仅从表面上来看,导引具有以下两大特征:第一,调息活动,其中以“嘘”、“吹”、为主;第二,有许多酷似兽禽的形体动作。这两点与《山海经》“西王母善啸”,《吕氏春秋》中的“作舞”是相符的。70年代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就更形象、直观。

有调息活动和形体动作,就可等同于现代的医疗体操吗?其实不然。导引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养生术、治疗术,是中医学的灵魂。《庄子・刻意》就清楚的表明导引可以“养性练形”,后世的许多人往往多看重导引的“练形”,而忽略了导引的“养性”,养性的本质是“行气”,行气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潜意识高度入静的放松状态。实现它有三个基本条件:调心,调息,调身。正如古人所说要元神,而不要思神。

行气状态下,人充分放松入定后,元神被调节出来,脏腑气机发动,体内真气推动肢体关节做出各种与脏腑经络相对应酷似兽禽的形体动作,兼或口中发出各种声音,隐喻着习术者当时的生理状况和病理状况。在肢体运动和声音振动达不到调节要求时,有时甚至还会自我或借助他人徒手或者持械,进行各种点穴、按摩、拍打、撞击等外在刺激,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阴阳,驱除病邪。熟谙导引术的人都知道,在导引的练习过程中,各种肢体关节的屈伸、旋转运动和自我治疗活动全是天籁,隐含了相应的意义,而绝非事先的人为编排。这一点无论是《山海经》、《吕氏春秋》、《老子》、《庄子》还是《三国志・华佗传》,莫不如此,并且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说,东汉末年华佗的《五禽戏》是我国现今可见历史渊源最深厚、最有代表性的导引功法。

自古以来,导引又可分为“内导引”和“外导引”,内导引是一种主动式的自我修炼养生治病方法,而外导引则是由具有深厚导引练功基础的医生为因病暂时无能力进行导引训练的患者进行调节治疗的一种临床医疗活动。《内经》中的导引多属于外导引。

3导引按跷、导引按摩的定义与特点,古代医家用它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从现存的各种古代医学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早期中医治法中的外治法优于内治法。直到黄帝内经时,《灵枢・病传》中除导引行气外,还有两种重要的临床医疗方法,按跷和按摩。现代许多人把按跷等同按摩,其实不然。《素问・异法方宜论》有:“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在《素问・血气形志》又有:“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这两者的定名不同,适应症也不一样,《内经》在不同的篇目中分别论述,这说明在当时,这两种方法是有区别的。另外,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还有:“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石、挢引、案杌、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这里的“挢引”就是导引按跷,“按杌”就是导引按摩。“挢”通乔、跷,即举手跷足。这说明按跷主要是着重于人的手足进行的。这里还有一点,上古名医俞跗,其名隐含按跷之意。俞即“五脏之俞”,指经络系统;“跗”指足背,有按跷之意,看来这位名医是因其擅长按跷而被冠名的。那么按跷和按摩是两种什么样的医疗方法,它们的区别何在?

按跷是一种以导引行气为内涵,以按跷为外在治疗形式的临床医疗活动。“从寸道声,以寸引也。”这句话就充分完整地把导引按跷的意思表达出来了,按跷主要着重于人的手腕和足踝(腕、踝有“上三寸、下三寸”之说);导引按跷在行气的“吹嘘呼吸”中,或捉腕持手,或捉踝持足,配合“声、意、气、力”的贯注输布,对病人的脏腑、经络、筋骨、关节、皮肉进行多层次的调节刺激。

按摩与按跷相对应,主要着重于人的头面、腰背、胸腹,与现代通常看到的推拿按摩不同,古代的导引按摩是以导引行气为内涵,以按摩为外在治疗形式的临床医疗活动。

按跷与按摩虽然侧重不同,但都以导引为其内涵,充分地利用了经络系统中的经脉、经别、经筋、皮部这些多层次的立体网络的功能与主治。调节刺激,虚实结合,按跷用手式,按摩以手法,讲究内劲,动作幅度小,显效迅速。

