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

封面设计论文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文字是封面设计中传达信息的重要内容,也是准确传达书籍意境和格调的元素。封面设计中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这些文字不能随意设置、摆放,而是需要设计者运筹帷幄,将所有文字的字形、字号、字距、排列方向、组合方式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设计者要通过阅读、了解书籍的整体内容,并通过对书籍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对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形象的设计。例如,书名的设计并非只能运用某一种字体、色彩或字号来表现,如果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字体、色彩、字号加以组合会让人耳目一新。在封面有限的展示空间里,书名文字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无论采用何种设计手法和组合方式,都应该突出书名的主体地位,在这里主要从字体的选择方面对书名所用文字的设计作详细的介绍,一般用于书名的字体包括书法体、美术体和印刷体三大类。其中,书法体一笔一画间显示出无穷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此外,书法体字迹很多都出自社会名流之手,因而赋予其名人效应,深得读者的喜爱。美术体可分为两种: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美术体。规则美术体作为美术体的主流,强调点变化统一,且外形要求规整,具有易于阅读、设计起来比较简单的特点,但其形式缺乏变化,比较呆板。不规则美术体则与之有所区别。它强调变形自由、随意,不管是从点划的处理或是字体的外形方面都要求体现出不规则的变化,具有形式丰富、个性明显、设计感强、装饰性突出等特点。不规则美术体较之规则美术体和书法体而言,具有更鲜明的个性,且更具有适应性,所以被许多书刊优先选用。印刷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早期的印刷体与规则美术体有些类似,比较呆板、僵硬,现在的印刷体则有所改进,融合了不规则美术体的变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印刷体的表现形式,弥补了其形式感上的不足。不同种类的书籍对文字设计也有不同的要求,少儿读物类书籍使用的文字要求生动活泼,具有稚拙感和趣味性;工具类书籍使用的文字要求工整、严谨,具有较强的秩序感,等等。在书籍设计中,将文字进行变形和组合设计,可以形象地传达书籍的内容信息,并让读者体会到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

2封面的图形设计

图形具有丰富的内在含义,在书籍封面设计中是强化主题的重要元素,也是封面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画面中往往占有很大的面积,成为视觉中心,所以图形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书籍出版的整体效果。优秀的封面图形设计应该是在具有美感的同时让读者过目不忘、为之震撼。如果想让封面图形设计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就必须使设计出的图形与书籍内容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一般的休闲类书刊。例如,时尚杂志、女性杂志,其标准是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要求与时尚接轨,所以会选用当红影星、歌星等的图片做封面;科普读物选择封面图片的标准是具有科技性、知识性。因此,通常选用与先进科技成果相关的各种图片;新闻杂志常选择有影响力的新闻人物作为杂志封面,其标准不是时尚,也不是饱含科技性,而是具有新闻价值;美术、摄影类刊物通常选用有代表性的、优秀的艺术和摄影作品作为封面,其标准是具有艺术价值;而体育杂志则会选用体坛风云人物的图片作为封面。优秀的封面图形设计不仅仅是图案元素的华丽拼接,而是书籍内容形象化地再现,可以提高书籍的整体格调。

3封面的色彩设计

封面的色彩设计是封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拿捏有度的色彩表现和艺术处理,能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的目光。色彩的运用要做到与内容相适应,要善于通过不同的色彩对比效果来表达出内容和思想的不同。同时也应注重在对比中求协调、统一,这就需要用间色互相配置,使对比色统一于和谐的整体之中。书名色彩的运用在封面上应略微突出,必须具有一定的纯度,这样才能显著夺目,让读者一目了然。此外,在封面设计中既可以运用绘画色彩,也可以运用装饰性的色彩来表现。在封面色彩设计中还需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书籍,其色彩的运用应有所差别。例如,儿童读物的封面色彩就不适合用于教科书。色彩,不需要明确的轮廓勾画,却极富情感表现力。色彩元素地融入,可以引导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书籍之美,但只有与书籍主题内容相协调的色彩设计,才能获得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认可并接受。

4小结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1.1立意明确

学术期刊封面的设计应该立意明确,要本着与期刊内容、性质相吻合的原则,以吸引读者长期阅读为目的,符合期刊设计的整体性、艺术性、实用性、经济性的要求,并将美学理念适当地融入到设计中来,最终推动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学术期刊不同于文艺类、娱乐类的期刊,它是集知识性、理论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因此要保持简洁、严肃、理性的设计理念,侧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体现内文的专业权威性,能够反映出深层次的知识内涵。

1.2风格统一

学术期刊是连续出版物,按照一定的周期,依据卷、期等进行排序,其封面设计需要有相对的阶段稳定性,总体风格应该基本定型,与出刊宗旨保持一致,不作变化,但可以不断地加以强化。这样有助于期刊在读者群中树立品牌形象,不仅能够在形式上吸引并打动读者,又能够在内涵上经得起推敲。当然,封面设计风格的相对稳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立意明确的前提下,可根据刊物发展的个性需要,在不影响主题的情况下也可以作相应的调整。而调整的周期至少为一年,也就是说在同一卷的期刊中封面设计的版式是没有大的变化的,或只作少量的如期刊封面底案颜色、固定位置的图形与文字的变化等。在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或刊物定位没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改变封面的设计风格,若刊物以完全陌生的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刊物的发行。而在更名或改版时,可在保持学术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对封面设计作相应调整。纵观某一期刊自办刊起的每期封面,都应在统一中求创新,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1.3色彩运用得当

色彩是期刊封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封面映入人眼帘的第一观感。对于色彩的设计应能够体现出学术期刊内容的性质与特点,这样有利于加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首先,要定下整个封面的主色调,学术期刊承载的内容多为科学严谨的专业文章,因此其封面色彩的运用不易过于花俏,具体设计可按照期刊的类型特性来选择色彩,为封面定下主要的颜色基调,如医学、法律、哲学等类型的学术期刊,可以选择白色、灰色等作为主色调;航天航空、海洋、水利等类型的学术期刊,可以选择蓝色作为主色调;农林业、环境科学等类型的学术期刊,可以选择绿色作为主色调;电子通讯、工程、化工等类型的学术期刊,可以考虑色彩较鲜明的暖色系作为主色调。另外,主色调的选取也可由编辑主创人员在美学理念的指导下来进行设定,将设计者的主观意愿和创作情感融入到设计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其次,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因为题材所限,封面设计的发挥空间不大,如果只有单色调的底案,而无其他色彩或创意图形相辅,则会显得沉闷、单调。因此,利用对不同色彩的规划,可以使画面的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如采用对比色搭配法、同色系搭配法、渐变排列法、间隔排列法等,都能够取得好的设计效果。

1.4布局合理

学术期刊封面上的文字与图案的设计要与底案的主色调相协调。而且,无论是采用写实或写意的表现手法,还是运用具体或抽象的艺术手段,其目的都应是在视觉艺术效果中表现期刊的性质和主题内涵。因此,从整体布局到细节设置都应做到合理,即能够达到学术期刊出刊的标准,又能够彰显封面的艺术感染力。采用对称、均衡、黄金分割、等分等构图法,将图案和文字安排在合理的位置。封面图案主要为封面配图和徽标等,具体的封面配图又可分为实景物图和抽象图等,徽标主要包括刊标或主办单位的校徽等。封面文字包括刊名、期刊信息、年份、卷期号、刊号、条形码、目次、特色栏目等。刊名样式的设计应当醒目、大方、得体并富有个性,一般有手绘体(书法体、美工体)和植字体(计算机字库)两种选择,刊名字体一旦定下来,便不易再更改。在设计中突出刊名,便于读者识别,强化读者对本刊特有艺术因素的记忆,能够为期刊的特色品牌建设打下基础。学术期刊信息多置于封底,主要记录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印刷单位、发行单位、联系方式以及声明等内容。年份、卷期号、刊号、条形码是需要定位设置的,多放于封面左下或右下位置,其中年份、卷期号须放在较突出的位置。有时为了方便读者的查找与阅读,可将主要目次及特色栏目简要地在封面上注明,起到导读作用,其字体的选择、字号的大小、位置的选取、色彩的运用,都要与本期内容相协调。封面设计要做到整体协调一致、统一和谐,各部分元素应与主图片构成完美的画面,有清晰的视觉重点,层次感强,力求简洁,不宜太繁杂。

1.5节约成本,以经济实用为主

实用、美观、经济的期刊封面设计原则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集中体现。期刊是连续出版物,学术期刊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文承载的文章,封面的作用是将其内涵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在纸张材料的选用上,应以结实、轻便、防尘、符合环保为标准,节约成本,可不必选择复杂的装帧工艺,以经济实用为主,将精力多用于提升期刊的质量品位上,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学术期刊封面设计可遵循的依据

封面设计是由美术编辑和文字编辑共同完成的,封面上文字、图案及色彩的设计,都应在艺术效果中凸现期刊的性质和主题内容,并能够体现出独特的风格。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可依据其办刊方向及承载内容、主办单位地域特色、专业研究特点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2.1可根据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向及其承载的文章类型来进行封面设计。

