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

护师护理论文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加强教师道德素质培训

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关键是做好医德的培训,通过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让教师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凭借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可以聘请院内外知名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教学过程,感受专家的职业素养、得体的仪态举止、温和的语言、周到的服务,以及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

2.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教学技能培训关键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岗位培训,从教案、授课技巧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安排公开示范课或教学比武,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做好传帮带工作,让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与年青教师结对,一对一帮扶,提高年青教师的教学技能。

3.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临床医疗的进步,又加上医院专科的不断细分,儿科老师特别是年青教师难以应付复杂的临床问题,这就需要聘请经验丰富、技能操作熟练的实训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儿科护理中难度较大的头皮静脉注射、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颈静脉、股静脉穿刺等等。

4.加强教师教学质量考评

教师培训过程中,按照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规范化的考核,考核内容涉及教学技能、实践操作和人文素养等等,从而掌握教师培训的效果。

二、加大学生的培养力度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明确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高职院校儿科护理专业教学作为社会儿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对儿童的整体护理,有良好的素质和发展潜能的应用型高级儿科护理人才。

2.确立实践教学目标

为培养出应用型、专业型、能力型儿科护理专业人才,我们需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二是具有积极的进取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三是具有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能够熟练掌握儿科护理常用的操作技能。五是具有较好沟通协调、服务等综合能力。

3.加强儿科护理操作技能的训练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48岁,平均(31.84±5.97)岁。学历:中专1名(0.7%),大专32名(20.9%),本科117名(76.5%),研究生3名(2.0%)。职称:初级职称97名(63.4%),中级及以上56名(36.6%)。带教年限:小于5年66名(43.1%),≥5~≤10年54名(35.3%),10年以上33名(21.6%)。

1.2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机会和意愿

43.1%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培训机会,96.4%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训。

1.3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时间安排的需求

35.9%认为每季度组织一次培训比较合适,43.1%认为每次培训的最佳时间为1h,28.8%选择2h。

1.4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结果显示,88.9%希望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理论培训,79.1%希望采取教学查房和教学观摩进行教学实践培训。

1.5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内容的需求

结果显示,对培训内容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临床护理教学技能培训、护理实践技能培训和临床教学管理培训,排在后3位的是护理教育学、护理文化、护理伦理学知识。不同学历、职称和带教时间的带教老师对各条目培训需求程度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2.1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带教水平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衔接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教学重中之重,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其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着主导性作用,其整体素质和带教水平是影响护理学生临床训练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带教队伍,而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是快速提高带教老师整体水平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将师资培训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将封闭式教学变成开放式教育,提高老师的积极性。统计显示,临床带教老师非常重视临床带教工作,96.4%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训。本次研究对象中带教时间小于5年66名,占43.1%,这部分带教老师担任教学工作时间短,更迫切希望接受能够解决他们临床带教工作具体问题的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能力。目前各个医院针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明显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有43.1%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表示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培训机会,需引起医院和学校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同时充分地利用医院、学校的教育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和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改变老师教学理论、转化老师角色,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2.2科学安排培训时间,保证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可持续进行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在面对和处理复杂、动态的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临床护理教学任务,超工作负荷造成了一系列消极的后果,如护理质量下降、护理带教老师没有时间为教学做准备、与其他工作人员协作时间减少等。如何安排培训时间更容易让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接受培训,这是保证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可持续进行必须考虑的问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更容易接受定期的短时培训,每年2~3次,每次1~2h为宜,集中解决他们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培训前期的需求调查帮助培训者制订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内容,以增强培训效果。

2.3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效果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而新时期继续教育的重点不是新知识的传授而是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课堂多为填鸭式,老师被动地听课,接受培训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果不明显。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员的兴趣和主动性。可以看出,由于专题讲座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成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最期望的理论培训方式,高萍等报道,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教育学知识的讲座提高老师的授课艺术。其次,是信息资料共享,研究显示,带教老师更愿意接受实践培训方式,79.1%的带教老师期望教学查房和教学观摩,77.8%选择案例分析和操作示范,71.9%希望进行经验分享。可见,灵活多样的实践培训方式是带教老师所迫切需求的,同时增加了带教老师对培训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2.4以临床护理教学能力为主进行培训,加强人文社会学课程培训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以培养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为目标,整合合作、互动、情境模拟、个案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但具有普通教学能力的共性,更有着护理学科教学能力的特殊性。为了适应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护理教师应具备以下教学能力。

2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2.1专业能力临床实习阶段护生主要进行基础护理的实践,同时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专科护理进行学习。临床护理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护理知识,并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护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用医学术语对病情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指导护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充分的评估并给予治疗处置、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药物相关知识宣教等。

2.2教育教学能力实习过程中护生要接触丰富的病例,了解前沿临床知识。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典型病例和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互动的讲解,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详细示教。学生入科前,各临床科室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根据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进而制定入科教育、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的内容。这就要求临床护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多媒体的能力等。2.3领导能力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亲和能力等。当前医疗市场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实习护生自身存在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护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实习过程中遇到繁琐的实际工作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挫折感。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教师要有较高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良好的沟通和亲和能力,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的沟通,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波动,并疏导护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生对专业工作的认同感;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能使临床护理教师合理安排日常护理工作和护理临床教学,实现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共赢。

2.4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目标、重点,结合临床工作和教学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对实习护生工作能力的质疑和维权。这就需要临床护理教师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公平、公正的评估护生的工作;对日常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有敏锐的判断力,合理安排协调日常护理工作与护理临床教学的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3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习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实习医院建立护理教研体系专门负责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医院自护理部到临床科室分别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等护理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并设立教育学院对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全程监督。医院制定教研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护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相关管理和培训。

3.1定期业务培训实习护生入科前,有教学任务的临床科室,按照实纲要求制定本科室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具体内容、题目,并上报教育学院统筹安排。实习教学计划和内容确定后,在护士长支持下由教学秘书组织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分别准备具体的教学内容。临床护理教师作为临床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为护生提供前沿的临床知识,但综合专业理论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不足,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缺乏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突出的、系统的、互动的讲解能力。因此实习医院和科室定期组织临床护理教师进行专业和教学相关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各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均应按照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实习带教,规范入科教育、业务讲座模式,规范实习护生考试及评价模式。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更好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更好地传授临床知识。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直观,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灵活多样的展现给学生,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及多媒体使用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熟练应用于授课中。科室常用技术及最新进展培训,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好的适应临床教学的要求。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1 考生选题困难,撰写的护理综述类文章多,内容缺乏新颖性

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析所见护理综述论文32篇占总课题的64%,仅有3人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护理文献综述是护理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后,将有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写成的文章。大多数考生选题不新颖,仅把一些国内医院早已开展的护理技术或已经形成常规的项目进行总结,不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不能把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如论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技巧”等,严格地讲,综述不应属于毕业论文的范畴。

1.2 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不规范,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论文存在题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讨论重复前言、结果的内容,与结果分离,不了解量表、问卷的使用原则及信、效度检测的方法等,且参考文献著录意识淡薄,论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条/篇,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观点、数据、方法、判断标准而文后未标出其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书写欠规范。有的考生将个案报道、护理经验总结写成科研论文,个案护理未交待清楚特殊护理的操作内容,护理经验只抄写教科书上常规护理内容。如论文“上消化出血的护理”,书本常规内容多,而对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的具体做法介绍甚少,护理效果也未加以报告,也未总结出新认识和新观点。

