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四年级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有一个转折点。在语文学科中,四年级以前学生接触更多的是字词的识记等,都是奠定语言基础,而进入四年级后,学生的学习由字词识记转向阅读理解,逐渐培养阅读能力,教师教学的重点及思路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根据小学四年级阅读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进一步对阅读教学的展开做出策略性思考,以期为日后教学工作做出

启示。

一、带领学生适应多种样式的阅读文章

四年级语文学习中,教材中的阅读文章编排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在小学三年级已经初见端倪,到了四年级则更为清晰地显现出来了。新特点包括,实用性文章、描写性文章在增多,学生的眼界逐渐得到了开拓。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大篇幅的描写以及强烈情感的抒发等都体现阅读的新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根据不同文章的文体特征,表达的情感内涵等,逐渐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之余,也要分享给学生一些类似的文章,既能引导学生跳出教材,体味不同文章的不同特点,也要使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对不同文体产生独特的体味。

二、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学生进入四年级的学习,识字、阅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跳出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课下的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奠定基础,首先是要教学生如何进行阅读积累与笔记,例如,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将遇到的生词、字或者好的段落摘抄下来。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哪怕只有一句话都可以。当前市面上,青少年版名著很多,但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可以为学生把关。在教师的坚持下,逐渐形成可上可下联动的阅读教学体系。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n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尤其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语文学科,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纯地依赖课堂的学习学好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调动学生的阅读情绪。在遇到一些较为枯燥的说明文等,教师可以同时推荐一些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文章供学生阅读,让他们在对比中寻找乐趣。带领学生与文章中的主人公对话,在学习中反观自己的生活,将阅读与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使学生日后的成长受益匪浅。

四、与家长形成互动

与家长形成互动,就是要求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做出努力。在教学过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生活的环境也限于家庭与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家长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家长在生活中自觉阅读,能够对学生发挥榜样作用,并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的生活环境。家长还要为学生进行书籍的选购与筛选,而教师要对家长进行一定的指导。毕竟作为语文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并且具备专业教育素养的人,术业有专攻,教师要知道什么样的图书适合学生,并且推荐给家长。

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表现欲望强烈,开始掌握主动性并去发现世界的阶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一定展示的平台。在班级开辟阅读角,由教师选择一些书摆放供学生传阅;评选每周阅读之星,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举办演说家、故事家比赛,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的内容分享出来。要帮助学生树立阅读有益、开卷有益以及奇闻共享的意识。尽管小学阶段学生并不能深刻理解阅读的真谛,但参与其中,定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且逐渐喜欢上阅读,这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所在。

整体而言,进入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再局限于课堂,教师要从方方面面入手,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网络。教师要照顾到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构建阅读氛围。

参考文献:

[1]朱国成.在希望的田野上追寻“阅读梦”:提高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效率及方法[J].赤子,2014,21(9):110-113.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的主题和最显著特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

一、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激情。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把誉为“数学的桂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作为自己的课题,正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鼓舞和推动下,他才投入了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创新意识是要靠诱发的。如,我校—老师执教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节,要求学生边朗读边自己创造,配上合适的动作,学生张开手臂,根据课文内容手舞足蹈,积极性非常高,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入,情节简单而不稳定,思维敏捷而不深刻,因此,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事务的思维过程。创新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新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这种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可以说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教育创新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想品质。如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结尾时就可以拓展升华,组织讨论:“应该从国外高价收回这些珍贵文物吗?”学生立即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说不应该因为这些文物本来就该是中国的,为什么要高价收回呢,有的说,应该,因为可以作为教育后人的生动教材,让中国人永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通过讨论,不仅让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而且极发了学生不忘国耻,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而且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会引发想象力,激发思维能力,诱发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创新型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注重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交际力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课本剧表演”活动,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自选富有戏剧性的课文,自编自演,最后评选出优秀演员。课本剧表演活动,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核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又促进力自我表现力的提高,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分角色朗读也可起到以上的效应,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去尝试,而且是坚持经常。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师,课堂语言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起着正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学生往往会以教师的话作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有时甚至终身难忘。我们也经常听到学生会这样说:“某某老师就是这样说的。”可见,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慎言”,因为你的每一句话都会在学生心中播下一粒种子。这也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锤炼课堂语言。

一、 语言的科学性

也许很多教师会认为自己的课堂语言缺乏一些艺术性,但不至于不科学,在语言上不会犯科学性的错误。而实际上,往往由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够,分析不透,以及在专业知识上的缺失,就会带来语言的不科学性。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文,在操作探究中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师都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而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在操作方法上的错误或在操作上的误差导致探索结果离圆周率相去甚远。此时,我们教师往往会以这样的话引导学生:“由于我们测量的不精确,因此得不到3.1415926……。”试问:再精确的测量、计算就能得到3.1415926……吗?测量出圆的的周长、直径均为有理数,两个有理数相除是不会得到无理数的。而这里的操作活动应该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过程。

二、 语言的规范性

教材是有众多专家精心编排而成,教材中的每一句文字表述都值得我们去揣摩、推敲、领悟。而数学教师往往不注意这些细小的语言表述,带来教师课堂上语言的不规范。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中表述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会表述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与“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一样吗?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可以乘或除以一个整数、小数、分数等,而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仅仅指的是扩大1倍、2倍、3倍……显然,由于教师的数学语言不规范,使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涵发生了改变。

三、 语言的逻辑性

数学学科知识有着较强的逻辑性、严密性。数学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数学知识和自身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如:《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句话,有的教师习惯将它表述成: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从逻辑上说既是三角形,不论哪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因此“任意’二字可以省去。而在和学生一起探讨“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时,语言必须表述成: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根小棒长度。这里的“任意”二字却不可省,从逻辑上说,此时仅仅就是三根小棒,只有添加“任意”二字,这三根小棒也才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

四、 语言的严谨性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的语言细节也是如此,作为教师更要精雕细琢自己在课堂教学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注意语言的严谨。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圆柱的体积》一课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文,在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之后,执教教师追问学生:“要计算一个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必须要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此时教师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这名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殊不知,教师的提问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断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提问无疑告诉学生:自古华山一条道!要计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是两个必要条件。要计算圆柱的体积,难道真的必须要知道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吗?在圆柱沿底面平均切成若干份,拼成一个长方体后,只要把长方体横下来放,我们就会发现:圆柱的体积在计算时还可以用侧面积的一半乘底面半径。

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准确研读教材,正确把握知识之间的错综联系,努力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才能在灵动的课堂上尽情的欢唱。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国文之文

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对“国文”的认识大体一致。蔡元培是晚清进士,他说:“国文分二种:一种实用文,在没有开化的时候,因生活上的必要发生的;一种是美术文,没有生活上的必要,可是文明时候不能不有的。”①对前一种,我们现在称文章,对后一种,我们现在称为文学作品。在蔡元培这里,文即文章,包括实用文和文学作品。

对于“文”,吴瀛的区分比较清楚:“凡用以记事、俾语言得以流传久远之符号,谓之字。合字二种以上而未成句者,谓之读,或谓之辞。集诸字以成语言之意思者,谓之句。集诸句以记事物之状况,表现其意思而使之成为篇段者,谓之文。”②

林语堂的解释十分明确:“国文是中国人的文章之省,自中国人言之,不必说中国二字,大家已可了解。这样讲,国文二字所以与他国蟹行文字别,与国医、国骂、国食义重在国字同。所以怎样才像中国人的文章,便就是国文,反之便不是国文。”③

梁实秋解释说:“国文与国语是两件东西。会说国语的人,可能还是文盲。文字是书写阅读的,语言是口说耳听的。”④文是书面语言,语言是口头语言。

综合以上所引,国文之文即文章,是书面语言的通称。

《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和《奏定中学堂章程》设立的科目有“修身”,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养成学童德性”,很显然,“修身”是一门道德教育课程,道德教育不归属母语课程,换言之,母语教育不担负道德教育的责任。“讲经读经”是否属于母语课程,还需要细加分辨。这门课程是对旧式教育内容的承袭,尽管在材料方面与母语教育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其教育目的不同,“解义”仍“尊朱子”,教学沿袭旧法,因此,我们不能把这门课程看作是母语教育的范畴,至少不应该看作是纯粹的母语教育。“中国文学”的教学内容,在小学堂是“读古文”“教以作文之法”,“兼使学作日用浅近文字”;在中学堂,“学为文之次第”:一是文义,二是文法,三是作文。首先,“中国文学”的“文学”与我们现在的“文学”概念不相同;其次,《章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是“读古文”,读的目的是作“浅近的文字”,“作文”,就是写文章。1906年,清朝政府颁发《学部订定优级师范选科简章》,预科科目设置“国文”等课程,“国文”“讲授及练习各体文”。国文之文,指文章。母语教育仅仅为了写文章,那么,国文所包含的内容还比较单一,没有把“口头语言”包含进来。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语言文字”是国文课的学习对象,“语言”和“文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通过该课程表颁布前后学人的解释可知其含义。兹举二例:

“故语言者,听官上一时之符号,而文字者,视觉上永久之符号也。”⑤

“吾人欲学文字,当思文字之由来。上古有语言,无文字。嗣以语言之效用,不能传后而及远,故文字兴焉。然则文字者,特语言之符号耳。”⑥

在民国初年,“语言”指口头语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与“语言”并列时,专指书面语言。基于《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概念发展到民国之初,已经包含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但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概念用“国文”来表达,而国文之文只指书面语言,不能涵盖口头语言,所以说,国文是一个有所特指的名称。

二、国语之语

国语作为课程的名称,是国语运动的结果。国语运动历经数十年,黄遵宪、裘廷梁、卢憨章、劳乃宣、王照、蔡元培、胡适、钱玄同、黎锦熙等人高举“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旗帜,在与保守势力的长期斗争中,积极宣传,努力实践,最终实现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统一。

胡适按照逻辑把国语运动划分为五个时期。按照胡适的划分与说明,参照其他先贤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语”的内涵发展历程。

胡适说:“国语运动最早的第一期,是白话报的时期。这时期内,有一部分人要开通民智,怕文言太深,大家不能明,便用白话做工具,发行报纸,使知识很低的人亦能懂得。”⑦早在1868年,黄遵宪就提出“我手写我口”的口号,他在1887年就指出了言文分离的现象,并希望建立一种农工商妇女儿童都能看懂的通用语言,“欲令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其不得不于此求一简易之法哉。”⑧1898年,裘廷梁痛陈文言误国愚民,明确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白话报――《无锡白话报》,随后出现白话报热。这个时期也称为白话文运动时期,白话文运动的目的就是不用文言写文章,用白话来写文章,作为书面语言的“文”与作为口头语言的“白话”取得统一。

