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

眼科临床论文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篇

眼科这门临床医学科学,目前发展比较迅速,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有限的课时中,不能涉及众多病种,而且在简短的临床实习中,由于学生比较多,不能够观察到细致的病变情况,在加上昂贵的眼科仪器有限,只能通过文字进行表述,教师在讲解中困难重重,学生也不容易掌握知识内容。例如,在检查眼视光学屈光中的检影验光,这部分教学内容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用挂图来展现检测过程,在静态的状态下很难理解动态的过程,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件变成动态视频,直观的表现出检影中影光顺动和逆动过程,学生从中可以很容易理解原理,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大量的信息内容融入到课件中,而且用较短的时间展示更多的知识,学生也根据直观的表现,容易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既节省了时间,也能够充实课堂教学,还可以留出时间深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广。

二、较强的表现力

眼科学是临床学科的一种,它主要是以形态学为主。眼部范围小,结构精细,大部分眼病的阳性体征需借助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镜才能看清,所以直观式教学在眼科教学中有非重要的作用[2]。例如,解剖眼球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很抽象,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把眼球的各个解剖角度都表现出来,无论是侧面、正面,还是从里到外的位置,都能看到,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解剖结构,教师在讲解中也能把解剖的各个部分讲清楚,学生也易于理解知识。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表现眼底病彩色图片及荧光血管造影图片,用来讲解视网膜病,然后在结合教师的讲解,相比传统挂图,不仅图片清晰好看,而且能够生动的表现出病变情况,在整个动态的教学中,使眼底病变知识更深入的展现给学生,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眼科临床教学

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辅助课堂教学,它还可以构建知识互动交流平台,在这样开放的互动学习环境中,能给教和学提供很大的空间,通过这样的网络互动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前设定教学素材,在平台上预先思考内容,提示学生预习的范围,启发学生去思考相关问题,为课上做好准备。学生可以提前对课堂病例分析题预习思考,并利用网络资源,将问题思考答案提交至网上。教师在网上进行评阅指导,课前分组预讨论。课后可于网上提供更多相关的病例及浏览资源帮助学员学习。还可以把教学的视频放在交流平台,在开放一些交流群,如QQ、微信等,师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及时交流,促进学生有效自学,同时建设网络课程题库,进行实际的模拟考试训练,同时建设评价教学问卷模块,在互相评价的机制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2篇

1混睛障

乔某,女,17岁,2011年4月12日初诊。诉左眼红、隐痛,羞明流泪,视物模糊1周。查视力右1.0、左0.2,右眼未见异常。左眼混合充血(++),角膜上皮尚完好,基质弥漫灰白混浊,前房安静。全身伴头闷痛、口干苦、大便调、小便黄,舌边尖红苔白脉数。中医诊断混睛障,辨证属肝经郁热,治以清肝泻热明目,方用石决明散加减: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柴胡、蔓荆子、党参、大黄、生甘草。服药16剂,左眼红痛羞明减轻,视物较前清晰,头痛缓解。查视力右1.0、左0.5,左眼充血轻,角膜基质混浊减淡变薄,续服前方30剂,左眼充血消退,角膜中央区残留灰白薄翳,给予四物汤加蝉衣、乌贼骨、木贼、密蒙花,30剂后左眼角膜云翳变淡,视力0.8,停药。

2瞳神干缺

刘某,男,26岁,2008年5月25日初诊。诉双眼红痛、视物不清2周。查视力右0.2、左0.3,双眼混合充血(+++),角膜清,尘状KP(++++),浮游细胞(+++),虹膜纹理不清,瞳孔欠圆、部分后黏连直径2mm,对光反射微弱,晶体表面斑片状色素及灰白膜状渗出物附着,后部朦胧不清。眼AB超示双眼后节无明显特殊。全身伴头痛、口渴喜饮、大便干,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中医诊断瞳神干缺,辨证属肝胆蕴热,治以清泻肝胆,方用石决明散加减: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龙胆草、蔓荆子、山栀子、麦冬、大黄、生甘草,配合相应西药点眼。4剂头目痛止,大便调,12剂后双眼视力0.6,充血轻,KP(+),浮游细胞(+),瞳孔药物性散大,晶体表面色素斑部分吸收。6月28日复查,双眼视力1.0,角膜少量色素性KP,前房安静,晶体表面少量色素斑。观察4年余未复发。

3火疳

常某,女,43岁,2010年3月7日初诊。诉右眼阵发性红痛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20余天,伴羞明流泪及右侧偏头痛。查视力右0.4,左1.2,右眼上部白睛混赤显著、紫红色结节隆起,侵及上方黑睛边缘呈舌形灰白浸润,压痛著。全身伴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痛,便干溲赤,舌边尖红苔黄,脉数。中医诊断火疳,辨证属肝经郁火,治以清火解郁、凉血散结,方用石决明散加减:石决明、草决明、龙胆草、赤芍、蔓荆子、山栀子、夏枯草、荆芥、川芎、生龙骨、生牡蛎、生甘草。7剂头目痛止,白睛瘀赤及诸症减轻,去龙胆草、山栀子,加蝉衣、太子参、生地,续服30余剂,目疾瘥,随访1年未复发。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3篇

在枕时,可在其下放置温水袋以最大限度发挥药枕的功效。③止血枕:药方为硃砂10g,侧柏叶、磁石各200g,荷花250g,具有清热活血与凉血止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外伤出血、血灌瞳神与白睛溢血以及内外障病中各种出血症,如结膜下出血、玻璃体积血等,甚至是对中风昏迷的患者,该药枕同样具有一定的功效[5]。④散瘀枕:药方为没药、乳香各100g,当归、川芎200g,玫瑰花250g,具有理气解郁与活血化瘀的功效,且多用于临床表现为眼痛剧烈、云雾移睛或者是全身有瘀血情况的患者,效果比较明显[6]。⑤明目枕:药方为磁石、玫瑰花与百合花、侧柏叶各100g,200g,具有延年润容与清热安神以及开郁散滞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老年的双目干涩与头晕目眩等眼疾症状者[7]。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分为了非常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而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较满意度。本次研究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临床眼疾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较高,非常满意的有61例,较满意36例,仅3例不满意,总满意率高达97%。

3讨论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4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有效地实现必须以详实的教学计划和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为支撑[4]。因此,课程设置可以说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手段和实施方式。然而,把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地转化为具体的课程设置体系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把握现在的实际,更需要考虑专业未来的发展;此外,它不仅要体现学生的实际需求,还要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更要反映学科的发展规律。因此,一套符合特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体系必定需要经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探索与实践及无数次的改革与调整。总之,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该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2“基础-核心-特色”课程设置思路的具体实施

以五年制本科眼视光医学专业为典型例子,其课程设置的主要框架结构为人文和社会学及基础医学(基础课程)、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和眼视光学等三大类。

2.1基础课程:人文和社会学及基础医学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学专业的人文和社会学课程,在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占22.2%。人文和社会学课程主要包括社科、哲学、经济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外语等等,这些课程穿插在不同学年的医学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基础医学课程包括医用基础化学、医用有机化学、医用化学实验、医用细胞生物学、医用物理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头面部解剖、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机能实验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诊断学、物理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和卫生学等,主要安排在第1至第3学年开设。在使用教材、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和目标等方面,眼视光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的基础医学相关课程均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保持一致。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其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62.3%和37.7%。考核方式采取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课程成绩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试成绩以及平时分计算,具体比例不同课程略有差异。