学术期刊的类别比较多,如哲学、教育、经济学、医学、化学、美术、音乐、军事等,具体的类别可在期刊的国内统一刊号CN中有所体现。在设计中对应具体专业来选择封面的图片,让读者首先感受到从封面反映出的正文内容的讯息。如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的《交响》,其封面设计就很有特色,2010年刊的封面以清雅的两色为底案色调,不同期数分别用小提琴、钢琴、圆号、竖琴的简笔抽象画为主案图形,该设计从整体上看,简洁大方,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2013年和2014年,《交响》又以我国出土的青铜乐器为封面的主案图片,为期刊增添了浓重的音乐文化氛围。

2.2可根据学术期刊主办单位的地域特色进行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1.1第一个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各大出版社相继成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文化建设的高潮,《红楼梦》的封面设计也迎来了第二个高潮。创建于1951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建社之初就着手于中国古籍的整理工作。1953年该社以“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标点整理的《红楼梦》[2]。遗憾的是,此版书由于时间紧迫,出版仓促,因此在封面设计上较为中正平和,以素色纸加红色书名的形式出现,因此看上去略显粗糙。但是,该版《红楼梦》却确立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沿用的书籍封面设计元素——书法字体,题字之人为书法家沈尹默先生。1957年该社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第2版《红楼梦》校点、注释本(见图3)。该版的封面设计在保留沈尹默的书法题名之外,又添加了清人改琦的《红楼梦图咏》作为底图。整体封面看上去则较前一版典雅许多。1957年以后的《红楼梦》的封面设计中出现不少采用装饰纹样的手法进行设计的作品,这些版次的书籍将书中代表性图案进行高度概括,提炼成为基本元素,排列成为几何暗纹衬于书名之下,使得整个封面疏朗飘逸、端庄大气。这里仍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为例,该社这一时期的《红楼梦》封面最具装饰纹样特色的是1959年版本(见图4)。该版封面简洁朴素、层次分明,到了1964年,人民文学社出版新一版整《红楼梦》时,依然采用了这一封面。只是在插图上将1959版的白描插图改为程十发先生的彩色插图,之后的1974年等版本的封面,也都采用了类似的装饰方法。第二个高潮整体保持着低调典雅的调性,封面设计基本简单分为书名和底图两个层次,而在底图上,大多为线性的装饰纹样或装饰图画。这些版次的封面低调淡雅,但单一的色彩和线性的表达手法却不可避免的减弱了视觉冲击力。

1.2第二个高潮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中国迎来了经济、政治、文化深刻变革的三十年。红楼梦封面设计的第三个高潮就此开始。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以及印刷技艺的进步,这一时期《红楼梦》的设计呈现蒸蒸日上的景象。如图5为1988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戴敦邦先生作封面画:双玉读书。笔墨抒情,色调淡雅。受益于印刷工艺的进步,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大批量的《红楼梦》精装本。如图6所示,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的《红楼梦》。此版封面是画家刘旦宅先生的国画作品《黛玉葬花》。画面中的林黛玉居于黄金分割点,人物线条流畅灵动,与背景中树木粗犷的线条形成鲜明对比,情景交融,令人动容。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三个高潮的最大特点,就是插画艺术的运用。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都以“黛玉葬花”的插图作为封面。“文学叙述故事,有开始,有发展,有结局”,而“艺术家表现的是故事的一部分”[3]。《红楼梦》文本内容的起承转合是其封面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封面应该典型地概括书的本质内容,而黛玉葬花是诸艳入住大观园后的第一个重要情节,“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4]人即花,花即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黛玉葬花”就是微缩版之《红楼梦》,以其作封面画,可以充分体现文本的核心思想。建国以来的设计大家们有意识地从《红楼梦》的文本中发现核心内容和美学要素,提炼出美学符号,然后通过插画的手法做出不同的封面设计作品,可谓是《红楼梦》封面设计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1.3第三个高潮进入21世纪,随着国外新潮的书籍装帧设计思想的影响,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随着设计师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红楼梦》封面设计翻开了新的篇章。图7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的插图本《红楼梦》,封面也是黛玉葬花。该书一函十册,函套采用了扬州漆器工艺,吝用色彩、笔墨单纯,从颜色到材料再到工艺,都较为考究。图8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红楼梦》。该版《红楼梦》用由我国书籍装帧设计师速泰熙先生设计。封面上创造性地采用了纯文字设计的手法,烫金书名上下分别是“好了歌”和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释诗歌,概括了红楼梦全书从“好”到“了”的故事情节。腰封在封面和封底的垂直对应位置分别画了一块玉和一块石,很好地解释了补天石变贾宝玉的故事,同时也暗喻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21世纪以来制书材料和工艺的发展,为《红楼梦》封面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红楼梦》封面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新材料新工艺。同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红楼梦》文本主旨的提炼,力求让文本与封面更完美的呼应。然而先进的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丰富了设计的工艺和形式却也衍生出了一批印着大字、装饰的花花绿绿的《红楼梦》。这些书虽然起到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是却没有体现人文气质和文化内涵,反而使读者产生了视觉疲劳和烦躁感。近年来的《红楼梦》封面设计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为了适应“眼球经济”,一些封面过分强调视觉冲击力,导致封面十分艳俗;又如一些封面插图的选取不具有代表性甚至与文本内容、作者立意脱节;再比如一些设计师过分依赖于软件,使得封面看上去缺少书卷气缺少民族性。

2《红楼梦》封面设计变迁的启示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1设计要求

一本书的整体设计包括封面、书脊、封底、勒口、环衬、扉页、护封、开本、插图等,而一本书最为主要的设计点就是书籍的封面设计,一本书的销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封面的影响。首先,我们要注意书籍封面设计的科学性,必须要顺应时展的步伐。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学习汲取新的设计技术与理念,提高自己的设计审美观点,充分利用先进的设计工具和最新的设计手段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封面包装,另一方面也要有科学的构思,要充分理解这本书的内容、体裁、风格与所倾向的读者年龄阶段等,使所设计的封面能够切题、有感染力。其次,书籍的封面设计要有审美性。在所有的图像表达中,具象的图像能够表意明确,突出特征,准确表达书籍内涵,却缺乏感性与设计的元素,使画面枯燥无味。而与之相应的抽象设计却可以开阔读者的思维空间,增添美感。因此应当综合具象与抽象这两种设计理念,把具象简化至抽象的概念之中,用具象表达书籍的内涵,再用抽象引发读者的想象空间。最后,我们要考虑书籍的适应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承,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及时转换思维,与时俱进,考虑国外读者的欣赏习惯。

1.2设计要素

书籍封面上的文字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书名是封面主要的设计点之一,根据书籍里的内容不同,作者可以改变字体的大小、空间、颜色或者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字体。对于说明性的文字(书号定价、责任编辑等)我们可以有机的把它们融入点线面的设计里面,使之更为出色。书籍封面的图像在封面设计里尤为重要,它在封面的比例中占有很大的面积,是封面设计的重要环节。图像设计的好,可以达到与读者共鸣的特点。就像摄影书籍封面会选择有艺术价值的摄影作品一样,科普类书籍会更贴近自然与科技,新闻类杂志封面会选择有关人物和场面,图像的选择也要和书籍的内容相呼应才行。书籍封面的色彩设计必须和书籍内容与读者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相协调。要体现书籍不同的内容和思想的颜色对比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儿童的书籍封面一般色彩艳丽醒目,色调高,符合儿童单纯、天真、可爱的特点;中老年人的读物封面颜色一般沉着、和谐、大方;专业学术杂志色彩端庄、权威;时装杂志色彩个性等。除了色彩的协调,作者还要注意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对比,来提高封面的质量。

2符号学的产生与发展

从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开始,符号就产生于人们的生活之中,通过人们自觉或者无意识的肢体语言与话语来产生符号丰富促进人们的生活与发展。从甲骨文等的记载都能体现出符号对远古社会的秩序有着深刻的影响。“符号”这个词最早先出现于古希腊,而现代符号学的研究萌生在20世纪初,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符号学”最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来的,他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斯是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奠基人。索绪尔对符号的定义为“一种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理论的学科,现如今,它的研究已经穿插和交融于很多学科里面,如语言学、哲学、逻辑学、文学、艺术、宗教学、认识论和翻译理论等。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可认知性、继承性、可创造性”的特点。在书籍封面里的书名、标志、图案等都可以看做是有指示作用的图形符号,而这些图形符号通过人们的视觉感知传达书籍内容上的实质,从普遍的研究领域将它分成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种不同的类型。张锦华等于90年代翻译过“要研究是什么使得文字、图像或声音能变成讯息,就必须研究符号学,而研究符号和符号的运作的学问就是符号学”,符号学是让人类了解宇宙与自然世界和人类本身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也将会更广泛地运用于各个学科里面。符号学对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巨大,为人们提供了对各种研究的多方面视角。

