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

网络本科论文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网络写作策略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认为它是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近年来,虽然有了更多关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内容既涉及微观的选题、摘要、主题句、语言和格式问题,又涉及宏观的现状分析、论文指导体系和评估机制问题。[2][3][4][5][6]然而,却鲜有学者论及网络资源的利用。这不仅与我国高校丰富的中英文电子图书资源和全球几千亿之巨的中英文网页资源明显不协调,[7][8]而且与很多本科学生的实际上网情况和毕业论文对网络资源的严重滥用很不协调。因此,如何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预防网络抄袭、合理有效地利用日益发达的网络环境和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是适应信息时展、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探讨如何利用丰富的中英文网络资源,发挥个人网络信息能力,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的网络策略,在方便教师论文指导和管理的同时,也方便学生更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减少论文写作的工作量,降低论文写作的难度,进而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络写作策略的基本原则

结合学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网络写作策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资金节约原则。尽量免除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充分利用现有的个人电脑、联网手机或者公共电脑的软硬件设施,同时发挥个人的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有效获取所需资源。(2)时间和空间灵活利用原则。网络写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就可以写作的构想。(3)语言文化的敏感原则。首先,由于大多数电脑或者手机设备的系统都使用中文软件,因此为了在搜索英文信息时不受中文信息的干扰,需要把网页浏览器的语言环境进行调整,并且把国外搜索引擎的偏好和指令语言都改为英语。其次,英语论文与中文论文有较大的区别,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汉语语言文化的负迁移。(4)遵守国家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虽然毕业论文的长度、语言、结构、格式和内容都是对本科学生严肃的挑战,但英美国家长期的学术传统和相应网络资源的丰富已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的信息需求保持敏感,遵守信息素质原则,在实际行动中贯彻信息获取、评价、整理和合理利用的基本步骤,挖掘并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自主解决论文写作中的诸多问题。

二、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策略

根据网络、网络资源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特征,网络写作策略的成分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网络和毕业论文的相关知识、信息处理、写作模板和样本、语言工具、通讯工具、论文修改工具和反抄袭检查。

网络写作的硬件环境由能够进行上网服务的手机和电脑构成。公共网吧和学校的计算机实验中心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办理个人手机或者电脑上网业务,就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确认自己的手机或者电脑具备所需要的无线或者有线硬件配置;而且,无线服务的覆盖范围要能够满足自己的个人需要。总的来说,近几年的手提电脑和2009年上市的手机终端通常都支持高速无线上网服务。

网络写作的软件环境包括浏览器软件、文档阅读和编辑软件、文档转换软件,以及文档存储服务几个方面。很多电脑上网浏览软件(如Internet Explorer,Google Chrome)都有相应的手机版浏览软件,但更常用的手机浏览器却是Opera,UCWEB和GO。在通过设置正确的上网方式后,手机和电脑就能利用浏览器使用大多数共同资源了。网络上有较多优秀的在线free word processors,不需要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安装。使用方便而功能又几乎能与Microsoft Word媲美的当属Google Documents。用户通过联网手机或者电脑在获得免费Gmail账户后即可进入自己的文档空间,创建文件并进行编辑和储存,安全性能较高。其它所涉及的软件主要依据资料的文档类型而定,但通常是.doc,.ppt,.xls文件,这些都能上传到Google Docs打开或编辑;对于.caj,.kdh,.pdf,.省略、搜搜问问)、电子商务(如淘宝网店)、电子图书馆、个人社会关系获取或者传递所需的电子资源。把握所需信息必须了解的程度,适可而止,同时也要明确不同信息的所需类型(网络工具书、普通网络文本、网络图书、电子学术期刊、图片资料、视频资料、音频资料、软件、数据库等),以便于利用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或者专门搜索引擎进行比较准确的查找,或者便于确定在广域网还是学校电子图书馆查找。信息的评价是指通过阅读所获信息、比较同类资源、查询作者背景、查看网站域名和信息组织方式等,筛选获得的信息。通常,如果信息者没有学术或者高校工作背景,可以查看网站是否属于.edu,.gov.省略网域来作出初步评估。信息的整理是指通过summarizing,synthesizing,paraphrasing,quoting,highlighting和commenting等方式进行处理,利用众多的免费在线软件服务,对过滤后的信息作用进行评价和标识,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写作计划中。信息的使用是指合理合法地使用资源,尊重信息者的使用协议,遵循APA,MLA或者CMS等文献使用的学术道德规范。

络写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标准模板和自动程序可以使用;常用的有论文写作模板和文献引用的自动生成程序。很多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有MLA,APA或者CMS格式的论文写作模板(template)可以下载,写作者只需要在相应版块写入相应内容即可。但选用的时候要注意模板所对应的论文格式印刷版本,以避免信息陈旧问题。而论文文献格式的自动生成程序(bibliography generator)则可以帮助解决复杂的引用规范问题。使得文内引用(in-text citation)、脚注和尾注(footnote and endnote),以及文后的书目制作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在众多的相关程序中,综合性和信度都比较高的是Son of Citation Machine;它包括了主要文献格式和主要文献类型的引用格式,也及时更新了文献格式的版本,是网络写作的可靠资源之一。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主要是和指导老师的充分交流,和同学的必要交流,以及和虚拟社区相关人士的有限交流。与指导老师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论文整体质量和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的电子邮件或者实时通讯软件(communication software)实现;和同学交流主要是为了获取或者交流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的电子邮件或者实时通讯软件实现;和虚拟社区相关人士的交流主要是为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获取所需信息,主要通过社区群组(groups,communities,forums)和电子邮件来实现。

利用网络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网络抄袭行为,包括表层网络抄袭、深层网络抄袭和网络兜售的论文。表层网络抄袭是指抄袭不需要提交用户信息就可以检索到的网页资源,付费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不在此列。除了把学生论文的可疑部分或者关键部分的关键词放到通用搜索引擎中搜索以外,还可以使用在线的文献抄袭检测系统(plagiarism checker/detector/scanner)发现这种行为,譬如EVE2和Viper Anti-plagiarism Scanner。深层网络抄袭主要是指抄袭数据库资源。检测这种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策略:一是关键词搜索:先把论文的可疑部分或者关键部分通过国内外数据库专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在检测到抄袭行为的情况下,如果可能,还可以把相应的论文下载到本地计算机,通过文件对比软件(file comparison software)确定抄袭的比率(如弗吉尼亚大学的免费软件WCopyfind);二是购买以数据库为主的反抄袭服务,如CheckForPlagiarism和CNKI英文检测系统。由于学生提交的稿件都是电子文档,指导老师可以较早地把学生的论文上传到在线检测系统,及时阻止网络抄袭行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内的论文作坊也不计其数,英语专业本科论文价格也依据性质的不同而价格各异。通常,他们数据库中的论文价格在300元人民币左右,而“原创性”的论文则需要1000元以上。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在本地计算机或者手机上查看文档属性或者高级属性就可以发现问题。如果结合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包括对选题、提纲、原始资料及论文稿件版本的审查),论文作弊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通过查看电子文档属性、对比不同的电子文档版本、跟踪学生的论文修改情况,只是简单地点几个键,买方和卖方就会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这些措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不诚实行为。

三、结语

手机或者电脑网络积聚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了发达的通讯功能;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论文过程所涉及的选题、提纲撰写、资料收集、稿件写作、问题咨询、指导和管理等环节都可以通过网络软硬件资源来完成。相对于传统的论文写作方法,网络写作策略具有诸多的独特作用。它首先赋予了论文写作更灵活的时间和地点,比较适合当前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的英语教师及四处奔波的大四学生。其次,网络写作策略延伸了论文指导老师的内涵,网络上千千万万的信息提供者都或多或少充当了这个角色,大大减轻了师生双方的压力。再次,老师可以从以往语言或者格式等繁琐问题中抽身出来,更多地从写作过程的简便性、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思想性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建议,帮助学生自主解决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诸多问题。最后,网络写作策略还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阻止泛滥的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学术诚信。

但在网络写作策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的两个常见问题是:(1)由于资金等因素影响,有的优秀网络资源可能不稳定,间歇或者长期不可获取;(2)由于信息太多或者太少而茫然不知所措。对于前者,需要保持比较灵活的资源使用态度,善于寻找替代资源。而资源太多时则要增加限制条件,利用高级搜索功能缩小范围;在资源缺乏时则要减少限制条件或者更改搜索关键词,寻找另外的解决办法。总之,日益丰富的信息存在于不可见的网络上,只要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就可以把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策略发挥好,从而有效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穆凤英.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27(4):138-142.

[3]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4,101(3):59-64.

[4]颜静兰,倪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J].外国语言文学,2005,86(4):259-263.

[5]王崇义.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升学生素质[J].外语教学,2004,25(6):73-76.

[6]陈,薛荣.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05:204-205.

[7]魏志玲.西部师范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9):152-154.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

毕业论文撰写是网络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往往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毕业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本科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要求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有一定了解,初步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描述案例、撰写论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思维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以下“我院”即指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部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的实践为案例,结合笔者对网络教育本科生多年论文指导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围绕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分析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举措提出建议。

一、网络教育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成人学员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学习过程和现实工作或生活问题联系紧密。也就是说,成人往往是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或在生活中发现有再充电的需要,而选择进行继续教育,尤其是便利性较大的网络教育,来学习知识或获得文凭的。因此成人学员往往具有工作体验丰富、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较强、易于沟通,也更易接受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等特点,但同时也因工作、生活或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出现想走捷径、难以专注和学习积极性不易长期坚持等问题。

二、我院对网络教育成人学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思想建设管理

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能用规范的学术语言进行表达。成人学员虽然常具有丰富的实践积累,但常因之前教育背景或理论基础欠缺,而不擅长把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尤其不擅长用学术语言进行表达。大部分学生几乎都没有接触过论文写作,听到要完成几千字的论文才能毕业,心里就会有点发怵,不知道要如何开始、从何下笔、如何计划文章结构,因此就需要全方位地进行指导和管理。而且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安排的写作周期通常在3~4个月,论文写作周期长,时间跨度大,学生又要工作又要业余学习,若督促不到位,则难以长久坚持。因此,在毕业论文思想建设管理方面,我院做了以下工作:(1)从新生入学、跨入校门开始,我院就通过教学计划和通告等形式告知学生,除了修满学分以外,必须写作毕业论文并通过,让学生对毕业要求有清晰的认知,在思想上早日做好书写毕业论文的准备。(2)毕业论文通常设置在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学期,我院通常提前一个学期就会以多种形式告知学生“即将”启动毕业论文工作。(3)我院专门请有丰富论文指导经验的教师,提前录制“毕业论文写作导学”课件,在启动毕业论文工作时就给学生,以便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一个初步而直观的了解,并且知道写作流程以及学院的各项相关规定。(4)关于写作毕业论文的章程、规定、格式要求、范文、选题参考等,我院在学院网站首页开设“论文园地”专栏,常年开放,感兴趣的学生平时也可以查阅、学习,毕业论文写作工作启动后,也发动学生到论文园地了解规定、熟知要求、浏览学习范文。(5)毕业论文评定结束后,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不同等级,被评为“优秀”等级的优秀论文将在学生中公示,且发放证书及奖金,而“不及格”的论文则不能达到毕业条件,需重新申请论文写作,因此,提前公示并通过各种渠道告知我院的相关规定,也便于学生在论文启动之初,就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明了自己的需要以及努力的方向。

三、我院在线互动和线下辅导结合的论文指导管理模式

网络教育具有跨越时空、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性,学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学习优质课程。我院设置有多个远程学习中心,在最后一个学期,各远程学习中心的学生和市区内的学生一样,同步展开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我院还专门开发了专为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服务的在线论文平台,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将论文导师每一步的指导要求、师生每一次的互动、学生每一步所提交的工作都纳入论文系统中进行监督及管理,而且学生和导师同时也可通过邮件、微信(群)和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点对点的论文写作辅导,构成了以学生和导师为主体的双向在线互动和线下辅导结合的论文指导管理模式。我们建设的在线论文平台由教学管理人员在后台进行管理,学生和导师分别以不同的身份登录,面向学生和导师显示不同的面板,主要有如下功能:(1)明示时间节点我院论文写作工作分为选题、提纲、初稿、定稿、审核、答辩六个环节,在论文系统中清晰划分并显示各环节的时间节点,以及在各个环节内导师及学生所必须完成的任务。(2)显示导师、学生的联系方式由教学管理人员聘请具有资质并具备丰富远程指导经验的论文导师,提前根据专业性质、各远程学习中心所处地域进行安排并录入系统,录入后每位导师和对应的每组学生可相互看到彼此的联系方式。(3)管理人员管理通知,告知学生各种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比如答辩与否的选择、相关规定、重要性、时间节点及答辩流程等,所有重要通知都可在此,导师和学生都可随时查看。

四、我院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监控措施

毕业论文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科培养的质量,我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管理,着眼于运行过程的监督及关键环节的控制,包括教学管理人员、论文导师和远程学习中心班主任等多重角色共同参与。管理人员后台全程监控整个论文系统,我院重点管理的关键环节如下:

1.注重导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储备

建设优秀的导师队伍是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导师聘请环节我院要求进行专题试讲、面试、签署协议、培训,管理人员定期和导师、学生进行联系并通过在线论文平台对论文指导过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根据导师指导效果进行考评并收集简历建设储备导师库。

2.注重全过程、无盲点的管理

在论文完成主要过程的每个阶段的后期,管理人员及时提醒导师跟进学生进度,重点监控联系尚未完成的学生。尤其定稿结束时,要关闭学生端口,意味着学生不能再对自己提交的论任何改动,这时要做到管理人员和导师都对学生情况胸中有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进度和状况。

3.突出不同阶段管理重点

根据论文完成的不同阶段,加强重点任务管理。在选题阶段主要是加强审核,要求选题既体现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既体现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又紧跟时代热点;在提纲阶段要根据学生答辩与否进行重点把关,答辩的论文字数要求多,质量要求高,论文结构长,提纲就要求高。抄袭现象高发是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的一个常见问题,进入初稿阶段,就需要开始严格对抄袭的控制,此阶段主要由论文导师进行;定稿阶段和审核阶段,着重对格式的规范并安排专人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抄袭审查,对网络抄袭过多的论文出具论文审查报告,通知学生并给予一次修改机会;审核通过的论文才可以参加现场答辩,远程学习学生则通过视频进行远程实时答辩。4.通过奖优罚劣措施树立良好的学风通过评选优秀论文并公示成绩、发放优秀论文证书及奖金等措施对优秀论文进行奖励,而不及格的论文则不予毕业,需下学年重新申请论文写作。

五、对完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我院构筑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对导师和学生的管理,以及论文质量的监控方面都行之有效,在提高学生水平和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此体系加以完善,提高其有效性,对提高网络教育成人学员的论文质量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监督指导作用

构建全程参与的管理团队,包括各个专业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监控论文平台的管理人员,实行专家指导下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制度。在论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建立清晰的质量标准,如有修改则着重提醒论文工作相关的所有人员,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监督指导作用。

2.储备论文指导教师信息库,增加视频或面授指导环节

虽然在毕业论文启动工作之初,就向学生公布论文导学视频,但部分学生会由于长期在外地出差、出国或是家庭原因等因素,接收学校信息较晚,或是对学院信息关注度较低,在毕业论文工作启动之后也难以跟上进度,而论文指导教师毕竟是和学员一对一进行具体接触的人员,因此若由指导教师在和各学员建立联系之初,就及时录制并上传具体讲解各环节制度及注意事项的论文指导视频,会对学员掌握学院规定、跟进各环节写作、提高论文质量,有较大帮助。另外,部分论文指导教师是在读博士、兼职教师等,流动性较高,也需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信息库的储备。

3.及时更新论文资源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每年都涌现出许多热点和更新的企业案例,论文平台中的资源库也应随着新技术和热点进行更新,给学生提供的选题素材、指导课件、优秀论文范例以及各类资料素材都应及时更新,并由指导教师着重向学员指出,力求让学员的论文能体现时代特征,体现思想热潮,这样更能提高学员在认识和观点上的高度,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4.实行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

通过实践摸索,采取论文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即由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进行指导后,给出初级评价和成绩;再由专职审核小组成员,采用网络技术,批量审核全部论文,并对抄袭超标的不合格论文出具论文审核报告;再由各专业学科专家教授带领评审团队,抽查部分论文再次进行审核,筛选出论文质量较差的论文,最后由教学管理人员对指导教师的指导交流过程、论文最终成绩再次进行审核,确保无遗漏、无差错,确定论文终审成绩。这种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对严格把控论文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5.建立及时反馈的导师评价系统,提高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中,论文指导教师是重要角色。无论是和学员建立一对一的具体联系,还是对学员每个环节的写作进行指导,对学员的写作态度和进度最清楚的人都是指导教师,论文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代替的关键作用。因此,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建立包含学生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多角度、全面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加强激励措施机制,是提高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学员论文质量的有力举措。

六、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愈来愈突出,越来越多想要边工作边充电的成人学员选择了网络教育。通过论文写作,学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归纳水平,学会构架论文写作体系,初步掌握用基本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作为进行网络教育的机构,也要根据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搭建符合需求的写作指导平台,不断完善和提高对学员写作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洪建峰.基于Web的毕业论文指导交流系统设计与应用———以上海电视大学毕业论文系统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3):49-51.