“第二期可叫做字母时期。大家觉得白话报不能流行得很广。……用各地土音字母来教人,使不识字的人,认得了几十个字母,便能看书。”卢憨章制成一套罗马字式的字母,定名为“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王照研究了一套假名式的拼音文字方案,称为“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创制了“简字全谱”;章炳麟制定出纽文(即声母)韵文(即韵母)。

第三期是国语时期。“用注音字母来拼全国各部的音,再编国语教科书。”1912年,民国教育部公布《读音统一会章程》,1913年2月,“读音统一会”正式成立,负责审定国音,核定音素,采定字母。1916年,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在北京成立,该会的宗旨是“研究本国语言,选定标准,以备教育界之采用”。1919年,教育部专门成立国语研究机构“国语统一筹备会”,该会先后公布了注音字母、《国音字典》,改学校国文科为国语科。出版界出版国语教科书,儿童读的纯是语体文。

第四期,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在第三期,国语推行的范围限于小学生,胡适说:“注音字母、白话文,用入教科书中,算是进步了。然而限于小学,大部分人对于注音字母的白话文,全不热心。看得国语,好像是为他们――小学生――而设,不是为我们而设。”进入第四期,1918年,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此后,报纸杂志多用白话,胡适用白话编《中国哲学史大纲》,大学讲义也开始用白话,促进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统一。

“第五期是国语的联合运动时期。把以前四个时期――白话报、字母、国语教科书、国语文学――都包括在内,实行联合的运动,前途的希望最大。”

黎锦熙是国语运动的亲历者,他在《国语运动史纲》一书中详细地记述了这一艰难历程,他说:“在中国现代史中,有比辛亥革命(1911)更为艰巨的一种革命,就是‘国语运动’。”⑨在数十年的国语运动中,先贤们分阶段完成了不同的任务。黄遵宪提出“我心写我口”,仅仅是一个没有现实性的观念,裘廷梁“崇白话而废文言”,开办白话报则进入了实践,卢憨章、王照探索语音统一的方法,民国政府审定国音、公布注音字母,国语的语音统一条件基本成熟,文学运动与国语运动的合流则实现了言文一致的目标,国语文法的研究为国语提供了规范。到第五期,“国语”的内涵已经充实完备了,语音、词汇、语法等,既属于书面语言,又属于口头语言,“国语”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

“国语”的这一内涵随着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合力推进,在民国时期基本达成了共识。胡适说:“所谓国语是指从长城到长江,从东三省到西南三省这个区域里头大同小异的普通话。”⑩江恒源的解释是:“严格说起来:凡国人口头所说的同一的言语,叫做国语,照这言语用文字表出来的文章,也是国语,(或称国语文)。”{11}汪震说:“国语就是中国的标准语,说了可以使全国各地都明了的,(这种语言正在普遍化的过程中);并且也可以用来做文章,言文一致的。”{12}乐嗣炳说的更加明白:“国语的‘语’,包涵‘话’和‘文’二个成分。”{13}

国语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统一,在一部分学者的观念里,“国语”这个概念已经实现了国语运动追求的目标。

三、“语文”时期的概念追求

自学科更名为“语文”以来,“语文”的非概念的认识方式仍然不能阻止人们对概念的追求。历次的教学大纲都把“语言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王尚文先生说:“我们一直认同并且赞赏历次课标(教学大纲)的这一表述: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母语的读写听说能力。”{14}

关于“语文”含义的争论,学者们已经是把“语文”当作一个概念在进行解释。无论是谁的解释,舍弃“文字”选择“文章”,或者舍弃“文章”选择“文学”,都没有放弃“语言”这个概念,争论的各方没有抛开“语言”,争论了几十年,也没有抛开“语言”。即使做出“‘语文’就是‘言语’”的断言的人,也不得不通过“语言”来说明“言语”。在“性质之争”中,工具性一派就是把“语言”知识作为教学的对象,人文性一派阐述学科的人文性,同样借助于“语言”,通过“语言”加以论证。回顾“语文”的争论史,我们看到,“语言”这个概念始终是各种观点的交汇点,而且,人们对“语言”的认识确切、统一,没有任何的含糊。

60余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概念是“语言”,把“语言”作为学科的教学对象,在“语言”这个范畴内讨论母语教学,把“语言”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在理论上力图构建语言教学体系,在实践上紧扣“语言”组织教学。1953年,徐世荣说:“‘语言’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语法、辞汇、发音、说话、识字以及朗读、修辞,写作的一部分指导工作都属于语言教学的范围。”{15}1979年,蒋仲仁明确提出,我们学科的学习对象是语言,他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学习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16}1995年,王文延说:“既然‘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就是语言”{17}。于漪明确提出:“语言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18}2008年,徐林祥说:“‘语文’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语)和‘书面语言’(文)。”{19}

专家们讨论“语文”教学,实际是以“语言”为平台在进行讨论的,或者说,是放在“语言”这个概念里进行讨论的。1951年,任铭善讨论“语文”教学问题,他提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掌握民族语的一定规律 ,使语言能无阻地为全人民服务,能无阻碍地地随着劳动方法的扩大与美称发展而丰富、复杂,并且统一起来。”{20}1952年,白枫等人分析“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目标,落脚点在“语言”,他们说:“教导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这更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一个途径。”{21}有学者提出:“建立语言体系,主要是为初高中各年级语言教学重点搭好一个框架。”{22}章熊已经超出了机械的语言观:“人们一听到‘语言训练’,头脑里反应的往往是如何用词造句,实际上这是受语法教学的影响。我们这里所说的语言训练,是一个从语句到语篇,从读写到听说的完整系统。”{23}母语课程出现了问题,人们提出的改革方向是“语言”。杜常善提出“从汉语的特点出发改革语文教学”,顾黄初等评论说:“根据汉语的特点来研究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吕叔湘和张志公就已经提出过。可惜从这个角度去探求语文教学规律的成果不很多。”{24}1985年,吕敬先公布了他坚持13年教学改革的实验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了五点教改的基本指导思想:“发展思维和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从智力技能训练入手,培养语文独立学习能力”“以发展思维和语言为中心,促进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循环往复,交互促进地发展”“语文教学必须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25},第二点中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及识字能力,这些能力属于语言的范畴。1998年,洪镇涛带着焦急的口吻说:“现在是探讨‘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时候了。”{26}

母语之语即语言。由于“语文”的存在,“语言”被遮蔽着,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晃了60余年,多数人不愿意从“语文”带来的迷醉中清醒过来,与此相反,一部分学者已经把“语言”抓在了手中。

国语的概念建立以后,用作课程名称,学者们研究汉语,不断推出研究成果,为汉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持。自1919年黎锦熙出版《国语学讲义》,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专著超过20本。“语文”作为学科名称后,母语课程长期陷于理论的争论和实践的迷茫,到今天为止,理论界拿不出一本关于“语文”的知识系统、合逻辑的专著。考察百年母语课程概念追求史,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不按照逻辑回归到语言这个概念上来,那么,“语文”的论争将伴随“语文”的存在而存在着。

――――――――

注释

①蔡元培:《论国文的趋势及国文与外国语及科学的关系》,沈善洪:《蔡元培选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9页。

②吴瀛:《中国国文方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1页。

③林语堂:《国文讲话》,陈子善,五锡荣:《申报・自由谈,杂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页。

④梁实秋:《雅舍杂文》,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⑤庾冰:《言文教授论》,《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12页。

⑥潘树声:《论教授国文当以语言为标准》,《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⑦⑩胡适:《国语运动的历史》,陈学恂:《中国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31-433页。

⑧黄遵宪:《日本国志文学志》,《近代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第2期,116页。

⑨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73页。

{11}江恒源:《国语教学问题》,世界书局,1926年版第1页。

{12}汪震:《国语文法》,北平文化学社,1930年版第1页。

{13}乐嗣炳:《国语学大纲》,上海书局,1935年版第1页。

{14}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页。

{15}徐世荣:《中等学校语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16}蒋仲仁:《语言规律与语文教学》,《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3页。

{17}王文延:《语文教育学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8}于漪:《语言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9页。

{19}徐林祥:“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3期。

{20}任铭善:《马克思主义语言学与中国语文教学问题――1951年4月8日在杭州市中等学校语文教学研究会讲稿》,《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21}白枫,张广酉,王年芳:《几个关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分析》,《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22}张传宗:《新世纪语言教学体系初步构想》,《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6页。

{23}章熊:《我理想中的教材和教法》,《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1页。

{24}杜常善:《从汉语的特点出发改革语文教学》,《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8页。

{25}吕敬先:《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的实验报告》,《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73-876页。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互动;应用

一、提问互动法

提问互动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问,学生答,另一种是学生问,教师答。教师根据所学的课文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自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去解决问题,寻找解题的答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对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使用提问互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和实际性,不能提出单调呆板的问题,同时,还需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提问,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技巧,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讨论互动法

讨论互动法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分小组讨论,一种是辩论式讨论。分小组讨论是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板块再分给各个小组进行学习讨论,这种方式既可缩短教学时间,还可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白雪公主》这一课时,将课堂分为四个板块,一个板块是白雪公主,另一个板块是巫婆,一个板块是王子,另一个板块是七个小矮人,将这四个板块分别划分给四个小组,让小组分析四个人物的特点以及对这四个人物的感受。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得到自我思考的锻炼,而且还能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辩论式这一互动教学方法,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互动教学方法,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则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积极发展,同时还可能有相反的效果。

三、情感互动法

情感互动法是师生互动法中较为重要的方式,人都是情感的动物,在小学教学中,积极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搞好师生关系,这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课堂表演,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这样可以加强双方之间的关系和交流,课后,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适当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与学生成为朋友,积极、及时地为他们解决难题,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情感。

参考文献: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2011年11月2日至4日,第十届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正式召开。《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常务副主编王真东,副主编何立新,高新区教育处杨晋平处长,著名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周益民老师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另外,全省36所小学共同体学校校长、教师代表以及高新区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一、校长论坛

