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

普通地质学论文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方普通话 中介语 动态演变

“地方普通话”又称“方言腔普通话”“方言区普通话”“蓝青官话”等,是各方言区的人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受自己母方言影响而形成的、带方言色彩的普通话。“地方普通话”研究不仅可以为普通话的规范和推广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为国家制定相关语言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还可以帮助方言区人提高普通话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本文从研究历程、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梳理和总结三十年来“地方普通话”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研究历程

“地方普通话”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林宝卿在《闽南方言区学生常见语病初析》中首次提到“受方言影响的普通话”,引起人们对“地方普通话”的关注。此后,陈亚川、李如龙、陈建民、陈章太、姚佑椿等多位学者纷纷发文探讨这一问题。不过,80年代的“地方普通话”研究仍处于萌芽时期,研究内容主要局限于其性质、特点及其地位等方面,且研究成果不多。

1990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在北京举办“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60多位学者提交了与“地方普通话”相关的论文,“地方普通话”成为该次会议讨论的热点,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普通话”研究,并使之得以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地方普通话”的地位得以确立,学界普遍认识到“地方普通话”研究的重要性,展开对各方言区“地方普通话”的探讨。

21世纪以来,“地方普通话”的研究进入繁荣时期,研究成果丰硕。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等问题;研究方法多样化,除采用描写法,还有学者尝试结合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地方普通话”进行深入与细致的定量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更是齐头并进,不仅补充了语言学理论,更推动了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研究的进程。

二、研究范围

三十年来,“地方普通话”研究范围逐渐扩大。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性质、特征、地位及规范等方面。此后,研究范围扩大到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发声学、语言测试等方面。

(一)“地方普通话”本体研究

本体研究着重描写“地方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比如:陈亚川《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1987)、姚佑椿《上海口音普通话说略》(1988)、王文虎《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1994)、王咏梅《龙岩新罗区“地方普通话”的语音特点》、陈蒙《“济南普通话”语音研究》等描写分析了“地方普通话”的语音特点;邝永辉《粤语影响下的韶关市城区普通话词汇的特点》(1996)、田皓《地方普通话常见词语失误分析――以湖南腔普通话为例》(2006)等描写了“地方普通话”的词汇特征;周润年《析金华“地方普通话”》(1990)、曾子凡《“港式普通话”剖析》(2000)、张建强《铺门“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2008)等则全面描写了“地方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

(二)“地方普通话”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从语言接触角度出发,研究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规律、变异机制等问题。如:顾钦《语言接触对上海市区方言语音演变的影响》(2007)、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2008)、傅灵《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2010)、曹晓燕《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接触研究――以无锡方言为例》(2012)等论文以语言接触理论为指导,研究方言与普通话的共变规律;劲松、牛芳《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个案调查》(2010)、李庐静《地方普通话方言变项的使用和扩散――以福建永安普通话“来去”句的调查分析为例》(2013)、《福建永安地方普通话共时变异研究》(2013)等论文运用语言变异理论,研究地方普通话的变异规律。

从语言规划角度入手,研究“地方普通话”的规范问题。相关研究如: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1988)、陈海燕《浅析海南腔普通话在词汇方面应该规范的问题》(2001)等。

(三)“地方普通话”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学界对“地方普通话”形成的机制和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者从偏误分析角度出发,研究“地方普通话”中介语的特点及如何纠正地方普通话等问题。如:许长安《大田普通话的普及和偏误》(1991)、顾英华《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2003)、王磊、张颖《普通话中介语负迁移及应对策略》(2007)、韩玉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香港人普通话中的词汇偏误问题》(2007)等论文探讨了“地方普通话”偏误的表现及其原因。

(四)语言测试中的“地方普通话”

1994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正式启动。随着这一工作的开展,大批学者以语言测试为切入点,针对各方言区使用普通话的难点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策略,有力地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工作。这一方面的成果,如:韩玉华《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误分析》(2006)、张建强《中介语理论与PSC论略》(2006)、周萍《上海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韵母偏误的比较研究》(2006)、张玉梅《吉林方言中介语及语言测试》(2009)等。

(五)“地方普通话”的发声学研究

传统的语言研究多凭语言学家用口耳来摹仿语音并依靠音标对语音进行描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使用仪器分析各种语音,使语音研究更加科学和准确。近几年来,出现了很多从实验语音学角度入手、探讨“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的成果,如:李爱军、王霞、殷治纲《汉语普通话和地方普通话的对比研究》(2003)、韩维新《粤语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习得偏误研究》(2010)、银沛月《成都口音普通话“去声+去声”双音节词重音研究之简介》(2010)、李宁、孟子厚、李蕾《山西普通话的语音特征分析》(2011)等。

在上述研究中,以社会语言学方面的成果最为丰硕,认知语言学和发声学研究则处于新兴阶段,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三、研究内容

“地方普通话”研究的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

(一)理论研究

学界对“地方普通话”的名称、性质、特征、界定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目前,学术界对这种不标准的普通话还没有统一命名,如:李如龙(1988)等称之为“过渡语”,姚佑椿(1988)、汪平(1990)等称之为“XX口音普通话”或“XX普通话”,陈建民、陈章太(1991)等称之为“地方普通话”,还有人称之为“XX腔普通话”“蓝青官话”“椒盐普通话”等。究其原因,这与每个人对“地方普通话”这种现象的性质和特征的认识不同有关。

“地方普通话”是一种既非标准普通话又非地方方言的语言现象,这已得到学界公认,然其性质如何,各人看法略有不同。侯精一将其视作“标准普通话的地方变体”,郭正彦认为这是“在各方言地区的运用中带有一定程度地方特色的普通话”,李如龙认为它“是方言和普通话这一对立统一物之间的中介,是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相互影响的中间环节”,陈亚川认为“是方言区的人学习非母方言的共同语的过程中产生的中介语现象”。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地方普通话形成于方言区人们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与第二语言习得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人赞成陈亚川的观点,如韩玉华、顾英华、刘艺、肖劲松等。

通过对“地方普通话”的性质进行讨论,学界对其特点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如:李如龙(1988)认识到“地方普通话”“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并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在一个方言区的一个时期里,多数人所说的过渡语的两种成分构成又是具有大体一致的系统性的”,具有动态性、系统性、模糊性等特点;陈亚川(1991)进一步谈到“地方普通话”“有其不易改变的顽固性”的特点。

在如何判断“地方普通话”方面,姚佑椿(1989)提出区分普通话的严格标准和功能标准,认为普通话的下限是“能沟通不同方言区的人的语言交际”;谢俊英(1999)进一步提出语音是判定一种语言是否是普通话的首要条件,同时应兼顾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肖劲松(2007)提出普通话中介语的七个语言表征。

(二)个案分析

从成果数量来看,“地方普通话”的个案研究远多于理论探讨。笔者共搜集到108篇有关“地方普通话”的研究成果,其中80%属于个案研究。目前,全国各地的“地方普通话”都受到学者关注并作了一定研究。如:陈亚川对闽南口音普通话的研究;姚佑椿、汪平对上海口音普通话语音特征的分析;曾子凡对“港式普通话”的剖析;张淑敏、张兆勤对甘肃“地方普通话”特点的剖析;邵敬敏、石定栩对“港式中文”形成原因、性质和变异手段的探讨;高山对武汉普通话的解析;陈秋娜对柳州普通话的语音体系特征的探讨等。

四、研究方法

20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以定性法为主,多采用描写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如:陈亚川、刘新中等运用描写分析法对地方普通话的语言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

2000年以后,学界除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还引入调查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如:汪平、杨金凤、赵玲等运用比较分析法将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对当地地方普通话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解释;陈松岑、劲松、李庐静等运用抽样调查和比较分析法探讨方言普通话与社会变项的共变关系;刘艺使用定量分析法分析了粤方言区普通话字音的偏误类型及字音习得;韩维新、李宁、孟子厚等使用语音实验法探讨了地方普通话在发音方面的情况。

五、结语

总体来说,国内地方普通话研究已发现不少语言事实,也有一定的理论探讨,在描写其静态语言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但总体上仍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注重对地方普通话的调查描写,但对其形成机制和动态演变的研究不够;其二,个案研究多集中于非官话方言区,官话方言区的成果较少;其三,研究过程未能更好地凸显地方普通话的应用价值。有鉴于此,未来还应该加强“地方普通话”研究。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专项资助项目[11JK0278];陕西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2K080]。)

参考文献:

[1]陈亚川.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

[2]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3]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J].语文

建设,1988,(04).

[4]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

(4).

[5]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J].语言研究,1990,(1).

[6]陈亚川.“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征及其他[J].世界汉语教学,

1991,(1).

[7]崔梅.地方普通话与汉民族文化心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3,(6).

[8]王文虎.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4,(3).

[9]刘俐李.新疆汉语方言语音特点的扩散[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5,(1).

[10]刘新中.海南口音普通话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8,(4).

[11]刘宏. 加快“过渡语”研究的步伐[J].语文建设,1999,(4).

[12]曾子凡.“港式普通话”剖析[J].方言,2000,(3).

[13]韩玉华.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

误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6,(3).

[14]韩玉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香港人普通话中的词汇偏误

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7,(6).

[15]刘艺.粤方言区普通话字音的偏误类型及字音习得的量化分析

[J].语言文字应用,2008,(2).

[16]劲松,牛芳.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

个案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10,(4).

[17]李宇明.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J].中国语文,2010,

(4).

[18]叶军.上海地方普通话口音特征语项动态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2).