[2]亓俊国,邵轩.网络环境下成人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4(10):11-13.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层级别 工作流程 校园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39-0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学习生涯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历练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最重要课程。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在本科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4号)指出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2]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还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并没有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效信息化;而在少数已经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网上实施的院校,基本上没有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全程工作在网络上实施,只是将阶段性工作在网络上进行,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优势。

随着校园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现有的技术完全能够实现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化,实行全校统一管理。[3]本文将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年网上实施与管理经验为基础,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过网络进行统一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现状

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任务书的不确定性。由于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增、减或改题目和任务书现象严重,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极差。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重复使用,题目、内容缺少创新,而且学生容易产生抄袭往届毕业设计(论文)的现象。③毕业设计(论文)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选。毕业设计选题方式一般都由管理人员任意指定或者指导教师单向选择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以后毕业设计(论文)方向同就业的联系,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本应该是师生共同完成的。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师生交流不方便。由于时间工作限制,传统工作方式中,师生交流远远不够。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透明。传统工作方式不能完善的监控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⑥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保存不方便。传统工作方式采用纸质材料保存,耗费了大量纸张和存放空间,而且极易丢失或损坏。材料的收集和统计也费时费力。

正因为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方式存在以上诸多缺点,一些本科院校又没有意识到毕业设计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很好的实施方式加强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松懈,直接导致了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又影响了本科毕业生能力的培养。

二、网络化的积极意义和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1.积极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的发展,各高等院校校园网建设发展迅速,办公室、学生机房、实验室等也已通过校园网实现了互连互通,这就为教学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4]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流程梳理清晰,合理设置各个过程阶段,全程化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网上实施与管理同样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

在网络化管理的选题过程中,所有题目对学生公开展示,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选题,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确认或拒绝,被拒绝的学生亦能及时进行重新选择其他感兴趣的题目。各项材料的提交和处理具有实时性,信息回复便捷,这便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由于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的电子资料在网上系统都可随时查询,所以工作中各阶段的进度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监控能力与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网络化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平台,学生可以每周通过网络平台提交周记,汇报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同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复批阅。这在方便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增进师生交流的同时,又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效率。

2.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实行高效地全程化管理,难点在于理顺各职能部门间的权限范围及时间重叠关系,并让各部门群体在互补制约的前提下协同工作,进而探索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5]这里的职能部门涉及广泛,职能关系和工作范围在某一阶段是相互重叠的,关系复杂化、随机化,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级别的验收与评阅签字等。上述内容,怎样合理、互不影响地同时交替进行,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统设计的难点。

为有效解决上述难点,在需求分析阶段详细记录好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保证工作流程的准确性,各个工作阶段在网络系统中体现为时间节点,校教务处负责人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规定,控制时间结点的开关,使得整个工作过程按序进行,系统设计前详细分析总结了各参与者在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设计中协调好各角色人员在各阶段的职能权限逻辑关系,达到互不影响。在多次反复论证、修改、测试通过之后,拿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框架。

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统流程设计

构建网络化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首先根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将本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详细划分为不同的实施阶段,各个角色在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权限,数据库表中设置相应字段加以区分,并且通过设置时间节点分隔每一阶段流程。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为例,将论文工作分成5个阶段。

1.立题阶段

各指导教师根据学院要求在网上提交一个或多个立题论证书,由院系各教研室或团队负责人对本团队教师提交的立题论证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题目才可以在选题阶段接受学生选题。

2.选题阶段

审核通过的立题论证书全部对学生开放,院系基层组织负责人将选题时间结点打开,学生申请自己所感兴趣的题目,等待相应的立题教师通过申请,如果教师通过该学生申请,则确立一对一的指导关系,如果教师拒绝该学生选择本题目,该学生可以再次申请选择其他题目。

3.开题阶段

选题阶段结束后,指导教师与学生确立了对应指导关系。指导教师提交任务书,任务书经院学术组织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内容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并提交。指导教师对所带学生提交的开题情况及开题报告进行评阅并网上签字确认。

4.中期阶段

由各院系负责人选择需要抽查进行中期答辩的学生百分比,借助系统随机抽取接受中期检查的学生,抽到的学生名单如果需要修改可以由学术组织负责人在线修改。通知需要抽查到的学生准备进行中期答辩,院系负责人对进行中期答辩的教师进行分组,并中期答辩信息,包括答辩时间、地点、答辩教师和学生名单。

5.答辩阶段

由各院系负责人以教研室或专业为单位,对参加答辩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分组,并指派答辩组长及秘书,统计学生论文和答辩PPT上传情况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阅情况。指导教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论文进行评阅和评分。答辩组长把本组答辩学生分发给组内教师进行评阅,指定教师对分发到本人的学生论文进行评阅并评分。基层组织负责人网上公布答辩分组情况、答辩时间、地点,组织教师和学生现场答辩。各答辩组长在答辩工作结束后,网上提交答辩委员会评分表。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完成需要贯穿以上五个工作阶段,各个阶段紧密连接,互不重叠,这就需要若干时间结点加以控制。时间结点处于打开状态时,对应的功能模块是可用的,反之相应功能不能使用。校级负责人通过时间结点状态的开关可以有效控制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为各学院对本学院工作进度的统筹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手段。

四、网络化管理成果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自2008年投入使用。2008年首先在计算机学院试点使用,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及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从2009年开始,校教务处开始在全校院系范围内推广和使用,现已承担了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线实施和管理任务。该系统从毕业设计工作的起始阶段开始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简化了学院领导管理任务,数据和材料实时更新,学生和指导教师交流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功能较全,能满足高校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的要求。为高校毕业设计指导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

五、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6]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质内容、改革过程化管理的相应环节或步骤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毕业设计网站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产物,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网站的作用,能极大的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与质量。相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程网络化实施与管理不仅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校园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 娟.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中国林业教育,2010(4):50~52

2 刘荣佩、史庆南、何蔼平、徐瑞东.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与质量评估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7~61

3 王 强、张治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和实践[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2):47~49

4 王建林、汪雪琴、王雅英等.本科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6):103~104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4篇

根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把营销技能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围绕网络营销技能所需的六大意识和七大核心技能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实践课程体系。

1、六个意识

商业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有国际眼光和灵敏的嗅觉,遇到商业机会要快速反应、精于算计;实践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在从事营销活动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大胆实践和积极实践;创新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要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敢于标新立异,做事敢为人先;品牌意识-做人要有人品,做事就要创名品,做人做到人人喜欢你,做事做到人人需要你;团队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要有充分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要敢于协作和勇于协作;系统意识-要站的高、看得远。

2、网络营销七大核心技能

网站规划、评价能力:主要明确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具备网站规划能力、网站运营评价能力、静态网页设计能力、动态网页设计能力和网页美工能力等;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电子商务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营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等;网站编辑和网站管理能力:对环境有敏锐的嗅觉、对热点的捕捉能力、看待问题有独特的视角、内容组织能力和图文图像编辑能力等;网络营销与管理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要具备网络推广与营销能力、搜索引擎营销能力、营销的策划能力、文案撰写能力以及营销实施监管能力;平台招商与客服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要具备平台招商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网络客户服务能力;网店经营与管理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网店运营能力、网店产品和物流管理能力、网店推广能力和网店促销能力;品牌策划与推广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塑造品牌核心价值的能力,从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三个方面营造产品或服务的核心价值。

3、电子商务核心实践课程群

营销创新;网络推广;商务网站经营;热点专题策划;平台招商与客服;网店经营与管理;品牌策划与推广;电子商务创业。

二.真实、开放环境下核心实践课程的实现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真实、开放环境下才能实现,为了配合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建设了实训平台-网络促销联盟,平台集教学和学生实训为一体,通过设计合理的实训流程把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贯穿到所有的实训项目中,以具体的企业营销项目为主体,从前期的项目招商、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产品和服务推广、品牌策划与推广到最终的客户服务,形成一套课程实训的体系,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中,着重培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三.结束语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5篇

以网络工程设计取代传统的毕业论文写作。逐步推行毕业考核环节创新试点,主要是设想以跨专业的学生团队的组织形式,在相关专业组成的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完成网络工程的规划、组建应用等毕业设计,以这种毕业设计的考核方式取代传统的毕业论文写作,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战训练,强化全局意识和综合实务能力的培养。争取能在我院网络工程专业试行,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在从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特性出发,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实践模式进行系统设计和实践,提供一套完整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程序和方法,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其实践意义主要在于通过专业实践,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工作水平,将现代实验教学设施、实习基地建设与创业教学有效结合,使高等教育融知识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于一体。

3人才培养模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准确分析社会需求发展与变化

对传统的专业课程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符合社会需求,如:将传统的教学中的组网技术仅停留在数据网的组网,拓展为:数据系统、语音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及楼宇自控与物联系统的组网技术。这方面主要还要靠我们全系教师继续共同努力。

2)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实战教学的紧密结合

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涉及培养方案修订、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尤其是突破传统专业界限的跨专业网络工程实战教学。这方面目前只是初见成效,也还要靠我们全系教师继续共同努力。

3)探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现以“能力培养”和“学会工作”为核心的课程学习目标,需要通过校内建设和校企联合培养关系的建立加以解决。这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校内基本的一些实训实验设施建设还远没有到位,校外实习和实训基地也只是在网络工程专业方面有初步进展,还远不能满足实训和实践教学的需要,需要学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系上进一步努力。

4)围绕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开发学生智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状况,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需要解决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相互结合问题,围绕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进程,分阶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发学生智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教学和学生工作系统共同努力。

4结论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6篇

1.1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 1

1.2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oral English learning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1

1.3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b-based study at home 2

1.4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2

2. Literature Review 4

2.1 Defini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4

2.2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5

2.3 Studies on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6

2.4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choic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8

3. The methodology 10

3.1 The subjects 10

3.2 Instruments 10

3.3 Data collection 11

3.4 Data analysis 11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16

4.1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16

4.2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16

4.3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speakers with different factors 17

5. Conclusion 19

Acknowledgements 20

References 21

Appendices 23

 

1. Introduction

In this part, four sections are included. There are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oral English learning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overview of the Internet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1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ncreasing openness to the world, the demand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have been expanded to a large degree. Colleg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have a good competence in speaking before entering the society. But the fact is that the actual compet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peaking is far from being satisfactory.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using strategies.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a prominent shift has taken place, resulting in great emphasis on learners and learning rather than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has seen an “explosion of activity”. [1]105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into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s not very long, the study on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valuabl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oral English in terms of accuracy, fluency, and complexity. Almost 15 researchers abroad have studied on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hina, Huang Xiaohua and Chen Sijin have don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studies on speaking leaning strategies.

Nowaday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evalence of networks have deeply influenced people’s life, also the language stud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few researches on the web-based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 study on web-based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1.2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oral English learning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China,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traditional way still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examinations in schools, includ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ither, rather than the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Linguistic form is always the focus of both textbooks and language tests. Besides, under this model, one teacher is always in charge of many students in one class, so the teacher becomes the center of the class and there is little chance for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oral English. Th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s seen as a “knowledge-imparting” proces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s seen as a “knowledge-receiving’ process. Therefore, there is a misleading that English learners are regarded as passive recipients and do not need any initiative.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by Shi in 2000, college graduates who have strong speaking ability only account for 5%; those who are very weak in speaking account for 37%; those who are competent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iscussions account for 7% and those who are competent in foreign trade negotiations account for 14%.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long history of learning English, the critical situation still not shift and the ability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speak English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1.3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b-based study at hom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evalence of networks, people’s life has been influenced. According to “Survey Report on Internet Development in China” provided by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CNNIC) in January 2007, study is the fourth main goal following getting entertained, making friends and getting resources. In English Learning Teaching, Multi-media Means have been also applied. No one can ignore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on people’s daily life, including English study. A lot of people have made full use of the Internet for English study, such as reading or listening global news, watching America or Europe movies or TV series, taking part in chatting rooms for English study, making frien ds from other countries online, etc.

Web-based study can make learning anytime, anywhere available, thereby providing the possibility for lifelong learning. It also chan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rovides increased access to study. Besides, web-based study is a good way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tical skills. [2]245

1.4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integration and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English study are put forward for college students.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oral English study and try to find out ways to improve their own oral English to a higher level.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long-time examination-oriented concept and ignorance to oral English in people’s mi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oral English is far from being optimistic. From 1960s, language researchers home and abroad have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al English stud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ade deep study on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s more, the Internet and computer science ha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 and influenced language learning further. It is evidently an admirable thing, but there is little guidance to the English study online. The study on web-based learning strategies is few, even the study on web-based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s almost blank. Therefore, this paper chooses a certain amount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ZUST, and studies their present situation or problems during using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online, hoping to help them to find a suitable way to study online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improving oral English.

 

2.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rt, four topics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y are: defini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studies on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choic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2.1 Defini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most of the studies,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not separated from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s “mental or behavior activity related to some specific stage in the overall proces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or language use.” [3]154 In the short history of researches on learning strategies, lots of researches abroad gave defini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perspective of their study. Here are some.

Weinstein and Mayer insist that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the behaviors and thoughts that a learner engages in during learn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intended to influence the learner’s encoding process. 54 The researchers above all think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actions useful to language learning but differ in the way learning strategies work.

In 1990, Cohen defines learning strategies as learning processes which are consciously selected by the learners. The element of choice is important here because this is what gives a strategy its special character. These are also moves which the learners are at least partially aware of, even if full attention is not being given to them. 78

In addition, Tarone defines language strategies as “an attempt to develop 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in target language –to incorporate these into one’s interlanguage competence.” [11]65-66 Stern gives the definition as “best reserved for general tendencies or overall characteristic of the approach employed by the language learner, leaving techniques as the term to refer to particular forms of observable learning behavior.& rdquo; [12]57-58

2.2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2.2.1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broad

Learning strategies have been classified by many scholars. Howev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do not differ much with each other. Here are three typical classification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O’Malley and Chamots, there are 3 major types of strategies, namely, cognitive strategie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 [13]155 O’Malley and Chamot make the classification depending on the level or type of processing involved. The disadvantage of O’Malley and Chamot’s classification is that it has difficulties in its application because the definition of each strategies item seems to be a little vague.

The classification scheme provided by Oxford is believed to be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to date. Oxford divided language strategies into two major groups, namely, direct strategies and indirect strategies. [14]54-55

1) Direct strategies: Memory strategies, Cognitive strategies,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2) Indirect strategie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Social strategies, Affective strategies.

The classification by Oxford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accepted.

Cohen, in his work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divided learners’ strategies into two types: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using strategies. [15]124 Cohen’s classification seems clear and easy to understand, but it is difficult to tell whether it is for language learning or for language use. Besides, his study did not pay attention to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while many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es to language learning.

2.2.2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hina

As we know, in most of the studies,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not separated from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hina, many researche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learn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many researchers focu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Cheng& Zhen and Wen are two prominent researchers.

Cheng& Zhen put forward two classification schemes. The first one is based on the role that strategies pla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re are cognitive strategie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ffective strategies and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The second one is based on areas of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re are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pronunciation, grammar, vocabulary and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16]56

Wen draws a complete system fo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is system,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former concerns a learner’s viewpoint about 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se beliefs decide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ne uses. The latter is subdivided into two groups: management skills and learning skills. Management skills are usually related to the language materials, including making study plans, evaluating one’s progress, measuring and modulating one’s affective state and so on; while learning skills generally include how to acquire the abilities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how to deal with new words, how to learn pronunciation and so on. [17]54

2.3 Studies on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2.3.1 Nature of oral English

Oral English is different from written English in many ways. Oral English is usually not pre-organized and neat as written English. The sentence in oral English is usually shorter, even not completed or simpler, sometimes wrong in grammar.  Also, we can find that oral English is always much up-dated and could express speaker’s ideals by tones of voice, intonation and stress.

The words are being spoken as they are being decided and as they are being understood. Once spoken, they are gone. While the reader can reread, the listener can have memory problems that will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or a request for a repetition. Furthermore, the listener may miss a part of what was said, perhaps through noise, or a moment’s distraction. [18]85

2.3.2 Studies on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broad

With the further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some researchers have made detailed study on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Speaking strategie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trategies as in McDonugh’s review, turned out to be a focus among researchers of SLA. L2 researchers on speaking strategies were always divided into two camps:    

1) Socio-linguistically orientated researchers, such as Tarone, who considered such strategies as social interaction.

2) Psycho-linguistically orientated researchers, represented by Faerch and Kasper, who recognized them as part of a planning process.

Through employing the me thodology of interpreting transcripts of learners’ language,the two camps set a destination of ascertaining various lists of possible strategies available to L2 learners, which were separately described by Poulisse and Bialystok. [19]78-79

The most comprehensive project into speaking strategies was conduc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Nijmegen by Kellerman, Bongaerts, and Poulisse in the 1980s. In these studies by the Nijmegen group, verbal report and other methods were us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L2 speaking strategies, especially those used in compensating for gaps in communicative ability.

O’Malley and Chamot conducted an empirical interventionist study,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learner strategies to date”. [20]65 After the test, the members who were given precise and clear training in meta-cognitive,cognitive,and social strategies and affective strategi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controlled group.

