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屡创新高,就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本文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及运行机制不断变革与创新,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有效的筛选人才,并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不仅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紧密相关,更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合格人才,这无疑成为当前系带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2018年9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加强需求、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全链条统筹,推动就业与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联动。”由此可知,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形成迫在眉睫,从而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770万以上,加上出国留学人员以及处于待业的往届毕业生,2017年超过1000万人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2018年,高校毕业人数达到820万,而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34万,和2018年相比又增加了14万,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我国2018年的社会就业状况并不理想,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战问题尚未解决,国内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很多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因此,201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准备不足,生涯模糊。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准备,一年级自我了解,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而现在很多同学,到了大四还不是十分清楚自己毕业以后想做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导致很多学生参加招聘会都会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

2.依赖性强,创造力弱。进入大学,标志着人生进入新的阶段,应该学会独立,不能再像中学一样事事依靠家长,而调查显示,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仅占40%。在调查中还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像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形成研讨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3.理念滯后,能力危机。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调查中,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误区,比如,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等。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里去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看待。

4.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的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另外,今年来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级技术型劳动力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

5.单位存在用人偏见。近年来,受人才高消费观念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偏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人单位人才消费高。不少单位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学历和出身,动辄非重点院校大学生免谈,甚至还有非硕士、博士不要的单位,迷上了严重的高学历崇拜症,认为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在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不如重点高校的毕业生。

三、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1.树立符合社会需要的就业观念。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是,自主择业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必须符合社会的现实需要,不能单凭毕业生的自我设计,否则就难以成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上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高素质人才。正是各个领域数以千万计的职业活动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用人单位招聘的工作岗位都是当前社会各领域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每个大学生要就业,就必须把自己放在某一招聘单位的某一工作岗位上,拿自己这块料去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去为用人单位创造新的价值。择业是双向选择,用人单位要选择能推动本单位发展的劳动者,毕业生要选择能施展个人才能并获得经济收入的单位,双方各有所需。但是,由于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而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有限,占据择业主动权的不是毕业生,而是用人单位。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首先必须符合社会需要,不能过分强调个人理想。

2.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全国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毕业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就业,这对每一个毕业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把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没有主动竞争的思想准备和积极参与应聘的行为,显然是难以顺利完成就业的。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总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一些不平衡之处,同一种职业往往有较多的择业者期望获得,择业者要想实现自己的期望目标唯有竞争。

3.提高综合素质,发挥自身优势。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经常看到不少毕业生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盲目放弃专业,盲目追求热门职业而忽视专业特点。在选择岗位时,一定要慎重考虑,择业时首先要考虑所学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谋求职业,以做到专业特点与专业要求相匹配,发挥专业优势。事实上,有些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他们坚持这样的理念,只要给每位毕业生以同等的机会,他们都会尽力做得最好。

4.客观定位,及时就业。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大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毕业生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社会需求以及毕业生资源配置矛盾日渐突出。从学校情况看,重点学校需求集中,一般院校需求相对较少。社会紧急的快速发展使高层次专业人才日益受到单位重视,但有些单位在用人问题上缺乏科学性,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学历和名牌产品,造成人才资源的高消费。这种做法人为的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使毕业生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形成虚假的供需矛盾,误导了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从而使低学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这就要求低学历毕业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客观定位、放宽视野,及时就业。

5.树立面向基层的就业观念。当前大学生毕业之后很多选择去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去发展,固然,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多,但是一线城市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很多毕业生到那以后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特长,而不得不为了生计干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无法发挥自身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人才的浪费。与此同时,边远地区和基层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大学生有十分强烈的需求。毕业生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到基层去,到中西部去,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还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可以放开手脚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成就自己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吴淑梅,陈双双.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路径探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

[2]高增玉.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02).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2篇

在全国范围内,从重点城市人才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高学历的毕业生,用人单位需求缺口比较大,可以说就业与学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根据数据资料显示,从总体上来看,学历与职位之间的关系,硕士(含硕士)以上的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1.03,本科人员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51,其他的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4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学历、能力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难度。

2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2.1没有全面理解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在组织结构方面,虽然有的高校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是依然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职能,缺乏相应的服务职能,还没有将就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在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对就业指导缺乏认识,有的将就业指导视为找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

2.2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对于就业指导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同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定位,同时需要掌握心理学、劳动人事学等方面的知识,为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在目前情况下,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一般都没有接受专门的教育和培训,进而在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进一步削弱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2.3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和对象存在局限性目前,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随意性,并且就业指导工作一味地侧重实用性和时效性,在就业指导形式、内容方面较为单一,通常情况下,其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等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就业指导工作只是指导学生如何找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学生难以满足就业市场、社会的需要。

2.4大学生择业中出现各种问题对于社会职业状况、人才市场动态等,毕业生往往都缺乏必要的认识,同时对于个人的择业目标,以及自己能干什么等都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当毕业生步入社会时,面对复杂的职业岗位,他们都充满了茫然,直到此时才悔恨自己没有在校期间培养、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然而,在现实的环境中,为了求职,他们投递简历、浏览求职信息等。

3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3.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全程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施全程化管理。所谓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实际上就是在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就业指导工作,而不是将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临时性工作,集中在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对此,学校需要从全局观点进行系统的考虑,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按照不同阶段,根据任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一年级侧重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二年级重点培养基本能力,三年级对职业进行定向的指导,四年级重点实施择业指导。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上述四个阶段相互融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3.2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是高等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能够丰富高等德育工作的途径。在组织开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对人进行教育和培养,同时对其进行塑造。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指导一方面涉及择业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涵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方面的塑造与培养,通常情况下,这些是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教育的基础,同时体现了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在选择职业时,为毕业生提供帮助,进一步使其符合个性特征,同时满足社会需要,进而更好为社会服务。

3.3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通过对大学生实施就业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实现社会角色的平稳过渡。通过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等,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知识,使其更容易地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仅仅这些还不够。另外,还要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在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在学校的各个教育环节中,渗入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思想准备。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参考文献撰写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快的找到相关文献资料,从而在论文的写作当中节省更多的时间,我们阅读文献资料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学术论点能有个对比。下面是千里马网站的小编采编收集的关于就业形势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欣赏。

就业形势论文参考文献:

[1]人社部: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人就业压力大[EB/OL].2016-02-19.http://ln.ifeng.com/a/20160229/4317510_0.shtml

[2]莫荣,周宵,孟续铎.就业趋势分析:产业转型与就业[J].中国劳动,2014,(1).

[3]陈宇红,江光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王新刚,肖继新,马金锁.大学生就业状况和思想動态现状调查报告[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5]梅小健,曹东辉.新就业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0,14:222-223.

[6]周素玲.试论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03:149-150.

[7]马志辉.对改革高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思考[J].理论界,2005,05:124-125.

[8]郭丽萍.高校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完善建议[J].文学教育(中),2013,06:75-76.

[9]胡红渊.高校公共英语教育改革探析[J].中国培训,2015,18:178.

就业形势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41205/t20141205_1209695.htm.2015

[2]百度百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495/4899764.htm.

[3]张丽娟.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北方经贸,2013(5)177.

[4]赵颂平,张荣祥.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3).

[5]董丙剑.关于我国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

[6]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葛道凯.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7).

[8]王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

就业形势论文参考文献:

[1]惠茜,毛小红.在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源及其影响[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3)92-96.

[2]刘万军.基于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111-113.

[3]吴雅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2.

[4]梅萍,邵莉莉.就业压力下“90后”大学生就业信心与理想信念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3(6)7-10.

[5]王明真.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77-79.

[6]形势与政策教学参考资料[Z].2013,5(73):21.

[7]赵欣.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60-02

2004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1]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育部于2011年1月19日又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其中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来组织教学。[2]然而,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经过多年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未能跟上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步伐,其课程规范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基于此,拟以《通知》和《标准》为依据,来讨论“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化

合理化的教学内容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科学编选适宜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才能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目的。

目前,教育部已经加强了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材和教学资料的建设。每年制定两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于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将教学要点印发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参考资料。与此同时,教育部在每年两期“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聘请国内专家就相关专题作报告,从而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素材。此外,教育部还组织编写制作了及时反映国内外形势最新动态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含VCD)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可以说,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教育部已经有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各高等学校应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合理取舍。

笔者认为,就具体内容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该涉及:国内外时事政治、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国内外形势与发展趋势、始业教育、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行业形势教育、就业指导等。就理论形态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二是国际与国内形势教育;三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等政策教育。

二、师资队伍的多元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兼职。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及方法论来分析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主要由学校相关领导、行政党群职能部门领导、院系党总支书记及学校辅导员教师组成。最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多学科性、宽领域性、广范围性的特点要求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兼职队伍,根据形势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生做形势与政策讲座,不断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安排的常态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是教学安排常态化,即教学任务有计划、教学活动有场所、教学时间有保障。首先,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公布教学计划进程表,并纳入学籍管理。“形势与政策”课应该合理规划学分和学时,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进程表来规范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4]其次,教学活动有场所。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环境、多功能报告厅等。应该依托学校和教师资源,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在学校大礼堂、专门教室集中观看专题影视,组织学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考察,引导学生到企业或社区进行专题调查,加强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最后,教学时间有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应该保障实践教学的时间。建立定期学生形势报告会制度,提前安排好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时间,使教学时间得以保障。

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一是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宏观性等特点,要从宏观上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系统讲授。针对社会形势的热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还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领导来校举行专题讲座,并且建立定期形势报告会制度,与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互补。

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就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先进集体领导干部等到学校给大学生做形势政策的报告和讲座。“走出去”就是授课教师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和要求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本地的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实践考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基础理论内容,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系统的学习,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课外讨论、交流,特别是数字化互动交流对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观有重大影响,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