[19]李庐静.地方普通话方言变项的使用和扩散――以福建永安普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99-03

《普通地质学》课程是各高校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所面对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与其配套的野外认识实习课程,不仅是一门必修课程,而且因其很强的实践性和授课对象的普遍性而受到高校和大学生的普遍重视。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教学实习课程更是面向地学类所有专业,包括地质学、矿物岩石矿床学、地球化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以及地理学等,每年有近300名学生参加,学校投入30多人次的师资,在南京湖山地区、六合方山、苏州、宜兴和连云港等地,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进行为期1~3周的野外实习。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第一次用专业的角度去观察野外岩石露头,他们对体验地质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充满了好奇。因此,野外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在野外复习和巩固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更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否获得更高的兴趣进一步学习地质学专业知识,以及他们将来的就业取向。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南京大学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三制”培养方案。为了让学生打下宽广的基础,得到全面发展和拓宽就业渠道,该方案将大学一年级作为“通识教育”阶段,要求在一年级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更丰富的专业信息和更自由的选择空间。这一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正在引发一些列相关的教学改革,包括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培养目标的转变等。《普通地质学》及野外认识实习课程作为一年级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改革中首当其冲。如何结合地质学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是适应和配合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及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将根据作者近年来在《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中的体会,分析在教改新形势下该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机遇,提出如何提高野外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以供与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

一、新教改带来的主要变化

1.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大学和教师的职责和目标是给学生传授好专业基础知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型和创新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从高校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很强的学习和融会贯通能力。这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启发式教育,不仅教会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朝哪个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突出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是给他们带来烦恼和压力,而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快乐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力。

2.调整课程设置以增加通识教育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南京大学此次“三三制”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将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和发展路径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为此,一些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安排在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以往在大学一年级只有《普通地质学》一门专业课,在新教改方案执行以后,《构造地质学》也放到了一年级进行。这一变化,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一年级结束后对自己的专业进行再次选择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培养一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另一方面,《构造地质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也是《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中必须的专业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在野外认识实习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有关地质概念,增加野外教学的效果。

二、适应教改形势,提高野外教学质量

新的教学改革,引发了大学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与专业设置等各方面的改变,给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的公修、必修课程的《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有效地提高野外教学的质量,既要让学生复习、巩固《普通地质学》课程中学习到的基本概念,领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更要在野外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他们在娱乐中了解地球,理解地球,并探索地球,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地质人才。

1.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要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感到好奇,就必须改变灌输式、传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从新获得主动权。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学生在野外从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获取讯息。这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往往一开始对野外现象没有专业的认知能力,需要教师带到地质露头,在听教师的讲解中获得信息。随着对野外工作方法的熟悉和掌握,学生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思考接下来教师将要讲解的内容,带着好奇的心态去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先介绍当前露头所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地层新老过度关系、构造接触关系等,推测路线前方可能出现的地质现象,然后鼓励学生到下一个观察点去验证。当观察与推测一致时,如何将不同观察点看到的地质现象联系起来,讲述实习地的地质概况以及地质构造演化。如果所观察到的现象与推测的不同,则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强调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到地质解释之间的推理过程,解释可能有多解性,教会学生如何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到各种不同的解释,以及每种可能的解释所需要的支持证据。这样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单一的说教式讲解,或者将观察与解释混杂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能体会科学的严谨性,以及教师实事求是的作风,也有助于学生对地质过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回答,必要的时候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相比以前的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及其之前的学习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课外的一些知识,其中包括有关地球地质方面的知识。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的可能是比较初级的“外行问题”。无论是哪一种问题,都应该从鼓励学生提问的精神出发,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与其进行平等的讨论,或者留下来作进一步的资料调查,以待后续解答。在讲解和回答问题时,尽量避免命题式的方法,而是用客观推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一些不能确定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地调动,也能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选择好实习基地,是野外地质实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不断提高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的保障。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主要基地位于宁镇山脉西段湖山地区和苏州、连云港地区,也是国内众多兄弟院校的实习地点,具有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实践的悠久历史。尽管如此,该实习基地的建设仍然不能放松,原因有两个:(1)虽然该基地发育的地层、岩石、构造和古生物等地质现象比较典型、简单,但仍有很多学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不断更新并提高以往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清楚、完整、合理地理解实习区的构造、古地理演化简史;(2)由于开山采石等人类经济活动,使得以往典型的地质剖面遭到破坏,同时又开辟出新的剖面。这需要实习队不断去寻找、选择合适的教学剖面,并首先对剖面进行研究,制定教学方案。

3.稳定野外教学队伍与吸收新鲜血液相结合。野外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野外地质现象,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嘴勤”,不仅需要说教式的教学,更需要教师身先士卒,做好示范作用。这就需要有一些喜欢、愿意和善于进行野外工作和教学的教师,投身于《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工作中来,用他们在野外的工作热情,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教会学生如何在野外进行观察,并如何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提升到认识和理解地质过程中。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野外地质工作才不会被片面地认为艰辛和枯燥无味,而是在娱乐中探索自然的奥秘,实现人生工作与兴趣的统一。保持野外教学队伍的稳定性,让熟悉教学基地地质情况的有经验的教师承担《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有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加入或者轮替,这样有助于野外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也有助于适应学生和后继教学工作的需要。

4.坚持小论文写作,起航从学习到学术的转型。实习小论文的写作,是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近年来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学术小论文的写作,让学生对实习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并有一次从选题、文献搜集、实验和论文写作的全程学术性过程,能够帮助他们体会基础知识学习与学术研究的差别,并开始对如何开展学术研究有了一定了解。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三三制”方案力求引导大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以后实现从学习型到学术型或职业型的转变。对那些有志于在专业方面进一步深造并投身于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小论文的写作,一般是在实习结束以后,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的一年内完成,这完全符合“三三制”教改方案的目标。在近几年的实习中,大学生参加小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形式从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不断革新,小论文质量也不断提高,收效甚好。参加过小论文写作的同学,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论文研究的热情更高,也明显更加专业。这说明,小论文的写作实习是成功的,在今后的野外教学中仍应该坚持。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小论文选题、组织形式、辅导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在经费支持和实验资源等方面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作为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是检验课堂知识学习效果的考场,更是提高和深化理论基础知识,学习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一环。在新的教学改革环境下,该课程的教学遇到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得到了难得的机遇。野外教学中应本着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和稳定教学队伍,坚持教学创新,努力提高野外教学质量,为国家选拔未来的地质人才。

参考文献: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深化,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受到关注,终身教育、全面发展逐步成为大众教育之观念,且随着现今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教育缺失逐步显露,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与现行“划一式”教育相对的教育理念开始进去广大研究者视角,在普通高中阶段开展个性化教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内容。

一、普通高中阶段的性质任务分析

由于大众对普通高中教育有不同的价值期待,关于普通高中的价值定位有着不同的观点,大致有“双重任务说”、“育人说”“复合性质说”“大学预备说”,不难看出,我国现关于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地位尚未明确,这必然导致在办学过程中,思路混乱、目标模糊,势必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也迟滞了普通高中的自身发展。

随着高中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推进,2000年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拭验修订稳》中提出,“普通高级中学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随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拭初》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再次重申了上述观点,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①。在当今社会,当我们用终身教育的观点来审视高中教育,将高中视为每个人持续终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时,它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毋庸置疑。

二、个性化教育的性质特点

个性化教育思想在我国自古有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学记》《论文》中均有相关论述,如何了解学生特点,如何针对学生不同兴趣、旨趣进行教育在《论语》中有详细论述。我国近代受工业经济影响,“麦当劳”式的生活方式的形成,致使轻个性重共性的“标准件式”的培养模式的形成,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

个性化教育,即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基础上,正视学生性格特质、智能特点、情感倾向、道德认知等水平等各方面。针对学生不同旨趣开展教育,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同时个性化教育并非主张张扬个性,其是在完成“共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个性化教育顺应个性发展的多样,“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而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不良个性素质的统一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转化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②。同时个性化教育认为,个体不是以领会和接受社会文化为唯一目的,不是单纯地适应社会,而是通过接受教育培养,使自身成为个性健全、富有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人才来满足社会需要,以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为目的。

三、普通高中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通过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不难发现在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中,存在着以下问题:①培养目标上片面追求升学,存在着严重的工具主义倾向,应试教育仍是许多学校的教育指导中心,“高考”仍为普通高中教育的主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眼中只看“分数”。成绩的“好坏”成为判定学生“好坏”的标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严重被忽视;②教学组织形式上,班级授课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组织形式的主体,在教育界中存在300多年的班级授课制,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其作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性。但随着时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班级授课制针对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对于班级中成绩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单独个体,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有着很大的差异。班级授课制影响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班级授课制注重课堂教学,学生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教室里,无法掌握、生产生活的实际经验,且与外界沟通机会很少。对其交往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③在普通高中教育中智力评价仍是作为评价方式的主体,评价方式上,采用定量评价为主,学生成绩仅用量化标准进行评定,长期的量化评定形式,严重影响升学的个人成长和学习兴趣。④课程设置上,高度统一,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受中央统一的课程进行教育教学,忽视了地区间的差异和文化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个性发展需求。

通过上文分析普通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性教育,应着眼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结构中亦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着眼于个性化化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建平:高中.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中国教育报,2004- 02- 21(01)

[2]谭晓兰:试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J].教师教育科研,2006,(5).

[3]“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 教育研究 2006`2

[4]高丙成、陈如平: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教育研究 2013`9

[5]刘红宇:关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定位之思考[J]教育时空

[6]叶玉华.俄罗斯普通学校的课程结构改革.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7]王玉衡.丹麦普通高中课程机器改革.外国教育研究,2003(11)

[8]李其龙.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全球教育展望,2003(7)

[9]陈乃林,经贵宝.终身教育略沦[J].教育研究,1997,(1)

[10]许海.普通高中任务问题的困惑和思索.教育研究.1991(2)

[11]刘文霞.完整地理解个性教育[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7一8

[12]高益民.日本教育改革的新自由主义侧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9):47

注解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引言

教师的心理素质状况,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等与教育相关的事件,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是输送未来教师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渠道,那么,这些未来教师的心理素质如何?与普通教师的素质是否存在差异,或有怎样的的差异?据此,本研究试图了解贵州省地区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心理素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贵州师范类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旨在通过有效的师范教育培养师范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本研究认为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实现“教书育人”目标而必备的心理品质总和,它可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立足于此,本研究前期在文献法和访谈法的基础上拟定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由此设计量表,而后通过调查法,应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区分度、信度、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确立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结构如图1)和量表。而这量表也将成为本研究了解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差异状况的研究工具。

二、比较研究方法与分析

1. 研究材料。其一:本研究的调查工具为自编的《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及在此基础上修改的《贵州省师范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后者与前者的结构和内容完全一致,只是在个别题的表述方式上更适宜于学生理解。其二: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分析工具为spss19.0。

2.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两类:其一,贵州地区师范院校学生,分别为贵州师范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师院、兴义师院四所院校的大四学生(仅选择大四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他们已经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也参加过试讲和实习,对教师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这样,一方面,与其它年级相比,他们与普通教师之间更存在可比性;另一方面,比对他们与普通教师的差异,可探析师范教育的效果与不足),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1份。其二,贵州省中小学普通教师。分别为贵州、都匀、凯里、兴义四个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发放问卷共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46份。

3. 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spss19.0对回收数据予以统计,本研究发现,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心里素质结构的子维度上均存在差异,有的出现显著差异。据此,逐一列表分析。

(1)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认知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认知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1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认知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1数据显示,在“职业角色理解”和“职业角色认同”方面,师范生非常显著地低于普通教师(P

(2)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能力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能力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2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能力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2数据显示,在“教育能力”方面,师范生非常显著地低于普通教师(P

(3)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品性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品性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3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品性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3数据显示,除了“耐心”和“自信”上,师范生和普通教师差异不明显外(P>0.05),在“责任感”和“宽容”方面,师范生显著低于普通教师(P