3书籍封面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

3.1书籍封面设计是将设计符号化的过程

书籍的封面设计是将符号视觉化、设计符号化的过程。符号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在书籍封面的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字体设计、图像设计还是色彩的设计都可以说是一种符号的传递,每位设计者所设计出来的封面所包含的特色的符号,也都会以符号的形式传达到读者的脑海里。从另一方面来看,读者也是通过这些设计者所表达的符号来获知书籍的内容。比如一本书的书名字体设计是以水墨笔画来设计的,那么,对于这个图像就会以符号信息的方式传达到读者的脑海里,读者就会立刻联想到这本书的内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的;而一本书的封面图像若是以可爱的卡通形象为主的,那么这个图像符号的传达也会使读者联想到这是属于儿童阅读类的书籍。符号可以说是承载与传递信息的中介,是简化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书籍的封面设计就是这样的设计语言,设计者通过对书籍内涵的理解使用非语言的符号,让读者理解到书籍封面里所表达的符号语言。

3.2书籍封面设计可以说就是符号

书籍封面的展现给人们视觉感受的整体效果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图形符号,封面的图形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综合效果,而意指是两者结合的行为。书籍封面的图形符号可分为直接意指和蕴藉意指两个层面,所有的书籍所表现出来的意指系统都包含了一个直接表达平面和一个间接内容平面,意指的存在就相当于两个平面的相互关系。书籍封面的设计是以平面媒体传达信息为主要途径的,这也说明了它肯定是广义语言的一部分,因此书籍封面设计的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它也是用符号的方式与原理为根本依据的。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对于符号的如何运用,是否正确合理,对信息的传达最终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若设计者在运用图形符号的同时可以用一个符号A来正确地传达出符号B的信息,那么其准确程度决定了这个封面的成功与否。

4符号学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里面是一种被运用的过程,能否合理准确地运用符号来转达信息,是一个设计者的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书籍封面设计包涵在符号这个大体系之中,对于符号的直接或者间接运用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4.1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图像符号

图像符号是很具有形象性的,每本书籍的封面设计都会选择用具体清晰的图形符号来展现主题的内容,封面的图形设计包括封面整体图形、标志、字体等因素。图像符号的使用就是将图形视觉化和符号化的过程,我们对于图像具有很直接的感知能力,图像符号也是专递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能够使读者更准确快速地了解书籍所表达的信息。回顾人类历史,最初的原始人类所创造的结绳记事和后来的图腾崇拜,都是图形符号的发展历史。在现在的很多杂志等读物里,标志设计在封面设计里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成为现代封面设计里的新亮点。标志的设计图形是基础,达意为生命,注重小而精致,能够包含所有被浓缩的语言符号,具有很强的认知性。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就很有标志性的特色意味,从古至今,铜钱这一形象一直以来都象征着财富,中国银行的设计融合了中国的特色元素古钱的外形与“中”字的结构基本形,从而形成一个简洁、稳重、寓意深刻、很富有中国风格的标志设计。

4.2书籍封面设计的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具有传达、命令指示性的作用,“所指对象与符号之间有时空上的关联,人们通过指示符号辨识符号的指示,它简略的图式具有直观的特性”。符号具有一定的指代功能,而读者可以根据指示符号了解符号所表达的内容。在图像里面符号与对象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两者具有高度的共性,能指是指读者可以从书籍的封面设计里面了解到书籍的内容,而所指则体现了书籍的指向性。指示符号不仅只是个符号,它所显示出来的内容是可以被大众一致所承认的、有意义的,能达到认知的目的,赋予书籍更多的含义。就像门的指示是建筑物的出口;商品标志图案指示商品;蓝色指示海洋和天空;剪纸指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春节一样,是从能指引出所指的过程。

4.3书籍封面设计的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是一门有规律可寻的学科,它与指示符号不同,它与所指的符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群体思维通化的结果,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形成很多人的联想感受集合而成的,简称社会习俗。比如在书籍封面设计元素的色彩里面,红色会让人联想到吉祥、春节或者革命;金色会让人联想到财富、皇权。象征符号往往是长时间的感受积累,读者见到一本书的封面,根据它的排版、形象处理、色彩的运用、纸张、开本,便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对书籍的属性进行大致的分类。这种归类大都是凭借读者长时间的个人阅读经验积累的,如精装代表高贵;封面风格活泼,颜色鲜亮的大多是儿童读物等。“符号的三种类型相互独立并存而不可取代,但是它们之间却又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从图像符号到象征符号,符号功能的表现逐步深化,整体信息传达的含量不断扩展,文化立场和行为态度持续得以延续。”图形符号、标志符号与象征符号这三者之间也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它们在符号这个大系统里面都有特定的功能,当所有功能相交一致时,才能发挥出来最强的符号效果。比如一种拉面的标志,从招牌看来它是一个商品标志图形,用来招揽顾客,也是一个商标,它又可以被看成一种象征性符号,象征拉面这一饮食名牌的传统符号。

5符号在封面设计中的发展

5.1挖掘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里的能动性

符号负载着书籍封面设计的内涵,是封面设计的灵魂,符号的能动性取决于人所具有的能动性。一方面我们要提升符号在设计里面的指代作用,使符号的传达思想更加丰富完善,如果设计里面需要和平的意念,就可以运用人们对鸽子的感受来用鸽子的形象或者代表鸽子的符号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在封面设计里面运用符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群的划分,每个人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年龄层次、历史传统都是不同的,如何在众多不同的划分里面求同存异达到最好的符号表达效果最为重要。就像代表公共厕所的符号,无论何种人群都能够轻易识别。

5.2使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对象社会化

正确理解符号与封面设计之间的联系,是使符号合理运用于封面设计的关键所在。时代瞬息万变,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越发丰富,书籍封面的设计更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忘推陈出新,与世界同步。符号在封面设计中离不开人的能动性。探索符号的能动性,使符号在封面设计中的对象社会化。

6结语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封面设计 文字 形式美 创新思维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设计是书籍的脸面及外衣,大多时候可以说是封面把书籍卖给了读者,因为好的封面就像招贴画一样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21世纪的书籍已经是一种文化商品,这就要求书籍设计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进行创新。一本书有再好的内容,但如果没有好的面貌──一个能使读者一见倾心的封面,也会被埋没在书架中,因此,书籍与读者见面首先就依赖于封面。读者对封面第一眼的感觉非常重要,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有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封面这块有限的空间里,通过文字、图形、色彩以及材质把书籍内容的信息传达给读者,而文字要素是封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封面设计中的文字既有语言意义,同时又是抽象的图形符号,它具备了最基本的形态要素的点、线、面,以此进行组合构成,作用于封面设计。因此,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以文字为主以图形为辅,特别是书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封面上可以没有图形,但绝不可以没有文字,文字在封面设计中应占有显著的位置。下文就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的构成展开论述。

一、封面设计中文字的构图形式

设计封面文字内容要根据书籍内容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考虑。封面设计中以书名为主体,作者名称、出版社名称等文字为辅的构图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垂直构图书名文字垂直排列,常见垂直构图有居中垂直、上居中、下居中、居左、居右,或较长的书名以垂直错位的方式出现。垂直构图具有严肃、庄重、高尚、刚直的风格。

水平构图这是一种常用方法,一般有水平居中、水平居上、水平居左、水平居右。书名在中间让人感觉沉稳、古典、规矩,在书的上部令人感觉轻松、飘逸,居左靠近书口的一边有动感,有向外的张力,在下部让人感觉压抑、沉闷。水平构图给人以平静、安定、稳重的感觉。

倾斜构图人们常用倾斜方式表现动感,打破过于死板的画面,以静求动。书名文字的倾斜排列令画面活跃有生气,运用合理有助于强化书籍主题。

聚集构图书名文字聚集排列,能呈现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并能增强视觉冲击力。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紧张密集的感觉,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封面设计中字体设计

封面设计中的字号选择因大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书名一般选用较大的字号做到主题突出,而作者名和出版社的名称可以作为线的概念用较小字号。封面中所运用的字体除了选择恰当的字体外,笔划也要清晰醒目,容易识别,具有可读性,不要选择不容易读懂的字体。随着时代潮流不断演变,字体也随之变迁,像大篆、小篆、钟鼎文现在只成为书法家的专用,广大读者对其认识很少;草书、行书、繁体字对现代大多数人来说,识别率也很低。对现代创意的字体,在运用时也要注意其识别性,不要只注意形式美感,而忽略了传递信息的功能性,否则会影响书籍与读者的交流及书籍在市场上的流通。封面设计中文字可选用多种形式的字体设计,如书法体、美术体、印刷体等。利用书法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美术体则又可分为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美术体两种,前者作为美术体的主流强调外形的规整,点画变化统一,后者具有变化丰富、个性突出、适应性强、富有装饰的特点。印刷体则利用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丰富了表现力,弥补了个性不足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之,无论运用何种字体,都要与书籍内容和表现风格做到统一,字体首先作为造型元素而出现,不同字体造型具有不同的独立品格,给予人的视觉感受和视觉诉求力也会不尽相同。