2.2核心课程:临床医学毕业后经过规范培训,成为合格执业医师是眼视光医学专业毕业生基本目标之一,因此,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同样成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骨架”。临床医学课程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等。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课和临床见习,其学时分别占53.5%和46.5%,主要安排在第3、第4学年,毕业实习则安排在第4、第5学年。在“核心课程”运行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学习,如病例讨论、科室见习、模型练习和体验等,都与前期“基础课程”中的基础医学相融相济。理论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一致,课程学时和临床见习、实习轮转时间略少于临床医学专业。考核方式采取理论考试和见习考核,课程成绩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和见习考核成绩以及平时分计算,具体比例不同课程略有不同。此外,在各个临床科室实习轮转完成前,学生必须通过相应的考核。

2.3特色课程:眼视光学通过借鉴和引进西方视光学教学体系,“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眼视光学系列课程无论是教材、授课方式还是教学要求和大纲设置等都在不断地完善和趋向成熟[3]。目前的眼视光学专业课程是由系列课程组成的,主要包括眼科光学基础、临床视光学基础、眼科学基础、眼科光学器械、验光学、眼镜学、视觉神经生理学、接触镜学、临床眼科学、斜视弱视学和双眼视学等课程。除了眼科光学基础在第2学年第1学期开课外,其他课程均从第3学年开始设置,毕业实习安排在第4、第5学年。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或临床见习),其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68.7%和31.3%。考核方式采取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或见习考核),课程成绩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或见习考核成绩)以及平时分计算,具体比例不同课程略有不同。此外,在各个临床科室实习轮转完成前,学生同样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眼视光学特色课程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且相当比例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使本专业学生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性和规范性的眼视光学知识构架和临床技能。

3“基础-核心-特色”课程设置思路的优势

“基础-核心-特色”这三大课程模块之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近年来,医学教育越来越多的呼声在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培养医学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因此,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人文和社会学知识的渗透是医学专业知识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学专业的特色就是具备临床医学的属性。由于眼球并非独立存在的器官,某些全身疾病会影响眼睛的生理,而眼睛的状况又可以反映某些全身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因此,眼视光医学教育必须以临床医学作为大背景,而临床医学又是以众多基础医学课程为基础的。基础医学课程在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约占1/3,对这些课程内容的掌握能为将来的临床医学和眼视光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床医学课程在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占1/4以上,其总学时数和总学分甚至多于眼视光学课程。除了必修课程之外,眼视光学专业还通过选修课或各类讲座的形式来丰富和巩固本专业学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这样的课程设置,使眼视光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趋向全面和合理,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眼视光学临床工作中做到医理结合,多学科结合,使他们既适合于较高级、较专门化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单位,又适合各级基层单位,这符合我国国情和职业社会需要。

4“基础-核心-特色”课程设置思路的教学效果评价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七年制 眼科学 专业教学

一、七年制及眼科学的特殊性

七年制医学专业是我国九十年代中期所形成的一种培养高层次医学专业型人才的长学制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这种学制既不同于普通5+3模式研究生,也不同于五年制本科生,它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本专业分为普通基础和基础医学教育三年,临床医学教育四年,将本科阶段及研究生阶段的理论课程均完成后,才开始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教学模式一直在不断改进,力于寻找出一套更适合该特殊学制型研究生的教学方法,以便为二十一新世纪培养出适应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眼科学是研究人类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专门学科,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主要表现在解剖结构复杂而精细、生理功能特殊、专业术语生疏、眼科疾病种类较多、发病机理繁琐、眼科检查项目繁多以及专科仪器使用技术性强等,但又与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医学学科有着广泛而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眼科学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强涉及其它学科疾病广泛的独立学科。而七年制眼科学研究生具有理论学习课时较其他学科少,专业难度性却比其他学科大的特点,即使与五年制甚至专科医学生相比课时也并未增加,这便造就了七年制眼科学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临床实践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缺乏及专科检查复杂而难以上手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不断观察、思考,探讨出更适合七年制眼科学研究生进入临床后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理论教学

七年制学生学习眼科学都是在大四的下学期,同学们还未接触临床,大部分学生尚未选择好自己以后有意向深造的临床专业,因此眼科学作为一门考查课授教,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而学习本课,然而这对于有意向学习眼科学的七年制学生,这种“考查课”式的教学无疑是“蜻蜓点水”,无法将眼科学复杂而繁多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再加上理论课时有限,这便加重突出这一矛盾,造成七年制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种现象,那么如何在有有限的课时内让七年制的学生对眼科学理论学习达到眼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呢?针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探索出一套适合他们的方法。

1.本科阶段理论教学模式多样化

目前眼科学有专门针对七年制学生所编写的教材,可是教学内容却和五年制本科生的教学内容相差并不大,七年制医学教育模式的培养原则是“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1]。因此,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多元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对七年制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做到事半功倍,选取每个章节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来深入讲解,并按照临床思维模式进行引导,通过典型病例的引入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学习疾病的诊疗过程,再讲解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总结临床表现等,而不是一味的从疾病概念、病因、病理等逐一介绍讲解,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通过举一反三认识其他的疾病类型[2]。与此同时,由浅入深的加入专业外语词汇,进行双语教学,并鼓励同学们课外积极查阅相关的外文文献,将自己感兴趣的文献与同学们分享学习,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3]。

2.研究生阶段需完善理论教学

七年制的学生全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阶段待在本科室的时间仅10个月,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在本科轮转阶段几乎都没有眼科,那么对于选择眼科学作为专业的七年制研究生比起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时间显得更加紧迫,所要完成的学业也显得更加困难[4]。由于本科阶段理论课时较少,所以研究生阶段的理论课程教学应该继续下去。我们安排了七年制研究生在本科眼科学教学中以助教形式辅助老师进行临床见习与实习教学,可以促进他们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尝试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其它形式的理论教学,由学生自己任教,每一位学生负责一个章节,选择更接近于临床的书籍作为教科书,或者是英文教材,在双休日或者晚上进行眼科专业教学,授课对象除包括所有七年制学生外,甚至还可以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规培生和进修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检索文献、临床病例的学习以及向老师请教指正后,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形式向其他学生讲解答疑,分享自己的收获,既充实了自己也方便了他人,让大家在短短的临床实践期间,以最快的速度学到最多的知识,成为一名适应于当今新时代所要求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三、眼科临床技能的培养

1.本科室专业技能的培养

七年制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也就正式进入了自己的专业科室,眼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本科阶段见习时进入眼科走马观花的了解了科室大致情况后,几乎就再也没接触过眼科临床工作,刚一进入本科室,对各种检查仪器、专科检查技能、各种疾病诊疗等难免显得特别生疏,再加上本科阶段理论课时的局限,就让临床工作显得更难以上手。眼科的基本技能包括检查手段和基本治疗操作,比如裂隙灯的使用、各种眼底镜、前房角镜及三面镜的使用、泪道冲洗、球周注射等。对于这一问题,入科时由高年资医师进行规范化演示,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完成由上级医师示范到指导学生操作到学生能独立熟练操作的过渡[2]。