(4)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情感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情感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4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情感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4数据显示,在“情感投入度”方面,师范生显著高于普通教师(P

(5)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社会性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社会性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5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社会性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5数据显示,在“心理沟通”、“人际环境适应”和“专职交流”方面,师范生都显著高于普通教师(P

(6)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发展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发展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6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发展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6数据显示,在“教学动机”和“教育反思”方面,师范生和普通教师的差异均不显著,在“素养提升”方面,师范生非常显著地高于普通教师(P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贵州省师范生和普通教师的心理素质结构逐一比较,可发现贵州省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存在一定共性和特点,具体如下:

第一,作为未来的教师,在心理素质的某些方面,现代贵州师范生具有比普通教师更积极的特性。主要是在学生观、创新能力、公正性、情感投入度、心理沟通、人际环境适应、专职交流、素养提升和现代信息容纳方面,师范生都明显优于普通教师,这也展现出年轻学生的活力与热忱。尤其在职业社会性素质方面,师范生有着积极的期待和准备,为未来职业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虽然贵州省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值得肯定,但在某些方面也体现了他们与普通教师的差距,从而会对未来教师的工作适应和发展形成一定的阻力。具体折射于以下方面:职业角色理解、职业角色认同、职业价值认知、教育能力、科研能力、责任感、宽容、坚韧、教育感染力、情绪控制力、挫折承受力和工作环境适应。由此可见,贵州省师范生们的大学教育在这些方面有待提升。

第三,从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的心理素质中,隐含这三大矛盾,这有可能成为师范生职业发展道路中的隐患。故有必要深入细致地梳理:

第一类矛盾:即是师范生的学生观与普通教师相比,彰显出强烈的积极乐观性,但另一方面在责任感、坚韧和宽容的职业品性素质上却显著低于教师,那么日后师范生在从业中必然会面对自己学生各种不可预知、不同程度的错误,而在责任感、坚韧和宽容方面较为淡弱的他们,是否能有效地应对学生的问题,若不能,则有可能形成失望等消极情绪,进而在学生观上出现清冽的失落感。

第二类矛盾:一方面,师范生的心理沟通、人际环境适应、专职交流、情感投入度等都显著高于普通教师;另一方面,挫折承受力和情绪控制力又显著低落,前者说明师范生对日后工作有积极的期待,后者又显示出师范生的情感素质薄弱,如此而来,若师范生在日后工作中遭遇人际关系的困扰,那么较低的情绪控制力和挫折承受力有可能会抑制他们职业社会性素质的发展。

第三类矛盾:虽然大四的师范生参与过试讲或实习活动,但毕竟欠缺丰富的教育经验,所以其教育能力与普通教师相比显著低下,然而,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却和普通教师相差无几。这就意味着师范生对于日后的工作:一方面存在积极向上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存在理想化或盲目自信化的状态,后者的状态会让师范生低估教育现象和问题,从而可能会遭遇突发问题出现后措手不及的窘迫,从而有可能会削弱他们的教学动机。

四、教育启示与策略

针对上述贵州师范生心理素质的状况,本研究认为对于贵州师范生的教育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改良。

第一,实施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模式。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理念是广为认可的,但真正实施时两者有所脱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贵州省现行教育师范类学校的《教育学》教材,普遍偏重理论,或联系实际的内容欠缺;另一方面,师范学生一般是在大二、大三时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或《教学法》等课程,可是在试讲或实习时却是在大四,这样所学理论在应用中时间滞后,学生普遍反映淡忘了所学内容,难以学以致用。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开展教育类课程时,可精简理论环节的讲授,并能在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同时,有机会接触教学实践,这样对课程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应用效果更佳,从而让师范生对职业角色理解及认同更清晰化,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教学能力。

第二,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本研究所提出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针对师范生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备的心理素质而开展的训练。旨在增强师范生的情绪控制力、挫折承受力、责任感、宽容、坚韧等心理品质,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由专职教师实施,亦可通过辅导员在课后发动学生广泛参与,或者由学校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竞赛等。总之,让每一位师范生在大学校园内都得以适量的心灵塑造的历练。

第三,发起关注教育热点的活动。教育热点的关注,可使师范生及时了解教育现状,吸纳教育新理念,并同时提升学生教育方面的科研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开展教育热点讲座或课程,或由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教育热点的主题班会讨论,让学生分享教育热点信息及观点。

第四,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除了各师范院校都有的教学实习内容,还有部分学校兼备的学生在实验基地助教及国培项目的师生置换项目,还可以聘请中小学学校的普通、骨干或特级教师到师范院校,与师范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并为师范生创造和争取更多深入教学单位锻炼的机会,从而使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更为熟悉,对职业理解和期待更切实际。

第五,扩建教育类主题创新设计平台。由调查结果可知,师范生的创新能力、素养提升、现代信息容纳等心理素质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大学教育中,其发挥或展示的机会有限,因此大学校园可尽量开设教育创新类的比赛活动,并给予参与者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那么师范生的优势即可发扬,并得以锤炼。

第六,民族文化的多渠道渗透。贵州省大部分师范院校处于少数民族聚集地,而大部分学生将留守在贵州任教,其教学对象亦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否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和家长交流顺畅,将会影响到日后师范生教书育人的成效,故师范院校需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可以通过举办民族文化展览、民族文化讲座或选修课、少数民族师范生传递本族特色内容等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渗透活动,让师范生对民风民俗形成一定的印象,以期使师范生日后与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交流无阻碍,进而在社会性素质方面发展更佳。

参考文献:

[1]郭黎岩.高师生心理挫折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3).

[2]唐迅.现代教师心理素质[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史克学.教师心理素质研究速评[J].教学与管理,2004,(5).

[4]俞国良,曽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极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普通受众;媒介批评;弱势地位;弱势原因

理想的媒介批评应该是向所有受众开放的。在我国,公民具有言论自由权利,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对媒介及其行为展开批评。但在实践中,往往是精英分子的媒介批评占据主导地位,而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的实践却处于弱势地位。本文试图对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的困境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

“普通受众”的界定

刘建明教授在《媒介批评通论》中将媒介批评主体分为:普通批评者、批评家群体、媒体的监管者、优秀稿件评选者。在界定“普通批评者”时,用到“普通受众”一词,“普通批评者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信息论的知识了解甚少,批评很难带有系统性,加上普通受众大多为社会底层公众,从自身对新闻的感悟提出见解,是人民内心呼应的真实表现”[1]。由此可见,“普通批评者”即是“普通受众”,刘建明总结普通受众的特征是:包括任何职业的人,无特殊媒介背景,缺乏媒介知识。[1]

刘建明将“‘和媒介没有任何背景的人’,但谙熟其他学科的受众”列入“批评家群体”;王君超把“新闻界、文化界人士、社会学者、政府官员、传播学、文学、社会学教授等”列入“专家”范围[2]。二者异曲同工,都把某一学科精英分子或某一领域意见领袖排除在“普通受众”之外,这类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权威或公信力。

综上所述,普通受众不在媒体或相关单位从业;不具备专门的媒介知识、媒介素养较低;非学科精英与社会名人,权威或公信力较低。同时具备以上特征的方为普通受众,至于普通受众的具体范围是什么,就笔者目前查阅资料,尚无明确划分,只见到刘建明教授在其著作《媒介批评通论》中写道:“普通受众多为社会底层的公众。”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的弱势地位

受众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又是批评意见的发出者。但实际中,普通受众对于大众媒介的信息接收和批评反馈呈不对称性。一方面,普通受众构成媒介信息最广大的接收群体,同时由于其信息接收渠道比较单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比较容易受到传播内容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受知识水平、参与渠道、个人影响力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很少数普通受众参与到媒介批评中,其批评质量相对较低,影响力相对不足。普通受众作为媒介信息最广大的接收者群体,却并不在媒介批评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不对称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媒介批评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普通受众的立场和观点,普通受众在媒介批评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具体表现如下:

从数量上讲,普通受众在媒介批评者中占据少数地位。我国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全面的媒介批评队伍,媒介批评主要是政府管理部门对媒介的行政批评和新闻学院的专家、学者对媒体专业化领域的评价,缺少的是行业自律的批评和公众性的媒介批评[3]。无论是以平面媒体为载体,还是以网络媒体为平台,普通受众都在媒介批评主体中处于少数者地位。

平面媒体由于版面和时间资源有限,监管较为严格等因素决定了其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对批评者的综合素质及批评作品的价值性要求较高,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声音难以得到表达。刘薇通过对《今传媒》、《新闻记者》、《新闻界》上刊登的280篇媒介批评的文章分析发现,只有5篇来自“社会公众”。而这其中有两篇作者分别为北京组织人事科研所工作人员和烟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们显然并非普通受众。

然而网络并没有把普通受众推到媒介批评主体的多数者位置。媒介批评性质的网站或栏目大多有名无实。笔者写此文时,赫赫有名的媒介批评网由于网站维护出现问题,处于停止使用状态;中国传媒网的传媒社区几乎全是广告的招标,且最新日期基本都在2011年初。而且,网站上的很多媒介批评文章并非网络原创,比如新华网的传媒频道栏目和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之“焦点话题”中的媒介批评文章,几乎都是转载自印刷媒介,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向所有受众开放的网络批评平台。再加上,网络内容庞杂、更新快的特点,普通受众的声音若不能及时脱颖而出,则立刻会被淹没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而失去影响力。

从质量上讲,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质量相对较低。首先,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往往缺乏专业性、理论性和系统性。普通受众的文化水平和媒介素养相对较低,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媒介的批评并非都能够通过专业的批判视角、充足的理论知识表达出来,而是带有明显的经验性。而经验具有狭隘性、个体性、偶然性、非理性等特点,基于经验层面的批评则不免显得片面、盲目和无序。李滨和钟沈军通过对《新闻记者》媒介批评栏目中文章的研究,得到表格1[4],进一步说明了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缺乏专业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系统性不足,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网络平台上,大量普通受众各抒己见,各陈其词,其言论之多、之杂可见一斑,缺乏系统性的论证;其二,网络新闻时时更新,不断有新的内容吸引受众的眼球,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也随新闻内容的更新而改变,往往不能就某个问题展开全方位且有深度的批评。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6篇