三、封面设计中文字的形式美

书籍封面的字体既具有可阅读性功能,又具有装饰性功能。既然有装饰性功能,就具有它的形式美感。首先是每一个字的形式美感,除了选择或创造每一个字体外,还有对笔划点、横、竖、撇、捺局部地进行创意和设计,使文字图形化,从而使封面设计形成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增加读者对文字的记忆。其次,文字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感还体现在文字的排版、大小的对比、笔画粗细对比、疏密关系以及文字在空间上的运用。封面设计中的文字要注意把握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读者在视觉感受中体验到美感。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决定文字排列的形式,调节节奏的强与弱,调节字体形式的点、线、面抽象形式的律动,使视觉不断有新的感受,并体现出书籍的总体风貌与特色。如果书籍封面有图形和文字配合,字体的处理就应考虑和图形的呼应关系,根据图形的大小,复杂与简单的程序处理字体的视觉强弱效果。文字设计与图形设计要有主有次,有强有弱,要做到层次分明,合理地运用封面有限的空间。

四、封面文字设计与设计师的创新思维

设计师的设计构思与灵感是设计水平的一种体现,也是评价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已呈现图文互动的趋势,先进的印刷技术提供了版面文字设计的可能性,文字设计也呈现出多元化、艺术化的趋势,同时对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立足书籍内容、品质定位、满足读者的视觉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师要打破传统思维设计模式,通过文字图形化或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表达对文字的多种感受,在不断创新中寻找多种可能性,找到书籍内容与封面文字所要表现的切入点,进而不断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拓展思路,开辟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的新领域。

总之,随着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书籍装帧设计的应用形式、传播媒介、使用价值、服务对象、创作方法等有了更多层次的拓展,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也将呈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 :封面设计 文字 形式美 创新思维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设计是书籍的脸面及外衣,大多时候可以说是封面把书籍卖给了读者,因为好的封面就像招贴画一样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21世纪的书籍已经是一种文化商品,这就要求书籍设计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进行创新。一本书有再好的内容,但如果没有好的面貌──一个能使读者一见倾心的封面,也会被埋没在书架中,因此,书籍与读者见面首先就依赖于封面。读者对封面第一眼的感觉非常重要,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有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封面这块有限的空间里,通过文字、图形、色彩以及材质把书籍内容的信息传达给读者,而文字要素是封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封面设计中的文字既有语言意义,同时又是抽象的图形符号,它具备了最基本的形态要素的点、线、面,以此进行组合构成,作用于封面设计。因此,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以文字为主以图形为辅,特别是书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封面上可以没有图形,但绝不可以没有文字,文字在封面设计中应占有显著的位置。下文就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的构成展开论述。

一、封面设计中文字的构图形式

设计封面文字内容要根据书籍内容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考虑。封面设计中以书名为主体,作者名称、出版社名称等文字为辅的构图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垂直构图书名文字垂直排列,常见垂直构图有居中垂直、上居中、下居中、居左、居右,或较长的书名以垂直错位的方式出现。wwW.133229.COm垂直构图具有严肃、庄重、高尚、刚直的风格。

水平构图这是一种常用方法,一般有水平居中、水平居上、水平居左、水平居右。书名在中间让人感觉沉稳、古典、规矩,在书的上部令人感觉轻松、飘逸,居左靠近书口的一边有动感,有向外的张力,在下部让人感觉压抑、沉闷。水平构图给人以平静、安定、稳重的感觉。

倾斜构图人们常用倾斜方式表现动感,打破过于死板的画面,以静求动。书名文字的倾斜排列令画面活跃有生气,运用合理有助于强化书籍主题。

聚集构图书名文字聚集排列,能呈现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并能增强视觉冲击力。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紧张密集的感觉,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封面设计中字体设计

封面设计中的字号选择因大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书名一般选用较大的字号做到主题突出,而作者名和出版社的名称可以作为线的概念用较小字号。封面中所运用的字体除了选择恰当的字体外,笔划也要清晰醒目,容易识别,具有可读性,不要选择不容易读懂的字体。随着时代潮流不断演变,字体也随之变迁,像大篆、小篆、钟鼎文现在只成为书法家的专用,广大读者对其认识很少;草书、行书、繁体字对现代大多数人来说,识别率也很低。对现代创意的字体,在运用时也要注意其识别性,不要只注意形式美感,而忽略了传递信息的功能性,否则会影响书籍与读者的交流及书籍在市场上的流通。封面设计中文字可选用多种形式的字体设计,如书法体、美术体、印刷体等。利用书法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美术体则又可分为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美术体两种,前者作为美术体的主流强调外形的规整,点画变化统一,后者具有变化丰富、个性突出、适应性强、富有装饰的特点。印刷体则利用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丰富了表现力,弥补了个性不足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之,无论运用何种字体,都要与书籍内容和表现风格做到统一,字体首先作为造型元素而出现,不同字体造型具有不同的独立品格,给予人的视觉感受和视觉诉求力也会不尽相同。

三、封面设计中文字的形式美

书籍封面的字体既具有可阅读性功能,又具有装饰性功能。既然有装饰性功能,就具有它的形式美感。首先是每一个字的形式美感,除了选择或创造每一个字体外,还有对笔划点、横、竖、撇、捺局部地进行创意和设计,使文字图形化,从而使封面设计形成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增加读者对文字的记忆。其次,文字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感还体现在文字的排版、大小的对比、笔画粗细对比、疏密关系以及文字在空间上的运用。封面设计中的文字要注意把握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读者在视觉感受中体验到美感。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决定文字排列的形式,调节节奏的强与弱,调节字体形式的点、线、面抽象形式的律动,使视觉不断有新的感受,并体现出书籍的总体风貌与特色。如果书籍封面有图形和文字配合,字体的处理就应考虑和图形的呼应关系,根据图形的大小,复杂与简单的程序处理字体的视觉强弱效果。文字设计与图形设计要有主有次,有强有弱,要做到层次分明,合理地运用封面有限的空间。

四、封面文字设计与设计师的创新思维

设计师的设计构思与灵感是设计水平的一种体现,也是评价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已呈现图文互动的趋势,先进的印刷技术提供了版面文字设计的可能性,文字设计也呈现出多元化、艺术化的趋势,同时对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立足书籍内容、品质定位、满足读者的视觉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师要打破传统思维设计模式,通过文字图形化或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表达对文字的多种感受,在不断创新中寻找多种可能性,找到书籍内容与封面文字所要表现的切入点,进而不断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拓展思路,开辟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的新领域。

总之,随着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书籍装帧设计的应用形式、传播媒介、使用价值、服务对象、创作方法等有了更多层次的拓展,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也将呈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1.1第一个高潮

《红楼梦》封面设计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民国时期。清末民初,随着新文化运动和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放。科学和民主观念的传播,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封建桎梏的束缚,也使我国书籍的封面设计逐渐摆脱了呆板的暗色封皮加白色竖条的形式,这一时期的书籍封面上开始出现彩色绘画图案,《红楼梦》的封面设计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大中书局1936年3版《红楼梦》封面,封面别开生面地描绘了一位美女读者侧坐读书的样子。黑白分明、清新明快、一扫俗例,充满小资的文艺气息,该图跳出了传统写实的画法,代之以生动的漫画形象,同时又富有装饰性,让人耳目一新。封面女性的形象‘烫发’、‘旗袍’及‘高跟鞋’勾勒出一位当代新知女性的形象,在这样大时代背景下,《红楼梦》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在此封面设计中体现无疑。上海大众书局民国中期发行过一版《大字红楼梦》。封皮为单一蓝色。书名“大字红楼梦”几个字右侧一面团扇,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扇面配以蓝墨白描的“双玉读书”,画面娴静文雅,可见此版封面设计匠心独具,反映了设计师对《红楼梦》人物及情节的一种隐喻。“红楼梦”三个字做变体设计是一种新思潮的表现,更是与团扇呼应曲直对比。通过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归纳出,《红楼梦》的封面设计在第一个高潮中呈现着创新性、民族性、多样性和书卷气四个重要特点。这一时期的封面打破了蓝底加白条的呆板样式,创造出了图案化的封面作品,东方气息浓郁,“民族性”并非民族元素生硬地嫁接、堆砌,而是真正植根于时代立足于文本的值得标榜的中国风。这一时期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较为解放,受西学的影响也比较直观,东方‘虚’与西方的‘实’相得益彰。虽然受限于印刷工艺,封面多以单色印刷的形式出现,但正是如此,通过简单质朴的颜色,封面构思恰能巧思婉喻,反而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红楼梦》的思想内涵,使其抽象的思想变得形象可感,强化了封面的书卷气。