Cohen, Weaver and Li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a range of speaking strategies on three tasks performed by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a self-description, a story retelling, and a description of a favorite city a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 2000, there are also three major studies reviewed by Cohen, which dealt with training of speaking strategies, founded on the categorization of speaking strategies. One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a survey of 122 first-year and fourth-year students in the English Department at an Egyptian university,half students receiving the treatment and half in the controlled group. A second study involved 60 undergraduates in compulsory English for Arts Student course. 75

2.3.3 Studies on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t home

From the early 1980s, researchers in China began t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 thesis named “An 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olloquial communication that Chinese EFL learners in China employ” was accomplished by Huang Xiaohua in 1984. In 1985, Huang Xiaohua took a further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aking strategies and speaking proficiency among seniors of English major in Guangzhou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They found that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was relative to increased language achievement or proficienc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had been firmly affirmed t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 [23]287-307

In 1990, Chen Siqing Published “A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production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in an international magazine—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study, the frequency, type and efficiency of us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by twelve stud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were observed and described. [24]24-26

2.3.4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choic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During the recent studies on learning strategies, many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nd the most common factors are age, language proficiency, learning style, learning beliefs, gender, motivation and culture.

1) Age has been found to affect the use of oral English strategies. Older learners often use complex, sophisticated strategies. Young children respond more readily and intuitively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social and communicative situations, while older learners can learn language more steadily by means of cognitive and academic approaches. [25]154

2) L2 proficiency Bialystock found that functional practice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tenth graders, whereas functional practice, formal practice, and monitoring were related to L2 proficiency in twelfth graders. [26]25

3) Learning styles also affect the choice of L2 learning strategies. Learning styles make a big difference in choosing learning strategies or the learning behavior of an individual.

4) Learning beliefs, as researchers, Weden, Horwitz; Abranham and Vann; Gerardo; Pedro; Yang, suggeste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ctating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5)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indicated by several studies of Oxford and Nyikos, Oxford and Green, Kaylani e.

6) Motivation is also important in successful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Gardner, D. & L. Miller are typical researchers. Schumann, Oxford and Nyikos, Ehrman and Oxford, Okada also concern much about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7) Culture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particular learning behaviors, as some researchers indicated. Researchers such as O’Malley, Politzer and McGroa try, Scarcella, Carson, Hino, Kohn, Carson and Nelson, Levine, Reves and Leaver and Parry make researches on it. [27]85

 

3. The methodology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by students from non-English majors who have oral English study online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whole chapter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the subjects, the instruments,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3.1 The subjects

3.1.1 Purpose

The major purposes of the study are: 1) to study the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during oral English study online; 2)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3)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speakers with different factors including gender, major, personality, self-rated proficiency level; 4) to point out that the positiv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online is helpful to the improvement of oral English.

3.1.2 Participants

The participants are 107 college students of non-English major in ZUST. They are from different majors and are respectively from science and arts. And also, they are from different grades of different levels.

3.2 Instruments

The questionnaire has been used to gather information on the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by students of non-English major who have oral English study online. Th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finish the questionnaire in 10 minutes. The questionnaire contains 30 questions, concluding 6 questions about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4 questions about cognitive strategies, 6 questions about memory strategies, 4 questions about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5 questions about affective strategies, and 5 questions about social strategies. It uses five scales ranging from A (“never”) to E (“always”). The latter letter indicates a more frequent use of the Internet or strategies. The first part of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is for the status of using the Internet for oral English study in ZUST.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use of six types of strategies. The detailed reflection of differ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in oral English study online can be represented as below: 1) memory strategies, such as setting up nets of relationships, making use of image and sound, reviewing, acting and so on; 2) cognitive strategies, such as practicing, receiving, and conveying information, analyzing and inferring, setting up rules for inputting and output information; 3)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guessing, overcoming deficiencies of language knowledg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4)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such as focusing on key points of learning, arranging and planning learning, evaluating learning; 5) affective strategies, such as lowering anxiety, encouraging oneself, learning about one’s own state of affect; 6) social strategies, such as enquiring about questions, cooperating with others, sympathizing others. The questionnaire is in Chinese, in order to make the participants understand the items better.

3.3 Data collection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especially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and students majoring in arts of business trade and humanity in ZUST, take part in this survey. The survey conducted during a week in April in 2010. There are different methods or procedures to collect the data in the researches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such as observation,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verbal report, diary, etc. Each method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 well. But considering time-saving principal and the conception of building an environmental society, this survey is made online. During this period, we contact 3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in ZUST and then other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the survey. Th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naire in 10 minutes. The participants are advised not to be so bad in English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survey. Then the data will undergo descriptive statistic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icate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ets of score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e learners’ factors and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such as gender, major, personality, self-rated proficiency, and the poss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ata.

3.4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ata collected in the research. Section one indicates the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during oral English study online. Section two show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Section three provid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speakers with different factors including gender, major, personality, self-rated proficiency level. For the convenience of calculating, A (“never&rd quo;) to E (“always”) in the questionnaire count 1-5 scores gradually. And all use mean and Std. Deviation to make a contrast between each other and check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esults.

3.4.1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Table 3.1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online and in real life

Category Online In real life

Overall strategies  2.50 4.02

Memory strategies 2.30 4.33

Cognitive strategies 2.57 3.04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2. 82 4.83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2. 53 3.12

Affective strategies 2.19 3.03

Social strategies 2.24 4.08

The table 3.1 above shows the mean scores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online and in the real life respectively. It is clearly that the frequency of the overall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online only accounts 2.50, grea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al life, which holds 4.02. Besides, the respective scores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relative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al life.

3.4.2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Table 3.2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Category Mean Std. Deviation

Memory strategies 2.30 2.29

Cognitive strategies 2.57 3.33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2. 82 4.91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2. 53 5.18

Affective strategies 2.19 3.43

Social strategies 2.24 3.07

The table 3.2 above shows the mean scores and std. deviation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online. As the survey shows, the most frequ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by students are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which accounts for 2.82. The latter two are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which accounts for 2.57 and 2.53 respectively. Affective strategies only have 2.19, which are comparatively low to the overall level.

3.4.3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speakers with different factors

3.4.3.1 Use of the speaking strategies by different gender

Table 3.3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different gender

Category Male Female

Overall strategies  2.33 2.67

Memory strategies 2.28 2.32

Cognitive strategies 2.53 2.61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2.51 2.55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2.49 2.57

Affective strategies 2.18 2.20

Social strategies 2.21 2.27

From table 3.3, we can see that there is no bi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sing memory strategies, cognitive strategies,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ffective strategies and social strategie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The overall strategies used by females hold 2.67, higher than 2.33 for males.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by females is more frequent than the males. Also, the scores of respective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the females are always higher than the males.

3.4.3.2 Use of the speaking strategies by different majors

Table 3.4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different major

Category Science Arts

Overall strategies  2.36 2.64

Memory strategies 2.25 2.35

Cognitive strategies 2.51 2.63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2.59  2.47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2.31 2.33

Affective strategies 2.15 2.23

Social strategies 2.19 2.29

From table 3.4, the overall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students from arts occupies 2.64, while the use of those from science occupies 2.36. The students from arts use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 little more frequent than those of the science. Also, this contrast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can be seen by the scores of each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e table3.4.

3.4.3.3 Use of the speaking strategies by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Table 3.5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different personality

Category Extroverted Introverted

Overall strategies  2.50 2.42

Memory strategies 2.27 2.33

Cognitive strategies 2.58 2.56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2.56 2.50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2.28 2.34

Affective strategies 2.19 2.17

Social strategies 2.26 2.21

From table 3.5, the scores of the extroverted students and the introverted students are near the same. And it is not fixed that the scores of the extroverted ones are higher than the introverted ones by each strategies. The score of memory strategies by the introverted occupies 2.33, 0.05 higher than the extroverted. Also, we can see that the score of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by the introverted is 0.06 higher. There is no big 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the speaking strategie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ity, but normally the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by the outgoing and confident students are more frequent, especially social strategies, affective strategies and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3.4.3.4 The use of the speaking strategies by different self-rated proficiency levels

Table 3.6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different self-rated proficiency level

Category High Medium Low

Overall strategies  2.53 1.61 0.89

Memory strategies 1.84 1.71 1.12

Cognitive strategies 2.19 1.97 0.98

Compe nsation strategies 1.51 1.57 1.90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2.57 1.63 0.83

Affective strategies 2.83 1.88 0.67

Social strategies 2.11 1.54 0.83

In this part, studen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self-rated proficiency level, namely, high, medium and low. Table 3.6 clearly shows that the strategies used by the participants a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proficiency level. The good students with higher-rated proficiency level use more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relatively the students with low-rated proficiency level use less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ddition, the compensation is often used by the ones who are relatively weak in English, which occupy 1.9 point in the table 3.6.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s the survey shows, the overall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online is still low. The possible reason should be:

First, the college students have not thought high of or even realized the great potential and function of the net to learning. Although the Internet can capture students’ attention easily, it is not often used for study. Students are used to and willing to study in class or by textbooks or homework.

Second, even though a part of students realized the value of Internet to study, they do not know how to study. The further negative effect is that they lose the interest in oral English practicing easily. This may need the teachers to guide them and enlighten their mind with fleshing ideas, innovation and updated ri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ways to practice oral English on the Internet.

Third, there is no admirable and pleasant atmosphere for web-based study. As nearly all the students live in the dormitory, they are easily affected by each other. So, an environment full of interaction is advocated. The teachers or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could build some forums, unions or study groups to arise the atmosphere of study.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Internet has so much temptation to allure the students to have some entertainment. So, the Internet itself may reduce the speaking learning use. Students are always weak in self-motivated learning ability and ability to study independently online. As to this,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should pay more efforts on it.

4.2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data we can see that the most frequ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y used by students online is the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This may be the reason that the average oral English level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is not high and a big amount of them is low. When they could not understand what the other talks about during the conversation, they will ask them to repeat or slow down the speed. Since the storage of their vocabulary is limited, when they could not remind of the words or sentences needed, they will choose other words or sentences to replace these words or sentences. And when they could not express themselves clearly, they will try to give examples to elaborate it.

The lower ones to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in the survey are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It is gratified that students have an identifying goal of study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y also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resources under a pleasant condition by watching America movie or TV series or listening VOA, BBC, etc. They also try to seek the better way to improve oral English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arrangements.

Affective strategies, memory strategies and social strategies are comparatively lower in the data. Students are easy to be depressed about their oral English and sometimes have the thought to let it be. When confronted with new words on movies, TV series, websites, chatting online, etc, students will not write them down or try to find their meanings. Social strategies could contribute much but are limited by the traditional study habits online. Students have not formed the habits to practice English by e-mails, chatting rooms or other methods online.

4.3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y speakers with different factors

As we can see from the use of the speaking strategies by different genders, majors, personality, and self-rated proficiency level above, English learning factors do affect the oral learning inline.

As to the gender, femal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have more talents in language learning. Female students are not engaged in many entertainments such as games, etc. But both males and females should make best 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bypass the disadvantages

As to the major, the scores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arts are conspicuously superior to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The thinking pattern and the advantage of sharing emo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art makes them superior in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while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pay much on the technologies and data than language itself.

As to personality, the extroverted ones gain much. The extroverted personality always represents confident, outgoing and communicating or sharing much with others. The confident and outgoing ones always have a higher self-rated proficiency. If one is more confident and outgoing, then he or she will pay more efforts on how to improve oral English and gain more opportunity to have a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As to self-rated proficiency, it is clear that the students with higher self-rated proficiency level use more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he students with lower self-rated proficiency level use less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urn, the ones who use varied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more frequently can always achieve better outcomes in oral English. But as the Internet is only one assisting tool to oral English learning, so, we can not say that it is definitely a deciding factor. But it is sure that frequent use of strategies do contributes to the results of the oral English learning.

At present, however, not too many students regard the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mportant, and have not formed a good study mode online. So, I would like to bring up some advice for reference: 1)lowering anxiety and practicing step by step; 2)preparing and planning for using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3)selecting and using proper and suitable strategies for yourself; 4)summarizing your oral study and making adjustments accordingly; 5)going outside and practicing more and more. How to get rid of the barriers of the negative factor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positive ones is a wise but a difficult thing. Also,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nternet in study and put the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nto the oral English study online are meaningful but still a long way.

 

5. Conclusion

The above discussion of study and research is by no means comprehensive but it deserves our study.

 Nowadays, Internet is an interesting and fashionable thing to us. It has attracted our eyeballs for a long time and occupied plenty of our time as well.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brings new vigor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but it also tends to be inefficient during the study. Thus, the frequency of using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online is low. This requires the proper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efforts by the students.

As the study shows, the most frequent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online is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It may after all be accepted as a good way to circumvent the weakness in oral English, but not a good and long-time way to improve oral English level. Other strategies do deserve to use and have some requirements to the learners: the use of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requires learners know how to make arrangements for study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self-control during the study online. The study of affective strategies shows that an enterprising and perseverant mind is advocated in practicing oral English. Memory strategies request the learners to be more diligent and hardworking to English study. At last, the social strategies are functional and demand the students to explore more gateways of practicing oral English online.

It is evident that learners’ factors can easily affect the use of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online and some factors can not be changed at once. But, if the learners could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and absorb the shining points from the others, there will be a new look of oral English learning.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s by no means helpful to the improvement of oral English, although this paper could not give affirmative support to it. But we can see that the good learners always use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more frequently.

All in all, it is greatly expected that the learners c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website and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during the study online and there will be a better atmosphere of practicing oral English online in the future.

 

Acknowledgements

My initial thanks go to my supervisor Louqing, who patiently supervised my dissertation and was at times very willing to offer me illuminating advice or suggestions. Without her help, I could not have finished this dissertation.

I am also indebted to other teachers and my classmates who have not only offered me their warm encouragements but also shared with me their ideas and books. They are Yangxue, Chenliang, Fanyanlong, wangbo and many others.

My greatest personal debt is to my grandparents and parents, who have cultivated a soul of sensitivity, hospitality, and honesty out of me, and offered a harbor of happiness and sweetness for me.

The remaining weakness and possible errors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entirely my own.

 

References

[1]Skehan,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1:105.

[2]Tav angarian D.& Leypold M.E., Noiting K., Roser M. & Voigt D. Is e-Learning the solution for individual Learning?[D]Electronic Journal of e-Learning, 2004:245.

[3]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154.

[4]Weinstein, C & R. Mayer.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M]. NewYork. Macmillan, 1986:74.

[5]Chamot, A.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Handbook. NY[M]. Longman, 1987:96.

[6]Rubin, J.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Boston: Heinle & Heinele, 1990:156.

[7]Oxford, R. L. Variables Affecting Choices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University Students[M].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9:24.

[8]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54.

[9]Cohen, A. D. Language learning: “Insights for learner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90:67.

[10]Cohen, A.D. Weaver, S. & Li, T-Y. The Impact of 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 on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8:78.

[11]Tarone, E. Some Thoughts on the Notion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J]. London: Longman, 1983:65-66.

[12]Stern,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57-58.

[13]Oxford & O’ Malley. A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First Year Report[M]. Rosslyn, Va.: Interstate Research Associates, 1987:155.

[14]Oxford, R.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s Should Know[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90:54-55.

[15]Cohen, A.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124.

[16]陈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6.

[17]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之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54.

[18]Bygate, M. Speak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85.

[19]McDonugh, S.H. Strategies and Skill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M]. London: Edward Amold, 1995:78-79.

[20]Ellis, Rod.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Interaction[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9:65.

[21]Nunan, D. 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45.

[22]Dornyei, Z. On the teach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ESOL Quaterly[M].TESOL Quarterly, 1995:75.

[23]Huang, X. H. & M. Van Naersson.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oral communication[J]. Applied Linguistic, 1987:287-307.

[24]陈思齐.英语专业大学生交际策略的使用研究[J].外语教学,1990:24-26.

[25]Ehrman, M & Oxford. Effects of sex differences, career choice, and psychological type on adult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 Modern Language, 1989:154.

[26]Bialystock, E. The role of conscious strategies: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econd Language use[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1:25.

[27]陈善琼.语言学习策略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 四川师范大学,2007:85.