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三十年的展望

马树超在《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7期撰文指出,未来30年我国职业教育需要大发展,首先职教科研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和规划。一、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将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加,层次可能会逐步提升。近几年职教规模发展的重心仍然是以中职和专科层次为主,估计再过6-7年,重心上移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职教的教学模式转型。因为信息产业的技术周期短,而且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职教模式转型,教师的培养目标要从偏重理论知识和文化技术转为重视态度、知识和技术技能。三、城市化进程推动大职教,开放成为职教改革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必须加快体系开放、机制开放、模式开放,让更多的人包括农村劳动力有机会分享职业院校教育,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对策。四、市场经济发展必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历史进程中,政府转型成为必然。这种转型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变。在此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必然的趋势。教育部门对各类职业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劳动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实施宏观管理,将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五、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技能型人才走出国门,职业教育将更多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等要素。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技能型人才走出国门将是必然趋势。鉴于此,职业院校教育需要走出传统的学科教学形态,更多地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要素。六、战略选择与政策法规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具有决定性意义。未来3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非常好,但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少子化时代中国小型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谢作栩等在《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撰文指出,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进入少子化时代。这对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小型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尚未形成完善的高等职业院校投入机制,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靠学费收入、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费收入已占学校总收入的80%,民办高职院校更是主要依靠学费维持。在这种经济运行条件下,那些在校生人数偏少的高职院校,生均成本水平高。没有规模效益。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少子化时代适龄人口变动带给高等教育的冲击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美国和日本的高教机构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就曾先后遭遇尴尬的生源之争。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比较美、日两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少子化时代所采取的改革策略,其共同做法是:面向成人,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借鉴国际经验,今后中国小型高职院校需扩充新的生源。即向社会开放,招收非传统生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挥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率:转变学习方式和内容,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

职业教育课程的普通论与专业论

徐国庆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在职业教育课程思想史上,普通论与专业论的论争几乎伴随了整个近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并一直持续到今天,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三大两难问题之一。普通论主张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应局限于某些特定职业领域,而是要充分考虑个体适应多变社会的需要,以及人性本身完善的需要,充分体现出普通性。在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思想家中,普通论明显地居于主流地位。其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2、职业教育有使人局限于特定职业领域的危险。3、避免这一危险的有效方案是增强课程的普通性。普通论的思想轨迹可以追溯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时期,并且贯穿了其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主流职业教育思想家的共同观点。作为学徒制替代物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于面向职业领域,与普通教育价值取向完全相反。因而其价值自创立之始就受到了许多思想家的怀疑,并力图通过普通话策略来避免其弊端。由于怀疑的角度不同,因而形成了普通论的不同观点。它包括基于劳动异化的普通论、基于民主社会建构的普通论:基于技术理论化的普通论以及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普通论。尽管普通论的声音震耳欲聋,但是。迫于经济发展或提高劳动者就业率的需要,主张强化职业能力训练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某些时期可能还居于主流。这一种声音可以称之为专业论。专业论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于个体就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这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因而其课程体系不应过多地受普通课程的干扰,应当突出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训练。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首要功能;2、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途径是依据岗位能力需要开发课程;

3、职业教育课程应突出专业性。专业论思想虽然比较功利,却很现实,因而不乏追随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有着广泛实践影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如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事实上也是以专业论为其理论前提的。普通论与专业论之间的论争贯穿了近代整个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到今天仍然困扰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如果继续坚持普通化与专业化并重的观点,那么在实践中必然陷入困境,因为随着大量新职业的涌现、劳动分工的日益精细以及工作过程的日益复杂,职业知识体系也日益庞大和复杂。既要劳动者发展某些工作岗位的娴熟能力。又要劳动者掌握扎实的普通文化知识、通晓整个工作原理或是发展大范围职业领域的工作能力已是不可能。作者认为专业化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首先,功利主义是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其次,专业化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这是职业教育产生的前提。再次,专精职业能力培养是提高青年就业适应能力的重要策略。普通化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目标。首先,职业教育也是教育,它必须具备一般教育的功能。其次,就业适应能力也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实践中该如何调和专业化和普通化这两个目标呢?作者认为通过专业化达成普通化目标是一种理想选择。大多数知识是可以从专业中延伸出来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两类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把它理解为机械的逻辑,还是知识的联想。事实上,任何一个成人都在不断地发展着他们的普通知识,而成人强大的职业角色功能的发挥,使得他们通常是以所从事的职业为核心来吸收和组织普通知识的。由于寓于专业中的普通知识更加现实而有意义,其所达成的普通目标将更加真实。普通论认为学生应当多学一些能够普遍应用的工作原理,或是多种工作技能,其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内涵分析及对策研究

董刚在《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0期撰文指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国家高职示范院校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建设,应与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实现动态的融合与互补,在一定的结构框架内实现系统的、深层次的文化体系建设。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自主生成的、被全体员工所共同接受的、可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群体共同创造和形成的校园精神风貌和文化气氛,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行为模范的综合反映。它是与企业文化、地域文化、社会文化不断磨合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企业管理、区域发展、社会文化和学校教育多层次文化背景的高职文化。其特点,有体现物质标志、物质环境、物质设施、着装服饰和人力资源的物质特质;有体现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工作守则等的制度特质;有体现学校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行为特质;有体现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校风等的精神特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体系包括高职院校文化、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维度。该体系的核心是高职院校文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具有动态性、兼容性和创新性特点。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的融通、体现具有鲜明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专业文化建设、社会文化中相关元素的融入与体现三个层面,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

孙志河等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8期撰文指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应该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以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最高标准。从根本上说,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判断、检测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因此,可将反映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分成两个大类,分别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社会声誉。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与理论、职业技能水平与“双证”率、成才典型与获奖情况四方面内容,核心是看学生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社会声誉具体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短期培训、技术开发与推广五部分内容。增加这部分评价内容,可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更具有直接性。作者还指出,在影响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诸多要素中,师资队伍、教学设施、课程和培养模式、教学运行与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状况、教学质量监控等要素深刻的体现着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其内涵和标准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和时代特质,它们是评价和评估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指根据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和诊断的系统。作者最后提出了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及开放性原则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原则。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非师范类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主客体;研究

一、主客体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作用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其目的是不断推进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把全国的推普工作引向深入,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普通话水平测试由测试员和应试人构成,属于主观性测试。主体是测试员,客体是应试人。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都有重要作用,任何一方在规定的测试时间内的临时表现都将直接影响测试的质量,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素质和应试人的素质都与测试水平密切相关。

目前,全国已有数万名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尽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测试内容全国统一,但测试的质量很容易受到测试员的资历、自身语言水平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主观性测试中,测试员起着关键的主导性的作用。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测试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到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成效和汉语规范化的程度。

因此,“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为了减少因个人趣味的差异而造成在掌握评分标准上的误差,必须建立一支合格的、素质良好的测试员队伍。” [1]

作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人,是测试的对象,在测试中也有很强的主观性,虽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对测试的内容和范围及试卷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和地区差异,使得应试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表现也不同,尤其是根据圈定的范围来准备应试,不一定能全面体现应试人的普通话综合素质,这也影响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质量。

二、非师范类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主客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应熟悉和拥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 政策,热心语言文字工作,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以上,具有大专毕业文化程度和三年以上工作实践,并有较高的语音分辨能力、作风正派,在省(自治区、 直辖市)培训测试中心(或部委直属单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承担测试任务,测试工作必须严格按统一的测试标准和要求独立进行。[2]由于普通话测试是一项标准参照性测试,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总结和完善,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中较为明显。

就测试员而言,非师范类高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测试员对于测试的认识与国家进行测试的目的和意义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以工科为主的普通院校大多没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资源有限,因此,进行普通话测试的测试员有的是本校老师,有的是校外的测试员,测试员队伍的复杂使得他们提高认识有一定的难度,以至于他们中的极少数学校重视普通话推广的表现往往体现在宣传标语与口号上,督查不力。因此,这种情况下,要想让校内的测试员高度重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不太现实的,更何况是校外的测试员。二是有的测试员长期从事每年一次的测试工作,已经产生“倦怠”心理,这势必会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质量和可信度。三是加强自身学习的意识不够。比如,以工科为主的普通院校的普通话测试员,虽然也进行日常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但是他们的学习内容基本与普通话测试的要求、内容及标准没有太大关系,这也为测试员自身抽出时间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增加了难度。四是高校内的普通话测试员之间的交流不够。由于测试员从事的岗位不尽相同,增加了测试员之间交流的难度。

就非师范类高校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从业的方向与专业密切相关,对普通话的要求比较松,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普通话测试,而且他们在平时的交流中都是普通话与方言并用,至于用什么,大多取决于与之交流的对象。一小部分学生虽然也关普通话测试,但并不认真准备,寄希望于测试时候的临场发挥和下一次的报名考试。

三、非师范类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对策研究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参照性质也为进一步提高测试水平提供了较大的自主空间,这需要发挥主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就测试员而言,一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意义。站在国家发展、学校发展以及个人成长的高度正确认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二是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测试员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把握普通话测试的政策,吃透精神,谨慎测试;另一方面也要认真研究普通话测试的录音,分析应试人在各项题目中的优缺点,找出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处,以利于更准确地在测试中做出判断,防止靠经验判断出现失误。三是要克服怠倦心理。长期从事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要年年都有新精神,次次都有新面貌,避免草率判断。四是要多与同行交流,互相学习提高。

作为应试人,要想提高通过率,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提高自身素质和人生职业发展的长远作用。其次要认真对待测试,不能因为单次考试报名费用低而不认真准备。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学习,打下普通话的良好基础,才能在测试的不同题目中得心应手,通过率和等级都会得到提升。

总之,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都能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率,为学校发展和国家普通话推广工作不断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8篇

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而教师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呼唤教育与时俱进。教育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必然要求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特殊性使得教师教育无法一次性完成,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成长。普通话的学习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国家三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等文件后,全国各省市加大推普力度,加快推普进度,举办推普培训班,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尤其是对在职教师,由此而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的热潮。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学历与水平倒挂的现象: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师生;大学教师不如中学教师,中学教师不如小学教师,小学教师不如幼儿教师。为什么学历高的不如学历低的,学得多的不如学得少的,难道是他们的学习条件差,语音天赋低吗?调查发现,这与各地各级学校重视的程度和个人的心理状态有直接关系。

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语言环境、社会背景、学习者的性格特征、认知方式、语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策略等个人差异;教学大纲、教学条件、测试机制以及教师的语言水平与认知能力、教学态度与方法等客观因素。但近年来人们对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自信心或过于焦虑会阻碍语言输入到达学习者的内部学习机制,从而影响语言的习得。