1.2第二个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各大出版社相继成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文化建设的高潮,《红楼梦》的封面设计也迎来了第二个高潮。创建于1951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建社之初就着手于中国古籍的整理工作。1953年该社以“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标点整理的《红楼梦》。遗憾的是,此版书由于时间紧迫,出版仓促,因此在封面设计上较为中正平和,以素色纸加红色书名的形式出现,因此看上去略显粗糙。但是,该版《红楼梦》却确立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沿用的书籍封面设计元素——书法字体,题字之人为书法家沈尹默先生。1957年该社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第2版《红楼梦》校点、注释本。该版的封面设计在保留沈尹默的书法题名之外,又添加了清人改琦的《红楼梦图咏》作为底图。整体封面看上去则较前一版典雅许多。1957年以后的《红楼梦》的封面设计中出现不少采用装饰纹样的手法进行设计的作品,这些版次的书籍将书中代表性图案进行高度概括,提炼成为基本元素,排列成为几何暗纹衬于书名之下,使得整个封面疏朗飘逸、端庄大气。这里仍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为例,该社这一时期的《红楼梦》封面最具装饰纹样特色的是1959年版本(见图4)。该版封面简洁朴素、层次分明,到了1964年,人民文学社出版新一版整《红楼梦》时,依然采用了这一封面。只是在插图上将1959版的白描插图改为程十发先生的彩色插图,之后的1974年等版本的封面,也都采用了类似的装饰方法。第二个高潮整体保持着低调典雅的调性,封面设计基本简单分为书名和底图两个层次,而在底图上,大多为线性的装饰纹样或装饰图画。这些版次的封面低调淡雅,但单一的色彩和线性的表达手法却不可避免的减弱了视觉冲击力。

1.3第三个高潮

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中国迎来了经济、政治、文化深刻变革的三十年。红楼梦封面设计的第三个高潮就此开始。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以及印刷技艺的进步,这一时期《红楼梦》的设计呈现蒸蒸日上的景象。如图5为1988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戴敦邦先生作封面画:双玉读书。笔墨抒情,色调淡雅。受益于印刷工艺的进步,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大批量的《红楼梦》精装本。如图6所示,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的《红楼梦》。此版封面是画家刘旦宅先生的国画作品《黛玉葬花》。画面中的林黛玉居于黄金分割点,人物线条流畅灵动,与背景中树木粗犷的线条形成鲜明对比,情景交融,令人动容。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三个高潮的最大特点,就是插画艺术的运用。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都以“黛玉葬花”的插图作为封面。“文学叙述故事,有开始,有发展,有结局”,而“艺术家表现的是故事的一部分”。《红楼梦》文本内容的起承转合是其封面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封面应该典型地概括书的本质内容,而黛玉葬花是诸艳入住大观园后的第一个重要情节,“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人即花,花即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黛玉葬花”就是微缩版之《红楼梦》,以其作封面画,可以充分体现文本的核心思想。建国以来的设计大家们有意识地从《红楼梦》的文本中发现核心内容和美学要素,提炼出美学符号,然后通过插画的手法做出不同的封面设计作品,可谓是《红楼梦》封面设计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1.4第四个高潮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外新潮的书籍装帧设计思想的影响,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随着设计师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红楼梦》封面设计翻开了新的篇章。图7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的插图本《红楼梦》,封面也是黛玉葬花。该书一函十册,函套采用了扬州漆器工艺,吝用色彩、笔墨单纯,从颜色到材料再到工艺,都较为考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红楼梦》。该版《红楼梦》用由我国书籍装帧设计师速泰熙先生设计。封面上创造性地采用了纯文字设计的手法,烫金书名上下分别是“好了歌”和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释诗歌,概括了红楼梦全书从“好”到“了”的故事情节。腰封在封面和封底的垂直对应位置分别画了一块玉和一块石,很好地解释了补天石变贾宝玉的故事,同时也暗喻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21世纪以来制书材料和工艺的发展,为《红楼梦》封面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红楼梦》封面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新材料新工艺。同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红楼梦》文本主旨的提炼,力求让文本与封面更完美的呼应。然而先进的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丰富了设计的工艺和形式却也衍生出了一批印着大字、装饰的花花绿绿的《红楼梦》。这些书虽然起到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是却没有体现人文气质和文化内涵,反而使读者产生了视觉疲劳和烦躁感。近年来的《红楼梦》封面设计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为了适应“眼球经济”,一些封面过分强调视觉冲击力,导致封面十分艳俗;又如一些封面插图的选取不具有代表性甚至与文本内容、作者立意脱节;再比如一些设计师过分依赖于软件,使得封面看上去缺少书卷气缺少民族性。

2《红楼梦》封面设计变迁的启示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1.1刊物字体在选择的过程中要能够体现刊物的不同精神不同的字体会营造出不同的气氛,比如正楷体现了庄重,而行书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流畅,电脑宋体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规律和严谨等等。在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的刊物字体的编排和加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不同期刊的特色。

1.2图案的选择要能够体现出期刊本身的一些特色图案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视觉符号语言,因为其所展示的各种不同的个性化的效果而体现着不同期刊的办刊特色。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用比较巧妙的构思来丰富期刊的展示效果,良好的设计不仅仅可以通过丰富的图案深刻的揭示出期刊的主题,同时可以提升期刊本身的审美价值。《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就特别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表征期刊本身特点的图案凹凸雕刻般的地球,并将这个设计固定在期刊的封面构图之中。这不仅十分清楚的表达了科技期刊所应该具备的个性美,同时还能够将内容和形式、简单和深刻很好的融入到一体,这使得科技期刊的封面所表达的内容更加的深刻,也更容易被理解。

1.3不同的色彩能够在期刊封面设计中创造出不同的效果不同颜色的应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封面设计效果。比如红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中主要体现的是严肃和庄重,而黄色相对红色来讲要更加的跳跃和柔和,会给人一种希望和光明的感觉。目前很多科技期刊的封面案例采用和改造简单别致的色彩形象来揭示出较为丰富的内涵,这些都打破了创作者自身的思维定式,进而创造出更加生动和独特的艺术形象来。

2结论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在国外,CD唱片的封面设计非常有讲究,有专业的设计团队。在我国,随着人们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不少CD唱片出品公司以及设计师也开始尝试各种表现手法进行创新设计。针对210个CD唱片封面样本,笔者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和整理,对CD唱片封面设计进行界定和类型划分。笔者从下面从几个方面结合实例谈谈CD唱片封面设计中的视觉表现形式。

1.以歌者形象为主体的表现形式

CD唱片封面设计中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段就是以歌者形象为表现主体。设计者主要在CD唱片封面中展现歌者的人物形象,让消费者能够直接从封面了解唱片的歌者是何人,这样的表现形式能让人们在购买唱片的同时对这名歌手有更深刻的外形印象。这也是一种侧面宣传艺人、提高其知名度的宣传手段。

2.手绘插画风格的表现形式

手绘插画的历史久远,近几年开始被运用到CD唱片封面设计中。手绘插画表现用线条使得形态清晰,它的特性是表现较为自由。这种直接的手绘风格使CD唱片封面显得简单纯粹,充满了童趣和装饰性,更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自由气息。

3.以自然风景为主体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充分表达空间,以深远为贵,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意境。在210个样本中,有12个CD唱片封面是以自然风景为主体的,经研究,笔者发现它们的特点是强调天空,特别是云彩。这样的表现形式重在写意,追求简洁空灵,以配合CD唱片中音乐的风格。

4.纯字体的表现形式

字体是CD唱片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CD唱片封面设计者将字体转化为一种图形符号,字体之间互相协调并转换,在整个空间里显示了很强烈的视觉构成主义和有规则的形式,创造出一种简洁质朴的版面艺术风格。通常这种表现形式的CD唱片封面,都以歌者名字或专辑名字作为主体,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5.数字技术处理的表现形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前所未有地火热。过去一些无法实现的表现形式,如今都可以用电脑技术实现,这解决了以往CD唱片封面设计低技术、单一问题,使其感染力更强大,进而满足了人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和变化多端的视觉审美要求。一般采用数字技术处理表现形式的CD唱片封面都是采用电子迷幻、神奇空灵的画面作为主体,表现一种非现实的境界,或使唱片封面充满科技感。

6.简洁构成的表现形式

此表现形式是设计者将文字或图形作为元素,在CD唱片封面中经过精心组织和构成,运用点、线、面的原理形成一种简洁构成的表现形式。这样直截了当的画面,既表达了唱片的基本信息,也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7.观念摄影的表现形式

观念摄影即用摄影来讲述观念,是融合了人们主观对生命的意义、社会的意义、人与人交往意义的思考的综合体。其表达拍摄者对某一事物观点和思想方式,通过照片提出对人生、社会更深刻的思考。用观念摄影作为封面,是摄影艺术家、唱片封面设计师和音乐人表达对时代变迁的心境。

二、唱片封面设计中男女歌者的差异

笔者在虾米音乐网中采集的2008年到2013年的录音室CD唱片封面中,男歌者46人,占100个CD唱片封面;女歌者52人,占110个CD唱片封面。首先,男歌者的唱片封面表现形式种类很多,几乎所有的表现形式都有。在男歌者的100个唱片封面样本中,以歌者形象为主体、手绘插画风格、以自然风景为主体、纯字体、数字技术处理、简洁构成和观念摄影的表现形式比例为53:11:10:9:7:2:8。男歌者的CD唱片封面设计呈现出百花齐放、风格迥异的视觉效果,起到推动音乐和平面设计发展的作用。其次,女歌者的CD唱片封面表现形式种类比较少。在女歌者的110个唱片样本中,只有一个以自然风景为主体的表现形式和两个纯字体的表现形式,其余107个都是以歌者形象为主体的表现形式。