 

Appendices

浙江科技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网上英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一、个人简况

姓名:              

性别:                 A 男            B女  

             

科别:                A 理工科        B文科 

你的性格特征:                 A内向           B外向       

你认为你目前的英语综合水平:   A很差           B一般         C优秀

二、网上英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

(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1、我寻求好的网上口语练习的时间和地点。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上网学习时,我能把握上网学习的时间和内容。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3、对于如何上网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在不同时期,我有明确的目标。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4、我总在寻求更好的口语学习方法。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5、我思考和评价自己的上网学习方法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6、在说话前, 我先把想说的话组织好再说。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7、我浏览各种英文网站、听英文录音VOA,BBC,. etc及看英文视频等,听和练习口语。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8、在用英语聊天时,我会猜想对方下一句会说什么。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9、听VOA,BBC,. etc 或欧美剧等英文视频时,我会模仿其说话方式、语音语调及用词。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0、听VOA,BBC,. etc 或欧美剧等英文视频时,我会小声跟着说。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记忆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11、我反复观看喜欢的欧美剧,以便加深印象。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2、记单词时, 我会想到同根的词或近义词、反义词等相关词汇。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3、在英文网站上遇到新单词我就猜它的意思。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4、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5、我把上网遇到的生词记在单词本上。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6、我用金山词霸等网上字典在线查找生词的意义及用法。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补偿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17、QQ聊或聊天室语音等方式交流时, 我会努力猜测TA接下去将说什么。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8、QQ聊或聊天室语音等方式交流时, 当不懂对方所言时,会请求对方重复或放慢语速。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9、QQ聊或聊天室语音等方式交流时, 当与别人交谈时想不起某个词 时, 我会使用同义词(组)。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0、当不能表达自己时, 我会举例等方式进行解释。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情感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21、在网络环境中害怕别人发现你英语方面的不足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2、为了把口语说好,我经常自我鼓励。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3、说英语紧张时, 我会想办法消除它。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4、上网学习英语后,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5、我会与家人、同学、老师等探讨口语学习的感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社交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26、用英语写邮件或聊天时,我请对方纠正我的错误。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7、通过网上交流很容易在学习上和同学结成朋友。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8、必要时,交谈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表达。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9、交谈时,我把精力放在意思表达上。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30、在口语表达时,我直接向对方表示自己遇到困难,向对方寻求帮助。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浙江科技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非网络状态下英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1、我寻求好的网上口语练习的时间和地点。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学习时,我能把握学习的时间和内容。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3、对于如何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在不同时期,我有明确的目标。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4、我总在寻求更好的口语学习方法。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5、我思考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6、在说话前, 我先把想说的话组织好再说。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7、我参加有利于英语提高的活动,听和练习口语。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8、在用英语聊天时,我会猜想对方下一句会说什么。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9、听英语时,我会模仿其说话方式、语音语调及用词。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0、听英语时,我会小声跟着说。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记忆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11、我反复朗读喜欢的英语文章,以便加深印象。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2、记单词时, 我会想到同根的词或近义词、反义词等相关词汇。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3、遇到新单词我就猜它的意思。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4、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5、我把遇到的生词记在单词本上。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6、我会努力查找生词的意义及用法。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补偿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17、英语聊天时,我会努力猜测TA接下去将说什么。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8、英语聊天时,当不懂对方所言时,会请求对方重复或放慢语速。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9、英语聊天时, 当与别人交谈时想不起某个词时, 我会使用同义词(组)。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0、当不能表达自己时, 我会举例等方式进行解释。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情感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21、害怕别人发现你英语方面的不足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2、为了把口语说好,我经常自我鼓励。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3、说英语紧张时, 我会想办法消除它。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4、一番努力学习后,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5、我会与家人、同学、老师等探讨口语学习的感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社交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26、用英语聊天时,我请对方纠正我的错误。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7、英语打开新的世界,结交更多的朋友。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8、必要时,交谈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表达。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9、交谈时,我把精力放在意思表达上。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30、在口语表达时,我直接向对方表示自己遇到困难,向对方寻求帮助。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谢谢您的合作!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基于网络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研究》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在阐述构建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必要性的过程中,简要分析网络舆论战与不同学科的内在关系,阐明了网络舆论战研究的众多适用学科,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国内网络舆论战研究的进展之所以不尽人意,除了起步较晚、方法手段单调之外,也与研究视野单一、学科基础狭窄、研究力量单薄等因素有关。科学构建我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是拓展研究视野、整合相关资源、夯实研究基础、提升网络舆论战研究水平的必然选择。 

1构建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的必要性 

从可以检索到的文献来看,现有的网络舆论战研究视角多局限于单一学科,尤其是集中于新闻播学的角度,已成为网络舆论战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推动我国网络舆论战研究尽快由起步走向深入,其研究视野必须实现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变。 

1.1单一学科视角制约着我国网络舆论战的研究水平:国内现有的网络舆论战研究,大多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用新闻传播学的思维进行分析与研究,甚至直接以新闻传播学的术语来命名,或者按照新闻传播学的脉络来展开。相关研究成果除了零散地于各种学报等刊物之外,只能相对比较集中地发表于“军事记者”等新闻刊物或网络媒体之上。 

与此同时,我国为数不多的网络舆论战研究明显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一是描述网络舆论现象多,深入研究网络舆论规律少。发生于近期战争中的一些网络舆论现象,是我国不少研究者关的主要关注点,围绕战争中一些个案进行研究的现象非常明显。这些文献之中当然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只是局限于一般现象的描述。二是开展理论分析多,进行实证研究少。网络舆论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克敌制胜,必须着眼于我军实际,服务于我军的客观需要,解决制约我军网络舆论战研究水平与实施能力的问题。然而,国内网络舆论战研究中,泛泛而谈的理论性研究较多,针对我军实际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少,提出具有操作性对策的更十分鲜见。三是新闻传播业及相关背景的研究者多,其他学科专业的研究者少。发表文章或出版专著的作者身份各不相同,但相当一部分是新闻战线的新闻工作者,其他人员中的大部分则与新闻传播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对近期战争中的舆论现象进行个案研究的人员,大多是活跃于一线的战地记者,或者是新闻媒体的编辑人员。 

客观地讲,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进行研究,取材方便,成文快捷,易于推广,在网络舆论战研究起步阶段具有积极作用,却也存在着理论性不强、实证研究不足、缺乏操作性等局限。新闻传播业及相关背景的研究者早已养成了新闻学的思维定式,喜欢用新闻学的方法研究和分析研究对象,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撰写文章,习惯于描绘一般现象与浅层次分析,容易轻忽网络舆论战本质规律的探索。 

1.2多学科视野是网络舆论战研究的内在要求:就其基本内涵来讲,网络舆论战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以舆论信息为武器,综合运用各种网络资源,根据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原理,通过网络传媒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和信息渗透,从而影响受众的思想、心理、情感、动机、主观判断和行为选择,有效控制舆论态势、影响民意归属的一种政治作战样式,其本质在于争夺、控制网络舆论传播权。作为现代战争中最具威力的作战样式之一,网络舆论战决非单一学科所能支撑,而是受到多种技术手段与学科理论及其他因素的制约。 

首先,从网络舆论战赖以存在的计算机网络来看,需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学科的支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组成、软硬件技术、计算机应用的理论与技术等内容,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以通信系统为背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交换及利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学科。如果没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快速发展,没有以此为基础上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工程等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网络就不可能快捷高效地在全球互联互通,网络舆论战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与实施也只能是幻想。 

其次,从网络舆论战成为一种有效的作战样式来看,需要一大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支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的大部分学科门类及其所属学科,都可以而且必须为网络舆论战研究发挥支撑作用。按学科目录顺序来讲,哲学及其宗教学、伦理学等,可为网络舆论战提供基本的方法论指导,从而成为网络舆论战的理论基础;法学及其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等是网络舆论战的最基本武器,可为网络舆论战提供有关法律问题的法学理论支撑和法律实践指导;政治与舆论、政治学与舆论战之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关系,政治学是网络舆论战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社会学作为探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结构、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生活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与网络舆论战具有天然的联系;网络舆论战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网络心理战,需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揭示其战法与规律;新闻传播学是与网络舆论战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在网络舆论战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作为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准备与实施的科学,军事学及其从属学科是指导网络舆论战研究的纲领性学科;以舆论信息为武器的网络舆论战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管理活动,必须遵守管理学及其信息管理学的原理和规律。 

此外,经济学、民族学、教育学、历史学、系统科学以及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学科,在网络舆论战中也各有所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构建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的几点建议 

有效整合军地民多方战资源,合理集成不同学科力量,尽快构建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切实打牢我国网络舆论战研究的学科基础,已成为推进我国网络舆论战研究的必然选择。

2.1明确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的指导思想: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网络舆论战领域走在前列的国家也没可供选择与借鉴的成熟方案。为确保我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的顺利实施,首先应明确其指导思想、建设方案、实施原则与基本方法。 

具体来讲,我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马列主义军事辩证法为基础,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事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军队信息化建设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新时期我军的战略任务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服务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以提高我国网络舆论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推动我国网络舆论战研究深入快速发展为目的,为国内网络舆论战研究奠定扎实厚重的学科基础和可靠有力的技术与理论支撑。 

2.2按照网络舆论战的内在逻辑组建基础学科群:打破单一学科局限性,按照网络舆论战研究的内在逻辑要求,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为技术支撑,涵盖哲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等)、法学(主要是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等)、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军事学及其分支学科、管理学及信息管理学等学科在内的基础学科群。 

进一步讲,是要构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军事学为统领,以军队政治工作学为渊源,以新闻传播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为工具,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为技术支撑,以经济学、民族学、教育学、历史学、系统科学以及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为补充的综合学科体系,使我国网络舆论战建立在牢固而厚重的学科群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各相关学科的综合功能,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网络舆论战研究向纵深发展。 

3推进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3.1整体谋划,分类实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涉及众多领域与学科及多种资源,需要一个权威高效的专门机构统一谋划、统一调度。为此,应由国务院相关部门与军队相关机构共同组建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办公室,遴选权威专家组成筹委会,进行顶层设计并制定整体建设草案;由办公室与筹委会根据整体建设草案和不同学科建设要求及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在不同专业领域与学科背景中遴选政治素质过硬、学科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组建各学科专业筹委会,研究制定本学科建设草案;由筹委会对各学科建设草案进行汇总与整合,报呈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形成正式建设方案;由各学科专业筹委会按照建设方案所规定的任务与时间节点,在本学科内进行分类实施、分进合击,共同完成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然后,撤销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筹委会与各学科专业筹委会转变成研究学会及其分会,成为网络舆论战研究的组织、协调者。 

3.2军地结合,优势互补。网络舆论战虽属于军事领域,但所涉及的基础学科来却分布于军地众多院校与研究机构。在学科建设水准、人才储备、研究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很多地方院校与科研机构拥有军队单位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而且必须大力分担建设任务。另外,网络舆论战作为配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斗争的重要工具,虽有鲜明的军事特色,应该也必须由军方所主导,但其平民化、全民性特点却十分突出,任何组织与个体在任何时间与地域都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参与其中。应充分挖掘地方学科资源及民间专业力量,军地双方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我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 

3.3立足国情,注重实效。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应从实际出发,根据网络舆论战研究的轻重缓急和不同学科的现实状况制定出最优化的实施方案,再分门别类、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要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对现有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用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效果。起步阶段尤其不能贪大求全,最忌急躁冒进,应选择网络舆论战研究急需、国内建设水平高的学科率先实施。对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网络舆论战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学科,应通过内联外引、优化配置和加大投入等方式,增强其发展动力,使其逐步达到应有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彭鹏.浅析网络媒体在舆论战中的运用[j].军事记者,2005(8). 

[2]蔡世经.科学构建信息时代舆论战基础理论[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12).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在阐述构建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必要性的过程中,简要分析网络舆论战与不同学科的内在关系,阐明了网络舆论战研究的众多适用学科,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国内网络舆论战研究的进展之所以不尽人意,除了起步较晚、方法手段单调之外,也与研究视野单一、学科基础狭窄、研究力量单薄等因素有关。科学构建我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是拓展研究视野、整合相关资源、夯实研究基础、提升网络舆论战研究水平的必然选择。

1构建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的必要性

从可以检索到的文献来看,现有的网络舆论战研究视角多局限于单一学科,尤其是集中于新闻播学的角度,已成为网络舆论战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推动我国网络舆论战研究尽快由起步走向深入,其研究视野必须实现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变。

1.1单一学科视角制约着我国网络舆论战的研究水平:国内现有的网络舆论战研究,大多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用新闻传播学的思维进行分析与研究,甚至直接以新闻传播学的术语来命名,或者按照新闻传播学的脉络来展开。相关研究成果除了零散地于各种学报等刊物之外,只能相对比较集中地发表于“军事记者”等新闻刊物或网络媒体之上。

与此同时,我国为数不多的网络舆论战研究明显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一是描述网络舆论现象多,深入研究网络舆论规律少。发生于近期战争中的一些网络舆论现象,是我国不少研究者关的主要关注点,围绕战争中一些个案进行研究的现象非常明显。wWW.133229.cOm这些文献之中当然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只是局限于一般现象的描述。二是开展理论分析多,进行实证研究少。网络舆论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克敌制胜,必须着眼于我军实际,服务于我军的客观需要,解决制约我军网络舆论战研究水平与实施能力的问题。然而,国内网络舆论战研究中,泛泛而谈的理论性研究较多,针对我军实际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少,提出具有操作性对策的更十分鲜见。三是新闻传播业及相关背景的研究者多,其他学科专业的研究者少。发表文章或出版专著的作者身份各不相同,但相当一部分是新闻战线的新闻工作者,其他人员中的大部分则与新闻传播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对近期战争中的舆论现象进行个案研究的人员,大多是活跃于一线的战地记者,或者是新闻媒体的编辑人员。

客观地讲,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进行研究,取材方便,成文快捷,易于推广,在网络舆论战研究起步阶段具有积极作用,却也存在着理论性不强、实证研究不足、缺乏操作性等局限。新闻传播业及相关背景的研究者早已养成了新闻学的思维定式,喜欢用新闻学的方法研究和分析研究对象,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撰写文章,习惯于描绘一般现象与浅层次分析,容易轻忽网络舆论战本质规律的探索。

1.2多学科视野是网络舆论战研究的内在要求:就其基本内涵来讲,网络舆论战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以舆论信息为武器,综合运用各种网络资源,根据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原理,通过网络传媒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和信息渗透,从而影响受众的思想、心理、情感、动机、主观判断和行为选择,有效控制舆论态势、影响民意归属的一种政治作战样式,其本质在于争夺、控制网络舆论传播权。作为现代战争中最具威力的作战样式之一,网络舆论战决非单一学科所能支撑,而是受到多种技术手段与学科理论及其他因素的制约。

首先,从网络舆论战赖以存在的计算机网络来看,需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学科的支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组成、软硬件技术、计算机应用的理论与技术等内容,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以通信系统为背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交换及利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学科。如果没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快速发展,没有以此为基础上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工程等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网络就不可能快捷高效地在全球互联互通,网络舆论战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与实施也只能是幻想。

其次,从网络舆论战成为一种有效的作战样式来看,需要一大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支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的大部分学科门类及其所属学科,都可以而且必须为网络舆论战研究发挥支撑作用。按学科目录顺序来讲,哲学及其宗教学、伦理学等,可为网络舆论战提供基本的方法论指导,从而成为网络舆论战的理论基础;法学及其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等是网络舆论战的最基本武器,可为网络舆论战提供有关法律问题的法学理论支撑和法律实践指导;政治与舆论、政治学与舆论战之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关系,政治学是网络舆论战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社会学作为探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结构、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生活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与网络舆论战具有天然的联系;网络舆论战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网络心理战,需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揭示其战法与规律;新闻传播学是与网络舆论战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在网络舆论战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作为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准备与实施的科学,军事学及其从属学科是指导网络舆论战研究的纲领性学科;以舆论信息为武器的网络舆论战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管理活动,必须遵守管理学及其信息管理学的原理和规律。

此外,经济学、民族学、教育学、历史学、系统科学以及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学科,在网络舆论战中也各有所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构建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的几点建议

有效整合军地民多方战资源,合理集成不同学科力量,尽快构建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切实打牢我国网络舆论战研究的学科基础,已成为推进我国网络舆论战研究的必然选择。

2.1明确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的指导思想: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网络舆论战领域走在前列的国家也没可供选择与借鉴的成熟方案。为确保我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的顺利实施,首先应明确其指导思想、建设方案、实施原则与基本方法。

具体来讲,我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马列主义军事辩证法为基础,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事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军队信息化建设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新时期我军的战略任务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服务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以提高我国网络舆论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推动我国网络舆论战研究深入快速发展为目的,为国内网络舆论战研究奠定扎实厚重的学科基础和可靠有力的技术与理论支撑。

2.2按照网络舆论战的内在逻辑组建基础学科群:打破单一学科局限性,按照网络舆论战研究的内在逻辑要求,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为技术支撑,涵盖哲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等)、法学(主要是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等)、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军事学及其分支学科、管理学及信息管理学等学科在内的基础学科群。

进一步讲,是要构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军事学为统领,以军队政治工作学为渊源,以新闻传播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为工具,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为技术支撑,以经济学、民族学、教育学、历史学、系统科学以及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为补充的综合学科体系,使我国网络舆论战建立在牢固而厚重的学科群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各相关学科的综合功能,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网络舆论战研究向纵深发展。

3推进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3.1整体谋划,分类实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涉及众多领域与学科及多种资源,需要一个权威高效的专门机构统一谋划、统一调度。为此,应由国务院相关部门与军队相关机构共同组建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办公室,遴选权威专家组成筹委会,进行顶层设计并制定整体建设草案;由办公室与筹委会根据整体建设草案和不同学科建设要求及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在不同专业领域与学科背景中遴选政治素质过硬、学科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组建各学科专业筹委会,研究制定本学科建设草案;由筹委会对各学科建设草案进行汇总与整合,报呈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形成正式建设方案;由各学科专业筹委会按照建设方案所规定的任务与时间节点,在本学科内进行分类实施、分进合击,共同完成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然后,撤销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筹委会与各学科专业筹委会转变成研究学会及其分会,成为网络舆论战研究的组织、协调者。

3.2军地结合,优势互补。网络舆论战虽属于军事领域,但所涉及的基础学科来却分布于军地众多院校与研究机构。在学科建设水准、人才储备、研究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很多地方院校与科研机构拥有军队单位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而且必须大力分担建设任务。另外,网络舆论战作为配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斗争的重要工具,虽有鲜明的军事特色,应该也必须由军方所主导,但其平民化、全民性特点却十分突出,任何组织与个体在任何时间与地域都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参与其中。应充分挖掘地方学科资源及民间专业力量,军地双方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我国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

3.3立足国情,注重实效。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建设应从实际出发,根据网络舆论战研究的轻重缓急和不同学科的现实状况制定出最优化的实施方案,再分门别类、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要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对现有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用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效果。起步阶段尤其不能贪大求全,最忌急躁冒进,应选择网络舆论战研究急需、国内建设水平高的学科率先实施。对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网络舆论战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学科,应通过内联外引、优化配置和加大投入等方式,增强其发展动力,使其逐步达到应有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彭鹏.浅析网络媒体在舆论战中的运用[j].军事记者,2005(8).