除此之外,手术操作尤其是显微手术技术在眼科学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手术治疗是许多眼科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研究生对眼科手术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眼科手术方法前,集中对学生进行各种手术器械,以及各种机器尤其是眼科手术显微镜的功能、使用方法等的专业培训,并让学生提前了解常见手术术式的大致方法,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再到手术室参观学习各种眼部手术,再加上上级医师的介绍讲解,以及周末进行动物实验,提高自身的基本手术技能。

2.轮转科室

现代医学早已摒弃了以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强调每一种疾病的诊治都应从人的整体出发,况且眼科是一门涉及其他学科广泛的学科,许多全身性疾病会引起眼的并发症,同时有的眼部疾病患者也会患有其他系统的疾病。这说明研究生阶段的轮转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利于学生对全面医学知识的掌握,毕竟现代疾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典型,越来越需要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正确诊治。到了轮转科室之后,学生也应该以在本科室同样的热情参加临床工作,通过临床上遇到的各种真实病例,积极思考并发掘不同学科之间不同病种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也将定期对研究生进行临床考核,譬如要求学生定期完成一份与两学科疾病相关的病例讨论或者某种疾病知识的介绍讲座,或者是针对于两交叉学科间某一感兴趣的话题的读书报告会等等。通过轮转科室的培训后,七年制研究生对疾病诊治的整体观念有所加强,处理各种临床问题的能力也有显著提升。

四、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加强对7年制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对七年制眼科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对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5]。七年制研究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独自完成科学实验,可以先从文献查阅做起,参与导师的科研任务,协助查阅相关文献、搜集临床病例资料、整理实验数据等,让学生对科研产生感性的认识和领悟科研精神。眼科学还有许多临床现象不能被清楚解释,许多临床病例资料需要总结完善,学生在经过大量的中外文文献阅读后,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自己的兴趣,了解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完成综述以及毕业论文。通过全面有效的科研能力的培训,是他们在研究能力、实验技巧、写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切实提高,为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6]。

总之,七年制研究生阶段眼科学专业教学需要老师与同学共同配合,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七年制眼科学专业人才。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七年制的眼科学教学模式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需继续完善,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使七年制眼科学研究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振东. 医学教师必读(第6版)[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43.

[2]王茜,刘苏. PBL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5(18): 92-93.

[3]王茜,刘苏. PBL联合双语教学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 2013,27(8): 84-85.

[4]王育红,肖扬,洪慧等. 由七年制眼科理论授课引发的思考[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3(4): 251-252.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6篇

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已经进行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博士阶段的课程安排主要体现两个特点:第一是“精”,把眼科重要基础知识和相关临床操作理论依据作为教学培养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力求在疾病和诊疗理论上筑构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是“新”,增加以新理论、新知识为重点,贴近科学前沿,介绍技术创新的选修课程,以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科研动态及临床医疗方面的进展。学习北京大学医学部等院校的先进经验,在专业基础课上给予较大的自由度,采取不脱产上课方式,以保证临床训练时间。

2加强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使之成为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专家。但许多获得临床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仍不具备独立进行临床工作的能力,毕业后尽管按其资历或学术成就很快晋升为高级职称但仍需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工作,从住院医师重新做起,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严格规范的技能培训体系。将研究生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制定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分制考核方案,按主治医师标准考核。根据眼科学专业培训细则要求,明确提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眼科学作为二级学科,又分为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眼眶病、眼屈光及眼肌、眼科病理等三级学科。根据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制定重点突出、全面培养的科室轮转计划,明确在轮转科室、专科训练期间,在理论和技能上应达到的要求,制定出临床能力训练的量化指标,如训练时间、掌握病种、操作技能、主管病例数及手术例数等,要求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完成,既有利于保证临床能力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质量,又为临床能力考核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担任或协助总住院医师,对临床常见病种的诊断治疗充分掌握,保证临床能力训练的系统性。利用临床技能训练仿真模拟教具及实验外科动物训练,加强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导师对眼科治疗和手术方式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实施研究生临床准入制度,使研究生利用教具和实验动物充分掌握操作技能后逐步参与临床实践。导师及指导小组负责为学生创造临床实践机会,落实各项技能的训练及辅导,定期组织考核。定期进行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会诊、竞赛等临床学术活动,训练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以往研究生参加讨论时的被动状态,为研究生提供表达观点的机会,培养其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和敢于承担的工作作风。

3开展以培养临床科研能力为特点的科研训练

随着我国人才评价标准的变迁,对科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研究是目前体制下衡量医学人才水平的重要指标。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进行基础研究的时间和机会有限,为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加强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训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由之路。具体方式包括:强化研究生公共卫生学基础,训练科学的临床研究基本方法和技能,将研究生作为导师临床课题的主要参与者负责课题的设计和实施。科室定期举办科研方法、课题申请、成果申报等系列讲座及高水平学术讲座,培养临床科学思维能力。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加快研究生教学国际化进程。通过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选择临床医疗实践中出现的理论或技术问题为研究课题,利用已有的研究手段,进行临床应用或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从中学会临床科学研究方法,从而掌握了从事眼科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提高。

4加强人文教育和自我修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除掌握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灵活的思维、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格情操、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不仅能应用自然科学方法来解决医学问题,也能应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医学问题,为患者的健康服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做课题和科研的同时,要关心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将人文精神合理的渗透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引导其树立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的学习思想[9]。组织研究生开展“近视普查与防治教育”、“社区老年人白内障筛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与义务,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更能激发其学习人文精神的积极性,引导其对人生价值、目的和意义的正确思考,使得个人素质得到提高。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7篇

理想的医学教育课程应该定位于精英培养,课程模式多样,不断推陈出新,重视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新版教材和学科前沿的参考资料,配备优秀教师主讲八年制的课程,加强远程教育合作,提供交流培养机会。适当增加高技术含量的部分知识内容,如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诊疗的发展动态,屈光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发展以及显微手术的应用等。结合国际眼科学教育课程(InternationalCurriculaofOphthalmicEducation),积极借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基因到社会”课程的设计框架,将整体课程设计与临床实践需要相结合,努力实现医学预科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机衔接。合理安排临床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时间,给予医学生更多参与人生规划、设计的机会,有利于今后顺利完成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

2教学方法

我国医学教育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定位于知识传承,强调医学知识的掌握多于启发,对医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足,致使医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在医学生的眼科学教学过程中,推广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如临床技能模拟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网络教学、双语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多媒体等形式,开展课堂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引入并培养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思维,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有利于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中,全面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沟通技能和信息管理能力,使医学生对眼科学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

3教学评价体系

规范、系统的临床培养包括:熟悉临床工作流程、规范化书写医疗文书、各种临床技能的培训、互动型教学查房模式、制度化的实习小讲座、双语教学、课后拓展和出科考核等。理想的考核方法不应仅以分数为依据,而应在关注医学生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知识整合、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评估以及情感、思维、能力的评价。在保持传统的理论终末考试的基础上,将临床见习和PBL教学纳入评估范围,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建立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模式及一定的淘汰制度。定期对指导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培训,确定统一标准使评估相对公平和公正,并在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我们在眼科教学中应整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眼科医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提高眼科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进行初步探索和尝试。