三、男女歌者在以歌者形象为主体的表现形式中的差异

以歌者形象为主体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一是展现歌者个人形象,二是展现歌者艺术气质,三是展现环境情怀。将CD长篇封面设计的此类表现形式归纳成毗邻轴,能看出男女歌者形象的表现形式在共性中又存在差异。首先,在以女歌者形象为主体的表现形式中,展现女歌者个人形象的最多,其次是展现环境情怀,最少的是展现歌者艺术气质。在107个样本中,展现歌者个人形象、展现歌者艺术气质和展现环境情怀的比例是92:5:10。其次,在以男歌者位主体的表现形式中,展现歌者艺术气质的最多,展现个人形象的最少。在53个样本中,展现歌者个人形象、展现歌者艺术气质和展现环境情怀的比例是8:32:13。

四、结语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图形化,视觉化,易读性,商品化

 

1.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封面设计是人们对书籍的最初印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它的作用不光是保护、装饰、美化书籍,而且更重要的是承载书籍形象、反映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而在所有的视觉信息当中,图形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凸显方式,纵观市场上可以看到的书籍封面设计,无不充斥着以图形为主流的形式,宣告着读图时代的到来。

图形是书籍封面设计中能够强化主题的一种重要元素。好的封面图形设计应该在审美的基础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让人耳目一新。在书籍封面图形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研读封面图形与书籍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符合读者审美要求、具有时代感的封面设计。不能仅仅只是图片的华丽拼接,而是书籍内容精髓的视觉形象化的再现体现作品气质,使作品得到升华。因此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的潜力是巨大的,好的图形是一本书形象的体现,对书籍封面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应用的形式

图形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其表现的形式,只有变化翻新的图形应用手段,才能不断的刺激读者和消费者的视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满足人们视觉更替的需求。才能真正抓住当代设计的脉搏。论文格式。然而在书籍封面设计的领域图形应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在此体系之下,具体对以下几种应用形式进行分析。

2.1规则及不规则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一般情况,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规则和不规则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互补关系有着格式塔心理学上的深层依据。规则的图形倾向于稳定、静止、秩序、规律,但一味强调规则会导致画面语言的单调和刻板;不规则的图形倾向于活泼、生动,但走向极端就会干扰正常的视觉秩序。秩序感是人们审美知觉活动中的一条最基本心理学原则,在这种知觉过程中,过于单调常见的图像引不起人的知觉兴趣,太杂乱的图像又使人茫然,因此书籍封面图形设计的审美要求就建立在这种简单与复杂、规则与不规则之间。论文格式。所以不规则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灵活应用可以让其变的灵活多变。很好的应用规则及不规则会让书籍封面设计产生活跃的气氛,会带动阅读者的情绪。论文格式。巧妙的应用规则及不规则图形会让封面整个版面的气氛活跃起来。

2.2正负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正负图形是平面设计设计所特有的设计手段,以自己独特的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简洁图形语言传达多重信息,通过逆向思维深化读者印象。这种图形之间巧妙、奇特的构合,要比精确地描绘物像更为不易,在全神贯注于一个物形的同时又能注意到之外的空白处所形成的负形,让视觉进行多重阅读,在图形中寻找、回味,领略其中的妙处,是图形创意特有的亮点。将这样的视觉语言引入到书籍封面设计当中,必然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视线,不仅如此,读者还会在图形的寻找、玩味过程中体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更加完善的理解设计主题。

2.3变异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设计师们除了运用写实图形﹑变形图形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外,还常常运用变异图形这一比较特殊的构形手法来表达自己特有的设计意图。在图形设计中循规蹈矩的美丽图片虽然因能轻松的给人和谐,安定的视觉享受,而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但是在视觉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沉闷缺乏变化的形象难以激起人们了解它们的愿望,大脑会把司空见惯的常规信息处理掉,而把更加新鲜有趣,人们未经熟悉的需要学习了解的信息储备起来。变异图形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的图形,是在传统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异的一种图形,由于其反传统的思维方法、超常规的构形方式,对于夸张、变形和奇特的形象,视觉和大脑都会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记忆将它存储的可能性显然更大。变异图形设计正是利用了视知觉的这一特点,把寻常的东西设计成与我们的习惯性思维相背离的不寻常形象, 它的反常立刻吸引人们的注意,复杂怪异的形象使人产生某种联想并给予其个性化的寓意和象征,使审美境界又上了一个层次。在消费市场上也在不断的获的认可。

2.4文字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文字的图形化设计,是以文字为基点从而进行的设计,把文字进行图形化的设计,是以文字的意思和大体的造型,来体现的,所以文字的图形化设计,会让文字有另一种新的视觉表现,突破他以往的造型,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视觉表现。

使文字的图像化设计具有文字传词答意的准确性的同时又同时具有图形语言表达的抽象性。文字的图形化在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同样也能够达到精准的传达书籍内容信息的意图。把文字本身当作一种图形来对待,再加上其本身的文字内涵进行图形变化含义的延伸。在汉字结构上的图形化,创意化,让人们对已有的汉字熟悉的基础上想象变化后的另一种含义。

3.书籍封面设计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的结合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书籍封面设计要想融入国际现代设计的大舞台,更好地与世界设计进行交流、沟通,成为世界艺术舞台上的一朵奇葩,就必须在加快熟悉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的同时,深度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对两者进行有益的补充、结构、重组。传统图形(纹样)在书籍封面的应用让书籍封面变的有内涵,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的图形加以视觉的表现手法,从新的打散、分割后就变的非常现代化,非常的新颖。传统的图形与现代的图形相结合本身就非常符合中国的国情,会让书籍封面设计本身就非常的具有表现力,很有穿透性,视觉冲击力强。

4.结论

图形设计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起到了很大帮助,因为他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功能,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将书籍封面设计图形化,视觉化,在第一时间就引起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使书籍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只有把图形设计依附在书籍封面设计,才可能使书籍被人们记住,因而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的应用是有很大前景。

参考文献

[1]岳虹.平面设计之图形设计浅谈.西北美术出版社,2005.

[2]刘赞爱,刘婷.传统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启示.装饰,2004.

[3]孙彤辉.书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4]王友江.平面设计基础.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5]邱承德,邱世红.书籍装帧书设计.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图形化,视觉化,易读性,商品化

 

1.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封面设计是人们对书籍的最初印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它的作用不光是保护、装饰、美化书籍,而且更重要的是承载书籍形象、反映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而在所有的视觉信息当中,图形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凸显方式,纵观市场上可以看到的书籍封面设计,无不充斥着以图形为主流的形式,宣告着读图时代的到来。

图形是书籍封面设计中能够强化主题的一种重要元素。好的封面图形设计应该在审美的基础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让人耳目一新。在书籍封面图形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研读封面图形与书籍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符合读者审美要求、具有时代感的封面设计。不能仅仅只是图片的华丽拼接,而是书籍内容精髓的视觉形象化的再现体现作品气质,使作品得到升华。因此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的潜力是巨大的,好的图形是一本书形象的体现,对书籍封面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应用的形式

图形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其表现的形式,只有变化翻新的图形应用手段,才能不断的刺激读者和消费者的视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满足人们视觉更替的需求。才能真正抓住当代设计的脉搏。论文格式。然而在书籍封面设计的领域图形应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在此体系之下,具体对以下几种应用形式进行分析。

2.1规则及不规则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一般情况,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规则和不规则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互补关系有着格式塔心理学上的深层依据。规则的图形倾向于稳定、静止、秩序、规律,但一味强调规则会导致画面语言的单调和刻板;不规则的图形倾向于活泼、生动,但走向极端就会干扰正常的视觉秩序。秩序感是人们审美知觉活动中的一条最基本心理学原则,在这种知觉过程中,过于单调常见的图像引不起人的知觉兴趣,太杂乱的图像又使人茫然,因此书籍封面图形设计的审美要求就建立在这种简单与复杂、规则与不规则之间。论文格式。所以不规则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灵活应用可以让其变的灵活多变。很好的应用规则及不规则会让书籍封面设计产生活跃的气氛,会带动阅读者的情绪。论文格式。巧妙的应用规则及不规则图形会让封面整个版面的气氛活跃起来。

2.2正负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正负图形是平面设计设计所特有的设计手段,以自己独特的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简洁图形语言传达多重信息,通过逆向思维深化读者印象。这种图形之间巧妙、奇特的构合,要比精确地描绘物像更为不易,在全神贯注于一个物形的同时又能注意到之外的空白处所形成的负形,让视觉进行多重阅读,在图形中寻找、回味,领略其中的妙处,是图形创意特有的亮点。将这样的视觉语言引入到书籍封面设计当中,必然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视线,不仅如此,读者还会在图形的寻找、玩味过程中体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更加完善的理解设计主题。