本次校长论坛围绕“学校资源力的开发与应用”这一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双流县实验小学校长毛凤鸣从教育资源的认识和思考、教育资源的开发策略、教育资源的开发原则、教育资源的开发路径四个方面建构了学校资源力开发运用的基本框架。她指出,在学校资源力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校长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教学改革是常态。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校长朱祥烈提出了把管理中的关键事件转化为资源,并从创设唤醒型关键事件、创设碰撞型关键事件、创设反思型关键事件、创设感动型关键事件四个方面作了阐述。紧接着,绵竹市紫岩小学校长谭克介绍了该校利用地震所带来的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经验,广元市南鹰小学校长李毅提出要通过自我开发、团队开发、互动开发等途径来开发教师人力资源的重要主张。此外,高新实验小学校长陈伟、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刘娟、眉山东坡小学校长周吉群、乐山实验小学校长张必友等还对“关键人物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地方文化资源”以及“学校公共信息”等命题进行了深层而热烈的探讨。最后,《教育科学论坛》常务副主编王真东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性发言。王真东副主编首先对“学校资源力开发”研究组的上位思考、系统构建、认真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尤其肯定研究组将关键事件作为重要的生成性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做法,认为该项命题的探讨是本次论坛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他强调,关键事件重在关注教师的情感系统、精神系统,直接针对教师审美疲态、创造疲态而言,通过一系列开发,可以激活动机生成、点燃创造激情、聚合发展力量,让美好的关键资源催生灿烂的生命之花。最后他提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方向的把控者,是学校人力资源的核心,校长的成功得益于对资源的把握和运用,因此,加强学校资源力的开发和运用是新时期加强校长领导力的重要途径,对学校资源力的开发运用则应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化、细化。

二、学科论坛

(一)语文论坛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各项内容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中国人的必经之路。本次语文论坛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专题,特别邀请了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展示了一堂生动的观摩课《绕口令》。课后,周益民老师作了《回到话语之乡》的专题讲座,让参会教师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经典魅力,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围绕“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来自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天涯石小学、乐山实验小学、眉山东坡小学等八位老师分别从“综合性学习”、“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及“阅读教学”四个层面呈现了八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研讨课。课后,《教育科学论坛》副主编何立新、成都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罗良建、成都师范附属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嗣芳等专家与参会教师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互动。姚嗣芳老师指出,渗透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不仅要从教材出发,还要运用好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以及学科间融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更要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把相关文化拓展至课外,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得到极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罗良建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应以课例为形式,以课程为载体,体现“三思”,即研究之思――关注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及前沿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困惑;课例之思――一课一得,取舍、简化繁复环节;课程之思――真正落实课标要求,关注语文能力形成,使教学回归语言本身。最后,《教育科学论坛》副主编何立新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传统文化蕴含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义不容辞地进行主动渗透。通过本次活动,许多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形成了基本的操作办法,同时也对评课达成了共识,即一看学生在课堂的变化、发展,二看教学效果的持久性,三看学生在课堂上有无“生长感”。

(二)音乐论坛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彭小明老师从事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已经三十多年,提出了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发表于《现代语文》2009年第11期的《彭小明语文教育观初探》一文就彭老师提出的语文素养观、语文意识观、语文活动观、语文原则观、语文教法观以及语文教师观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这里也将从语文教学模式观、写作学习与教学观、语文研究性学习观、语文教学技能观、语文教学板书观和校园文学活动观等六个方面对彭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进行更加深入和详细的阐述。

一、语文教学模式观

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是建立在一定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型。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是对教学内部规律的揭示,是对复杂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结构化研究的产物。它可以用简约的形式,再现性地描述现实存在的复杂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行为过程以及操作要领等结构要素被直观地表现出来,成为人们认识和操作教学过程的一种便捷的工具。

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教育体制僵化、教学理念滞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程序呆板、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价无理、教师素质不高等。特别是传统的教学“旧五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语文教学“新八股”(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正音释词—划分段落—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总结特点)的消极影响很大。进入新时期后,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的解构与建构,如“三主四式导读法”“六步课堂教学法”等教学模式,都对语文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已有的教学模式赖以存在的教育哲学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功能目标与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彭老师在已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出“入—总—分—出”四步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一方面继承了语文教学传统,另一方面切合了现代教育思想,发展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四步教学法”具体阐述为:(1)入——背景参考,情境导入;(2)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3)分——文本研习,对话讨论;(4)出——总结训练,拓展延伸。[2] 由此,彭小明教授还总结了教学模式建构的六大策略:(1)强化教学模式建构意识;(2)营造教学模式建构氛围;(3)确定教学模式建构对象;(4)选择教学模式建构方式;(5)提高教学模式建构能力;(6)反思教学模式建构结果。以及四种方法:(1)反思实践,自觉建构;(2)理论引导,主动建构;(3)继承传统,创新建构;(4)不同情形,多元建构。[3]

二、写作学习与教学观

自2001年7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人们学习写作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多元文化”、“发展个性”、“教育民主”等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学生认识到“知识中心”、“文体为本”、“注重结果”、“强调章法”、“要求统一”等观念需要重新审视和更新。彭小明老师认为,写作学习必须树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快乐作文;回归生活,积累为主;真情实感,为情造文;追求个性,自由表达;淡化文体,注重语言;反复训练,写中学写。[4]在此理念的基础上,彭老师总结了关于写作学习需要遵循的原则、规律、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彭老师认为,写作学习要遵循五项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动力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总结前人经验,彭老师将写作学习规律归纳为以下几条:人文共进律、知行合一律、主客互化律、博而能一律、学以致用律、从无到有律、法而无法律和先放后收律。彭老师还提出了写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内容与形式结合,作文与读文结合;作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结合;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写实与写虚相结合和勤学与多改相结合。众所周知,写作能力的提高依赖写作训练,训练是提高写作素养的必然途径。彭老师认为一切影响写作能力提高的因素,都应该纳入写作学习训练的内容。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文体训练和速度训练等六项训练是最基本的写作训练。另外,彭小明老师对中外典型的写作训练模式进行了总结:基于“语言·思维”的作文教学模式(如观察分析表达模式、语言思维模式、分格作文模式);基于“文体·过程”的作文教学模式(如“文体中心”教学模式、“重视过程”教学模式、“快速作文”教学模式);基于“动力·兴趣”的作文教学模式(如情境作文教学模式、活动作文教学模式、话题作文教学模式);基于“做人·作文”的作文教学模式(如绿色作文、生活作文、新概念作文教学模式);基于“电脑·网络”的作文教学模式(如电媒作文、多媒体作文、网络作文教学模式)。[5]并由此提出了写作训练的梯级渐进模式:写虚作文(如联想作文、想象作文)——写实作文(如生存作文、生活作文、生命作文)——创新作文(如个性化作文、研究性作文、创意写作)。[6]这一训练序列符合学生心身发展规律与写作学习规律。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观

教育部2003年3月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方案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3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诉求,彭老师提出,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语文教材或由语文教材延伸至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探究学习的方式,具有语文性与探究性的特点。语文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科学为主要领域,以活动为载体,以团队合作为主要模式,以探究为主要手段,以培育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

彭小明老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一书中总结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四大过程、五大模式、七大研究方法、五大学习方式。语文研究性学习四大过程是:提出问题——分工合作——研究思考——成果展示——总结反思。语文研究性学习五大模式是:学科渗透模式;综合课程模式;活动课程模式;课题研究模式;实验研究模式。语文研究性学习七大方法是: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五大学习方式是:资料性研究性学习、专题性研究性学习、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文本拓展式研究性学习、比较式研究性学习。语文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用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文献综述、学术论文、论著等形式呈现。彭老师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营造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7]

四、语文教学技能观

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是教师培养的永恒主题,也是国内外教育界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适应教师教育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引导教师自觉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技能,彭小明老师对语文教学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结合自身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建构了“359大语文教学实践训练体系”:“三环节——五课功——九技能”。三个环节即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五个基本功即听课、评课、备课、说课、上课全面训练;九大技能包括上课时具备的各项能力技巧,如导入、提问、讲授、演示、板书、多媒体、练习设计、评价、课外辅导等。由此彭老师主编了教材《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基本体系是:(1)备课技能训练。强调备课纲、备教材、备练习、备语言、备板书、备方法、备教具、备学生;(2)讲授技能训练。强调讲文题、讲文眼、讲文路、讲文法、讲文旨、讲文体、讲文人;(3)导入技能训练。介绍文学手段导入法、艺术手段导入法、现代技术导入法、活动游戏导入法、实物模型导入法,复习旧知导入法、设疑质疑导入法和开门见山导入法等方法;(4)提问技能训练。阐述回忆型提问、理解型提问、运用型提问、分析型提问、综合型提问和评价型提问。阐释直问、反问、追问和串问等方法;(5)教学板书技能训练。注重介绍锤炼语言、借用符号、运用线条、制作表格、创造图形和调配色彩五大技法;(6)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训练。主要阐释课堂演示型、学生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题库型、教学游戏型和资料库型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7)课堂评价技能训练。教师要掌握五项关键技能:一是编写课堂评价方案,二是有效理答,三是作业设计与反馈,四是试题编制,五是表现性评价设计与运用;(8)听课技能训练。听课一要听语言,看教学功底;二要听内容,看教学关键;三要听艺术,看教学策略;四要听反馈,看课堂情境;(9)评课技能训练。评课的主要内容是:评表达、评设计、评内容、评策略、评风格、评效果;(10)说课技能训练。说课的基本环节有: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8]

五、语文教学板书观

教学板书是艺术,艺术是讲究创造的,是需要教师花心血进行构思、提炼、创新的。每一幅新颖别致、独具个性、富有美感的艺术板书的出现,都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结晶。笔者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板书,更提倡教学板书的新设计和新创意。只有这样,教学板书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彭老师立足于理论研究,并且结合自身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语文教学板书的设计进行了总结概括。在此基础上在《教育评论》连续发表六论:《教学板书设计系统论》(2003.8)、《教学板书分类论》(2003.10)、《教学板书审美论》(2004.2)、《教学板书优化论》(2004.8)、《教学板书设计论》(2005.12)、《教学板书特征论》(2007.8)。并出版了《语文板书设计及评释》(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3?)一书,建构了完整的语文教学板书设计体系:1.语文板书的类型(文字式、线条式、图示式、板画);2.语文板书的要素(主体、客体、载体、受体);3.语文板书的审美(文字美、语言美、形式美、内容美);4.语文板书的特征(知识性、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5.语文板书的功能(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思想教育、审美教育);6.语文板书的设计原则(目的性、针对性、概括性、条理性、计划性、灵活性、多样性、个性、整体性、重点性、审美性);7.语文板书设计的要求(态度要认真、内容要科学、书写要端正、语言要精炼、色彩要和谐、风格要独特);8.语文板书设计的技巧(锤炼语言、借用符号、利用线条、运用表格、创造图形、调谐色彩);9.语文板书的方法(摘录法、归纳法、演绎法、分类法、对比法、赋形法、表解法、综合法……);10.语文板书设计的步骤(钻研教材概括内容、选择形式表现内容、反复修改突出内容)。[9]