古代的导引按跷和导引按摩以治疗各种内科疾病为主,甚至在危重险症的急救上也有神奇的功效,这些都可以从《黄帝内经》的有关篇目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韩诗外传》、《周礼注疏》中有关扁鹊治“孚虎太子尸厥”的史实中得到佐证。

4《黄帝外经》的亡佚,使导引按跷和导引按摩从汉代以后走向衰落

早期中医的优秀传统被后人淡忘,令人感叹,又令人反思。“黄帝医经”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的姐妹篇《黄帝杂子步引》和《黄帝歧伯按摩》是导引按跷和导引按摩的专著,它们的亡佚,是造成中医学“断层”的重要原因。虽然历经人世更迭,导引之学在严密的师徒相传中还小有一支,但导引学派师承关系的严格保守,就难免其从汉代以后走向衰落。

客观地来讲,按摩疗法在中国传播也有“内”、“外”两大源流,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早期中医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为建立中医理论基础和治疗体系作出重要贡献的导引学派,也就是“内家学派”。

5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药物疗法占据了中医治疗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外治法中,针灸继续流传,推广普及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问世,为中医药疗法的普遍推广和普及使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伤寒之学”从此逐渐占据了中医统治地位,内治法上升到首位。

《灵枢经》的传世,继而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都为后世针灸学的继续流传与推广作了了宝贵的贡献,但此时外治法在中医治疗中已下降到次要地位。

相比之下,导引之艰深难学,全凭师徒口传心授,长年磨练,不如中药、针灸有现成的各家范本,只要辨清证候,随症用药,只须化裁加减;针灸只须选穴施法,即可坐堂为医。

虽然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治病不用方药,只用导引、按跷、按摩,但此时已很难改变中医发展过程中这种不合理的格局。

6后世对导引、按跷、按摩的误解多由唐代而起

到了唐代,王冰和司马贞对导引、按跷、按摩的解释使人模糊难辨,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则生硬地把导引划分为主动式的自我按摩和肢体运动;把按摩划分为被动式的手法操作。这些结论都与《黄帝内经》的原旨相去甚远。后世对导引、按跷、按摩的误解多由此而起。

7手法治疗在唐宋兴盛,古代按摩外向化

(诚然,)中医骨伤科学在唐代兴盛,正骨手法的崛起和发展,使按摩更加流于只注重手法的变化和患者的外在感受,而忽略了古时按摩对医者“精、气、神”的调节要求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的一种互动式随机、随症、随病邪出没变化的双向交流的治疗法则。

至宋代《圣济总录》,虽然收有导引和按摩的内容,但由于受唐代之风的影响,对导引与按摩的传释都不免有失偏颓。

8明代按摩的主流异名为推拿;明清推拿、手法并行,发展出各种流派

宋代以后,按摩更加外向化、形式化,为了适应不同的要求,各种治疗手法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直接导致按摩到了明代异名为推拿。明代中医十三科中设推拿科,至此推拿名正言顺地占有了古按摩在中医治疗体系中的地位。

明清以后,推拿与手法并行。由于社会分工日细,推拿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流派和方法,但无论其怎样名目繁多,总不外乎以下三类:第一是刺激经穴、调节脏腑、祛疾除病的经穴推拿;第二是刺激局部、正骨复位、镇痛放松的手法推拿;第三是治疗小儿疾患的小儿推拿。

9推拿、手法、按摩的现代定义及其现状

到了今天,通常把在病灶局部、身体有关经络路线和穴位上进行刺激的手法操作与被动运动称为推拿;把整复各种关节、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手法操作称为手法。而另一种蜕化了的主要用于保健的按摩―――以手法放松为主配合被动运动的健身方法依然借按摩之名在民间流行。

现代的推拿和按摩除了在刺激方法与手法的变化上还保留有其特色外,它们的理论依据和治疗实践反过来都更多地借鉴了针灸学。

目前,无论是在一般百姓,甚至在医学界的许多人眼里,只要是身强力壮,懂得一些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熟记几个常用穴位就可胜任推拿、按摩。这是由于现代人对中医的发展历史,对中医理论、治疗特点的了解不够全面所致,对于当前中医知识的普及与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10总结