就普通话学习而言,影响教师学习的情感主要是对普通话学习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是影响学习的直接动因,它从整体上决定着学习的“意义”;兴趣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精神体验,从微观上决定着学习的“意义构建”。笔者从事普通话教学近10年,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较深入的了解。就教师来说,学习普通话的动机分为三类:一是生存需要:国家语委有关文件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教学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普通话教师和语音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一级乙等水平。普通话等级证直接关系着教师的上岗、教师资格证的办理、职称评定等等。为了过级而学习,是教师中的多数。他们把普通话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一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年纪大的教师)甚至感到是一种痛苦。但为了“生存”,负担也得承担,痛苦也得忍受。虽然在普通话的学习中也有乐趣,但面对浓重的方音、别扭的发音方法,乐趣总是断断续续,稍纵即逝。为了“生存”冲力十足,“生存”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习普通话的动力就较快衰退。二是发展需要:这类教师以普通话基础较好的教师为多,他们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更多的发展机会。负担感、痛苦感减轻。学习中的乐趣增多,学习动力比较持久。三是成就需要:这类教师把普通话作为增进人际交流和提高自身素养的工具。他们对普通话学习没有了负担感,更多的是一种乐趣。他们积极利用一切机会来主动学习普通话,主动与他人交流,自觉地担负起普通话宣传推广的责任。

不同的动机,不同的学习普通话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样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二、普通话教学的策略

1.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立足于教师的发展。普通话教学是综合运用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学习者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口语使用问题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这门学科看似只是解决学习者的语言使用问题,实质上却是学识与修养的综合培养。根据教师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普通话训练的目标定位在——立足于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具体包括: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培养用普通话交际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语言素质等综合素质。

(2)理论、实践、方法三者结合。教师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究训练方法,将理论、实践、方法结合起来。普通话理论知识系统是通过传授自学获得的,要求掌握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规范。普通话技能是指应用操作的一种能力,需要通过大量语料的实践才可能得到巩固。巩固技能需要有切实能指导实践的理论,有了理论指导,还需要总结一套理论和实践能紧密联系的方法,有了有效的方法才能避免盲目随意、低效无序的实践。

(3)语音、词汇、语法三位一体。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普通话的认识似乎存在着某种误区:认为语音标准了,就等于学好了普通话。其实不然,因为普通话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只有这三方面都合乎规范,才是纯正、标准的普通话。诚然,把方言和普通话作一下比较,不难发现分歧最大的是语音。所以学习普通话,语音是重点。但是纠正方音不应成为学习普通话的全部内容,因为我们把夹杂方言词汇、方言句式的语句用标准音发出来,仍然不是纯正的普通话。只关注语音,忽视词汇、语法训练会严重影响学习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作为教师,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

语言进入交际包括五个环节:首先说者根据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选择适当的词语组成话,用信息论的说法即“编码”。话语组织好后用发音器官说出,是“发码”。发音器官把话说出后,通过声波向听话人输送,是“传码”。听者用听觉器官接收对方发出的言语声波,是“收码”。听者根据特定的语境把接收到的信号经大脑思考辨识还原为思想内容,是“解码”。因为口语表达具有即时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即要现想现说,来不及仔细思考,要随时根据听者的反应,调节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这就要求说话者词汇量丰富,用词准确,句子合乎语法规范,而缺乏语汇、语法的训练,会直接影响口语交际。因此,学习普通话不仅要抓语音,而且还要抓词汇、语法的训练,要做到语音、词汇、语法三位一体。

(4)听、说、读三项并举。教师在普通话的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于书面语,依赖于朗读。注重对普通话书面语的摄入与输出,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这是不符合语言学习的心理规律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起源于发音,而后才有文字。从人们习得母语的过程看,也是先听说后读写的。当然,普通话教学不一定照搬习得母语的模式,但必须意识到听说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普通话的教学就是通过具体的音形的刺激,在学习者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与兴奋中心的相互联结,构成一个普通话知识的体系。语言的内化需要有一个过程,感知不等于已充分理解,更不等于完全掌握。没有内化为思维工具的语言不属于个体自己的第二号系统,因此,也不可具有交际工具的全部职能。所以,语言的输出远远滞后于并小于摄入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意味着摄入在时间上要先于输出,在数量上要大于输出。具体地说,就是坚持听说领先,读写随后的原则。心理语言学也证明这点,而我们的教法却本末倒置。因此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要做到听说领先,听说读三项并举。

2.教学方法的选择

(1)比较法。比较法学习普通话,就是运用汉语演变规律,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学习普通话的一种好方法,也是一门将语言学概论,普通语音学、汉语音韵学、比较语言学、方言学和教学法等有关理论联系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用比较法学习普通话,对于教师,尤其是了解语言学、语音学、音韵学等有关理论的语文教师来说,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加强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加强学习的针对性,节约学时,提高实效。教师要先了解普通话的结构系统,然后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了解自己所说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能够举一反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互动法。互动,是指在口语交际中交际双方的积极参与和相互作用。听说的互动形式是构成口语交际活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口语交际必须具备至少一个说话人和一个听话人,即当一个人说出一段话的同时存在另一个人在听。听说的互动存在于口语交际的各个环节和话语理解的各个层面。教师普通话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使教与学之间、学与学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中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理解得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语言学习本身偏于理性思维,容易令人枯燥,如果在教学中以生活、职场中的口语话题为主线多采用听说互动的训练方式,将会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

(3)情感法。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有机统一。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完整的教学。普通话教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复杂的、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就普通话本身来说,作为一种语言,它的使命就在于交流,而在交流过程中,情感因素就显得极为重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仅对学习者行为及个性方面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而且能促进教学关系的协调发展,为教学营造一个愉快的环境从而推动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选择那些贴近现实生活,并对目标文化肯定态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意义性、趣味性会使学习者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授课中应多使用现代化的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唤起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参与欲,融普通话教学于情景之中,刺激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增强普通话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叶竹均.懂·通·传·到——试论普通话科教师研修教学的四个境界[J].语言文字应用,2004,(2).

[2]陈才佳.方言区普通话教学低效的成因初探[J].广西教育,2005,(5).

[3]刘玫.推广普通话应三位一体[J].中学语文教学,2001,(12).

[4]宁方民.普通话训练应全方位进行[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5]杨昌英.情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6).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9篇

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而教师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呼唤教育与时俱进。教育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必然要求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特殊性使得教师教育无法一次性完成,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成长。普通话的学习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国家三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等文件后,全国各省市加大推普力度,加快推普进度,举办推普培训班,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尤其是对在职教师,由此而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的热潮。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学历与水平倒挂的现象: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师生;大学教师不如中学教师,中学教师不如小学教师,小学教师不如幼儿教师。为什么学历高的不如学历低的,学得多的不如学得少的,难道是他们的学习条件差,语音天赋低吗?调查发现,这与各地各级学校重视的程度和个人的心理状态有直接关系。

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语言环境、社会背景、学习者的性格特征、认知方式、语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策略等个人差异;教学大纲、教学条件、测试机制以及教师的语言水平与认知能力、教学态度与方法等客观因素。但近年来人们对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自信心或过于焦虑会阻碍语言输入到达学习者的内部学习机制,从而影响语言的习得。

就普通话学习而言,影响教师学习的情感主要是对普通话学习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是影响学习的直接动因,它从整体上决定着学习的“意义”;兴趣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精神体验,从微观上决定着学习的“意义构建”。笔者从事普通话教学近10年,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较深入的了解。就教师来说,学习普通话的动机分为三类:一是生存需要:国家语委有关文件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教学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普通话教师和语音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一级乙等水平。普通话等级证直接关系着教师的上岗、教师资格证的办理、职称评定等等。为了过级而学习,是教师中的多数。他们把普通话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一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年纪大的教师)甚至感到是一种痛苦。但为了“生存”,负担也得承担,痛苦也得忍受。虽然在普通话的学习中也有乐趣,但面对浓重的方音、别扭的发音方法,乐趣总是断断续续,稍纵即逝。为了“生存”冲力十足,“生存”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习普通话的动力就较快衰退。二是发展需要:这类教师以普通话基础较好的教师为多,他们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更多的发展机会。负担感、痛苦感减轻。学习中的乐趣增多,学习动力比较持久。三是成就需要:这类教师把普通话作为增进人际交流和提高自身素养的工具。他们对普通话学习没有了负担感,更多的是一种乐趣。他们积极利用一切机会来主动学习普通话,主动与他人交流,自觉地担负起普通话宣传推广的责任。

不同的动机,不同的学习普通话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样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二、普通话教学的策略

1.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立足于教师的发展。普通话教学是综合运用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学习者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口语使用问题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这门学科看似只是解决学习者的语言使用问题,实质上却是学识与修养的综合培养。根据教师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普通话训练的目标定位在——立足于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具体包括: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培养用普通话交际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语言素质等综合素质。

(2)理论、实践、方法三者结合。教师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究训练方法,将理论、实践、方法结合起来。普通话理论知识系统是通过传授自学获得的,要求掌握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规范。普通话技能是指应用操作的一种能力,需要通过大量语料的实践才可能得到巩固。巩固技能需要有切实能指导实践的理论,有了理论指导,还需要总结一套理论和实践能紧密联系的方法,有了有效的方法才能避免盲目随意、低效无序的实践。

(3)语音、词汇、语法三位一体。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普通话的认识似乎存在着某种误区:认为语音标准了,就等于学好了普通话。其实不然,因为普通话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只有这三方面都合乎规范,才是纯正、标准的普通话。诚然,把方言和普通话作一下比较,不难发现分歧最大的是语音。所以学习普通话,语音是重点。但是纠正方音不应成为学习普通话的全部内容,因为我们把夹杂方言词汇、方言句式的语句用标准音发出来,仍然不是纯正的普通话。只关注语音,忽视词汇、语法训练会严重影响学习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作为教师,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

语言进入交际包括五个环节:首先说者根据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选择适当的词语组成话,用信息论的说法即“编码”。话语组织好后用发音器官说出,是“发码”。发音器官把话说出后,通过声波向听话人输送,是“传码”。听者用听觉器官接收对方发出的言语声波,是“收码”。听者根据特定的语境把接收到的信号经大脑思考辨识还原为思想内容,是“解码”。因为口语表达具有即时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即要现想现说,来不及仔细思考,要随时根据听者的反应,调节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这就要求说话者词汇量丰富,用词准确,句子合乎语法规范,而缺乏语汇、语法的训练,会直接影响口语交际。因此,学习普通话不仅要抓语音,而且还要抓词汇、语法的训练,要做到语音、词汇、语法三位一体。

(4)听、说、读三项并举。教师在普通话的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于书面语,依赖于朗读。注重对普通话书面语的摄入与输出,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这是不符合语言学习的心理规律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起源于发音,而后才有文字。从人们习得母语的过程看,也是先听说后读写的。当然,普通话教学不一定照搬习得母语的模式,但必须意识到听说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普通话的教学就是通过具体的音形的刺激,在学习者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与兴奋中心的相互联结,构成一个普通话知识的体系。语言的内化需要有一个过程,感知不等于已充分理解,更不等于完全掌握。没有内化为思维工具的语言不属于个体自己的第二号系统,因此,也不可具有交际工具的全部职能。所以,语言的输出远远滞后于并小于摄入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意味着摄入在时间上要先于输出,在数量上要大于输出。具体地说,就是坚持听说领先,读写随后的原则。心理语言学也证明这点,而我们的教法却本末倒置。因此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要做到听说领先,听说读三项并举。