[2]蔡世经.科学构建信息时代舆论战基础理论[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12).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9篇

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作为一名成功的学者,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执着的敬业精神,还应具有善于创新的睿智和勇于担当的气魄,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的良知和责任,也是治学生涯中孜孜以求的品格和精神。欧阳友权教授便是这样一位学者,多年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成果丰硕,著述等身,从早期对文艺学、美学的“文化寻根”与“本体探索”,到数字化时代“比特世界”的人文精神理性建构,他始终以其独特的创新意识,孜孜不倦地挖掘治学的“富矿”。

欧阳友权教授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从硕士到博士一路与文学研究结缘。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由于在学术思想上不类前说,不惧定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加之心性勤奋,笔耕不辍,在学界的影响日益显现。他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的《农耕文化——中国文学之根》《新时期文学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等论文,因其视点新颖引起较大反响。硕士论文《文学创造本体论》从人类本体论的全新视角探讨文学创造本体而备受夸赞。他提出的“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更是被文论名家评价为“标示了新理念”的“卓有成效的做法”{1}。他的《人民文学,重新出发》等专题论文在《文艺报》引发了广泛的争鸣,并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990年代以来,欧阳友权教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文学原理》(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艺术的绝响》《国民素质论》《萨特论艺术》(译著)等著作,这些著作多以本体论为支点,从哲学深层探讨人文精神价值经脉,为他的治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于对学术由衷的热爱与责任感,欧阳友权教授曾说:“我们这些永远‘在路上’的研究者的职责,就是设法走进前沿,敢于触摸前沿,勇于探索前沿,并希图对前沿研究有所推进。”{2}早在20世纪90年代,欧阳友权教授的学术视角便敏锐地触及了高科技与现代美学的关系问题,他开始从人类本体的意义上去思考现代高科技的美学品性,寻找这两者在价值取向上的人文精神趋同,提出:“对现代高科技的美学阐释,便是对人类本身的生命、个性、潜能的自我审视和心灵陶醉,思考现代高科技中的美学精神,是窥视人本、睥睨人伦、礼赞人生的又一面窗口。”{3}基于这样的洞见,面对信息革命的风起云涌,欧阳友权教授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气魄直抵文学理论最前沿,毅然站在信息媒体革命的潮头,以新的学术视野重构文学理论。

新世纪网络文学发轫之初,在许多人尚对网络文学观望质疑时,欧阳友权教授已走进这一领域,先后发表了研究报告《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和论文《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并立即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为他接下来的研究增添了信心。从此,他在选定的这一治学“富矿”持续钻研,笔耕不辍,完成了博士论文《网络文学本体研究》,先后出版了《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网络文学概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网络文学发展史》《比特世界的诗学》《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等著作。主编了“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文艺学前沿丛书”“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新媒体文学丛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学术报刊发表数百篇网络文学理论文章。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数十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其网络文学研究成果纷纷获奖。带领中南大学文学院研究团队成立了国内高校第一个网络文化研究所, 成功创办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基地,以网络文学研究选题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湖南省重大重点项目等,创下了多个学界第一,从基础学理上奠定了网络文学的学科地位,欧阳友权教授因此被学界评价为“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欧阳友权教授从1998年介入“高科技美学”论题起,一直关注和涉足“科技与人文”“网络文学”“数字文化”等问题的研究,致力于对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问题的学理阐释,其核心的学术理念寄寓了他对“高科技与高人文”的期待与思考,表达了他对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忧患与理解。由于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成就和影响,中南大学文学院成了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的重镇,欧阳友权教授和他的团队以网络文学研究成果走进人们的学术视野,又以扎实的基础学理研究一步步挺进学林杏坛,由此开启了一个新学科的学术征程。他带领学术团队完成的网络文学专著和同一领域的系列学术论文,成为国内研究网络文学不可或缺的学理标识。

二、纵横捭阖,游弋学海

欧阳友权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呕心钻研,沿着“生成背景、存在方式、文学变迁、媒介叙事、主体阐释、文学性辨析、精神表征、文化逻辑、人文价值、研究理路”的基本逻辑线索,逐渐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文学学理形态体系。基于这样的理论思路,欧阳教授的网络文学研究在理论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史”的维度辨析数字传媒下的文论转型,二是从“论”的维度探讨网络文学的本体与本性,三是从“史”与“论”融合的维度反思“比特世界”的学理症结和诗学创生空间。通过这些有机联系的理论,系统而多角度地解读了网络文学的诗性蕴含,从纵向(史)和横向(论)的不同视野阐释了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和诗学向度。

首先,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的探讨。对于数字媒介时代文艺学的转型问题,欧阳友权教授从艺术活动主体审美动因的改变、电子化文本对书写语言诗性的解构、技术语境对艺术经典的消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一是数字媒介对艺术审美支点的置换。数字媒介的符号行为改变了艺术活动主体的审美动因,变换了人与世界之间原初的艺术审美关系,使得文艺学的理论逻辑与艺术实践之间呈现出调适性创生空间。二是数字媒介对文学性的祛魅与返魅。电子化文本的界面操作对书写语言诗性的解构,使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问题成为技术“祛魅”的对象,传统审美方式及其价值基点开始淡出文艺学的思维视界。三是数字媒介对艺术经典观念的消解。技术语境对艺术经典性的消解,使得既往的文艺学观念积淀及其理论范式成为“去中心化”的覆盖物,丰富的历史文论资源成了期待重新审视的“昨日成规”。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机制,数字媒介作品消解了真实与虚拟、话语能指与言语所指的两级分立,抹平了艺术的技术性与技术的艺术化的审美边界,更换了人们对文本诗性的认知与体验范式,用电子数码的“祛魅”方式褪去文学艺术的原有韵味,重铸人与虚拟世界间的审美关系,用符号仿真的图文语像刷新时代对艺术经典的命意。对于数字媒介革命所引发的文学变革,欧阳友权教授指出,媒介“载体和传播工具的改变,不会改变文学的本质与品格,不可能也不应该改变人类赋予文学的精神内涵”“技术进步会给未来的文学艺术生产增设更多的技术含量,但新世纪的中国文学转型最需要的并不在技术媒介的升级换代,而是借助新技术、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与审美价值”。{4}

其次,对网络文学的本体与本性的探讨。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网络文学作为伴随现代数字化技术而迅速崛起的崭新文学形态,能否在艺术审美的表意链中形成文学史的一个历史节点,以媒介转型在文学审美场域中实现范式转换,是21世纪文学格局中一个意义重大的命题,一个期待合法性体认的文学母题。{5}他尝试采用了本体论哲学方法来探讨这一新的课题。本体论(Ontology)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所探讨的是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本原和本性的存在方式、生成运演及其本质意义的终极存在问题。他的《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运用本体论哲学思维探究网络文学时,借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追问模式,聚焦网络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选择从“存在方式”进入“存在本质”的思维路径,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探询其价值本体,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欧阳教授把这两者分别称之为网络文学本体的“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最后再反思其“何以存在”的问题,以图从理论逻辑的“正题”与“反题”走向“合题”——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分析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层面,思考其本体的审美建构与艺术导向,完成网络之于这种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以求探讨构建一种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他提出,网络文学本体存在的显性结构,包含几个相互依存的逻辑层面:媒介赋型、比特叙事、欲望修辞、在线漫游、存在形态。这些要素间的有机融合与脉理渗透,构成了网络文学本体存在的基本内容。而把握网络文学的隐性存在,需经由现象学走进阐释学和历史哲学,反思重建精神价值深度的必要与可能。这一隐性价值结构包括:文学体制转换、民间话语寻根、文学性嬗变、文化逻辑依凭、人文性的意义酿造等问题。另外,欧阳友权教授还从观念预设层面探讨了网络文学的本体建构问题:即坚守文学的本体论承诺、注重新民间文学的审美提升和实现电子文本的艺术创新。{6}

第三,对网络文学的学理反思与诗学前瞻。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媒介以不可逆转的发展势头引发了新世纪文学的历史性转型,并由此衍生出文艺学新的研究热点。在对网络文学的学理指认中,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网络文学在我国的出现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对它所带来的文学转型研究还很不充分,特别是缺少内质性和前瞻性学理思考,亦很少有人从网络虚拟现实关系变迁的维度,去考辨在技术操作、资本运作的背后,是什么样的交往方式、生存方式,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与现实审美关系和表意体制的深刻变化,引发并构成了网络文学转型的学术理路。面对数字媒介下的文学转型,研究者必然要碰到两个难题:一是阐释框架的非预设性,即没有既定的理论范式可供效仿和参照;二是研究对象的非预成性,网络文学前景如何,尚难定格其文化表情。这时候,研究者需要奉行的研究原则应该是:其一,建设性学术立场而不是简单的评判性研究态度;其二,基础学理的致思维度而不是技术分析模式。前者可以使我们避开对数字媒介文学“好坏优劣”的简单评判而将其当作科学研究的对象,后者则可以将多姿多彩的数字媒介文学现象作为有效的理论资源,为建构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开辟新的学术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新兴文学走向规范与健康,还将对推进数字媒介文学本身的基础学理建设有所裨益。{7}欧阳友权教授认为,网络文学历史性地出场,以及人们对于这一文学转型的研讨与争鸣,不仅需要解决“存在者”是否存在和如何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学理逻辑上解决其理论形态、逻辑原点和意义与价值问题,后者才能真正揭开数字媒介文学的学理症结,也是新世纪文学转型由学术资源向学理建构提升的必由路径。

三、独辟蹊径,登高临远

面对数字技术对当代人文生活的深刻变革,欧阳友权教授深远地看到了数字媒介技术对文学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在其意志自由、知识民主、交往平等和信仰重塑等“后审美”现象背后隐藏的艺术审美价值、人文精神价值的表征危机。他在理论建构上既推重价值理性,关注意义承载,又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沉静严肃的反省态度和怀疑精神,彰显了乐观豁达、精深审慎的学术品格和学理特点。理性化的学理阐述,历史语境化的人文审视和立场鲜明的价值向度,使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表现出较高的理论水准和独特的学术魅力。

第一,学理阐释的自觉意识。多年来,欧阳友权教授和他的团队所做的网络文学理性审视和学理研究,主张以建设性的学术立场对待新兴的网络文学,力求从事实出发审视纷纭复杂的网络文学现象,避免情绪化的简单评判和非学理的即兴抒发。他从关注网络文学开始,就一直坚持和倡导“建设性的学术立场而不是评判性态度”,“基础学理的致思维度而不是技术分析方式”。这使得他的研究更侧重于“从原理性的角度”阐述网络文学问题,致力于建构完整的网络文学基础理论,实现对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提升。欧阳教授始终关注高科技时代文学的新变化,而非网络文学的技术性本身。在他看来,“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但它的艺术命意是超越技术的。”这决定了他的网络文学研究是学理分析性的,而非技术分析性的。是以文学性为核心的,而非以技术性为核心。基于这一思路,欧阳友权教授对网络文学进行了多维度、宽视野的基础学理研究,着力探讨网络文学技术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品格,力图科学、全面地分析网络文学现象。所涉及的如网络文学的生成背景、存在方式、媒介叙事、文学性辨析、精神表征、文化逻辑、人文价值、消费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深入细致地对网络文学的一系列“元问题”作基础学理研究的努力,对网络文学的后现代话语逻辑、主体视界、创作嬗变、接受范式、价值趋向等问题展开思考论析。尝试采用本体论哲学方法来探讨网络文学这一崭新课题,力求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分析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的层面等等。这些方面的积极努力,显示出了作者建构新型文艺学体系的自觉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二,学理品格的批判视野。欧阳友权教授长期致力于对网络文学存在的合法性及其学理症结进行论证,解决网络技术与文学的内在逻辑问题。他在构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时,始终坚守可贵的人文立场,对各种文化现象秉持一种批判眼光,在热心呵护新生网络文学的同时,也冷静地剖析了它的局限和困境。他指出,目前网络文学存在的艺术症结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数字媒介对于文学性的技术化消解,从而造成文学的非艺术化趋向加剧,不利于文学品质的改善和提升;二是主体承担感的淡化导致文学作品的意义缺失,文学放弃了应该有的艺术承担、人文承担和社会承担,出现作品意义构建上的价值缺席和承担虚位;三是类型化写作膨胀,隔断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依存性关联,使网络文学面临生活“断奶”的潜在危机;四是数字媒介下文学经典引退形成的文学信仰消退和地位下滑,数字化写作常以“渎圣化”思维,将精英文学时代崇高的文化命意改造成快乐游戏。面对上述问题,欧阳教授提出,网络写作需要对网络志存高远,对文学心怀敬畏,真正建立起文学承传“创造”担当和超越意识,提升自己艺术创造的高度,挖掘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度,描绘时代的精神影像和图谱,赋予文学更强健的精神品质,提供给读者更多具有人性温暖和心灵滋养的东西。{8}他指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断拓展了网络文学的生长空间,然而,如果这种文学仅仅止于媒介传播和时尚文化消费的意义,而不能以自身的诗性魅力抒发人类的审美情怀,用技术的基质承载艺术的人文价值、建构审美的精神家园,人们对它的艺术期待就将是无所依凭的。当网络文学的媒介更新多于艺术创新、传播方式胜于传播内容、休闲娱乐消解审美意义的时候,它得到将不会是艺术的尊重,而是文学审美本体的缺失和历史合理性的悬置。面对这些表征危机,我们需要重铸这样的价值理念:用数码技术表征艺术审美,以电子媒体彰显文学本性,是网络文学必须坚守的本体论承诺。同时,欧阳友权教授还对网络文学在经典化探寻过程中如何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通,网络时代文学创作的工具理性与诗性智慧抉择等进行学理追问,认为“如果我们不能从审美认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在艺术本体论上为之付出价值缺失和意图谬误的代价,形成审美导向的失依与失范。”{9}

第三,学理立场的正向秉持。欧阳友权教授所思考的学理逻辑主要遵循的是科学技术范畴与精神文化范畴的二元关系模式。基于这样的模式,他找到了把稳网络文学发展脉络的正确路径,认为数字传媒时代文学的转型最需要的不在技术媒介的升级换代,而在于借助新媒介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在他看来,网络文学极大地解放了艺术生产力,使文学走下神坛,走向大众,使文学从专业化创作向新民间写作转变,网络这个高度开放、自由共享、话语平权的媒体拆除了纸质媒体的“高门槛”,实现了文学创作和接受的“零壁垒”准入与实时动态交互,文学交往变得便捷自如。在为之欣喜的同时,欧阳教授也在为网络文学存在的局限和问题感到焦虑,他从人文审美视角对网络文学进行了技术理性批判,认为网络文学要想在文学进步的历史节点上赢得人们的普遍尊重,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避免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二是避免以技术智慧替代艺术规律。三是避免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在著作《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中,他既为网络文学对文艺困境的技术救赎而欢欣鼓舞,又清醒地看到了文艺生态中数字机遇与数字鸿沟并陈、文艺形态新生与末路相伴的复杂状况,提倡对“读屏乌托邦”予以省思,并在科学与人、科学价值与人文精神的交汇点上,找到了数字化与美学的本质联系。对“高科技与高人文”的期待与思考,对“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忧患与理解是隐含在他著述中的一个核心文化理念。他主张把科技革命和人文关怀联系起来,克服“技术崇拜”和“工具理性”的观念误区,培育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另外,在著作《网络文学论纲》中,他指出尽管网络文学在价值观念方面与传统文学颇为不同,但“对于对象的审美把握与审美价值创造”仍然是讨论网络文学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这即是要找准“人文审美”这一价值原点,上述问题便有了迎刃而解的可能。

欧阳友权教授的网络文学研究理路与思辨方式,彰显了哲学层面、精神层面的反思性高度,对“人文审美”的始终关注,是其重要的学理维度。正如他所倡导的,文论学术有责任从观念上把新媒体对文学的强势介入看做文学在涅槃中新生的历史机遇。当代文学的网络在线最终还是要靠人文审美和艺术创新的价值含量来表征它的历史存在、美学命意、艺术成色和深层文化积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网络文学的诗性命名。{10}“切入文学现场,关注媒介变迁,呼唤文学魂归,秉持守正创新”,欧阳友权教授以建设性的学术立场和基础学理的致思维度,从价值理性上探寻网络文学人文审美的必要与可能,在学界逐渐树立了旗帜性的理论创建,赢得广泛的学理肯定和深远的学术影响。作为一名永远“在路上”的学者,历经披荆斩棘的艰辛耕耘,终于在数字化人文的丛林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注释:

①王先霈:《标示新理念》,《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1日。

②欧阳友权:《我们去哪里触摸文艺学的前沿》,《文艺报》2005年12月22日。

③欧阳友权:《现代高科技的美学精神》,《求索》1996年第6期。

④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⑤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纲》,《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⑥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⑦欧阳友权:《比特世界的诗学——网络文学论稿》,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253页。

⑧欧阳友权:《新媒体文学:现状、问题与动向》,《湘潭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⑨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审美设定与技术批判》,《中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2013年9月全国28所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届本科招生,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特设专业与新闻学、传播学等并列二级专业门类,2014年,开设新专业的高校增加至48所,从行业影响到教育热点,围绕新专业的人才讨论多元分化,如何构建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体系,设计具有学科普适性又兼具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本文作者通过全国范围的行业调研,选择高校培养计划作为样本研究,从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宏观设置两个层面,探索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

关键词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体系

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相继南都全媒体集群组建成立。2012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

新闻行业与教育的不断改革前行,也激发了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全面思考。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环境与趋向也在不断演变,主要表现为:(1)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众多领域急需专业化人才;(2)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3)传统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生存更加注重专业、深度,调查记者、数据分析师等人才需求热;(4)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支撑。