中医治疗的本质是“以人治人”,要取得好的疗效,十分强调医者个人的素养与能力。两千年岁月沧桑,中医的许多优秀传统被后人淡忘。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考证,难免“管中窥豹”。不如身体力行,从实践过程感悟其中的真谛。

目前,野生中草药材资源的逐渐枯竭,现有中医的治疗方法难有新的突破,21世纪中医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妄自菲薄”与“妄自尊大”都不足取。

今日论古并不是简单的为了好古,导引之学的培养与训练可以加深医者对中医学理论的全面理解,具备治疗过程中总揽全局的能力,增强药物治疗的时效,提高针灸的疗效。

导引、导引按跷和导引按摩是中医治法宝库中的“秘密武器”,它们在许多老年病、疑难病的治疗上显示出优异的治疗效果。应该努力发掘整理,使之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藏医学 治疗 特点

中图分类号:R2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神秘、圣洁的,一个被世人以神奇的眼光搁置在梦幻与遐想的一隅,多少人梦里魂牵梦绕的圣地。神秘的雪山、转世的活佛、圣洁的布达拉宫所有的一切都为披上了神奇的面纱,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医学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受到藏传佛教很深的影响。在藏区一些大的寺院,一般都设有专门传授医药学知识的“曼巴扎仓”(藏医学院)。藏传佛教的高僧活佛一般对藏医药学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在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的曼汤(挂图)中所载的历代名医中就包含有本民族的高僧大德以及印度佛教的传播者――莲花生大师。一些治疗藏区疑难多发病的传世秘方就是在寺院文化的背景中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至今。揭开藏医药学神秘的面纱,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民族医学。其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远非宗教色彩所能包容的。

一、藏医外治的基本方法

藏医药将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归为四大法,即“食、行、药、外治”。藏医外治法是藏医四种基本疗法之一,是藏医最具鲜明特色的疗法,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现存最早的藏医古籍《月王药珍》(公元710~720年)中,就已记载了各种外治疗法。其中,贴敷疗法对各种疾患根据病情的寒热、轻重、时令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外敷贴剂36种,并阐述了罨治、药浴等外治疗法。藏医经典巨著《四部医典》主要的后续本用了11章的篇幅重点阐述了外治疗法,包括了油脂疗法、滴鼻药剂、导剂缓下法、导剂灌肠法、针刺、放血法、灸法、药浴、擦涂疗法、穿刺法、清泻反压法等。

当内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一些特定疾病必须进行外治法或内外合治时,要采用外治方法。历代藏医的外治理论,主要依据是《四部医典》的外治篇。外治法分放血法、火灸法、寒热敷法、药浴法和涂抹法等五种。

1.放血法:主要针对“血、赤巴”型热病、肿胀、各类疮、痛风等疾病的治疗,其中牛角放血法临床使用较广,此法适宜于各类关节痛、肿胀。

2.火灸法:主要针对“龙、培根”型寒病、消化不良、水肿、脓肿、癫痫、精神病、半身不遂等寒性疾病(除“痛风”外)的治疗。

3.寒热敷法:主要针对“龙、培根”型病、消化不良、急慢性疼痛及皮肤出痘有效,其中,“霍尔梅”敷法使用较广。

4.药浴法:适用于“龙、培根”型病发作期、四肢僵硬及萎缩、肌肉僵直、黄水、各类皮肤病等。药浴法可进一步细分为浸浴法、酒浴法、骨汤浴法、敷浴法、袋浴法及蒸气浴法。浸浴就是把身体浸泡在药水里;酒浴是药品经特殊发酵后进行药浴的方法;骨汤浴是药浴过程中药品与骨汤相结合来应用的浴法;敷浴法是药浴过程中针对某些特殊疾病在特殊部位进行外敷药浴;袋浴是把药包放在纱布袋子里,在病变部位进行热敷;蒸气浴是熏浸在药水的蒸汽上。临床上常用浸浴法。常用的药浴药方有“五味甘露药浴”和“广方药浴”两种。