2.3变异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设计师们除了运用写实图形﹑变形图形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外,还常常运用变异图形这一比较特殊的构形手法来表达自己特有的设计意图。在图形设计中循规蹈矩的美丽图片虽然因能轻松的给人和谐,安定的视觉享受,而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但是在视觉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沉闷缺乏变化的形象难以激起人们了解它们的愿望,大脑会把司空见惯的常规信息处理掉,而把更加新鲜有趣,人们未经熟悉的需要学习了解的信息储备起来。变异图形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的图形,是在传统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异的一种图形,由于其反传统的思维方法、超常规的构形方式,对于夸张、变形和奇特的形象,视觉和大脑都会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记忆将它存储的可能性显然更大。变异图形设计正是利用了视知觉的这一特点,把寻常的东西设计成与我们的习惯性思维相背离的不寻常形象, 它的反常立刻吸引人们的注意,复杂怪异的形象使人产生某种联想并给予其个性化的寓意和象征,使审美境界又上了一个层次。在消费市场上也在不断的获的认可。

2.4文字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文字的图形化设计,是以文字为基点从而进行的设计,把文字进行图形化的设计,是以文字的意思和大体的造型,来体现的,所以文字的图形化设计,会让文字有另一种新的视觉表现,突破他以往的造型,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视觉表现。

使文字的图像化设计具有文字传词答意的准确性的同时又同时具有图形语言表达的抽象性。文字的图形化在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同样也能够达到精准的传达书籍内容信息的意图。把文字本身当作一种图形来对待,再加上其本身的文字内涵进行图形变化含义的延伸。在汉字结构上的图形化,创意化,让人们对已有的汉字熟悉的基础上想象变化后的另一种含义。

3.书籍封面设计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的结合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书籍封面设计要想融入国际现代设计的大舞台,更好地与世界设计进行交流、沟通,成为世界艺术舞台上的一朵奇葩,就必须在加快熟悉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的同时,深度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对两者进行有益的补充、结构、重组。传统图形(纹样)在书籍封面的应用让书籍封面变的有内涵,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的图形加以视觉的表现手法,从新的打散、分割后就变的非常现代化,非常的新颖。传统的图形与现代的图形相结合本身就非常符合中国的国情,会让书籍封面设计本身就非常的具有表现力,很有穿透性,视觉冲击力强。

4.结论

图形设计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起到了很大帮助,因为他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功能,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将书籍封面设计图形化,视觉化,在第一时间就引起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使书籍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只有把图形设计依附在书籍封面设计,才可能使书籍被人们记住,因而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的应用是有很大前景。

参考文献

[1]岳虹.平面设计之图形设计浅谈.西北美术出版社,2005.

[2]刘赞爱,刘婷.传统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启示.装饰,2004.

[3]孙彤辉.书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4]王友江.平面设计基础.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5]邱承德,邱世红.书籍装帧书设计.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2篇

在封面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介入具有美学意义,这种美学意义对于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具有指导作用。归根结底,封面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介入是一种设计美学的案例,它所反映出的并非仅仅是设计美学的基本问题,而是具有美学体系所能包涵和解释的美学烙印。传统元素的介入与设计美学的引出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是一个完美的利益循环链条,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实用主义思想,包括“审美无功利”与中国长久以来存在的“念旧怀古”哲学等[4]。这一系列美学思想与实用主义的结合,恰巧也是书籍封面设计中传统元素介入的美学价值。

首先,这种传统元素的介入体现出“审美无功利”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虽然来源于复杂的哲学体系,却可以通过生活过程简单地体现出来,如同人们在市场上购买一种矿泉水,瓶中水的功利性属于口感和营养度。从功利性的角度来说,口感甘冽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的水最符合受众需求,但在购买水的过程中,审美往往占据主导地位,瓶装水的瓶子设计、包括瓶子颜色和瓶子线条成为了人们购买同一价格或价格相近的矿泉水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判断标准,这便是审美无功利。在封面设计中介入传统元素便是对这一理论的成功运用。对于书籍来说,书中所承载的知识是其主要的功利性,但其包括封面设计在内的主要审美元素的介入,则体现出审美无功利的美学思想。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传统元素与传统元素所附带的审美功能融入书本封面,使其具有了其功利性之外的审美功用,从而使附带审美功能的书籍具有了同类书籍所不具有的价值优势,而这种价值优势又催生和促使更多更完善的传统元素以更为新颖、独特的方式继续融入更多的书籍封面设计领域,反哺这一领域,起到了双向促进的良好效果。

除“审美无功利”外,设计中对于传统元素的介入还体现出人类共有的追忆情怀和复古情怀,传统元素的介入使这两种情怀对象化,并以美学的方式呈现出来,激荡起人类对于“过去”这一共同美感的美学共鸣。这是一种良好的、有效率的导向,无论对于面向市场的设计还是面向艺术的设计来说,这都是具有导向意义的设计美学案例。但需要注意的是,打“复古”牌并不能单纯地向古代靠拢,而是要用之有道、用之有度,古今结合、艺术与功用结合才是封面设计的最高境界和最高追求。

传统元素介入封面设计可以引出一系列美学思考,这种思考又会反馈于封面设计工作,这是一种良性的美学与实际功用之间的循环。研究这种循环,不仅可以丰富相关领域的美学理论,而且有助于更好地使用行业美学来进行生产创新,可谓一举两得。对于这种美学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链环式问题的讨论,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把握最为基本的美学核心,杜绝美学泛化,将真正的美学思维运用到书籍封面设计中和各种其他设计领域中去。其次,要有美学敏感度,善于把握美学敏感点,并利用这种敏感点进行一定的美学与实用相结合的工作。最后,空谈美学理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设计工作中,要有实践精神,要敢于尝试,要勇于利用实践得来的实用美学成果反哺设计实践。

二、书籍封面设计中文化语境相融合的有效渠道

在当前社会中,书籍封面设计领域是具有普遍应用性的。这种应用的广度使得书籍的封面设计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文化语境的因素,是现代文化的一部分表征;而在这种现代文化的表征中运用传统元素进行设计创作,无疑为古今文化语境的融合和交互影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书籍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介入不仅是一种设计行为和市场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是通过传统文化来引起现代人的文化追寻和文化反思,从而促进现代文化的发展创新,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书籍封面设计中的传统因素具有一定的“唤醒”功能。封面设计中所包含的传统元素可以提示古代文化和文化传统存在的事实,让传统文化在无形间得到宣传和普及,在简单的阅读过程中得到提醒与暗示。毫无疑问,这种对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宣传具有重要影响。其次,封面设计需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就需要一个对文化传统进行编写和再加工的过程,这种过程可以是文学的,也可以是图画、造型等艺术上的,封面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介入便是这样一种对传统因素的再加工和再处理。通过这种加工和处理,人们会很容易发现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模式,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传统文化宣传。

最后,书籍封面设计是设计样本之一,设计领域是一个对创新性和变革性要求非常高的领域。设计的优秀样本会很快引起设计领域的注意,并起到仿效的作用,优秀的书籍封面设计也是如此。因此,在封面设计中引入传统元素是为整个设计界提供了一种优秀的思路和模式,一旦它被肯定和关注,那么传统因素将会介入的设计领域会更加宽广,传统文化不仅在封面设计方面,而且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领域都将会有广阔的用武之地。简言之,书籍封面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介入为古今文化语境的融合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渠道,通过这种渠道人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在当前语境下的生存模式,也可以发现当前文化语境所需要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磨料切割 中心轴 密封圈 摩擦力

1 引言

利用磨料射流切割工具切割石油管柱已是最新效率最高的切割方法,切割工具需要做旋转运动进行切割作业,由于在高压含砂作用下进行切割作业所以使用了密封圈,由于密封圈对中心轴产生了摩擦力,如果摩擦力过大会造成旋转轴不能转动而不能进行作业。所以有必要对密封圈产生的摩擦力大小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通过以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预压缩状态下及高压流体压力作下组合密封圈的受载和变形作详细的研究及计算而导出计算公式为产生摩擦力大小提供了计算方法。组合密封安装在切割工具上,O型密封圈由于受到挤压而变形,L型滑环施加给中心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O型圈变形产生的挤压力,这个力的大小决定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大小必须首先计算出挤压力的大小。

下面内容就是对摩擦力大小进行理论分析的过程。

2 密封圈的预压缩所导致的初始摩擦力计算

首先分析预压缩所导致的挤压力,先设安置在切割工具密封槽的O型密封圈的截面呈圆形,圆截面直径为W,O型圈的外径为D。装配完成以后,由于沟槽底距L型滑环的距离比截面直径小,对O型圈产生了预压缩,先假设预压缩率为e。令O型圈的截面对称轴作为三维坐标系的Z轴,Z轴与连接短节沟槽底部相交点为坐标原点A,设X轴方向与中心轴方向平行,指向高压磨料液体方向从O型圈A点处截出单元体进行分析。Y轴方向与中心轴径向方向平行垂直纸面指向里。