四是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教师要联系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通过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收看电视、读书看报、座谈和网络学习等,引导学生自主关注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补充作用。

五、教学考查的科学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必要环节是采取科学的考核方式,即将传统的综合性试题考查与撰写专题论文、报告会心得、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形式相结合。

第一,传统的综合性试题考查。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作业考核和命题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能力及理解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考查学生宏观把握“形势与政策”课基础理论的情况。

第二,专题论文考核。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理论内容给出选题范围,鼓励并指导学生把课堂教学内容作为论文撰写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撰写论文。

第三,报告会心得体会考核。在学生听取报告会前,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记录“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的主题、思路、报告方法、切入点、解决的实际问题等。报告心得体会考核,可以综合了解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

第四,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考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社区、农村、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并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用实证的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考察过程进行总结,最后形成调研报告。

六、教学管理的制度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即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对整个“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证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一,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管理。一是建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讲课质量评估制度,规范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建立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对教学环节进行监督。通过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反馈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加强教学保障管理。包括: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建立教材建设的质量制度;建立教育经费的投入制度;建立形势报告会制度;建立实践教学制度等等。

第三,加强考试环节管理,即构建完整的“形势与政策”课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细化考试环节,避免考试考核的随意化。这就要求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原则、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结果,建立试卷考核、论文考核、实践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察制度。

七、教学研究的专业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驱动力量是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敏锐性和时效性。

教育教学研究是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既有利于教师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变为教学内容,又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不仅能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而且能够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应该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素质,以达到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目的。学校应该鼓励和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必要保障,如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学科建设体系规划中,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的科研项目等等。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构建一套成熟稳定的综合性机制与结构性范型。[5]只有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合理化、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教学安排的常态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考查的科学化和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才能说“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真正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4-12-1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EB/OL].[1998-08-16]..

[3]文军.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形势政策课程;教学;研究

近年来,高职高专类院校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学生生源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农村学生不断增加,成为生源主体。面对新的形势,如何上好高职高专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大专学生呈现出的生源特征

1、农村学生成为高职大专主体,学生贫困比例增大

伴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再加上城乡二元化的客观现实,高职院校农村大学生不断增加。西部尤其在相对落后的云南,特别是在高职院校理工院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则是农村大学生占据学生的绝大多数。农村大学生不再是特殊的群体,而是学校的主体。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院农村学生的比例平均达到85%,公路学院甚至达到94%。

从我院申请助学贷款情况统计表可以看出,申请贷款的比例平均为42%,这还不包括有些地方的生源学费来自私人借贷,有些地方的生源学费要拖欠到大三实习才能补交的情况,农村学生贫困面加大。

2、高职大专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薄弱,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中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职高、中专毕业生。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是高考中高职高专批次录取的,总体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与升入本科的同龄学生相比,在中小学阶段,他们不仅未能很好适应我国应试教育“多试高分”的环境,也没有很好地得到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其他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我省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和乡镇,父母没有很好的职业,收入水平也相对较低。从个人来看,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学习目标比较单一,看待问题较为简单,对一些重要事情认识不足。由此看出,他们的先天条件相对较差。

虽然文化基础较差,但是高职大专学生积极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学校需加强培养,使他们变成另一种优秀人才。

3、高职大专学生普遍重职业技能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逐渐增强,学生有较高的就业期望,希望在高职大专能学到一技之长,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来改善家庭生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在学习中表现出只要对就业有帮助的就高度重视,与就业无关的则视为无用,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很难引起学生关注。

同时,很多学生也单纯的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就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好不好无所谓。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轻视甚至排斥情绪自然产生。

二、当前云南高职大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程在云南高职院校中总体形势较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没有契合高职大专培养目标的形势政策课程教学规范或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它与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有着区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是使高职生成为“知识人”的同时,成为合乎需要的“社会人”、“现代化的人”,让他们在心理上能正视、融入社会;在知识上能理解、分析社会;在行动上能作用、效力社会。因此,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要按照培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心理基础,授予广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思想品格,这样就需要在思政课程中针对高职大专专门划出一块,制定高职大专的思政课要求,例如大纲、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而现在的情况是没有适合高职大专培养目标要求的规范或要求,甚至还和本科院校统一备课,统一要求,材,学内容。

2、没有适合高职大专学生实际的专门的形势政策教材或教辅资料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时效性非常强,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每学期只能根据教育部社科司下达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要求,研究教育教学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拟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实际执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基本上还仍然是使用普通高校的教材,“本科型”教材在体现高职学生特点上和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明显不足,没有突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内容,教材内容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针对性不强,脱离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实效性差。

3、教学内容没有更好结合高职学生实际需要,存在一刀切的现象

形势政策课程有极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因材施教,因时施教,针对不同的年级应设置不同的授课内容与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管年级、专业,所有班级所有学生都学一个内容,一本教材,一个教学课件。常常出现大一新生就接受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大三学生还来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现象。没有根据学生的年级确定授课的深度与广度,导致大一学生吃不透,大三学生吃不饱的乱象。

4、教学方法单一,影响形势政策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各高职大专的形势政策课一般是以专题形式出现的,教师习惯于多方搜集材料后配以多媒体演示,给学生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这种授课方式在限定时间内给学生最大的知识量,但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的讲授,学生只是作为一个听众,无法参与其中。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填鸭式的教育,限制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学生也逐步丧失了兴趣,即使教师偶尔提问问题时,学生也是反应较为冷淡,最终变成了一言堂。

三、联系行业,增强时效,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高职大专形势政策课程教学

1、突出高职特色,契合高职培养目标制定形势政策课程要求

目前,我省高职大专形势与政策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所特有的课程目标和定位,本课程应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从行业特色和时效性两个方面开掘和拓展改革,力争形成具有云南本省特色的形势政策课程教学,使形势与政策课成为我省高职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1)在教学内容中突出行业职业特色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应该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联系各行业发展实际,精选教学内容。例如我院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我院身处交通行业的特点,开设了《云南交通的发展与展望》专题,主要给学生介绍云南交通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以及十二五规划的行业发展目标,学生听了以后普遍反映很好。

(2)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行业背景,请进来,走出去。

高职大专在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师资需求量比较大,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师资的积极性,校内的教师积极走出去,参加行业的各种培训、考察、会议及实践,获取第一手的行业发展态势和需求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资讯,为课堂采集资料。例如每年的云南省交通工作会议我们就应该争取参加。同时,通过挖掘社会教学资源贴近实际,把管理、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家和成功人士请进形势与政策课堂, 满足了广大青年学子想更多地了解社会的需求。

(3)在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注重突出行业特色。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现实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使它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会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以今天高职大专的在校生规模,在同一时问组织全体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现实的,也会对其它学科的课程学习造成冲击和影响。但可以组织一个年级的实践活动,我认为选择二年级作为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安排的时间是比较合理的。一年级初来乍到,要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三年级又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业等,并且二年级社会实践获得的经验和感受也有机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如讲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农村建设等,就可以在讲授的同时配合一些参观活动,参加执行政策的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政策素质的有效途径。

还可以与专业实习,课程实训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考察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在革命纪念地、历史遗迹、工厂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等形式,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社会、择业就业等相结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趋势。通过学生与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基层直接交往、亲密接触,从不同角度了解社会比较真实的一面,把握真正的国情省情。

2、加强高职大专形势政策课程教材建设,多渠道,全方位辅助教学

一直以来形势政策课程教材统一使用,然而各校的情况不同、培养目标侧重点不同、学生特点不同,教材就应有所不同。

教材必须改变过去传统模式,由任课教师根据上课专题内容编写相关专题教辅资料,并将案例分析、思考题一并编写在内。教材可以是一个专题一个小册子,内容的编排结构应该是第一部分是所涉及形势的典型事件,安排学生阅读、思考,然后由学生写出对事件的分析,及所持的观点、看法或态度及应对的措施方法;第二部分是所涉及的国家方针、路线、政策,学生必须掌握的相关理论,理论必须体现精简、管用原则;第三部分是课内课外实践活动,具体包括演讲赛、讨论、报告会、主题发言、讲课、写小论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形式。第四部分是相关背景资料、文章、书籍或视频名字,凡是与专题内容相关的材料都可以附上,由学生学习、研究时参考,作为学生拓展知识的素材。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补充学习资料印制给学生,加强学生对形势政策的理解和执行。

3、增强时效性,提倡双主教学,提高形势政策课程教学吸引力和影响力

针对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认同。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时效性。

形势政策课程特别注重针对性、现实性、实效性,我认为首先要科学设置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本课程的时效性。例如2011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初,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把最热的最受关注的3月5日结束的我国利比亚大撤离的行动作为专题内容。通过本次专题的讲授灌输给学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了解中国海外大撤离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2)各年级形势政策教育内容不应一刀切。

虽然国家的形势和政策是相同的,对大学生来说,能够全面掌握固然更好,但所有在校的各个年级学生要保证相同的内容全部学到,是过于理想化的。所以,比较具有操作性的做法是各年级讲授的内容有所侧重,不应搞三个年级完全相同的、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模式。

如大一新生,应该首先进行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基本理论的讲解;还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安排有关云南教育发展情况及校史介绍;再如大三学生,面临毕业实习和就业的实际需求,可以适当安排就业方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在课程中,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内容应适当增加国家宏观形势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把握自己未来的选择也有利而无害。

(3)改进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双主教学,提高形势政策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与传播速度的加快以及教育思想的变化,信息时代更佳的课堂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应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和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专题讲座与热点评说、课堂讨论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氛围,通过课堂提问、交流讨论、热点辩论、现场答疑及学生演讲等形式,使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情绪、见解及注意力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交流和解决问题,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共同探讨,相互切磋。对时事问题多让学生发表看法,避免课堂上只有一种观点,一种声音。

总之,我想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在高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与时俱进,联系行业,增强时效,形成具有高职大专自己教学特色的形势政策课程,才能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琴.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世纪桥,2011,(7).