2013年,以暨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28所高等院校首批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2014年这一数据加大到48所。面对传媒融合发展的需求及人才竞争的白热化,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体系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该新专业国内尚无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基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延伸和嫁接,是培养传统新闻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还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新闻业务素养?亦或是其他的创新模式?本文将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两大方面来解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构。

一、人才培养定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归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上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并列,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既要有学科的统一性,也要有专业的差异性。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普遍认同的主要趋向有:多适配、多媒体、全天候、即时、互动、社交化、位置;围绕专业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新闻基本功、全媒体传播技能、网络舆情研究能力、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策划创意、团队协作能力、工具应用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的

关键词 主要有:内容、渠道、技术、产品、互联网思维。

从发展趋势、能力需求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可以归纳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1)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3)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要求分解为五个层面: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

(2)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视野及敏锐的观察力,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新兴媒介的发展特点,通晓信息传播的技术原理。

(3)具备交互、体验、服务等众多类型信息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制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具备娴熟、练达的社会活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内容主体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技术素养成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网络传播或新媒体等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向“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但在主干课程或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中却各有侧重,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这三种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隐藏着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选择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取向还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价值取向;以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主,还是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是突出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层面,还是侧重网络传播技术层面。

(一)课程分析。

本文研究选取了全国首批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28所院校,就新专业申报表中主干课程一栏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名前10课程/次如(图表1)

通过图表分析,28所院校全部开设了《传播学概论》基础理论课程,对网页设计、网络动画等计算机技能均比较重视,排名前10的课程中,网络与新媒体实务相关的多达5门,理论课程2门,传统媒体实务2门。研究表明,新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为理论依据,以传统新闻与传播实务为基础,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新媒体传播、运营实务等。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李怀亮认为,新媒体专业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理科、工科、文学、艺术、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张芹、黄宏在《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中归纳指出,新媒体的媒介特征及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媒体专业设置主要由三大学科群构成,即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群;还须三大技术支撑,即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

归纳28所高校三大学科群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

传播学科: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伦理学、新闻法规与传媒规制、新媒体与社会、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信息学科: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务、平面设计、数字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信息编辑、网络传播技术、数字出版及技术等。

传媒经济学科: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运营、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站策划与建设、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根据课程涵盖的内容及课程名称

关键词 提取门类,排前5名的依次为技术类(包含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概论(包含传统与网络新媒体)、网页设计(包括网页与网站)、编辑类(包含传统编辑与网络编辑)及广告,其中技术类、基础理论的课程每所学校开设门次接近2门,对技术和理论学习的认可度非常高,广告与营销方面也有49次开课次,对市场运作能力也非常看重。如(图表2)

(二)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28所院校的主干课程分析,构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三大层面设计,分别是专业理论(包括传统新闻、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包括数学、计算机及通讯)和传媒实务(包括传统媒体实务、新媒体传播实务、市场运营与管理)。

1.专业理论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全新的特设专业,基于完整专业体系的建立,理论部分与实践(务)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且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理论体系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一致性原则,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论为创新构建,其专业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体,构建专业理论的纵深,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概论、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方法等;

(2)以专业选修课程为补充,丰富专业理论的延伸,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网络与新媒体理论、数字出版导论、网络与新媒体经典案例等。选修课程根据各高校师资的具体情况,其设计思路也可以不尽相同。

2.技术应用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典型的文理交叉型专业,其技术应用的学习和实践是关键,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可以开设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门课程,构成较为连贯的技术应用体系。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技术。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术。

(1)以大数据应用为方向,构建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为特色的技术应用,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2)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夯实学生的技术素养,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网页设计、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网络动画、网络安全技术等。

3.传媒实务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实务体系的交叉,通过多元化实务的体系设计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网络与新媒体行业所需的基本业务,能够独立进行全媒体新闻传播,主要包括采编实务、运营与管理实务以及其他实务能力。

(1)以传统新闻实务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基础业务,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2)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主体,与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动手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编辑与策划、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网络与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等:

(3)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思路,以传媒经济为主要延伸,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实务、互联网产品设计、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

(4)以集中实践为形式,加大实践和实习的培养力度。若以180四年总学分制计算,实践、实习的周数应在20周左右(不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结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立足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专业的学科立足,关系人才培养的效果,关系专业的未来发展,新媒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远远超出学界和行业的预期想象,因时制宜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是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调研与专业培养》,《现代传播》2014第2期

[2]朱旭辉:《网络与新媒体学科发展路径的探析》,《编辑学刊》2013年第6期

[3]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4]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张运香、李川汇、金升灿:《论高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策略》,《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11篇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2014年12月中旬,课题组选择西部地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文科具有一定特色的院校———兰州理工大学进行调查,对该校12个学院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包括8个工科学院、1个理科学院和3个文科学院,按照各学院学生规模,给每个学院定量分配30—50份问卷不等,共计500份问卷,请学院辅导员给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散随机发放,问卷回收496份,其中有效问卷496份,回收率达99.2%。

2.研究方法课题组首先向所抽取的学院联系辅导员详细解释了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取得各辅导员的支持与合作。将各学院分配好的问卷交由辅导员,由辅导员召集学生,向他们说明问卷填写要求。之后,从回收的496份问卷中清理审核有效问卷496份,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问卷数据相关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的学生主要来自兰州理工大学工科类(61.70%)、理科类(8.1%)、经济类(8.1%),文科类(16.1%)和艺术类(6.0%)。调查中理工科学生比重超过半数,符合理工科院校的特点。

1.网络已成为理工科院校校园舆论的重要阵地调查显示,大部分理工科大学生接触网络已有较长的时间,80%以上的学生有3年以上的网龄。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比较深,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互联网和手机,并且有近70%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是可信的。对于评论,也有52.3%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的评论和跟帖也是可信的。这表明互联网和手机等基于Web2.0技术的新媒体已成为对当代大学生有重大影响力的舆论平台,是校园舆论的重要阵地。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普遍有着追求真知、探寻真理的良好心态和价值观念,善于接受新科技和新技术,他们能充分利用网络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文化活动,改变学习和生活方式,使网络成为他们进行人际交往、表达意愿的重要平台和阵地;另一方面,理工科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关注度比较高,成为网络世界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2.网络舆论给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过滤、筛选信息带来一定的困难调查显示,新闻网站的信誉、实力,和新闻本身的内容与获取途径等,成为影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可信度的主要因素,而传统媒体的看法对其可信度影响力最小(详见图1)。由此可见网络已经对大学生价值判断带来了极大影响,具体来看,更多的大学生倾向于政府官方网站的信息,占到了43.3%,28.6%的学生更倾向于新浪等门户网站的信息,23.7%的倾向于国家有关专家学者的信息,11.6%的学生相信网民个人博客或微博的信息,另外还有5.1%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外国网站爆料的信息。而对于其中的主流网站,9.7%的学生认为其舆论观点能完全代表自己的意见,50.5%的认为大多数时候能代表,34.3%的认为只有少数时候能代表自己的意见,还有5.5%的大学生认为完全不能代表自己的意见。在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面前,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受到了严重威胁,四通八达的网络为其筛选信息带来了困难。由于网络世界的个体主体性异常突出,而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普遍缺少人文关怀、人文知识的熏陶,在自身价值观体系塑造过程中,或是当自身价值观体系尚不明确时,就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盲目跟风和摇摆不定的现象,他们一方面倾向于官方网站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对其所形成的舆论持有一定的排他性和自我性,对网络信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容易出现摇摆不定的现象,对其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了困扰。

3.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有较高的关注和参与网络舆论和网络行为的积极性调查显示,67.1%的大学生会对浏览过的网络新闻或感兴趣的新闻进行评论。71.2%的大学生会跟帖参与讨论,大多数学生会就事论事,并牵扯相关事件,表达自己的情绪,对舆论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对于新闻转载的积极性却不是很高,由此也可见他们更乐意于表达个人意见。当网络上热议一件事情时,78.4%的大学生会从不同渠道对其进行关注(详见图2)。对于各种网络发起活动,有67.7%的大学生曾经参与其中。在这些参与者中还有32.5%的大学生担任过领导者和组织者。以上表明,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热衷于各种网络活动,有比较高的关注和参与网络舆论或网络行为的积极性,对关心的网络信息能进行主动评论或转载、跟帖,并参与具体网络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借以抒发他们自身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推动着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舆论发展的一个助推群体,甚至成为网络舆论发起群体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网络舆论的动向和影响力。

4.关注校园网络和网络舆论成为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一部分调查显示,86.7%的大学生会浏览校园网站,但超过半数大学生是为了完成选课任务,其次才是为了查询学习资料和就业指导等信息,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会关注本校新闻及动态,与师生互动交流,并参与评论。对于校园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超过60%的学生会关注并浏览信息。如果出现校园突发事件,也会在校内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上进行评议。可见,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对于事关自己高校的网络舆论有比较高的参与意识,能采取主动信息搜集、讨论评议、转载等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回应,展现了他们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的校园主人翁意识。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们认为目前理工科院校网络的建设和舆论引导方面也存在更新缓慢、语言刻板、内容不新颖等问题。校园网络也还未能真正发挥其良好的育人和引导功能,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不能很好满足其需求,致使大学生对校园网络关注不够,缺乏与校园网络舆论的互动。

三、对策与建议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1]。网络舆论已成为影响高校校园舆论的重要力量。针对理工科院校校园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建立和保持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仍需从全局出发,改变以往抗拒网络、轻视网络的认识,构建完善的网络体系,使网络真正成为理工科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掌控的工具和手段,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影响力。

1.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体系,发挥其应有价值,提升理工科院校的网络舆论影响力一是,加强校园主流网站建设,掌握高校网络舆论主导权。理工科院校应对校园门户网站、新闻网、重要文化网站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重点建设,加大对网络建设中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校园主流网站的质量和吸引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成熟、理性、有品位、有价值的原则,传播正能量,吸引大学生关注并参与评论,使校园主流网站能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让大学生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正向引导力。如此,才能充分发挥理工科院校主流网站在校园网络舆论传播中的主要媒介和第一平台的作用,形成舆论上的强势氛围,让主流、权威的声音占领高校网络舆论阵地,引导大学生理性的舆论认知,让他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网络带给他们的正能量。二是,挖掘网络教育资源,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理工科院校除了建设新闻网、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主流网站外,还应注重结合专业特色,建立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库。1.采用自建、购买等方式组建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推进MOOC课程建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2.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网站,建设与本学科相关的蕴涵丰富课外文化知识的文化网站,或选择链接建设成熟的优秀文化网站,开阔学生视野;3.完善校园网特色资源,包括各类学术活动、技能竞赛、文化活动的音像或文字资料、本校老师的科研成果、学生的专业作品展示等,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学习交流平台。三是,打造特色网站,提升网络教育和舆论影响力。理工科院校各类网站应逐渐从简单的新闻拷贝和新闻事件的堆砌中走出来,以学校特有的理工文化底蕴为基础,针对本校大学生的特点,在网站设计风格和内容上不仅要突出理工色彩,更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大力表现理工科大学生优秀的工科设计作品、摄影作品、DV作品以及文学作品等原创文化产品。采取恰当的传播方式,充分体现理工科院校重科学、重实际、重理性的精神风貌,展现人文关怀精神,实现学校特有文化的传播价值。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彰显理工科院校网站的特色,提升自身网站的品位和水平,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提升其教育和舆论的影响力。四是,积极探索新媒体建设,拓展网络舆论阵地。理工科院校网络建设应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探索新媒体建设的渠道和途径,与学校日常教学、校园活动、管理工作、学校环境等各个层面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系统,拓展校园网络舆论的阵地。如,兰州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理工科院校,积极开展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形成了以学校新闻网为主干,以红柳网、手机报、网络电视台和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为特色的校园新媒体文化平台,具有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全覆盖的特点。(见图3)其中“,红柳系列”手机短信平台,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的传播优势,先后创办了《红柳青年手机报》、《红柳短信学堂》、《红柳堂外堂》等,使其成为弘扬时代精神、引领学生成长、陶冶师生情操的新阵地;开通了官方微博———红柳直播间,设立红柳简讯、校史钩沉、爱拍校园、红柳人物、招生就业、教学公告、红柳视频等特色栏目,对学校重大活动进行微博直播;开通官方微信,设置校园时讯、通知公告、特别推荐等栏目,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五是,畅通网络互动渠道,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网络舆论。理工科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园BBS、微博、微信以及网络课程互动教学等平台,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舆论,让学生能在其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发泄自己的情绪。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需求,走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合理、公正地看待问题,努力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与此同时,要抓紧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评论工作队伍,对学生关心的网络信息进行主动评论引导,用生动的文风、亲切的语境,以其正确的观点和责任意识疏导大学生情绪,爱护大学生情感,引导学生网民全面、深刻地了解新闻事件及其来龙去脉,让大学生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受到感染和启发,推动高校舆论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六是,完善校园网络服务功能,满足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理工科院校网络要充分体现为学生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在网络上开辟相应的栏目和阵地,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提供便捷、全方位的服务。当大学生产生困惑时,网站能提供便捷的渠道解答他们的问题,使学生在接受网络教育的同时,也能时时感受到校园网络的便利,处处感受到学校对大学生的爱护和关怀,从而缓释大学生的不满情绪,在舆论上主动维护学校形象和声誉,为主流校园网络舆论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可尝试在高校相关网站开辟“爱问系统”等栏目,网站管理者既可以在其中设定题目,引导讨论,也可开辟专区供大学师生抛出自己关心的问题,由全校师生自由答复,并可从中评比最佳答复,吸引广大师生的关注,使之成为寻找解答大学生活困惑的重要平台。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网络参与程度;本科生;地域发展不平衡;公众舆论

Abstract:The imbalance of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areas in our country is known to all. Through this survey,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net-participating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between the East, the Central and the West in China. It includes the difference in frequency and time on internet, the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of participating in BBS and blog,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frequency to communicate on internet. Then we conclude that the students in Central China are much more different from the East and the West.

Key words:the degree of net- participating; college student; the imbalance of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areas; public opinion

一、问题提出

我国地域间发展不平衡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地域之间的不平衡有多种指标可以表示出来,本次调查将目光集中在了三个地区随机抽选的普通高校本科生网络参与程度上。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同时也是一个过渡性群体。普通高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同时使个体从一个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一个具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和再生产能力的社会人。因此,普通高校本科生与中学生相比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网络信息,也比从事社会生产的个体更能够接收新的知识。本次调查期望通过比较东、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本科生网络参与程度的差异情况,揭示地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高等教育方面的问题,并且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二、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在南京、武汉、重庆三个城市中随机选取了四所大学,共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1 092份,有效问卷1 088份。其中男生480名(占总人数44.0%),女生607名(占总人数55.7%)。本次问卷的对半信度为0.6637(Equal-length Spearman-Brown=0.6637),内部一致性alpha系数为0.6721。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网络接触频率网络接触频率在这里特指接通互联网的次数.与时间差异

首先本次调查考察了三个城市的普通高校本科生接触网络的频率和时间之间的差异情况(见表1、表2)。

表1显示了普通高校本科生接触网络的频率差异关系,从数据表征来看,三个城市的本科生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武汉市与南京市之间的差异系数p值(0.001

表2显示了三城市本科生接触网络时间差异情况,从数据上来看,三城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关系。

2.网络论坛和博客参与程度的差异

网络论坛(bbs)是最早出现的可供上网人群交流的网络工具之一,博客(blog)则是晚近才出现的。二者都为网民自由发表言论提供了方便,并且都方便易用,但两者功能有所不同。将它们作为测量网络参与程度的一个标准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二者在当下我国已比较普及,网络论坛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广为人知,既有贴近大众生活的“猫扑论坛”,也有趋向精英阶层的“凯迪社区”和“天涯社区”等,各种专业性质的论坛更是数不胜数。博客虽晚近出现,但普及速度非常快,并凭借其个性化的优势促使了“博客群”等社群组织的出现。二是二者都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互动功能。网络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最大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动,网络论坛和博客为网民提供了最大的互动机会,相对于聊天室而言,二者提供的互动更系统也更规范。最后,虽然二者方便易用,但仍然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因此,本次调查只是将网络论坛和博客的参与程度作为网络参与程度的指标之一。

三座被调查城市普通高校本科生对网络论坛(bbs)的了解程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武汉市与南京市的差异系数p值为0.005,差异非常显著,与重庆市的差异系数为0.000差异极其显著;南京市与重庆市的差异系数为0.000,差异极其显著。

在博客的参与程度方面,从最初的百分比调查来看,总体样本中有50.8%的学生选择拥有博客,其中又有33.3%的学生表示拥有一个博客,12.4%的学生拥有两个博客。很明显,在被调查的全体本科生中已经有超过一半拥有了博客,其差异情况也仅针对拥有博客的群体而言。在本科生对博客了解程度的差异上,武汉市和南京市之间的差异系数p=0.000,差异极其显著;与重庆市之间的差异系数为p=0.004,差异非常显著。重庆市与南京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是在写博客的频率(见表4)上,仅武汉市和重庆市之间存在差异(p=0.044),差异显著。

3.网络交流频率差异情况

信息交流是体现网络优势的重要功能,那么在我国当前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地域差异是否会影响到本科生的网络交流?从数据表现来看,在三城市普通高校本科生利用网络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情况上,仅有重庆市和武汉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6,差异显著。在对网络上已发表的自己观点和看法中涉及私人生活的观点和看法的对比上,也仅重庆市和武汉市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差异显著。