2.教学方法的选择

(1)比较法。比较法学习普通话,就是运用汉语演变规律,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学习普通话的一种好方法,也是一门将语言学概论,普通语音学、汉语音韵学、比较语言学、方言学和教学法等有关理论联系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用比较法学习普通话,对于教师,尤其是了解语言学、语音学、音韵学等有关理论的语文教师来说,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加强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加强学习的针对性,节约学时,提高实效。教师要先了解普通话的结构系统,然后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了解自己所说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能够举一反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互动法。互动,是指在口语交际中交际双方的积极参与和相互作用。听说的互动形式是构成口语交际活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口语交际必须具备至少一个说话人和一个听话人,即当一个人说出一段话的同时存在另一个人在听。听说的互动存在于口语交际的各个环节和话语理解的各个层面。教师普通话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使教与学之间、学与学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中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理解得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语言学习本身偏于理性思维,容易令人枯燥,如果在教学中以生活、职场中的口语话题为主线多采用听说互动的训练方式,将会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

(3)情感法。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有机统一。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完整的教学。普通话教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复杂的、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就普通话本身来说,作为一种语言,它的使命就在于交流,而在交流过程中,情感因素就显得极为重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仅对学习者行为及个性方面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而且能促进教学关系的协调发展,为教学营造一个愉快的环境从而推动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选择那些贴近现实生活,并对目标文化肯定态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意义性、趣味性会使学习者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授课中应多使用现代化的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唤起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参与欲,融普通话教学于情景之中,刺激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增强普通话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叶竹均.懂·通·传·到——试论普通话科教师研修教学的四个境界[J].语言文字应用,2004,(2).

[2]陈才佳.方言区普通话教学低效的成因初探[J].广西教育,2005,(5).

[3]刘玫.推广普通话应三位一体[J].中学语文教学,2001,(12).

[4]宁方民.普通话训练应全方位进行[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5]杨昌英.情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6).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关系;辨析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之上,或者说是和普通教育相对而言的。如此看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似乎是明晰的。然而,由于我们对什么是职业教育、什么是普通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并非像表面那样泾渭分明。

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其概念在我国素存争议。仅就名称而言,在20世纪就发生过三次大的争论,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争,其中最后一场争论,至今仍没有完全结束。与职业教育一样,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是一个从西方翻译来的词汇,亦译“通识教育”、“一般教育”。一般教育一词已很少使用,通识教育则多被用于指称高等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普通教育和今天我们面临的“职业教育”一样,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直到1977年,美国学者还在抱怨:“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概念像普通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一个概念像普通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因此,仅从字面或现有的辞书,很难正确把握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而要做到正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就需要了解其发展变化的历史。

一、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近代演进成两个对立的教育体系之前,首先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或哲学。作为教育思想或哲学的普通教育,其先驱是古典的自由教育。[2]自由教育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英文“自由”(liberal)一词是从拉丁文liber(自由的意思)发展而来的。这种自由与近代的自由主义不一样,它与个人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有关。因此,自由教育只适合于与奴隶、工匠相对的“自由人”。亚里士多德是古典自由教育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全部生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鄙俗”的,一类是“高尚”的。“鄙俗”的生活是以实用、谋利为目的的“劳作”生活;“高尚”的生活则是以深思为最高理想的闲暇生活。与此相对应,他把教育相应地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由人”的(liberal)教育,即通常所说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一类是“非自由人”的(或“偏狭的”,illiberal)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以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性的完善为最高目标的教育,它以“自由学科”为主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读、写、音乐、绘画、哲学等。“非自由人”的教育,是指为了谋生,以领取酬金为目的,以“工匠贱业的种种技艺”为主要内容,并以专门性的、狭窄的职业技能为手段而进行的教育。用今天的眼光看,亚里士多德所谓的“自由人的教育”和“非自由人的教育”,也就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他的观点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等级思想。自由教育的势利倾向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待职业教育的态度上。他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立起来,并对职业教育持有非常明显的轻蔑态度,认为“工匠贱业的种种技艺都破坏公民的身体,而领取酬金的活计会劳瘁公民并贬抑其思想”。

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衣钵,在后来的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思想家和学者那里得到了继承。19世纪公认的、最伟大权威的神学思想家和作家之一,红衣主教牛曼(也译作纽曼),就是当时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所谓“自由教育”,牛曼认为它的真实含义是:“首先,从语义上讲,它与‘工役性’(servile,或‘奴性’)一词相对立,‘工役性’一词的含义,按照教义手册的说法,指的是无心智活动参与的体力劳动和机械作业……‘自由教育’是大学教育和绅士的特点……自由教育和自由职业是心智的、推理的、思考的活动。”他对职业教育非常轻视和排斥,认为职业教育尽管有些用处,但会“缩小、贬抑人的精神力量”。他的这种态度和亚里士多德如出一辙。

虽然牛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强烈地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并且这种影响还将会继续持续下去,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力量的逐渐强大,一种“实用”的教育主张正在悄悄滋生。在牛曼大力提倡自由教育的同时,另一些与他同时代的重要人物如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ke)等,都对自由教育持反对意见。洛克认为,教育应该为着某种特定的目的,应该涉及具体的事物和工作。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它的价值,凡是有所花费的,都理应有所回报,所以教育和教学必需是“有用的”、“实用的”。所谓“实用的”是指“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和营生手段有用”。在他看来自由教育一无所用:它不能教我们改进产品,也不能扩大我们的土地和庄园,改善我们的经济;也不能使一个人立刻成为律师、工程师或外科医生;也不能导致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磁学等其他任何一种学问的新发现。牛曼和洛克,这两种对待自由教育截然相反的态度,由此拉开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旷日持久的争论。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张实用的观念,终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实用主义哲学。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倾向于把事物分成相互对立面的二元论。如把自由人和非自由人对立起来,把职业教育和自由教育对立起来。杜威却倾向于两个极端之间的连续性,他反对把职业教育与所谓文雅、自由的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这是封建时代的观念,是从前人类关系的阶级构造之残余。对于认为在初等学校甚至中等学校里开设手工训练、艺术和科学,会贬低“广博的自由文化”的结构的观点,他指出“即使不会导致可悲的结果,也将是非常可笑的”,“当学术专业看作是文化或自由教育的类型时,一个机械师、一个音乐家、一个律师、一个医生、一个农民、一个商人或者一个铁路管理员的训练,就会被看作纯技术的和专业教育的类型。它的结果使我们到处所看到的“文化人”和“工人”的区分,理论和实践的脱离。这种结果是他一贯反对的。杜威认为,原来那些被自由教育所排斥的职业,随着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许多已经“渗入了一种理论成分”,应该使“目前为社会所需的技术科目获得一种人文性质”,也就是说,他认为一个人要能完全胜任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欢乐,就应该懂得工作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心理学的、文学的、基础艺术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在他的教育哲学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共存的。“职业是文化之根,文化乃职业之果”,这话是对他这种思想最好的概括。正象牛曼对于自由教育一样,杜威对于职业教育(或者专业教育、专门教育)产生了巨大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

在高等教育阶段,一方面工程技术知识开始进入以自由教育为荣的传统大学,另一方面,新兴的技术学院通过升格为技术大学,逐渐获得了与传统大学相同的学术地位。这种状况,使上边我们提到的“模糊性”的范围不断扩大。以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解释职业教育的内涵时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除了反映了学校制度所发生的以上变化外,还反映了普通教育内容方面不断拓展的事实。在古典的自由教育阶段,西方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七艺”(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自由教育经普通教育改造以后,自然科学知识开始进入它的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使技术由前技术时代的经验技术更多发展到今天的理论技术——技术越来越具有理论的因素。同时,科学和技术联系越来越紧密,“科技”这一名词成了科学和技术不可分割的有力证明。这使技术进入普通教育领域成为必然。在西方的高等学校中出现了“技术科学”科目。“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早已成为职业教育词汇中一个常见的名词。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长期以来,普通教育这个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它只限定了一定数目的传统学科。但是,现在普通学科与专门学科之间的区别正在消失,直到最近还是属于专家禁地的许多知识领域,现在已经渐渐向普通民众开放了。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之前,我国教育体系按照功能分成四个部分,即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中等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分是明确的:一个是综合性的,一个是专门化的;一个是为升学服务,一个是为就业做准备。因此,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别教育的界限是清楚的。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异军突起,原来明确的界限被打破了。职教界由于不满意“高职”的现状和不愿意把职教办成“断头教育”,出现了在学制上把“高职”扩展到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从而建立一个完全和普通教育相平行的体系的诉求。这就使“高等教育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或者“哪一部分是职业教育、哪一部分是普通教育”成了需要讨论的问题。

对于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否应该分裂为相平行的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需要弄清一个概念:何谓“普通高等教育”?现在我们习惯上把普通高校纳入普通教育体系,把“普通高等教育”看作是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对立的概念。然而,实际上,“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是两回事,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应该是“高等普通教育”,而非“普通高等教育”。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次序问题。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还需回过头去看看到底什么是普通教育?第一个把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帕卡德教授,在谈到普通教育的来源时写到:“我们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普通教育最初被赋予的涵义。一位研究普通教育的学者,在总结了国外50余种概念后,对普通教育(通识教育)作了一个概括:就性质而言,普通教育(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普通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普通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根据以上概括,普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从性质上看是一种非专业性教育。和普通教育对应的词通常有两个:一个是专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另一个是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阶段)。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学习前苏联的结果,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模式。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成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这和西方的通才模式明显不同。《教育大辞典》对专业是如此界定的:“所谓专业,指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它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划分的。高等学校据此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分配等项工作,为国家培养、输送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学生亦按此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特长,为未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因此,无论是从国外关于普通教育的见解,还是我国关于“专业”的界定看,按照西方的文化,或许存在着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争议,但毫无疑问,我国的高等教育肯定不是普通教育。也许,在西方存在着“高等普通教育”的学校形式,因为西方有专门施行普通教育的学校:文理学院。然而,在高等教育高度专业化的我国,到目前为止,普通教育还只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普通高等教育”,最初对应的是广播电视大学、夜大学、职业大学等成人高等学校。它们之间的区分,更多是行政上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最明显特征在于,它在招生和分配上被纳入到国家的正规体系,而成人高校则没有。因而,普通和非普通最恰切的含义应该是“正规”和“非正规”。把“普通高等教育”看作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误用,反映了我们对普通教育认识上的模糊。也许有人会说,高等教育的某些专业是普通教育,比如说英语专业。持这种观点者,还是没有准确理解普通教育的内涵。与专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除了具有基础性这一特质外,还有一个重要特质就是“综合性”。在英语里,general除了有“全面的、普遍的、一般的”含义外,还解作“不限于(人的、事物的、时间的)一部分的”、“综合性的”。也就是说,普通教育是指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科目,而不是某一个学科。单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既可以是普通教育的,也可是是职业教育或者专业教育的。比如:对于一个研究生而言,同样是接受英语教育,如果是为了学习和交流,可以归为普通教育,如果是为了英语教学,则实质上是属于职业教育。