[2]李彩萍,马秋林.高职形势政策课教学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J].中国电力教育,2006,(5).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心理定势原理;社会从众原理;心理认同原理

心理学并不是单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学科,这只是人们在表象上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可以有效遏制企业不良现象的滋生,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正因如此,在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上,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其中这一学科中包含了较多的分支,本文中主要应用心理定势以及社会从众等相关的原理开展全方位的探讨,以实现企业安全文化的创建,并且在广大的员工中拓展开来,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心理定势原理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利用心理定势原理解决企业安全文化构建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心理定势的意义,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三个可以装入不同量水的容器,利用这三个容器测量出规定量的水,并且给出了7道问题,在前5道题目中,必须使用三个容器共同测量才能得出结论,而后2道题目中实际上使用其中两个容器就能得出相应的结论,但是实际上,人们在按顺序进行测量时,在完成前5道题目后,心理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而忽视了还有更加简便的方法也能得出结论,这就是心理定势所带来的影响。

实际上,通过该实验中我们可以认定在处理问题时,人们总是受到先前结果的影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普遍会受到这一心理作用的影响,例如在丢东西时,总是先反复摸口袋,这就是因心理定势所产生的下意识的动作,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心理定势产生的效应无所不在,只是这些活动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所以人们已经不在意了。由此可以推导出在心理定势的影响下,人的活动主要具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心理定势所带来的是一种强势的心理活动,需要具有“度”的要求才能实现,如果这个“度”的要求没有实现,就构不成所谓的心理定势。二是心理定势所产生的效应是具有正负之分,在实际的生活中,要尽量将这种影响发展成为正能量的效应。现代企业在发展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要想利用心理定势的原理,就要加强企业员工的相关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还要让企业员工明确企业发展的核心内涵,对于道德的价值规范等,这些内容的培训有助于企业深化文化,不断规范员工的职业操守以及行为准则,为实现现代化的企业安全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如何将原有的模式打破,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难点,在这一基础上,诚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度”的要求一样,实现企业安全文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达到一定的量,只有做到足量,才能实现企业安全文化在员工之间的延伸,打破原有的心理定势以及行为定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要在培养员工方面多下功夫,这样能真正的利用心理定势相关方面的内容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

2 社会从众原理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随意改变自己的主观意愿,例如以下这个实验中,将若干个大学生分为几组,每组保持具有相同的人数,7人或8人,在一组中设定一个真实的被试者,其他人为合作者,将组员围坐在一起进行试验,其中被试者的位置要靠后,让每个人都按照顺序看两张图片,合作者在最初的几轮中告知了真实的答案,但是在后续的几轮中共同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时再观察被试者的判断,证明其容易受到合作者的混淆而在潜意识中更改自己的判断,这就是社会从众心理所带来的影响,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也的确会经常受到的这种心理的影响而更改自身的决策。

群体压力不是行政压力、威望和恐惧的结果,它是由于群体的一致性而形成的。因此,这一原理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必须做到:第一,要善于形成集体舆论。集体舆论一旦形成,集体就能明辨是非,使正确的东西得到扶持和发扬,使不良的东西受到批评和抵制。集体舆论形成的途径主要有宣传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讨论会等。第二,要善于发挥小集团的作用。在研究中发现,团体人数在7-8人以内,从众的效果最佳。因此发挥科室、班组和一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对集体舆论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要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企业中的榜样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科室、班组领导者的带头作用,二是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这两类人的榜样效应是企业安全文化形成的关键。第四,要善于控制反从众现象。学者阿希曾进行过著名的从众心理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如果让其中一个假被试作出不同于多数人的反应,真被试从众的比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团体中的抵制和反对意见一定要认真对待。

3 认同心理原理及其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认同心理是个体将自己和另一个对象视为等同或同类而产生的彼此密不可分的认同心理。初步的认同处于认知层次上,较深的认同进入情感认同的层次,完全的认同则含有行动的成份。当个体对他人、群体、组织产生了完全的认同后,个体就会与这些对象融为一体,休戚与共。

员工认同心理的培养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要考虑员工方面的因素。如果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有良好的认知,就可在引导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和学习工作,以升华员工的认同境界;而如果员工的认知与企业安全文化要求是相悖的,就应当先改变这种认知结构,使员工能够适应企业安全文化的要求。二是要考虑组织方面的因素。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代表,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者和表率,只有企业的领导者普遍取得了员工的认同,企业安全文化才能被建树起来;其次,企业组织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载体,只有企业员工对企业组织有了认同感,企业安全文化才能被实践起来。

结束语

企业必须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权益,并把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协调一致。企业安全文化的表达形式主要是企业的标识、口号、风貌、品牌和社会形象等,只有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注入到这些活动或形式之中,企业安全文化才能被弘扬起来。

参考文献

[1]毛海峰,郭晓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及其多维结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2).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形势

引言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日益深入,推动了外向型经济水平的提升。由于我国开始融入于世界市场这个大环境之中,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扩大,这样一来也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了明显的发展。然而据近期的调查研究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率以及收入水平皆较为低下。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憾等。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我国大学生现今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荒”以及“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许多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也进入了高校学习,大学生的总体数量激增。

致使现阶段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是人口总量严重超过了社会岗位的数量,劳动力过剩;其次是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没有紧随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最后是劳动力市场有待改善,就业的信息渠道受阻。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尽管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但是其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均有待提升,难以快速融入于实际工作当中,致使大学生的总体就业形势极其严峻[1]。

二、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一)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低

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低是致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所谓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就是要和外国的公司进行贸易往来,先决条件便是语言,另外还需熟知国外的相关法律。然而事实上,许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学好外语,甚至连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也没有熟练掌握,无法与国外企业进行沟通交流。而且许多学生对国内的法律都一知半解,国外的就更加茫然。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落后

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陈旧落后,而且与实际已经完全脱节了。现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司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是多样性以及实用性,但是高校却过于强调书本上理论知识的输送,没有将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学生们仅仅是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但是不知道如何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难以满足公司对人才的多样性以及实用性的要求,从而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三)大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以及职业资格

现在许多企业对刚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并不十分看好,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毕业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无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许多中小型的外贸企业,并没有过多的资金运用于新人的培训之中。而且外贸行业与别的行业行业相比,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是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外贸业务,对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也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很多学生完全不做准备就参加考试,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就致使许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毕业生适应期较长,丧失自身的优势[2]。

三、改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各方面技能

学生应当刻苦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对语言给予高度重视,尽可能做到精通,特别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在学习的过程中,规划好今后的职业生涯,确定自身的奋斗方向。大学生最好在大学期间,寻找一家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企业进行实习,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使自身的阅历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除此之外,还应当密切关注我国对外的国际经济和贸易,适当了解国外的法律及文化。

(二)高校应当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校应当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给予高度重视,除了向学生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将理论知识融入于实践之中,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尽可能满足企业以及市场的需求,塑造出全面性以及实用性相统一的人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点着手,一方面,应当建立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背景的人才培养思维。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新增《外贸软件综合运用》、《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等重要课程。除此之外,还应当强化专业教育,将学生的行业优势、英文优势以及专业优势全部凸显出来,加强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一专业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丰富课程的内容,引进非学历认证教育

尽管外贸跟单员、外销员以及外贸业务员等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考取了这些证书,必定会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一专业的学生的竞争优势明显提升。所以高校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将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内容吸纳进来,发挥非学历认证教育的实用性,让学生们在学校内通过这类考试积累丰富的经验,提前适应工作岗位,缩短适应时间,快速融入与工作之中[3]。

结语

现阶段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现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落后,学生素质偏低,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所以高校应当尽快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S富课程的内容,引进非学历认证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各个方面的技能。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是应当面向整个社会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郭雪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西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贸,2015,10(3):186-190.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8篇

>> 新形势下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对本科毕业设计指导的探讨 新形势下对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的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及对策分析 探索新形势下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 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新模式研究 新形势下电气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的探讨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实践与建议 对本科毕业设计的剖析与思考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与探索 问题导向的本科毕业设计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开展探索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新形势下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探索 本科毕业设计对毕业生未来职业的导向之探索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于毅,闫岑.浅谈大学生就业、毕业设计与考研之间的矛盾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1):408.

③李长春,薛华柱,何荣,宫阿都.高校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与改革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备,2010(7):161-164.

④沈显庆.培养“双师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7):122-124+127.

⑤邓崇亮.地方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与构建[J].贺州学院学报,2011(12):120-124.

⑥王德才,蒋凌云.实施课程置换的订单式教学,构建金三角三方盈利校企合作模式[J].商情,2010(25)

⑦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7-23

⑧楼盛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3):309-312.