1.3 考生中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严肃性

严肃性是撰写论文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写作的基本道德。大部分考生时间投入较少,在论文写作上表现出严重的任务观念,提交毕业论文前临阵磨枪,勉强成文。评阅分析所见,有些论文资料有抄袭现象,有的在设计实验时不设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统计分析时多数使用算术平均数或百分率。有的考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网络论文进行复制、粘贴或大段照抄教科书或某专著。抄袭是科学研究的大忌,既不能锻炼能力,还违背科学道德。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实验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数据要准确并经过统计处理;统计图表要简单、恰当。如“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有2篇在内容上大段雷同,视为抄袭或剽窃。

2.对策

2.1 优化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和学术论文专题讲座

我国护理科研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科研理论和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阻碍护理科研发展的主要障碍。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护理研究、管理等能力,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护理研究、统计学等课程,但从几年的“护理研究”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结果得知:护理专业学生整体信息素质偏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差,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困难。因此,应对护理研究课程进行改革,围绕护理研究与论文写作的主题设计综合课程框架,拟定实用性强的内容,增加文献检索实习课,选择科研经验丰富及文献检索知识扎实的教师任教,提高自考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毕业论文考核前举办护理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及论文撰写讲座,帮助考生明确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科学地进行科研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毕业论文。

2.2 建立毕业论文考核前撰写开题报告制度,提高考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对学生的科研知识掌握和科研思路的明确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效果。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质量。撰写开题报告前,应讲清开题报告的模式,请指导教师及专家帮助考生判断所研究的选题有无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得当,论证逻辑有无缺陷。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要作出相应调整,提早布置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学生可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题,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设计、实验研究及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3 灵活选聘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考生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

我国护理本科自考生的论文多在完成后,交于主考院校,主考院校按照论题方向将论文分组,分配给相关评审教师评价考核。大部分考生由于任务重,答辩时间紧迫,评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能及时纠正,仍然按照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设计开展研究或写作,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在导师的聘用上,可以聘请青年教师和优秀硕士、博士担当护理自考生导师,或是在院校之间相互聘用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学院可定期检查导师的工作情况,同时制定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学生在面对导师很少指导或没有指导的情况时,可以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通过建立“导师制”,可对考生毕业论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开题报告、调查研究、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可促进省内地区院校间协作,还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护理科研协作性不够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护理科研协作提供可能。

2.4 加强考生管理和毕业论文的学风建设,杜绝抄袭行为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1 考生选题困难,撰写的护理综述类文章多,内容缺乏新颖性

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析所见护理综述论文32篇占总课题的64%,仅有3人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护理文献综述是护理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后,将有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写成的文章。大多数考生选题不新颖,仅把一些国内医院早已开展的护理技术或已经形成常规的项目进行总结,不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不能把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如论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技巧”等,严格地讲,综述不应属于毕业论文的范畴。

1.2 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不规范,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论文存在题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讨论重复前言、结果的内容,与结果分离,不了解量表、问卷的使用原则及信、效度检测的方法等,且参考文献著录意识淡薄,论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条/篇,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观点、数据、方法、判断标准而文后未标出其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书写欠规范。有的考生将个案报道、护理经验总结写成科研论文,个案护理未交待清楚特殊护理的操作内容,护理经验只抄写教科书上常规护理内容。如论文“上消化出血的护理”,书本常规内容多,而对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的具体做法介绍甚少,护理效果也未加以报告,也未总结出新认识和新观点。

1.3 考生中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严肃性

严肃性是撰写论文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写作的基本道德。大部分考生时间投入较少,在论文写作上表现出严重的任务观念,提交毕业论文前临阵磨枪,勉强成文。评阅分析所见,有些论文资料有抄袭现象,有的在设计实验时不设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统计分析时多数使用算术平均数或百分率。有的考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网络论文进行复制、粘贴或大段照抄教科书或某专著。抄袭是科学研宄的大忌,既不能锻炼能力,还违背科学道德。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实验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数据要准确并经过统计处理;统计图表要简单、恰当。如“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有2篇在内容上大段雷同,视为抄袭或剽窃。

2.对策

2.1 优化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和学术论文专题讲座

我国护理科研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科研理论和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阻碍护理科研发展的主要障碍。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护理研宄、管理等能力,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护理研宄、统计学等课程,但从几年的“护理研宄”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结果得知:护理专业学生整体信息素质偏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差,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困难。因此,应对护理研宄课程进行改革,围绕护理研宄与论文写作的主题设计综合课程框架,拟定实用性强的内容,增加文献检索实习课,选择科研经验丰富及文献检索知识扎实的教师任教,提高自考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毕业论文考核前举办护理最新研宄进展和发展方向及论文撰写讲座,帮助考生明确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科学地进行科研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毕业论文。

2.2 建立毕业论文考核前撰写开题报告制度,提高考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对学生的科研知识掌握和科研思路的明确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效果。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质量。撰写开题报告前,应讲清开题报告的模式,请指导教师及专家帮助考生判断所研宄的选题有无价值,研宄方法是否得当,论证逻辑有无缺陷。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宄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宄(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要作出相应调整,提早布置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学生可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题,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设计、实验研宄及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3 灵活选聘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考生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

我国护理本科自考生的论文多在完成后,交于主考院校,主考院校按照论题方向将论文分组,分配给相关评审教师评价考核。大部分考生由于任务重,答辩时间紧迫,评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能及时纠正,仍然按照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设计开展研宄或写作,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在导师的聘用上,可以聘请青年教师和优秀硕士、博士担当护理自考生导师,或是在院校之间相互聘用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学院可定期检查导师的工作情况,同时制定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学生在面对导师很少指导或没有指导的情况时,可以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通过建立“导师制”,可对考生毕业论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开题报告、调查研宄、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可促进省内地区院校间协作,还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护理科研协作性不够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护理科研协作提供可能。

2.4 加强考生管理和毕业论文的学风建设,杜绝抄袭行为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护理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去解决护理学科发展中,特别是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与他人、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护理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科学。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多,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伦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直是我校师生共同探讨的问题。我校将护理伦理学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总课时16学时,期中理论14学时,实践2学时,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教学任务由人文学科类教师完成。调查发现,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足,因此对师资队伍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我校护理系3年制护理2009级随机抽取3个班级267人作为实验组,另3个班级276人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实验组由人文学科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完成授课任务。对照组按照常规由人文学科类教师来完成授课内容。

1.2.2评价方式采用客观评价法,评价指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第二部分为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3统计学方法两组期末考试成绩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统计方法为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简单定量分析。

2结果

2.1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为81.20分±5.82分,对照组为79.38分±6.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9,P<0.05)。

2.2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6.6%的学生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95.5%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86.1%的学生能把一般伦理学的原理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去分析和解决护理伦理问题。90.3%的学生认为护理伦理学课程应该由人文学科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授课,这样既能把护理伦理学的理论知识讲透,还能把临床相关的伦理问题结合起来,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