4体会

(1)实行阶段导师制。实行阶段导师制是八年制教育的客观需求,对于医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强化临床专业技能、提升临床技能和养成科研思维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此外,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学中,向医学生灌输“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理念,与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息息相关的。在3个培养阶段中,需要建立严格的导师考评和筛选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基础医学教育阶段、临床轮转阶段以及专科实习阶段的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例如安排充足的实验课对医学生进行指导,在见习阶段创造条件带领医学生亲眼观看并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如在掌握眼科必要的裂隙灯、眼底镜等诊断工具的应用后,学习包括取角膜异物、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眼睑皮肤清创缝合、霰粒肿手术等。加强导师与医学生的联系和交流,充分调动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提高学习效果。(2)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临床是指在医学教育的早期,为使医学生对临床产生感性认识,给他们的学习提供具体的、综合的临床认知资料,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进行初步整合。眼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理论—再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科研实践,使医学生充分认识眼科临床实习的重要性,早期培养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例如,通过门诊见习,参观手术和治疗操作等,对于常见眼病,既能弥补课堂理论讲授中的某些不足,又能提高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临床医学教育教学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做好准备。(3)早期科研训练。早期科研训练是一种对医学生进行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在带教教师的监督引导和科研训练考查制度下,通过实地训练,开阔了医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医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提高了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医学生深化理解科研原则和要求,开展科研思路设计和科研论文写作。但是,我国的八年制医学生能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的时间各不相同,且缺乏系统的培训课程,在软件和硬件条件方面,不同的实验室之间差距巨大。此外,仍然有部分医学生未意识到科研能力与高级临床医生培养的内在关联,对早期科研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参加科研训练的积极性不够,需要进一步引导。(4)眼科显微手术操作培训。眼科显微手术操作培训是眼科医生临床综合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眼科专科医生的必备条件。要想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术,不仅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眼球结构解剖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显微镜下操作技巧并勤加练习。传统的眼科专科医生显微手术训练一般是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在临床实践中学习。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互联网和虚拟教学能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效果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在模拟环境中反复练习的机会,提高了显微操作培训的质量,在眼科显微手术培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8篇

1.1培养目标不明确,发展方向难以把握八年制医学教育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但是对于一个医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如专业知识、临床能力以及科研水平等,一名八年制医学毕业生具体应该达到怎样的高度,目前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八年制学生的培养应该偏向临床、科研还是二者兼顾,仍处于探索阶段,难以把握平衡。

1.2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八年制医学教育八年制医学教育通常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通识教育、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学习、临床见习与实习以及科研能力训练,如果以传统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极易出现大量课程集中、压缩式地“填鸭”教学,使学生疲于应付,难以真正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还有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知识重复教授而有些内容浅尝辄止等问题。

1.3实践机会匮乏,综合素质难以提高掌握专业知识是医学生的第一要务,但是,人们习惯将专业知识等同为书本知识,再加上学校资源与医院条件有限,往往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模拟和实践机会,使得学生愈加陷入“学习就是背书”的循环中。然而,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远不止书本知识这么简单,诸如职业认同、临床技能、人文关怀、沟通与安慰等等都是通过临床实践中与病人的接触中逐渐培养和完善的。缺乏实践机会,医学生永远走不出校园。

2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眼科教学经验与体会

眼科学作为医学院开设的临床必修课程,是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学科,但与其他主干课程相比,具有课时少,内容多的特点,又由于学生们认为没有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重要,加之临床见实习时间较短,普遍对眼科学不够重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医学博士学位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综合型医学人才,因此掌握一定的眼科学知识是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本科开始承担八年制临床医学的眼科学课程,鉴于目前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只有对传统的眼科学教学做出相应的改变、制定更高的要求,才能进一步提高眼科学的教学质量,以适应培养八年制“精英”人才的需求,现对我科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眼科学的教学工作做以总结。

2.1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应严格把握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和强化诊疗思路等原则。根据军医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和八年制临床医学课程标准要求,设置理论课20学时,选派副教授以上的教员进行大班教学,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2突出眼科学专科的特点眼科学专科性较强,操作多,对于“形象”识别要求极高,一个眼科医生必须首先能看见眼部的各种表现,然后从所见的形态特征中分析疾病的特点并做出正确诊断,对初学者来说难以用文字描述,直观式教学在眼科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图文并茂、临床典型病例照片和适量的动画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对相关内容进行讲授,对于阐明难点、突出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但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传授更多的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使学生们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提高了学习效率。

2.3采用多种形式的双语教学掌握专业英语是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针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较好,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总体较强的特点,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取英文授课,以鼓励和训练学生听英文、看英文。但是学生的英语水平毕竟存在差异,大多数专业词汇对学生而言又比较陌生,因此理解重点和难点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全部采用英文授课,对授课教员口语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综上所述,英文授课虽然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但以现阶段客观条件而言,效果不一定很好。于是,决定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双语课件教学。学生普遍反应这种教学方式既掌握了知识点,又学到了很多专业英语,而且不会因为突然面对铺天盖地的英文而产生抵触,比单纯英语教学效果好。

3增加床旁教学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9篇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2、2013学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8、2009级眼耳鼻喉方向在校生,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3.12±1.36)岁、(23.12±1.07)岁,均为高考统招生。所有学生均掌握了一定的眼科学知识,具备眼科学基础能力。由同一组教师进行临床实践课带教。两组学生在年龄、基础文化知识及课时数方面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按照眼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操作技能考核方式、评价标准等均保持一致。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及临床操作训练;将典型病例图库引入实验组实践教学中,从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及学生反馈情况评价教学效果。

1.授课方式。(1)应用典型病例图库实验实践教学组:①典型病例图库的建设我课题组成员利用近两年的时间,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典型的病例图片资料,初步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实用的眼科典型病例图片资料库,基本能够满足临床实践教学。②典型病例图库应用于眼科实践教学:在医学生教育的最后环节-实习阶段应用自制的典型病例图库教学,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根据实纲要求,本着“典型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择取适合的典型病例;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典型病例图片适时恰当地展示在课堂上,既是对见习课堂教学病种的示例,又是对临床患者配合资源短缺的有力补充。学生在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深入思考、积极讨论的过程中实现了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教学过程,适时地作以指导,学生围绕着典型病例图片,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临床问题交汇贯通,得出相关结论。(2)应用传统教学法对照实践教学组: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密切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讲解。

2.评价体系:从学生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及学生反馈情况方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1)通过临床技能操作环节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从临床技能基本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两个方面设计实践操作考核的内容,总分设为100分,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以及临床的分析诊断思维能力。如常规的眼科裂隙灯、眼底镜检查操作,全面系统的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2)通过座谈的形式总结学生反馈情况评价教学效果:教学周期结束后,通过座谈的形式掌握研究对象2008、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专业对典型病例图库在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以及眼科实践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到的实践技能操作均以表示,统计分析由SPSS13.0完成,假设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三、结果

1.两组实习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比较:见表1。

2.实验组研究对象对典型病例图库在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教学周期结束后,通过座谈的形式掌握实验组研究对象2008、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专业对典型病例图库在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以及眼科实践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一致认为典型病例图库应用于眼科见习教学相对于传统的床边教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实现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主观意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而热烈,学习内容变得生动。自制典型病例图库的建立及应用于眼科临床实践教学,充分地缓解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可接触、患者配合良好的临床病例缺乏的现状,学生与病人虽然没有直接的接触,但却如同看到真实典型的临床病例,极大的提高了实习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讨论