⑨郝燕萍,周英,罗艳华.高校生师比现状及其合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33-34.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内容和形式 建设

一、高校形势政策课的现状及困扰

1、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效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文件精神,各高校加强了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少高校按照和教育部统一部署,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新时期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各高校在教学方式上多采取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但基本上还是以课堂讲授或讨论主。讲授的内容大致相同,主要是观察分析形势方法理论,现行政策及政策运行、国际关系、中美关系、、我国经济形势、“三个代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内容。目前已经有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教学、讨论、作业、考核等都充分利用这一信息社会的重要工具,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

(1)形成了完善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近年来,各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都比较重视,组成了一支强而有力的形势与政策教学队伍,在各年级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在完成授课任务的同时,也加大了教学研究力度,不断收集有关材料,使得时事内容得到及时的更新,基本做到了与时间同步。

(2)学生有了正确认识,开阔了视野。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及主要影响因素,了解中国在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清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外交政策,进一步丰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一个有益补充。

(3)指导学生正确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能够辩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学会弘扬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地看待当前形势,把握好自身的发展方向。

(4)明确了党的大政方针,明确了政治方向。对于国家政策,关于我国企业改革、、国际关系处理以及社会主义前途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许多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理解的观点也不同。我们的学生不但自己学会了正确的分析当前形势,支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好国家政策的诠释者和宣传者。

(5)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势与政策”课指导学生将自己置身与社会当中,正确地估量和认识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以前,学生中存在着一些“对就业过于理想化”的思想,择业时怕吃苦又要求高工资,因而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而《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正确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同时也培养了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形势政策课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料建设,拓展教育渠道,教学方法改革与完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内在需求与实际效果的矛盾。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课,不重视马列课和思想道德课,更不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倾向。但因为形势政策课属于政治教育课,由于种种原因,相当多的同学认为这是一种脱离实际“假、大、空”的说教,甚至表现出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使《形势与政策》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曾对自己上课的15个班做过调查:表示“亲近”的不到10%,处于“淡漠”和“疏远”的则占绝大多数,甚至有不少人“厌恶”此课。

(2)形势复杂与途径单一的矛盾。培养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形势政策课改革需紧密联系国际形势发展和国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如何很好地联系国际、国内两个发展实际,并较圆满地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这是长期以来困扰该课的难题。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有其自然的形成发展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方能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全国每年有许多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报告,绝大多数是问卷调查,问题在于学生填答问卷时的态度和认识水平使问卷调查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更不必说其知与行之间的距离。年级越高,越是明显。因此,我们需要完善对问题的研究手段,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在继续应用问卷调查和相关统计方法的同时,注重个案调查,注意从学生日常言行及“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新的角度上的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考察行为表现来发现其真实思想状况。

(3)时事易变与师资不稳的矛盾。形势与政策我们天天都在接触,它也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能潜心钻研、与时俱进地充实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不理想和教师队伍不稳、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形势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不论是教学效果的提高,还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在短期内都不可能有多大改善,必须长远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所以,形势政策课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针对教师素质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脱离教师素质和队伍状况以及当前教学实际状况来谈形势政策课改革成为空谈。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主要环节的落实

改革形势政策课教学,需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

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学生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这种变化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同时这也是社会更加开放,教育封闭态度被打破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要注意其负面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负面影响显得特别突出,加上人们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些错误理解,这些负面影响会在一定时期内弱化学校教育,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基本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反差太大。按照教育规律,教育从标准到内容都必须具有超前性,德育更应具有鲜明的超前性,但超前的“度”到底以多大为宜,还应深入研究。不超前,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过于超前,反而会削弱教育的实际效果。

2、处理好形势政策课教学与其他德育工作的关系

包括形势政策课在内的思想品德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主渠道,上级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都必须在认识上,并在实践中重视这一问题,同时,要注重其他渠道,如社会实践、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党团活动等。实际上,离开了这些渠道,主渠道的作用也难以得到最佳发挥,因此,在抓住主渠道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他渠道的作用,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佳效果。

3、处理好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

此处的显性课程即指形势政策课,隐性课程是进入新的世纪以后逐渐引起世界范围关注的教育课题。对于它的确切涵义现在还有争议,但基本上可定义为学校内除显性课程外的,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如网络、报刊、图书、校规校纪、校风、校貌、师生关系、校园物质文化等。显而易见,隐性课程是除显性课程外所有学校文化要素的综合,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范围广,对于学生实施“看不见的教育”其影响难以量化,它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学校要注意隐性课程建设,并使之与显性课程统筹计划,协调发展。

三、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课教学的几点设想

1、实行教学内容的同步化

首先,应删除那些“假大空”、甚至“左”的东西。对于一些具体内容应赋予正确的解释。如奉献和索取的关系,学生受到的教育几乎全是要求他们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甚至献出生命,避而不谈索取。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学生对这种教育也往往是“教而远之”。我们应在思想上和实践中扭转这种倾向。其次,应增加由市场经济价值观引发的一些内容,如商品意识、竞争意识、信誉意识等。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一主旋律,更要积极主动地清楚市场经济价值观和消极面,如拜金主义、投机心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再次,要注意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四者的统一,绝不能用其余三个品质取代个性心理品质,要树立起个性心理品质是德育的基础的观念。实际上,只有当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德育才是成功的。在政治品质教育方面,也应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2、设计教学方法的参与化

教学方法历来是形势政策课程改革的活跃点,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有一套教学方法,在此应强调的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打破“一言堂”、“满堂灌”和压服式、说教式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是失败的。可以采用提高、讨论、辩论、演讲、撰文、参观、调查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机会,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气氛中心悦诚服的接受理论观点和行为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辩和讨论来解惑受益。

3、实现教学过程的活动化

形势政策课教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从备课、讲授、答疑、批改作业到考试,每一环节都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真正了解教育对象,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实际,注重互动探究。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一些重大“形势与政策”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和倾向性问题作正确引导。网络支持下的交流和研讨,为教与学的互动参与提供了先进平台。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特性的话语形式,以其虚拟空间的私密性提供了大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的肥沃土壤,也使大学生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可以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疑虑与困惑。充分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利用网络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形势政策课程教育的特点及其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搭建集政治性、思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课程网站。针对热点问题,既要有事实报道,又要有理性思考,不断增强网络教育的亲和力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邓纯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7(25).

[2] 罗海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立足学生工作实践,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环境、工作现状及原因做出分析,围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强调从理论学习、宗旨教育、制度建设、党建理念、方法创新等角度入手提升工作实效性,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高校党建学生党建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政治多极化进一步显现,发展模式多样化、社会联系信息化日趋明显,整个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给改革开放带来机遇的同时,挑战也破门而入。西方国家凭借经济、科技、网络上的优势,以各种文化产品或服务抢占我高校这块思想文化阵地,加紧向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颠覆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严重威胁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安全,对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就业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深化,亦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制约,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生活、就业等压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造成冲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党员作为其中的优秀分子,承担着知识学习、传播与创新的重要责任,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保证学生党员队伍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开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新局面的需要,也是探索高教改革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尚未较好把握新形势要求。日常理论学习中,尽管教育内容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形势,但部分基层支部对学生党员学习需求认识不足,缺乏对学习计划的制定进行指导,教育方式上亦存有指令性,影响了党员通过学习提升自身修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激增,一些高校面对竞争难以短期内及时深化对新形势下育人理念的认识,考察及教育的意识逐步淡漠,“重发展,轻教育”、“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在毕业班党建工作中较为突出,影响了入党动机的纯洁性。同时,由于高教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分制、选课制客观上导致“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致使基层组织内,学生党员之间缺乏了解,在考察和选举中影响了民力的使用,也难以在朋辈活动中形成合力,发挥党员队伍的优势。

第二,党建工作队伍有待加强。中央16号文件以来,各高校结合新形势新任务针对提升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开展调研实践,辅导员队伍进一步向“年轻化、专业化、政治化”的要求发展,且具备教师、政工干部双重身份优势,逐步成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主要力量。但辅导员工作面广、量大,时间上的困难使得自身表现出较强的工具性,影响了学生党员的教育力量,难以迅速准确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生成长需求和高等教育办学要求相结合在工作中去培育亮点、形成重点。

第三,相关制度仍不完善。近年来,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各高校充分贯彻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发展的群众座谈会制度、公示制度、积极分子考察制度、谈话制度,也建立了党群联系人制度、入党答辩制度等,明确将积极分子考察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起点,为培养合格党员夯实基础。但学生被接受为预备党员后,少数基层支部忽略科学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使用”代替“考核”,影响了预备党员政治学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弱化了先锋模范作用和为群众服务的意识。部分毕业班支部在升学和就业压力下,过分偏重发展工作,致使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宗旨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逐步淡化。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从理论学习入手,夯实学生党建基础。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是学生党员提高思想素质的重要资源和有效途径。新形势下党务工作者在日常学习中应帮助学生党员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展开理论学习成果展示与讨论,帮助学生党员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热点问题、解决困难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切实改善党员教育和管理。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是发展党员的重要环节,必须本着对党负责任的态度严把发展关,在实践中通过发挥群众的监督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基层组织吸引力。

第三,按照“以人为本”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党建工作特点及规律。大学生党龄普遍较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待成熟,高校要以培养合格的党员为目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针对青年学生社会参与积极性较高、求知欲浓的特征,尊重学生党员权利,关心党员切身利益,满足合理需求,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和激励凝聚功能,进而有效发挥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四,以党性教育为主线,增强党员服务意识。党性教育是党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党组织要围绕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党的纲领、政策、宗旨、纪律教育,组织、作风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方面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坚持贯彻实践性原则,着力发挥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功能,不断增强宗旨意识与服务意识,体现党的性质和要求。

第五,依托传统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党建实效性。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方面运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校两个传统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增强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提高培训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传递信息量大、形式丰富、感染力强等优势,多途径地开展党员宗旨等教育,增强学生党建的实效性。此外,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是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其表率作用,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曾朝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生产要素;组织资本;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757.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6)06―0051―05