3讨论

3.1护理伦理学学科定位护理伦理学作为医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起初人们更多地认为它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随着该学科的发展,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医学基础学科。教学目的除了提升护生职业道德和素质外,更重要的是应用护理伦理学理论解决医疗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进行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要以临床为背景分层次分阶段开展教学。

3.2护理伦理学师资队伍现状经调查,担任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师,人文学科的教师占51.4%,专业课的教师占28.6%[1]。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它定位为一门思想品德课,而不是专业基础课,习惯从道德层面上剖析这门课程,而忽略了护理本身蕴含的伦理关系。所以大部分高校护理伦理学的师资队伍都是由人文学科类的教师组成。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带教对护生的情绪影响。方法:对5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满足护生对知识的需求,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结论:人文带教对护生的情绪稳定性、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教育;人文带教; 学生,护理

在临床带教中,老师的言语和行为可能直接影响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习效果。2011年7月,我们对我院5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带教中应用人文带教,取得满意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2008年度在我院实习护生50名,均为女性,年龄17—22岁,其中本科30名大专20名。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设6项内容,每项备有3个答案提供选择(是、不是、说不清)。要求学生对照调查表的内容,按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选择打“√”。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带教老师的人性化管理对护生临床实习情绪的影响见表1。

表1 带教老师的人性化管理对护生临床实习情绪的影响

问题是不是说不清

n%n%n%

你是否会介意带教老师对自己的称呼4188.75 33.75 67.50

你认为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交流4998.75 00.00 11.25

你认为在实习中带教老师是否应该经常提出问题和建议4593.75 00.00 56.25

你认为带教老师的态度是否会影响其在实习中的情绪4188.75 33.7567.50

你是否重视带教老师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业务素质2151.25 923.75 1025.00

你是否会因为带教老师的语言而产生情绪的变化4290.00 33.75 56.25

3 讨论

临床带教是以年轻的刚走出校门的人为对象,是一门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学问。通过人性化带教不仅可促进临床老师的自身发展,也可使护生得到更好的关照。人文关怀是人的本质的需求,是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利。

3.1. 在开展人性化带教过程中,将人文关怀参与到以护生为主体的带教活动中,使人文精神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年轻护生刚离开校门时对生活充满幻想,社会阅历少,学习与生活上一直处于被照顾的对象,但进入医院后工作与生活上需要相对独立,并且要学会关爱他人,再加上护理专业知识及操作的不熟练,往往承受能力差,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中,会产生危机感和失去信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护生压力。护生认为在实习中带教老师应该经常提出问题和建议,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带教老师在进行操作指导时不但要教会护生怎样做,还要告诉护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适的称呼反映了带教老师对护生的重视程度。护生会介意带教老师对自己的称呼,在临床带教中,常常发现带教老师不知道护生的姓名,统称护生为“同学”或“学生”,造成护生感到不被尊重和重视,缺乏温暖和亲切感,影响学习情绪。因此,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称呼应本着尊重、得体、温暖、亲切的原则,让护生能体会到其社会地位和存在价值。

3.2. 人性化带教应不断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带教老师业务素质的重要体现。带教老师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娴熟的操作、丰富的学识会使护生对老师产生敬佩感、信任感和安全感,减少护生在实习中的不良情绪。带教老师应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人文带教能力,提高带教老师语言艺术,在进行操作前,老师对带教对象的能力要有所了解,假若护生在操作中不能一次成功,带教老师也不能当着患者和家属的面毫无顾忌地责备护生,这样会使护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对护生的不足,带教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分寸,注意说话场合,语气中肯。对她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满足护生对知识的需求,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4 结论

在临床实习中,代教老师应注意自己的情绪和品行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良好的素质、娴熟的技能、丰富的知识、热情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加强与护生的沟通,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护生在整个临床实习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确保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粱立.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一护士人文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2):54-55.

[2] 护理临床教学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本文编辑:王海燕 2010—08—02收稿人文化带教对实习护生情绪的影响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8篇

目前护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尽合理,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当今护生的要求。迫切要求我们针对现在的教育具体分析研究,探讨适合现代护理教育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沟通不足:我院护理系教师仅局限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对学生思想、生活不管,不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及热爱专业的态度。

1.2 观念滞后:由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教学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扩大招生、改善办学条件等硬件设施投入,而对教师继续教育等软件投入相对较少。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机会和精力去系统地完成护理知识的更新,导致护理教学不能真正体现整体护理的特色。

1.3 尚未完全突破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教育长期沿用培养医生的模式来培养护士,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基本沿袭于医疗专业,即医疗专业压缩后加护理,不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

1.4 课程设置欠全面:护理课程设置偏重人的生物学层面,对心理、精神、社会、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不够。

1.5 专业性人才缺乏:护理师资薄弱与当前迅猛发展的护理事业不相适应。一是表现在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偏低,主要由大专、本科学历组成,二是缺乏人文社科专业的人才,如心理护理学、社会学等;三是知识老化,虽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而现代护理学知识相对薄弱;四是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仍以课堂灌输式为主。

1.6 科研能力不足:尽管近年来护理领域的论文显著增加,但文章总体质量不高,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1.7 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潜力的挖掘,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手段单一。

2 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要求护理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对学生有个客观、准确的认识。护理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热爱学生,并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二是要求教师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包括职业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三是护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教师具备了各方面较高的素养后,才能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2 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1)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推行“导师”制,加强 “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2)定期选派中青年教师深造学习,以取得更高的学历,或到医院顶岗上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3)邀请护理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并从医院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主管护士做兼职教师;(4)尽早开出新课程,以适应护理教学改革的需要;(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极力倡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摄取护理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护理教学,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探索教育改革新方法、新思路,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进行教学研究和交流,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3 护理教育摆脱医疗模式: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知。发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共促进健康的知识,医学与护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护理知识范畴包括人、社会、环境、健康和疾病。护理教育注重护生的逻辑性思维、独立工作能力、交流能力、与人相处能力、推理能力、学习应用能力、世界性知识,形成生活价值目标和领导能力。

2.4 课程设置以护理科学知识为主:护理教育减少医疗及公共科的比重,增加护理科学知识包括文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心理护理教育、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知识的比重。

2.5 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预习、讨论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设想,然后综合分析。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同时设立整体护理模拟病房,教师准备典型病例的标准护理计划,以引导式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分组进入模拟病房作情景设置、角色的扮演,让学生分别体验病人、护士及家属。然后大家自由发言,提出护理意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讲解此类病人症状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标准护理计划的运用。要求每位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目的:探讨实训教学法在新护士岗前培训护理文件书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进院的95名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集中理论授课方法培训;2013年8月进院的98名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作为观察组,采用集中理论授课,8~10人分为1组,以案例为依据,组长牵头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各自完成护理文件的书写,老师集中点评实训教学法培训。结果:在两组岗前培训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发放问卷调查,100%的新护士接受实训教学法,认为实训教学法提高了新护士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及护理文件书写能力,增强了沟通和合作能力,有利于新护士适应临床工作。两组新护士临床工作2个月后,观察组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训教学法使新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要求,提高了新护士岗前培训护理文件书写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实训教学法;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66