5.涂抹法:是用药水、药物油、脂肪及药膏涂抹身体并适度按摩。这种外治法适用于体弱、面色苍白、血色素低、少精等。

二、藏医外治与中医外治的异同

藏医学以“三因五源”学说为其理论基础,其外治法的分类与中医学外治法分类不同,分为温和疗法、强力疗法和猛烈疗法三类。温和疗法有罨熨、浸浴、涂摸三法;强力疗法分为放血、针灸、穿刺三法;猛烈疗法分刮除、切除、掏引、拔除四法。

中医学与藏医学的外治诸法,在不同的理论体系指导之下,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但具体分析实际操作及适应病症,可发现两者之间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中医学熏法、熨法、热烘疗法与藏医罨熨法大体相同,可归为不同名称的同类治疗方法;中医学外治法的切开法、挂线法等手术疗法与藏医学放血疗法、穿刺疗法虽在所治病症及具体操作手法上有区别,但仍具可比性,应属于同一类型中的治法。

中医学外治法与藏医学外治法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藏医学发展受独特的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用药取材等均有独特之处。如:藏医涂抹疗法中有取陈酥油涂敷的;浸浴疗法中用特有的矿泉水浸浴的。藏医中还有据本地特色对中医学外治法进行延伸和补充的,如采用牛角进行角吸疗法即对拔罐疗法的延伸和补充。

二是中医学外治法,用药范围大,药物种类多,使用方法也较广泛。而藏医外治法中使用器械相对较多。中医学与藏医学外治法在针对某些特殊疾病的治疗时各有独到之处。将两种医学中可借鉴和融合的部分有机结合,以供临床实践之用,不失为值得探索之路。

三、藏医外治的研发思路

1.优势资源的开发要嫁接最新科技手段,传统产业的进步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关于药物的体外吸收,藏医药认为鼻腔黏膜、耳后、头皮部、阴囊、手心、腰椎等部位药物极易透过,这与现代透皮吸收理论认为身体各部位皮肤渗透性大小分别为阴囊>耳后>腋窝区>头皮>手臂>腿部>胸部相一致。

(1)重点开展藏药软膏剂、巴布膏剂、喷雾剂、湿敷贴剂的研究,从传统中(藏)药中寻找新的高效透皮吸收促进剂及辅料,加强中(藏)药促渗剂与被促中(藏)药复方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及增进作用、作用机理的研究。

(2)加强藏药的质量标准研究的成分分离、分析鉴定工作研究,为藏药的透皮评价优选指标。

(3)建设新的藏药经皮给药制剂技术平台;加强新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如离子渗透、微针、脂质体、传递体等方法或技术平台在藏药经皮给药制剂的应用。

(4)对传统黑膏药的理论及制备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开发符合现代制剂规范、方便实用的中药经皮给药制剂。

(5)研制中小型经皮给药系统生产设备,用现代透皮给药新技术,研制组方科学、机理明确、质量可控、临床疗效确切的藏药外用新制剂,以适应目前临床和科研的迫切需要。

(6)加强藏药药浴的研究推广,减少药物浴剂体积、提高药物浓度,采用药物循环装置和针式喷淋、温度调节等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促进药物渗透,提高疗效有明显作用。

2.经过现代医学诠释藏药的功能主治,为临床推广提供一个中西医都能接受,甚至广大患者都能理解的产品说明书,为藏药产品顺利进入临床,拓展藏药市场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这也是藏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中医药; 外治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进展