收稿日期:2006―06―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国际经贸活动中十分活跃的部分。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着重大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总量和高端服务贸易领域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对此现象,许多经济学家已从要素密集度、人力资本、竞争优势等角度来解释,本文在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组织资本这一更为抽象的高级生产要素,拓展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不平衡这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传统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及存在缺陷

1817年,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后,这一理论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成为经济学家研究国际贸易的逻辑起点。赫克歇尔和俄林所提出要素禀赋论,在假设各国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情况下,一国的比较优势的产生取决于各国或各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差异,以及不同商品生产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在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生产要素一般只包括普通劳动力、资本与土地。舒尔茨与贝克尔提出和论证了人力资本理论后,把人力资本列为新的生产要素,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比较优势的文献日益增多。舒尔茨(Schultz,1964)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的对外贸易类型。卢卡斯(Lucas,1988)以阿罗干中学(Learning-by-doing)模型为蓝本,建立了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把国际贸易引入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中。杨小凯和博兰(1991)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贸易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格罗斯曼和麦吉(2000)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

在服务贸易领域,由于普遍认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具体形式,而且服务贸易中也存在着比较优势,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力资本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关系同样也适用于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之间。萨皮尔(A.Sapir,1983)认为物质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运输服务贸易上拥有比较优势,而人力资本丰裕的国家在保险和其他私人服务贸易上拥有比较优势。发达国家由于充裕的物质和人力资本,因此在服务贸易上拥有总体的比较优势。格雷.贝克和哈罗德.米瑟(1990)进一步提出,除了劳动力和资本的比较利益外,人力资本这一服务产品所独有的生产要素是决定服务比较优势的最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水平高低决定了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密尔文(1989)认为,现代服务贸易是以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为主,而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研究与开发获得的,因此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取决于一个国家提供教育、培训和研究与开发等基础设施的能力。同时,他们都认为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具有动态性,因为人力具有流动性,并且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取得,随着发展中国家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也可以在这些要素密集度高的服务业部门取得比较优势。

总之,从现有的讨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文献来看,大都在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来解释不同服务贸易部门的比较优势。认为服务贸易的生产中包含着三种要素:第一。体力要素,主要由非熟练劳动力(一般劳动力)提供;第二,物质资本,对于运用先进技术设备的服务,如电讯、数据处理,以及对技术不很先进但传统上依赖于资本设备和基础设施服务,如公路海洋运输等,尤为重要。第三是人力资本要素,已叙述相关研究。这三种要素决定了服务价值的大小,从而也决定了某个国家在这种服务项目上有无决定优势⑴。

引人人力资本这一高级生产要素来解释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是对经典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发展,能部分解释发达国家在金融、保险、咨询、会计、通讯、计算机软件等服务业部门的比较优势,也能部分解释当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要素增加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动态性问题。然而现实中生产要素的表现形式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机理远比这个更为复杂,不但一般劳动力、物质资本与纯粹人力资本决定着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另一个在研究中常被忽略掉的更抽象、更高级的要素形式――组织资本也决定着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对组织资本的忽略肇始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将企业简化为一个生产函数,这种黑箱思维彻底地将企业的组织问题排除在比较优势理论的视野之外,不仅大大影响了贸易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也造成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与企业的组织问题相互割裂的局面。因此,加入组织资本这一生产要素来解释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将开拓贸易理论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特别是高端服务贸易的现实差距与这些差距来源,也将使得比较优势理论在逻辑上与企业理论、组织管理理论沟通起来,增强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

二、组织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一)组织资本的概念在经济学发展史中,对企业组织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注由来已久。奈特(Knight,1921)认识到提高生产力有多种投资选择,例如增加新的设备、发现或发展新的物质资源、改善组织或增加新的社会需要等。奈特(Knight,1967)进一步指出,有组织的努力使社会组织能够比个体单位生产出更多满足需要的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的可能会导致前所未有的专业化,从而要求更为精细和更为有效的协调和控制机制⑵。潘罗斯(Penrose,1958)认为,组织资本代表了企业将各种要素投入转化为最终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即使组织成员离开,仍然留存在组织中的知识资产,其价值在于把企业资源凝聚起来,使企业的资源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利用。野中郁次郎(1990,2000)认为,当经验、知识、通过共同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和连接(combination),并内化到个人的内隐知识基础之上的时候,它们就成为有价值的财产,在这个基础上,企业独特、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得以建立、维持和增强,即企业通过组织,获得那些不能通过市场获得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与企业组织资本是密切相关的⑶。从企业的知识角度出发,邸强等

(2005)认为组织资本实质上是体现在个人和组织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的集合。企业需要从总体上把握组织运行所需的各类知识,并创造和促成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之产生价值。这样,企业需要一个有效的组织资本形成机制⑷。张钢(2000)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认为组织资本作为一种同人力资本密切联系的资本形式,并不是组织内个体人力资本之和,即员工的健康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存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根植于组织关系之中,由企业投资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关系所形成的资本形式。所以,组织资本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关系资本。也正是这种关系资本反映了企业的组织特性对企业核心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所以把组织资本存量定义为企业在某个时点上的组织资本投资总额,并从企业战略存量、组织结构存量与企业文化存量三个维度来衡量企业组织资本存量的大小⑸。

总之,正如Zingales(2000)所指出的,虽然组织资本的特性和生成机制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但它已经像人力资本等一样,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认同⑹。根据以上所介绍的各种组织资本定义来看,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组织资本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但综合来看,都认为组织资本是一种与知识或人力资本密切相关的要素,强调了有效协调经济活动对组织效率的影响;都认为企业组织能力是组织资本的表现,企业的制度规范、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管理结构是各种观点都认同的组织资本的组成部分。

(二)组织资本的来源首先,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取组织知识:一是企业的组织实验。在变动的技术经济环境中,经过生存检验的组织战略、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成为有效的组织形式(Alchian.1950,Friedman,1953)。杨小凯和黄有光(1999)也认为,市场有发现有效率组织模式的功能,只有通过足够多的组织实验,人们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组织知识⑺。二是组织知识的外溢。先进的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通过生存竞争的压力和其他企业学习模仿,形成全社会组织知识存量的提高。从这两点上看,技术经济领先的发达国家在企业组织实验和组织知识积累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组织资本的积累来源于个体企业对组织资源的投资开发,按照张钢(2000)的解释,组织资本存量分为战略资本存量、结构资本存量与文化资本存量。组织资本存量的大小就是企业对于其自身的战略、结构、文化等共享资源的货币形式与非货币形式的投资形成的。由于企业契约签定之前不存在组织资本,组织资本是在资本组合合约签定后,通过各种合约组合和资本整合的有机体;是在组织学习和创新中不断投资积累的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因此,组织资本存量是其他资本存量和时间的一个增函数;其他资本存量越大,合约组合存续的时间越久,组织资本的存量就越大。

(三)组织资本在服务贸易中比较优势的体现相对于商品贸易而言,组织资本在服务贸易,特别是高端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形成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是与服务行业的特性决定的。第一,相对于一般商品,服务是抽象的、不可触知的,这就要求服务提供者具有企业形象、品牌优势和创新优势。例如教育服务、餐饮服务等,购买这些服务的风险比购买货物风险更大,服务提供者的品牌和形象就成为购买者决策的依据。第二,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没有库存,要求在服务的提供过程中被消费掉,有的时间很短,需求受时间波动很大,这就要求服务提供企业进行有效的需求管理,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上加以调节而不影响服务质量。第三,服务具有不稳定性,其质量难以标准化,因此,通过重构服务行为,加强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使得服务操作简化和标准化,服务质量稳定可靠,就要求企业具有管理资源和人员培训方面的优势⑻。服务贸易的这三个特点与企业组织资本的三个维度:企业战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紧密相联。

首先,服务贸易的不同行业组织资本优势的重要性不同。按照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概念,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142个小项。11大类包括:商业、通讯服务、建筑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交通运输服务以及其他服务,每个大类下面又有若干个小项。由于发达国家在组织资本上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高端服务贸易中,由异质型人力资本组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咨询、会计、信息、通讯等行业与管理协调复杂的服务行业,如大规模的零售、物流、快递等对企业组织能力要求非常高,组织资本优势明显。但具体分析,侧重点又是不同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人力资本作为企业核心的价值驱动因素,组织战略为创新型、成长型战略,组织结构为分权制与权变制,组织文化为项目导向的创新型企业文化。要体现组织的灵活性与对人力资本的良好激励机制。而分销、快递等行业,由于庞大的规模与复杂的协调管理,追求持续稳定的高效率,组织资本主要体现在营运管理、采购分销的信息系统和高效率的组织能力上。组织战略为稳定型、混合型战略,组织结构为职能制或分权制的结构,组织文化为正规化、秩序化的秩序型文化。如世界上最大的运输公司美国联邦快递(FederalExpress),专门从事在全美和许多国家范围内包裹和文件的专递服务。联邦快运拥有43500余辆卡车、662余架飞机。每日处理的货件数量多达330万份;联邦捷运公司通过建立一种被称为COSMOS的先进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可以处理日益增多的咨询电话。任何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查到自己发送包裹的邮件的数据等。可以说,强大的组织能力是联邦捷运能在服务市场赢得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另外一个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以其成功的市场竞争战略“天天低价”,为顾客创造价值。其背后是严格的成本控制(削减广告促销成本、大批量订购、直接向厂商订购等方式)以及世界上最高效的物流系统,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车队和先进的计算机通讯网络来严格控制配销成本。这是一项异常复杂的组织工作。然而由于沃尔玛良好的组织管理,其配销成本只有销售额的3%,费用率仅仅为大多数折扣店的一半。