六、校园文学活动观

彭小明老师目前任全国校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从小喜欢文学,上世纪80年代在中小学任教《语文》时就发表文学作品、科学小品100余篇。在自己写作的同时也指导学生写作。到大学后还任教《大学写作》和研究生课程《写作学原理》。2012年还领衔成功申报浙江省第一个“写作理论与实践”硕士点。

校园文学不仅指中小学生的文学创作,泛指反映校园的文学作品及任何人在校园创作文学作品。新课程改革的开始,校园文学社团异常活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优秀人才。与当前“校园文学”较为繁荣的状况相比,“校园文学”的理论研究十分不足。校园文学研究包括校园文学的活动研究、校园文学的教学研究和校园文学的理论研究。其最终目标是探索校园文学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语文教育途径、方法与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6年彭老师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对校园文学展开了系统全面的研究。2009年5出版《论校园文学》(中国文联出版社),本书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校园文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富有开创性、启迪性,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全书分为绪论及“校园文学历史与发展”、“校园文学活动”、“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校园文学与学校教育”、“校园文学创作”五章,附录“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课题的部分重要研究动态资料,包括毛志成、陈金明、田慧生、傅国亮等名家有关校园文学的论述,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校园文学研究,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促进校园文学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10]

彭小明老师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凭借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提出符合“新课改”需要的新教学观念,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经验介绍。三十多年来,彭老师一直为语文教育的研究默默地付出着,每一个新理念的提出都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对他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有利于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值得推而广之。

参考文献:

[1]陈思.彭小明语文教育观[J].现代语文,2009,(11):8-10.

[2]彭小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01-106.

[3]封力华,彭小明.语文教学模式论:建构与解构[现代语文,2008,(11):142-144.

[4]彭小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写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学语文,2008,(9).

[5]彭小明.我国中小学典型作文教学模式评述[J].温州大学学报,2012:85-90.

[6]彭小明,林陈微.写作学习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

[7]彭小明.语文研究性学习[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3.

[8]彭小明,郑东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9]彭小明.语文板书设计及评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孔子;启发教学;言语教学;中学作文

据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写言语。大教育家孔子的言语教学理念及实践学界已有深入研究。但从中学作文教学视角探讨孔子言语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不揣冒昧,对孔子言语教学作初步梳理,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孔子言语教学理念的现实和理论根源

1.孔子启发教育思想与有教无类的关系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述而》载: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尚无诲焉。”者,干肉也。束为古之薄礼。孔子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种族,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理念。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其年龄、禀赋、志向各异,孔子教学任务极为繁重。孔子博闻强记,吸取古人智慧。据《左传・襄公二十年》载,古志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古人质朴,言为心声。孔子进一步推论:“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曰》)于是,言语在孔子教育中地位上升,有助于提高孔子的教学效率。但推论还需实践检验,据《论语・公冶长》载:宰予昼寝,孔子在严厉批评之后,发现教学中“听其言而信其行”失之严谨,从而修订为“听其言而观其行”。在教学中,孔子的教育理论开始创新,逐步完善。

2.孔子因材施教与启发教育的关联

孔子弟子数量极多,其教学质量也是极高的。据《论语・为政》载,孟懿子、孟武伯和子游、子夏均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因学生个性、处境各异,孔子对学生的启发教育也不一样。宋代程颐对此有精到的分析:“告懿子者,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程颐之说,也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概括。《说文解字・木部》:“材,木梃也。”据段玉裁注:“‘材’引申之义,凡可用之具皆曰材。” “因材施教”之“材”是指材具。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他根据弟子材具所进行的教育。

二、孔子言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1.孔子言语教学在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据钱穆考证,孔子三十岁后即授徒设教,三十五岁已有声誉。孔子去鲁,周游列国,但不为时君所用,最后返鲁办私学。孔子虽在政治上失意,但在教育上却成就非凡。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弟子三千,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孔门弟子撰《论语》受其影响,将孔门贤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司马迁称之为“异能之士”。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世称之为“孔门四科”。据《论语・述而》载:“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后世又谓之曰“孔门四教”。孔门“四科”与“四教”之区别,王齐洲先生已有论述。他认为“四科”是孔子对弟子从政特长的评价,“四教”是孔子教学的基本内容。

2.孔子言语教学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先秦诸子,除老子外,均晚于孔子。老子与孔子孰先孰后,学界存在争议。孔子晚于老子论者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孔子向老子问礼为据,孔子晚于老子论者以今本《老子》部分思想晚于孔子为据,各持己见。据李学勤先生考证,郭店楚简《老子》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楚简《老子》不反对“圣”“仁义”,其与入家思想并非水火不容。今古本《老子》和庄子的“弃圣绝智”思想均与儒家仁圣思想水火不容,其原因是《老子》在流传中被庄子后学所篡改。可见,孔子的出处思想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相贯通。

三、中学作文教学与孔子口头言语教学,均以言志为旨归

据《论语》记载,孔子至少开展了两次弟子集体言语教学活动,均要求表达志向。一次见载于《论语・先进》,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孔子他们各言其志,其口头作文如表一:

孔子当时约六十岁。子路,名由,比孔子小九岁。曾,名点,比孔子约小二十一岁。冉有,名求,比孔子约小二十九岁。公西华最小,约十八岁。子路性刚,冉有性谦,公西华年弱,曾皙知时,其“作文”斐然成章,情志各异。另一次见载于《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于孔子,孔子说:何不谈谈各自的志向?其口头作文如表二:

子路、颜渊的口头作文言简意赅。孔子对言语的最低要求是“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语言只要准确通顺就可以了。孔子对言语的最高标准是“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孔子应子路(疑为“季路”)之请,以文言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言不妄发,发必当理,非子路等所能道。颜回孔子之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孔子命弟子口头作文,只要求他们表达志向。中学作文教学理论演化迄今,强调创作主体充分表达情志。两者在作文功能的看法上基本相同。

简而言之,在我国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中,言语均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两千多年前,人才与社会双向选择,孔子重视言语教学,要求弟子作文言志。今天,人才与社会双向选择,国家重视语文教学,也要求作文言志。可见,孔子的言语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相似。

在孔子的教育活动中,他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是与他的有教无类理念相适应的。同时,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又是以他的言行观为理论基础。教育教学需要言语的正确理解和语言的准确表达。言语与政治互动互渗,在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言语教学在孔子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孔子的言语教学为他的启发教育服务,所以,孔子在作文教学中要求以文言志。这一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相似。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4.

[3]阮元刻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第一部分有关对新大纲的探索与实践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想、新视野(一)教学思想的研究1.陶忠华《对小学语文教学观的几点思考》2.于永正的教改探索《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3.吴忠豪的教改思路《以培养运用能力为重点,改革小学语文教学》4.翟京华的教学经验《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二)培养创造力的研究1.理论探讨姜伟《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吴清华《语文创造力构成的心理因素及其培养》2.策略、方法(1)方利民《小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实行六开放》(2)熊建峰《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素质的策略》(3)周卫国《发现教法与创新教育》(4)袁炳飞《语文学习中的思维惯常定势及弱化的训练》(5)林祖望《加强语言实践培养创新意识》*3.想象力的培养(1)余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2)李克山《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尝试》(三)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李鸿谟《落实新大纲精神,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李冰霖《信息素质教育--小语教学的新使命》(四)情感教育杜晓妮《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五)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1、高凤弟《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及其育人功能》2、运用电教媒体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实验研究报告在语文教学思想、新视野的成果的报导中,未见思想教育、美育和语文实践活动等的报导。二、有关识字教学施茂枝《也谈识字教学必须遵循三大规律》三、有关阅读教学(一)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施茂枝《阅读教学中两个偏向及矫正》(二)理论探讨1.张庆《提倡诵读》2.周一贯《研读:一个正向我们走来的课题》3.周一贯《“超文本”理念与“大阅读”策略》4.纪育华《冲破以段落为界的思维定势》(三)阅读教学方法1.胥翠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初探》2.陈婉清《让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阅读教学中边读边提高实验的初步研究》3.姜仕恭《明确质疑目的,讲究释疑方法》4.陶宇明《课堂质疑的九个切入点》5.刘莉《感知体悟品析》(四)语言积累的研究林润生《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五)练习设计的研究1.陈爱红《课堂教学巧设计,教学效率定提高》2.桂贤娣《情趣结合的家庭作业》(六)对课外阅读的研究1.李冰霖《为孩子们导航》2.陈金表《课外阅读四要》3.钟娟《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在对阅读教学研究成果的报导中,语感的培养和引导学生发表一定的见解等专题少见报导。四、作文教学(一)对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探讨杨旦凤《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二)理论探讨1.构建训练系列吴立岗《根据活动理论构建科学的作文训练系列》2.作文全程训练张培红《引导学生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3.发展个性陈关根《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三)读写结合1.冯兰《胸中有沟壑,下笔涌千言》2.黄桂林《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设计形式》3.魏明《结合课想象作文》4.卢秋萍、施茂枝《就文取材一箭双雕》5.张美满《如何加强片断练笔》(四)作文指导1.写作兴趣的培养(1)申维俊《学生写作兴趣初探》(2)黄茂文《创设良好的习作心境》(3)郭瑾《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引导学生倾吐的做法》2.作文题目的设计高峰《作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训练题的设计》3.观察的指导汪秀洁《观察:小学作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手段之一》4.选材的指导谭珍《作文的创新--从选材开始》5.作文的评价李都金《丰富作文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如何开拓思路,指导自由表达未见专题报导。五、口语交际未见有关口语交际的专题报导。有关于培养说话能力的报道。六、教学模式1.刘影《构建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2.许小蕙《“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六环节教学模式初探》3.张培建《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新探》4.黄贞良《自主--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初探》5.张海峰《“自读”能力培养模式初探》6.卢毓敏《优化教学过程,教会学生学习》7.解爱静《古诗教学模式初探》*8.章荐《题海战术--素质教育观下课堂教学模式探微》9.何小珍《网络氛围下的作文教学模式》10.赵阿琴《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七、教学艺术1.教学设计的艺术李俊《教学设计新视角》严旭峰林祖荣《素质教育观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审视》2.突出重点的艺术李运菊《突出重点,优化过程》3.点拨启发的艺术李瑞桐《点拨在小语教学中的运用》4.课堂表演指导艺术周一贯《课堂表演--阅读教学的全身心感受》5.课堂讨论组织艺术严萍《组织课堂争论,培养创新精神》6.教学幽默的艺术孙改仙《论教学幽默》7.课堂教学艺术赵敬春《谈课堂教学艺术》八、怎样当好语文教师姜汉林《怎样做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教案设计思路