典型病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来学习医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的教学方法,因而生动、易理解、便于记忆[1]。眼科学作为一门形象性很强的临床应用性学科,涉及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病例种类多,与其他系统病种关联大,加之患者的权益保护意识的加强,对于临床见习学生来讲学习难度大。应用临床积攒的病例图片,形成了系统规范的眼科典型病例图库,将其应用于见习教学中。根据预定教学内容,围绕典型病例图片,对病种进行更直观的教学,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典型病例图库缓解了临床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近年来,患者对医疗权益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故造成了在临床教学中配合程度满意的典型病例相对欠缺。同时临床见习教学环节在医学生教育中愈发重要。我们将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眼科见习教学中。通过在病例图库中选择图片向学生展示临床难以提供或不能完整提供的典型病例很好地解决了教学资源匮乏这个难题。典型病例图库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的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使用自己制作的典型病例图库资料,再结合以病例讨论的手段,首先向学生展示图片资料,给予患者一般资料,小组讨论从而明确疾病的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实习带教教师再对学生的分析诊治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和点评。这种应用典型病例图片的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存在客观的病例讨论对象,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出发,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

典型病例图库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在医学生教育的最后环节-实习阶段应用自制的典型病例图库教学,临床教学效果满意。眼科病种很丰富,很多疾病又与其它系统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相关联。每一种疾病又因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疾病进展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临床见习、实习教学最终目的是通过将基础理论知识的精炼的概括、纵、横向的编织梳理,达到恰当地实践应用的过程。由于自制的典型病例图库建设时间长,选取的图片经过严格的筛选、讨论和整理后而形成。因此,见习教学前,学生复习基础知识、查阅文献资料,对疾病有了理性的认识。教学中呈现以直观地、典型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分析梳理形成共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眼科病例有更深刻的领悟[2]。

典型病例图库应用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优势:典型病例图库应用于眼科实习教学相对于传统的床边教学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可言。它彻底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以启发式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主观意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而热烈。典型病例图库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眼科实践教学的教学资源。在实习课堂中应用大量图片资料,不但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得理论知识在实习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自制典型病例图库的建立及在眼科临床实践教学的应用,充分地缓解了教学中学生可接触的、患者配合度满意的临床实际病例匮乏的现状,学生与病人虽然没有直接的接触,但却如同看到真实典型的临床病例,极大的提高了实习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光弟,马骥超,夏吉勇,等.典型病例教学法在临床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1:35-36.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0篇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基础医学和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他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临床实验课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工作的起点。是从课堂到接触病人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只具备有书本知识的医学生成长为具有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的医生的重要环节。眼科学检查、诊治方法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别,专业性强。临床操作细腻。学习掌握相对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如何来引导学生重视眼科实验课。

1 端正学习态度

实验课学习的好坏关键在于同学们对眼科的学习态度,眼科的学习课时少,有的学生认为眼科在医院是一个小科室,不如大外科、大内科受领导重视,再者自己将来也不准备搞眼科。因而上实验课不认真、不刻苦、不精益求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实验课教师,应该给学生讲清楚,眼科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眼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使学生明确临床各科室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他们懂得要作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包括眼科知识,只有这样将来在临床上遇到病人,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而不会误诊、误治。通过这些使学生认识到眼科实验课的重要性。

2 熟练掌握各种仪器和技术操作

2.1在眼科实验课上要求学生对常用的检查仪器要掌握、要熟悉。如手电筒、裂隙灯显微镜、视力表、眼底镜等的使用。开始还比较陌生,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这就要求学生在上实验课前,要复习正常眼前部的结构,如角膜、虹膜、巩膜、瞳孔、球结膜、睑结膜等和眼底像。要求熟练掌握裂隙灯显微镜,眼底镜的使用方法。老师示教完后。同学们可以互相检查。这就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团结,互相配合,因为操作技术不熟练必然会有些痛苦,如翻转眼皮等要互相理解才能有所收获。这样将来进入临床后这些检查仪器用起来便会得心应手。这就是与外科动物试验课不同之处。动物课实验对象是动物,解剖实验课对象是尸体。而眼科实验课对象是人,是健康人,是我们同学自己,这就要求同学们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细心,如同对待病人一样。

2.2眼科是一个手术科室,还有许多特殊检查及治疗手段。在实验室内就如同进入病房或手术室一样,要严格遵守各种无菌操作,如洗手、戴手套、穿手术衣等,眼科手术及操作单靠理论知识是难以理解的,必须让学生亲自观察、亲自动手、亲自动脑,才能有体会,才能加深印象。眼科的检查是眼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如:眼压的测量:有两种方法(1)指测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只是靠检查者自己指尖的感觉来粗略了解病人的眼压情况,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如怀凝眼压高时可用眼压计测量出具体眼压值。(2)眼压计测量法有两种,一种是schiotz(许氏)眼压计:多年来各医院眼科都用这个方法,准确,但麻烦,测量前要给病人眼内滴2-3次麻药,然后才能测量。另一种眼压计是非接触性气流眼压计(NCT)测量。这个眼压计是目前各医院常用的眼压计,它操作简单,病人无任何痛苦。老师可以做个示教,给同学们讲清楚使用方法,然后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测一测,便能很快掌握这个检查仪器。

2.3眼底检查:了解眼底镜的使用方法。病人坐位,医生站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右手持眼底镜用右眼观察病人的右眼底。如检查左眼则与之相反。检查者通过眼底镜的观察孔将被检查眼瞳孔区照亮,然后接近被检查眼,转动镜片调到能看清病人眼底像为止。这个检查难度比较大。实验课只要求学生会使用,掌握其操作要领,将来进入临床后就会使用他来诊断疾病。

2.4视力检查:要知道如何检查,一般先查右眼,后查左眼,由上而下,从0.1开始辨认,限5-10秒钟内认出视标缺口方向,直至不能辨认为止。

2.5眼前部的检查:练习翻转眼皮,识别沙眼、结膜炎等。实验室内眼科所有的检查仪器和临床一样,现在学好了便给你进入临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遇到病人使用各种仪器检查,便会得心应手,很快作出结论。

2.6实验室内还有常见眼病的电教片及教具模型。提供同学们观看和书本对照,加强对一些常见眼病、多发病的认识。每一种病都有不同的临床特征,看了电教片或各种疾病模型,回忆理论上的临床表现,便会加强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如结膜炎的结膜充血和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的睫状充血之间的区别。要了解什么是结膜炎充血,什么是睫状充血,哪些眼病可引起结膜充血,哪些眼病可引起睫状充血。这必须动脑筋想一想才能得出结论。又如病毒性角膜炎的树枝状角膜上皮缺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角膜雾状混浊,瞳孔散大,虹睫炎的瞳孔膜闭等典型的临应床表现,在电教片上和教具模型上一一显示。这样便使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和亲眼看到的联系起来,对某种眼病加深了认识,也加强了记忆。实验老师在这里多给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多动脑、多思考,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能力,以便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硅胶泪管栓塞术 干眼症 临床疗效 泪液量 泪膜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043-01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日常生活压力的增加,干眼症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长。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普通人口中,干眼症的发病率高达10.0%[1]。干眼症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患者泪液量减少、泪液分明异常以及泪液成分缺乏等。本文就硅胶泪管栓塞术对于干眼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评价该方法的临床价值与干眼症的最适治疗方法,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门诊部收治的干眼症患者共30例60只眼,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为22岁至7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0±3.0)岁。本文30例患者中长时间电脑使用者共12例,更年期妇女共10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视疲劳、眼部异物感、眼睛干涩等。