其次,组织资本在服务贸易的四种不同提供方式中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服务贸易有四种提供方式:跨境交付、自然人流动、境外消费与商业存在。跨境交付是指一成员服务提供者在其境内向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以获取报酬。境外消费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其境内向来自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而获取报酬。如病人到国外就医、旅游者到国外旅游、学生到国外留学或进修等。自然人流动是指一成员的自然人(服务提供者)到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以获取报酬。如专家教授到国外讲学、文化艺术从业者到国外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等。商业存在是指商业存在是指国际服务贸易中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为后者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以获取报酬⑼。

服务贸易的这四种提供方式中,自然人流动方式是提供纯粹劳动力或个人人力资本,不涉及企业组织资本的问题。境外消费更多的依赖于当地资源(如旅游资源),跨境交付由于其间接性与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发达国家的组织资本优势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现实中,商业存在作为提供服务贸易的最重要的形式,与组织资本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由于组织资本的知识特性决定的。首先,组织资本具有知识特性,容易低成本复制。其次,组织资本一般的并非以显性知识。而是大部分以默示知识的形式存在于组织之中,具有很强的组织专用性,难以出售出让。因此,具有组织资本优势的服务贸易企业,通过商业存在方式可以将组织资本从发达国家低成本地移植至发展中国家境内提供服务。特别是在信息密集、产品品牌与公司形象显著、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型服务企业以及拥有商标和版权等无形资产的企业,企业的组织资本优势更为明显,商业存在便成为一种最为有利的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这与邓宁(Denning,1980)的跨国投资理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现实中,几乎每一个国际服务贸易中成功的跨国企业,都有卓越的组织能力,如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在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信用卡业务方面的卓越绩效得益于交易的清算和执行、会计服务到风险管理的能力;世界第一大快餐特许经营企业麦当劳,在59个国家开设20000多家分店,通过收取特许费、合同契约、货物分销等形式建立特许制度而不断发展。象沃尔玛和麦当劳这样的零售企业与餐饮企业,其员工并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与很高的知识技能,其优势来源用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度理论是很难解释的,之所以能够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取得优势地位,最核心的是其对经济资源高效率的组织能力。同理,由于组织资本的匮乏,同样的经济资源,对于不具备这样组织能力的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企业来说,是无法实现类似的市场价值的。

(四)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要素综合分析加入组织资本之后,我们把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拓展到四种,分别是一般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可以表示如下:

在表1中,一般劳动力是先天的,取决于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看作“自然禀赋”,这个在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早已经论述过。一般劳动力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要丰裕。下面一栏中的物质资本存量,主要来源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积累,体现了分工的迂回程度,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本要素要丰裕,这也是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所考虑到的生产要素。在人力资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新拓展,人力资本体现为人的知识、健康、技能,其来源在于政府、企业个人的投资和教育培训的结果,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丰裕度高于发展中国家。如前所述,萨皮尔(A.Sapir,1983)、密尔文(1989)、格雷,贝克和哈罗德・米瑟(1990)等人在建立服务贸易理论模型时也已经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主要因素来考虑。而最后一栏的组织资本,是在先前的理论研究文献中未予注意到的,组织资本来源于经济实践中的大量创新型的组织实验与个体企业对组织资源的投资开发,其依托背景是强大的整体经济实力与复杂的技术经济环境,发达国家也比发展中国家有优势,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在这四种生产要素当中,只有一般劳动力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丰裕。由于不同企业组织之间组织资本的差异性、专用性,因此,与异质型人力资本一样,组织资本难以定价,在服务贸易中比较优势并不体现在组织资本这一要素价格上,而体现在企业的组织能力上,最终表现为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在高端服务贸易领域的经济效率上。

三、结论

本文将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归纳为一般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的有机结合。加入组织资本这一更为抽象和高级的生产要素,改变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只见具体要素而不见组织资本这种机械决定论范式的弊端,使比较优势理论在逻辑上与企业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结合起来。

由于组织资本的知识特性,使其往往随着服务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复制到发展中国家,结合发展中国家廉价的一般劳动力,以商业存在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更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当服务贸易壁垒限制发达国家物质资本的投资与人力资本要素的移动的时候,通过非股权形式,如服务业的特许经营也体现出发达国家在服务业组织资本方面的比较优势来。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三种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归根到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动态比较优势,仅靠投资增加物质资本存量和通过政府、企业、个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来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模仿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组织知识,在实践中探索各种高效率的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加大对组织资源开发的投资,以实现企业组织资本的积累和整个国家组织资本存量的增加。结合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才能逐渐在高端服务贸易取得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

虽然本文通过引入组织资本这一更为抽象的高级生产要素,以经典的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丰裕度理论为逻辑出发点,把企业的组织问题纳入比较优势理论框架内,以解释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问题。但是,本文的研究仍然是初步的,特别是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织资本存量和丰裕程度的比较还处于一个定性的的层次上。在以后的研究中,如何度量企业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行业组织资本存量大小,以及组织资本在服务贸易不同行业、不同提供方式中的重要程度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简介:

尚涛(1979-),陕西成阳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组织与公司治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12篇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本文先是从战略管理的视角出发,简述了竞争优势内生论,从竞争优势内生论讨论了企业文化能够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原因所在,最后提出了企业文化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之处。

关键词: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内生论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的内生论

竞争优势的概念最早是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rlin)在1939年提出的,后来霍菲和申德尔(Hofer&Schendel)把它引入战略管理领域。霍菲和申德尔认为,竞争优势是组织通过其资源的调配而获得的相对其竞争对手的独特性市场位势。巴尼指出,当企业能够实施某种价值创造性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不能同时实施时,就可以说该企业拥有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有效的“可竞争市场”上向消费者提供具有某种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超越或胜过其他竞争对手,并且能够在一定时期之内创造市场主导权和超额利润或高于所在产业平均水平盈利率的属性或能力。

竞争优势内生论以企业的内部资源为根基,采用资源战略的原则使企业通过对异质的、不完全流动的资源的积累与配置来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观可追溯到潘罗斯(Penrose)的贡献,他在其经典著作《公司成长理论》(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中认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理查德•鲁梅特(Richard Rumelt)在1982年的实证研究中也发现,最重要的超额利润源泉是企业内部资源的特殊性。1984年,伯格•沃纳菲尔特(Birger Wernerflet)《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理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阶段。1995年,美国管理学者巴尼(Barney)在他之前提出的“企业资源是异质的”和“这些异质资源是不可流动的”两个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分析框架,即企业要想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其资源必须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完全可替代性等四个特性。

价值性。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抓住环境中的机遇,同时当环境中存在威胁时,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回避甚至抵消威胁,如果能做到上述情况,则这项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了价值。资源的价值性是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它无法确保竞争优势的持续性。

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从侧面来理解,它强调了资源的稀有性,是少数企业特有的资源,如果一类资源为行业的大部分企业所有,则这种有价值的资源给本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带来了利润,这样不能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是竞争均势。

不完全可模仿性。它直接关于竞争对手能否通过购买或累计而获取的资源与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目标资源具有同样特征的资源。当有价值和稀缺的资源具有不完全可模仿性的时候,才能使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

不完全可替代性。它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对手是否能获得另外的、并且同样可以使它们实施特定企业的成功战略的资源,这种资源与特定企业的资源构成了替代关系。资源的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完全可替代性使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企业文化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资源

国外学者倾向于把企业文化看成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在企业文化众多的定义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Schein教授在组织文化与领导一书当中的定义。Schein认为,企业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当中独创、发现和发展而来的思维方式。它包含了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更深层次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们无意识地产生作用,并且用一种基本的“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方式来解释组织自身的目的和环境。这些假设和信念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对团队在外部环境中的生存问题和内部融合问题的反应。因此,Schein将企业文化定义为:组织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由某个团体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适应和内部融合问题的过程中所发现、创造和形成的。如果这个模式运行良好,可以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即成为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向。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以上对企业文化的解释和定义,以及国资委对企业文化的解释,笔者认为,国资委将企业文化定位为新资源,即企业文化是除了资金、人才、技术之外的第四种资源,是对各种定义、界定的提升。企业文化与资金、技术、人才一起组成企业的资源,在形成竞争优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具有不完全替代性

企业文化通常是在一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中,为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首先由少数人倡导和实践,经过较长时间的传播和规范管理而逐步形成的。企业文化一般都要经过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一种新的思想观念需要不断实践,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企业文化具有异质性,不同企业由于其面临的经营环境、所处行业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其企业文化必然不同,一个企业所形成的特定文化一定具有本企业的特色,对其它企业不一定实用。所以说企业文化具有不完全替代性。

(二)企业文化具有不易模仿性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一种战略资产,这种战略资产的开发具有相当的难度。一方面,从企业文化形成的时间上来讲,由于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仿制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从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上来看,对于拥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来说,其创造的产品一经问世便可能取得市场领先地位并获取丰厚的利润。而对于仿制者而言,即便仿制成功,新产品也很可能已进入饱和期,不得不面临价格劣势。因此,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企业文化具有严格的企业独占性特征。

(三)企业文化具有不可交易性

任何产品都可以通过市场来进行交易,产生其价值。而文化作为企业固有的东西,它是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资源具有不可交易性。一个企业的优秀文化,只能去借鉴和学习,不能相互交易。因此,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谁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抢占市场,获得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能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之处

(一)核心价值观修炼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的经营理念。Deal和Kennedy指出,“强势文化几乎总是美国企业持续成功的驱动因素”。强势文化论认为,强势文化有助于保持企业目标的一致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提供必要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因而有利于企业减少对官僚机制的依赖,提高企业的活力和变革能力。一个企业若有强势的企业文化,被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员工就会精神饱满、管理规范、生产紧张有序;反之若企业文化没有能够达成共识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员工便会无精打采、人浮于事。企业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对改变员工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才会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文化一定要有强有力的核心价值观,对员工形成激励,进而提升效率,塑造核心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