四、结论及讨论

1.西部地区本科生接触网络的频率高于东部、中部地区

我国的地域差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上,而且中部地区和东部、西部地区的差异也开始突显出来。但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本科生在接触网络的频率方面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比仍然是最高的。从百分比分布来看,每天接触网络的频率重庆市的被调查的本科生中有6.3%每天有5次以上接触网络的机会,有10.1%每天接触网络3~4次,43.6%每天接触网络1~2次,28.3%每天接触网络一次,另有11.7%每天基本上不上网(见表5)。同一问题武汉市和南京市本科生的选择百分比,在表5中亦有所体现。

对比发现,重庆市本调查的本科生总体趋向于每天接触网络1~2次,而武汉市和南京市被调查本本科生总体趋向于每天一次或基本不上网。因此,对于本次调查结果而言,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本科生每天的上网频率要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并且,中部地区普通高校本科生每天的上网频率最低,有37.8%的武汉市被调查本科生表示基本上不上网。

2.中部地区本科生网络参与程度低于东部、西部地区

在差异分析中,重庆市与其他两城市之间本科生网络论坛参与程度的差异关系都为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0)。表6显示了三城市本科生参与网络论坛讨论的百分比关系,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重庆市普通高校被调查的本科生中有6.3%(武汉3.0%、南京3.4%)每次上网都参与讨论,27.8%(武汉11.8%、南京14.0%)经常参与,40.3%(武汉30.1%、南京32.0%)偶尔参与,另外,一般不参与和没参与过的被试者占总人数的25.6%(武汉20.5%、南京15.4%)。而在参与博客程度的差异关系中,仅有武汉市和重庆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4)。但是从百分比关系中,我们发现南京市被调查本科生参与博客写作的程度最高,而武汉市则最低。从总体趋势来看,重庆市被调查本科生中选择“经常写作但不是每次上网都写”与选择“每次上网都写”的人数占该市调查样本总数的19.9%,是三城市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而武汉市被调查的本科生中,除选项“每次上网都写”的比例高于重庆市外,其他各选项都显示出该市被调查的本科生参与写作博客的程度最低。

前文已经指出,当前普通高校本科生网络参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网络论坛和博客的参与程度。从数据分析来看,武汉市被调查的本科生所显示出来的情况表明,我国中部地区本科生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比,在网络论坛和博客的参与程度上是最弱的。那么更进一步来看,网络论坛和博客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因此,中部地区本科生利用网络实现这一功能的机会最小。

3.三地在网络交流方面不存在太大差异

再来看网络交流方面,在通过网络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上,重庆市和武汉市被调查的本科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百分比分布情况来看,重庆市被调查的样本中占25.6%的人选择经常这么做和比较经常这么做,在总体样本上,南京市被调查的本科生最趋向于不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见表7)。

另外,在对网友的反馈意见的期待程度方面,三城市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是否有过人表示过赞同回应方面,重庆市被调查本科生和武汉市被调查本科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4.对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参与网络与公众舆论的思考

大学本科生群体本身具有强烈好奇心,这决定了他们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也正因为如此,本科生群体中接触网络的人数比例非常大。网络论坛和博客是个体发表自己观点和意见并参与讨论自身感兴趣的事务的舆论空间,本科生群体可以在这里接触到公众舆论,并成为其中之一。公众舆论近年来在报纸和网络等媒介中被提及很多,所谓公众舆论,在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看来就是人大脑中对公共事务反映所产生的图像:“外部世界的这些特征,我们简略的称作公共事务。这些特征当然与他人的表现有关,只要他人的表现与我们的表现相抵触,就会受到我们的左右,或者引起我们的关注。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1]很明显,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群体首先都具备发表自己舆论的能力,即具备一定解释公共事务的能力,并且,作为一个群体而言,他们还具备发表“大写的舆论”的能力,即整个群体拥有一定程度上统一的观点和看法。这在本次调查的过程中和近年来本科生对历次网络事件的反应中都已有所体现。进一步看,本科生在涉入公众舆论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同时也受到已有公众舆论的影响。哈贝马斯指出公众舆论的力量在于批判和展示“‘公众舆论’作为批判力量或作为展示和操纵力量……前者使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实施得以公开,而后者则公开了个人与机构、消费品与供货单”[2]。

很明显,本科生群体在网络上参与的讨论起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公共事务,二是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无论哪一方面,就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本科生群体都是非常积极投入其中的。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国当下普通高校本科生对公众舆论的参与意识是非常强的,尽管仍然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异,因此,正确引导这一群体的公共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李普曼的观点,与我们的公众舆论有关的环境是通过许多渠道折射出来的[3],那么,本科生本身处于知识的积累期,而当前国内的网络环境容许多元的声音出现,这样一来,很难避免本科生群体接触到与国家和社会利益相抵触的信息。但是,暴力地限制其获得信息的范围必然会引发不满情绪,所以,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公众舆论环境,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美]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13篇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灰色文献/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

【正 文】

灰色文献是指通过正常途径难以获得的文献。传统的灰色文献主要包括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内部刊物、政府报告、学位论文、档案文献、产品样本、广告样本、翻译文献等。1997举行的第三次灰色文献国际会议,就灰色文献的定义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灰色文献是指不受商业出版者控制的,由各级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工商业界生产的各类印刷或电子形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传统的出版费用的增加,通过网络出版、传播和获取灰色文献成为重要的手段。网络灰色文献不仅包括传统灰色文献的网络载体形式,而且还包括许多非正式出版但具有学术性的在线信息、电子预印本等。一般来说,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主要是对科研和生产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学术信息资源。本文主要对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1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展时间较晚,就目前而言,主要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技术报告以及其他学术资源方面的建设。

1.1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它是一种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内容专一,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目前,我国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方面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CALIS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一个集中检索、分布式全文获取服务的CALIS高校博硕士学位论文文摘与全文数据库,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牵头组织,协调全国86所高校合作建设的文摘索引数据库。系统收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在内的83个CALIS成员馆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万方数据库的子系统,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它的记录来源于1977年以来各高等院校、研究生院及研究所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送交的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论文。其文摘记录数量到2006年7月23为止已达到766609条,每日更新,而全文数据库收录了自1986年以来的博硕士论文,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领域,全文数量到2006年7月23日为止已达到492562篇。

中国期刊网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该系统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收录质量最高、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博硕土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06年7月23日,它收录了1999年以来305家博硕士培养单位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约321506篇。覆盖的范围有:理工A(数理化天地生)、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该数据库及各镜像站点每日更新,专辑光盘每月更新,专题光盘年度更新。

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全国惟一负责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专门机构;也是人事部专家司确定的惟一负责全面入藏博士后研究报告的专门机构。迄今已收藏自 1981年实施学位制以来的博士论文(包括所有博士授予单位及其专业)近12万种,收藏率达98%;收藏近年来硕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报告万余种。此外,自 1992年至今,已向海外征集到中国留学生的博士论文千余种。该馆并建置了“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自 1986年至今共建立全国65所大学院校、882个研究所的126000余篇博硕士论文的摘要资料。

1.2 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目前,我国会议论文数据库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是国内惟一的学术会议文献全文数据库,主要收录1998年以来部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每年涉及600余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每年增补论文15000余篇,数据范围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学等领域。到2006年7月,总共收录会议论文 407004篇。

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该库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研究部开发的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为来源文献的数据库,收集了1994年以来的中华医学会所属专业学会、各地区分会以及编辑部等单位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的医学文献,约700多个会议15万多篇文献。会议论文大部分只在大会上宣讲或传阅,只有少部分会议在医学期刊上。数据库收集面广、会种多、内容丰富,是目前我国收集较为齐全的医学会议文献数据库。

中国知网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 2000年以来(部分回溯至1999年会议论文)中国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高校重要学术会议、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献。年更新约100000篇文章。至2005年12月31日,累积会议论文全文文献38万多篇。中心网站及数据库交换服务中心每日更新,各镜像站点每日更新。

1.3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国研网的国研报告。国研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创建于1998年3月,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办、北京国研网信息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型经济类专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它全面汇集、整合了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济信息。其国研报告是一种有关中国经济和社会诸多领域的调查报告,内容丰富,设有社会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研究、农村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产业研究、企业研究、政府管理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区域经济研究等9个专题报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预见性。每年约200期,不定期出版,网络每天在线更新,印刷版每月出版。

中国商业报告库。它是中国资讯的子库之一,收录1993年以来经济专家及学者关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行业等的分析研究文献及政府部门颁布的各项年度报告全文,主要为用户的商业研究提供专家意见的资讯。到2006年7月23日为止,共收录218723篇报告,数据库每日更新。

1.4 电子预印本资源

电子预印本资源是开放存取资源的一种主要类型,也是一种新兴起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国内的电子预印本系统建设起步较晚,2003年以来,许多研究机构和个人组织纷纷建立电子预印本系统,收集电子预印本资源,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奇迹论文、中国预印本系统等。这些预印本系统提供了向科研人员提供方便稳定的预印本服务,方便科研人员第一时间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中国学术界中推广开放存取的思想和理念。目前,国内的电子预印本系统基本上覆盖所有的学科。

转贴于

2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网络灰色文献收集管理中心

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灰色文献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成立专门性的全国灰色文献机构,如:英国大英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德国灰色文献中心等,集中收集整理本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灰色文献,并建立了许多灰色文献网站,如:灰色文献网(GreyNet)、美国的灰色文献门户网站(GreyLit Network)等。而一直以来,我国由于缺乏对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意识,并没有专门设立一个统一的机构对网络灰色文献进行集中、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现有的灰色文献系统一般都偏重于搜集某一类型的灰色文献,如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政府报告等等,各自为政,缺少合作,同类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严重,缺乏系统的开发利用,缺少一个含多国家、多类型、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网络灰色文献信息系统。

2.2 网络灰色文献类型少,规模较小

国外针对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灰色文献的所有类型。如SIGLE收集有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译文、预印本、政府出版物等,另外,除收集本国的各种灰色文献资源外,还积极开发利用其他国家的灰色文献资源。

而我国目前对于灰色文献的开发类型还主要集中在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科研报告方面,近几年来开展了针对电子预印本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建立了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三大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但由于电子预印本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论文的提交量还相当有限,其中许多学科提交的论文数量只有几篇甚至从来就没有。另外,在译文方面的开发利用也还未能开展。而且我国的灰色文献资源来源也主要局限于国内的高等院校、研究所、协会、学会和政府等,对国外灰色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也很少。

2.3 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缺乏标准化建设

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是资源共享,而标准化与规范化则是灰色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没有规范和统一的技术标准,资源共享将成为空谈。目前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仍处在一种零星分散的状态,数据格式多种多样,数据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而且数据的建设重复较多,覆盖的广度也不够,这些问题给实现数据共享带来很大障碍。而国外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管理中心,该中心已通过建立起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灰色文献进行集中收集和管理。

2.4 网络灰色文献的版权保护问题期待重视

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知识产权问题,一般来说,对于任何形式的复制、分发、租赁、存储等目的的使用权限需要向文献的版权所有者申请。虽然有合理使用的范畴,但为了不侵犯灰色文献版权者的权益,在开发和利用网络灰色文献资源时,首先要保持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并注明资源版权者的姓名,如带有营利目的,还应向版权者支付版权费用。就目前来说,许多大的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往往能够获得文献的版权,并向用户提供一般意义上的使用权,如个人的研究需要或非商业目的的使用。但有些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只对一部分特定用户提供使用权,而大多数用户在使用或下载时需要申请权限。另外,还有很多灰色文献没有明确的版权说明,有些甚至没有明确的来源信息,更无从考证版权,这些都给网络灰色文献的收藏和利用带来了很多隐患和困难。

3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对策

3.1 建立全国性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管理机构

我国政府和各个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应该重视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利用,政府应根据需要制定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并统一和协调各个灰色文献收藏机构的具体规划,从而保证对本机构范围内的网络灰色文献的收藏和开发利用。目前,各种类型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中,学位论文的收藏和利用较为系统化和规范化,建立了国家学位论文服务体系,成为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平台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其他类型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如会议论文、技术报告、国家标准、开放资源等等的收藏和开发利用并不系统。因此,有必要像欧美国家一样,成立全国性的、统一的国家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管理机构,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和利用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各收藏分机构间的合作,统一协调开发利用工作,避免重复建设,以收集更多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灰色文献资源服务。

3.2 切实加强收藏和组织利用各种网络灰色文献资源

如前所述,网络灰色文献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学术信息资源,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种类多,国外针对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灰色文献的所有类型,如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译文、预印本、政府出版物等。而我国对于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和科研报告方面,特别是对于最后几年出现的网络开放存取的学术资源,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另外,除了多途径多类型、广范围地收集各种网络灰色文献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网络上的灰色文献,通过有效的方式对灰色文献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并制定管理章程、规范和条例,确定灰色文献的收藏范围、原则和保管细则等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灰色文献研究与开发,以便人们更好地利用。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告的开发外,还要加强对开放存取资源、译文和政府出版物等类型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利用。

3.3 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版权保护

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版权保护有利于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由于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翻译、复制、传播、利用等方面,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版权保护方面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有必要重新修订《知识产权法》中的有关条款,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保护力度和违反后的惩罚力度。同时,应该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法》,加大宣传以及采取专门措施,逐步强化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长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网络灰色文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4 加强网络灰色文献的开放存取

在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版权保护的同时,有必要加强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国外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中,有许多是开放存取资源,用户在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能够免费利用这些开放存取资源。而国内由于利益方面的问题,资源共享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只停留在本机构范围内、系统内的资源共享,如大学校园网外的用户并不能有效利用大学图书馆购买或开发的网络学术资源,包括许多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因而,有必要进行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机构生产者可以在本机构建立机构库或学科库,用户将自己撰写的灰色文献资源通过网络提交到机构库或学科库中,而机构库通过特定的协议如OAI元数据收割协议(OAI PMH)和其它机构库或学科库实现互操作,形成更大范围内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

3.5 加强网络灰色文献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资源共享,就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欧美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备的网络灰色文献数据库,并遵循较统一的、易操作的标准和规范。我们在建立网络灰色文献数据库时,一定要充分研究与国外接轨的规范和标准,实现网络灰色文献资源著录格式、标引规则、数据指标、符号转换等方面的标准化,并根据国际标准和通用规范,逐步推出资源标识、描述、存贮、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形成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所需的标准规范体系,真正使我国网络灰色文献信息资源能够被社会以最方便的形式获取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chinainfobank. com/dir/baogao/bg00. htm

[2] gz. wanfangdata. com. cn/cddb/cddbft. htm

[3]  paper. edu. cn/home. jsp

[4]  qiji. cn/

[5] prep. istic. ac. cn/eprint/index. jsp

[6] ckrd. cnki. net/grid20/Navigator. aspx? ID=2

[7] edu. drcnet. com. cn/DRCNet. Channel. Web/Report/ index. aspx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14篇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灰色文献/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

【正 文】

    灰色文献是指通过正常途径难以获得的文献。传统的灰色文献主要包括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内部刊物、政府报告、学位论文、档案文献、产品样本、广告样本、翻译文献等。1997举行的第三次灰色文献国际会议,就灰色文献的定义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灰色文献是指不受商业出版者控制的,由各级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工商业界生产的各类印刷或电子形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传统的出版费用的增加,通过网络出版、传播和获取灰色文献成为重要的手段。网络灰色文献不仅包括传统灰色文献的网络载体形式,而且还包括许多非正式出版但具有学术性的在线信息、电子预印本等。一般来说,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主要是对科研和生产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学术信息资源。本文主要对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1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展时间较晚,就目前而言,主要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技术报告以及其他学术资源方面的建设。

    1.1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它是一种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内容专一,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目前,我国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方面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calis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一个集中检索、分布式全文获取服务的calis高校博硕士学位论文文摘与全文数据库,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牵头组织,协调全国86所高校合作建设的文摘索引数据库。系统收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在内的83个calis成员馆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万方数据库的子系统,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它的记录来源于1977年以来各高等院校、研究生院及研究所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送交的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论文。其文摘记录数量到2006年7月23为止已达到766609条,每日更新,而全文数据库收录了自1986年以来的博硕士论文,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领域,全文数量到2006年7月23日为止已达到492562篇。

    中国期刊网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该系统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收录质量最高、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博硕土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06年7月23日,它收录了1999年以来305家博硕士培养单位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约321506篇。覆盖的范围有:理工a(数理化天地生)、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该数据库及各镜像站点每日更新,专辑光盘每月更新,专题光盘年度更新。

    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全国惟一负责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专门机构;也是人事部专家司确定的惟一负责全面入藏博士后研究报告的专门机构。迄今已收藏自 1981年实施学位制以来的博士论文(包括所有博士授予单位及其专业)近12万种,收藏率达98%;收藏近年来硕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报告万余种。此外,自 1992年至今,已向海外征集到中国留学生的博士论文千余种。该馆并建置了“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自 1986年至今共建立全国65所大学院校、882个研究所的126000余篇博硕士论文的摘要资料。

    1.2 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目前,我国会议论文数据库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是国内惟一的学术会议文献全文数据库,主要收录1998年以来部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每年涉及600余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每年增补论文15000余篇,数据范围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学等领域。到2006年7月,总共收录会议论文 407004篇。

    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该库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研究部开发的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为来源文献的数据库,收集了1994年以来的中华医学会所属专业学会、各地区分会以及编辑部等单位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的医学文献,约700多个会议15万多篇文献。会议论文大部分只在大会上宣讲或传阅,只有少部分会议在医学期刊上。数据库收集面广、会种多、内容丰富,是目前我国收集较为齐全的医学会议文献数据库。