任务型教学的两大理论来源是“交际法的发展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1]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中心的地位,教师是“学习的计划者和组织者,要帮助学生自己建构意义,组织内容,获取知识和寻求帮助的策略”,[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理论中最具实用价值的核心内容”。[3]“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其具体表现为准确性、流利性、得体性与多样性等四个语言教学目标”,[4]本任务选取《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中的第五课《可怜天下父母心》,[5]以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为对象进行设计。任务的重点放在语段框架的表达训练和举例说明与反驳训练上,且辩论和演讲也是教学活动安排中的重要环节。

二、教案

(一)教学目的:掌握生词和常用句式

(二)教学内容:

1.生词,课文

2.常用句式

3.表达训练的部分内容

(三)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能正确运用;

2.掌握本课的常用句式,能熟练运用;

3.能运用规定的语段表达框架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根据辩题展开辩论,能用例证进行观点的说明或反驳;

5.能就某个题目进行演讲。

(四)教学重点:

1.常用句式

2.语段语篇的表达训练(举例说明或反驳、辩论、演讲)

(五)教学对象:外国留学生汉语高级班

(六)教材:《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刘元满、任雪梅、金舒年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五课《可怜天下父母心》

(七)任务难度:语段语篇的表达训练,语音语调正确,语气变化适当,语速正常连贯;用词基本恰当,能用较为复杂的词汇和句式。有一定的活用语音的能力,表达比较得体。

(八)教学方法:

1.生词、句式采用全班集体学习的方式

2.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3.表达训练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

(九)课时安排:

计划6学时完成,每学时45分钟

第1——2学时:学习课文及生词

根据语段框架进行表达训练

第3——4学时:常用句式的学习与运用

举例说明与反驳训练

辩论

第5——6学时:学习链接内容

演讲

语言表达准确性与得体性的练习

(十)教具:电脑、投影仪、PPT课件、课文录音。

三、任务型教学的任务实施

第1——2学时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新课引入(10分钟)

教师提问:

1.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儿吗?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小时候上过什么课外学习班?

3.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交代本次课的主题。

(三)学习主题课文(40分钟)

1.生词

(1)PPT投影展示生词,学生每人读4个后教师领读。

(2)学生就不懂的词语提问,教师解释。

(3)学习38个重点词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用重点词语进行表达。

2.课文

学生分小组学习,每组3—4人。

(1)听录音,学生记录要点。

(2)小组合作,回答问题(PPT展示问题与提示词语)。

(3)各小组内每个学生念一段课文,有问题时互相帮助解答。

(4)教师回答各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

(可能存在的问题:可怜天下父母心;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放羊)

(5)本课文语段框架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这段课文的表达框架:

将一个现象分成几类

指出存在不同类型的原因

举例说明其中的一种类型

分别说明每种原因

(四)语段框架表达练习(15分钟)

根据上面的表达框架,分析“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原因。

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原因。

2.在小组内练习表达。

3.抽查几个小组的练习情况。

4.学生与教师共同总结。

(五)做课本第58页的练习(二)(15分钟)

学生做完后在小组内讨论,体会、总结书面语词语与口语词语的不同。

(六)布置下次课的任务(8分钟)

1.准备常用句式部分和书上的模仿表达练习部分。

2.举例说明或反驳某观点,展开辩论。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辩题为“教育孩子越严格越好”,另一组辩题为“教育孩子不是越严格越好”。

(2)将每个大组学生分成正方与反方,要求正方学生举例说明辩题的观点,反方学生举例反驳辩题的观点。

(3)各组学生进行分工,明确个人任务。

第3——4学时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常用句式部分(10分钟)

1.学生朗读例句。

2.学生结对子,仿照例句用该句式造句或进行对话。

3.教师检查每组的练习情况,每个句式抽6—7人在班上进行表达。

(三)课本第57页练习三:根据课文内容,用指定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8分钟)

(四)举例说明或反驳某种观点(20分钟)

活动:学生自由组合,要找到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人,然后互相交流看法,并记下对方的论据,即对方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其观点,填在表格上。如:

(五)辩论前小组成员的准备活动(5分钟)

(六)辩论(40分钟)

课后练习中的辩论题:

甲方:家长可以打骂孩子

乙方:家长不能打骂孩子

每组学生辩论20分钟,当一组进行辩论时,另一组当观众兼评委。辩论结束后观众进行评论。

(七)教师分析语言,适当点评(5分钟)

(八)布置下次课的任务(2分钟)

1.学习课文内容,要求学生练习好,下次要表演。

2.学生自拟题目,准备下次课演讲。可参考的题目见课本

3.教师说明演讲的要求。

第5——6学时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学习内容链接(25分钟)

1.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文章的内容。

2.准备角色表演:确定角色分工,每人准备台词,练习。

3.各小组表演。

(三)学生演讲(50分钟)

1.一个学生讲,其他人听。

2.演讲者演讲完后与听众互动。

3.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四)语言形式的训练(10分钟)

教师针对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包括语气、语调、词语、句式、语段、语篇、交际性策略的使用,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操练,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正确性与得体性。

(五)布置作业(3分钟)

1.修改并写好演讲的文章。

2.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四、小结

任务型教学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大量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任务训练,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任务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在完成交际任务中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在练习中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平衡了意义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也提高了学生掌握汉语听、说技能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程晓堂.任务型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雪梅.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发展[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4.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应用语言学系列教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陈秋明.汉语口语课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以中级汉语水平的越南学生为对象[D].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2011.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任何科研成果的获得,不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虽然受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的限制,但都离不开研究者个人的努力,它是个人心智结构的体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亦复如此。叶圣陶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修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禀赋聪慧、博闻强识的基本素质,勤奋刻苦、好学深思的良好态度,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谦逊品性,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严谨作风,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坚韧毅力,求真求新、创新自铸的创造精神。所有这些,使他特别执着于自己的实践,潜心于对实践的思考,从而作出对经验的归纳与总结。可见这些品格形成了他理论的广博特色,而理论的形成又促使他个人品格的升华,可以说他的个性既是他获得成功的条件,也是他获得成功的结果。这体现了,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着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又促进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清楚地表明在叶圣陶对语文教育客观规律的揭示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渗透着他的个性特色。

诸途贯通,是其内容方面的个性特色。叶圣陶是集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多栖式”人物,这就使他能够通过创作、教学、编辑、研究诸条途径,把语文教育贯通起来。这也就是说,他通过这四方面的具体实践,从立体的角度来整体地综合地观照语文教育:创作实践,使他备尝语言运用的种种甘苦;教学实践,使他积累了指导读写训练的诸多经验;编辑实践,使他了解教材编选的分寸得失;研究实践,使他居高临下洞察现象的表里深浅。所有这些,使他每下断语,往往见解独到、切要中肯。尽管与叶圣陶同辈的一些学者也有与叶圣陶同样的经历,但却没有他那么全面久长,那么纵横贯通。可以说,叶圣陶对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关注之深切、改革心情之急切、研究内容之详明,在中国近代语文教育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各方聚焦,是其形式方面的个性特色。一般教育研究工作者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形式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是论文或论著。而叶圣陶多才多艺,表达自己对语文教育的主张,其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他用不同的方式聚焦于语文教育思想,使之更加突出,更加鲜明;或者通过小说,运用形象的方法,对语文教育规律作出艺术概括,让读者获得感悟;或者通过诗词,运用想象手法,抒发对语文教育的感受,让读者获得感染;或者通过书简,运用叙谈的方式,对语文教育思想与方法进行点拨,让读者受到启迪;或者通过散文,运用理性与形象结合的方式,结合事例介绍语文教育原理,让读者获得感知;或者通过论著,运用逻辑论证方法,揭示语文教育的性质与规律,让读者心悦诚服。总之,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的内容,通过全方位的途径及多姿采的形式,对经验型而非实证型的理论能作出如此完整与鲜明的表述,是他人所不易企及的。

二、时代特色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说:“叶圣陶先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几个朝代,历尽人间沧桑,但他始终和人民一起站在时代的前列,同时代一起前进。”叶圣陶不断前进的政治追求,使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获得更新,从而使他所从事的“多栖”事业既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可靠的科学方法,这也就使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广泛吸收时代精华,是其内容方面的时代特色。虽然处在新旧社会、新旧教育体制与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他却始终站在新生的先进的制度与思想一边,站在时代的前列。在本世纪20年代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方面,以“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来审视传统教育,在批判中继承与发扬,同时能在国门打开以后“东渐”的西学中汲取各种教学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做到中西融汇、消化出新,给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注入了合理的科学的成分,增添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另一方面,他又从同代的教育家、文学家、美学家、思想家的研究成果中,汲取众多的营养,用当时“科学共同体”认同的内容来充实与完善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成为国内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

不断追随时代前进,完成其语文教育思想体系的建构,这是从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代特色。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随时代变迁,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从“五四”前夕到抗战前夕(1916—1937)是萌生期。“五四”运动对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冲击,以及以杜威为代表的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引进,成了处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叶圣陶决心改革教育的外部条件。此时期,包括在《新潮》杂志发表的以“改造小学教育”为内容的系列论文在内的文章约120篇,提出了他对教育的基本看法,并作了理论上的阐释。(2)从抗战开始到全国解放前夕(1937—1949)是发展期。此时期,他在四川任教中学与大学的国文及写作,后在四川教育科学馆任专门委员(即研究员),深入到四川20多个县调查研究,听课督导,获得大量正反两方面的资料,发表了《国文教学两个基本观念》《论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等文章约150篇,揭示了语文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深入探讨了语文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基本模式,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基本形成。(3)全国解放到“文革”前夕(1949—1965)是成熟期。此时期,他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虽不直接教学,但仍关注语文教学,亲自主持“语文教学大纲”的制订与语文教材的编写。他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学习了苏联经验,也受到老解放区一些教育家的影响,写出了《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语言和语言教育》《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二十韵》等文章(包括诗歌)120余篇,对读写教学、教材建设、教师修养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语文教育思想体系趋向成熟。(4)从文革结束到逝世前夕(1977—1988)是完善期。叶圣陶经过“文革”十年沉默、十年思考,对语文教育本质和规律认识得更为清晰、更为深刻。“四人帮”一粉碎,进入耄耋之年的叶圣陶青春焕发,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发表了《大力研究语文,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要重视调查研究》《自力二十二韵》等诗文130余篇,对语文教育的一些重要的规律性的东西进一步突出强调,对于被“四人帮”歪曲了的东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从而使其思想阐释更精深、表述更严密、休系更完善,因而更具科学性与规范性。