(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凝聚力强的企业往往能创造出比技术创新、流程再造更高的效率。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留住人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留住人就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建立团队式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领导作风,良好的企业道德,良好的企业风气和企业精神,这样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活动,获得较好的效益,又以雄厚的物质基础来改善员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并可以持久地维持下去,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因此,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竞争优势的一种路径。

(三)提升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速度和效率决定了一个组织竞争优势的大小。加强组织学习,培养学习型组织,提高组织学习能力,是许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和优化组织的体系,是组织保持可持续生存及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学习型组织是指组织成员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地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和优化组织的体系,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的和谐发展。显然,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在动态竞争环境中的基本要求,一个组织只有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创新的持续发生,才能具备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也才能实现企业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共同利益。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学习气氛,充分发挥企业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而建立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够持续发展的”组织形式,其核心是培养和提高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学习能力是指组织成员作为一个不断地获取知识、改善自身行为和优化组织的体系,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使组织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能力。

企业要发展和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企业成员在知识增长的环境下改善和更新知识结构以获得竞争优势,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形成组织学习的良好氛围;其次,组成企业系统的所有成员通过过程学习和培训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组织效能的最优化;第三,制定鼓励学习和创新的制度,使创新成为企业成员的自觉行动和组织行为的准则;第四,构建合理的企业远景,实现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融合,使企业团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形成学习和知识创造的共享意识和自觉行动。

(四)提升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更新、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程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管理创新的目的是激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织全面实现主体目标而协同努力。现代的管理方式和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管理创新能力也是企业文化竞争优势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管理能力、流程再造能力、组织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化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实施管理创新就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放弃旧的传统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创造一种更新、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最终形成一套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管理机制。企业通过企业文化这种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管理创新,从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理.企业文化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2.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郭庆海.民营企业文化竞争力构成要素及提高途径[J].时代经贸,2007,2

4.黎志成,何载福.企业文化竞争力要素及其提高的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6

6.沈仰东.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7.唐志文.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8.温善文,董丽娟.第四种资源―企业文化[J].有色金属工业,2005(10)

9.谢里,罗能生.企业文化竞争力的综合测评[J].统计与决策,2008,14

10.袁新华.论企业文化力的核心作用[J].经济师,2002

11.耿帅.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6(11)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181-02

一、问题提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全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了解当前高校不断扩招、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等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心理的冲击,提高指导大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H学院2012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就业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本次调查随机抽取H学院2012届毕业生,涵盖了文史、经管、理工等专业类别学生为调查对象,同时涉及到农村和城市户籍的大学生。本次问卷共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1 049份,其中有效问卷1 000份,有效率达95.33%。

(二)调查方法

本调研主要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对数据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析。

(三)质量与统计学控制

为确保数据质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统一发放并回收,调查数据由专人输入计算机并运用SPSSV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并同时对数据进行检验及分析。

三、分析与结论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既包括大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知和态度,也包括对就业准备、就业能力、就业主动性的认知和情绪状态。下文是作者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的调研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普遍感到焦虑

在“你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的调查中,有48.5%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认为形势较好的仅占4.5%。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持悲观的态度,原因可以归结为国内外的经济不景气、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等因素。从学科分类上来看,选择就业形势严峻的学生中有71%是文科类学生,29%是理工类学生。从户籍分类上分析,选择就业形势严峻的学生农村大学生有62%,城镇大学生占38%。由此可见,文科类的就业形势比理工类要差,农村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严峻,文科类、农村户籍大学生对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的需求更为迫切。

(二)大学生对就业准备的认识不足

在“你认为自己应该为求职做什么准备”的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了两个以上的选项,从选择的频率来看:80.9%的大学生选择进行社会实践,51.5%的大学生选择选择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44.1%的大学生选择参加各类校园活动,但也有4.4%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目标。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知道,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过去那种“天之骄子”的观念已经不存在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还存在一个“短”、“平”、“快”的错误观念,将实用主义放到了第一位,把就业需要的社会实践技能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而将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而理论学习是作为在校大学生必须始终牢记的主要任务,必须始终将专业技能作为就业准备的重中之重,因而只有把学习搞好了才能为就业提供充足的准备,那种将社会实践摆在理论学习之上的看法是不恰当的,必须予以纠正。

(三)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存在偏差

在“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什么”的调查中,有52.9%的大学生选择了人脉拓展能力,27.9%的大学生选择创新能力,16.2%的大学生选择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7.4%的大学生选择工作或实习经验,5.9%的大学生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1.5%的大学生选择其他。从调查数据中可知,大学生将社会上的一些市侩观念带入了校园,社会关系高于一切成为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座右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概是受到社会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存在“拼爹”效应等的负面冲击,从而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似乎有了好的社会关系就可以在职场上一帆风顺,而将专业理论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经验的积累等等都抛诸脑后。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有必要将正面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纠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认知偏差。

(四)大学生就业主动性存在分化现象

在“如何寻找就业机会”的调查中,有60.9%的大学生选择招聘会现场,44.1%在就业网站就业资料,有39%的大学生选择等待熟人介绍,还有20%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从户籍上看,城镇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性比农村大学生差,选择不知道如何寻找就业机会的20%大学生中,城镇大学生占到了18%。另外,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更倾向于等待熟人介绍,选择等待熟人介绍的39%大学生中有28%是城镇大学生。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性存在两个极端,一部分大学生努力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应聘,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则将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家人身上,甚至对就业问题不关注。存在这种分化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长期过于迁就的城镇家庭教育对这部分学生可能产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认识,过分地以来家庭和他人的帮助,在就业问题上缺乏主动性。因此,家庭教育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必须让家长转变观念,发挥好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作用。

(五)大学生择业观念趋于理性

在关于“如何看待就业”的调查中,有73.5%的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17.6%的大学生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4.4%的大学生选择不就业,继续深造,5.9%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在“就业意向”的调查中,52.9%的大学生选择国有企业,51.5%的大学生选择外资企业,39.7%的大学生选择民营企业,20.6%的大学生选择政府部门,22.1%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只有11.8%没想过。从结果上看,理科类大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文科类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稳定的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工作,工科类学生择更倾向于外企、私企。总体而言,经过长期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和高校对就业指导的重视并,大学生对于追求“铁饭碗”的就业观念已经有一定的改变,不再将就业视野仅仅局限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学生就业更趋向于理性。

四、建议与措施

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的心理疏导难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整合多方力量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社会的支持程度是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由于社会生活覆盖在大学生的每个角落,特别是关于就业形势、就业心理问题更是如此,因此,社会如果能够形成关心大学生就业、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在新闻舆论上对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不要过度夸大,多做正面报到和正面引导。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及时制定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在税费、场地、启动资金等给予优惠和帮助,切实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社会还需通过政府等官方力量调节劳动力导向和就业机会的供给,尽可能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投身于国家需要的岗位上。

(二)学校根据专业、年级、户籍等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

高校要发挥好人才资源的优势,在理论研讨、日常教育、宣传发动、心理疏导等方面要体现出优势,让学生在大学的美好时光中既学会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特别是高校在软硬件设备设施、教学技能手段、师资等方面的优势是别的地方无法比拟的,这些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大一阶段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朦胧的时期,这个阶段可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导入性课程,让大学生能够在入学教育阶段开始就指导本专业的就业方向,树立专业意识,并针对不同的专业就业形势提供心理疏导。大二阶段是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形成时期,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栏目,如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主办各种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讨论会等方式对大学生的就业观进行引导和教育。大三、大四阶段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趋于成熟的时期,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就业困难、就业挫折、就业信息、就业信心不足等问题,高校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心理指导老师、职业生涯规划师、成功校友返校讲座等,有针对性地设立就业辅导课程,将21世纪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就业心理的指导问题系统化、科学化。

(三)家庭教育提供坚强的就业后盾

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就业教育质量的高低。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这种情况突出地发生在城镇家庭身上,城镇大学生在生活的独立性、就业的主动性、就业技能的认知等方面都受到了家庭的严重影响,城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普遍低于农村大学生。因此,家长必须首先改变观念,立足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起良好的就业理念,摒弃就业歧视和对子女就业的过高要求。其次,掌握一定的教育技能和就业、心理方面知识,使家长在引导大学生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恰当的技巧和渠道与孩子取得有效沟通,使大学生能够客观的认清自己,培养大学生形成自食其力、敢闯敢拼的良好品质。最后,家长在鼓励大学生就业时让其了解到家庭永远是其坚强的后盾,在一定程度上及时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免去其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H学院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情况总体比较平稳,但有几个突出的特点和问题:一是大学生对就业准备的认识不足;二是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存偏差;三是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存偏差;四是大学生就业主动性存在分化现象;五是大学生择业观念趋于理性。为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三管齐下,共同解决好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晗龙.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3).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教学定位

一、引言

教育部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文件,其中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做出了新的规定(即“05方案”),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在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引人注目的是,教育部这次对高校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首次以中共中央颁发的正式文件为推动力。这让人感觉到,中共中央越发的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但同时也说明以下问题: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程包括“形势与政策”课面临着严峻挑战,形势不容乐观。教学工作存在一些困难,例如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专业水平偏低、学生观念存偏颇、教学方式守旧枯燥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困境及其表现

(一)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部分大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悖。这些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学习不重视,部分学生(不论是理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讲小话,发短信,甚至不少学生上课不带教材就走进教室,或者是在教室看其他专业书和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有些学生在“抓紧”完成其他专业课老师布置的实验报告或作业。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时,部分学生不以为然,不愿积极参与师生的互动教学。