作者单位:225300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杨静雯: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通信作者:顾巧萍,女, 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pre-service training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YANG Jing-wen,GU Qiao-ping,WANG Long-feng(Taizhou People′s Hospital,Taizhou225300)

AbstractObjective:Studying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in pre-service training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Methods:Pre-service training documents writings of 95 new nurses joined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2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pre-service training documents writings of 98 new nurses joined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3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traditional theory teaching training method was taken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was taken in observation group:8-10 nurses was a group,discussed under the group leader based on the case,complete their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during the discussion,and gather commented by the teacher.Results:In the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theory examine after the two groups pre-service training,performanc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100% new nurses accepte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considered that the method can improve new nurses′ learning interest, ability of thinking and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the method was good for adaption in clinical work for new nurses.Two months clinical working of the two group new nurses,the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quality defec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can help the new nurses to master the requirements of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improve the theory achievement in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and guaranteed the nursing safety.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is an effective training method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Practice teaching;New nurses;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Pre-service training

护理文书是医疗文书的一部分,是医院和患者重要的档案资料,也是医学护理学科研、教学和有关法律事务上的重要资料之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后,给护理文书的书写赋予了新的法律内容,加之医院对护理文书的重视普遍不足,文书存在的问题较多[1]。新护士虽然通过在校学习以及在医院实习对护理文件的书写有所熟悉,但尚不能够准确、规范、熟练的完成书写,因此对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之前,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已成为护理部对新护士常规性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传统的临床教学受“注入式”的影响,教师“一言堂”,学生不发言,它的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制约[2]。目前各家医院开展护理文件书写培训的方法不尽相同,培训的效果不一,如何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件岗前培训以达到预期效果,是护理管理者、护理教学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护理部2013年采用实训教学法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来我院工作的95名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名,女94名;年龄19~25岁,平均(20.80±2.05)岁;学历:本科29名,大专66名。选取2013年8月来我院工作的98名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名,女96名;年龄19~26岁,平均(21.10±2.30)岁;学历:本科31名,大专67名。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学历、学制、在校学习情况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根据护理部新护士岗前培训计划,护理文件书写是新护士岗前培训项目之一,内容为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因医嘱为电子医嘱,所以医嘱单不作为培训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培训方法即老师采用多媒体集中理论授课2学时,讲解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观察组则将新护士分成10个小组,每组8~10人,并指定1名组长,采用实训教学法4学时,即:(1)老师多媒体集中理论授课后,提供典型病例,包括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上可能出现的需要绘制与书写的内容,人手一份,由组长牵头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中出现的书写情况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各自完成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2)授课老师收集各组完成的护理文件表单,进行总结,集中点评。点评的内容包括完成比较好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正确书写的方法。(3)老师点评完毕后,师生可互动,学员如有疑问,可以向老师直接提出,老师给予现场解答;对有争议的书写问题,待查阅资料后改日解答,资料以教课书和《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第四版为参考用书。

1.3考核标准及评价(1)培训结束后,护理部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件书写理论知识考核,考核以试卷闭卷的形式,考核内容和形式两组相同,考核成绩为百分制,理论成绩评价标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59分为差。(2)2013年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于培训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表,统计观察组新护士对实训教学法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的效果评价。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100%。(3)护理部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在新护士入科2个月后,在两组中分别随机抽取由新护士参与书写的在架运行病历100份,进行专题质量检查,对存在的缺陷次数进行汇总包含老师修改的地方。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相应的考核数据,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后护理文件书写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表1)

2.2观察组对实训教学法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效果评价(表2)

2.3两组新护士入科2个月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发生情况比较(表3)

3讨论

3.1短期内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能力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3]。护生在校期间均没有受过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相关知识培训,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偏低,存在问题多,大多数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护理文书的记录茫然不知[4],且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大部分没有书写护理文件的实践经历,同时专科知识欠缺,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足,于是,护理文书书写成为她们参加工作后主要的困难之一。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环节,是护生在学习多门理论课程后,对其进行的一个综合性实际技能操作实训[5],通过实训教学法,将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病案的护理文件书写中,实现了岗前培训教学与临床护理岗位的零距离,使新护士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课内能够具体操作,同学间互相讨论,让新护士们练习基本功,很快能掌握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短时间内提高了新护士的护理文件书写能力。

3.2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的理论知识水平在以往传统的集中授课教学方法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只是听教师讲解,对新护士来说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进行具体的书写,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实训教学法在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中,通过理论授课后,根据授课老师提供具体病例的内容进行实训护理文件的书写,采用分组进行讨论,每位新护士都可以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强化了所学理论知识,使培训内容变得贴近实际,并将理论知识用到实训操作中,脱离了原有单一枯燥的理论授课,表2可见,100%的新护士接受实训教学法,93.88%的新护士认为该种培训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表1显示,观察组岗前培训结束后护理文件书写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3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文件书写具有法律效应,让新护士上岗前了解文书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护理文件书写至关重要,也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环节[6],护士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各阶段的护理活动,已在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上进行了客观记录,构成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活动过程及结果的实据。通过实训教学法帮助新护士在上岗前基本掌握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依据护理文件的记录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发生医患纠纷时,做到有据可查,保护了护士本身,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因此,在当前医改所带来的竞争机制、医患纠纷日趋增加的情况下,规范新护士护理文件的书写,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3.4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文件书写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病情变化、护理措施落实等的如实记录,它是护理学基本操作中要求护士必须掌握的项目,但对于新护士而言,除了在校上课学习外,一般在学校没有机会书写训练,在临床实习期间老师又很少放手让护生进行操作,导致护理文件书写的能力相对较差,通过实训教学法进行岗前培训,使新护士进入医院临床后,能将岗前培训所掌握的护理文件书写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熟练使用,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表3显示,观察组新护士通过岗前培训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5减轻了临床带教压力传统的教学,新护士进入临床后还需要科室护士长安排老师进行具体书写的带教,改用课内实训教学法在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可以使新护士有机会对护理文件书写的各种问题进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使培训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集中点评,对实训错误加以纠正并形成深刻印象,通过设置的临床案例,新护士可提高对临床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护理文件的书写,从而减轻了临床的带教压力。

3.6提升新护士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7]。实训教学法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在各位小组成员的讨论后由一人完成实训病例的护理文件书写,新护士通过从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获得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拓宽思路;其次,新护士通过课堂发言,勇于表达自我见解,克服胆怯心理,从而使新护士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提高了新护士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表2显示,观察组79.59%的新护士认为此教学方法可培养合作能力,78.57%的新护士认为可提高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

3.7不足之处通过岗前培训,新护士对护理文件书写的格式虽然掌握,但是内涵质量尤其是护理记录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由于新护士对专科护理知识掌握不够,医学术语运用不规范造成的,这个现象短时间的岗前培训是无法解决的,新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需加强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每名新护士不能人人发言,所有新护士的见解不能完全表达;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方法尚未进行科学论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需进一步对课程授课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制订出适用、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方法,并进一步在实践中规范、完善。

4小结

综上所述,加强新护士的培养是提高护理人员高素质的重要保证,而规范培训其目的是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护士的角色、规范护理行为[8]。护理实训是培养护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9]。本研究笔者认为实训教学法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通过以临床病例为载体,将护理文件书写的内容设计成与医院实际病例情况相一致的教学情境进行实训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新护士的护理文件书写技能,缩短了临床适应期,提高了新护士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保证了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防止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课内实训教学法在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岗前培训教学方法,值得在其他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琼.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强化训练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1(3):163-165.