1.2 治疗方法。对30例患者首先使用自溶性胶原泪点栓,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全程操作,医生将手指轻压患者下眼睑以露出泪点,将胶原泪点栓的一端夹住,另一端塞入泪点中。患者若感觉置入后临床症状改善,则可对其置入永久性硅胶泪管栓。置入永久性硅胶泪管栓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给予表面,将泪管栓套在通管丝的顶部,并使患者泪点暴露,将通管丝轻插入泪点中,并往下向鼻侧侧插入约3mm,将通管丝退出,通过使患者眨眼的方式利用泪液的作用使泪管栓于泪管中持续推进[2]。术后给予患者常规用眼指导,以保证患者正确用眼。

1.3 评价标准。对于本文30例患者于其术后进行泪液量、泪膜稳定性以及临床症状的评估,以对比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泪液量采用棉线染色法测定,泪膜稳定性采用荧光染色法测定泪膜破裂时间,临床症状根据患者口述并采取量表评分[3],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对本文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对比30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可得,通过硅胶泪管栓塞术治疗后,患者的平均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说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具体数据详见表1。

2.2 泪液量与泪膜稳定性。对比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泪膜稳定性与泪液量可得,治疗后的泪液量与泪膜稳定性均优于治疗前,具体数据详见表2。

3 讨论

干眼症在临床上是眼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患者眼球泪液层结构发生异常或泪液成分分泌不足等[4]。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广泛,导致干眼症的发病率正在与日俱增。干眼症主要表现为眼部干涩、异物感以及视疲劳等,严重者可表现为角膜弥散性点状染色[5]。目前对于干眼症的治疗可采取滴注人工泪液、物理疗法以及泪管栓塞术实现,对于较轻的干眼症,一般采取消除诱因的方式例如远离诱发环境、合理用眼等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而对于较为严重、反复发作的干眼症,则可采取泪管栓塞术进行治疗。

硅胶泪管栓塞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泪管封闭技术,通过加入硅胶泪管栓后,降低泪液外排,并建立起自动调节的动力系统,从而提高角膜的表面润湿度[6]。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本文30例干眼症患者通过硅胶泪管栓塞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泪液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由此说明采取硅胶泪管栓塞术对干眼症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硅胶泪管栓塞术对于干眼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但由于亚洲人的眼睛结构特点,在选取栓塞类型时,应注意对眼睑的位置以及眼睑的张力进行检查,以避免造成术后异物感。

参考文献

[1] 许邦丽,张薇.使用电脑和戴角膜接触镜对干眼症的影响[J].眼科,2002,11(1):38-40

[2] 丁顺英,那建华,李俊玲.泪道阻塞透明质酸钠治疗与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5,1(1):22-23

[3] 吕帆,瞿佳,陈洁.硅胶泪点或泪管栓塞术治疗干眼症[J].眼科研究,2000,18(2):179-181

[4] 李宏宇,韩素珍,宋晗,等.硅油代替泪管栓塞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09,33(12):904-905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2篇

中图分类号: R27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07-02

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底出血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高血压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等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压力不断加大,致使此类疾病不断增多。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气候的突变、人的体质类型、职业、饮食、生活习惯、精神情绪,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疾病,具有个体化的治疗优势,并且已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现代医学不能达到的。鉴于临床中对此类疾病中医病名、证型的不统一,给临床疗效的观察带来不便。因此,应统一眼底出血疾病的中医临床病证,为广大的中医眼科临床医生提供临床诊疗标准和科研的平台。

1 血证溯源

血证一词见于《血证论》,《血证论》为清・唐宗海(1851~1908)著,成书于1884年。唐宗海从阴阳水火气血对血的生理功能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气血的相互关系。血证不外有形之血和无形之血两大类,即―类是血液溢于体外,如吐血、咳血、鼻衄、唾血等,一类为各种瘀血、蓄血等。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身体内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2 眼底出血疾病的中医病名现状

祖国医学对各种眼底出血疾病,因视力下降的急慢、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的不同的眼底疾病,称为“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暴盲”指眼外观端好,而视力骤降,出血量多,波及视衣的中心部位黄斑;“视瞻昏渺”指眼外观端好,视力下降缓慢,出血量相对不多,对视衣损伤不太严重;“云雾移睛”指眼外观端好,眼前黑影飘动,溢于脉外之血进入神膏。2003年1月第1版《中医眼科学》将因眼底脉络受损出血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类似西医之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等因血管壁渗漏或破损引起出血而视力骤降的眼病,称为“络损暴盲”,如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眼底出血,称为“消渴目病”;而由玻璃体液化、变性、后脱离或眼内炎、出血等引起的眼疾,称为“云雾移睛”等。

3 中医病名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医眼科学》中,“暴盲”指眼外观端好,而视力骤降的内障眼病,对眼底出血疾病又分称为“络损暴盲”,“消渴目病”,“云雾移睛”等,以上此病名将视力下降缓慢,出血量相对不多,对视衣损伤不太严重的“视瞻昏渺”之眼底出血疾病遗漏掉。而“暴盲”这一中医病名,概括了视力急剧下降的各种眼病,包含了现代医学“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盘血管炎、视神经炎、视网膜脱离”等眼病;“视瞻昏渺”则包含了现代医学中的各种黄斑区病变、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如老年性黄斑变性(干、湿性)、Stargardt病等;“云雾移睛”又包含了现代医学中的“玻璃体混浊、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后脱离”等。导致中医病名一个中包含多个西医疾病,而同为眼底出血疾病,又可称为多个中医病名。由于眼底出血疾病在中医眼科诊疗工作中缺少规范统一的病名,导致在各种中医药科研和论文中,眼底出血疾病均以单一的一个西医病名来论述,而没有从中医规范的病证方面论述的。而对于中医临床和各种中医药科研、论文,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准确而规范的中医病名,不应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

4 眼底出血疾病中医病名探讨

血证是出血性疾患的统称。当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血证。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各种眼底疾病导致的眼底出血,应归属于血证-眼底血证。

血证发生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则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等,则见吐血、咳血、鼻衄、便血、尿血等,这些身体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古人可通过双眼直观的观察到,因此,古人对这些能看到的出血证有较全面的认识。眼球为一封闭的球体,眼底出血不能外流,不能通过双眼直观的观察到,需通过特殊的检查仪器才能观察到,古人由于受历史条件及解剖知识的局限,检查方法的落后,对眼底出血证的认识有其局限性,古人仅能从患者的症状表现来给予病名诊断,如眼外观端好,而视力骤降的内障眼病,诊断为“暴盲”,视力下降缓慢的内障眼病,诊断为“视瞻昏渺”,而眼前黑影飘动的内障眼病,则诊断为“云雾移睛”。这些眼病有的为各种眼底出血疾病,有的为其它视功能障碍的眼底疾病,这导致了一个中医病名包含了现代医学的多个疾病。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各种中医药科研和论文中,眼底出血疾病以单一的一个西医病名来替代论述,无法反映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优势,也无法反映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特色。而且,中、西医病名只应相互对照,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在此我们提出“眼底血证”这一新的中医眼科病名。