三、民族特色

叶圣陶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完全是自学成才。当然,并不是说他不了解西方教育;但是可以说,他更多更深地了解本民族的教育与文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他受学于清朝末年,6岁进私塾读书,读过四书五经,学过八股文,11岁考秀才未中,12岁进公立小学,13岁进公立中学,接受新式教育。他自学古籍,熟悉“十三经”。1912年起任小学教员。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对传统教育的利弊得失体察得深切详明,因而在他的教学与研究中指陈中肯、抑扬适切、弃取得当。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断承,是其思想在内容方面的民族特色。他对传统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不持虚无主义。比如,他既批判旧时学塾那种逐字逐句讲解的教学方法,却又十分强调通过反复诵读来揣摩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既反对旧式文人热衷于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滥调,清算其在现代教学中的种种表现,却又十分讲究文字的谋篇布局,要求文章写得自然、圆如、严谨、得体;既鄙弃旧式教育把语文表现力说得玄妙神秘、不可捉摸,却又十分严格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语感的训练等等。至于对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孟子等的一些有价值的教育观点,更是直接继承,并赋予新的内涵,诸如“自求得之”“启发诱导”“举一反三”“文道统一”等都被直接引用,奉为圭臬,充分体现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民族性特色。

语言文字的简净、畅明、平实、自然是其思想在表述形式上的民族特色。综观叶圣陶的全部论著,其语言清新自然,绝无生搬硬套、故弄玄虚的痕迹,没有生吞活剥、食而不化的引用,没有陈陈相因的文字,为人生疏的术语也极少运用。他总是读人家的书,动自己的脑,说自己的话,学习人家的观点,也总是将其深入消化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特别是引进西方的先进教育思想,也不照搬西化的语式、冗长的句子,总是将其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用今话述古论、用汉话讲西学,完全是用民族的形式,平易近人,如说家常,没有学究味与书卷气。

思辩说理,言简意赅,力避繁琐,是其思想在思维形式方面的民族特色。他的作品表现出典型的东方思维,没有连篇累牍的叙述,没有细密繁琐的论证,较多的是单篇短什,甚至不少篇章三言两语、点到为止,但深刻精警、意味深长,充分显示其思维形式的民族化。当然,作为科研论文,这也不是唯一的形式,更不是最佳形式,叶圣陶也写了不少很有份量的长篇论文,不乏具体的阐述,不乏层层深入的逻辑论证,富有说服力与推论性。

四、科学特色

作为一门科学,一种思想,它是系统化了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虽然散见于他各种体式的文章之中,但综合起来却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的科学性是十分明显的。

全面系统性。这是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必备特色。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包括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历史到现状,从理论到实践,从原则到方法,从教学到教材,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无不涉及。从教学来说,涉及到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说教学、书法教学。可以说涉及到语文教学外部与内部关系的诸多方面,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其中各要素及各子系统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铸创新性。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当然不是凭空杜撰的,既有其深切的实践依据,又有其广泛的社会基础;既吸收传统的积极因素,又消化了西方的先进成分;他把实践的悟性,经验的结晶以及中外优秀的理论精华融而为一,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独到的。他曾反复要求自己与告诫别人:“不论质料,不论方式,总须是我们自己的。”没有新意,没有一点儿自己的东西,宁可不说、不写。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态度,也正因为这样,叶圣陶有关语文教育的论述都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正确地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历久而弥新,为人所叹服。

实践有效性。如果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于1980年的出版,作为新时期学习叶圣陶的开始,那么至今近20年。期间开了多次研讨会,交流了众多的学习研究成果。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工具说”“例子说”“习惯说”“相机诱导说”“教期于无教说”等,都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教学改革实践的指导性原则,成为克服弊端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武器,受到普遍的赞誉。究其原因,确是吕叔湘先生所说:“叶圣陶的大部分文章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事实上,当今一些取得进展的语文改革实验,众多的获得教学成功的语文教师,都确实是受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影响的结果。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1928年

9月1日,出生于湖南双峰县杏子铺镇必家村,父母都是农民,勤劳善良,四邻称美。

1934年

启蒙。开始在小学和私塾中断断续续地学习。

1938年

家贫,在家务农数年,担过脚炭,在砖瓦厂做过工。

1943年

先后入新安小学、燕堂高小读书。

1944年

秋,考入湖南春元中学初中一年级。不久,日寇犯湘,学校疏散。

1945年

秋,考入双峰中学初中三年级。中途因交不上学费和伙食费,报名入伍当兵。一年半后,回到老家。

1947年

秋,考入春元中学高中,1949年冬高中毕业。

1950年

上半年,在家乡当小学教师。秋,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聆听过杨晦、冯文炳、王瑶、俞平伯、游国恩、吴组缃、浦江清、章廷谦、罗常培诸先生的课。

1954年

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留校读研究生,师从王力先生,主攻汉语史专业,并先后受业于魏建功、高名凯、袁家骅、岑骐祥、吕叔湘、陆志韦、周祖谟诸先生。

1957年

论文《〈说文〉阅读一得》(《语言学论丛》第1辑,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发表。

1958年

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四川大学中文系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现代汉语语法”、“语文和写作”、“汉语史”、“古代汉语”、“《诗经》语言问题”、“《马氏文通》导读”等多门课程。

论文《〈水浒〉中的“把”字句、“将”字句和“被”字句》(《语言学论丛》第2辑,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发表。

1960年

论文《湖南双峰县方言》(《语言学论丛》第4辑,上海教育出版社)发表。

下放黄河公社劳动一年。

1965年

论文《〈古代汉语〉读后》(署名成蓉)(《中国语文》第3期)发表。论文《关于“他”的上古用法》(《中国语文》第3期)发表。论文《〈古代汉语〉(王力主编)文字上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5期)发表。

1966年

秋,至双流县参加农村“四清运动”。“”开始。

1967年

入另册,进牛棚,审查历史,批判斗争,在校内以及富顺、什邡、广元虎跳等地劳动,前后七年。

1974年

与张永言、经本植等教研室同仁共同编纂《简明古汉语字典》,1975年国务院137号文件列入国家出版规划。这是一部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学习古代汉语、阅读古籍时参考的语文工具书。其间先生撰写初稿约二分之一。

1980年

论文《〈诗经〉里的复音词》(《语言学论丛》第6辑,商务印书馆)发表。

1981年

论文《〈毛诗传〉说》(《语言学论丛》第8辑,商务印书馆)发表。

至湘潭大学中文系为研究生讲汉语史一周。

1983年

论文《〈广韵〉入声韵同非入声韵中的重出字》(《汉语论丛》,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2辑)发表。

论文《〈诗经〉里的通韵和合韵》(《古籍整理》,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7辑)发表。

应邀至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诗经》语言研究”一学期。

硕士研究生何志华、郭齐、俞理明入学。

1984年

晋升为副教授。

论文《〈诗经〉里的通假字》(《语言学论丛》第l4辑,商务印书馆)发表。

1985年

硕士研究生常强华、罗骥、贺孝武、杨琳入学。

1986年

《诗经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张永言、杜仲陵、向熹、经本植、罗宪华、严廷德合著《简明古汉语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硕士研究生何志华、郭齐、俞理明毕业。

1987年

晋升为教授。

《诗经语言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论文《段玉裁与辞书研究》(《词典研究丛刊》第8辑,四川辞书出版社)发表。

论文《〈诗经〉里的通假字》(《语言学论丛》第l4辑,商务印书馆)发表。

硕士研究生罗向荣、杨珍惠入学。

1988年

《诗经词典》获第二届王力语言学奖。

《简明古汉语字典》获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诗经〉古今音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向熹、经本植、康瑞琮、李润、何毓玲合著《古代汉语知识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论文《说“屋”》(《词典研究丛刊》第9辑)发表。

T士研究生常强华、罗骥、贺孝武、杨琳毕业。

硕士研究生孙占林、石锓、段文清入学。

1989年

以张永言、赵振铎、向熹为学术带头人的四川大学汉语史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论文《〈诗经〉异文分析》(《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知识出版社)发表。

论文《〈诗经〉里的复音词》(《词汇学论文汇编》,商务印书馆)发表。

1990年

论文《(汉语大字典〉小议》(《古汉语研究》第1期)发表。

硕士研究生罗向荣、杨珍惠毕业。

硕士研究生黄尚军、胡继明、吉仕梅、刘蓉入学。

1991年

论文《王力先生对汉语词汇研究的贡献》(《三峡学刊》第10卷第2、3期合刊)发表。

硕士研究生孙占林、石锓、段文清毕业。

1992年

撰写“毛亨(附毛苌)”“郑玄”(《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发表。

1993年

《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论文《(说文解字〉和〈诗经〉》(《嘉应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

论文《略论训诂与语法的关系》(《古汉语研究》第3期)发表。

论文《翻阅词典想到的》(《辞书研究》第1期)发表。

论文《〈诗经〉与汉语词汇[上]》(《河北师院学报》第3期)发表。

论文《〈诗经〉与汉语词汇[下]》(《河北师院学报》第4期)发表。

硕士研究生黄尚军、胡继明、吉仕梅、刘蓉毕业。

1994年

论文《〈诗经〉与汉语词汇[续]》(《河北师院学报》第1期)发表。

论文《论〈马氏文通〉的句法研究》(《三峡学刊》第10卷第2、3期合刊)发表。

1995年

《简明汉语史》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诗经译注》(许嘉璐主编《白话十三经》之一,广东、陕西、山西三省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出版。

1996年

论文《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刍议》(《中国语文》第1期)发表。

论文《〈诗经〉的歧义分析》(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河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