[2]韦丽琴,韦华升.提问式教学法对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4):634-635.

[3]陈锦.护理文件书写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C):250-251.

[4]张敏.实习护生表格式护理文书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9):405-406.

[5]赵亚珍,岳月娟,陈红涛,等.临床实习前护理学基础操作综合性实训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08-109.

[6]汤莉伟,张爱琴,方颖,等.护理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和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5):74-76.

[7]高明爱,曹庆臣.新形势下新护士岗前培训策略与成效[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07-108.

[8]魏凤玲.新护士岗前培训规范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7):1665-1666.

[9]汪玲,段婷,高莹荧,等.巧妙运用综合测评分提高中职护理实训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04-105.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责任制教学;护理;实习护生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5(c)-0147-03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teaching mode on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tudents

CHEN Cai-qing TAN Zhang-hong WU Hui-ping

Nursing Department,Ze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1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teaching mode on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tudents,and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1 nursing stud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functional teaching mod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teaching mode.The clinical knowledge and self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clinical practice,medical records,nursing patient communication,disease assessment and the tota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graduate from depar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Responsibility system teaching;Nursing;Nursing students

实习阶段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培养护生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转化的必要阶段,但临床上工作繁琐复杂,如何进行护生实习带教应成为护生培养的重点[1-2]。护生实习教学应遵循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的原则,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护生自身综合能力及岗前适应能力[3-4]。此外,护生实习教学应重点关注临床实践操作,并及时联系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使护生养成规范、科学、实用的临床习惯[5]。责任制教学是我院护生实习期间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有经验的护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教学,不仅优化了护理工作体系,还提高了护生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与骨科实习轮转的护生81例,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至神经内科实习轮转的护生作为观察组,共41例,年龄19~22岁,平均(20.14±1.23)岁;学历分布中专10例,大专31例。选择同期至骨科实习轮转的护生作为对照组,共40例,年龄19~23岁,平均(20.16±1.25)岁;学历分布中专15例,大专25例。两组的年龄及学历分布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1.2.1 功能制教学模式 对照组护生接受功能制教学模式,具体操作为:由护理部指定具有临床经验的护师进行带教,并对带教护师进行岗前培训,护生轮转至科室后由指定护师进行带教。护生参与临床护理具体工作,且无需负责分管床位,护生参与全科患者的日常护理、治疗及健康宣教等具体工作。每日转轮不同班次,排班顺序依据相关科室安排具体排班。

1.2.2 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 观察组护生接受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具体操作为:由护理部指定具有临床经验的护师进行带教,并同对照组护师一同接受岗前培训。护生进入科室轮转实习后,由指定教员进行一对一责任制教学,即护生负责带教老师所管床位,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健康宣教、日常护理、临床治疗、出院指导等相关工作,护生实习班次安排同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应在每日护理工作中对护生进行讲解,并示范操作,在交接班时指导护生并提出临床问题,带教老师充分制定每周带教计划,上报护理部。带教计划中涉及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巧、护患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具体方法为:①每日指导护生进行操作,按照不同患者护理级别的不同,首先对护生进行理论讲解,随后对护生进行示范指导,随后由护生进行操作,带教老师指出不足及提高改进的方法,着重指出重点问题。②重点扩展护生临床操作思维,培养护生无菌意识、护患沟通能力及病情评估与观察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指导护生进行病情评估与观察,按照病情变化及需要及时报告主管医师,并每日做好相关护理内容记录工作。遇到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带教老师应充分给予护生学习空间,指导护生按照循证医学思维进行文献查阅解决实际问题。③带教突出专科重点护理内容。带教老师不仅指导护生进行日常护理工作,还应指导护生专科临床基础知识,如神经内科护生轮转期间应掌握肌力判定、疼痛评估、康复功能锻炼技巧及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培训等。

1.3 评价指标

对轮转护生出科后进行综合能力考核,由护理部统一组织相关科室护师进行试卷命题及指定临床操作内容,考核内容依据最新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制定。考核内容最后加权分为:理论考核20分,临床操作20分,病历书写20分,护患沟通20分,病情评估20分,共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实习掌握程度越高。比较两组护生自我实习评价得分,自我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操作技能、护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每个选项分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认同感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的比较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临床操作、病历书写等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的比较(分,x±s)

2.2 两组护生自我实习评价的比较

观察组护生对自我实习评价得分均比对照组得分高(P

表2 两组护生自我实习评价的比较(分,x±s)

3 讨论

传统的功能制教学模式,是被动的输出知识限制了护生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身学习的潜能,教学效果往往不佳[6]。护生在实习阶段,理论知识缺乏系统归纳,掌握的临床技能与知识较零散,只能应对较为简单的临床护理工作,但对病情较为复杂、护理工作较繁琐时便束手无策,功能制教学是护生机械地按照带教老师的指导进行具体操作,护生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7]。

本研究对比观察责任制教学与功能制教学在临床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成绩、病历书写成绩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责任制教学的优势体现在:①提高了护生的临床理论知识及技能[8-9]。责任制教学通过固定床位患者护理,要求护生了解患者病情及相关护理工作,护生可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将临床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操作,同时老师的不断提问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护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及时梳理,形成系统化的临床思维。②提高了护生的病情观察、病历书写能力[10-12]。传统的功能制教学,护生参与全科的护理工作,没有重点关注具体患者的病情,而责任制教学通过具体床位分配,要求护生依据自身理论知识及老师临床经验及时判断患者病情,通过对病情的系统认识,达到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医疗程序的了解及用药指导的相关内容,综合全方位地丰富了护生的临床能力。③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13-14]。责任制教学要求护生随着带教老师进行日常查房、交班及护理工作,护生在老师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较容易掌握护患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护生的实习教学,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④提高护生自我认同感[15]。本研究观察组护生对自我评价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责任制教学使护生更好地参与护理工作,护生与带教老师共同负责固定床位患者的护理工作,增强了护生的参与感,有利于最大程度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责任制教学模式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同时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护生能及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护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而传统的功能制教学护生过于依赖带教老师,遇到问题时缺乏主观能动性。

但责任制教学模式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即责任制教学要求带教老师素质较高,不仅精通护理工作,还需要科学、规范及系统化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组织带教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16]。此外,责任制教学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只有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才能构建合理的考核、结构优化的教学体系。总之,责任制教学可以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提高其临床理论知识及技能,提高护生自我认同感,值得临床护理教学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丹丹,杜国强.中职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3):156-157.

[2] 吴丽妹.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互动沟通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6,14(1):116-118.

[3] 张优珍.护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培训,2016,32(1):57.

[4] 郑鸿.各层次护生实习前后对实习环境评价的对照研究[J].医药前沿,2015,5(9):43-45.