(二)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的任课老师很多是学生辅导员和兼职教师,教务部对其教学要求不太严格,导致教师备课不够严谨,缺乏专题研究。在课堂上通常是照本宣科、老生常谈,十分缺乏创新精神和求知欲。另一方面,课程变化快、涉及学科多,教学难度大,故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较宽的学科背景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但是目前上课的主要是兼职教师和年轻教师以及一线辅导员,收到年龄、阅历、知识积累和语言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上好这门课程显得信心不足。再加上任课教师队伍不稳定,缺乏系统化和连续性的培训机会,导致该课程没人愿意上但又“谁都能上”,却很难上好。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定位所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校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课时太多并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很难产生直接的效应,认为专业知识才是根本,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学校“两课”教学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紧随社会发展,需要常讲常新,紧密联系实际,“新”即时效性是该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这也导致该门课程一直没有相对固定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资料。

(四)“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规定执行。‘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4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的学习,计1个学分”。若按照教育部规定本科2个学分,那么4年安排32个学时(16学时1学分)就满足要求了。若按照教育部规定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如果保守的按6学期计算,那就是96学时,6个学分。本科教学一般210个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占20个学分,比例太大,正常教学根本无法实施。文件规定的不清晰使各校在理解上各取所需,在执行上大打折扣。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计划不明晰、教学时数没保障,教学质量无监督。“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很普遍,教学随意性很大。

三、解决途径的尝试

(一)明确课程管理的归属

教务处负责管理,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具体实施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

(二)改善备课方式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新。教育部每个学期下发的形势政策教学要点都是纲领性的,而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要使这门课程真正的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就必须要将教学要点转化为丰富的教学内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可以根据老师的专长和兴趣选择相关专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再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改善教师队伍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队伍应以专职为主,由于本课程内容覆盖面非常大,时效性非常强、而其教学时间又非常短,尽管教育部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作为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参照。但是教师若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将无法实现教学的条理性、逻辑性,无法满足学生对热点问题的求知欲望,同时,对有些问题的把握缺乏政治敏感性,进而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故须严把师资遴选关,为解决师资数量的短缺,又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采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的原则选配教师,其他教师或新任教师必须经过考核方能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做到宁缺毋滥。

(四)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力推进互动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落到实处。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中,必须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条件,设计多种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学习方式,让学习者从中选择最适宜的环境、方式以实现“从容”的学习,追求学习实效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喻永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

[2]张德松.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学术论坛,2006(1).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专业特色创新发展,就业前景

中国的播音事业始于陕北革命老区的播音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于1963年正式开始招生。发展至今,播音学不断吸收来自语言学、新闻学学、传播学、美学等科的养分, 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同时, 全国各地设置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专院校数目也在不断增加, 打破了原来北有北广(中国传媒大学)、南有浙广(浙江传媒学院) 的单调格局。

目前,广播电视媒体飞速发展,受众心理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升。主持播音专业面临着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市场却专业性很强、门槛过高的形势。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播音主持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 不能充分满足媒体对高层次传播人才的需求

当今受众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既要求声形俱佳, 又要求具备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播音员、主持人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声音、外形条件较好, 语言技巧运用能力也较高。但是, 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还不能普遍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这一方面是由于有些播音主持院校文化课要求较低, 造成培养的学生文化素养不高。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在播音主持实践中, 对语言副语言的运用过于重视技巧, 没有在传播内容和沟通能力上下功夫, 从而形成了共性较多而个性不强的特点, 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影响沟通效果。

加之媒体选择主持人的渠道也不断在拓宽, 各个媒体在选拔主持人时一般都抱有“英雄莫问出处”的态度。由此,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本专业就业的形势已不容乐观。

问题二: 后起主持播音专业院校缺乏发展优势

后起开办主持播音专业的院校比起北广(中国传媒大学) 和浙广(浙江传媒学院) 等广播、电视背景较深的院校来说,缺乏足够的发展优势。

其一, 在教学体系上,大部分院校以北广(中国传媒大学)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为蓝本进行课程设置, 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缺乏各自专业培养特色的原创性;

其二, 在师资等软件设施上, 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不少学校一方面依靠广播电视媒体的资深播音员打品牌策略, 一方面匆忙把自己培养的毕业生留校作为后备力量。

其三, 在就业方面, 大多院校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合作关系不紧密, 缺乏推荐优势。同时,院校自身的就业推荐渠道没有充分发挥优势。其中生源素质下降,也是影响学生整体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关于拓展播音主持专业学科进行特色教育的设想

上述问题实质上是由于中国传媒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对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虚假需求”, 从而引发了播音主持学科设置的过剩造成的。另外,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脱离社会实际需求也是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因此, 要解决上述问题, 应当从拓展学科深度和广度,大力开展特色教育的角度去探索和思考。

1、主持播音专业特色发展的可行性

原有广播电视媒体背景较深的院校, 如中国传媒大学以培养新闻播音员见长、浙江传媒学院以培养娱乐主持人见长,这些院校的人才研究培养优势是全国媒体公认的。在这些方面后起的院校缺乏竞争优势,但是这些院校往往有一些原有的优势专业,可以结合这一特点, 根据社会需求, 在言语传播的大系统下, 开辟各自新的研究和培养方向。比如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南昌气象学校)就可以依托学院优势以培养气象节目主持人为特色,因为学院在气象学专业知识的教学、开展气象主持相关的社会实习实践、气象影视中心就业推荐工作等方面存在其他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

2、 主持播音专业特色教育的发展空间

主持播音专业的特色发展有利于充分适应社会需求, 避免学科重复建设。一方面,从节目主持人培养角度来看,经济、旅游、法律、气象、少儿节目等电视节目种类丰富毕业论文格式,不仅需要形象好语言能力强的播音主持毕业生,更需要能够掌握相关节目知识的专业人才。主持播音专业毕业生面临着经济节目主持人很多是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法律节目主持人很多是法律毕业生的尴尬局面。细化人才培养方向大大提高了主持播音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从应对社会之需来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各种言语沟通的需求越来越多, 言语沟通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各个院校可以找到符合自身优势的特色教育,主持播音专业毕业生凭借自身形象气质、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可以遍布大众传媒、市场营销、行政、客服等多个领域,从而解决就业问题。

三、以江西信息职院为例分析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气象影视节目质量,全国气象总局要求各省市气象局成立影视中心,并且对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下达了“硬指标”,要求在两年内全部地市级气象节目改变以往的配音模式,都要求有主持人出镜主持,我国其他省份在随后的几年里也将陆续改革。所以市场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需求量巨大,就业前景广阔。这对于我院主持播音专业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应该把握机遇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我院主持播音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取得良好的地位。

1、充分发挥院校优势进行特色培养

我院应尽快全方位的形成较为全面、科学的人才特色培养模式。北广以新闻见长,浙广以娱乐见长,如果我院能在全国形成以气象主持见长,今后无论在招生还是就业方面都会形成良性循环的链条。

(1)改变陈旧的课程设置现状

近几年实际工作中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好、综合能力强、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又很突出的播音员主持人,而播音主持专业的理论总是大大落后于实践的发展;课程设置又是基于理论的形成,自然又落后于理论的进程,故而课程设置与播音主持的实际发展是明显脱节的,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自然就落后于实际需求的标准了。各个院校应当大胆突破创新毕业论文格式,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明确特色培养方向,制定出更符合自身培养要求的课程设置。

(2)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切实提高学生技能

继续扩大气象影视中心实训基地的覆盖范围,加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力度。尤其是在省气象局影视中心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帮助我院学生进行就业宣传工作。以福建省气象局为例,省局的影视中心发展不仅更成熟学生接触更全面的知识,而且可以把实习生的视频材料提供给下面的市县,为我院毕业生的推荐宣传形成有利影响。

2、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

由于气象节目主持教育依然是块处女地,无论从教材到教学都没有经验。现有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大多是“半路出家”,缺乏科学的培养方法以及理论基础。专业教师之前没有进行过气象节目主持的学习实践,进行教学只停留在浅层面上,这样对学生的培养也只能是隔靴搔痒。教师首先应当前往气象影视中心一线进行系统的实践学习,从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通过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各气象影视中心的系统研究,建立科学健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培养出优秀的气象节目主持人才。

3、利用院校优势建立完善的就业推荐平台

(1)将我院主持播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工作视频、照片等搜集做成资料进行招生、就业宣传,以此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影响力的提升有利于我院在招生时选择权的加大,可以选拔专业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培养毕业论文格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

(2)为在校学生精心制作节目主持的视频材料,利用我院在全国气象部门广阔的网络进行宣传,发送给各省各市需求单位。

招生—培养—就业是条链,三个环节都做好了,就会互相促进:生源素质高了培养出的学生质量好,学生水平高了就业形势会更好,就业局面好了招生工作更理想,报考人数多了我们就有选择权,可以进一步提高招生门槛,选拔更优秀的学生。经过不懈努力如果形成了良好的循环链,我院的主持播音专业就会成功的走出特色培养道路,在全国同类高校专业竞争激烈的时期,打出一面信息学院的特色旗帜!

结语:这是一种包容的学术心态, 带着这种心态去审视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必将推动这门学科在更广阔的学科范围内进行系统的分化重组, 学科的触角和视野也会更宽泛。学科间的重组和渗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本文对于播音主持专业创新发展的思考只是一种粗浅的设想,关于具体的课程设置、学科规划等内容, 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探索时期职业生涯规划》,中国播音主持网

【2】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潘虹:《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危机与选择》,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