1997年

《诗经词典(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8年

张永言、向熹、经本植、罗宪华、严廷德合著《古汉语字典》(巴蜀书社)出版。

论文《简化汉字大有必要》(《爱国重教务实求真》,四川大学出版社)发表。

论文《阴阳五行观念和汉语词汇》(《语言学论丛》第20辑,商务印书馆)发表。

论文《论〈诗经〉语言的性质》(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1999年第2期全文收录)发表。

1999年

论文《避讳与四川地名》(《文史杂志》第2期)发表。

2000年

《忆先师王力先生》(《王力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语文出版社)发表。

论文《避讳与汉语[一]》(《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辑,巴蜀书社)发表。

论文《避讳与汉语[二]》(《汉语史研究集刊》第3辑,巴蜀书社)发表。

论文《〈诗经〉注音杂说》(《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l期;《第四届诗经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发表。

论文《宋人笔记与〈诗经〉研究》(《文化的馈赠》,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表。

2001年

论文《避讳与汉语[三]》(《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巴蜀书社)发表。

论文《嫘祖杂说(《文史杂志》第1期)发表。

论文《略谈〈春秋〉四讳》(《文史杂志》第5期)发表。

论文《做出新成果迎接新世纪》(《诗经研究丛刊》第1辑,学苑出版社)发表。

2002年

《〈诗经〉语文论集》(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论文《汉语探源》(《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发表。

2003年

论文《苏辙和他的〈诗集传〉》(《乐山师院学报》)发表。

所撰陈第《毛诗古音考》提要、孔广森《诗声类》提要、钱坫《诗音表》提要、江有诰《诗经韵读》提要、夏浴妒古音表二十二部集说》提要、李富孙《诗经异文释》提要、冯登府《三家诗异文疏证》提要、陈桥枞《诗经四家异文考》附《毛诗郑笺改字说》提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提要(均见夏传才、董治安主编《诗经要籍集成》,学苑出版社)发表。

2006年

论文《称谓词和称谓词典》(《四川大学学报》)发表。

指导新入学博士研究生唐智燕、熊辉。

2007年

《古代汉语知识辞典[修订版]》(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

论文《唐石经〈诗经〉中的文字》(《语言历史论丛》,巴蜀书社)发表。

2008年

论文《关于复辅音的思考》(《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语文出版社)发表。

论文《略谈〈周礼正义〉和汉语词汇史》(《孙诒让研究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发表。

2009年

《诗经译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论文《再谈词义引申变化》(《汉语史学报》第8辑)发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0年第2期转载。

论文《谈谈老湘语内部的分歧》(《湘语研究》)发表。

博士研究生唐智燕、熊辉毕业。

2010年

参加北京大学学术讲座。题目是:“研究汉语史的一些思考”。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简明汉语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出版。

2011年

在厦门市参加第二届两岸学术论坛。

指导新入学博士研究生孙琳。

2012年

论文《汉语复音词单音化举例》(《中国语言学》第6辑)发表。

论文《谈谈汉语避讳代称》(《文史杂志》第3、4期)发表。

2013年

《诗经译注》(商务印书馆)出版。

向熹、郭全芝合撰“经语言学”(收集在夏传才《诗经大辞典》下册内,河北教育出版社)发表。

论文《诗经语言研究古今谈》(《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6辑,巴蜀书社)发表。

论文《也谈“彼其之子”》(《诗经研究丛刊》第25辑,学苑出版社)发表。

指导新入学博士研究生左丽娟。

2014年

《诗经词典[修订本]》(第二次修订,商务印书馆)出版。

博士研究生孙琳毕业。

2016年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20世纪初以来,教育家及教育工作者对文学阅读的看法和见地存在很多纷争。正是这些纷争却促进了文学阅读低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指导文学阅读教学目标设定步入正轨。“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文学教学的促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蔡元培、梁启超、胡适等教育家积极倡导文学教育。蔡元培积极倡导美育,他曾高度评价了文学作品(戏剧)的美育作用,他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曾说“(戏剧)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冶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4]33-34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主张以政治小说启发国民。胡适先生主张学习欧洲文学,从而开辟新文学的道路。在这些人的推动下,小说、戏剧这些文学样式,终于跻身于中国文学之列,改变了诗文一统文学天下的格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语文教育的“文道之争”。建国之初,语文“文以载道”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1955年7月,《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初稿》出版,标志着中学汉语、文学分科试验的实施。文学教育受到空前的关注,语文“以道为主”思潮逐渐占了上风。1963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提出了“文道并重”的思想。“”后,语文教学“科学化”、“效率化”追求对文学阅读的影响。语文教学推行讲求实效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但是文学教育“便顺理成章地掉进经验主义、行为主义、科学主义的陷阱”[5]46。80至90年代的,语文教育科学与人文的论争。文学教育出现了“不包含文学性,相反,根本漠视它存在的意义”[6]12-13的现象。20世纪末,文学教育大讨论对文学教学影响。针对语文文学教育偏离文学性的现象,邹静之、王丽、薛毅等人对中小学语文教育进行批判,体现出对文学教育人文性的呼吁。薛毅认为“文学教育不是文学的教育,而是以文学为手段的教育”[6]12-13。文学教育回归人文性,引起广泛关注。综合考察20世纪文学教育的几次论争,我们认为文学阅读教学目标的争议从未真正停止过。其实这都反映出各个时代对文学阅读教学的不同的目标要求。

二、《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专家对文学阅读的意见

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学教育应该有其独立的目标、内容,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过程,其核心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今,我们的文学课去多半是“生理解剖”式和“信息处理”式。因而鼓励学生自己与文本进行对话,生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变得难能可贵。钱理群先生在《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中推崇学生自己阅读作品反对将他人之言当成自己的见解、主张。方智范认为鉴赏文学作品是“不能只有理性的分析而没有审美的体验”[7]9-12。当文学知识(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指向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是理性知识的运用。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知识”就与鉴赏活动无关而不言。孙绍振认为美的观念“只有超越了现实的真达到假定,才能进入想象境界,表达作家的精神世界”[8]97-103,才能得以实现。只有理清真实和假定的关系,才在读懂经典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因为文学艺术是作家对生活的浓缩体验。它既有生活基础,又有其艺术性。所以对文学作品,一定要会想象。发挥读者自己的想象,探究人类生存的社会,了解不一样的人生,让自己的思想在想象中遨游,探寻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体验从未有过的心灵悸动。这也就是文学阅读的魅力所在。

三、语文课程教学论教科书对文学阅读的表述

对比四种语文课程教学论教科书,我们发现它们对文学阅读教学的表述是各有侧重的。在倪文锦教授所编的《新编语文教学论》中,他主张要根据不同文体及不同的阅读目的来进行阅读活动,并将阅读活动根据难易划分层次。文学阅读教学也可由此划分为诸多层次,达成不一样的教学目的。根据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文体特征制定不一样的阅读层次,针对不一样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考量标准。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张阅读教学常规过程应由引导研读运用三个环节组成。强调通过阅读这一过程应当使“作品和学生的思想感情进行真正的交流”[9]39。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朱绍禹、傅永安、刘淼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提出根据文体、风格、作家、时代等不同,品味语言运用的特点。如散文应注重品味语言的精练、优美、朴实、含蓄;小说要注重品味语言的极富个性化;戏剧要注重品味语言的动作化,诗歌要注重品味语言充满想象的意向。潘新和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提出不应拘泥于教学的固有环节,而应注意感知、理解,实践环节之间的融会贯通的观点。对于文言文教学建议使用评点法,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四种教材均注重培养学生在文学阅读中的独立性、创造性。要求教师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通过不同的阅读手段达到不一样的阅读目的;针对不一样的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而这些无一不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阅读的要求相契合。本文来自于《语文学刊》杂志。语文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四、其他语文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论述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任何科研成果的获得,不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虽然受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的限制,但都离不开研究者个人的努力,它是个人心智结构的体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亦复如此。叶圣陶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修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禀赋聪慧、博闻强识的基本素质,勤奋刻苦、好学深思的良好态度,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谦逊品性,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严谨作风,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坚韧毅力,求真求新、创新自铸的创造精神。所有这些,使他特别执着于自己的实践,潜心于对实践的思考,从而作出对经验的归纳与总结。可见这些品格形成了他理论的广博特色,而理论的形成又促使他个人品格的升华,可以说他的个性既是他获得成功的条件,也是他获得成功的结果。这体现了,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着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又促进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清楚地表明在叶圣陶对语文教育客观规律的揭示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渗透着他的个性特色。

诸途贯通,是其内容方面的个性特色。叶圣陶是集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多栖式”人物,这就使他能够通过创作、教学、编辑、研究诸条途径,把语文教育贯通起来。这也就是说,他通过这四方面的具体实践,从立体的角度来整体地综合地观照语文教育:创作实践,使他备尝语言运用的种种甘苦;教学实践,使他积累了指导读写训练的诸多经验;编辑实践,使他了解教材编选的分寸得失;研究实践,使他居高临下洞察现象的表里深浅。所有这些,使他每下断语,往往见解独到、切要中肯。尽管与叶圣陶同辈的一些学者也有与叶圣陶同样的经历,但却没有他那么全面久长,那么纵横贯通。可以说,叶圣陶对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关注之深切、改革心情之急切、研究内容之详明,在中国近代语文教育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各方聚焦,是其形式方面的个性特色。一般教育研究工作者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形式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是论文或论著。而叶圣陶多才多艺,表达自己对语文教育的主张,其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他用不同的方式聚焦于语文教育思想,使之更加突出,更加鲜明;或者通过小说,运用形象的方法,对语文教育规律作出艺术概括,让读者获得感悟;或者通过诗词,运用想象手法,抒发对语文教育的感受,让读者获得感染;或者通过书简,运用叙谈的方式,对语文教育思想与方法进行点拨,让读者受到启迪;或者通过散文,运用理性与形象结合的方式,结合事例介绍语文教育原理,让读者获得感知;或者通过论著,运用逻辑论证方法,揭示语文教育的性质与规律,让读者心悦诚服。总之,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的内容,通过全方位的途径及多姿采的形式,对经验型而非实证型的理论能作出如此完整与鲜明的表述,是他人所不易企及的。