眼底出血疾病中医病名的不统一、不规范,不利于中医眼科的临床观察和科研研究。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观和辨证,并多以症为病,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中医治疗疾病,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辨证法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病名诊断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这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5 眼底出血证的中医病名探讨意义

5.1 通过对眼底出血疾病的中医病名探讨,规范其病名,掌握眼底出血疾病的病变规律,给予系统、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突出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优势,体现中医临床诊疗特色,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大数据;眼科教学;体系建设;数据模型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建立高素质的医疗服务团队,为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1]。医生这一职业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从走进医学院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将要面临一生的学习生涯,在校学习基础知识,走出校门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具有足够的临床经验才能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更加准确的判断[2]。在临床教学中,帮助年轻医生、实习医生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成为提高医生业务能力水平的第一要务。眼科是临床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但无论是中医或西医专业教材中,眼科是一门小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实践经验不够丰富,严重影响临床教学效果[3]。临床眼科大数据中,只有1%被运用到临床教学中,其余的99%如果能被很好的利用,进行数据整合,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对培养眼科专业人才、提升临床医生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探讨临床医疗大数据技术与眼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建设健全眼科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眼科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眼科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主要包括对视觉器官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眼球拥有人体最复杂的神经结构,功能也较为复杂。眼睛为全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科学与其它学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与多学科有所交叉,眼科这种独立性与交叉性学科特点使其与其它临床学科教学存在差异[4]。眼科作为一门小学科,专业性强,疾病种类复杂,治疗方式复杂,手术视野较小,操作要求精细,学生走入医学院校学习,只是为成为合格的眼科医生的第一步,所有学生毕业后都要走入临床。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医院眼科的师资力量、设备、资源还存在很多欠缺,特别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医生,没有正规的培训,很多医生都是在工作中学习提高,导致眼科医生专业技术水平还存在很多弊端,这种方式并不利于他们成为一名专业的、合格的眼科医生。

二眼科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于眼科的医生来说,眼科图像的检查结果是医疗信息技术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眼科影响系统为眼科专家编写的一套管理系统软件,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医生们可轻松管理眼科影响检查设备及影响检查数据。眼科管理系统可以与病例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整合起来,通过眼科信息管理系统,眼科医生进行患者档案采集、存储、运输等,方便了医生的出诊流程[5]。眼科电子病例系统在临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生通过网络系统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电子化记录,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疗方法等详细信息,整个信息内容涉及病人信息的每一个流程,在医疗中,可将信息源整合,满足医院管理及法律的需求。

三临床大数据的应用情况分析

大数据一词最早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咨询,其包括大量的数据资料,多到难以通过现有的主流软件进行整合。大数据处理技术与传统数据教育现代化•2016教育现代化•2017年8月第2134期173课程与教学处理模式无明显差异,但大数据处理体积较庞大,不像传统的数据结构化数据占的比重较多,大数据往往都是非结构化数据,所以在处理大数据时需借助专业的大数据处理器进行分布式工作。并行处理器可以对数据进行一步一步的查询、分解和分析,将这些任务分配给不同的节点,提高并行处理能力。大数据技术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分为映射和简化两个过程。经大数据技术的映射和简化过程,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一定的规则分割、分解计算,汇总结果。完成海量数据的并行处理。数据分解的目的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割、分割无数块的大量数据,再将大量数据送到相匹配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数据融合是通过并行得到的结果,再通过合并、计算得到最终的结果。目前,从我国的各大医院执行的几年信息化建设来看,大部分已经完成了电子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各系统的收集信息是准确的,但医院的临床数据较大,所涉及部门的收集信息数据多少、系统利用是一个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临床“大数据”技术出现,临床上的“大数据”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模式来处理临床操作中的实际问题,首先通过医院现有的数据采集系统,经过数据整合至统一的数据处理模块,之后将收集到的大量临床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以“大数据”的服务器,并行处理机分解,发送到每个节点的计算和处理,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从大量捕捉和总结选择的数据相似的项目,通过分类和排序,将得到一个更具代表性结果。未来数字化医院发展的目标是临床大数据,是未来医疗软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临床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工筛选和统计信息的过程,通过临床大数据的整合与分类使临床信息更加准确和真实,数据量也能得到更大的处理。在临床教学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建立一个覆盖临床系统、教学系统、科研系统的“大数据”模式产生的所有数据,该模型可用于分类眼部疾病,使医院眼科记录不仅是停留在一个病人,而是可以从更高层次的分析挖掘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有大量的数据支持,真的能改变过去的临床教学和研究数据的临床应用。

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眼科教学体系建设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未进入临床的学生难以获得临床资料,查找资料时需要查询多种媒介进行查询,查找各种书籍,对于有些问题需要观摩老师现场教学,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学生能够直接接受老师现场教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文献查阅经常会出现漏查的现象,影响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应用临床大数据进行眼科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根据大数据的分类和整理特点,学生通过大数据分类能够更方便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临床教学中心转为学生,临床大数据使学生能够查阅老师的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真实模拟疾病的诊治过程,进而使教学形式更加自由,教学效果更加完美。传统教学中,学生们在实习过程,经常是由1名老师带几名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每一位教师只能从自己擅长的工作教授学生一些知识,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老师认真讲解,学生耐心听讲,需要很长时间及精力去学习。临床大数据教学模式的变革,完全改变了传统的老师带学生的模式。基于临床大数据教学模式变革,实现了学生多角度的病例诊断与治疗信息的查询,学习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查新自己需要的临床资料,即便老师不在身边学生也可自主的学习,通过大数据学生还可学到其他眼科方向的专家诊断的案例,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使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对不同时间、不同数据进行分类整合,根据整合结果进行资料查询。例如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对眼科患者发生医院性感染原因、机率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时,往往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临床大夫的多年临床经验进行主观的判断。通过临床大数据中可调出患者微生物培养结果,医生可根据此结果进行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临床大数据进一步查询,能够更加深刻的对当时临床医生的诊断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还可对眼科疾病进行分类、整合,利于学生独自调取患者的完整信息,也可查询某一类病症的信息,方便学生更加全面的接触到医院的相关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眼科相关的眼科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系统不断优化,“大数据”将会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临床,利于对眼科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眼科临床大数据的眼科信息技术系统应用于眼科临床教学中,利于培养眼科专业人才,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为眼科学生、医生、专家提供大量的自主学习的信息资源。

作者:穆塔里甫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朱冉,程蕾,宋超.浅议现代技术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30):147-148.

[2]袁容娣.眼科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2):1738-1739.