[5] 新华.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9):244.

[6] 商临萍,邓媛丽,石美霞.责任制整体护理思维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7):2074-2076.

[7] 苏会港.小组责任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引用[J].中文信息,2015,33(10):171.

[8] 向虹静.责任制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6):257-259.

[9] 岑俏丹,邱思,钟东影,等.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142-145.

[10] 董兰菊,宋杰丽,白艳玲,等.护生管床责任制教学模式的临床实践[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3):60-62.

[11] 费小琴.实习护生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107-108.

[12] 张风红,朱文婷,宋鹏丽,等.PBL教学结合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在本科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4):78-79.

[13] 李清,范雪丽,顾娇娇,等.心内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模式的效果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10):79-82.

[14] 荆文娟,罗碧如,黄燕.不同护理模式对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4059-4061.

[15] 杨丽侠,陈迎,张红梅.责任制护理带教的实践与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0):79-80.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同室操戈;独立辩护人;被告人权利

一、“同室操戈”的现象及理论根源

笔者所谓的“同室操戈”现象是指:与控方对抗的辩方内部,形成了不同的辩论观点,这些不同观点往往互相冲突、打架,形成内部的对抗。具体在法庭辩护阶段,主要有三种情形:律师与委托人之间观点互相冲突,律师与亲属之间观点互相冲突,辩护律师之间观点互相冲突。那么,本应和谐一致与检方对抗的集体,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些学者指出,这是基于我国法学界和律师界一直奉行的“独立辩护人”理论,即委托关系一旦成立,律师便不再受委托人意志的约束,应当根据自己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的理解,独立地形成专业性的辩护意见。具体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律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被告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其次,律师遵循自己的职业伦理,在维护委托人合法利益时,应当维护司法正义,不能出现妨碍司法公正的情形;最后,为了使律师独立于出资方、控方甚至是法庭,让律师能够真正地为被告人利益服务。

这些解释从律师职业素养和保护律师的角度看合情合理,为多数人所接受。但不难看出,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律师,处理律师与出资方的关系,而急需解决的律师与被告方、律师与控方、律师与法院的关系却没有提及,因此,这一理论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对“独立辩护人”理论的反思

从我国律师制度的发展来看,最早的国家法律工作者身份,决定了律师承担的是国家责任和政府义务,[1]因此,律师扮演着维护正义与法律的形象。时过境迁,律师成为了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在此基础上,人们便提出,律师应当尊重法律和尊重事实。[2]“独立辩护人”理论就应运而生。在此理论的指引下,不少律师将法庭当做自己发表演说的舞台,完全忘记自己的辩护是为了说服法官,使其接受有利于被告人的观点,最终导致辩护意见不被采纳,无助于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对此,弗雷德曼教授指出:“律师之所以偏好作最终的决定,其实是职业荣誉感在作祟。”律师并不希望法官或者其他同行认为自己技不如人。

与此同时,我国辩护律师的职业伦理也在逐渐形成,其中核心就是律师的忠实义务,不难看出,这与单纯强调“独立辩护人”理论形成了对立。但是,在维护委托人利益与维护事实和法律之间,律师的职业伦理依然使律师优先选择后者,这使得律师在案件事实尚未查清之前,将自己置身于控方甚至是法官的地位,判断被告人的利益是否“合法”,以此塑造自己正义维护者的形象。[3]

从被告人的角度来看,“独立辩护人”理论也存在很多缺陷。首先,我们认为,被告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应当是被告而不是律师。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往往有多样化的需求,他不仅渴求胜诉,而且还希望有尊严的胜诉,对于被告来说,有时方式或许比结果更加重要。其次,我们看到,现有理论严重忽视了对被告人的保护。众所周知,辩护权是被告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但处于受追诉的被告人,各种权利都被国家所限制,我们让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就是期望以此实现程序正义的对等性与参与性,实现有效辩护原则。[4]但是,显而易见,“立辩护”理论反而使刑事辩护律师随时有可能处在被告人的对立面,让本来倒向弱者的天平又重新回归平衡,甚至倒向强者。最后,在实际运作中,许多律师认为,被告人在受羁押的状态下,心理状态并非理性,其言语举动常常是在压力、诱惑或者欺骗之下做出的,只有律师独立辩护才能排除这些因素。事实上,这恰恰是律师应尽的职责,他应当正视自己与委托人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现实,对委托人尽到说服、告诫的职责。

如上所述,即使单纯地从律师角度看,一味地主张上述理论既不符合律师地位的转变,也与律师的职业伦理相互矛盾。从被告人角度,我们也能看到,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思想观点和权利利益需要得到格外的关注。

三、如何化解“同室操戈”现象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独立辩护人”理论虽然被广泛接受,但需要为之加上一个必要的限度。

现实之中,不少资深律师已经开始进行思维和实践的转变。一方面在庭审前,积极和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被告人的立场,在不同的观点上利用独立辩护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法庭庭审中,如果被告人当庭突然改变立场,律师也会尽到当庭告知义务,要求法庭休庭,与被告人进行沟通,如果实在无法达成一致,要么在取得被告人同意的基础上继续辩护,要么可以协商解除关系,在不致使委托人陷入不利境地的情形下退出辩护。

在外国,独立辩护权的真正含义是:律师辩护权应当独立于出资人意志和法律之外的其他因素,不能违背委托人的意志。这与我们上述所说的有限的“独立辩护人”理论相类似,不仅充分发挥了律师的职业技能,防止律师在办案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处理了律师与出资方的关系,而且维护了律师的职业道德,保证了律师从业的安全。

总结来看,要想真正体现辩护律师存在的意义,就不应当再将独立辩护人理解为独立于当事人辩护。当我们强调律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坚持律师不能实施法律和律师职业伦理所禁止的行为时,我们也急需改变律师角色的定位,真正认可律师是维护委托人利益的专业法律工作者,让辩护律师认识到两人之间本质上也是一种委托关系,自己应当坚守律师所应具备的忠诚义务,和被告人充分沟通自己所要采取的技巧和辩护思路,进行必要、合理的说服与规劝,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征求被告人意见,传达相应的法律风险,从而制定辩护思路,真正实现法庭上的有效辩护。可以说,忠诚义务是律师辩护的内核,维护正义是律师辩护行为的边界。

【注 释】

[1] 参见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第一条.

[2] 参见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条和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条、第三条.

[3]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有两层含义:一、对于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主要事实的,律师有权拒绝辩护。二、律师所能维护的只能是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4] 程序对等性要求控辩双方平等武装,平等对抗,法律援助制度是一种体现。参与性则要求让所有利害关系人能够充分参与裁判的制作过程,辩护制度就是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5.

[2] 陈瑞华.刑事辩护的几个理论问题[J].当代法学,2012.01.3-11.

[3] 吴纪奎. 从独立辩护观走向最低限度的被告中心主义辩护观――以辩护律师与被告人之间的辩护意见冲突为中心[J]. 法学家,2011.06.108-123+177.

[4] 陈瑞华. 独立辩护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 政法论坛,2013.06.13-24.

[5] 田文昌、陈瑞华.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1.