二、时代特色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说:“叶圣陶先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几个朝代,历尽人间沧桑,但他始终和人民一起站在时代的前列,同时代一起前进。”叶圣陶不断前进的政治追求,使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获得更新,从而使他所从事的“多栖”事业既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可靠的科学方法,这也就使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广泛吸收时代精华,是其内容方面的时代特色。虽然处在新旧社会、新旧教育体制与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他却始终站在新生的先进的制度与思想一边,站在时代的前列。在本世纪20年代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方面,以“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来审视传统教育,在批判中继承与发扬,同时能在国门打开以后“东渐”的西学中汲取各种教学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做到中西融汇、消化出新,给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注入了合理的科学的成分,增添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另一方面,他又从同代的教育家、文学家、美学家、思想家的研究成果中,汲取众多的营养,用当时“科学共同体”认同的内容来充实与完善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成为国内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

不断追随时代前进,完成其语文教育思想体系的建构,这是从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代特色。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随时代变迁,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从“五四”前夕到抗战前夕(1916—1937)是萌生期。“五四”运动对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冲击,以及以杜威为代表的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引进,成了处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叶圣陶决心改革教育的外部条件。此时期,包括在《新潮》杂志发表的以“改造小学教育”为内容的系列论文在内的文章约120篇,提出了他对教育的基本看法,并作了理论上的阐释。(2)从抗战开始到全国解放前夕(1937—1949)是发展期。此时期,他在四川任教中学与大学的国文及写作,后在四川教育科学馆任专门委员(即研究员),深入到四川20多个县调查研究,听课督导,获得大量正反两方面的资料,发表了《国文教学两个基本观念》《论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等文章约150篇,揭示了语文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深入探讨了语文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基本模式,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基本形成。(3)全国解放到“”前夕(1949—1965)是成熟期。此时期,他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虽不直接教学,但仍关注语文教学,亲自主持“语文教学大纲”的制订与语文教材的编写。他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学习了苏联经验,也受到老解放区一些教育家的影响,写出了《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语言和语言教育》《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二十韵》等文章(包括诗歌)120余篇,对读写教学、教材建设、教师修养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语文教育思想体系趋向成熟。(4)从结束到逝世前夕(1977—1988)是完善期。叶圣陶经过“”十年沉默、十年思考,对语文教育本质和规律认识得更为清晰、更为深刻。“”一粉碎,进入耄

耋之年的叶圣陶青春焕发,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发表了《大力研究语文,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要重视调查研究》《自力二十二韵》等诗文130余篇,对语文教育的一些重要的规律性的东西进一步突出强调,对于被“”歪曲了的东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从而使其思想阐释更精深、表述更严密、休系更完善,因而更具科学性与规范性。三、民族特色

叶圣陶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完全是自学成才。当然,并不是说他不了解西方教育;但是可以说,他更多更深地了解本民族的教育与文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他受学于清朝末年,6岁进私塾读书,读过四书五经,学过八股文,11岁考秀才未中,12岁进公立小学,13岁进公立中学,接受新式教育。他自学古籍,熟悉“十三经”。1912年起任小学教员。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对传统教育的利弊得失体察得深切详明,因而在他的教学与研究中指陈中肯、抑扬适切、弃取得当。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断承,是其思想在内容方面的民族特色。他对传统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不持虚无主义。比如,他既批判旧时学塾那种逐字逐句讲解的教学方法,却又十分强调通过反复诵读来揣摩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既反对旧式文人热衷于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滥调,清算其在现代教学中的种种表现,却又十分讲究文字的谋篇布局,要求文章写得自然、圆如、严谨、得体;既鄙弃旧式教育把语文表现力说得玄妙神秘、不可捉摸,却又十分严格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语感的训练等等。至于对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孟子等的一些有价值的教育观点,更是直接继承,并赋予新的内涵,诸如“自求得之”“启发诱导”“举一反三”“文道统一”等都被直接引用,奉为圭臬,充分体现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民族性特色。

语言文字的简净、畅明、平实、自然是其思想在表述形式上的民族特色。综观叶圣陶的全部论著,其语言清新自然,绝无生搬硬套、故弄玄虚的痕迹,没有生吞活剥、食而不化的引用,没有陈陈相因的文字,为人生疏的术语也极少运用。他总是读人家的书,动自己的脑,说自己的话,学习人家的观点,也总是将其深入消化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特别是引进西方的先进教育思想,也不照搬西化的语式、冗长的句子,总是将其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用今话述古论、用汉话讲西学,完全是用民族的形式,平易近人,如说家常,没有学究味与书卷气。

思辩说理,言简意赅,力避繁琐,是其思想在思维形式方面的民族特色。他的作品表现出典型的东方思维,没有连篇累牍的叙述,没有细密繁琐的论证,较多的是单篇短什,甚至不少篇章三言两语、点到为止,但深刻精警、意味深长,充分显示其思维形式的民族化。当然,作为科研论文,这也不是唯一的形式,更不是最佳形式,叶圣陶也写了不少很有份量的长篇论文,不乏具体的阐述,不乏层层深入的逻辑论证,富有说服力与推论性。

四、科学特色

作为一门科学,一种思想,它是系统化了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虽然散见于他各种体式的文章之中,但综合起来却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的科学性是十分明显的。

全面系统性。这是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必备特色。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包括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历史到现状,从理论到实践,从原则到方法,从教学到教材,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无不涉及。从教学来说,涉及到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说教学、书法教学。可以说涉及到语文教学外部与内部关系的诸多方面,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其中各要素及各子系统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铸创新性。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当然不是凭空杜撰的,既有其深切的实践依据,又有其广泛的社会基础;既吸收传统的积极因素,又消化了西方的先进成分;他把实践的悟性,经验的结晶以及中外优秀的理论精华融而为一,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独到的。他曾反复要求自己与告诫别人:“不论质料,不论方式,总须是我们自己的。”没有新意,没有一点儿自己的东西,宁可不说、不写。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态度,也正因为这样,叶圣陶有关语文教育的论述都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正确地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历久而弥新,为人所叹服。

实践有效性。如果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于1980年的出版,作为新时期学习叶圣陶的开始,那么至今近20年。期间开了多次研讨会,交流了众多的学习研究成果。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工具说”“例子说”“习惯说”“相机诱导说”“教期于无教说”等,都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教学改革实践的指导性原则,成为克服弊端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武器,受到普遍的赞誉。究其原因,确是吕叔湘先生所说:“叶圣陶的大部分文章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事实上,当今一些取得进展的语文改革实验,众多的获得教学成功的语文教师,都确实是受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影响的结果。

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20世纪初以来,教育家及教育工作者对文学阅读的看法和见地存在很多纷争。正是这些纷争却促进了文学阅读低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指导文学阅读教学目标设定步入正轨。“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文学教学的促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蔡元培、梁启超、胡适等教育家积极倡导文学教育。蔡元培积极倡导美育,他曾高度评价了文学作品(戏剧)的美育作用,他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曾说“(戏剧)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冶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4]33-34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主张以政治小说启发国民。胡适先生主张学习欧洲文学,从而开辟新文学的道路。在这些人的推动下,小说、戏剧这些文学样式,终于跻身于中国文学之列,改变了诗文一统文学天下的格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语文教育的“文道之争”。建国之初,语文“文以载道”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1955年7月,《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初稿》出版,标志着中学汉语、文学分科试验的实施。文学教育受到空前的关注,语文“以道为主”思潮逐渐占了上风。1963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提出了“文道并重”的思想。“”后,语文教学“科学化”、“效率化”追求对文学阅读的影响。语文教学推行讲求实效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但是文学教育“便顺理成章地掉进经验主义、行为主义、科学主义的陷阱”[5]46。80至90年代的,语文教育科学与人文的论争。文学教育出现了“不包含文学性,相反,根本漠视它存在的意义”[6]12-13的现象。20世纪末,文学教育大讨论对文学教学影响。针对语文文学教育偏离文学性的现象,邹静之、王丽、薛毅等人对中小学语文教育进行批判,体现出对文学教育人文性的呼吁。薛毅认为“文学教育不是文学的教育,而是以文学为手段的教育”[6]12-13。文学教育回归人文性,引起广泛关注。综合考察20世纪文学教育的几次论争,我们认为文学阅读教学目标的争议从未真正停止过。其实这都反映出各个时代对文学阅读教学的不同的目标要求。

二、《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专家对文学阅读的意见

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学教育应该有其独立的目标、内容,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过程,其核心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今,我们的文学课去多半是“生理解剖”式和“信息处理”式。因而鼓励学生自己与文本进行对话,生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变得难能可贵。钱理群先生在《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中推崇学生自己阅读作品反对将他人之言当成自己的见解、主张。方智范认为鉴赏文学作品是“不能只有理性的分析而没有审美的体验”[7]9-12。当文学知识(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指向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是理性知识的运用。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知识”就与鉴赏活动无关而不言。孙绍振认为美的观念“只有超越了现实的真达到假定,才能进入想象境界,表达作家的精神世界”[8]97-103,才能得以实现。只有理清真实和假定的关系,才在读懂经典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因为文学艺术是作家对生活的浓缩体验。它既有生活基础,又有其艺术性。所以对文学作品,一定要会想象。发挥读者自己的想象,探究人类生存的社会,了解不一样的人生,让自己的思想在想象中遨游,探寻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体验从未有过的心灵悸动。这也就是文学阅读的魅力所在。

三、语文课程教学论教科书对文学阅读的表述

对比四种语文课程教学论教科书,我们发现它们对文学阅读教学的表述是各有侧重的。在倪文锦教授所编的《新编语文教学论》中,他主张要根据不同文体及不同的阅读目的来进行阅读活动,并将阅读活动根据难易划分层次。文学阅读教学也可由此划分为诸多层次,达成不一样的教学目的。根据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文体特征制定不一样的阅读层次,针对不一样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考量标准。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张阅读教学常规过程应由引导研读运用三个环节组成。强调通过阅读这一过程应当使“作品和学生的思想感情进行真正的交流”[9]39。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朱绍禹、傅永安、刘淼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提出根据文体、风格、作家、时代等不同,品味语言运用的特点。如散文应注重品味语言的精练、优美、朴实、含蓄;小说要注重品味语言的极富个性化;戏剧要注重品味语言的动作化,诗歌要注重品味语言充满想象的意向。潘新和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提出不应拘泥于教学的固有环节,而应注意感知、理解,实践环节之间的融会贯通的观点。对于文言文教学建议使用评点法,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四种教材均注重培养学生在文学阅读中的独立性、创造性。要求教师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通过不同的阅读手段达到不一样的阅读目的;针对不一样的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而这些无一不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阅读的要求相契合。本文来自于《语文学刊》杂志。语文学刊杂志简介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