如果普通高等教育不是普通教育,那么,该如何看待高等职业教育呢?著名的职教专家石伟平先生是这样评价“高职”的:“‘高职’,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全称也,它极可能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创造。我从事职教研究多年来,从未在国外的文献中看到或在国际交流中听到这样的表述……我们今天所谈的‘高职’大概是西方的‘高等专业技术教育’……照此理解,今天所谈的“高职”,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职教现象或形态,其实践活动在我国‘早已存在’。我国的专科教育、工科、应用性专业学科的本科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都可归于此类。只不过我们过去没用‘高职’这个词罢了。”其实,我国的高等教育无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教育,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隘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个同质的连续体。职业学校可以说是高等学校的初级形式,高等学校也可以说是职业学校的高级阶段,两者只有量级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因此,所谓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平行体系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所谓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伪概念。

三、变化的趋势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普通化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4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高校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化,独立学院作为新生事物,已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1]。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对化学教育是相当重视的,英、美教育界把化学称为“中心科学”,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有的系都开设了化学课程[2]。而在我国,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讲,对化学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主要表现在:课时不断减少,有的甚至在教学计划中砍掉,这种现象在部分独立学院尤其普遍。

普通化学是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和物质结构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化学学科概貌、各个分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贡献、发展现状、前沿和发展、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的关系及互相渗透,等等。也就是给学生以化学通才教育,增强对化学的全面和深入认识,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并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处理环境污染、能源获取、材料制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问题[3]。

但是目前独立学院普通化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实践教学不合理等方面,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化学素质低下,并且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一、独立学院普通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所用教材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国家材出版,很多独立学院只能应用普通高校工科普通化学教材。不少教师把给普通高校学生讲课的教案拿来,直接面授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学生知识体系深度和广度,接受能力的不同,造成学生对讲授的知识接受不了,学生接受能力与教师传授的知识量和知识深度脱节,很多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此外, 现有的普通化学教材内容基本相似,针对性不强。都比较注重化学基本理论的阐述,而缺乏联系实际的应用例子。所以,独立学院教学工作者应该投入相应的精力,编写校内教材,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有目的进行教材改革。

2.忽视了实验环节

独立学院近几年连续扩招,教学设施不健全,理论上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较少,导致学生的实验环节被忽视了。

3.师资队伍有待提高

独立学院的普通化学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缺乏长期从事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锻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够很好的把普通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跟专业的工程实际结合起来,这样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很难用化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4.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现在的普通化学教学中,部分老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只停留在抽象思维上,而缺乏生动直观的感受。

目前很多教师把给母体高校实施的方法拿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课堂上,由于普通高校教学重点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独立学院要求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5.考核方式不合理

现在的普通化学考核方式过于传统,主要围绕书本知识做文章。从教学到考核以“书”为本,考试—过关,似乎就认为掌握了普通化学的知识, 其实不然, 学生的化学素质和能力很难通过笔试考出来。普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生的考核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

二、独立学院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普通化学作为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并渗透到化学学科内、外许多相关学科,在后续课程中起先导作用。

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与中学化学衔接和后续课程的衔接,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科的交叉、综合等现代化学特征,并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选用适当的教材,根据实际需求对选用的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地删减和补充。国内现有的普通化学教材版本很多,但不适合独立院校学生学习,因此本教研室编辑出版了一套适合独立院校学生使用的普通化学教材及学习指导书,以适应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普通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既要加强基础理论,更新教学内容,又要反映工科专业需要 ,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普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力,为适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观,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使普通化学实验成为培养学生专业课程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因此,独立学院在注重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引进的同时,更应注重引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也要加强现有普通化学任课教师的进修和培训。

4.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信息大量增加的现代化学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信息量比较大,能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大大地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法,探求合适的教学法,才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5.考核方式的改变

首先是通过试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其次是学生出勤情况和平时作业和测试情况的考核;再次是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实行教、考分离,统—试题标准,扩大试题的覆盖面,提高考试的可信度。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等几方面的努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必备的化学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人文素质。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才能进一步提高普通化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隋春霞.独立学院工农科普通化学教学思考[J]. 今日科苑,2007(24):292.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等理念的渗透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文件的颁布实施,使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得到了加强。在这一背景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延伸。

一、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1.教育管理模式的概念多年来,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教学管理模式做出了许多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

(1)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与组织方式所做的简要表述。

(2)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组织方式和基本结构的分类类型。

(3)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管理的活动方式和基本结构,是可以去做的标准样式。本文所提出的教学管理模式基本是在第三种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2.教学管理模式的特点

(1)理论性。任何一种教学管理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育管理理论是教学管理模式的基础。

(2)整体性。教学管理模式是对教学管理过程、全部组织方式和全部结构的分析与归纳。

(3)操作性。教学管理模式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间桥梁,起着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的中介作用。

(4)稳定性。教学管理模式是经过实践检验后,经过总结、分析和归纳后而形成的处于理论和实践中间的中介方法,所以比实际情况更具有稳定性。

(5)示范性。教学管理模式是在理论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组织方式和基本结构进行反复研究而构建的一种范本、一种方法,可以推广,因此具有示范性。

(6)简明性。任何一种教学管理模式都必须对所建立的教学管理理论框架、管理活动方式和组织结构进行本质的、有特色的简明扼要的表述。

3.教学管理模式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管理模式有多种分类,本文仅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二种最基本的分类:(1)从教学管理理论分类:经验性教学管理模式,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和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2)从管理层次分类:宏观教学管理模式,中观教学管理模式和微观教学管理模式。

二、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构建科学教学管理模式的一般构想

根据模式理论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应属于微观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的范畴。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采用或部分采用科学型教育教学管理的高校并不多见。而要实现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如何构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之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建立科学统一、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

根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调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和发展规划,建立统一的、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是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样,会使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通畅、有序,更加有利于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有效实现。

2.制订全国性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指导纲要

《2001艺术教育规划》指出:“力争经过3~5年时间,推出一批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课程”。同时,要“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逐步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编写统一的自成体系的普通高校音乐教材,制订全国性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是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统一自成体系的高校音乐教材及全国性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指导纲要的制订,是有效地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基本保证。

3.构建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

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进行成功的音乐教育,需要多方面、多环节的协调与配合,上下齐心协力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课程内容应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笔者认为,可以按以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 (l)音乐欣赏; (2)基础音乐理论知识教学; (3)技能教学;(4)音乐美学、音乐史; (5)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艺术活动。

4.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001艺术教育规划》中指出:“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具体包括: (1)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改进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 (3)加强普通离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 (4)利用高校师资流动机制,实行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5.改进教学形式与方法

《2001艺术教育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及艺术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并推出若干套艺术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提供丰富多采的工具,建立国家艺术教育资源库,以国内现有的教育网站为平台建立艺术教育网站,卫星网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传输开发教师电子备课平台,帮助教师快速制作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的电子课件等。”

6.应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是实施高校音乐教育并使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要更好地发挥高校音乐教育育功能,应该建立音乐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和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结论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复杂的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以及更多有识之士和优秀人才不断参与研究、实践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问题进行了粗浅的、不成熟的探析。在此过程中,我们体会到,首先,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观念, )以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其次,对旧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全盘否定,要吸取其中合理、科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发展,以达到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如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实施“艺术普及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如何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示出高等教育的艺术普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对高等教育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素质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作为素质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一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这里所言的艺术教育并非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技法训练或纯抽象的艺术理论学习,是旨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教育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到现代化今天纷繁复杂的多样化艺术形式,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经验对于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人性中最深层面的意识紧密联系,艺术能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能给人以精神慰藉,艺术也保证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得以心灵的沟通,艺术还能够保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所以说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体制也是不健全的,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艺术教育。在这里,我想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谈谈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思考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将艺术普及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一直作为“副科”可有可无地存在,担任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的专业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只是以简单的摹写或自由发挥来应付儿童对艺术的本性渴求,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学习。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校艺术课的课时很少,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甚至干脆砍掉艺术课。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又怎样呢?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艺术史和美学理论知之甚少,对于高雅艺术普遍兴趣不高,甚至于不知如何欣赏,学校也将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各课程的教学上,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家,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摧残乃至扼杀人的本性、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极不有利于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众所周知,这种文理分裂,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严重失衡,最终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失衡会使各个物种急剧退化甚至于导致生物链的断裂,教育的失衡就会导致各学科之间丧失多元化之间的相互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中国已进入了世界一体化竞争当中,实际上,经济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制接轨,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科学实践当中缺乏冲动性的创造能力、外向性的表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能力。究其深层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就在《论大学教育》的演讲中指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众所周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不仅是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且还是想像力、创造力极为丰富的科学家,他承认是艺术为其科学创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活动通过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既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热情,也能有效地诱发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所积淀于人们心中的艺术修养和正在进行的艺术活动,则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为人们灵感的产生提供契机和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多次著文阐述科学与美的相互关系,他说。在分子等微观世界里,分子结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排列构成的,科学与美密不可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杨叔子先生也多次呼吁,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二、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艺术素养,开拓人文思想领域,由此担负起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格局中重任,这一教育理念已得到有关教育专家的共识,目前,众多高等院校也已逐渐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但由于没有先前经验作参考,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实施这一教育理念的最终效果而言,收效甚微。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一、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普教,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艺术院校的纯技法教学,又不同于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由于本身既是感性的又是精神的东西,其性质规定了对于它的学习必须经过感性的理性认识,方能登堂入室。可以设想,如果用数学的教学方法去教艺术课程,从理论到教条,弄不好就会把一种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变成干巴巴的东西,但又不能用教化学的教学方法去具体对待艺术课程,弄不好又会走入纯技法训练的死胡同,最终落得空有技法而无思想的“匠人”。因此,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拓展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明确确立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可以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视觉文化意识,使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文化世界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将艺术与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其他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二,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由于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大多并未具备多少艺术素养,基础相当薄弱,另一方面,目前高等院校普遍课程任务比较重,不可能让出太多的课时给艺术教育课程,因此,必须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效益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一般情况下,艺术教育的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欣赏与评论、美学理论、艺术实践与创作等四大部分,为了适应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其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的四大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合理分配至大学四个学年当中。大学一、二年级可侧重于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初,从艺术的感性认识人手,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大学三、四年级可侧重于美学理论与艺术评论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并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艺术史的课程教学可作为艺术普教的重点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期间。