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3-0108-02

doi:10.14033/ki.cfmr.2015.13.054

一般来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一种因膝关节的局部损伤、炎症以及慢性劳损造成膝关节软骨变性与活动障碍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势在必行[1-2]。文章将以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作为切入点予以深入的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8月-2012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患者。上述58例患者其中包括男30例,女2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48.2±8.7)岁,平均病程(62±7)个月;根据骨性关节炎放射学病情分级指标评价为1级10例,2级12例,3级 27例,4级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症与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关节穿刺治疗与口服药物疗法:对此组29例患者进行一般消毒、铺无菌巾,用(2±0.4)%利多卡因实施浸润麻醉。以内外膝眼紧贴髌骨下端以及髌骨上放平行线和髌骨外端垂直线的交点做为穿刺位,予以11号针头边向内下端进针边抽吸,针位以关节间隙为准;若出现关节积液患者,抽到积液后再加深一点,多角度吸取积液,在此过程中要避免伤及关节软骨,护理辅助人员要帮助按压髌上囊位置,予以关节积液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将玻璃酸钠(1.5±0.5)ml注入关节腔中,注射后被动屈膝部(3±1) min。每7天进行1次,每5次为一个治疗循环;在上述基础上对患者使用口服药物:塞来昔布胶囊,(188±30)mg/次,每天服用1次;硫酸氨基葡萄糖,(87±16)mg/次,每天服用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深入治疗,处方包括地黄(28.8±4.2)g,山茱萸(13.1±2.2)g,山药(17.8±2.3)g,

川牛膝(16.3±1.5)g,菟丝子(11.4±3.3)g,鹿角胶(9.5±2.7)g,龟板胶(8.6±0.4)g,桑枝(9.7±1.2)g,川芎(11.4±1.1)g,地龙(9.6±0.9)g,延胡索(11.2±0.6)g,独活(9.4±0.5)g,桑寄生(11.9±1.5)g,炙甘草(5.8±0.9)g。每天两次一剂用水煎服,(289±12)ml/次,一周为1个治疗循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通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与对两组患者分别予以随访观察,随访时间为180~400 d。通过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6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的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无效

(例) 有效

(例) 显效

(例) 临床治愈(例) 总有效率(%)

治疗组(n=29) 1 3 13 12 93.33

对照组(n=29) 7 7 6 9 77.67

3 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医中属“痹证”范畴:“风寒湿三气杂合人授,经络气血不畅,闭阻阻塞而为“痹”[3-4]。由于肝主筋,肾主骨,膝是宗筋之所集合,如果肝肾异常,气血阻滞,同时伴随感风寒湿热之邪,造成经络气血不畅,长此以往,邪实正虚日益加重而形成骨痹症候,所以,此病属本虚标实、本赓标痹的典型。也就是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是导致此病的病理基础,而气机不畅、湿淤内积、经络阻滞是肿痛的核心所在[5-8]。

此次研究中药方药中的熟地黄甘柔可以补血,同时还可滋肾填精;在此基础上加用山茱萸滋养肝肾而固肾气,山药则可以健脾益气,菟丝子补肾固精,鹿角胶补肝肾、益精血,龟板胶益肾健骨加强主药的药性,川牛膝补肝肾引药下行,桑枝祛风通络、可以改善关节,独活、桑寄生祛风湿、止痹痛,川芎、地龙、延胡索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炙甘草调以及诸药[9-12]。总的来说,中医疗法在理论上是十分有效的。

此次研究利用对58例患者施以内服中药方剂以及塞来昔布胶囊,在此基础上配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等中西医治疗,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印证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颇佳,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詹强,唐君.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兔胫股角的影响[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唐君,詹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2012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继教项目《推拿优势病种适宜诊疗技术》培训班资料汇编[C].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

[3]周泉,王拥军,施杞,等.益气化瘀方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凋亡的影响[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温州: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

[4]章建华,童培建,陈俊杰,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温州: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

[5]余健.温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62例的临床观察[A].全国第16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1届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当代临床治验论坛暨中西部十省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6]白亚妮,钱澍,何子福,等.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桂林: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2009.

[7]静远,王恒和,葛永彬,等.51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证候特点分析[A].九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C].武汉:湖北中医学院附属湖北省中医院,2007.

[8]朱翠玲,朱明军,刘新灿,等.中医药治疗心肌淀粉样变性案例与思考[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资料汇编[C].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1.

[9]刘毅斌,程红亮,吴劲松.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14(5):521-523.

[10]时国建,常孝新.中药熏蒸加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13(1):105-106.

[11]吴剑,鲍同柱,肖长义,等.栀子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IL-1 表达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15(2):218-210.