[6] 陈瑞华:“律师独立辩护的限度”,载《南方周末》2010-8-19.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12篇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实践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护士除须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和知识的同时,还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和素质,以及护患之间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及文化人文关怀的素质。

1 理论依据

按莱宁格的文化关怀护理阐述:文化关怀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关怀体检,莱宁格认为护理的本质就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中心思想,关怀是护理工作的原动力,为病人提供合乎其文化环境的关怀是护士的职责之一,文化关怀可堪称是护理之魂,护理学基础是以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为目标,以关怀人为首要任务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将文化关怀理论与基础护理知识、技能融合在一起,强化护生的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才能真正体现现代化护理观,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求[1,2]。

2 对象与方法

2003~2006年护理中专96名,均为女性,年龄18~21岁,平均19.6岁。对在本院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85.5%的护生是独生子女,受高中应试阶段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人文知识薄弱,加之与社会接触少,社会关系简单,在亲人的呵护下成长,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缺乏关怀他人的情怀,缺乏与他人表达情感的技巧和能力;还有部分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目标不明确,专业思想不巩固。鉴于此现状,在临床实习中,加强文化关怀理论知识教育是提高护生个人素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关键所在。

2.1 组织带教老师学习领悟莱宁格文化关怀理念的内涵,统一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带教老师个人人文素养和语言教学对护生的感染力。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才、师风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要求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重视人的情感因素,加强师生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将关爱护生体现于每天的工作当中,使护生获得心灵的满足,领悟被人关怀、尊重、理解的感受[3]。

2.2 情景教学与角色置换相结合,精心安排和组织带教老师如何将文化关怀的理念融入带教全过程。将文化关怀理论和技能作为带教重点,深入到各科的每一个护理环节中,激发护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护生的兴趣,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让护生学习如何从关怀的角度去评估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各个层面的需求,去寻找解决的问题、计划及实施各项措施,评价效果。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在传授操作步骤、要点同时,紧紧围绕操作前预习,操作中示范,操作后讨论三个环节[4],讲解面对各种不同民族文化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如何去评估病人需要,针对不同的个体予以各种关怀,用各种方法满足病人对文化传统的需要,努力创设文化关怀的境界,培养护生文化关怀的素质。在临床实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对护理学科的兴趣,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激励学生的积极心态去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要求进行角色互换。通过互为病人,亲自体验各项操作,在操作后及时给护生讲解操作的体会与感受,引导护生思考如何尽其所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如何延伸护理服务技能,如何加强语言技能,沟通技能及观察技能,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驰骋想象去思考、评判、体验病人的心灵感受,去关爱病人。

3 效果

在实习结束前1~2周,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理论掌握以及沟通等学习效果调查,大多数护生表示都能理解文化关怀内涵,并能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与病人的沟通、语言技能及对本专业的认识都有提高。

4 体会

通过对来本院实习的护生进行人文关怀理论知识的教育,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培养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了护生的社会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为护生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与患者有效地交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护生感受到学中有问,学而受益,学后能用的乐趣,从而产生一种持续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行动,也培养了护生勇于探索和奉献精神,巩固了专业思想,提高了护生的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 丁 敏.融文化关怀理论于本科护理学基础教学之探索[J]. 现代护

理,2006,12(7):680.

[2] 孙全冬.浅谈多元文化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8,3:183.

[3] 顾为真.跨文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J]. 实用护理杂志,1996,

6:275.

[4] 李秋萍,李红梅,申华平.人本护理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

研究, 2004,18(4):638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护理;护士;毕业设计;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反思性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教育界兴起的一种教师培训理论。我国学者熊川武采撷众家之长,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1]。通过指导123级大专护理班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发现学生撰写这个毕业设计论文时,非常艰难。所有的指导老师感觉特别辛苦,毕业设计的内容学生在校都学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现问题,是 “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

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下文,对高职院校123级学生毕业之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护理学院护士班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题目是“护理程序在护理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指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促进和恢复健康为目标,科学地确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有计划地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护理工作方法[2]。护理程序分为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通过指导123级大专护理班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发现90%的学生对“护理程序”的概念不明白,步骤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们应该要反思。2012年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学生开设了《护理学导论》这门课程,课时为26节,其中“护理程序”这一章课时为6节课,而“护理程序”的内容都是有关患者病例的具体临床表现、反应及护理。因此存在的问题是:①对于没有医学、护理和临床基础知识的新生,开设这门与临床相关的科目,为时过早,给师生双方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课后学生没有实践和撰写,所以她们也很难记住护理程序的内容。②护理学生于2014年4月-2015年1月下到各临床医院实习,据学生反馈医院里的带教老师没有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步骤指导学生实习,学生在医院里也没有系统的实践过“护理程序”的工作模式,所以她们对“护理程序”的概念还是很茫然。

二、尝试改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对学校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而言,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2015级学生马上就要入学,新的教学又要开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共同反思。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3]。尝试改进是在搞清了教学的问题所在后,教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寻求原因,并尝试改进、纠正和调节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各环节的用心体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我们要求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己要讲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进行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中,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例如,“护理程序”中的“护理诊断”是教学中的难点,每一个患者疾病的症状、反应不同,护士提出来的“护理诊断”就不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①调整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护理学导论》这个科目原本属于《基础护理学》的前部篇幅,但因为牵涉理论的部分太多,所以将其分为两本书编写和开课,但其中“护理程序”这一部分内容属于临床学科知识,学校可否考虑延迟到第二学期开《护理学导论》这门课,待新生接触医学基础知识后再来学就容易学懂,学习这一章的内容课时计划适当调整增加。②教师悉心与学生沟通。例如,学完这一章后要求学生写一个完整病历的护理计划,规定时间上交,作为平时成绩计算,批阅完学生的作业后再反馈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我们也可以通过当堂提问、随堂学习以及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护理程序”的概念和步骤。③学生进入临床医院实习,在实纲里面提出要求:医院带教老师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模式指导学生实习,通过对患者的全程亲身护理学生才能理解 “护理程序”的概念,才能真正懂得评估病人从哪方面开始,护理诊断怎样提合适,护理计划怎样制定合理,护理评价什么时候开始,护理记录那些内容,学生只有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当中去才能真正的掌握。

总之,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多方位反思,加强教学的改革,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论文撰写难度和老师的艰辛,提高教学的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1999,10.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在进行护理教育改革前,我国大部分护理院校的课程体系中都很少涉及社会人文学科的内容[1]。如今,虽然我国护理院校开设了人文社科课程,但生物医学课程与人文课程之间缺乏横向的相融性[2],其平均学时较少,其授课教师多为护理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普遍缺乏关于人文社科专业教育的背景[3]。

2国外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现状

从1960年开始,美国的护理院校开始推出人文社科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此类课程日益受到重视,其平均学时迅速超过生物医学课程,对护理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4]。国外护理院校人文社科课程的师资力量主要为人文、哲学、艺术专业背景的教师及专职牧师,其课程内容主要以护理伦理学、护理法学、疾病叙事的文学作品、历史、艺术等能引发学生热烈讨论、贴近现实社会的课题。例如,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开设的《医学与文学艺术》课程,其内容包括培养医护人员的形象、参观牛津艺术博物馆、分析及体会死亡和濒死的感觉、参加戏剧讲习班等[5]。