第三,融合多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流。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如果说在艺术史的教学中撇开历史背景、宗教特征、审美心理等不谈,只是就艺术特征而讲解艺术发展史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了无生趣,学生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艺术教育要用跨学科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这样,可以把关于艺术作品以及关于政治、宗教、哲学、经济学等知识和社会结构结合起来。例如研究中国山水画的兴起不单单只是研究山水画的绘画风格,还要深入了解魏晋“玄学”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及士大夫个性情趣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特征等等,研究达芬奇的《最后晚餐》、《蒙娜丽莎》不单单是研究作品的视觉风格,这些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和时代,那是个发现和科学的时代,是探索空间观点的时代。画家在揭示直线透视系统的同时,也探索了空间。

所以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师而言,不仅仅要吸取文学、艺术、音乐、社会历史等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还要用社会学科的教育去传授学生研究、思维和决策的技巧。

第四,组织编写一套适合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教材。组织编写一套教学内容上适合于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普教的艺术教材对实施艺术普及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已经出版的艺术普教的教材来说,一是不够系统,只局限于艺术史、绘画欣赏等部分,并且不能很好地融合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对于艺术知识的介绍只能限于粗略、简化而已。二是内容上过于专业化,只是将艺术院校专业教材的内容加以删节、缩略,教材的文字语言过于专业,不够通俗易懂,如此教材会大大降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其阅读兴趣。如果把艺术史、作品欣赏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用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肯定会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三是过于注重艺术发展的连续性、时代性,忽略了不同艺术之间的比较性。例如大多数艺术史教材都是按时代顺序来叙述,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保证了时代的连续性,但其缺点是没有注意到艺术之间的比较,无意间就削弱了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

第五,探索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艺术教育在自身特点上不同于其他教育课程,它的教学载体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的,还有视觉的、听觉的;不仅有具象的,还有抽象的;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技法知识的传授;不仅可在课堂进行教学,也可走出户外,深入生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口授教学方法,还应结合技法做示范教学、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艺术教师应在教学软件的制作上下功夫,结合课程的需求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引导学生对艺术课程教学的参与热情和互动热情。

随着艺术的发展,现代艺术也越来越关注人的自身,越来越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将艺术教育与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这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目标之一.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全面素质传承音乐文化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西方经济大国对我国技术、资本的输入,西方的观念、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涌来。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我们既不能拒绝一切外来文化,搞闭关锁国,也不能否定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搞全盘西化。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普通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建设祖国、发展经济的责任,也肩负着传承音乐文化的重任。普通高校的莘莘学子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有义务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出力。因此,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应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推进民族音乐教育,培养民族精神和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也是保护国家文化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人才的需要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培养大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造就一代热爱祖国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一专多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则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民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手段。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人格的完善,促进心理的健康,促进德智体各“育”任务的实现,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充分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二、传承文化的需要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创造的,又为人民群众所广泛使用的。民族音乐由于地域性与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而各具色彩。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以其具有的浓郁地域性,使人民群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我国的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品种繁多的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种类,它们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

在当前传统文化遭受轻视和民族文化精神缺失的现实条件下,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民族艺术瑰宝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普通高校就应积极开展传统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大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凝聚力,进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好人才和文化准备。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方法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应积极利用现有的校内与本地区资源,寻求有效方法。笔者通过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程设置在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音乐课程,建构民族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有《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等艺术欣赏类课程;《中国民乐演奏基础》《中国民乐演唱基础》等艺术实践。还有《中国音乐简史》《民族民间音乐》等音乐理论类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较系统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育。通过艺术欣赏课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音乐种类繁多,音乐表现形式丰富,民族音乐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类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艺术实践类课程可以使学生粗略掌握一门民族音乐的演奏、演唱技巧,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音乐历史理论的学习,学生对中国音乐发展的脉络就清晰了。而民族音乐技巧基础理论课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理论写作技巧,了解民族器乐的相关知识。

二、授课形式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的课程多、课时少,学生要想在四年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保证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授课形式:

讲座式讲座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配备、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面向全校学生设计的,课程形式可设置为选修课(大课),考试以论文的形式完成。可以利用本校师资也可以聘任校外本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课程有《中国民乐》《中国戏曲》等课。此类课程主要侧重于民族音乐的讲解,需要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概况的了解。教学内容应使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相融,这样学生学起来既感到轻松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利于保证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体会民族音乐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境界。

鉴赏式鉴赏式课程主要通过听觉系统,使学生在音响上有一个感官的认识,扩大民族音乐在大学校园的影响。此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器乐、民歌两大类音乐的作品,如《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中国名曲欣赏》等课程。授课时,教师先讲解与作品有关的知识,学生近距离欣赏音乐,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会起到积极作用,情感也易于回归民族,唤醒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爱国情怀,逐渐培养起民族音乐艺术的欣赏群体,逐渐培养学生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进而为更好地传承中国音乐做准备。

此类课程可设置为必修课,授课采取讲授大课的形式,考试方法采取听乐段笔答形式,考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名称、作品分类、作品创作时代、作品主要特点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

讲授式讲授课程主要是民族音乐理论课程,此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采取大课的形式讲授,考试为笔答形式。如《中国音乐简史》《民族器乐》《民族民间音乐》等课程。此类课程着重音乐发展历史会有较系统的认识,也会对我国悠久、优秀的音乐文化产生热爱之情。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15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体育部,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健美操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开展非常广泛,当前在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中,受到场地设施等的限制,健美操课堂教学存在内容单调等问题,健美操课程失去了自身的特点,考试内容以及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实践需求,不利于全面的检查,本文先分析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为健美操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高校教学;健美操教学;教学质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59-02

健美操是一项受到人们广泛喜爱的有氧运动,主要锻炼运动者的心扉,有很多的好处,非常适合女性锻炼,健美操教育专业是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分布的专业,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的教学不符合国家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健美操知识范围比较狭窄,实践教学经验不足,培养目标与学生的技能存在不少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客观的分析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措施,本文主要分析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1 健美操教学现状

当前各个高校基本都开展了健美操课程,但是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辅助内容、理论课程以及实践技术课程等.理论课程是健美操课程的基础,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学校都构建了理论教学课堂,具体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健美操的概念、创编以及科学锻炼等,整体而言,传授的知识比较浅显,学生难以了解健美操的状态,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生对当前的理论课程教学普遍不太满意,教学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从健美操实践课程来进行分析,健美操课程实践技术课直接影响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质量,当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拉丁健美操以及器械健美操等,虽然很多内容都把竞技健美操纳入到教学主要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都是传授一套竞技等级规定工作,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虽然也有教师将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到健美操中,但是这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普通高校教学实践内容没有满足国家要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

从教学方法来进行分析,健美操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分解教学方法、及时指示教学方法、示范法以及重复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分解教学方法是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措施,学生在练习中容易缺乏韵味,因此还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在课程中,教师作为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教学质量不高.除了以上几种教学问题外,在评价方面缺乏科学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评定学生的能力.

2 影响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

针对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质量目前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义,影响高校健美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学生、教师等.

2.1 影响教学质量的学生因素分析

学生受到长期的教育影响,非常重视专业知识,忽视了身体训练,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态度非常端正,但是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健美操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在学习健美操中没有投入太大的经历,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从学生的学习情趣来进行分析,在健美操的初期学习中,学生虽然具有很强的兴趣,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开展,学生普遍对健美操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无法自主的进行学习,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还包括了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重视考试结果,导致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

2.2 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师因素分析

目前在教学中教师普遍表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尤其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考核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作用.因此健美操教师需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人员,而不是一个领导人员.在教学中需要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努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健美操教师虽然也是一个知识传授者,但是本身也是一个学习人员,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各项技术和技能.

2.3 影响教学质量的管理因素分析

管理因素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之一,健美操教学质量管理就是利用管理学合理地调度健美操教学活动,有效控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完成教学目标.管理制度虽然是一种硬性文件要求,但是也需要看淡,若是管理不当,会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标准,规范教学的具体开展措施.

3 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改革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还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共同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1 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健美操曾经受到人员的普遍喜爱,但是随着我国高校教学制度的不断变化,目前普通高校现有的健美操教学课程明显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改革已经成为必要的选择.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制度正在不断进行调整,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的情况仍然非常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的开展.我国普通高校在开展教学改革中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基础,但是健美操教学效果比较低,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制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教师也缺乏塑造人才的意识,因此有必要开展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制度的改革.

3.2 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

3.2.1 优化健美操教学内容

在健美操的教学中需要优化健美操教学内容.健美操的教学内容需要充分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基本条件,在掌握健美操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力的基础上,保证学生能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现有的教学纲要比较单一化,需要在此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课程教学,努力拓展知识的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健美操的价值.

健美操理论知识主要是学生了解健美操的理论基础,如特点、科学锻炼的方法以及裁判等,针对学生健美操专业基础知识需要重点对待,保证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在后期的实践中融入,深化理论知识的教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健美操实际教学内容的设计中,不仅需要锻炼学生基本健美操技能,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还需要结合结合当前的流行元素,增加一些时尚因素,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也能保证学生技能的多元化.

3.2.2 改革教学方法

现代化和多元化是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前文的分析中,指出高校健美操教学方法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在改革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方法中,需要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和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教学中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还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需要充分了解学生所具有的特点,编创更加符合学生特点的健美操.在健美操课程改革教学中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从理论上分析,单一的教学模式将会逐渐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3.2.3 完善评价方式

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健美操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存在不少的弊端,无法全面的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考核是一种必要的措施,在对学生健美操成绩的考核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中的种种因素,不能单一的考虑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掌握情况,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采用科学的课程教学成绩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核内容需要向着多元化发展,淡化结果的考核,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在评价中还需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仅仅依靠期末成绩来进行评价,而是增加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学生之间体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学习成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学生的努力程度能够通过进步程度来进行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需要通过考核来评价.在考核中需要增加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部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2.4 增加投资力度

在健美操的教学中需要加大高水平健美操教师的引进力度,解决健美操教师人才资源的紧缺的情况.在人才的引进中,高校可以采用外聘的方式来吸引人才,近几年来健美操发展速度非常快,健美操的内容也是更加丰富,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教学水平.

在健美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加大设置器材的投资力度,不少的高校健美操的场地设置不是很完善,健美操课程教学被很大的阻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改善健美操长期器材的建设状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改革措施.目前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开课率非常高,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针对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学校需要加大健美操的投资力度,加强场地建设,改变成绩评定标准,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阶段,合适地制定教学目标,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晶红,王汉臣,乔维维.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探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114-116.

〔2〕张玲.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福州大学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100-103.

〔3〕李莉.基于“健康第一”理念的辽宁省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04):61-6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