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腹部外科;脓毒症;中西医结合;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91-01脓毒症(sepsis)是指机体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它是一种发生在创伤、感染、缺血、烧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受到感染的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腹部外科脓毒症患者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国际方面欧洲急重病医学会、危重病医学会和国际脓毒症论坛在2002年10月提出了巴塞罗那宣言,共同呼吁采取措施,争取在今后5年内将脓毒症的死亡率降低25%,国内一些权威性研究者提出在中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进行脓毒症的救治,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肯定。

1 腹部外科脓毒症中西医结合技术特征

在探索治疗腹部外科脓毒症中西医结合适宜技术时,先要了解脓毒症的病理,从而实施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本研究的技术路线是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脓毒症治疗指南来探寻中西医结合救治适宜技术,主要包括:1、采用序贯性抗生素。根据不同的治疗阶段控制使用不同抗生素的成分和用量,这个治疗方案食欲脓毒症治疗指南的方案相一致的,并取得良好效果。2、用中医来调节全身炎性反性及免疫机制。本研究在中医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解毒固本汤”作为调理全身炎性反性,改善机体免疫紊乱状态的配合治疗方法。3、采用分阶段代谢营养支持及免疫营养支持治疗保护和支持器官,推进各种代谢通路,缓解患者的高分解代谢,降低危病患者的死亡率。4、以短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为主的综合救治方案,能改善组织供氧及微循环,减少微血栓的形成。

2 研究结果

本研究有腹部外科脓毒症患者160名,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包含80名,主要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短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综合救治+免疫营养支持治疗+解毒固本汤的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法,对照组包含80名,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通过研究钱和研究后的对比,治疗组80例患者,27例死亡,死亡率为39%。对照组80例患者,死亡率40例,死亡率为50%。两组经过对比,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首先,免疫营养支持治疗。采用分阶段代谢营养支持及免疫营养支持治疗,补充谷氨酰胺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进而强化胰岛素治疗,使严重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的水平。。第一阶段就是在患者的高度应激状态、有效循环量等得到初步处理后,床位功能仍存在明显障碍时,每日从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注入营养液,从而实现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目标。第二阶段是当患者病情有所缓解,且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得到明显的修复时,可以用能全素、安素、艾伦多等易于消化和吸收的要素饮食供给肠内营养。第三阶段是当病情得到完全控制时,此时肠道功能也得到充分的修复,逐步过渡直至全部应用肠内营养。

其次,采用“解毒固本汤”牌配合治疗调理全身炎性反应。“解毒固本汤”的成分包括黄连、栀子、玄参、僵蚕、知母、羌活等,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临床和实验证实,它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发挥治疗作用的特点。在实证中,标准治疗组入院后在进行手术、抗炎、禁水、补液等综合性治疗以后被给予口服解毒固本汤,两组病例在接受14天治疗之后,临床报告显示治疗组80例中治愈率为60%,显效率为9%,有效率为6%,无效率为4%,显示总有效率为92.3%。而对照组80例中治愈率40%,显效率5%,有效率6%,无效率8%,总有效率为78%。由此可见,在常规西医治疗过程中加以中医“解毒固本汤”配合治疗,能缓解脓毒症患者的症状。

最后,采用序贯性抗生素。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首先采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抗生素覆盖腹部引起感染的致病菌,如抗厌氧菌的甲硝锉等。其次经3―4d取得药敏报告后,再对原来的抗生素做出调整,选用针对性较强的抗生素来救治,救治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二重感染的发生。最后在抗生素治疗5―7d,患者情况好转可改用口服治疗。这个治疗方案食欲脓毒症治疗指南的方案相一致的,并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180例腹部外科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例采用序贯性抗生素治疗,死亡8人,死亡率为10%。常规治疗组80例,死亡12人,死亡率为15.4%。两组经过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4 腹部外科脓毒症中西医结合技术的意义

腹部外科脓毒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是当前医学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步探索到一套可行的中西医结合技术路线来救治脓毒症患者,包括“解毒固本汤”以及山莨菪碱、地塞米松等的应用,对降低腹部外科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岳茂兴,刘志国,李瑛等.腹部外科脓毒症中西医结合救治适宜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