3进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改革的对策

3.1 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调查资料显示,护理专业的学生对传统课堂讲授式的人文课程教学形式较为抵触,对此类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差[6]。在开展人文领域的教学工作时,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放弃理论说教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欲望,尝试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题讲座、话题讨论、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小组讨论等。在进行护理伦理学授课时应采用叙事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并促使学生在课下精读相关病例故事、写反思日记,最后指导其讨论相关故事的伦理学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人文素养。

3.2 实现人文课程的微型化

今后,进行人文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是开展微型课程。开展微型课程可提高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兴趣,发挥教育者的特长和潜能,弥补课程内容滞后于临床的缺点,开拓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微型课程是1960年由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首先开发使用的[7]。它不是根据护理学科原有的课程框架、知识体系进行教学,而是根据护理学生的已有经验、兴趣、教师的能力、社会的需要来修订的。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医学课程是整个护理教育体系中大块的钢筋水泥结构,可用来建造高楼的框架结构和主体部分,那么微型课程就是建造高楼的小砖块。它们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使整个护理教育体系变得更灵活、更丰富。

3.3 实现人文课程的综合化

当前,我国护理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多为学科课程教育。我国护理院校各学科的知识较为系统化,其教学内容的中心各不相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不能使理论很好地结合实践,也不能提高学生应对临床具体问题的能力。如果将人文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入到相邻领域的学科中,形成一门综合化的学科,实现多学科的重组,就可减少教学科目,避免多学科中教学内容的重复,克服分科过细的弊病,将各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3.4 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考评体系中

在进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将人文精神融入到考评体系中,如在国家规范化考试及用人单位的考试中加入伦理、法律、心理、沟通等需运用人文知识的考题,使学生高度重视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学习人文知识,变被动学习为自觉行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人文素养。

3.5 积极开展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伴随正规课程的教学内容出现的一些随机课程,可广泛地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家庭、社会中[8]。护理专题的人文教育应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在校园文化生活中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诵读中外经典名著、邀请社会知名专家进行人文学术讲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参加社团活。

3.6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施行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措施[9]。目前,我国护理院校讲授人文课程的教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情况。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则缺乏医学及护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为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如让护理专业的教师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培训,由体育学院教师承担护理礼仪课的授课工作,由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承担社会学的授课工作等。

4结论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74-01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的素质和护理教育的质量。为培养适应新时期医院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我院不断进行探索,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开展规范化管理,护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健全医院三级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系,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前提

由于我院接受的护生层次多且数量较大,要完成临床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加强管理。建全教学管理体系是取得高水平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我院成立了三级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系:①一级管理组织--由护理部主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及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的实纲,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检查、指导、征求意见,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②二级管理组织--由总护士长和带教总辅导组成,负责本科室实习计划的制定和管理。③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组成,按实习计划带教,并保证实习计划的落实。从而使临床教学层层有人管。

2 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保证

2.1 严格选拔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者,他们的师德、师才、师风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1]。要求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较强的及沟通能力。经科护士长、护士长、带教总辅导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临床带教老师,并签订临床带教老师责任状。

2.2 加强师资培训 随着护理教育的进步,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带教老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因此,要分层次进行师资培训。我们每年举办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班,重点培训带教老师的素质、护理教育理论、实习生的护理安全管理,请优秀老师交流经验,探讨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教学方法等问题,规范基护与专科操作,更新护理观念,提高带教老师的理论、操作水平和带教管理能力。

2.3 建立临床带教老师激励机制 根据激励理论,一定的外部刺激可以激发人的行为动机。通过给予临床带教老师情感和物质激励,可以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2]。建立带教激励制度,如实施带教老师优胜劣汰,实习结束后评选优秀带教老师,并进行全院表彰;评选结果与带教老师的年度考核、晋级、评先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临床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

3 抓好实习生的培养与管理,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根本

3.1 岗前培训 护生进入临床科室之前均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教育可使护生了解医院护理工作概况,明确实习目标,减少护生无所适从感,在课堂和临床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培训主要内容为:医院概况,现代护士的素质,护士礼仪与行为规范,护理安全管理,有关护理管理制度等。认真组织护生学习并签实习生责任状。通过岗前教育增强护生的责任意识,文明优质服务意识及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

3.2因材施教,合理制定实习计划及量化指标

3.2.1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制定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 把培养护生良好职业道德、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作为制定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的指导思想,并落实在临床教学各个环节中。

3.2.2强调备好三本 要求学生备好三本:笔记本、心得本、实习手册。把每天在科室所学、所感都记录下来。一方面可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老师通过查看笔记与周记也可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及时解决现存的问题。

3.2.3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老师先教授护生健康教育的方法,要求护生运用所掌握的健康教育知识每天至少进行个体健康教育1次,每月至少进行1次群体健康教育并评估,使其学会了与病人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巩固了理论知识。

3.2.4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实习始终。每一次大科轮转实习生集中时,都将临床护理安全问题摆在首位,采取实例教育,不断强化其安全意识,要求带教老师和护生发生差错应及时报告科护士长与护理部,不得隐瞒,并及时分析、解决、总结,确保了临床实习的安全。护生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

3.3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提高护生基护操作能力,在实习前三个月每周给护生演示并练习一项基护操作,让其在实习初期就能掌握基护的规范化操作,有利于护生后期实习的需要。

3.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4.1临床护理查房 每次查房老师都精心挑选病例,认真准备相关内容,并要求护生积极参与。护理查房要求每位实习护生亲自看病人,翻阅病历,了解病人情况 。并采取了多样的查房方式:①问题导向式;②案例分析式;③情景模拟式;④英文查房。

3.4.2 论文指导 采用老师与护生“一对一”的模式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各位指导老师均是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并多次参加省或医院的科研项目。同时我们还开设了论文撰写与统计学知识专题讲座,使护生更好的掌握了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增强了护生科研意识与写作能力。

3.5组织多样教学活动,提高护生综合素质

3.5.1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契机,制定护生生活护理记录单,培养护生的服务意识及能力,并评选 “优质服务之星”。

3.5.2护理部每月组织专题讲座,使护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3.5.3师生健康教育演示赛 每年开展师生健康教育演示赛,护生运用所掌握的临床知识,编写健康教育剧本,师生同堂表演。演示赛让护生学有所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许多专业知识,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凝聚力。

4 健全考核制度,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保障

有效的考核制度可以鞭策护生更好地学习,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护理技术考核。每周由带教老师考核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使护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每次出科前由带教总辅导进行出科理论和操作考试,并进行综合考评,让老师们了解护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护生实习完后进行综合理论考核和临床综合技能的考核。

5 重视教与学的反馈,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手段

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向活动的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发挥。认真征求师生意见,及时反馈与总结。对反馈的内容进行分析,及时反馈到科室,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对策。认真总结对临床教学的意见,调动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性,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力争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各级人员严格的层层的质控,保证了教学计划的落实,加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促进了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了护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教学质量[3],培养的护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参考文献:

[1] 李雁斌 .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106-107.