[3]陈冬雪.浅析中医眼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7):158-159.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方法;毕业实习;眼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79X(2007)05-0037-02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以育人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启迪智慧,挖掘潜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1]。我们在眼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的同时开展了相关知识的多媒体教学,观摩手术录象、典型病例照片,应用多媒体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和专题讲座,这一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实习质量。

1实施方法

1.1前期准备

召开座谈会,根据专业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专长,确定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组织教学材料、备课。

1.2培养对象及方式

培养对象是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学习的眼科学或眼视光学硕士研究生和眼科学博士研究生。在临床带教的同时,根据临床排班情况及轮转学生的数量,确定多媒体教学的频率为每2周1次,每次1 h。

1.3讲座内容

教师准备的选题包括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底表现,先天性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前房角镜的检查和分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分期和治疗,滤过泡的分类和处理,干扰素在青光眼中的应用,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计算机自动视野计检查及青光眼视野改变,GDX、OCT、HRT等在青光眼中的应用,多焦电生理的应用等;选择的手术录象有小梁切除术、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前房引流物植入术、滤过泡分离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等。每轮(3个月)选择6个专题开展多媒体教学,讲演或观摩手术录象30~45 min,余15~30 min提出问题,由听课的学生或教师答疑,其他人补充、纠正。对有异议的问题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由带教老师评价和总结学生的表现。

2效果

2.1形象化学习

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典型病例的体征、疑难病例的照片及手术过程,使学生在没有接触到患者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感性认识,产生学习临床知识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2自主学习

我们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讨论式教学法,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大家提问、讨论。学生能主动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和技能去思维、分析、判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法与国际上流行的基于问题式学习法(PBL)[2.3]有异曲同工之处,强调自主学习[4]。听课的学生为准备问题、回答问题,须有目的地、主动地查阅和学习该专题的相关文献资料,从而更牢固地掌握该专题的知识和临床技能。

2.3培养自学能力

在观摩手术录象前,要求学生自学该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步骤和并发证等。在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前提前告知讨论的内容,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发言内容。在多媒体教学时,带教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准备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2.4提高学生的素质

让学生就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讨论和回答问题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筛选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演讲的能力和胆识,启迪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思路,开发其潜能。

2.5提高教师的素质

制作合适、新颖、吸引人的多媒体教材需要教师思考、探索和创新,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性思维。教师无法预见听课的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因此必须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备课更周详,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或非专业知识。在讨论时,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和观察、评价学生的能力,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广泛、深入的讨论,敏锐发现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解决,教师还可从备课中发现科研的新思路。

总之,在眼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是适应教学改革要求,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作成,李小明,陈淳媛,等. 儿科学课外讲座的实践和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31-32.

[2]刘景业.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在英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9,20(1):7-11.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5篇

【摘要】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我们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眼科的教学改革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开展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眼科教学中实践教与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 教学方法;眼科学;教学质量

Abstract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is the fundament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llege, w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s, increasing students handson opportunities, applying multimedia teaching so as to discuss how to practice teaching and studying in ophthalmology clinic probation.Thereby,we can upgrade teaching quality and train high quality talents for ophthalmology profession .

KEYWORDS: teaching method;ophthalmology;teaching quality

0引言

眼科临床见习是眼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将从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感性认识,在现代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眼科临床见习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临床获得感性知识,并对其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初步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1]。由于眼科临床见习专业性较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及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眼科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将自己带教的经验,结合我校的带教条件进行了思考,希望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与帮助。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由于一些媒体的负面影响以及经济社会地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从医的意识淡化,意志不坚定,对学医没有兴趣,对眼科临床见习自然也一样没有兴趣。故在教学中要针对目前学生的这些思想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疏导,鼓励学生能够立志从医,从思想上消除学生的顾虑;广泛使用投影仪、多媒体视听技术等,避免了单纯的口头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门技术”的满足感,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动手欲望。

2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及早安排见习。结合眼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我教研室根据大纲,制订了合理的教学进度。学生在正式进入病房实习前先进行理论课学习,同时完成临床见习,然后进行理论考试。我教研室每周安排1次理论大课学习,第2wk开始安排临床见习,每次的临床见习内容与理论授课基本同步,可以及时使学生将从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感性认识,既可复习巩固理论课内容,又能以理论来指导实践,加深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如第1次理论课内容为眼的解剖和生理,第1次见习课的内容为猪眼解剖,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回忆、复习理论课内容,让学生采用分组管理办法,分批循环授课,减少了每次见习课的学生人数,让带教老师有机会及时解答每个学生在见习时遇到的问题。

3开展互动式教学

开展互动式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眼科常用的检查仪器及诊疗操作多,而且比较复杂,若仅凭课堂讲授,学生难以完全理解,日后走上工作岗位需重新学习掌握。因此,在见习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加深印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向学生详细讲解眼科常用的检查仪器如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利用术前准备的机会介绍泪道冲洗的操作方法和要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互相进行检查、操作,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自我表现的机会。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集中讲解,从而使学生对眼科的检查操作产生自己的初步体会。这种互动式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最需要什么知识以及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2]。

4结合临床病例教学

结合临床病例教学,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见习中,初期尽量寻找典型的、单一病种的病例,复习理论课内容,详细介绍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等,建立一种直观印象;对某一种疾病产生深刻印象后可以将不典型病例或者同时并发两种疾病的患者给学生自己询问、分析病史,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因果分析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若遇到较复杂的病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分析、积极发言,在课堂讨论中与带教老师一起,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另外,对学生在见习中所反映出的临床思维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强调学生在中的主体地位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见习教学的质量[3]。

5应用多媒体及计算机技术

应用多媒体及计算机技术,扩展教育外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如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4]、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5]、网络课程[6]、远程教育[7]等,使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眼科教学的多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教学相长的共赢的效果。如2a前开始使用的数字化裂隙灯显微镜,可以在操作者使用裂隙灯显微镜的同时,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同步显示出操作者目镜中的图像,方便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可以照相或摄像存盘,能够将病情变化以图像的形式储存,使学生对病情的发展变化有直观的印象。通过开设网络课程,学生可以下载课件及图片,方便查漏补缺;开设模拟测验,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都是以往的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6介绍眼科新进展

介绍眼科新进展,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眼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也同样在不断更新。教科书因篇幅限制和出版周期长等各种原因,往往不能及时反映本学科新的知识和观点,因此适当介绍一些本科教育前沿的发展动态,对于帮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信息,了解疾病诊治的新进展意义极大,并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通过开展院内专题讲座、更新网页内容,并及时将相关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反映在授课内容上,向学生介绍眼科专业一些前沿的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些从用人单位返回的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即可反映出来。

眼科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接触眼科的第一步,对某些医学生来说,这也可能是唯一的1次。大部分医学生将来不会成为眼科医生,容易引起他们对眼科教学的轻视;分析内、外科疾病时容易忽视、遗漏眼科疾病的一些表现,则可能误诊、漏诊,如可以引起头痛、呕吐的青光眼;动手机会少,使得工作后仍需加强培养,这些仍是眼科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瑞虎.带好眼科见习生的经验.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7;20(4):374 375

2陈嘉莹,杨棉华,郑小薇,等.强化教学意识和管理提高眼科学见习教学质量.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0):105106

3高伟,秦宪斌,刁其先,等.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的探讨.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43(6):556558

4张晋晖.浅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 2008;3(6):5456

5董薇.多媒体技术在眼科教学中应用.中国新医学论坛 2007;7(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