α为预压缩后O型圈截面与L型滑环的接触宽度的一半。预压缩后的O型圈的截面呈鼓型,为使问题简化通常可令0.4Wα≈。设f为L型滑环与中心轴表面间的摩擦系数,则预压缩所导致的初始摩擦力为: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切割工具摩擦力大小进行分析为切割工具选择动力源大小提供了依据。计算方法以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预压缩状态下及高压流体压力作下组合密封圈的受载和变形作详细的研究及计算而导出计算公式。通过理论分析为切割工具的转速控制及工具机械设计提供了实际的指导意义,提高了磨料射流切割工具的切割效率。

参考文献

[1] 万邦烈,李继志.石油工程流体机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213-241

[2] 何大钧,王孝培,等.液压泄漏控制[M].重庆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庆分社

[3] 车恒德.起落架用脚形滑环式组合密封研究[M].中国航空科技

[4] 杜爱华.橡胶配合加工技术讲座[J].橡胶工业,1999,46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4篇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艺术设计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研究不仅丰富了本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而且相关学科间理论精髓的融合、互动更具有实际价值意义。作为艺术设计重要分支的书籍设计也有着强烈的融合追求,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图像隐喻研究缘于对书籍设计的开拓与创新。书籍设计在之后迅速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众多设计原则,从而指导书籍设计的创作。但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以往的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设计肯定会停滞不前,在这个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时代,融合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间的理论精髓来促进书籍设计艺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本文将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与设计学科中的书籍设计相联系,融合两者理论之精髓,剖析图像隐喻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其工作机制,并运用隐喻性思维,为书籍封面设计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必须认识到隐喻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认知已经超出了修辞学的范围;其次隐喻是认知两个事物的行为,是一种创造。

二、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图像隐喻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从古希腊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始终未能超越语言本身的局限。直至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学科,尤其是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很多西方学者对隐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其中,理查兹《修辞哲学》一书的出版在西方隐喻研究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在书中首次提出了隐喻互动(interaction)的概念,阐述了喻体与本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喻体映射到本体上产生的隐喻意义等。隐喻的互动理论是书籍封面设计中图像隐喻研究的重点,图像隐喻的工作机制以及构成基础都离不开隐喻的互动性。在书籍设计的创意构思阶段,设计师往往会将书籍的主旨思想利用象征性语言落实到封面上,然后将封面的构成元素(如图形、图像等)与书籍所表达的内涵相联系,发现其相似性,从而使封面的构成元素影射到书籍所表达的内涵,这一互动过程便是理查兹所提出的隐喻的互动理论,它为图像隐喻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工作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是如何作用于书籍封面设计的呢?图像隐喻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工作机制又是怎样的?王炳社先生的理论恰巧为我们回答了这一问题,王炳社先生在他的《隐喻艺术思维》中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隐喻就是思维,而艺术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艺术家用隐喻来进行思维的过程。

图像隐喻将传统修辞学上隐喻的本体与喻体巧妙的转换成图像,使书籍本身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成为显而易见的主体,而将书籍所表达的信息暗示在书籍封面的图像上,发挥其喻体的功能,使读者将喻体所隐含的信息投射在主体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上。然而在喻体与本体发生影射关系的同时,还需要遵循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的某种相似性这一规律,即通过指出喻体与本体之间的某种相似,使喻体与本体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影射的关系,从而使喻体隐喻并暗示书籍思想主旨。在进行书籍封面设计创意时,封面上所呈现的图像便发挥了喻体的功能,在相似性这一中介的推动下,与书籍本体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相联系,从而更加巧妙的将书籍封面的形式语言与书籍所揭示的主旨思想联系了起来,这便是图像隐喻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工作机制。根据福塞维尔的研究,图像隐喻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混合型图像隐喻(Hybrid type of pictorial metaphor)

整幅图画中的内容并非被视为一个单一整体中的某些部分,而是看做由两个不同部分所组成的一个统一的对象或完形(完整的形式),其中这两个部分通常被认为是完全属于不同领域的。解释这种混合现象通过两个部分中的一个来理解另一个。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体现为,书籍封面由不同的两个图形部分组成,在隐喻的过程中,通过指出这两部分存在的某种相似性,从而用一个图形来理解另一个图形,以到达隐喻并暗示书籍深层内涵的效应。

2.语境型图像隐喻(Contextual type of pictorial metaphor)

对整幅图像中的一个统一的对象或完形进行理解,要根据图像上描绘的其他物品所构成的视觉上的语境。语境型图像隐喻中的对象作为画面主体,其所属范畴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画面的语境给出强烈的暗示,从而作为喻体影射到书籍的内涵。

3.图画明喻(Pictorial simile)

在整幅图像中,将一个统一的对象和另一个不属于同一范畴的对象并置在一起,目的是通过两个对象中的后者来理解前者。

4.整体隐喻(Integrated/embodied metaphor)

即使没有语境暗示,一个统一的对象或完形只要和其它对象存在某种方面的相似,便可以为其所用,即通过指出封面形式语言中的图形与书籍内涵之间存在某种相似,使本体与喻体之间产生一种联动性,从而让读者通过封面便能与之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书籍封面设计中图像隐喻的美学意义

书籍封面设计中图像隐喻的成功运用,不仅能切合书籍的内容主旨和情感,提高封面形式语言的表达力,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在视觉上体会到独特的美感。因此,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图像隐喻有着非凡的美学意义。在不同的封面图像隐喻中,图像隐喻形式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一切的出发点都在于对美的最求和对生命的理解,本人认为书籍设计中图像隐喻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简洁美

书籍设计是一种比较贴近大众的艺术形式,因此,封面设计的图像内容必须贴近生活,易于被人们理解。简洁明快、讲究意蕴即是书籍设计的一大显著特征。在书籍封面这块寸方之地,画面形式语言即要简明又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所以书籍封面设计中图像隐喻的美学特点之一就是构图简单、浅显易懂,形式语言简明扼要。

新奇美

古语说:“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指的是人们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就会减弱感觉的敏感程度,反之就觉得新鲜、奇特、别致、耳目一新。因此,书籍封面设计中图像隐喻画面的独创性,使封面形式语言新鲜、别致,给消费者中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美感。封面图形与书籍内涵的映射互动往往能是读者产生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幻象美

在书籍封面中用图像隐喻制造幻象,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人与书籍之间建立一种现实―理想、物质―精神的关系,在读者与书籍主旨之间构架起一座精神沟通的桥梁。在产生隐喻效应的同时,使读者感受到独特的幻想美。

意境美

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是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绘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书籍是承载文学的一种立体形态,是文学作品的栖息地。 书籍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是给书本身与读者之间架一座桥梁,在封面设计过程中不能把文字内容罗列在这寸方之地,也不能将文学形象直接再现于封面之中,所以我们要运用图像隐喻这一媒介,运用象征这一艺术创作规律来巧妙的隐喻并暗示书籍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从而使读者产生联想,创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美。

四、结语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5篇

封面人物整体构思设计达到“一语中的”效果

优秀医药卫生期刊在传播和交流学术思想,沟通情报信息方面,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医药类权威期刊《首都医药》和部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中国当代医药》等刊物,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优秀医学媒体。

这类期刊的封面大多以单个封面人物头像或单位建筑物的外观展示为主,文字标注除封面基本要素和社标以外,基本上是在头像周围标注“封面人物:某某单位某某某”,所刊登的封面人物简介需在内文里方可查阅到;或有的在单位建筑物图片的左侧靠近订口处标注单位名称,或有的仅有建筑物图片,而无任何文字标注。若尝试设计时考虑封面人物简介和单位简介加上页码标注或相关人物之论著标题及相应的页码标注等文字,便具有了“一语中的”的效果,从而形成良好的整体效应。

例如,2011年3月刊《糖尿病新世界》的封面创意设计突破大部分医药卫生期刊封面人物展示设计的套路,从封面设计到内文排版都比较到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除在订口中部标注封面人物单位、姓名外,北京同仁医院首席专家、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杨金奎教授头像下依次标注两行并列的醒目的文字:“封面人物”“尽心尽力——为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进步!”。其次在封二的目次页:右上角上为杨教授生活照加页码标注,紧随其下的第一个“时讯热点”栏目的第一个标题便是本期封面人物专访标题和页码。这一系列编排设计,很显然打破常规的封面人物创新设计达到点题造势的良好阅读效果。

目次的展示形式突出本期重点论著

期刊目次页需列出栏目名称、文章篇名、作者姓名及文章所在页码。期刊的版本记录也通常设在目次页上。这时,一般用目次页的2/3版面排目次,1/3版面排版本记录。也可以在目次页的上部分排目次,下部分排版本记录。医药卫生期刊目次页大多占一个页码以上。有的期刊从节约纸张的角度出发,别出心裁地对封面进行创意设计,将目次页的部分重点栏目展示于封面,从而节约了近一个页面的纸张。因为,纸张费用在期刊出版的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尤其是生产数量较大的期刊,纸张费用在成本中占的比例往往达到50%左右,因此,纸张材料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可以降低一部分成本,提高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