    中国知网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 2000年以来(部分回溯至1999年会议论文)中国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高校重要学术会议、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献。年更新约100000篇文章。至2005年12月31日,累积会议论文全文文献38万多篇。中心网站及数据库交换服务中心每日更新,各镜像站点每日更新。

    1.3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国研网的国研报告。国研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创建于1998年3月,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办、北京国研网信息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型经济类专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它全面汇集、整合了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济信息。其国研报告是一种有关中国经济和社会诸多领域的调查报告,内容丰富,设有社会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研究、农村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产业研究、企业研究、政府管理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区域经济研究等9个专题报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预见性。每年约200期,不定期出版,网络每天在线更新,印刷版每月出版。

    中国商业报告库。它是中国资讯的子库之一,收录1993年以来经济专家及学者关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行业等的分析研究文献及政府部门颁布的各项年度报告全文,主要为用户的商业研究提供专家意见的资讯。到2006年7月23日为止,共收录218723篇报告,数据库每日更新。

    1.4 电子预印本资源

    电子预印本资源是开放存取资源的一种主要类型,也是一种新兴起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国内的电子预印本系统建设起步较晚,2003年以来,许多研究机构和个人组织纷纷建立电子预印本系统,收集电子预印本资源,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奇迹论文、中国预印本系统等。这些预印本系统提供了向科研人员提供方便稳定的预印本服务,方便科研人员第一时间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中国学术界中推广开放存取的思想和理念。目前,国内的电子预印本系统基本上覆盖所有的学科。

    2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网络灰色文献收集管理中心

    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灰色文献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成立专门性的全国灰色文献机构,如:英国大英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德国灰色文献中心等,集中收集整理本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灰色文献,并建立了许多灰色文献网站,如:灰色文献网(greynet)、美国的灰色文献门户网站(greylit network)等。而一直以来,我国由于缺乏对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意识,并没有专门设立一个统一的机构对网络灰色文献进行集中、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现有的灰色文献系统一般都偏重于搜集某一类型的灰色文献,如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政府报告等等,各自为政,缺少合作,同类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严重,缺乏系统的开发利用,缺少一个含多国家、多类型、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网络灰色文献信息系统。

    2.2 网络灰色文献类型少,规模较小

    国外针对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灰色文献的所有类型。如sigle收集有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译文、预印本、政府出版物等,另外,除收集本国的各种灰色文献资源外,还积极开发利用其他国家的灰色文献资源。

    而我国目前对于灰色文献的开发类型还主要集中在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科研报告方面,近几年来开展了针对电子预印本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建立了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三大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但由于电子预印本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论文的提交量还相当有限,其中许多学科提交的论文数量只有几篇甚至从来就没有。另外,在译文方面的开发利用也还未能开展。而且我国的灰色文献资源来源也主要局限于国内的高等院校、研究所、协会、学会和政府等,对国外灰色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也很少。

    2.3 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缺乏标准化建设

    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是资源共享,而标准化与规范化则是灰色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没有规范和统一的技术标准,资源共享将成为空谈。目前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仍处在一种零星分散的状态,数据格式多种多样,数据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而且数据的建设重复较多,覆盖的广度也不够,这些问题给实现数据共享带来很大障碍。而国外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管理中心,该中心已通过建立起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灰色文献进行集中收集和管理。

   2.4 网络灰色文献的版权保护问题期待重视

    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知识产权问题,一般来说,对于任何形式的复制、分发、租赁、存储等目的的使用权限需要向文献的版权所有者申请。虽然有合理使用的范畴,但为了不侵犯灰色文献版权者的权益,在开发和利用网络灰色文献资源时,首先要保持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并注明资源版权者的姓名,如带有营利目的,还应向版权者支付版权费用。就目前来说,许多大的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往往能够获得文献的版权,并向用户提供一般意义上的使用权,如个人的研究需要或非商业目的的使用。但有些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只对一部分特定用户提供使用权,而大多数用户在使用或下载时需要申请权限。另外,还有很多灰色文献没有明确的版权说明,有些甚至没有明确的来源信息,更无从考证版权,这些都给网络灰色文献的收藏和利用带来了很多隐患和困难。

    3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对策

    3.1 建立全国性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管理机构

    我国政府和各个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应该重视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利用,政府应根据需要制定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并统一和协调各个灰色文献收藏机构的具体规划,从而保证对本机构范围内的网络灰色文献的收藏和开发利用。目前,各种类型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中,学位论文的收藏和利用较为系统化和规范化,建立了国家学位论文服务体系,成为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平台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其他类型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如会议论文、技术报告、国家标准、开放资源等等的收藏和开发利用并不系统。因此,有必要像欧美国家一样,成立全国性的、统一的国家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管理机构,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和利用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各收藏分机构间的合作,统一协调开发利用工作,避免重复建设,以收集更多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灰色文献资源服务。

    3.2 切实加强收藏和组织利用各种网络灰色文献资源

    如前所述,网络灰色文献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学术信息资源,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种类多,国外针对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灰色文献的所有类型,如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译文、预印本、政府出版物等。而我国对于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和科研报告方面,特别是对于最后几年出现的网络开放存取的学术资源,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另外,除了多途径多类型、广范围地收集各种网络灰色文献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网络上的灰色文献,通过有效的方式对灰色文献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并制定管理章程、规范和条例,确定灰色文献的收藏范围、原则和保管细则等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灰色文献研究与开发,以便人们更好地利用。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告的开发外,还要加强对开放存取资源、译文和政府出版物等类型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利用。

    3.3 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版权保护

    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版权保护有利于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由于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翻译、复制、传播、利用等方面,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版权保护方面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有必要重新修订《知识产权法》中的有关条款,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保护力度和违反后的惩罚力度。同时,应该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法》,加大宣传以及采取专门措施,逐步强化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长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网络灰色文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4 加强网络灰色文献的开放存取

    在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版权保护的同时,有必要加强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国外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中,有许多是开放存取资源,用户在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能够免费利用这些开放存取资源。而国内由于利益方面的问题,资源共享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只停留在本机构范围内、系统内的资源共享,如大学校园网外的用户并不能有效利用大学图书馆购买或开发的网络学术资源,包括许多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因而,有必要进行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机构生产者可以在本机构建立机构库或学科库,用户将自己撰写的灰色文献资源通过网络提交到机构库或学科库中,而机构库通过特定的协议如oai元数据收割协议(oai pmh)和其它机构库或学科库实现互操作,形成更大范围内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

    3.5 加强网络灰色文献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资源共享,就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欧美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备的网络灰色文献数据库,并遵循较统一的、易操作的标准和规范。我们在建立网络灰色文献数据库时,一定要充分研究与国外接轨的规范和标准,实现网络灰色文献资源著录格式、标引规则、数据指标、符号转换等方面的标准化,并根据国际标准和通用规范,逐步推出资源标识、描述、存贮、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形成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所需的标准规范体系,真正使我国网络灰色文献信息资源能够被社会以最方便的形式获取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http://www. chinainfobank. com/dir/baogao/bg00. htm

    [2] http://gz. wanfangdata. com. cn/cddb/cddbft. htm

    [3] http://www. paper. edu. cn/home. jsp

    [4] http://www. qiji. cn/

    [5] http://prep. istic. ac. cn/eprint/index. jsp

    [6] http://ckrd. cnki. net/grid20/navigator. aspx? id=2

    [7] http://edu. drcnet. com. cn/drcnet. channel. web/report/ index. aspx

网络本科论文范文第15篇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灰色文献/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

【正 文】

灰色文献是指通过正常途径难以获得的文献。传统的灰色文献主要包括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内部刊物、政府报告、学位论文、档案文献、产品样本、广告样本、翻译文献等。1997举行的第三次灰色文献国际会议,就灰色文献的定义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灰色文献是指不受商业出版者控制的,由各级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工商业界生产的各类印刷或电子形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传统的出版费用的增加,通过网络出版、传播和获取灰色文献成为重要的手段。网络灰色文献不仅包括传统灰色文献的网络载体形式,而且还包括许多非正式出版但具有学术性的在线信息、电子预印本等。一般来说,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主要是对科研和生产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学术信息资源。本文主要对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1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展时间较晚,就目前而言,主要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技术报告以及其他学术资源方面的建设。

1.1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它是一种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内容专一,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目前,我国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方面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calis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一个集中检索、分布式全文获取服务的calis高校博硕士学位论文文摘与全文数据库,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牵头组织,协调全国86所高校合作建设的文摘索引数据库。系统收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在内的83个calis成员馆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万方数据库的子系统,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它的记录来源于1977年以来各高等院校、研究生院及研究所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送交的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论文。其文摘记录数量到2006年7月23为止已达到766609条,每日更新,而全文数据库收录了自1986年以来的博硕士论文,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领域,全文数量到2006年7月23日为止已达到492562篇。

中国期刊网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该系统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收录质量最高、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博硕土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06年7月23日,它收录了1999年以来305家博硕士培养单位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约321506篇。覆盖的范围有:理工a(数理化天地生)、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该数据库及各镜像站点每日更新,专辑光盘每月更新,专题光盘年度更新。

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全国惟一负责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专门机构;也是人事部专家司确定的惟一负责全面入藏博士后研究报告的专门机构。迄今已收藏自 1981年实施学位制以来的博士论文(包括所有博士授予单位及其专业)近12万种,收藏率达98%;收藏近年来硕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报告万余种。此外,自 1992年至今,已向海外征集到中国留学生的博士论文千余种。该馆并建置了“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自 1986年至今共建立全国65所大学院校、882个研究所的126000余篇博硕士论文的摘要资料。

1.2 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目前,我国会议论文数据库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是国内惟一的学术会议文献全文数据库,主要收录1998年以来部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每年涉及600余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每年增补论文15000余篇,数据范围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学等领域。到2006年7月,总共收录会议论文 407004篇。

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该库是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研究部开发的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为来源文献的数据库,收集了1994年以来的中华医学会所属专业学会、各地区分会以及编辑部等单位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的医学文献,约700多个会议15万多篇文献。会议论文大部分只在大会上宣讲或传阅,只有少部分会议在医学期刊上。数据库收集面广、会种多、内容丰富,是目前我国收集较为齐全的医学会议文献数据库。

中国知网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 2000年以来(部分回溯至1999年会议论文)中国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高校重要学术会议、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献。年更新约100000篇文章。至2005年12月31日,累积会议论文全文文献38万多篇。中心网站及数据库交换服务中心每日更新,各镜像站点每日更新。

1.3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国研网的国研报告。国研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创建于1998年3月,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办、北京国研网信息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型经济类专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它全面汇集、整合了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济信息。其国研报告是一种有关中国经济和社会诸多领域的调查报告,内容丰富,设有社会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研究、农村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产业研究、企业研究、政府管理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区域经济研究等9个专题报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预见性。每年约200期,不定期出版,网络每天在线更新,印刷版每月出版。

中国商业报告库。它是中国资讯的子库之一,收录1993年以来经济专家及学者关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行业等的分析研究文献及政府部门颁布的各项年度报告全文,主要为用户的商业研究提供专家意见的资讯。到2006年7月23日为止,共收录218723篇报告,数据库每日更新。

1.4 电子预印本资源

电子预印本资源是开放存取资源的一种主要类型,也是一种新兴起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国内的电子预印本系统建设起步较晚,2003年以来,许多研究机构和个人组织纷纷建立电子预印本系统,收集电子预印本资源,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奇迹论文、中国预印本系统等。这些预印本系统提供了向科研人员提供方便稳定的预印本服务,方便科研人员第一时间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中国学术界中推广开放存取的思想和理念。目前,国内的电子预印本系统基本上覆盖所有的学科。

2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网络灰色文献收集管理中心

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灰色文献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成立专门性的全国灰色文献机构,如:英国大英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德国灰色文献中心等,集中收集整理本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灰色文献,并建立了许多灰色文献网站,如:灰色文献网(greynet)、美国的灰色文献门户网站(greylit network)等。而一直以来,我国由于缺乏对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意识,并没有专门设立一个统一的机构对网络灰色文献进行集中、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现有的灰色文献系统一般都偏重于搜集某一类型的灰色文献,如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政府报告等等,各自为政,缺少合作,同类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严重,缺乏系统的开发利用,缺少一个含多国家、多类型、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网络灰色文献信息系统。

2.2 网络灰色文献类型少,规模较小

国外针对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灰色文献的所有类型。如sigle收集有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译文、预印本、政府出版物等,另外,除收集本国的各种灰色文献资源外,还积极开发利用其他国家的灰色文献资源。

而我国目前对于灰色文献的开发类型还主要集中在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科研报告方面,近几年来开展了针对电子预印本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建立了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三大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但由于电子预印本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论文的提交量还相当有限,其中许多学科提交的论文数量只有几篇甚至从来就没有。另外,在译文方面的开发利用也还未能开展。而且我国的灰色文献资源来源也主要局限于国内的高等院校、研究所、协会、学会和政府等,对国外灰色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也很少。

2.3 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缺乏标准化建设

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是资源共享,而标准化与规范化则是灰色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没有规范和统一的技术标准,资源共享将成为空谈。目前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仍处在一种零星分散的状态,数据格式多种多样,数据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而且数据的建设重复较多,覆盖的广度也不够,这些问题给实现数据共享带来很大障碍。而国外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管理中心,该中心已通过建立起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灰色文献进行集中收集和管理。

2.4 网络灰色文献的版权保护问题期待重视

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知识产权问题,一般来说,对于任何形式的复制、分发、租赁、存储等目的的使用权限需要向文献的版权所有者申请。虽然有合理使用的范畴,但为了不侵犯灰色文献版权者的权益,在开发和利用网络灰色文献资源时,首先要保持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并注明资源版权者的姓名,如带有营利目的,还应向版权者支付版权费用。就目前来说,许多大的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往往能够获得文献的版权,并向用户提供一般意义上的使用权,如个人的研究需要或非商业目的的使用。但有些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只对一部分特定用户提供使用权,而大多数用户在使用或下载时需要申请权限。另外,还有很多灰色文献没有明确的版权说明,有些甚至没有明确的来源信息,更无从考证版权,这些都给网络灰色文献的收藏和利用带来了很多隐患和困难。

3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对策

3.1 建立全国性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管理机构

我国政府和各个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应该重视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利用,政府应根据需要制定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并统一和协调各个灰色文献收藏机构的具体规划,从而保证对本机构范围内的网络灰色文献的收藏和开发利用。目前,各种类型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中,学位论文的收藏和利用较为系统化和规范化,建立了国家学位论文服务体系,成为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平台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其他类型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如会议论文、技术报告、国家标准、开放资源等等的收藏和开发利用并不系统。因此,有必要像欧美国家一样,成立全国性的、统一的国家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管理机构,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和利用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各收藏分机构间的合作,统一协调开发利用工作,避免重复建设,以收集更多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灰色文献资源服务。

3.2 切实加强收藏和组织利用各种网络灰色文献资源

如前所述,网络灰色文献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学术信息资源,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种类多,国外针对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灰色文献的所有类型,如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译文、预印本、政府出版物等。而我国对于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和科研报告方面,特别是对于最后几年出现的网络开放存取的学术资源,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另外,除了多途径多类型、广范围地收集各种网络灰色文献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网络上的灰色文献,通过有效的方式对灰色文献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并制定管理章程、规范和条例,确定灰色文献的收藏范围、原则和保管细则等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灰色文献研究与开发,以便人们更好地利用。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告的开发外,还要加强对开放存取资源、译文和政府出版物等类型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利用。

3.3 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版权保护

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版权保护有利于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由于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翻译、复制、传播、利用等方面,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版权保护方面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有必要重新修订《知识产权法》中的有关条款,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保护力度和违反后的惩罚力度。同时,应该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法》,加大宣传以及采取专门措施,逐步强化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长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网络灰色文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4 加强网络灰色文献的开放存取

在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版权保护的同时,有必要加强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国外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中,有许多是开放存取资源,用户在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能够免费利用这些开放存取资源。而国内由于利益方面的问题,资源共享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只停留在本机构范围内、系统内的资源共享,如大学校园网外的用户并不能有效利用大学图书馆购买或开发的网络学术资源,包括许多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因而,有必要进行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机构生产者可以在本机构建立机构库或学科库,用户将自己撰写的灰色文献资源通过网络提交到机构库或学科库中,而机构库通过特定的协议如oai元数据收割协议(oai pmh)和其它机构库或学科库实现互操作,形成更大范围内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

3.5 加强网络灰色文献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资源共享,就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欧美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备的网络灰色文献数据库,并遵循较统一的、易操作的标准和规范。我们在建立网络灰色文献数据库时,一定要充分研究与国外接轨的规范和标准,实现网络灰色文献资源著录格式、标引规则、数据指标、符号转换等方面的标准化,并根据国际标准和通用规范,逐步推出资源标识、描述、存贮、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形成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所需的标准规范体系,真正使我国网络灰色文献信息资源能够被社会以最方便的形式获取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www. chinainfobank. com/dir/baogao/bg00. htm

[2] gz. wanfangdata. com. cn/cddb/cddbft. htm

[3] www. paper. edu. cn/home. jsp

[4] www. qiji. cn/

[5] prep. istic. ac. cn/eprint/index. jsp

[6] ckrd. cnki. net/grid20/navigator. aspx? id=2

[7] edu. drcnet. com. cn/drcnet. channel. web/report/ index. 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